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我校是全国第一批示范建设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区示范性专业,实训基地为是区示范性实训基地,为了更好的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紧抓改革、发展、示范的主线,我专业邀请了多名全国著名专家指导建设工作,有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邓泽民教授、天津职业大学丁建石教授、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邬宪伟校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教授、广西教育厅职成处李栋学处长。
一、改革的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分析
为了完成我们的建设计划,我们专业与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共同合作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长石伟平教授全程指导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设置建设方案,必须先从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入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是到汽车维修服务类企业工作,企业对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最有发言权,企业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邀请了区内奔驰、大众、本田、五菱等10多家汽车4S店或者汽车维修服务类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分析会。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认为可以把汽车维修企业的岗位分成八个工作领域:整车销售、机电维修、钣金、喷漆、前台接待、售前和售后客户服务、保险评估、汽车装饰,然后分别对每一个工作领域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有职业能力、重要性程度和难易程度三个指标。下面是以机电维修和喷漆两个工作领域为例子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得到的结果:
(一)机电维修
1、工作任务1——车辆常规检查
(1)职业能力:
1)了解各车型技术参数、各部件使用周期
2)了解各零部件的检查方法
3)会用店内开单系统查阅车辆历史记录,了解各检测车型的特性、功能使用
4)会使用各检测工具(万用表、气压表、专用检测仪、雪种分析仪、电瓶检测仪等)
5)了解检查项目(发动机、汽车周围、汽车内饰)
(2)重要性程度4.70(范围:1-5)
(3)难易程度2.60(范围:1-5)
2、工作任务2——车辆保养
(1)职业能力:
1)熟悉各车型保养流程
2)了解各车型技术参数(气压、力矩、加注量)
3)能正常操作工具设备(举升机、气压表、专用电脑、电瓶检测仪、扭力扳手、万用表等)
4)能正常使用各车型的功能
5)能检查车辆简单故障
6)了解二次报单项目及会使用开单系统查车辆历史维护记录,按规定报单
(2)重要性程度5(范围:1-5)
(3)难易程度2.36(范围:1-5)
3、工作任务3——车辆故障排查与检修
(1)职业能力:
1)会用万用表、专用工具、雪种分析仪、电瓶检测仪
2)具备试车资格
3)熟悉汽车各部件的工作构造原理
4)熟悉维修手册或维修资料的查阅并分析
5)会分析检测仪内各数据
6)能确认故障现象,并分析现象种类
(2)重要性程度5(范围:1-5)
(3)难易程度2.36(范围:1-5)
(二)喷漆(工作领域)
1、工作任务1——打底
(1)职业能力:
1)会磨圆,结合面的打磨
2)会对线条
3)掌握去油后刮灰的技巧
4)掌握刮灰后干磨技巧,会使用劳保用品
5)掌握点检技巧,检查出因气泡产生的灰孔及尘点
(2)重要性程度4.80(范围:1-5)
(3)难易程度3.00(范围:1-5)
2、工作任务2——中涂
(1)职业能力:
1)掌握打磨后喷底漆的技巧
2)掌握遮蔽技巧,喷漆后进行尘点见车和修补
3)掌握底漆与结合面的检查技巧
4)掌握平滑细腻度的检查技巧
(2)重要性程度4.55(范围:1-5)
(3)难易程度3.55(范围:1-5)
3、工作任务3——面漆
(1)职业能力:
1)掌握面漆喷涂技巧
2)掌握面漆内颗粒均匀度的检查技巧
3)掌握颜色差异的判断技能
4)了解调漆的方法与技巧
(2)重要性程度4.55(范围:1-5)
(3)难易程度3.55(范围:1-5)
4、工作任务4——照光
(1)职业能力:掌握照光、上光油的技能
(2)重要性程度4.50(范围:1-5)
(3)难易程度3.40(范围:1-5)
5、工作任务5——抛光
(1)职业能力:
1)掌握结合面的处理技巧
2)掌握尘点的处理技巧
3)掌握漆面流泪的处理技巧
4)具备把握抛光程度的能力
(2)重要性程度4.09(范围:1-5)
(3)难易程度2.91(范围:1-5)
6、工作任务6——打蜡
(1)职业能力:
1)掌握表面漆面的护理技巧
2)掌握检查与清洁的方法
(2)重要性程度4.09(范围:1-5)
(3)难易程度2.91(范围:1-5)
二、改革的第二阶段: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2012年11月我专业召开了专业课程结构分析会,根据前面对八个不同工作领域的分析,对应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每一项具体能力目标和要求,设计课程及教学内容,若干个相关课程和训练项目组成一个教学模块,各教学模块还设计有相应的选修课程及训练项目,由此构成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下面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1、基础课程4门:《汽车概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驾驶》、《汽车识图与钳工》。
2、核心课程7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模块》、《汽车故障排除》、《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前台接待》。
3、选修课程3门:《汽车钣金与喷漆》、《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营销》。
三、改革的初步成果
1、进行了基于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直接对接。
2、素质教育特点突出,对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及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课程设置灵活、适用、针对性强,课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既能进行分项目教学,又能围绕职业岗位形成一条主线授课,可操作性强。
4、重新编写了课程标准,专业核心课程整理完成并要求使用统一的教案、课件。
结束语:
我们正在改革的道路上一步一步的前进,改革的效果现在还没有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我们改革的目标。我们可能也还有很多做不好,做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职业教育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胡秀锦,李栋学.职业教育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尽管发展内训师队伍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广泛共识,但内训师队伍的系统化培养工作依旧是培训经理普遍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内训师应该发展哪些能力、接受哪些课程目前还不清晰;市场上能够整合的内训师发展类课程除了TTT以外,其他课程资源凤毛麟角。
内训师系统化培养工作还是企业内训师体系建设与落地的核心内容(如图1所示):
因此,研究与开发分层分类的内训师培养课程体系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训师队伍的业务价值与关键任务
“做什么,就发展什么”。内训师应该发展哪些能力,接受哪些课程,应由内训师队伍在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业务价值与承担的任务决定。
1.内训师队伍的业务价值
2012―2014年,我们对多个大型企业的内训师体系研究与建设项目进行总结时发现,内训师队伍在企业内部发挥着以下6项业务价值(如图2所示)。
作为一支由各级管理者与业务骨干组成的“兼职队伍”,内训师在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这些价值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
2.内训师队伍的关键任务
我们通过项目研究与梳理发现,要发挥以上6大业务价值,内训师队伍在企业内部共需承担17项任务。依据重要性、使用频率等维度为这些任务评价打分,我们确定了辅导员工、讲授课程、组织经验萃取与案例开发等6项关键任务。
以上梳理成果是内训师进行培养课程体系开发的重要依据。从中可以看到,内训师队伍需要发展的能力已不止是“课程讲授技能”。因此,传统的TTT课程已远远不能满足内训师队伍多元化的任务与技能发展需要。
内训师阶梯式培养课程体系
在内训师队伍关键任务梳理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开发出分层分类的内训师阶梯式培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具备三大特色。
1.任务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帮助内训师发展某项关键任务胜任力。
2.训练为核心:围绕任务胜任力的体验训练活动占课程60%的时间。
3.多层级覆盖:课程依据胜任力测评结果,按难易度排序,覆盖初、中、高级内训师专业发展需求。
内训师阶梯式培养课程体系设计如下:
分层分类的内训师阶梯式培养课程体系作为综合性内训师能力发展解决方案 ,有以下两种应用途径:
关键词: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参考文献
1当前医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1.1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程安排的重视度
1.1.1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安排为每周2~4节,在教材的选择上也采用最新版本,这些安排都较为合理,保证医学生接受计算机课程的前沿信息。但是教材的内容更多地侧重理论,真正上机实践的课程安排很少,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计算机课缺乏兴趣,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掌握度少之又少,这是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的一种表现。
1.1.2医学院校在教材的使用上,只停留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比如实用office、网页制作、以及photoshop、flash动画制作等,虽然学习内容广泛,但是没有把计算机和医学真正联系在一起,学生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知识了解甚少,造成计算机课程与医学课程的脱节。由此看来,医学院校在计算机课程安排和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待改进。
1.2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毋庸置疑。然而,身处在医学院校里,由于科目地位的不平等--计算机课程的地位远远落后于其他医学类课程,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讲课缺乏激情。同时,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2],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此看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影响着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和兴趣。
1.3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态度 作为非专业课程,计算机在医学生的眼中从未被重视。计算机课上,学生们迟到、早退,更有甚者旷课,对于老师讲的内容似懂非懂,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收获。同时,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多于实践操作,即是在实践课上,学生们也用来上网做其他的事情,而不是练习计算机操作。由此看来,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更是一降再降。
2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表现在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3]。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表现在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提升了计算机在学校科目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进一步提升了高等院校的知名度。
医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管理体系的变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医学计算机课程已不再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需要,为了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医学人才队伍,只有加快医学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3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3.1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力量。针对目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的现状,学校应从教材选择和课程安排两方面着手,提高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选择适合医学教程的教材,其内容与医学课程联系紧密,同时又反映最新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在课程的安排上,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医学生的上机操作非常重要,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做到学以致用。做好医学计算机课程重要性的宣传,包括医学计算机杂志的宣传,以及相关校园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度。
3.2构建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安排必须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平衡医学类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室内教学与户外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课程安排不仅包括计算机理论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也应把医学计算机基础、医院信息管理安排到课程体系中,把计算机和医学紧密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3.3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能够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计算机理论基础枯燥乏味,再加上老师死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把该课程当做催眠课。只有教师改变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个人魅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有所获。实践课程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医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的应用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相关步骤,教师应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保证上课效率。
关键词:项目课程体系;任务;项目;工作领域
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是项目课程开发初期的重要环节。项目课程体系并不仅仅指项目课程,而是指以项目课程为基本思想所开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随着职教课程开发实践的深入,课程体系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开始认识到,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不仅仅是要研究单门具体课程,更要研究整个课程体系;不仅仅要进行单门课程的内容改革,更要打破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组织改革。只有变革了课程组织,建立了新的以任务、项目为参照点的课程体系,才可能进行单门课程内容的彻底调整,才可能使项目课程改革不流于形式,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科学、完整、合理、有效学习的目的。因此,依托于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我们在项目课程开发之初,首先进行了纺织品行业、企业的充分调研,进行了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能力分析,之后,进行了把前期成果转化为可实施的课程产品的项目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具体问题,一一解决后,深感收获良多,尤其认识到,项目课程体系设计必须遵从一定的原则,采用合适的手段与方法。
一、严格依据任务进行课程设置
因为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非常熟悉学生和本专业的教学特点,所以课程设置是由教师完成的,但由教师进行课程设置操作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容易受传统课程设置的束缚,甚至由于习惯或利益的原因不愿意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仅对课程结构进行微调,或权宜地采取分阶段改革的策略。这样的做法将会使后续的课程设计工作非常艰难,甚至很可能成为徒劳。因此,在讨论具体的课程设置之前,我们首先确立了“任务优先”的理念,即要求每一位教师“忘却”原有的课程设置,抛开个人的利益关系,严格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任务,进行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二、在对任务逐一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课程
