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

时间:2023-09-05 16:5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议

第1篇

一、数字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总结

1.入学报名“一网通”

XX区教育局XX年开展中小学网上报名工作,入学无纸化报名系统于XX年5月正式使用。报名平台整合打通各类数据资源,实现户籍、房产、监护人、预防接种、出生证明等信息的数据精准共享,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报名实现全区网上报名全覆盖,个别有需要的家长可到区教育局进行现场核对。XX年义务教育网上报名的人数接近7000人。目前该报名平台已于XX年9月份接入XX政务服务网。

2.教育缴费“一键办”

依托XX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及支付宝、微信、网银等支付方式,在全区范围铺开,面向学生的学费、代管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各类教育缴费及保险费等社会事项缴费,全部一键办理,实现“零跑腿”。当前,全区所有学校均已实现网上缴费,公办学校缴费已全部纳入“XX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电子缴费率达100%。

3.资助办理“一端口”

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并与民政、审计等部门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减除申请资助材料,实行网上共审机制,缩短申请办理时长,提供便捷化的资助申请办理服务。学生只需将材料带到学校交给老师即可,剩下的由区教育局办理。

4.转休复学“一张表”

各中小学休复学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取消纸质审批表,取消各类学籍证明材料(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表),有需求的学生将材料提供给学校,学校进行初审之后,通过学籍系统提交,然后在网上进行审批、办理。

5.校园生活“一卡通”

积极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大力推广校园“一卡通”应用,通过“一卡通”实现上学放学、文化学习、体艺活动、图书借阅、食堂用餐、校园消费及请假销假等智能化服务。目前已选定试点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开展一卡通方案与项目的实施与论证,与相关部门对接,XX年已在三所城区学校完成试点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

6.家校互动“一平台”

我区积极举办XX教育广场应用培训活动,更新参训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XX教育广场的使用率,提升了应用水平,为各学校有效利用XX教育广场移动端、学生端进行教育教学、家校互动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一卡通”平台,加快学生发展性评价数据收集与共享,建立和完善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校互动平台。完善维护“XX教育”微信公众号,多篇文章,传播先进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

7.加分确认“一证通”

加分事项实行“一证通办”,学生只需凭一张申请表、一张身份证明即可申请办理。非涉密事项可通过XX政务服务网或移动APP填报申请表及上传身份证明,通过与公安、外侨、民宗等部门信息共享,由区教育局在后台审验确认后,在线上线下进行公示。涉密事项由考试中心线下代跑审验确认。中考优待、高考优待“一件事”办理平台由省级统一开发,区教育局将做好牵头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与其他涉及到的部门做好相关事宜。目前相关身份信息数据资源渠道已打通并完善。

8.考试服务“一站式”

XX区只有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项社会考试,已经完成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等网络化、电子化办理。各类等级证、毕业证等相关证书的送达方式由考生自主选择,可通过邮政快递送达或现场领取。

9.毕业证明“一库办”

完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库,将中小学生学籍系统建成前的各校保存的纸质信息(XX年以前的普通高中学生、初中学生及XX年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毕业档案)转为电子信息,并纳入学籍信息库。毕业生只需凭一张申请表、一张身份证即可通过XX政务服务网或移动APP进行网上申请办理。

10.办学审批“一件事”

开展了XX区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机构的摸底排查、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并公示了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机构办学许可申请的设置标准、办理流程,已实现网上审批;实现办学许可证档案材料电子化。目前,通过与消防、环保、市场监管、住建、民政、编办等部门联办协办,大力优化简化办学审批流程,提高办理时效。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困难学生资助申请与审核系统由市教育局统一开发和支付费用,系统目前还在试运行中,未正式投入使用。等市里试运行完毕并正式投入使用后,会积极开展该项工作,实现精准资助;

2.学生转休复学需要卫生医疗部门的相关数据,但是在区外医院就诊的数据难以获得,数据通道难以打通。建议由市局牵头,推进该项工作;

3.年代久远的学生学籍信息的纸质档案不存在,难以将信息电子化并纳入学籍信息库;

4.校园一卡通建设没有统一标准,操作困难,建议市局出台统一标准,便于建设。

三、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计划

1.加快新一代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新基建”视为教育转型升级的核心推进器和数字政府发展的新引擎,广泛建设物联网、5G、大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突破传统信息处理终端以及传输方式的限制,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学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型,倾力打造多功能、现代化智能校园。

第2篇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学者们还未形成共识。祝智庭教授在《现代教育技术》一书中把教育信息化界定为: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可以从技术和教育两个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层面看,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包括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和管理自主化等特点。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是指,学校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代化过程。

国外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思考

国际上,亚洲地区如新加坡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从政府层面着手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日本、韩国也都从政府层面给予了政策规定和经费支持;美国、澳大利亚除了国家、州层面分别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有所部署外,还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两国认为,技术启迪智慧是毋庸置疑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世界,学生的视野是完全可以打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地平线报告》对技术融入当代教育,做出了相关十大挑战预测,其中《地平线报告》(2012基础教育版)指出:数字媒体素养成为各学科专业的主要技能,而且越来越重要;中小学需要面对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尚未得到当今技术和实践的足够支持。

在美国,“自带设备”(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行动给了我们很多启示。BYOD是美国中小学近两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信息服务模式。该模式具有用户驱动性、信息设备多样性和情境整合性等关键特征,其实质在于转变师生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的角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整合。美国中小学推行BYOD的基本理念是充分把握21世纪学习的本质——学生是信息的生产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使学校正确认识“自带设备”对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价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与环境支持及策略,给予学生充分利用“自带设备”的权利和自由,培养信息时代数字公民的素养。

我国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随着“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著名论断——“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使原来处于自发状态的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真正的推动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推动。但是如何将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开发与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及使学生在21世纪的数字环境下全面而健康地成长,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校校通”工程

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倡导实施“校校通”工程至今,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硬件、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阶段。迄今为止,比较全面地论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历程及相关概念的,如,基础教育信息化之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之信息资源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之ICT素养;基础教育信息化之ICT应用;基础教育信息化之管理;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对策与建议,等等,是2005年由王珠珠、刘雍潜、赵国栋、李龙联合署名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下)。在报告中,专家们分析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现状,挖掘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该报告制定并成功应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调查统计了一批来自全国教学第一线的珍贵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6项对策。在总结成绩时也看到存在的问题,诸如,重视硬件环境建设,轻视资源建设和人员培训;重建设、轻应用;资源不能共享;使用效益不高;在旧的教育观念下使用新的技术的问题。

当时《浅谈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一文,提出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就如何缩小城乡中小学信息化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引发广泛的思考和关注。

2. 数字化校园

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种形式,部分地区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内部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系统。由于这些系统采用的开发技术平台不同、开发人员变化等原因,导致校园内已建成的应用系统形成“信息孤岛”。很多大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开始在不同地区针对中小学现状提供各种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一些信息化建设专家也关注到“学校信息化领导力”问题,北师大黄荣怀教授在《信息化领导力与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阐述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及对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开展“教与学方式转变”的相关课题研究;建立“泛在接入”的数字校园网络环境;开展电子教材、智慧教室、在线学习工具的研究和实验;开设若干门在线学习课程(选修、校本);管理信息化要先“明晰”业务流程。

3.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也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问题的焦点,除了微软、IBM等公司专项培训外,随着教师初级、中级教育技术培训教材的出版,行业协会统领下的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有关资料显示,到“十一五”结束,全国共培训了中小学教师600万人次。

4. 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变革

从最简易的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到互动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出现,再到电子教材的制作、“电子书包”的热炒,iPad进课堂的实践兴趣以及对APP资源开发的热情,人们对改变教学模式已成当务之急的共识,无不深深印证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日益彰显出的革命性影响。

