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数字化技术

现代数字化技术

时间:2023-09-06 17:0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数字化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数字化技术

第1篇

关键词:现代数字化 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 作用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048-01

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深入,测绘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渐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实现了理论与应用上的创新,并实现了工程测量的现代化、信息化目标。因此,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1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

1.1 便于理解,提高工作效率

地籍测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信息量较大,包含线条、数字等多方面因素,传统的测绘技术无法有效的整合资源,给人们的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而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是将数字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模拟图,不仅能够有效地简化数据表现形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难度,让人们能够直观的了解相关信息。此外,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储存性特征,能够大量存储数据等资料和信息,而且能够科学、合理的整理资料,特别是数字地图的表现,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的信息直接查找,例如:地貌特征等内容,这种方式便于测量人员理解,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即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够一目了然[1]。

1.2 优化资源,有效降低成本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极大地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便利,并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测绘技术通过计算机数据库,不仅能够有效地优化资源,而且实现了数据交换和共享,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和资料,避免重复绘制,达到多人使用一图的目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另外,数据库在方便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同时,也增强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减少了错误的发生几率,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强化了员工团队意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

1.3 提升技能,减少工程时间

由于工作人员已经扎实的掌握传统操作技能,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之后,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促使工作人员技能逐渐成熟,突破分级布网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实现一体化工作,不仅能够减少外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工作负担,而且能够确保内业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因此,工作人员通过娴熟的技术,能够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工程工期,提高经济利益[2]。

1.4 测量精确,为客户提供便利

数字化测绘技术将PTK和全站仪有机结合,将采集的数据信息等保存在PTK手册中,有效的减少传统采集数据方式造成的误差,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作为国土部门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只有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准度,才能够推动我国国土部门工作顺利开展。此外,掌握确切的数据信息,并结合客户要求,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客户要求的图件,并将这些图件进行综合整理、处理,以此来满足客户需要,客户也可以结合自身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设计方案,从而推动我国国土部门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1.5 应用方便,实现实时更新

将数字化地籍测量结果作为基础信息和资料,计算机能够快速、实时的对资料进行处理,将各项资料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对比,深入到各个要素之中,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对,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逐步完善图标,提高国土部门信息的准确度,推动我国国土工作进一步发展。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首先,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进行地籍调查,例如:房产、税收等,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地籍号与地籍图相匹配,国土工作人员借助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地对当地居民以及国土进行管理;其次,国土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室外作业,通过GPS技术使各个街区构成一个整体,获取相关信息,打破地域限制;业内编绘工作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将每天的外业工作获取的数据信息导入到计算机中,便于储存、分析等,工作人员在进行导入之前,要核实草图和计算机的标注,以此确保成图后的准确性。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在连图过程中,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确保调查表、地基土以及实地信息统一;最后,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实现面积分类统计,作为工程工作的基础工作,为了确保其准确性,应分布控制,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准确性[3]。

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必将成为未来测绘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我国国土部门要加大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关注力度,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提高数字化测绘产品的应用水平,进而推动我国国土部门地籍管理逐渐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刘晨华,汤廖文.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0,18(3):259-261.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媒体技术;艺术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74-01

对于数字媒体的定义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有的专家说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和艺术的结合,有的学者说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通过数字化的呈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数字化

数字媒体包涵人、内容、技术、应用。[1](p4)从概念上说,所谓“数字化”就是将信息模式化,变为可度量的信息数字、理论数据,以此为基石建立起一种模型,形成系列二进制的代码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语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艺术创作已将数字影像作为自身的特有语言。这种数字化艺术语言的形成与计算机技术及艺术、虚拟生活场景技术及艺术、网络技术及艺术、远程通信技术及艺术等多种艺术和技术元素密切相关。计算机艺术的重要特征是它的非物质性,这种非物质性来自它的数据库,这是计算机艺术中的“数字主义”。这里所说的“数字主义”不仅仅存在于计算机艺术中,而且还极为普遍地存在于一切网络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其他数字化的艺术样式之中。比特作为最小的原子而存在,它是迄今最小的信息单位。比特之间能很快地相互牵手,可以被复制出N个比特,也可以同时或间隔出现。所有的信息包括文本数据、图像、声响等的结合形成多媒体,多媒体是一种作为桥梁的过渡的词汇定义,说白了它只不过是比特的重复混编而已。能够从更为宽广的视点去分析信息的数字化和艺术化的是数字媒体。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新面貌

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在实现艺术创作的高效进程的同时,创造和展现出了更多令人们意想不到的新奇视觉效果与艺术面貌。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带来的是各种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了各类艺术语言的统一性和百花齐放。在数字媒体艺术的领域里,科学、计算机技术、多种媒体、各类艺术等方面得到了开拓性探索和创意性陈述。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语言状态来看,至少运用了数字化处理、网络传输、生物工程等;同时,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手段远远超过了传统艺术相对单调的艺术语汇,适应了现代艺术家们表达更为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识的需要,也满足了欣赏者更为多样化的审美趣味。艺术创造借助数字技术使作品成为集看、听、互动于一身的综合性文本,实现了多种媒体、多种文化、多种技术和多种艺术特色的交织融合,呈现全新的人文内涵与美学精神。

数字影像是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纸张的品质对影像分辨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数字媒体能够到达150线(150LinesPerInch)以上的网线数品质,以确保印刷品的图文印刷质量。

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与科学技术

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和表达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而传统艺术往往是手工人为的技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数字媒体艺术产生,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产业日新月异的局面推动着数字媒体艺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长而成长。从实质上讲,数字媒体艺术最根源的部分是科技。可以说软件开发、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媒体艺术家不需要掌握这些语言。对于编程设计、动画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家都需要懂得。同样的道理,若要从事电子及网络游戏设计,必须要了解C++、VB和JAVA语言。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说是“技术的艺术性”或“艺术的技术化”。[2](P3)

四、结论

数字媒体艺术语言产生的基础是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而数字媒体艺术的成长更依靠于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进步。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就没有数字媒体艺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体验到的美好经验。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3](P110)

参考文献:

[1]希尔曼.数字媒体技术与运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虎.数字媒体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3篇

