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7:0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国际贸易研究方法课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与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27-03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每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是开展创业和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1]根据秦大河院士的提议,《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筑牢创新驱动发展基础》将2020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纳入“十三五”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民科学素质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而科学素质对于人们处理实际生活问题及社会事务的作用不可低估。作为肩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将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科学素质培养、求真精神塑造的重要基地。[2]
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其科研训练的过程可以说正是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2001)在其著作《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指出,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首要的成分,教授的作用在于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科研活动十分恰当地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作用就是把科研和学习结合起来――科研活动转变为一种学习的模式”。[3]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科研训练奠定基础,因此旨在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尤其是在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训练过程的早期开设此课程成为必要。[4]本文将以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为例,阐述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如何满足学生的科学与求真精神的培养。
一、国内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类课程开设的现状
与国内国际贸易学专业普遍开设此课程相比,通过整理“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提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招生专业的数据可知,2012年全国共有748个[748个专业招生而非748所院校,例如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实务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与丹麦合作)”分别招生,记为两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国际贸易与经济”、“贸易经济”两个专业下分别招收本科生,也记为两个。因此与冷柏军教授提出的“我国高校中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超过580所”不矛盾。]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大多数院校的专业名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部分院校称作“贸易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贸易”等,此类也计入统计。)招收本科生,其中普通本科高校设置的该学科的招生专业518个,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24.23%。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冷柏军教授统计,截止到2010年,开设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的高校达到120所,培养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单位达26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类课程仍相对较少,仅有少数国际贸易学排名靠前的学校如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开设此门课程。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其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2004年针对博士研究生开设国际贸易实证研究,该课程开设较早,当时在全国具有唯一性,主要讲授某一国际贸易理论和与研究领域对应的实证文献及相应的实证技巧;国际贸易学专题课程分专题讲授国际贸易经典理论及最新发展前沿,可使学生掌握国贸领域文献体系以及切入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计量经济学、应用多变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理经济学等课程作为数量基础课模块开设,为学生掌握实证工具和方法奠定基础;另外,还开设经贸论文写作,为学生介绍科研伦理、写作规范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
二、“三位一体”的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方法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过程可以类比为蜜蜂的采蜜和酿蜜,阅读文献、收集数据等准备资料的过程好比“采蜜”,研究的目的是写出好的论文或研究报告,这个结果好比已经酿出了上好的蜂蜜。采蜜不是蜜蜂的目的,蜜蜂的目的是蜜,而蜜蜂要酿出好的蜜就必须采到好的蜜。因此要“酿”出好的研究报告,前期“采蜜”的基本功就是必不可少的。采蜜-酿蜜-上好的蜂蜜产品是“三位一体”的过程。
类似地,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方法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知识体系同样为“三位一体”(见图1),即系统地为已经具备国际贸易与计量基础的研究生介绍进行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所必需的写作规范、文献基础与计量工具。通过国际贸易实证研究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国际实证论文的基本规范、相关文献搜索及阅读技巧、国际贸易数据搜集技能、国际贸易实证研究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提供给学生将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包括计量、调查、投入――产出分析、模拟以及实证的一般均衡的方法,用于培养研究国际经济学(主要是国际贸易)的理论的能力,并介绍每一种研究方法的STATA软件及其他常用软件的应用。该课程的先行课程包括国际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
Abstract: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 scientifically organizes the assorted knowledge points, makes abstract concept into materialization, and infiltrate knowledge of course frontier in the teaching of optical thin film technology, and pays attention to teaching using a variety of forms in the classroom, ultimately explores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s which suits independent institute.
关键词: 光学薄膜技术;教学体系;主动式教学;教学方法
Key words: the optical thin film technology; teaching system; active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
0 引言
《光学薄膜技术》这门课程是我院光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但现有的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并且这方面发表的论文也很少。本文对本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和传授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1-2],以加强知识内容组织的严密性和课堂教学讲授的生动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其目的就是要用合理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重视课堂上实际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1 课程体系的构建
《光学薄膜技术》课程综合了物理光学、大学物理以及材料科学基础等诸多课程[3]。各部分内容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但是学生在上课时一些相关基础课大多数同学都未曾学过,这样许多重要的概念大家都不能很好地理解,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严重影响了授课进度。比如,在讲授薄膜的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时,涉及到辉光放电,但是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关于等离子体物理方面内容等等。
因此在教学内容编排上,从光学薄膜设计的基础出发,到真空科学与技术,然后讲述薄膜制备和工艺的基本方法,再介绍几类典型的薄膜材料,最后讲授薄膜的生长机制和表征手段[4]。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清晰,构建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构建就是要准确地归纳、提炼课程中包含的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正确的概念是科学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2 主动式教学法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推理过程紧凑、公式化的表现形式都能敏感,都能接受,那么即使再严密的逻辑,再科学的表达,如果仅仅是枯燥呆板地平铺直叙,那么由于表现形式的面目可憎,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运用适当的技术去刺激鼓励指导学生的思考和自动学习,亦应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能力和教材的内容,甚至教学的环境等,决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也总结并提炼了一些认识,并在课堂上已经取得了一些颇有意义的效果简列如下:
2.1 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高深的理论之所以难懂,就是因为包含众多抽象晦涩的概念。人的思维往往对于一些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有着良好的亲和性,那么为什么不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呢?比如定位辉光等离子体[5],从霓虹灯说明辉光等离子体的具体应用,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接受抽象的概念。
2.2 采用多种语言丰富表达形式 思想内容的表达可以采纳多种表现形式,利用形体语言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例如形容磁控溅射靶表面电子的跑道式运动方向,可以形容成刘翔跨栏的动作,并用肢体语言表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3 适当吸纳前沿科研经验充实教学内容 多数情况下,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缺乏理解,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形成相关概念的正确认识。在每一讲中穿插一些研究实践的体会,学生在张弛有度地学到了学习内容。比如,在讲授类金刚石等先进薄膜材料时,学生对类金刚石材料这一范畴的属性概念非常模糊,对非晶金刚石的概念在行业中也没有统一的定义。那么就从这一研究领域中最权威最主流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专著, 充分考虑多数专家学者的建议,对非晶金刚石明确界定科学的定义。非晶金刚石是薄膜中四配位杂化含量超过50%的无氢类金刚石碳[6]。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sp2-sp3-H三元相图明确不同类金刚石范畴的划分。再比如,在讲授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时,学生对等离子辅助沉积能够降低界面反应温度的物理过程不能理解。上课的时候,从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着手,基于等离子的物理特性,解析反应气氛中的物理过程,通过演绎推理阐明等离子激发能够降低界面反应温度的本质[7]。
