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税收筹划风险概念

税收筹划风险概念

时间:2023-09-06 17:0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税收筹划风险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税收筹划风险概念

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税收筹划 有效性

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局限性

(一)对税收筹划存在错误认识

在中国,税收筹划还是一个新理念,还没有引起中小企业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对税收筹划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税收筹划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一种典型的错误认识认为税收筹划就是想尽办法将税收减少到最低,完全不顾税法的规定。企业有意识地利用收入划分不清,违反税收政策,以达到少纳税的目的。这种方法不是税收筹划,而是虚假纳税申报。目前,大部分纳税人对偷税和税收筹划的概念模糊不清,使得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从起步开始就步履维艰。

另外一种错误认识是认为税收筹划仅仅是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与经营无关。这部分纳税人错在将税收和经营区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并错误地认为只需要会计人员通过账目间的相互运作,就能够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殊不知,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与经营息息相关。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适当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把经营项目放在国家鼓励的产业上,既有利于企业的微观发展,又达到了降低税负的目的,这才是税收筹划的根本所在。

(二)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有限导致筹划层次低

目前,进行税收筹划的从业人员,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财税人员还是税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多为专门的财务人员,其知识面普遍较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而税收筹划需要的是知识面广而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系统的财务知识,还需要通晓国内外税制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中小企业这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导致企业税收筹划的层次低、税收筹划范围窄,很多企业只是套用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或者是在某段税收优惠时期套用一些税收筹划方法,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的设立、投融资及经营管理作长远的税收筹划。中小企业中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非常少,绝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低层次的个案筹划,即针对企业某一个具体问题提出的筹划方案。因此,如何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和筹划层次、扩展筹划范围同样是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税收筹划工作存在着各种风险

税务筹划活动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但中小企业往往忽视了税收筹划过程中的风险,使之收效甚微甚至失败。从税收筹划风险成因来看,税收筹划主要包括以下风险:

首先,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总体来看,税收政策风险可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政策选择风险是指税务筹划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好尺度。企业自认为筹划决策合理、合法,但实际上由于政策的差异或认识的偏差可能会受到限制或打击。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是指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每一项税收筹划从项目的选择到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若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可能使得原合理方案变成不合理方案;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适应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税收政策将会不断地被改变乃至取消,因此一些政府调控的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这也会导致企业长期税务筹划风险的产生。

其次,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的风险。从本质上说,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在于它的合法性,现实中这种合法性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无论哪种税,税法都在纳税范围上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且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及其他因素影响,其结果就可能为企业税收筹划带来风险。

最后,投资目的不明确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活动是为了税后利润最大化,而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纳税人往往因税收因素放弃最优的一种方案而改为次优的其他方案,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将导致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最终将招致企业更大的潜在风险损失的发生。

二、中小企业有效税收筹划的目标及意义

(一)中小企业有效税收筹划的目标

传统的税收筹划宗旨是少纳税款与降低税负,有效税务筹划的目标应当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有效税务筹划作为企业的一种理财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必然应以企业财务目标为导向,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目标。因而,有效税务筹划应该始终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来进行。这也是税务筹划最根本、最本质的目标。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如果不着眼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整体目标,仅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惟一标准,有可能导致企业价值的减少。这就要求在税务筹划中要从企业全局出发,从企业整体价值战略高度出发,综合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将税务筹划纳入企业价值创造的战略层次上。

(二)中小企业有效税收筹划的意义

税收筹划具有事前筹划性,即在经营活动开展前,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安排。企业经营决策无非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六个W”:即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en(什么时候做)、where(在什么地方做)、who(谁来做)、how(怎么来做)。企业的决策者在决定这六大元素时需要与一定的税收政策结合起来考虑,根据政府制定的有关税法及其它相关法规进行投资方案、经营方案、纳税方案的精心比较,择优选择,达到合法“节税”,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的。通过综合筹划方案的择优可促使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组织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另外,税收筹划主要是谋划资金运动流程,实现资金、成本、利润的最优效果,这些是以财务会计核算为前提的。为了进行税收筹划,就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会管理,加强会计核算,详细制订财务计划和筹资投资计划。因此,企业财会人员必然要加强对税收法律和财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深刻地理解税收法律和财会知识,提高其自身素质,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增强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有效性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观

首先,积极树立税收筹划意识。税收筹划是企业对其资产、收益的正当维护,保护属于中小企业应有的合法权益。中小企业应当首先树立依法纳税、合法节税的筹划意识。

其次,加大税收筹划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宣传企业税收筹划,重点介绍税收筹划的概念、特点、原则,介绍税收筹划与逃避缴纳税款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区别,介绍税收筹划可能带来的收益及存在的风险。税务征管人员也要在执法活动中让纳税人了解其享有的税收筹划的权利。税务中介机构要通过对企业税收筹划的成功案例的介绍,对比筹划与不筹划的区别,从而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税收筹划意识,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税收筹划水平。

最后,尽快确定税收筹划和避税的法律概念。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逃避缴纳税款的法律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逃避缴纳税款的概念作了明确规定,《征管法》和《刑法》分别对逃避缴纳税款的违法犯罪活动作了处罚规定。然而税收筹划和避税的法律概念一直没有确定。其实,税收筹划应包括避税,避税本身没有违反税法,纳税人在法律范围内有权对自己的事务进行安排以获取更多利益。避税现象的出现暴露出税法的不完善,反过来也推动了税法的进一步修订。正是由于我国没有明确税收筹划和避税的法律概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有必要尽快确定税收筹划和避税的法定概念。

(二)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素质

第一,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会计、财务方面的知识培训,使之熟悉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在企业内部能够建立完善规范的财务制度。同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税法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思想教育,使之熟悉现行税法,在法律允许范围进行税收筹划设计。

第二,促进税收筹划分工专业化。企业在采购、销售和经营等不同阶段都需要熟悉流程的筹划人员,只有在熟悉流程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因此,企业应加强税收筹划人员配备,以促进筹划分工更加细化。

第三,培养大批合格的税收筹划后备人才。经济类高校是培养税收筹划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许多财务专业的大学生不懂税法,影响了以后工作的开展。有必要在大学经济类专业开设税收筹划课程,培养知识全面的财务管理后备人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扩展税收筹划的运作空间。

(三)加强风险意识防范

首先,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提高税务筹划风险意识。税法常常随经济情况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修正次数较其他法律规范更频繁。通过学习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政策,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成功的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目前,我国税制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这就要求纳税人在准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的同时,时刻关注财税政策的变化,应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

其次,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税法制定不同类型的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而且由于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企业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在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上,进行税务筹划。

最后,借助专家,提高税收筹划的成功率。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筹划人员不仅要精通税法和会计,而且还要通晓投资、金融等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因此对于那些自身不能胜任的项目,应该聘请税收筹划专家来进行,以提高税收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从而进一步减少税收筹划的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雯.如何认识企业税收筹划[J].商场现代化.2008,(18):325~325.

[2]梁萍.税收筹划的作用及其思路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2):54~57.

[3]陈湘芗.浅谈税收筹划的相关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5):355~356.

第2篇

(一)因不规范的税务行政执法而产生的风险

企业税收筹划的本质与真正意义上的避税是有差异的,税收筹划工作满足合法性特征的前提,决定了其筹划行为是合法的,并应该获得相应税务机关以及行政持法部门的认同。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税收筹划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定义,使得其存在的本身就具有一定弹性空间,对于税务持法部门来说,不仅存在行政持法上的缺陷,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得其在判断企业税收筹划行为时缺乏客观公正性,可能会出现企业某种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被判定为违法行为的情况,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二)因政策性调整而形成的风险

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工作时,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现行税法规定与政策的变化,没有对税收筹划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导致企业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处罚,不仅使企业形象受到了负面影响,而且使企业产生经济风险。这主要是因为税收筹划工作的事先性,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未能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变化以及其他不定因素的改变而及时调整的话,那么可能会导致这一筹划方案失去合法性或是合理性,最后造成税收筹划的失败。

(三)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缺乏专业水平与风险意识

对于部分企业纳税人而言,普遍缺乏税收筹划意识,加上执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其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一些企业没有配备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就算设置了相应部门和岗位,其从业人员也不具备全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加上其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了解不足,更没有对影响企业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此外,当国家相关税法政策做出变化与调整时,没有及时的了解相关信息,导致其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不合理,甚至可能会与国家相关税法政策相违背,导致税收筹划违法了相关法规。这些都是税收筹划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且专业技能不扎实所导致的税收筹划风险。

二、应对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控策略

(一)规范税务法规以及持法部门的执法行为

由于我国在税法条款中,还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规章来明确定义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因而使得税收筹划存在的本身具备一定的争议性。这也使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在对企业的税收进行稽查与评审时,出现因执法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导致的,企业某些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被认定为违反税法的行为。针对此种情况的发生,国家应积极修订税法中的相关条款,修正税法中不明确以及模糊的定义,并明确界定企业税收筹划行为的概念,使相关部门在持法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这样既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完善了我国的税收法规。

