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时间:2023-09-05 16:5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训体系建设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第1篇

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回顾

1.组织领导有力,改革目标明确

5月初,管理培训中心领导班子,按照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关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借助良好的发展态势,定方向、理思路、抓关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2.深入学习宣贯,充分调研交流

“三集五大”改革是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方式一次全方位、带有根本性的变革。按照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管理培训中心按不同层面组织中层干部、管理人员、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学习宣贯,帮助广大领导干部和员工全面准确把握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使思想和行动与公司的改革要求相统一,做组织变革的支持者、推动者和传播者。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动员准备阶段,丰富的培训形式、严密的组织安排,中心职工感悟颇深,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共有106人参加848学时的培训。

广泛调研交流。去年部分省公司已完成建设试点工作。为借鉴兄弟省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经验,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带队,先后组织赴江苏、天津、河南公司管理培训中心调研学习,围绕机构设置、培训资源整合、培训品牌建立、培训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培训模式创新、培训项目设计开发等方面与兄弟单位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为管理培训中心找准新定位、制定高水平工作方案提供了充分借鉴作用。

3.操作方案制定严谨务实,突出合力

集体智慧助推改革。管理培训中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操作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重新定位、提升效率、创新模式为原则,变革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打造以培训和研究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础、以服务为保障、研究与实践并重的现代管理培训中心,为公司发展提供管理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遵循以上指导思想,结合调研学习成果,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地征求意见,同时,主动与公司人资部门充分沟通,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研讨操作方案及人员配置办法等,管理培训中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为新模式导入做了充分准备。

4.沟通渠道畅通,职工大力支持

管理培训中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新模式导入阶段的圆满完成,得益于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得益于有广大职工支持和理解。

5.操作过程组织周密有序,进展安排张弛适度

组织周密有序。管理培训中心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新定位的要求,严谨、科学地制定岗位配置实施办法。为确保操作过程的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体系建设办公室人员按照人员上岗层次安排,首先制定每一阶段实施计划,模拟整个过程所需时间、工作流程,结果确定后在协同办公系统正式发文,同时在MIS系统及时岗位配置情况,同时下发下一阶段安排的通知,整个上岗操作过程环环相扣,积极稳妥推进,职工在周密、有序、公平、紧张的进程中,参与改革,获取信息。

二、存在的不足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总体冗员整体性缺员问题;二是岗位层级与岗级现状不完全匹配;三是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相配套的机制、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些需要在下一步磨合整改阶段进一步补充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试运行阶段,管理培训中心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建立并严格执行“责任追溯”制度,对相关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和绩效考核,进一步做好职责梳理调整及业务流程优化工作。

第二,针对岗位变动和业务调整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使员工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适应新岗位要求。

第三,根据新体系的要求,快速做好信息系统数据迁移、权限转换、角色变更、功能更新等工作,全力满足新体系下各项业务正常开展的需要。

第2篇

一、总体要求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指导全面”的原则,坚持以能繁母猪个体身份的准确、有效标识为抓手,以建立能繁母猪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目标,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于rfid技术的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地掌握能繁母猪动态信息,尽快发挥系统在生猪生产、宏观指导、政策落实及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

二、实施内容

对规模场及散养户饲养的能繁母猪佩戴无线射频电子耳标;乡镇(街道)动物防疫人员、规模场技术人员利用无线射频识读器采集和输入能繁母猪基础信息;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采用识读器核查能繁母猪信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通过gprs网络,实时对能繁母猪生产数据进行更新、统计和分析,提出预警预测的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

三、具体安排

(一)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县级技术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解读,无线射频耳标发放、钉载方法、数据采集与核查、数据更新,耳标的补领、回收,无线射频识读器的使用,预警软件系统平台建设及具体运用。

2、耳标钉载。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能繁母猪射频标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电子耳标钉载、数据录入和更新,构建起较完善的能繁母猪实时数据信息系统。存栏母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由本场技术员对能繁母猪钉载电子耳标,并完成数据采集和录入;农村散养户由所在乡镇(街道)组织有关人员统一负责电子耳标钉载、数据采集和录入。乡镇(街道)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职人员配备识读器,统一保管、发放和领用,定期集中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并汇总上报。

3、常态管理。当能繁母猪发生免疫、配种产仔、出售、淘汰或死亡时,各规模养猪场技术人员和乡镇(街道)动物防疫员应使用识读器,及时更新数据。在新增(更新)能繁母猪订载数据时,必须向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申请,并及时完成电子耳标订载和数据录入。无线射频电子耳标出现脱落、损坏或能繁母猪淘汰、死亡、流通后卸载的耳标必须及时上交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4、技术支撑。由项目中标单位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免费提供电子耳标。项目实施所需识读器、耳标钳等器械设备按规定采购。

