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7:06: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是伴随着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壮大的。经1998’年专业调整“土地规划与利用”和“土地管理”合并,改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据统计全国已经有80多个院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开发、土地利用以及土地保护等问题的日益突显,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数量和招生规模随之壮大。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始是由农业院校的土壤专业演化而来,到现在侧重于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各具特色专业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诞生初就与市场紧密接轨,是一个应用型的本科专业。专业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要求,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有在实际的土地管理工作中。本文以韶关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以下土地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地质、地貌、土壤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②掌握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不动产估价及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并具备将这些知识和技术熟练地应用于土地和房地产管理工作中的能力;③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和房地产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④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独立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全国80多所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具特色,但在课程设置上有三个方面的课程:一是专业主干课程。二是技术类课程,三是特色课程。
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土地意识,让学生掌握土地作为资产性资源和资源性资产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及在土地和房地产交易的准则和我国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等知识。主要课程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壤地理学和土地资源调查及评价等。
技术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先进的土地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土地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运用测绘仪器、卫星和航空影像及GPS等设备和材料进行数据的获取、处理和表达,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快速、高效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主要课程有:地图学、测量学、遥感技术和地形绘图等。
特色课程是根据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而开设的课程,旨在培养与当地市场需求更加切合的人才。如在专业中设置有创新学分,让学生以土地管理实务作为出发点,在外聘实践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综合的实际土地管理工作的任务,由实习单位进行评价。使学生都能有实践的机会,在不同单位和企业,已实践单位和企业的评价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对学生的就业去向做评价。
三、突出特色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四大块:一是国土资源局及从事土地和房产管理工作的事业单位,如土地储备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土地信息中心等;二是土地、房产估价企业;三是房地产开发、策划企业;四是测绘单位和企业。
基于此,学校大力开展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建立十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涉及国土、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土地和房产估价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测绘企业和单位。校外实践基地不仅能够提供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践场所,还能提供综合实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实践基地的需求实施。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专业 专业建设 专业目录修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09-03
教育部已正式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本次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根据新修订的目录和专业介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类人才。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录修订的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分设12个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色专业两大部分,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色专业154种。[1]公共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修订后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5种基本专业和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等4种特色专业,其中海关管理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种基本专业,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均为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在本次专业目录修订中,目录外专业中的公共管理专业和公共政策学专业被取消,新设城市管理专业为基本专业,公共关系专业为特色专业。从修订的结果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减反增,基本专业由4种增加到5种。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旨在促进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化,必将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专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公共管理类专业重复设置专业的现象较为严重。据统计,到2009年,我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321所,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已达143所,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82所。[2]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同样表现出了趋同现象。表1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的介绍,从中不难看出这两个专业之间存在同质化现象。
表1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比较[1]
■
(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一般来说,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二是报考公务员,三是到企业就业。就攻读硕士研究生而言,出于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考虑,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大都选择跨专业报考,通过激烈的笔试竞争,最终能够参加复试,进而考上研究生的更是凤毛麟角。理论上说,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重要的就业渠道就是报考公务员或应聘事业单位。但由于公务员招考实行“凡进必考”, 事业单位对新录用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职位数与招考人数统计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比例较低。表3为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统计,除行政管理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均较低。需要说明的是,报考职位和招考人数的专业为管理类、文科以及不限的专业不在该统计范围之内。
表2 2009-2013年间招考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职位数与招考人数统计
■
表3 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统计
■
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是无奈的选择,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就业竞争力严重不足,所从事的也只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专业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例如人事、前台等。
(三)专业社会认知度普遍不高
公共管理类专业社会认知度普遍不高被认为是造成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城市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原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外增设专业,现修订为公共管理类五个基本专业之一。不少学校都打算新增该专业,或将其他专业调整为城市管理专业。理论上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应对城市问题所带来的挑战,确实需要大批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从2001年开始,先后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包括云南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在内的20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置了城市管理专业。从云南大学已毕业的三届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去向来看,10% 的学生考研继续深造,25%的学生考上地州公务员,而另外60% 多的学生则只能选择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企业工作,甚至有人长期待业。[3]
培养城市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是城市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然而,城市管理部门却并不招收城市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表2可以看出,除2011年度外,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中明确需要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位数为零。该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报考文科专业、管理类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或不限专业的职位,这样一来,最终能够考上公务员的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比例一定很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不知道甚至不认可城市管理专业被认为是造成城市管理部门不招收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怪现象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管理专业从目录外增设专业修订为基本专业,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度是否会得到提高仍不得而知,但当初为了配合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而设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今在就业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地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
