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9-06 17:0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1篇

摘要:本文指出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编制方面存在的摸石头过河,凭经验办事,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强调了对职业岗位的分析,而忽略了职业岗位的层级等问题。原因在于课程体系的编制缺乏制度保障,课程体系的编制主体缺乏相关的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学习。因此,需要从制度上、理论上和具体行动的指导上保障课程体系编制,以提高课程体系编制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02-04

从2006年年底国家教育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项目以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投身示范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高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2009年底全国2305所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1090所,专科院校(高职、高专)1215所,院校本专比为1∶1.1。如加上以职业教育为主的384所成人院校、812所民办院校,普职院校比为1∶2.2。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从2004年的595.65万人增至2008年的964.81万人,在校生本专比从1∶0.8上升至1∶0.82,如加上成人本专科和网络本专科总规模则达1923.43万人,与普通全日制本科1179.85万人的在校生普职比则为1∶1.63。近五年来,围绕“高职课程体系建设”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总结也陆续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从这些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中取得的一些成绩,但同时也看到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从现存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一、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1.摸着石头过河,凭经验办事。刚开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多半都是“本科压缩版,中职扩充版”的面貌。从2006年至今,各个高职院校开始按照示范建设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颠覆性”的改革。2007年之前强调的是走出去,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突出新形势下“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改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以与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相接轨,以满足技术领域和岗位职业群能力要求为核心的课程。在此期间,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了解行业、职业岗位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规格,对专业对应的行业及岗位工作任务、任职资格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课程体系中出现了一些非常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这期间也出现了诸如只要是原来的课程体系中课程名称有“基础”“原理”“学”等字眼的,一律不开,确有需要开设的,也要改名,换成诸如“XX实务”“XX应用”之类的。2008年之后强调在前几年改革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构建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体系和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体系、系统的面向职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系统的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体系。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和做法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对工作原则和编制指南解释不够,所给的样式主要是国外高职教育尤其是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再加上,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师的个人教学评价和职称考核方面不能算做是科研成果,老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且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数是毕业于一般的高等学校,没有教育学背景,对于教育科学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等都很陌生。所以在具体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是摸着石头过河,凭经验办事。

2.只见局部不见整体。高职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人的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才结构观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能力观。教育专家给出了有关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和流程,如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设计等。从现有的公开发表的文章来看,大家基本上是从工作任务分析就直接到学习领域了。非常认真地对应工作任务,安排学习领域。由于同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可能有很多个,于是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构建上,大家普遍觉得每一项工作任务其实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而一个学习领域也不仅仅是培养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至于人的素质的培养那更是说不清写不出来的东西,更别说是对应哪一门课程了。但是,如果不进行对应分析,似乎又不能体现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这样严格对应若干工作任务构建的课程体系,没有整体感,无法产生合力。

3.强调了对职业岗位的分析,而忽略了职业岗位的层级。在社会调研中,某个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很多,但工作岗位之间有一定的层级。不同层级的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以会计职业岗位为例,会计职业岗位包括出纳、会计、主管会计、财务经理和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等。而这些岗位是有着不同的任职资格、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要求的。如2011年12月27日,在广西人才网上,随机抽取用人单位有关“财务主管/会计”岗位的任职条件,都明确写出要有初级或中级以上职称,有5~8年的会计行业经验(历)和2~3年的管理岗位工作经验(历)。而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出去,首次就业岗位一般是收银、出纳、会计员,如果是在小的单位,还要兼管一些办公室管理工作。学校在制订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忽略了会计岗位的层级对任职资格、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不同要求,出现面面俱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够,掌握不牢,高层次知识和能力也就只能如浮光掠影,空中楼阁一般。

4.强调了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从职业的角度来看,能力是个体能够将与某一领域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应用到这一领域中所有情形的程度。能力理论专家认为根据员工所拥有的能力的大小,可以将员工分为:新手、高级入门者、胜任者、精通者和专家。在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编制中,分析出来需要掌握的能力很多,强调了每一种能力的训练,却忽视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如内化、适当地重复、重复中的深入和能力主体的自省顿悟。强调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却忽视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的融合贯通,如在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能力,应该既要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常识和基本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也要要专业软件操作能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下,英语能力除了用于日常交流,也需要用于专业交流。

第2篇

为考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课程开设情况,本课题组通过互联网搜素、实地调研等途径,将江西省内普通高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情况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江西省开设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高校主要有:九江学院、新余学院、萍乡学院、景德镇学院、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城市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南昌职业学院等。

关于课程模块:由于网上信息不全,加上具体课程门数太多,不作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新余学院、九江学院、萍乡学院、江西司法警官学院四所高校做一对比。新余学院的课程模块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实验实训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活动)。萍乡学院的课程模块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程,包括专业技能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课程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14门)、系列讲座课程。以上四所高校中存在课程模块划分不清楚、相互交叉。如萍乡学院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存在重复。

关于专业方向:总体来看,开设细分方向的高校不多。在细分的专业方向中,新媒体方向为多数,如全媒体方向、网络媒体方向。景德镇学院的全媒体方向、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法制新闻方向、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媒体方向(2013年后不设方向)、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的新闻采访方向和新闻编辑方向。其余学校,如九江学院、新余学院等不设方向。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未能与职业能力培养挂钩。据报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媒体的需要,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不成比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在实际中供大于求。