(二)时间安排。

1、8月14日—8月20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实施方案。

2、8月21日—9月3日:统计确定并订购需要的识读器、耳标、耳标钳、ic卡等器械物资。

3、9月4日—9月10日:由省级专家对我县开展管理理论和技术培训。

4、9月11日—9月15日:根据今年12月份的统计数据发放耳标。

5、9月15日—9月29日:全面开展钉载工作,并完成耳标钉载、数据统计及有关信息的录入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引起高度重视。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务请乡镇(街道)提高思想认识,将这项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安排好本辖区的工作计划,切实抓紧抓好。

2、明确工作职责。县畜牧管理中心负责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督查指导;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完成电子标识钉载及信息数据的录入等工作。

3、加强宣传培训。县级培训主要针对各乡镇(街道)动物疫病防控专职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及规模场技术人员,确保每位管理和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宣传体系建设对养殖场(户)作用,提高养殖场(户)参与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第3篇

一年来,在局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这和领导的关心以及身边同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求实创新,不断磨炼自己,尽我所能把工作做好,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应急管理工作

(一)消防员招录工作。2020年,根据局领导的安排部署,本人全程参与公开招录消防员的体能测试、笔试、面试等工作,招录消防员20名,为全面提高消防救援队伍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应急预案管理及演练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全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已完成,并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核通过后印发。二是进一步推进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综合防灾救灾能力,组织各乡镇、部门、基层单位扎实开展各项应急演练。全县共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59场次,参演人员3万余人,其中,开展县级层面综合应急演练2次。

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一)严格火源管控。按照县森防指办《关于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要求,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专项督查行动,督查检查乡镇19个,国有林场(站)9个,查改问题隐患41条。

(二)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草原防灭火的第一道防线来抓,大力宣传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常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减少人为灾害的发生。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安全月”等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8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00余条、插防火警示旗2500多面、宣传包500个。

(三)强化预警监测。通过政信通平台、微信群等媒介,适时预警信息,确保信息及时传达到乡镇、村组、农户,形成指挥畅通、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打早、打小、打了”。

三、新型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一)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制定全县工作方案。经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县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将应急管理六大体系建设中的26项工作内容细化为64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时间进度按照三年建设的要求稳步推进实施。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各项建设任务。

(二)应急管理专家库建立情况。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建应急管理专家库的通知》(古安办发〔2020〕33号),督促各相关单位积极推荐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火灾防治、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科技信息化等行业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已审核通过40名专家。

(三)重点行业及示范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情况。根据**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古安发〔2019〕5号)精神,全县重点行业和示范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制定了各自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方案,并根据方案要求逐步实施中。

第4篇

__县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根据山西省水利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晋水农水[__]416号)、__省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晋水农水[__]489号)和运城市水务局、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强以乡镇水管站为主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__县《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经过有关部门协调工作,完成了所有工作内容,并以此方案为依据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该项目下达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水利、编办、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领导组,对十个乡镇水管站,逐一进行达标升级。项目完成后,组织专人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坐下来认真研究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按照实施方案内容,认真落实了机构设置,每个乡镇设一个水管站,理顺了现有人员编制,缺额人员补充到位。人员工资已纳入了县财政开支,经费有了保障;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达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有七乡镇水管站办公场所临时设在乡镇政府院内,有三个乡镇办公场所结合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驻扎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站,部分乡镇水管站陆续配备了仪器设备。

(一)明确机构性质与职能。我们把乡镇水管站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将其职责明确为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和水利科技推广等工作,协助编制农村水利建设规划、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农村水利建设,承担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指导等工作。指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与运行,调解水事纠纷,组织开展水法法宣传等。

(二)理顺机构管理体制。我们把各乡镇水管站确定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单位性质确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管站人员的人事、财务;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水管站的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基层水利工作任务繁重,为便于管理,我县是以乡镇为单元单独设立水管站挂牌运行。

(三)合理核定人员编制。我县以__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从乡镇调整的编制为准,综合考虑水管站管辖范围面积、水利设施数量、水利管理任务、农业人口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了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乡镇水管中心站人员编制每站编制2—5人,编制结构以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为主。

(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我县将乡镇水管站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缴纳人员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公积金、工伤、生育保障。

(五)改进人员管理方式。我县建立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合理流动”的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将县乡镇水管站工作人员在岗在编人员确定为全额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在编到龄退休手续;及时办理调离或清退在编不在岗人员手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缺编部分,应聘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水利专业知识,现有乡镇水管站中工作能力强、业务技术熟练的人员

