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精准营销方案

互联网精准营销方案

时间:2023-09-06 17:0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精准营销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互联网精准营销方案

第1篇

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开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革,科学技术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像互联网创造了经济神话一样,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在给整个社会以及商业市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移动购物市场正在迅猛增长,2012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50.4亿,和2011年相比大幅增长380.3%,这无疑给电商尤其是移动互联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可以说,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正在让中国商业朝着“移动”的方向变革。

“习惯”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当前,社会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入口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从线下向线上迁徙。

以电子商务领域为例: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是受到时间及地点限制的,比如只有下班或周末才集中购物,因为他们需要大块时间和固定卖场来选择所需产品;有了互联网,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初步解放,可以在非周末的时间,通过在线浏览或网络购物来满足消费需求;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彻底打破了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桎梏,在公交车、电影院、游乐场等等以往无法直接上网的地方,都可以在线消费,并且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购买,这样的购物体验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这种“彻底解放”,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而且还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效率,比如,一个公司白领在下班的路上,就可以通过手机在线订购第二天的出差机票和酒店住宿,不需要回家再打开电脑上网预定。同时,这种“解放”也让消费市场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用户在商场里看到一款中意商品时,能立刻上网搜索对比该产品的价格和服务。此外,在移动互联网庞大且精准的数据支持下,商家的信息推送也更为准确有效,在避免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广告困扰同时,也让商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

价值,在应用体验中得到升华

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的商业模式乃至广告模式也在变革中走向“移动”、“精准”。

移动互联网的一大特征就是精准化,个性化。每一个生活人在网上的每一个操作、页面的每一次打开、每一秒的浏览量等等,都是一份只属于这个人独有的数据库,企业借助移动互联网掌握这些大量的数据,就能更为精准的为了客户制定专属的营销方案

而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客户端的使用更为专一,时间和地点的相关性也易于掌控,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又解决了大数据的存储问题,使得数据不再“浮于网上”,而是“触手可及”,因此,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数据挖掘+云计算共同为提升用户体验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这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电商企业作为依托互联网的销售形态,无疑更具优势。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用户消费地点维度,也为广告系统理解和挖掘用户兴趣和偏好提供更多信息,使商家有可能精准定向附近用户,推出用户感兴趣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带来全新商业模式。

当然,一个优秀的应用,首先就要能够给用户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先把眼球赚足,这就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然后,如果它能很自然的结合商业模式,那么赚钱就会非常容易;如果没有直接的商业模式,它也可以通过广告、和线下结合(这里的线下结合通过无线互联网建立品牌,在线下销售,获取利润。比如愤怒的小鸟,在线下销售玩偶)等方式,利用移动互联网精准的优势,实现盆满钵盈。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全新的产品特点,行业竞争变成了不同领域的企业和商家走向竞合,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圈

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开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革,科学技术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像互联网创造了经济神话一样,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在给整个社会以及商业市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移动购物市场正在迅猛增长,2012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50.4亿,和2011年相比大幅增长380.3%,这无疑给电商尤其是移动互联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可以说,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正在让中国商业朝着“移动”的方向变革。

“习惯”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当前,社会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入口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从线下向线上迁徙。

以电子商务领域为例: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是受到时间及地点限制的,比如只有下班或周末才集中购物,因为他们需要大块时间和固定卖场来选择所需产品;有了互联网,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初步解放,可以在非周末的时间,通过在线浏览或网络购物来满足消费需求;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彻底打破了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桎梏,在公交车、电影院、游乐场等等以往无法直接上网的地方,都可以在线消费,并且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购买,这样的购物体验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这种“彻底解放”,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而且还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效率,比如,一个公司白领在下班的路上,就可以通过手机在线订购第二天的出差机票和酒店住宿,不需要回家再打开电脑上网预定。同时,这种“解放”也让消费市场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用户在商场里看到一款中意商品时,能立刻上网搜索对比该产品的价格和服务。此外,在移动互联网庞大且精准的数据支持下,商家的信息推送也更为准确有效,在避免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广告困扰同时,也让商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

价值,在应用体验中得到升华

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的商业模式乃至广告模式也在变革中走向“移动”、“精准”。

