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时间:2023-09-05 16:5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1篇

一、培训目标

1、新招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的实现率达到100%以上;

2、企业全员接受安全培训达标率100%;

3、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5、广场工作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6、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复培复审完成率100%。

二、培训内容

1、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的概念、方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员工作标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专业知识:各项应急预案,对应特种作业人员专业知识、安全达标规范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培训计划

1.一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据

春节期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防盗、抢事件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2.二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加油站消防安全制度。对象:加油站员工

安全管理员工作标准。对象:管理人员

3.四月:消防安全学习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4.五月: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初起火灾的扑救与人员疏散逃生

消防设施种类及使用情况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5.七月:食品安全知识及应急预案。对象:餐厅、超市员工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服务区。对象:全体员工

6.八月: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与义务

防雷击应急预案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7.十月:“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冬季道路安全保畅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8.十一月:冬季锅炉技能及防火培训。对象:锅炉工

除雪防滑应急预案

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与义务

第2篇

(一)证照类档案盒

包括本单位所有证照(工商执照、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等)、法人及安全员培训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制冷工、司炉工等)资格证、特种设备检测报告、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消防验收意见书等相关证件、报告原件或复印件,分类归档统一装一个档案盒。(各种证照必须在有效期内)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档案盒

1、单位印发安全生产责任制相关文件(包括企业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酌情制定)

(1)安全检查制度    

(2)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4)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5)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6)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7)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8)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9)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10)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文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以文件形式正式下发或由主要领导签批)

4、责任状、承诺书、通报、奖惩文件等

(1)企业要逐级签订责任状或承诺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强化对责任状内容的考核,考核结果以通报、奖惩形式体现,并做好归卷。

(三)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盒(严格按照蛟安办〔2013〕10号文件中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隐患台帐模板填制)

1、企业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进行安全生产隐患动态检查,并做好日常检查记录填制。

2、对发现的隐患填制安全生产隐患台帐(排查)(见附件1)。

3、对已填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台帐的隐患,确定治理机构、整改时限、负责人、资金、措施填制安全生产隐患台帐(治理和验收)。

4、对企业自身无法整改的隐患,立即上报属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

(四)培训教育及应急演练档案盒

     培训教育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教案

3、培训签到簿       

4、考试卷

注:培训要包括各级培训,如厂级培训和职工培训。

应急演练档案

1、应急预案及备案文件(要进行预案评审并到安监部门备案)

2、演练方案

3、演练影像资料             

 4、演练总结

(五)职业危害档案盒(有职业危害的单位备齐相关材料)

1、职业危害申报材料

2、工伤保险、安全责任险等票据原件或复印件

3、劳动保护发放票据及明细

4、职业危害告知牌照片

5、职业健康档案

6、职业危害作业场所检测报告

(六)相关文件、会议记录档案盒

相关文件

6月3日以来国家、省、市、县、乡相关文件及单位企业落实相关精神文件。

会议记录

1、会议记录       

2、会议签到簿

(七)“三同时”建设项目相关材料档案盒(涉及“三同时”的企业填制)

1、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核或备案

3、建设项目试运行文件

4、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5、通过安全监管部门竣工验收或备案

(八)特种设备档案盒

1、特种设备档案记录

2、特种设备检验报告

3、特种设备保养记录

4、特种设备管理和人员

5、危险场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记录

三、安全基础软件标准和要求:

(一)装订:同类文件、材料用抽杆夹装订。

(二)档案盒:文件、材料统一装在蓝色档案盒内。

(三)目录:每一档案盒一件档案目录并放置在盒最上端。

(四)档案柜:安全生产文件、材料独立设置档案柜。

第3篇

下面以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为例,从安全目标、保证体系、安全制度、安全措施等方面介绍一下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1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安全目标

确保铁路营业线施工行车安全,杜绝铁路交通一般C类及以上责任事故。杜绝从业人员责任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重大交通责任事故、重大火灾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从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制度保证、经济保证4个方面建立保证体系,实行三级安全生产管理(公司―项目经理部―作业班组),并确立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班组长为各级安全管理组织的第一责任人,上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和控制体系,该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了公司、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一批高素质人员,为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见图1)。

公司设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做为公司安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代表公司行使安全监督管理权和安全奖罚权。公司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组成。安委会主任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委员由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安全生产总监、公司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工程项目部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对项目安全生产活动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安全生产。

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由专职安全员及各部门负责人担任。

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和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建立起一支能够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队伍。

3铁路营业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公司从安全生产责任、安全资金保障、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事故报告、劳保用品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细则、安全风险抵押金考核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安全质量稽查办法、安全标准工地考核办法、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等,强力推行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把安全生产实绩与项目领导班子的位子、票子挂钩考核,促进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传递落实。

4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措施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安全措施的制定要针对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利条件,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与教训,遵照有关规定,全面具体地将其贯穿于全部施工工序之中,并随着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而加以落实,为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保护了自己和他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轻安全事故发生的伤害程度,促进了经济效益。

5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详细制定通信信号、电气化区段、电力牵引等专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挖断电缆(光缆)、防高空坠落、防感应电击伤、防轨道短路、防料具侵限挡道影响行车、防人身伤害为安全防范重点,强化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标志,全面规划工地布置,遵守有利施工生产、方便职工生活原则,符合防洪、防火、防雷击等安全要求,开挖的基坑以及电缆沟,要及时回填。

按照劳保用品配备标准,及时为员工配置绝缘鞋、绝缘手套、高可视性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针对季节特点,及时督促现场施工人员调整现场作息时间,做好员工防暑、防寒和饮食卫生工作,遇有恶劣天气,及时预警公告,提出人身安全防范要求,保证员工劳动安全与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第4篇

2020年**水泥有限公司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制。2020年度未发生人身伤亡、火灾及重大安全事故,为全面完成年终生产目标奠定基础,现将202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状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状况

(一)强化管理基础建设,加强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和落实,调整了安委会成员,由安委会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落实,并设立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所有部门均明确了兼职安全员,并制订了《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安全职责得到落实。

(二)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状况

按照总体部署和要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制定了活动开展方案,明确各部门活动开展职责人,以多种交流平台开展广泛宣传,做到全员知晓,营造良好的活动开展氛围。邀请了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透过培训进一步普及了员工消防安全知识,有效地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用心作用;按照治隐患、防事故活动目标,认真组织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就办公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得到较好落实。

(三)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状况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并集中开展了两级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单位覆盖了公司所有部门,下发了《安全隐患排查表》和《安全工工作自查状况表》,针对安全隐患类别逐一进行排查,梳理分析隐患可能存在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各部门均按期上报检查状况,确保安全生产大检查各项资料得到落实。对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改及落实,整改率:100%。

(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状况

围绕主题,充分利用会议、培训和办公系统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并且有七人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取得了由市安监部门发放的特种作业上岗证,透过培训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组织2次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增加了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知识。针对新入职员工做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岗前培训;在会议上进行了安全生产宣贯培训和工作布置。

(五)、积极做好运行控制工作。

1、做好人员持证上岗。

公司总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钳工、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均持有效证件上岗。

2、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储气罐、安全阀、防雷接地等设备设施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安全运行。

3、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全年安全生产使用及投入合计 120万元。

(1)公司实行每周一次周安全环保专项检查制度,认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公司2020年共排查整改隐患127项。

(2)企业在行动上支持安全生产投入。财务部建立安全费用台账,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等方面,做好安全生产三同时和职业卫生三同时。

4、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和“五个一”活动,对公司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和改进。