(二)确保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需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协作与配合,而且需要相关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及时了解国家相关税法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税收筹划方案调整。此外,如果企业的经营以及市场环境发生改变时,也须考虑税收筹划方案的合理性。在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制定时,还应充分考虑该种方案的涉税风险,在遵循国家现行税法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税收筹划方案,并确保其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增强税收筹划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其专业技能

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与优劣性,取决于相关税收筹划人员的风险意识与专业知识技能。只有具备了风险防范意识且税务知识全面的税收筹划人员,才能够根据国家税法政策来科学设计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并能根据政策法规发生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因此,为了使税收筹划人员能够具备全面的、专业的税务知识、技能以及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来提高相关人员的执业水平,如:组织税务知识培训、后续教育与考核等,并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税收筹划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积累经验。同时,可以成立税收法规研究小组,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提高其纳税风险防控意识。

(四)做好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工作

一些企业在实施企业税收筹划时,未能对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导致出现了税收筹划的成本明显要比企业节省下来的税收费用高。为了有效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应该客观分析筹划成本与预期收益,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权衡。企业纳税管理人员了解税收临界点,并通过对临界点的把握来降低企业的纳税金额。例如,可以通过确定销售价格的临界点来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税负。企业通过加强对成本效益的分析,可以避免盲目进行税收筹划的行为,进而有效控制税收筹划风险。

三、结束语

第3篇

摘 要 软件企业是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和其他相应技术服务为经营业务和主要营业收入的企业。每个企业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具体分析,在保证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总体税负,促进自身企业乃至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软件企业 税收筹划 优惠政策 风险与策略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1.税收筹划的内涵

从概念上说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税收法律规定中,自行或者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进行纳税筹划,从而为企业谋取最大利益的一种财务行为。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有本质不同,税收筹划是合法的企业行为。

2.对税收筹划相关定义的分析

有学者认为,税收的主体有征纳之分,即国家和纳税人,因此税收筹划既包括国家或征税机关的征税筹划,又包括纳税人的纳税筹划。而对此有些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既然人们已将纳税人的筹划称为税收筹划,一般所说的税收筹划、税务筹划和纳税筹划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在税收筹划与纳税筹划的涵义边界上,笔者认为后者更具有实际意义。笔者认为:所谓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从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和获利的目标出发对经营管理等涉税活动进行的科学的决策、计划和安排,其直接效果表现为纳税人总体税后收益的增加。按照税收筹划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可将其分为节税筹划、避税筹划和转嫁筹划等。

二、我国对软件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软件企业涉及到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兼营应税业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及教育附加等地方税。

1.所得税优惠政策

国家在为推动软件企业的发展推出了较多的优惠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中,对企业所得税做出了如下政策解释:第一,对新办的软件企业,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免征前两年所得税,第三至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第二,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重点软件企业,按减10%征收。第三,培训费用和工资总额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实际发生额予以扣除。第四,广告支出自软件企业登记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据实扣除。超过五年的,按营业收入的8%予以扣除。

2.增值税优惠政策

为减轻软件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国家也为软件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年底以前,对软件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按照17%的比例征收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采取即征即退政策。

3.营业税优惠政策

软件企业对外转让专利技术,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4.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

凡软件产品出口退税率未达到征税率的,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按征税率办理退税。

5.软件企业购买软件的核算

成本达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标准的,可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经批准可将折旧或摊销年限缩短 (最低两年)。

三、软件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分析

1.企业纳税筹划人员不具备相应素质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方案操作成功的概率与纳税人的业务素质成正比关系,具体来说,如果纳税人的业务素质较高,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有较透彻地了解,并且对其掌握程度也较高,那么其税收筹划成功的可能性会相对较高。反之,其失败的机率会较高。

2.筹划方案不科学导致的风险

表现在税收筹划方案严重脱离企业实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没有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角度设计,缺少全局观和战略观。

3.税收政策风险

政策的时效性使得企业税收筹划活动产生一定的风险。税收筹划是在一定条件下设计与确定的,并且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实施,在此过程中,若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则可能导致税收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

四、规避软件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策略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树立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首先,软件企业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只有做到这种全面的了解,企业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保证采取的税收筹划行为真正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次,软件企业应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一个企业若是能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及时的对税收筹划作出适当调整,不但能有效减小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而且还能为企业增加效益,实际工作中,企业可建立税收信息资源库,对适用的政策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并跟踪政策变化仔细研究,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遵循税收法规规定的筹划方案。

2.提高纳税人的素质

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对税收筹划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税收筹划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尽量减少主观判断。努力培养对客观事实的分析能力,在设计筹划方案时,要求具有较完备的知识体系,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业务素质。同时,税收筹划人员还要注意沟通协作能力和经济预测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在税收筹划工作中与各部门人员的交流。税收筹划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自身发展提高,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纳税人素质的提高。只有纳税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了,才会对税收筹划提出更多的要求,同时也会减少筹划风险。

五、结束语

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任何一个软件企业只有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才能税收筹划中做的合理合法做的长远。做到深入、透彻、全面了解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真正让企业既能享受国家的优惠,做一个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信誉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盈利、纳税、发展,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4篇

税收筹划主要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等事项的安排,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政策,从而获取最大利益的一种理财行为。

税收筹划则与其余减少税收支出的手段,例如偷税、漏税等都不一样,它是通过合理地规划,对税收的各种政策进行匹配以及合理的安排,从而在税法的规定内达到理想中税收的减少,可以说是更加合理合法,并且具有规划性的一种减少税收,从而达到收益最大化的方式。

二、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

税收筹划在我国的运用还是比较晚的,因为在我国经济刚刚开始发展的早期,主要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各家企业都争着多交税来凸显自己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以及改革开放的深远影响,企业逐渐意识到了减少税收支出的重要性。

各家企业开始认识到税收筹划这个名词,并且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最初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浅显,以为就是偷税、漏税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税法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对税收筹划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纳税筹划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税收筹划开始悄然兴起。并且在实践中,更多的企业开始将税收筹划纳入财务管理中,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不明确

税收筹划的概念在我国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准确的定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相关的税务人员没有充分落实税收筹划,对税收筹划有误解。第二,有些企业确实是认识到了税收筹划的重要性,但由于税收筹划是一个新的领域,没有尝试过,所以就简单的把税收筹划当作少交税。第三,许多企业都认为税收筹划是会计的任务,但是仅仅依靠他们无法达到税收筹划的高度,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尤其是高?管理人员的参与。

(二)税收法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市场中还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税收法规并不是特别准确,而且相关的税收法律又随时会变化。税法的相关规定不断变化,这也就使得即使是专业人员也很难准确地掌握,一不注意就会出现偏差,也就使得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变大了。因为我国税收环境的不健全,税收法制的不明确,各个征收机关的力度不到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较为淡薄,所以导致税收筹划很难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缺少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

税收筹划是一种涉及财会领域多个层面知识的较为复杂的活动,无法在事后进行整改。也就是说从事税收筹划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精通财务各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仅要精通税法,时刻关注着相关政策的变化,并且要十分熟悉业务流程,从而对不同的税收方案进行比较,优化选择,做出正确有利的决策。但是我国目前的大部分企业都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

(四)对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薄弱

税税收筹划是在税收发生之前进行规划的一种事先行为,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并且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这使得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准确度要求更高,一旦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整个税收筹划方案失败。目前我国的税制还不是很健全,有关税收的政策变化较快,这也就意味着税收筹划方案面临着较多不确定的因素。并且税收筹划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采用何种税收筹划方案完全取决于纳税人自己,这也就意味着风险。

四、企业税收筹划的建议

(一)加强对正确的税收筹划观念的宣传力度

只有纳税人本身对税收筹划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税收筹划。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税收筹划的宣传,使得纳税人能够充分认识到税收筹划的本质,改变之前对税收筹划错误的认识。这不仅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大力鼓励和支持对税收筹划的宣传,并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纳税人积极进行纳税筹划。

(二)完善我国的税收环境

税法不断完善之后,税收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偷税、漏税的行为,纳税人也就会倾向于通过税收筹划来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税法,结合我国的特点建立属于我们的税法,从而更好地完善我国的税收环境,达到公平公正。

第5篇

关键词:发电企业;税收筹划;节税

在我国,电力产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发电企业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虽然国家对其扶持力度相对较大,但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下,企业要想获得竞争力,必须着力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发电企业的开支中,税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通过合法手段针对不同的情况尽量节约税费,是企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实施税收筹划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一、发电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缴纳税费不一定仅仅通过一种方案。法律对于企业纳税设置了一定的约束,主要是为了遏制偷税、漏税的行为,但在约束的基础上也给予企业一定的选择空间,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选择纳税方案,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所谓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实现进行筹划和安排。在这里需要区分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二者的却别就在于是否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

