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对策

风险管理对策

时间:2023-09-06 17:0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管理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风险管理对策

第1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全新护理模式的建立,培养让医院放心、让患者满意的护士一直是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重点,而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护理带教工作中灌输安全教育和风险意识又是重中之重。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它贯穿着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临床带教风险管理是指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对病人、家属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的行动的过程。目的在于对带教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家属损伤的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确认、评估及采取正确的措施,通过持续专业的、法律的教育及培训,让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了解自己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可能被病人的情况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以降低风险的发生[1]。

1 临床护理教学中容易引起的医疗纠纷

1.1 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带教老师的法律意识淡漠,未能意识到带教中也可能会侵犯病人的权利,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人员编制紧缺,工作任务重,实习后期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单独操作。

1.1.1 忽视或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未征得病人同意的情况下,暴露病人身体的隐私部位,向学生讲解或操作演示。如进行导尿或护理查体,忽视此行为已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

1.1.2 忽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带教老师让学生给病人进行操作前,未征得病人的同意便让学生操作。

1.1.3 忽视保护性医疗制度,带教中不注意选择效果评价的环境和方式 ,在学生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中或者操作结束时,当场进行评价,对一些存在的问题逐一指出。一旦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发生感染迹象时,病人便认为是学生操作不当引起,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1.1.4 实习后期放松对学生的管理

带教老师认为学生已具有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为了减轻工作压力,让学生单独进行一些简单操作,如发药、注射等。但学生尚缺乏工作责任感和临床经验,容易发生护理差错。

1.2 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在校时很少或者没有接受过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擅自进行护理技术操作。

1.2.1 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下降

许多中专或者职高学校所招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又由于大多为独生子女,在校时不认真学习,怕吃苦,实习时自由散漫。

1.2.2 忽视或侵犯病人的隐私权

学生初到病房,除对治疗、护理操作感兴趣外,一些学生对病人的身份、地位、经历以及某些疾病也感兴趣,相互传说,没意识到此行为是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

1.2.3 擅自执行医嘱或者独立进行护理操作

在实习中后期,在没有带教老师的监督下擅自执行医嘱,为病人进行某些护理技术。此时最容易发生医疗差错或者引起病人的不满。如打错针、发错药以及进行护理操作时给病人造成损伤或痛苦。

2 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风险管理对策

2.1 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2.1.1 选择带教老师首先要考虑责任心强,医学、护理知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才能担任带教工作。

2.1.2 对带教进行满意调查

定期组织学生对带教老师的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定期召开带教老师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会。

2.1.3 成立临床教学质控组

质控组成员由医院护理部、各科护士长及带教组长组成,对带教工作起到督促、检查、指导作用,从而既可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又可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2.2.1 医院护理管理的法律意识

首先应明确护理带教的法律责任,制定各种护理规章制度,对带教老师和学生在护理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指出,分析存在的原因,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2.2.2 加强带教老师法律意识的培养

使带教老师不仅熟悉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护士的法律责任,熟悉病人享有的权利,而且能正确处理临床带教与病人的切身利益问题。

2.3 规范带教行为

2.3.1 严格执行带教职责 学生到病房前规范带教制度,明确带教老师的责任。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坚持对学生的"放手不放眼"。做到既对学生实习中的行为负责,同时也对病人身心健康负责。

2.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利用病人实体进行教学讲解操作之前,带教老师应先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向病人讲明临床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2.3.3 注意教学地点的选择进行临床教学的护理查房后,护理操作时,带教老师应离开病人、家属及探视人员再进行讲授和讨论,以免引起误解而产生不良影响或成为日后病人投诉的起因。

2.4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抗风险意识及能力

2.4.1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护理部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首先应对学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学习。

2.4.2 在带教中贯穿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到病房后,带教老师要强调学生任何操作必须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完成,并且在操作中让学生养成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的良好习惯。在带教中,要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发生差错及时报告老师以便及时处理,绝不隐瞒,以免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对发生的错误行为,应及时与学生交谈,并组织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以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2.4.3 培养学生抗风险的能力在临床学习期间,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

综上所述,临床带教中只要重视带教老师、学生双方面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技术的训练,规范带教行为,不但可以保护病人合法权利,减少病人的身心伤害;同时也保护护理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2]。

参考文献

第2篇

1我国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问题分析

1.1治理结构不合理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风险,一般通过财务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些异常与公司的治理有较大关系,因为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实施的平台,也是重要的内部环境。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煤炭上市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处于重组整合的过程中,但是大型煤炭企业国有控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超过总股本的50%,虽然体现出国家控制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但是国有煤炭企业中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职能结构未发挥应有作用,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还存在由内部人控制,监事会起到的作用不大,股东大会的召开仅限于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等问题。公司缺乏完善的权利制衡机制,大型煤炭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或者原国有企业改制的,董事长、总经理、监事的任命多是上层领导委派,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并且企业经理会成员往往是董事会成员兼任,这种人员重叠使得公司的制衡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企业经理层和监事会受董事局的控制导致监督难以实现。

1.2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煤炭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因为煤炭企业的不景气,促使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煤炭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财务风险管理知识比较欠缺,财务人员忙于完成份内工作,对整个企业或者分公司的财务状况难以全面把握。煤炭企业因其行业特殊性,企业下属各级公司较多,财务管理层级多。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在财务工作中出现失误或差错,使公司受到外部处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1.3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管理不善

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管理不善主要是煤炭企业为保证持续发展导致的债务结构不合理、资产负载率过高,经过对煤炭企业近几年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大型煤炭企业的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高,而与此相对应的流动资产的比重却较小,使企业面临很大的短期偿债问题。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变为现金并保有购买力的能力,而财务风险与资产流动息相关。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很多煤炭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并且账龄延长。煤炭货币资金缺少、存货积压、债务多等问题都是资产流动性不强的表现,也是引起企业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1.4内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

内部审计是直接、全面、有效的自我监控手段,但也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煤炭企业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是成立时间较长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人事关系复杂,在利益分配中涉及的人员较多,且现有公司管理层次较多,限制及制约因素错综复杂,从而导致管理活动较为被动,在此基础上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相关政策对企业长久发展尤为重要。但一般煤炭企业未建立起贯穿整个公司的财务监控机制,存在财务监管力度不足、监控不到位的情况。具体体现在监控部门的权威低;内部审计作用不大、主要依靠外部审计成果;内部监控人员兼职财务工作、造成监控机制不健全;在实施监控中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增加了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1.5多元投资成本高、效益低

煤炭企业多元投资是常态,并且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企业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往往采用多元投资的方式。但是很多煤炭企业的多元投资成本较高,而取得的收益较低,以兖矿集团为例,在2000年到2013年间,兖矿在国内和国外不断进行多元化布局,在国内形成煤业、煤化、东华、物业、电铝为产业布局的五大板块,但是在2013年各板块亏损严重,仅煤化亏损就达13亿元。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投资失误或者效益低下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第一,缺少专门的环境和技术研究团队与机构;第二,审批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性;第三,项目多由下属单位提出,申报单位可能隐瞒数据或者虚报数据;第四,企业对于重大项目的决策链条比较长,影响了决策效率。