5、职业卫生健康工作

公司建立健全了《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公司对水泥行业存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和高温等危险源进行了识别;对公司职业危害场所进行了检测,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建立了员工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6、应急救援

公司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指挥网络,制订并持续修订《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公司举行了“火灾事故应急演练”增强了员工的危机防范意识,提高了员工避险救助的实战能力。

二、2019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一)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创建工作,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制及安全生产职责书签订,要求各部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制。

(二)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为目标,抓住重点,突出工作现场安全事故预防、避险、应急处置和自助求救等安全常识培训。

(三)加强车辆安全管理职责及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对公司驾乘人员进行相关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督促车辆驾驶人员做好《车辆管理记录本》的填写,加强公司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做好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做细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间,确保整改到位。

第5篇

关键词 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桥梁高墩;标准化;安全管理。

1 工程概述

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桥梁高墩施工在铁路建设工程中越来越普遍,高墩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也较为突出,近年来,高墩施工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墩身炸模等安全事故越来越多。桥梁高墩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将有效提高高墩施工安全管理成果。

桥梁高墩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分析生产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并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使企业的人、机、环始终处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发展。

跨金丽温高速2#特大桥位于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新店乡境内。始于金丽温高速旁(DK054+611.2)通过58米路基与新店特大桥相连,终于大面山隧道入口(DK057+534.66),途中于DK054+705~DK054+745.5处跨越金丽温高速公路,与DK054+760.8~DK054+907.2处跨越 图1、高墩施工上下通道

南溪,另外还跨越多条乡村道路。桥址位于河谷地带,地势开阔低平,有大片农田、村庄,植被茂盛。全桥共有空心墩66个(2#~67#墩)、实心墩17个(1#、68#~83#墩),其中20m以上高墩有74个,高墩施工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2地质水文资料

工程地质条件:本地区土质如下所示:

(0)1 种植土(mlQ4):杂色,松散~稍密

(1)2粉质黏土(a1-plQ4):软塑,σ0=100kpa

(1)3粉质黏土(a1-plQ4):可塑,σ0=150kpa

(1)4粉质黏土(a1-plQ4):硬塑,σ0=150kpa

(1)6细圆砾石(a1-plQ4):褐灰色、灰黄色,稍密~密实,潮湿

σ0=250kpa

(2)7粗圆砾土(a1-plQ4):褐灰色、灰黄色,中密~密实,潮湿~饱和,σ0=350kpa

(4)2粉质黏土(e1-dlQ):褐黄色,软塑,σ0=150kpa

(4)3粉质黏土(e1-dlQ):褐黄色,软塑,σ0=200kpa

(5)1沙砾岩全风化(W4):暗红色,褐黄色,岩心较破碎,呈土状、碎状σ0=200kpa

(5)2沙砾岩强风化(W3):暗红色,灰白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心呈碎块状,σ0=350kpa

(5)3沙砾岩弱风化(W3):暗红色,灰白色,灰褐色,砂质结构σ0=450kpa

(6)1沙砾岩全风化(W4):暗红色,褐黄色,岩体结构已破坏,岩心较破碎,呈土状、碎状σ0=220kpa

(6)2沙砾岩强风化(W3):暗红色,灰白色,岩体结构大部分破坏,砂质结构、岩心呈碎块状,σ0=350kpa

(6)3沙砾岩弱风化(W3):暗红色,灰白色,灰褐色,中厚层状、岩石较破碎、局部完整,岩心呈碎块状、短柱状、少量呈长柱状σ0=450kpa

水文条件:

跨金丽温高速2#特大桥桥址范围内DK54+610.91―DK55+400地段地表水具有酸蚀,环境作用等级H1;DK56+100―DK57+567.2段地下水具有酸蚀,环境作用等级H1;其他地段地下水和地表水无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T2、T1。

3 高墩总体施工步骤

跨金丽温高速2#特大桥高墩均为变坡圆端型薄壁空心墩,最大高度为38.5m,墩身高度较高,采取分段浇注以保证模板稳定性,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模板型号为29m一套、38m一套、38.5m一套共计三套组合钢模板。标准节2m,并设1m、0.5m的调整段。由于墩身截面为变坡型,模板加工时按最高高度进行加工,施工时根据墩身高度支立,为加快施工进度,墩身每次浇注6m,浇注完成后支立上部模板,下部拆除后的模板进行下一个墩身模板支立。

第一次浇注至实体段顶(浇注下部实体段),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浇注完毕后拆除脚手架。在墩身外侧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建“格构式”井架、内设“之字形”踏步的楼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第二次浇注至空心段底部内倒角顶面,此段高度为1m。

从第二次支模开始,人员由脚手架步梯进入模板外侧作业平台进行施工,模板采用周转使用,下部砼浇筑完成后拆除支立上部模板进行下一次循环,第二次浇注后以6m标准高度,依次循环。最后一节空心段采用调整块调整至空心段顶部内倒角顶面。

顶部封顶段先翻一节2m标准翻模段,浇注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再浇注剩余2.5m实体段。

空心墩内侧搭设支架,一方面做为内模作业平台,另一方面做为墩身顶部封顶段混凝土支架。

4 高墩施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1高处坠落

在高墩施工的过程中最常发生的事故就是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培训教育不足,不懂得操作技术和知识;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禁忌人员进行高处作业;现场缺乏检查工或指导有错误;造成安全装置、防护失效;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情况不良;大风或恶劣天气下冒险作业。

4.2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三大伤害”的其中一种,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物体打击会对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容易砸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高墩施工中物体打击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使用的工具、其它物品的摆放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或未正确使用安全网,或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引起物品坠落、倒下,工作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帽,有引发砸伤、撞伤的危险,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从受伤部位看,物体打击造成死亡的部位大部分都在头部,其次是胸部,而造成的重伤事故,其受伤部位大多数在腿部,其次是眼部。对物体打击伤害所造成的重伤死亡事故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原因大致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对现场缺乏检查和设计有缺陷。

4.3坍塌

坍塌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程施工方案不合理,检查脚手架结构计算、脚手架构造、脚手架搭设、拆除方案不满足规范要求,欠缺检查和未及时维护保养,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脚手架坍塌。

坍塌主要发生在高墩操作平台、井架、空心墩内部脚手架。

4.4起重伤害

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设备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

高墩施工中起重伤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起重机吊装作业未安排专人指挥,吊装人员违反起重吊装“十不吊”原则。作业人员穿越或进入吊装区域,起重机械超负荷或带病工作,吊装辅助机具存在缺陷,吊装区域没有设置警示范围

4.5触电

造成触电的主要原因有:电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私自接电或拆除设备电源线,爬梯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不设置防护网,、电气设备、电气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绝缘受到磨损破坏,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设施,施工现场电线架设不当、拖地、与金属物接触、高度不够,电箱不装门、锁,电箱门出线混乱,随意加保险丝,并一闸控制多机,电动机械设备不按规定接地接零,手持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不按规定高度搭建设备和安装防雷装置。

5 高墩施工安全标准化目标体系

高墩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可以从管理和作业两方面着手。管理可以分为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法律法规、安全培训与教育、安全检查和事故应急、报告、调查与分析五个元素。而作业方面可分为高空作业、脚手架施工、起重机作业、防雷避电四个元素,主要对人的行为和设备的状况、布局等进行考评。考评办法的主要依据前文对高墩施工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高墩施工安全操作规程、高墩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等其他资料和等相关文件。

5.1管理目标体系的建立

5.1.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 企业是否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 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的风险特点与核心业务。

