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时间:2023-09-07 17:41: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第1篇

一、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内涵

家庭教育是家长们把对孩子教育的自觉意识转化为孩子的各种良好品行、习惯的过程,是自孩子出生起就应该实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孩子独立,分享,尊重。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推广,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然而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存在误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教育进行,这显然是片面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平等互利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主张探索的家庭教育课程化,指的是学校主要利用已经建立的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帮助家长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课程化的方式接受系列的、规范化的指导与培训,以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家庭教育课程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全面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家庭教育有效进行。目前,我们所做的是根据多年办学经验,针对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通识类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内容。

二、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2016年8月8日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揭示了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到3岁、4到6岁、7到18岁)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孩子素质能力缺失及不同城市衍生的“个性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的痛点。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7-18)家庭教育焦点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生活懒散不爱整理衣物(70%),有拖延倾向喜欢把事情留在最后(58%),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56%)。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大致相同,重合度达80%,只是在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上呈现出一定地域性差异。其中排在家长关注的前三位的分别是:一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6.91%)拖延(55.22%)自控力差玩手机(51.79%);二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9.81%)拖延(57.27%)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56.06%);三、四线城市是生活懒散(72.54%)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63.02%)拖延(60.57%)。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生活懒散,学习缺乏恒心,存在畏难情绪。它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家长过早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提出的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人格)发展理论学说(psychosocialtheory),初中生一方面勤奋学习,期待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这时,如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学业发生兴趣。初中生的依赖重心已从家庭转到学校、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阶段的家庭教育重点应是:①鼓励孩子与同伴互动,寻求他们的接纳;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②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勤奋感,体验成功,积累经验,以形成勤奋进取的个性,克服自卑,勇敢面对现实困难;③积极回应孩子的努力,用认同和赞美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④引导孩子建立普遍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活动(知识性、技能性、课外活动)的内驱力;⑤培养孩子求知读书的动机、兴趣、习惯、态度以及意志与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形成一致性的人格特征。⑥指导孩子在学习中学会读书、用功读书、热爱读书。⑦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把家长的信任感内化为学习的潜力和动力,提高学习自我管理能力。⑧家庭充满正能量,父母情绪正向,经常读书看报,对孩子形成正面影响。四、初中生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初步实践苏州市作为人口净流入的二线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素养基础的家长群体,原有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要创新和转型,其中包括探索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1.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以下教育专题:①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②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责任理念与主要内容;③初中生的心理矫治与健康指导;④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⑤初中生的同伴交往与学习指导;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⑦家庭教育的资源开发与案例积累。具体做法:①用好苏州市教育局编写的《苏州市家庭教育家长读本(中学篇)》,并根据学校与学情不断调整拓展、修改完善家庭教育专题,使之形成适合本校初中学生家长的培训教材,逐渐构建家庭教育校本课程体系;②信息技术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整合,学校的网络资源供家长共享,如苏州市“智慧教育教师”APP,“苏州父母”APP,校园网平台,有关班级QQ群、微信群等,供家长自主学习的辅导资料,并开发更多的包括教育案例在内的学习资源;③研发可供不同层次家长和不同时间学习的菜单式培训方案,为本校学生与家长提供个性化、阶梯式的家庭教育指导;④探索并实施家庭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2.培育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是关键。近几年,苏州市已举办了七届“中小学家庭指导师”培训班,为家庭教育课程化培育师资力量。学校在分析学情和家庭教育情况的基础上,选拔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和优秀家庭教育父母参加,聘请国内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及家庭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形成了由智慧教师和爱心父母组成的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平时就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家长的现身说案例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目前,团队中的很多优秀者已加入苏州市家长学校的“智慧教育教师”APP和“苏州父母”APP。3.完善多途径家庭教育培训体系。(1)定期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沙龙。学校每学期根据家庭教育课程教材和主题,制定家庭教育讲座和沙龙计划。实现班级、年级、校级三层衔接,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做到内容分层,即班级联系学生实际举办有效性讲座,年级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针对性讲座,校级涉及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实践性讲座。形式新颖,即专家点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活动观摩与亲身实践相结合。(2)开发丰富的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借助“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建立开放、灵活、快捷的安全教育课堂。结合“苏州市家长学校平台”,中的系列活动,组织授课讲座,开展亲子阅读、校园开放等活动,进行家长沙龙研讨、家长互教互学、家访指导、个别咨询等。借助校外少年宫、活动中心、实践学校等教育场所,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组织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活动。目前,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有家长、社区、街道志愿者的身影。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学校设立的志愿岗、绿色食堂管理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听证会等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开设7个安全教育专题,组织至少3项安全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防溺水专题”“校车安全”等,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学校安保部门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写出评价反馈意见。学校实践家庭教育开放课程,欢迎家长走进学校组织活动,如每学期家长会的策划与组织都由班级家委会成员策划与承担;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生运动会,由家长担任后勤服务;组织家长参与毕业典礼、成长仪式等的策划与后勤管理、摄像摄影的美篇推送等。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并轨运行与合作互动,形成了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三维”有效教育综合网络。初中生的家庭教育课程化实践是新时代背景下这一综合网络中的新生事物,旨在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有效教育能力。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徐海浮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家长帮•好未来公益基金会.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OK/OB]./wx/file/2016report.pdf.

