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7:0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能化建筑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问题;对策实施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几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也应运而生。所谓智能化建筑,就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实现建筑物的优化设计,从而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安全舒适的、质量高的、便捷快速的优质服务。现阶段,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许多智能大厦和智能小区正在兴建之中。由于建筑智能化涉及到的专业较多,技术要求较高,且技术水平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与建筑工程技术也处于适应和磨合阶段。本文即在阐述智能化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智能化建筑存在的问题,并就智能化建筑的项目管理以及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对策,以期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建筑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智能化建筑的特点
2.1具有智能化、集成化和协调化的特点
由于智能化建筑应用了大量的电子信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通过BMS./IBMS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开发,对所有建筑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同时,智能化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决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2.2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智能化建筑可以提高建筑物内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系数,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的防御能力,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建立高速信息传输网络,并提供便捷快速以及多样化的信息通讯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3 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化建筑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建筑物内各类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保养的自动化,降低能源消耗。
3智能化建筑存在的问题
3.1 业主方面
(1)很多业主对于建筑智能化期望太高,大大超过了建筑物自身的规模和功能对智能化的要求。他们不仅不了解建筑物的需求,也不清楚智能化产品,就盲目投资,导致投资效果很不理想。在智能化系统投入使用后,发现很多问题。
(2)怀疑智能化集成系统带来的增值效应。由于资金投入方向的问题,业主可能会不适当的减少在智能化系统上的投资,从而造成建筑物档次的下降。
(3)缺乏系统整体集成的概念和长远发展的考虑,以致招标、设计、施工以及修改同时进行,导致返工浪费严重。
(4)缺乏掌握智能化系统技术的人才,出现问题难以及时纠正。
(5)建成智能化系统后,不重视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尤其是对在建设时就应当予以重视的问题放任自流。
3.2设计方面
(1)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方法还不很熟悉,尤其在集成方面更弱些,还需要产品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和通力合作。
(2)目前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注意重点大都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而在建筑平台方面注意不够。业主盲目相信境外设计单位,结果由于这些单位并非智能建筑行家,图纸和设计文化水平也并不见得比国内设计部门高,再加上文化背景,设计方法、施工习惯的不同,往往拿到境外设计的图纸都无法实施。
3.3 实施方面
(1)智能化系统的施工队伍素质较低,缺乏经过正规训练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大量刚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施工安装,造成安装质量不高。
(2)施工组织与管理不够健全,指挥不灵,协调不力,由此导致施工中相互扯皮,施工效率低下。
(3)对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不够,很少有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或规定。
(4)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亟待提高。
4 解决智能化建筑存在问题的具体策略
4.1 业主方面
业主方应当聘用那些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外,特别是应当聘用具有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的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单位,他们技术过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根据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向业主方提出有益的建议。这样就明确了莆田市综合体育馆、游泳健身馆智能化工程的具体建设目标,为该智能化工程的具体建设指明了方向。只要业主方认识到上述的两点,统筹安排,就能充分发挥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并使其长久运行下去。
4.2 设计方面
为了使竣工后的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设计失误造成的缺陷,在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期筹划阶段,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智能化建筑设计单位至关重要。业主方也可以从实际出发,邀请有关专家参观由所洽谈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通过分析判断,选择最佳的设计单位,这样从一开始就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符合预期的要求。在设计方案出来后,有条件的业主方可以继续邀请有关专家对设计单位的智能化方案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建筑物的智能化设计方案,保证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4.3 实施方面
首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施应该委托给那些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智能化系统施工经验、承担过规模较大、技术复杂、施工要求高的智能化系统承包商。其次,业主方应当要求智能化系统承包商委派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智能化系统项目的实施,并由一个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来督导实施。能够保证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质量;有完整的调试程序以保证智能化系统的运行质量。
5 结束语
建筑智能化是全球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尽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很多已建工程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在智能化系统的安装、管理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需要我国广大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栋,王萍,智能建筑的有关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7,(5):62―63。
【2】 李铁,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1):20―22。
关键词:建筑 智能化系统 发展前景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必先考虑的因素。在建筑行业实施智能化的过程中,由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松下电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三者共同开发的“iopeNet”技术,对我国建筑智能化水平的发展以及提高能够起到很好的导航的作用,同时也为按需联网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英文名Intelligent Building,是将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同现代的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同时也是BAS(楼宇自动化系统)、CAS(通信自动化系统)以及OAS(办公自动化系统)三者的结合,其中智能建筑的支持平台是建筑环境。而我国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同时兼办公自动化、通信网络系统、建筑设备,集系统、服务、结构、管理于一体的最优组合,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的建筑环境”。由此可以得出,智能建筑的特点是安全、舒适、高效、便利。
智能建筑与普通建筑的具体区别见下表:
表一.智能建筑与普通建筑区别
3.智能化系统
3.1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含义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指智能建筑中应用的各种电子信息系统,其中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等。
3.2智能化系统的四要素
智能建筑是一个系统化的综合工程,按照系统工程观点划分可将其分为四个基本要素,即:建筑环境结构(建筑物的结构)、智能化系统、住、用户的需求服务、物业运行管理。
3.3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系统两个基本要求:对于建筑物来说,智能化系统应有一套行而有效的集管理、运行、控制、维护于一体的通信设施,同时以相对低廉的费用与外界取得及时的联系(所谓的外界主要指消防队、新闻单位、安保机关等);对智能化系统的使用者来说,智能化系统应有一个激发人的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的环境。
4.iopeNet技术以及标准化引导作用
iopeNet网络结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开发的IIU设备以及广纳国际通用的各种协议,解决了iopeNet协议之间的通信接口同现有设备的子系统的通信协议的问题。iopeNet网络系统可以对各个子系统进行集中控制盒分散管理。
第二,IIU还具有网关的作用,IIU除可搭载iopeNet之外,还能够搭载LON、BACnet、NMAST 等网络通信中间软件。
第三,iopeNet网络系统有两部分构成,各子系统连接所需的受控设和以区域控制单元连接以太网。
第四,)iopeNet具有标准化引导的作用。
5.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5.1楼宇自控系统
智能建筑的基本条件是楼宇自控系统,可以说智能建筑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楼宇自控技术。楼宇自控技术关系到建筑物是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根据用户的需要,在尊重原产品的基础上,对某单位的楼宇自控部分进行改进。依据原始资料,楼宇自控的对象有热交换系统、冷冻站系统、给排水系统、送排风系统等。涉及模拟量输入点58个、模拟量输出点38个、开关量输入点155个、开关量输入点58个,共304个。DDC箱17个。所有的设备要保证系统可随时切换到手控状态。
5.2基本会议系统
基本会议系统主要包括:视频会议系统、投影显示及影音源系统、音响及会议扩音系统、监控视频系统、会议讨论系统
6.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前景
智能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我国的智能化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我国智能化的市场上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有很多风险,机遇与风险共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智能化投资占总投资的5%到8%。其中,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系统投资相对较高,而小区的相对较低。同时,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对办公建筑的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智能化与国际的不断接轨,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智能行业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第一,正确认识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的依据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智能系统化存在与否取决于他们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智能建筑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建筑的服务功能,安全功能以及管理功能,即为智能建筑的工作原理。
第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应该重点加强,及时的掌握更新的信息技术,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智能化中。作为信息技术产物的智能建筑,该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应用宽带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智能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传输和处理工具,进行采集服务信息,并且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结晶,没有国界,我们应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
智能建筑社会服务功能较强,作为社会信息化重要组成的建筑智能化,其操作平台为社会统一信息的平台,此平台想建筑以及存在于建筑中的人提供各种服务,因此我们应该调整智能建筑的管理、投资、建设运行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还能降低管理维护的投资。
随着技术的变革,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需要不断的学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7.小结
智能化发展,不仅落实了节能、环保等政策性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智能化发展不仅仅充满了机遇还充满了挑战,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建筑智能化仅仅是智能化系统发展的一部分,我国的智能化系统发展前景一片美好。
参考文献:
[1]缪希仁.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低压电器,2009(2).