・ 方针是否阐明企业安全生产的总目标和对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并简明扼要。

・ 安全生产方针是否体现:

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企业风险特点;

预防伤害和疾病;

预防财产损失;

持续改进。

・ 方针的制定是否确保员工充分参与,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

・ 企业是否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员工传达所制定的方针,并使所有员工熟悉和理解。

・ 企业是否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方针进行修订,以确保其适宜性。

・ 企业是否设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

・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是否符合下列规定:

与安全生产方针一致;;

体现企业的风险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

具体并可测量。

・ 企业是否制定目标实现计划并保证实施。

・ 企业是否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

・ 企业是否根据监测结果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目标进行修订。

5.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否规定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职能部门与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实用并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是否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企业的状况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是否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配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管理需要。

・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相关人员是否持有相应的资格证。

・是否制定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危险物品和物料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特种作业管理与审批制度;

特殊工种管理制度;

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

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是否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

・是否根据调查情况制定了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提升计划。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的调查是否涉及所有层面的员工。

・是否确定了负责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5.1.3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 是否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

・ 各级管理层是否接受了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

・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是否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并考核合格。

・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参加了下列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标准化系统评价培训;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培训;

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培训;

事故、事件调查技能培训。

・ 是否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意识调查与评价。

・ 新员工进入企业后是否首先接受安全意识的培训。

・ 培训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培训目标;

培训大纲;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培训教材;

考核方式。

・ 管理层是否就下列内容接受了培训:

事故调查分析技术;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技术;

沟通技巧;

检查、审核技术;

法律依从性管理;

应急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

变化管理。

・ 是否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 是否保留了培训记录。

・ 培训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5.1.4安全检查

・ 是否制定了安全检查制度。

・ 是否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设计不同的检查表。

・ 检查的对象是否全面,没有遗漏。

・ 检查的依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 检查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 是否对检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 培训的内容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危害识别;

危害分类;

有效的补救技术;

检查报告。

・ 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完整的处理。

・ 管理层是否对检查报告内容及建议作出了回应及采取了行动。

・ 是否保持了检查的记录,并可获取。

・ 是否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 管理层意见是否反馈给了提交报告的部门。

・ 行动及进度是否传达给受影响的员工。

5.1.5事故应急、报告、调查与分析

事故应急、报告、调查与分析

・ 是否建立由专业或兼职人员组成的事故应急预案救援小组。

・ 相关人员是否接受专业培训。

・ 是否有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 是否对应急器材和设备实施了检查与维护。

・ 是否编写了应急预案。

・ 根据应急预案是否任命了责任人。

・ 应急预案是否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 平时是否举行应急预案的演习。

・ 是否制定了事故、事件报告制度。

・ 是否根据报告制度制定事故、事件登记表及相关的报告、表格标准格式。

・ 是否对报告的事故、事件进行登记管理。

・ 是否制定了事故、事件的调查制度。

・ 报告的事故、事件是否依据制度进行调查。

・ 事故发生后是否做到“四不放过”。

・ 报告是否提交给相关部门。

5.2作业目标体系的建立

5.2.1高空作业

・作业人员是否熟悉掌握高空作业工种专业技术及规程。

・作业人员是否年满18岁,

・作业人员是否经体格检查合格后从事高空作业。

・作业人员是否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和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疾病,有以上疾病者禁止登高作业。

・作业人员防护用品是否穿戴整齐,裤角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准穿光滑的硬底鞋。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应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件上或金属结构架上,不准系在活动物件上。

・登高前,施工负责人是否对全体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是否所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防护板、安全网)是否安全可靠,严禁冒险作业。

・高空作业区地面是否划出,用竹篱笆围起,并挂上“闲人免进”、“禁止通行”等警示牌。

・靠近电源(低压)线路作业前,是否先联系停电。确认停电后方可进行工作,并应设置绝缘档壁。作业者最少离开电线(低压)2m以外。禁止在高压线下作业。

・高空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是否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并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掷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不准打闹。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工具、另星材料、另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干净,以防落下伤人,上下大型另件时,应采用可靠的起吊机具。

・夜间作业,是否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否则禁止施工。

・是否严禁上下同时垂直作业。若特殊情况必须垂直作业,是否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在上下两层间设备专用的防护棚或者其他隔离设施。

・是否有操作人员坐在高空无遮栏处休息。

・脚手架的负荷量、每平方米是否超过设计计算值

・脚手板斜道板、跳板和交通运输道,是否随时清扫。如有泥、水、冰、雪,是否采取有效防滑措施,并经安全员检查同意后开工。当结冻积雪严重,无法清除时,停止高空作业。

・遇六级以上大风时,是否禁止露天进行高空作业。

・使用梯子时,是否先检查梯子是否坚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立梯坡度60°为宜。梯底宽度不小于50cm,并应有防滑装置。梯顶无搭勾,梯脚不能稳固时,须有人扶梯人字梯拉绳必须牢固。

5.2.2脚手架施工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是否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是否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

・是否有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严禁开玩笑和打闹。

・脚手架搭设人员是否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是否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凡患有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上架子作业人员上下是否走人行梯道。

・护身栏、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安全网等影响作业班组支模时,如需拆改时,是否由架子工来完成。

・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是否经技术部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是否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作业人员是否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是否推车在架子上跑动。

・是否将模板支撑、揽风绳、泵送混凝土及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在架子上的作业人员是否随意拆动脚手架的所有拉结点和脚手板,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

・使用电焊气割时,是否派专职人员做好防火工作,配备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

・支架搭设完成后,安全员是否每日开工前进行检查支架情况,发现基础下沉、杆件变形严重、防护不全、拉结松动等问题是否及时解决。

・是否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外用架体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

・施工人员是否凌空投掷杆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乱扔。

・使用的工具是否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登高是否穿防滑鞋,袖口及裤口是否扎紧。

・脚手架堆放场所是否整洁、摆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退料手续。

・施工人员是否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确保脚手架施工材料不浪费。

・运至地面的材料是否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是否集中回收处理。是否随时整理、检查,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五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雾、大雨天气是否停止脚手架作业。在冬季、雨季是否经常检查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上有无积雪、积水等物。若有是否及时清扫,是否采取防滑措施。

・步梯护栏位置的脚手架是否用安全密目网包裹以防高空眩晕,密目网是否包住管头,钢管头伸出整体支架尽量缩短。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是否设揽风绳进行防护。

・脚手架拆除前,是否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是否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工作。

・架体拆除前,是否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被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

・拆架时是否划分作业区,周围是否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是否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拆除时是否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是否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在拆架时,是否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每天拆架下班时,是否留下隐患部位。

・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是否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

・所有的脚手板,是否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拆下的零配件是否装入容器内,用绳索送下;拆下的钢管是否绑扎牢固,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

5.2.3起重机作业

・作业前是否检查作业环境、吊索具、防护用品。吊装区域是否有闲散人员,障碍以排除。吊索具是否无缺陷,捆绑是否正确牢固,被吊物与其他物件是否有连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使用起重机作业时,是否正确选择吊点位置,是否合理穿挂索具,试吊。除指挥及挂钩人员外,是否有其他人员进行吊装作业。

・使用两台吊车抬吊大型构件时,吊车性能是否一致,单机荷载应合理分配,且不得超过额定荷载的80%.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动作一致。

・新起重工具、吊具是否按说明书检查,试吊后方可正式使用。

・长期不用的起重、吊挂机具,是否进行检测、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钢丝绳、套索等的安全系数是否大于8~10。