2010年,教育部将上海虹口区作为“电子书包”的实验基地,上海市将“电子书包”的实验和推进工作写入了上海市教育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虽然后来在出版资源、教育管理资源、企业资源以及学校实际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上,暂时出现了制约因素,但是在上海闵行区、浦东区也已先后开始了“电子书包”应用于课堂的实验。浙江、江苏常州等地对“电子书包”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进行素质教育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广东佛山、深圳等地在将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方面更是走在前面。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微课程建设、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的尝试,为学生在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从“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应该如何学”以及二者如何相互促进并健康地发展。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前辈何克抗先生曾撰文阐述构成教育教学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媒介,教学过程的最终效果是这四要素的相互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教育媒介的核心。到底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教学工具,还是可发挥生产力作为发展原动力的作用,即“工具论”和“动力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认识依然在分歧中难达一致。这可能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在硬件建设、环境建设投入巨大之后,在实际应用上总给人捉襟见肘、不尽如人意的感觉的原因之一。

机会与挑战

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重硬件环境建设,轻软件资源开发;重教师如何教的培训,轻学生如何学的研究;重政府资金投入的专项,轻实践层面的经验总结与推广;重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的发表,轻应用型理论的研究、梳理与提升。

第3篇

关键词:测评系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67-03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各行各业急遽变革。[1-3]在教育领域,近十年来e-Learning、混合学习等[4][5]理念、方法和技术已从自发到自觉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而3G/4G网络、移动终端、数字电视、数字化终端等新媒体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掀起了新一轮教育信息化浪潮,呼唤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面对新形式,教育部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 (教师〔2013〕1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为了在短短3年内完成《意见》提出的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必须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是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下简称“测评”)为先导,并把测评贯彻在整个提升工程过程各环节中,以测评结果为导向,以评促学,实现差异化的按需培训。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双主”培训思路,在此基础上探讨测评实现路径设计,提出测评系统框架,以期为顺利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二、“双主”菜单式培训思路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开展新一轮的提升培训。如何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并保证培训质量?笔者认为不能循着传统的统一集中培训模式,应以测评为先导并贯穿始终,在测评结果导向上强化培训主动性的引领,改变以往受训者被动的“上面要我培训”、“参加的是不问我起点的千人一面培训”的局面,把任务式参与变为“我确实需要参加培训、我需要在某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的培训者内在需求,让受训者和培训机构、培训教师能够根据受训者实际合理设计培训内容,量身定制并动态调整培训方案,开展分层的、差异化的按需培训。在测评基础上,既要尊重培训机构的宏观主导地位,又要尊重受训者的微观主体需求,培训机构在对受训群体宏观把握的基础上,给出模块化培训推荐建议,受训者在明确自身短板及主体需求的基础上合理选学,开展问题导向的主动培训。

三、测评实现路径设计

在整个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要实现如此贯穿始终的大规模全员测评,是个浩繁的系统工程。按照“双主”菜单式培训思路,无论是培训方的主导性推荐,还是受训方的按需选学,均为信息(测评结果)支撑下的决策优化过程。因此,实现“双主”菜单式培训的基础和核心在于测评工作,在于贯穿培训各环节始终的动态测评结果为双方提供的决策依据。从行为学的视角来看,测评过程体现为多轮人机交互的咨询决策优化过程。这一过程显然人力很难胜任,应该开发和部署一个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范畴的能力测评系统,在人的智慧的主导下,发挥测评系统的信息处理与决策推理能力,获得高效的能力测评和培训方案推荐。本文提出一种人机结合的测评路径:研制测评体系,开发和部署测评系统、测评工具和能力提升方案推荐系统,开展人机结合的线上、线下测评。

1.研制地方性的测评体系

《意见》中关于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部分指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教育部实际上下放能力测评的权限到地方,允许地方根据和尊重区域发展实际开展能力测评。因此,各省区市应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共性内核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地域性差异,按照《意见》中“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有效引领广大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建设资源、实施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环节工作”的精神为指导,依托和整合高等院校的综合力量,走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企事业“三结合”协同创新的道路,专家团队研制符合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体系,研制各科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熟度参考模型,建立各科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制定评测标准和测评指南。

2.开发和部署测评系统、测评工具和能力提升方案推荐系统

由于人力所限,大规模的测评工作必须有赖机器辅助完成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繁琐而结构化的工作。网络化的测评系统、测评工具不仅是受训者在各环节自测所必须的,也是管理机构赖以获得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设计和部署测评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借助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实现自动化、情景化的能力测评,辅以知识库、推理机和人的智慧获得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因此,测评工作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是在前一工作研制地方性的测评体系基础上,根据各科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熟度参考模型研制测评工具及量规、量表,建立测评知识库、情景案例库及测评规则和测评标准库,开发和部署测评系统、测评工具和能力提升方案推荐系统,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省区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提供软硬件环境。为了给广大教师提供便捷的测评服务,由于各类新媒体的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成熟,[6-8]采用云计算技术为系统实现提供支撑,将测评系统、测评工具和能力提升方案推荐系统部署在云环境下,充分利用云服务降低系统实现及运行维护成本。系统体系架构和功能架构如图1和图2所示。

3.人机结合的线上、线下测评

测评云平台网络系统和教师能力测评工具开发和部署成功后,采用测评专家团队与网络测评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半自动的、案例情景化的中小学教师全员的训前、训中、训后三级测评。其中训前测评旨在获得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总体水平、能力成熟度概况及聚类情况,为培训管理机构制定分科目、分层、分批次培训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教师根据测评结果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提供指导,确保按需培训;训中测评旨在通过培训过程中不定期、不定次数的过程性测评了解和把握培训学员的能力提升情况,及时调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训后测评旨在对培训学员做出终结性测评,为中小学提供测评分析数据,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后续校本研修提供依据。

三级测评均贯穿和实现“按需培训的自适应推荐”和“决策咨询”的思路,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每次测评均先由网络测评系统根据受训者的信息从情景案例库和知识库、测评规则、测评标注和测评量表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如一套测试题、一个案例分析等),之后由受训者利用各类终端完成测评,系统根据提交上来的测评用例做出情景案例匹配,把结果交由方案推荐系统做出分析、过滤和匹配,在培训方的专家干预下生成方案建议集合,反馈给各级管理部门及受训者本人,培训者根据个人实际和偏好在方案建议集合里选择培训方案,作为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依据,而管理方根据培训者最终选择的培训方案,可合理做出培训分级分组,制定差异化分层培训的方案。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双主”培训思路,按照这一思路,测评是整个培训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国家已经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背景,在提出的“双主”培训思路的基础上探讨了测评实现路径设计并提出测评系统框架,尚有诸多问题留待解决,如为实现情景化测评涉及的情景库构建、情景案例匹配与推理等,以及为实现对受训者培训方案的智能化推荐涉及的方案匹配、过滤及智能推送等,仍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Schlichter, B.R. and L. Danylchenko, Measuring ICT usage quality for information society building[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4,31(1):170-184.

[2]Verdegem, P. and L. De Marez, Rethinking determinants of ICT acceptance: Towards an integrated and comprehensive overview[J].Technovation,2011,31(8):411-423.

[3]Igari,N., How to successfully promote ICT usag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nmark and Japan[J].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4,31(1):115-125.

[4]Ari,M. and M.C. Taplamacioglu, Web-based Blended E-learning for Adults: A Case Study[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7(0):1028-1033.

[5]Ramakrisnan,P., et al., Blended Learning: A Suitable Framework For 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67(0):513-526.

[6]Jula,A., E. Sundararajan and Z. Othma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composi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4,41(8):3809-3824.