移动互联网的一大特征就是精准化,个性化。每一个生活人在网上的每一个操作、页面的每一次打开、每一秒的浏览量等等,都是一份只属于这个人独有的数据库,企业借助移动互联网掌握这些大量的数据,就能更为精准的为了客户制定专属的营销方案。

而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客户端的使用更为专一,时间和地点的相关性也易于掌控,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又解决了大数据的存储问题,使得数据不再“浮于网上”,而是“触手可及”,因此,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数据挖掘+云计算共同为提升用户体验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这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电商企业作为依托互联网的销售形态,无疑更具优势。

第2篇

RTB(实时竞价)模式被业界认为是互联网精准营销的新打法,近两年时间在国外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2012年也被互联网营销圈热议为中国的RTB发展元年。

而作为实现RTB基础的一环,DMP(数据管理平台)在RTB模式中起到受众定义和分类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受众数据进行辨别、分类,DMP既可以用在网络媒体端,为其提供用户分类工具,也可以作为一个第三方平台工具,帮助DSP(需求方平台)和广告主对其目标受众进行监测分析。

RTB浪潮袭来,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联网广告公司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平台,为了全力运营这一数据管理平台,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成为技术主导型互联网广告公司的研发重点之一。传漾网络科技的新产品SameData就此应运而生。

SameData是传漾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内核,是通过尖端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将中国海量的受众信息数据整合清洗为可被广泛应用的集成数据库,从而指导整个传漾网络营销平台的商业智能引擎。

首先,SameData具有高智能网聚语义兴趣的功能,能够实现定向搜索引擎。基于所覆盖的上千家媒体,传漾能够进行长期的网页正文内容的语义模型分析及研究,同时通过对受众网页内容浏览兴趣度的轨迹探索,不断突破与创新,通过独特的网聚语义匹配技术,将网页正文内容通过成熟训练场的不断应用进行实时更新。

通过语义训练与数据挖掘,SameData能够把每个网页正文内容分类标签为不同主题类型,组成高智能的搜索引擎,便捷筛选及过滤匹配内容,为精准实现定向提供底层的数据接口及应用匹配。

其次,SameData还是一款集成受众Cookie的数据库搜索引擎。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技术创新,传漾早已聚合了大容量的集成受众Cookie数据库,覆盖中国主要网民。根据Cookie的浏览轨迹行为及受众对网页内容的兴趣属性,传漾SameData系统对Cookie做了30大类、150中类、1000小类的科学精细分类,对Cookie所代表的用户兴趣进行全方位的标签归属,力求最大限度的了解用户心理及兴趣内涵,协助广告主真正精准有效的找到直接兴趣受众和潜在兴趣受众。而当新的Cookie进入传漾的Cookie储存库中,会由SameData智能模型根据预设的算法结构,自动判定归类及兴趣标签,实时更新其兴趣取向,并实时提供给线上做受众及技术判断依据。这样,在新的广告需要展示时,即可选取最匹配访客兴趣的广告进行投放。

作为网民数据智能引擎,SameData可作为技术定向实现及可信度的有力佐证展示给广告主或者公司,意义涵盖多方面:第一,通过开放性、透明化的界面,针对商或广告主对精准广告投放全过程的疑问进行一览无余的展示和体验;第二,可直接检索所需推广的匹配关键词或语义主题,预估并预览关键词定向及语义定向的投放效果;第三,可直接通过系统检索在传漾广告网络中客户的目标受众Cookie信息,预估并预览Cookie定向投放的效果。

相关链接【观点】SameData应用场景

场景一 客户质疑时

疑问: 你们是怎么做到精准的语义定向和行为定向的?

SameData解决方案: 直接进入系统检索, 让客户全程体验SameData语义定向和行为定向的过程, 清晰明了的看到结果。

场景二 媒介策划数据支持时

疑问:我需要定向年龄在18-30岁,女性,月收入5000+,爱好美容、瘦身的白领丽人,在传漾的媒介圈中,这部分人有多少Cookie数?怎样保证Cookie的质量?

