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时间:2023-09-05 17:00: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第1篇

一、“营改增”对铁路运输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

1.影响营业收入

按照《营业税改增值税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运输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1%,营业收入需换算成不含税的收入,即“营改增”后营业收入=“营改增”前营业收入÷(1+增值税率),在实现相同运输量的情况下,将会减少确定的营业收入,减少比例=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100%,由此可看出,假如运价未发生变化,计算同等收入水平的企业,“营改增”后确认营业收入的减少比率与增值税率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2.影响营业成本

铁路运输业企业的营业成本基本上由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银行贷款支出的利息、固定资产养护支出、路网及机车工电辆、电力机车接触网用电支出和机车油料消耗等组成,以上这些费用是营业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也是营业成本中的一部分,实行“营改增”后,营业成本中减少了营业税金这部分费用,仅剩下教育费附加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其他税费,营业成本如果是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将发票中列示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列入营业成本中的数额就会相应减少。

3.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和入账价值

实行“营改增”后,固定资产原值会保护先前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进项税额,使得不能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也无法减少固定资产已计提的折旧,实行“营改增”后购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用来抵扣销项税额。因为铁路运输企业拥有十分庞大的固定资产购置规模,需要把全部的固定资产购置安装完毕方可投入运营生产使用,所以在试点方案开始初期,会出现进项税额没有办法被足够的销项税额所抵扣的实际情况。实行“营改增”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原值中不在包含进项税额,所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会减少,导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也相应的减少。

4.影响公司净利润和现金流量

增值税又叫流转税,尽管增值税实行价外核算,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费用之外的核算系统进行核算,而企业的净利润是收入减掉成本、费用与损失后的余额,增值税与企业的净利润虽然关系不大。但铁路运输企业因提供运输等劳务而增加的现金流入量是增值税与价款的合计,假如现金流入量不变,增值税销项税额与企业收入成反向变化关系,增值税销项税额减少,代表企业的收入额增多,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多,企业的收入减少。因此,企业的净利润对增值税销项税额有决定性作用。

二、总结与思考

铁路运输企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过程中,由于制度和自身业务特点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增加税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从制度层面讲,由于试点开展地区与行业有限,铁路运输企业外购的货物与劳务中还有部分无法进行抵扣,因此试点初期铁路运输企业或许会因为抵扣不全,而导致短期内企业税收负担增加;另一方面从企业层面讲,由于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结构、发展时期、经营策略不同,在改革初期,税收负担或许也会有所增加。所以针对改革试点初期税收负担可能增加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建议考虑进一步降低税率

根据试点方案的指导思想,即“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政府在税制转型交通运输业时,必须保持企业在转型后不会损失利益,虽然在营改增税制转换后对交通运输业设置了一档 11%的较低税率,但由于铁路运输业成本支出较为特殊,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多,相对来说 11% 仍是一个较高的税率,使铁路运输业的税率不下降反而上升,因此,在进项抵扣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应继续降低税率或实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使铁路运输业能较好的发展。

第2篇

摘 要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管理信息化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利用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复杂的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从而实现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并形成科学的企业财务决策和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目的,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集成的一个系统的工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综合性非常强,其涉及了财务管理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如果能够科学、高效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决策的制定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分析

概括来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大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企业财务工作囊括了大量的核算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数据庞大而复杂,工作的要求精细且精准,如果利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来开展这部分工作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很容易出错,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但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却能够使这部分工作变得简单且精确,从而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管理工作效率。

其次,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重要内容。通过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可以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完成,从而能够确保企业的财务机构随时的了解大额成本支出、库存以及审批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了对企业成本有效控制。

最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高业务的协同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传达的实时性更强,从而提高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度,确保了企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会计电算化阶段、计算机财务一体化阶段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不断探索和追求高效的管理模式的结果,而且其发展的现状也是值得认可和肯定的。相关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滚利信息化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概括来说,目前具有普遍性的几个问题,主要如下: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仍然缺乏一个充分的认识,甚至是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某些企业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指的就是会计电算化建设或者是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应用来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简单的记录、汇总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等等,而却没有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财务数据的分析与整合上,从而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

其次,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滞后。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是企业开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但是,由于受目前软件开发人才设计理念和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财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都处于滞后的状态,普遍面临种类少、功能简单、应用软件和信息编码标准以及口径不统一等问题。

最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要完成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这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企业内部的这样的人才非常匮乏,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存在新知识或是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观念滞后,缺乏创新精神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度和科学性。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特提出了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首先,注意加深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要加深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一是,要注意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认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是,要注意加深企业的员工,尤其是财务人员,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贯彻和执行。

其次,注意选用符合企业管理理念的软件和技术。在全面认识和了解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的基础上,企业应针对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管理理念,在参考其它企业成功开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符合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软件,或者是直接与软件公司合作,根据企业的特色和需求,来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软件,以确保软件的可用性和科学性。

最后,要注意通过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和有侧重点的引入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方式,来选拔和培养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骨干人才,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必备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蒋广涛.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05).