・起重机作业时,支腿是否全部伸出,并铺平垫实。当回转动作时,是否平稳地接合回转离合器,减小重物摆动。

・负荷时严禁伸缩臂杆。起落臂杆时,应缓慢动作。

5.2.4防雷避电

・是否采用避雷针、接地线与建筑物避雷系统连成一体的措施。

・避雷针设置高度是否不小于1m,是否设置在脚手架四角立杆上,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络。

第6篇

通过整治,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消除事故隐患,提高防范能力,有效遏制相关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范围

辖区范围内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

三、重点整治内容

1.是否取得有效期内的安全评价报告及整改确认件,是否将有限期内的安全评价报告及整改确认件等相关资料报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2.涉及到的危险工艺以及涉及高风险或较高风险项目(装置)的企业是否按照要求安装并使用化工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

3.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投入、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变更管理、安全作业管理、培训与教育、应急救援、事故管理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内部生产、储存装置之间及与周边建(构)筑物防火间距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储存设施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及内部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存在未按有关规定制定或严格遵照工作程序从事开停车、动火、登高、进入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

6.是否存在对需法定检测检验的设备设施(如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阀、压力管道容器、仪器仪表、各类动态报警系统等),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检验,并确保处于适用状态;是否在易燃易爆场所(区域),使(采)用非防爆设备设施或电器。

7.是否按有关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有无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是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

第7篇

1、变电所制度化管理

建立切合变电所实际情况的变电运行规章制度,实现变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以制度促进管理,提高变电所运行的安全管理水平。

1.1 交接班制度

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实行无缝隙交接班。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交班人员应严格按规定填写各项记录,特别是变电所设备运行情况要填写清楚,交待清楚设备运行故障处理,设备缺陷以及变更事项,主动为接班人员做好准备工作,直到接班人员顺利接班方可离开;接班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到岗,认真仔细听取交接内容,听清上级通知等重要工作注意事项,交接班双方实行在交接班专用记录簿上签名确认制度。

1.2 巡回检查制度

建立健全巡回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变电设备运行状况,以便能够发现运行异常和设备缺陷,对所内运行及备用设备,应进行定期和特殊巡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改进。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变电所电气设备进行巡回检查,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完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3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良好的技术状态。为了全面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应在发现设备缺陷时,尽快加以消除,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各种已投入运行或备用的各个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包括电气一次回路及二次回路设备、防雷装置、通信设备、配电装置构架及房屋建筑,均属设备缺陷管理范围。发现缺陷后,应认真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根据其性质和情况予以处理。发现紧急缺陷后,应立即设法停电进行处理。同时,要向变电所电气负责人和供电局调度汇报。发现重大缺陷后,应向电气负责人汇报,尽可能及时处理;如不能立即处理,务必在一星期内安排计划进行处理。发现一般缺陷后,不论其是否影响安全,均应积极处理。对存在困难无法自行处理的缺陷,应向电气负责人汇报,将其纳入计划检修中予以消除。任何缺陷发现和消除后都应及时、正确地记人缺陷记录簿中。电气负责人应定期(每季度或半年)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对设备缺陷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最佳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2、变电所规范化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变电所安全运行水平,推进变电所运行管理规范化建设。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变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提高变电所运行经济效益。变电所规范化管理成为建设一流供电企业的基础。

2.1 坚持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管理,对变电所安全管理进行三级目标控制,分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变电所安全管理立体防御体系。坚持日日安全管理,上好班会,班前班后一小会,每周一中会,每月一大会,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小结,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反事故的重点,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认真落实安全工作流程,对值班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对故障分析与处理及时记录。建立职工安全工作积分卡制度,将安全管理与个人业绩考核挂钩,充分发挥变电所所有工作人员安全监督作用,增强一线员工的素质和安全责任心,化被动管理为主动防范,努力使变电所整体安全生产工作为超前预控。

2.2 坚持运行维护

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是变电所安全运行的两项重要指标,围绕它们坚持运行维护。认真落实巡回检查制度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设备全过程责任管理。在运行过程中与两节检修紧密结合,加强设备巡视,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坚持运行维护,杜绝私拉乱接现象。积极开展了10kV带电作业,购置带电作业车,提高变电可靠率指标,从管理上实现提高变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目的。

2.3 坚持业绩考核

在变电所管理中,坚持业绩考核,全面强化变电所人员管理机制,建立各种合理激励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促进全所职工主动提高自己的技术业务能力。将变电所的工作分解到人,积极推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线路、段区、用电村分解任务落实到个人,增强职工工作责任心。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将业绩考核结果记入个人考核档案,对业绩考核优秀的实行奖励,优先考虑评优评先,树立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3、结语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就必须加强变电所的日常运行管理,减少故障出现。还要做到,一但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可运用掌握的知识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整治目标

提高事故多发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整治范围

这次专项执整治的对象为年度工伤事故多发企业及其他存在较大、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

根据区安监局的有关要求要求,选择并确定一批重点检查企业,列入专项整治的检查对象。其中,一类镇乡(街道、潘火)安监所对本辖区前30名的事故多发企业进行一次执法检查、二类的应选择前20名、三类选择前12名。

我镇根据自身实际,在完成区安监局下达的任务之外,对年度发生工伤事故在三次(含)以上的单位,都列入本次检查对象。

三、整治内容

此次整治分生产作业场所安全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等两大块内容进行。

(一)企业管理制度

1、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并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各职能部门、各级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进行奖惩考核;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认真记录安全生产台帐;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

2、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电工、金属焊接与切割工、登高作业人员等)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企业应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

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企业应制定安全检查方案,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听取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必须落实整改时间、资金、措施和责任人。

(二)生产作业场所安全

1、机械设备、设施

(1)凡在离作业面2米以内的齿轮、皮带轮、联轴节、链条轮等转动机械部位应加装完整、有效、可靠的安全防护罩。

(2)按照“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的要求,上下楼梯、走台、平台应有可靠的护栏和踢脚挡板,平台、梯脚应设防滑措施;深坑、沟、壕应有护栏或盖板。

(3)企业应购置合格机器设备。机器设备上的安全保护装置应当敷设规范、安装牢固、绝缘可靠、使用安全、灵敏有效,不得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装置。

(4)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岗位应有紧急自动刹车装置,并能自锁或连锁。

(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年检,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用电设施

(1)固定电器设备、穿线金属管、机械的所有导体件必须采用保护接地(零)措施,有接地标识,并定期测试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在同一供电网路中,不允许一部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而将另一部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零。

(2)保护接地(零)必须符合《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3)电器控制柜、配电箱(板)必须安全规范安装,落地箱(柜)底面应高出地面0.05­­-0.1米,箱(柜、板)内外完好、无杂物、无积水。电气线路的绝缘、屏护、机械强度符合要求,保护装置齐全可靠,电线应套管。闸刀不得破损,严禁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电气控制必须与实际使用动力匹配,每台用电设备必须实行单台受控。局部照明灯应采用安全电压。

(4)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建立台帐,并采用漏电保护、保护接地(零)双重保护,电源线应采用三芯或四芯多股橡胶电缆,长度不得超过6米,中间无接头或绝缘层破损,不允许随地面跨越通道,应定期测试绝缘电阻,符合绝缘要求。使用移动电气设备时严禁将电线直接插入插座接电源。

(5)危化品仓库等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应安装防爆型电器设备。

(6)防雷接地系统应符合要求。

3、作业现场管理

(1)应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从业人员不戴专用防护用品和专用工具接触具有腐蚀、易燃、氧化等特性的危险化学品。