(二)发电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实际意义

虽然社会对电力产业的要求愈来愈高,发电企业也逐渐趋于规模化。况且发电企业多为大中型国企,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复杂,虽然国家对于这类基础产业实施大力扶持的政策,但客观的优势又会反过来降低企业进步的积极性。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发电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发电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保证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发电企业管理的关键。

在独立核算制度下,发电企业内部就存在纳税人选择纳税方案的问题。特别是当企业及下属单位有盈有亏时,纳税人选择纳税方案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运用税收筹划可以使得盈亏相抵,最大限度减小亏损。如若不然,一个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另一个单位还要弥补亏损,这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所以说,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合理运用税收筹划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亏损,提高利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当前发电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电力产业是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国家对于电力企业向来都比较重视,对于发电企业的扶持力度也都较大,在税收方面也给予了较大幅度的优惠政策。国家的重视本是一种激励,客观条件的优势也往往会导致企业对税收筹划的忽视。事实上,多数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比较可观,而这有时会导致企业忽视税费的节约。这就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如果企业不能充分重视,必然会对税收筹划带来阻碍。对于企业来说,上述问题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二)过分追求节税,缺乏风险意识

税收筹划是以节税为目的,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抛弃筹划的概念而去过分追求节税,就会增加筹划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但这种单纯追求节税的方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事实上,目前很多发电企业都存在这种问题,导致企业运营风险增加。据笔者了解,不少发电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一味地追求税费的节约,不考虑方案的风险而盲目选择节税力度最高的纳税方案。对于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

损失。

(三)脱离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

法律为企业纳税提供了筹划的空间,纳税人有了选择纳税方案的权利,就是为了鼓励企业依据自身实际来选择纳税方案,以促进企业盈利。而选择纳税方案的依据就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当前,一些发电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了解税收筹划的本质含义和实际意义,简单认为税收筹划仅仅是会计部门的工作。所以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只是通过事务所来缴纳税费,而评判事务所工作能力的标准仅仅是节税的程度。

实际上,事务所人员的工作都具有固定套路,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很难做到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表面上看可能为企业节约了税费,但实际上增加了潜在风险,税收筹划方案也很难达到最优化。

三、有关改善发电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对策

前文介绍了税务筹划对发电企业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发电企业税务筹划中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税务筹划的实效性,解决这些问题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上级管理部门加强重视

1.关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与

调整

客观上讲,国家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可以减轻相关企业的税负,但优惠的内容并非是企业节税的关键。优惠政策仅仅从数字上规定了减轻某一部分的税费,并未对企业整体的纳税方案做出硬性规定。所以,企业节税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税收筹划来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发电企业的优惠政策并非全部相同,往往会带有一些条件,或者在特定时期对特定的企业实施优惠。这就要求发电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税收筹划的方式来充分利用这些优惠。也就是要结合税收优惠的内容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以实现节税的目的。

2.着眼长远利益

从当前发电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发电企业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扮演其支撑地位。因此,发电企业的发展应当着眼于长远利益,而不应停留在短期利益。相应的,发电企业的税收筹划也要具有长远性的眼光。要着眼于企业整体利益,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的收益。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来选择税务筹划方案。有的税务筹划方案可能会使纳税人在某一时期税负最低,但却不利于长远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税务筹划方案选择时,不能仅把眼光盯在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税务筹划方案。

(二)增强风险意识

虽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自由选择纳税方案,但是一种纳税方案可能具有潜在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充分预估每种方案可能带来的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对纳税方案进行改善和修正。

这需要发电企业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防范意识。因此,发电企业要增强防范意识,具备预估方案风险的能力,确保筹划方案的风险控制在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

之内。

(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事实上,税收筹划的概念就要求要与企业的自身实际有机结合。即便同样是发电企业,不同区域、规模的发电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会导致企业税负情况、国家优惠政策、抗风险能力等条件不同,这些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企业要选择合理的纳税方案。

发电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时,不可机械照搬套用固有模式,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对每种纳税方案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的纳税方案。企业管理人员要安排专人来实施税收筹划工作,不应将这一工作交给其它机构,避免因此产生较大的风险。

四、结语

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发挥国家政策扶持等客观优势,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最合适、最有利的一种。随着发电企业的发展,税收筹划工作也将更加专业、更加有效,并且随着市场环境的转变税收筹划也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继平.发电企业纳税筹划探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2]吴婷.企业税收筹划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马BB.电力行业的税收筹划研究[D].厦门大学,2008.

[4]李宏伟.企业税收筹划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第6篇

关键词:税收筹划;盈余管理;发展战略;风险

一、税收筹划相关概述

(一)税收筹划概念

税收筹划又被称作合理避税,1935年参与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的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是这样表述税收筹划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安排自己的事业,倘若依据法律而做出某些安排能够少缴纳税收,那么就不能够强迫其多缴纳税收。这个观点在当时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经过逐渐发展,税收筹划的定义逐渐规范化,即:在当前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企业通过事先筹划与安排经营、投资与理财活动等,从而尽可能获取节税的经济利益。由此可以看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是要符合国家法律以及相关税收法规且税收筹划必须发生在企业投资理财与生产经营活动之前。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首先,合法原则。一是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精神前提;二是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经济法规以及财务方面的相关条款开展税收筹划;三是企业应当对我国税法的各种动态予以全面掌握后,才能开展税收筹划活动;四是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必须及时对税收筹划的相关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使之满足税法的变化。其次,经济原则。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首先要企业的效益应当是重点考虑内容。一是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对个别税种减少的过度重视,而是要考虑在整体上减少税收负担率;二是企业在对相应的纳税方案进行评估的时候,应当使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有关理论作为标准,要对不同的纳税方案开展比较,相同纳税方案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税收负担开展比较,当然在具体比较过程中,企业只有将其变为现值,才可以进行一定的比较。再次,财务决策原则。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活动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要将税收筹划融入进企业财务决策中,服务于财务决策。最后,风险防范原则。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税法规定的边缘开展,这就意味着税收筹划存在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企业如果忽略了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那么税收筹划很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三)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能够对企业投资、财政分配以及融资等过程涉及到的税收予以解决,使得企业能够最优化地合理配置拥有的财务资源。其次,通过税收筹划,能够保证企业监管的有效性,让企业金融目标得到更准确、更快的确立。最后,倘若可以使用企业利润分配方案+投资计划+融资计划的合理性开展税收筹划,不但能够合理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税后收益,还能够有利于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税收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正向盈余管理时税收筹划

对其产生的影响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常常是通过延迟确认费或加速确认收入等应计利润管理方式,或通过放宽信用政策以及价格折扣等方式以增加操纵费用和销售费用支出等真实交易方式,或通过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等措施调增会计盈余。当企业运用上述手段来开展盈余管理的时候,常常面临着盈余管理成本与盈余管理收益之间的权衡。当企业处于正向盈余管理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支付更高地所得税成本,即企业可以利用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开展税收筹划,使会计盈余上涨的同时税收成本不增加。根据有关调查,许多上市企业的确存在利用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开展税收筹划来减少盈余管理产生的所得税成本的行为。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如下集中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以及年限平均法等等几种。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而言,许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加速折旧法来降低税收负担率,然而这却会相应地使得会计盈余减少。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上,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而言,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最有效最充分地利用成本费用其抵税效应,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免费使用”的资金。因此企业可以选择前期成本比较大的计价方法,当物价水平上升时,选择加权平均法更为合适;当物价水平降低时,选择先进先出法;然而企业采取这两种方法都会对会计盈余造成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税收筹划对企业正向盈余管理造成了抑制作用,所以可以这样说,当企业开展正向盈余管理的时候,税收筹划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呈负相关。

(二)企业负向盈余管理时税收筹划

对其产生的影响据有关研究发现,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常常会采取降低利润的盈余管理措施,还有的企业为了平滑利润也会采取降低盈余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当企业本期收益远远高于预期的时候,为了确保利润持续稳定增长,这些企业往往会采取提前确认损失或费用和延迟确认收入等管理方式来将本期盈余予以降低。由于我国是采取间接计算法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当企业采取负向盈余管理时,伴随本期利润总额的减少,税收负担率也会自动降低。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其目的就是为了延迟纳税从而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从税收筹划角度而言,企业管理层会产生提前确认费用和推迟确认收益的动机,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降低本期应缴纳的所得税。为此,如果企业目的是为了降低本期盈余的时候,盈余管理和税收筹划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相一致的,因此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能够达到进一步降低盈余的目的。由此可见,当企业开展负向盈余管理的时候,税收筹划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企业控制税收筹划风险可行策略

(一)企业应当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现行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针对具体的税收事项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再加上在一定范围内税务机关也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及税务执法人员参差不齐的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会使得税收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这就可能给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不仅需要正确理解现行的税收政策,还应当加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交流,争取在业务上获取税务机关的认可与指导,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企业应当树立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利率、汇率变动、产品市价波动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再加上如果企业对当前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合理运用,就会使得税收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各个企业应当加强对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尽力熟悉并准确把握相关规定,在充分掌握自身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将两者结合起来予以细细研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预测并制定出多种税收筹划方案,并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从而优化选择既遵循税收法律规法规,又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税收筹划方案。

(三)全面提升税收筹划人员素质

企业税收筹划人员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税收筹划方案的可靠性,决定了税收筹划是否成功。因此企业必须对税收筹划人员加强法律、税收、会计、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真正对上述培训内容了解透彻以及充分掌握,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税收筹划的要求,从而提升税收筹划工作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减少了税收筹划的风险。如有必要,企业还可以考虑向外聘请专业的税收筹划专家为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税收筹划方案。

四、结论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背景下,税收筹划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先简单阐述了税收筹划的相关概念,然后具体分析了税收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企业控制税收筹划风险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借此提供相应参考,使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处理好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控制好税收筹划风险,最终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银银.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2).