第3篇

(一)公司股东与股东会行驶权利出现的方式出现偏差

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而且还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有些企业不顾市场走向,对其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投资运作由首长决策,财会人员无权参与。二是认为财务管理束缚企业手脚,财务机构人员可有可无。三是财务人员素质要求不高,能编制财务报表就可以。四是能服从“指示”的就使用,不听从“指示”的就撤换。五是强调企业要有自主权,拒绝财税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等。

财务管理是每一家企业都十分很重视的内容。企业的规模和性质不同,其财务机构的设置、内部岗位设置、人员设置也会有所差别。但从企业财务管理应具备的职能上看,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应该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职能: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支持,是企业财务最基础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会计核算有一套严格的确认、记量、记录与报告程序与方法。会计是用价值的方式来记录企业经营过程,反映经营得失,报告经营成果。会计的审核和计算只有在业务发生后才能进行,因此会计核算都是事后反映,其依据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会计政策、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等进行分类整理。

(2)会计监督。除会计核算外,企业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监督了。会计监督是全方位的,包含企业各个方面,其中对企业资金的监督是每家企业都非常重视的事。对任何企业来说,资金的运用与管理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财务部门,其重要职能包含资金的筹集、调度与监管。

(3)监控资产。财务部门可通过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资产的抽查与盘点,将企业资产实物与财务记录数据是否相符进行对比,从资产监管的角度来参与企业资产管理,以保证财务记录的真实性及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性。

(4)管好信用。企业经营都会与客户之间发生一些往来款项,其中不乏赊销。随着赊销业务的增加,企业会可能会产生许多呆坏账,在毛利率不高的情况下,呆坏账往往超过企业全年利润,为控制呆坏账的发生,企业间的信用管理与控制也越来越被企业重视。

(5)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它主要从管理的角度,根据决策者的需要重新将企业以往发生的财务事项进行重新组合,分解,利用趋势预测等方法,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决策数据。企业财务应在会计核算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管理会计,对企业生产经营、融资、投资方案等提供好决策数据,做好参谋。

(6)绩效考核。谈到绩效考核,少不了各项完成指标的计量与比较,这些计量与比较少不了会计方面价值计量,而且大多是价值计量,生产过程中的增值、费用控制、产值等,这些都是财务会计的计量范围,在价值计量上企业还没有哪一个部门能比财务部门更专业和全面,因此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少不了财务部门的参与,绩效考核中的大部分计算工作成为财务职责工作之一,分解、计算各部门绩效是财务部须做的六项职能之一。

(二)完善企业财务现行管理体制的建议

(1)企业需要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一步理顺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并形成横向的、纵向的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2)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拓宽财务管理范围,例如将工程项目前期的财务评价、资金筹集、工程计量、合同签订、变更审核、项目后评估等纳入财务管理范畴。在会计核算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会计核算的协调与轴心作用,建立一套能与工程、技术、协调等职能部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完整的账务系统和辅助账务系统。

(3)结合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特点,并结合概预算编制办法中项目内容和名称细化会计核算,科学合理的设置会计核算的一级、二级、三级核算科目。科目设置便于与企业台账进行核对,并建立好相关辅助台账(固定资产台账、合同辅助台账、贷款及利息台账、代扣代缴税金等其他类型台账等)。

(4)确保会计资料内容的真实、完整、准确。企业的会计数据及资料是企业历史的再现,这些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分析,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5)建立健全企业的社会诚信机制。要求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者在社会经济运作中遵纪守法,严守惯例和规则,建立诚实、可靠的信誉,绝不允许有半点含糊不清,因为企业诚信度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与衰败具有巨大影响。

二、对企业资金监督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一)企业资金监督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

企业财务管理,要树立“大财务”管理理念。作为一般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的职能主要由财务部门来行使,财权相对集中于财务部门,真正财务部门的职能是有限的而且多属于事后的管理与监督。财务部门只是财务管理的轴心机构。因此,财务部门必须发挥综合协调、监督与管理并进行科学预决策的职能,才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完整职能作用的发挥。企业财务管理重点在于按照最低资金成本原则合理有效地筹集资金,并在实现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确保项目费用支出最低。

(二)完善企业资金监督管理的建议

(1)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可以加深员工对建立管理体系能够提高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牢固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理念,主动克服和纠正过去工作中的旧习,自觉严格按照体系规定的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不但要有规范的制度、严格的标准体系,而且要有严密、严谨和有效的督察保障体系。要建立完善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管理规范,健全集体决策制度,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经民主讨论决策。

(2)建立资金管理的超前防范机制。源头防范。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办理企业内部非诉讼的法律事务,提供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法律信息,从源头上防范资金安全。