(二)培养目标定位太高。现在专科学生高考分数偏低,在文字驾驭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比本科段专业学生弱。不少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参照了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应该定位在为县级及以下单位、部门、机构培养新闻采编类人才。

(三)对应具体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不够清晰。现有课程体系中,也提到了几大类别的就业方向,但在实际课程上,却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有些仅仅是一门课就代表一个专业方向,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够。

(四)专科课程“本科化”。一是表现在课程名称上,与本科段的课程没有区别。二是课程教学内容本科化。同一门课程应针对专科生、本科生作不同要求,要分层教学。三是教材使用本科化。新闻传播类本科段教材将对完善,而专科段的教材建设较少,不少高校专科学生使用本科段的教材。

三、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改进路径

(一)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大三适量开设专业方向,每个方向设置一个课程模块,2-3门课程。报社、广播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机构在实际采编工作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不同,本科段是一个专业对应于一类媒体,比如新闻学对应于报社、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应于广播电视台等。而专科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却要对应于所有的媒体。专科学生基础原本较弱,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练习上,不能适量侧重,更不具备竞争力。

(二)加大实践类课程设置,加大实习量的要求。改革现在执行的一个月实习的管理,设立小实习、大实习环节。探索并建立“248”实习制度,即大一实习2周、大二实习4周,大三集中实习8周。对不同阶段的实习有不同的要求,大一实习2周主要目的为认知媒体;大二实习4周主要目的为开始上手,跟着实习老师进行采访和写稿;大三实习8周主要以能独立完成采访和新闻稿件撰写为目的。

(三)调整能力培养结构和就业方向。笔者对比分析了地市级媒体招聘要求,呈现几个特点:一是多要求本科学历。二是非常重视实践实习经历,且有新闻作品者优先。三是没有严格专业要求,中文、新闻等相关专业都可以。对应媒体招聘条件,考虑到实际情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方案应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在就业层次上降低门槛。重点针对乡镇新闻采编,培养县级报社、电视台采编人员为主,兼顾市级行业刊物采编,特别优秀者,在取得本科学历后,可以力争进入地市级媒体从业。

第3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改革

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的潮流下也在快速发展,以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据统计,我国工科专业在校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90%以上的本科高校设置了工科专业[1]。但是各高校存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质量差距大等问题。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械类课程体系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成果为导向,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证标准明确规定了12条毕业要求,多次提到要求毕业生能够基于人文、环境和法律背景下运用现代工具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融入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微电子科学和控制论,运用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和理论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智能化制造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重庆理工大学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细化了毕业要求,其中在工程知识和问题分析方面,要求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等相关知识、技能,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进行预测和模拟,在设计或开发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专业的上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按照“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系统控制”的思路设计课程体系,并组织了课程负责人及相关的任课教师,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制定本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目录。围绕核心课程构成几个课程组,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各课程组的课程建设。如以“机械设计”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建设;以“机械制造”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装备设计”“精度设计”等课程建设。以“制造自动化”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液压传动与控制”等课程建设。但是该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完全考虑工程认证标准体系,执行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中存在诸多与工程认证标准冲突和需要补充、改进的地方,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不够完整。原版培养方案中本专业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模块缺少化学和工程数值分析课程,在工程基础类课程缺少流体力学课程。(2)知识点结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原版培养方案中,“机械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课程存在内容重复的情况,知识点结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3)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教材的目录编写。教学方式、手段更多的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缺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OBE(以学生成果导向)的授课方式。(4)实验课程体系不够严密。原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虽然分了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等几个模块,但能力培养逻辑不够严密,缺乏能力培养的一条主线。(5)考察方式仍然采用以考试为主的方式,平时作业针对学生能力锻炼的环节太少,大多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计算和求解,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不够。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为了在本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更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本专业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课程体系改革方法和措施:(1)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对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全覆盖、全支撑。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根据“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强化数理和力学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工科背景知识。为此,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增补化学和工程数值计算课程,在工程基础类课程中增补流体力学课程。(2)整合课程内容,避免教学内容交叉。对“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刀具设计”“机械精度设计”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具体思路为(图1):从第一学期开始,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锻炼学生对轴类和箱体类等零件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在机械精度设计课程中重点针对类似零件锻炼学生对几何精度标注符号和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设计相应的尺寸和几何公差,以此为基础,能够设计零件的加工工序,并设计对应加工工序的夹具,准确标注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尺寸,能够编制对应工序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在计算上进行准确模拟,所编制的数控程序能够驱动数控机床刀具按照预定的轨迹对零件进行加工。(3)重新撰写课程教学大纲,注意课程内容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根据工程认证的要求重新撰写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大纲中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思想,教学内容必须围绕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展开,每门课程需要对应支撑毕业能力要求的3-5点,并形成达成度标准和评价机制,为持续改进方向提供思路。教师课题组统一备课,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执行。(4)以OBE教育理念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原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实施满堂灌,缺乏OBE教育理念。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大纲其教学方式和手段除课堂讲授外,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课程项目设计环节,培养学生边学知识边实践的能力,并把课程项目设计环节的分数计入该课程考核总分中。(5)改革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成绩评定方面,减少试卷考试所占比例,增加多种考核方式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多分组布置锻炼学生能力的练习作业,课堂上少讲授知识点,注重锻炼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课上互动讨论,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枯燥的单方面授课方式。