所谓逐一讨论,就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我们对其中的任务(可能是工作领域)一个个地进行讨论,讨论针对某工作领域是否需要设置课程,如果需要设置课程,那么是设置一门课程还是多门课程。在这一环节,首先要剔除那些几乎不需要专业知识和特别训练就可以完成的任务;然后,对知识容量适当、需要独立设置课程的任务,直接转换成某一门课程。如针对展示陈列工作领域的展厅、卖场的陈列设计任务,就直接转化为单独的对应课程――纺织品陈列设计;而对于知识容量过大的任务,如面辅料设计开发,由于该任务与图案、织物都密切相关,仅仅设置一门课程是不够的,难以完成对职业知识、能力的构建,所以设置多门课程――家纺图案设计、图案工艺实训、家纺面料识别与应用与之相对应。
三、任务的合理归并
我们强调任务与课程对应,并不是说所设置的课程与工作岗位的任务是一一对应的,因为岗位的任务组织方式考虑的是岗位之间的分工,而课程的任务组织方式,则必须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顺序和教学组织的方便。因而,在项目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根据需要,把比较接近的工作领域进行了合理的归并,使工作岗位的任务组织规律与学生的学习规律、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如针对制板工作领域的结构设计、打板任务,样品制作工作领域的打样任务,我们依据结构设计、打板与打样工作任务连贯性、相关性强的特点,依据过于零散的课时会使教学过程难以整合的教学规律,把结构设计与打板、打样这两个密切联系的工作领域进行合理的归并,设置为纺织品结构设计与工艺一门课程。
四、任务的合理拆分
现代教育理论的情境教学要求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必然要求把普遍化的知识转化为特定情境的知识。对于过于宽泛的工作领域,如果仅仅设置一门课程与之对应,将很难创设特定的情境,不利于学生学习具体的职业知识,从而影响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一些宽泛的工作领域,在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时,我们结合项目进行了合理的拆分。如针对纺织品设计的工作领域,要求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有:搜集资料和流行分析能力;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面料选择及运用能力;产品造型能力;设计思维的图形表现能力;一定的制板与打样能力;文字表达与语言交流能力,所以此时就需要结合项目拆分出多门课程――纺织美术基础、家纺面料识别与应用(与面料开发工作领域重合)、家纺产品造型设计、家纺结构设计与工艺(与制板工作领域重合)。当然,其中的一些课程可能与其他工作领域拆分出的课程相重合,有待下一步归纳整理。
结合项目对工作领域进行拆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所选择项目的典型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项目之间的能力区分度,即不同项目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差异,是否足以使它们需要通过不同的课程来培养。如针对纺织品跟单工作领域,有人建议设置纺织品业务跟单与纺织品生产跟单两门课程,但通过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这两种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是同一能力的不同阶段,其差异不足以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来培养,因此,仅设置一门对应课程――纺织品跟单。
五、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项目课程体系是“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体系,其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培养某个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项目课程体系中的项目课程首先要有唯一的课程目标,而且课程名称应突出任务特色,反映课程的学习目标。专业核心课程当然更是如此。
在对本地区纺织品企业充分调研、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图案设计与表现、造型设计与表现、绣花、绗缝设计与工艺、制板与打样、展示设计是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能力,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依据这些能力我们设置了专业核心课程,并命名为纺织品产品造型设计、纺织品结构设计与工艺、纺织品陈列设计、纺织品跟单。课程名称明确地表达了课程的学习目标,如图1所示。
六、直接依据工作领域(而非支持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
在依据任务讨论课程设置时,往往存在一种现象,即从支持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如针对纺织产品设计开发这一工作领域,有人建议设置形态学课程。这门课程自然与纺织品设计开发能力的形成相关,但它与该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系非常松散,在相关能力形成中的作用非常微弱。这样的做法与项目课程设置的思路完全背道而驰,很容易使课程体系回归到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是我们在项目课程开发中要极力避免的现象。因此,针对纺织产品设计的工作领域,我们首选纺织品造型设计这门课程与之对应。
七、设置面向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尽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按照工作逻辑进行建构,有利于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但是在项目课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并不足以满足他们适应未来多变的工作环境,所拥有的技能学习的时间,也不可能使学生的技能达到非常娴熟的水平。因此,为了弥补项目课程的这一不足,我们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还是设置了针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只是这些课程所占的课时比例会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如纺织美术基础、专业摄影、专业计算机操作、专业英语、中外染织史等等。当然,这些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项目课程中以应用的形式仍会继续出现。
八、项目课程体系的编排
在确定了具体设置哪些课程以后,将进一步对这些课程的展开顺序进行编排。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展开是由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顺序,而依据经验递进原理,课程的实施顺序应按学生的经验发展规律展开,使课程与学生曾经的自身经验结合起来。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展开顺序与传统教学模式正好相反,是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这样的展开模式,切入点具体,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近,使其容易理解,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学习经验的建构规律,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项目课程体系由素质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构成。其中素质课程模块对应普通文化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对应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基本技能课程、项目课程以及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编排中,我们将项目课程与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其与普通文化课程并行;同时又将项目课程与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交替开设,先开设见习、模仿类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再开设综合技能类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而项目课程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穿插其间;基本技能课程开设在前,理论课程开设在后,其功能在于扩大学生的经验范围,促进对实践过程的理解。
最终,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方案如图2所示。
总之,项目课程体系的设计是项目课程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整个项目课程开发的作用显著。但同时,项目课程体系设计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作为开发主体的教师深入其中,并因地制宜地进行研究、实践与修正。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才可能开发出科学、实用、特色浓厚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才可能将项目课程开发进行到底,才可能促进学生科学、完整、合理、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0):19-21.