数字博物馆也被称为虚拟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实体文物信息化的目标,也为延伸博物馆的功能内涵提供了可能性。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是数字博物馆数字化的又一突破。多媒体技术的记录丰富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纪录片式的影像多视角展示工艺美术艺术品,通过对工艺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多媒体数据档案资料库,是对濒临绝迹的手工艺文化生命的延续。三维计算机建模渲染可以实现虚拟实境,向人们展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庞大信息库进行综合调配,使拥有信息化数字化文化资源的博物馆充分发挥其收藏、传播、教育、保护的功能。依托网络平台面向世界不受时空阻隔,畅通的传递虚拟展示信息。

它反映的是自然和人类文化遗存为主的多种数据源的有序集合,在保存自然和文化遗产,提高民族素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传统博物馆文物数据系统的完善和门户网络平台来构建,在传统博物馆内部给数字博物馆提供运营的办公空间。现代数字博物馆相对于传统博物馆具有藏品存储形式数据化,用户在获取信息时依靠互联网、展览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其周期较之传统展览策划准备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现代的博物馆管理者也都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完成管理工作。传统博物馆的参观动线设计上遵循着公共展示空间的原则,虽然在自由度上有无序和有序之分。对来访者的限制并不大。但是相对于网络访问者还是更加自由。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所需要的知识信息采集。随着终端的多样化,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互联网更加便捷,随时都能对数字博物馆信息进行参观学习,传统博物馆虽然实物展品传达出的情感和感觉更真实。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它固定的地点和必须在工作日到访的不便。传统博物馆所依赖的建筑主体,本身也是一项艺术作品,曾有人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建筑空间独具艺术魅力,文物实物饱受岁月洗礼,传达出人文的情愫。

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主题展览的策划都需要一定人数的工作人员,数字博物馆只要前期采集图像影像,建立数据库的工作做得完备,后期运营只需维护服务器即可。建立文物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在内的全部历史,人类文化遗存的全部本体信息。统筹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大数据共享,数字博物馆在全球范围的建立网络化的博物馆体系,落实“数字地球”理念,加强信息交流互联互通,使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信息高速路”更加畅通。在文物保护方面,实物类文物,尤其是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文物自然寿命有限,由于材料、时间、工艺流程、保存技术等各项条件无法一一满足,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是损毁甚至是消亡。建立数字信息系统,从另外一种方式上延长了实体文物寿命。在需要策划展览的效率上数字博物馆更加快速,工作人员具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能。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则需更多的运作周期,文博知识全面才能胜任博物馆工作,并且实体文物的调运安保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现代数字博物馆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

(一)现代数字博物馆的数字化影像的记录保存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而摸不着的;而另外一部分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显然工艺美术类就属于后者。工艺美术由文化而产生产品,图像展示产品,影像记录生产制作过程,手工艺人影像口述经验经历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完备的记录与保存。数字博物馆不同于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共建的一种生活方式。传统博物馆对工艺美术活动所产生的实物进行收集整理保护,而数字博物馆藏品必须先进性数字化技术的信息采集,图文、影像、声音全方位的记录保存,这样才能在下一环节的博物馆交互设计中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在采集工作前期开展将非常困难,当图文、影像资料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构建完善该项文化遗产存储数据库系统,大数据时代必将带来受众交互新体验。无论管理还是检索都将通过互联网络平台实现。使数字化技术、多媒体的应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活态化的保护是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这使带有时间标签式的记忆保护成为数字博物馆的次优方案。其目标是把重要的文化遗产重点保护起来,把濒临消亡的工艺美术手工艺恢复起来。

(二)现代数字博物馆的影像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功能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数字博物馆存储数字化讯息。数字博物馆还同时具有在互联网络传播、在虚拟空间展示、对受众终身教育的功能。除了直接拍照拍摄获取的图片、影像之外,3D技术运用于生存空间虚拟化,这为虚拟展示提供更多可能。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限制,让更多的受众接受文化遗产的资讯,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健全数据库储备,充分满足人们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使之进入大众视野,了解其内涵、体会民族性精神主旨,使教育真正实现终身化。从而增加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认同感,使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文化中来。现代数字化技术能解决实物和工艺流程双向保护,突显数字博物馆具有的优势。但是,活态化的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我们记录的可能只是漫长岁月中某一时期的状态,进行的也只是历史定格活化石式的展示,对受众来说略显遗憾。具有古老文化气息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前传承方式主要来自民间的家庭式、作坊式、师徒式的延续,对精湛的技艺无形的文化信息,要实现活态化的保护,既要营造全民全社会参与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大社会环境,还必须有优秀的小众群体传承者。

(三)现代数字博物馆打造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平台

第4篇

关键词:茶叶包装图案;设计;创意数字化表现

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各种设计用软件大行其道,帮助设计技术完成了本质的变化。一些软件的使用提升了设计过程的技术手段,例如CAD、Photoshop等,实现了数字语言的交互和人机交互等。当然在现代数字化设计过程仍然不是设计过程之中的全部,如何保证文化和设计高度统一,成了现代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方向,在这里进行茶叶包装的设计创意数字化表现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这项理念进行实现。

1茶叶包装设计图案创意表现基本概念

图案主要是来源于自然,但是在实际案例之中表现,却又高于自然,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对于自然的讴歌赞美。落实到茶叶包装的图案设计之中,应该实用、经济并且美观,结合市场情况和工艺水平,完成图案设计。茶叶包装图案作为自然美的一种载体,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同样应该保证在实际之中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茶叶包装图案不能脱离社会,充分遵从社会需求。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之中,应该将这些要求结合在设计之中,并且将自身对于设计的理解融入其中,将创意进行完整的展现,这才是茶叶包装的整体设计。通常在设计过程之中,设计人员需要满足客户要求,设计过程中会进行相关效果图的公布,保证客户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清相应的设计图案,并且及时提出自身要求。茶叶包装图案设计是包装设计之中的重要内容,无论包装之中使用什么元素,都应该在图案之中有所体现,这也是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有效思考的方向。所谓创意,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解放思维,一方面注意对于生活之中各种元素的总结,将多元素进行总结融汇,便能形成自我的创新能力。落实于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之中,如何实现茶叶包装设计创意数字化?良好的创新能力便是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创新能力,将现代各种元素融入到茶叶这个传统产品包装,形成共鸣才是最好的创新模式,也可以在新时期,帮助茶叶焕发新的生命。

