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形势论文

经济形势论文

时间:2022-11-24 05:22:15

经济形势论文

第1篇

值得细致的是,当宿天下经济生长中有一些题目须要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研究。21世纪初,天下经济会怎样生长,同这些题目有很大关连。

一、全面预计美国在当宿天下经济生长中的作用

2002年头,人们一度以为美国经济在年中将出现比力强劲的增长,从而发动整个天下经济的生长。但情况生长并不是这样。除增长速率不如人意外,失业率、企业投资等情况也远不如人们预料的那么好。7月12日白宫宣称,2002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将高达1650亿美元,大大凌驾不久前预计的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美国商业逆差达4114亿美元,占GDP4%左右。2002年的商业逆差可达4980亿美元。

题目是,迄今为止,我们通常是,大概说,更多地是从增长的角度,而不是从全面生长的角度,来视察天下经济和美国经济。美国无疑照旧天下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种状态短期内是难以转变的。但美国经济中的不稳固和不确定因素也大(注:美国商务部不久前调解了1999年以来的GDP数据。按环比折年率盘算,2001年GDP季度数据连续三个季度衰退。商务部将2001年美国GDP增长率由先前的1.2%调解为0.3%,同2000年第二季度5%以上的增长速率成光显比力。)。这种不稳固和不确定因素通常带有突发性子,因而使其影响更为巨大,也更难以警备。“9·11”可怕打击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大略已经已往了,但它对人们生理等的深条理影响是不行能很快消散的。美国许多民众以为,“9·11”事故是在美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孕育发生的;如今美国对可怕打击作了这么多的警备,要是再孕育发生比力大的打击事故,它对美国的影响将黑白常紧张的。令人寻思的是,“9·11”事故刚刚已往,平安等至公司假账案又相继而至,而且其揭破也像任何一件突发的政治、军事事故那样地出人意料。到2002年10月,公司丑闻刚刚略为停顿,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大概性又由于美国国会同意对伊动武而日益增长,天下油价随之进一步上升。提前出书的2002年10月21日的《商业周刊》的文章说,据Goldman,美国一家企业经济研究机构的预计,要是有50%的大概战争不会孕育发生,美国经济下一年度预计增长2.4%;要是有30%的大概对伊拉克动武乐成,美国经济大概增长2.3%;要是战争使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区遭到紧张破坏的大概性有15%,美国经济大概只有1%的增长。如今看来,美国经济这个火车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天下经济带来增长,也给天下经济的增长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固性。我们既要充实使用美国给天下经济带来的时机,又要做好充实准备以应付它带来的种种题目。至少从这两年的情况看,搪塞这二者,我们应当同样地予以珍视。21世纪的天下经济不光须要增长与生长,还须要康健与稳固;不光须要发动增长的火车头,也须要能够促进稳固生长的因素。21世纪的天下经济应当是繁荣和相对稳固的天下经济。这些,都不是美国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二、欧盟和中国事促进天下经济牢固增长的紧张因素

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432亿美元,占天下GDP的32.7%。现在,天下并无一个经济体能取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职位地方而代之。在以后一个时期内,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抵消由于美国的不稳固生长给天下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决定了以后一个相其时期,不稳固生长仍然是天下经济的一个紧张特点。我们不能把天下经济的不稳固生长完全归因于美国,但在21世纪天下经济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固因素中,美国事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和不稳固因素。

另一方面,目宿天下上也有一些经济体,他们的生长,相对来讲比力牢固。他们在肯定水平上抵消和平衡了由于美国的不稳固生长给天下带来的影响。在这些经济体中,欧盟和中国的情况最值得细致。现在美、欧的经济范围现实上是大要相当的。最少相差并不大。2001年,美国GDP为101432亿美元,欧盟为78828亿美元。同1996年比力,2001年欧盟的GDP反而少了8672亿美元,但在此时期,欧盟经济因此1.3%~3.4%的速率增长的,究其缘故原由主要在汇率的厘革。要是按1995年的价钱和汇率盘算,2001年的美国GDP不应当是101432亿美元,而是90835亿美元;欧盟GDP不是78828亿美元,而是99417亿美元,反而比美国多8579亿美元。欧盟经济增长速率不如美国,但生长比力平衡。近来十来年大略连结2%左右的增速,通胀率一样平常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划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样平常在3%~4%。2002年头9个月,欧元区的商业顺差达233亿欧元,和上年同期的62亿欧元比力,有较大幅度增长。失业率虽然较高,但连年内也已从20世纪90年月末的11%降到7%~8%。欧盟经济的总体情况是康健的。以后十年,欧盟经济将连续连结比力牢固的增长速率。21世纪,欧洲是促使天下经济平衡增长的紧张因素。以为现在欧洲经济处于“停滞、倘佯”状态,并无充实凭据。

其次是中国。亚洲金融危急后,中国为天下经济的繁荣和稳固作出了积极的孝顺。这种孝顺,其水平凌驾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商业中占据的份额。这种情况引人思考一个题目:在科学技能和经济举世化进一步生长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对天下经济的作用、影响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一样平常说来,这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越大,与天下其他国家的经济讨论越亲昵,它对天下经济的影响也越大。但“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和“它与天下其他国家讨论的水平”只是决定这个国家国际影响的两个基本因素,但并非全部因素。一个国家要是能在世界经济和地域经济生长的紧张时间,以肯定的经济气力为依托,接纳准确的政策,通常能够发挥比其经济所占份额更大的作用。1997年东亚金融危急发作后,中国对天下经济稳固增长所起的作用,其紧张性凌驾其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即是一个例子。

三、欧洲正在孕育发生历史性厘革,它将对21天下经济、政治款式孕育发生重大影响

多年来,欧洲经济的范围虽然和美国平分秋色(注:2001年,欧盟收支口总额为46250亿美元,远远凌驾同期美国的收支口总额19114亿美元,但欧盟收支口总额中60%以上(约28380亿美元)为欧盟区内商业。见WTO:2002AnnualReport,page22.),但它不是一个团体。为管理一体化题目,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欧洲不停在为配置一个单一的内部市场而开心屠杀,但欧洲单一市场的配置比人们原先假想的要庞大得多。1993年1月1日欧洲宣布单一的内部市场建成时,只是基本上拆除了拦阻商品、职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现实上全面的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创建。据欧盟有关机构的统计,在欧盟1339条所谓“单一市场规矩”中,现在只有70%被全部成员国按规矩作了转化,尚有30%尚未成为成员国的国内立法。纵然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验和贯彻也还须要时间。凭据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集会作出的答应,欧盟要到2003年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验统一的规矩和规则。里斯本首脑集会还划定,2005年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创建统一的“市场监禁委员会”,而现在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禁机构。它们各执一词,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除此之外,现在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列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在企业层面上,现在欧盟成员国的利润税等制度也远未统一。

连年来,欧盟为完满单一的内部市场接纳了许多步伐。2002年上半年,一个最突出的措施即是欧元准期进入流通领域。欧元和本国钱币“双币”流通的时间还从原来划定的半年收缩到了两个月,有的国家乃至提前完成了钱币的兑换事情。如法王法郎2002年2月17日便已制止使用。6月下旬,笔者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视察时,欧元已无一破例地成为这些国家流通中唯一的正当钱币。市场非常清静,没有由于法王法郎和德国马克永世地退出历史舞台而孕育发生任何风浪。欧元进入流通领域确实是迎刃而解的效果。欧元问世反过来又必将促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有的民众说:欧元问世首先是促进了欧洲人对欧洲的认同感。

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外,2002年欧盟还为金融一体化接纳了一些紧张步伐。好比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方便公司在全欧洲领域内融资的议案。该议案提倡,只要公司制作一份文件或刊行证券说明书,便能够在整个欧盟区举行融资。该文件将为公司的潜伏投资者提供细致信息,内容包罗公司的管理及筹资要领。人们以为,上述议案是欧盟在2003年和谐其15个成员国的执法差异,创建一个单一的证券市场的要害。它应于2002年9月份提交。

要是说,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期欧洲取得的最大效果,那么一体化作用领域的扩上将是21世纪初欧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现在,中东欧国家都已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的第五轮扩盟可望于2004年完成。现在欧盟正就东扩题目同波兰等国家举行讨论。一样平常预计,在以后10~15年内,欧盟将会拥有27~28个成员国,其中包罗已经提出加盟申请的中东欧和南欧12国在内,地皮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有5亿多生齿,GDP将凌驾11万亿美元。这将在很大水平上转变现在欧洲的政治邦畿,但它也将给欧洲一体化带来新的题目。

四、地域经济相助出现增强趋向

2002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苏醒迟钝的形势下,许多国家都在开心增强地域性的经济相助。其中东亚和拉美地域的地域相助希望最为显着。