[3] 徐国庆.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的设计[J].职教论坛,2009,(6):04-07.
[4] 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4):78-82.
一、确立课程体系的内涵特色
我们推崇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符合人性根本价值的真理性精神,是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建立的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原则与准则。学校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就是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培养教师与学生注重生命的品质与精神的格调。北京十五中确立人文精神课程体系内涵特色,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教育世俗化吞噬了人文精神。
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学校也面临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升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学生最为重要的使命,教师在工作中则把提高分数作为至上的目标,学校顺势而为把地位和名声当作动力来源。这种状况就是教育的世俗化,而这种世俗化的趋势基本上会吞噬保有人性尊严的人文精神。
第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决定学校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教师与学生共同、和谐成长。立足人的差异,努力激发人的成就感并促使其获得幸福体验,寻找人性的尊严。”这是北京十五中的办学理念。我们坚信,每一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生的幸福在于在各自的生命道路上找到自我。所以基于我们的办学理念确定了这样的办学目标:培养优雅、宁静、从容的文化气质,闪耀青春的精神,做有品质、饱满的人。
在这个办学理念和目标的驱使下,我们期望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生身上能更多地看到主动、热情、浓厚的兴趣、意志力和内驱力。
第三,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为课程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学校致力于建设有文化气质,有生命意义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
学校是理想孕育的重要场所,它的外显特征应该是有序的、宁静的、文质彬彬的。学校建设的高品位博物馆就很好地契合了学校这种文化气质,博物馆给十五中师生带来了文化信心。之所以把学校的博物馆定位于高端展览,是因为顶尖艺术品的神秘,给观众带来过大的审美距离,目前很多文化疏离现象均由此产生。把大师的作品切实摆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用亲切的形式、零距离的观看,让大师作品真正走近师生,这既是美的盛筵,更是一个寻找自信的过程。高端艺术品平民化之后,扫除顶礼膜拜的心理定势,就能具有更平和、更敏锐的眼光。学校还建有“听香”教师餐厅、“意叶”学生餐厅、“微语”西餐厅,这些地方不仅为师生提供精美的食物,同时以其优雅的环境吸引师生们到这里休息、研讨,也成了学校举办文化沙龙、学术交流的理想场所。
在文化建设有了精准和优雅表达的基础上,学校一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精神的自由生长。如果一所中学不能在学生的青年时代激起年轻人诗心的回荡,唤起他们对美、对善、对真理的执著的精神,那么这所学校缺乏感染力是不容置疑的。音乐、诗歌、运动都是很好的中介,热爱他们,才能让学生生活得有文化。午间音乐会和学生讲坛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品牌,让许许多多孩子的才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北京十五中课程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
为使学校课程体系充满人文精神的内涵特色得到更好地实现,学校致力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整合,形成“基础课程+人文核心课程+自由选修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所谓“基础课程”就是对国家必修必选课程进行整合实施的课程。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多方面素质提供的基础性课程,这类课程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别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把知识看做一个综合事实、概念、方法、价值多层面的整体,在其中自然地渗透课程的人文精神。部分学科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难易度调整或内容重组,是一种重新建构后的国家与地方课程。
所谓“人文核心课程”就是立足学校的文化实际,对国本课程及校本课程进行归纳总结后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个课程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绝不仅仅是诗意的表露,人们在心灵丰富的基础上,能够体验到事物不同的幽微之处。这样,这种能力不断扩展。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人们发展一种批判的能力。
第二,自然科学。在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的基础上,能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第三,社会科学。如果说思考是一个孤独的过程,那么生活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要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了解到观察社会的方法,提升社会认知水平。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培养系统性的思考能力。
第四。语言文化。旨在扩张师生的文化经验,提供新鲜的观点。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思维的灵活以及博爱精神的培养,要依托语言这个有效的载体,把了解和欣赏外国文化作为起点。
第五,体育与健康。体育虽然是一门具体的学科,但代表的是更大的健康理念。即便我们看到有一些身体罹患重病依然在精神上有所创建的人,但这也不能削减体育的重要性,因为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体现大脑的意志。我们强调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更要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人文核心课程多数应具有跨界课程的特性。所谓跨界课程,就是指冲破现有学科设置的界限,在不同学科之间思维自由穿插建立起来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跨界课程不把课程本能、习惯性地归为某个绝对的类别,摆脱原有课程强大的思维惯性的束缚,走出被演绎思维统治的困境。跨界的另外含义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模式的知识获取方式。打破学科藩篱,最大化接触鲜活的一手资料。然后提炼出聚合概念,对课程建设进行减法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
学生在以上五个方面的校本核心课程中要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
所谓“自由选修课程”。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结合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而形成的特色个性类课程,学生纯粹按照兴趣。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适当模块学习。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课程体系 问题 对策
一、独立学院现状
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学校和投资企业办学,目前刚刚步入发展期,对母体学校的依赖性比较大,大多没有创出自己的品牌、缺少自己的特色。
1.“独立”不独立。由于创立的特殊性,独立学院的各项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套用着母体学校的模式。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一般沿用母体学校的课程体系结构,而母体学校的课程体系结构在用于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显现出了很多不足和问题,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的实现,不能很好地突出办学特色。
