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时间:2023-09-06 17:08: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转型发展;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营销正成为一片孕育着无限宝藏的神秘土地。同时,传统企业面临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高达76%的传统企业求才若渴,互联网营销人才稀缺。所以我校经济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根据转型发展背景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积极进行专业应用技术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其中重点之一就是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因此,本文提出了转型发展背景下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框架,以期为该课程体系的深化建设与改革提供思路与方向。

二、内容框架

(1)研究目的与意义:转型发展背景下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与意义;(2)互联网营销人才岗位和能力的需求

调研与分析:确定目标行业与企业、确定目标岗位、确定调研方法、问卷设计、实施调研、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形成调研报告;(3)基于岗位和能力的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知识单元的构建:

包括岗位层次与岗位结构分析、岗位职责与岗位要求分析、岗位需求与能力需求分析、能力结构分析、专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单元的匹配、知识单元集群分析、基于知识单元集群的互联网营销课程的构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构建;(4)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理论环节的建设内容:包括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每门课程的重难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理论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5)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建设内容:包括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6)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办法:包括多专业共建、多专业开设、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教学队伍建设、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与创业课程体系资源共享、经管系与九州通共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1)颠覆了传统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从市场对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出发,首先调研目标行业与企业的互联网营销人才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层次与岗位职责,通过问卷调研和企业访谈的方式进行互联网营销人才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的调研,梳理出互联网营销人才的目标岗位群与能力分布,根据互联网营销人才的能力需求与能力结构梳理出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知识单元,进行知识单元的集群划分,进而得出基于知识单元集群的互联网营销课程以及课程体系,采取的是“专业+行业+职业岗位+专业核心能力+知识单元+课程”于一体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2)在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实践环节的建设与设计,确保实践环节在学时分布上占课程学时的30%以上;(3)该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辐射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个专业,采取的是多专业共建、多专业开设、与创业课程资源共享、与企业内训课程嫁接的教学实施办法。

(二)创新之处。(1)课程设置的创新。对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设遵循的是“专业+行业+职业岗位+专业核心能力+知识单元+课程“于一体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建设思路,严格按照该专业方向面对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进行设计,提高专业教学的职业化程度,形成应用技术型的专业课程体系。(2)教学方法的创新。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模拟、创新大赛、专题培训、能力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整合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通过实体公司互联网营销具体业务的开展,并结合大学生网店创业的运作,创造性地将互联网营销课程体系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具有创新特色、虚实结合的应用技术型的互联网营销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3) 教师队伍的创新。扎实开展教师下企业锻炼活动,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岗位工作,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定期开展应用技能大比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重点抓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工作。建立一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自有教师及校外企业专家相融合的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合作、教师共享、队伍共建、知识与实践互补,打造一支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互融共建的优秀教师团队。

第2篇

关键词 柔性教育 会计学专业 实践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柔性教育的含义及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行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意义

1.1 柔性教育的含义

“柔性教育”源于管理学中的“柔性管理”一词,是指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组合性、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教育。柔性教学,是柔性教育思想在教学方面的深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体化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改变意识,尤其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行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意义

在会计学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民办高校会计学实践教学中建立柔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兴趣。柔性化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在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同时,培养其独立性和创造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要求学校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可选课程,制作不同的学习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以此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实践项目不成体系。会计学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工业制造企业作为实践项目,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如服务业、商品流通企业等很少涉及。各实践性教学活动之间衔接性和连续性差,不成体系。

(2)校内实践教学缺乏现场感,校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多数民办院校的会计模拟实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的问题,但与真实的企业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教学缺乏现场感。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对于校外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只看不干”的现象。所以,校外的会计学实践教学有些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

(3)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操作程序不规范。在模拟实践教学中,往往给学生一套某企业某会计期间的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完成基本的会计循环,整个过程中缺少相关的“审核、监督”等环节。此外,民办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实践环节课程由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业务,这种实践操作流程与实际中会计工作必须按岗位分工来进行相背离。

(4)会计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虽然拥有较娴熟、丰富的会计学专业知识,但在实践教学中,有些教师无法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进行生动的讲授。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很多人缺乏实践经验。

2.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大部分民办高校对管理类学科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导致实践经费短缺、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对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不严格,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理论课程,很多学生抱着应付的态度。此外,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是以“填鸭式”的刚性教学为主,这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学能力均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应注意的问题

3.1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的设置

民办高校会计学柔性化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基础实践阶段和开放实践阶段。

(1)基础实践阶段。基础实践阶段可以分为必修实践课程和选修实践课程两个部分。必修实践课程培养的是学生专业基本操作能力,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参加。

必修实践课程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柔性教育,教师在该教学过程中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动手能力,为选修实践课程做准备。选修实践是在必修实践课程的基础上,为能力高、时间充足的学生开设的,其内容是对必修实践课程的深入和强化,难度也有所增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能力和喜好自由决定是否进行选修实践。这种课程设置体现了柔性化教育的思想。

(2)开放实践阶段。开放实践可以开设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纳税实务与税收筹划和审计等方向的实践课程。开放实践课程应该按照每个方向分别建立模块,以专业限选的方式开展。学生根据将来的求职方向以及自身兴趣爱好至少应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对于时间充足、能力高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多个模块进行学习。

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成立代账公司,开展相关记账业务。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后,可以在代账公司进行实际业务的处理。条件成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不同企业类型的账务处理实践。

3.2 民办高校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尽量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柔性化的教学模式要求。(2)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应以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来规范自己的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社会部门进行挂职锻炼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3)建设有特色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特别是民办高校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课程体系,而应该针对本校学生情况,设置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4)加强经费保障。与“刚性”实践课程体系相比,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在实施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中经费问题将比较突出,需要妥善解决,否则一切将成为空谈。