第4篇

【关键词】 需求聚焦 生态圈 云管端服务模式

一、引言

新技术快速颠覆各行业生态,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教育=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正在革命我们对教育的认知 。互联网教育已到了爆发式增长的前夜,欠缺的只是观念和整合。目前互联网教育产品总体上有两大类,一类是网上讲堂,本质上只是简单的视频观看,缺乏互动,对中小学生帮助不大;另一类是类似 “作业帮”的互动平台,能为中小学生提供问作业、同学圈、名师视频等功能,相对的覆盖用户群和功能点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家长、老师、学校等在其中的角色缺位,使得平台多少成为学生抄袭作业的工具,反而阻碍了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一种能为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各类第三方提供综合服务的,基于完整生态圈的互联网教育学习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帮助广大学生成长,和对自我实现、情感关爱的述求。

二、业务需求和系统定位分析

2.1用户维度:聚焦各类角色需求,构建灵活生态

学生诉求:沟通咨询、在线学习、作业批改、专业认证、就业指导、社交等

家长诉求:辅导子女、状态守护、情感沟通

老师诉求:在线授课、远程帮助、在线支撑、班级状况掌握等

学校诉求:学生状况掌握、学生成绩提高、教育信息化

科研工作者诉求:学研天地、智慧支撑等

政府需求:区域教育状况分析,知识宣传

第三方需求:电商平台、应用植入、用户行为分析等

2.2时间维度:从启蒙教育到定制养成的长态演进

从天真儿童、懵懂少年,到而立青年、知天命的中年,我们的教育从学前启蒙教育:被动接受;K12教育:主动选择;到高等与职业教育;演化到定制养成的公益旅行、冥想灵修等;一生都在学习成长的路上。这一过程伴随个人认知能力演进与教育细分需求演进而展开,形成一个横向、垂直、时间多维度交织的生态系统。

2.3系统定位

本系统主体是一个综合性教育学习平台,围绕“学习成长”这一核心目标,两端延伸各类互动授课、答疑、作业辅导、批改、专业认证、智慧支撑、状态守护、社交等应用以及教辅材料、器材及专业终端的提供,形成完整的生态圈和产业链。满足用户的多层次述求,借助开放和创新,为用户创造联系情感、传递关爱、协力提升的强大纽带。

三、系统设计方案

3.1总体解决方案

建设“云-管-端”服务模式,聚集巨大用户群体,实施“开放平台”策略,构建“关爱共享移动互联新生态”,如下图所示:

产品建议以免费APP形式出现,提供一个给各类学生、家长、老师等围绕作业、学习乃至思想等进行沟通的社交平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采用积分模式,提高解答的积极性和平台人气(寻求答案扣积分,解答加积分,积分用于升级等级和兑换物品等);平台也将引入在线课程和老师辅导、答疑、家庭教师以及其他专业专业认证培训、考试等,并为各类学生、研究生、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产业人员提供在线知识库等智慧支撑服务。

3.2系统功能设计

产品的功能视图如下:

其中部分重要功能点列举如下:

各类增值应用及个性化服务,拟设置的代表包名:机器人老师、在线教师、名师讲堂、家庭教师(普通版、VIP版)、学霸社区、爱心羁绊、一站顾问等;各类教材、教辅器材的提供,拟设置的代表包名:在线书苑、智慧宝等;大数据服务,拟设置的代表包名:知识连连看、教育大数据等;业务流程外包(教育信息化),拟设置的代表包名: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网上教育局等;智慧支撑,拟设置的代表包名:百宝箱、学研天地、星云搜索等。

3.3系统技术架构及创新点

(1)系统技术架构

基于先进成熟的技术架构,打造高可靠系统,如下图所示:

本系统基于的基础技术架构如云计算、SOA等都具备分布式、松耦合等技术特征,使得系统具备整体上的高可靠性

(2)技术创新点

洞察、创新的闭环过程

实现“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的洞察、创新的闭环过程,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闭环式的需求设别和业务创新,并不断拓展生态圈的范畴。

云管端服务模式

充分服务最广大用户SO(社交化)LO(本地化+位置服务)MO(移动化、泛在化)的应用特征,实现智能终端+网络+巨量应用的云管端服务模式

全维度智能化,构建面向媒体、内容的创新平台

实现对客户价值、体验即时洞察和即时服务定制、推送,实现全维度的智能化和开放:Web 3.0和SOA作为技术基础和底层架构,构成系统的骨骼;智能决策模块是系统的“大脑;大数据系统是系统的“神经系统”,实现“一收一发”;IP+IT”网络是系统的“四肢。

3.4可能的商业模式探讨

系统可对标业界潜在的商业模式,实现良好的商业价值和合理的计划安排,可能的商业模式以及相应可设置的服务套餐名列举如下表:

四、结束语

各个层面的角色对本类系统应有着强烈的诉求,可以吸引巨量用户,而且对教育、提升、情感的重视中外皆然,因此本质上此类系统的用户拓展并不存在太多国界、文化的限制,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圈打造和开放平台的构建,可以便捷接入各类应用资源。相信本类系统有着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2015-2020年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4年

第5篇

摘 要:自辽宁省2012年实施百所数字校园建设项目以来,各示范学校将先进教育理念与现有信息技术相融合:一方面,通过构建

>> 辽宁省农村地区数字校园建设的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 辽宁省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辽宁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辽宁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辽宁省物流产业整合发展趋势研究 数字校园的发展趋势 辽宁省(116所) 辽宁省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辽宁省钢铁物流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 辽宁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性分析 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辽宁省职教集团发展“瓶颈”的分析与对策 辽宁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 浅谈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发展趋势 数字林业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辽宁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从数字校园到电子化民主:高校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 辽宁省大气湿沉降变化趋势分析 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到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趋势 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

[3]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3):22-27.

[4]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DB/OL]. http:///zwgk/zwtz/280773.shtml.

[5]孙祯祥,郭旭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3(3):5-10.

[6]陈明选,徐D.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61-65.

[7]张屹,马静思,周平红,范福兰,白清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04-110.

[8]陈琳,陈耀华,乔灿,陆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局之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新发展――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解读[J].山西电教,2015(1):138-145.

[9]陈晓伟,胡菁.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1(6):142-144.

第6篇

双语教学双语教师职后培养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贸易往来越来越繁荣与发展。随之,教育国际化得到迅猛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双语教学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产物。作为双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的双语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综合素质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笔者对西安市中小学双语师资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显示:目前基础教育双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合格的双语师资匮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担任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数量不足,表现在能胜任双语教学任务的双语教师数量不能满足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需求;二是目前中小学担任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在双语表达能力、用双语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用双语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用双语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用双语管理课堂能力、双语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还欠缺。加强双语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格局无疑是解决双语师资匮乏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加强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学的关键。

一、“高校―中小学”伙伴协作培养模式

师资培训要面向基层,面向基础教育,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从中小学双语教师的需求来看,他们不仅渴望能拥有较高的双语教学技能,而且还希望能了解一些双语教育的理论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双语教育研究能力,这就需要具有雄厚师资的高校来提供帮助,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双语教学理念和科研能力,以解决他们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可通过“高校―中小学”伙伴协作培训模式,即高校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育、教学、教研实习基地,了解中小学双语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难题和实际需求,中小学可以依托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进行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素养、双语教学能力、双语科研能力,以此实现高校和中小学的真正合作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真正互动。

二 、校本研修培养模式

1.“师徒式”校本培训

目前中小学双语教师的校本培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评课、经验交流、以老带新,或者是请有关专家来校做讲座。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英语能力与水平,同时要求老师具备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双语教育教学素养。而目前从事双语教学的大部分教师是我国现行单科制师范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很难适应双语教学的特殊要求。所以在中小学双语教学中,有的学科知识不足,教法不灵活,造成学科损伤,有的英语水平有限,致使课堂上师生交流困难,加重师生负担。而一些国际学校在双语师资培养上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国际学校直接从国外聘用外籍教师的方法,或者学习他们利用自己的外籍教师对本校的中国教师进行“师徒式”校本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外语和学科专业外语水平与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加强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的联系,以此来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素养与双语教学能力。