2.生源特点。母体学校招收的都是本科一批或二批的学生,而独立学院招收的是本科三批的学生。从生源角度来说,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要相对薄弱,自学能力及自制力不是很强,但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动手能力及交际能力毫不逊色。
3.实验设备缺乏、实训基地少。很多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有的本身注重理论研究,试验设备和实训基地少;有的母体学校本身教学经费就很紧张,根本无力顾及独立学院的发展,同时企业投入的财力也是杯水车薪,效力有限。
二、课程体系设置改革与建议
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之间存在着那么多的差别,显然如果沿用母体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会有碍于其自身的发展,很难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为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履行职责,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必要、也必须有所创新。
1.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以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
针对以学生为本,因人制宜的教育方针,独立学院必须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母体学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和高职高专的职业型人才培养,独立学院要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的,重基础、更重能力,使学生既掌握深厚的理论基础,形成本专业的理论体系,能够适应本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实践技能,毕业后就能上岗。为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学院必须下大力气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目的出发点,又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以教学目标作为设计、规划的出发点,要根据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其内容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内涵,才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兼顾前瞻性和时效性。
教育部2003年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独立学院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
以市场为导向来培养人才,不仅需要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具备时效性,同时还应具有前瞻性,除让学生掌握上岗后就能用得上的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学到终生受益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只顾眼前的繁荣,也应着眼于学生和社会的未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快速地适应社会职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在对课程体系制定时,制定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3.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
在高等学校学生中推行素质教育,要从新世纪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出发,从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去思考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要将这些思想认识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行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教育质量。
要使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的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就要求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造、创新,使之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精神的实质,并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以具体体现。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重视道德建设、坚定其信仰。如果缺乏这些人文精神,他的眼中就只有自己,没有高尚的追求,一辈子很难有大的成就。如果他的眼光远一点,能看到国家、世界和未来,就会树立起远大的目标,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
4.注重通识教育中的选修课。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两种割裂的教育,它们是大学教育的两个部分,它们应该相辅相成,使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复杂多样的社会需要。它已经从一种教育理念发展成为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置模式。
通识教育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的选修课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缺失教育的补充。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属于三本,一般来说,录取的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基础较差,有必要学习基础性的选修课。各学科之间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不同课程的相互补充,交叉选修,实现专业优势互补,有利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于由补偿性教育或被动性教育向融合性或自主性与创造性教育的过渡。
但实际生活中很多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紧张,为通识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努力调动本校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来完成这一任务,如:鼓励本校有能力的教师多代课、聘请社会贤达,以及引进新人等多种形式来共同解决,另外对于由几个学校通过合并组建的独立学院来说,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专业转型培训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5.加强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设置要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仅要落实到纸上,而且必须要落实到实处。独立学院要实现大众型、实用性、适用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在实验设备缺乏、实训基地少的局面下,独立学院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在校内模拟企业管理,设定场景与限制条件,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管理知识与技能,作出决策,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依靠社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管理技能,同时为给企业输入人才作预演,以便企业择优录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3)筹集社会资金、开源节支,加大设备投入和加快实习基地建设。
6.重视学生的毕业培训工作。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把毕业培训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就业指导课的师资和教材都有欠缺。要缓解上述困难,要求各独立学院互相配合,资源共享,并督促有关部门邀请有经验的人士加紧就业指导课教材的编写和师资力量的培训,使独立学院对毕业生的指导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蒋述卓.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3.5.
