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

时间:2023-09-06 17:0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课程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课程体系

第1篇

关键词:地方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资助项目:本文为黄河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G100451220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3月30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经济人才的需要,经济类专业一直属于社会热门专业,几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都新开设了经济学相应专业。作为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定位于教学型普通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出了“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文科的经济学专业,如何改革培养模式,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市场办出特色,在高等教育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摆在一般地方民办高校面前的重要问题。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我校的实践,探讨地方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结构和具体设置。

一、地方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地方民办高校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能力训练,强化质量第一意识。其具体目标是: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强,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这里强调了两个方面:第一,坚持本科学业标准,使学生的基础理论较扎实,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创造、创业能力,有长期发展潜能;第二,具备职业技能体系,而不是单一的一项技能或几种技能的简单组合,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较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具备职业生存和职业发展的技术技能。这就是我校提出的、特有的“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地方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根据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优化结构、精简内容、扩大选修、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注意知识内容的渗透和交融,注意课程之间衔接,适当减少总学时和必修课学时,增加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选修课学时,增加创新性选修课的开设,增加与各种能力培养相关的二课活动;增设职业性强的技能课程,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层次性。

三、地方民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以黄河科技学院经济学为例

黄河科技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创新性选修课等四个课程平台,其中普通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必修、分类必修和任意选修课,该平台侧重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学科核心课程平台包括学科必修课和学科选修课,该平台侧重对学生个人学习发展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该平台注重对学生职业生存能力的培养;创新性选修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每个课程平台都含有实践教学环节。(图1、表1)

四、结论与启示

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经济学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公务员、获取高层次职业资格证书等比例不断提升,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并且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的都是与经济学紧密相关的行业,就业单位性质的各自占比也基本符合这些单位在现实中的占比情况。因此,我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经济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当前大量高校经济学专业普遍存在教学模式整齐划一,专业和课程设置狭窄的问题。僵化的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简单划一、没有特色,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创新地方民办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要鼓励各高校大胆突破,进行前瞻性探索和试验,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伯兴.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构架的特色[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3.

[2]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

[3]熊红星.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S1.

第2篇

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就经济学专业的特点而言,与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相比,经济学专业口径更宽,理论基础更厚。因此,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相较于其他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应具有更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更高的可塑性。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遵循经济科学的教学规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安排必修、选修课的比例。根据我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主要以专业教育模块为主,专业教育模块包括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专业教育实践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囊括了国家教育部所要求的经济学专业特有的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的设置是加强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在专业上继续延伸和拓展,进一步提高在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为实施专业教育实践训练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教育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加强学生理论基础培养同时不断为学生拓宽视野的课程建设思路,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着学科发展适时添加新的教学内容,并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教学目的。

二、经济学专业必修课创新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力而设置,因此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专业必修课程是经济学专业所特有的在自身特定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的专业化课程,包括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课程。在专业必修课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创新不足,只一味地填鸭式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反应,而削弱了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照本宣科或是学生被动式的学习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被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接受式教学中被抹杀。要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加强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的教学教育创新。以世界经济学课程为例,教学过程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世界经济学课程在教学环节中不设置实践性环节,因此课程体系以学科的逻辑顺序进行设置,但目前学术界对世界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第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世界经济学某些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重复。学生可能已修读了与其具有交叉内容的相关课程,如在教学过程中再重复讲授,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如何建立本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专业必修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做法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缺陷,而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经济学专业必修课应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实施创新教育,下文仍以世界经济学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程体系的创新

首先,课程体系的设置对课程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高校教学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世界经济学学科历史较短,课程体系不强,与国际贸易等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尚未形成固定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因此教师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就应针对经济学专业学生及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世界经济不是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在国民经济(以及其他世界经济行为主体)基础上由国民经济密切联系而形成的世界规模的有机体,这一点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因此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割裂的国别经济,而是相互联系的经济整体。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建立该学科的体系,即以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为主线研究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这样可能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这种设置形式既符合逻辑思维方式便于学生把握教学思路,又符合该课程是现实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的特点,可以将现实的热点问题穿插于课程中进行探讨。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具有较完整教学体系的课程在内容创新上相对较难。针对世界经济学到目前为止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一特点,整理、归纳己有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共同点,探索教学内容的发展趋势,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是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应该反映当代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新变化,其研究对象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作为发展中的学科,新事物和新现象不断出现,而世界经济学的教材更新速度难以紧跟实际情况的变化,所以在讲授该课程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世界经济学课程教学在选定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无须按教材内容一一讲解,可以采用专题式的讲授。可以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就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专题,既可以介绍教材中所提及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相关原理,同时又联系经济实际,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出现与交叉学科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但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有意识地引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各学科的知识来深入分析问题,使世界经济的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具有理论深度。