优先聘用;对水管站在编不在岗非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定编定岗了水管站所有人员,不允许占编不在岗或混岗使用;建立了持证上岗制度。(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我县建立由服务对象、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三方参与的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解聘续聘、工资发放等依据,连续2年考评不合格的予以辞退,严格了乡镇水管站人员工作绩效考核。

(七)改善机构工作条件。七个乡镇水管站都建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仪器设备、通讯及交通工具等。三个乡镇水管站结合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与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站合并办公。

(八)加强水利员队伍培训。我县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对乡镇水利员进行培训。加强乡镇水管站队伍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同时,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定期培训、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制度,全面提高了基层水利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个人工作能力。

在加强乡镇水管站建设的同时,我县要按照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和我省、市有关要求,建立规范、高效、完善的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要按照__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抗旱规划》中明确要求,积极开展乡镇级抗旱服务分队的建设。

第5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企业主体、科学务实、分类指导、源头管控的原则,持续深入推进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科学完备、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严格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全过程、全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

1.确立安全第一的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生产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严于一切,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学习借鉴其他乡镇先进安全文化经验,结合行业特点、企业实际、管理状况,提炼、总结本企业特色安全文化理念,按照“将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体现在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态度和行动中,落实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融入企业整个管理的实践中;将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在决策者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落实在生产工艺、技术和过程中”的要求,形成覆盖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全文化体系。积极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引领作用,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宣传。积极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宣传教育网络,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管理安全”的浓厚氛围。通过会议、横幅、宣传栏、温情提示、安全文化廊、广播站、微信、刊物等平台和载体,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辩论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安全生产月等方式,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灌输并根植于全体员工的心中,使安全生产知识常识逐步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之中。让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融入每个员工的骨血之中,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行动自觉。

3.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约束作用。将安全文化贯穿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激励、凝聚、约束作用,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员工从内心深处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促使安全文化成为员工的共同认知,“零违章、零伤害、零事故”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最大程度激发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感,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逐步形成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和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建设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4.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健全并严格执行以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把安全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培训责任机构、人员、制度、计划、经费等必要条件,依法依规安排各类人员应训尽训和考核取证,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制度。

5.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企业要编制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方案,确保所有员工全部进行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要开展常态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要加强对新录用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将外包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纳入本企业培训工作当中,未经培训教育并考核合格的,不得上岗或作业。要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实施本企业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对安全教育培训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6.拓展安全教育培训的深度广度。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在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确保取得更好效果。要在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常识培训的基础上,围绕关键业务和不同岗位特点按需开展培训,重点对操作技能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控、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解决岗位中存在深层次问题隐患(如误操作、习惯性违章等)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使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不断深入。要采取现场实践安全技能培训、集中授课、送外管理提升培训、聘请专业技术咨询机构或行业专家培训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培训形式,提高员工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拓宽教育培训的广度。

(三)建立健全科学完备、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7.建立全员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及《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规章,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根据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范围、考核标准要简明扼要、清晰明确、便于操作,要覆盖企业所有组织和岗位,确保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8.建立健全实用管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和特点,建立健全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结合企业装置、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作业场所等,组织有经验的岗位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定覆盖所有岗位和全部操作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为员工提供操作必须遵循的程序和方法、必须严格禁止的行为和异常情况下紧急处置步骤和方法。(责任分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具体落实)

9.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有效执行。企业要建立完善实用的激励考核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真正得到有效落实。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主动向全体员工和社会进行安全生产承诺,督促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组织检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强化管理考核,严格奖惩。鼓励广大员工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效落实。

(四)建设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

10.加强设备设施的源头安全管理。企业要从源头上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管理,科学、合理选用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本质安全型设备设施,保证设备设施的正确安装,防范因设备设施先天性缺陷、不合格产品、安装不规范等导致的潜在安全隐患。要建立设备设施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台账,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要突出对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电气设备设施、安全报警设施、重大危险源等重点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受控。

11.加强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企业要定期监(检)测检查关键设备、连续监(检)测检查仪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关键设备要装备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检修,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及附件,不得继续使用。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淘汰、更换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的设备设施、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设施,保证设备性能完好、运行可靠。

12.提升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水平。要结合企业特点,狠抓科技强安行动,引导企业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的落后产能,积极探索、使用符合企业实际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简便、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设备设施,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非煤矿山企业要推进地面生产生活设施改造和“五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要推进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不断减少高危场所现场作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从本质上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和生产效率。