[2]陈江丽.试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一、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任务和教学目的
课程体系作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从整体上考虑课程如何实现建筑人才的培养,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复合型工程技能。所以为了构成合理适当的课程比例关系,选择的教育内容需要更具有合理性和高效性。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更具有专业性,工业需求作为教育体系设计的直接动力,为工业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立足于长期的工程教育实践中,我国的工程教育课程形成了新的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的发展对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日益严格。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趋势,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以全方位工程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同时不能背离工程教育的本质规律,才能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技能的训练,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形成复合型工程技能,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工程师。
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构造缺乏多元化和国际化。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有功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内容单一成就和课程实施弱化等。
(1)在课程结构的调整方面,需要注意课程之间的比例和重学轻术的倾向等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遵循以学科导向设置相关课程,造成了重学轻术的倾向。理论课程占得比例太高,实践课程相对非常少,工程教育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实践课程没有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课程结构比较呆板和单一,缺乏新颖和灵活性,必修课程占得比例过高,选修课程比例过少,基础课与专业课等必修课在课程计划占据了大比例;可是跨科课程、综合类课程却非常少,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视野的拓展,难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科学合理地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课程。应该引进“欧洲工程教育E4(EnhancingEningneefingEducationinEurope)计划”,使理论与实践课程更加符合课程体系的框架和内容结构。
(2)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需要提高工程教育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等。课程内容不能适应时展的趋势,忽视课程的更新程度,使教材落后于当今时代科技快速发展;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内容一般过于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另外课程内容目前国际工程科技知识占据比例过低,使当代的中职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国际化意识和创新意识。我国的校企合作实施课程缺乏一套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所以,可以适当地将工程伦理、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人文社科类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列入选修课表。
(3)在课程实施方面,必须要保证课程的实施要保证教学计划的落实和健全。在我国当代的工程教育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方式比较落后传统,一般都是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形式,没有真正达到互动民主的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创造性。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国际化过程中,缺乏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比先进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提高工教育课程实施国际化的速度等。采用卓越的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将我国工程教育现有的课程体系发挥得更系统和全面。例如:某中职学校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学习,不断加强学习项目,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2012级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专业试点的课程内容,都全面地包含了化工类、水利工程类和机械模具类的学科知识。不单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加强了试验性活动的探索。在不同的专业老师指导下,为学生打造了真实性的情境式教学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的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我国的工程教育必须提升课程体系各环节优化程度,合理利用高等工程教育的雄厚资源,完善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和实施手段等,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新型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中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张志敏 单位: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组成部分;课程体系的动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66-04
作者简介:丘滨,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一、课程体系的地位
课程体系及其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本科院校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图1表示了高职院校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校教学工作体系由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构成,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需求来决定课程的设置,再由设立的课程来建立课程体系.本文的课程体系即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由于“一门课程”中实际包含一个体系,在以下的论述中将会鲜明地体现出来。
二、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
从学校的教学工作体系来看,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实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首先应与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准确定位;课程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岗位的某一能力需求来设计,以实现这一能力需求为目标的工具。实施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达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目标,以适应区域和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实验资源及建设、考核体系、师资及培训计划、课程交流,等等。以下就课程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作一论述。
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起到总揽课程全局的作用,它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某一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编写,包括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能力要求,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等,其组成部分包括:
(1)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论述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定位及其作用,课程的任务;本节的论述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2)教学目的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是以行业中典型工作过程中的任务为基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选取组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结构,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达到预设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项目标:①能力目标——根据专业工作的某一项能力需求而制定的目标。如某一专业的信息处理能力目标是:具备信息的表达、处理、获取、交流和保护信息安全的能力;培养信息的加工和、应用软件的运用和简单程序开发的能力。②知识目标——根据专业工作所需求的知识基础以及实现能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而制定的目标。如某一专业的信息处理知识目标是:具有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掌握操作系统及字表处理软件的使用知识,掌握网络应用知识、及信息安全措施,具有使用和操作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知识等。③素质目标——根据专业工作所需求的素质而制定的目标,往往具有共性,如某一专业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专业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胆略以及与人和谐共事的协作精神,等等。这些素质目标对于其它专业也是适用或可以借鉴的。
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包括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学活动的种类、教学活动的总体与分项目标、教学策略的使用、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应当体现专业教育的特点,并考虑到课外实践环节的设计。
(3)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按概念、原理、技能等几方面进行系统分类,理清教学内容中知识的线索、分布情况,并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出主要知识点、教学要求等,以便执行者具体操作。
(4)各教学单元的重点、难点。系统的教学内容都有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教学大纲中应指出各教学单元的重点、难点,以方便教师深入分析和领会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和整体结构,找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顺利进行重、难点的教学。
(5)课程实践环节。是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实现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认真组织实施。
课程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实践项目设计,目标是定位在培养“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方面,从过去比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转变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实践项目的实施,由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6)学时分配建议。教学大纲中应有针对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建议,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参考。
2.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一切课堂教学工作的源泉,教材(包括教辅材料、实训教材等)的编写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写出一部起点高、好用、实用的教材,对于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材的编写应从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出发,体现先进性、前瞻性、聚优性,应当融合各学校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全面、系统、深刻地体现专业思想,充分考虑学习规律和阅读心理,并灵活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原则及其研究成果和经验。
3.实验资源及建设
实验资源及建设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实用性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地位,需要有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及资源来保障。实验资源包括实训基地及实验项目的配套设备建设。实验资源的建设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4.考核体系
课程体系中应包括考核体系,包括知识及能力考核方式。考核体系的设计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及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教学实施程度来进行。
5.师资及培训计划
教师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执行人,师资的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师资及培训计划应列入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培训的方式有学历培训、教研式培训等。培训的能力目标有:课题选择及设计能力;教学过程操作和调控能力;数据获取及处理能力;论文撰写和发表能力,等等。
