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时间:2022-02-22 04:55: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熟人社会;大学生村官;乡土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30-05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大学生就业扎根基层的典型代表,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潜藏着各种问题和矛盾。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民情存在现实差异。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由于自身完善的内部结构秩序和“熟人社会”的排外性,使得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屡遭困难,难以顺利进入和引领农村政治、文化生活。此时,该如何引导实践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使之在入乡随俗的前提下尽快融入乡村政治、经济生活。为村民办实事?我们认为,唯有推行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才能“使其身份从农村的‘外来者’转变为‘村民”’。而正是“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双方之间的了解、认可与接纳的过程”,…以及这种基于“熟悉”的身份,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中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村民。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熟人社会”是《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它建立在亲缘、地缘、业缘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农村熟人社会具有维持私人道德、礼治而非法治秩序、长老统治、无讼、重视血缘和地缘的关系等特点。胡拥军和周戎桢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检验作为“熟人社会”的农村社区,认为农村具有丰富的结构性社会资本与认知性社会资本。前者包括共同信念、传统伦理、价值观、归属感等因素:后者包括自发的信用、规范、惯例、习俗等。二者都存在于各种私人关系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而这种信任和认同是处理日常村务工作不可缺少的。”

国内一部分学者对于大学生村官困境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视角展开的。例如,彭飞武认为熟人社会内部结构完整,大学生村官不易打破并融入;王勇和陈家刚认为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村官具有不平等性,将大学生村官的瓶颈归咎为“宗族势力及其编织的人情关系网络”。

二、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这一目标而推行的。大学生村官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教育部发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专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成绩合格者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然后回村担任村干部;另一种是由当地政府部门面向社会通过一系列的选派程序,公开招聘具有大专文凭以上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

(一)大学生村官发展概况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的方法,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

此后十余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国内得到蓬勃发展。到2004年,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北京、上海、福建、江西、辽宁、青海、陕西、贵州等省市区也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执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的试验阶段。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二)大学生村官发展阶段

李妮将2005年以前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时期称作“自发探索阶段”,而将之后的时间概括为“全面试验阶段”。而吕书良将1995年起至2001年间称作萌芽阶段、2002年至2005年为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则为普及阶段。尽管划分方法不同,但从表1中的数字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态势:

大学生村官计划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在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村干部学历浅、年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也是解决基数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

二、大学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的现状及原因

(一)制约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因素

1.“截留任用”大学生村官现象普遍

调研数据显示,乡镇截留任用大学生现象在各地都极为普遍,尽管政策上不允许镇政府长时期使用大学生村官,但是等大学生下了乡,他们真正的领导不再是学校里树他们为典型的校领导,不是国家鼓励他们下基层的政府官员,而正是当地乡镇干部。在这个严密的熟人社会里,不仅大学生村官无从进入,甚至任何个体都无法打破,大学生村官唯一能选择的只能是顺应固有的内部秩序,才能不被排斥。

2.大学生村官在当地任职并无实权

尽管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断被制度化,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又由法律文件的保障,但在熟人社会里与当地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官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就更没有实权。在中国乡村内部结构完整、自身秩序有加的“熟人社会”里,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任用的大学生村官成了名副其实的外来人员。他们不仅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不能替他们做主,甚至引发村民怀疑“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会改变村庄的关系结构和权力平衡,从而会有损自己的利益”。因此,村民在某种程度上排斥大学生村官也就更为正常了。

3.缺乏信任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

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干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冲突,村干部多指责大学生村官“工作想法存在不切实际之处”。同时,村民也表现出对大学生村官的不信任。事实上,当地的农村干部盼星星盼月亮,本来希望盼来的是一个财主。寄希望于大学生为他们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对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给村里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抱有过高期望”。相反,大学生村官们来到农村之前规划的是一套校园里社团文化建设的组织理念,试图加强村庄的凝聚力,这一方面被当地村干部认为“很多想法不切实际”;另一方面,习惯了现状的村民也实在缺乏参加的兴趣。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的原因分析

1.部分村镇干部不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当地的村干部往往不能完全接受政策的安排和变化,心理上排斥大学生村官的更是大有人在――年轻的、稚气未脱的孩子反而管到了自己头上。村干部们早已形成惯例的权威受到了撼动,这在一个没有法律保障,全然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是不能被允许的。

事实上,正像彭飞武认为的那样,村民组才是真正的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的治理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贺雪峰认为,全国农村都有着以自然村、生产队或村民组为基础单位的人情往来,有着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互合作的传统。这种人情上的往来、生产生活上的互助合作。就形成了结构性的力量。面对熟人社会的这种内在特有的结构性力量,只有对本组村民极为了解的村干部能够与村民建立长期信任和“一种对自己人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在平日工作中大家都愿意听村干部的话。

其次,村务日常工作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处理村务工作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知识和法律,而是地方性的道理――即村情、民性、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和适应当地的恰到好处的软硬兼施。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村情极为熟悉的基础之上的,这并不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在几年的书本中能够学到的。

2.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情的现实差距

王勇和陈家刚认为,正是“熟人社会”的排外性特征造成了大学生村官的融入困难。面对外来的陌生人,“熟人社会”内部的平等性即开始推演为对陌生人的不平等性,要么对其排斥,要么对其压制。不幸的是,大学生村官正是上级政府下派的“陌生人”。

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尽管在到任前接受过一些培训和思想教育,但这些知识远远不能够适应与解决农村的真实情况。因此,对农村村情认识的不够全面和缺乏工作经验共同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环境时,显得举手无措,成为与现实极不相容的“外来者”。当然,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则更难以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思想的现代化和对于农村实际情况认识的不足,往往让他们不理解、也不接受老百姓的观念,更不要说融入老百姓,成为当地“熟人社会”的一份子了。

此外,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村民短时间里对新事物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不足为奇,更何况是对待他们眼中这些“没有成熟的毛头孩子”。不难想象。面对这些没有经历过磨练,没有实践经验,没有了解农村社会的环境和状况的大学生村官,老百姓的确难以把自家的出路都交给他们。因此,熟人社会环境下的村民对这些年轻的外来客通常并不买账。