2.专题讲座培训模式

专题讲座培训模式主要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其重点是通过信息交流,解决一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具有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可通过邀请省市级有关双语教育教学专家来学校做专题讲座,也可以邀请校内外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做专题讲座,让其他教师认真聆听,并就双语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展开研讨,让接受培训的老师从中开阔视野,接受新知,丰富自我,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3.课题、专题研讨培训模式

课题、专题研讨式是以专题、课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培训模式。是指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课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过程。这种模式不是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注重学生的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双语教师职后培养校本研修中,可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课题、专题研讨培训,来解决当前双语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可由担任双语教学任务的双语教师结合自己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选定课题或专题,指导教师再以这些课题、专题研究为主线,采用“专题式研讨”、“课题式研讨”等途径指导研究教学活动,通过教研结合的方式,解决当前双语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提高双语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4.资源共享培养模式

开展双语教学的各个学校间可互相借鉴理念,资源共享,精神互补,引领教师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风格。可集全市、全省最佳的双语培训资源(如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名优师资等),实现双语教育资源共享,利用校外优质资源来培训教师。如可以通过安排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双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可以通过选派双语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充分利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单位联合研究课题机会,开展区域间和国际教育协作、项目合作,采取交流、交换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合作模式,借助大专院校专家力量提高双语教师队伍是这种形式的发展方向。还可以通过联姻名校,共享优势教育资源。在网络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定期开展网络教研、视频讲座、优质课展示等形式的培训活动,促进双语教师成长。

5.网络培训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发展,网络教育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带来的教育成本也越来越低、教育渠道也越来越方便、教育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教育门槛也越来越低。开展网络培训已经成为中国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方式。

为尽快提升双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可以开展以国家、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文件精神为依据,以培训对象需求为基础,以网络为学习平台,以促进中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网络培训。通过开展校际及校内网络教研、网上听课、网上评课、优秀录像课大赛等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对网络平台各类优秀工作计划、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定期进行评比,并给以奖励。

通过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教学理论、教学经验长期积累的形式,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的科学化;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及管理信息等的共享,实现教育教学信息的科学管理,使之高效为教育教学服务;通过网络培训模式,构建双语教育网络,提升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

三、双语教师中心培养模式

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教师中心,尽管其叫法不尽相同,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这种模式是指通过设立专门的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基地,进行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为主的培训。中小学双语教师职后培训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来进行。

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在阳朔欧文中英文书院建立的“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中小学教研中心”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笔者建议:可以建立市、区两级双语教师研修中心,来推动双语教师职后培养的实践。如可在区级教师进修学校和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建立双语教师研修中心,为中小学双语教师搭建一个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可通过定期开展双语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设计等成果展示,也可以通过双语教师基本功比赛,还可以通过讲座和研讨班等形式,着重解决他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疑点、热点和带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通过建立市、区双语教师研修中心,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

四、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模式

Perry(1999)指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目标,共同参与专业发展的计划,实施和反思的智力团体,在此共同体中,学习发生于行动中,专业智慧被广泛散布,知识通过社会性的途径建构出来”。根据此描述,可以定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一个以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双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双语教师专业成熟为目标,能为团体中每一位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的团体或组织。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双语教师都能以个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各双语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共同合作和共同分享,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交流来实现团队成员的整体成长。因此,笔者建议建立基于一定中介的教师―研究者合作发展共同体作为双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平台,以促进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作为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对于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首先,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作为一种互动性较强的组织,为教师打造了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他们能够在互动、交往、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双语专业知识。其次,教师专业共同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本身就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资源。每一位双语教师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这就能为双语教师提供新鲜的、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持续下去。再其次,通过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中教师的自由交流,让每一位双语教师能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分歧和反馈能激发新的思想和火花,从而引发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进步、成长。此外,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立会加强双语教师间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分享,从而形成一种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共赢格局。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中的成员,尤其是一些新任双语教师,通过参与双语专业共同体,能够促进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拓展,从而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双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有过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由此可见: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而合格的双语师资匮乏又是制约双语教学的最大瓶颈,加强双语师资培养显得颇为重要。因此,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双语教师职后培养纳入双语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设计、制定双语教师职后培养的有效方案,采取“高校―中小学”伙伴协作,校本研修、双语教师中心和双语教师专业共同体等培训模式,促进基础教育双语教师双语教学素养和双语教学能力的发展,实现双语教师可持续性发展,为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

参考文献

[1] Perry,N.E.,Walton,C.,Calder,K.Teachers Developing Assessments of Early Literacy:A Community of Practice Project.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1999.

[2] 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 刘春明,赵骥民.双语师资培养导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春明,王春姣.“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双语师资培养探究.教育与职业,2010(36).

[5] 鲁闻.我国中小学双语教学师资培训模式探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6] 夏云.双语教学条件下的高校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探析.职后培养研究,2007(5).

第7篇

1 教育技术现状调查

了解中小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以及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未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重心,是完成《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金华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为此对金华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问卷一是学校卷,主要调查中小学现有的软硬件设施使用情况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机构组成、制度设计、软硬件配置以及近几年的工作成果等。问卷二是教师卷,主要调查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水平、掌握程度、应用能力以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学习培训的需要等。本次调查对金华市的12所小学、9所初级中学、16所普通高中和2所职业技术学校发放了问卷,共回收有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问卷413份,有效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情况问卷34份。

样本中从性别上看,男性教师比例为38.65%,女性教师比例为61.35%;从教师学历方面来看,本科占比为86.23%,硕士及以上占比为3.38%,专科占比为10.14%;从教龄分布来看,5.56%的教师教龄在3年以下,教龄在3~10年的教师占比为20.77%,教龄在11~19年的教师占比为37.92%,教龄在20年以上的占比为35.51%。数据表明,本次调查所选择样本分布比较均衡,不同性别、学历、教龄的分布与教师队伍现状比较一致,因而本次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反映金华市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

1.1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认知情况

在对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认知情况上,23%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学习阶段,23%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明白阶段,36%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熟悉阶段,12%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调整阶段,6%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创新应用阶段。

教师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与其对身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判断有一定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越高的教师认为其身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越高。处于学习阶段的教师认为其身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为非常好、比较好、一般的比例分别为15.96%、48.94%和35.11%,而处于创新应用阶段的教师认为其身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为非常好、比较好、一般的比例分别为39.13%、47.83%、13.04%,与前述的比例关系相反。

1.2 现代教育技术制度管理能力

91.18%的学校有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具体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工作,94.12%的学校领导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小组,76.47%的学校每年定期召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会议,85.29%的学校每年有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发展规划,94.12%的学校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列入学校管理制度或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

在所调查的院校中,接近半数的学校校级领导中50%以上有过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能够熟练应用校园网及信息管理、通告处理、邮件系统等,其余的学校中校级领导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更强。

在管理制度上,100%的学校建立了计算机教师管理制度,94.12%的学校建立了学校信息制度,97.06%的学校建立了多媒体使用管理制度,88.24%的学校建立了教育资源管理制度,100%的学校建立了网络管理制度,79.41%的学校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制度。在工作计划的落实方面,所调查的学校平均每年开展2.5次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91.18%的学校能够按照计划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融合情况

21%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效果非常好,59%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效果比较好,17%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效果一般,仅有3%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效果不是很好。