6.课程交流
课程交流是课程教学信息的交互流通和传递。课程交流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增强教学信息的透明度及反馈速度,进而增强课程活力,提高教学质量。交流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除传统的面对面等沟通方式外,基于WEB的课程交流平台是课程交流的一种高效实现方式,无时间、距离限制,方便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本校与外校的相互交流,也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四、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评价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人力及物质资源的耗费等因素;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及教辅材料、实验资源及建设、考核体系、师资及培训计划、课程交流等六个方面,需要建设者们精工细作,通力合作,才能建设一个科学合理、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
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成型后,应当有一个评价的程序,以鉴别课程体系质量的优劣。对于课程体系的评价包括:评价的目的(为什么评价)、内容对象(评价什么)、程序方法(怎样评价)、评价者(谁来评价),等等。评价的核心就是考察所建设的课程体系及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规划所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的因素,即年龄特点、学习心理与规律等。
五、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理念
课程体系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在课程体系的使用与实践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需要回应和修改。知识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等因素的变化,也应当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来,由此而派生出来“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理念。以下是关于这一理念的论述。
1.必要性
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爆炸,技术领域不断推陈出新,而社会前进的步伐必然要反映到人才的需求上来。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注重职业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一切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思想意识都必须打破。此外,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成型后,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与使用实践,获知不足部分,或修补更改,或重启其中某一部分的建设。鉴于上述两点,“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理念即由此而推出。所谓课程体系动态建设,就是因应职业与社会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修改、补充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各组成部分都处于一个动态建设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上面的论述也直接体现了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必要性。
2.可行性
当今信息社会资讯发达,行业的发展状态、需求、最新的教育观念等都会通过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等手段迅速地传播,书刊出版业繁荣似锦,网络资料如信息海洋,利用现有的各种资讯手段获取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关信息及资料,进行课程体系动态建设是完全可行的,关键是要树立“动态建设”的理念。
3.普适性
事物的普适性源于事物的共性和规律,课程体系动态建设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事物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各学科也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前进,即使是基础类课程,十年前与十年后的情况都会有相当程度的改变(例如信息技术现在已强力渗透到包括基础类的所有课程体系中),某些应用类课程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今天,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仍然在使用上个世纪70年代的课程体系,是难以想象的。任何一门课程,只有采取动态式建设课程体系的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课程体系动态建设模式适用于所有课程体系的建设。
4.先进性
课程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及社会行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解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让他们掌握最新、最好的技能及方法。达成这一要求,最终归结为课程体系的先进性问题。只要掌握“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理念,把课程体系建设定义为一个连续循环的流程,不断进行符合企业及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内容的开发及建设,就可以使课程体系永葆先进性。
六、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问题
在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应用“动态建设”的理念,密切关注与本课程体系有关的信息及其进展,使课程体系建设与以下的几个方面相适应:
1.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适应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启动较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吸纳国外高职教育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如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值得借鉴。同时,国内一些先进院校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学习推广。课程体系建设一旦与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接轨,将全新的思想、最新的理念、创新的办法应用于课程体系建设,必将提高教学效率,使毕业生更为适合社会的需要。
2.课程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高职课程体系是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若与经济发展脱节将无所用途。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行业和当地经济建设需要设置专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内涵,构建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及专业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建设与能力本位素质培养相适应
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职业技能、学生素质也随之成为一个变化的指标,与之相关的课程体系也要因应变化,如某一部分职业技能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而需要改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因为时代或经济大环境而发生变化等,课程体系就应随之跟进调整,以变应变,才能使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符合各行业及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旅游管理专业由原来工商管理门类下辖的一个二级专业升级为管理学科下与工商管理门类并列的一个独立门类,并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四个二级专业。2015年7月,国家旅游局的《2014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开办有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增至565所。这些变化和数据凸显旅游学科地位的提升和旅游行业对高等级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是我国旅游产业稳步迈向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然结果。然而,高校与行业之间的供需错位问题仍然是一种现实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无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应该成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1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体系是一个指向特定目标、体现特定价值、担负特定功能、具有特定结构的“知识-技能”组合系统,其是社会需求、科学知识、专业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集中表现,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1契合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任何专业而言,课程体系都必须依据培养目标来制定。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旅游类专业认同感和远大的职业抱负,掌握系统的旅游管理类专业知识体系,具备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旅游类企业中高级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既要与专业所依托的管理学科相协调,又要适当对专业知识边界进行延展,还要强化德育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2适应学生的阶段性学习需求心理
合理安排不同课程的学习时序,也是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笔者基于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认知和“以学生为本”的出发点,提出大学生学习生涯的“需求阶段理论”,即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知识需求心理会不断的产生变化,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面临的知识领域和学习兴趣也不尽相同,学校提供的课程内容只有适时满足了学生的阶段性学习需求,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因此,不同年级课程设置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一年级着重于专业指引和专业兴趣培养;二年级着重于拓宽专业认知面;三年级着重于专业知识深化;四年级更多地通过长期连续的实践来具化专业知识。当然,由于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特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流程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1.3体现出平台化与模块化的特点
由二级专业上升为学科门类后,旅游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计自然也应该体现出“旅游大类”的平台化特征和“宽口径”的模块化特点。平台化是指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来设置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属于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模块化则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趋势来设置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和任意选修课程模块,旨在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解决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宽口径和社会具体分工的接口问题。
2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方案
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兼顾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科共通性,又要体现出专业知识领域的差异性;既要形成由浅入深、梯度推进的理论课程体系,又要做好知行合一、长短结合的实践教学安排;既要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关注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2.1理论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理论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具有课程门类多、课时量大的特征。对于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部旅游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育人指南》或《国家标准》来进行。
2.2实践性教学环节优化设计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决定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就时间长短来说,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分为短期实践和长期实践。短期实践性教学环节穿插于平时的理论教学之中,主要有课程设计、企业观摩等形式,旨在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社会实际有一个感性接触;长期实践性教学环节则需安排一定的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参与工作模拟或企业实训,使之进一步对专业实际有一个理性体验。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的旅游院校,如部属重点院校、省属地方院校、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等由于政策倾向、师资力量、基础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必然有所差异。以上方案仅为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一般性参考,每一所旅游院校都应结合自身实际,在此基础上形成特色鲜明、体系完备的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3刘爱利,张一凡,姚长宏.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规律探讨———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