2数字化表现的意义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艺术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艺术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设计艺术已经逐渐转换成为了数字化艺术,不仅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更应该是新血液的吸收。数字化艺术设计是指利用数字平台下的各类软件进行相应的艺术设计形式。在这种大形势下,导致相关设计具备了自身的社会性,也导致了相应的社会审美进行了自我改进,当然,数字化带来的茶叶包装图案设计也属于此列。社会审美发生了变化,这就表示茶叶包装不仅要体现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更应该加入一些现代精神,这也是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思考的方向。茶叶包装图案设计数字化表现使得相应的艺术水平得到了突破,丰富了艺术表演手法。同样在茶叶包装的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传统的茶叶文化,同样也应该赋予新时期的生命意义,这就离不开数字设计技术的支持。

利用数字设计技术进行相关设计,设计人员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应的设计过程,同样可以进行以打印作为主要形式的小规模生产。而且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先进性,可以有效的帮助设计人员对于生产现场进行控制。通过数字化设计技术,很好的改进了设计过程较为漫长的问题。茶叶包装设计图案更为直接而且形象地表现了设计创意,也更好地帮助现代设计人员进行提升。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使用,现代数字相关软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表现了设计人员的奇思妙想,并且很快的将设计理念转换成为了相应的产品。针对于一些特定地区的特定茶叶,数字化技术同样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茶叶市场之中,这种传统产品本身有着自身的文化传承,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更应该进行数字化的设计,使茶叶包装新颖有趣,很好的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有效的赋予了茶叶包装个性化和生产批量小的特点,所以说在进行茶叶包装图案设计过程之中,数字化设计技术有着无与伦比的相关作用。

3茶叶包装图案设计创意数字化表现的实现相关策略

在茶叶包装图案设计创意数字表现的实现过程之中,首先便应该对于相关设计软件有所认识。前文提到过,现代数字化设计的主要体现为CAD设计软件等,设计人员通过CAD软件进行初期的图案制作,保证图案较为合理,然后进行下一步进程。从设计人员的使用过程而言,CAD软件在近些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完善,针对于茶叶包装设计这一领域之中尤为如此。落实于茶叶包装设计之中,因为我国属于茶叶生产大国,所以相关的软件设计逐渐成为了产业化模式,也就是说通过CAD进行相关的设计,已经成为了现代设计人员的基本思路,同时这种基本思路也帮助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进行了有效的自我提升。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善,茶叶包装图案设计之中的CAD应用将会进一步的提升。利用计算机数字化设计技术来进行现代的茶叶包装设计,数字化矢量软件最为便捷的方面便是快捷,而且操作较为简单,可以任意的调整图形形象而不影响图形的精确度,而且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较快,这就使得设计所需要的时间不间断的缩短。数字化绘图软件之中,制图非常精确而且形象。在进行茶叶包装图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于图案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较为准确,并且可以根据茶叶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相关设计。可以先从茶叶包装上的单个图案开始设计,然后通过设计元素来进行相关的图案设计。可以利用数字设计进行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填色预览,这也就方便了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应的操作与进展。在进行单一元素的重复使用之中,传统方案需要进行多次重复作业,但是在数字化软件中,往往是设计人员动用一个功能便可以完成。所以现代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应用代表了先进技术,想要真正达成茶叶包装图案设计创意数字化表现的实现,便缺少不了相应数字化设计软件的使用。

这样可以将一些现代化元素进行更好的融入,将茶叶的大环境放置在整体构图思维之中,都可以提前进行设计图的展现。在进行具体茶叶包装图案设计案例中,想要充分表现数字化,首先应该对设计单位的具体要求,要成熟于心,然后是相关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在茶叶包装之中,应该体现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茶叶包装向消费者表达一种购买意愿,而且将设计人员对于茶叶文化的理解融入其中,在作品中全部展现。实际设计过程之中,往往应用了较多的软件,这些软件很好的帮助相关图形进行了使用过程,并且很好地确定了茶叶包装的主色调等,例如黑茶应该使用黑色、红茶红色等,每一种色彩都有着自身的表现能力,更应该进行准确衡量,如何在对于茶叶进行准确表述的过程中,同样还能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创意。数字化软件可以实现了信息的交换,在设计过程中,一共是三方,三方的共同信息都会在设计作品之中得到体现,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数字化设计模式便是沟通最好的渠道。茶叶包装设计想要真正的实现自身的数字化,离不开数字软件的使用,也离不开设计人员的努力。在这里,探讨了,茶叶包装图案设计创意数字化表现的实现,想要真正的促进实现,设计软件和设计人员两个元素缺一不可,希望我国的设计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提升,帮助现代茶叶设计能够有较大的提升。

4总结

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茶叶包装设计水平?这是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应经进行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茶叶包装图案设计创意数字化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建立相关思考,成功进行有效的自我提升,帮助现代茶叶包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蕊.艺术设计创意教学的数字化网络体系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4,(10):142-143.

[2]束立茹,王强.浅析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茶文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7).177-178

[3]黄伟斌.图案设计应求“变”--以植物写生变形创意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2013,(11):52-53.

[4]冉剑.浅析中国现代茶叶包装设计[J].教师,2013,(08):112-113.