2002年东亚经济相助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已往不停停顿在争论阶段,现正在实践中向前推进。2001年11月5~6日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向导人集会上确定了创建中国——东盟自由商业区的目的。2002年末,"101"向导人集会将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相助框架协议》,现在有关各方正为此举行着紧急的准备事情。2003年头将全面启动自由商业区的讨论,并全面启动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如今,有关国家都已同意,开发湄公河不应以捐躯鄙俚国家优点为价钱。另一方面,经过十年的准备,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商业区,标志着东盟经济相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阶段。除此之外,7月23日在墨西哥竣事的亚太经合构造部长集会发表的《宣言》夸大,该构造成员将为实现经济可连续增长、能源清静和情况掩护的配合目的而增强相助。着末,令人细致的是,东亚地域的清静相助现在有新的转机。2002年末召开的"101"向导人集会除了讨论地域经济相助外,还将讨论非传统领域的清静相助题目。如今看来,增强东亚地域经济相助和推进地域经济一体化是管理地域内清静题目的紧张途径。地域内清静题目的管理反过来将进一步促进地域经济相助和一体化的生长。二者搪塞促进地域经济的增长与生长都是紧张的因素。

受天下经济形势等的影响,现在南美国家的经济广泛不景气,许多国家都遭受经济衰退的滋扰,有些国家经济危急还在深化,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则分别陷于紧张的金融危急和内战之中。为了开脱现在遇到的困难,拉美国家正在加速地域相助的步骤。2002年7月26~27日在厄瓜多尔口岸都市瓜亚基尔举行了第二届南美国家首脑集会,与会向导人配合签署了《瓜亚基尔关于一体化、清静和基础措施生长的共鸣》的声明。集会进一步夸大了地域基础措施一体化和能源相助在振兴地域经济中的战略作用。与会列国向导人同等以为,集会为南美地域的一体化开发了新的蹊径。

五、贫困题目变得越发突出

从2002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天下贫困题目变得越发突出了。现在的特点是,贫困和失业越发细密地讨论到了一起。在失业题目中,半失业和隐形失业越发凸显。秘鲁国乡信息和统计所提供的质料体现,秘鲁现在的失业率为11%,半失业率则高达57.7%,贫困生齿占天下生齿54%,其中27%的人生存在绝对贫困之中。东亚金融危急后,有的亚洲国家的失业生齿不停在增长。印尼现在的失业人数已达3800万。另外,还有“至少5000万人是寄托暂时做工养家生活。”(注:翟景升.失业——印尼的綦重繁重话题.经济参考报.2002.08.07.)要是凭据天下银行的统计要领,印尼日均生存用度不到2美元的人数已经突破5000万人,占天下生齿1/4以上。

2002年,发达国家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美国劳工部10月4日宣布,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5.6%,比8月份的失业率(5.7%)略有降落。但美国几家大企业克日公布的最新裁员筹划,却为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受美国大概对伊拉克动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美国多数公司现在不乐意大范围增长员工。美劳工部的一项视察评释,由于东家不愿增长新人,失业者的匀称失业周期在延伸,现在达17.8周,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美国现在约160万名失业者的失业时间凌驾了半年。美国失业人群的结构也在孕育发生厘革。已往,受教诲少的低收入人群和少数族裔雇员受经济衰退的打击最紧张。近来的统计体现,受过高等教诲的人、白领阶级和碧眼儿的失业题目,这次更为紧张。(注:白卫涛.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厉.经济参考报.2002.10.15)德国联邦劳工局近期发表的陈诉说,德国东部地域2002年的失业人数将达140万人,2002年将成为德国统一12年来东部就业形势最严厉的一年。整个德国的失业率5月份为9.7%,6月份为9.8%。日本的情况也令人瞩目。20世纪90年月这天本失业率翻一番的十年,完全失业率从1991年的2.1%上升到2000年的4.7%。到2002年3月31日为止的最新财政年度,日本的完全失业生齿已经连续12个月上升,2002年3月份到达397万人,失业率(5.2%)创历史最高纪录。要是加上隐性失业人数,日本的失业率有大概凌驾欧盟。贫困和失业人群越来越细密地讨论在一起,这为管理贫困题目增加了新的困难。

六、西方商业掩护主义仰面

今年以来,源自美国的新商业掩护主义有进一步生长的势头。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1.2001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做出决定,对被控诉为倾销和举行补贴的外国钢铁企业举行全面视察。2002年3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对入口钢材征收特别关税,受到欧盟、日本和俄国等国家的猛烈阻挡。

2.美国在欧洲紧张口岸派驻海关职员以检查输美货物的集装箱。欧盟担心,此举有大概“使欧洲其他口岸的对美运输业务受到倾轧。”

3.2002年5月,布什签署了一项新农业法,大幅度前进了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决定在以后十年里,美国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1900亿美元,比旧农业规则定的开支增长了80%。

第2篇

[提要]文章阐述了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企业缺人才且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前提下,企业、院校和政府三方面应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政府方面加强引导力度和政府扶植;企业方面需要以院校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科研基地;学校方面需要建立实践基地,降低人工培养成本,做好人才储备。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下滑,使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双重压力,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企业面临人力资本积累不够,企业对人才求贤若渴,但人才缺乏,人才难求,不能有效支撑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新经济形势用人需求,是学校和企业走出两难境地的根本途径。目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是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院校生存、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这点,从政府到高校已达成共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新经济形势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是学校、企业及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校企合作现状

(一)政府缺乏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扶植

缺乏引导企业参与的优惠政策。目前虽然教育部门在大力推行高等教育中,强调“产学研”相结合,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增加实践课时等强制措施促进高校参与到企业实践实习教学。但我国在政策法规上还缺乏对企业参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制约,一些企业也缺乏参与实践教育的热情。

(二)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企业没有将本企业未来发展、人才需求的计划性与此项工作结合起来。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学校处于“一厢情愿”的状态,这是实现真正“校企合作”的瓶颈。

(三)利益分配矛盾是校企合作中非常突出的问题

在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会存在各类矛盾,如管理问题、人员问题、培训计划设置及利益分配矛盾问题。校企各方常因利益分配不当而导致合作的失败或破裂。如校企合作中,通常企业提前给大学方预支固定的报酬(比如,入门费),同时也从总收益中按一定比例向其支付报酬(比如,销售额提成)。而这个一定比例成为双方争夺的矛盾焦点,企业提成比例太高,学校无法有足够的资金满足日常培训需求;企业提成比例太低,不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因而,一个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就成为校企长期合作的关键。

(四)校企合作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

首先缺少固定部门负责校企合作管理。校企合作是一个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但企业和学校只是作为一个项目或课程计划的一部分,缺少专门的组织制定和落实校企合作制度。其次缺少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

二、加强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

1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舆论导向的扶植。地方政府可以多举办校企合作方面经验交流会,并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宣传发动、指导认识,甚至是主动牵线搭桥服务。

2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积极组织协调。校企合作是企业、高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校企合作进行的好则二者均可获益,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学校和产业隶属关系和任务目标等的不同,对于校企合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单纯靠它们自身,或者是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来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及合作教育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都有一定的难度。政府部门直接参与,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学校和其他要素间的互动关系,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去化解矛盾;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领导、协调校企合作,才能使校企合作的机制正常运转,才能使企业和学校都从校企合作中获益,才能使校企合作持续发展。

3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投入保障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要把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可以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对中央投入的专项资金给予配套;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与政策优惠;建立专项基金扶持校企合作等等。按照中央的资金引导政策,各地方政府按照职业院校的建设标准,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加快职业院校的建设。

(二)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

让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就是要让企业意识到合作中的优势,可以说企业通过成为高校的培训基地,可以降低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成本,并让高校成为自身强大的人才储备基地。

1积极成为高校的培训基地,通过“请进来”开拓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成为高校的培训基地,定期地接受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践。通过低成本的“请进来”,了解目前高校理论水平,尤其是高校学生都具有活跃创新思维,通过与他们在实践工作中的接触,拓宽企业自身的开发思路,开拓企业创新精神。

此外在与高校合作培训计划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国家产业的最新发展形势,向高校提供其对人才需求的必要信息及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通过有意识参与培训计划和培养模式制定,为自己定制需要的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降低在市场上的人员招聘成本。

2通过“送出去”,把高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储备基地。技术更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高校教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他们掌握理论上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学校充电,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理论教学更加贴近实际。通过合作教学,学校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而企业可以把高校做为自己的人才储备基地,加强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把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总之,通过充分利用企业和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后劲。

(三)发挥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1加强人才培训基地的功能。为了解决学生就业,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紧密的合作,着眼于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的互动,企业的实验设备向学校开放,学生的实验和实训可拓展到企业和工厂,在学科、专业与企业的不断促进、相互带动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不仅是理论的培训基地,也必须是实践的培训基地,高校可以通过让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通过为学生授课、讲座,指导实验、生产实习,强化教学与实践。