2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2.1加强公司治理

煤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应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宗旨,并且要考虑小股东的利益,以保证股东之间的平等,而董事应对全体股东负责,要对公司的各项重大投资方案进行审议。在审议公司重大决策时应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层次讨论和审议,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书面文件,以此作为评价公司治理效果的依据。煤炭企业经理层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专业知识能力不仅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成果,还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首先要完善经理人的奖惩制度,以公司效益的增加来确定经理人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刺激和鼓励经理人更好地服务于公司。

2.2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形成风险管理文化

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情况,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信息;利润表能够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信息;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入、流出量的增减变动情况。作为财务人员在进行常规管理过程中,需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从公司管理角度分析各项数据,发现财务数据背后的风险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内在支撑力,实现有效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不仅形成相关制度,还需要培育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并融入企业文化中。首先加强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同,需要将风险管理的认识、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全体员工,并得以认同;其次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共同的认识和自觉行为,而不是风险管理仅仅是管理层、财务部门的工作。

2.3加强内部财务活动管理

煤炭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整体资金供需平衡,首先,应做到集中资金管理、统一调度、强化监管、统一过程控制,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保证资金合理利用。所有资金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内部财务报告制度,统一掌握企业资金使用状况。其次,要统一重大资金调度权,日常资金管理权限予以下放,而对重大项目资金和物资采购,由企业进行集中对外支付,以保证结算资金的内部控制。企业长久发展需要资金保证,为保证在现有经济环境下的良性运行,企业需慎重考虑资金来源和结构。可合理规划资本结构,优化债务比例,利用债务杠杆,选择风险较低的融资方式,这不仅可以降低财务风险,还可以节约财务成本。另外要合理规划债务期限,减少企业财务因集中支付利息而造成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减弱。为提高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需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管理,并预先提留风险补偿基金,增加企业的风险自担能力。按时提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提取比例。

2.4建立独立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机制

一般将内部审计称为财务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适当的审计,不仅可以加强财务的控制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独立性和权威性则是其发挥作用的保证,所以内部审计机构应设置在监事会下,这可以有效保证不受管理层和被审计部门的制约,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能为监事会获得监督资源。企业向风险导向型审计转变首先要明确概念,内部审计人员为保证审计计划和经营计划的一致性,要对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使整个审计工作以风险管理原则为保障。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为关键流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转向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而不再将测试控制作为重点工作。因此,建立风险导向型审计就应以风险为起点,逐步建立通过确证和咨询活动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反馈的机制,而且反馈控制要从事后反馈逐渐向事前控制和事中反馈延伸。

2.5保持核心竞争力,完善投资决策管理

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盯市制度;风险管理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相关背景

据有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网民达6.48亿,互联网已经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我国庞大的互联网市场不但让国内传统行业羡慕,也让许多国外的投资者觊觎不已。以下的数据只是这场互联网盛宴的冰山一角:仅仅2015年11月11日这一天淘宝天猫的交易额就有912.17亿元。与互联网的繁荣相比,传统行业境况不容乐观。自2008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每况愈下,很多传统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如何走出当下困境?答案是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型经济转型,供应链金融行业也不例外。总理在多种场合鼓励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三农”服务,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解决的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的本质在于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最大化收益,因此风险研究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领域就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从比较的视角研究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变化

从广义上讲,供应链金融是对供应价值链包括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资源整合,是由供应链定的金融组织者为供应链资金流管理提供的一整套解决方案。随着风险承担者的演变以及互联网的发展,银行等传统供应链金融组织者逐渐被互联网企业取代,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具体来说,最原始的供应链金融1.0版本被概称为“1+N”,银行根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以完成对一众中小微型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但是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不对称性,因此银行放款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于是很多银行选择与核心企业合作,让核心企业“1”的数据和银行完成对接,从而让银行随时能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付款等各种真实的经营信息。这就是供应链金融2.0版本,即线上供应链金融。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目的在于,较高效率地完成银行、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在线协同,提高作业效率,但其理念还是停留在“以银行融资为核心”的层面上,信息来源并不充分,此外银行作为系统单一主体致使整个系统对风险承受能力不高,造成许多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不能满足,资金配置效率不高。

随着业内思路逐步打开,互联网企业的参与使得大数据广泛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中,融资的风险得以更充分的识别、量化以及控制,并且债项的结构化让资金利用更具效率。这就是供应链金融3.0,也就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它颠覆了过往以融资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转为以企业的交易过程为核心,并将过去围绕核心大企业的“1+N”模式,拓展为围绕中小企业自身交易的“N+N”模式。这种模式思维是一种网状思维,是互联网“普惠、共享”价值观的实际体现。更准确地讲,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是建立在供应链基础上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中,电商、银行、物流企业、核心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跨界合作共赢,逐步脱离过分依赖传统金融机构的境况。

目前,国内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大体分为两类:纯交易平台供应链与非纯交易平台供应链。纯交易平台模式中,电商本身只为上下游供应商提供交易平台,其自身不经营仓储和物流系统,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阿里小贷。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物流和资金流控制程度不大,但对信息流的控制程度大,以便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风控。非纯交易平台不但在供应链系统除了提供交易平台,还自营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仓储和物流系统,电商向上游供应商提出订单需求,供应商向电商发货,电商向供应商开出承兑汇票,并产生应收账款。该模式的典型是京东的京保贝。

三、风险管理对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仅仅是供应链金融,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向互联网方向转型。这种转型并非是简简单单地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简单结合。我们不能把“互联网+”做成加法式的“+互联网”而要把它做成包含其他增量和变量多式运算。那么对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短板就是风险管理,互联网给供应链金融带来就是一场风险管理的革命。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否成功的关键。

(一)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的风控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核心。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分为贷前的审核以及贷后的监督,贷前审核可以通过优化模型以及丰富数据来控制风险,信用风险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贷后的监督上。本文借鉴期货盯市制度和止损方法设计两个机制去管理贷后的信用风险。

第一,盯市机制。这种机制是针对那些具有十分频繁的日间交易的中小企业,我们可以利用基于大数据的技术和算法设计出一个类似于期货结算价的指数。授信之后,根据指数向贷款企业收取适当比例的风险保证金,这些保证金可以用等值的抵押品取代,每日根据指数波动盯市调险保证金,以此管理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

第二,止损机制。对于那些日间交易很少的企业,我们可以将这些企业集中在一个池子中,然后设定这个池子的最高贷款不良率比如5%作为止损点。一旦池子的贷款不良率达到止损点,停止对所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中的中小企业新的授信。采取措施处置不良贷款之后直达盈利覆盖损失后再恢复新的授信。

(二)操作风险管理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的管理,首先注意的是管理操作风险的方式是否做到了成本与收益相匹配,并明确每个操作风险环节上的责任人。操作风险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内控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加大技术投资。根据各项不同业务中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比率进行收益成本分析,针对性地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

(三)其他风险管理

对于市场风险的管理,首先需要从风险识别入手,鉴别风险的来源、成因以及哪些项目可能受此风险影响。然后定量分析,并结合收益和成本决策采取措施管理市场风险。对于具有相关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比如利率风险,可以采取风险对冲的方式管理。对于具有保险可能的市场风险,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将市场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对于法律政策风险的应对,相对于监管者,企业方是被动的。最好的应对方式是跟紧行业动态和趋势,加强对经济形势和政策方针的分析,提前准备防范于未然。

四、结论

总而言之,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终归于一个词:专业。这个专业不仅仅是对互联网技术的把握,而且对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把握,只有对这个生态本身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在漫天的信息和数据中不至于迷失,才能了解风险在哪里,怎样去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 深圳发展银行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 云蕾.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9):169-170.