第4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56-02

1 论文研究的背景

目前高校各专业面临新的形式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有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停留在原来几个专业的简单合并上,专业基本平台过于宽泛,难以确保专业教学的重点性与实效性,各课程之间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特别是作为一个兼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间,尚未完成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的整合,知识融合度不够,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也未能充分发挥“1+1>2”的效应。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因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与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四个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难度较大,知识融合度不够,所以还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课程内容交叉,课程之间融合度不高

专业教学计划中许多专业课程存在知识体系交叉和重复现象,知识条块融合度不高,使得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存在着浪费,甚至落后的现象,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工程合同管理》和《施工索赔》之间,施工索赔是一门仅20学时的课,但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又作为一章非常重要的内容存在,是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交叉非常严重。另外《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建筑法律》等法律类课程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内容重叠。

2.2 技术类课程耗时多,效果少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是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课程,目前技术课程存在许多人为设置的障碍,学生在技术课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却无法达到学以致用。像《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制图》等课程一直是工程管理专业不及格率最高的几门课程之一。

2.3 实践环节的缺乏,导致知识应用障碍

学生毕业时对所学课程仍未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要为学生打好基础以适应未来面对面的工作与挑战,仅仅传授给学生一般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整体优化的基础教育和应用教育。现在用人单位对部分学生能力下降、进入工作角色慢的呼声日渐升高,缩小学校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要尽量多地采用情景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课时量,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课程所组成的系统。现在的教学一般都是按照课程单独安排的,每位教师都在强调自己所承担课程的重要性,要求增加学时,并力图保持其完整性,但却忽略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导致了课程体系被“人为”地割裂了,有时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本着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着眼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注重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科学构建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3.1 整合课程内容

按照“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核心、经济目的、法律是保证”的总体思想对四个平台知识进行筛选、取精,并力图减少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叠。定期召开课程负责人协调会,合理规划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单元,优化课程结构,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精选教学内容,合同确定学时学分,进而实现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解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目的不明确、课程内容体系不完整等问题。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对课程进行筛选、取精并整合。

3.2 白话技术课程

进行技术课程的“白话”革命,将复杂、抽象和枯燥的知识以简单,生动和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讲授。这要通过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来实现。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套专门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更不用说专用的教材了。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都是在土木工程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压缩和简化直接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上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更没有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其它课程平台的要求。所以,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亟待解决。另外,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工程管理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3 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摆脱传统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侧重培养教师“统揽全局”、“点面结合”的教学理念,树立知识融合与知识集成,案例研讨与实践检验,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的新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观。教师要明确所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前导课程对自己课程的影响和自己所授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前导、后引”克服教师过分强调自己所授课程的重要性,人为割裂课程体系的弊端。

3.4 强化实践教学

利用对理论课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所节省的教学资源来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时间,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性。

4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平台和公共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等七个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

4.1 公共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保证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知识能力等基本素质,满足学生共性发展需求,其设置过程中既有严格的统一性,又体现出层次性。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与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等系列必修课程。

4.2 公共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以适应时展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力求体现文、管、工、艺相互交叉渗透。该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体育卫生与艺术、外语与计算机等五类。

4.3 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为学生提供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基本工具、方法和语言。主要由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系列课程组成,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语言等课程。

4.4 专业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应具有的主干知识和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能力。涵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反映专业发展前沿的基础知识。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

4.5 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优势。

4.6 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个或某些领域具有比较深入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主要由本专业或专业方向核心知识单元构成,重点突出专业主干课程,体现工程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优势和特色。这些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是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和融合。

4.7 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反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而设置的课程。要侧重知识的交叉性,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专业特色的传播,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

5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缩小学校与工作环境差距的主要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与质量的保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作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突出“实训、实战、实践”为特色,构建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组成的分阶段、全程化培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按教学的层次可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础性技能;专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组织形式分为课内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育三个形式。每个形式下面分若干模块,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与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即能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完善基本的工作能力和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对建筑领域人才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董肇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01):75-80.

第5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环境管理;课程体系

    酒店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起步最早、发展速度最快、自由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召开,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宾馆酒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2010年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3.4%,成为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酒店业的行业规模、营收状况以及经济作用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多数酒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酒店的环境管理,随着顾客需求层次的提高和酒店业竞争的加强,酒店环境管理水平也是酒店软实力的象征和体现。环境管理类课程作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多数院校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中普遍缺失。因此,在酒店管理内部需求和社会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构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环境管理类课程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酒店业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酒店一直被认为是住宿、休闲、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酒店业在人们心目中一度是无烟产业,似乎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事实上,酒店每天要排放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生活污水、废热和垃圾,酒店业普遍存在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及空气质量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油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严重影响顾客和周边居民的卫生环境质量。