[2]王盘安.纳税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J].商,2014(16).

[3]续冬梅.浅谈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建议[J].会计师,2015(01).

第7篇

关键词:煤炭设计企业;纳税筹划;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近些年来,我国煤炭项目建设快速稳步地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煤炭设计行业的发展。随着煤炭行业勘察、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等各项业务的不断增加,财务管理中有关纳税筹划的问题逐步显现,也也日益受到煤炭设计企业的重视。基于我国煤炭设计企业的自身,其税收筹划具有可行性:(1)财务管理的税法整体环境为煤炭设计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税收筹划空间:伴随我姑税收优惠范围的不断扩大,内容的不断创新和丰富,这些都拓展了纳税人税收筹划的空间。(2)财务决策中会计处理的灵活性为煤炭设计企业得税收筹划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为了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目前我国存在着多种会计处理方法,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研发费用的确认、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等,这些都为煤炭设计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执行参考。

一、税收筹划的基本定义和认识误区

(一)税收筹划的内涵和外延

综合国内外文献,本文对税收筹划的概念进行定义:纳税人在我国税法规定的合法范围内,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及相关可选择性的条款规定,通过对企业战略经营、投资行为等活动事先筹划和安排,以达到节税、递延纳税或降低纳税风险目的活动。

(二)税收筹划存在的典型误区

1.认为税收筹划等同于偷税、逃税

在实际中工作,将税收筹划和偷税漏税混为一谈的错误观念,一方面是对税收筹划内涵的错误认识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整体税收的现状息息相关。税收筹划通常指的是企业通过合法合理行为来实现减少缴税税额的活动,这是在我国国家政策许可甚至鼓励的范围内实施的。然而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的勘察设计企业,不愿承担税收筹划的额外费用,而存在偷税漏税的侥幸心理。

2.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仅仅是税负最小化

当前,一些煤炭设计企业是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工程总承包、设备集成和生产运营为一体的现代企业,其经济活动复杂性必然要求税收筹划策略的多样性。但是往往企业错误地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实现税负最小化。这种将纳税筹划局限于个别税种减负的做法,有悖于企业整体税收的经济效益原则。

3.认为税收筹划仅仅是会计人员的职责

不难发现,很多煤炭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并没有设置独立的税务管理部门,而是将这部分工作交予财务会计人员处理。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企业对税收筹划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税收筹划本质上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密不可分,是需要企业进行全局思考的事情,因此需要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共同重视该项工作,实现通过纳税筹划适度调整企业经营战略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煤炭设计企业税收筹划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缺乏税收筹划的风险控制意识

一些煤炭设计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往往盲目追求降低纳税负担,而忽略了税收筹划本身潜在的风险:(1)错误地认为只要和税务部门关系好,就可以合法减税;(2)由于煤炭勘察设计院在企业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企业化运作的需要,存在纳税政策及缴税环节上的偏差,无意识下出现了偷税的问题;(3)缺乏企业全局意识,片面地进行税收筹划,出现少纳一项税反而多缴了其他税的事件。

(二)税收筹划具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

一般来说,大多数煤炭设计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方案设计时,通常以节税作为决策的主要目标,往往忽略对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影响,导致筹划具有片面性。虽然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是节税,但是它需要受财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制约。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大,业务相对复杂的设计企业来说,涉及的煤炭建设项目通常周期较长,设计要求也会经常发生变化,比如对煤炭项目的设计进度调整,以及设计基础资料随着地质勘探程度加深发生变化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纳税筹划存在片面性的问题。

(三)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这项工作需要员工对国家税收政策、法律法规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并能将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包括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市场状况和会计核算等环节综合起来进行全面筹划。目前我国从事税收筹划的从业人员,不管是税务机构的人员,还是企业内部进行纳税筹划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专门的财务人员,与纳税筹划工作的具体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一些企业将纳税筹划业务交由税务事务所处理,但是事务所的业务往往以涉税事务居多,真正站在企业角度进行筹划的少之甚少。从税收筹划的市场来看,高水平的专业筹划人员十分缺乏,税收筹划的效益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加强企业税收筹划的若干建议和思考

(一)提高对税收筹划的正确认识

这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意义:(1)对于设计企业的领导高层来说,需要将企业的长期和短期发展综合考量,重视纳税筹划的工作,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2)对于企业的纳税筹划人员来说,不仅要做到正确纳税,减少不必要的涉水处罚风险,还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煤炭行业内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做到针对本企业的经营活动范畴,积极利用当前税收政策的缺陷和漏洞以及选择性条款等合理规避和转嫁税收。

(二)制定科学的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机制

为了有效规避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需要建立科学的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机制:(1)准确把握税收政策与评估程序。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相关税法政策规定很多,而且有些政策法规内容分散,这些都为企业进行税收政策的全面掌握带来困难。所以这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建立有效的税收政策把握与评估程序。(2)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建立专门的企业税务部门,对企业税收筹划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地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3)设计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要求企业具有全局意识,本着成本效益的原则,选择实施成本低的筹划方案。4)最后是纳税争议的处理与协调环节。要求企业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并就一些关键事项协商解决,以便及时发现企业在纳税问题上的不足,从而为再次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三)提高内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税收筹划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业者是具备系统的国内外税法有关知识,还要深知财会管理并具备长期工作从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企业重视企业内部纳税筹划人员的培训。因为基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差异开展的纳税筹划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财务管理活动,尤其要求筹划人员熟知煤炭行业的各种经营生产活动,并未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逐步提高筹划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税收筹划是我国煤炭设计企业经营管理中至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本文阐述了煤炭设计企业在坚持税法合法的范畴内,对如何更好地进行纳税筹划筹划,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提出了一些思考,希望对企业真正做到“节税增收”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臧建玲,李丽.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研究[J].现代商业,2013(07).

[2]吴丹.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规避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3(03).

第8篇

一、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重视税收筹划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一些企业主的脑海里,也许并没有深入地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有的企业主只是把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的概念相混淆,缺乏理性认识,一味地追求偷税漏税,而导致最终遭受税务机关的严惩;有的企业主只是把税收看成一种微不足道的成本,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税收成本。另外,一些企业主对税收筹划的空间认识不族,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研究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和低扣标准,这样必然会大大缩小税收筹划的空间,导致税收筹划缺乏战略角度。

(二)没有深入认识我国税收的相关政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税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一些企业根本没有重视税法的变更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根本没有去了解税法当中的相关优惠政策,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虽然懂税法,并且有相关的技能证书,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停滞不前,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而来,如果企业所有员工对税收政策没有有一个系统、规范的认识,那么就会在决策时摸不着头脑,进而出现盲目决策、错误决策。由此,税收筹划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三)没有平衡好税收筹划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一些中小企业仅仅对个别项目和个别业务进行税收筹划,而忽略了整体的税收筹划策略,往往会造成顾此失彼,甚至因小失大的效果。比如一个物流公司的税收筹划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只对某些方案和项目进行相关规划,让节省下来的税金比相关执行成本还小,这就完全忽略了该项目对企业在开发、经营成本上是否增加,单纯地追求通过税费筹划来增加企业的效益,却被同样增加的经营成本消耗殆近,结果必然会遏制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没有建立高素质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团队

目前,由于部分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型企业,掌权者往往不像职业经理人那样对企业管理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就无法充分认识到会计和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大作用,认为会计只是做做账,财务管理就是分配一下资金,根本没有把会计和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地位。这类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人员只会基本的技能,而没有对国家税收政策有深入的理解。这样的团队根本就无法科学地进行税收筹划,从而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改进建议