[2]黄宰利.弱电智能化发展的方向与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5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建筑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智能建筑中,系统集成是其核心,通过系统集成就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了不断提高建筑智能化程度,需要对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系统集成的特点。
1 智能化建筑集成系统
智能化建筑。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多的建筑都将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通过将数据、语音、监控信号以及图像等进行综合设计,使之科学合理地分布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布线系统在建筑内外全面贯穿,对局域网和各类系统之间的借口与协议进行有效协调,使建筑内部分离的信息、设备和功能等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有机的整体,这样就使建筑具有智能化特征,即为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集成系统是将各种功能的智能系统进行整合,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它们集成。这就能够使所有的智能系统搜集到的信息完全汇集到一起,实现优化管路和资源共享,这种具有综合功能的系统就是集成系统。
2 集成系统的特点
集成系统是由多个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系统相互之间具有互操作性和开放性,各个系统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完成整个智能化系统的操作目标。系统集成的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保证能够对所有被监测到的信息进行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以及管理模式,建立具有实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满足工作人员对建筑进行综合管理的需求。
3 智能化建筑的核心技术以及应用
3.1 智能化建筑的核心技术
(1)数据通信技术。该技术是智能化建筑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机技术、ISDN技术、ATM技术以及同步光纤网络技术等数据服务技术。(2)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操作系统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3)数字化图形显示技术。这是智能化集成系统在进行图形化显示信息的时候所采用的技术。它能够使窗口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例如:通过数据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相互融合可以将电话、电视、电脑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三者的功能综合体现。(4)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使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通常有:分布式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以及现场总控制系统等。这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建筑的最优控制。
3.2 技术应用
上海万豪大酒店是是一座综合型的大酒店。在该酒店中综合了办公、宾馆、会议、展厅等大型服务设施。它就是一座典型的智能化建筑,酒店中的火灾报警系统、娱乐以及会议广播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在酒店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中,设计师将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综合运用,通过系统集成,将各个系统综合到一个控制平台上,实现酒店智能化。通过计算机技术,酒店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酒店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获取酒店内各个区域的情况,并通过数据通信系统及时联络各层人员,实现酒店快速、高效运营。通过数字化图形显示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台对酒店的地下车库等公共场所进行监控管理,另外还能够方便客人对酒店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等。
4 系统集成的设计要求
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是建立在建筑安全防范系统、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各个子工程的基础之上,对建筑物进行集成管理的系统。智能化建筑设计系统集成时应符合一下要求:
设计的系统集成应达到建筑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系统集成应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为建筑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系统集成应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起到缩减管理人员、节省管理费用的作用。系统应该能够灵活的适应建筑环境的变化,并具有可靠、安全的特性,方便进行管理和维护。
5 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设计系统集成应按照以下思路:采用集成系统--子系统--设备的分级。设计集成系统每一级时都要保证实现每一级的目标。设备级设计时,要求设备应具备标准化的、可以独立使用的网络和通信接口;子系统级应该使用统一的监控管理软件以及模块化结构,所有子系统应该在同一平台上运行;在集成系统级必须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并具有完整的功能,保证用户界面具有统一性。(2)设计步骤。第一,先进行系统集成分析,然后再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得到的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定,然后进行可行性评价;第二,进行系统集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实施规划;第三,实施系统集成,购置设备,进行软件研制、软件安装和调试,然后对系统进行验收;第四,对集成系统进行验收、试运行,然后对系统进行调整和验收以及维护。
6 系统集成技术原理
(1)协议转换器。通过协议转换器能够实现系统集成。它能够将消防、楼控、安防等系统通过协议转换集成在BMS系统中。这是一种开发方法和工具,用户能够利用此工具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集成各种产品,它解决了网络匹配的问题。(2)OPC技术。该技术能够使过程控制和软件之间标准地进行数据读取和录入。用OPC技术和控制设备进行互联时,系统内的各个软件和程序都基于OPC标准运行,不必再逐一进行接口程序编制,另外各种应用和设备之间也能够进行互连。采用了OPC技术就能够使不同产品、不同网络平台之间相互连接,相互操作,这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
7 系统集成的特点
7.1 具有互联网模式的设计特点
(1)具有计算机网络互联模式的特点。系统集成通过通信网络能够和所有的子系统进行连接,并通过对象服务程序将不同设备的参数转变成统一格式的数据在网络上。(2)具有专用网关互连模式的特点。系统采用由第三方和直接设备供应商进行联合生产以及各种设备的专用网关能够使第三方设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效果。
7.2 具有开放式标准
智能化建筑集成系统采用了开放式标准,完成互连模式。其设计特点主要有:(1)系统集成所涉及到的所有厂家都必须遵守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2)系统中具备同样功能的部件可以相互替换、兼容;(3)符合要求的系统和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连接。
7.3 DCS的集成模式的设计特点
首先该系统是基于DCS的集成模式的智能化建筑系统集,对建筑内所有的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其次,能够实现消防控制系统、安防系统以及火灾报警系统和DCS之间进行集成;最后,具有开放式网关结构并能支持楼宇之间的通信标准。
7.4 具有系统平等方式的设计特点
(1)通过建立管理系统集成网络,将全部子系统采用平等的方式集成,并当作下层现场控制网。(2)集成系统的数据库通过建立的管理网络进行实时控制。(3)开放的标准接口能够将全部子系统监测到的实时数据转化成具有相同格式的数据信息,并将其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4)通过BMS系统,管理网络能够对全部的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信息交换。
8 结论
随着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在不远的未来智能建筑将成为建筑的主要建设方向。技术人员将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数字化图形显示技术通过集成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建设成为智能化的现代建筑。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的设计水平将会更高。
参考文献
[1]裘永军.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影响因素[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4(5):216-217.
[2]张震.论智能化建筑的电气保护接地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14):145-146.