SameData解决方案:直接通过系统“Cookie库”筛选,限定行业属性、人群属性、兴趣属性、行为属性等条件来选择Cookie的分类,并进行实时预估数量;同时,还可以以目标受众Cookie的日常浏览轨迹和兴趣爱好来验证Cookie的精准准确性。

而传漾独特的数据训练方法――基于无数次的算法磨练而形成的“传漾机器智能学习”,作为SameData的算法基核,是在线数据的实时归类及新鲜度的技术保障。

场景三 客户需求时

疑问:我想做关键词定向,怎么做?怎样保证这就是我需要的关键词?

SameData解决方案:通过系统“词库”,智能、在线、科学的向客户推荐相匹配的关键词,根据匹配度排序,客户或策划人员自助挑选更精准、更具效果的关键词,还可以通过系统预估关键词投放的基本KPI(关键绩效指标);在“传漾机器智能学习”的后台运算训练储备中,传漾9亿的原始Cookie数据,经过人工经验值的目标期望、实验训练样本以及反复的机器学习算法磨练生成可供实时在线归类的智能模型。然后,通过生成主题语义库,使用主题模型工具,分析抓取上亿网页,将所有关键词按是否有语义关联自动聚成若干主题,再根据传漾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将这些主题与兴趣形成对应关系,即可最大程度的保证关键词的精准度。

观点

王跃传漾科技创始人及技术副总裁

做更深层次智能数据挖掘

自成立之初,传漾就把建立网民行为数据库作为工作重点,积累至今,就数据挖掘的广度和深度而言,传漾的数据库已经建立起一定的行业优势,不仅有超过9亿的独立Cookie数,同时还拥有分类比较完备的分类模型,能够对一个用户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剖析。

Samedate的推出将进一步发挥传漾庞大数据库的优势。通过传漾的DSP平台做广告全程化精准投放,它能够在广告执行前后,以非常直观的、可视化的形式,通过各种维度向广告主和公司展示投放全过程――这便是Samedate的价值所在――通过把广告投放的全过程向大家开放,让大家把一个神秘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广告主和商明明白白去消费,看到每一分预算的价值。

第3篇

(讯)人类过去200年的经济史,实质上就是商业演化的历史。商业演化不仅为我们创造了物质形态的新产品、新技术,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商业演化的历史又由企业和企业家的焦虑来创造,要想不焦虑,要么彻底退出江湖,要么主动进取紧紧拥抱“风口”。现在的“风口”就是互联网,这已成共识,然而,即使是互联网的“风口”,风向也经常会变,“风口”的猪要飞起来也需要自身技术,而且现在猪太多,竞争很激烈。在互联网转型、互联网化与“互联网+”的交织下,企业和企业家想不焦虑都没有办法。

焦虑点就在于“互联网+”

爆炸式膨胀、病毒式扩散、颠覆、跨界打劫,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传统企业不仅是焦虑,甚至有点恐慌,纷纷寻求所谓的“互联网转型”。而在卢彦所著的《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中,我们会发现,超级大佬们也患上了焦虑症:海尔的张瑞敏说“自杀重生、他杀淘汰”,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担忧“下一个的就是万科”,腾讯的马化腾“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阿里巴巴的马云称“现在是阿里最危险的时刻”,百度的李彦宏担心“百度有没有应对目前不确定性环境的机制”,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坦言“我们压力很大”,泰康人寿的陈东升害怕“你死了还不知道怎么死的”,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强调“新东方要更换发展基因”……

完全的不确定性,只会恐慌;只有确定性之下的不确定性,才会导致焦虑。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我们正置身网络革命中,但究竟什么是互联网的本质,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正是导致焦虑的不确定性。从产品创新、技术迭代、传播模式、人才结构、资本募集乃至组织体系,互联网的冲击是根本性的、观念性的以及系统性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使用已有的热门词汇,而是创造了新名词“互联网+”。互联网是共性和基础,必须用信息化的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再造你的企业,这是确定的,但加什么、怎么加、谁来加,则充满了想象空间。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互联网+”是双向的,互联网企业必须想办法加传统行业,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传统企业加互联网。