第5篇

【关键词】数字测绘;应用技术

1.测绘工程中的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

1.1测绘工程中的数字化成图手段

测绘是测绘工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测绘工程传统的工作之一,但是对于工程图及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则必须实施野外测量工作。野外测绘是一项艰辛且复杂的工作,其周期通常比较长,因此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数字化成图手段的出现,解决了野外测绘的难题。运用数字化成图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地图的质量,保持较高的精度。同时,运用数字化成图手段在工作流程简化方面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测绘变成简单易做的工作。此外,运用数字化成图手段,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对测量数据的存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模式,即电子平板模式及内外业一体化模式,其中内外业一体化模式是常用的一种模式,它可以借助全站仪及电子手簿等相关的设备,其精度较高,操作简单,因此比较受欢迎。

1.2测绘工程中的地图数字化技术

以往,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技术,在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中,很难完成输入,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出现,顺利地解决了大比例尺度地图的输入问题,运用扫描矢量化仪器及手扶式跟踪数字化,就可以对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进行输入。大部分的扫描仪器可以对地图中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实施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处理具有高效、便捷以及准确等特点。对地图信息实施数字化处理是目前设立GIS系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而所需的时间也比较多,因此相关的测绘工程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快数字化处理工作的速度。

2.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技术相比,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数字化测绘成果,客户可以利用数字化测绘成果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应的设计与规划,比如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的规划,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规划等等。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测绘对象主要的外貌及形象完整的展现出来,使测量人员一目了然,同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因而可以改变传统测绘方式存在的一些缺陷。

(3)成果能够以多种形式输出,当计算机与显示器及打印机进行连接后,能够将各种需要的资料信息全部显示并打印出来,例如,借助打印机能够打印出数据表格,若是对绘图没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时,也可直接用打印机将图形打印出来。此外,将计算机与绘图仪进行连接后,能够绘制出满足用户要求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图。

(4)运用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对各要素实施数据加工,形成各种不同用途的图件产品,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数字测绘应用技术

3.1数字地球

很简单地来说,数字地球就是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信息等,加载在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照数字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里面,任何人或者任何机构都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其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数字地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也是相当的复杂,同时涉及的部门是非常多的,而且是不可能有一个部门能独自开发并且可以独自来承担所有的工程,数字地球,它包括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技术和众多应用部门的整体结合。测绘是作为地学和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处理,给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信息货物等工作已历史性地落在了测绘工作人员的肩膀上。可以这样子说,数字地球开始于测绘。

3.2野外数据采集

软件、硬件功能齐全、完善。野外操作,从控制点的输入到定向、检查、支点、碎部点观测,可以由全站仪本身的储存功能来完成,避免了由于手工记录而造成的错误。另外,全站仪的种类繁多,索佳、宾得、南方、苏光等仪器更新加快,功能质量提高,操作更加便捷,存储性能加强,这些变化给测绘行业带来了极大方便,从速度、质量、劳动强度以及工作效率上都有了飞跃的发展。

图形编辑主要AutoCAD等为平台的二次开发软件为工具,对所测的图加以绘制、编辑绘制和整理。在数字化处理软件中,把生成的图形按照实地相关的位置相似、准确地呈现在显示屏上,而且颜色分明,一目了然。这是各类地物分放在不同图层的结果,对今后制作各种专题地图十分便利。对于错误或者不完善之处进行修改、补充,还可以对地理名称、街道名称、建筑物层数结构等进行各种注记,也可以绘制上独立地物符号、斜坡、围墙、铁路、栏杆、篱笆等现状符号,这些数字化测绘软件具有强大而完备的功能,操作简单、容易使用,还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特性,即使用户有非规范操作也不会对系统本身构成任何伤害。因此,用来进行图形编辑十分方便。

3.4数字摄影成图

数字摄影成图可以说是未来数字测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拿摄影测量本身来说。从测绘的角度上来看,数字摄影测量还是利用了影像来进行测绘的科学技术;而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视觉科学的角度看呢,它是利用影像来重建三维表面模型的科学与技术,也就是在“室内”重建地形的三维表面模型,然后再模型上进行测绘。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它与原来的摄影测量没有区别。因而,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整个的生产流程与作业方式,和传统的摄影测量差别似乎不大,但是它给传统的摄影测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数字摄影测量已经在我国的某一地区取得了试验性的成功,在不久的将来数字摄影测量将会得到推广和普及。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摄像,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建立地面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一个测区较小,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

3.5提高了数据精度

在应用地图过程中,每个用户都希望获得现实的、完整而准确的数据。每个部门对数据的精度、流通性、完整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个单位不同的应用项目,对数据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很难以某种数据值来确定统一的精度标准,现在的做法是采用“数据质量报告”的概念来描述所了解的数据精度。包括空间数据精度、属性数据精度、逻辑一致性、数据完整性和层次关系等内容。

第6篇

【关键词】现代数字;技术;水利施工;管理

1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几种现代数字技术分析

1.1卫星定位技术

这项技术从20世纪产生到现在已有很长历史,不仅有着很高的定位精度和极快的反应速度,而且可操作性好,数据信息可靠,能很快为使用者得出目标三维坐标,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覆盖,能24h为工程提供各项信息,包括地理、时间与空间。它作为最主要的现代数字技术之一,正不断成为工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它形式的定位系统,如无线电定位等,卫星定位具有更高的精度,且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借助卫星定位技术能对目标区域水文地质实施有效监测,进而达到防灾减灾和实时监控的作用。

1.2地理信息技术

该技术以基础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地理数据分析与模型分析,为工程建设及其管理提供实时信息,并能绘制出三维图形。运用这项技术还能实现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使它成为工程建设及其管理主要手段之一。技术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管理,把数据呈现给相应的管理人员,国家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就在这项技术的支持下成功绘制了比例为1:25万的电子信息图,同时和不同省市的相关机构实施数据信息共享,以此对水利工程开展整体规划上的动态监管,有效提高了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避免重复生产数据等方面的额外成本,为信息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地理依据。另外,利用这项技术还能形成水下地形图,同时生成相应的数据,对水文地理信息进行预报,以此为河床演变的研究提供可靠基础,并为工程的建设及其管理工作建立信息化平台,促进工程建设及其管理的现代化目标的逐步实现。

1.3通信网络技术

从水利工程角度讲,通信网络如同一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在它强有力的支持下,能使水利工程信息得到可靠、高速且准确的传播。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工程采用通信网络使它们的信息连接到一起,针对信息量相对较大的借助网络技术来汇总和传输,同时对各项资料予以存储管理及传输交换。

2现代数字技术在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优点

2.1准确性和丰富性

水利工程建设中,借助数字化采集与管理,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料实施准确与快速记录,除了施工质量方面的信息与资料,还包括施工进度、施工安全与成本控制。另外,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的其它信息与资料,比如日常巡检、各部门或班组自检与互检,以及对各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后形成的资料,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也能进行直观且完全的存储,这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竣工验收和结算也作为施工管理重要内容,其数字化技术实际应用效果同样极为显著。