关键词:智能化;未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这个各方面都讲求效率的社会中,智能建筑(IB)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作为高科技同建筑领域的完美结晶,是各种信息通讯技术同简述艺术的有机结合。IB 通过自动监控其内部的所有设备,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对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同时还会根据使用者的信息反馈对建筑进行组合优化,使得建筑设施成本投入合理科学,能够适应现代建筑物高效灵活、舒适、安全的特点。
一、建筑智能化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标准
目前的城市建筑逐步的向着集成化、协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筑的智能化可以说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标志。国际最早的智能大楼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并且该智能大厦无论在投资回收率以及出租率、收益上较之于普通建筑更加突出。在设计上考虑了以下几点:
1、实用性。即能支持各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且能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保证15-20年不落后;
2、 灵活性。即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
3、开放性。即能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
4、 模块化。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 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进去;
6、 经济性。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极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佳。
二、我国建筑智能化现状
1、智能化建筑技术没有实现产业化
我国建筑智能化的起步较晚,又收到社会、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缓慢,技术过度的依靠国外。而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建筑技术的产业化、国产化。就目前来看,国内的智能化建筑市场依旧被外国技术产品所垄断,国家在引进国外技术方面耗费了大笔资金,也因此造成智能建筑设备的价钱高昂,使建筑成本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阻碍了智能化简直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的目标。因此,只有大力扶持国产化技术系统和产品,促进建筑技术的国产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2、工程管理技术体制不健全
健全的体制是保证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系统的技术体制尚不健全,在技术监理方面更是一片空白,导致我国智能化建筑建设全过程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瓶颈,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筑技术的管理在协调智能化各个专业子系统的联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工程立项一直到验收的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协调,
从体制上为工程技术管理提供规章,以保证工程建筑的顺利进行和建筑技术的进步。
3、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严重分离脱节
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部分智能设备的供应商不能严格按照我国有关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从而导致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图纸不论在深度还是在规范方面都不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经常会存在设计方案可靠性低、系统功能比较弱等问题。这是因为智能设备制造商在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钻法律漏洞,提供成本比较低的设计方案,而这些成本比较低的设计方案往往存在可靠性低、系统功能较弱等问题。
三、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
在智能建筑中,弱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在智能建筑中弱电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支持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构成主要由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控技术。从总体上,智能建筑会有一个中央控制室,所有的子系统都由中央控制室进行控制,这样不但能够节省资源,同时还会提高效率。这种集中式的控制模式也是智能建筑最大的特点。而各个子系统的控制柜可以通过玻璃阻隔的不同区域放置在中控室贺总。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建筑的智能化主要由以下几方面作为基础支撑,详细分析如下:
1、终端设备同信息插座之间的软线共同组成了工作区子系统,主要包括了连接件、软线以及各类扩展软线。同时搭接在 I/O 和中观设备之间,其作用同电话配线系统中的用户线即连接终端的部分。在现代建筑中智能建筑之所以能够将控制管理智能化,其主要取决于其布线系统的智能化,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属于服务区替代了工作区,并且服务区规模较之于工作区相对较大。连接的终端设备种类繁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调整。
2、智能建筑对建筑中各个终端设备的理需要经过管理间子系统进行信息的处理,并作为过渡向上一层级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其主要构成为跳线、配线架、以及机柜和交换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本楼层中的所有信息交换,实现功能变换和配线管理。
3、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
系统的引入口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电缆组成。它连接通讯室、设备间和入口设备,包括主干电缆、中间交换和主交接、机械终端和用于主干到主干交换的接插线或插头。
4、在智能建筑中还应当具备综合性的设备间子系统,该系统由各种主机和保安配线构成。在设备间中为了方便管理应当对各类用途的配线采用色标进行区别,建筑中各层的所有光缆以及电缆都会传送到该管理区域进行统一管理,这也是智能建筑能够对建筑整体进行统筹管理的基础要素之一。通常该系统的设置需要同主控制系统临近,因此会安装在网络、计算机、程控机系统的机房中。
5、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监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其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所需要的硬件主要包括 : 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等。
每个工作区会设置不低于两个的信息插座,每个工作区会配置对绞电缆,数量为两条,硬件采用插接交接硬件,通过四对以上的对绞线保证工作区的正常运行。
四、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及畅想
智能化建筑是现代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的结合,是在不断吸取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后的产物,它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满足了人类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日后智能化技术水平的发展,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建筑的结构、装饰、安装等建筑形态。
它的不断发展将为传统建筑带来一场革命。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建筑、结构、装饰、安装等工程的形态。智能建筑的发展最终将在不断的模仿探索中,接近人类类智能,最终满足人类的高级要求,甚至有着良好的人与建筑的沟通界面。
在未来的智能化工程建设中必须要严格按照以下几点要求来进行:安全性、信息服务、生活环境、家庭智能化网络方式。其中,信息化服务是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基础,信息的发展取决于资源的基础,它更多要求的时间的积累。作为一种具有安全节能、舒适环保的现代化建筑,智能化发展是必经之路。智能化工程的未来,是在不断发展技术的过程中,减少成本,减少失误率,增加收益。
结束语
人类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资源耗费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越来越大。根据研究表明:当前环境污染中建筑领域的污染占到总污染量的 33.7%。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智能建筑的出现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智能建筑不仅能够提供安全便利的舒适环境,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其高效节能的控制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
参考文献
[1]贾杭杰.智能化工程未来发展方向[J].科技资讯,2010,12(25):84-86.
关键字:智能化建筑;国内外;发展动态;展望
中图分类号:TU97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电子网络正改变着各行各业,为了反映出信息化时代和多媒体服务的要求,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概括而言,智能化建筑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通信与建筑艺术相结合。通过对建筑内设备的智能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对使用者所需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进行优化组合后所获得的与信息社会相适应,且投资合理,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便利以及更人性化的建筑物。其“智能化”只要是指这幢建筑物内所具备的信息管理能力与综合利用能力。这个能力包含了对信息的采集、综合、分析、处理以及交换和共享。同时,也可以将智能化建筑理解为4C,即计算机技术(Computer)、图形显示技术(CRT)、自动控制技术(Control)以及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由此可知,智能化建筑是一个必要的存在。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国内外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一、国外智能化建筑起源与发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最先开始了智能化建筑建设。随后,各个国家为了展示自己的综合国力,都开始兴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智能化建筑。这些高科技企业为了在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不断的更新技术装备,进行自我提升。美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是将原来陈旧的大厦翻新建设的,该大厦内的客户不需要自己购买相应的装置就可以随时获得情报资料、文字处理、市场行情、通信等多种服务。整座大厦实行全自动化管理,对大厦内的各项设施均实现用计算机进行操控,不仅管理方便,安全性也很有保障。美国在智能化建筑上一直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智能建筑总数已经有数万座。美国的智能化建筑建设吸引了很多国家的关注,都开始对智能化建筑开始投资建设。日本是继美国之后最先开始投建的,并且制定了智能化城市建设的计划,预计在21世纪末,全国可拥有65%的智能建筑。新加坡在智能化建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计划将国家建设成为智能城市花园。还有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在90年代都开始了智能建筑的建设。智能化建筑技术作为展现综合国力的一项指标,智能化建筑成为了具有国际性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一)起始阶段
我国第一座智能大厦就是北京发展大厦,是由日本进行投资,北京建筑设计院进行主持设计的,在1989年正式使用。是我国有明确设计定位的智能大厦,并且这座大厦的设备体系并不是很完善,只使用了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主要表现在在建筑内部设置有线电视、程控交换机、广播、现代化办公设备、火灾报警系统、计算机网络服务等。因此,只能说是智能建筑发展的起始阶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普及阶段
在1992年,国家政府再次强调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房地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很多房地产商看中了智能建筑的商业价值。因此,智能化建筑在国家沿海发达地区推广起来。在20世纪末,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厦建筑几乎全部自称为智能建筑,随后,智能化建筑迅速向国家中部地区普及。这个阶段是定制化智能系统的发展阶段,对建筑物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并综合布线,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为住户提供了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便捷的娱乐通信工具等。
(三)发展阶段
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规模宏大,发展速度呈直线上升,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引来了世界各国的大量投资。智能化建筑有了新的发展标准,建设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建筑成为了智能化大厦的主要趋势。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同时,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先进的节能智能大厦主要有深圳的地王大厦、南京金鹰国际商城、广州中信大厦、上海的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大厦等。北京奥运会的体育馆也是世界上智能大厦的杰出代表,该智能建筑的系统主要包括了通讯系统、监控系统、节能系统、体育赛事管理系统等,拥有横向、纵向和总体集成模式。