从确定的“互联网化”着手

既然互联网是共性和基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企业,他们必须着手加上互联网。卢彦在《互联网思维2.0》中先是解开商业问题的本质,“任何时代商业的本质都是满足人性的贪、嗔、痴”;接着剖析企业的元素,“一个是人,一个是事”,任何企业的转型,无外乎就是人的转型和事的转型。无论互联网如何进步,但互联网的基础本质仍是信息的载体,进步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公用化的过程,而且是实时的公用化。于是,互联网带来的本质变化,就是信息逐渐由不对称变为对称,自然也就提升了商业所有的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所谓互联网化,就是对传统商业流程中所有信息不对称环节的替换、优化与重构,或者干脆创造新的商业价值链。

在卢彦看来,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包括从战略规划到品牌建设、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推广的所有方面,有“取势、明道、优术”三个层面、“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四个维度。“优术”阶段主要是产品模式与营销模式,本质上是把互联网当工具使,如O2O、C2B、社会化营销等,在更精准地发现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并超越用户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案是“在线、互动、联网”三部曲。“明道”阶段,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精神来改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产业的上下游价值链,企业平台化、组织扁平化、员工创客化,用户全程参与倒逼管理升级、考核去KPI、全员客服,最终为企业全面导入“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基因。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最高阶段就是“取势”,整合内外资源用互联网的玩法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如长尾模式、平台模式、免费模式、跨界模式、社群模式、融合模式等。

互联网转型的取向不是唯一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一个处于成长状态的环境中,多数成员被训练成少数成员的机械的追随者。”目前,我们看到的成功,主要是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成功,于是所谓的“互联网转型”几乎都指向转型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实际上,企业“互联网化”后,“互联网+”之后,根本就没有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区别,所以刻意追求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取向。汤因比还提醒我们:“对一次挑战作出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必须经历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才能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可见,互联网转型本质上是“精神上的重生”,而不是简单的“躯体”再造。

互联网确实会改变很多事情,但它不是一个奇迹,不是万能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互联网+”时,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些内容,绝不是一两家互联网公司就能完全撬动的,如果传统企业非要“蚍蜉撼大树”,结局之一就是,步子迈太大而摔死、信心不坚定而吓死、目标不靠谱而找死、方法太单一而拼死、方法没用对而怨死、老思想作怪而病死、内部不统一而耗死、用人不得当而误死、团队搞不定而拖死、体系不完善而坏死。追求多样性,追求分工,是自然规律,取其所长,以“匠人精神”追求“加”的小、专业、重度垂直,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生存之道,甚至所谓的“融合”,也完全可以借由“专业人干专业事”来完成。

互联网的不断进化逐渐让信息不对称消失,也逐渐让产销合一成为现实,更逐渐让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无论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还是互联网企业的传统补缺,都需要认清“互联网+”的本质。“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但要不掉下来摔死,还是需要翅膀的,还是需要离地面近一点的。科技界的预言家凯文·凯利说过:“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迄今还没有出现在你的敌人名单上。”焦虑之下,不可不为,但也不可盲为,否则一不小心,就真的“死了还不知道怎么死的”。(来源:至盛信息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商业银行

一、绪论

(一)背景

随着我国互联网是迅速发展,互联网模式迅速占据各行各业,而我国的互联网经济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15年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了9亿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表明我国的互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此外,政府的大数据政策也开始向互联网行业倾斜,表明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美好机遇的到来。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理财等模块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1.9万亿,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9.5万亿。

通过在大数据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可以对于我国今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针对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相比存在的优劣势做出对比,可以为传统金融的转变提供良好的方案此外为互联网金融的问题给出良好的解决措施,从而有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相关理论和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向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在企业对企业销售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可能得自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顾客来访纪录,还有许多其他来源。这些数据,并非公司顾客关系管理数据库的常态数据组。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二、传统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一)传统金融机构盈利模式分析

广义上说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有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属于我国传统进行机构,传统金融的盈利模式分为不同的机构进行简单介绍。

1.银行。我国的银行主要盈利模式是吸纳存款给存款人发放利息,同时对外房贷,收取贷款利息,其中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就的利润,中间业务收入,同行拆借,承兑汇票贴现利息收入,信用证,托管业务等。这些构成了银行的盈利来源。

2.证券。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因此,广义上的证券市场指的是所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狭义上,也是最活跃的证券市场指的是资本证券市场、货币证券市场和商品证券市场。