参考文献

[1] 洪荭,廖联凯.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财会通讯(综合),2008(6):40-41.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1—0066—04

数字媒体以其高效优质的信息制造与传播能力,推动媒体从形态、属性到内容产生巨大变革,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彰显出主流强势媒体的姿态,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计算机游戏、影视动画、网络娱乐、虚拟现实等为具体代表形式的数字内容产业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急需高素质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借鉴国外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状况,我国诸多高校新增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为了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密结合,教育部从2008年起实施了针对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在全国高校择优建设、优先发展一批国家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紧缺专业人才。该项计划引发了高校对特色专业建设内容和方法的广泛讨论。课程体系构建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正确拟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在深入调研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广泛吸纳用人部门对人才培养意见的基础上,面向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国内外高校教授和产业专家共同研究培养计划,构建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特色鲜明、操作性强、能有效服务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回顾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剖析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分析课程体系的演变特征,总结课程体系的实施经验,凝练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建设观,对于继续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推动特色专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 正确拟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使课程体系能够在人才培养中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拟定了以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 紧密结合数字内容产业对紧缺型人才的需求

深入调研我国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的现状,了解数字内容产业对紧缺型人才需求的具体内容。既充分尊重现状,又理性、适度地前瞻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既能掌握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潜能和知识储备。

2 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

客观审视办学环境,了解自身办学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进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将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结合进课程体系的内容中,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

3 保持课程体系内容的先进性

不断跟踪数字内容产业的技术变革,分析数字内容产业的演化趋势。充分了解国内外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动态,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始终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把数字内容产业的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

4 推动人才培养的特色形成

面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设计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实践项目,形成方向鲜明、结构合理的课程群。建设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探索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促进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5 强调课程体系的操作性

充分了解生源情况,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厘清课程科目知识内容之问的循序渐进关系,建立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有序组织,推动层次递进的课程教学。结合师资建设情况,及时更新课程科目,革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二 面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设计课程体系内容

通过调研现阶段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借鉴吸纳国内外高校培养数字媒体人才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拟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围绕我国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内容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突出特色和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技能娴熟,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适应性强,善于合作,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内容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具有创新和研发数字内容产业新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面向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采用矩阵式的结构,其特点是以课程群为知识结构单元,形成层次分明的组织形式。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垂直方向自底向上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几个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路线。课程体系强调宽厚的基础培养,以此实现“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多种类型课程的层次之间,设计了课程实验、技能专题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和集中就业实习等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递进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工程技能娴熟”的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水平方向自左向右是以网络游戏、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为专业方向的并行课程群。学生在研修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后,选修专业方向课程,从而兼顾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实现“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 推动课程体系演化,促进特色形成

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的有序高质运行,结合不断改善的教学环境和动态演变的人才需求,审视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修订课程体系内容,推动课程体系的良性演化,先后产生了4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程体系。版本1为专业筹备期间提交给专家论证的课程体系。版本2是在2007年首批入学的学生培养中执行的课程体系。两年之后,对版本2课程体系修订产生了版本3。版本4是在2011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人才培养完成了一个完整周期之后修订所得。以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4个版本课程体系的演变特征,直观阐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特色之间的关联关系。

1 调准文艺和理工课程融合的尺度

数字内容产业是基于深厚文化艺术底蕴,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创意产业,迫切需要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素质兼备、工程技术特长鲜明的复合型人才。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学科齐全,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一级工程学科上的优势,开设文艺和理工课程,并逐步摸索调准文艺和理工课程融合的尺度。表1显示了4个版本课程体系中文艺和理工两类课程的比例。通过逐步调整两类课程的比例,探索出一套能有效地对理工类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和实施手段,满足了“文理融合、工程技术见长”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

2 构建层次分明的体系结构

人才培养讲究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而且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几个层次的课程构成。表1显示了4个版本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的学分比例。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总和保持高于50%,符合“重素质,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比例形成金字塔结构,并逐渐增加了它们的学分总和,从而有利于实现“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含有课程实验、技能专题实训、项目创作实践、企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表1显示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的演变情况。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在不断提高,目前稳定在1/3左右,以此加强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工程技能娴熟”的人才培养特色。

4 执行方式多样化

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开发企业可用师资,遵循三三制师资建设原则,组建多样性的师资队伍,获取多样性的知识来源,形成多样化的执教方式。表1显示了学院全职老师、从其他学院和高校外聘来的老师和来自产业界的老师执教的学分比例情况。多样性的执教方式保障了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有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善于合作”的人才。

四 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方法,保证人才培养效果

课程体系需要通过良好实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强化实施效果,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 持续进行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

数字内容产业是日新月异的创意产业,必须通过持续的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才能保持知识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通过自编讲义,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改编企业培训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从产业实际作品和科研项目成果中抽取素材,剪裁后形成教学案例,建立共享案例库。邀请来自产业的专家共同拟定专题技能实训、项目实训和就业实习的内容。

2 坚持教学方法改革

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大力推动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研究启发式教学、项目型教学。推动教与学的互动,进行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项目作品交叉剖析和评价,指导学生进行新技术的探索和研发,营建生动活泼、求实上进的教学氛围。

3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多样化、层次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包含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成果案例等内容的成套实验教学资源。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学生到企业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有效机制。由企业自带项目来学校,全真模拟企业生产的过程和形式,进行毕业设计训练。