(一)整体把握,建立规范化税收筹划管理过程

任何一个部门单独地进行税收筹划很有可能降低另一些部门的效益,并且让税收筹划成为盲目、孤立的一项工作。这样而来,税收筹划不但根本不能起到它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反而还会危害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的整体价值。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来统筹规划,树立整体意识,把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税收筹划体系中,引导企业全体内部员工都建立起税收筹划思维,加强部门沟通协作。

(二)科学筹划,把战略术筹划和战略筹划有机结合

我国中小企业不能只重视战术筹划,而轻视战略筹划,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税收筹划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去关注某一两个项目的税收成本,而应把整个企业的未来发展结合进来。税收筹划要让企业内部所有部门都介入进来,而不是单纯依靠财务部门来完成,毕竟每个部门都参与着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只有全体部门参与才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从而树立全局发展的观念,把税收筹划真正落实到提高企业整体价值中来。

(三)适时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管理团队

企业应该利用合适的薪金来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适时请一些专业人才对企业人员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培训不只是简单的授课,而需要对企业的内部人员进行相关考核,让培训真正让企业人员的技能有所提高,让企业的价值在未来有所提高。并且随着知识的更新和法律的完善,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持之以恒的后续教育模式,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技能和税收筹划水平。

(四)重视风险,动态防范税收筹划的风险

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只能在有关国家税收政策条件之下,并且在相关范围内发生作用。因此,税收筹划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提前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企业一旦遭遇法律的制裁,后果不堪设想。税收政策虽然是企业主组织相关专家和相关职工制定的,但是应该适时进行调整,必须派专人适时监控,避免在一定时点和条件下,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第9篇

(一)税收筹划概念

税收筹划又被称作合理避税,1935年参与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的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是这样表述税收筹划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安排自己的事业,倘若依据法律而做出某些安排能够少缴纳税收,那么就不能够强迫其多缴纳税收。这个观点在当时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经过逐渐发展,税收筹划的定义逐渐规范化,即:在当前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企业通过事先筹划与安排经营、投资与理财活动等,从而尽可能获取节税的经济利益。由此可以看到,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是要符合国家法律以及相关税收法规且税收筹划必须发生在企业投资理财与生产经营活动之前。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首先,合法原则。一是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精神前提;二是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经济法规以及财务方面的相关条款开展税收筹划;三是企业应当对我国税法的各种动态予以全面掌握后,才能开展税收筹划活动;四是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必须及时对税收筹划的相关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使之满足税法的变化。其次,经济原则。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首先要企业的效益应当是重点考虑内容。一是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对个别税种减少的过度重视,而是要考虑在整体上减少税收负担率;二是企业在对相应的纳税方案进行评估的时候,应当使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有关理论作为标准,要对不同的纳税方案开展比较,相同纳税方案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税收负担开展比较,当然在具体比较过程中,企业只有将其变为现值,才可以进行一定的比较。再次,财务决策原则。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活动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要将税收筹划融入进企业财务决策中,服务于财务决策。最后,风险防范原则。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税法规定的边缘开展,这就意味着税收筹划存在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企业如果忽略了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那么税收筹划很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三)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能够对企业投资、财政分配以及融资等过程涉及到的税收予以解决,使得企业能够最优化地合理配置拥有的财务资源。其次,通过税收筹划,能够保证企业监管的有效性,让企业金融目标得到更准确、更快的确立。最后,倘若可以使用企业利润分配方案+投资计划+融资计划的合理性开展税收筹划,不但能够合理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税后收益,还能够有利于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税收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正向盈余管理时税收筹划对其产生的影响

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常常是通过延迟确认费或加速确认收入等应计利润管理方式,或通过放宽信用政策以及价格折扣等方式以增加操纵费用和销售费用支出等真实交易方式,或通过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等措施调增会计盈余。当企业运用上述手段来开展盈余管理的时候,常常面临着盈余管理成本与盈余管理收益之间的权衡。当企业处于正向盈余管理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支付更高地所得税成本,即企业可以利用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开展税收筹划,使会计盈余上涨的同时税收成本不增加。根据有关调查,许多上市企业的确存在利用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开展税收筹划来减少盈余管理产生的所得税成本的行为。

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如下集中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以及年限平均法等等几种。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而言,许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加速折旧法来降低税收负担率,然而这却会相应地使得会计盈余减少。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上,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而言,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最有效最充分地利用成本费用其抵税效应,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免费使用”的资金。因此企业可以选择前期成本比较大的计价方法,当物价水平上升时,选择加权平均法更为合适;当物价水平降低时,选择先进先出法;然而企业采取这两种方法都会对会计盈余造成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税收筹划对企业正向盈余管理造成了抑制作用,所以可以这样说,当企业开展正向盈余管理的时候,税收筹划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呈负相关。

(二)企业负向盈余管理时税收筹划对其产生的影响

据有关研究发现,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常常会采取降低利润的盈余管理措施,还有的企业为了平滑利润也会采取降低盈余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当企业本期收益远远高于预期的时候,为了确保利润持续稳定增长,这些企业往往会采取提前确认损失或费用和延迟确认收入等管理方式来将本期盈余予以降低。由于我国是采取间接计算法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当企业采取负向盈余管理时,伴随本期利润总额的减少,税收负担率也会自动降低。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其目的就是为了延迟纳税从而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从税收筹划角度而言,企业管理层会产生提前确认费用和推迟确认收益的动机,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降低本期应缴纳的所得税。为此,如果企业目的是为了降低本期盈余的时候,盈余管理和税收筹划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相一致的,因此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能够达到进一步降低盈余的目的。由此可见,当企业开展负向盈余管理的时候,税收筹划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企业控制税收筹划风险可行策略

(一)企业应当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现行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针对具体的税收事项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再加上在一定范围内税务机关也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及税务执法人员参差不齐的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会使得税收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这就可能给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不仅需要正确理解现行的税收政策,还应当加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交流,争取在业务上获取税务机关的认可与指导,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企业应当树立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利率、汇率变动、产品市价波动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再加上如果企业对当前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合理运用,就会使得税收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各个企业应当加强对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尽力熟悉并准确把握相关规定,在充分掌握自身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将两者结合起来予以细细研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预测并制定出多种税收筹划方案,并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从而优化选择既遵循税收法律规法规,又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税收筹划方案。

(三)全面提升税收筹划人员素质

企业税收筹划人员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税收筹划方案的可靠性,决定了税收筹划是否成功。因此企业必须对税收筹划人员加强法律、税收、会计、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真正对上述培训内容了解透彻以及充分掌握,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税收筹划的要求,从而提升税收筹划工作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减少了税收筹划的风险。如有必要,企业还可以考虑向外聘请专业的税收筹划专家为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税收筹划方案。

第10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 误区研究 综述

“纳税筹划”,也称为“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纳税筹划误区是指人们对于纳税筹划理念、方法、技巧等的错误认识和运用,导致纳税筹划的错误运作。它不同于纳税筹划风险。纳税筹划风险是指在纳税筹划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或原因的存在,使企业发生税收损失而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纳税筹划误区是指纳税筹划在理念、方法、技巧方面本身是错误的。而纳税筹划风险是指理念、方法、技巧方面没有错误,而是由于不确定因素或原因,导致筹划失败的可能性。风险可以防范,误区必须纠正。

我国纳税筹划误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我国纳税筹划的蕴酿期(1994年以前)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限制。改革开放以后,为了积极应对对外开放给税收制度提出的新要求,我国财税部门在思想上、理论上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税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包括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内容的税制改革基本设想,并确定配合对外开放政策、税制改革优先解决对外征税问题。这一时期纳税人谋求减轻税负的主要手段是偷税、漏税、欠税。1993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统一的《税收征管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工作从此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对偷税、漏税、欠税行为打击的加强,避税,尤其是逆向避税逐渐成为减轻税负的一种新型手段。这一时期税收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和完善税制以及防止税收流失等问题上,避税问题的研究开始成为热点。这一时期关于避税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王铁军,1987),《避税论:合理避税的方法途径及其理论依据》(谷志杰、许木,1990),《避税与逃税方式・实例・对策》(陈松林,1993)等。虽然这些著作的大部分内容是国外研究成果的移植,但这些研究无疑为纳税筹划理念的引进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对纳税筹划的研究很少,如通过CNKI文献检索,以“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纳税筹划”为主题词的只有3条,以“节税”为主题词的有4条,而以“避税”为主题词的有113条。因此,这一时期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重点是避税和反避税问题,尤其是在对避税问题性质的界定上,争议较大,多数观点认为避税是合法的,也有人认为避税是非法的,还有人认为避税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在内涵和外延上未能对避税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明显表现就是没有将避税与偷税、逃税、节税等相关概念明确区分清楚,也没有体现避税的本质特征。“近年来,在研究加强税收征管的过程中,常有人把逃税、避税、节税相混同,认为避税就是逃税,节税也是避税。应当肯定,逃税、避税、节税之间的界限确有不清之处,但也绝非等同。”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不提倡“避税”,并致力于通过完善税法、堵塞漏洞等反避税措施来加以防范。鉴于此,一些学者把避税分为合理(合法)避税与不合理(不合法)避税,认为符合国家立法意图、符合税收政策法规并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的行为视为合理(合法)避税,不符合国家税收立法精神、钻税收法律漏洞的行为视为不合理(不合法)避税,并试图用“节税”和“税收筹划”的概念取代合理(合法)的避税。因此,这一时期通过对避税行为的研究,我国试图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纳税筹划,由于纳税筹划的研究处于蕴酿期,纳税筹划的误区尚未形成。