(3)强化资金监管力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了标准与规范。而制度的落实与有效执行是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一要加强合同管理,没有合同或协议则不许动用资金。二要加强往来债权的清理力度,及时清理往来账项。三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规行为。四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将资金管理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五要加强财务人员岗位管理,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

第4篇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要发展就要依靠财务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所以,当前财务管理要在网络的大环境下进行改革。本文主要围绕当前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经济;企业;财务管理

一、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陈旧。我国有很多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一般企业的产权都在经营者手中。这样的企业大部分的精力都是销售与生产上,在财会部门的管理上比较欠缺,多是经营者对企业进行管理。这样的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不能够给经营者提供合理化的建议,而是要单纯的服从于经营者的要求,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制度还不够完善比较陈旧,缺乏科学的管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中,财务管理人员多重视企业的现有资产,而没有考虑隐形的资产。

2.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网络经济活动,互联网具有虚拟化的特点,这给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企业内部对信息管理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管理者还不能够适应当前环境的发展,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差,会给企业带来危机。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很多企业多是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而忽略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经验,财务管理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系统的掌握财务管理知识,不利于财务管理在企业中作用。有些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企业的利益,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路

1.创新财务管理体制。传统的财务管理多是对企业现有的资源进行管理,而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活动多是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形成网络上的合作。网络的共享性要求企业之间要有团队意识,把直线管理模式与交叉管理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充分利用企业中的财务管理资源。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资金进行管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企业的管理多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这样有利于对企业无形的资产进行管理。所以,要创新财务管理体制,重视信息资源。

2.改变财务管理内容。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使财务管理呈现多元化,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履行社会责任,把责任意识归纳到财务管理中,比如致力于慈善事业、文化教育、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企业改变财务管理内容,树立正确的经营目标,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双赢。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的模式也从以往的对账变为可以远程进行操作处理。利用了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使财务管理走向动态,拓宽了财务管理的能力,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在财务管理内容上,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重视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管理,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加快发展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为了保证网络财务管理的安全,需要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从制度上建立健全财务安全管理系统,把现代先进的技术融入到企业的安全网中,用来保护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企业可以引进具有复合型人才,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

三、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需要具有高素质人才对企业进行管理,培养具有信息技术、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是当前企业管理的必经之路。为了适应当前网络经济背景,企业相关部门为了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就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2.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的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多是以数字化的形态来呈现,所以导致财务信息多是动态性的,具有不确定的因素。当前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为了收集更多的信息,就需要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把信息通过网络展示出来,让人们更直观的看到信息,财务信息也会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使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了解当前企业财务的现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安全系统。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之后,要根据当前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系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对企业网络管理与经营、网络安全、电子交易以及电子资金安全等问题,要求企业要在制度上和技术上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安全系统进行监管,对企业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让他们能够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不受侵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要抓住当前环境提供的机会,勇于迎接挑战,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结合当前的情况找到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

作者:邓冉 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林磊.基于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经界,2015,(23):304.

第5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创新 探讨

随着企业市场经济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也面临着发展与挑战。而良好的企业管理措施是一个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必要前提,财务管理是企业资金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于企业的各种行为都密切相关。因此,只有不断的提升和创新企业管理的质量,才能提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一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在当前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重视

目前,一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简单的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企业的付款人,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的其他作用和功能。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的工作也很少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要求,甚至某些管理者还将自己个人的一些观念置入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滞后。

2.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一些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在科技与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企业管理得不到创新,继续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势必难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管理的业务能力也就会变得相对落后,从而很可能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其他业务管理脱节,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的管理工作都采取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成果,但由于信息化管理模式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兼容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并没有真正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二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建议

1.提高企业的财务预算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资金的流动,而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就是流动资金的不足。因此,提高企业的财务预算水平,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首先,需要明确财务预算目标,财务预算是在企业的经营目标之前进行的,企业的经营目标又包含盈利目标和其他一些目标,作为企业必须全面的掌握各方面的开支,然后将这些目标的预算与财务预算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比较,有效的做好企业的整个预算工作。其次还需要根据企业的预算的基本准则来进行财务预算工作以及财务预算的报告应当结合客观实际等。

2.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首先,需要积极寻找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问题存在的一些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外在的因素和内在的问题。例如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偏高,自身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都会导致成本控制的失控。其次是需要尽量减少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各种因素,当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从企业内部着想,这样才能更好的拓展企业管理者们的视野。

3.加强企业的资金流量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加强企业的资金流量管理,而加强企业资金流量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落实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制度,要把这一制度落实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当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而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防止管理漏洞的存在,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除此外还需要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

4.加强企业的全面资产管理

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企业的全面资产管理,企业整体资本的运营效益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效益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益,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要想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益,就需要减少企业资产的闲置和流失,实现资产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内部协调能力,加强企业的营销战略,尽量避免企业产品的积压,最好做到企业产品的供不应求,这样才能加快企业资本的运转速度,实现企业资本的快速流通。