3.保险。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是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保险公司可以这样分类: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按照中华民国保险法之规定,两者必须分开经营。所以有的保险公司成立了集团公司,下设独立核算的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散和转嫁。

(二)传统金融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产品品种优势不明显,投资门槛高,客户体验度差。银行的流程繁琐和复杂,使得一些客户避而远之,加上银行近些年的理财产品不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理念差。

第二,渠道单一。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更多的是来自物理渠道的客户,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多来自网点的客户,而线上客户缺乏,也没有线上客户来源,线上市场推广策略缺乏,缺乏市场前瞻性。

第三,传统的管理战略思想导致银行发展缓慢。银行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一直都是国家控股,对于银行的战略管理也是以国家战略管理为核心而展开的,因此,银行的变革一直在比较缓慢的。

第四,缺乏良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内部晋升渠道。现代管理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才能给公司带来发展,银行人才的竞争和选拔也缺乏合理性,传统银行很多都是关系户,导致银行内部人才缺乏公平竞争机制。

三、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

第一,第三方支付企业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预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其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代表企业: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业。

第二,P2P小额贷款。P2P金融又叫P2P信贷,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

第三,众筹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是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创新的一种模式,意义不仅在金融创新本身,而在于对传统金融领域和金融业态提出的挑战,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颠覆性。

第四,虚拟电子货币模式。虚拟货币是一种计算机运算产生或者网络社区发行管理的网络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一些虚拟的物品,也可以使用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二)互联网金融主要盈利收入来源

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很多的经营模式以规模制胜,P2P模式中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赚取中间的差价,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利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虚拟货币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卖虚拟货币的收入扣除相应的成本之后所得利润。对于众筹融资模式来说,盈利模式大多数以收取佣金的形式来实现收益,其次,很多众筹平台也采取分成模式或广告模式,也就是众筹成功之后从其收取一定的广告费。

四、大数据及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一)博弈论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选择

1.假设前提

第一,金融市场中只存在了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两个参与者。

第二,经济人假设。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两个理性经济人,以个人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决策。

第三,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措施有合作和不合作,即选择集合为(合作,不合作)。互联网金融在应对商业银行时采取的措施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选择,即选择集合为(合作,不合作)。

第四,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博弈过程是完全的信息动态博弈,即在博弈过程中,商业银行很清楚的了解到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模式及其有点,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也了解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2.博弈过程

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博弈模型

博弈过程的开始我们以商业银行首先做出选择,上图所示。最上方商业首先进行选择信息集(合作,不合作),如果商业银行选择不合作,那么博弈结束,各自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开始自己的发展。

如果商业银行选择合作,那么就开始由互联金融机构开始选择,这个时候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选择不合作,那么互联网金融机构就可以借助商业银行的优势综合自己的优势来大力发展自身,而商业银行则不能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去发展自身。如果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作,那么相互之间就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商业银行在博弈中的处境和地位,选择不合作那么就会处于劣势,可能会被互联网金融抢占原有的市场,如果选择合作的时候,互联网金融业选择合作那么双方都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局面,如果互联网金融不选择合作,那么商业银行就会成为牺牲品,优势被互联网金融所利用,逐渐被互联网金融边缘化。

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是否合作,都可以看得出来其的发展结构。如果选择不合作,那么必然受到道德风险的阻碍,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选择,那么在短期内必然受到信用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是比要和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如果为了避免不合作情况的发生,商业银行会选择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签订一份相互合作的协议,以维持合作的状态。

(二)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盈利模式

互联网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客户大数据必然是其发展的基础。大数据能力将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要素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

数据是大银行的战略资产。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银行可谓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其资产不仅是贷款等,还包括数据。要把数据作为重要资产保护、经营,这是大银行区别于小银行,也是现代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关键之处。而且数据财富是没有天花板的,可以不断挖掘、不断创造,最近国际上很多机构都在探讨如何量化数据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商业银行通过对自己原有客户群体的数据挖掘提炼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从而改变当前银行的困局。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每个用户都会办理银行卡,利用这个基础进行相关客户端软件安装,对于有余额的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发展互联网银行多种理财方式和渠道。

未来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中将转移到以大数据客户资源为核心,以数据资源为主要竞争力量和利润来源,来扩大和发展银行相关业务。