4 注重校企合作教学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大学进行合作,外聘教师进行课程讲授、专题培训和前沿讲座。将企业引入教学,协同进行课程实验和实训。建立由学院专职老师和企业老师构成的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尺度地推动企业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校企紧密合作中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接轨。

5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数字内容产业是一个十分强调创意和创新的产业,自由创意的培养十分重要,为此在实施选修课程和创意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大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指导的模式。建立了“数字内容作品自主创作实践工作室”,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项目创作或作品大赛。创作成果和大赛作品,可按相关规定折算为学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创意、自觉创新的求知习惯。

6 跟踪评估实施效果

通过学生调查、专家监督、合作高校和企业反馈等多种形式,跟踪评估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不仅对每门课程进行独立评估,还对课程群和教师课程组进行综合评估。关联分析评估数据,推动教学的纵深融合,促成课程群建设产生大于简单叠加的教学效果。通过用人单位跟踪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产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优化调整课程体系。

通过有效的实施,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2011年第一届55名毕业生为例,其中13人在国内攻读研究生,10人出国攻读研究生,5人在国企就业,3人在三资企业就业,17人在私营企业就业,4人自主创业,3人因申办出国延滞就业。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5%。在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形成了“发挥优势,培育特色,注重内容,强化实施”的课程体系建设观,满足了现阶段人才培养实践的需求,促进了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产生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 2006,(51:47-50

[2]沈琦,于学军,张丽,等.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复 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 论),2010,(8):162.163

[3]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 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4]张灵,禹奇才,张俊平.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Ⅲ.中国 大学教学,2012,(9):28-30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一、前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高职教育为社会输入了大量的人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人才质量不是特别高,尤其是对于学生技能要求较高的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很多学生虽然拥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但是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而企业恰恰需要的是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这就使得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不符。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学校必须要对当前所使用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对此,下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在高职的教育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首先,高职教师需要学会进行核心内容界定。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学会根据企业对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确定一个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加强与企业进行合作,给予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此建立一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1]。其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需要依赖于学校的教育方式,因此高职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实际的高职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培养,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学生与教材内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项目法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就可以为其进入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样重要,如果没有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也难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在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首先,根据行业企业对于汽车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来看,他们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一方面对系统故障诊断、检测方面具有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对电子装置的改装及调试等方面也有着大量的需求。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来看,高职教师在确定专业课程理论体系的时候,应当倾向于这几个方面,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2]。其次,在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确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方向以及教学体系的特点。从专业方向的角度来看,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主要是倾向于研究汽车系统以及相关元件的运动原理、检测,而这些研究内容全部都要建立在汽车电子技术基础上。另外,从教学体系的特点来看,高职企业电子技术专业要求机电结合,实际教学中主要是以电控新技术为主体,涉及了多个学科的知识,但最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是机械结构知识,其他的机、电、热等学科的知识也有一定的涉及,但是并不是特别深入。针对这一特点,高职教师在对汽车专业技术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构建多学科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最后,应当构建一个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较高,如果学生只是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不会将相关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高职教师在构建基础理论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加强与相关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让学生能够深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学习。而且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教师可以更加了解企业对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根据实际需求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整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3]。此外,教师在确定理论与实践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分出核心的理论课程以及核心技能课,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特色突显出来,让学生了解有哪些核心的课程,从而对自身的学习有一个具体的安排,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关键的理论知识以及核心技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为了能够向企业输入高质量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高职学校必须要充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教师需要对行业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进行调研,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从而根据实际需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确定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这样才能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丁黎明,陈静,张彩云.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与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0(06):105-107.

第5篇

关键词:进取型 中小企业 培训管理体系

科学的员工培训,可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和竞争力,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建立完善有效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是培训工作的核心任务,对于创建员工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公司概况

Y公司是一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中小企业,在近五年的发展中,快速成为了一家进取型、效益型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发展迅速,但是并没有现代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构建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是公司的当务之急,不仅有利于创建员工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且能够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构建Y公司培训管理体系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培训体系建设流程: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建设、培训计划制订、培训计划实施流程、培训效果评估与应用。

1.培训需求分析

(1)建立岗位体系

本文对Y公司的各部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构架了比较合理的组织结构,见图1。 (2)岗位分析

A. 本文对Y公司各部门岗位族群的职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拟订了各部门岗位群的需求分析,见表1。

2.培训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1)以各岗位群为基础的培训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针对员工岗位群职能能力,优化设计出一套全新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员工培训的新标准,见表3。

(2)以晋升通道为基础的培训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在Y公司为员工提供公平合理的晋升通道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领导管理者的培训课程体系,见表4。

3.培训计划制定

(1)时间计划

新员工入职前一星期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为: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产品及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素质等;在职员工根据年度计划保证每月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者领导能力课程培训和所有员工的岗位群课程培训。

(2)培训方法的计划

根据实际内容采用讲授法、模拟训练法、工作指导法、案例研究法、视频观看法等。 培训费用的计划

费用预算主要从培训资料、培训师授课费、教师和学员的往来交通费、食宿费、车辆接送费等方面进行计划。目前,公司的培训预算占薪酬总额的10%。

4.培训计划的实施流程

每年初根据部门需求及公司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当年的培训计划,每月组织课程培训。培训组织包括:联系培训师和培训场地、场地布置、培训过程实时跟踪、以及培训效果的反馈等。

5.培训效果评估

对培训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科学分析。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用人部门、以及学员本人。对培训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及时完善,同时将培训效果评估的资料建立档案存档,作为以后组织改善和员工发展的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员工培训是中小企业一项长期的、常规性的工作,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绩效,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竞争力。本文针对Y公司构建的培训管理体系,希望能对该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原则