第3篇

关键词:学科中心型;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

据统计,截止2005年,全国高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点就有561个,专业过多过泛日趋严重,也带来了一些衍生的问题。例如在课程体系建设这一块,独立院校未能把握新世纪的国贸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拔尖人才稀缺,一般人才过多,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现代经济学理论有所加强,新兴经济理论课程更新不快;理论教学空泛,定性分析灌输较多,结合本土经济案例不够;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不够,师生教学互动研讨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成果

纵观国内各大高校以及独立院校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现已基本形成一类是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外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其偏重国际贸易实务。另一类是以南开大学为代表的偏重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由这两类目标的设定我们可总结出,高校及独立院校已看到国际人才的特色需要,即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

就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而言,在其经管学部之下的国贸专业,理论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经济学等;实践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相比以前只有理论课而言,现在的课程设置已增加了很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上教师也会适当结合国际贸易实例,来增强学生的实务感。

再例如国内知名院校浙江大学,其国贸专业在经过摸索和实践之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一,其探索和实践“厚基础、强理论、研究型、国际化”为特征的重点高校经济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其明确国贸专业的基础骨干课程,依据国际前沿和本土重大现实问题,优化调整课程内容和本土案例教学,实现了课程大纲、教材、内容和考评“四统一” ;第三,建立了经济学科基础骨干课程绩点、竞赛获奖和科学相结合的人才甄别选拔机制和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流优先推荐的激励引导机制。第四,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强化课外阅读、seminar和前沿讲座。以上举措切实保证了该校国贸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

二、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

1.“学科中心型”局限性日趋凸显

所谓学科中心型,即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已经逐步认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在近年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所突破,但是仍有改善的空间。该校的课程设置可归于此类学科中心型,即实践环节还可继续增强。例如,可增加银行实务课程或者实践环节。国贸专业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将去往各大银行工作,虽然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过相关知识,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例如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学习了各种贸易术语,但工作中一旦碰到,却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术语的区别,印象仍停留在学校考试之前的死记硬背上,这样很容易混淆知识,从而造成工作失误。若能在假期组织有意愿的同学去实地考察,最好是在银行实习一段时间,那么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当然,这需要学校提供诸如此类的社会资源。

2.“岗位应用型“体系问题并存

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现在很多国内独立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流行起“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

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在此种培养目标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及其有限,专业知识不扎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但是会导致我国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缺乏;第二,此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对相关独立院校有较高的要求,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足够的资金构建这些课程所需要的平台,例如修建规模大且完善的实验模拟室;都有足够的经历和时间去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等等;第三,就业若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学生对此种模式的信任感会逐步缺失。

三、独立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一,课程体系的设置将更加适应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党的十七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国际经贸活动中,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度,更要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系列关于对外经贸战略的重大调整和部署,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发展服务贸易”、“引进来与走出去”等,都应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得到体现,以适应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第二,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走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之路。经济学要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强烈的国际化背景,“三个面向”的要求更具典型性。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经济运行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增多,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国际视野和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专门技能,还必须善于战略思维和具有理论功底扎实的复合知识。国际化和复合型互为依托,二者兼容互动,是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第三,必须强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强国的需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各大高校面临的共性任务。国际经贸专业建设的主旨是为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教学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夯实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又要强化定量分析的能力;教学内容应充分反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反映WTO等国际经济组织与法规惯例、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跨国公司的发展态势等;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经济实验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人才培养的途径应多样化,如采用“双学位”、“本硕连读”、“双语教学实验班”、“国际合作培养”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本科; 经济学; 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够理想,这种情况固然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密不可分,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与国家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不太适应,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的经济学人才,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高校经济学院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严格管理,努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调研描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与贸易系现有20位老师,主要承担学校经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上学期共开设了11门课程。我们这次调研采取了教师评议和学生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议包括教师互相听课和督导组专家听课;学生评议由学生通过学生网上选课系统给出。

教师听课记录单。每一学期其中,学校教务处都要进行教学期中检查,要求每位老师至少听课一次,听课之后要填写听课记录单。听课记录单包括10项评价指标,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给出书面意见。