1、横向集成模式。体育馆中子系统体现子系统的联动和最优组合。
2、纵向集成模式。在传统集成基础上实现子系统的功能。
3、总体集成模式。将所有的集成平台和体育赛事系统结合形成整体的智能化系统。
这个阶段是可持续智能系统的发展阶段,有效的将智能建筑与绿色环保相结合,集中引进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系统,对于系统设备更新有了兼容性与适应性。智能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应行业的快速发展,如电梯、空调、照明系统等随着智能程度的上升,智能化建筑成为了国家重要产业部门,也是展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
三、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展望
智能化建筑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具有显著的特点和发展优势,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发展智能化建筑。我国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也作为一项重点发展任务。智能建筑是高速公路的结点,对高速公路的监测和管理有着重要作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带动着很多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建筑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提供给人们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的工作环境,还能把资金和建筑空间综合利用开发,效益最大化,节能环保。智能化建筑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的智能建筑建设方法
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工作复杂的特点。智能化建筑的建设和设计同样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科学的建设方法,智能化大厦需要对智能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对系统的设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都要有相对应的对策。科学的建设方法才能保证智能化建筑施工的正常开展。
(二)开放式的智能化建筑结构
智能化建筑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智能建筑的生命一般为40年,建筑结构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都会有相应的使用年限。智能硬件和软件只有5年的使用期限。因此,这就要求智能大厦要不断的吸取新科技和新技术,及时的更新设备,保证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和长久使用。智能建筑的结构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提高智能设备的效率,研究智能建筑结构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三)广泛使用多种技术
1、多媒体技术。随着图像技术和声音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关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多媒体通信。因此,在智能化建筑的智能系统的多媒体人机接口的开发与设计也需要跟上步伐。
2、互联网技术。采用开放的TCP/IP和HTTP,增加了防火系统等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如物业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能力,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实现无缝连接。
3、网络控制技术。改善火灾报警、楼宇自控系统以及综合保安系统等网络环境之间的结构与控制,利用网络的分布式和嵌入式技术为楼宇自控系统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并且还能实现智能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以及安全报警管理之间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
4、智能卡技术。主要应用于门禁、保安巡逻、车场付费、商业银行系统、人事考勤管理等管理系统。
5、流动办公技术。指利用可视化技术、网络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向移动或异地的办公人员提供虚拟办公环境。即使工作人员身在异地,也能随时像身处办公室一样的进入办公流程、处理和阅读文件等。目前,移动办公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主要有远程会议电视、多媒体电子邮件以及远程遥控。
6、家庭智能化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可实现各种与信息相关的设备、电器以及保安装置等通过HBS(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同一个智能技术上,可以进行集中或者异地监控与管理。
7、无线局域网技术。这是90年代初兴起的具有重大价值的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红外线、微波以及激光,脱离线缆连接的不稳固性,与此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变换地理位置,比如商业POS系统、信号转发器、无线会议电视等都是采用了这项技术。
(四)智能化建筑的互联网通信建立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建筑相互结合,形成智能楼群,甚至是智能城市,不仅功能互补,最重要是的节约资源、环保。这也是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主要发展趋势。
(五)智能建筑的软件和协议建立
智能大厦体现着一个非常广泛的电讯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一个主干网可能要与大量的子网交织在一起, 而且设备运行参数 范围大。此外, 随着ISDN和BISDN的快速渗入, 我们有许多外部的网络协议与智能大厦的网络接口。所以如何定义一个智能大厦协议以处理智能大厦所有内部的、外部的接口需要, 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是人、环境与信息的智慧、高效结合,是建立在信息科学、建筑设计、社会工程学、行为科学以及系统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的上的综合运用。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的标志,它将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物联网为纽带,将多种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未来这些技术会更先进,其使用也会更广泛和频繁。智能化建筑将面向新时代、新世纪,做好充分准备来迎接更大的发展与挑战。
参考文献:
[1]姚丽君,李景祥.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
[2]刘显成.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J].河南建材,2008(2).
[3]张晓明.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资讯,2008(13).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
为满足生活工作需求,现在建筑工程建设所需电气设备更多,这就对电气系统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现在建筑工程逐渐向多样化、智能化发展,为确保电气工程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好技术分析,从不同角度出发,确保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效果。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1.交叉作业多
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必须要针对其所具有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来编制施工方案,争取做好每个细节的管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项目主要包括安装的电缆桥架与架上电缆、安装电线杆上电气设备与架空线路、安装成套配电柜与控制装置、安装动力装置以及照明配电装置等,并且在施工时经常会与其他专业产生交叉作业,增大了施工[1]。现在建筑工程结构越发复杂,所需电气装置数量更多,导致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工程施工与管理均面临更大挑战。
2.工序复杂
现在建筑工程逐渐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为满足基础功能应用需求,电气设施更多,复杂程度也就更高,对系统设计以及施工管理均有更为严格的要求。电气工程主要系统有自动控制系统、语言识别系统、图像识别处理系统以及语言处理系统等,不同分项系统对应功能不同,对施工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2]。再加上不同分项系统间交叉作业多,导致施工工序复杂。为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正常运行,需要在根本上做好施工管理,应对工序复杂特点,来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减少施工问题的发生,并控制建设成本。
二、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1.照明系统应用
建筑工程电气照明系统智能化控制分为集中控制、照明控制、现场控制以及火灾控制等方面,设计时可以从照明灯具、光源以及控制系统三方面着手,选择智能化照明灯具与材料,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电能损耗。其中,现场控制分项,可以将信息接收器安装到照明系统内,并选择用交流电源直接控制方式,重点区域应安装智能开关。而集中控制部分,需要就整个照明系统安装一个中央监控设备,完成各分项运行状态信息的收集,为设备的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2. 线路系统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内不同设备运行功率与抗干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布线设计要求不同。如常用电源线、信号电缆、控制电缆等需要采用分管、分槽施工方式,而计算机与网络控制器等设备布线则应选择与弱电工程共用接地干线的方式[3]。智能控制技术在线路系统中的应用,需要做好各个细节的控制,提高布线设计方案的智能化,即对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流量计线路、水位开关线路等,需要进行专门设计施工。其中要注意抗干扰性能高的设备,可以适当缩短与防雷接地布线的距离。而抗干扰性能较低的设备,不得与防雷接地共用,布线施工时要最少保证与防雷接地距离20m。
3.供电系统应用
供电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电工、控制技术、电子、信息等专业学科。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其中,可以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稳定性,需要从细节做好管理,如微处理器的安装可以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将整个供电系统组成一个整体网络布局,降低管理难度。通过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供电系统回路状态的测控,同时满足人们对信息通信信号接收质量要求。
4.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一般会设置自动控制与保护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可以进行自我保护与控制,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智能化技术可以被应用其中,提高建筑电气智能化自动控制效果。如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利用GPS定位功能,实现建筑电气工程内各设备、线路以及配件的定位,然后通过传感技术将各部分运行状态信息传输给计算机系统,最后对收集的所有信息进行总结分析,针对不同设备构件实际状态给出相应结论,按照预定系统程序完成控制管理,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三、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1.合理选择变压器
变压器是建筑的电气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其在运行时内部交变电磁力线会在内部铁心叠片位置出现磁滞或者涡流新型,而造成空载损耗。结合这一特点可以选择用S11、S13等改良变压器,通过对传统叠片式铁心结构的优化,来达到减少变压器铁心内部磁阻的目的,降低空载电流,提高其运行功率因数,在保证供电效果的同时,降低空载损耗[4]。
2.配电箱安装优化
在对配电箱等装置进行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进行,做好各个细节的控制。应结合建筑电气工程建设要求,来选择配电箱类型,对物业与消防单位等要求进行分析,从专业角度分析,避免初选设备混乱以及误装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不能随意对配电箱内部零件进行更改。要求安装技术人员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可以为安全按照专业规范进行施工,且在配电箱安装完成后对各细节做好检查,确保不存在遗漏问题。保证配电箱设施容量能够完全满足建筑用电需求,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3.用电系统优化设计
工程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电气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当的智能方案,遵循智能减排原则,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技术与工艺落实的有效性。对于不同分项工程与负荷特点,应个面分析对比电气智能技术,选择出最优化设计方案,积极引用新型技术手段,在保证工程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整体经济性。另外,还需要做好工程内各设施的管理,尤其是敏感性较高的变压器、电动机等设施,需要进行系统性设计,来控制电路中的功率损耗,提高电气系统智能效果。
结束语:
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建筑电气工程中,对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及经济性均具有较大的意义,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做好各项因素的控制,对各分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控制好每个细节,在整体上提高工程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书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施工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95.