(一)控制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招生规模
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大都是出于降低办学成本和扩张的考虑。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是由教育部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出口”问题一直没有得当解决。
面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部分学者表现出了担忧。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娄成武认为,在现有发展规模的基础上,不应再扩大专业规模建设,要根据市场需求、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办学,保持教育的协调发展,尽量不要造成专业规模的失衡,以致产生就业及社会稳定问题,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董克用认为,我国在今后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中,不宜再增加本科生培养的数量,特别是那些研究型的大学,更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数量,以培养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为主。[4]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应当从数量增长转变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是一个总的趋势。控制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不仅可以缓解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设置自然要把目标定位在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上。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才市场对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已是大势所趋。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优化高校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从宏观上调整高校的专业招生结构,促进高校专业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例如,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必将对其后的高校专业设置数量产生明显的调节作用。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对部分本科专业实施预警,实施预警的专业一般都是高校中重复设置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低的专业。上海市教委已将18个本科专业列入2012年度预警专业名单;15个本科专业列入2013年度预警专业名单。与此同时,减少预警专业的招生总量,本年度原则上不再接受高校备案增设预警专业的申请。在2012年度18个预警专业中,就包括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3年度15个预警专业中,管理学类专业占三分之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要求,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实行备案制度。未列入的新专业则需要报教育部审批,批准设置的新专业列为特设专业。就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如果拟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城市管理专业,按照备案程序办理,被调整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按撤销专业处理;而如果拟设置电子政务专业则需要教育部审批,获得批准后,电子政务专业列为特设专业。
(三)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
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公共管理类专业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通过调整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使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需要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的特点,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保证专业课课时量的同时,需要增加选修课的课时量,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其次,增设反映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核心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已列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每个专业均设有8-10门核心课程。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的优势,选择一个或两个方向,增设部分针对性强、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适时更新课程内容,但不能面面俱到,其他方向的专业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再次,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和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等均为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门课程,则整个课程体系就显得不够完整。如果全部开设,必然会造成部分内容重复。如果管理学原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以管理的职能为主线;公共管理学从管理的主体、客体、过程和手段等来展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侧重于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样一来,三门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便理顺了。
最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缺少实践环节或者实践环节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快包括电子政务实验室在内的相关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应逐步降低验证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重,使实验内容更具挑战性。与此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优质实验资源共享。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娄成武.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4-6.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发展状况的探讨、各院校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及学科优势的总结,阐述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就业提出如何实现该专业特色发展的思路。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化,专业特色成为了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所有其他学科一样,都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考验。深入探讨专业特色,能确立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有效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开拓精神,达到最终提升专业素质的作用;同时对专业特色的研究也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利于专业的不断完善以及与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紧密结合。
二、专业特色内涵
所谓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可以说,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或者优于其他事物的表征。所谓专业特色,就是一个专业的建设,在某一方面或整体的实力、声誉明显区别或者优于其他单位的表现。就内涵而言,专业特色至少涉及了三个层面:一是知名度;二是相对优势的实力;三是相对稳定的特色模式。创建专业特色,就是立足校情、发扬优势,创建出该专业的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院校,或优于其他院校在该领域的实力、声誉的表征的总和。形象地说,就是其在交通工程某一发展方向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三、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必要性
交通工程专业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车辆行驶速度提高,车流量增大,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等现象。为了研究、解决交通中出现的新问题,产生了交通工程学,并逐渐形成一整套体系,包括交通特性、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与环境等内容[1]。
在我国,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交通工程学从无到有,已经在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交通监控、交通安全等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方面已经建立学术和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和公路网规划理论,研制开发了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技术,充分发展并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将现代新理论、新技术与交通工程理论相结合,发展和完善了交通工程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高速发达、交通负担却很沉重的城市里,如何正确进行交通预测和规划,搞好交通管理和控制,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交通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最终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利用交通工程专业中的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建设和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知识可有效地疏解交通困扰的问题,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帮助,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现代化工具[2]。在未来的许多年内,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必将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事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数量将是剧增的,因此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光明的;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由于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这直接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的局面。如何在就业竞争中突显本专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我们对专业特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所包括的学习内容多,涉及面广,这既是此专业的一个优势,又是此专业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目前在我国,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校并不多,全国只有63家,而且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通过调查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本专业工作,他们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同样工作,工作中未突出其专业特色,因此研究专业特色具有创新性和必要性,而将专业特色的研究应用于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四、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发展的探讨