督导组专家评议表。学校教务处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组成教学督导组,负责对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每学期会不定期进行听课,并填写督导组专家评议表,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学生评议。每一学期期末,学生都会对本学期的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并给出意见,否则无法进行下学期的选课,有效保证了参加评议的学生人数。

我们按照学生评议占40分,教师听课记录单占30分,教师听课记录单占30分这样的百分制形成每门课的最终评议分数,通过这个分数来评判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并结合同行听课评语、督导组专家评语、学生评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

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5门课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我们把这5门课程分别简称为A、B、C、D、E。图1表示教师听课记录单统计结果,图2表示督导组专家评议表统计结果,图3表示学生评议统计结果,图4表示最终评议分数统计结果。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与实践分离。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学科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在调研中,许多学生反映,教学方式单一,离现实太远,不好理解;实践教学过程控制不到位,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难以客观统一。

2.课程体系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些课程之间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缺失,低年级和高年级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不够好。比如:有些班级还没有学高等数学就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学生很难跟上课程,听课效果不好,达不到教学效果。

3.教学手段单一。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影像、录音、视频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近年来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手段之一,深刻改变着经济学教学的传统模式,在改变视觉、听觉以及扩大信息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们经济与贸易系的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PPT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没有很好的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改进教学。

五、对策

1.通过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具体有:(1)教学内容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2)丰富教学手段、加强社会实践,赋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内涵。任课老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多到企业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上才能讲得有声有色,学生乐于接受;(3)提高教材更新速度,使新教材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4)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避免“急功近利”,培养学生朴实务实的学风。

2.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具体有 :(1)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体现创新教育理念,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3)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系统性、前沿性、适应性;(4)坚持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注重多样化、个性化,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5)以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相对稳定性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保持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

3.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具体有:(1)兼职教授远程视频授课和教师讲解相结合。邀请校外兼职教授、著名企业家、经济学业内人士甚至于政府官员用远程视频的方式开设专题讲座;(2)利用互联网和视频等公共资源,组织学生聆听世界著名大学和国内知名大学开设的经济学有关课程;(3)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媒体资源,组织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现实。收集当前经济领域中发生的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案例,建立经济案例数据库。让学生自愿组织学习小组,应用所学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分析工具进行课堂讨论或解释经济案例,辅以授课教师的评论和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凤哲.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深化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2, 11(5): 125-28.

[2]沈琼. 郑州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0): 191-192.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创新能力;国际贸易;应用型;课程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交叉、严重重复

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除此,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而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三)工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分理论化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宽口径复合人才”的指导思想上,部分高校依旧过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实用技能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培养多元化和动态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各课程模块相互的结合点展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的原则,国际贸易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接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基础课设置上主要有: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具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经贸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是经济类公共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原理、风险管理概论、财政学等。三是经济类基本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掌握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四是经济类基本技能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企业、金融、电子商务等外贸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制度、电子商务、CI策划与企业文化、证券投资与期货、企业战略管理、消费经济学。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尉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4.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团结共事能力,最后达到具备跨学科溶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ERP实战模拟实习、海关报关实务课程实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

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多数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培养国际贸易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可建立国际贸易网络模拟实验室与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将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设计在内。实习形式包括商贸实习、行业见习、专业讲座和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因此应拓展教学空间,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第6篇

[关键词]财务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002-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许多学校根据需要设立了财务学科,其中建立和完善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学科、课程三大体系,是总结财务管理活动规律和实践经验的关键。当前财务学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逐渐在各大院校开设。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探讨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并分析该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问题。

一、财务学科的意义

财务管理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科目,因此,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相关学科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首先要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合理安排,财务管理学科与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学科长期交融,所以确定财务管理学科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是进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环节。我国目前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不太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因此,无论财务管理专业还是从专业发展、政府相关规定以及从其工作性质来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都偏向会计学。

二、财务学科存在的不足

1、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

财务管理专业一般情况下是在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等相关专业基础上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也基本上是表现为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当前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仍然表现为会计专业的特点或者具有会计专业的很多痕迹,无法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色。在有些院校中还把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列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财务管理专业大大不符。另外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缺乏具备财务管理实践的教师,无法将财务管理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课流于形式,表现在:第一,缺乏具备财务管理专业实践的教师,很多教师大多是从事会计专业的教师或从事金融学专业的教师;第二,财务管理专业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基本上是以会计岗位、金融岗位、证券模拟或综合会计岗位来代替。第三,虽然很多大学也建立了一些实训基地但无法达到财务管理专业实习的真正目的。