[2]俞清.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实例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6).

第2篇

一、概念解析

“健康教育”(Heal education)的最初含义来自美国的“学校保健活动”,又称“学校保健教育”、“社区和职业卫生教育”。以往的健康教育只关注个人身心状况的改变;而现代意义的健康教育已将个体的身心状况与社会、家庭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工作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思考,并提出对健康的预防和促进策略。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是以课程为载体,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条件和规范,在中小学阶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利用各种课程及教学手段,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必要的健康知识,以转变态度,树立正确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终身幸福打下基础。

“菜单”,原意指供顾客点菜用的单子,美味佳肴列出来供顾客选择,顾客需要什么就点什么。“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结合教师特色及学生需求,将一学年或者一学期的健康教育课程目录以菜单的形式公布给全体师生,再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自主选择课程,最后由班主任、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汇总信息,统筹安排。

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实施与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使学校形成科学的课程开发与教学管理模式,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走向规范化,进而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凸显提供课程平台。

二、构建流程

参照校本课程的开发流程,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参照图1,首先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健康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权衡学校的课程资源,对学校有能力满足且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编制成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目录;教师从自身条件出发,从课程目录中选择申报自己擅长的科目,并提交《学校健康课程申报表》和《课程教学计划》;经由学校管理层、教师、校外专家等组成的健康教育评审团的评审,确定所要开发的课程,然后进入课程开发阶段;根据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对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开发,并对所开发的课程编制《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报名表》,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课程的实施打破传统的固定班级的局限性,采用学生自愿选课、教师挂牌授课制度,发挥菜单式课程的优势。

课程实施以后,由学校管理层、学生、家长、教师及校外的健康教育专家等对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评价包括课程总体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三个方面;根据评价结果,区分优秀、良好、不合格课程,并分别施以保持、调整和停设三种策略;以此实现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的动态调整(流程如图1所示)。

三、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为确保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应在现有制度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根据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如课程动态调整制度,学校在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运用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是否适合学生的健康教育,对于不适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应该予以取消或者整改。

2.课程体系尚待完善

健康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学校在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上,心理健康类课程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学校课程中这部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却忽视了其心理卫生,学生成长在身心两方面出现了不平衡状态,导致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

学校开设的传统的体育类和艺术类课程普遍以技能训练为主,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某一方面的技能,并以此来提高本校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这样的艺体课程缺乏体验教学,缺乏帮助学生感受体育精神、艺术素养的精神层面的提升。