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在于以帮助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为基点,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以下五方面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课程体系对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性原则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本质功能所决定。作为一种在职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为教师提供再提高、再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更新与优化,使其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此外,基础教育新课程给予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施展个人才华的自由空间,为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大可能。新课程期待教师的发展,新课程需要教师的发展,以实现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为己任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将发展性作为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发展性原则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当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首先,人的发展表现为认知水平与人格的和谐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以往重认知轻人格的不良倾向,在强调知识技能等的同时,重视情感意志方面的课程开发。其次,制定课程目标要综合考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认真研究他们已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及学习特点等,从现有水平出发,以确定合理且弹性化的目标,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从而保证课程的发展。此外,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师群体在关注点、专业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和社会化水平以及综合发展程度上的差异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从而针对要求,有所侧重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最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立足于中小学教师发展的特殊性,而不是对普通高师课程体系的简单模仿和随意缩略,在选择与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形态等时要切实以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发展需求为依据。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课程体系要突出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他们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只有人的最本质属性得到发展,人才可能是发展的人,而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发展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与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当基础教育新课程将人的发展作为核心目的,将人的主体性置于突出地位的时候,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性问题才真正凸显出来。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要突出主体性原则以激发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贯彻主体性原则,应当注意以下两个基本方面:首先,广大中小学教师不光是继续教育的对象,他们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继续教育课程不能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甚至灌输而忽视学员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毕竟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主体对客体主动的意义建构,学习是无意义的。故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当多为他们创造发挥自主能动性、凸显主体性的机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和吸引他们参与课程建设,使他们以切身感受强化自我主体意识。其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在周密设计的同时还应当为学员发挥主体性留有一定的空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的选择要着眼于唤醒与强化学员的自我主体意识,倡导学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得学习真正成为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促使他们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三、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强调课程的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即不能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看作预定的、现成的知识及进程安排,也不应该是在正式教学活动发生之前已经编好的、固定了的教学的内容和对象。人处于持续的发展中,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是人的根本特点,立足于人的教育应当充分肯定这一点。就传统的课程而言,大多都先于学习活动而出现,其典型的预成性企图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控制在预设的轨道上与范围内。但是,就学习者的主体性而盲,这种预设性的课程,它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预设性课程力图确定化与完成性的倾向势必会将许多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此种课程所创设的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其对学习主体的发展是否有积极意义同样令人质疑。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当突出生成性原则。首先,要树立动态的课程观。人的发展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教育必然无法对人的发展需求做到完全预料。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不可能是完全预设、固定不变的,它的构建必然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次,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应当有意识地加大生成性因素的比重。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因此加大课程目标的生成性是保证课程体系遵循生成性原则的首要因素。制定课程目标不能仅着眼于易于控制与把握的诸如知识获得、技能提高等目标,还需要考虑到难以具体量化、但对个体发展更有意义的诸如思想、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变化程度。在课程形态结构等方面要加大活动课程、专题课程等生成性课程的比重。此外,对于科学领域以及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或者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与发现的一些新课题与新内容应当给予积极肯定,并灵活地将其纳入到具体的课程设计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弥补预设性课程忽视非预期性因素和学员发展需求的不足,使课程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成熟。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针对以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保守封闭性而提出的。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居统治地位,其特点在于追求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排斥学科以外的其他因素,使得整个课程体系呈封闭性倾向且愈来愈严重。在当前社会各领域全方位地互相开放与渗透的背景下,如果学校课程系统始终独守一隅、自我封闭,不及时主动地从其他社会系统获取有利于自身建设的新鲜元素,其必然走向发展的边缘。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只有具备开放性的特点,才可能获取更多有利于自身建设与发展的要素,才可能及时反映和满足社会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课程的目标取向才可能真正达成。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贯彻开放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课程体系自身要具备开放性的特质,随时做好接纳和吸收新元素的准备;科技文化领域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理论以及学员新的工作情境提出的新问题等都要求课程体系在开放动态的状态中不断构建、不断完善。其次,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要呈现出最大的开放性。要尽可能及时捕捉中小学教师以及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需求,尽可能汲取任何一切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养分,从而使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更能贴近与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

五、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是指课程要为学习者提供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的途径和机会。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往往忽视感性经验对于学习的特殊作用与意义,使得学习者因缺乏一些必要的亲身感受与体验而难以对知识进行完全的意义建构,从而无法实现客观知识的个体化,学习对于学习个体的价值无法彰显。就中小学教师来说,.当前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尽快实现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优化与提升,以全新的角色走入新课程。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在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些当前正遭到广泛质疑甚至批判的教育教学方式早巳成为他们的定势行为,这无疑加大了他们及时实现自身转型的难度。而且有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会在表示认可新理论的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仍然坚持原有的行为方式。这就表明,中小学教师很有可能因缺乏相关的亲身体验,难以对新理论、新观念产生真正的价值认同。因此,要使得中小学教师知行统一,成为素质教育理论的真正践行者,必须保证他们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达成对新理论的真正认可。故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遵循体验性原则。

第7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组态软件 课程共建

一、共建的意义

《组态软件》课程是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基于组态软件的人机界面技术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态软件作为智能化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着。特别是近几年,组态软件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从事高技能型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上,都在不断发发生变化。

如何按照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与时俱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实时掌握开发企业的动态,因此,需要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把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到课程当中,让教学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整合、改编或新编,使企业“渗透”到学院的课程建设之中,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对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共建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校企合作,指导课程内容建设和特色实训基地建设;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出发点,按照工学结合理念对教学方案进行创新,研究建立与生产实际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及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二年的建设,使《组态软件》课程建设成以工学结合为平台、项目为导向“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为校内典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体目标:

1.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一支实力较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配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选派校内专业教师进行企业顶岗实践,使校内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

2.课程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制订

通过深入企业,掌握组态软件新技术及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完善课程标准制定与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3.教材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和课程内容建设,编写适用于自动化相关专业校企合作教材《组态软件技术及应用》。

4.教学资源建设

完善并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开发出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教学录像、企业生产录像,开发建立校企合作《组态软件》课程网站。

5.校内组态软件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上,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在现有光伏发电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基础上,研究生产性仿真基地建设。

三、课程共建措施

1.课程改革政策研究与企业调研

通过对对兄弟院校调研,了解《组态软件》课程建设情况(包括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建设、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等)。调研通过调查表及召开座谈会形式完成数据采集,通过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

选择自动化相关专业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从事相关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技能要求。调研通过调查表及召开座谈会形式完成数据采集,在调研基础上,理清相关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及技能项目。

2.课程体系研究与课程标准制定

课程体系研究确定。总体思路是,在对各有关高校及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组态软件》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及课程具体内容。在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全部基于岗位工作任务。

课程标准制定。按照学院《关于制(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指导性意见》,参照兄弟高职院校《组态软件》课程标准,研究制定《组态软件》课程标准原则,课程标准制定在《组态软件》课程体系确定的基础上进行,根据上述原则由课程组对项目进行分解分工,并由课程核心组成员进行统一审校,形成课程标准初稿,召开有关专家论证会,确定并公布《组态软件》课程标准(试行)。

3.教学团队建设

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中,要加强专兼职教师的融合,每学年组织召开专兼职教师集体教研活动2次,集体备课、集体研究并制定《组态软件》说课稿,组织专兼职教师公开教学,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保证专兼职教师教学理念与行动的一致性,不断完善教学各环节建设,提高《组态软件》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专任教师每年至少安排15天以上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提高专用教师实践技能。

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师资引进工作;另一方面,要扩大兼职教师比例,构建专兼对接的教学团队。

4.特色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加强与《组态软件》课程教学密切相关的实训内容研究与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和教师顶岗实践,分析工作流程,结合组态仿真技术,开发典型生产过程的监控系统仿真实训室。

5.校企合作教材建设

与企业共同开发编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组态软件技术及应用》教材,同时合作编写相关教学资源(课件、教案等),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统一性。

四、结论

《组态软件》课程实践性很强、技术更新很快,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可以实时的掌握组态软件的新技术、新方法,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莉琼.校企合作共建《网络营销实务》课程――以阿里巴巴特色班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44-45.

[2]吴福贵.校企合作共建《数控编程》精品课程[J].大学教育,2014,(09):43-45.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软件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03-01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多项文件精神,职业教育学徒制教学模式将应用于全国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必将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和特征是“跨界的教育”,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属性上。现代“学徒制”以职业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的价值。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展所长,分工合作。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实际的、学生发展特点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是工作的重点。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1.建设思想

通过对软件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软件设计与开发岗位的具体职业能力要求,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本文以“围绕一个中心,二个标准、开展三个共同合作”为目标进行整体研究。一个中心,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二个标准,即围绕企业用人标准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 开展三个共同合作,即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共同组织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课程体系设计思想概述如下:

(1) 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软件行业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如下:

(2)构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①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由学校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再由企业与学生签署培养协议,形成学校、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

②积极探索“4F5M”课程体系,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4个平台基础上,将课程分为职业教育通识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实践课、职业拓展课5种类型。实现教学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四个融合。加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职业拓展课、人文类课程的开展提升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③以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关系确定层次,以能力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环节确定为四个实践模块,以项目驱动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途径更加清晰,目标指向性更加明确,环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内容与实际结合更加密切,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4) 与软件企业共建课程,共建教学资源,建设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如下图所示:

(5)明确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与企业共同做好:招生、学校与企业双教学环境、校内企业共建教育教学资源、学校企业双师教学、学校企业双教学与管理、学生实训与就业等6个方面的工作,校企共同努力,实现并体现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问题,对行业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围绕一个中心,二个标准、开展三个共同合作”为建设目标,建立了“4F5M”的课程体系,明确了6门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内容将应用于实际教改工作中,并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

第9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专业互补;专业发展

一、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密切关系

中文专业是一个有传统也有创新的宽口径专业。我国语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理论背景极其深厚。且不说精研国学,就是掌握好语言工具,具备写作,编辑,适应社会应用需求,成为社会认可的人才也并非易事。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中文的培养计划,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土壤,涵盖古今,兼学东西,而且不能是各种文史文学的简单堆叠。中文专业的课程应是按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以相应的逻辑来构成,不同的培养细节可以设置不同的课程,甚至相同课程设置不同的学时,这就是中文专业所要讨论的课程体系。

二、现有高职高专中文的课时分配问题探讨

中文高职高专从一开始就提出面向社会面向应用的口号,十分强调实用技能的培养。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和计划,各院校中文专业在制定本校课程时加大了向实习的比重,提出学以致用的课程方案。但这样一来,对传统的中文类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

1.如何对有限的课时进行重新规划,将繁琐的中文理论与社会实践挂钩。高职高专培养的社会实用人才,不能把中文专业办成咬文嚼字的新八股,也不能完全甩开语言精粹,走流行流俗路线,则中文课程的选择和排布,课时的分配必然需要一套慎密严谨的方案。