3.大学生村官所学不切合农村实际需要

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经济学相关专业比例也相当小(见表2)。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偏离了农村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工作实践中很难有效应用.有54.9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很低。正是出于这种“专业不对口”和对农村实际情况的陌生,大学生村官们在校所学派不上用场,也就偏离了大学生村官下乡改造农村的美好愿景。在已经发现大学生所学无法应对农村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政府在制度上的培训也没有及时跟进,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遭遇无事可做或者遇到生产实际问题无力解决的困境。

(三)大学生村官乡土化转型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尴尬处境主要来源于其在农村身份的不明确。更深层次说,是他们在依靠“规矩”而非“法律”的“熟人社会”里不具有遵循规矩的“合法”身份。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发挥作用.首先应实现自己的乡土化转型,毕竟农村法制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立竿见影。而大学生村官以法律赋予而非熟人社会人情关系赋予的身份介入农村事务管理,往往导致不能够成为真的乡村代表,更不具有村民真正信任和赖以托付的发言权。从矛盾及原因出发,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以下的几个方法或许可以提一些益的借鉴:

1.大学生理想定位的乡土化转型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把三年的服务期当作一个跳板,三年后或者根本做不满三年就当了“逃兵”,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番事业与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既然大学生村官自身不具备扎根农村的决心,就更无法让村民发自内心地接受。要想真正融入村民,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理想定位上应首先实现乡土化转型――即树立扎根农村的职业理想,将自己的位置放在村民之中,才能与村民们在一个平面内结成一张人际关系网络。

2.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乡土化转型

郑明怀认为,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转变是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关键所在,并把身份的转变视作乡土化转型中的“农化”过程。而“农化”就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制定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适当修改,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户籍意义上由‘城里人’向‘农民身份’的转变。具体而言,一是在大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大学生村官的户口可以迁到农村,而具体权利与村民可以有所差别;二是户口不迁到农村,也可以享受到村民的部分权利,如选举权。”这里的身份“农化”转型,是从制度上对大学生村官身份提出的保障方法,虽然在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制度转型并不如大学生村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乡土化转型更彻底,但多少能够削减大学生村官与农民之间的“城市一农村”身份差异,督促大学生村官在思想认识上放正心态。

3.大学生村官选拔方式的乡土化倾向

即便是本身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因为接受城市化的转型以及大学的教育,在行为、观念与管理方法上都与乡村村民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如果是城里大学生下乡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因此,在大学生村官人选的选拔聘用上,应有意识地向本土大学生倾斜。对于农村的建设,本土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很多优点:一是对农村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是做好一个村官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作为农村社区的一员,在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与村民形成“类亲属”的关系,社会学家杨懋春指出这种关系“对社区团结感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二是本土大学生村官因从小在村民的关注下长大,村民对其了解更多,心理上不排斥回乡的大学生村官,换句话说,村民对于本地回乡大学生村官基于“熟悉”而产生的信任要明显多于异地大学生村官。

4.大学生村官技能的乡土化转型

如上所述,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学习背景与之后在村内承担的职务并不相关,难以在第一时间上手村务工作。大学生村官在技能方面的乡土化转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加强培训就可以掌握的农业方面的技能。只有足够掌握有关农民生存和致富的方法及需求、生产生活习惯,才能真正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个层次是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方法着手,熟知村情民情,最重要的是内化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以一个内部秩序中的“局内人”的身份介入村民纠纷或利益纠葛,以更贴近人情的方式处理农民问的事务。

大学生村官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或权衡就业形势,抑或无奈地、抑或满怀憧憬地下了乡,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或者期待3年后更好的出路。但是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顽固的农村熟人社会秩序,在这种坚实的人情网络面前,发挥作用的是大学生村官们根本不知道、也无从适应的村里习惯了的“规矩”。但不管现实如何艰巨.大学生村官在理想定位、身份认同、选拔任用、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的乡土化是大学生村官融入现实环境、获得村民信任,并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61[13]郑明怀.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22-25.

[2]胡拥军,周戎桢.乡村精英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自主供给[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3-18.

[3][踟彭飞武.大学生村官之角色重构――对村民自治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再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61.

[4][9][10]王勇,陈家刚.大学生村官计划行政生态环境的问题与再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8):33-40.

第2篇

关键词 工科 大学生 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78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society still exist,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is more promin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ntemporary engineering female univers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difficult employment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较去年增长3%,而其中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仍保持在1%的低水平,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另据北京市妇儿工委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61.5%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过歧视,比男生高出9.9%,可见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而在对性别要求差异化较明显的工科领域,女大学生的求职弱势将更为明显。为何工科女大学生即使在校成绩优异,或身为学生干部,在求职旅途上依然难免处处碰壁,这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

1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认知偏见。“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沿袭千年,女性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往往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偏见,如认为女性的智力能力不如男性,没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等,这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潜在原因。部分用人单位单位的招聘存在“性别歧视”,甚至无端的明确提出不要女大学生, 让不少优秀的女学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2)行业特征。工科行业的岗位一般较其他行业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地点也往往不稳定,有的还要求长时间出差等。因此,工科行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男生,这也是工科行业“性别歧视”相对严重的最直接原因。

(3)性别心理。女性的心思较男生细腻,感情丰富,面对挫折一般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表现出独立性差、意志不坚强的问题。部分用人单位过分放大女性特殊的心理缺陷,进而对她们的工作能力、态度产生怀疑,最终选择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对于现代中国女性,“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依然深入人心,将生活重心偏向于家庭的规划思路让女性对工作时间和地点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出差有着排斥心理,这也限制了工科女大学生的择业空间。