    2.资源浪费严重。酒店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消耗,主要包括日常消耗和能源消耗。酒店的日常消耗主要是纸张、布草、食品、印刷品、餐具、用具和各项设施设备等,客房中的一次性消耗品是比较典型的物资消耗。消耗品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而且这些垃圾中很多是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又成为了城市新的污染源,加剧城市环境恶化,酒店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水、电、煤、气等,能源消耗已经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二、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国内外酒店餐饮业环境管理的思路和经验,根据酒店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流程逻辑,酒店的环境管理主要体现在酒店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利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消费方式”四个关键环节,具体内容包括:①酒店资源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的用能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水资源的节约与回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管理等。②酒店产品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产品的平衡设计、酒店业服务的能耗管理、包装的生态管理以及酒店业环境的生态要求等。③酒店生产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生产污染及其控制、酒店清洁生产的技术要求、酒店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等。④酒店消费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业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和酒店绿色消费的发展策略等。⑤酒店环境管理的体系与政策:包括酒店环境管理的推进机理、酒店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以及酒店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等。

    三、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构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以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两种意识和三种能力。两种意识是职业认同意识和服务意识,三种能力由“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3个系统组成。基础能力培养系统的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通识性能力及酒店行业基本素质为主线,以酒店业导论、管理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骨干课程和酒店认知实习、酒店企业文化宣讲、酒店职业经理人讲座等开放性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其后续的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以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3大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多岗位实践、校内实训等职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真实职场中获得核心服务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是在学生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拓展相关职业知识和能力,主要学习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服务管理、酒水饮料管理、酒店实用英语等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2.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根据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和酒店管理的现实需求,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整合学科课程体系,构建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酒店环境管理的内容分别体现在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食品营养卫生与安全管理和酒店工程与设备管理等课程中,具体内容构成如表1所示。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涵盖了酒店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利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消费方式”四个关键环节,包含了酒店经营管理能力、酒店运行服务能力和酒店安全管理能力三个能力单元,涉及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和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三大模块。酒店环境管理类课程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体现在体系的各课程中,主要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能力更多地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和酒店顶岗实习来体现。

    表1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酒店业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归纳了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以期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胡春林.酒店餐饮业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37-03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要不断改革与优化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遵照教学系统运行规律,促进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1]。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培养高层次的经济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意义

经济学专业被视为经济学科的基础专业,其内容丰富、门类繁多。原有的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某些方面已不适应培养面向市场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因此,对本科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教学观念的创新。为了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运用主体教学原则,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开展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发散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经济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质疑,可以逐渐地检视、修正自己陈旧的教学观,主动、自觉探索新的教学观,从而有利于教学观念的创新[2]。

2.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观念的不断创新,教师善于使用友善的微笑和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经济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通过加强经济学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课经济学专业培养能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渗透的初步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市场开发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以专业课程的教授与学习为途径、载体,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方向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方向,因此,必须对原有的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体系的优化,以此满足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设置单一。本科经济学专业除公共课外,所开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选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经济学说史、世界经济概论、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围绕经济学专业这一狭窄的专业而设置,大多数课程与经济学紧密关联与其他学科联系甚少,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多变的信息化时代要求;这样的课程体系也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2.重视理论课教育而忽视实践课教育。本科经济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所以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偏向于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类课程开得较多,课时量较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具有较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在教学中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本科经济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这使得目前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个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社会、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此,本科经济专业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使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应用型人才就业的市场竞争力。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最常采用的方式是课堂讲授式,即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大量存在照本宣科、信息量少,不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不注重师生交流“满堂灌”的现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造成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普遍存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粉笔+黑板”,教学手段、技术、设备和环境普遍比较落后,教室功能不齐全,电脑化、网络化在教学中应用程度较低,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下[4]。

4.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且深度不够。本科经济学专业教学中采用书本中的理论大多是过去西方流行的经济学理论,西方近几年来在经济学的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产生了一些新的经济学理论,由于我们的教师了解的比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经济学专业国际学术前沿的新知识。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内容和深度的要求和国外的经济学教育差距很大。美国大学本科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开设到高级层次,匈牙利本科经济学专业和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开设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而我国很多高校一般只开设到初级层次,开设到中级层次的高校就很少,导致学生经济理论功底不扎实。

三、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对策

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程设置多元化。本科经济学专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通过富有创新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来实现。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是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三大模块构成,这三大模块课程在突出经济理论厚后的基础上,同时也强调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兼容性、交叉性,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既增强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也符合当今社会对应用型经济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要求。

2.重视理论课教育,加强实践课的教学。本科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重视理论经济学的教育,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具有较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太少或只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5]。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难以贯通,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工作。针对目前的现状,通过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多种渠道,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完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最终实现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科经济学专业开设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强,“一支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积极性,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而且能够弥补教材里某些课程内容过于简单的缺陷,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本科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经济学功底,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不断进行更新与深化,大力引进国外经济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要增加经济学专业特别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课时,深化西方经济学课程开设的层次,尽可能使西方经济学课程开设到高级层次,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学生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经济学功底,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专业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舟.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s1):74-76.

[2]刘尧.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转变的教学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0,(01):45-47.

[3]龚三乐.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95-97.

[4]于春荣.关于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2006,(03):94-96.