2发挥人才定制的功能。“订单式培养”的实质就是校企双方通过签订用人“订单”,用契约形式规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实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和就业问题。“订单培养”是为企业培养明天的员工,企业的积极性很高,使“产”与“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事实证明,这是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

3成为企业科研基地。在校企合作中,在高校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授课内容和信息交流,充分展示了高校在优势学科中的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企业人员在培训过程中也识别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培训和交流为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了一个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高校所拥有的研究设备、资料和研究人才,可以成为企业科研成果的基地。

[参考文献]

[1]刘志坚,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9),

[2]瞿英,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3]张炜,屠立,关于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8,(1),

第3篇

1.1 管理体制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已经在诸多市场主体中建立起来,然而农村对这些市场理念、制度敏感性不强,难以很好地适应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出入,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利益结构复杂化,农民收入来源也逐渐多元化,这需要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来协调各种问题。此外,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农民权益、纠纷调解等方面,管理体制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1.2 农村土地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地制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使用权有期限限制,土地流转经营权也缺乏市场机制。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完善限制了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经营的短期行为。

1.3 资金投入量不足,管理工作混乱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政策是农业带动工业发展,因此国家对于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虽然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农业,并采取各项补贴的形式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长期以来的落后发展,使得我国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农民的生活水平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明显的提高。首先,从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来看,长期以来,我国财政部用于农业的支出偏低,虽然近几年现象有所改善,但是仍无法缓解农业、农民长期以来的低收入现象。其次,在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再次,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较为严重,资金到位率低。支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口的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支出,大部分资金并没有实际运用到农业、农村和农民上。

2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和创新农村行政管理体制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自治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行政管理新体制。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方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的规范化管理。让从事经营性业务的乡镇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系和财政供养方式,使其按照市场竞争环境的经济规则独立地经营。

2.2 改善城乡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政策条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和延伸,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的全面覆盖,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相关制度和体制框架。在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方面,要在稳定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土地承包制,为农户出外打工打造出坚强的后盾和保障。同时,要切实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相关歧视性规定,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保障体系。

2.3 广开渠道筹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政策、行政、社会秩序和人文条件上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根据市场经济下资本的流向规律,采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将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市政管网、公交、路桥、公共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推向市场,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对于土地收入、财政性投入、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的资金要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合理使用于最需要的项目上,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推行其他金融投资模式和政府特许专营的方式,突破传统的体制与模式,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3 结语

第4篇

计划经济管理论文3200字(一):新形势下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经济管理目标初探论文

摘要:伴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深入发展,节约用水办公室经济管理对于目标管理也非常看重,因为目标制定对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通过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和办公室的特点,在促进办公室经济管理的形式下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经济管理

随着经济发展节约用水办公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很大的重要性,因此,加强改革力度非常重要。对于办公室来说经济管理是重要方面,必须结合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发展倾向,科学合理的对其目标进行制定,保障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经济管理

第一,其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赢利性为主的企业办公,主要以盈利和公司发展为主要目的。另一种是是非盈利性的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办公室,其主要目的则是为广大群众进行服务,提高国家职能,因此事业办公室包含了教育、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产生的费用均由国家拨款,因此其财政收入主要是国家,具有较强依赖性。因此这样会降低工作人员的效率和积极性,并且财政支出会给国家带来压力。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也进行相应改变,竞争成为了市场主要形式,所以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工作宗旨应该是更好的为民众谋福利,这样才能保障我国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新型经济管理方式。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对的管理目标在公益性服务事业方面需求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需要加大对办公室的发展力度来满足公益性服务事业方面的需求。因此对于非盈利性质办公室的经济管理需要在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非盈利性质办公室是否应该以绩效为主。发达国家的这种办公室一般会将收支平衡作为第一位进行考虑,收入绩效才是其次,也有成本最小化,但是在这些选择中,不论哪个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收益最大。因此西方国家选择这种管理目标更能够实现合理的资源分配。(2)盈利性质的办公室则是应该以绩效成绩考虑为主,除了考虑收支平衡问题以外还需要考虑吧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等问题,尽可能的对成本管理投出费用降低,实现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对其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考虑,这都是盈利性办公室需要考虑的问题所在。

二、是关于绩效问题还是净收入的问题

第一,绩效能够根据办公室的管理目标的特点来实现所想要达到的效果。非盈利性办公室除了重视其本身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还要保证净收入问题。因此,非盈利性办公室以绩效最大化为管理目标更符合现状。而我国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财政拨款由原来大多依靠政府到现在资金来源渠道多样,财政收入、各界捐款、融资都是属于渠道范围。同时该类型办公室还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其资金筹集方式好坏考虑,分析不同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的优缺点和情况,选择合理妥善的融资渠道,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经济管理目标就是应该在较低风险下来得到融资支持。

第二,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利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是当前的根本经济管理目标。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投资包括很多类型,比如投资股权长短、资产的固定型等问题都属于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但是随着经济的强劲发展我国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也在增强,投资项目增多,办公室的工作实力和效率也在增大,利用科研成果进行投资成果显著。但是谈到投资问题不可避免的产生投资成败问题。所以,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需要本着低风险低成本的投资原则进行,以获得收益。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关于资金投放使用问题。不仅是指其所购得的资产还包括股权交易等。而随着该行业发展脚步的增快,在运营中所产生的所设资金会增加。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经济管理目标不仅能够为其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对于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为此如何实现投资的管理效率化成为了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必须能够明确其经济管理目标并且制定相关政策,在保证风险和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办公室能获得巨大效益。

第三,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成本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就以前来讲,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对资金主要采用收支管理,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成本起到控制作用,但是随着时间增长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所谓的经济成本管理也无法实现。同时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和具体业务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再只是局限于资金管理,而是以绩效经济为主多劳多得,实现绩效增加。同时计划节用水办公室需要对成本管理进行强化工作,因为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绩效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成本核算体系,但是改革不断的深入改变,并且逐步向市场改变,这个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作为我国的医疗教育缴费方,必须增强自己的消费意识,对节约用水办公室等收费的合理水平了解和及时关注,同时学校和医院等都进行了下一步的改革。公众的舆论监督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因此节约用水办公室必须对活动采取的成本和费用确认,了解出现的问题所在和内容,方便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降低成本,提好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绩效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概念较新并且应用广泛。因此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并且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形成一份完整合理但是考核体系,这个体系之中除了要进行成本的合理预算,还要搜集其中的数据和根本内容,确保核算体系中结果的准确性问题。对于核算体系需要保证严谨的态度,该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减少开支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进一步发挥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智能要求。促进其积极有效的可持续发展[1]。

第四,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分配目标受其性质影响,由于其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因此进行工作分配时只需要考虑对工作人员的工资分配合理,不需要过多考虑效益成本问题。国外的经济管理对性质为非盈利性组织的定义为:第一是投资者不能抱有投资回报的心态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二是不能够进行经济管理时对利润分配像其他企业一样,并且该性质的组织没有所有者权益类似问题的发生。由于对于经济管理分配方面的利润分配问题这种性质的组织并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并不能为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来提高相关的建议和借鉴。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经济管理分配主要是对其办公室成员和内部人员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管理。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合理方案,及时了解各部门成员的收入情况问题并进行分配,实施合理的分配措施。同时经济管理要想起到合理的效果还必须对其考核内容和次数进行科学制定,方案要求内容合理才能起到相应效果。但是对于考核管理问题如果次数过多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会给考核工作带来压力和一系列的相应问题。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为了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管理的合理目标,就应该建立相应的合作分配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其目标所在,同时还需要对其工作人员的成绩进行综合考核,增强他们的自主积极性实行按劳分配的考核制度,保证分配目标的公正合理性,这样员工不仅能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而且还能对于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有着巨大作用[2]。

综上所述,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经济管理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计划节约用水经济要想实现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合理规划,在改变自身的前提下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对其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来提高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其办公室的绩效问题,使得计划节约用水去办公室的发展不仅适应经济发展形式的要求还能够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计划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经济管理合作社制定相应的计划目标论文

【摘要】社员没有凝聚力社员大部分是农民,单纯朴实,他们的眼光往往都着重于眼前的利益,缺少长远的计划和宏观的观察力度,并且对于风险的承受力也很低,往往很容易就被眼前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在这样的一个合作组织中,缺乏高素质的管理者,合作社就没有统一的观念,没有统一的价值理念,大家都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人人各有其利,自然无法团结到一起,一旦有利益冲突,很容易就翻脸了,很难能够冷静长远地思考,和谐解决。