2.2广域性与快速性

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人力监督的方式,与之相比,数字化的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作业面全程、全范围、全时段的监控,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施工管理的时空范围,同时还能实现对施工作业面的有效监控和记录。而对于施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资料,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查询和筛选,同时能够实现资料在业主、监理以及施工方之间进行快速高效流动,从而增快信息交流的速度,大大地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

2.3整合性和易管理性

在水利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模式中,所有资料都是以数字文档的形式出现。从资料员到项目经理,均能清楚、详实的对管理资料进行有序的归档和整理。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种资料,通过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将其整合起来,从而建立企业和项目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可以快速地实现对资料的查阅,同时也为后续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大量的经验和数据支持。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对数据库中资料的分析评估,总结出各类相关的指标和数据。

3实例分析现代数字技术在水利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3.1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为泄洪部分、引水发电部分和混凝土坝。其中,大坝工程复杂,需完成包含浇筑、帷幕灌浆、结构安装等在内的多个任务,其施工难点有:工程量相对较大,工序多,不同工序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施工进度做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规划;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是整个施工过程均可追溯,同时还要做好施工设备的动态监控;对于混凝土工程,防裂始终是重点所在,对此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有效措施;对于固结灌浆施工,它属于隐蔽工程,为切实保证质量,要对浇筑与灌浆做合理安排和协调。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采用以WAP为基础的系统对大坝工程各环节实施管理。

3.2现代数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2.1系统基本模式

该管理系统共有三个层面,即客户端、应用层和数据层,其中,客户端还能进一步划分成手机端和PC段,在应用层中,可通过WEB服务器对WEB与WAP页面进行同时设置,客户端通过HTTP或WAP协议能对既定页面进行访问。WAP网站所涉及所有动态内容都要存储于数据库当中,对网站进行的维护与更新,需要由WEB来完成。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WAP与WEB同时使用同一服务器,当然也可以使用各自不同服务器。

3.2.2系统应用功能

对WEB与WAP进行结合能为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包括信息查询、信息、数据采集与分析、多级别审核。(1)信息与查询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WEB最新通告,同时对项目施工做合理化的安排。其它人员可以采用对WAP进行访问的形式收集页面信息,WEB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及综合管理,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想要的信息。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无论是信息获取还是访问,都需要将WAP作为重要基础,以此对原材料的生产及运输、仓储质量控制和温度控制、动态灌浆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时间或者是分类别的进行查询及浏览。(2)数据采集在以往的数据采集中,需要由人员填写相应的纸质表格,而本工程在WAP系统的支持下,可以自动完成对数据的采集与提交。通过这种该方式,不仅数据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而且还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减少人员工作量,并杜绝在填写表格中产生的错误。数据采集内容为:①仓面信息,采集包含基础面缝隙、预埋件、浇筑和外观质量等在内的数据信息;②工序质量方面的信息,如模板与钢筋施工工序、止水片施工工序、排水施工工序、铁建施工工序和内部观测工序;③浇筑高程及定位等方面的其它类型数据。(3)多级审核在大坝施工质量管理中获取的所有检验数据都要进行多级审核,也就是根据数据的类型,进行不同角色间的反复审核。此时初检人员在完成基本的数据采集之后,向复检人员上报审核结果,完成审核后,由复检人员向终审人员上报复检结果,最后在审核结束后把结果输入至数据库当中,生成相应的验收报告。在以上整个检验进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到准确无误,同时给予相应的评价,之后才可以继续向上提交,如果不准确或没有进行评价,这要予以驳回,提出反馈信息,由初检人员及时处理。

第7篇

关键词:观察;拓展;效果;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89-01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面对信息时代的崛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高科技的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已被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引入到教育领域。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对实现我国政府的科教兴国战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区的民族教育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的制约我区的教育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我区教育部门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数字化教育技术当作我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以实现我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数字化物理教学首先是指在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或者是物理实验中广泛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仿真实验扩大物理实验的内涵,拓展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大量使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图线是新教材的特点。今年,我校有幸成为我区数字化教学试点学校,从而实现了数字化教学,为我区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尝试模式,为每一个普通的学科教师走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铺设了一条方便之路。作为全区试点学校教师我在这里对数字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谈几点:

一、利用数字化教学的表现力,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的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仿真实验扩大了物理教学的内涵,扩展了物理教学的教育功能,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率。在传统教学观察中,学生的感知较模糊,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在数字化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观察,提高学生的效率,利用媒体的可控性,把要点强调,让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就会牢固地掌握每一个要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数字化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

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一般是用教学挂图,或者结合模型讲解,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运用数字化可视技术容易让学生理解,即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楚,这样就化难而易。

三、利用数字化教学,可以创设情景,拓展思维空间

随着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功能全面增强,为物理教学在实验内容上更多情景的展示带来了机遇。拓展了物理教学的功能。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

知识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象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数字化教学工具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可以提供悦耳动听的音乐,这些要素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数字化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在实验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

以往教师在做物理实验时,教师往往是在前面做演示实验,在做的过程中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步骤,最后得出结论。但是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只有坐在前面的少数同学能看清老师的操作过程。当我们用了数字化系统后,就可以把整个实验搬到屏幕上去,我们利用Flas,或者视频每一个步骤都可以清楚的投放在屏幕上,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让同学们看清楚每一次操作。

第8篇

[关键词]城建档案;数字化

一、新形势下城建档案数字化工作出现的问题

(1)全面收录的问题。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收录数字化信息的程度,是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就目前的收录状况而言,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收录的城建档案数字化程度很低,大部分还停留在纸张的阶段。这就为数字化的著录工作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2)有效利用问题。城建档案全面数字化工作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人们充分地利用这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随着工程建筑的大量增加,新形势下这个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总体而言,城建档案的利用效率一直是偏低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3)计算机网络传播技术应用与发展为全面数字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城建档案全面数字化是新时期城建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发展不仅给原有的工作带来新的影响,而且还将使某些旧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新形势下城建档案管理全面数字化的必要性

(1)城建档案管理全面数字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走向。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信息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城建档案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增加科技含量并结合本身的优势,保证工程竣工档案的完整、准确、及时归档,丰富馆藏量、丰富原始信息,在市场条件下,把城建档案工作作为信息产业来管理、开发和经营,走上科技强档之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和手段,建立档案信息,方便对各地用户随时对档案目录、数据进行查询,消除时间、区域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使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价值。