2.中文虽然是文科科类专业,但不少东西文化背景深厚,艰涩难懂。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宗旨为弱化理论,强调实践,那么以牺牲理论课时间为代价换取的实践,对于中文专业培养是否有竹篮打水之嫌——在文学理论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能力熟练运用语言工具,不论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三、专业互补性研究

1.中文专业课程互补性研究的意义

高校的各个专业既有相通,又有不同,人为设置专业壁垒不利于学科融合和学科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告诉我们,单一专业人才需求已经向复合型人才需求转变。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也不同于高层次院校,对人才的预期不是学一门精一门的研究型人才,而是学一门懂几门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既有一定的专业度又有一定的跨度。一般中文专业的毕业生都说找工作难,但是也有佼佼者能够找到薪资不低的工作,比如作家,主持人,新闻撰稿人,相声演员等等,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需求和人才梯次的全局着眼,研究复合型的中文专业。

2.专业互补的原则

①宽口径的学生培养方案

同样是中文专业,可能有部分学生钻研散文诗词,有部分学生擅长历史典籍,我们不能以中文专业更倾向于语言应用就简单的判断前者为优秀,后者为不合格,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即使是高职高专,不同于纯粹机械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具有更广泛的基础知识而非单一的专业技能,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尽采用逐步缩小专业范围的办法,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上下功夫,从较宽的层面逐渐向专业核心靠拢,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②专业课程的互补性

不同类型的知识和不同的知识传统上,既有相互独立,又有相互补充的作用,称为具有互补性。相互独立指知识体系具有不可互替性,相互补充作用,可以通过如下准则判断:

准则1:学习成本互补,即掌握一门知识对于降低掌握另一门知识的学习成本有显著作用,也可称为空间互补。比如学习诗歌对于掌握古典文学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那就应该在学习古典文学之前,多进行诗歌的解读和学习。

准则2:知识继承性互补,即一门知识是另一门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可称为时间互补。

四、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评价机制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概念,应该随着行业需求导向进行适应性变化,发展。普通全日制高校目前已有自己成熟的专业体系和评价机制。但高职高专院校起步晚,生源师资又不能与其他全日制高校相提并论,因此建立适应于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课程体系,是非常紧迫现实的任务。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落实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也不能闭目塞听、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是建立动态体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雁,严隽高.职业大学教学改革方案与特点[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

[2]谢景新,赵燕芳.中文专业课程教改的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9.

[3]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研究.全国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教学会议文献,2009.

第10篇

【关键词】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

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实质上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落脚点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具有以下意义: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政府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

服务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就业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课程体系则是连接这两个端点的桥梁。服务宗旨体现了政府对高职教育在宏观意义上的使命诉求,这里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

一是高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环,政府对整个高职阶段教育所提出的国民素质培养层面上的普遍要求,表现为对本年龄段国民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政治素养、法律观念、道德观念和劳动观念的基本培养要求。

二是作为未来财经领域从业的潜在劳动力,政府对该类从业人员所提出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可以说,这些内容是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必须贯彻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表现在课程体系上,其内容、时数、进程均具有刚性要求。

(二)有利于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模式

目前一些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包括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条件对政府、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满足程度,制约着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二是在开展改革的同时,创建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职业技能

“以人为本”是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最终指向。目前,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在校学习期缩短是各校面临的影响教学的客观因素,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才能二者兼顾。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要点

(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的基本原则

1、课程体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课程是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依据,人才培养规格是课程开发的前提。高职会计人才的具体规格由哪些课程来培养和生成,这些课程能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符合人才规格哪项要求等,要充分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以及课程的教学要求中。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职业教育一个主要特点是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较强。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目标系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从广泛的会计执业现场调查开始,明确会计职业岗位群,然后将会计岗位群所包含的工作职责与任务进行逐一分析,进一步确定专业目前与未来的职业能力结构,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培养的实施模块。

3、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加强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会计专业而言,要在观念上确立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一个目标明确,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完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内容的措施

1、认真抓好国家会计规划教材建设

国家会计规划教材在知识性、规范性、系统性、新颖性、可操作性等方面,都应是同类教材的权威。要提高高职会计教学质量,认真抓好国家会计规划教材的建设非常重要。要组织那些会计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教材编写经验、责任心强的会计人士参与编写。会计专业的系列教材,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会计电算化等由编写组编写完后,统一由牵头人组织力量进行总篡。

2、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课程体系内容的增删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会计工作岗位性质,对会计知识要求的实际情况,要认真研究会计教材内容的修改和增删。要充分调动每位会计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钻研教材的内容,广泛征求会计教师对教材内容修改、增删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会计教研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对修改、增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统一意见后,报系主任办公会审批,教务处备案后执行。

3、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会计课程体系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会计课程体系,就是按照会计工作中的岗位分工,开设会计岗位课程,包括出纳岗会计、收支债权债务岗会计、财产物资岗会计、资本基金岗会计、成本费用岗会计、总账报表岗会计、电算化岗会计等课程。

会计课程的开设按照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内容逐层提高的顺序进行。基础技能课程,是会计入门知识,基础技能知识,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岗位技能课程,是根据上述会计岗位设置情况开设的相关课程包括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财务成果、会计报表等内容。

综合技能课程,是指与会计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课程。包括纳税申报与调整实务,外贸企业会计实务,财务软件操作与应用,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

这种改革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将学科体系中《财务会计》课程拆分为各岗位会计课。有利于会计核算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强调了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一)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和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

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应建立与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配置会计电算化教学实验机房,安装适合教学的会计软件,使模拟实验的内容由手工记帐提高到电算化水平,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例如:教授凭证、帐簿的格式和填制方法,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这种动画、图片、声音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如:用会计教学软件将编制凭证、登记帐簿、编制报表的全过程演示出来,与教师的讲授相配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程序。