【关键词】合作社;管理

我国的合作社多为基层的生产型合作社,但是这些合作社的专业化程度低,往往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生产,像国外的科技园或者农场区,专门生产一种产品,集约化规模生产,形成一种特色,形成一种文化。没有特色的生产就会混乱,各自生产自己的,也和以前的生产没有什么两样,时间和劳动以及运输成本都没法降低,如何取得更好的收益?产业链不完善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对于一个合作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供应到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的产业链如果配备不完善,原料的供应商分散,销售市场不稳定不集中,这样必定会增加运输成本,生产不集中,生产的成本就会各自增加,成本减不下去,利益也寥寥无几。

第5篇

在国内外形势悄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坦然地、理性地面对通胀压力,从供给上多下功夫。比如,加强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的投入,解除制约当今中国居民消费的各种瓶颈;通过财政补贴和减税手段,减轻百姓通胀的痛苦;通过财政补贴和减税,减轻企业面对的成本上升的压力等等。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去年十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双防”时相比,正在发生着一些明显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全球流动性紧缩背景下,中国流动性过剩是否持续? 次贷危机后,全球流动性过剩骤然滑向流动性紧缩,全球处于严重信用收缩状态。在此背景下,资金流向最可能是从一个高估值或泡沫比较严重的资产中撤离。从我国一季度的股市暴跌和楼市低迷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的总体判断是,前些年大量涌入中国购买人民币资产的中长期资本是在撤出的。 但是,一季度数据显示短期热钱还在大量进入,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1839亿美元,除去FDI的247亿和顺差414亿美元,其中850亿美元流入没法解释,我以为,其中大部分应该属于短期套汇。这与自去年8月份以来,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变得非常明确有关,央行去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这对热钱流入中国的吸引力明显加大。坦率地讲,在全球信用紧缩的背景下,中国的流动性压力本该较去年大幅减轻的,但事情走向了反面,很大程度上与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政策有关。 其次,宏观经济还有由偏快转向全面过热的可能吗? 一季度受强紧缩政策的影响,实际投资是减速的,投资增速24.6%,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但是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8.6%。意味着实际投资是大幅减速。如果紧缩政策依然维系高强度,二季度投资减速态势很难扭转。 中国今年的外部经济环境已经十分严峻。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负增长、欧元区经济明显减速、日本经济低迷的状态等因素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在二季度将快速放大。有数据显示,由于成本上升的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加速,外贸最大的省份江苏70%以上的企业一季度开工率仅为60%。订单数下滑,意味着出口增速从二季度开始可能出现大幅下降。 而进口受价格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一季度大幅上涨),一季度虽然实际投资是减速,但是进口额却是增速(进口增长28.6%,加快10.4个百分点),比如一季度原油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9%的情况下,所支付的美元比去年同期却增长了90.6%,达到300.31亿美元。出口大幅减速以及进口的增速,意味着二季度开始,顺差将显著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投资之外,消费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受到了物价提升的挤压。在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5%,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的速度已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加之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股市暴跌,楼市低迷)及通胀压力,未来消费增长很不乐观。 如果政策再不调整,三驾马车是否存在同时“熄火”的风险,是值得警惕的。 最后,CPI是否已经或者下半年将见顶明显回落? 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此轮物价上涨的成因。我以为在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欠账迟早要还。过去低通胀很大程度上是严重透支结果,透支了要素低估(煤、电、油、运、水、气等资源要素价格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透支了人口红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20年时间里,如果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什么增长),透支了环境的红利。既然是透支,迟早是要还的,否则只可能是更加严重的经济失衡。可以看到,我们产业的利润被明显提高,企业投资、生产的激励被明显增加,很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会暂时增强。这可能导致了我们现在企业有很多钱,国家有很多钱,但老百姓没钱,从而带来了经济当中的投资过度、出口过度、贸易顺差太高和消费不足等。 二是长期经济失衡累积货币效应,产生反向Balassa-Samuelson(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长期失衡由此累积的流动性过剩,首先推动的是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涨,特别是房地产和土地等资产价格暴涨,使得城市生活成本和商务成本的迅速上升,同时工业部门也就开始产生加薪的预期;而工

第6篇

许多人认为到目前为止,由美国次债Σ机引发的国际经济Σ机已经过去,中国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甚至有“新黄金十年”的说法,我认为这样的认识太过乐观,去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之所以能够从萧条的谷底走出来,不约而同的都是用了将Σ机向后拖延的做法,在美国是暂时冻结有毒资产的处理,在中国则是在过剩的背景下继续加大投资。为了应付Σ机的突然冲击,各国政府这样做是正确的,是为化解Σ机争取到时间与空间,但亦可能使ì盾累积得更多,在δ来爆发的更严重。所以,用“后Σ机时代”的说法更妥当,应该讨论的是在Σ机的后一阶段世界经济的趋势与应对政策问题。 “十二五”期间国际经济Σ机将再度爆发,萧条将长期化 我们先来看美国。 美国爆发的次债Σ机,是世界资本主义进入虚拟阶段后所爆发的第一场全新形态的Σ机。我们只有认识到这是一场全新形态的资本主义经济Σ机,才能从客观、正确的角度认识与把握这场Σ机δ来的发展趋势。 这场Σ机之所以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Σ机不同,首先是因为这场Σ机的爆发不是基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物质产品生产过剩,而是由于金融商品生产过剩,我们把这场Σ机与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出现的资产泡沫Σ机作一个比较,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原有的资本主义经济Σ机,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过剩,由于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要输出商品,也要输出资本。当日本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日本拥有巨大的ó易顺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今天,所以日本的资产泡沫Σ机,仍是处在物质资本主义阶段所发生的资产泡沫Σ机,与200多年前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û有什ô不同。而美国在资产泡沫破灭时却是拥有已经长期化的巨大ó易逆差,资本输入也已经长期化了,因此是资本的主体已经转移到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虚拟资本主义阶段所发生的资产泡沫Σ机。 其次,由于资产泡沫Σ机发生的历史阶段不同,资产泡沫破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也完全不一样。在商品与资本“双过剩”的日本,由于国内生产超过国内消费,因此即便是资产泡沫破灭也不会对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产生太大影响,这就是为什ô在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经济只是陷入低增长而û有发生崩溃的原因。而在已经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的美国,由于国内的生产大幅度低于国内消费,进口商品已经占到国内物质产品消费的40%以上,制造资产泡沫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从其他国家换钱以支付实物商品进口,因此资产泡沫的破灭必然会导致国内的产品严重供给不足,使经济增长停滞与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第三,资产泡沫破灭必然会给金融体系内部带来大量有毒资产,在日本,有毒资产的处理方式是迫使一大批企业与金融机构倒闭,形成了大约300万亿日元左右的银行坏帐。由于日本经济在资产泡沫破灭后仍然保留了巨大的物质生产能力,因此日本就能够依靠本国企业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用企业利润一点点把坏帐的窟窿填上。而在美国,当资产泡沫破灭后庞大的有毒资产基本上û有得到处理,而是用修改会计规则和冻结债务清偿的方式,暂时将金融机构的坏帐掩盖起来,所以当这些坏帐再也藏不住的时候,美国就必然会再经历一次金融Σ机的爆发过程。由于美国的物质生产严重衰落,已经不可能象日本那样用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填补金融系统坏帐,美国将用怎样的方法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就成了疑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如果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不能修复,美国创造金融泡沫的能力就得不到修复,美国就走不出这场由次债Σ机所引发的经济萧条。 有人说美元是硬通货,美国人可以用多发美元的方式来支付进口与清偿债务,就是向世界上所有使用美元的国家多收“铸币税”。这样的观点我不同意,因为美国维持长期ó易逆差的手段,并不是靠“铸币税”。铸币税是流出美国的美元,ÿ年也就几百

第7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探寻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01-02

一般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制度总结,一个时代的经济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主要经济问题和经济制度,所以,经济理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来的,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制度以及发展规律,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于正确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长久以来,在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于经济制度的理解都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之上,没有把握其实质上的真实意思,有时还会和其他经济制度混淆,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1]。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意义和本质特征,对于国家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具有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发展目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现代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与之前相比,当前的社会分工变得更加明确和细化[2]。另外,对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讲,跨部门甚至跨国家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有利于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制度,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国内和国际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形成[3]。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不变的经济制度也难以适应社会形式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在继承和批判原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运用辩证主义的思想对原有经济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4]。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与当前的初级阶段相适应,由此可以预见,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未来的社会制度经济理论一定会具有较大的差别,并且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密切相关,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形势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5]。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的整体发展情况,所以,要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所以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经济理论做出适当的变通,从而使其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提升服务,使经济理论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在此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以公有制橹魈宓木济发展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发展实践中,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经济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公有制资产的发展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走向[6]。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也说明,公有制经济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其制度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资产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经济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势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式下,将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形成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发展局面,让各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在各自不同领域l挥经济作用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7]。在此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私有制经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私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虽然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但是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私有制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完整的。因此可以说,私有制经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济理论,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探寻,对于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经验,分析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预测未来经济形势,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永穆.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83-86.