(2)在未切断电源时,严禁将头等身体部位伸入机器危险部位。严禁两人及两人以上同时在机器、设备的危险部位进行操作。

(3)检修作业前应先停机,切断电源并在开关处挂“有人检修,切勿合闸”警示牌。禁止在设备运转未停妥时进行检修。

(4)凡进行登高、现场动火等危险作业前必须开具作业票证,派遣现场监护员,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4、作业环境

(1)在危险场所设置规范、醒目的“严禁烟火”、“当心机械伤害”、“当心触电”等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厂区、车间内设限速标志。

(2)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严禁堵塞或占用。

(3)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等物品的堆放高度应根据其承重能力、堆放方式等实际情况整齐、定置堆放,沿人行通道两边不得有突出或锐边物品。原材料、产品堆放区应与生产车间分开。车间车行道和人行道应符合要求,地面平整清洁防滑,无障碍物。

(4)作业场所必须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尘设施,夜间作业时应配置符合夜间作业要求的照明设备;严格区分生活区域、生产区域,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仓库、生产车间应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消防橱窗、配电箱1米范围内不准堆放无关物品。

四、整治时间

2012年3月26日—4月30日。

五、方法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时间:3月26-3月31日。

在镇安监人员业务培训会议上进行动员。各相关企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专项整治目的和要求。

(二)企业自查自纠阶段。时间:4月1日—4月8日。

企业要根据整治工作的要求,认真分析,周密部署,制定内部整治方案,向全体职工传达贯彻、布置落实,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企业生产作业场所进行一次彻底安全检查,不留死角。

(三)集中检查阶段。时间:4月9日—4月25日。

镇安监所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整治要求对相关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填写检查表,检查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事故隐患或问题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一般为7至10日。对隐患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未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一律从严查处。

(四)总结提高阶段。时间:4月26日—4月30日。

镇安监所应及时总结专项整治工作经验,根据要求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并及时汇总。

六、整治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企业要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照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督促相关人员提出整治方案,落实整改,并确保整治工作措施、人员、责任、资金、时间五到位。

第9篇

关键词:冷库安全生产

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的建设与使用管理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目前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的冷藏容量据不完全统计已突破700万吨/次,估计冷库的冷藏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万。而在我国冷库制冷系统中,有80%以上的冷库采用氨为制冷剂。氨作为冷库制冷系统中的一种工作介质——制冷剂,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按照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规定,我们冷库氨压缩机间的制冷工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方面属于IV级——轻度危害。

氨为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6-25%(容积百分比)时,遇明火可引起爆炸。因此,当我们使用氨作为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时,就随时应该加强对制冷系统安全运转的监控。此外,在我们冷库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易燃或难燃的隔热材料,虽经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冷库日常经营运转过程中,对冷库建筑物引发火灾危险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好冷库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我们冷库的经营管理者来讲,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专项课题。

1.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我们食品冷藏业冷库现阶段安全生产的形势好于国内石油、化工及煤炭这些行业,但是毋庸讳言,这几年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已大不如以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形势依然是严峻的,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目前食品冷藏行业冷库安全生产的专职管理部门不明确

上个世纪,原商业部食品局一直是全国商业系统冷库安全生产最高管理机关,它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有关冷库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程,不仅在商业系统,而且在轻工、外贸、水产等行业的冷库中也都纷纷借鉴,参照执行,起到了统领全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但是如今,随着政府体制的改革,商业部已不复存在了,有关我国食品冷藏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至今尚不明确,因此这就形成了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放任自流,各行其是的状况。

此外,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冷库中,特别是在使用氨做制冷剂的冷库,多数没有设置专职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不少食品冷藏企业对安全工程师这种专业技术职称都十分生疏。特别是近几年,国内食品冷藏企业面临着转制及市场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生存是第一位的,企业领导顾及不到生产安全,加上企业减员增效等一系列内部改革措施的出台,往往被削减的首先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及人员。从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来看,应该说现在远不如以前。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在下降,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我们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管理的水平,都落于国内石化、冶金、轻工等相关行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1.2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据了解,目前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原商业部食品局曾在全国商业系统冷藏企业内颁布实施过《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外(后来此“规程”曾在国内其它行业的冷库都曾经参照执行过),至今国内针对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程或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还未见公布于世。这就说明我们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目前还是空白,急待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制定全行业安全生产应遵从的作业及操作规范。

1.3在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中,火灾事故仍是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建设与生产中的头号多发事故

由于冷库围护结构的隔热层和制冷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层,目前仍然以难燃和易燃的隔热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自熄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软木等为主。尽管在工程设计中遵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冷库设计规范”要求,科学规划防火分区,加设防火带,但不可否认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技术措施对冷库火险还难以彻底防范,这都会为冷库在建造和使用中留下火灾隐患。据目前有关冷库火灾事故的统计,冷库建造过程中发生的火险远远大于冷库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的火险(此部分火险则大多由电气设施,设置或使用不当造成)。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仅冷库建造过程中发生火灾就有20余起,死亡7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5亿元。由此可以看出,火灾已成为我们食品冷藏业冷库的头号灾害。

1.4在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中,有关在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目前还在刚刚起步

我国冷库制冷系统管道,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4月颁发的《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的规定属于GC3级工业管道,按上述“规程”的要求,冷库中在用的制冷管道在线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其制冷系统中在用的压力容器,每年应进行一次外部检查,且在冷库投产运行后3年要进行一次对在用压力容器的首次内外部检验。应当说这几年我们的食品冷藏业冷库,对企业内为生产服务的制冷压力容器和制冷管道的安全是疏于管理的。在京、津、沪、羊城等东部大城市,按上述“规程”进行年检工作的才刚刚开始,尚需逐步积累执行“规程”的经验。从行业历史发展上看,我们冷库在用制冷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冷剂的跑、冒、滴、漏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违法操作造成的爆炸、跑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最近几年,我国许多省会城市随着市容的扩展,在进行城市改造建设中,拆除了一部分位于居住区附近的年代久远的中、小型冷库。这些冷库中使用过多年的制冷压力容器,制冷管道拆除后,被作为废钢铁卖到了废品回收站,但社会上个别从事制冷维修、安装服务的单位,不顾职业道德,将这些废旧制冷压力容器及钢管,以废钢铁的低廉价格买回,经过简单的表面除锈、刷漆后,重新用于农村集镇新建小型冷库的制冷系统的安装,其工程承包的价格低廉得惊人!但其所获取的利润仍是十分丰厚的。他们这样做的结果,钻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覆盖不严的空子,给投资者,特别是给在这些小冷库中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由此而引发的冷库漏氨、跑氨、爆炸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5在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中职业危害问题,近十年来在行业管理中有逐渐弱化的趋势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过去在计划经济下受到政府保护和重视的食品冷藏业,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如今其投资主体、经营体制、隶属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样变化一方面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变革也丢弃了一些不该丢弃的,过去在行业里安全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好的典章制度。这其中就有食品冷藏业中有关职业危害方面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例如:过去在冷库氨压缩机间作制冷运转工的人员,按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每月都有一定的营养补助,冷库的冷藏工、搬运工都享受低温作业特有的营养物补助。如今,特别是在一些非公所有制的冷藏企业中,在这些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却享有不到由于存在职业危害而应得到的补助。此外,像在冷库一线工人中普遍存在的关节炎、腰肌损伤、慢性咽炎、神经痛等职业病症的防治,更是得不到企业经营者的关心和重视。为防治这些职业病,需修建的供工人使用的热浴房间、烘衣房等,在新建的食品冷藏企业的规划建设中往往被忽视或砍掉。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的隐患还是多方面存在的,客观形势并不乐观。

