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6 10:3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时政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近年来,“时评”迅速崛起,但是对于时评的定义这一本源问题,学界和业界却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从“时评”的历史角度分析时评的产生过程,从而对时评下一定义。
关键词:时评;历史;定义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3-0125-01
自1998年11月《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时评”专栏,“时评”这类文体在纸质媒体上迅速崛起,研究时评也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但是对于时评的定义,这一首先应该解决的本源问题,现在的学界尚无定论。中国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马少华认为,“时评,其实就是最狭义的新闻评论,它与‘新闻评论’的概念没什么不同。”《南方周末》高级编辑鄢烈山给“时评”的定义是:“‘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它包括‘新闻评论’,或者说‘新闻评论’是它的‘子集’。”《新京报》的评论员、时评版编辑艾君则认为,“时评是对新闻的评论,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以上列举的各位都是在学界或者业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他们对时评的定义却有很大不同。马少华认为时评等同于新闻评论,鄢烈山认为新闻评论是时评的一种,艾君则认为时评属于“新闻”的范畴。笔者认为,对于新闻时评的认识,最终目的是将其与报纸媒体上刊载的其他评论类文体区别开来,从而适应当下报纸媒体的创新发展、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笔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浅析时评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时评”的定义做一概述。
一、“时评”来源于近代早期报刊的“论说文”
“时评”既然属于新闻类文体,就应当从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业产生之后去寻找时评的源头。中国在近代报刊出现后,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评论家,但他们的文章大多是对时政进行宽泛‘‘论说”的政论文,并无具体的针对对象,很少涉及时事。如《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等等,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们是政论文。如果将当时发表在新闻性报刊上的此类政论文列入“时评”的范畴,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虽然二者都是发表在新闻性报刊上,而且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基本行文格式进行写作,但是,时评以新闻为前提,新闻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评论文章的高低,关键在于你掌握的信息量,因为世界上的‘道理’是很少的,不过那么些条而已。”新闻在时评中作为前提是必然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论说”盛行的时代,一些真正现代形态的新闻评论开始零星出现了。
二、论说文向时评的过渡:夹叙夹议的文体出现
早期的新闻媒体,无论中西,都没有报道与评论严格区分的规律和传统。这种传统和规律是在以后逐渐建立的。而在早期,则往往是夹叙夹议。梁启超1898年主编的《清议报》自第26期起创设了“国闻短评”专栏,经常发表的都是一事一议,针对性强的小短文,专门发表对当前时局或某些热点问题的见解、评论。华中科技大学的吴廷俊教授就认为:“‘国闻短评’的写法是新闻与评论紧密结合,对报刊政论文重突破,为后来风行于各报的‘时评’的起源。”但是这种夹叙夹议的文体更类似于‘‘杂文”文体。仔细比较之下,就能发现杂文与时评的诸多不同:时评时效性强,杂文时效性弱;时评偏重于对事实的判断,更加客观,杂文则更多地注入了作者的个人感情,主观色彩浓厚;时评语言更加平时朴素,杂文会追求辞藻华美,偏重语言的美感;等等。所以这时出现的夹叙夹议的文体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时评”。
三、“时评”栏目的出现与“时评”成为一种文体
戈公振先生和陈一士先生将“时评”栏目作为《时报》首创,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时评作为一种文体在《时报》时期比较普遍;二是《时报》的‘‘时评”栏目在当时影响很大;三是《时报》的“时评”栏目所刊发的时评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新闻评论类文体。所以,笔者认为:时评作为一种文体,在《时报》时期真正出现。从以上论述来看,新闻评论这一新闻类文体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产生之初就萌芽了,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实践发展而发展,虽然早期报刊的评论类文体还有较多的文学文体的色彩,但是毕竟在此基础上时评生根发芽,逐渐成为成熟的、单独的新闻类文体。所以,从这一角度看,时评就是“新闻评论”众多类型中的一种,是“新闻评论”的子集。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对时评下一定义:时评作为一种新闻评论类文体,是对时下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做的判断和评论。时评以新闻事件为由头,以议论为形式,以对事件的判断和看法为核心,通过客观的论述和分析以期达到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一、高中政治交流教学模式解读
交流教学模式是以教材大单元教学为节点,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反馈与监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创造性地与学科教材、老师、同学、社会和自己深入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反馈与监督,实现学生与教材、老师、社会和自己的交流。
1. 学生与教材交流,是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老师制定一节课的预习学案,指导、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所学大单元知识的预习。
2. 学生与教师交流,是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记、写、读和问等形式,主动思考、接受、总结老师对知识的讲解,逐步理解学科知识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科思维。
3. 学生与学生交流,是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课堂组织,让学生通过展示和学生间互动的方式等,促使学生了解同学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了解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力和执行力情况,既看到榜样的示范作用,又思考表现欠佳同学的行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合作,收获友情。
4. 学生与社会交流,是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组织或策划,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一定时间的准备前提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参观学习、教学实验和劳动体验等形式探究自然科学和社会问题,并形成简要成果。
5. 学生与自己交流,是指在大单元教学结束环节中,通过老师组织检测,或通过学生自查反思,了解自己对本单元学习状况和思想状态的分析,确认自己是否主动去获得知识与能力,是否是真的获得了知识与能力。
二、操作过程
1. 制定政治交流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让学生初步认识此教学模式,并在动态实践过程中逐步理解此教学模式。
2. 创设以学生学习进步和完成必要学习活动为考核目标的“金莎奖”和“果汁奖”,激发学生参与此模式的兴趣。
3. 根据学科教材和教学进度要求,计划学期的学习阶段数量。如高一下半学期,学生主要完成四大单元量的《政治生活》 必修教材。因此,本学期的政治交流教学法,计划可分成四个阶段。
4. 总结、反馈与动态完善。对每一阶段中表现好的学生和政治学习小组进行奖励,并通过学生总结,老师反思的方式,动态完善交流教学模式。
三、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各阶段的自学总结,逐步了解学科学习方法,并构建了学科知识框架作为未来自主学习与复习的工具。以小组为单位,一学期编写了电子版《政治周报》8个,既方便了学生学习时事,了解世情,又提升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对政治生活的探究中,每个学生完成了四篇时政论文,既提高了理论素养,又增强了学科思维能力,为学生参加未来的自主招生考试拓展视野,积累能力。
四、探索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1. 如果没有建立对学生的分层评价机制,在提升学生自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建议:实施初期,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老师可布置不同的难度的试卷和作业。
2.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大的障碍是学生的懒惰性、随意性和依赖性。
建议:老师加强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并指导学生学会寻找朋友、老师、家长、同学、亲戚等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执行力。老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优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