(2)城建档案管理全面数字化是档案异地备份的前提条件。城建档案对于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的意义,一旦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者遇到煤气泄漏等应急事件后,城建档案资料的完整可以为实施营救、制定对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鉴于我国一些地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国家建设部提出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的思路,即有计划地将本地区的城建档案进行全面数字化加工以后,与相隔较远的另一区域相互备份,具体的是采取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一一映射,比如说黑龙江省对应的是河南省,哈尔滨对应郑州,齐齐哈尔对应开封,牡丹江对应洛阳等。因而,城建档案全面数字化势在必行。

(3)城建档案管理全面数字化是高效提供利用的必然要求。城建档案数字化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发展,使传统的档案由本册式档案变为蕴藏丰富的现代化信息资料,使档案内容变得广泛和多样,给档案信息赋予新的内涵。数字化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经济建设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城建信息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各阶层对城市建设信息的利用日益频繁,社会理念由封闭变为开放,城建档案的现代数字化管理可以为各企事业单位、各机构以及广大市民最高效率地提供准确的档案资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减少经济损失。

三、新形势下城建档案管理全面数字化的实施策略

(1)思想上重视。城建档案主管部门要把档案管理与城市建设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在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应将城建档案管理内容纳入城市建设管理序列,把是否具备完整的技术档案资料、档案管理部门是否验收合格,作为能否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之一,为工程档案的接收把好关。另外,还要及时对采集的数据、收集的文件采用自动化的电子扫瞄等方法,进行输入、校对、管理,对能形成档案的资料进行严格梳理,层层检查,保证原始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效性,为档案管理工作全面转向数字化奠定基础。

(2)资金上投入。资金是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基本保障,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财政部门要充分考虑新形势下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更新现代化设备,为档案的数字化提供硬件上的保障。同时,要避免长期一成不变,应该建立年度递增机制,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城建档案管理的实际要求,每年递增财政投入,确保设备的更新与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同步。当然,也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避免出现重复购置等问题。

第9篇

关键词:现代数字技术;GPS技术;水利

1、前言

由于水利项目施工成本费用较高,步骤繁琐,容易被环境所影响,所以其管理难度较大,将数字技术融入使用到水利施工管理中,能够管理更为细化、更为充分。下就水利施工管理环节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探究了数字技术的应用效果。

2、常见水利施工控制数字技术

GPS数字技术。GPS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一段时间的应用,但在水利施工控制方面,其仍属于新兴技术。GPS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精准度,其测量结果几乎不会出现偏差,即便发现偏差问题,仍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很短时间内发现、上报以及处理问题。这是由于GPS技术的运行依靠的是卫星定位技术,测量精准度较高;三维GIS技术。该技术系统是由诸多模块构成,比如说基本查询、地形地貌展示以及图属互查模块等等。将三维GIS技术应用到水利项目施工管理阶段,可通过三维技术手段以及已有的水利项目数据库模拟水利项目情况,同时根据地理信息技术手段综合性质的判断水利工程数据信息,从而集中体现出三维GIS系统所具有的浏览、查询以及分析等功能,从而通过三维GIS技术,了解以及掌握水利项目的施工进度与各设备的使用与养护现状。

3、现代数字技术方法于水利施工阶段的管理方式

3.1可加快施工作业进度,同时提升施工质量

对于水利项目来说,施工进度是格外重要的,由此可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加快施工作业进度。在水利项目进度控制方面,可以用的数字化技术有GPS全站仪、CAD以及天正等软件,也就是使用GPS全站仪开展工程测绘以及地貌抄测工程,同时提升其于天正以及CAD软件的关联,从而防止地形或者是天气等不利因素出现,保证日常管理。分析探讨一体化结果的过程中,可通过坐标以及高程等数据资料建立起三维模型,从而使施工管理方了解施工现场的高程以及坐标数据,达到掌控施工质量的目的。除此之外,施工管理方还可以利用各种数字技术,了解每日现场进度,同时科学对比原定施工建设计划,掌握施工进度偏差,例如,水利项目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防水材料以及混凝土材料,就此可通过GPS监控仪器了解掌握各个作业面浇筑、铺设的整个过程,并利用该设备精确捕捉各个微小形变,同时将所获取的数据及时收集、整理以及反馈。项目管理方需对数据进行反复认真观察,这样就能够及时的发现不正常的数据,之后管理方需对形变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以防止质量问题出现,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有利于监理管理体系

水利项目施工建设除了会受到环境以及地势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所以一定要提升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就此需利用数字技术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比如说通过数字技术建立远程监控以及多媒体传输系统,从而使整个施工建设环节均得到监控。另外,还需要在水利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安装使用摄像头,比如说人员密集区域以及施工区等等,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利用监控系统了解工程建设情况,记录施工过程,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违规施工人员,并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及时的了解原因,大大提升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4、在水利施工管理环节,更好的应用现代数字技术的措施、办法

通过现代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能够弥补过去在地域选址方面,以及传统图纸设计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的处理各项数据,编制出准确性更强数字控制网。进而可利用该数据网,精准布设各个结构物的防线,降低水利项目的后期施工难度。为了确保控制网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一般需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控制边长。在水利项目大地控制方面,需严格控制边长,这是由于长边直接控制着整个网面,若长边过长,则会致GPS控制网发生故障、异常,若其过短,客会导致控制网的范围有限,导致测量工作难度提升。另外,在对接收频率进行控制时,可考虑选取双向频率接收方式,从而避免由于长短边不一而导致的测量难度增加问题;做好信号控制工作。在构造GPS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信号接收频率的控制、选择,这是由于卫星信号是时强时弱的,必须要把握住卫星信号较好的阶段开展数据采集工作,从而提升数据收集的实用性以及可靠性。另外,还需要对信号接收装置进行定时的检查,从而确保其工作状态,如果发生需停止数据采集或者是信号异常现象,需马上度问题出现原因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若是同一条边的测量差距相当较大时,首要应对信号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问题。提升增加观测次数。相关贵帝国中要求,各个控制点的测量记录一定要超过两次,并保持在一千年之内,使两次测量误差不超过0.5%。如果测量距离过长,可通过多次测量等手段来提升结果的正确率。在对大地进行测量时,需对各个控制点进行重复测量。