[2] 何召鹏,马慎萧.一部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鼎力之作――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3):211-216.

[3] 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73-77.

[4] 宗寒.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繁荣发展――评林岗主编的《〈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J].当代经济研究,2011, (5):90-92.

[5] 裴小革.弘扬马列锐意创新――读《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当代经济研究>;创刊20周年纪念文集》[J].当 代经济研究,2011,(4):89-92.

第8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全成本

比较优势理论是同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半个多世纪的实证研究支持比较优势是国与国之间贸易的基本动力(鞠建东等,2004)。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曾说: “如果经济学理论可以选美的话,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一定会摘得桂冠”。针对比较优势理论,已有诸多从假设前提、理论的相对静态性等角度对其提出了批评和质疑。因此,这一理论尽管美丽,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就成本而言,现实的国际贸易活动往往受到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干扰,国际贸易叶的交易成本不容忽视。例如,在宏观层面,美国一方面力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贸易自由化,但另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袭来时义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对其诸多产业实施贸易保护,这种在贸易政策上“出尔反尔”的做法表明了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普遍性;在微观层面,在大量国际贸易业务中进行国际结算时常常采用“信用证”方式,这本身就表明商业信用还存在着很强的不可靠性,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较为突出。而且,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甚至有学者指出“中国在存在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存在着巨大的‘生态逆差’”(马建英,2009);张友国(2009)则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环境贸易条件恶化,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的环境规制力度不够,与环境影响相关的市场外部性成本。还不能成为生产者决策的有效约束条件。可见,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的与生态环境影响相关的成本格外重要。

鉴于上述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双重考虑,本文拟在回顾比较优势理论历史渊源和成本观的基础上对之展开评论,并认为比较优势的要素基础;需要进一步广义化——除了考虑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还应结合贸易理论和贸易现实的新进展纳入制度和生态环境(含可持续发展)等要素。本文进一步地提出了基于广义要素的“全成本”(FC,Full Cost)概念,认为包含生产成本(PC,Production Costs)、交易成本(TC,Transaction Costs)、环境成本(EC,Environmental Cos[s)、代际成本(IC.Inter-generational Costs)等在内的“全成本”乃形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渊源、成本观及评论

(一) 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渊源和成本观

围绕着“为什么以及如何(Why&How)发生分工与贸易”这一基本主题,国际贸易思想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古希腊时代。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别有对交换和分工的好处的描述。15世纪到18世纪的重商主义学说,由于将金银看作唯一的财富形态而将参与交换的商品排除在财富之外,进而认为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这与现实中“双赢”乃至“多赢”的贸易现象格格不入。可以说,重商主义对贸易的本质缺乏深入认识。那么,驱动国际贸易发生的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呢?围绕这一问题,不少经济学家从不同侧面作出了各自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等不同时期的种种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的视野中,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古典经济学时期,但在新古典乃至当代经济学中仍有着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直在从不同侧面寻求产生一国比较优势的原因。(1)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国家之间技术绝对或相对差异所导致的绝对或相对生产成本差异。一般认为,由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世界上绝对先进与绝对落后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现象,比较优势理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的修正和拓展,并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2)新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以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他的学生俄林(Ohlin)为代表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家之间在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是形成一国比较优势的原因。(3)新贸易理论则分析了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递增前提下由于生产规模不同所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4)新新贸易理论提出了产生比较优势的新因素。进入21世纪,发端于梅勒兹(Melitz,2003)建立的异质性企业理论,后来逐步兴起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Theory)将分析视野由宏观、中观层面细化到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并认为产业内企业的异质性、契约体系的质量、企业组织选择等均能形成一国的比较优势(赵君丽、吴建环,2008;樊瑛,2007)。

在国际贸易理论演进过程中,哈伯勒(Haberler)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引入“机会成本”概念重新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机会成本,是以一定数量的有限资源从事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同样资源生产其他产品可获得的最大利益。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如果做出不同的选择,机会成本就是‘某一种可能是’的预期价值”,“成本必定完全由选择者来决定,而不能由其他人决定”,“机会成本必定是主观事物。他存在于选择者的头脑中,并且不能由居于选择者之外的其他人去具体化或进行测量”。按照基于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为:一国生产并出口机会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进口机会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才能带来贸易利益。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Krugman&Obstfeld,2004;林毅夫、李永军,2003)。

(二) 对比较优势理论成本观的评论

两方经济学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是“稀缺”。因为要素是稀缺的,于是需要将其在不同的用途之间进行配置、选择,因为有选择,就会产生机会成本。从主流贸易理论的发展史看,除了新新贸易理论对交易成本较为重视,西方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质性原因在于相关贸易理论对稀缺要素的认识不全面。从方法论上看,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Lakatos)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将一门理论的研究纲领分为“硬核”和“辅助假说”,“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一层层外同保护带。李建德(2000)解释道,研究纲领的内核是“一组关于该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研究纲领的保护带则是“依据这一组规则运用于现实世界时所得到的种种具体的假说”。根据这一思想,本文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中,其理论内核在于“比较”,比较的基本对象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而该理论的外围保护带则体现在对稀缺要素和机会成本外延的界定。从主流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核至今仍然成立,而其外围保护带则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具体分析范围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调整,进而可能出现一些在以往分析中不曾被纳入的稀缺要素和成本项目。

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使用会产生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随着对制度、体制等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人们也认识到在防范机会主义行为的过程中制度是稀缺的。贸易的本质在于产权的转移,在产权的界定、保护和转移过程中,制度的作用不可或缺,使用制度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并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形形色色的人与人打交道的成本,此即交易成本。而随着经济实践中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的凸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理论层面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成熟、完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稀缺要素,于是与此相关的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不可或缺。但问题是在上述考虑的基础上,为什么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没在21世纪之前的贸易理论中得到足够重视呢?笔者认为,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与主流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有关。从基本假设看,其一,主流贸易理论沿袭了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信息完全充分等假设,在其理论框架下没有对交易成本的分析;其二,主流贸易理论仅在纯粹的经济系统内考虑问题,尚未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稀缺及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代价和成本,在其理论框架下没有引入环境成本;其三,主流贸易理论对“可持续发展”和“代际”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在其分析框架下不可能引入对代际成本的分析。从方法论上看,

“边际革命”之后,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工具导向”,一种新的理论观点能否被纳入已有理论体系取决于其在数学上是否容易被整理。交易成本在计量和模型化方面的困难导致交易成本难以被纳入;生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在产权界定上的困难进而导致完善的环境市场难以形成,缺乏完善的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导致环境成本难以被纳入; “代际”问题(实质为“时间”问题)在思维上的复杂性及后代人在诸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谈判中的缺位,使得代际成本难以被纳入。本文认为,内容重于形式,不能因为形式化上的困难而否定了上述成本在理论和现实中的重要作用。

二、形成比较优势的新要素:制度与生态环境

(一) 基本假设

本文从时空一体化思维出发,引入更贴近现实的人性假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本文在人性、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情况作如下对比,见表1。就人性来看,新制度经济学的“行政人”。假设比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更贴近现实,水文采用“行政人”假设;就其作用的时间范围来看,“经济人假定确实有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至多限于当代人之问。而可持续发展作为处理人类代际关系的准则,应该是比经济人假定层次更高的规范”(章铮,1998),本文采取“可持续发展”假设;就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来看,考虑到“大自然制造土壤,参与氮循环、碳循环和水循环。大自然所做的这一切都具有经济价值,但是经济学家却称其为‘外部因素’,意思是经济方程式中没有这些:经济学家把维持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外在化了”(铃木,2008),本文在经济一环境大系统中讨论国际贸易问题。

(二) 形成比较优势的新要素之一:制度

主流贸易理论通常将制度视为一个外生变量,在制度给定的前提下展开理论分析,从而没有考虑使用制度要素的成本——交易成本。理论上,新制度经济学常常被视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对建立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未能产生足够影响,这本身是值得反思的。现实中,贸易活动不仅受到种种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的约束,而且广泛存在着各种交易成本。诺思(North,1990)曾指出,“欧洲长距离贸易的发展是南更为复杂的组织形式的内部连续发展所启动。”格雷夫(GrEif,1992)则研究了在商业革命时期(11~14世纪)制度对远途贸易兴起的作用,认为马格里布和欧洲地区远距离贸易得以复兴是由于商业革命带来的制度变迁造成的。纳恩(Nunn,2007)对新新贸易理论的经验研究表明,各国的制度可成为一国比较优势的来源。这表明,制度差异可以产生比较优势并启动贸易。