(4)社会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针对女性的生育保障和制度监管还相对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生育是一个社会问题,但由于制度的缺失,令生育期的相关资金补偿全部交由用人单位来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女性生育期和哺乳期的工作效率必然受到影响,将间接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工作安排。因此,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部分岗位在招聘中差异性对待男女性也无从非议。随着法制的健全,明确限制女大学生“几年内不得生育”的签约条款已渐消失,但依然有不少女大学生为获得就业机会选择推迟生育。

2 工科女生求职负面特征分析

2.1 心理素质

女生比较看重学习成绩,往往觉得自己成绩不够理想,当看到男生能较轻松的获得奖学金或专业方面的成绩,会产生工科专业上女生固然不如男生或男生更聪明的悲观想法,未来在就业竞争中面对男生的挑战感到更大压力。由于女生的心理较男生敏感和丰富,更容易因小事烦恼,特别是因为感情纠葛等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由于缺乏自信心,女生做事不够果断,反复权衡往往陷入焦虑。

2.2 专业兴趣

大学期间女生比男生学习成绩往往是因为投入了较多的时间,而非专业兴趣使然。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业动力也显不足,在求职道路上一旦遇到挫折即会对自己的专业道路产生怀疑,更易陷入迷茫。由于对专业兴趣的缺乏,女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持随遇而安的妥协态度,大学生活或者受外界诱惑沉迷于课外琐事,或者既定公务员、教师、文员等“适合女性工作”的行业为目标努力。工科类岗位不仅要求扎实的理论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缺乏专业兴趣,女生在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较男生显弱,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女生在工科行业竞争力的一大瓶颈。

2.3 人文素养

通过刻苦学习,工科女大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技术岗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更加凸显,其中对女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但是,由于工科女生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缺乏对社会人文的思考,又不像文科类女生天然受着教科书的文化熏陶,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颇显匮乏,也使得她们在挫折应对和抗压心理调节方面偏弱。

2.4 择业观念

严谨务实是许多工科女大学生的标签,择业前往往早已做好生活的规划:希望事业不至于过多影响家庭生活,让自己有充足的精力经营好家庭。这种对家庭角色的预设对女大学生择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学的好不如嫁的好”,这种相对传统的夫贵妻荣观念令女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和就业持消极态度,会以逃避的心态来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二是预设条件压缩职业选择空间,陷入既想工作稳定、工资高、前景好,又不希望条件艰苦、加班多的矛盾中。对于工科类女大学生尤是如此,因为工科类岗位对实践水平要求高,基层工作是大学生事业起步的基础,而这些基层工作往往与女大学生的职业预设相悖。同时,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此类心理也有所顾忌,会因担心她们事业心和进取心不足而不愿意招聘女大学生。

3 女生就业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3.1 好胜心

现代女性有着更强的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特别是进入大学后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自主意识大大加强,传统的依赖父母、依附丈夫的观念已趋淡薄,她们往往更关注于个人的发展与前途问题,不甘社会上“重男轻女”的观念,希望表现得更加出色来证明自己,所以通常女生较男生有着更强的好胜心。当然,受女性内敛性格的影响,这种争强好胜的进取心并不明显外露。女大学生的好胜心有助于其在竞争激烈的技术性行业取得成绩,对于强调在专一行业纵向发展、深度进军的工科,竞争意识更利于形成成就动力。

3.2 自觉性

学业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第一要务,女生较男生对此表现出更强的自觉性,故而女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比男生好。在学习上,女生多表现出更强的毅力和自制力,踏实勤恳,安静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书本知识,女性的亲和力也易于带动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女大学生的自觉性奠定了她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扎实基础,利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3.3 个性魅力

女性有其特殊的个性魅力,这在男性为主导的工科领域是无法取代且独具优势的。首先,女生头脑冷静,办事细心,方案设计更显周详;其次,女生较男生更富同情心,能更敏锐的洞察他人的态度,待人接物更显练达成熟,人情味重,有利于工作中的沟通;再则,女生往往表现得谦和,特别是工科女生的朴实更易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4 工科女生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有待长期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要求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同步跟进,而学校作为问题链的首个环节,在此间的作用尤显突出,其一是人才培养阶段因才施教,二则是就业指导阶段因势利导。

4.1 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培养

注重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鼓励工科学生选修相关课程,积极参与社会类课外活动,提升人文类知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不同时期培养不同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如在大学一、二年轻,学业负担较轻,可多参与社团、团总支、学生会的活动,积极成为社团骨干,培养人际交流和处事能力。至三、四年级,将重心放在社会实践上,特别是与专业、行业相关的技能实践和竞赛,为将来的求职和更好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跳出传统以男生为主导、单纯从男生角度出发的工科类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和实践方案,以更好的调动女学生对工科类专业的兴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2 针对女学生的特色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女学生的性别特点,结合当前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从女学生心理、就业方向、求职技巧等方面,引导女大学生自我挖掘性别优势,及时发现自身的长处并重点培养,进而提升求职自信心。

对于女大学生求职期的心理也应重点关注。由于女性心理相对脆弱,面对求职的多次失败,挫折心理会愈发严重,沮丧、焦虑和抑郁等多种情绪交织,对求职将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需要及时的疏导排解。这也就要求就业指导需及早打的好“就业难”预防针,求职高峰期将工作做细,开展一对一的谈话,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4.3 就业型和升学型学生分类引导

不少女生入校即有较明确的发展目标:或是毕业求职,或是继续深造,或是出国留学。对此,学校可在每学年主动展开毕业后发展意向调查,主动掌握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动态,必要时建立个人档案,以便分类跟踪指导。

对于考研和出国类学生,应督促和鼓励她们勤奋学习,打好基础,及时跟进相关报考信息,给予建议与指导。对于考试落榜的考生,应重点关注,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她们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根据学生意愿给予就业指导。

对于有就业意向的女生,需结合其的性格特点引导选择合适的工作,同时为提升女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应鼓励女生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考取各类实用证书,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为将来的就业增加更多的闪光点。

4.4 校园求职中的其它关注

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对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给予充分的支撑,引导女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抓住机遇,自谋职业;在校园招聘中,设立专门的监督窗口,对于女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给予必要帮助。