二、第二阶段:我国纳税筹划的形成期(1994-2001年)

这一时期,一方面在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的税收程序法和实体法逐步完善,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的独立地位得到明确,其对于纳税筹划的市场需求也明显增加;另一方面,税务作为一个行业逐步形成,税务中介在全国各地得以建立,我国出现了第一批注册税务师,但这一阶段由于中介行业和税务机关的业务及行政隶属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因此中介主要是业务,以具体涉税事项为主。唐腾翔、唐向(1994)所著的《税务筹划》是国内第一本提出税收筹划的概念并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书中指出税收筹划是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该定义在我国税收筹划研究领域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但限于当时的经济体制,从事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的企业和个人少之又少。”与此同时,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纳税筹划的研究和运用做了法律层面的铺垫。如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管理法》,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税务试行办法》,这些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税务及其行为在法律地位上的认可,为纳税筹划的研究做了铺垫。

1999年11月,由浙江财经学院承办的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财政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第二次研讨会在舟山顺利召开。与会代表认为,《税收筹划》作为财政专业的教材是一个新的尝试,但要写得多、写得好,难度很大,其作为主干课尚不够成熟,宜先作为选修课,待条件成熟后再考虑定为必修课。与会代表认为,从纳税人角度研究税收筹划问题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也是培养21世纪财经人才的需要。这无疑成为纳税筹划研究的号角,税收筹划开始成为热点。

2000年《中国税务报》率先开办了“筹划周刊”,公开讨论纳税筹划问题,这是一次社会观念与思维的质的飞跃。

2001年1月,由全国各地近百家税务师事务所联办的全国首家纳税筹划方面的专业网站一“中国税收筹划网()”在大连正式开通。

关于纳税筹划的文章、专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时期虽然书籍出版了不少,但原理性的介绍居多,理论和技巧大多是引用国外的成果,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税法体系形成一套成型的理论,可行性较差。

通过CNKI文献检索,这一时期以“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纳税筹划”为主题词的有729条,以“节税”为主题词的有195条,以“避税”为主题词的有900条。但绝大部分文章都以概念辨析、性质界定、成因分析为主。

由于这一阶段纳税筹划在我国公开研究刚刚起步,很多人对纳税筹划尚未形成系统认识,一些书籍报刊及相关文章各抒己见。这一时期关于纳税筹划误区的专门研究较少,有关纳税筹划误区的论述主要在于帮助人们走出五个误区:一是纳税筹划会不会减少国家税收,损害国家利益;二是纳税筹划与偷税、避税是否相同;三是纳税人能不能进行纳税筹划;四是纳税筹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无关系;五是税务人在纳税筹划中

的作用。

三、第三阶段: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期(2001―2007年)

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是2001年5月1日新的征管法的颁布和实施。这一阶段,随着全国税务机关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及税务中介改制的全面完成,纳税筹划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全面展开,这一阶段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纳税筹划基础理论框架。学者们在纳税筹划的界定、法律分析、原则和基本原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总体方面达成共识。

2、研究视野开阔,纳税筹划个案丰富。纳税筹划既围绕税种类别展开了研究,比如个人所得税筹划、公司所得税筹划、消费税筹划、增值税筹划、财产税筹划等等,也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展开了研究,比如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公司融资管理的纳税筹划、企业功能管理的纳税筹划、证券投资的纳税筹划、财产信托的纳税筹划等等,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别的研究方式。同时还从契约理论、博弈理论、比较利益学说和系统论等角度剖析纳税筹划的理论渊源,对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可行性、约束性和过程从理论上进行揭示。此外,这一阶段还对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3、纳税交流平台多样化。首先,报刊平台。《中国税务报》、《税务研究》和《涉外税务》等主要税收理论报纸、刊物都分别开辟了“税收筹划”专栏。其次,网络平台。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进行纳税筹划理论研讨和案例交流的网站,如中国税收筹划网等。再次,电视、广播平台。电视、广播开办了专门的纳税筹划论坛。最后,直接交流平台。各种纳税筹划讲座和研修班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展开。

4、各高等院校相继开出了纳税筹划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和相邻专业纷纷开设了税务筹划课程,税收筹划逐步进入普及阶段。

5、研究成果丰硕。从北京大学图书馆检索的涉及纳税筹划方面的专著及编著达170余种,从CNKI文献检索的论文达13000余篇。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对纳税筹划误区的研究。

(1)杨智敏等编著的《纳税大思维――走出纳税筹划的误区》(2002),是第一本有关纳税筹划误区研究的著作,该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纳税筹划的误区问题。“尽管纳税筹划已渐渐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但很多人仍然对于纳税筹划没有很明确的认识,往往将纳税筹划与税务筹划、避税,甚至偷税等同起来,而且,现在许多纳税人所做的筹划方案很不规范,其中一部分实际是偷漏税。这些都说明我们纳税筹划已经走入误区”。正如书名一样,该书只是从思维的角度对当时纳税筹划在概念、可能性及意义、目的等方面的误区进行了有限的探讨,其精选的案例涉及企业设立、合并、分立、筹资、投资、购货、销货、经营管理、进出口、跨国经营、转让定价、房地产、电子商务、逆向避税、反避税等方面,但还是落入了大多数人研究的窠臼,并没有分析其AA_的现实约束条件,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仍然有误区。

(2)阮双峰在《论税收筹划的误区及其正确运用》(2002)一文中从纳税筹划的理念方面分析了其当时存在的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把税收筹划同偷税、避税混为一谈,指出偷税与税收筹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合法,避税与税收筹划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悖于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和政策意图。第二个误区是税收筹划会减少国家税收,损害国家利益,指出虽然从短期来看,企业通过税收筹划会减少纳税,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企业经营秩序与经营机制的完善,从而增强企业长期赢利能力,因而增加实际纳税水平,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3)张文贤、文桂江在《关于税收筹划误区的实证分析》(2002)一文中用实证的方法揭示了这一阶段纳税筹划的三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用银行贷款投资比用自有资金合算。其分析结论是:使用银行贷款虽然少交了企业所得税,但由此并未增加企业的收益――净利润,相反它却减少了企业的净收益,因此这种税收筹划思想对国家无利,对企业同样无利。第二个误区是用后进先出法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其分析的结论是:采用后进先出法与其他方法发出材料时,在全部材料从购进到全部消耗的一个考查期之内,其所得税负是完全相同的,即后进先出法并没有减轻企业税负,也没有减少企业的所得税总额,除货币的时间价值外,它仅仅是将纳税的时间向后推迟而已。第三个误区是加速折旧法好于直线折旧法。其分析结论是:直线折旧法与加速折旧法之间,本身并无谁优谁劣之分,用不同的指标考核,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是考核经营者的业绩,则直线折旧法要好于加速折旧法;如果是考核股东财富的大小,则加速折旧法比直线折旧法要好。这种实证研究在当时凤毛麟角。

(4)姒建英在《当前纳税筹划中存在的误区及辨析》(2003)一文中分析了纳税筹划在认识、方法、目标上的误区,强调对纳税筹划积极作用的曲解,不利于纳税筹划的发展和完善。

(5)顾跃南在《税收筹划误区辨析》(2004)一文中从纳税筹划个案设计的技法、筹划目标、判别标准三个方面分析了纳税筹划的误区。他认为某些个案的筹划技法涉嫌“教唆”,多数个案的筹划目标不全面,大量个案的判别标准欠准确;某些税收筹划人士的税收筹划认知和职业道德水准亟需提高,并吁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关注、研究和解决税收筹划中已经出现和将会出现的各类问题,以促进我国税收筹划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6)刘慧翮在《对纳税筹划认识误区的探析》(2005)一文中对此前纳税筹划误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加工和总结,文章从纳税筹划与税务筹划、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与少纳税、纳税筹划与避税、纳税筹划与偷逃税、纳税筹划与税收方案、纳税筹划与税负的高低等八个方面探析了对纳税筹划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7)李龙梅在《企业税务筹划误区分析》(2006)一文中利用实证的方法,指出了在实务中,企业常常陷入纳税筹划的误区:一是对法律一知半解,税务筹划不完全合法;二是注重暂时小利,忽视企业整体效益;三是考虑不周全,损人且不利己;四是看重理论数字,脱离具体情况。