三 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需要创新企业的理财观念,企业理财时不仅要注重物质资产与金融资本,而且需要注重创新理财观念;其次,是需要创新企业的财务分析手段,财务分析手段可以设立几个考核的指标:一是创新指标,二是效率指标,三是市价指标,四是稳定指标;再次是需要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桌面型财务管理必将被网络式财务管理所取代,从而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还有是需要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一套科学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能够有效的优化企业的理财行为以及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最后,是需要创新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考核指标,充实企业的财务评价内容,进而实现企业财务评价的目标。

四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不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坚信,通过广大企业工作者和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将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何思东.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商业,2009(3)

[2]张锡明.浅议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

第6篇

1.ERP系统的内容体系

1.1 ERP系统的内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手段,形成企业资源信息的集成管理平台,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应用ERP系统,实现了企业会计信息及管理流程的有效重组,提高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的有效集成与综合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

ERP系统能够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创造出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ERP系统的实施应用,给企业经营发展、内外部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改善。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改变。但针对适用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ERP集成化管理模式仍需不断探索与完善,ERP系统的实施仍需与企业实际进行有效的衔接与融合。

1.2 ERP 系统的功能模块构成

ERP 系统实施涵盖了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采购、库存、质量、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并能够将各子系统实现很好的集成化。从系统实施功能分析,ERP 系统常规模块主要包括财务会计(FI)、成本控制(CO)、资产管理(AM)、项目管理(PS)、物料管理(MM)、资金管理(TR)、质量管理(QA)、人力资源(HR)、生产计划(PP)和销售分销(SD)等模块及较好的高度系统集成。

1.3 ERP 系统的主要特点

(1)ERP系统具有较强的集成性。ERP 系统实现了企业计划、制造、供销、库存、项目管理、服务、运输等业务子系统的高度集成,形成了一体化的业务流程操作与财务管理融合,使得财务与业务、业务与业务之间相互衔接。

(2)ERP系统具有较好的共享性。ERP系统的实施能够使得企业经济活动形成的原始数据通过录入系统,实现数据的模块间融合集成及共享。

(3)ERP系统具有一定的高效性。ERP系统能够使得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业务操作机数据及时的反馈到财务管理系统当中,并成为企业报表数据的基础单元,提高了企业业务信息的监测与数据收集、管理、决策。

(4)ERP系统具有较好的系统性。ERP系统能够保障财务信息的有效收集、统计、分析及控制,推动财务管理职称业务流程的调整,保障相关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本管理。

2.ERP系统实施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1 ERP系统实施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ERP系统具有很好的高度集成、实时、动态管理的特性,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了很好的价值链集成,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ERP系统实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保障,为企业全方位的业务管理及战略决策提供了系统的信息资源支撑。

(2)ERP 系统实施优化了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强化了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水平,降低了企业运营资金风险,提高了企业综合管理的稳定性。

(3)ERP系统实施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化的转变,能够通过ERP系统的资源集成与控制,对企业财务经营进行很好的分析、预测及控制,推动企业运行机制优化。

(4)ERP系统的实施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及集成管理思想,融入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与决策水平。

2.2 ERP系统实施在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引入并实施了ERP系统,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也暴漏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企业在ERP系统实施中财务管理内部环境体系较差,管理规范不科学,主管意愿对财务管理工作及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财务模块化实施压力较大;其次,ERP系统实施与原财务管理体系融合难度较大,由于财务信息及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保密性,需要对原财务管理流程进行有效的重组才能保障ERP系统的实施应用,因此与原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及融合压力较大;最后,企业内部对ERP系统实施的积极性及认识程度不足,往往流于表面,没有实现有效的业务流程重组、业务信息集成,业务模块衔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3.构建科学的ERP 系统实施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体系

集成化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将财务与业务、与

供应链集成起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及效益。科学的集成化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涵盖预算编制子系统、预算控制子系统、预算分析与考核子系统;构建集中式资金管理系统;建立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完善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形成有效的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管理体系。

集成化财务管理体系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企业财务系统的整体优化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2)能够动态的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3)有利于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4)有利于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推行,提高成本控制水平;(5)有利于强化企业财务的监督管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4.ERP系统实施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建议

首先,应该全面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提高ERP系统实施的执行能力,保障系统实施

的全面性及适用性,提高企业管控的效果。其次,应该高度重视ERP系统实施与企业实际的有效融合,实现对满足企业管理需要、持续发展、经营发展提升的有效管理创新及改善,形成个性化ERP系统有效实施与深入应用。再次,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网络化技术,实现企业信息的高度集成与高度共享,为企业战略制定与目标实现提供保障。最后,应该全面提高企业ERP系统实施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满足企业财务管理优化与经营发展提升的需要,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共享平台与持续改进机制。

参考文献:

[1]孙言明. ERP系统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模式研究[J]. 时代金融,2013,21:81

[2]胡艳芳. ERP环境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优化模式的探讨[J]. 经济师,2013,02:151-154