(五)建设严格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13.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要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认真对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装备设施、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绩效评定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推动企业班组安全建设,通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严格验收标准、达标时限和推进措施,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14.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要发动全体员工,选取科学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档案,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整治隐患,努力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要向职工公开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危害、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接受职工群众监督。要持续推进岗位责任卡、应急处置卡、风险告知卡等先进安全管理经验,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15.强化危险性作业的安全管理。企业要针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检维修、开停车等事故易发多发环节,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实施危险性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到位,现场监护和应急处置措施得到落实,经严格审批方可作业。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建设企业本质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把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作为落实、总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各企业要成立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二)加强指导,确保实效。加强对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督导,要把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重要内容,出台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方案,督促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责任考核,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安全许可、执法检查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倾斜,充分调动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对工作懈怠、被动应付的严肃问责,确保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第6篇

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强调:

一是要高度重视,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的发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必须清醒的看到,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要从讲大局的高度,讲稳定的要求上,从思想深处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着力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牢固树立安全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把安全工作切实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措施,加强隐患排查,加强工作部署,加强责任落实,努力维护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的局面。

二是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因忽视安全生产导致事故的,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依法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年”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配合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确定的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和省农委办公室两个试点单位的工作。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职责分工,农业系统各级安全监管人员要负责指导和推动本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要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盯紧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绝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绝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加快建立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提高安全生产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要坚持不懈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广泛普及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系统关注安全生产,群防群控的良好格局。

三是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国务院《意见》的贯彻落实。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对做好当前和今后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孙政才书记、王儒林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落实2010年国务院《通知》和省政府两个《暂行规定》,切实抓好国务院《意见》的贯彻落实。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按照省政府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本行业、本领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实施方案,逐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要加大督查力度,将贯彻落实《工作方案》作为各项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的重要内容,推动《工作方案》贯彻到位、实施到位,真正发挥推动发展、服务民生、保障和谐的重要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大学习、大宣传活动,协调各新闻单位,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传播媒介进行全面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促进《工作方案》各项规定真正深入人心;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讲座、研讨、集中培训等,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广大监管人员和单位明白怎么抓落实和怎样落实。

四是加大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力度。各部门、各单位要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各单位主要领导是本行业本领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行业、本领域负全面领导责任,各分管领导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和治理行动负直接领导责任,要亲自部署、检查、落实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内容。要配强干部和管理人员,确保有人负责、有得力的人负责。各部门、各单位还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把安全生产纳入重要的日程,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构建监管到位,主体责任明确,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为切实加强对全省农业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年”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全省农业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组长由省农委主任任克军担任,副组长由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和省农委副巡视员吴国良担任,办公室主任由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局长马成武担任。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设立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人员,并将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3月20日前报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

于文波副主任指出: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省安委会的部署,今年将在全省农业系统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年”活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确定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和省农委办公室为两个试点单位。今年省政府确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年”活动,历时比较长,总共需要3年的时间来完成。2012年要求完成宣传发动、标准规范制定、明细监管责任和单位摸底调查工作,全面建立能够接收单位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实施动态监管的综合信息平台和动态化考核机制;2013年要求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将试点工作扩大到全省范围;2014年要求进一步规范完善,在全省建立起先进适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省农业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工作方案》,并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措施得力、针对性强的工作方案。

一是要细化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与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制定出本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计划,制定出安全隐患排查标准,搞好安全检查、明查暗访和专项督查工作,使本行业本领域知道查什么、怎么查,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要建立“隐患自查自报”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网络化综合监管平台,利用该平台能够全过程记录、准确反映单位排查治理与行政监管部门的互动;能够满足纵向实时查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横向实现同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查阅和资源共享;能够满足对单位自查隐患、部门监管发现隐患的排查治理全过程的实时、动态和有效的管理。

三是要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日常检查和部署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对部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体系,严格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对责任不落实、考核不达标的单位或个人,给予通报,严肃处理,对于在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认识到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认识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设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次会后,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分期分批对各部门、各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督查,检查《全省农业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切实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于文波副主任强调:当前,正值冬春交替时节,时逢党的“十”即将召开之际,安全生产任务十分繁重。今年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年,要按照省政府下发的体系建设年工作方案有关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方案》要求配合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和省农委办公抓好体系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认真分析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扩大隐患排查的覆盖面,着力消除死角和盲区。要督促所属行业(领域)按照《方案》要求的内容完成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要强化主体责任的落实,把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生产的全过程。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特别是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和扩散,从根本上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防疫、检疫、监督网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在动物生命周期过程中,采集免疫、产地检疫、道路监督、屠宰检疫四大业务环节的信息,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平台汇集到中央数据中心。遵循“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质量,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工作方针。尽而达到疫病监控和防治的目的。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搞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由张玉光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三、方法和措施:

2009年根据畜牧兽医局统一部署,在总结2008年田园、温泉、卡斯、柯街4个乡(镇)共8个村,32个合作社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春、秋两防同步在全县开展二维码耳标佩带及识读工作,完成生猪佩带率达100%,牛、羊任务数100%。