[3] 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36-41.

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中小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导致中小企业要承担相应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客观性。即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它,进而降低风险。二是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三是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四是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财务风险与收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财务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相对越高,反之收益就相对越低。

2.从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特性来分析其财务风险。从资产负债特性来分析,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资产财务风险。具体又分为流动资产财务风险和长期资产财务风险。流动资产财务风险主要分析其在流转中的安全风险、价值实现风险;长期资产财务风险主要分析其安全风险、净现值风险。二是负债财务风险。具体又分为流动负债财务风险和长期负债财务风险。流动负债财务风险主要是对流动负债的规模、结账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长期负债财务风险主要是对长期负债的本息金额、还款分期周期、各期还款金额等因素进行分析。

3.从中小企业盈亏状况来分析其财务风险。对中小企业盈亏分析,可分为四个环节:一是主营业务利润风险分析。他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对其各个要素的分析,就是对主营业务利润的分析,这是对企业的核心业务利润进行的分析。二是营业利润风险分析。它是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其他业务利润减去管理费用减去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余额,要对各被减因素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情况、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三是利润总额风险分析。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支所得金额,就是利润总额,对其相关要素进行的分析,就是利润总额风险分析。四是净利润风险分析。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费用,对所得税费用及各纳税调整因素进行相应分析,就是净利润分析。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中小企业在确定其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以内即可的。因此,中小企业应本着遵行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以内,确定为自己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1.建立适宜的财务组织机构,防范财务风险。财务会计机构是中小企业一个必要的职能部门,财务会计机构是否健全,各职能岗位之间的运作是否协调,会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所以中小企业应当尽可能地单独设置财务会计部门,按照财会工作中,各岗位相互配合配,又遵行不相容职务的的规定,配备适应的岗位人员,处理所发生的财务会计事项。

2.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防范财务风险。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企业的创立和成长过程中,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使用的财务制度,有利于规范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使中小企业各岗位的有关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形成有效的牵制和制约关系。在制定财务制度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针对性;二是可操作性;三是强制性。针对中小中小企业的特点,财务制度的建设要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第一,流动资产管理制度,包括:现金收支管理办法、对支票的领用管理办法、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存货管理等。第二,长期资产物质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在建工程管理、无形资产管理等。第三,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包括:费用报销办法、成本计算与分析制度、管理费用制度等。第四,采购、销售业务和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制度。第五,利润及其分配管理和工资福利制度。第六,财务机构和人员配备制度。

3.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监督意识、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中小企业领导层做起,领导到头学习,不断提高全体职工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中小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搞好财务管理,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

4.财务结构风险防范。中小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和资产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持最佳资本负债结构。中小企业受其规模的限制,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不强,因此,保持最佳的资本负债比例非常重要。二是保持各期间最佳负债结构。负债结构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比例。由于预期现金流量通常与到期的债务金额不一致,因而,要求中小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存在波动的情况下,确定到期负债应保持相应的安全边际。中小企业应对长期负债及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既能使风险最低又能使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三是保持最佳的各种资产结构。很多中小企业常常出现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情况,要解决此问题,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的管理是重要的解决方法。加强存货管理,应以科学的方法尽可能使存货的库存量与同期的实际需用量保持最佳的比例,避免资金呆滞;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售前、售中及售后的调研评估,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应收账款账龄。对死账、呆账,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及时妥善的会计处理。

5.影响目标利润各要素的风险防范。影响中小企业目标利润的要素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所得税费用等。对这些要素的管理,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规定,最大限度的做到做前有科学的计划,做中有严格的及时监督,做后有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要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并及时记录,要按照真实性原则、相关要素比配原则、相关法规允许原则等来及时处理,才能将相关风险,如投资风险、纳税风险等降到最低。

三、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财务风险意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通常表现为中小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及盈利能力下降等,这些问题都与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直接相关。中小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应居安思危,强化风险意识。具体来说,应加强动态分析,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

2.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一是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监督控制。企业在对某个方案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利益,又要考虑可能承担的风险,运用概率分析法、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法等方法,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留有余地的管理办法,保证发生意外时企业能及时有效应对。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如产品制造业可按规定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企业计提商品削价准备金、计提三包服务准备金等,用以弥补风险损失。二是对财务运行过程进行事中监督控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计算、监控企业财务风险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现的偏差,有效控制不良事态的发展,将风险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如研究赊销账款情况时,应研究确定回收办法,加速资金回笼。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效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三是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后监督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失,应及时消化处理,若长期挂账,势必给企业今后的发展留下隐患。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3.建立科学的财务预测和风险监控机制。准确的财务预测,能使中小企业预先知道自己的财务需求,提前安排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措的资金量,在了解筹资满足投资程度的基础上,安排中小企业生产的经营和投资,从而使投资与筹资相联系,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的资金周转困难。预测主要是对未来各种可能影响财务目标实现各种相关因素的思考、研究和认识,通过预测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反映能力,从而减少了不利事件出现带来的损失。同时建立风险监控机制,使中小企业具备风险自动预警功能,对事态的发展形式、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研究相应的对策和控制手段,把不确定性事件带给中小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4.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国际化,中小企业财务将面临着各式各样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仅能够应用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而且还能够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识别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规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参 考 文 献

[1]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2010年版

第5篇

一、经济资本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经济资本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经济资本通过对银行运行中的非预期成本的计算和预测,切实反应银行风险状况,形成了资本与风险匹配的管理模式。经济资本的管理是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本手段。企业的战略管理指银行的根据资本的增长规划和规律、根据相应的资本管理目标以及业务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匹配,确定银行风险资产的规模,确定银行的资产结构。经济资本的引入和发展还能为银行内部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建立高效的资本约束机制。经济资本的计量和管理,为银行的内部绩效考核提供了基础的发展依据。以风险调整的经济指标衡量银行发展的绩效,从而能改善传统的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经营的理念。经济资本的运用和管理能有效配置银行的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从而为业务的决策提供基础。经济资本引入利润以及资本的指标等,从而能对内部的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在银行发展的空间内对整体的经营和发展策略进行调整。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能了解相关产品的风向状况,从而能在产品的定价过程中提高价格的调整机制,从而建立与市场风险匹配的价格体系。

二、经济资本加强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经济资本的应用,能对银行发展经营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措施选择,运用经济成本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相应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经济资本理念的引入,相应的银行应建立风险识别与量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和关键的考核体制,并由此建立合适的经济资本的利润率的指标,建立各单位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建立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也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性风险文化的树立和营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高效的风险识别以及量化的管理机制引入经济资本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能为银行的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量化机制,逐步完善经济资本的计量方法。从而为相应风险管理体制奠定良好的计量基础。经济资本的计算应对银行的风险在对相应的风险识别基础之上进行模型化和量化,从而能对各业务部门或是相应的业务产品所要求的经济资本进行计算,由此可见,风险的识别和量化的管理是经济资本计算的基础。在对风险的计算过程中,可根据银行自身的风险体系和特点确定具体的算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风险的计量体系,在完善相应的风险计量体系的同时也应建立信用的评级体系以及信贷管理的系统建设。在相应体系的完善基础之上,通过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以及系统的开发和内部风险的计量模型等方面的建设,建立逐步完善的经济资本的计量方式,为相应风险管理和经营策略的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以经济资本为基础,建立优化的配置体系相应银行的风险体系建设,应以经济资本为基础,建立优化的资源和资本配置的体系,从而建立优化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在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和计量的基础之上,应对经济资本进行合理配置,通过资本的配置实现预算管理,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建立完善的资源配置体系。同时,相关的职能部门也应对各支部以及各业务部门按照季度或是月份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测,建立定期的考核体系。若出现经济资本实际占用超过预算费用,应对超过部分加倍收取资本的占用费用,从而能建立有效的经济资本的配置体系,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行业和业务发展优势,调整业务经营管理结构,从而能建立敏锐的风险预警和处理体系。