第7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文章首先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一元化转变为了多元化、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了企业的投资重点、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由单纯的资金转为囊括知识资本几个层面分析了在知识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即: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重新审视和确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科学扩展以及强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三点,希望能够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知识经济 企业 工作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重要阶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与此相对应的,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知识型企业的诸多优势也不断凸显,并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知识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知识经济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一元化转变为了多元化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有关企业的资金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过程,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总目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常来说,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目标主要有三种,即:利润最大化、每股益余最大化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但是,以上这几种财务目标都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则需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目标与社会责任。因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开始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但要追求股东利益,还要重视其它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由一元化转变为了多元化。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了企业的投资重点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本的重要性开始日渐凸显,知识逐渐成为了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与此相对应的,企业的资本结构也相应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大上升。而这一点,在目前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例如:美国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以超过500亿美元,由此可见,无形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看出在未来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将会逐渐成为企业的投资重点之一。

而在以往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通常处于次要的地位,多数企业仅限于对无形资产的被动的计价、摊销以及转让等工作上。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如果还是延续以往的工作方式,不重视对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就极易出现决策失误的问题。因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财务人员必须要仔细研究企业的无形资产所带来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来正确的对企业的无形资产投资进行决策和分析。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由单纯的资金转为囊括知识资本

在以往的工业经济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资金,也就是对资金的操作与把握。其具体囊括企业资金的筹集、投入、收回、分配以及运营资金的管理等多项内容。而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资本开始在企业资本的构成结构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传统的单纯的资金操作和把握,开始向知识资本的管理转变。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也开始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之一。这一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二、有关知识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重新审视和确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既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归宿点,在知识背景下,要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就应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重新审视和确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概括来说,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不同的相关者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相应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也有着不同的财务要求。因此,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重新进行审视和定位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所有相关者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应在保证股东的利益,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之上追求相关者的利益,并通过多种分配手段让相关者的利益得到切实的落实。

(二)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科学扩展

在知识背景下,当知识资本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之后,相应的也就带来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扩展问题。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扩展问题,是在知识背景下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科学扩展,首先,财务人员应重视企业筹资管理内容的扩展,将以往的物质资本扩展为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其次,应关注投资管理内容的扩展,重视智力资本投资在企业投资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同时注意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再次,应重视企业资产管理内容的扩展,在知识资产管理的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将知识资产的筹集、运作以及保值、增值等多个环节都纳入管理的范畴;最后,要注意收益分配管理的扩展。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式也要参与分配的过程,因此,以往的分配方式也要随之进行科学的扩展。

(三)强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

在知识背景下,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科学高效的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要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强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

具体来说,要强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逐步完善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要完善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应注意完善企业的决策审批制度、职责分工制度、作价审核制度、合同查证制度以及账簿记录制度和定期复核维护制度等一系列与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制度,其中尤其要重视企业内部信息保密制度和无形资产个人责任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必备的制度保障;其次,要强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还要注意完善企业的无形资产核算体系。通过企业无形资产核算体系的完善来有计划的逐步清华企业无形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再次,要强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应重视企业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管理。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企业的无形资产开发,防治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最后,要强化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还应注意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利用。企业在无形资产的开发过程中,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非常大,而一旦开发成功复制的成本却很低,因此,企业一定要注意对本企业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利用,在通过多种方法来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不受侵犯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利用企业的无形资产,让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新安.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会计的创新.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秦四芳,闫舒静.现阶段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创新的思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2).

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经济的载体――我国企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而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财务管理信息化也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积极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既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化。同时,企业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通过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紧密衔接,实现了企业业务流程、财务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的有效整合,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促进了信息的共享性。依靠凭证录入取得信息的传统财务会计逐渐被三流的集成所取代,使得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及时、精确、全面,为实现财务流程重组、过程控制和实时分析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使用财务会计软件,实现会计电算化,用计算机手段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第二个阶段是企业内部运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软件,将总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收支相联系,实现单一财务环节管理的信息化。第三阶段是使用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按照“统一计算机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财务系统与供应、生产、销售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或直接利用互联网,使总公司和各分公司均能及时接收、传递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和报表使用者服务。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渐变化过程,但只有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且工作没有明确的方法学体系及评价体系,有许多理论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热点论题有: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财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供销存等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机衔接和统一规划,适合本企业管理流程的软件开发、引进与推广应用等。现阶段,我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正在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规范和标准不统一,实现信息共享困难,集团公司监管不到位。由于使用的财务软件各不相同,存在核算基础不统一、使用的科目和代码不一致、执行的会计政策存在差异等情况。而且,大量财务信息不能及时上报上级单位,上级单位仅能通过报表了解各单位财务状况,无法直接对财务信息进行汇总和二次加工。在加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自下而上传递速度慢、信息量小,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信息没有集成,无法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集成,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相脱节,无法对业务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