(8)苏强在《论企业税务筹划误区及风险防范》(2006)一文中指出目前企业税务筹划存在许多误区,诸如混淆税务筹划与偷税、避税和节税,只从税种人手强调减轻税负,忽视企业整体利益,片面夸大税务筹划作用等。同时在税务筹划实践中也面临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苏强认为只有明晰税务筹划的概念,遵循操作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税务筹划风险,才能实现税务筹划目标。

(9)宋效中、高淑芳在《企业纳税筹划误区探析》(2007)一文中认为纳税筹划在我国仍属于新生事物,虽然近年来,纳税人、税务筹划专家以及税收理论界等专家学者们对纳税筹划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但仍有许多人在纳税筹划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是将纳税筹划等同于税务筹划,二是将纳税筹划

与避税混为一谈,三是将纳税筹划等同于偷逃税,四是税负最轻的方案是纳税筹划的最佳方案,五是认为纳税筹划不需要成本,六是认为纳税筹划的方法具有通用性,七是片面夸大纳税筹划的作用,八是认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处于对立地位,九是仅从税种上进行纳税筹划。

这一时期对纳税筹划误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试图厘清纳税筹划在认识、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的误区,也有少量的实证分析和个案分析,但不系统、不深入。

四、第四阶段:我国纳税筹划的反思期(2008年至今)

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颁布以后,税收筹划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的颁布使我国在所得税的实体法上与国际更加接轨,传统的纳税筹划手段迫切需要调整,另一方面,2009年我国颁布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理论界学者、企业税务顾问和中介为代表的纳税筹划从业人员开始了理性的回归。

侯丽平在《纳税筹划误区及其指正》(2008)一文中总结了前一阶段纳税筹划误区研究的成果,并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了纳税筹划产生的误区,即纳税筹划主体误区、目标误区、概念误区、内容误区、作用误区、方法误区、认定误区和风险误区,并对以上误区进行了――指正。

马建、李伟毅在《企业纳税筹划的三个认识误区》(2008)一文中将“随意夸大纳税筹划的作用”列入纳税筹划的误区。

农海沫在《企业纳税筹划的误区》(2008)一文中将“随意采用税负转嫁的筹划方案,片面认为转让定价是行之有效的筹划方法和企业的自主行为”列入纳税筹划的误区。

刘雄飞在《纳税筹划的误区分析》(2009)一文中将“顾此失彼或只注重重点税种”列入纳税筹划的误区。

庄粉荣出版了《税收筹划大败局》(2010)专著,该书可以说是其已出版的《纳税筹划实战精选百例》一书的姊妹篇,以税务稽查案例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有关企业纳税筹划失败的原因,对相关案例的实务操作提出了筹划建议,从实证的层面证明了由于纳税筹划存在的种种误区所导致的后果。

五、分析结论

近年来理论界开始系统地分析纳税筹划的误区,但研究成果偏少,与数量众多的税收筹划理论和技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少,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就理论研究领域看,由于税收筹划在我国出现的历史不长,尽管目前有关税收筹划的研究已不少见,但整体上系统地对税收筹划的理论和务实的探讨还不多,现有的理论体系不够完整,实践操作性不高,企业未能真正将税收筹划与实际经营战略结合。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税收筹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避税的嫌疑,容易造成纳税检查风险”。

第11篇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的管理范畴之内,其目标是实现企业股东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而税收筹划首要遵循的是成本效益的原则。在实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科学合理地预测成本以及筹划收益,以减少企业税收筹划的纳税风险。本文首先对税收筹划风险明确的内涵做了一个含义界定,其次对外资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再分析外资企业在我国实行实施“两税合并”的大趋势下所受影响,最后就其原因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二、税收筹划风险的内涵与税收筹划特点

(一)税收筹划风险的内涵

税收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全部的税收筹划以及具体实施等各项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税务责任的不确定性。例如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检查后,会承担较多的税务责任,有的企业会被罚款、追究刑事责任,并未实现税务筹划预期的目标。对于企业的经营生产而言,追求效益是永恒的目标,但是企业要获取盈利必须是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范畴之内,税收筹划的风险又具有不确定性,若是盈利的风险性很高,企业则会有失败的可能。

(二)税收筹划的特点

从国内外学者下的定义中,总结税收筹划的特点有:

1、非违法性。税收筹划是一种符合法的行为,但是各行业的人士对“税收筹划”的合法的理解上仍存在分歧,即是探究该行为是形式上合法,还是已经符合法的精神,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2、预先筹划性。通常税收是按照企业的业务量来征收的,业务进行交易之后,就已经确定企业的纳税义务。这种行为有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规定,这就体现事件具有预设性,而不是指纳税义务发生之后处理账务的技巧。

3、综合性。纳税企业对经营、筹资、投资、财务等活动进行的综合安排就是税收筹划。它需要企业战略、业务与财务之间的配合才能运作,而单单不靠财务做账是不能完整进行一项商务活动的。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避免顾此失彼。

4、目的性。进行税收筹划就是要达到节税的目的。也就是在两方面进行筹划:节税一是在数量上节税,二是延迟纳税时间。

三、外资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1)政策选择方面的风险。此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对政策精神的认识比较模糊。我国的现有税收法律、法规较繁杂,除去国家相关税收法规之外,还有由相关税收管理机构制定的众多税收规章。此类行政规章多是不明晰,可是其所涉及到的往往是税收筹划有可能接触到的领域。若是单一地将税收筹划理解为税收问题,而未重视税务机关以及相关法律的全面解释,选择与税法精神不相符合的筹划方法,通常会导致和税务行政执法有关部门的认定相违背,进而纳税筹划的方案不但无法实现节税目标,还会被认定为避税、漏税以及偷税,从而受到查处。(2)政策变化方面的风险。此风险多是由于税收政策发生变动到产生。政府税收政策通常具有时效性短、不定期性等特点,这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筹划将会产生很高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

外资企业一般筹资的数额较大,因此其的税收筹划空间较大,可获取的效益可能会较多,但相应的风险也会增加。目前部分外资企业的经营资金多是借助自有资金与银行借款。借贷资金的比例越大,财务利益也会越大,而税收利益也会相应增多,但财务风险也会增大。因而,外企在筹资时, 不仅要考虑税收收益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

(三)法律风险

通常涉税业务并不仅是纳税人的问题,税务筹划方案能否得到税务机关最终的认可,提供的纳税方案能否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尤其是筹划过程中的税法适用的具体事项的认定是否可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在这其中,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对方案的认可上有可能出现冲突。若外企对法律的理解存在偏差, 促使税务筹划转变为偷税行为, 则会造成法律风险的产生。我国的法律多是采用成文法,因此即使同一个依据不同的人也会出现不同理解,同一人在不同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理解。如同一税收筹划方案若是在税收工作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则会容易通过,反之则不可通过。税收方案是否对税法适用,最终要由税务机关裁量,若未事先和税务机关做好沟通工作, 法律风险则会增大。

(四)经营风险

政府课税正是体现对企业的即得利益的一种分享, 但未承诺合理比例的经营风险责任,虽然税法已规定企业在限定期限内可用税前利润来补偿前期的经营亏损。这样政府与企业间接就成为合伙者,企业若盈利,政府则以征税方式获取其中部分盈利,企业若亏损,政府则允许企业可通过延期来弥补亏损并分担一定风险责任。但是此类风险分担主要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获得一定盈利为前提,若无盈利,则企业承担全部一切风险。总之国家立法税收意识多倾向于政府,企业在其中所承担的经营风险是很高的。

四、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两税合并”是指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的针对内外资企业的新税法,即规定内外资企业统一按按照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税法坚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收的原则实行税制改革,好处体现在诸多方面,企业、国家均能受益。这意味着外资企业也一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对外资的优惠减少

两税合并以后,新企业所得税法继承了两部旧的企业所得税法,对部分外资的优惠政策进行了修订,类似于外资企业独享的部分税前优惠扣除等政策被取消,部分特殊的生产性企业也不能再享受退税优惠政策,另外还有对于外资企业的优惠时间以及“两免三减半”纳税义务同时也被取消。

(二)名义税率降低,降低了外企的竞争力度

两税尚未合并时,名义上内外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都是33%,但事实上外资企业的实际税率大约为12%,而内资企业的实际税率在24%左右,外资企业所纳税费才为内资企业的一半左右,这使得两种企业存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外资企业得到优势。两税合并后,两种企业的名义税率均为25%,这使得外资企业也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地位,降低了竞争力度。

(三)两税合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两税合并后,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程度有所降低,关于税收待遇的变化,必然会对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决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税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外资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分工水平进一步提升。新税法实施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价值很低,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国内的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想占领市场份额,获得生存空间,必须要提高产业结构,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才能加大这类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新税法实施对外商的投资热情影响不大