2.我国食品冷藏冷库安全生产管理有待改进的几个问题

针对上面的分析及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安全生产的现状,为缩小我们行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同国内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特提出如下几方面的改进的建议。

2.1健全和完善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目前从全国冷藏行业来看,还没有一份可供全行业共同执行的“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我国人大颁布的“安全生产法”为纲,紧密结合冷库安全生产这种特殊环境,组织行业内的标准化工作者,尽快编写出食品冷藏业“冷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而各食品冷藏企业可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出本企业“冷库安全生产管理规程”、“制冷机安全操作规程”等,形成国家、行业、企业三级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2.2在全国食品冷藏行业中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宣贯工作

可以以一个省(自治区)为单位,由食品冷藏行业组织出面,在各省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办培训班、搞知识竞赛等多种灵活的形式,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及相关法规的教育。宣讲食品冷藏行业特别是有关冷库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程,有关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知识,车间火灾的防控安全捕救方法及遇险后逃生的方法。必要是要注意纠正其习惯性违章作业。当前有关国家及行业内安全生产法规的宣贯,其重点对象应是非公有制食品冷藏企业的经营者及乡、镇一级食品冷藏企业主。

2.3在食品冷藏业大中型冷库中,为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应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设岗立责

我国《安全生产法》已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做出了规定,企业的安全生产除企业人为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外,还应设有安全管理部门及专职人员。这一要求对我国为数众多小型乡、镇食品冷藏企业来讲,一时还难以执行,但对大中型食品冷藏业冷库来讲,特别是对采用氨制冷系统的冷库来说,还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人,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订,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条令法规在企业内的宣贯工作。因为在这些大中型食品冷藏冷库的氨制冷系统中,氨的充注量都在几吨到几十吨之多,一旦发生氨泄漏事故,不仅危及本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对周围500米之内的人畜都会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大、中型冷库企业的安危已为影响社区安全的重大问题。

2.4食品冷藏业冷库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的自我检查

食品冷藏业冷库在每年的淡季应抓紧时间。组织厂内技术人员,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排、带领下,对全厂各个安全生产环节、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作好在作设备安全检查记录。以下几个方面应是我们冷库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的重点部位。

——在用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以宏观检查的方法进行,可用目视检查(包括使用放大镜),重点是通过外部检查,发现在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表面缺陷,重点部位应是压力容器本体上焊缝的现状,接管、接口部位是否发生了异常变形或裂纹。发现存在危险隐患时,应及时建议企业法人请专业压力容器检验部门作深入查验,并对其危险做出评价,提出防范方法措施,以确保在用压力容器生产使用安全。

——在用压力管道的外部检验。同样可用目视检查(包括使用放大镜),重点检查管道和部位焊缝的表面状况,是否存有表面裂纹,管道表面防腐涂层是否有剥落的地方,管道的弯头处,管架处有无变形、位移,管道与管架接触部位有无局部腐蚀,带绝热层的管道,绝热层是否有破损之处,有无结霜、滴水等跑冷现象。如有则应将跑冷处管道的焊缝或金属管道表面腐蚀状况作仔细检查,并应作好记录。发现不安全隐患应及时向企业法人报告,并提出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的建议。

——对冷库制冷系统上在用的各类安全监察仪表进行校验和检查。如压力表、真空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安全阀、压差控制器等,都应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下,认真作好检验工作。其中压力表、真空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都应每年送当地法定检验部门进行校验1次,以确保这类安全监察仪表对制冷系统安全正常工作的监护作用。

——对冷库建筑物进行宏观检查。如冷库建筑物主体沉降的情况;冷库地坪防冻设施运转工作状况;冷库隔热层表面状况,有无开裂、沉降、是否有鼠洞、结霜、滴水跑冷现象;冷库冻结间、快速预冷间结构主体的建筑材料冻融循环破损状况;冷间电线、电缆穿越冷库隔热层处有无异常状况;冷库防雷接地设施的性能状况,都应逐一加以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向企业法人报告。

——对冷藏企业现场摆放的各类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可用性,每年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更新失效的消防器材及救护用器,以使这类用品随时都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2.5加强食品冷藏业冷库职工职业病危害的监控与防治工作

对在冷库低温下常年作业冷藏工穿着的防寒服装,就根据其作业环境温度的状况,参照国外标准,制定出我国冷藏工防寒服的行业标准,体现我们食品冷藏行业的人为关怀。对在冷库一线生产作业的冷藏工、制冷工除参加企业组织的定期健康体检外,还应对其骨关节的健康状况,脊柱健康状况,口腔咽部健康状况作增项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本企业员工职业病的发病状况,为研究和改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食品冷藏业冷库的安全生产问题所涉及的企业工作岗位,专业领域都很广泛,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性问题还需要社会上科研、设计和规划部门携手共同研究、开发,提出更好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法,以不断降低冷库安全生产的成本。以预防为主,努力提高我国食品冷藏业冷库全行业安全生产的水平,是我们行业全本职工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施工是公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公路建设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施工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不但可以保证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还可以给施工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一、我国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虽已颁布了一些涉及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但总体上来说,公路工程法规标准体系还不健全,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关键技术规程存在修订不及时或空缺的问题。

(二)安全防护投入不足

当前,公路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施工企业片面的追求降低工程造价,直接将安全经费忽略不计,致使安全防护设施防护不到位,安全防护用品不能及时发放,安全事故率增加等情况。

(三)是公路建筑市场安全管理薄弱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存在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专业人员的不足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不强,无法按规定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教育及培训不到位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不重视施工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甚至有些企业觉得根本不必要对在职人员或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这就致使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问题。

(五)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力度薄弱

当前,我国在一些公路施工项目中,工程管理力度薄弱,缺乏日常的监督管理和措施,管理手段也相对落后。在安全生产评价制度、工程检制度和工程现场管理等方面都急需完善。

二、施工安全准备

施工前,要对场地进行“三通一平“处理。若要修筑临时便道时,必须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并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和交通管制措施。

对工地临时用水、用电,用调查了解,并绘制草图。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特种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前,对埋设在地下的管线作除明显的标志,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当挖方经过裂缝的墙壁、歪斜的烟囱等危险建筑物时,必须事先对其进行支撑、加固。对水准点、电杆设置防护栏,对雨季施工容易塌方的路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

施工区域悬挂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志、危险、警告、符号和标语,告诫人们保护的范围和危险的区域。

三、机械施工安全管理

(一)建立健全机械使用责任制

认真执行机械管理制度,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实行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操作人员必须办理相应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核发的驾驶证和操作证,加强机械使用责任,严格按照准驾机种操作机械;实行技术考核和操作证年检审核制度,防止非驾驶操作人员或不熟练人员乱开机械,减少机械损坏,确保机械安全。建立机长责任制和机械交接班制度,为分清责任,大型机械设备实行机长责任制,多班作业的机械实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长期坚持。

(二)严格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为加强筑路机械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作业安全、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机械管理人员,特别是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书》和《现场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关的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杜绝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确保机械安全生产,从而保证机械自身和人员的安全。

(三)以使用环境为条件,保障安全施工

要优化运输方案,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转移。为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选择设备停放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另外要做好机械事故的预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发现并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路面施工时的交通安全管理

在施工前,对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但要及时与交警部门及相关公路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还要制定详细的现场交通管理方案;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定施工路段长度;施工时,应通过公路管理部门道路施工消息,提醒过路车辆注意施工情况。按确定的交通控制方案,用于道路施工交通维护的交通安全标志应准备充分;施工前,应对所有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对所有上路的施工机具(车辆)进行调试,保障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转;施工单位应协同交警及公路管理部门制定紧急应变措施,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措施等。