2、讨论式、发现式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讨论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同学分组讨论,针对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例如,讲授《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内容时,可以给出一个企业的具体经营数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讨,分析企业盈利、营运等方面的能力。讨论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工作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教学虽然也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往往是抽象的脱离实践的教学。比如说,以往的会计实训课上,学生所接触到实训资料只是一些文字描述性的内容,与具体的典型工作实践是相分离的。这就会导致学生在校所学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将来所从事的真实的工作环境相差深远,造成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脱离于企业的工作实际。我们的教学应实现与工作实际零距离的对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工作过程融于教学之中。而会计专业作为职业技能教育非常重要的学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工作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教学步骤:一是工作任务描述导入;二是围绕任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或讨论并动手操作;三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寻找知识点;四是学生自主总结或辩论;五是教师课堂总结,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上要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在高职院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改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状态,积极引进一些实际操作模拟系统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际操作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熟悉理论,而且可以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除此之外,可以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实习内容,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社会对相关行业的需求动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较早的适应自身专业的工作内容。除此之外,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要多辅以现实中的案例,通过案例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类似情况下的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第11篇

在教学中,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课程体系。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样包含着基础、应用或实践,创造与拓展等相关联的层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是,艺术的门类很多,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等。艺术课程授课类型又可以分为艺术理论教学、艺术欣赏教学、艺术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等等。要求学生完成了练习与作业,有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也有集体排练与合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表现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是使各教学单位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应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的难题。如艺术教育归口管理机构和教学研究部门不健全,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领导,艺术课程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因此,课程建设的任务更加突出。

1999年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已完成了发动与试点阶段。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13号),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2006年教育部特制订了公共艺术《课程方案》,可以说从此进入了走向规范化地进行教学管理和科学地进行课程建设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各高校有或没有艺术教育的问题,而是艺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完善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对普通高等学校与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三个层次”的探讨,不仅涉及一般课程体系所共有的先修或后续、基础与拓展等共性问题,更关系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定位问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上,同时使特长生有发展的空间。基于这个认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做法是为大一学生开设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就保证了大学生能在低年级就普遍地接受必要的艺术基础教育。清华大学等院校还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各种门类的任意性选修课,使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思维与艺术技能进一步拓展。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为特长生开设艺术辅修专业,使本校艺术课程形成完整的层次体系,更是走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前列。这就是“三个层次”的模式。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中艺术门类在课程体系中的布局是否合理,存在着需求与条件、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是回避矛盾还是解决矛盾,对各高等学校艺术教育部门是个考验。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而且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发展的倾向。如何满足大学生对不同门类艺术的学习欲望关系到教学资源是否具备。对于教学规模较小的院校,这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有的院校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方面要求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尽量做到一专多能,并为他们拓展教学范围提供学习进修和教学观摩的条件。另一方面在教学场地的建设上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在高校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院校合作,资源共享”是一个更积极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北京服装学院附近的几所高等学校,实行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后艺术课程由艺术师资与设施相对集中的北京服装学院承担。不仅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国内规模较大的综合院校则倾向于在本校内形成合理的、门类相对齐全的课程体系。南京大学按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七大艺术门类设置,已经做到了艺术门类相对齐全。利用计算机教学课件通过校园网络,让大学生以自学为主接受艺术教育,使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艺术门类布局向更宽广的方向发展。在众多艺术门类中,音乐、美术、舞蹈仍是最基础的,必修课程的需求是合乎情理的。还有一种形式被国内许多院校所认同,这就是在解决基础必修课的同时,有规划地开设系列的艺术讲座。由于考虑了课程体系,除了反映动态的专题讲座外,“约题讲座”成为这个艺术讲座的重要部分。这些讲座满足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深受学生欢迎,发挥了支撑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作用。艺术课程体系中的授课类型问题是清华大学开展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教学按授课类型分为理论型欣赏课、实践型技巧课、合作型排练课。这就是“三个类型”的模式。尽管各校侧重点不同,但这种探索说明高等学校艺术课程体系的组建已深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把课程划分成类型是使课程体系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这对我们河南各高校在构筑各自的艺术课程体系时具有参照意义。

参加过2000年和2003年河南省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检查评估工作的许多同志,在巡回检查中都深感到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河南省各高校的艺术教育社团与第二课堂活动比课堂教学更活跃些,课程教学中开设了艺术任选课的院校比开设艺术必修课的院校要多,艺术教学的研究课题中针对专门课程的比较多,针对建设完整课程体系的极少,这是值得深思的现象。如不及时扭转,会导致方向性的失误。各高校工作深度上存在着差异,重要的尺度还是艺术课程建设问题,这项工作能够健康发展,才能推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尽早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结合实际情况,抓住这个良好时机,使我们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有个新飞跃。

论文关键词: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公共艺术课程

论文摘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

第12篇

关键词:知识库;课程体系;OWL本体;语义映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1-0041-03

一、引言

课程是高校教学的根本,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石,是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国内外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展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1][2]然而,随着当今社会形态的日趋多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一方面学生个性化教学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课程本身也在不断演化,高校教学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建设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建设了专门的课程信息系统,但是也主要用于排课、教务管理等。[3]总体而言,现有的课程体系建设仍然是以人工干预为主,而且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低。现有的课程信息管理,还是相对比较粗粒度的,主观性较强。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缺乏形式化、规范化的语义框架的指导和约束。这就会导致课程设置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进程不科学等一系列弊端和问题。