5、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数字化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4-0000-02

E时代的数字化技术高度发达,互联网信息日新月异,加上教育部门对学校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配备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显得十分的必要和重要,计算机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议题已摆到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面前。以往的老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是单纯的老师传授解惑,学生是被动地学习,产生了不少的厌学学生;而当代的教学理论强调知识建构的合作,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生生之间建构意义时是互相的,学生自愿去深入学习。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数字化教育技术,能够在数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先进教学理念的优势。就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来说:作为学生学习中的主要学科数学来说,因其周密的知识系统性,相互链状结构性,以及在学习色的逻辑性,科学性,有它独特的特点。所以,在数字化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如何发挥数字化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我们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要任务。

一、数字化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

课程整合将数字化技术看作是各类学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现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数字化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数字化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并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一)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数字化技术与数学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通过不同的任务,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把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数字化技术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认知手段。在与数学课程整合中,强调学生把数字化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要求数学教师对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要应用自然,顺手。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在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要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看成是数学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

二、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激发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

初中的数学知识相对其余学科比较抽象,内容不断增多,难度不断加大,以往的老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为主,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资源困乏,学生学的乏味,没有学生探索的环境,教师为了提高成绩,担心学生不会,所以讲得多,满堂灌,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就很少,因此只能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思维没有训练的机会,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不理想,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最能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还可以排除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充足的精力,让学生在愉悦快乐的气氛中进行敏捷思考。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全等三角形”一课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例子,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全等形的概念,之后让学生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相关的概念,也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轴对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列举出自然景观、建筑物、分子结构、艺术作品、窗花等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对称现象的无处不在,通过多媒体列举出的这些图形,引出轴对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形式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活动原先只有教师主宰,教法单一,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接受的境地,而借助多媒体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从原先的“传道、授业、解惑”模式向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纯的死学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不仅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且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进行矩形的性质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矩形的边、角、对角线三个知识点进行探索、讨论,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际生活中矩形的例子,通过多媒体动画,在大屏幕演示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让学生观察角的变化,当其中一个角变为直角时,让同学们观察现在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通过上面的探究,学生很容易得出矩形的性质,然后教师进一步把矩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比对,以加深理解。紧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题型丰富多样的、由浅入深的练习题,如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为丰富,学习途径大为拓宽。《新课程标准》中把现代数字化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手段,应用数字化技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去。将数字化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当今的数学教师应熟知现代数字化技术,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让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

四、新课改下数字化技术整合数学教学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一)通过数字化教学与数学课程整合,确定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已不会也不可能单一局限在是学校课堂这一渠道。而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提供给数学的,从广义是来说,都是数学课程整合资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数字化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数学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大家都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应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些理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

(二)通过数字化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真正掌握知识点,所以教师在日常备课时考虑的应是如何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总是只强调掌握“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而不太考虑学生如何去应用定理证明。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数据、信息以其他重要资料,这些数据信息的管理关系整个电力工程建设,也将影响到未来的电力工程管理,只有强化档案数字化管理,才能最大限度上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化利用,从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一、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数字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现代高端科技,实际运行中体现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不仅能妥善地收集、记录、存储以及分析数据,还能实现数据的传输与综合应用。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高度的快捷性、时效性、网络型、高速性等优势,特别是档案的数字化存储与管理能让与电力工程相关的数据、信息等同电子文档的形式储存,并通过网络系统将数据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不仅能节省数据管理工作成本,也方便资源的共享、分享与交流,为电力工程的施工、扩装、检修等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从而使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有所依据、有所依托。现阶段,档案数字管理技术已经形成高端的数字处理软件,能用来生成、处理、归档各类文件,深层次提高了档案数据处理水平,推动并实现档案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电力工程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推动电力工程建设同现代高端信息科技的有效整合与运用。电力工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更加高效地运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效率,为电力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电力工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未来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势必会带动整个社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电力工程建设也必然要融入这一潮流。

二、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1.创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主要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要想实现数字化管理,首先应有一套健全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这一系统为基础来发挥多重管理功能,实现高效管理。第一步就是信息系统的创建,优选可扩展性良好、方便维护的应用型支撑平台,这其中应积极学习和借鉴一些已经成熟运用的、实践证实了具有实际成效的平台,例如:业务架构平台、系统集成平台等,都属于功能优良的支撑性平台,能有效支持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而且以此支撑平台为基础,还可以实现同其他管理平台的联系、对接,同时要确保所选择的系统或平台能发挥多元化的管理功能,例如:信息的存储、记录、检索、浏览等功能,从而体现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为档案信息系统的升级、优化管理以及多种管理功能的完善创造条件,支持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2.创建完善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为了确保档案数字化建设逐渐走向完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创建一套专门针对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则制度、规范体系,从目前来看,数字化管理制度远远落后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出现问题时无所依托、无所解答,导致档案管理出现更多问题。对此,电力企业就要建立健全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规范,让档案数字化管理有所依据,有了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担保,才能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效率,例如电力工程电子档案编制操作中,对数据的格式、文件的存储位置等做出统一的规定,才能使后期的电力工程档案信息管控有参照、有依据,也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提高档案管理数字化水平

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最关键的是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水平,也就是要掌握先进的现代化数字管理技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电力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吸收引进人才、内部人才培训等方式来想方设法提高档案管理人群的数字化水平、信息技术水平,使他们掌握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能熟练、灵活地驾驭信息技术,为企业努力培养出既具备数字信息技术又掌握档案专业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不断地丰富、充实、扩大企业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电子工程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先进的人才力量。由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新型技术不断取代旧技术,这难免对电力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样才能真正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力量。

4.积极吸收引进先进数字技术

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更新,要想实现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高效管理,就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此需要电力企业要积极重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的更新与发展,走在数字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科学地应用数字技术,提高电力工程档案数据化管理水平。

三、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效果分析

1.实现个性化、精细化信息服务

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创新服务方式,逐渐为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提供了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不仅能为电力企业自身提供及时、所需的数据信息,也开始面向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多元化的服务,一些关键性的电力档案文本具备更加完善的信息,例如:数字、照片、视频等,这些信息支持档案的开发与应用,客户与企业之间不分距离、不分时间都能享受到细致、到位的信息服务,提升了客户对供电服务质量的评价,为企业赢得了更好的市场地位。