五、结论

在以网络化和大数据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金融和大数据交叉融合,大数据由助于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发展,大数据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客户体验度。

第5篇

当前从管理到技术层面,运营商要实现从“管理驱动运营”到“数据驱动运营” 的转变都存在许多困难,包括O域(网络)/B域(计费营账)/M域(ERP)等各域数据的割裂、数据标准化程度低、管理流程长、传统IT架构及数据策略不适应大数据要求等。

跨域数据采集与整合

传统的电信经营分析系统主要处理计费清单、客户业务订购关系以及业务平台使用数据,采用文件批处理的方式进行数据仓库的ETL处理,不能适应整合接入毫秒级的网络侧海量信令与位置数据的要求。因此,需采用“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计算”技术,以Hadoop为基础构建端到端的云数据处理平台,基于通用X86平台端到端支撑ETL和主库外汇总计算,直接对开源Hadoop平台进行底层优化,支持数据迅猛增长。

在传统的B域数据(从BSS、CRM等采集)和M域数据(从ERP采集)采集平台基础上,还需实现对OMC/设备、参数、信令、拨测等数据的统一采集与管控,通过 Gn口采集数据业务信令合成xDR详单,对语音行为、位置分析则通过采集A口或MC口信令实现。

“平台+MPP数据库”等传统电信架构具有实时性高、研发成本低、可以实现复杂业务逻辑等优点,但关系数据模型固有的不能直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缺点导致其不适用于大数据环境。

“高性能硬件 +SMP数据库”因成本昂贵和线性扩展能力差已较少在数据仓库环境下采用,“X86 平台+MPP数据库”则可与Hadoop分布式系统(X86平台+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组成混搭方案,利用非关系模型编程灵活和分布式系统扩展能力强的优势支持高效低成本的系统搭建。

No SQL数据库抛弃了关系数据库复杂的关联操作、事务处理等功能,仅提 供简单的键值对(Key,Value)数据的存储与查询,换取高扩展性和高性能。可引入No SQL技术,把以写为主数据集中在RDBS里,以读为主的数据集中在No SQL数据库中,主数据库负责写操作,从数据库负责读操作,通过“读写分离”提高海量数据处理效率。

实时数据处理

从捕捉客户网络行为数据到触发营销推荐这一过程的时效性,运营商除了在采集、存储与处理环节运用分布式技术减少时延外,还可引入流计算技术和内存数据库,通过流处理和快速缓存将行为识别与营销推送时延缩短至分钟级。

第6篇

金融云规模扩展大势所趋

如何构建效率更高、体验更好、响应迅速的新型服务模式,监管部门和部分商业银行瞄准了金融科技创新,将其列为重点突破的方向。今年7月15日,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稳步开展云计算应用,主动实施架构转型,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对于金融云,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简单来说,金融云就是共享经济在金融行业的最典型的实践,恒丰银行科技服务管理部总经理张晓丹表示,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向云端迁移,究其根源是因为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令各类应用已经突破其物理边界,数据中心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硬件资源的存放场所,而是成为一个混合式IT环境载体。

国仕资本研究协会理事李高阳给《经济》记者比喻,金融云所带来的便捷服务,将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需求弹性极小的“准刚需”。

业内专家纷纷对金融云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看好。从目前来看,金融云的市场规模可能无法给出精确的量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的金融云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张。

易观金融研究分析师郭竞对《经济》记者表示,在监管层面,“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同时相关监管机构也提出加快云计算在金融业中的建设和应用。在市场层面,BAT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包括恒生电子这样的老牌技术公司都在进行金融云的研发,并且有的已经公布解决方案。而目前为止很多银行也在做金融云的探索,包括一些区域性银行已经开始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在金融云方面进行试水。“所以不论是从政策面还是市场面来说,金融云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可观的。”

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相关专业人员也告诉《经济》记者,由于在可用性、灵活性及资源利用率方面,相对传统技术架构均体现出了明显优势,云计算已经成为公认的下一代信息系统主流技术架构。“金融行业的IT系统架构已经在朝着云计算的目标架构演进,云计算的大规模使用是必然趋势。”

他还表示,目前金融云在各家机构部署及推广进度不同,但总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金融云数量及规模都将有较大的增长。