(一)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具体实施动物标识及溯源体系建设,确定信息员。负责县、乡、村人员培训;负责检查指导乡(镇)二维码耳标佩带及识读工作的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

(二)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确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和规范使用溯源设备。做好二维码耳标佩带、防疫、检疫等相关工作信息的录入和传送。

(三)08年非试点的乡(镇),要采取试点,形成以点带面开展此项工作。

(四)在年末完成任务数100%。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要确定一名信息管理员,确定后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四、保障措施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崭新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工作涉及面广、法规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繁琐工程,我县被列为全省29个试点县之一,因此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要高度重视,要认真按照畜牧兽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一)组织保障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是溯源试点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具体组织实施。为确保溯源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乡镇要成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各乡镇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制度保障

第8篇

领导重视,内控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内控体系建设从2003年8月着手准备起,就受到了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由于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国际上属于全新领域,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了给内控项目赢得时间,2005年2月18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在春节过后召开的第一次大型会议,就是内控建设视频会。由此拉开了2005年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内控攻坚战的序幕。

从项目启动以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从各企业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了内控体系建设项目组,全面负责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根据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内控项目建设委员会审定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按照“关注重点、锁定时间、落实责任单位、全面推进、确保2005年建设目标实现”的原则,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内控建设项目组制定了内控体系建设阶段具体实施计划。

2月28日到3月11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按照不同单位类型,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分别组织化工销售企业、成品油销售企业、炼油化工企业、勘探生产和天然气管道企业在4家试点单位召开了现场会,对内控体系建设进行示范推广。此后,内控体系建设按照预定计划,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

上下配合,内控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内控体系建设作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2005年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实施以来,各地区公司都十分重视。各公司认真执行总部制定的统一标准,并从地区公司的实际出发,按照自身业务和组织结构特点,在总原则框架下制定了相应的内控体系建设方案和程序。大庆油田公司作为股份公司内控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率先将以文本为载体的制度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引入内控体系建设,率先将内控体系从地区公司层级向二、三级单位延伸,构建适应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对股份公司及地区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勘探生产企业内控体系实施阶段的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华北销售公司十分重视内控体系建设,公司总经理与各分公司经理及总会计师签订了落实关键控制文件承诺书,这个公司将50名测试人员分成8个测试工作组到5个分公司、3个驻厂公司和20余家控股公司全面开展自我测试验收工作;吐哈油田项目组从计划和规划、产品销售、人力资源等16大流程入手,绘制流程图,编制流程文字说明,完成了勘探与生产板块的15个一级流程和炼化与销售板块生产过程流程,共形成16个一级业务流程的流程图绘制、流程文字说明和风险控制描述。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先是对所属84家地区公司的内控体系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核,随后又对所属地区公司的内控体系建设人员进行了内控体系建设验收检查培训、信息系统培训等,5月初,《中国石油股份公司职业道德建设手册》编制完成,并向所属单位发放,这是内控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在进行验收试点的基础上,5月10日至6月25日,内控项目组组织由内控项目相关人员、中介机构等420余人组成的验收检查队伍,分两期进入42家重点单位进行了验收检查,对地区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地检查、指导和督促作用。

6月中下旬,在大量基础性工作后,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内控建设委员会编制的《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经过审议后,将作为试行稿在全公司范围运行实施。该手册集中体现了公司内控管理要求,是内控体系建立、运行和维护的统一标准和行动准则,是达到内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这一手册的编制成功意味着股份公司内控体系建设设计阶段的工作基本完成。

初见成效,任务依然艰巨

从项目正式启动一年多时间里,股份公司以COSO框架为基础,以“设计有效、执行有力”为标准,以“通过外部审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培训、试点、推广”为方式,按照六个阶段的工作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了内控体系建设的有序开展。

第9篇

【关键词】培训体系 分析 对策建议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人才日益紧缺,对人才开发与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培训体系是一个企业培训资源的有机组合,是企业对员工实施培训的一个平台,是培养实现企业战略人才的持续有力的保障。进行培训体系建设,可以改善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可以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和临时性,有效改善培训管理水平,提高培训效果,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增加人才储备,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了确保培训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现逐一分析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培训体系建设需要公司多方的支持

培训只有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才能起到持久推进和改善绩效的效果,才能起到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培训体系的建设应该辅助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不仅要着眼于当前所需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更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培训体系建设不能由人力资源部门单独完成,它需要公司战略研究团队的指导,也需要公司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确保培训体系的设计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1)成立培训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培训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审核培训体系的建设是否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协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成立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培训体系的建设实施工作。