2.4 实践教学 实验室镀膜过程录像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薄膜镀制的过程。在薄膜设计中,增加薄膜设计软件的教学,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完成膜系设计的过程。
2.5 课后练习 课后布置适当数量的作业,定期批改。最终使学生了解薄膜科学和技术科研具体过程,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2.6 课堂演讲 针对重点、难点内容组织课堂讨论,拟定若干薄膜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具体问题,由同学自主选择,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独立解决问题,课堂宣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结论
《光学薄膜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探索了更适合独立学院光电类专业学生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晋发等.现代光学薄膜技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卢进军,刘卫国.光学薄膜技术[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洪冬梅等.中红外激光薄膜的研究与特性分析[J].光学仪器印刷世界,2008,30(5):80-82.
[4]Spfer G.Flexible Display[J],DisplaySearch, an NPD Group Company,2006,359.
[5]付秀梅.红外增透与保护技术的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6,36(12):63-64.
关键字: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简介:李海燕(1965-),男,重庆市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0817002)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42-02
学校的课程是围绕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来进行的,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给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方案。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学科建设、人格取向、个性发展的需要。
所谓的“能力本位”模式[1],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的课程组合形态。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目标,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割成若干模块,然后依据职业能力对知识的需求,进行课程开发,再依据该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具备从事该职业岗位的能力。“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程序是“职业分析目标分析课程组织课程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经济建设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进行高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定位
高端技能人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或岗位群,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2]。通过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系统设计基础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拓展体系。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
通过校企合作,行业专家和教师共同研讨,将岗位或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置支撑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实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充分体现工学结合。
(三)职业技能和素质并重的模块设计
根据岗位或岗位群对高端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道德与职业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会贯通。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作为课程载体的知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思维训练为中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是大学本科的课程观。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现代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而产生的新型教育,其课程内容是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岗位群对高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综合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力要求为取向,以技术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获得为核心,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在于将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这一过程是课程动态的一面。课程目标的达成越来越依赖于学习者主体的个人参与和积极行动,更加关注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课程的建构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成为课程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上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一)“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
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职业岗位群对员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不仅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的目标。因此,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借助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来定位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来分析确认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并依据需求来设计课程和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上,根据职业岗位群开发的课程,不仅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员工的能力要求,而且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实际。课程的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造的机会”,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制度,它解决了传统的闭门压缩本科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弊端。
(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构建需要综合分析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分析学生的基础,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
1.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将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搭建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框架,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以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2.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方法。在系统设计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基础上,需要选择载体对课程进行设计系统化设计。其主要方法有:
(1)职业导向的课程系统设计法。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设计专业的技能课程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将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即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完成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的能力。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按照“定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系统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情境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教学情境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程序,系统设计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3]。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方法,在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特别是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系统设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能力导向的课程系统设计法。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选择与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为载体,系统设计课程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依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以一门或多门课程支撑一项或多项能力的培养。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按照“定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系统设计支撑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的程序,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我国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所采用。
上面两种主要的课程设计方法的共性是都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区别在于选择的课程设计载体不同,因而课程设计的程序、课程的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存在着差异。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还很多,只要能够支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设计的方法都值得借鉴。
(三)实践课和基础课两个系统的体系建设