参考文献

第3篇

1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1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所谓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的变动而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所导致的就业矛盾[4]。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它表现为劳动力的素质、技能与岗位要求之间的不匹配。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相应地带动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剧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原先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的外延型增长,转变为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的内涵型增长,在这过程中更加强调科技和技术进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劳动者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相应数值不断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而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就业结构也会出现从“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第三产业在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程度提高,无论是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都需要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增加对大学生,尤其是对中职、中专、高职、高专类学生技能的要求,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滞后的特点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使其培养的人才不能够胜任岗位需求进而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2企业规避风险行为,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国内许多企业尚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沉重打击,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也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谨慎。在其经营过程中,企业会不断计算现有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之间的收益成本关系,不会轻易招聘新员工。同时,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交流过程中可能会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在这过程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出现,大学生就业面临诚信危机,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交易成本,这些都将使企业无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薪酬、高福利的工作岗位。即使是以实习的形式,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其中63%的企业认为实习生不方便管理;81%的企业不会为实习生提供任何补贴,只有34.9%的民营企业愿意推行实习[5]。而大学生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不愿意屈就于一般行业,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普遍偏高,存在求稳、求富的心理,向往大城市、大企业、高薪水、高福利的工作岗位,两者之间的不匹配,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

2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措施研究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国家、高校、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2.1国家应采取可行性措施,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从宏观上,国家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对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第三产业,同时加强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联,加深各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率,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宽松环境,从总量上保证大学毕业生就业。从微观上,国家要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完善全国人才信息网,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出台更多促进就业的政策。例如,制定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利益调节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力扶植和完善教育市场中介组织,共同为大学生职前培训、职务发展服务。

2.2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就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增强其不可替代性。在培养模式上应注重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学生技能的锻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课的开展,建立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带领到一线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应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教育,让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实践,为就业作好准备。

2.3大学生应进行自身的调整,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就业链中的主体,大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就业观念对其就业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对自身正确的认识和反思,以及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将有助于促进其就业。首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学有所长,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如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不要将择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企业的高薪、高福利的工作岗位,而较少考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一些具有较强人才吸纳能力的工作单位。要转变就业思路,从基层工作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再寻求更好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就业。最后,要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深刻剖析自己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不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己。同时,认清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此认清个人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会有差距,改变妄自优越感或不切实际的幻想,选择先就业后择业。

3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已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失业不仅会对个人、家庭造成巨大压力,也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但我们有信心在国家、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下较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者:张琼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第4篇

一、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如果拿满足社会需要的标准来看,现阶段我国的政府职能的体现和发挥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以及社会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因而无法在需求方面去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

(一)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服务和政策提供不足

艺术类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就业方面的服务要由政府和社会方面来提供,而目前政府和社会在就业服务的提供方面还没有做到人性化,没有充分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和就业诉求。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区域相对集中

一般来说,艺术类专业学习的前期投入比较大,特别是在经济上的投入比较多,这也是艺术类专业本身的特殊性所在,高投入下的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未来期望也比较高,而承载着父母高期望的艺术类大学生对于自己就业的期望值也会更高,使得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更愿意选择在国内较发达地区工作,而不愿意去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中小型城市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随意性大

“从社会需求和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选择来看”,根据笔者多年的艺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以及日常和艺术毕业生们的交流中,总结出他们的就业取向大致呈现为: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继续深造(如国内考研、出国留学)、学校(如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小学校)、自主创业(如开工作室、创办培训机构)、自由职业、公务员(完全转行)等。

(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率偏低

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艺术类专业是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之一,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分布显示,以采矿工程、石油工程、地质工程等为主的工学类专业就业率普遍在90%以上,而美术、音乐、表演等23个艺术类专业中,16个专业就业率在75%以下。”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形成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服务意识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政府需要在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现实是政府还不具备足够的服务意识,政府就业服务机构里面的官僚作风比较盛行,给普通老百姓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按照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也就是说政府没有把大学生当做“顾客”来看待,没有真正去了解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以及倾听他们的声音,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诉求,政府在采取相应措施时应该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不能只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应该有所细分。

(二)就业法制和政策方面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受就业机制、法律法规以及就业政策的极大影响。对于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来说,就业机制、法律法规以及就业政策对他们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就业机制仍不够完善,现有的就业法制和政策不够全面,内容不尽合理,实施力度不够,而且因为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部到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存在比较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仍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壁垒。

(三)就业市场方面

在大学生包分配的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演变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建设,大学生就业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仍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比较多,如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力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兴旺和蓬勃,就业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下的就业市场显得非常不健全,呈现出分散和无序的不规范和不成熟的状态,就业市场缺乏应有的公开性和公平性,艺术类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市场所需人才不匹配,这种供求矛盾格外突出。

(四)艺术类高校教育结构方面

我国目前情况下的艺术类高等教育呈现出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授课内容陈旧,按部就班,对就业市场的需求灵敏度不够等特点,“在现今整体教育体系中,艺术普及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反,高等教育艺术专业设置过多,艺术类毕业生数量严重过剩。国家教育资源配置本末倒置,整个艺术教育结构呈现出极不健康的“倒金字塔,状态。”

(五)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网络服务系统方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沟通方式的深刻变化,如今,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时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去找用人单位,但是截至目前,政府还没有搭建形成完善透明的大学生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对就业政策不够了解,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不通畅,就业信息的辐射面小,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用人单位信息可信度不高,真假难以辨别,就业信息质量不高,媒体也时不时会曝出大学生就业求职时被欺骗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利益的不必要损失,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无形压力。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解决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虽然我国现已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制型政府烙印仍然存在,政府往往管得过多,管理上经常出现错位、越位现象,管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二)健全法制和制定就业政策,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性保障

“从国际看,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就业立法采取在综合性劳动与社会法典中列入促进就业条款,或对促进就业专门立法,同时围绕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反就业歧视、帮助困难群体就业、限制企业解雇工人等就业相关内容另行制定单行法律的模式。”