3.资金的动态管理困难。资金管理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手段欠缺等问题,下属部分单位有多头开户的现象。由于资金管理不严,存在体外循环、沉淀现象,资金周转慢、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进而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的诞生,它代表着一种革新的观念,一种新的会计理念的产生,是财务管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为应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必要前提,以业务流程重组作为指导思想,把现代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集成化的方式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创立一个具备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动态控制能力的网络,从而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企业级决策信息的网络财务系统。

2.正确把握企业的方向,做好整体规划,开发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系统,提高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信息化的实行必须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情况相结合,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作为软件开发和使用的基础,以企业的自身需求作为软件开发的基本方向,积极合理地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变革,通过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结合,利用技术创新稳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这就使得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还要懂业务,无形中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样,它也对非财务人员的其他员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有,建立企业信息化培训体系,提高人员技能,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员工制度执行力,就显得迫在眉睫。并且,还要多层次、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认同,取得员工对内部财务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发挥企业员工在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给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更有利的决策依据,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全面集成和共享,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于光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策略[J].会计之友,2010(07).

[2]叶陈刚,谭惠芳.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2).

第9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下属企业 财务管理

一、引言

针对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言,还需要对其出现的原因展开探析, 以期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强化财务工作效率、质量。

二、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现如今,风险调控以及防范意识不强成为了制约事业单位对下属企业展开实际财务管理工作较为常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着手进行投资时,会造成难以准确测评、预测相关的投资活动,极易致使盲目投资决策的情况出,最终造成下属企业实际的经济收益难以真正符合企业预期制定的目标。

(二)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

目前,在下属企业的财务预算编订工作中,相关的事业单位的工作还未切实的落实,难以达到一定的准确性,往往出现和实际情况不符的缺陷。正是由于预算编定和落实情况差距甚大,致使在对下属企业具体的预算执行工作中,难以制定出健全的法规,最终使得在事业单位对下属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之初,没有行之有效的参考标注,严重制约着预算编制的实效性,带给预算执行工作不必要的麻烦。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成为了困扰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一大主因,最为突出的缺陷就是在管理力度上不尽人意,过于重视金钱,而轻视了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下属企业应用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未完善,难以有效制约各项工作的规范性,造成资产的盘亏。再者,事业单位对下属企业相应的固定资产,往往会出现一些比如私下扩大投资力度、不及时记账、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冲账不合规定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三、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对下属企业的财务内部审计

在下属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中,内部审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为下属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展开对下属企业相关财务成本、财务收支的审计。一般情况下,审计内容主要涉及了年度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对下属企业一年度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展开的审计工作就是年度审计,以期掌握企业一年度内具体的效益,确保财务报表据的正确性,避免瞒报、虚报情况的出现;离任审计其实就是在应用经济数据的基础上,对企业相关领导者在职期间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的审计活动;专项审计就是为了进一步对企业清理债权、债务行为切实进行监督,而对下属企业实际的应收、应付账款的审计,有效转变了下属企业应收、应付的结构,帮助下属企业重新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重视,避免企业坏账现象的出现。

(二)放权让利,使权责明晰化

追根究底,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会发生各类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事业单位、下属企业二者间相关的责权利关系未能明晰化。鉴于此,要想帮助下属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切实的实现高效化,第一步,就需要有效改革事业单位、下属企业二者间的关系,而改革的最大任务就是让利放权,进一步对二者间的权利、责任关系进行明确。第二步,就需要对下属企业探讨实施转换机制,进一步重组资产,吸引外来投资者的加入,促进其成为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第三步,针对一部分具有优良发展前景的下属企业而言,则需要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具有长期发展战略的目标,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领导班子。

(三)统一管理固定资产投入

在实际的事业单位、下属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需要在一定统一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期避免一些下属企业的工作者应用自身的职务,而进行损公肥私的活动。鉴于此,这就需要下属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入、更新工作时,需要将工作进展情况切实、有效的上报给事业单位,通过单位的统一化管理,最终达到强化事业单位、下属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的应用效率,以期降低固定资产的闲置现象,杜绝浪费。

(四)合理分配下属企业的经营收益

下属企业经营的主动性和资产收益分配的合理息相关。鉴于此,这就需要相关的事业单位不能仅仅将下属企业单纯的作为利润创造的单位,而是需要帮助下属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起初共同商定的手段、形式等条件,对具体的经营收益进行合理的分配。另一方面,针对一些经营业绩优秀的下属企业的管理者、员工需要进行一定的绩效奖励,而针对一些经营业绩低劣的企业、人员需要展开相应的惩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复杂的一项工程,我们简析了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进一步维护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 要 财务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提高企业竞争力就是为企业赢得了生存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分析新时期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要求入手,进而从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两个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新形势 企业 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逐步加快,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据国家工信部统计2010年末,我国仅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1100万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国外企业也逐步进入到国内市场,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苦练内功,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了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立足并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财务管理制度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财务管理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对实现企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要求