(三)营造以经济资本为中心的管理氛围经济资本的风险管理体系应营造以经济资本为核心和关键的管理氛围和管理文化,通过管理环境和管理文化的深层次影响和逐渐渗透,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建立了全面的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营造风险管理氛围和文化首先应确立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目标和实际任务,从而能针对不同过程中的经营管理环境以及自身的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体系;其次,还应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管理意识,实现“高质量、高发展、高效益”的商业风险管理核心;再次,还应兼顾监管、股东、客户三者对风险管理的偏好;最后,应实现风险资产管理向资产的风险管理的转变,前移风险管理的关键部分,并实现时候监控和管理。通过深入风险管理理念,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四)构建风险定价体系,提高科学决策和产品定价水平考核银行的利润指标技术能通过对具体的产品、业务以及区域的经济资本回报率的量化,为银行制定相关的经营发展战略和体系提供支撑。例如,根据历史的数据判断某项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较高,那么总行能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相关系数的设定等方式,向全行传达了此类业务的倾斜支持导向。同时,考核银行盈利的传统指标基数通过强调风险因素,在为产品定价时,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推算出该项产品在什么价格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回报率,从而促进自主风险定价水平的提升。

第6篇

关键词 企业 风险 管理 措施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分析,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风险环境时刻处于可控状态。风险管理的实质为通过对于潜在的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识别、分析以及控制风险诱因,实现风险控制与降低损失的作用。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风险管理可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风险规避能力。

一、企业风险管理内容概述

(1)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是指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于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明确以及分类。风险识别现阶段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是依靠风险管理人员的认识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进行分析确定,第二则是通过大量的财务、会计、经营资料以及统计数据等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发现风险的影响因素及有可能造成的损失。

(2)风险的分析判断。风险的分析判断是在完成风险识别后,对于大量信息资料依据统计学、概率论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进而对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有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评估。通过风险的分析判断将各种数据资料整理,并为决策者提供信息资料,并结合相应的风险准则做出进一步的决策措施。

(3)风险的控制管理。风险的控制管理主要是,通过风险识别、分析后,综合各项风险影响因素以及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级别,并结合不同风险等级提出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风险的控制管理,改变企业风险性质、风险发生几率以及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

(4)风险监控。风险的监控主要是指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除了风险的识别、分析、处理外,对风险采取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从而保证企业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风险监控主要是对风险管理策略的事实效果进行动态的控制,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及时通过反馈信息调险处理措施。

二、企业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在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知识侧重了企业的投资、生产以及销售环节,而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大部分是风险问题出现后,才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难以起到有效的风险防范以及风险规避的作用。

(2)企业内部之间协调沟通不足,难以保证风险控制管理必要的信息支持。现阶段虽然部分企业建立了自己内部的数据库用于信息共享,但是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仍然较差,团队协作能力不强,未能将企业凝聚成整体,造成风险控制管理识别分析阶段考虑不全面,不能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

(3)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针对风险管理的方面内容较少。由于对于风险管理认识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难以充分发挥风险识别、分析、控制的作用,此外,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控制管理未能有效的结合,浪费了管理资源的同时,难以实现其应有的控制监督作用。

三、企业风险管理完善措施研究

结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实现企业长足发展,必须对风险管理工作完善,调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市场经济环境的多边性决定了企业发展风险不断,因此对于风险管理以提高重视程度,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管理。在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机构中,强化风险控制管理的作用发挥,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把风险管理意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之一,在企业内部树立全面的风险意识,并且在进行关键项目决策过程中,充分的发挥风险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系统科学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是保证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风险管理机构以及人员配置,明确风险控制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风险控制目标。同时建立风险管理责任体系,将风险控制管理效果与业绩考核直接联系,出现工作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责任,促进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此外,对于涉及到企业重大投资、发展战略调整、产权变动、资产交易以及贷款等重大经济活动,并须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措施。

(3)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对于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离不开大量信息数据资料的有力支持,信息作为进行企业决策的基础,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判断的主要依据。因此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更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时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的交流可以在企业内部网络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库,作为平台实现内部信息的迅速沟通,及时结合市场情况调整变化风险管理措施。

(4)重视风险分散以及转移的作用。由于市场条件千变万化,因此企业的发展始面临连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除了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也应重视对于风险的分散以及转移处理。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实施多元化的发展经营战略,同时通过出售或者办理保险的方式,对部分风险进行转移处理。

四、结语

市场经济环境处于时刻变化的状态,因此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用充分重视风险管理的作用。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必须结合企业决策项目的实际情况,全面的进行风险影响因素识别,科学的作出分析判断并制定可行的控制措施。这对于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经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参考文献:

[1]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会计研究.2007(12).

第7篇

关键词:重大疾病保险;风险管理;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对策分析

一、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保险公司对产品定价和产品的设计自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定价和设计风险也相应加大。定价和设计不合理将直接导致产品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发生亏损。因此,必须加强疾病保险产品的定价和设计的管理,降低经营风险。重大疾病保险产品设计和产品定价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种类单一,可选择的空间小。所有销售重大疾病保险的公司产品保险责任基本上相同,都有观察期,等待期,保障范围大同小异。

(二)条款产品附加条件太多。重大疾病保险条款附加条件太多,条款冗长,并且文字晦涩难懂,客户投保时没有仔细、耐心阅读条款。与临床医学相比,保险医学对于重大疾病的定义不同,比如急性心肌梗塞,必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1) 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2) 最近的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塞;(3) 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4) 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

(三)产品市场细分不够。重大疾病包保险产品都是全国统一的, 没有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开发不同的产品。

(四)产品价格较高、费率缺乏差异化。生长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受其生长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他们患有疾病的可能性存在很大差异,但我国重大疾病保险的费率实行统一制定,这样对于不同地区的人们有失公平。

二、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定价与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一) 严格定义重大疾病。(1)严格定义重大疾病。通过增加疾病种类来吸引客户是我国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之一,引导保险市场良性竞争首要前提是保证重大疾病保险定义的严谨性,同时保证可操作和可评估。笔者认为定义“重大疾病”应该抓住以下几点:1)不要盲目增加疾病种类;2)根据大众消费者的理解能力来定义重大疾病;3)不要让大众消费者认为“保死不保生”、“能满足保险条款定义的疾病基本上属于濒临死亡状态”,要做到真正区别于身故保险;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建议由保险行业协会统一更新重大疾病保险种类。

(二) 细分市场。(1)开发了儿童重大疾病保险,把白血病,脑癌、骨癌、川崎病等儿童高发疾病加入重大疾病条款,并进行双倍赔付。(2)开发了针对不同性别的重大疾病保险。(3)针对不同的区域开发了不同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