[2] 张平.探究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4:233-234.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电气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导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于建筑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相应的对建筑物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具象,同时也是在表达着一个国家的先进科技,即以现代建筑智能化标准来对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水平作出衡量。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智能化建筑数量在二十一世纪后期将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当前,我国建筑电气已经完成了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正在朝着智能化阶段迈进。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智能化建筑内涵
所谓智能化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化建筑系统的中心,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控制管理中心,它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与各种终端(电话、电脑、传真和数据采集等)和传感器终端(如烟雾、压力、温度、湿度传感等)连接,“感知”建筑内各个空间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加工,给出相应的对策,再通过通信终端或控制终端(如阀门、电子锁或开关等)作出相应的反应,使得建筑显示出“智能”,这样建筑物内所有设施都实行按需控制,提高了建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降低了能耗。
二、我国智能化建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几点建议
1、我国智能化建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中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正常运行率不高,存在盲目投资现象;缺乏配套设备,产品和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缺乏专业型的技术人才,难以保障施工质量;过热宣传,有误区存在;跟风现象严重,施工单位的档次不一、参差不齐;行业规范细化程度低,操作难度大。
2、促进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尽快普及智能化建筑知识。对当代建筑而言,自动控制与电驱动、自动检测与智能仪器、信息高速公路网、办公自动化、楼宇特种保安系统、自动消防报警与控制、水平及垂直电梯、空调无级自控及建筑综合自动化管理网络都是不可或缺的系统。但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智能化建筑更加强调软体系与软控制,更加强调来自性能的高可靠、高舒适、高便捷、高效性、高适应性、高服务功能的模式系统。
第二,尽快制定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规划。当前,我国已具备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条件,在国家相关课题中,已经有了智能化建筑发展的政策,但是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还比较欠缺。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不但需要真正的自控文化,更需要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建设。
第三,尽快完善符合实际的智能化建筑标准。比如,智能建筑中正常投运率较低的自动化系统,造成了大量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并成立了专门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委员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制定什么样的标准,及制定后的有效执行都成为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无论以行业为依据划分标准,还是以建筑标记为依据制定标准,都需要结合实际来加以详细论证。制定智能化建筑标准时,应重视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契合性,这是值得标准制定者高度重视的地方。
第四,尽快制定智能化建筑设计规范。在设计过程中,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就是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所必须遵循的法规。智能化建筑中,安全性的位置非常重要,它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对于设备昂贵、人员集中的智能化建筑,其安全性尤为重要。因此,设计规范内容应成为智能化建筑必须考虑的内容,且其有效规范的制定将成为推动智能化建筑长足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建筑电气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体系的核心和关键
建筑电气系统是实现现代建筑智能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建筑电气系统决定着建筑结构和布局的选择、建筑物功能发挥、建筑物灵活性、安全性保证、建筑艺术体现等方面,离开了电气技术这个平台,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智能化建筑。“建筑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电气照明技术,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建筑信息及传输技术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建筑电气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原则
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必须始终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政策,符合现行的国家设计规程和标准。对于某些地区、行业和部门的工程设计任务,还应当遵循相关的规定。而规范的前提就是树立服务思想,尽可能地满足建设单位需要。归结起来,建筑电气体系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建筑电气设计应严格以国家规范为依据。为保证设计质量,强化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管理,我国进行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建筑电气施工与设计必须严格执行贯彻国家相关法令政策。所编制的设计文件应同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和制图标准相符合,且遵守设计工作的相关程序。
第二,兼顾近期规划与长期规划并强调近期,还应对远期扩建衔接适当考虑,从而便于节约宏观投资。必须以可靠的投资数额为依据来确定设计标准,如灯光设计标准等。而设备档次,如灯具装修标准、豪华程度等则由投资数额决定,以钱的多少来确定具体施工规划。
第三,结合实际进行建筑电气设计。对设计规范要正确掌握,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做到系统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对于节约能源、电气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电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设计过程应同有关结构、建筑、暖通、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进行密切的配合与协调。
五、结语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电子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向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建筑领域中的渗透,就是依靠高科技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一个投资合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活空间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求,它充分体现了建筑“以人为本”的原则,这就是方兴未艾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监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智能建筑简介
1.1 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充实的,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01)和现代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即A+3C技术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
1.2 智能建筑的组成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智能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2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大量应用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建筑这几年在全国各地大量兴建,而这几年也正是我国大力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时期,如果说对结构工程进行监理是保障建筑物“身强体壮”,那么对智能化系统的工程监理就是保障建筑物“耳聪目明”。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中暴露出以下问题:
一是设计深度不够,影响施工。设计深度不够,这一方面是由于设计院电气专业设计人员对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了解不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智能化设备产品各具特点,在设计院进行施工图设计时业主尚未选型、订货,使设计人员不能按照特定产品进行设计。
二是工程质量环节构成复杂。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质量是由采用的元器件、主机设备、终端、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安装、调试等多种环节的质量综合而成,而这一系列环节又涉及到多个主体,如生产制造厂家、供应商、安装公司,这就给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带来困难。
四是投资控制缺乏依据。智能化系统工程中除了安装的人工费、材料费可依据当地定额或者行业定额外,其系统设备价格只有向厂商询价后的参考价,或有赖于经验价格的积累,因此这一部分的投资控制往往心中无数。
五是进度控制涉及面广。智能化系统的供货、施工、安装、调试、验收涉及到多个主体,在工序、进度安排上稍有不慎就会衔接不上,轻者影响系统安装进度,重者还影响到土建及整个施工进度。
六是供货与安装的分离。智能化设备制造商、商一般只负责供货、安装指导、调试,而现场安装往往是土建施工单位或设备安装公司负责,因此当一些预埋管、预埋盒、预留引线及穿线不符合设备安装要求时,容易造成扯皮。
七是条块分割,行业垄断。智能化系统中的火灾自动报警、通讯、结构化布线、安全防范、有线电视等系统,分别涉及到消防、电信、公安、广播电视等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在设备选型及选择安装队伍时,有时会受到行政上的干预,对这些有背景的专业安装公司,监理单位的管理有时难以正常开展。
八是与其它工种牵扯面广。智能化系统在施工中除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强电系统外,其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还要涉及到动力、空调、给排水等设备工种,在安装及调试时互相牵制。
九是缺乏统一的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至今未颁布统一的智能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及验收规范,对施工工艺的验收及质量的评定只能参照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检验评定标准》,这些规范没有充分考虑到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特殊性,如电磁屏蔽、干扰及弱信号的衰减等。
3 信息工程监理和传统建筑工程监理的差异
3.1 信息工程监理
依据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监理的主要业务范围有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根据国内信息系统监理的实践,它涵盖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结构化布线工程、智能大厦工程、软件工程、系统集成工程以及有关计算机和信息化建设的工程及项目。该监理的中心任务是科学地规划和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并以此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
3.2 信息工程监理和传统建筑工程监理的差异
3.2.1 监理单位的介入时间和结束时间不同
传统建设项目往往是在对施工单位进行招标之后再进行工程监理公司的招标,而信息工程项目则一启动就需要监理机构的介入,并由该机构协助业主组织对施工、开发单位的招标工作。
3.2.2 在工程中期的监理内容也不一样
在工程的中期,信息系统监理的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的施工与开发的监理(即综合布线、网络系统集成及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后期的监理内容主要为试运行及验收的监理。如与传统建设工程相比,信息工程多了“软件开发”这一部分的内容,它的监理也是信息工程监理的最大难点,它涉及到对无形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监理,这是传统建筑工程监理中绝对没有的,这也是信息工程监理与传统建设工程监理最本质的区别。