(一)财务管理的全面化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一是全过程性。从企业原材料选购之初,到企业生产销售及信息反馈无不涉及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在生产经营阶段,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原材料与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全员性。从企业管理层到一般的员工,从企业行政部门到一线生产部门,无不涉及财务管理工作,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与财务管理工作密切相连;三是全方位性。从财务预算到财务风险,从资金流动到监督管理,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流程,是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直观反映。

(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含量的增加,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要求也更为迫切。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化作为支撑,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企业现状,准确包围市场动向,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撑。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多,范围广的实际,要求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具有信息化素质,从而使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

(三)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是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而已同样如此。一是工作人员规范化。要在选人用人上建立规范的机制,将真正适合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选进部门之中;要规范用人机制,树立以成绩为标准的观念,同时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和奖惩力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财务制度规范化。将其他的企业的先进经验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适合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制度落实。三是监督管理规范化。建立定期监督与不定期抽查,日常管理与阶段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规范监督管理职能。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还有误区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多以家族式、合伙式的企业形式为主,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一是对某些企业管理者而言简单地将财务管理工作于普通的会计工作相等同,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的认识,导致在日常的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二是企业各部门之间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支持,片面的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就是对其工作的监督,导致了日常工作中相互配合意识不足,影响了企业整体效能的提升;三是对普通员工而言,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与自身没有任何关系,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粗疏。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还有欠缺

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一是对财务管理部门工作职能定位不准确,片面的强调其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作用,忽视其其他的工作职能;二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定位上,没有明确的划分和相关工作的协调机制,导致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让人满意;三是在财务管理考评、奖惩机制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影响财务管理工作职能发挥;四是在相关制度的落实方面还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许多制度在企业,特别是在企业的基层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四是在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使用方面还有不足。在财务人员的选拔上,没有将职业道德与业务技能作为选拔的标准,而是将是否能够与管理者的步调一致作为条件,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发挥,在培训和使用方面,没有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绩效考核、奖惩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三)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还不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还不高。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节日趋复杂,相关数据越来越详细,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标准也更高。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或是相关的系统只能满足日常的记账式的需要,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预测;二是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工作落实还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基层的工作经验或是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业务不熟悉导致对企业财务监督不到位,影响职能的发挥,同时有些基层部门由于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或是出于私利的因素,导致在监督中存在欺上瞒下的现象;三是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还没得到重视。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对市场信息、企业相关数据的分析、预测和建议不科学、不及时,未能给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影响相关决策的科学性。

四、提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顺应时展需要

新时代的到来,高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都要求企业必须尽快转变思维模式,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一是管理者要将财务管理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将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尊重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将企业其他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职责与相互关系进一步明确,增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意识。不随意干涉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管理的独立、客观、公正;三是要树立风险意识,时刻牢记财务风险的观念,营造企业上下配合财务管理工作的氛围。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强化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相关规则制度,并极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明确相关工作岗位的权限,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制约,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及时、完整。将财务人员监督与工作人员相互监督、日常监督和重要阶段监控结合起来,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效益。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注重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特别是经营风险意识,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敏感的职业判断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牢记职业规范,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合法有效。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管理效益

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对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形成与企业生产营销等市场信息相融相伴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并建立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在保证财会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发财务信息的利用价值,发挥财务信息在企业各类信息中的主渠道作用,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桂洪海.新经济时代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北方经贸.2011(12).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模式 创新 意义 建议

一、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管理的内涵非常广泛,其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涵盖了实际工作中对大小事务的整体控制和协调。财务管理,即是对财务方面的工作的掌控,既包括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掌控,也包括对企业资金流、成本、利润等财务要素的计算和分析。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而言,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思想传统、做法僵化,存在投机取巧现象等,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之,自新会计制度实施以来,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调整不及时,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适应,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工作实效。新会计制度较传统的会计制度有了一定改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逐步适应新会计制度,加强理论创新,借鉴先进经验,以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为企业的综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与执行

(一)健全财务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工作规范进行

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工作中的具体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规范明确的制度,为员工如何做好工作提出了指引,是员工调整自己工作行为的依据,也方便了企业管理层对员工工作的整体把握和控制。要制订并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既包括成本控制制度等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制度,也包括奖惩激励制度等对员工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的制度。要注意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及时掌握最新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度规定,确保制度规范有效。

(二)对业务进行独立核算

由于每个业务都有其自身特点,成本和收益都可以独立计算,因此完全可以选择独立核算。在核算时应重点考虑业务规模、业务进度及特点等要素,同时应对核算人的权利及责任予以明确,确保核算的独立性。如果条件允许,应该成立专门针对每个业务的工作小组,选择相应的财会人员为组员,小组负责业务的财务核算工作的所有适宜,并承担责任。