(三)规范就业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应该形成专门的规范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这个就业市场的成熟和规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艺术类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方面,还应该有国家制度法规层面、艺术类高校层面、社会层面等等,国家制度法规可以起到规范市场、统一操作、保护就业弱势群体利益和促进就业公平的作用,艺术类高校作为就业群体的输出方,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灵敏反应度,洞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艺术相关专业结构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使输出的艺术类毕业生能和就业市场顺利对接,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四)加快艺术类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和调整

政府应该运用宏观调节手段,按照就业市场的需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艺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面,从外部层面刺激和促进艺术高等教育的改革,达到推动艺术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调整的目的,艺术类高校本身也要充分考虑和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

第5篇

一、学术资本主义

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最初是由爱德华•J•哈克特(Edward•J•Hackett)在1990年总结学术科学上重要结构变化使用的,并且指出在65年前马克斯•韦伯把医学和自然科学定义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当今科学和技术相互交织,共同飞快地发展,基础研究(以纯学术为主)和应用研究(以市场导向为主)有很多重大的发明和技术突破,因而可以把学术资本主义定义为高等教育院校及教师以应用为目的进行的基础研究,为确保外部资金把学术研究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类似于市场活动的行为。这里的市场活动指高等院校或者教师直接的营利活动,包括技术转让、设立大学科技园等。

二、学术资本主义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总体上看,大学生就业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人才市场供需失衡、有业不就、产业结构矛盾加强、毕业生规模庞大等。其中主要表现如下。

1.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受社会冷、热门专业的影响,为扩大生源,受到相关企业的青睐,高校设置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一致,学校专业结构严重趋同,热门专业学生的就业数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导致人才市场结构不平衡。另外,劳动者的素质与产业结构不匹配,从而出现“招工难”—“就业难”的矛盾现象。

2.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各级政府配套政策参差不齐。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国务院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度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比2011届高出0.4%,比2010届高出0.5%。由于应试教育等多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不强。此外,各级政府也结合本地发展状况制订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如简化大学生创业审批手续、无息创业贷款等,但各级政府制订的政策参差不齐,导致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有待提高。

3.大学生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观念趋众。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准备明显不足。首先在心理准备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对求职或者在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一定的估计,一旦出现问题就慌了阵脚,有的甚至出现消极情绪。其次是知识准备不足,知识准备包括多层面,如职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等,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怀着敷衍了事的心态等待毕业。最后是能力的准备,毕业生未能准确把握市场招聘信息,没有精心制作简历,应职前对该工作未进行调研,未作好各种准备,也没加强解决问题的本领,然而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不能完全运用到工作中。

4.设置课程及实践环节陈旧。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即招即用”。而现在大学的很多课程设置偏向于基础研究且过于陈旧,它不以实际应用为目标,这就产生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课程内容的陈旧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5.高校教师业绩评价标准功利化。在学术资本主义下,教师为了获得外部资金,偏重于科研,忽略了教学与育人。根据在理工科类在读生中的调查,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通称被学生称为“老板”,这表示着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个新型的关系是以雇佣为条件的经济关系。然而有一部分研究生在为导师做“私活”时收入一般,有的甚至没有待遇。当然这一部分调查是在理工科类中进行的,而关于人文学科可以说是没有待遇,所以应用学科与基础理论学科发展不平衡。现在高校教师业绩评价大多数在于科研项目经费、、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业绩评价过于功利化,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学术资本主义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学校”三方合作。从2013年的就业政策,我们可以看出国家要求高等学校加强“校地合作、校产合作、校企合作”。在学术资本主义的推动下,“企业—科研院所—学校”三方合作,通过理论学习,然后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首先,高校利用自己的实力,与地方政府、产业园或者企业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增加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政府鼓励高校教师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与地方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科研成果及与企业的合作经验带到课堂上去,让学生接受新的事物,学习前沿理论。另外,高校主管部门把教师引领学生创新及实践技能、教学成效等融入到各项成绩评审中。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产业结构。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生活服务部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部门和国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但国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所以第三产业是一种服务产业,产业的升级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现在高素质、技术熟练劳动力相对短缺,初级劳动力供过于求。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改善就业状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服务、社会福利和公共事业等新兴服务业,引导企业适当缩减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资产投资;加大对技术服务、科学研究、金融业等的投资,改变产业投资比重失衡的现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通过高校教师参与公益讲课、邀请企业精英与就业专家授课、加强校内外的就业培训、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讲座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高校待毕业的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和就业经验。

3.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下,为了通过学科研究获得成果和利益,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学科,带来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影响专业的持续化发展。首先,政府主导,高等院校辅助,抵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过度利益化,并且通过奖励的方式支持高校发展自己的特色,避免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趋同化。其次,在符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下,高校发挥着自身优势,对市场未来的需求进行预测,建立可信、有效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或开设新的专业,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的专业,确定学生的职业目标。

4.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想法各异。面对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有消极方面的情绪,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价值观教育,培养其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网络的发展,在校园网站上开设就业价值观教育互动专栏,其中包括本校大学生的历年就业情况、企业招聘信息、就业教育讲座等。另外,可以开设就业交流论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微博、微信等,在这里面包括已毕业的、将要毕业的,还有初入校园的学生,共同交流就业信息,同时配备综合能力较强的就业心理指导教师来做大学生就业的导航者。

第6篇

>> 云南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改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滦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建议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根据课题组调查数据绘制。

④根据课题组调查数据绘制。

⑤根据课题组调查数据绘制。

⑥见“凤凰网”,《中国还需要学习日本吗》,http:///opinion/gundong/detail_2010_09/02/2421119_0.shtml.

参考文献:

[1]张明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时空,2012,(2).

[2]赵晓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3).

[3]谢作诗,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产权、交易费用与大学生就业难[J]. 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9).