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多数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金融学、投资管理学等课程较少。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很显然没有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此外课程内容的重复和交叉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财务学科的设计思路

1、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各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的目的是为后续开设的专业进行奠基的。要想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扎实全面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以及金融学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经济法、税法、财务软件、证券投资等。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容易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财务管理知识层次的规定性

任何学科的研究都是由初级到高级、由实践到理论不断推进的。所以财务管理学可以划为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专题等。

3、财务管理环节的规定性

财务管理表现为一个循环过程,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一般分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按照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学可分为财务预测学、财务决策学、财务预算学、财务控制学、财务分析学等。

4、与认证教育课程接轨

职业资格认证教育一方面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有丰富兴趣爱好的职业化人才,因此,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开设与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相接轨的职业资格课程。

四、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构建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从事财务管理学科建设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不同的知识结构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的学术特色和执业特色缺少色彩,不同人员进行的财务管理学科课程体系设计往往都带有各自学科内容。在开设这门课程时,许多院校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而不是本专业能够开什么课程出发,所以导致不同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上差别很大,阻碍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要明确三个问题:该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赋予受教育者什么样的特质才能够代表教育价值取向?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能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可将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成四个层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包括: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战略管理、法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专业必修课应包括:金融市场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投资学、财务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管理、跨国公司财务、公司价值评估等。

五、结语

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与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一是以综合案例的形式加以体现,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可以开设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纳税筹划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知识专题讲座等课程;二是开设沙盘实验课程、企业报税课程、操盘手训练课程、以及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以满足学生毕业与上岗零过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志辉.优化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想[J].才智,2008(1).

第7篇

关键词: “三维立体化” 实践教学体系 经济学专业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一开始就应思考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二级指标,不仅要求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要科学合理,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新,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许多高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但从总体上看,实践教学还未能真正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实践教学体系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结合不够紧密、实验室开放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组织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

笔者在借鉴其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我校经济学专业建设的实际,遵循“系统性、创新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原则,在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提出“三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本科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一、“三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目前的实践教学目标比较单一,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实验―理论验证、实训―技能训练、实习―综合能力训练”的层面上,不能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笔者提出“三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克服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和简化实验、实训、实习三种形式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相对于简单分层的实践教学体系而言的。实践教学从实验、实训、实习的角度,通过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最终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重实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立体化”是指实践教学不是由单一的项目实验组成的,从时间和内容上看,是由既独立又相互交叉的不同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形式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化”充分体现了人文社科类各专业之间的互通性特点。

“全方位”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方位的实现多种实践模式。其具体包括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践与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相结合;课程学习实践与课外竞技比赛实践相结合;全体学生实践与个性化学生实践相结合。

“多角度”是指实践手段和方式体现多角性。既有课程强制实验,又有沙盘专业技能实验;既有模拟实验,又有校外实习基地的角色体验。

“重实效”是指注重实践效果。坚持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三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三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方式体系的设置。

实践教学方式体系是指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层次依次为实验、实训、实习。但三个层次之间又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

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或对假设的检验。强化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局部性等特点。实验教学一般是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分步进行的,属实践教学的第一个层次。

实训,是对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实训包括课程设计、实务模拟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综合应用能力。实训教学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综合性特点,属实践教学的第二个层次,是阶段性的实践。

实习,是在真实或模拟的岗位环境中进行的,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实习包括专业认知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岗位实践等。其目的是通过校内模拟和校外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教学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专业性和高度综合性,是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实习属实践教学的第三个层次,是对综合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1]

虽然实验、实训、实习在实践教学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阶段。它们的作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因为学生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感性――理性”逐渐升华的过程,其能力养成也是一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在每一个接触新知识的阶段都存在着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实践教学安排应该考虑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

学校开展的实验、实训、实习的教学活动,从时间上也可以交叉进行。比如,实习阶段,通过推行短学期制改革,在大学二年级时就进行认知实习,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学生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后,会对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有更多的思考和学习动力,有利于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规划未来发展,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在课程模块的选择上会更加理性。认知实习对后面阶段学习的实验、实训课有所帮助。

(二)“三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指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层次依次为专业基础实践课、专业实践课、专业综合实践课。

专业基础实践课立足于打好坚实的专业实践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基本技能。在课程结构上,考虑设置本专业必备、够用的基础实践课程。

专业实践课立足于应用方向多而灵活的特点,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分流培养的趋势,使学生在高年级就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意愿与兴趣选择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综合实践课,可以采用专业领域实际的应用项目或题目,采取项目设计、应用模拟、社会调查、企业实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要立足于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业意识。