3.2.3 监理工作依据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规范不同
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往往需要请专家推荐某个厂家的企业标准或是将技术论坛上提出的某个标准作为具体工程的质量标准,经过业主和开发商同意,将其写入工程合同中,或与开发商协商,由其推荐某个标准,经研究后认为可行,再以文字确立为合同条款。
3.2.4 设计监理和施工监理是否分开
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分开的,一般由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施工,因此,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监理和工程监理是可以分开的,而监理工作的中心则在施工阶段。而信息工程的设计、施工、系统集成和开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信息工程的监理最好实施设计、施工、系统集成和开发全过程的监理。
4 智能建筑引入信息工程监理技术
4.1 智能化系统技术上的保证
具有信息监理资质的信息化项目监理在项目准备和招标阶段就可着手协助业主编写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和招标文件等技术文件,协助业主选择承包商,进行技术商务谈判。
在项目设计阶段,协助业主进行设计方案的审核和确认。可确保智能化系统在技术上不产生偏差。信息工程监理监理智能建筑的技术优势在于对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及网络架构、产品设备的熟悉程度,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对建筑智能化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
4.2 对智能化系统质量的保证
基础设施建筑行业监理能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质量与进度。但对智能建筑的监理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传统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结构构成,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创新的需要。目前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造价达到了建筑总造价的10%一20%,信息工程监理利用评估、旁站、抽查测试、性能测试的信息工程监理成功的经验也可推广到建筑行业,可保证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质量。
4.3 智能建筑业主项目管理控制的保证
我国的业主方,大多不懂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对智能化方案缺乏充分的分析论证,即便是有调查研究。也是泛泛的了解,缺乏科学性、实效性;投资随意性,脱离实际的盲目追求上档次;招标时常常提不出智能化项目招标的内容。信息工程监理从方案论证开始就介入工程监督管理,为业主提供技术咨询,会有效地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5 信息工程监理在智能建筑监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5.1 注意熟悉智能化建筑相关设计、施工、验收标准
信息工程监理必须熟悉了解智能化建筑相关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对于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及时和业主及施工单位沟通,明确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如采用行业、地方标准等。避免产生标准认同上的不一致,减少不必要的检验后返工。
5.2 重视智能化项目方案确定及智能化系统设计
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多技术领域的综合与交叉,而业主单位又对系统不够了解,无法细化需求。因此,信息工程监理应尽早介入智能化系统的方案确定和设计,协调整个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消除各系统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相互独立、设备重复购置、重复投资的现象,以保证系统的可行性、经济性及可靠性。
5.3 应注意熟悉土建、装饰等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特点
建筑施工期间多技术工种的交叉施工存在同一工作面上的施工先后顺序和交叉配合施工,特别是牵涉到必须预埋管线、结构件以及施工次序等问题,应注意协调智能化系统集成商配合施工。一次性布线到位,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5.4 注意关注专业施工界面
审图及施工中,在弱电图纸上有信息点位置注意强电电源到位,中央空调、电梯、消防、烟感、光控等设备是否敷设与中心机房的预埋管线。注意明确强电与弱电的施工界限,注意施工图纸的准确,减少施工中的变更,督促检查各施工单位完工后提交系统竣工图,避免出现以后维修困难。
关键词: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问题与建议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level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industries, such a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water industry,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siness et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 are many improvements,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中国分类号:TU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引言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实际上就是指以建筑工程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实现对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系统、管理、结构和服务之间的优化组合,并通过建筑、暖通、结构、变配电、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电视监控、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等多个系统来形成整体上的有机整体,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高效的建筑环境。
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很早就有研究。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智能建筑后,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研究建筑智能管理孜孜不倦的追求。根据欧洲智能建筑集团(EIBG)的分析报告,国外对智能建筑的系统发展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1〕:1985年以前为专用单一功能系统技术发展阶段;1986年—1995年为多个功能系统技术向多系统集成技术发展阶段 1996年以后为多系统集成技术向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应用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技术发展阶段。
我国对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出现,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越来越快。在我国东部起步较早、经济发达的城市,很多住宅小区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都体现出智能化建设,这不仅为住户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便捷的通信娱乐工具,而且保障了居民安全的居住环境。但由于智能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学科众多,因此在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以外,还需要许多相关的管理和设计给予一定的支撑。我国在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在相关的管理和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国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的发展。
二、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化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能化管理人才缺乏
21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筑智能化行业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和供需链条的断层已是一个公认的问题。我国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很缺乏,尤其是高级人才奇缺。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智能建筑本身发展时间不长,国外20多年,国内也才10几年;二是由于智能建筑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高等学校原有的相关专业都无法全面覆盖;三是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很快。
(二)计划和智能化设计相脱离
在实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业主和开发商往往对智能化施工的计划都做的比较全面,同时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种在计划中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到了实际阶段就开始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建筑智能化系统没有根据实际投入或者是住户的需求适时进行调整,而是总是钟情于先进设备,最后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根本达不到计划中预想的效果。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化管理的提高,技术在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严格保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运用也较为困难。
(三)对软件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由于智能化的自身发展特点,还要重视对多学科应用软件的开发,通过技术人员对软件开发以及后期管理来最终实现人与机器智能之间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往往只是重视硬件上的建设,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过于轻视的问题。
三、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的建议
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就能做好管理工作,更不能各部门、各行业、各环节“各自为战”,因此需要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协调发展。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过程中,最亟需的还是人才的管理。智能化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义务教育阶段普及建筑智能化管理知识,大学阶段增设相关专业;二是把工作单位作为人才成熟的沃土。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备智能化管理知识的人才要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在工作单位实实在在的锻炼不断加以完善、总结,提高智能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
(二)提升优化设计水平
为有效解决建筑施工计划和智能化设计相脱离的问题,第一要制定正确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流程,严格规定工作的次序和各步骤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评审;第二要设计好建筑智能化管理工作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定义清楚施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要根据施工方和用户的需求书做出系统规划书;第三要引入第三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2〕,主要是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规划、设计、调试以及弱电管道、线槽预留预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很好地弥补土建监理单位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为了解决我国建筑施工的智能化管理过程中,建筑技术发展政策与单位体制改革不协调、技术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一是要出台技术发展政策,指导、规范建筑行业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二是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资质动态管理〔3〕,对从事智能建筑方面的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等进行资质认定、明确规定相应等级应达到的各项标准和允许从事的工程范围类别,杜绝无资质等级者从事此类业务,并对具备资质等级的单位加强监督动态管理,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四)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外,建筑行业自身也要加强智能化管理的水平,主要是统一规范行业术语,明确其内涵与外延,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标准、规程、规范等,做到有章可循。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实际管理中的优劣不但可以影响到建筑智能化行业能否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业者的切身利益以及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只要找准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智能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获取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多个部门从多个方面综合协调发展,为完成工程提供有利条件,我们期待建筑施工的智能化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兴声.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与思考[J].工程建筑与设计,2001,(06).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智能建筑