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报告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14亿美元,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为8亿美元,占58%的云服务市场是云服务的基础服务。

交银国际互联网行业研究员谷馨瑜对《经济》记者称,目前云服务占中国IT业整个规模的比重还不到1%,未来比重一定会增加;金融云的市场,应该是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的一个子行业,SaaS市场目前占比还比较小。“IDC预计,未来2020年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同理,金融云也会成为金融机构整个IT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分析金融数据帮助决策,另一方面帮助金融机构提升电子化服务。”

金融云助推自身技术成熟

近段时间银行纷纷抢占云端,而打造金融云对银行和整个金融行业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信息科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意见》中提到,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能力与进一步创新发展、深化改革、转型升级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有些已经触及到当前银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国内银行业近年来形势严峻,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李高阳表示,中国经济正经历“L”型走势的长期阶段,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在今后几年仍将持续;国内利率市场化已取得决定性进展,金融脱媒趋势加剧,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并渐成气候;银行业利润增速呈现断崖式下滑,不良“双升”,新增信贷面临资产荒的困局。

而商业银行打造金融云,将极大地助力自身转型发展。“通过金融云的建设,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内部IT的转型升级,对业务的改革创新和探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节约创新成本,并提高信息科技的安全性,降低风险。”李高阳称。

艾媒咨询集团高级分析师蒋一帆告诉《经济》记者,打造金融云对银行来说,把数据放在自己的云上能更好保障数据安全性,同时减少对腾讯云、阿里云等第三方云的依赖,更重要的是,打通银行内部长期积累的大量数据,盘活数据资产。“金融云将给金融行业带来根本的变化,提供更稳固和方便的数据存储基础,为将来的构建信用社会实现信用变现打下基础。”

金融云本身能够为自身IT技术和互联网方面比较薄弱的银行提供很好技术支持,同时能够为银行在线上支付服务方面降低成本。但是上述问题主要是针对城市商业银行或者农村商业银行等自身技术人才和技术能力不强的中小银行。

在郭竞看来,以前银行在数据集中模式下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服务器数量和存储容量迅速增加,运维成本压力增大,但是单个服务器、存储利用率却不高的问题。“而金融云本身虚拟化技术带来的物理资源的复用、资源使用率的提高、能耗的节约等优势,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快速应用。”

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相关专业人员也表明,打造金融云是银行科技部门运营模式转变的需要。“金融云提高了信息技术系统的可用性,提高了信息系统资源使用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从业务角度看,金融云可以实现弹性快速部署,提高业务上线的速度,为金融创新业务的推广提供技术保障,提升全行业的服务能力。

未来电子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利用网络或信用的交易信息,金融机构做云端就有助于自身的技术成熟。“另外,银行打造金融云不是去拷贝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的云端,更重要的是要把现代科技用到金融上,这里面最大的关键就是银行客户流、资金流、产品流、信息流等,这些要互联互通,统一起来共享和使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表示,现在这些金融机构的信息都是不相通的,内部都不是共享的,如果未来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还有人工智能,都会大幅度提高金融机构本身的竞争力。

云服务如水电煤

当然,目前银行在打造金融云过程中也有需要攻克的难点。

李高阳认为,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金融云的建设布局主要有几方面的难点:第一,互联互通能否打通,不同机构建设的金融云在数据的标准、接口上有待实现统一,这样才能实现更大批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第二,在安全性上,金融云支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各类业务相互交叉渗透,随着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给安全保护和风险控制不断提出更高更快的要求;第三,人才供给不足,对大量高尖精人才的需求,是有志于金融云建设的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

对此,郭竞也认为,一方面,使用金融云服务的金融机构、数据存于云中,脱离用户掌控,由于存储环节数据加密难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数据废弃、物理损毁等无法保证彻底销毁,加剧了用户对数据机密性保护的顾虑。同时,由于大量金融机构共享金融公共云资源,局部风险很容易被扩散、放大,成为全局风险。

另一方面则是监管问题。就监管来看,金融云可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业务,IT 混业运行特点明显,当前有关金融云的标准、法规还不完善,跨行业、跨区域、跨境公共云面临监管差异和纠纷;另外,由于多租户共享资源,用户数据和系统边界模糊,司法取证存在困难,从而造成金融云面临很高的监管和法律风险。