下面以我校经济学专业为例,列举全部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我校经济学专业在大三时分流了两个方向模块课:贸易经济方向和公司经济方向。我校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是按照如下思路设计的:将贯穿整个课程体系的普通基础课,整合到各个专业能力相对应的专业课程模块中,用以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调整专业课模块,拓宽专业方向,提高学生就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专业课实践模块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专业方向为导向,整合专业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优化经济学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第8篇

一、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纵观财政学科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他学科向财政领域渗透,即移植其他学科原理和方法研究财政问题和解释财政现象,为现代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宽广的学科理论基础,使财政学演变成为一门融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1、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

2、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

现代财政学在具有经济学基础的同时还具有政治学基础。首先,财政学与政治学研究的行为主体具有一致性。政治学以国家或政府机构为中心进行研究,而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治学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政治学上的国家理论或政府理论会直接渗透到财政学研究中来。在财政学著作中,有些直接冠以《政府经济学》来体现财政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西方财政学中,一直存在着将财政学与政治学相联系的倾向,西方经济学家道尔顿在其《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3]其次,财政决策过程需要通过政治决策机制来完成。财政所研究的公共资源配置依赖于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机制与方法的差异对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收支活动与过程同时又是政治活动与过程。随着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的出版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为政治学建立了与经济学相同的分析基础,使得经济学分析范式成功地拓展到政治领域,以经济学为纽带将财政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打通。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党理论、官僚理论、投票理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从完善政治决策机制的角度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新领域,使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更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我们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共同研究财政问题。

3、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

财政从来都是同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连在一起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有效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财政可以界定为政府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财政,主要侧重于财政运行规律的分析和揭示;从管理学角度考察财政,则侧重于财政管理机制的构造和操作,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已经或正在为“新公共管理”所取代。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产业部门。因此,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同样是管理学问题。[4]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管理学的合理内核是构建合理的财政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财政管理归结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构筑利害相关主体的约束与制衡机制、规范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权利配置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通过吸收企业治理理论来谋求财政的科学控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按照管理学的范式,将管理学中的制度、行为、组织和决策理论引入财政学来研究财政,必然会使财政学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4、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

财政制度运行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文化制度会通过财政行为主体对财政运行产生重要的乃至决定性影响。自德国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其“韦伯命题”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一国社会文化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透过经济现象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日益成为人们洞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取向与方式,从而发挥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功能与约束功能,进而使制定出的政策带有较为浓厚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根源于社会文化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对约束、规制与调整人们行为起重要作用,其对正式规则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就是在同种经济运行机制(如市场机制)下,由文化传统所决定的非正式规则的差异,会在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得到反映,呈现不同特点,最终体现出制度效率的差异。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种制度在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运行状况和运行结果,为什么一项制度在具体运行中会出现偏差,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产生于西方社会环境下的某些做法。因此,我们研究财政现象与问题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客观影响,否则,会使现实财政制度流于形式抑或趋于无效。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甚至出现了学科综合的趋势。[4]财政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我们对财政学科中一些重大或重要问题必须结合有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财政学建立在一个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并体现于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这样才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财政人才培养目标。

二、财政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基础

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然存在缺陷。首先,财政专业主要学习的经济基础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初级)》,很少开设中级(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而其中的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正是许多财政问题分析所必备的,如税收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最优税制设计等。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随着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日益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基本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于财政专业学生是不可缺" 少的。但在目前的财政课程体系中,许多学校将《计量经济学》仅作为选修课程开设,《数理经济学》更是一个空白,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推理只知数学含义而不知经济含义,遇到财政专业课程中的数学分析内容,则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死记结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5][6]尤其是社会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的本土化要求,死搬硬套西方理论分析财政现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

2、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撇开公共基础课不论,在财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其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7][8]如《税收与实务》、《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相互之间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直接重复,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3、财政实验课程相对贫乏

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全部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事倍功半,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财政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

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增设《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本科层次)或《高级微(宏)观经济学》(针对硕士、博士层次),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课程从必修课降格至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课时空间。如取消《税务会计课程》,将《公债管理学》、《税收与实务》《比较税收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第三,新设部分财政实验课程或从现有课堂教学课时中划出部分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2、整合现有财政学科各专业课之间的内容

在维持财政主干专业课程基础上,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归并整合,避免单项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7]如《税务管理》与《税务》可以合而为一,称为《税务管理与》;《国家预算》与《预算会计》联系紧密,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建议合二为一,改造为《国家预算与核算》课程;《财税专题讲座》则改造为《财经专题讲座》以扩大其适用范围和突出课程内容的一般性与实践性,等等。