一、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A+4C”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上,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技术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的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的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咨询和监理服务,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的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因为得到了业主的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哪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的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调试及弱电管道、线槽预留预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和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从土建施工开始,到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一直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机构所不及的。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开展
1 协助业主做好招标投标工作
招标文件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评标定标的依据,招标文件内容要力求完整、详尽,用词准确严谨,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应重点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主要包括:总体要求;设计标准和规范;系统包括的内容和功能;主要设备、元件及其技术要求;设备清单;安装调试与验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评标选择一个合格的、最适合本工程的承包商,使业主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合理的产品。同时,招投标阶段除了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外,应该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我们在黄委会的一个会商室网络系统建设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没有对入围方案做系统模拟测试,中标的设计方案做得很好,但实施起来,发现视频监控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都不成熟,以至于需要重新设计方案。
2 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一个智能建筑工程可能包括很多子系统,即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等,即有很多套系统设计图纸,而集成商只有一家,有的甚至在设计子系统的时候集成商还没有选定。监理工程师要做的工作不但要仔细审查该工程本身的系统流程,现场监测点、监控点、配线规格和布线要求等,还应注意核对智能建筑系统从其它专业引出的信息点、变送器和传感器等是否在其它图纸上均一应俱备,正确无误。另外,智能建功立业筑所需预留洞、预埋件和线槽、桥架的定位与设置和结构专业的协调也不可忽视,并考虑在以后的系统集成上留有一定的余地。
3 管线隐蔽预埋
智能建筑工程的预埋与电气工程相比有以下几个不同:(1)图纸多。每套图纸单个独立系统的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预埋在楼层里合在一起时不认真检查就分辨不出各自所属的系统。也难以找出不符合图纸的地方。(2)走放射线多。智能建筑为减少相互之间干扰,走放射线多,各系统之间以及与电气之间交叉敷设普遍。使管子相互叠上后接近板厚而使混凝土失去保护层,有的甚至超过楼板使混凝土无法浇注。因此,很多情况下,监理工程师要及时对现场的走管路线进行调整。(3)管径大。电气的配线以直径的大小来体现,一般在楼层水平配线时根数变化不太大;而智能建筑的配线多以线的数量来体现(除视频馈线外)。故越接近布线的始端,线的数量越多,导致配管直径大,根数越多,结果造成这一块混凝土呈现空洞。因此,由于上述三个不同,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线隐蔽预埋使监理工程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 智能建筑工程线缆
智能建筑系统的线缆要求较高,品种也较多。仅仅少数通信线缆如RVV或RVVP等可按规范现场抽测浸水绝缘电阻大于20欧兆为验收合格外,其它智能建筑工程线缆在现场进行技术测试还有难度,目前正在按新规范实施。因此,监理工程师验证产品的合格证和说明书并使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楼层水平布线的长度,按规范要求不能超过90m,否则,信号就会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要求改换光纤或者用交换机进行再次连接。
5 模块线路连接
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现场控制器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根据区域监控点的类型和数量设置模块的类型和数量。常用的模块有:高保安输入模块(LSSI),数字输入模块(DI),数字输出模块(DO),模拟输入模块(AI),模拟输出模块(AO)等。模块的类型和数量在系统图上均有详细的说明,关键是监理工程师要核对水暖、空调、电气等其它图纸上的元件,以便使设备上的信号能正确地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指令能再送回到控制点,通过执行机构的调节使系统保持在最佳状态。
6 传感器和执行器
在智能建筑工程中采用大量的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如:烟感、温感控头;智能门锁;云台摄像机;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电压、电流、相应变速器以及电动、电气调节阀;风阀等。这些元件都有厂家的技术说明,工艺安装应不成问题。监理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要分清由本专业提供的元件还是由其它专业配套的元件;是无源元件还是有源元件;不但在图纸上而且实际进场的设备是否提供了智能建筑系统要求的功能,一一对应后才能万无一失。
7 系统集成界面
从系统集成的考虑出发,智能建筑工程各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与智能设备的界面划分,要有切实可行的接口界面。如高、低配电设备接口界面;空调设备接口界面;自备发电机和锅炉接口界面;冷水机组接口界面;消防报警系统接口界面;电梯监控接口界面以及OAS肉络协议界面等。接口界面的划分是设计的工作,但由于系统集成商只有一个,而智能建筑工程可能有好几个承包商各自负责的系统。对此,监理工程师对于他们之间的管理协调和督促完成各自分内的任务而避免遗漏大量的工作。除了必须掌握智能化工程专业技术外,熟悉国家现行有关智能建筑的设计、技术和质量验收外,熟悉国家现行有关智能建筑的设计、技术和质量验收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8 进度控制
由于智能化建筑项目的业主大都是政府部门,因此在对待是按照上级领导指示办事,还是严格执行合同问题上,业主往往忽视合同规定,而执行领导的意见。这就给进度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甚至会导致工期拖期严重,威胁到项目能否继续做下去。
面对工程进度目标处于失控的边缘,监理工程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首先,应该肯定建设单位有权根据各种因素(包括领导指示),调整项目内容,提出新的目标;其次,讲究工作方法,说服建设方尽量避免提出较大的合同变更要求;第三,根据项目变化,拿出措施,尽快补充、完善相应的变更手续,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第四,做好承包商的工作,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五、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除了按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中的“3.5分部(子分部)工程竣工验收”要求外,还有如下几个注意事项:
(1)消防验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第30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进行消防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安全防范工程验收按照《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建设部、公安部第49号令)和《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许可实施办法》(公安部第86号令)执行;
(3)卫星电视按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国务院第129号令)申请验收;
(4)验收规范中没有涵盖的技术参数,可以采用厂家提供的参数。
此外,由于智能化建筑工程涉及到电力、消防、安全、通信等多个方面,所以前端设备的安装、软件安装调试及监控网络运行等一系列工作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放弃整体验收的方式,采取分阶段验收,待试运行期结束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正式验收。
六、结束语
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但智能建筑工程起步较晚,相关的监管配套机制不够完善,本文从智能建筑监理的控制方面做些有益的控索,借此抛砖引玉,为规范智能建筑市场提供一些借鉴,有不当之处,望专家予以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关键字】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应用
建筑的智能化发展指的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使建筑的功能朝着多样化发展。因而,充分发挥建筑的投资效益,使整个建筑行业健康有效的朝着智能化发展是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对项目进程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使整个建筑项目顺利完成。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有三个特点:目标明确、责任明确、管理复杂。
1.1目标明确
建筑工程项目都有明确的目的,不论是对工期还是成本都有严格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建设项目在各种约束条件下顺利完成。
1.2责任明确
项目管理中责任明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承发包责任明确。建筑工程都会签订严谨的承发包合同,在合同中对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分工,并且,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双方可以互相监督;第二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组的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明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组内要根据目标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的控制,使项目顺利实施。
1.3管理过程复杂
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管理工作。工程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方面,工程管理工作持续时间长。工程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第二方面,管理的内容复杂。工程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了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很多方面;第三方面,管理技术的复杂性。工程管理涉及到的管理技术不仅包括管理方面,还包括设计和施工方面;第四方面,工程项目的一次性。建设工程项目都是独特的,不能批量生产,因此,不同项目的制约条件也是不一样的,这种条件的多变性和制约性也为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现状
2.1智能化建筑的概念