1.4 课题研究情况

近三年来,34所调研学校所设立的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相关的课题数分别为校级20个、区级14个、市级19个、省级39个,平均每个学校开展23个课题研究。教师方面,411个教师中,仅有13.63%的中小学教师申报过教育技术类的课题。

1.5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所有的学校都建立了信息系统,73%的学校建立了学校资源管理平台,47%的学校建立了学生成绩管理平台,32%的学校建立了教师备课平台,52%的学校建立了教务教学管理平台,29%的学校建立了教研管理平台,47%的学校建立了网络版图书管理系统,35%的学校建立了校产管理系统。

在调研的34所学校中,所有的学校都建立了网站,9%的学校网站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仅具有信息功能,38%的学校建立了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近两年在区内获奖;48%的学校每个年级/学科组有教师管理的主页,每个年级都有学生管理的主页,网站近两年还在省市获奖。所调研的34所学校中,接近半数的学校网站能够实现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展示能功能,少数学校网站能够实现互联协作的功能,向学生、教师提供沟通协作服务,实现学校内外的沟通交流。

1.6 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

硬件建设方面,20.58%的学校能够保证教育设备完好率在80%以上,使用率在60%以上的;35.29%的学校能够保证教育设备完好率在90%以上,设备使用率在80%以上;44.12%的学校能够保证教育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设备使用率在90%以上。

在教学资源方面,44%的学校拥有资源库,总量在80 G以下;35%的学校有种类齐全、容量充足的信息化资源,总量达80 G以上,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资源的共享共建,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每年更新和补充数量师均不少于6件;18%的学校已经利用网络进行联合备课等协同教学研究。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约半数的教师获得过教育技术类论文/课件/课例的荣誉,其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比例占调查样本的比例30.45%,没有获得过荣誉的教师比例为51.77%。

针对一些教材中配套提供的课件,5%的教师表示从未使用过,12%的教师认为这些课件不切实际很少用,8%的教师选择直接使用这些课件,75%的教师对这些课件进行修改后使用。在获得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方面,专业网站、同事之间共享、搜索引擎、教辅书籍、光盘等电子资源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9%、24%、23%、18%、6%。在课件的设计方面,27%的教师认为课件完全表达自己的教学思路,57%的教师认为课件可以表达自己的教学思路,16%的教师认为课件对自己教学设计思路的表达效果一般。

2 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硬件使用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是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必需的硬件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技术设备与应用是学校教育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新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之一。在硬件建设方面追求高标准、高配置是打造现代教育技术良好基础的体现,但不能因此仅 “将硬件建设、资金投入作为政绩考核内容”,而不关心投入后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忽视平时使用,克服把信息化作为花瓶应付上级的评估检查的倾向。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能单纯强调硬件的建设,避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和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要提高硬件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

2.2 软件建设滞后于教学需要

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在资金到位的前提下,软件建设难度大于硬件建设。其原因在于硬件建设以购置仪器设备为主,主要表现为实物资产,这些资产保值率较高;而软件建设以购买正版的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主要表现为虚拟资产或知识产权,资产估价难度高,贬值速度快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使得学校进行软件建设的动力不足。

软件资源建设包括各项题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网络课程库的建设、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通用远程教学系统等支持平台的开发、教务/校务/科研/图书/校产管理平台等的开发。软件资源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金华市现有的软件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关注于学校信息的和比较初级的教学资源共享,还没有实现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学校家庭间的有效、快速、便捷的沟通渠道,距离现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还存在一些差距。

2.3 课题研究存在浪费现象

课题研究是通过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思考,来对该主题进行深入性的研究。课题研究一般具有规定的流程,整个研究过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能够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的某一方面开展深入探讨。

在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中,既要克服“功利”化倾向,同时也要注重结合实际,根据实际需要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部分兄弟省市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实验学校做课题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为了装门面、评职称,忽视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不少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检查或为了参加评估,致使研究价值不高。金华市的部分学校情况与此相反,近三年来,少数学校从未开展过相关课题研究的推广应用活动,这同样是教育资源与教育经费的浪费,也说明了某些课题研究活动的成果实用价值不高,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2.4 教育技术培训效果不佳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主要存在着培训目标定位不准确、培训内容组织不合理、培训方法不得当等问题。以金华市现代教育技术相关培训为例,所有学校每年都会进行1次以上的培训,其中半数以上学校每年培训超过6次,还有少部分学校具有完善的培训奖励机制,仅有13%的年轻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但培训效果却差强人意,这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过于简单,经历多次培训后仍有一部分教师对电子白板、Word、PowerPoint、Excel、图片处理软件等工具应用效果较差,这说明现有的教育技术培训目标定位不合理或培训方法不得当,与教师的实际需求一致性较低。

问卷调查中一线教师对培训部分提出的问题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是分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够;

二是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图片处理、Flash制作等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和水平。

这表明教师的培训需求和接受培训的目标十分明确,现有的培训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兼顾到学科差异和水平差异,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

3 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硬件利用率,加快软件建设进度,确保软硬件建设同步进行

教学软件资源匮乏,质量不高是学校的通病。教师普遍反映教学软件不配套,数量不多、质量不高、适用性不强,一些课件教师在使用时只能按固定程序进行,无法根据教学需要临时修改补充,缺乏灵活性;一些课件只呈现教学中某些知识点,只能作为课堂教学形式下的一种补充,无法形成学科教学主体。

教学软件是推广教育技术的核心,完善的软件是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保证,没有充足的软件支撑,配置的设备、构建的环境等于是一种摆设。而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挑选现有的教学媒体或软件,但在设计、开发、制作、收集、改编或改制教学软件等方面感到力不从心、难度较大,学校建设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势在必行。因此学校在适当购买一些质量较高的教学成品软件,确保硬软件建设同步运行的同时,亦应利用学科网站和教师网页收集、整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加工并用于教学,充实教学资源库,有条件的也应提高教师软件制作能力,克服软件开发困难,提高软件质量。加强教师的协作精神,把教师自制、收集的课件按学科、年级、学期进行整理,刻成光盘或在网络中分布推广共享,提高自制教学软件的使用率,减少重复劳动。

3.2 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关键在于教师。在硬件设备和教学资源都到位的情况,如果由于教师不会用、用不好或者不想用,那么现代教育设备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收益,甚至会成为摆设或者负担,因而需要加强教师培训。现有的培训偏重于基本技术或技巧,培训内容停留在如何操作设备、网络或软件的基本操作,而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优化以及多媒体课件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方面很少涉及。

在未来的培训过程中,可以考虑对课件制作过程进行培训,教会教师“如何对文字内容进行视觉化处理”“如何增强教学内容的传达效果”“哪些内容应该制作在课件上,哪些内容应该教师进行补充讲解”。这些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效果会产生重大影响,很多专业教师目前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除此之外,多位教师反映在课件制作的基础技术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已经掌握了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但对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等)和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应用并不熟练,而图片和动画等表现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件的课堂展示效果,可以在未来的培训中对这方面进行加强。

3.3 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制度

学校及教育部门可制定出具体策略,如赛课评价、课件大赛评分标准及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应给予及时奖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资源整理、观察、反思教学方案反复修改过程等,学习结果纳入学校考评范围内。公开展示反映教师学习过程的成果,并对相关教师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刘万年,冯晓晴.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

2003(10):6-10.