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中,“高端”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系统,“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系统;因此,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基础课和实践课两个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系统可采用前述“课程体系系统化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课的系统设计,在实践中要基于两个设计原则。一是基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种类配置;二是要基于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知识点的需要和学生在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四、推进“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职业院校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创建真实企业实践环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顶岗实训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之中,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培养具有一定创新与较强实践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促进学习;即从做中学,在学中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可见在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3]。
(二)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工学结合”课程内容开发指立足工作岗位,用工作过程来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1]。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以真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以行业企业标准参照为主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直上工作岗位。
工作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特别是专业知识包含在职业活动的过程中,离开了职业活动和实施情景,大部分专业知识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需要选择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并且每个教学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使学生通过“工”和“学”,获得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强化课程的“工作化”管理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发生角色转换,“学”转换成“工”,学生的身份由学生变成了员工,学校的课堂变成了工厂的车间,学习过程变成了工作过程,但目的没有变化,“工”是途径,“学”是目的。“工学结合”就是通过“工”的途径来达到“学”的目的[1]。因此,“工学结合”的“工”不能把学生放到企业就算结束,而应该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当作课程进行“工作化”的管理。课程的“工作化”管理,就是把实习实训等“工作”当作课程来建设,把车间当作课堂来管理,把师傅当作教师来培养,建立一整套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从目标、内容到评价等环节都符合课程建设的要求,使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成为学校课程学习的延伸。
3.实施行动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学习是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中,学生针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项目,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关键能力培养是一种很有效方式。
4.改革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应该改革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方法,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即建立以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并且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尽量采用由行业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考核评价的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工作的职业能力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组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是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修正。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必备的理论原理、突出操作技能、体现应用技术”的教学思想。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以上原则,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构建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
1.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首要任务
目前高校学生就业率不高,但企业面临招工难的窘境,分析原因是:企业用人标准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在认知上是相互错位的。高校把培养技能放在第一位,而企业需求第一位的是职业素养。鉴于此,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首要任务。
2.课程设置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模块化的课程。根据职业能力的分解,会计专业学员必须学习职业素质类课程、专业知识类课程、岗位能力类课程、职业能力与素质拓展能力类课程等四类内容。
3.课程设置要以工作岗位为目标
会计是一门职业性很强的学科。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要先进行职业分析,明确会计职业岗位群,调查每一个会计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然后针对会计岗位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设置课程体系。
4.课程设置要以取得职业证书为目的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必备证书,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重视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把考证取证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使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素质拓展证书三证沟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1.职业岗位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甘肃省白银市、张掖市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调研,在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白银市“3+4”产业集群的战略,认为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中小型企业、非营利组织、中介机构的出纳、会计核算、总账会计、主管会计等岗位。
2.基于岗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要满足会计各岗位所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学院会计专业根据会计领域和会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分析了会计各个岗位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是基于“必备的理论原理、突出操作技能、体现应用技术”的教学理念,依据会计各岗位所具备的基本要求,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对会计各岗位实际需求为目的来构建的。
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1.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学院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专业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时数,使实践教学课时数达到总学时的50%,认真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采用课程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实现学生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构建“内外结合、三层双轨”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会计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内”是指校内建有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外”是指白银公司、青海华鼎这两家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训内容上,采用“三层双轨”的模式,“三层”是指基本技能、岗位技能、综合技能,“双轨”是指会计手工处理和会计电算化处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单位的不同会计岗位。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课堂讲授部分采用启发式、问题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并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对重点、难点内容讲清楚、讲透彻。课堂实践部分,采用演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边演示边让学生动手训练,以便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技术。
关键词:转型发展;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营销正成为一片孕育着无限宝藏的神秘土地。同时,传统企业面临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高达76%的传统企业求才若渴,互联网营销人才稀缺。所以我校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根据转型发展背景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积极进行专业应用技术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其中重点之一就是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因此,本文提出了转型发展背景下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框架,以期为该课程体系的深化建设与改革提供思路与方向。
二、内容框架
(1)研究目的与意义:转型发展背景下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与意义;(2)互联网营销人才岗位和能力的需求
调研与分析:确定目标行业与企业、确定目标岗位、确定调研方法、问卷设计、实施调研、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形成调研报告;(3)基于岗位和能力的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知识单元的构建:
包括岗位层次与岗位结构分析、岗位职责与岗位要求分析、岗位需求与能力需求分析、能力结构分析、专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单元的匹配、知识单元集群分析、基于知识单元集群的互联网营销课程的构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构建;(4)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理论环节的建设内容:包括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每门课程的重难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理论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5)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建设内容:包括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6)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办法:包括多专业共建、多专业开设、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教学队伍建设、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与创业课程体系资源共享、经管系与九州通共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1)颠覆了传统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从市场对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出发,首先调研目标行业与企业的互联网营销人才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层次与岗位职责,通过问卷调研和企业访谈的方式进行互联网营销人才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的调研,梳理出互联网营销人才的目标岗位群与能力分布,根据互联网营销人才的能力需求与能力结构梳理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知识单元,进行知识单元的集群划分,进而得出基于知识单元集群的互联网营销课程以及课程体系,采取的是“专业+行业+职业岗位+专业核心能力+知识单元+课程”于一体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2)在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实践环节的建设与设计,确保实践环节在学时分布上占课程学时的30%以上;(3)该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辐射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个专业,采取的是多专业共建、多专业开设、与创业课程资源共享、与企业内训课程嫁接的教学实施办法。
(二)创新之处。(1)课程设置的创新。对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遵循的是“专业+行业+职业岗位+专业核心能力+知识单元+课程“于一体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思路,严格按照该专业方向面对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进行设计,提高专业教学的职业化程度,形成应用技术型的专业课程体系。(2)教学方法的创新。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模拟、创新大赛、专题培训、能力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整合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通过实体公司互联网营销具体业务的开展,并结合大学生网店创业的运作,创造性地将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具有创新特色、虚实结合的应用技术型的互联网营销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3) 教师队伍的创新。扎实开展教师下企业锻炼活动,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岗位工作,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定期开展应用技能大比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重点抓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工作。建立一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自有教师及校外企业专家相融合的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合作、教师共享、队伍共建、知识与实践互补,打造一支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互融共建的优秀教师团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 课程体系 评价
一、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的意义
课程体系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创业课程体系的评价目的是通过监控创业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从而达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通过创业课程的开展,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高职学生,形成稳定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拓型个性特征,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培养自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通过创业知识传授、创业实践活动锻炼以及创业品质的个性化培育,使大学生能自谋职业,并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开创自己的事业,成为自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针对有强烈创业动机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培育优秀的创业品质,使其最终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二、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现存问题
一是创业课程评价体系缺失。目前,我国创业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体系相比,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创业课程体系,只采取公共选修的形式,选用一种或几种教材,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的目的,而不是系统地培养创业人才。在这种创业课程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创业课程评价体系自然缺失。
二是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尚不成熟。现有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大多是有几种简单的评价方法构成。有的院校单纯以创业成功率来评价创业课程体系的成功与否,有的院校以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具体采用的方法包括如下几种:目标评价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等。
三、国外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我国的影响
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其相应的评价体系也变得日益重要。为了更好地评估大学的创业教育项目,威斯帕提出了进行评价的七个因素:提供的课程、教员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力、毕业校友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毕业校友创新企业情况、外部学术联系。
通过分析国外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文献发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指标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种: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离散指标和系统化指标。短期指标主要衡量实施创业教育后,短期所呈现的效果。包括:创业兴趣、创业信心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但是,创业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的效果并不是全部在短期内表现出来,因此,引发了人们对于长期指标的思考。包括:创业率、创业成功率、创业绩效、进入高层管理的人数等等,这些指标的测量都必须长期跟踪。主观指标一般用来测量被调查者的创业兴趣、创业意向、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等。客观指标往往测量创业课程体系对于受教育者的长期影响,创业企业的财务业绩、创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等等。但是这些指标单独的测试往往是离散的,系统的指标和离散的指标结合起来,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结合起来,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结合起来,评价结果才更有借鉴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机制的运作,增强了高校间的竞争意识,也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服务于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三阶段”创业教育模式和“三阶段”能力递进的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是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按照创业教育培养范围不同和个体差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三阶段创业教育模式:第一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一般教育;第二阶段,面向部分学生提高自我开创事业能力的专门教育;第三阶段,面向少数学生提高自主创业能力的特定教育。由此对应的“三阶段”能力递进的创业课程体系就应该是创业理论课程体系、创业实训课程体系、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二)高职院校创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1、构建原则。一是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绝对不是一个维度的考核,而是多角度的一个测量。既要测量创业兴趣、创业信心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又要测量创业率、创业成功率、创业绩效、进入高层管理的人数等。既要测量创业业绩,也要测量创业过程。
二是系统化。评价指标尽管呈现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测量各个指标所用的权重也应该是不同的。
2、构建模块。创业课程体系的评价不应该是一个标准,针对不同的模块应采用不同的测量标准。因此,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模块:一是创业理论课程体系评价模块;二是创业实训课程体系评价模块;三是创业实践课程体系评价模块。在创业理论课程体系评价模块中,创业兴趣、创业信心、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知识是主要的测量指标。在创业实训课程体系评价模块中,创业技能是主要测量指标。在创业实践课程体系评价模块中,创业率、创业成功率、创业绩效、进入高层管理的人数是主要测量指标。
五、结论
目前,虽然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更是为时尚早。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随着国家对创业教育的加倍关注,培养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创业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就会成为高职院校增加自身竞争力的重大砝码。
参考文献:
[1]邢娣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4)
关键词: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构建
企业培训工作的目标是使员工胜任岗位,满足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满足员工自我成长需要,无论何种培训体系,从资源的角度讲,培训课程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培训课程体系是指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一定关联度的培训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一、课程体系的概述