(3)培训体系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并且要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设置也不是短期性的,而应长期存在。

2 培训体系建设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模块有机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培训体系的建设不能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模块中孤立出来,而应该与其它各个模块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培训、绩效、人才梯队建设等相关管理制度,需要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

对策建议:

(1)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帮助员工分析绩效优劣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措施,提出培训解决方案,因此,将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与培训管理制度适当对接,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效果和培训的针对性。

(2)培训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岗位锻炼对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效果更为明显,也就是说,业务部门对人才开发与培养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某些岗位的工作职责中,就予以明确人才培养的责任。这就是岗位说明书与培训管理制度的联系。

(3)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需求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要参考任职资格、人才梯队建设等;反之,课程体系的设计,也能反应任职资格及人才梯队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

3 如何使培训体系建设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

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一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

对策与建议:

(1)以某一职族人才梯队建设作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试点,对职族每个梯队的人才有一个任职资格的要求,再根据任职资格的要求,设置培训课程体系。

(2)建议引进人才素质测评工具,通过测评工具对员工素质能力的分析,让组织了解员工现有能力与任职资格要求的差距,从组织的层面对员工提出培训建议;也可以通过专家对员工的考核,提出培训建议。

(3)培训需要全员参与,为了提高全员参与的热情,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逐步推广到所有职族和岗位。

4 内训师队伍的建设,是培训体系建设的关键和难点

公司培养自己的内训师,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将培训工作逐渐内化,既可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建全员学习的氛围,也可以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的经济效益。但内训师在课程开发、课件制作、授课及平时对学员的辅导中,均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这势必对内训师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制度来协调内训师的工教矛盾,如何通过制度来激励内训师的教学热情,是培训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

对策建议:

(1)在某些关键岗位的任职资格中,明确该岗位必须担任内训师。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肩负内训师“编、导、演”的三个主要工作,因此,内训师的工作可以表现为课堂授课、教材的开发、工作经验的交流、专业论文的分享等等多种形式,但需要有相应的考核标准。

(2)给予企业内训师足够的支持与帮扶,帮助内训师成长。主要表现在内训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内训师的授课技巧,除了通过“企业内训师的培训”,更多的是需要给予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在内训师队伍建立之初,建议成立一个内训师评选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给予内训师“编、导、演”方面的指导,并考核内训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内训师评选委员会考核合格的人,才能正式聘任为企业的内训师。

(3)在制度上激励内训师。激励主要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上,可以表现为有吸引力的培训课酬、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与家庭成员一起的休假机会等等;在精神激励上,则可以通过内训师等级的评聘、品牌内训师的选举等等,来增强内训师的成就感。

第10篇

一、工作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着力打基础、促基本,到2022年底,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管理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与风险防控体系、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县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巩固提升。

二、重点工作

(一)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建设。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各相关企业根据本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标准清单。对生产经营单位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制定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情况进行常态化排查,重点对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工艺、技术、设备等隐患问题开展排查,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安全管理的水平。2020年9月底前,各有关企业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清单。

2.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按照从易到难、从重点到一般的原则,鼓励引导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不断扩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范围。

(二)大力推进科学化企业本质安全建设。

1.明确建设要求。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渗透到企业每个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中,营造珍惜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强化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拓展教育培训范围,建立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指导企业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科学完备、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淘汰落后工艺和不安全设施设备,推进企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建立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危险性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高效精细的安全管理体系。

2.强化示范引领。加强对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活动的指导,在持续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升级的基础上,开展企业本质安全创建示范行动,先行培育一批安全管理特色鲜明、安全文化氛围浓厚、主体责任落实较好、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总结提炼具有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通过交叉学习、引领示范、以点带面,推动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整体上台阶。

3.精准分类推进。全面开展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2020年8月中旬前,指导企业制定完善企业实施方案并全面实施,力争到2021年底全县各类工贸企业基本建成本质安全体系并持续完善。

(三)加强员工安全宣传教育。坚持把“农民工培训成合格的产业工人”的理念,建立完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机制,制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建立教育培训档案。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每年对照工作岗位开展培训。重点开展企业负责人安全理念更新培训,管理人员安全能力提升培训,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岗位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等。特别注重对外包协作单位员工的入职培训,做到安全技能不掌握不入职、安全考核不合格不上岗。2020年,县上将建立“三项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考试点。

(四)组织开展风险隐患大家防行动。

1.深化“人人都是班组长”活动。以“人人都是班组长”活动为载体,强化员工安全管理、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激发各层级各环节各岗位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你管我”为“我管我”和“我也管你”。同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高风险岗位人员的风险隐患排查能力,不断提升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织密安全隐患治理基层网络。