第8篇

关键词:智慧教育;基础教育;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2-0071-03

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一文中提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与智慧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有如下弊端:首先,注重教师直接讲授,学习者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听众的角色。课堂学习目标侧重于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主动思考以及提出问题的过程。其次,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多以课本为主,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闭塞。

而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旨在培养智慧型与创新型人才;技术作用是技术变革教育,改变教育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核心技术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根据教育教学应用建设配套环境、资源和队伍;学习资源为动态生成、持续进化、开放建设的MOOCs、微课、移动课件、电子教材与可进化的内容库;学习方式为泛在学习、云学习、无缝学习;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在线开放教学、深度互动教学、智能教学。这就使传统的学习者从书本走向实践,走进生活。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势

1.智慧教育有利于转换学习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跟上教师的思路,做到一堂课结束后能够掌握及应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而在小学智慧教育中,则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引发学与教方式的深层变革,为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实施智慧教育能将信息化理念更多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逐渐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面。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是“教学生”,才能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能结合多种信息资源,使用各种样式的课件和教学软件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2.智慧教育促进优化课堂结构

智慧教育强调的是开放式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等)的学习时空环境,以开放的视野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地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必定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有着积极影响,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使传统的面对面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更加以人为本,将学生的智慧运用扩大化。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将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结构化、富媒体化的学习资源,借助相关学习工具,在个体建构或群体参与下获取与个人兴趣相关的知识技能。这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既方便了教师的教,也方便了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优化课堂结构的作用。

3.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

不同的经历产生不同的大脑结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今的学生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数字世界中,与数字移民相比,更习惯于快速地接受信息,喜欢多任务处理和随机进入,爱好及时反馈和强化,偏爱做中学而非听中学。因此,通过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智慧学习能在学习者身上有效地发生。

其关键在于学习者如何学会利用富有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实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服务型人才,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性,而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等方式,发现更多富有真实感的学习内容,而不再局限于课本,这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智慧。

4.智慧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

智慧教育在推行和实施方面应当在更高层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对待新事物能够产生自我看法与独到见解。智慧教育将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化情境,使其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来源,随着3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计算机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或情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时间等情况制订各种不同的学习计划,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这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1.难以把握学生的自组织学习能力

学习本身是以学习者为主的活动,需要他们激活情感动力系统、投入认知并专注于意动和实践。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适应性和实践性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能力,这对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或者已经习惯了传统授受主义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自组织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要能学会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协调、自我管理,并在实践中做出正确决策,采取正确行动。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情绪管理仍需要教师参与,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花费在电视媒体或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更多。很多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在利用网络媒体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登录其他网站看视频、玩游戏、聊天等,这反映了父母监控和限制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比较低。有研究表明,由于引导和监控的缺失,计算机、手机等信息设备更多地用于娱乐和消遣。因此,培养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数字素养、养成善用技术的习惯对智慧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来说,提供积极的干预措施的做法仍有待完善。

3.教师针对智慧课程的设计缺乏针对性

在智慧教育的推行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课堂中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交互。每门学科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学科特点,在智慧课堂中,教学方式从传统课堂只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配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而教师如何针对具体学科设计出具有学科代表性的智慧课程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仍有待进一步思考。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发展新对策

1.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基础教育在线学习产品和服务产业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用户观念的转变、网络应用的普及、学习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均是其发展的动因。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说,由于每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不同的创造潜能,所以教师在掌握核心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智慧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借助相关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而在学习资源的支持下,教师应适当提升学习内容的交互性,改善用户体验,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计

在智慧课堂中,不同的学科教师要对具体学科课程进行学情分析,选择适合自身的讲授形式来传授新知。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为落脚点,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成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除了要有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外,教师还要尽量开发出与具体学科教学相关的、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从而使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得到质的跨越。

3.建设未来校园、未来教室,实现资源共享

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是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很高的校园和教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场景进行互动体验。在这样的校园和教室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有计划地开展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试点示范工作。

同时,发展云计算技术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地中小学应顺应云服务模式的发展,改变传统中小学机房分散建设的局面,实现班班通、校校通,基于教育云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结语

在现代社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只有让学生尽早地在智慧教育的模式下成长和发展,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究,2012(12):5-13.

[2]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J].教育研究,2015(11).

[3]王玉龙,蒋家傅.智慧教育:概念特征、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0-13.

[4]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8.

[5]陈琳.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5-19.

[6]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第9篇

一、提升德育质量,大育化小,回归教育原点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目标,指向提升学校育人能力,挖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力点,增强德育工作时效性,把握德育工作总体要求,形成工作体系,聚焦在一点上做文章、立柱子、寻突破,不求气势磅礴的大叙事,强调充满个性的小情怀,使中小学德育工作实现由大到小、由空洞到具体、由体现共性到体现个性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模式的实施不仅是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必然选择,更是沈河教育提升德育质量、厚积薄发的智慧之举。

1.以人的成长规律为原点

“原点”是事物的起点,教育的原点在哪里?就在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微德育就是以此为原点“立德树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原点,就是德育时效性的起点。

2.以最近发展区为逻辑起点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把握好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儿童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的。其实,在学生心理、情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德育工作也可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小微德育工程,立足生命的成长,关注立德树人的良好品德和习性的构建,从生活常态中选取熟悉的事项入手,加之以逐层深化的引导,集体中的相互沁润,所营造氛围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由熟悉的领域扩展到未知领域,使其德行得以深化与提升。

3.以德育工作的系统性为发展支架

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各校基于自身学校文化、办学目标而推进的育人手段,也是“立德树人”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保障。因此,德育工作因校而异,有各自的内容系统性,而这也为各校的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搭建了从小而实到逐步成长壮大的整体发展链条和相互支撑保障的系统发展路径,成为助推小微德育工程的发展支架。

4.以沈河区“适合的教育”为生命土壤

沈河区有中小学校50所,其中小学30所,初中11所,高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各阶段在校学生52666人。

长期以来,沈河区以“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核心理念,努力兴办“适合的教育”,以尊重学生个性为核心理念,以多样实践为形态特征,以主动选择为行为方式,以终生发展为育人目标。以“适合的教育”为主导思想,要求各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学校实情,搭建整体德育的工作框架。而做细做小做实,成为各校德育实效性、针对性、丰富性、可感性的工作立足点和实施操作的基本手段。“适合的教育”成为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生命土壤。

5.以“一校一品”的深化和发展为目标

沈河区坚持“以特长促特点、以特点促特色、以特色促品牌”的办学思路,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一班一色、一生一长” 的育人格局。在德育、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在省市乃至全国富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微+项目”,深化了学校“一校一品”的工作体系和内涵,使学校的品牌可操作、可实施,让品牌落地,做实“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德育质量,以小求精,历练工作智慧

为了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沈河区教育局遵循“工作有部署、过程有指导、成果有展示”的工作步骤,实施了“明确主体、全面动员、典型引领、持续坚守”的工作策略,全程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

1.构思小微工程,确定“13355”模式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是以“小”和“微”为形式,寻求细化“立德树人”工作的操作系统,可概括为“13355”模式。“1”是指把握一个操作理念,即从一个“微+项目”做起,微是形式,项目则是具体的育人方略或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德育工作落小落细落实;第一个“3”是指向三个维度,即加强学生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教育;第二个“3”是开发三个层次项目(课程),即优秀传统项目、持续发展项目和年度创新项目;第一个“5”指向五个实施主体,即学校、班级、社团、家庭、社区;第二个“5”是实现五个追求,即以小求实、以小求精、以小求适、以小求新、以小求长。

在此基础上,沈河区教育局还构建了“四个平台六个体系”小微德育工作框架,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人文教育资源”四个平台,“课堂渠道渗透、班队活动强化、节日文化熏陶、生活情境实践、社会实践体验、国学经典传承”六大体系,全面推进小微德育进程。在实施过程中,沈河区教育局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牢牢抓住“以小求实,以小求适”的基本原则,把握“育人”这个中心不动摇,切实将工作重心放到提升公民素养上来。

2.组织专家论证,制定工作实施意见

在区域层面,沈河区教育局召开了小微德育成长工程专家论证会,组织专家对德育工作思路和相关措施进行了论证。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下发了《沈河区中小学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实施意见》,将实施主体定位为全区中小学校,重点开发提炼和认证学校“微+项目(课程)”,并指导学校结合工作意见,以班级和家庭为主体开发提炼特色“微+项目”。