4周霄.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理念创新[J].当代经济,2015(1)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职业能力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中高职衔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如何衔接,尤其是在课程体系及课程方面如何衔接是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更多的是一种学制上的衔接,即外延式的衔接,而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没有课程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然流于形式,只有不同层次教育类型实现了课程衔接才能真正体现不同层次教育类型的衔接。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首先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其次才是在课程体系衔接基础上的课程衔接。
一、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国内虽然探索了多种中高职衔接模式,但课程衔接只是被当作中高职衔接的内容,并没有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系统培养的角度进行系统一体化设计,导致中高职衔接出现众多问题,无法实现有效衔接。随着实践的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地位逐渐得到认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愈加深入。目前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上的问题,包括文化基础课程脱节、专业理论课程重复、高职专业技能(实习)课程层次不高甚至倒挂中职等情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中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及职业发展过程的差异缺乏认识,在于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认识不清晰,使中高职教学目标层次大体相同而导致的课程标准和内容重复。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通过对中高职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工作内容、工作对象以及使用工具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以此作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依据。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依据
如何通过课程体系的衔接实现从中职的技能型人才向高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要实现课程体系的衔接,可以从中高职培养目标分析入手,通过分析中高职培养目标,找出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再分析这些差异是如何体现在各自的课程体系中的。
(一)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解析
由于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就业岗位多等特点,而不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周边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上会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对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解析只能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来入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关键词有:“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仓储、配送、运输等基础服务技能”,“在物流行业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操作性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高职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关键词有:“面向物流行业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和物流服务专门知识”“具有(岗位名称)等基本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岗位的层次不同,中职属于服务一线操作性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属于熟练技能操作员不含基层管理,高职属于服务、管理一线,职业发展通道上含基层管理岗位;二是职业能力的侧重点不同,中职的职业能力培养在技能方面,而高职的职业能力培养侧重在技术技能方面。这些差异最终是体现在各自的课程体系中的。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能力对比分析
不论对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还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来说,课程体系都是体现培养职业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如何从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成长角度来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就需要从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能力对比分析入手。因为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就业岗位分布广的特点,所以,进行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只能从工作性质的大类角度分析,不可分得过细。下表是对适合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能力分析,岗位工作能力的差异主要从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具这三个维度来体现,因为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对应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用工具对应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通过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高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方面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正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高职学生和中职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确实有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描述就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差别。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放在技能的培养方面,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除了技能培养外,还增加了技术方面的内容。
三、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指导思想和途径
(一)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指导思想
由于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和就业岗位多的特点,不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行业背景迥异,所以不同的中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会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在实现中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领域的衔接的指导思想是:遵循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素质与能力培养并重。职业素质可以分为作为合格的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道德水准和作为职业人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主要靠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模块完成。职业能力的提升主要靠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模块完成。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
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并重的指导思想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也就顺其自然形成了:职业素质提升途径和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高职课程体系中,主要以增加的某些课程或者某些课程中增加的内容来体现,增加的课程一般是源于物流企业中的某些岗位;在中高职的同一门课程中出现的高职课程内容比中职的多,往往是由于在这一岗位上有需要高职的知识结构所支撑的职业能力,所以就会出现同一类的课程中,中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不完全一样的情况。以下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和宜宾职业技术学校(原宜宾商业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成果。通过以上示意图,可以看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中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素质教育
近几年,随着高等级教育规模的扩大,五年制高职也出现较快的发展势头。伴随着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许多问题日益突出,如学制过长、人才培养周期也较长,专业设置调整的困难增等。如何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一、当前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多数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套用普通高职的课程体系,没有针对性,学生也不容易接受。目前的五年制高职办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办在中职院校,前三年在中职院校学习,通过转段考试后,升入对口的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二是办在高职院校,五年均在该校学习。这两种办学模式都需要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中高职如何衔接。因为五年制高职学生最终拿的是大专文凭,因此大多数学校均是套用不同专业的普通高职课程体系,这使得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学校管理均有些“水土不服”。
第二,为了追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不断提出和增设要求,使得目标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实现。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为了突出人才的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各校都在一味地追求创新,追求多元,忙忙碌碌办学,变得有些不切实际。
第三,现有的课程体系都侧重于学生掌握技能知识和实训,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度不够。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初中毕业,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而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尚不成熟的时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不是片面地传授专业知识,片面地发展“工具人”,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二、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要树立“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全面把握”的基本理念
当前的学生重视和肯定的是强调实用和应用的科学技术,而不是基础的理论科学。由于竞争和就业压力加大,从目前掀起的“文凭热、证书热”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大学生对学历和证书的追求出于功利目的,而非真正的科学精神。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的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的各项素质的基础,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而五年制高职因其既包含基础教育,又包含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因此更应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开设课程
在设计课程时,应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学习者适应未来就业、择业、创业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更好地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
3.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再局限于对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应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可迁移”能力。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习,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应重视公共课和基础性课程的作用。实践表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广博而扎实的知识基础,公共课和基础性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