2.引导员工当安全生产“啄木鸟”。通过随手拍、举报、相互监督等形式,引导员工特别是企业一线员工当安全生产“啄木鸟”,鼓励、发动员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推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参与”落地,提高员工风险隐患排查自觉性。

三、时间安排

从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7月31日前)。各工贸企业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做好宣传发动和工作部署。

(二)组织实施(2020年8月至12月)。各工贸企业要按照实施方案有关工作要求和任务安排,全面分析本企业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措施,加快推动落实。

(三)重点推动(2021年)。各工贸企业要坚持统筹推进、持续深入、重点突出、务求实效,紧盯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等重点目标任务,按照时间进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工贸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强基固本”行动情况,梳理总结典型经验成果,报送县应急局,供其他企业学习推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各工贸企业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抓好组织实施,力戒形式主义、走过场,务求取得实效。

第11篇

高校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与社会普通企业有所不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不能生搬硬套企业的模式,在借鉴企业的先进经验的同时,更要彰显高校的特色。有效地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能够促进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对于规范能源利用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等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能源管理;高校

能源管理体系,是指用于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能源绩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它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已于2012年12月31日,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一、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

2012年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认监委联合发文,要求列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企业和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2013年1月5日,山东省经信委等部门联合发文,将淄博和德州列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市。2013年2月25日,淄博市《关于印发〈淄博市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的通知》,将山东理工大学确定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单位。山东理工大学于2013年3月正式启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是全国最早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并通过评价验收的高校之一。在建设过程中,学校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给予指导,制定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界定了体系建设的范围,明确了建设步骤和时间安排,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同时,学校确立了“安全保障、合理用能,精益管理、持续改进”的能源方针,了最高管理者承诺,在全校范围全面展开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经过标准宣贯培训、初始评审、文件编写、体系试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过程,历时近9个月,学校的能源管理体系初步建成。2013年12月,在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价中,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

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学校针对评价中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详实的持续改进方案,深入学习和领会体系文件内容,将能源指标逐项分解到部门和主要用能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能源绩效参数,继续聘请咨询机构给予运行维护指导,定期更新体系材料,安排专人参加体系标准、节能知识、内审员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开展节能技改活动,充分发挥能源管理体系的作用,促进学校能源绩效不断提高。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后,山东理工大学的能源管理水平大幅提高,能源支出明显下降,国家和地方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超额完成,多次被国家、省、市评为先进单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对高校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高校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能源管理体系,是在我国能源日益短缺的形势下,国家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力保障,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重视。高校作为知识汇聚的殿堂和人才培养的基地,理应成为当今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引领者。因此,在高校中推行能源管理体系,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意义重大。首先,高校一般都是用能大户,能源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重比较高,是高校快速发展的沉重负担。通过建设并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可以大大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淘汰落后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有效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高校的能源管理体系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使大学生在学校树立勤俭节约的用能观念,养成节约用能的良好习惯,并将这种美德带向未来的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示范效应。

(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要适应高校的特点。高校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与社会普通企业有所不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不能生搬硬套企业的模式,在借鉴企业的先进经验的同时,更要彰显高校独有的特色。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是能源管理工作的天职。因此,高校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不能忽视社会效益,要找到两者的最佳平衡点。在高校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中,学校要合理确定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正确识别高能耗设备,科学设置能源绩效参数,突出抓好重点管控环节,把合理用能作为工作的重点,多在开源节流、挖潜增效、减少浪费、节能降耗、技改创新、规范行为等方面下功夫。

(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的管理队伍是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能源管理体系是一项专业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原有的能源管理部门开展此项工作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学校应从大局出发,统筹帷幄,设立专门的机构,聘任专业的人员,专职从事这项工作。同时,学校还应强化各用能单位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职责,在用能单位设置兼职能源管理员或内审员,形成全覆盖的管理网络。另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适应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需要。

(四)全员参与关乎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成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涉及到学校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每一位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首先,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工作上周密协调、在行动上以身示范。校长作为能源最高管理者,要向全校做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承诺,并向全校。其次,全校师生员工要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每个人都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主动抵制各类浪费能源的现象,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奖惩机制。学校要以制度的形式,形成良性的政策导向,鼓励节约用能行为,反对浪费能源现象,对于在能源管理过程中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严重浪费能源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惩处。学校应逐步建立用能定额管理制度,将能源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基层单位甚至个人,并加强能源绩效考核,对于超额或结余的单位和个人,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日常用能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成立专业或兼职的巡查队伍,可以聘请学生巡查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校园用能情况进行检查巡视,发现能源浪费现象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第12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实施情况