1.交通工程专业与相关专业相比的专业特色国家教育部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的最新调整中,将交通运输类中原“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三个专业归纳为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原“交通工程”、“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和“道路交通防治工程”三个专业归类为新的“交通工程”专业;并确定“交通运输”与“交通工程”互为相近专业[3]。通过对湖南省内开设有交通运输类专业的高校进行调查分析,交通运输偏重于交通运输组织、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交通工程偏重于交通系统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以及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均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交通工程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在基础课程的设置及专业发展方向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由于交通工程研究的内容广泛,几乎涉及道路交通的各个方面,并不断外延至很多其它方面的学科,主要有:汽车工程、运输工程、人类工程、道路工程、交通规划学、环境工程、自动控制、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等,同时它还与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于是,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便会出现同一工作性质的部门容纳了多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同一种工作,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如何在行业中突出自己的优势,这便需要我们在本科学习当中突出专业特色的培养,不但要求学生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更提倡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侧重培养某方面的素质,包括该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2.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交通工程专业特色交通工程专业包括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学以及其它工程技术的内容。因此,培养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必须采用厚基础和不同专业化方向的培养模式。只有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再辅以专门化的方向,才能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上,要充分发扬交通工程的专业特色,就要充分拓宽其专业适应面。只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才能达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对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广泛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调研,在深入湖南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详细的人才需求方向及能力调查,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本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便是各个学院正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发展特色,确定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对交通规划、管理、控制及安全设施、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培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施工、交通控制系统开发、交通管理与组织以及交通安全分析的宽专业的交通工程技术人才。该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专业建设积极主动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交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
(2)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建设要反映出交通运输领域对该专业的共同要求,从而构建专业知识平台,真正从大交通上拓宽专业面,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3.不同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
目前国内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将专业培养方向与学校的专业特色及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其所在地域特点,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交通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发展方式有如下三类:
(1)依托土木工程学科,以城市的发展为契机进行专业建设。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主要依托城市的优势区位及地区交通迅速发展的机遇,根据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利用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平台,培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管理、信号控制方面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依托道路工程专业,以全国公路网的建设为机遇促进专业发展。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国家道路网畅通计划的政策为导向,以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为特色,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3)依托汽车机电专业的优势,以人、车、路的发展为动力进行专业建设。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为了适应当代交通科学的发展,通过学科交叉与渗透,在交通流理论和交通网络流理论中引入大量有关环境、安全、信息、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培养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规划、安全管理控制及道路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人才[4]。
各学校通过注重构建专业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达到扩大学生宽口径就业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该专业就业的竞争优势;而专业培养方向更是以专业就业预测和规划为依据,符合社会和交通结构的发展趋势,也促进了各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发展。
4.不同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
我国城市公路交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发展的基础上,本世纪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公路主骨架及其交通支持保障系统的实施工程已全面展开,交通工程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面临严重短缺,这为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就业市场。
城市、公路交通不论是对整个国家,还是对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多功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现代化道路建设工程,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道路建设,现有道路工程专业技术队伍面临知识结构的更新,并对培养道路工程建设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工程设施设计、道路工程施工及监理方面是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就业方向。在保证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突出此方向就业的个性发挥很重要,应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牢固掌握与道路施工建设有关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试验操作,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感官认知和实际应用能力;参加施工单位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找差距、求锻炼,积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在道路施工建设中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参与道路设计与施工,还能将交通设施设计、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有利于道路建设质量的提升。
先进国家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表明,城市道路以及区域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将永远滞后于汽车数量增加对道路空间的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将愈演愈烈。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于交通控制与管理,致力发展智能化交通体系是解决交通需求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我国交通行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交通现代化、智能化进程,交通工程专业的就业比例将在今后逐年增大,这也势必对本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应该关注城市交通发展的新动态;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和运用;参与教师在交通规划与控制方面的课题,对当前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此方面的科技立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性和创新性。
有关统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类物资流通量急剧膨胀,物流产业持续以每年20 %的速度迅速增长,并保持上升趋势。现代化交通系统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保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对当今交通系统技术的完善、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交通与物流相互之间有机地促进与渗透,交通物流管理方面也将为交通工程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虽然有了市场的需要,但作为毕业生应该在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这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发展本专业的特色。作为校方应该设置具有自身师资特色的课程,并且积极建设各类实验室,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基础知识,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加强某方面的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力,发扬自己的专业特色。
五、结语
研究交通工程专业特色的现实意义是,一方面能促进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和实践模式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专业特色须依托于该校的师资优势、特色教学和特色实践模式;由于两者是相互作用的,研究其专业特色,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能有效地推动该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专业特色形成后,能推进该专业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更具有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胡学忠.交通工程学历史发展状况分析[J].山西建筑,2007,(7):218—219.
[2]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