国家相关部门对智能化建筑做出了这样的定义:智能化建筑是指以传统的建筑物为平台,融合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安全系统等,从而实现建筑的结构、服务、系统、管理等一体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实现建筑的智能化不仅涉及到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还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技术。在我国,智能化建筑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2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起步晚,因此现阶段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方面,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短缺。智能化建筑对相应的系统智能化设备的要求较高,但是我国相应的技术水平存在缺陷,这就导致建筑不能如期完成或者不能保质完成;第二方面,我国的电子产品质量不符合建筑的要求。智能化建筑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但是我国的相关电子产品生产商生产的相关产品的质量存在缺陷在使用中很容易发生故障而外国的电子商品虽然质量可以保证但是成本较高,因而大多数承包商还是选择国内电子产品;第三方面,人们对智能化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说压力可以带来动力,但是同时也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建筑智能化从1990年开始,到今天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这些年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的实际应用水平已经越来越高。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虽然我国的智能建筑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四方面,环境条件的制约。智能化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工艺更为复杂,因而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现阶段我国的是环境问题一票否决制,如果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就不能继续施工。因此,这就对建筑的施工过程有更高的要求。
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问题和解决方案
3.1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相应的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工程管理工作缺少系统规划。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承包商和发包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发包人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发包人对建筑智能化的理解和我国现阶段的施工水平的了解不够充分,因而在施工中经常提出片面不切实际的要求。现场的管理人员中技术人员的比例少并且技术水平也不高,因此不能对此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这种外行管内行的现象往往会造成整个工程的效率降低;第二方面,设计单位在进行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与现实脱节。在实际的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沟通不及时经常会出现建筑设计与现实脱节的现象。智能建筑的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系统集成设计。在这两部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建筑设计的设计者的知识储备不足,对施工工艺的了解不充分,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设计;第二方面,系统集成设计者对主要的电子产品的选择过程有缺陷。系统集成人员在选择主要的电子产品时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快,因而不能准确把握产品的性能;第二,回扣问题。建筑中需要的电子产品的总量很大,因而很多厂商为了利益会和系统集成设计人员勾结在一起抬高商品价格或者以次充好。这些都会对建筑智能化带来不良影响;第三方面,建筑设计和集成设计不一致。建筑设计者和集成设计者之间沟通不及时,这样就会导致两者的设计存在交叉冲突的地方,不利于施工。
3.2解决方法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要加强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技术,促进智能化行业的发展。
首先,培养高素质人才。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加强工程管理水平就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这些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可以在设计施工阶段组织各方代表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有效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其次,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分配。根据不同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他们进行合理分工。不同的人员负责工程的不同阶段,这样就可以做到对整个项目的有效监管。首先,针对建筑设计和集成设计中的矛盾和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及时纠正并进行优化设计。之后,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监督与控制,使整个项目有序展开。最后,通过了解产品市场情况和建筑性能需求,对需要的产品的成本和质量进行有效监管,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4、结语
智能化建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建筑智能化也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智能化建筑的社会认可度,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建筑智能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国.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5(2)12-13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计算机;应用
前言
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被社会各行业广泛利用,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时代,拥有计算机技术是每个优秀人才必备的技能,逐渐被各行业重视。计算机技术运用在建筑行业,不仅提高了该行业的工作效率,更是改变了建筑行业的工作模式,成为建筑中
一、建筑智能化的含义
(一)建筑智能化将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先进的、安全性高、方便灵活的建筑环境,从狭义角度讲,是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在建筑行业中,连接科学网络技术与建筑行业,促进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计算机技术的含义
(一)计算机技术基于互联网之上,可以获取人们需要的各种信息,促进人与事物之间的交流,占据信息智能化的主体地位,实现软件设备与硬件设备的有机融合。计算机的发展带动许多行业的发展。是改变世界通讯模式的主要技术。
三、智能化建筑的功能
(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与计算机技术的恰当应用,因此,造就了智能化建筑,不仅提高了自身工作能力,也改善生活质量。
(二)具有非常高的“工作能力”,对于及时数据可以快速处理。
(三)能够统一管理建筑内的电子系统,比如:室内温度、排水功能、电力输送、防盗系统、照明等功能。
(四)具有相对稳定性与扩展性,根据需求调节功能,自动升级系统,成本较低,经济实用,并且环保。
四、建筑智能化中运用的计算机技术
(一)CAD技术运用,我国建筑结构充分利用了CAD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结构中的设计问题,还提高了建筑结构水平与创新。利用CAD制图能精确计算建筑结构的平面与空间大小,不仅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并且减轻了设计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CAD制图软件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广泛利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快速高效的完成结构设计,克服传统结构设计中的难点,操作简便许多。
(二)数字技术运用,主要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其取代事物作为基础条件,通过互联网信息实现信息传递。数字化概念一直是我国各行业关注的话题,数字化对于人们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建筑工程行业也有巨大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更多建筑类型,形成多元化的智能建筑,比如,工作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信息搜索,无需在办公场所进行收集,扩大了工作地点范围。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承担建筑部分功能,创造更多的建筑形式。
(三)虚拟现实技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信息时展产物,一种新型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构造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通过三维空间提高用户的感官真实感,能够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改变环境,虚拟技术具有交互性特点,充分体现人类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实用性非常高的技术,在建筑行业广泛利用,工作人员可以不断创新设计虚拟空间,让用户从多个角度感受建筑物的魅力,提出自己的需要,加强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利用三维技术,能够转换不同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物的创新。
五、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建筑分类
(一)智能化居民住宅建筑,连接住宅建筑内的网络设备、通信设备,从而实现系统统一管理各种功能的使用与搭配,提高住宅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便利性。
(二)智能化学校,智能化学校正在逐渐发展,大多数学校都已安装多媒体教学,适应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未来计算机不断发展,智能化学校会不断增多,通过互联网普及教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虚拟教学,布置作业、考试等。
(三)智能化医疗机构,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化,在医院的管理系统上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医院诊断率,可对药品进行系统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使不同地方的名医在网络上会诊,增加医学界的交流。
六、计算机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一)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BAS是楼宇自动化系统中主要代表。主要负责整个楼宇的水电、安全、电梯、灯光等统一管理,可以根据环境改变以预设的参数进行自动调节,节省人力与物力,提高生活品质。CAS系统是通信自动化系统中最常见的,主要确保各类图像、数据、音频能够即时沟通与传递,也可以连接外界的网络与内部网络,从而实现世界各地无间断通信。OAS系统是办公自动化最主要的系统。包括物业管理系统与办公设备系统,主要针对常用办公所需要的模块,例如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电子表格、辅助决策、文字处理等。结构化处理系统,主要是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网络信息传递,可以交流实时语音信息、数据等,同时,可以联系外部网络信息与建筑物网络,实现多功能结合。
(二)建筑智能化中的通信设计,在智能化建筑中,需要注意:①网络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智能化功能的需求来转换系统应用,可以对重复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在外接设备实现完美连接。②安全与应用系统,根据智能化建筑功能需求,选择建立于实际办公自动化情况的安全系统,以保证各种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同时实现办公的电子化,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根据运行系统的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结束语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计算机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它的效用产生与功能运作是建筑智能化的决定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形态,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智能化上取得较大突破,其市场也逐渐扩展。建筑智能化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为了保证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结合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建筑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刘亚飞.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5:67-68.
[2]杜群.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04:18-19+23.
[3]潘俊强. 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0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