(三)跟踪最新临床医学发展,合理制定条款。理赔纠纷原因是保险公司重疾险条款内容设计依据是“保险一医学”知识体系,而与日益发展的临床医学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标准差异。笔者建议,精算师在设计重疾保险条款时,一定要密切跟踪临床医学的进展,要符合医学科学诊断检查手段的表述要求,然后再结合公司理赔现状,客观合理地制定该保险产品条款,使得重疾险中疾病治疗方式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合情合理,竭力避免在将来的工作中产生理赔纠纷。

(四)保险费率调控法。标准体客户保险金额提高时赔付率会降低,保险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低费率水平,吸引优质客户提高保险金额,同时可以提高保险费总金额;非标准体客户提高保险金额时赔付率会提升,由于非标准体客户高风险的特性,他们对保险需求不断加大,为了维持赔付率水平的稳定性,保险公司顶住压力,大胆尝试,在保险金额提高的同时,调高费率水平,这样既保持赔付率稳定,又满足客户需求。

(五)确定合理的等待期、生存期。为避免客户带病投保以及生存给付等问题,保险公司重大疾病保险都应设定等待期和生存期。等待期应为保单合同生效后180天或者复效成功后的180天,尽量不要缩短等待期,避免客户逆向选择,降低风险;生存期是指被保险人初次诊断为符合合同规定的重大疾病公司不能给予赔付,而是在一定的期限内生存才能获得赔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重大疾病保险的“生存给付”。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据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要获得融资十分困难。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超过81%的企业认为一年内流动资金部分或者全部不能满足需要,超过60.5%的企业认为自身得不到中长期贷款,融资困难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1]。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学术界及实业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对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稳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商业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生态[2]。由于供应链金融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延长至供应链上中下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下游企业资金不平衡的问题,而且淡化了企业因自身规模而带来的融资瓶颈,加速企业财务周转,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客户群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但供应链金融作为银行新型的盈利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立场,对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供应链金融实践模式

最早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是荷兰一家开办质押融资的银行。国外,马士基、UPS都是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参与者,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成为其主营业务。国内,深发展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的先驱,中信银行以及工农中建也相继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

由于供应链金融活动参与者背景各异,这里笔者举简化例子:假设存在原料供应商R,制造商M,批发商W,M为核心企业。

出于生产需要,M向RMS购买原料。由于M实力强大,遂要求RMS赊销,即M暂不付款,形成RMS的应收帐款。由于RMS在备货过程中就需要垫付,财务很难周转,遂寻求保理商帮助,让其通过购买债权对方式向RMS支付现金,解决RMS流动性问题。这一过程中最关键就在于M的信用,M守信与否都将直接关系到坏账率。W向M购买产成品,由于M实力强大遂不准备向W赊销。W只能通过直接付款、承兑汇票、向银行贷款等方式。而除了直接付款方式,其他方式需要W有足够都授信,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授信是十分珍贵的。银行此时的作用便被放大,对于M,银行了解M作为是核心企业,信用充足。银行便通过占用M的授信方式,向W发放买放融资用于支付M的货款。

不难看出,M的存在,加速了M和W的现金流转速度。对于银行而言,在保证核心企业的风险可承受的前提下,自身资金成本也得到降低。

二、供应链金融运行中银行承担的风险及产生原因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量化工具匮乏带来的内生风险。由于融资行为是单向的,因此银行在供应链金融实际操作上往往处于被动局面。银行作为特殊企业,需要控制风险,保证收益。出于计划经济体制遗留,“贷长不贷短,贷大不贷小”,“银行追着大企业跑,中小企业追着银行跑”等现象层出不穷。在这些现象背后,折射了我国银行偏好短期利益的浮躁心态及借贷原则的扭曲。

而这都会造成供应链金融的操作环节过于繁琐复杂,让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垫付时间成本。因为涉及到供应链各级企业,银行需要正确度量企业授信额度以控制风险敞口。同时银行还需根据供应链自身特征,实时管控资金流量;此外对银行自身来说,还需要考虑到自身股权结构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对于国有控股的银行而言,存在国家的隐形担保,风险承受能力强;而对于股份制银行,股东存在风险厌恶,会降低风险承受力。

虽然供应链金融历史十分悠久,但在我国仍不存在普适方法量化银行的成本收益,也没有精确的计量模型能让银行进行风险识别与核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主观方面决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无法按部就班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虽然已有不少学者建立了模型用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确定准入条件等模型,但由于模型测度的数据多来自上市公司或知名企业,对以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的供应链金融而言,缺乏代表性。

(二)法律体系不健全带来的法律风险与道德风险。由于我国尚不存在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法律,虽有《担保法》、《合同法》、《公司法》和《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等法律进行规范,但就供应链金融业务而言,因为只有适用主体类似,无法覆盖供应链金融的方方面面,所以存在诸多法律漏洞,如《担保法》未明确规定原材料、半成品和应收账款等可以质押;《物权法》则规定质权人不限于金融机构等等。此外由于合同形式多样,鉴别十分困难,甚至企业间没有真实的贸易行为,但通过伪造合同或者伪造财务报表也能够获得银行授信的现象。长期以往,银行坏账会积累到直接危害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地步。企业单方面违反与银行签订的借贷合同,将所获得的流动性用于它用,严重影响企业的还贷;企业获得贷款并取得收益后却有意谎报亏本,并伪造财务报表,影响银行的判断;企业贷款后对资金利用不充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对银行与企业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等都是其可能的表现形式。

(三)不确定性引发的质押物贬值风险。当出现因利/汇率变动等原因使企业无法顺利销售完存货时,企业资金无法回笼,无法按时还贷,银行可处置企业的质押物。由于质押物多样,若质押物变现成本很高或变现价值低于银行授信敞口余额时,商业银行便不会将其变现,因此持有此类质押物对于银行而言反而无法遏制风险敞口。

(四)企业协同发展弱化致使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失效风险。企业协同主要指企业间通过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空间与效率上的有序结构。由于供应链金融是银行通过给核心企业资金支持,再使核心企业支持配套企业从而达到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的方法,其高效运作的前提是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必须存在协同关系。实际上,由于核心企业实力强大,在合作过程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对上游可以要求赊销,对下游不允许其赊销,给上下游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供应链金融无法抬升中小企业信用,名存实亡。

(五)企业间动态投机导致银行经营困难。在供应链金融的具体实践中,由于企业间合作关系是随着合同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业务的完成而结束。因此,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均可选择下次合作或不合作。由于供应链金融没有强硬的控制机制,当企业面临多条供应链时,会自主选择利益可获得性最大的;在供应链条有限的条件下,会自动退出盈利空间小的。这种动态的投机风险给银行、企业间合作与供应链融资都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增大银行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难度。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对策

(一)实时监控企业间资金流动。由于供应链金融风险在整个供应链条中传递需要一定时间,这就为遏制风险提供了有利条件。银行可以通过成立独立于自身以及核心企业的第三方监控机构,允许第三方机构使用自身信息渠道,分享自身在企业间资金往来的实时信息优势。

银行也可与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制定好保密协议,允许第三方机构获取企业财务数据以监测可疑交易行为,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危机处理效率,更加稳定的帮助商业银行发展相关业务。银行也需要对核心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估测量,一旦出险或者风险有增大可能,立即告知相关企业进行预防和改进。