第7篇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209-02

我国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起步晚,教学体系大多模仿综合性重点大学,与文科类高校课程设计同质化严重,没有体现出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本文梳理了国内理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路径研究现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以“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文献26篇。这些文献主要是对我国行政管理课程体系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而以“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主题进行检索发现,只有不到10篇的文献,这表明我国学者针对理工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少。代表性的文献,如田舒(2015)提出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而不精”、教师教得“散而不透”等教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周伟(2011)以海南大学为例,认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存在误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管理和教学硬件亟须加强、师资队伍和师资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2]。归纳起来,我国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大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设置同质化严重。课程设置“同质化”是指不同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课程门类、教学手段甚至课时安排上相互模仿,以致出现逐渐趋同的现象。有学者在分析西部地方性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认为,许多理工类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起步晚、发展滞后,难免会以一流名校为榜样来进行设置,造成课程设置趋同化。各高校虽然拥有的资源不一,条件优劣不等,但同一专业所开设课程却是大同小异甚至基本雷同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设置不根据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做出相应的调整或创新,行政管理专业便难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2.政治学色彩浓厚。在行政管理发展史上,行政管理最早是脱胎于政治学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包含政治学类课程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现实的课程设置中,政治学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比很大。有学者在统计全国11所高校主干课程的开设情况时发现,与政府和政治有关的行政学原理、公共政策、政治学理论这三门课的普及率为100%,可以看出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具有强烈的政治取向性。以海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单纯的政治学类课程就有8门,约占专业课程总量的1/5。本应开设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则被大大压缩,导致行政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复合性的学科特点被抹杀。政治学类课程如此大的占比,说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具有浓厚的政治学色彩。

3.重理论轻实践。行政管理专业被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中心,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者通过比较10所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发现,大部分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更加突出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而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实践技能类课程的关注[3]。轻实践的问题,不仅是存在于理工类高校,在文科类甚至重点高校也普遍存在。

4.理工特色不明显。如前所述,理工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借鉴国内一流名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偏重于政治学类、公共行政管理类及管理类课程。理工类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践的应用能力,而现实中理工类高校在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结合自身特色培养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课程教学与实践。理工类高校的优势是具有众多的实践基地、技能操作平台以及优势专业,如何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实践平台设置特色课程,成为各理工高校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一般认为应从课程结构、突出特色优势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优化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课程结构。行政管理专业涉及学科领域多,内容庞杂,而且学时有限,因此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选修课与必修课、专业课与基础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既要分配平衡又要有所侧重,尤其是要适当删减政治学类的课程比例。而且,重整那些过时、重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课程,削减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方式的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例。

2.突出自身特色优势。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虽涉及诸多学科,但也要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理工类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设置多样化课程,以突出自己的优势课程和办学特色,更好地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趋势。这一点国外高校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好,比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政策规划与发展学院的本科专业侧重于公共政策、管理和规划,而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事务与环境学院侧重于环境政策的研究[4]。国内高校也有例子,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政务安全与认定、网络操作系统、政府网站建设与维护等特色课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公共气象管理、气象法、气象经济学等气象特色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管理等特色课程。

3.重视实践教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突出特征就是实践性、应用性,该专业设置就是为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其课程内容应该来源于实践并付诸于实践。首先,强化实践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优势学科、丰厚的社会资源和较多的实习基地,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建设自己的实践平台;其次,推动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政策分析情境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增加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交流的课时;最后,加强贴近实际的社会调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而且社会交往能力、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一并在调查中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此外,实践教学也须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評论性总结

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较多,成果相对来说也比较丰硕,但是针对理工类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不多,而且研究发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如课程设置同质化、政治色彩浓厚等问题。这不仅存在于理工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在其他综合性高校或者文科类高校中也同样存在,不具有特殊性。此外,个案研究较少,国内学者更多的是针对同一类型的高校进行研究,往往是通过综合比较5所、10所甚至更多数量的高校,来挖掘它们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这种研究方式忽视了每所高校的个性和特点。因此,针对理工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个案研究,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或方向。

参考文献: 

[1]田舒.浅谈工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83-85. 

[2]周伟.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海南大学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3):130-135. 

[3]王乐夫,郭小聪,马骏.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兼谈中国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点[J].中国行政管理,1998,(7). 

第8篇

1存在的问题

1.1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的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相关度低传统的以保障供应为主的医院药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强调安全用药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正在建立并向药学保健(PC)模式过渡。医药物流、临床药学和药事管理成为当前医院药学的三大工作任务。然而,这一模式的改变并没有在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没有真正按照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选择课程内容,许多与医院药学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没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如作为主干专业课程的药理学,在教材选取和教学内容方面偏重于对作用与作用机制的阐述,保留了许多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特征,缺乏针对医院药学方向的(如药学服务等)内容;在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基本采用动物实验的实训项目,缺乏与医院药学工作任务相关的实训项目。又如,处方调剂这一医院药学的主要工作任务,分别在药理学、药剂学及药事管理学中涉及,内容分散且侧重于知识介绍,没有将知识和工作任务很好地整合,使知识内容与行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距离。此外,课程体系在职业方向课程设计开发中,没有以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没有体现工作内容与课程内容一体化的开发原则。如工作任务中的医患沟通、处方点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等内容,没有在职业方向课程中得到体现。