针对高校教学的特点,研究和探索更加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体系,对于提高高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借助OWL本体的语义化和形式化表示,研究和建立高校课程本体和课程知识库,为上层高校教学系统提供知识表示框架和语义支撑,如图1所示,从特定的角度对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一定的探索。

二、课程本体建模

作为实现语义Web的基础,本体(Ontology)提供了一种形式化和可重用的领域知识的表示方式。[4]-[6]目前许多学科和领域都创建了相应的大型领域本体,如面向生物医学的本体UMLS等。[7]本体可以用于表达语义信息,而目前已知的本体表示方式或者描述语言有很多种,本文的研究选用当前主流的、W3C推荐标准的OWL作为本体描述语言。[8] OWL本体由一组经过标注的公理和事实,以及导入的对其他本体的应用组成。

本体同样可以用于高校的教学工作,为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信息管理提供语义框架。本体建模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领域专家(对于本文而言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和本体工程师(或知识工程师)之间的协同合作。针对高校教学特点,对特定专业的课程信息进行充分地细分和归类,在此基础之上利用OWL语言建立相关课程本体。课程本体的质量是实现基于语义的教学管理系统的关键。构建的本体越完善,越能保证语义框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们可以通过支持OWL格式的本体建模工具,采用本体建模语言OWL建立和表示课程本体。

在建立课程本体时,首先要定义高校课程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结合高校教学的特征,整理、分析和归纳各种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最终归约得到一个高层的课程语义本体。

给出一个相对通用的课程本体建模过程描述如下:

(1)针对高校教学这一特定领域,对领域内相关的概念进行初步地整理和归纳;

(2)根据初步分析领域知识的结果,建立高层的语义网络,按照语义网络对领域中的概念进行分类;

(3)对领域概念做进一步地细分,形成OWL本体的概念层次结构;

(4)分析概念的属性,以及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建立OWL本体中的数据属性和对象属性;

(5)对得到OWL本体做进一步地细化和修正,必要时可以重复步骤(3)-(4)。

对于一门具体的课程而言,笔者们认为其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属性:课程性质(专业必修、选修)、课程方向、前序课程,以及包含知识点。其中,“前序课程”属性,将课程与课程联系起来,而“包含知识点”属性将课程和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语义关系网络。其他的属性,为一般的数据型属性。因此,在设计本体时,针对课程这个概念可以给出对应的OWL语义表示,如下代码。

代码1 高校课程本体OWL语义表示(部分信息)

代码1所示的OWL语义表示,是课程这个概念相关的部分信息片段,并不是完整的OWL文件。利用OWL表示的本体,并不适合用户直接阅读和理解,因此在一般的本体编辑工具里,会提供图形化的本体表示。如图2给出了高校课程本体的图形化表示(部分概念)。其中,概念和属性分别在不同的视图上展示。

三、课程知识库构建

在建立课程本体的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构建课程知识库。通过搜集和整理某个特定专业(例如计算机)的课程信息,可以得到构建知识库的初步资料(如专业的培养计划、授课提纲等)。然后,在课程信息和课程的OWL本体之间建立语义映射,生成课程知识库。

针对某个专业的课程,语义映射的原则和过程如下:

(1)将某一门具体的课程作为OWL本体的实例,映射到本体语义中最为接近的概念上;

(2)将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映射到最为接近的概念上;

(3)将其他具体的信息,映射到其他最为接近的概念上;

(4)将实例之间的关系,映射到本体语义中对应的属性上;

(5)在映射过程中,要确保映射的唯一性,即一个实例最多只能被映射到一个概念下;

(6)循环执行操作(1)-(5),去除一些不合理的映射,直到没有多余的实体需要映射;

(7)最终整理并得到一个初步的课程知识库。

对于映射得到的课程知识库,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用户,供用户参考并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约束条件。在上述过程中,本体起到了一个高层语义框架的作用,对课程知识库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规范化和约束性的指导。

当然,除了语义映射之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知识抽取、数据挖掘)和其他来源(比如互联网)直接向课程知识库输入知识记录(图1),以便逐步完善知识库。

四、原型系统实现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初步设计和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首先,在本体建模方面,选用当前流行的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9]利用Protégé能够较为有效地创建基于OWL语言的高校课程本体。然后,在本体处理方面,选用开源的本体处理框架Jena,基于Java语言实现了对OWL本体的基本操作。[10]同时,还实现了基于OWL本体的高校课程知识库。知识库的内容被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方便更新和被其他上层应用所访问。

五、结束语

针对当前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缺乏形式化、规范化语义框架的问题,研究和设计课程本体,同时基于课程本体构建基于语义映射的课程知识库,为上层应用提供语义支撑。在本体建模方面,采用了当前主流的本体建模语言OWL。基于课程本体和课程知识库,可以进一步实现一系列基于语义的应用,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亚琴.从系统论角度看高校课程体系的优化[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10(3):92-96.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3]谢辉,马楠.应用信息化技术改善高等学校教学教务管理工作[J].计算机教育,2008(6):120-121.

[4]Berners-Lee T,Hendler J,Lassila O. The Semantic Web[J]. Scientific American,2001,284(5):34-43.

[5]Gruber T.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J].Knowledge Acquisition, 1993, 5(2):199-220.

[6]Heijst G V, Schreiber A T, Wielinga B J. Using Explicit Ontologies in KBS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7,46(2/3):183-292.

[7]Bodenreider O.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Umls): Integrating Biomedical Terminology[J].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4, 32(D):D267-D270.

[8]Patel-Schneider P F, Hayes P, Horrocks I. Web Ontology Language (OWL) Abstract Syntax and Semantics[OL]. [2008-06-02]. /TR/owl-seman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