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广泛传播,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发展与深入,而作为企业培训体系重要成部分的课程体系,在企业人才培养与战略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培训课程,培训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很多企业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一套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作为指导,培训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连续性,与企业发展和员工素质要求不匹配,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培训对象之间、课程与培训计划之间缺乏符合员工认知规律的层次性、递进性,体现不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在相互联系,无法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真正有机结合。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培训课程不仅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需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培训课程体系,使企业的培训工作系统化、专业化,使企业员工获得相应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二、课程体系的建设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架构包含三个基本维度,即业务类型、岗位层级和课程功能。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必须明确企业课程类别划分及培养目标设定、定义所有课程方向以及寻找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基本原则是课程要与员工职业发展相结合,根据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判断和职位任职素质的要求,将员工划分为不同的职位层级,员工在哪个级别,就接受哪个层面的培训,接受了哪个层面的培训,就至少应该有往那个级别发展的倾向和可能,两方之间不能错位。
2.培训课程设计
依据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进行如下设计:
(1)基本知识技能。指要求企业全员掌握的通用知识和职业化技能,如企业文化、制度、沟通技巧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员工具备一名职业人的基本素养。
(2)专业知识技能。指各个具体岗位在不同发展阶段要求员工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一般可以分为人、财、物等等多个类别,同时每个类别可划分不同等级,每一级均有对应的知识技能要求。
(3)经营管理知识技能。指针对各级管理人员所需的领导和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如激励、团队、绩效、战略、变革等方面,一般按照员工在管理工作中的级别,对应划分初级、中级、高级,分别配置相应课程。在培训课程体系设计上,既要考虑培训目标的制定、又要规划教学与培训形式、设计制作培训教材,还要考虑培训类型(是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脱岗培训,还是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与培训的方式(是课堂培训、现场培训、自学,还是在线培训、拓展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3.培训课程配置
课程配置不是简单的拼凑,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常见的课程配置方法主要有三种:
(1)立足于能力胜任理论的课程配置。是根据不同管理级别进行分级,根据各级人员要达到的水平目标提炼出能力胜任模型,据此构建各层级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将公司目标予以分解,提炼出各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并分别推导出所需的培训课程。企业通过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够有效地根据能力差距推导出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计划,促使员工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到各类培训活动中,逐步提高职业竞争力,实现职业发展。
(2)立足于科学管理的课程配置。如:某生产岗位标准化操作规程。这种课程体系以能力和实践为中心进行课程开发,将具体工作行为进行分解,每一个分解后的单元形成一个课程。其优点是以实践为中心,模块化学习,易于按需培训,缺点是把能力看作孤立行为,缺乏系统性思考。
(3)立足于基本工作任务的课程配置。是将人的能力成长由低至高依次分为若干阶段,如:初学者、熟练者、专家,根据每个阶段的能力需要设计出能够反映工作整体的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培养实现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而开发课程,各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汇总后,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培养的不是碎片式的工作技能,而是包括分析、计划、实施与评估过程,反映工作整体的完整行为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运行
1.领导重视,统一认识
首先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员的统一认识才能顺利完成。其次必须不断强化员工的培训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员工明白培训不仅事关员工的自身成长,更是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培训管理部门应成立项目小组,集中人力,整合资源,调动相关人员特别是各岗位的专业技术骨干积极参与,引发大家对课程体系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推动课程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2.形成动态管理机制
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及业务转型发展等因素,企业的培训课程体系必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体系,而非固定不变。课程体系应根据战略目标企业和业务发展实时进行调整,使其真正发挥推进岗位绩效改善和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3.要重视企业内训师队伍
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如同机器需要经常保养一样,经常需要对课程“ 拆装”和“ 修补”,不断完善更新才能保证其活力,否则只能是一个“花架子”。而课程体系的适时更新、完善可以利用的人才重要资源便是企业内训师队伍,内训师不仅是内部课程的主要构建者,也是内部课程在使用中的完善更新者。要确保企业内部课程体系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必须选好、管好、用好企业内训师队伍。
企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使命也不同,课程体系的建立、完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评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照搬先进企业的现行课程体系。企业必须立足于自身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构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培训课程体系,为企业战略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姚凯,陈曼.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培训系统构建[J].管理学报,2009,(4):532-536.
我们认为,和美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在总体把握国家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和美教育理念,按照“课程活动化(生活化)、活动课程化”的思想,将现行国家、地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整合重组,将学生需要、校内外(家庭、学校、社区等)教育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进而构建具有和美教育特色的、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融三级课程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构建和美教育课程体系时,我们首先确定了该课程体系的五个基本原则:
1.以多元途径促进儿童健全人格与和谐发展为课程设计基础。“和而不同”,倡导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多元途径与方法;“美美与共”,即无论哪种途径与方法,以最终能促进儿童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指向。
2.遵循儿童的心理认知逻辑和生活逻辑,构建和美教育的目标及其内容体系。教育引领儿童,既要关注其当下的实际生活,又要在其可理解的范围内谋划最优化的美好的可能生活,从而实现儿童生活的完整与幸福。此时,和美教育的目标定位为“美是和谐”。美,既是优美生活,又是崇高生活的追求。美善相偕才能达成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统一,走向真正的和谐。
3. 沟通儿童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构建多时空、全方位、立体式的和美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的实施与教育,要密切联系和学生实际生活场域有关的方方面面:学校—家庭—社区,自我—同伴—家长—教师,现实世界—网络世界,等等。
4. 渗透传统中华文化,展现和美教育课程价值。“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礼记·中庸》)互有差异的课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和美教育课程的“和乐共进,美人美己”。以“博爱、精艺、致远”之和美师德,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师生“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共享的“和美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自主成长,成长为兼具“谦、信、善”的和美学子。
5.利用和美教育课程引领家庭、社区文化。学校学习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和美教育课程的参与者也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师生,校园文化同家庭、社区、地域文化的互动交流与有效整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扩展和美教育课程体系的影响范围,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层次。
在这五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贯穿和美文化精神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 开放国家学科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和美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课程的目标,但也特别强调在实施国家课程的时候,要有机结合和美教育理念,延展学科课程的时空,将学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
2. 引进地方课程资源,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和美特色课程。和美课程要让学生在丰富的人文情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通过综合性的特色地方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学生完善人格奠定基础。如和美艺术课程中的“小龙队”课程——组建赤、橙、绿、青、紫五种颜色的男女“小龙队”,生龙活虎、五彩斑斓的和美小龙队舞进了中央电视二台春晚,展现了和美学子的龙马精神;连箫课程——编排适合儿童的“连箫操”,把这项课程安排进每周的课间操时间,在传承地方连箫文化的同时,又帮助学生继承和发扬了民间传统文化;中国鼓课程——通过聘请资深专家和地方艺人,将动感、激情的鼓乐文化融入到小学艺术教育当中。
3. 科学设置,促进和美课程的有序配置、梯次实施、相互整合。我们把和美教育的理念定位为:“和和美美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要求和美课程能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教会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处世、待人、接物、解事,做正直无私的人,敢于承担,甘于奉献,乐于分享。因而,从德育到教学,从每天、每月到每年,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实践,和美教育课程体系都需要科学规划,有序实施,让学生在六年的学习历程中,学会做人做事。
4.坚持和美课程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主评价。和美理念下,各课程的学生发展评价均以“和美之星”德育课程为平台,以和美周星、和美月星、学期和美之星、年度和美之星评价活动为基础,通过“自主选择—情感体验—评价激励—习惯养成”的过程,将“谦、信、善”的和美品质细化为和美课程体系的发展目标。尊重学生道德生活主体地位,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引导学生主动养成。
5.开展序列化的和美教育科研,探索和美教育课程建设之路。学校先后开展了“和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和美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和美理念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等省市教育科研课题,为和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让和美教育课程体系落地,我们非常注意培养一个能理解和运用和美教育理念的优秀教师团队。一方面通过专家引领、自主研修和同伴互助,促进和美教育团队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和美教育课程集体研修制度,实行“课程首席负责制”,具体推动和美教育课程的实施。