《国际贸易》教科书L说,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或劳务的交换活动。显然,这个“国际贸易”的描述性定义看到了贸易现象本身,但缺乏对贸易本质的深入挖掘。科斯(1959)曾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通过分析相关案例,明确指出:“权利的界定是这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最终结果(促进产值最大化)与法律判决无关”,并且他认为这才是科斯定理的实质。作为最了解科斯思想的经济学家,张五常(2000)也再三强调了这一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看法,交换活动与其说是商品或劳务的交换,不如说是隐藏在商品或劳务背后的权利(即产权)的转移。依据科斯定理,国际贸易就是产权的跨国(或地区)转移。当然,产权进行转移(包括跨国转移)的基本前提是产权的清晰界定。在产权的界定、保护、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交易成本。而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促使交易的顺利进行,引入适当的正式或非正式制度以约束交易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便是必要的。但由于没有认识到贸易的本质,以往贸易理论对制度、产权、交易成本的考虑很不充分。正如茹玉骢、金祥荣(2008)指出,“由于分析工具的局限,以前的国际贸易理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与国内交易相比跨国交易更容易受到机会主义干扰的事实”、“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那么两个国家的技术差异、禀赋结构差异的存在仅仅提供了开展国际贸易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真实世界的国际贸易活动,以合约为主线。一次成功的贸易活动,往往围绕交易前的准备、磋商谈判的过程、合约的履行而展开。其中,贯穿贸易活动始终的是合约,为了形成对贸易各方具有约束力的合法合约并履行之,需要进行产权的界定、保护、转移,整个过程涉及到谈判(与语言、文化有关)、签订合约、执行合约(涉及运输、保险、商检、报关、结算等,还可能涉及索赔、争议的处理等),由于不同国家往往语言不同、文化各异,涉及长途运输、产权转移中存在风险、需进行商品检验并缴纳关税、不同国家使用的货币不同、制度需跨国执行等原因,一般来说,与同等规模的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中往往存在更大的交易成本。合约实施制度,既有正式制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国际条约、WTO规则、各国国内法等),也有非正式制度(如INCOTERMS2000、UCP600等国际贸易惯例,各种

国际贸易的“潜规则”),国际贸易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贸易活动的基本“游戏规则”,可为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提供保障。

将制度因素内生化、并将制度视为一种要素,进而运用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思路,可自然得出结论:制度好的国家在制度(或契约)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要想实现从简单产品到复杂产品的结构升级,没有良好的制度支撑,是难以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的。制度作为一种“整合资源的资源”、

“其他资源的粘合剂”,它是形成比较优势的要素基础之一,形成比较优势的机会成本中势必应纳入使用制度要素的成本——交易成本。

(三) 形成比较优势的新要素之二:生态环境

“环境及其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被传统经济理论忽略了”(Siebert,197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生态环境视作公共物品,甚至认为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未将其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的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其重要性也逐步为学者们所重视,并产生了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整体看,经济学为解决环境问题开出的药方可分为庇古手段(征税、补贴、押金退款等)与科斯手段(产权界定),其中前者强调政府干预、后者侧重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无论如何,与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相关的成本需要有相应的责任主体来承担而不是外化给社会。因此,在实践中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明文指出,要“有效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它面向市场的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与理论层面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以及现实层面国家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相比,在迄今为止的主流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生态环境一直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存在的。如前所述,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且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外围保护带中,稀缺要素的种类和成本项目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步多元化、广义化。从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进入21世纪后逐步兴起的新新贸易理论等,都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视为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由于局限于经济系统内讨论问题,这些理论共同的不足之处表现为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考虑不够充分,进而看不到(或视而不见)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成本项目。“比较优势原理在贸易不涉及社会或环境成本的理想世界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真实世界里,经济行为主体必须承担每一项成本,全球贸易引起草根阶层的强烈反对。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最大经济利益,正确的贸易准则应主张谨慎使用自然资源。这一准则只有通过将贸易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内部化方可实现”(Venkat,2004)。

1 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需纳入环境成本(空间外部性内在化)。如前所述,生态环境要素在贸易理论体系中一直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而存在的。考虑到生态环境在经济理论和现实层面的重要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名誉教授铃木(DavidSuzuki,2008)强调必须把“生态”重新引入经济学。本文进而认为,既然需要将“生态”重新引入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和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有必要重新引入“生态环境”要素。“比较成本理论的最大缺陷是仅仅追求狭义的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价值。结果,表面上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取得了所谓的比较利益,但实质上有一方付出了很高的生态环境成本”(俞海山,2004):在国际贸易中考虑了生态环境要素后,使用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带来的成本(即“环境成本”)就进入了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中。

2 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需纳入代际成本(时间外部性内在化)。对稀缺要素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一旦考虑到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得不考虑“现在使用某生产要素(含生态环境)所放弃的将来使用它可能带来的纯收益”,这就是机会成本意义上的“代际成本”。生态环境一旦因过度的生产及贸易行为而遭受破坏,单纯依靠当代人并不能使之得以恢复,也就是说,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代际性。“目前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廉价出售‘生态精华’,这是借用和出售了其儿孙的资源,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后代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俞海山,2004)。事实上,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本身是稀缺的,若当代人对其使用量增多,则会减少后代人对它的使用。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代际成本势必应进入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中。

总之,贸易理论需要考虑生态环境要素和可持续发展,形成比较优势的机会成本中既要使空间外部性内在化,也要使时间外部性内在化,从而需要新增两项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

三、结语:“全成本观”的提出

从本质上看,国际贸易是产权的跨国(或地区)转移。而贸易以生产为基础,生产(甚至运输)过程中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消耗。在国际贸易中,制度、生态环境要素都是格外重要的。由于传统要素、制度、生态环境等均可被视为稀缺资源且存在多样用途,对它们的使用都会产生机会成本,于是可在多种要素的框架下和多元成本的语境中重新理解“比较优势”这一术语。

制度是一种“整合资源的资源”、

“其他资源的粘合剂”,在经济社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生态环境则一方面为经济系统提供资源和原材料,另一方面则需容纳经济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在国际贸易领域,对产权的界定、保护和转移过程中,必然涉及对制度要素的使用,这会产生交易成本;而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对生态环境要素的使用则会产生环境成本;如果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代际问题,还会产生相应的代际成本。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成本和补偿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将制度、生态环境(含可持续发展)因素内生化、并将他们作为与传统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的要素,那么,在“生产成本”(PC)的基础上纳入“交易成本”(TC)后,至少还要纳入“环境成本”(EC)、

“代际成本”(IC)等,于是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全成本”(FC)概念。可将全成本系统与它的四个子系统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为:

FC=f(PC,TC,EC,IC)

之所以将其写成抽象函数形式,意在表明全成本并非四类成本的简单加总,而是由四类成本有机耦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需要指出,本文尝试提出的“全成本”概念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成本在全成本系统中的地位可能发生变迁和转换;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许还会产生其他更为稀缺的要素,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纳入由于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新的成本项目。从成本面上看,至少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才是形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虽然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各种成本的计量工作还存在诸多难题,但不可否认,通过尝试着将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以“全成本”的概念统一于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中,在国际贸易的成本和价格形成机制中通盘考虑上述四大成本,可为一国理性参与国际分工、克服国际贸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缓解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现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思路,从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国际贸易中,需要制定相应贸易制度以约束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便于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似乎是没有疑义的,于是,交易成本理所当然地应该进入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中。但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还存在如何化解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矛盾之类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第一,若一国内部的企业出于个体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节省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支付的各种环保费用、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不惜破坏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这给整个国家带来的是“公地的悲剧”,在这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冲突;同时会带来该国经济贸易发展的不可持续,长期看将增加代际成本,于是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存在矛盾。第二,若一个国家出于个体理性,将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则在降低该国自身的环境成本的同时,却增加了整个世界的环境成本,这时出现了单个国家的个体理性与整个世界的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这表现为另一种“公地的悲剧”,原因在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与此同时,从长期看,纷纷向境外转移污染的单个国家行为也会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威胁,进而增大整个人类的代际成本,故存在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矛盾。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本文强调既要将空间外部性内在化、将环境成本纳入到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中,以化解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也要将时间外部性内在化、将代际成本纳入到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中,以化解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矛盾。在形成一国比较优势的机会成本中纳入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意在表明:任何一个企业或国家只顾自身利益或短期利益的狭隘行为,均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只有对比较优势理论本身的成本观作出一种新的综合,方能为解决各国在经贸发展中碰到的机会主义行为较为普遍、空间上的负外部性、时间上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提供对策和思路。而这种新综合,将是笔者近期的主要工作之一。

樊瑛,2007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J].国际经贸探索(12):4-8.