相对来说,外商选择来中国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是主因,也不是惟一的衡量标准。外资企业在考察投资环境时,考虑得更多的问题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自然因素等等,而税收因素只是帮助投资方进行决策的一个附加考虑因素。当前我国拥有许多优势,例如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均很稳定,基础设施正在完善,而且劳动力能力、素质以及国家综合科技水平都在逐步提高,并且中国金融领域自从加入世贸后,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引进外资的配套条件逐步完善,这些优势是大部分外资投资商所看中的。因此,新税法的颁布并不能成为外商在判决是否在中国投资的主导因素,反过来,通过本次的税率调整,有望整体上提高外商在华投资的质量,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最终促进外资企业健康发展,达到共赢的目标。

五、外资企业税收筹划纳税风险的防范

(一)纳税人方面

纳税人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意识,能运用合法途径保护正当权益。在筹资决策中,应有意识地应用多种税务筹划方法,此外纳税人应不断加强税务技能工作的培养,做知法、守法的纳税人。政府因鼓励纳税人应用多种税收筹划方法,这样不仅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会计水平, 且利于引导及优化投资方向,进而促使产业的布局更加合理化,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很好地保障了国家的长期财政收入。由此可见,税务筹划不但不会使国家税收的总量减少, 反而会使国家的税收收入规模得到不断扩大。

(二)税收筹划方案方面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的管理范畴之内,其目标是实现企业股东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税务筹划应围绕此目标做综合策划,把它列入企业整体投资以及经营战略中,不可局限在个别的税种上,也不可仅是着眼于在节税上。即税务筹划须着眼在降低整体税负上。这是因为各种税种的税基之间是紧密关联的,其中某种个税税基缩减时则会导致其它税种税基扩张。所以税务筹划必须不仅要考虑道每一种税种节税的利益,还要考虑多种税种之间的利益互相抵消的因素。此外,不应将税收利益等同于企业所有的经济利益,即使项目投资税收减少也并不意味着纳税人的整体利益增加。若方案选择性大,则应选择最优方案。最优方案还需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成本效益原则。这是由于税收筹划方案通过后,进入实施阶段。纳税人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税收利益时,也会在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支付出一定的额外费用。因此,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必须要遵循成本效益这个基本的原则,不仅要考虑到税收筹划实际的成本,还要把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阶段已放弃的筹划方案所具有的可能利益当做是机会成本,并加以考虑。唯有税收筹划方案的实际成本及损失均小于所得到的收益,此税收筹划方案才是可接受的。

(三)依法筹划

首先,税收筹划必须要合法,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也是税收筹划能否成功的关键。因而,在具体操作时,学法、守法是必须的,应熟练掌握相关税法含义,时刻关注最新税收政策,以确保税收筹划方案合法。其次,要正确处理税收筹划及避税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避税是纳税人员通过合法手段,钻税法漏洞,不违法,但是和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不相符合。避税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因而,税收筹划不但不可违法,还需与税收政策相符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时,又能顺应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意图。

(四)税务机关方面

加强和税务机关联系,可较为全面地了解税务证管的相关要求及特点,利于展开税务筹划。这是因为多数活动均是在法律边界进行,税收筹划员难以准确把握具体边界,而部分问题在概念界定方面又比较模糊,例如税务筹划及避税这两者的区别等等,况且税收执法机构的裁量权较大。因此这就需要税收筹划人员不仅能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相关规定,正确应用相关的财会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具体方法以及特点。实际上,如未适应税务机关税务征收的相关特点,税务筹划难以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就无法充分体现出其的效益。总之,税收筹划人员筹划者应该积极做好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工作,以尽快争取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从而有效避免筹划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风险。

第12篇

[关键词]税收筹划;税务管理;价值创造

1税收筹划与税务管理内涵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的前提下,以实现合理节税、降低企业税负为目的,在企业的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中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统筹策划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该类行为一般具有目的性、专业性、前瞻性。就本质而言,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种企业理财行为。如何在有效控制税务风险的前提下,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而言,税收筹划能够有效降低税务负担,改善企业经营效果,扩大企业税后利润。“税务管理”是基于税收筹划衍生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指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与经营情况,在有效控制涉税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税务成本的最小化。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税收筹划和风险控制,相对税收筹划,企业税务管理是一个更加系统的管理过程,更加注重纳税的整个环节以及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实现税收成本与风险的平衡。

2税收筹划与税务管理的内在关系

2.1税收筹划是税务管理的核心,其他税务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企业税务管理的一部分,也是税务管理的最终目的与价值体现。税收筹划能够有效规避纳税义务之外的税务成本,降低企业税务负担,改善企业经营成果,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税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税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税收筹划,通过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为企业实施税收筹划提供更加灵活、主动的实施空间。企业通过对涉税业务和纳税事务进行系统性分析、筹划、检测、实施,从而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与实施环境。

2.2税务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税收风险

虽然税收筹划能够减少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同时也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的,然而由于筹划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筹划收益偏离纳税人预期的可能性。税收筹划风险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国家政策风险、成本-收益风险、执法风险。倘若单纯以降低企业税负为目标,由此造成的涉税风险成本可能远超税收筹划带来的收益,因此更加系统性地、注重风险控制的税务管理不可或缺。因此可以看出税收筹划与税务管理两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

3税收筹划是提升企业税务管理价值创造的推动作用

3.1有效规避不必要的税务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部门为满足不断扩张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势必将加大税收力度。企业是以实现其收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通过合法、有效的税收筹划能够规避纳税义务之外的税务成本,扩大其税后利润。目前企业税收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税收实体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应缴纳的各项税金;税收处罚成本,主要是指因企业纳税行为不当造成的税收滞纳金和罚款。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能够降低或节约企业的税收实体成本,避免税收处罚成本。税收筹划对企业合理规避税务成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筹资、投资、经营过程中。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通过分析其资本结构对企业预期收益和税负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实现企业税负的有效控制、所有者权益的最大化。如企业通过借款融入资金时存在“税盾效应”,即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利息支出可作为费用列支,并允许企业在计算其所得额时予以扣减,然而企业的股利支付却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因此,企业可通过借入资金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比较借入资金的利息支出与因借入资金实现的税负降低额的大小,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渠道。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通过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方向、享受税收优惠的投资地点、享受免税或税收抵减的投资方式,实现企业税负的减少。在投资方向选择方面,政府出于优化国家产业结构的目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投资项目,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或优惠。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可充分利用该类优惠政策,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在投资地点的选择方面,国家出于调整生产力战略布局的目的,会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如对保税区、经济特区、贫困地区等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可通过选择注册地享受该类优惠政策;在投资方式选择方面,企业可选择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投资方式。如企业可通过选择购买国债等享受免缴所得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对存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摊、坏账处理等进行会计处理,在不同会计年度实现不同的企业所得额,从而实现企业应缴税款的递延,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如企业在进行存货计价时,在符合当前税法规定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使发货成本最大化,从而使得企业账面利润减少;采用加速折旧法,加大当期折旧金额;采用最有利的坏账核算办法,降低企业所得额等。

3.2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税收筹划要求企业具备成熟的财务会计制度,具备全面、扎实的税务知识与实务处理能力。税务筹划要求企业拥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分析能力,以及一支业务精专、能力突出的税务处理团队。同时,税务筹划必将不断促进财务人员加强对税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从而实现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3.3有效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增加企业盈利机会

递延纳税是企业税收筹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根据税法的规定将应纳税款推迟一定时期后再缴纳。企业可通过递延纳税的方式,有效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递延纳税虽然不能减少企业应纳税额,但通过延迟缴纳税款可以使企业无偿使用该笔款项,相当于政府给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企业可利用该笔资金解决资金周转困难,或进行再投资。

3.4促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进行投资,开展经营活动。这在客观上使得企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逐步使企业走上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合理的道路,使得企业将生产资源配置到全要素生产效率更高、能源消耗更低的新型产品生产中,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出了合理的规划与配置,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5维护企业税收权益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纳税主体,一方面应承担依法纳税的应尽义务;另一方面也应积极维护自身税收权益,合理规避不必要的纳税。由于纳税主体与税务机关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倘若任由税务机关以征代纳,必然导致税务机关滋生惰性,导致税务征收质量的低下,同时也让企业难以实施税收筹划。因此,企业应从依法治税的角度,积极争取自身权益,对权利与权利失衡进行纠正,从而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良好的外部实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慧.企业税务管理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3(4):222,224.

[2]严伟林.基于企业视角下的税收筹划研究[J].特区经济,2012(10):267-269.

[3]徐太文.税收筹划的意义和方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6-88.

[4]周开君.税务筹划的价值与风险[J].经济导刊,2010(1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