(二)建立健全征信与法律体系。征信当局首先要能保证信用信息大体真实、完整,提供多样化的信用信息使用渠道,并及时更新信用数据库,辅助银行做好客户信息管理以及贷款后的动态信息分析,使银行能够综合使用信息,优化自身操作方法,提高自身前期的风险鉴别能力,降低风险。但以上这些措施是针对客观的外部企业信息而言,银行只能根据信息来规避风险,银行出于被动地位。下面介绍一种主动性的风险控制方式。

为了改变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实施时所处的弱势地位,银行自身应该建立企业动态信用评价门槛,严格对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价,通过提高门槛来甄别出风险隐患大的企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整合,帮助形成企业间良性互动沟通机制,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

从监管当局的角度看,监管当局要对恶意规避商业银行债务的企业实施联合制裁, 维护商业银行债权,建立公正法制化的商业环境, 尽可能让商业银行在维护自身权益上去行政化, 减少银行风险损失。

(三)进行抵押品的契约设计。黄金是资产保值的有效工具,能够较好地规避通货膨胀给资产带来的风险。当供应链金融过程中出现了质押物品,银行可黄金保有当局建立合作并将质押物按恒定的转换价格转为代表黄金的凭证,以黄金的保值性避开抵押物贬值的风险,到期再将黄金凭证转为抵押物退还给企业。由于这一过程完全可以电子化,因而不会增添任何管理成本。银行还需要时刻关注抵押品市场价格,一旦抵押品价格下降至警戒线,银行需要通知融资企业补充保证金。

(四)企业协同发展弱化致使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失效风险解决。协同问题的产生与否在于核心企业的配合程度。商业银行理应构建一个交流平台,定期与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沟通,主动去发现企业的难处。银行还应该制定统一规范和完善的业务流程,使运作条款与系统内部协调步调一致。银行要在融资过程中,和所有供应链主体进行紧密的合作,提升供应链企业的运作水平。规范准入与退出机制,对违约违规企业要有经济与信用上的惩罚措施,经济上可以收取罚款或违约赔偿金,信用上银行可以提高违规企业的二次准入门槛或降低授信额度。

(五)银行进行供应链利益分配。追逐利益是企业天性,供应链金融投机风险的产生实际上是企业天性和企业家精神匮乏的体现。在供应链条上,企业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都需要以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增值和企业间互利共赢为基础。为此银行要引入激励机制,注重转变企业理念和供应链上不同节点企业合理分配既得利益,以公共人的身份进行利益分配。

(六)引入供应链金融专门人才。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复杂性,需要熟悉金融、国贸、法律、计算机编程和财务知识的复合性人才,而我国目前尚不存在对供应链金融的普及教育,唯一与之相近的是物流管理,而目前物流管理人才显然不能满足供应链金融的需要。

所以银行应当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抓好全员经营理念,实际技能以及实际业务操作上的培训,尤其要尽快提高信贷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以顺应供应链金融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金融展―会议实录[R].2010

第9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

实务中,发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集中表现为:第一,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虚盈实亏、虚亏实盈、违规设置账外账,部分企业出入悬殊;第二,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提前确认收入、粉饰报表,帐帐、帐实不符;第三,会计师事务所仍存在审计程序不完整、对重要审计事项关注不够、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不恰当等问题;第四,部分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性质严重。具体分述如下:

(一)资产失真

1.从应收帐款等项目来看。一些企业将应收帐款长期挂帐,使购销双方彼此渔利;或将坏帐损失不做处理,有意制造潜亏;或转移制造费用作其他应收款挂帐;或虚列待摊费用以调节当年费用等。

2.存货核算失真。存货是企业为销售和耗用而存储的各种物质,其经常不断地耗用(或销售)、重置,具有鲜明的流动性而被划入流动资产范畴。一些企业材料盘存盈亏,不作转帐处理;或毁损材料不报损,造成虚盈实亏;或将材料假出库以虚列成本费用;或对尚未收到发票帐单的入库材料不作估价入帐。

3.应摊未摊费用挂帐现象。不少企业没有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待摊费用,而是把待摊费用作为当期损益的调节器,经营好时多摊一些,经营差时则少摊一些或者完全不摊,随意性很大。尤其是一些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经营者出于业绩考虑,待摊费用长期挂帐不作摊销。

4.固定资产核算失真。主要表现为企业不按规定计提折旧 ,比如对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仍提取折旧,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未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仍提取折旧;另有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清理收益不按营业外收入记帐,以调减当年利润等。

(二)负债失真

目前一些企业将应收帐款长期挂帐;或拖欠货款从中获利;还表现为企业虚计预提费用,以调剂成本费用;另有一些企业又把发生的应付帐款不入帐,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实。从利息和税金项目看:一方面虚计短期借款利息以调节期间费用,调整利润;另一方面在销售产品过程中,采取隐瞒销售收入、转卖销售退回产品、购销双方直接交换产品等手段,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

(三)利润失真

凡是不属于真实利润的帐面利润,均属于虚拟利润,或称其为“纸上利润”。从收入的角度看,一些企业将预收帐款提前转作营业收入,以调增本年利润;或以虚设客户、白条出库等方式调增营业收入;还有一些企业将已实现的销售不作销售收入处理;或将应列入当期的收入挂在“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等帐户上待结转下年;或延期核算销售收入。从成本费用角度看:一些企业擅自超出财务制度规定的标准,扩大费用开支数额,把应由个人承担的支出转由企业承担,虚增成本数额,以调节利润;还有一些企业将发生的期间费用转做待摊费用以调减当年利润。

(四)资本失真

投资人的权益,数额上等于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也称为净资产,表明投资人对净资产拥有的权益。由于资本失真的原因,使得投资人权益不清,在所有权与经营分离的情形下,若此类现象不能及时制止而任其发展下去,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经营令人担优。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产权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1)产权缺少明确归属。近年来,由于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职能分开,国家对企业的监督职能大大削弱,新的国有产权的代表机构又尚未完全建立,产权虚置问题自然显得比较突出,企业的会计信息得不到有效监督,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产权界定不明确。产权界定不明确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理由有二:一是产权界定不明确,将会使部分产权置于公共领域,形成所谓“公共产品”,为谋求公共产品产权利益的企业往往扭曲会计信息。二是产权界定是确定会计信息监督权限的前提,产权与监督权如不对等就无法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

2.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财会制度不健全,导致帐实不符。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混乱,形成有帐无实物,有物无帐,或往来帐项清理不及时,形成大量呆坏帐;有些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会计人员执行的内部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3.企业主观部门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干预。表现为夸大政绩或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不考虑企业实际及所面临的市场状况,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了企业弄虚作假,人为调节会计信息的行为,使企业会计报表反映虚盈虚亏,以便满足有关部门的考核。

4.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如有会计人员不能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依法办事;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5.“本位”思想作祟,假帐真作与真帐假作。某些企业领导将小集体甚至个人利益和意志强加于会计制度、政策法规及国家利益之上,通过调整会计科目、虚列往来帐或转移收入等手段,假帐真算或真帐假算,以便对政府及主管部门邀功请赏,或满足银行贷款所需条件,或达到偷漏国家税费之目的,严重者则采取对内对外两套或三套帐的作法。

6.制度不健全,监督职能弱化。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一些经济法规和财务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之相适应及配套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实施却往往滞后于现实需要,形成制度的“空当”,导致有空隙可钻。

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信用风险

1.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信用缺失,金融秩序混乱,使金融运行中的无效成本加大,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加剧,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基础。