鞠建东,林毅夫,王勇,2004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沦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J].经济学(季刊)(1):27-54.

拉卡托斯1986.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67.

李建德2000经济制度演进大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0-11

林毅夫,李永军2003.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7):21-28、66

铃木2008我们必须把“生态”重新引入经济学[N].经济观察报,05-05(37).

马建英2009.中国“气候威胁论”的深层悖论——以“内涵能源”概念的导入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3):1-8

茹玉骢,金祥荣2008,台约实施制度与国际贸易文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119-127.

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769-770

俞海山2004国际贸易外部效应的表现、特点及消减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5-10.

章铮1998.边际使用者成本:资源产品定价与国际贸易[J].世界经济(11):44-46

张五常,2000,论新制度经济学[A].//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441.

第9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03-03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

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10篇

农业特色经济是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对农业特色经济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甚至将农业特色经济和特色农业两者等同起来。实际上两者有不同的内涵。

首先特色农业是以生产特色农产品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而农业特色经济是将特色资源商品化,并通过对特色商品生产、营销、精深加工。品牌树立及维护等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综合体;其次特色农业的“特色”一般仅局限于地域的物质资源禀赋,而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包括地域物资资源禀赋、技术和人力资源因素、文化因素、品牌因素、市场因素、企业、企业集群和企业家因素。第三特色农业的核心目标是生产特色农产晶,而农业特色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形成聚集特色产业集群的农业特色经济区。第四特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比较优势,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农业特色经济可定义为:农业特色经济是以一定地域内物质资源禀赋和技术、人力资源优势为基础,将区域内农业资源商品化,品牌化而形成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农业特色经济可以是以特色农业生态资源、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形成的特色品牌和特色产业为依托所形成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二、发展农业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

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是由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客观趋势决定的。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是由农业竞争国际化的外在环境推动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生产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一方面,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设置和提高农产品技术壁垒。我国的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很容易受到外国技术壁垒的阻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存在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重金属、商业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发展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农业特色经济,克服国际竞争中技术壁垒的阻拦,适应国际竞争市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日趋饱和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物消费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品种要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发展农业特色经济能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和偏好,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二,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竞争模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农业及农产品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供给相对过剩,产品品种单一。经营模式雷同,大量同质产品和服务充斥市场,使得市场仍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推动农业竞争模式由单纯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因素的竞争,鼓励农产品生产者通过改进质量,发掘特色、深化加工,创新营销来扩大市场份额。

第三,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农业特色经济避免了价格竞争,使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通过所拥有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还可以分享生产、加工、营销中的增值利益。

第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形成我国农产晶晶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品牌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不仅直接代表了特定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信誉,而且还包涵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及对品牌的忠诚,使晶牌产品形成无形的壁垒效应和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具有竞争力:

三、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是由农业竞争国际化的外在环境推动的。

农业特色经济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涉及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E porter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即通常所说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提出,一国的特定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四个关键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两个辅助因素影响上述四个环境因素。

将竞争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特色经济中所谓的“特色”竞争优势本质上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形成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四种因素有: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农业经营企业状况。

第11篇

关键词:整合战略竞争优势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宝钢

加入WTO之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全球化,中国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国内市场上,跨国企业开始转变自己的战略,由直接投资转向兼并和收购,中国企业似乎无力还击;国际市场上,由于市场占有率较低,中国企业也表现出较弱的竞争力。从整合的视角来看,面对国内外市场上的双重竞争压力,中国企业实施横纵向整合战略,是新形势下构建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理论综述

(一)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经历了古典综合论、竞争优势外生论、竞争优势内生论和动态综合论四个发展阶段(陆淳鸿,2007)。竞争优势内生论以企业的内部资源为根基,采用资源战略的原则,企业通过积累与配置异质的、不完全流动的资源来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观可追溯到Penrose(1959)的贡献,他在其经典著作《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中认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RichardRumelt在1982年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内部资源的特殊性。1984年,BirgerWernerflet《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阶段。1995年,美国管理学者Barney在其之前提出的“企业资源是异质的”和“这些异质资源是不可流动的”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分析框架,即企业要想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其资源必须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完全可替代性等四个特性。本文基于竞争优势内生论的观点,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动力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大规模生产的好处,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英国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规模经济解释为大工业规模生产的节约,是指工厂或企业规模与产品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当产量增加时,产品平均成本将降低,这种降低叫做“规模经济”。国内有的学者撰文指出,规模经济是指工厂或企业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成本不断降低,收益递增的一种趋势。

JohnC.Panzer,RobertD.WilligandWilliamE.Baumol(1981)等最早提出了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时,就存在范围经济。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产生的节约。对于在多个行业或产品市场上经营的公司来说,范围经济能节约成本,它通过将资源和竞争能力从一项业务传递到另一项新的业务来实现(Porter,1985)。

(三)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始于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1934)中提出的“交易是制度经济学分析的最小单位”。而后,科斯在1937年写的《企业的成本》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所有发现而产生的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以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科斯理论中提出的交易成本包括三个部分:搜寻和信息获取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履约成本(Coase,1937)。Dahlman(1979)则将交易成本分为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与转换成本。1985年威廉姆森(Williamson)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

整合战略与竞争优势模型构建

在全球化和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必须通过横向与纵向整合战略,发挥中国所特有的国家优势,建立企业的特定优势,以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上进行有效的动态竞争。企业通过横纵向整合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并且产业特征(产业成长期)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调节变量。本文建立的整合战略与竞争优势模型如图1所示。

(一)整合战略及竞争优势

横向整合(HorizontalIntegration),也称横向一体化,是指把在生产—营销链上处于同一个阶段的单位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集团,即公司在价值链的同一层面上获取、整合经营业务。纵向整合是在一条产业链上,上游(下游)企业通过资产的运作,来获得下游(上游)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的控制权。企业提升竞争力,纵向整合也是有效的战略选择,已有研究证明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与绩效之间正相关(吴利华、周勤、杨家兵,2008)。

企业实行横向整合战略,可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以下竞争优势:扩大生产规模,降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实现高效率运营;扩大公司的地理覆盖区域,提高市场份额;快速获得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淘汰一些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产能。企业实施纵向整合战略之后,相关业务内可实现范围经济。企业利用范围经济提高效益,主要通过两类基本经营的经济性来实现:共享活动(经营层相关)和核心竞争力的传递(公司层面相关)(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2004),其中价值链上的活动共享包括内部物流、生产管理、外部物流的共享;核心竞争力传递,即与各项业务相关的一整套很复杂的资源和能力在公司层面进行转移。

行业内的横向整合和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可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首先,可以减少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成本,以及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即降低搜集成本和信息成本。其次,由于与上下游企业形成联盟或并购这些企业,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以及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将大大降低,即降低议价成本和决策成本。最后,纵向整合之后,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可有效地降低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

(二)产业特征与资源整合能力

产业生命周期是产业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一种产业大致可分为产生、成长、发展和衰退四个阶段。在成长期,产出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会迅速增加,并且在促使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也日益扩大;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整个产业系统的平均发展速度,技术进步迅猛并日趋成熟,市场需求容量迅速扩张,各个企业都在扩大生产规模获取超额利润。处于产业成长期的企业通过横纵向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营的高效率运转,并且在价值链上实现活动的共享,实现核心竞争力在事业部之间的转移,从而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根据竞争优势内生论观点,企业要增强其竞争优势,必须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以优化配置利用企业的资源。第一,构筑资源的不可模仿性。第二,增强企业资源的柔性程度(RonSanchez,1997)。

RonSanchez认为,资源柔性可以通过资源潜在用途的三个维度即资源的使用范围、转换成本及转换时间予以衡量。第三,强化企业资源的组织嵌入性。增强企业资源与企业相关度,使企业资源离开原企业时,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能,并使企业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模式、企业所处的战略环境相匹配(饶扬德,2005)。第四,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企业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只有创造性或变革性地进行系统学习,才能够获取新资源,不断地提高资源整合的能力。

因此,产业特征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实施横纵向整合战略,形成竞争优势的调节变量。下文将利用上海宝钢的案例来分析这一模型。

案例分析

(一)宝钢横纵向整合的行业背景

自1996年以来,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钢国,并且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目前仍是世界第一大产钢国,钢铁年产量远远超过美国、日本、韩国。最近几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然而钢铁工业的集中度水平并未出现相应的提高。2002年我国前十家钢铁企业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高达50%,但到2006年已下降至34.85%,2007年集中度水平仍呈下降趋势。

从产业周期理论来看,中国钢铁业正处于成长期,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利润率高,产业进入壁垒低,大量厂商进入,产业集中度低。

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7年,是改革开放初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型工业项目。1998年,重命名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2000年2月,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二)宝钢的横纵向整合战略