在培养优秀教师团队的基础上,学校探索并形成别具特色的和美教育的教学方式,并逐步提炼概括为高效的和美教育教学模式,初步提炼总结出了“一三五”和美课堂标准,即一个和美课堂理念:和谐、完美;三个核心要素:教与学民主化、学生学习活动真实化、同步教学与异步学习协调化;五个关注点: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关键词: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一专多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51-02
面对生源危机,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渐趋激烈。打造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各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出路。课程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本体现,它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出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构建课程体系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工作。本文以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例,通过对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分析,意在寻求一条培养符合本区域行业需求、具有“一专多能”素质的计算机类高技能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的普遍问题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最全面、最系统的体现,课程体系也是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对促进教学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每所学校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纵观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还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
(一)课程体系趋同,专业定位无法体现特色
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没有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不结合本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闭门造车或盲目借鉴同类院校的课程体系,导致各院校课程体系趋同,造成各院校毕业生“千人一面”,缺少就业竞争优势。
(二)专业技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社会要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的逐步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人才市场对IT复合型人才需求一直呈上升势态。高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一般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工作,而且往往要求身兼数职,要求同时具备计算机维护、网络维护与管理、网页设计、软件开发等能力。而一些学校由于课程体系安排不当,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造成虽然岗位缺口大,但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让毕业生尽可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要明确高职教育与就业培训的关系,明确一技之长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想方设法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的突出问题,要汲取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构建出符合区域行业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以职业岗位群导向进行专业特色定位
各地区域经济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必然导致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具有特殊性,而这些都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才市场需求情况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逐渐转向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少数毕业生走向了独立创业的道路,开办了自己的小企业。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规模较小,人员精干,组织结构扁平化,职能部门精简化,这就要求员工成为“身兼数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我校先后两次组织了专业教师对浙江省范围内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专业调研,发现本地经济区域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浙江省各地的IT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企业员工数基本都是30人之内,公司不可能设置专职网络管理员岗位,这些公司需要既能从事网络管理,又会电脑维修,还会处理信息,甚至还要参与公司其他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占少数份额的大型企业也需要有专职网络管理人才来管理网络。因此,网络技术专业在本地区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最关键的是在课程体系中要体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进行特色培育
特色培育不是盲目的,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特别是办学历史中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要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指导思想,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逐步培育出来。特色培育必须建立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且对专业内外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析评价可用教学资源在本专业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因素,分析评价外界环境对专业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专业建设中,应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把握外部机会,避开不利因素。
在专业特色的定位上,要充分利用学校在办学历史中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这是因为特色的形成过程是长时间积淀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特色的再生成过程。例如,我校在构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充分利用了学校历年积累下来的两项教学研究成果,分别是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的特色办学理念和“工学结合、一专多能”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充分利用校内现有优质教学资源,在符合专业定位的条件下将已建成的、正在建设的省、校级精品课程纳入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三)基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
课程体系是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必须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一致。构建课程体系的出发点是要“利于创业就业、利于课程协同、利于学、利于做,利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我校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遵循姜大源、赵志群等一些教育专家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想,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如下。
定位职业岗位群 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开展广泛的职业岗位调研,深入分析产业、就业岗位需求,尤其是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密切关注和把握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正确进行职业岗位群定位。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定位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参考“建网、管网、用网”这三大职业能力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既要重视现阶段的需求分析,还要重视长远的趋势性分析,确定本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岗位工作过程分析 要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工作分析的全过程,划分各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工作过程,分析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专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将各职业岗位需具备的能力进行详细描述。
工作能力归纳 将各个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单项能力进行汇总、分类、排序,将重复的、相似的知识、能力、素质加以归纳合并,并按工作能力的实质进行分类。
确定专业课程群 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将同类工作能力转化成知识点和技能序列,形成一门课程,最终将可以形成专业课程群。
课程体系集成 分析课程群中各课程的关系,确定课程性质和课程前后次序。要遵循两个规律:(1)职业成长规律,课程编排需符合职业成长规律;(2)认知规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串联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确定通识课程,根据课程的职业属性确定专业基础课程、“多能”型课程和“一专”型课程。
结语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已建立了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在特色课程体系的引领下,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在建的精品课程数量已达9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通过社会调研,专业教师广结业界朋友,在拓展校企合作、推动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佳绩。目前,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已立项建设浙江省(高职类)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张明慧,周金成.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10).
[2]石芬芳,向丽.国内外高职课程发展的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4).
[3]陈平生,陈兰生.基于“一专多能”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3).
[4]于雷,刘颖.特色专业剖析的内容与方法[J].辽宁高职学报,2009(9).
[5]王凤云.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与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
[6]周茂东,张福堂.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
[7]赵娟.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组群建设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2).