第7篇

【关键词】社会资本 大学生就业 关联 意义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生存发展之本,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3年更是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界关注的焦点。

Nahapiet 和Ghoshal(1998)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在个人和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大学生成功就业不仅取决于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源和能力,而且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取决于嵌入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各种资源与能力的总量情况。理清社会资本和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联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个新的研究渠道,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关联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社会资本的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首先提出,短短的几十年其已经遍布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社会资本研究的最早领域之一就是劳动就业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社会关系在职业流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并引起关注及重视。在国外的学者的研究中社会资本对个人的地位获得所起的作用得到证实和肯定。

林南的研究结果也告诉我们,呈指数速度增长的社会资本积累速度要远快于成算术速度增长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人力资本的积累几乎必然会出现支持社会资本的计算结果。

现实的中国,在儒家思想长期熏染下,现有的人际关系已经演化为一种差序性的伦理关系,关系的表现就是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从而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网络。这种先赋性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中被逐渐泛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影响着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现实也告诉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源和能力,而且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本。无论运用人力资本获得职业地位多么成功,都不能掩盖社会资本在求职中的运作空间。因此,了解大学生利用社会资本的状况,弄清高校社会资本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是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联研究的理论意义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方面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学术界、教育界等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开展了诸多深入的研究,从各种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如宏观层面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供需结构等和微观层面的人力资本差异、求职技巧等等。以上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有着重要意义。但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较少,从社会资本视角来研究与大学生就业关联问题意义重大,也是理论界向纵深研究的主要方向。

研究的触角可以进一步延伸、深入、细化,可以探索从一个崭新的、从来涉足的新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固有关联,从结构、认知和关系三个维度全面了解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两者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工作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

研究多从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分析就业的问题,也有少量的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研究的。将社会资本战略优势嫁接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来探索挖掘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建立优化关联概念模型,具有前沿的研究价值。

考虑在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社会资本三维度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因素权重,引导大学生对自身关系网络做好定位,引导大学生培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条腿”走路的意识,重视社会资本的积累,为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供参考。

进一步升华将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联研究,摆脱单纯将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联定义为抽象的层面的束缚,将两者的关联研究建立在具体的、有数据支撑的角度来开展研究,实现真正的理论化、科学化。

四、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联研究的现实意义

就我国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社会化程度低,社会网络简单,能力与精力有限,努力积累和拓展自身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社会资本,引导其有效地运用社会资本,为其解决好自己的就业问题。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联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关系资本为就业服务,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建言献策,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借鉴,为转型期中国大学生就业提供实践指导。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和高校提高社会资本积累的意识。对大学生而言,能够获取更为重要和有用的就业信息,避免在就业过程中走弯路,对高校而言,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巩固内外团结的社会关系以及师生员工团结、互助、信任、进取的精神状态,切实为毕业生服务到位。

有利于减少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浪费。大学毕业生是我国重要的社会人力资源,出现毕业生就业问题必然会造成某种程度的人力资源的浪费。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联研究有助于增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信任,增强双方的互动交流,有效冲破用人单位的就业壁垒,从而快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成才。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使大学生清楚自己除了要学习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积极积累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促进就业,从而实现大学生自己的理想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标志着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方向转变,齐更加注重以顾客为导向,并且以经济、效率、效益对目标的完成机型测评,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而言,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研究李轶(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政府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大都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就业信息等等,对于这些服务内容每个大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享受,但是,政府的服务内容在大学生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增加或者减少某个人而增加或者减少服务成本,也就是政府的就业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虽然在理论上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是非竞争性的,但是在实际的就业实践中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是在一个相同或者相近的活动空间中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都是相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别人在就业服务中获得了就业岗位,那么自己的就业机会就会因此而降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所提倡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等理念,符合当下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合理发展,新公共管理更加强调第三方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第三方服务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主要用于解决公共产品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所以其同样属于公共管理服务的范畴,为此,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部门与私人管理部门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为此,政府部门完全可以采用或者借鉴私人管理部门中的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依照顾客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的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就大学生就业来说,政府部门就应该立足于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照市场竞争机制试试有效的管理和决策,以不断提高我国公用服务的质量。针对当下大学生就业制度保障不完善,就业市场信息不畅通等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1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

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包含了大学生、用人单位以及自由交易三个要素,为了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相应的制度规则就必须覆盖这三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诸多制度法规还不完善,就业市场的运作也经常出现混乱状态,大学生上当受骗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损害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声誉,也使得大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为此,我国应该健全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完善我国的就业法律体系,不断优化就业市场环境,确保我国人力资源交易的正常开展。

2.2创建市场化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首先,我国应该进一步保障全国大学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现阶段,由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高校大学生大都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等,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全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对于人才拥挤的地区,当地政府大都会借助户籍、学历、专业等限制人才的流动,但是,这种门槛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歧视现象,而且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增加大学生的自由流动的成本,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减少这一门槛设置,确保人才的自由流通。其次,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资源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资源,让大学生能够通过就业信息网络查询用人单位的信息,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最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现阶段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高校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快速融入社会。为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合理创新教学内容,不断向社会各界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2.3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

所谓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是指评价主体按照大学生就业评价的方法,以大学生就业评价为标准,对大学生就业评价内容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从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分析,在大学生的就业评价机制中,可以把政府作为作为评价的对象,因为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可以借助各种宏观的政策手段帮助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评价机制要考察的评价内容就是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和手段。此外,要想确保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的顺利实施,还必须确保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就评价本身的作用来说,其主要是用于对未来发展的指导,而不是仅仅进行简单的优劣区别,为此,要建立完善的大学就业评价机制就需要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3.结语

第9篇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和运用CAS理论的基本观点,从另一角度阐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可循思路,构建了大学生就业系统的CAS框架,强调从“软”、“硬”两方面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CAS理论;大学生就业系统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228-01

一、CAS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霍兰教授于1994年提出的。他认为,复杂性来源于系统内部,是系统内部不同层次要素的适应性促成并发展了复杂性。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定义复杂适应系统:它是由许多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部分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每一个“部分”都存在于另一个“部分”之中,从而形成了嵌套的层次结构。循着以上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是一个CAS。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复杂,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其说它是个教育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持续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金融危机下不利的就业形势,80后独生子女浪潮,互联网的普及等等,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伴随着高教改革、经济发展、家庭教育、网络技术发展等显得纷繁复杂,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CAS阐释