五、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一)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满足工程项目部自身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相关方(政府、投资者、业主、保险公司、社会)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持续改善和安全生产保证能力的信任。

(二)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防止人员过度劳累。工程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量大,因此就要合理、适时的安排人员的休息时间,施工人员通常采用轮班制的休息方式,在长时间工作以后要让工作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以缓解人员身心压力,减少工作中的疲劳程度。并可以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以增进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2.通过培训,减少不规范操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度,提高对机械的掌握运用程度,增加施工人员的信心,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的思想意识体系。现代化安全管理理念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预防为主”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提高认识,完善安全管理措施,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

(四)建立安全生产的责任制

安全是与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条件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的,不考虑这些联系和制约关系,只是孤立地从个别环节或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分析和研究安全保障,是难以奏效的。制定安全保障技术与管理方案,完善公路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保证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能落实到人。明确各级部门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制原则。

(五)提高施工安全技术,推进安全科技进步

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有针对性提出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包括临时施工用电、深基坑围护、高支模、高空吊装等专项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和下达雨季施工、防雷、防暑、防台风等季节性专项安全措施。增加技术投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源头抓起,从基础管理抓起,创立全过程信息沟通。建立企业的技术标准、操作工法,建立施工过程结构安全的监控手段与方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和技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道路工程企业和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加强道路安全管理具有巨大的收益。因此,我们要深入剖析现在道路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找到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提高道路工程行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魏强、苏立志、战玉春:《浅谈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北方交通》,2011年第5期。

第11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7-0089-02

一、安全监督管理的原则

管理单位作为独立于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其工作职能是受建设单位委托管理承包合同、监督承包合同的履行,其工作依据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承包合同,其工作方式是依靠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工程项目,因而管理单位应公正、独立、科学、自主地开展管理工作,管理单位必须依法执业,既要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也不能损害承包单位的合法利益。概括起来,管理单位在实际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服务性

《建筑法》第32条将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为全权代表建设单位(业主),对承包商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管理。工程管理单位就是受业主的委托,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实施管理,管理单位应该维护业主的权益,为业主做好服务,帮助业主管理好工程项目,以维护业主利益为原则去处理问题。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服务的内容就是按照委托管理合同的规定,通过计划、控制、协调、改进达到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目的,协助建设单位顺利地全面完成合同任务,使工程项目早日竣工投入使用,发挥经济效益。

(二)科学性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是遵循建设工程客观规律进行的建设活动,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工程师掌握现代先进技术、专业知识、建筑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丰富的建设工程管理经验和施工经验、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工程管理单位有健全的工作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有管理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工程师组成的骨干队伍,积累了足够的技术经济等数据资料。

(三)公正性

公正性是社会公认的职业操守,也是管理行业的基本职业准则。在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当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发生利益冲突或者矛盾时,管理工程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有关合同为准绳,公正地协调解决利益冲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安全监督管理重点方向

(一)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两项内容,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管理之中,做到思想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管理到位,切实保障施工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摆正管理单位的角色定位,才能使管理单位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确定合适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内容,采用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排除影响业主投资目的实现的安全生产危险因素,达到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的规章、检查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二)全面防御,对重点行为进行监控

统一思想,加强教育: 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干部员工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同时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包括临时施工用电、深基坑围护、高支模、高空吊装等专项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和下达雨季施工、防雷、防暑、防台风等季节性专项安全措施,保证安全教育普及到施工现场的每位员工。

进场员工必须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忙而不乱,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在施工高峰期现场人数多达几百多人,对全部人员利用职工夜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严格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各种安全教育都签名存档。所有特殊工种(塔吊工、电工、信号工、焊工、架子工等)均经专业培训,并持有专业主管部门签发的上岗合格证。由于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安全系数,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做一件预防事故”、“忆一次事故教训”、“当一天安全员”的活动,以社会上活生生的惨痛案例进行安全教育,时刻警醒每位员工,提高他们的忧患意识,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模板、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工程高度高,施工速度快, 是安全控制的重点部位之一,严格落实高支模的安全措施,是保证安全施工的关键。为此,重点监控、落实模板搭建和拆除的安全保证措施,加强成品保护,防止支模立柱与外脚手架立杆共用等违章行为,消除支模的安全隐患。

主体、装饰阶段立体交叉作业:由于工程工期紧,高空立体交叉作业危险性大,故施工期间24小时派专人轮值,监控施工安全。主体、装饰施工外脚手架底部采取全封闭的防护方式,在施工脚手架上采取每层均满铺脚手板、按规定悬挂安全网。为了加大安全系数, 在棚架平台的周边设置1.2m高围护栏杆,并拉挂安全网,同时在使用中注重棚架的维护和检查。在电梯井口、人货电梯门口等洞口设置了专用防护门进行防护,并采用鲜明警示色和标志进行警示。

三、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管理

完善的现场管理是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的重要的内在条件和基础,管理单位不仅要重视总部组织机构的完善,管理企业形象的包装和管理投标工作的规范化,更应重视现场管理机构人员和设施的完备与现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在人员安排下,应保证投标时配备的主要人员按时到位,并注意年龄结构的搭配应坚持老、中、青结合,配备有工程经验的人员结合,老同志把关和协调,注意安排有经验的同志对年轻同志的培养,注意专业人员配套和现场人员经历、经验的协调,在管理机构人员组成上,应注意人员的技术基础和工程经验的结舍。现场管理部门要根据管理目标,考虑工程性质、规模、施工条件和工程结构特点,配备足够的人员。

管理机构务必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克服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侥幸心理。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切实做好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善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并下发至各现场管理人员,强化一线安全管理。在审批中应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的组织体系、教育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保证体系、施救体系以及安全生产的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从源头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起步时间短、责任大和任务重,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掌握规范要求和自身业务素质尚存在差距,为统一规范安全管理管理资料与施工现场的监督方法,组织各项目部参观学习,讨论交流。工程技术部组织了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帮助,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进行了评比考核,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豪杰,唐锡勋.论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 建筑安全,2008,(2).

[2]姜德祥.推进安全管理体系 促进安全生产[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3).

[3]刘祥.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J].中国水运,2003,(3).

[4]高建龙.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

[5]张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其文件的编制[J].世界海运,1997,(3).