“微+项目(课程)”是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工作支撑,是表现形式,也是具体要求,正在成为沈河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种新常态。所有学校都要认真研究办学思想、校风校训,对过去的工作状况、有无德育特色项目、效果如何等方面认真梳理,具体定位在主渠道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活动(课程)、家校共育等方面寻找破题点,进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微+项目(课程)”。

3.全面动员部署,组织学校提炼

捕捉“微现象”,预防“微问题”,开发“微课程”,创设“微组织”,实现“微体验”,搭建“微平台”……经过重新梳理和认真定位,一个个独具特色、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微+德育项目”纷纷涌现。

沈阳市岸英小学以榜样引领为项目,充分利用学校岸英文化馆教育资源,形成“一种榜样,一个展馆,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个行动”的学生成长印记;沈阳市同泽女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开展了“晨说巾帼”项目,形成了“一段历史,一个时段,一名巾帼,一个感悟,一个价值”的学生成长模式;沈阳市育源中学,以“小团队,微管理”为学生小微成长项目,建设友善团队,发挥德育功能,形成了“一组团队,一个主题,一次合作,一次评价,一个价值”的班集体建设模式。

此外,全区多所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总结提炼了小微特色成长项目。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以加强诚信教育为重点,设计了一系列小微工程项目,其中诚信考场和诚信水站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沈河区泉园二校设计了“时事沙龙”项目,遵循“明确主题、收集素材、确定观点、交流辩论、点拨提升”的工作步骤,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沈河区二经二校把家长资源请进了校园,“三微见行”把学校、孩子、家长编织成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张网络;沈阳市第七中学德育工作遵循“七中七德七微养德”工作理念,通过“以餐明义、以餐明知、以餐明礼、以餐明责、以餐明德”活动,使学生良好的品德在就餐过程中逐渐养成;沈河区文艺二校提出“小习惯大未来”的“微+项目”,通过微小行动从“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沈阳市第143中学提出“自省微课”项目,每天的班长总结、课代表总结、自省反思、荣誉时刻、教师总结等一系列微环节,让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明确价值观的内涵;沈河区大南一校的“千人午诵”,使每名学生都以最饱满的状态诠释着传统文化的经典;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小实践、微课题”、第八中学的“微视频讲价值观”、第九中学的“名师微导读”、文化路小学的“读书微漂流”、82中学的“校园达人秀”……每一个“微+项目”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现。

4.依据实施时间,明确项目类别

德育小微工程启动之初,学校的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因为历来德育大工程较多。但真正务到“小”之后,却发现很难把握,因为过去拼的是规模、拼的是场面、拼的是包装,真正去做小而精的东西反而不容易。

为了推动工作落实,首先组织全区中小学对以往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结合学校工作进行开发和提炼。结果发现,有些学校的德育项目实施时间已经在10年以上,并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解决德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了明显实效,对全区德育工作有示范推广价值。此类工作项目被定位为传统品牌项目。如岸英小学利用有特殊意义的小时段开展学习与交流,至今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德育活动融入到一点一滴的互动中,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交流与体验中收获了成长。

实施时间在1~10年之间的项目,具有了一定的持久性,被定位为持续发展项目,如育源中学的项目。还有的项目是结合年度工作和新形势的要求,所开发的“微+项目”经过了一个学期以上的实践检验,具有应用推广价值,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和拉动学校德育工作,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此类项目被定位为年度创新项目,如同泽女中的“晨说巾帼”项目。

5.开展交流展示,持续推动发展

在项目定位评选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对小微项目的理解有误区,如在思想认识上,申报的项目大而广,不够具体,内容空洞,不足以支撑起项目;主题无特点,不能结合学校实际;无新意,无亮点;缺少理论依据,无可提升空间。在具体操作上没有时间和人员的实施保障;学生参与率低,受教育面窄;无明显的操作流程等。

针对基层单位存在的理解误区,沈河区教育局把小微项目申报和评选工作作为促进德育队伍能力提升和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提炼的良机。沈河区教育局召开了由初选学校的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以及德育科全体成员参加的德育小微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初选入围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自我总结、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沈河区教育局对首批17个获奖的“优秀德育小微项目”及17位“优秀小微项目设计人”进行了网上展示和表彰,年底还将召开阶段工作总结会。

三、提升德育质量,小题大做,未来始于足下

小微德育工程在沈河区全面推开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中国文明网进行了全面报道,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辽宁省政府主办的民心网,推出了2015年7、8月城市经验信息评选结果,《沈阳沈河区:在全国首推小微德育成长工程》获得了冠军经验信息。2015年,小微德育成长工程获评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2016年,《中国德育》杂志对沈河区教育局侯德安局长进行了专访……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给学校、师生、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犹如教育的“新引擎”,为学生的成长开足了马力, 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扎实了,使家庭更关注孩子的品行、习惯的培养了……在此期间,还涌现出大量的好人好事……

岸英小学一位学生突患白血病,班主任牵头在校内捐款。活动结束时,校长惊呆了:“全校捐款12万元,而事实上,学校90%以上学生家庭并不富裕。这笔巨款,生动地展现出孩子们心中价值观的光芒。”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的“地铁男孩”、沈阳市第七中学的“地铁好少年”更是用自己的善举,折射着沈河区中小学生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的价值成长。

梳理两年来的工作,我们有如下感悟:“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德育思维的转变。

一是要以小求实,从小处着眼,让德育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这种对接,就是德育时效性的起点;二是要以小求精,让每一个教育者都俯下身去体察学情,把事情做深做透,这就是“精”的基础;三是要以小求适,沈河区“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小微德育的基本土壤,小微德育一定不是一刀切的德育,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要展现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四是要以小求新,在教育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德育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五是要以小求长,实践证明,“求实、求精、求适、求新”的项目,一定是能坚持做下去的事情,这是一个价值积累的过程,当价值的空间达到临界值时,就会涌出巨大的能量,实现令人震惊的变化。

第10篇

什么是“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从2011年6月份开始,湖北省教育厅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课内比教学”活动即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通过考察教师在常态教学环境中的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基本教学技能,综合学生成绩和专家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比教师的专业素质。“课外访万家”活动即全省中小学的校领导访教师、教师访学生,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全部参与,其基本要求是全员参与,基本形式以走访为主,面对面沟通,覆盖全部学生家庭,主要内容是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学生成长,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一、教学必须注重有效性

众所周知,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包含“有效”和“教学”两个方面,“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是一个教学组织过程。

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或者说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竞争交流的意识。“课内比教学”,我们每个教师在“比”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是否更有效呢?”“谁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还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是以讲课、听课、评课等为主要内容的比赛。有比赛必有竞争,这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竞争,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竞争。竞争产生动力,竞争调动了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竞争使三尺讲台充满活力。因而,在此活动中很多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这一年中已有15名教师参加县、市、省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并获奖。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讨论高效课堂问题,探讨生本理念,借鉴教学经验,合作和分享交流成果,达到共同提高。

二是强化信息反馈能力。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生生、家校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上就要思想,就要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伴随着“课外访万家”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我校给每位教师发放《家访手记》,并逐项提出具体要求。家访前,学校让教师先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设计“因家施访”方案。家访中,要求教师态度谦和,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与家长近距离对话,共同探讨教育策略,真正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状态。家访后,填写《家访手记》,学校盖章验收,梳理情况,反馈交流。这些信息反馈到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针对性增强了。我们意识到家访工作不仅是教师调节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且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是一种触动,对有效深层教学更是极大的促进。

三是有效应对职业倦怠和职业枯竭。“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收获之余,我也曾剖析自己,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慢慢积累起来的职业倦怠感开始发酵,有时候上课变得漫不经心,随心所欲,会因为学生的一次迟到或早退而大发雷霆,却从未关心过学生的背后。另外,面对职业枯竭,深感职业资源过度消耗又得不到补充。那么怎样为自己注入动力资源,有效缓解职业倦怠感呢?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消解知识枯竭,通过倾诉或寻求社会支持等以便减轻情感枯竭。当然,我坚信职业枯竭并没有到尽头,只是人生的交叉路口,只要积极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完全可以从职业枯竭的状态中复原,并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这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给每个教师带来了感官与视觉上的冲击,也给我们的心灵深处来了一次洗涤。我们学校的教师都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把握前方的路,除了做好日常的每一份工作,还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我校开展一年来,学校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的“有效和高效”是最显著的特色。?