1.2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构建与岗位需求脱节近年来,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成为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热点,无论是卫生部下发的指导性意见,还是各省卫生厅下发的相关文件,都要求综合性医院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制度的实施,使许多综合性医院对能够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药师的需求迅速增加。而我国目前实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医院仅有200余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0.07%。可以预见,在今后若干年内,能够胜任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的各类药学人才缺口很大。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构建中没有体现这一岗位需求的变化,没有及时顺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造成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毕业生不能胜任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1.3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实验实训课程安排不合理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不断改善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实验实训条件,开展了如模拟药房等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同时加强了与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剂科)的联系,为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在实训课程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大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力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实训与职业技能结合,通过构建实验室实训—仿真室实训—生产性实训的技能培养模式,完成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的零距离对接,缩短学校学习与岗位就业之间的差距。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在实验实训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仿真基地、附属医院的实训资源利用率不高;仿真实训、技能综合项目过少,几乎未开设生产实训项目;附属医院的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实验实训教学工作要求等。上述现象说明,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现行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普通高校学科课程体系的束缚,没有将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过程真正联系起来,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影响专业建设进程、学生岗位技能培养、课程改革的实施等工作。

2改革思路

笔者通过大量研究与实践发现,将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需求结合起来,构建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与关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不仅可以为学生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符合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突出药学专业的专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应以行业需求为研究主线,探索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在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

2.1确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在充分了解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从研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的趋势入手,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经验,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的路径,即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进行高度整合,建立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其开发路线是学科系统化—职业分析导向—学习理论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见图1)。

2.2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体现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在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改革方面,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突破口,通过课程目标制定、校本教材编写与实施、实验实训项目改革等措施,体现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工作的原理与步骤,将课程与工作体系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带动其他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调整及开发方面,实行院校共同参与,根据岗位需求及工作内容重新开发职业方向课程,改革实验实训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实验室实训—仿真室实训—生产性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对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业和再就业,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任亮朱吾元郭留成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小学数学教师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深化课改的重要工作。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课程特点,对确立教师课程体系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对数学的法则、方法、程序进行正确的解释。纵观我国各师范学院的小学专业课程发现,普遍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缺乏标准,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或是使用高等数学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学习难度高但和小学数学教育关联弱的《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等课程;或是开设综合大学开设的着重于工科或经济的数学课程。据调查两所省属大学对师范生开设的数学类教育课程发现,这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差别非常大。由此可以得出,数学教育的课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使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在选择时产生凭经验、图方便的随意现象,导致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小学数学教育素养无法满足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实践类课程教学不完善。关于“如何教”的教学实践是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更能体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实习等教育实践类课程是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其教育信念。但从实际上来看,许多高校对此的重视还不够,对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实践过程中缺乏指导。甚至有部分学校采用分散的实习方法,让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导致部分学生敷衍实习。缺少小学数学课堂的体验经历,必定会影响对教育理论的实践反思。

二、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将来小学数学的教师素质,也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性,将对教师的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甚至早在二战的时候就已将培养小学教师纳入高等教育中。因此,这些国家的小学教师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可以成为我国确立小学教师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在2008年,美国教师委员会做出一次重要报告,报告内容显示,美国的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各教育学院间差异很大,和我国目前的情况很相似。为此,美国收集了全美77所教育院校的教育课程、大纲,进行了两年的认真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同时提出,和小学数学教育相关的课程,才有助于教师在职前学到需要的知识。纽约城市大学强调基础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另外,英国在1982年《学校中的新老师》报告之后,建议大学和中小学进行合作教育,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新加坡等国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确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建议

根据我国在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上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组织教研人员、数学家、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等各方力量,以核心素养为框架,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知识理论,整理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标准,给各师范院校开设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提供方向和依据。小学数学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一直受到其他高级数学教育课程的影响,对数学学科的知识考虑很多,设置了许多和小学数学关联较小的课程,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高等数学等课程反映了现代数学的发展,有利于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理解,能够开阔职前教师的视野,有利于开展数学教育工作。因此,要根据课程标准分析数学课程,将高数学科和小学数学有机结合。建立教师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只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使职前教师通过实践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让师范生在学习知识理论之后,进入小学课堂,亲身观察或实践,有助于帮助其掌握教学程序和基本策略。

四、结语

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全面推进深化课改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好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的小学数学课程具备的标准统一、重视基础和实用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制定统一的体系标准,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这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论述对确立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带来些许积极影响。

作者:管云霞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沃皮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

[2]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9):103-104.

[3]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4]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6(41):73-74.

第10篇

关键词通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国家职业标准

1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概念

1.1专业课程体系的相关概念

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一个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够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得到一定提升。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含:课程观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开展方式等。

1.2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概念

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部门以职业种类为基础,根据职业的具体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所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国家职业标准属于工作标准范畴之内,主要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以及比重表四部分组成。所要求的内容包括责任、权利、范围、质量、程序、效果、方法以及考核办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依据,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

2专业课程设计原则

2.1可行性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学生今后的就业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各个专业都在不断探究如何合理进行准也课程体系设计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一般来说,各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都谨遵可行性原则,依次通过设置基础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拓展课程体系由浅入深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日后就业竞争力。

2.2标准性

现阶段一些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开始重视标准性这一原则,强调课程、考核标准化和课程内容的实用化。在标准性原则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仅可以使课程更具有规范性,而且还可以使一些违反标准的问题更突显出来及时加以改正、修订,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保障。