第12篇

山东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以下简称《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和《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规定,全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汇总如下:

第一条 企业选址布局、规划设计以及与重要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国家及省有关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布局;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的规划、布局和安全发展规划;新设立企业和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建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规划的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与《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八类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三)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及周边安全间距等依照适用范围分别符合《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及有关专业设计规范等标准的要求。

第二条 企业的厂房、作业场所、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理,有关的设备、设施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制造,项目的建设和试生产应当依法通过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和取得试生产备案意见书,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现有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装置和设施未经设计或者承担设计的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安全诊断,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三)不得采用国家及省明令淘汰、禁止使用和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应当采用有利于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不得生产、使用国家禁止生产、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不得违反国家对危险化学品使用的限制性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或者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

(四)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分开设置,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距离。

(五)厂区内建(构)筑物、装置、设施间的安全距离,厂房、仓库等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厂区道路设置等,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六)新建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备案等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的规定;现有厂区内消防设施的配备、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七)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及省有关规定,根据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在作业场所和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

按照《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等标准要求,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应传输到相关的控制室或操作室,并与工艺报警区分。按照《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等标准要求,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腐处理。按照《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等标准要求,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等标准要求,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等标准要求,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等标准要求,设置电力装置。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等标准要求,配备个体防护设施。厂房、库房等建(构)筑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等标准的要求。按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安全色》(GB2893)等标准要求,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志,等等。

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应根据工艺安全要求装设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应根据工艺安全要求装设紧急停车系统。在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的工艺装置部位,应根据工艺安全要求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新建大型和危险程度高的化工装置,在设计阶段要进行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提高工艺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严格执行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安全设施台账,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及省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经常性维护、保养,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保证正常使用。

(八)根据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要求,制定设备设施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实施预防性维修程序,及早识别工艺设备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修复或替换,确保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和运行可靠,防止小缺陷和故障演变成灾难性的物料泄漏或安全事故。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规范管理,依法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对风险较高的系统或装置,加强在线检测或功能测试,保证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和生产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公用工程系统管理,制定并落实公用工程系统维修计划,定期进行维护、检查,供电、供热、供水、供气及污水处理等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使用外部公用工程的企业应与供应单位建立规范的联系制度,明确检修维护、信息传递、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程序和责任,保证公用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九)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的规定,对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安装、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和档案。

(十)依据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对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按照《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3号),对厂区外公共区域埋地、地面和架空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实施安全管理。

(十一)按照国家及省有关法规规定和《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的要求,全面加强工艺安全信息管理,从工艺、设备、仪表、控制、应急响应等方面开展系统的工艺过程风险分析,针对工艺操作中的风险制定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按规定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和培训,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时得到纠正。加强生产装置紧急情况的报告、处置和紧急停车以及泄压系统或排空系统有效运行的管理。

按照《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试行)》和《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十个严禁(试行)》(鲁安监发[2009]63号)的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和化工装置开停车环节的安全管理。

(十二)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建立档案。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实行厂级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联系人应每月至少到联系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建立企业、管理部门、基层单位和班组的监控机制,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加强安全管理。

(十三)危险化学品的包装以及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应当符合《条例》第十七、第十八条的相关要求,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十四)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以及储存所用的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应当符合《条例》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六条的相关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及省有关规定。

第三条 有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一)按照国家安监总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7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的规定,辨识、申报本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告知牌告知检测结果,并将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二)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等标准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定期检查、记录并确保完好适用。

(三)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管理。

第四条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对本企业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已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和储存设施,应当执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

第五条 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设置具备相对独立职能、与生产调度分开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部门)。

(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人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规规定,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三)按照《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1号)的规定要求,配备符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比例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且至少有一名具有3年化工安全生产经历,或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机构选派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服务。

(四)设置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主任或组长、分管负责人、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从安全生产委员会或者领导小组到各职能部门、车间、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单位要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至少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汇报,研究、决策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

第六条 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每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与职务、岗位相匹配。

(一)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或者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内容与其职能相匹配。

(二)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内容与其职务、岗位相匹配,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一岗一责”。

(三)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其安全生产职责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关于印发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54号)等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的职责,并符合企业实际。

(四)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级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及全体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指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将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级组织(包括各个管理部门、车间、班组等),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定期考核,保证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有效完成。

第七条 根据企业的化工工艺、装置、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管理;3、安全投入保障;4、安全生产奖惩;5、安全培训教育;6、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7、特种作业人员管理;8、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9、风险评价;10、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11、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12、变更管理;13、应急管理;14、开停车管理;15、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16、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包括消防管理;17、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设施、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监视和测量设备、仓库、罐区、建(构)筑物安全管理等;18、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管理;19、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20、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21、检维修管理;22、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吊装、破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盲板抽堵和其他危险作业管理等;2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24、职业健康相关管理;25、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26、承包商管理;27、供应商管理;28、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29、厂区交通安全管理;30、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31、文件、档案管理;32、自评。

(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标准规定,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明确责任部门、职责、工作要求,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负责人组织审定并签发,并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三)主动识别和获取与本企业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将有关规定转化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

(四)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时机和频次,定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进行评审和修订,注明生效日期。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每3年评审和修订一次,若发生重大变更应及时修订。

(五)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后,要及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学习,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有效贯彻执行。

第八条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辅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一)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应当涵盖企业所有操作岗位,各项规程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标准规定,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技术负责人审定并签发,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二)主动识别和获取与本企业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将有关规定转化为岗位操作安全规程的具体内容,规范岗位操作人员的行为。

(三)明确评审和修订岗位操作安全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组织进行评审和修订,注明生效日期。岗位操作安全规程至少每3年评审和修订一次,若发生重大变更应及时修订。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应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四)岗位操作安全规程修订完善后,要及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学习,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岗位操作安全规程,确保有效贯彻执行。

第九条 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和安全生产培训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严格执行国家及省有关法规规定和企业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明确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制定并实施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实施持续不断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定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管理部门、班组的安全活动、基本功训练,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

(二)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其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依法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或者相应的专业学历,至少有一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学化工类本科以上学历,并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化学化工或者安全工程、安全管理等相关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者化工化学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备危险物品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并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作2年以上经历。

(三)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依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并定期复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等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和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四)其他从业人员应当依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4号),经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招的危险工艺操作岗位人员,除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外,还应当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2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入厂和进入现场作业,并保存记录;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并保存记录。

第十条 按照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制定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提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第十一条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二条 依法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

企业应当对安全评价过程中查出的问题或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按照安全评价报告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时间、责任人,及时进行整改和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保存相应记录;并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依法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编制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为用户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对所有危险化学品包括产品、原料和中间产品进行普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并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危害告知。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险特性的,应当立即公告,并及时修订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及时向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办理登记内容变更手续。

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索取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不得采购无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设立应急咨询服务电话或委托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机构,向社会提供本企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符合下列应急管理要求:

(一)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参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编制企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并及时进行评审修订。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备案,并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二)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分级(厂级、车间级)管理,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伍的职责。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设置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建立应急通讯网络,在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畅通;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记录,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生产、储存和使用氯气、氨气、光气、硫化氢等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除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外,还应当配备至少两套以上全封闭防化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还应当设立气体防护站(组)。

(三)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主管部门报告。

(四)应当向与本企业有关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第十五条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国家及省有关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

(一)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和《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的要求,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全面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估(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订和落实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符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77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三)制定并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法规标准、人员、机构等)方面的变更,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规定的变更程序加强管理。任何未履行变更程序的变更,不得实施。任何超出变更批准范围和时限的变更必须重新履行变更程序。

(四)化工装置的检维修管理和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吊装、破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盲板抽堵和其他危险作业的许可管理应当符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关于加强化工装置检维修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11]186号)和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规定。

(五)生产厂区、操作工、动火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等,应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令(鲁安监发[2007]115号)的规定。

(六)加强对承担工程建设、检维修、维护保养的承包商的管理,对承包商的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过程加强管理,建立合格的承包商名录和档案,与选用的承包商签订安全协议书。承包商作业时要执行与企业完全一致的安全作业标准。

严格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并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

(七)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应当依法查验相关许可证件或者证明文件,不得向不具有相关许可证件或者证明文件的单位销售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对持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应当按照许可证载明的品种、数量销售。禁止向个人销售剧毒化学品(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除外)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八)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6号)等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

加强安全事件管理,对涉险事故、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如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工、异常工况、泄漏等),按照重大、较大、一般等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帐,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安全事故事件报告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和基层单位报告安全事件,强化事故事前控制,关口前移,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九)安全检查的形式、内容、频次、职责分工以及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验证、记录等应当符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