2.会计信息失真对货币政策、信贷原则造成冲击,严重影响了决策者的正确决策,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信贷等授信投放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央行的政策执行,破坏了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助长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3.会计信息失真对银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逃废银行债务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很多,但客户信用风险是授信业务最一般、最主要的风险,会计信息失真是造成客户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借分立、联营、股改、投资、合资、合作之机绕开银行,利用虚假会计账簿、报表将银行授信形成的有效资产转移给新的公司,采取“金蝉脱壳”的方式将债务、包袱甩给老企业,或另一个空壳公司,从法律手续上使银行的债权失效、脱保。

四、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客户信用风险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1.解决产权问题,加大有效监督力度

一是,应明确产权关系,划小共有产权范围,缩减层级,变过去由政府委托管理为产权人直接委托人管理,产权人对人有直接任免权力,硬化产权人的监督作用。在明确了产权关系的同时,应建立和完善人(经理人)市场,对于不称职的人实行市场禁入制度,使人必须忠实地完成其职责,克服人行为失控及操纵行为。

二是,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在法制约束范围内行使宏观调节、制定产业政策、维护经济和信用政策等职责,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会计行为,改变目前企业财务会计行为和利益体现上对政府的盲目被动状态,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三是,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维护国家财经法规的严肃性,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在处罚上决不能手软。

四是,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全面推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签证制度,未经审计签证的报表不具法律效力,以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

2.强调企业法人对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新修订的《会计法》针对多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强调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要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和控制在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下会计信息的残缺生成现象。

3.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建立“高效、精简、统一”的报表体系。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落后的报表收集方式,建立一套“高效、精简、统一”的报表体系,改变过去会计信息传输过程中多套报表并存、多头布置、多头管理的局面,按照“统一设计、口径一致、集中布置、一表多用、数据共享“的原则,规范和统一会计报表体系,增强报表的适应性和兼容性,为加强会计报表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打下基础。

4.建立科学的会计人才评价、选拔和培养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应挑选一些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专业对口的骨干力量从事财会工作,并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建立会计人员业绩考核、奖励、评价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会计人才成长,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会计知识更新快,会计工作政策性强,还要实行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使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金融工作的重要目标,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对象是“三农”经济。近年来,银行商业贷款风险频繁出现,并且呈逐渐增长的态势,贷款风险防控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1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1.1数量与规模

在新时展背景下,国内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金融也备受关注,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农村金融的主力。据统计,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已从2012年的337家增长到2020年的1539家,如图1所示。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机遇的到来,证明其改制是正确的实践,也证明农村金融发展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1]。随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的扩大,其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增加了资产管理的压力,使得潜在风险逐渐加大。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总资产33.4万亿元,总负债30.83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7127亿元,如图2所示。

1.2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征

贷款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金融风险防控的主题,配套完善的金融防控体系格外重要。在选择投资之前需进行客观评估,作出谨慎的投资决定。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具有易发性、扩散性、隐蔽性等特征[2],风险一旦产生,就会造成损失。

1.3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种类

1.3.1信用风险因违约造成借款企业或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的风险。这种风险事先无法准确预测,也无法规避和有效控制。1.3.2政策风险因调整经济政策或财税政策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调整政策实现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调控,从而达到稳定农村物价的目的。1.3.3市场风险因市场供求变化或者市场价格变化产生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要高度关注市场风险,通过市场价格分析市场变动,从而调整贷款额度,防范市场风险。1.3.4操作风险因人为失误、操作不当等造成的风险。每个人的习惯和思维各有不同,所以操作风险无法事先预知。1.3.5经营风险因经营管理不当造成损失、破产的风险。例如,经济形势好,银行容易发放贷款;经济形势不景气,企业经营较为困难,银行不易发放贷款。特别是涉农企业,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经营状况就会恶化。经营风险是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中较为常见的风险。1.3.6流动性风险因资金周转危机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应留足备用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2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2.1环境因素

环境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3]。经营状况、发展活力等社会环境可能对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产生严重影响。环境因素可分为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信用体系、法制环境等。经济环境方面,整体经济发展趋势稳定。在平稳的经济环境下,资金产生增值回报的期限不断延长,部分产业会遇到资金流动性问题。政策环境方面,随着国内政策调整,金融监管越发严格,特别是对房产泡沫的抑制,导致房产企业资金链趋于紧张,地方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向其提供贷款,行政干预政策易造成贷款风险。信用体系方面,目前,信用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由于大众心理无法预测,有部分借款企业或借款人向农村商业银行提供虚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贷款风险。法制环境方面,法律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较大,但是对于借款企业或借款人的约束相对较小,使得大量农村贷款回收艰难,提高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据统计,2020年国内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为7127亿元,2015—2020年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呈逐年上涨态势,如图3所示。

2.2企业因素

农村商业银行与企业联系密切,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担保公司等直接影响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企业自身管理不善、经营决策不科学、投资方向失误、扶持夕阳产业等容易造成贷款风险。各种恶意担保、无序竞争挤占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导致借款者减少,加大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担保是把“双刃剑”,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审查贷款不严格,增加放贷资金,加大回收贷款的风险。

2.3自身因素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较低。培训工作开展不及时、员工对贷款等业务流程掌握不熟练,导致工作中存在操作风险。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产品创新、业务类型单一等问题,导致信息不对称,极易产生贷款风险[4]。小微贷款业务仍不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尚未实现全面推广。管理运营模式和方式落后,无法满足防范贷款业务风险的需求,过多倾向于定性层面的研究,对于量化评价手段较少。在贷款风险管理过程中,缺乏对贷款业务适用性的深入研究。虽然采用了类比分析、历史经验分析等方法,但是缺乏对定量方法的运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够健全,无法估量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风险集中度和风险发生概率。倘若没有预测市场风险发生概率,就无法真正防控风险,会极大提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金融监管的需求,内部控制仍然存在漏洞,无法及时跟进配套内控机制,会加大贷款风险。风险分配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部门职能定位不够明确、决策与管理方面可能存在越权现象。同时,风险预警系统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无法发挥实质作用。农村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缓慢,更新换代不及时,业务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不到位,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欠缺通过信息技术识别风险的能力。同时,没有将员工的操作系统纳入风险管理体系,不能及时发现操作风险,风险管理亟须技术推动。

3防范和化解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3.1健全风险防范预警体系

健全完善农村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能促使工作人员规范自身行为,使操作更加标准,准确预报潜在的贷款风险,有效处置风险。预警体系具有全面性、敏锐性、时效性等特征,推动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5]。预警体系需有定量的指标,设置准确的临界值,确保数据出现异常后及时响应。完善的信息数据有利于长期监控借款者信息的准确性,有效规避风险。建立健全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对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具有抑制作用。

3.2创新经营业务方式

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广阔,应主动探索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业务、服务等,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开拓业务服务渠道。健全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代收代付制度,增强相关业务的实效性。推动农村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银行”“手机银行”等品牌。开展市场业务推广工作,宣传农村商业银行政策与业务。建立健全银行内控机制,确保农村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6]。

3.3规避贷款集中度风险

设定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金额上限,防止出现单一借款企业或借款人贷款过度集中的情况。明确取款区间,助推农村商业银行回收资金,缓解贷款资金压力,避免流动性风险[7]。采取多种措施防范贷款集中度风险,从而避免因贷款风险造成损失。健全完善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循序渐进、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相关经验[8]。

3.4创新抵御风险的金融产品

农村商业银行受自身发展环境的限制,在业务发展中缺乏抵御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无法拓宽农村市场。需创新更多适用于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金融产品,研发对农村、农业、农民以及涉农企业具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使其符合市场价值,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应创新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授信贷款、“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贷款、林权抵押贷款、青年创业担保贷款等多元化的贷款产品,分散风险,提升自身发展优势和竞争力[9]。

4结束语

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三农”工作中,推动了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大量贷款资金解决了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三农”的发展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引发复杂多变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应健全完善可操作性强、竞争力强的风险防范体系。同时,对贷款风险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注,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昕迪,赵海峰.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9):138-139.