(三)做好企业部门内部预算的编制及审查工作

企业部门内部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成功控制成本、增加利润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高低,关系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状况的监督和把握,必须做好编制及审查工作。企业运营的各类数据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在预算编制中必须保证该数据是真实准确的,同时,必须按照确定的规则编制预算。在预算编制结束后的审查也非常重要,不仅要对预算的真实可靠性进行审查,同时也要关注预算与企业实际的契合程度,保证预算编制质量。

(四)妥善调配企业运营资金

企业资金运转是否流畅、高效,对于企业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必须对资金流进行合体调配。要着重抓好投标、成本、资金、材料和非生产性开支5个重要环节。同时,要严格执行资金预算和审批制度,避免甚至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对于已经完结的业务,要进行及时的清理结算,促进资金及时回笼,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三、构建财务信息披露系统

财务信息制作需要注重相关(relevant)且忠实呈现(faithful representation)。财务信息若具“相关”与“忠实呈现”的特质时,将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作出与组织相关的决策。良好的财务信息也需具备“可供比较”以及”可被了解”的能力。“可供比较”同时涵盖了“一致性”的特质。“可供比较”的意义是让使用者可以判别两组经济现象的异同之处,进而增进使用者在资源配置上的选择使用能力。而“一致性”指的则是利用相同的会计准则与程序制作财务信息,这个相同的准则应该同时适用于不同期间或是不同组织之间。采取“一致性”是手段,目的是让采取该原则制作出来的财务信息有助于达成“可供比较”的目的。“可被了解”指的则是财务信息的信息应该能让具基本知识的使用者清楚理解该信息的内涵。

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及监督工作的信息系统需确保信息系统可提供各种管理数据,以作为分析解释的依据,并作为决策的参考。计划的执行需要持续及动态的控制,而管理控制有赖健全财务及会计制度系统,将企业营运活动加以记录分类汇总,从而产生足以公允表达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信息,以帮助会计监督人员通过有效的数字信息开展自身工作。财务及财务信息的表达,为使会计监督人员对行动及决策产生真正效应,信息的编制者应了解当前组织财务面对的问题,以设计提供良好品质的信息。一般言之,优良财务及财务信息涵盖如下内容:合适的组织结构及可控制性;包含例外管理原则;在特定的期间内按规定有序编制;适应会计监督人员的需要;简单、易懂的提供重要财务信息;正确且能说明重大的差异;迅速及适时的编制与表达;具有有建设性。

参考文献:

[1]郭宗文.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

[2]宁波.试论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J].商业文化,2011(09)

第12篇

引言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施工企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更大的挑战,建筑施工竞争越来越激烈,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传统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全面的实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问题与优化建议的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及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意义。

一、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为施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要求

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追求自身利润,而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施工企业的利润核算的关键,其对及其发现施工企业运营存在的相关问题,指导施工企业调整自身政策有着关键性作用。施工企业通过强化自身财务管理,能够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2.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相对于先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各个施工企业相对于先前均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就导致施工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传统的市场经济下形成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要求。同时随着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内部财务工作所要统计的财务种类更多,财务数量更大。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施工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现阶段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相关问题

1.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虽然施工企业整体实力相对先前有了较大的提升,管理工作也更加规范化,但是施工企业往往过于重视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给予自身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作用。这就导致施工企业内很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直接的影响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给整个施工企业正常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执行效果的优劣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需要的管理决策就需要管理人员来制定与实行。但是现阶段施工企业内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甚至存在兼职管理的情况,直接的影响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的完成。其次,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所需的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也不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提升,直接的影响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保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的执行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现阶段国内很多施工企业内并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内原有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同时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往往仅重视成本收入与支出的审批,并没有做到财务工作应有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及施工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将财务管理工作定义为财务收账与入账之间。此外,部门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仅仅由相关的领导负责,这就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也严重的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的提升。

三、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策略

1.构建出完善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状况,构建出完善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市场的变化,对先前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其次,企业实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处于动态的管理过程中,对于其在实行中出现的漏洞应当进行及时的完善,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好的服务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而不是限制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制定出针对性的财务监督制度,首先实施会计人员委派制,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委派的财务人员的待遇与被委派工程项目部脱钩,由施工企业总财务部进行定期考核,待遇与考核结果挂钩,以保证会计人员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处理财务业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2.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现阶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对于先前有了较大的变化,企业所需的财务管理方法等相对于先前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因此,全面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当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招聘的门槛,从招聘的源头上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质量,建立完善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招聘制度。其次,制定出完善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入职培训与在职培训工作制定,保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及时的提升。这个过程中也应当建立起针对性的培训考核制度,切实的保证在职培训与入职培训的质量。

3.做好施工企业资金预算与资金控制管理

做好施工企业资金预算与资金控制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是非常关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在施工企业开工之前做好项目的预算工作,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的支出情况,编著出科学的资金需求表,为下部进行资金的统筹与投入打下科学的依据。其次,建立请示制度和联签制度,即大额资金通过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后予以支付,避免巨额资金轻率付出而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