综合现状,CAS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形势变化造成的就业难

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明显。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611万,加上历年累积,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CAS理论认为个体生存的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中,环境中的个体要不断产生调整、产生适应性的行为。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要用动态的观点审视,经济形势的变化势必要求不同个体包括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清楚辨识环境、科学判断解析、寻求对策方案、及时采取行动。面对客观环境的变化产生合理的主动性、适应性行为,并且相互协同,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2、结构性矛盾所造成的就业难

CAS理论认为,个体间的相互影响不是简单的、被动的、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各种反馈作用(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交互影响、互相纠缠的复杂关系,在复杂适应系统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其他个体的环境,通过刺激—行为模型相互影响。大学生就业这一复杂适应系统也是如此,政府的产业政策,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高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作为个体之一的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的行为后果。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光要恰如其分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产业与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这将有助于就业问题的系统解决。

3、对多样性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就业难

CAS理论认为,在适应过程中由于存在个体间以及个体与环境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个体之间的差别会发展和扩大,最终分化,形成个体之间的差别和个体类型的多样性。正是高校及大学生个人对社会需求多元性、个体复杂性及主动性的认识不足,造成了高校趋同的教育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狭隘的就业观、错位的职场心态。

三、求解大学生就业难的CAS思路

1、政府要形成合理政策导向

CAS理论认为,标识就是个体在与其他个体或环境相互作用时,尤其是在搜索与接收信息时,互为识别和选择的标志。标识能够促进选择性的相互作用,它允许主体在一些不易分辨的主体或目标中去进行选择,它使组织结构得以突现,它是复杂适应系统普遍存在的机制。

政府恰恰就是起到一个标识性的作用,政府以服务和中介身份出现,注重从宏观上确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方针政策,成为就业信息的收集者、政策的制定者、各方利益的协调者。

2、高校办学定位清晰,重视学生就业指导

各高校应该具有清晰的办学定位,不能都往“研究型大学”这一条路上挤,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部分大学则从事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高校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要考虑市场用人需求,应当以社会对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尤其是应用型与技能型高校更是如此。从CAS的视角出发,高校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差别会发展与扩大,最终分化,形成办学定位各异,具有多样性的个体,这是一个必须要实现的过程。同时,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培养一支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保持信息的高度共享,推进对大学生长期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用人单位建立科学用人机制

内部模型是CAS理论中个体的七要素之一,个体都有预期未来的能力,每个个体都具有复杂的内部机制,对于整个系统来说,这些统称为内部模型。科学的用人机制包括:避免“招来立即用”、“用廉不用优”的种种短期行为,对于刚进入社会相对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持有合理的能力预期,给予相关的职业培训。在招聘环节要诚信、公正,避免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生源地歧视和工作经验歧视。用人单位对于应届大学生应该给予更多扶持和关爱,努力实现双赢。

4、高校毕业生要以开放的心态融入环境

从CAS视角而言,对于某一个体来说,环境不仅包括客观环境,其他个体也是其外在环境。因此,高校毕业生不仅要积极融入大的社会环境, 也要积极配合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各种举措。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系统的微观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与适应性。大学生个人应避免消极等待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约翰·霍兰,周晓牧,韩晖译:《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难探析》,《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第10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大学生就业;政府角色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政府是公共部门的活动中心,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并执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决策。科层制是现代国家政府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政府实现其公共性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政府干预大学的基本方式。政府对高校的干预是多方面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要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则呈现有心无力的状态,希望在高校课程设置或者市场化改革方面作出努力。而政府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体,应在高等教育投入、政策支持、价值观引导和就业问题的解决等方面予以关注。政府如何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保证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立性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的角色发挥

1.投入者

投入者是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的首要角色,我国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决定了政府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全方位的

支持。

(1)政府和高校关系的重构。政府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供尽可能满足高校发展的资金支持;第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者角色的扮演;第三,政府提供资金但不越位干涉,宏观指导但绝不失位。

(2)确定合适的投入比例。作为投入者的政府首先应该确定合适的投入比例,其次政府实施的政策和投入的资金应该合理使用,作为投入者的政府要注意投入的比例和监督投入的使用是否有效率的问题。

(3)社会就业需求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观念存在偏差以外,社会针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2.掌舵者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扮演的第二个角色就是掌舵者,掌舵者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就业体系构建、教育政绩观和精英化教育观念方面做出调整。

(1)精英化教育观念的改变。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并没有随之改变,仍然以精英化教育阶段的观点来评判高等教育,有些大学生甚至以为毕业就会分配到好的工作。这种教育预期远远背离了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现状。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从过去精英化模式之下的教育观念转向大众化时代的理性观念。

(2)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不可否认,目前高校领导班子的畸形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掌舵者”的政府应该注意规避这种人为风险,通过强化校长责任、权责明确、就业问责和思考高等教育自身的使命和价值来引导高校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

(3)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航向在哪里?这是事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与否的关键所在。政府需要积极引导高校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就业水平和求职技巧的能力。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3.协调者

政府行为除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扮演着投入者和引导者之外,政府的第三个角色就应该是协调者,这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

(1)市场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化影响下的高等教育的条块划分使得政府在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教育方面。 十提出了要重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重视生涯教育、专业设置,克服高等教育的局限性。从政府做好“协调者”的角度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引导;二、引导高校处理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题,不断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求职技能,培养大学生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能力水平;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坚持。政府要协调高校正确认识就业率和社会学术发展的关系,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工作。

4.规则制定者

按照新公共管理学理论,政府行为要跳出“执法者”的圈子,要做“游戏规则之外的个体”。规则制定者的角色是理清政府和高校之间关系,合理界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权力边界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为了保障就业公平,逐步消除不合理法律法规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重要步骤。

(1)管理规范化。第一,从教育方面来说,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重点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第二,在教育行政方面,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方面对高校的评价体系。

(2)保障公平就业。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保障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也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政府需要在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消除不合理法律法规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三、结语

本文选择了从新公共管理学视角对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的角色进行研究,以“投入者、引导者、协调者和规则制定者”四个角色的解读和分析实际上回答了“政府应该如何行为”的问题。目前看来,在政府行为的厘定和角色探索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架构和补充空间,应该继续对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丁煌.西方行政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387.