通过理论学习、沙盘模拟、校企合作、项目实践等多元教学方式将IE理论和方法创新性地应用于矿冶机电类的典型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理论和知识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具体实施上,以核心课程群协同教学为主线,基于网络集成教学平台,校企合作,注重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第三,构造多类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及企业科研平台,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和课外文化活动,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IE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结构
1.IE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IE教育办学定位与特色的研究与思考,按照“突出实践教学,办出学科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思路,本着“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基本要求,遵循素质教育的“多层次、全过程”原则,按照“强化应用、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专业涵盖的岗位、业务范围、基本能力要求等,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深入论证、认真研究、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形成了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四个模块构成的应用创新型IE人才培养方案。
2.IE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是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的、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首要任务。[5]目前典型的课程体系结构有层次化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体系两类:[6,7]层次化课程体系课程之间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但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较差;模块化课程体系突破学科专业领域的界限,灵活地设计和组织具有不同作用的课程模块,从而构建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基于大工程观和矿冶机电特色工程背景,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按IE岗位工作需求和全面能力素质要求为导向,设置相应的模块化课程群,弱化课程体系的学科性,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作用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构建,在课程内容上,积极引进学科与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新动态。
课程群多元化协同教学方法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自2000年创办招生开始,由于教学资源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采用“传递─接受式”教学,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通过近些年的专业教学实践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面临着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首先,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从“专才”培养转向了“通才”教育,教学内容也朝着“厚基础、宽口径”的方向发展,[8,9]相应地专业课的课程门类与学时数都大幅度受到精简,不仅课程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也迫切需要对相关课程的群体性从时间、空间以及其功能上进行整体融合和规划;[10-12]其次,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交互式教育环境的引入,教育模式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化交互教育已成为现实,[13]基于网络化的教育方式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和网络教育。
IE模块化的课程群体系结构对教学模式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施中基于核心课程群构建协同教学团队,利用多媒体信息和网络技术设计构建网络集成教学平台,对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案例讨论、作业管理、实践教学、测试反馈、沙盘模拟、交流论坛和课外拓展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集成;同时设计构建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图像、声音、动画以及影像等多媒体素材,为网络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以IE专业ERP原课程群为例:该课程群包括“数据库原理”、“WEB开发技术”、“生产计划与控制”和“ERP原理与应用”四门课程,利用四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密切关系构建ERP课程群协同教学体系,达到以数据库原理为基础、以WEB开发技术为手段、以生产计划与控制为核心、以ERP综合应用实践为目标的ERP课程群教学体系。
结论
针对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通过研究,对IE专业2009级、2010级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革新和完善,按照课程群网络协同教学的思想设计构建了IE专业课程群教学体系,基于网络集成教学平台,在教学实践中从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与建设,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基于大工程观和矿冶机电特色工程背景,按IE专业全面能力素质要求为导向,构建了相应的模块化课程群体系,采用网络化协同教学模式培养理论和知识相结合的IE创新型人才,通过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普遍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好的创新意识,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我校IE专业学生近几年在全国ERP沙盘模拟大赛,创业之星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一系列竞赛中取得了佳绩,95%以上的学生参与了专业的科研实践项目,硕果累累;学生年均就业率95%以上,IE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
基于网络资源库的课程群集成协同教学平台的创建,为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学习素材,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深度和广度。在协同教学平台上,学生、教师、领导和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协同进行教学与管理活动,同时注重学习知识的共享、评价、反馈和再利用,对课程进行规范化、系统化、智能化处理,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群网络协同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的有效应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有更多机会互动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进行分工合作,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促进IE专业以协同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余建国冯梅琳黄鹏鹏伍建军张启忠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 职业成长 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基于此,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都在努力构建与探索"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基于职业资格分析、基于职业成长分析"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我院烹饪专业是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其课程体系设计经历了能力本位、模块化、综合化的改革历程,2008年该专业立项试点进行新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几年来,该专业基于职业岗位(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职业成长)分析,构建出"三段进阶、三层相合"的课程体系,创立基于岗位工作、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开发与整合模式,将高职教育"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开发观"的理念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实践中逐步推广与完善。
一、构建烹饪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通过系统的职业分析,建立一个定位准确、结构完整、成长递进,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典型岗位工作为主线","以发展职业能力为核心",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此为目标该专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点,把握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方向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1.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在课程体系开发研究阶段,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天津市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相关课程设置理论文献和相关成功案例,明确基于职业分析(即基于岗位分析、职业资格分析、职业成长分析)的课程开发观,并确定基于职业分析课程开发体系框架。