[2]林淑慧,赵海峰.农村金融改革下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分析[J].特区经济,2021(8):45-47.

[3]段玲玉.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山西农经,2021(6):188-189.

[4]刘宝磊.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5):123-152.

[5]刘涛.农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20(3):54-55.

[6]周忠凯.SD农村商业银行QL支行大额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0.

[7]虞伟健.对农村商业银行加强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9(12):84-87.

[8]孙法学.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J].经贸实践,2016(20):78.

第11篇

1河北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晌

1.1河北农业旱灾的特点

河北农业旱灾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旱灾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二是旱灾呈上升趋势。据河北省1952~2001年主要年份农业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1952~2001年50年中,河北水灾和旱灾无论是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旱灾的趋势更为明显。三是河北干旱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春旱;中部为春、夏、伏旱的交错区,但对农作物威胁最大的是夏旱、伏旱;东部主要是伏旱区;攀西地区即河北西南山地,雨季、旱季比较明显。

1.2旱灾对河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2.1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持续旱灾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甚至绝收;树木枯死,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明显上升,森林火情、火灾加剧。根据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和农业部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1971年~2003年的33年间,河北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1996万亩,年均成灾面积784万亩,占受灾面积的39.特别是2001年,河北遭受的严重旱灾,造成4881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3367.5万亩,占受灾面积的68.9;绝收面积706.5万亩,占成灾面积的21.1;有556万人和589万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1.2.2旱灾对河北农村经济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①受旱地区农业总产值增幅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下降,进而影响河北整体实力增强。②影响农民增收,如广元市2001年遭受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减少74元。③影响农业资金投入结构。为了抗御严重的旱灾,政府要投入大量的抗旱、抗灾资金和救灾救济款,帮助灾区农民抗灾和农民渡过暂时困难,从而使原计划安排用于农业其他方面的资金和用于其他产业的资金不得不重新调整,使农业的其他方面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2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就是对造成农业旱灾的各种因素的发生、发展 规律 进行分析和把握。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旱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从而努力实现农业计划目标的过程。随着河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现象还将日趋严重,必然导致干旱区域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干旱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户注重对干旱的预防,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做到早预防、早控制,采取 科学 手段。将农业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促进河北农民增收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3河北实施农业旱灾管理的现状

目前,河北在实施农业灾害管理中采取的是分灾类、分部门、分地区的减灾管理模式。以旱灾管理为例,旱灾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减灾安民。旱灾管理的组织形式:省市县都有两套组织体系,一是抗旱防汛指挥部。二是救灾办公室。

为了更有效地抵御旱灾,减轻旱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各地还建立了市、县、乡(镇)抗旱服务组织,实行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抗旱减灾知识,提高公众防旱意识,增强抗旱减灾能力。

4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对策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对旱灾的管理应该由控制旱灾向灾害管理的理念转变,切实增强系统意识、风险意识和资源意识,建立有效的旱灾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措施。

4.1明确界定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界定清楚谁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有效地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干旱风险管理(当然也包括其它灾害的风险管理)的主体基本上只有政府。从抗旱的组织、指挥、救济到灾后重建的物资、资金提供,几乎都由政府承担。而按照责任和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产业化龙头 企业 (含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都应当是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4.2建立旱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为旱灾风险管理主体回避旱灾风险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咨询研究机构从事农业旱灾风险的科学研究,这对旱灾风险的研究和实施旱灾风险管理是极为不利的。政府可以通过科研立项、招标、合同形式,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组建旱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针对不同区域影响旱灾因子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对旱灾风险及其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定期和不定期地旱灾发生时期、发生区域、发生程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为政府提供旱灾应急预案,以指导农业经营者回避风险。

4.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水利资金投入

解决河北旱灾风险的主要措施就是建设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方面,应坚持大中小微水利建设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新建和挖潜改造并行。一是建设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加强中型和小型水库的配套建设。加快各类水利设施的节水改造,大力推行节水灌溉。二是切实解决旱缺水问题。加大丘陵地区旱治理力度把旱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三是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和堤防建设,提供防洪和抗旱水源保证。

4.4加大科学技术应用力度,尽快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技术现代化

旱灾风险管理涉及的因素多,而且复杂。为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必须在旱灾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决策、抗旱减灾和抗旱后评价等方面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技术现代化。在预测预报方面,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不断丰富预报手段,完善预报模型,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在信息处理方面,应用 计算 机 网络 技术,数据仓库技术,GIS技术,开发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调度指挥方面,运用现代化的通信传输手段,建立和完善异地会商系统,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化专家系统,提高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在旱灾灾害评价方面,运用航测、遥感和模拟技术,制定旱灾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度,对旱灾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

4.5大力推广旱作技术和发展节水农业

旱作技术和节水农业也是抵御旱灾和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要加大旱作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尽量选种抗旱能力强或能避开干旱重发期的作物、品种,着力发展旱作节水、保护地栽培等避灾农业。要采用行政、经济、技术、 法律 、工程等各种手段,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强化节水措施,加大节水力度。总之,发展节水农业要围绕当地的区域特色和农业主导产业,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节水农业,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多种节水模式和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时策

一、加强主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使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也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法,积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的主要思路:一是实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如将长期高成本负债配置给高收益资产、短期负债配置给低收益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对应性。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的利差最大化,如增加高利率资产占比、降低高利率负债占比、灵活运用浮动利率等,扩大资产负债利差。三是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人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以此来分散、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四是严格控制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百分比。

    二、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

    (一)缺口管理。缺口解决的是缺口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管理,化解市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在一定计划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分析,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采取较为保守的缺口管理,使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时利率的波动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向变动,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化解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资产与负债在动态过程中难以实现零缺口,银行也可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

    (二)平均期限管理。平均期限管理指银行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现值的加权平均期限。当固定利率资产平均期限不等于固定利率负债平均期限时就产生了风险。在正期限风险时,即固定利率资产的平均期限长于固定利率负债的平均期限,利率上升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这时,银行可通过减少较长期限资产,增加较短期资产,增加较长期限负债,减少较短期限负债等达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理,在负期限风险时,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小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银行可通过增加短期借款,减少短期贷款等措施来达到目的。

  (三)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难度加大,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通常采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回避利率风险。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商业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再投资风险,那么银行可买人期货合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损失可从期货市场上得到弥补;而利率上升时,银行会获得收益。相反,在负缺口时,卖出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利用利率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银行可购买看涨期权,当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从而抵销正缺口因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在负缺口,银行可购买看跌期权,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并抵销负缺口因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利用利率掉换对冲风险:通过利率掉换,银行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或将浮动利率变为因定利率,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降低利率风险。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受国内、国际的诸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见利率的走势,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就应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三、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人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人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侧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利索风险的表外业务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利用套期保值技术来规避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