3.开发力量有待整合

在“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学校等各方易忽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课堂被挤占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无法按照课程计划对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学习。由此,家长、教师等各方对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尚待提高,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间的配合尚待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各方开发力量有待进一步整合。

4.课程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

校本课程资源分为学校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其中外部资源主要包括家庭教育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属校本课程之列,故也不例外。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当中,较多关注学校内部已有资源,易忽视对学校外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网络资源的利用问题

多媒体网络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以丰富菜单式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如何对网络信息做好筛选工作,创造一个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这些都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四、相应策略

1.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针对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制度问题,学校管理者应根据课程需要建立新制度,使学校校本课程制度更健全。如建立课程动态调整制度和教师激励制度,确保学校开设的每一门健康教育课程都能满足学生某一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投入到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中。

2.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在艺术类、体育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将心理健康类课程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心理课程为主,辅之以心理咨询、心灵广播、心理档案。内容是心理导向课,以价值取向、信心辅导、考试情绪等为主题,使学生学会用心理知识缓解考试压力、青春期焦虑。其次,改进体育类和艺术类课程,增加情感体验教学,使学生感受体育精神,陶冶艺术情操,提升个人情感体验。

3.校本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挖掘

为保证菜单式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有效性,家庭和社区需积极配合。社区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健康知识的宣传员,使他们在强化自身健康意识的同时为社区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氛围,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其将课堂上的健康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的能力。

4.整合学校力量

通过指导思想的引导,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配合健康教育课程的指导教师,做好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共同营造学校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实现均衡发展。

5.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第3篇

一、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定位

一是立足现状。2013年9月,学校率先完成教育资源整合,“七校合一”的举措为学校发展、教师提升、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大、更广的空间。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来自七所不同学校的1700多名学生、100多名教师的尽快融合等。为此,学校以迎接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为契机,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尊重传统。学校的驻地孝直村,因恪守孝道、忠厚信直而名扬县域内外,淳厚的村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是突出特色。学校课程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特性,决定了课程的独特性。面对师资紧张,生源分散,乘车、就餐人数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急需提高的现状,如何构建一个属于学生、属于教师、属于学校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是着眼未来。教育是一项关乎未来的事业,一切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学校追本溯源,从涵养道德、匡正品行入手,着力培养品正志高、自信向上的阳光学子,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确立“养正”核心文化,引领学校课程发展方向

学校结合地域文化,立足实际,确立了“养正”核心文化,建立了一整套文化理念系统,以此来进行顶层设计,并制订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等计划;同时,将特色地域文化元素、悠久历史文化元素、先进时代文化元素进行融合,通过课程建设促使学校发展成为文明之地、养正之所,努力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打造“童蒙养正”的学园、书香浸润的乐园、现代规范的校园。

2.明确育人目标,构建“养正”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基于“养正教育,助每个学生成功”的核心理念,制订了“养正”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架构起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具有学校特色,体现教师个性特长的“养正”教育大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涵盖了“人文、科学、身心、艺术、实践”方面的素养,包含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大层面,综合了国家、地方、校本三大课程,涉及课程门类共44个。其内容安排既有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主干课程或专题,又有分年级实施的阶段性动态课程或专题,从而初步形成了几个特色课程。

基础型课程主要指国家学科课程;拓展型课程包括学科拓展课程和德育课程群组,指分领域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探究型课程包括学科中的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为必修课程。必修课的德育课程群组中,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了“学做孝直人”系列特色课程,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内化,在点滴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三、突出五个载体,确保课程做实做优

一是效果明显的学科拓展课程。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家课程的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如果说国家课程是学生基本能力发展的保障,那么国家课程的拓展课程则是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载体。为此,学校开设了习字微课程、主题阅读课程、趣味数学等部分学科拓展课程。