2.广泛专业调研,了解社会需求,包括对餐饮行业企业、对同类院校的调研。让教师走向社会,了解行业动态,让教师挂职锻炼,感受岗位工作,让教师走访行业企业,掌握需求状况。同时,深入、广泛开展同类院校调研,了解高职院校,特别是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现状。
二、构建烹饪专业课程体系的程序
(一)明确就业方向定位和岗位定位
就业方向定位和就业岗位定位是进行课程开发的前提。所谓就业方向定位,即分析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就业企业的层次。企业的不同层次定位,意味着其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推动性。课题组认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应该面向高端企业、国际化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与发展建设的需要。所谓就业岗位定位,主要包括对其工作的场所和所处的工作层级的准确把握,特别是岗位的不同层级定位决定着专业课程是否能准确地分析其所从事的工作特点与要求,直接影响着开设课程的内涵。本课题组,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特别是通过与本市20余家企业的交流,确定了其企业定位为四星级以上酒店和四钻以上的饭店;其岗位定位为中餐厨房的操作骨干与业务组织者(见图-1)。
(二)开发基于岗位与职业资格分析的专业技术课程
1.提炼典型工作,归纳行动领域
明确本专业职业定位后,本专业与企业人员认真分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并从中提炼出41项典型工作,再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分析与概括,归纳出该专业的6个行动领域(详见表1)。
2.转化学习领域课程
行动领域确定后,本专业通过对行动领域的专门技术的分析,传统知识体系、职业资格培训体系的解构和匹配,确定了该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岗位针对性和行动导向性,为之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奠定了基础。
(1)匹配技术点,归纳专门技术
行动领域确定后,本专业在企业专家的参与下,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技术点,对从事领域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术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匹配,并遵从行业的职业成长规律、学生的发展需要、现代消费需求和职业的根本使命,将分析、匹配的41个主要技术点归纳为10个"基本技术"和6个"纵向拓展技艺",以及2个"横向拓展能力"的专门技术框架(详见表2),为日后学生的普适化与个性化学习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2)解构知识点,匹配专门技术
课程组在行动领域的专门技术确定后,又将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知识体系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所需要的知识点解构和归类,得出58个主要知识点(详见表3)。
(3)专门技术的知识匹配与核心素质分析
知识点确定后,课程组在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分别与相应行动领域进行匹配,并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论证,确定了8项核心素质(见表4)。
(4)形成学习领域课程
行动领域的知识、技术、素质确定并相互匹配后,本专业以专门技术为骨架,以专业知识、素质相匹配,构建了10大学习领域课程、6个纵向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和相关横向拓展学习领域(见表5),完成了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保证了学习领域与传统知识体系课程知识的相互对接,体现出知识的总量未变,但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度提高、知识的重复率减少、技能训练的宽度和深度加大的特点,使课程的信度明显提高。
4.设定学习情境
学习领域课程确定后,本专业根据职业考证的技能目标(见表6)分析,确定了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载体,通过对岗位工作的过程分析,确定了"学习情境",同时,根据"专门技术的技术点"、"主要知识点"和"核心素质目标"的组合确定了课程总体任务要求,进而确定了"学习载体"和"学习情境"(具体设置见表7)。
(四)构建"三段进阶、三层相合"的实践课程系框架
1.按照烹饪类工作人员的普遍成长规律,以及厨师在工作后主要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特点,首先将三个学年分别划为"备岗阶段"、"定岗阶段"、"顶岗阶段"三个能力递进阶段。其中"备岗阶段"又称为"基础层",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定岗阶段"又称"专长层",主要目的是强化专项操作技能和岗位管理技能;"顶岗阶段"又称"竞争层",主要目的是形成能够适应就业企业,胜任岗位要求的技能,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2.按照人才培养定位中,高职烹饪类人才首先应成为"操作能手"的要求,确定了"核心层"实训模块;按照高职烹饪类专业人才应具备厨师长潜质,优秀毕业生可成长为"领班"或"主管"的要求,设置了"高关联层"实训模块;同时为强化技能训练和拓展训练要求,设置了"关联层"实训模块。
3.设计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表,以三个能力目标层级为列标题,三个能力递进阶段为行标题,设计了实践教学体系结构表,使层级课程与递进阶段相匹配,完成了实践课程的序化,系统化构建起"三段进阶、三层相合"烹饪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见下表)。
(五)构建"三基助力、一核两翼、三段进阶"的课程体系
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与基于社会、行业、职业需要的基础课程相匹配,便形成了烹饪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见图-2)。
三、基于岗位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效果
1.引领了项目化单元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
为使课程体系丰满和有效落实,本专业进行了课程的二次开发,有效促进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和考试模式改革。2009年该专业的《营养食谱编制技术》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2006年的市级精品课程--《中医食疗与药膳应用技术》课程也于2010年完成了课程重组与改造,并于2012年完成了校内共享资源课程的转化,其配套教材《食疗药膳菜单设计》也于2013年12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2.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该方法应用以来,通过多方面的建设,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特别是高级职称获取率的到明显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得到提升,特别是高端企业的就业率显著增长;学生竞赛获奖显著提高,并实现国家级竞赛获奖零的突破,成绩斐然,2012、2013年度共获得团体一等奖1项(5人次),个人一等奖3项;团体二等奖3项(13人次),个人二等奖13项;个人三等奖12项;个人优秀奖5项,市级以上竞赛获奖达51人次。
3.为其他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专业所创立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也为学校其他相关专业所借鉴,本校的西餐工艺、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均有效借鉴了此方法。同时,其所形成的定位高端、知名企业、基于职业分析的设计思路也为学校其他专业所采纳,对于提高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有效性、准确性提供了观念和经验支持。
四、结束语
本文根据构建与高职类型相吻合的课程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观,指出了基于职业分析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方法与程序,概述了实施效果,但是,在该成果的推广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诸如质量监控体系、课程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的问题都还需要进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
摘 要:本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背景,介绍了民办本科院校电路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方法和思路。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在调整课程
>> 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论民办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电路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新建民办语言类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快递物流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本科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新办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工学结合下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加强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微电子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作者简介:王欣(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路理论教学、计算机网络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工作单位:三江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杜逸鸣(1956―),女,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工学理论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
徐智(1981―),男,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电工学理论领域的实验和科研工作,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