[2]史秋衡、文静.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北京.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可雇佣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65-02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雷万鹏,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教授,博士生导师。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教育阶段转变,市场因素逐渐渗入高等教育领域,并对高等教育提出更多的需求。在社会和市场磨合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民生难题。而与此同时,企业也反映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招人难,这是一种两难共存的、典型的、错位的市场现象。对于出现这种错位的市场现象的原因,社会和高校都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汪霞教授等撰写的《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书从“课程结构”这一新颖的角度出发,以拓荒者的姿态探索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矛盾所在,从微观层面阐述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问题,其研究视角之独特,研究方法之合理,研究结构之严谨,给读者很大的启发。

以高校课程开设为核心,研究视角独特。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借助于社会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总是寄希望于社会政策、用人机制、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自上而下的改革固然重要,自下而上的诉求也不可忽视。该书围绕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这个核心,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提出“应该将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融入课程”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并详尽阐释了“如何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指出要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人耳目一新。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课程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分析和研究高等院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挖掘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为我们思考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合理。基于研究内容,本书综合运用了比较研究、文本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基于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且可行。相关理论回顾和国际经验介绍为研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范围之广,所耗精力之巨让人感叹。该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收集用人单位选人标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课程结构现状等方面的资料。通过质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大量的真实数据阐明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知识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出毕业生就业与高校课程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方法运用合理,研究思路清晰明了,是一项遵循学术规范和具有学理性的研究成果。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内容结构严谨。该书主要内容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经验。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在校本科生、雇主、毕业生的角度对高校课程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契合度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借助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一些基础理论对高校课程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同时,对我国高校课程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整本书内容丰富,层次结构安排科学,每个章节目标明确,主要观点突出,章节之间结构清晰,逻辑关系明了。系统地、层层递进地阐述了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与课程结构的关系,基于收集的大量数据,论证了大学课程结构对大学生“可雇佣性”的影响,开拓新的就业空间与调整课程结构的关系,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结构调整的要求。基于研究,提出毕业生就业与高校课程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该研究成果观点新颖,论证有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之,《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书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以实际数据为依托,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该书是一项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具有原创性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值得品味和参考的优秀著作。

Curriculum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Competence Promotion

LEI Wan-peng

(School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97, China)

第12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大学生 就业困境 对策

1.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背景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入自主择业阶段,毕业生就业已经不再由国家负责安排,我国高等教育也已经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困境,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求也呈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供大于求也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价格的降低,进而影响就业人员的价格预期,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的能力不足,经常会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也会因此而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方面经常会遇到人才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问题,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大学生素质在供给上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是实际的高等教育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却较之前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在扩招过程中并没有适当的扩大师资队伍,进而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加之,高校内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严重不足,并没有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导致很多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更加困惑。

2.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标志着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方向转变,齐更加注重以顾客为导向,并且以经济、效率、效益对目标的完成机型测评,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而言,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政府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大都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培训、就业信息等等,对于这些服务内容每个大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享受,但是,政府的服务内容在大学生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并不会因为增加或者减少某个人而增加或者减少服务成本,也就是政府的就业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虽然在理论上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是非竞争性的,但是在实际的就业实践中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是在一个相同或者相近的活动空间中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都是相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别人在就业服务中获得了就业岗位,那么自己的就业机会就会因此而降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所提倡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等理念,符合当下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合理发展,新公共管理更加强调第三方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第三方服务在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主要用于解决公共产品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所以其同样属于公共管理服务的范畴,为此,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部门与私人管理部门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为此,政府部门完全可以采用或者借鉴私人管理部门中的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依照顾客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的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就大学生就业来说,政府部门就应该立足于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照市场竞争机制试试有效的管理和决策,以不断提高我国公用服务的质量。针对当下大学生就业制度保障不完善,就业市场信息不畅通等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3.1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

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包含了大学生、用人单位以及自由交易三个要素,为了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相应的制度规则就必须覆盖这三部分。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诸多制度法规还不完善,就业市场的运作也经常出现混乱状态,大学生上当受骗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损害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声誉,也使得大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为此,我国应该健全就业市场的规章制度,完善我国的就业法律体系,不断优化就业市场环境,确保我国人力资源交易的正常开展。

3.2创建市场化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首先,我国应该进一步保障全国大学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现阶段,由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高校大学生大都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等,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全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对于人才拥挤的地区,当地政府大都会借助户籍、学历、专业等限制人才的流动,但是,这种门槛的设置本身就是一种就业歧视现象,而且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增加大学生的自由流动的成本,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减少这一门槛设置,确保人才的自由流通。

其次,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资源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全国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资源,让大学生能够通过就业信息网络查询用人单位的信息,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最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现阶段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高校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快速融入社会。为此,各大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合理创新教学内容,不断向社会各界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3.3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

所谓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是指评价主体按照大学生就业评价的方法,以大学生就业评价为标准,对大学生就业评价内容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从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分析,在大学生的就业评价机制中,可以把政府作为作为评价的对象,因为政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可以借助各种宏观的政策手段帮助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评价机制要考察的评价内容就是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和手段。此外,要想确保大学生就业评价机制的顺利实施,还必须确保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就评价本身的作用来说,其主要是用于对未来发展的指导,而不是仅仅进行简单的优劣区别,为此,要建立完善的大学就业评价机制就需要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4.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这一现状,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新视角,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服务,进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国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沙,郭佩霞.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10)

[2]史淑桃,李明玉.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十一五的回顾与十二五的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