2.3借鉴性

相对于国内高等教育来说,国外高等教育起步更早,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校现阶段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诸如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英国的“能力本位”模式、加拿大的“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都是非常成功的。这些模式充分将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职业活动顺序进行统一并实现了融合,充分体现出了系统化和多种能力观,这正是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加强的。对此,我国高校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当遵循借鉴性原则,积极吸取国外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成功经验,进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2.4可控性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的典型就是ISO9000质量体系,该体系充分体现出了可控性原则。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教学过程控制、质量记录并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检查督促教学质量整改的落实情况的管理观念,间接为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进度目标的完成提供重要依据。

3通信营销专业课程设计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1专业标准缺失

通信营销专业课程在进行划分过程中至今在国家层面上没有一套统一的划分标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造成培养目标过于相似,缺乏针对性。通信营销专业的范围很广,就业岗位有很多种,如果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国家职业标准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企业在对员工选聘时就会多一重疑虑,进而出现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的情况。

3.2无法对学生能力进行准确定位

很多高等院校在通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过程中存在着对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学生实际能力掌握不足的情况。从通信营销专业角度出发,由于学校不能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过于激进或懈怠,致使学生毕业时与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人才要求相去甚远。

3.3教学方式存在漏洞

营销专业要想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目前,很多高校通信营销专业只有教学大纲,没有课程各个单元的标准,完全是由教师进行设定,缺乏对标准科学合理性的论证,如果教师教学水平不足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致使学生不能完全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

4对于通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一些建议

4.1完善通信营销专业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实现通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完善。近些年我国很多企业在选聘营销人才过程中都重视人才职业资格掌握情况,企业对于通信营销岗位人才选聘时重视应聘者是否具备助理营销师资格或营销员资格,在对市场调研岗位人才选聘时则重视其是否具备调查分析师资格或业务员资格,在对营销策划岗位人才选聘时重视其是否具备营销师资格证书、营销经理资格证书、营销策划师资格证书等。但是现有的国家职业标准还不能够实现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对接,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对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完善《职业分类大典》补充通信营销方面新兴的职业,特别要重视对一些知识要求高、专业性强的技术和管理职业的补充和完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当及时对现有的国家职业标准更新,将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及社会需求三者充分结合,将职业标准细化为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时刻保持其先进性和适用性,进而实现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对接。

4.2落实和完善通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国际职业标准有效对接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等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此,职业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管理的权威组织应当安排足够的人员加强对通信营销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和国家职业标准的管理,充分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经验采取严格的监督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国家职业标准的权威性,提高高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视程度,实现对接目标。

4.3在“五个对接”的要求基础上实现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五个对接是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及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内容。如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脱离了“五个对接”,那么此项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首先,高校应当重视校企合作,充分结合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学生水平采取共同建设、管理等方式为通信营销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包含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商务洽谈等内容的综合平台;其次,高校还应当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要将职业资格证书及其考核形式直接与相关专业课程相对接;最后,高校还要积极树立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理念,时刻谨遵培养优质人才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间接起到促进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工作顺利开展的目的。教学标准和企业的标注相互结合的关键在于课程标准,通信营销专业教育教学与企业职业标准的相互衔接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通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标准,同时要体现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以及对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适应。在考虑到国家职业标准的滞后性问题,在对通信营销专业的职业分析时,要对市场的通信营销人才的需求进行全面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对行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测。课程体系建立的目标要提高学习就业的竞争力和对职业的适应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通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要体现通信营销专业以技术为主的知识素质结构,同时要以职业标准为纽带,实现课程体系和职业标准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学校的教育方式、人才培养等能够与社会的直接人才需求有效对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结论

高校要想提高人才就业竞争力,被社会所认可必须充分实现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国家质量标准有效对接。本文针对通信营销专业提出了完善通信营销专业国家职业标准体系,落实和完善通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相关政策,在“五个对接”的要求基础上实现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措施来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熊熙,尹洪.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朱林.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11):181-183.

第11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教学水平;提升;策略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服务一线实用性职业化管理人才。要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通过高质量教学保障学生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培养。目前,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者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落后。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教师多是照本宣科进行教学,课本以外的知识,工商管理行业内容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中很少涉及,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联系不够紧密,内容单一、落后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产业升级科技发展的速度极快,工商管理教育内容必须要能够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但课堂内容的单一,落后是急需要进行改革的。2、教学重理论,轻实训。工商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训教学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多是讲解课本理论知识内容,很少组织学生参与实训活动。在考核中,也多是考核一些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实训内容严重缺乏。很多工商管理教师不能很好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两者的比例关系,教学突出理论教学,忽视实训环节教育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一的用人要求。3、教学还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在工商管理具体教学课程教授中,依然是以专业教师讲课为主。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严重缺乏,教师没有考量学生的内在需要,也没有考虑所传授的知识,学生能不能有效理解并掌握,只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需要,导致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准确把握和理解,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学习知识的情绪,导致学生上课不专心,屡犯版规班级,导致课堂气氛低沉,教学水平效率低下。