“建设现代农业水稻产业科学技术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对于有效整合科学技术资源,破解当前存在的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3]。2009年顺昌县被福建省列为试点县之一,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体系健全,措施有力

(1)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乡镇农技站站长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综合试验站各项工作的领导,围绕项目目标任务,认真审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促进项目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

(2)成立项目技术指导组。由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为组长,县植保站站长、县农技站站长为副组长,以各乡镇农艺师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与展示工作的技术方案拟定、组织实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集成推广应用农业“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化肥、新机械)。

(3)组建技术示范骨干队伍。由农民自行推荐项目区内农技员、种田技术高的农户3~5人成立技术示范小组,负责指导本村农户准确实施各项技术措施,以科技成果转化率,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2加强培训,坚持核心示范与面上推广相结合

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举办3期优质稻相关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相关示范户21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20份,让“五新”技术进村入户,切实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科学种田水平。

(1)建立“仙潭村垄尾洋千亩核心片”,展示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有限公司的天优673等十几个主推品种,做好新品种展示示范片(点)的标牌明示工作,便于农民自行参观选种。

(2)每个乡镇建立一个6.67hm2的示范点,在全县共建立12个6.67hm2的示范点。

(3)建立一个666.67hm2示范区,包含大干镇大干、白石、来布,埔上镇埔上、河墩、土丰,洋墩乡路马头、田溪,仁寿镇桂溪、仁寿。

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扩大新品种展示、示范覆盖面,把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建在农民家门口,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速新品种推广进程,让新品种、新技术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3大处着眼,重点做好农业“五新”的集成推广

(1)推广新品种。主推品种有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有限公司的宜优673、两优航2号、乐优94、宜优1577、川优673、ⅱ优673、天优673 等优质稻新品种,示范品种有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福建省种子总站和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后备品种52个,以为筛选可推广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服务。

(2)应用新技术。重点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湿润灌溉技术、秧苗期治黑尾叶蝉防普矮病技术、水稻根线虫防治技术、直播稻栽培技术、机械插秧技术,应用省区域病虫测报网的病虫情报指导病虫防治技术、机械防治病虫害专业队统一配药、统一防治病虫害等技术。

(3)选用低毒、高效的新农药。用金好年防治稻飞虱,用好劳力、速灭抗防治螟虫、卷叶螟,用爱苗防治纹枯病,用龙克菌防治细条病,用扫弗特进行直播稻化学除草。

(4)施用新化肥。根据测土结果,配方施用由化肥厂根据测土配方结果生产的水稻专用肥,大力推广紫云英、沼液等有机肥。

(5)使用新机械。用拖拉机耕耙农田,用插秧机插秧,用收割机收割。

在核心示范片,突出抓住壮秧的培育、配方施肥、湿润灌溉、及时烤田和病虫防治等环节,培训、组织一支专业防治队,立足保苗、保根、保叶、保穗4个环节,对重大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在秧苗期抓治黑尾叶蝉,防普矮病环节;分蘖盛期抓稻根尖线虫病防治,保根防早衰环节;螟虫及卷叶螟发生危害期防治保叶护苗环节;破口期防治穗颈瘟、螟虫白穗、纹枯病保穗环节,确保稻苗健壮生长,为实现水稻高产提供保证。

4开展竞赛,调动农户学科学、用科学、创高产的积极性

为鼓励农民创高产,充分调动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项目领导小组在核心示范片建立了高产评比奖励制度,在水稻成熟期组织领导小组、指导组、示范骨干10人,对示范片田块进行目测,筛选出前10名进入第2轮实割测产,凡进入前3名的农户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第1名奖励1 500元、第2名奖励1 000元、第3名奖励500元,并发给荣誉证书,要求获奖户总结高产经验,向其他农户推广。通过开展高产创建竞赛,农户学科学、用科学、创高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5邀请专家指导,促进项目保质保量实施

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实施,省、市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岗位专家主持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多次到田间地头检查指导,促进项目顺利实施。2009年通过向农民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变粗耕粗种为精耕细作,使项目区内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平均产量由2008年以前的不到6 300kg/hm2提高到2009年的8 250kg/hm2以上,增幅31%。

6几点体会

(1)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能充分利用本省农业科技资源,促进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接,能大大提高科技成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2)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能优化配置现有农业科技资源,建立从科研到推广、从实验室到田间、从科学家到农户、从科技成果到转化为生产力等环节紧密衔接的有效机制[4]。

(3)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能突出研究重点,突破技术瓶颈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和综合试验示范,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转化率。

7参考文献

[1] 张鸿.长江上游片区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研讨会在成都召开[j].四川农业科技2009(11):31.

[2] 王海.论杂交水稻产业发展中的三大体系建设[j].江西农业学报,2005(4):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