除此之外,是用户和金融云服务商终极目标不一致。云计算系统管理员访问控制权限对用户来说不可控,敏感数据和隐私信息保护依赖金融云服务商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使得金融云面临很高的道德风险。随着金融公共云服务规模迅速增加,会出现“大而不能倒”的局面,金融云还会面临很高的退出风险。

此外,从技术层面来看,对传统架构的兼容能力是目前金融云构建的最大难点。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相关专业人员表示,目前各大金融机构都有着十分庞大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未来如何平滑地向云架构演进,新生的云计算平台如何对其进行兼容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最后还要面临技术路线的选择。目前云计算技术尚未最终定型,存在众多的技术路线,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业务特质的发展技术将成为金融企业的重要课题。

那么,金融“云化”又是如何服务于大众的?打造金融云对银行自身和金融行业存在影响,对广大百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李高阳看来,对广大消费者而言,金融云所带来的便利已经嵌入到日常业务办理的全流程当中。“今年4月,恒丰银行布设的首家全功能旗舰型智慧银行网点正式开业,从客户进入网点开始,网点的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身份识别,并将客户资产配置状况、需求分析等数据推送到客户经理的手持终端上,营销人员通过大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的产品推介,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实现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

金融云化主要是能够通过打通用户在金融消费各环节积累的数据,据此更加优化个人信用画像。“未来不仅是个人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审核将更加便利,其他例如涉及身份的审核验证也会更加方便。”蒋一帆如是说。

郭竞表示,目前,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服务无法满足广大老百姓的全部需要,而金融云不仅可以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低成本的、高效的服务模式,而且可以倒逼金融行业与拥有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互联网行业进行跨界融合,寻求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更多的群众去服务。

金融云将成下一个风口

谷馨瑜告诉记者,数据云化,金融系统一定是有公有云亦有私有云,金融体系内的云数据建设,帮助体系内数据打通,同时提升效率。通过公有云共享数据,提升如征信、身份验证等其他方面的数据。

面对金融云对各行各业乃至大众生活的积极作用,猜测其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也越发引人注目。

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相关专业人员表示,云计算是技术类的变革,其带来的技术驱动力将是未来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会改变企业的业务发展模式,给各类创新业务的推广提供更好更快的平台。

金融云是未来传统金融发展及转型的基础建设之一,但仍要看各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产品创新上的力度如何。谷馨瑜认为,从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打造金融云的经验来看,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技术上和理念上的提高。

金融云也是一种云,并没有根本产品创新和技术变革,但是在安全性可靠性上有了更强的保障,增加了可靠性的等级。蒋一帆表示,金融云是金融业未来服务的基础,更多的是机构在做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因此金融云本身并不能说是风口,但金融云的搭建完成将给整个金融业及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

在监管层“十三五”的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大势所趋。郭竞对记者称,金融云本身这项技术确实是未来各个金融企业探索的方向之一,但是像区块链、智能投顾等新技术也都会成为风口,而这些技术本身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国内金融机构如何和新技术进行融合这些都制约着这些技术本身的发展潜力。“所以还是希望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来以观后效。”

他还表示,未来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一定是通过新技术实现IT和具体业务的融合。随着互联网银行的全面开放,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业务和技术融合的综合能力的竞争。考虑到不同金融机构现阶段的信息科技能力不同,中国金融云的未来格局一定是:大型金融机构自建私有云,并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行业云服务,通过科技输出将IT直接变为业务;中型金融机构核心系统自建私有云,系统采用金融行业云作为补充;小型金融机构逐步完全转向金融行业云。

在技术变革、发展方向和监管态度都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对于金融行业信息科技部门来说,当前最关键的是要能与时俱进地变革自身,构建高效的金融云管理体系。

最终金融云整体完成的标志应该是面向业务的高效实时响应,效果由企业的整体IT战略决定,而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因素,需要从战略、规划、架构、开发、运维多个领域进行统筹规划,提升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水平,促进应用架构与基础设施架构融合,设计出更合理的金融云应用架构,提升应用研发速度和用户体验,让业务人员和最终用户感知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