二、提升高职院校工商管理教学水平的策略

1、构建完整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完善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保障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保障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高职院校要组织专业团队,开展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工作,要紧紧围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对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要明确课程体系组织要素,保障课程体系设置的完整性。学校不仅要组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还需要能够聘请一些工商管理行业专家,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等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中,保障能够把实用性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和适应性的原则,突出实践性原则。要根据社会需要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进行挖掘,以职业能力为依托,进行课程内容和结构的选择设计。要将从事工商管理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养作为核心课程进行设计,保障课程体系设置的实用性、适应性和先进性。具体而言,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重点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在具体内容构建中,要围绕人才培养需要对职业岗位群进行研究,围绕岗位群要求设计理论课程。理论课程体系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三个板块,每一个板块内容的选择设计都需要以社会人才需要为标准进行设计,以必须、够用为度选择内容,突出内容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第二、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要重视技能训练内容的选择设计,根据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设置课程实习,技能训练,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在这些环节的设计中,主要要突出基本技能训练,模拟实验训练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课程体系构建中,要能够营造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以达到较好的实验实训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2、建立多维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教学互动性差,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升。要构建互动课堂,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必须要建立多维教学模式,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构建多维教学模式操作如下:第一、教学引入企业实际操作过程。在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操作过程,能够以校内外实际基地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了解企业工商管理实际操作流程,了解企业问题。以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企业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针对企业工商管理案例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工商管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途径,以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组织一些访谈活动,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了解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掌握工商管理行业发展动态,最新知识,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第二、引入多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要积极引入创新性教育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可以大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模式开展教学,可以大胆尝试,实现教学创新,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质量。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行动,思想先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提升,首要任务是更新理念与思维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观念意识和精神。将创新创业意识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培养全面素质教育观念,深化创新创业理念,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不断强化自身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性。第四,融入“两课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稳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实践操作,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第一课堂,充分运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转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高度;同时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从大一至大四,逐年分批分层次开展规划教育。第五,更新理念,实施“双创”教育终身制;”双创”教育的前景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世界。大学双创教育在着力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双创”意识和理念,锻炼大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将“双创”的维度延长至毕业后,甚至打造成“终身制”。创新创业激励了广大学生,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树立明确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思索,并开始各种创新创业的尝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我国国内的创新创业的机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还需全国各个大学不断开拓创新,并联合各地政府、各大企业,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双创教育的发展。

作者:罗攀生 单位:江西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

[2]黄慧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4

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 旅游管理; 课程体系; 问题;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127- 01

1 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逐步实现与国外高校接轨,课程体系的设计水平也相应有所提升。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总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教育体制滞后。高校的旅游管理课程长期处于单一化状态。就高等教育而言,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教育长期被作为该专业的核心教育工作,过分强调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灌输。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旅游管理课程教育的主体,尽管从学科划分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强化专业学科的教育却使得学生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最终难以对社会形成有效的适应。

其次,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培养计划与教师的教学计划未能形成有效的融合。目前,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计划在学生上课之前就已经做好,也足够详细,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数年内不会发生变化[1]。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计划当中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而对于多来自于教学计划总结的培养计划而言也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事实上,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计划与培养计划通常难以分开,导致彼此之间的指导与借鉴作用不很明显,加之当前高校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更加突出了两种计划的不合理性。

最后,高校对于旅游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未能进行有效整合。尽管根据现有的旅游管理课程教育方式,高校开设了相应的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等一系列针对学生知识与素质提升的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之间却缺乏有效的联系,不少旅游管理理论课缺乏实践课程的应用,而实践课程又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的指导,这种不协调的状况也使得旅游管理课程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 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教育方式来自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系。伴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旅游管理课程的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因此,对这种方式进行适时的创新势在必行,必须构建适应时展的旅游管理课程教育体系。事实上,也有不少学者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改变也必然会涉及各类相关者的利益,因此,这种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总的来说,对于旅游管理课程的构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于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综合化考虑。高校旅游管理课程的构建往往需要同时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课程内容、高校自身情况等,即不仅要使旅游管理课程教育方式具备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功能,还要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类型与办学定位,从而确保课程设计体系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形成有效的结合。这实际上要求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需同时兼顾总体发展与个体发展,并且应该逐步发展成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而保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高校具有深刻的理解。这种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多元化特色对于整个高校发展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内部构建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尽管高校是知识的殿堂,但在高校的运营过程中往往关注个体的学习,而对于高校各专业自身的学习却关注不够。事实上,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对于培养旅游管理课程的学习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学习带来的是组织内部各类参与者对学习的重视,包括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而这对于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培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文化。高校并非仅仅是学习的地方,作为组织,其也拥有自身的文化。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对其教学成绩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也往往包括其文化积累,这对外界对旅游管理课程的认可具有推动作用[2]。高校专业文化不同于一般企业文化,由于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专业文化往往更具正确的价值观,也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因此,对于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务必考虑对于专业文化的培育,以专业文化指导构建活动的进行。

第四,高校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旅游管理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并努力将其思想融入到课程体系构建行动当中。一般情况下,作为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高校所提供的学习方式,而这多少限制了学生的活力。尽管这种传统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思想的统一及避免学习行为的盲目性,但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学生也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因此,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有必要保持适当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创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得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不仅保证了总体层面的科学性,也具备了个体层面的灵活性,提升教学效率。另外,对于学生思想模式的改变也较为重要,这可以对其行为进行指导,从而从微观层面支持课程体系的逐步构建与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