第11篇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者,其思想言行无不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走向。

然而,校长是人,不是神,“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高明的校长,都有思考不周全、方法不到位的时候。再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校长身在其位,难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而群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这时校长就不能封闭自我,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正确性。特别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群众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校长更应该以长远的眼光、全局的高度、开放的情怀,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争取更大范围的支持。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听“杂音”,就会减少“知音”。

首先,要有倾听“杂音”的胸襟。校长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不怕听到对自己的批评,不怕在群众中丢“面子”、丢“官架子”,敢于承认工作中的失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

但是,时下不少中小学校长喜欢听恭维、奉承、褒扬的话,不愿意听不同意见和反对声音,从而导致学校召开的有关会议往往成了校长的“一言堂”、“独角戏”。会议上没有“杂音”,表面看上去很“和谐”。其实这种“和谐”的背后却可能蕴藏着种种不满甚至愤懑,时常暗流涌动。特别是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建设方面,校长如果不善于听取学校绝大多数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人说了算”,更容易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难以保证政策的执行,还可能使校长本人陷入“孤家寡人”、“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对于不同意见甚至是批评、指责,校长要学会倾听,用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只有如此,才能知得失、眀利弊、定取舍、利决策,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益。

其次,要畅通倾听“杂音”的渠道。走群众路线,对各项重要的决策都要多方征求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评价、决断。

教职员工处在服务第一线,他们能最早地发现问题,最快地反映问题,他们最有发言权。校长应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建立一个对话、“听话”的平台。校长要广开言路,容纳各方智慧。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了解学校现状和教师心声,充分发挥教代会集中教师智慧的民主管理优势。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学校工作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使之更能体现教师的根本利益。同时,网络也是一种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因其独特的方式更易让群众将自己的想法、困难无所顾忌地表述在其上,只要校长稍有留意群众写的帖子,就可以知道大家的所需所求,形成的决策自然会满意率高。

如果校长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只是听取汇报,那真正的问题就很难发现。校长经常到各个处室、办公室走走,深入教室听听课,可以拉近与师生间的距离,及时了解第一手的信息。坐在校长室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是怎么也发现不了问题的。只有深入师生中间,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学校各处室,深入班级、社区,通过观察和访谈,虚心听取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建议,甚至是“牢骚”、“怨言”,才能找到学校管理中的缺陷、漏洞。

最后,要有善于鉴别“杂音”的慧眼。“杂音”是一副清醒剂,能使人头脑保持清醒。校长要善于从“杂音”中汲取智慧,才能耳聪目明、博采众长,广纳谏言、廉洁自律,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善听“杂音”,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杂音”和“噪音”。

“杂音”中是非曲直应有尽有,真假善恶都可能听到,这就要求校长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去辨别真伪,为我所用。从“杂音”中听出“门道”、“学问”,听出执政理念、管理智慧。教职工的牢骚、议论,往往来源于其本人利益本位的角度或看问题的片面性,可能存在不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宽大为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其“杂音”中的片面的一面,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针对性、主动性和指导性。同时这些“杂音”中,往往蕴含着学校管理的新策略,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恰恰是被校长忽略的、需要改进的问题。重视教师的“杂音”,有利于学校的科学决策。学校一系列制度建设要自下而上,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反复研究,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让制度体现绝大多数教师的利益,这才是和谐校园所需要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校长要避免决策的失误就要善于倾听各层次的不同呼声,尤其是各种“杂音”。只有这样才可以集众思、聚众力、择正道、出政绩。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学校;女性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农村中小学女性教师由于“农村”和“女性”这两个限定,使其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教师的特征。因此,研究农村中小学女性教师职业倦怠对提高农村教育,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的社会期待对女性教师的压力。我国传统社会观念认为教师必须是智慧与道德行为规范的完美化身,这给女性教师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压抑感。另外,她们承担着学生、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和精神压力,这使得女性教师迫使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而当这种期望一旦转变为失望时,就会出现各种批评,使她们的自尊和自信受到打击,从而消磨她们的工作热情和士气。另外在农村地区“男主内女主外”的观念和她们所处的环境对女性的要求,更易使其产生职业倦怠。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评价机制带来的压力。目前,农村中小学学校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很多弊端。另外,校长权利过大,教师没有自和决策参与权。忽视女性教师的实际生活需求,不去考虑女性教师的身心发展特点,女性教师在这种缺乏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中,产生的压抑感和不满情绪日益俱增。

对于教师工作评价的单一,是诱发其产生职业倦怠的核心因素。学校往往采取片面的分数要求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造成教师内部矛盾冲突,使女性教师人际关系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使女性教师在体力和精力上感到难以承受,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产生职业倦怠。

(三)家庭责任和工作任务的双重压力。农村中小学女性教师职身为职业女性,她们要承担多种角色,履行多种义务。其中家庭和职业的矛盾却是她们无法面对的一个现实。而她们往往又对家庭和事业都有很高的期望值。使其常年处于家庭与事业都要兼顾的超负荷状态。长期下去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长期以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家庭事业矛盾多,夫妻感情不和,使女性教师在事业上增加沉重的额外心理负担,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四)女性身心发展特征的影响。女性在知觉、情感和思维方面与男性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女性较男性敏感,知觉速度快、直观能力强、对事物的观察力更为细致、敏锐和准确,而过于敏感易使人疲劳。在思维与情感方面,女性心理承受性差、易受暗示、墨守成规、情绪易波动、常因小事而使情绪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在生理特征方面,受月经、妊娠、分娩、更年期等内分泌变化的影响,植物性神经功能的稳定性与男性不同,因而更易产生自卑、忧郁、多愁善感的心理。导致盲目认同“男强女弱”的观点,把自己全部或主要精力定位在家庭角色,进一步加剧了自身事业的劣势地位。再加上生理周期方面的影响,容易使女性教师体力不支而导致精神疲倦,造成职业倦怠。

二、缓解农村中小学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因地制宜,从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的相关政策,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在工作任务分配、休假安排等方面充分考虑女教师的特点。社会应增加对农村女教师的理解,建立合理的支持系统和期望值。改变传统的评价与审美标准,改变对她们传统观念的束缚;给予女性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争取为教师创设一个融洽、宽容、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

(二)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和评估机制。学校内部应改进组织环境,实行民主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学校领导者要实行开放式的民主管理,为其建立一个支持系统。同时,要为她们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开阔她们的视野,激发她们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改变苦乐不均的状况。

(三)搭建实现成就感的平台。学校要为女性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进修培训,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女性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多进行一些非学历教育,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使其有发展的机会。

(四)女性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维护。首先,女性教师要有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盲目地与人攀比。加强对自身职业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形成职业荣誉感。其次,在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时要理性对待。要学会转换角色,适时分离。学会分配感情、精力和时间,扮演好各种角色。第三,女性教师要正确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分析压力源,学会肢解压力。适时地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采取适当的方法给自己减压。另外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坚持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