2.达到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充分利用电力工程档案信息系统平台,并在此系统上开通集团企业的网站,集团企业针对一项电力工程利用网站上传一些重要的文件,关键信息,各个子公司、职员等都能充分借助其信息来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建设进展,以及自身的工作安排,达到了档案信息的互联互动与互助交流。而且档案数据不分时间远近都能统一存储在信息系统中,方便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检索回顾,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力工程档案数据信息网络系统,为整个电力企业的管理与监督提供参考和依据。同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模式相比,数字化档案管理节省了人力、物力等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防止一些珍贵、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料形成死档,体现了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四、结语

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技术科学应用的结果,必须强化档案数据信息的科学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数字管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掌握先进的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提高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支持电力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薛四新,彭荣,陈永生.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梁惠卿.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和数字档案概念辨析[J].档案管理,2013(1):38-40.

[3]王向明.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复旦大学,2010.

[4]张美丽.如何做好电力档案数字化编研工作[J].兰台世界,2012(4):123-123.

第12篇

关键词: 信息化 党校图书馆 机遇 信息共享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数字资源作为一大核心资源,在带来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使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党校图书馆而言,只有适应时代潮流,拥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才能满足党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促进党校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在不断完善原有现实馆藏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设党校数字图书馆,实现原有馆藏信息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有机结合,已成为当前党校图书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信息化时代对于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图书馆学各领域都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资源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它凭借着信息的真实性、获取信息速度快、节省资金、范围广的特点深得读者的好评。随着科技社会日趋鼎盛,读者信息的需求量也相对增加,恰恰是这个原因,使党校图书馆内部出现资源短缺、信息不全面等现象,如何完善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更新图书馆,提高采访文员的素质,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思想观念。要一改往日图书馆相对封闭、单一的传统观念,信息社会,网络应用广泛,要求在思想观念上也要与时俱进,将现有的图书馆信息与外界相连,使图书馆能面向社会大众,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将图书馆建设成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的现代信息交流平台。

(二)基础设施方面。信息社会的网络资源极大丰富,给图书馆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也需要其顺应时代的潮流,注重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图书馆管理模式向信息化转变创造物质和技术基础。

(三)馆员素质方面。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充分胜任如图书采购、编号等原有工作之外,还要提升自身的科技素质,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诸如网络导航、网络信息资源采集及分析、网上咨询等现代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资源管理技能,以适应现代数字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需求。

(四)功能多样化。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对电子信息资源的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文献信息的类型,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资料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光盘、电子期刊、网络图书馆等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数字图书馆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

二、党校图书馆面临的信息资源问题

图书馆信息化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运用多种技术,开发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进入实施阶段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对图书馆的网络状况、档案管理现状、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等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以上调查,掌握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人员技能、读者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图书馆馆藏与同业竞争者的特点,设计出一套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满足读者需求、具有本馆特色的方案并加以实施,则如此一来,方案经过详细的调整与论证,避免了投资不当造成的浪费,同时又能满足读者需求,充分利用自身馆藏资源,使之建设成具有特色的信息数据库,如“中国高校科技信息网”“台湾名人录数据库”等,这些专题数据库都是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的特色数据库,实用性强,颇受读者欢迎。

党校系统图书馆发展方向,是从党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符合党校科研需要的现代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但当前仍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1)信息资源的标准及相应的规范设置问题,确定信息资源的标准问题是党校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信息资源共享能否实现。当前,我国尚未制定对信息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党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只有MARC标准格式建立书目数据库这一方式可供使用,除此别无其他统一标准。而只顾自己盲目创建数据库,则很难保障今后相互间数字信息的互通和交流;(2)资金问题。建设党校数字化图书馆,需要购置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开发网上资源等,这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不足,很难开展党校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系统的建设工作。此外,还面临着知识产权的界定、信息资源准确性判定等问题。

三、抓住机遇,实现信息共享

(一)制定信息资源建设的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信息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建立党校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确保相互之间的无障碍信息互通和交流,获取数字化信息的便捷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党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早已对该领域进行研究,比较典型的成果有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项目、资源描述框架等,将其诸实践,已初见成效。我国应对此高度重视,加快制定通用、开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加强合作,重视研究。由于党校的特殊性,在党校系统内开展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共建更具可行性,加强合作,联合共建,可以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并可以实现相互间的资源共享。此外,随着近几年来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推进,数量增长迅速,但相互间资源的相容程度低,造成读者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加强研究,使各种信息实现无缝连接,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确保资金支持。建设党校数字化图书馆,需要购置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开发网上资源等,这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为尽快实现党校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保障足够的资金支持。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定期举办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掌握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

建设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应对信息时代新挑战的有效举措,各党校要引起高度重视。当前,数字化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为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建立起完善的党校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平台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提高,党校系统应进一步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的方法,从而构建起高效能的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此外,还要充分分析读者的需求。档案信息化的实质是档案由保管向利用的转变过程,是以服务大众,传播知识为其根本目的的工作。当前一些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一味地求大求全,却忽视读者真正的需求,使得数据利用率低下,大量设备闲置,许多前期工作也没有产生作用。因此,要建立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思想,通过调查表格和软件统计的方式,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再有针对性地开发数据库,积极提供网络服务,利用网络优势,与读者建立远程联系,随时提供读者需求的各类信息。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党校图书资料文献的职能逐渐多样化、信息化,图书文献资料的功能大大加强。尤其是计算机进入图书馆管理系统,馆际协作,馆际互借,图书文献资料信息共享,既扩大了信息量,又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在海量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齐所有的信息资源,这就促使图书馆在进行馆藏建设时,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图书馆只有适当突出本馆特色,建设个性化馆藏文献资源,通过提供个别、差异化服务,才能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中彰显自身独特价值。通过特色馆藏、特色服务、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图书馆,为党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特色服务。

参考文献:

[1]罗贤春.经济信息分析研究[D].湘潭大学,2002.

[2]潘菊英.图书馆电子期刊许可使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3]丁国栋.BPR管理理念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