3、加强相关课程内容讲授的协调与分工

在财政专业教材的编写中,为了保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的重复与交叉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我们就相关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予以协调与分工。这样做的优点除了可以尽可能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之外,还可以确保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连贯性,同时使各科课程的教学重点更为明确。在这方面,可以依据理论与制度两大模块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9]在理论部分,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分析思维与分析方法的训练;在制度部分,则应该将重点置于分析方法的运用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如对于《财政学》中的“国家预算”部分,只着重讲述预算的一般理论与分析方法,而对于预算的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以不加介绍,留待《国家预算管理》中进行讲述,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2]加雷斯·D·迈尔斯 公共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张 馨 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4]高培勇 “一体两翼”:新形势下的财政学科建设方向———兼论财政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J] 财贸经济,2002,(12):33-36 .

[5]王世运,周巧红 建立财政学科体系及其理论框架的新思路[J] 财政研究,1996,(3):17-19 .

[7]李樱木大 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财政学科建设的思考[J] 辽宁财专学报,2003,(1):59-61 .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10篇

1.1培养目标脱离实际

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基本上都是借鉴了其他公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与公办院校几乎相同,体现不出民办教育特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制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指南。如果定位不够准确,不够鲜明,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等都会迷失方向。目前很多民办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专业特色不鲜明。

1.2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课程通常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几大类,前两年主要学习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第一学期,到了大三,很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这时候他们会根据需要开始选择考公务员、研究生、驾照、报关员、会计证、教师资格证等各类考试,来上课的学生减少,即使在教室里,很多学生也是做着跟听课无关的事情,导致部分学生实际根本没有上过专业课程,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唐秀媛(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实践工作中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听课情况也会影响教师的上课状态,教师上课无激情,来听课的学生更加兴趣缺乏,形成恶性循环;二是课程内容庞杂,缺乏特色。没有考虑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对课程取舍不当,要么开课太泛,什么课程都学,但是都只是一点皮毛,要么专业课程重复,专业课看起来开了很多,从课程名称上看好像课程之间区别很大,但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重复的部分,导致同一内容重复讲授,花费了大量的课时和教学资源,也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1.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还是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层面,教师满堂灌输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比较少,即使有,也只是分组安排简单的市场调研,让每个组制作调查问卷,案后提交一份调研报告;有的只是安排在实验室里利用软件做些简单的模拟练习,没有校外的实训基地;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市场营销实践教育。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营销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将严重阻碍学生营销专业技能的施展与发挥,不利于应用型市场营销本科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开设市场营销实践教育,并且开设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2.民办高校市场营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2.1科学规划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

民办高校在制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必须依托自身的教育资源,培养有独特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营销人才。人才培养既要注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注重培养服务意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等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应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营销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学生应具备较强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及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市场营销等能力。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就定位为: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与营销实务操作技能,能够从事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与战术实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定位可以看出培养人才的方向。

2.2优化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调整课程内容,确定开设学科数目,并且明确区分每门学科的授课内容,防止内容重复教学。商务策划和营销策划两门课程内容上就有很大重复,我们选择的时候就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适当增加教学课时。(2)注意开设课程的前后衔接。比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大一的时候就开设了市场营销学这门专业基础课,大二开设了市场调研、现代推销学、广告学、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的专业必修课,大三开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金融产品营销等专业选修课。(3)整合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应用性。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改革和建设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优化基础、适度口径、强化技能、注重实践”。根据这一基本思路,通过对市场营销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精心构建了以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市场营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

2.3突出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通过角色扮演仿真模拟市场营销各个阶段,同时也可以和企业建立合作模式,通过真实实训,掌握营销专业技能,提高市场营销人才综合素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类。校内建设了4个设施较为完善的模拟实验室,精心搭建了校内的课堂训练平台、实验室仿真模拟平台、网络营销实训平台与社会实践实习平台四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包括课堂技能实训、实验室电子仿真模拟、网店销售、专业调查报告、专业见习与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了包括案例剖析、专题研讨、市场调查、商业可行性分析、商务中英文谈判、模拟推销、营销策划等项目的专业能力培训与演练。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十多个,为学生实习提供“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推销技巧、客户关系管理”全过程的实习环节安排。

3.结束语

第11篇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而很多外经贸行业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矛盾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偏离社会需求。应该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转贴于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第12篇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