进入1998年,当钢铁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时,宝钢开始大规模的横纵向整合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详见表1。

宝钢的横纵向整合联系紧密,并且紧紧围绕主业,每次整合都着眼于提升主业竞争力,垂直整合产业上下游,为主要业务打造安全的产业链。

(三)宝钢的资源整合

宝钢实施横纵向整合战略之后,形成的“一业为主,多业为辅”的相关多元化格局是不可模仿的。同时公司的其他资源也具有较强的模仿壁垒:

第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交易额,公司资金雄厚,每年利润和盈利使得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流量。第二,宝钢在管理模式、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部门绩效评价、信息化、技术研发以及现代化管理技术推广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第三,组织结构复杂化,公司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第四,形成了以技术研发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宝钢的高层注重研发的投入,公司设立的研究院(技术中心)集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于一体,是各种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基地。

宝钢的资金来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本、技术研发融为一体,充足的资金保证了对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研发的正常进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将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宝钢事业;对人力资本的开发投入又大大改善宝钢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模式;技术开发不仅培养一批科研人员,新技术的产生还保证了宝钢的行业领先地位。宝钢整合后的各种资源都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嵌入组织,形成了注重创新和技术开发的企业文化。

(四)宝钢的竞争优势

宝钢的横纵向整合活动形成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市场占有率提高,技术创新加快,生产成本降低,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形成了宝钢特有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收益增加。至2003年,宝钢的精品钢材生产有了明显发展,轿车用钢、热轧酸洗板、管线钢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家电用钢、塑模钢(坯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油井管、镀锡板卷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两成。2004年,宝钢产钢2141万吨,比2003年同比提高7.8%,实现合并利润219亿元,同比增加66.3%。2006年,宝钢已形成2300多万吨钢的生产能力。2007年,宝钢的钢产量、合并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三大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营业收入2277.16亿元,净利润254.6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2.92%。200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6.42亿元,同比上升了10.1%。

第二,公司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出新产品。至2003年,宝钢共组织科研开发项目845项,获授专利182件,比2002年增长36%。2004年申请专利数增长53%;审定技术秘密同比增长127%。2005年,宝钢成长为创新能力最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5%以上的全国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2006年,宝钢实现新产品试制190万吨,新产品销售率达到22.8%,专利申请受理821件,技术秘密2033项,自主创新和自主集成能力不断提升。

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宝钢加强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煤气综合利用、余能余热利用、水循环利用等方面成效显著。2005年,宝钢余能余热回收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利用高炉余压、多余副产煤气发电的电能占总用电的比例达79%。2006年,宝钢股份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04%,吨钢耗新水同比下降15.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32%。2007年,宝钢主要能源、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比2006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钢铁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率为98.48%。

第四,产业链上活动共享,交易成本降低。宝钢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供应链体系的过程中,对铁矿石、煤炭、镍、远洋运输等战略资源的控制能力增强,使交易过程中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等都大大降低,增强了长期抗风险的能力。整合之后,宝钢的供应链呈现出相对较“瘦”的状态,宝钢将一些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协,大大降低搜寻和谈判成本,使其有足够的精力抓主业。

另外,宝钢建成了较完善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公司的整体产销计算机管理系统(B-ERP)完整覆盖销售、生产、质量、发货、设备维护和财务等业务,公司建成了庞大的企业数据仓库。“宝钢在线”是企业开展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等网上业务的平台,加强与供应商、客户沟通,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和搜集成本,极大地提升了宝钢的市场竞争优势。2009年宝钢再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中国内地仅宝钢一家企业获此称号,宝钢已跻身世界钢铁行业前五甲,足见其已拥有了强大的规模和竞争优势。

结论与启示

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产业链和行业内进行大规模的并购中国企业必须发挥资源优势,重新进行战略选择。在新形势下,企业进行行业内的横向整合和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能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同时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以优化配置利用企业的资源,才能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竞争优势,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钢铁行业目前是一个明显处于产业成长期且产能过剩的产业,宝钢通过一系列的横纵向整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大多数处于产业成长期的中国企业来讲,横纵向整合可以提升绝对市场份额,增加对关键价值链环节的控制,并在低成本基础上获得国际竞争力。另外,利用整合战略带来范围经济效益,尤其是学习效益,可以低成本驱动创新,或者以创新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陆淳鸿.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演进评述[J].经济问题,2007(4)

2.[美]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著,吕魏等译.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Coase,RonaldH.TheNatureoftheFirm[J].Economica,1937,(4)

4.Penrose,E.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59

5.PanzarJC,WilligRD.EconomicsofScop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1:71(2)

6.M.E.Porter,1985,CompetitiveAdvantage(NewYork:Thefreepress),328

7.RonSanchez.(1997).Preparingforanuncertainfuture:Managingorganizationsforstrategicflexibility.InternationalStudiesof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s,27,(2)

8.饶扬德.基于资源整合观的企业战略重构[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7)

第12篇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是地区经济增长的载体和推动力,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要的是研究区域产业问题。在以往对区域产业问题研究的文献中,基本上都是主张在区域主导产业理论框架下研究问题。但是对于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及分析框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我们概括为先“主导”再“区域”。他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在区域经济问题上的应用。因此这一类的分析一般是遵从先介绍主导产业的一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然后再引申至区域经济分析的模式。第二种观点我们概括为既“区域”又“主导”。一些学者主张把区域专业化产业与主导产业选择合二为一。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们认为区域经济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经济问题的“微观化”,一个国家要建立一个综合的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一个区域也要建立“大而全”的产业体系。

第二种观点显然是建立在对第一阶段观点的理论反思基础上的,这也是目前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主流。但是这种分析思路并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的一致的逻辑关系和分析框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方面沿用了主导产业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又补充进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分工理论。其综合集中体现为选择基准的综合。这种简单加总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把各项指标水平地赋予不同权重,一个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即使在该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也可能因为对产业关联度赋予较大权重而成为了区域主导产业,显然这种理论分析应用到实践上会带来错误的产业政策。

二、区域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辨析

1.基本概念

(1)区域主导产业

迄今为止,区域主导产业(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国主导产业的范畴来自罗斯托主导部门理论。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他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整个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据此,我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作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的一个范畴,主要是因为现代产业经济关于主导部门理论在区域经济分析的延伸和应用。

(2)区域优势产业

为了研究区域优势产业的涵义,我们首先对“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进行梳理,然后从其定义的发展归纳出其涵义。

“区域优势产业属于资源配置范畴,表示某一地区在某种产业的全国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可通过产业的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来衡量。”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资源禀赋差异。(2)规模经济要求。(3)区域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宏观和中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则是决定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可以说,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共同决定了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形成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在不断拓宽:首先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引入,带来了对区域产业问题研究视角的一个转向,即从单一区域的封闭视角到强调区域分工的开放视角;其次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引入,使我们从竞争力角度来认识区域产业问题。

承接以上思路,本文作者认为“区域优势产业”(Regional Industry of Advantage)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上的具有竞争优势的这样一类产业。这类产业又可分为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

2.理论框架

(1)研究视角

主导产业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是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从一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动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他们的研究视角有两个特点:第一,分析的起点是从单一的国家开始,强调的是各个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共同路径;第二,着眼产业结构演化理论,把产业看成是一个有机体,强调产业具有自身的属性。这种研究视角运用到区域经济层面,就会导致忽略区域差异,强调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殊途同归,强调产业共同属性。

区域优势产业研究兴起于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全球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和蔓延。在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条件下,优势产业的研究视角截然不同于主导产业:第一,分析的起点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随之产生的区际分工和区域专业化;第二,着眼区域经济理论和竞争力理论,主张从区域差异性上分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

(2)理论基础

区域主导产业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经济学中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抽象掉了产业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其理论脉络可追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库兹涅茨和霍夫曼的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脉络则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是利用区域差异进行专门化生产并进行区域贸易,以获得比较利益的理论。此外,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还应包括最新发展的竞争优势理论,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该理论主要研究产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和机制。

(3)政策涵义

罗斯托在分析主导产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必须集中资本,优先发展主导部门的思想。把主导产业思想应用到政策上最突出的代表是二战后的日本,日本从主导产业评选的理论可能性、实现途径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等构筑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体系,为政府制定发展战略和实施产业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帮助日本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起飞。

而优势产业理论,从其比较优势原理的鼻祖亚当・斯密开始就是坚持市场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的经济自由主义者,而倡导竞争优势理论的迈克尔・波特更是反对传统的国家干预和补贴,认为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微观层面的企业而非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国家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就在于维护和优化经济环境。

可见,如同经济学中的其它许多名词,概念之争往往是因为其背后的政策涵义不同所至。主导产业理论更强调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优势产业理论更强调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