二是管理规范的“走班制”课程。学校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分层教学、选课走班”为途径,加大教师资源整合力度,把每个星期三下午定为“快乐周三我做主”时间,为学生营造活动空间,开学前两周内完成课程设置,形成“课程超市”,共开设14门校级跨年级走班课程、28门级部走班课程,每个学生可同时选修两门课,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同时,规范管理,秉承“四定(课程要定地点、定时间、定老师、定学生)”“六有(上课老师要有目标、有计划、有讲义、有考勤、有展示、有评价)”原则,确保课程有序开展。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办公室具体负责考核落实,确保课堂高效、学生快乐。

三是意义深远的生活教育课程。学校基于地域传统文化,开发了“学做孝直人”德育系列课程,破解学校现有管理难题,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逐步养成遵公德、懂礼仪、守纪律、乐团结、爱劳动、会学习、勇进取的良好道德情操,从内而外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四是务求实效的家校合育课程。学校以“养正”文化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切入点,开发实施了“养正教育进家庭”课程,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校“养正”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养正”教育走进每一个家庭,协助参与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实现家校共育新模式。

五是丰富多彩的展示课程。展示是学生获得自信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抓手,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环节。学校突出形式多样化原则,通过物化成果交流、表演汇报、参与比赛等手段,确保课程有效实施。这激发了师生参与课程的热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建设的收获与反思

第4篇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课程;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069-02

数学教育课程资源是数学教育的源泉与载体。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新课标的语境下,优化配置、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数学教育,优化数学教育的课程资源配置,应以社会需求、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和学生的身心成长与认知发展作为基点,强化数学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开发技能性、实践性、活动性、创新性数学课程资源,合理利用隐性数学课程资源,构建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数学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一、优化显性课程资源配置

显性课程即国家规定的正规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课程,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课程。优化显性课程资源,首先是优化基础性课程资源配置。当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显性课程资源配置呈现单一化现象,存在课程教学形式传统化、负担重、效率低的倾向,没有真正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运用的是比较传统的课程资源,实施的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应试教育”。其实,数学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应该强调基础性,不能够违背学生的心智成长与认知发展规律,因为这是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客观规律不允许的。

其次是优化技能性课程资源的配置。比如,优化数学课程资源的配置,因为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理运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掌握在未来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基本的数理运算和数理思维的技能。

再次是优化实践性课程资源配置。强调数学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实践操作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将数理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本领。实践是知识变为能力的必经之路。数学实践性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让学生直接获得生活与生存技能。比如,计算能力和数理推理能力等,这都是学生只有通过数学实践课程的学习才能学会的基本技能。数学教育的活动性课程配置,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成长与认知发展的需要。其实,活动性课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活动课程不仅可以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能够使学生在活动课程中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发展智力、养成习惯。

二、发挥隐性课程资源优势

隐性课程即非显性课程,包括基础教育间接地发挥影响作用的、潜在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教育内容,诸如学生生活环境、学习氛围、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在学校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的存在形式虽然是隐性的,但其功能却是显性的,而且是极为明显的。它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耳濡目染。因此,在优化显性数学课程资源配置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隐性数学课程资源优势,为学生营造具有适应性和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氛围,就显得十分必要。

隐性课程资源的功能在于以潜移默化的熏陶方式,促使学生心理、品德、性格、智力全面发展。隐性数学课程资源具有多有浴⒘榛钚浴⑶币颇化性的特点,学生对隐性数学课程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隐性数学课程的熏陶、感染、渗透作用,注意把握隐性课程价值取向,并注重学生在接受隐性课程中的独特体验。

数学教师在均衡课程资源配置、整合隐性课程资源的同时,应建立自己的隐性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平台,为数学教育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隐性课程资源,有选择性地将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隐性课程资源要素,依照学生心智发展规律与数学教育教学需要,整合到数学课程资源配置中去,从而使可能性的隐性数学课程资源转化成现实性的隐性数学课程资源。

三、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功能

优化数学教育课程资源配置,整合多种数学课程资源的优势,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与认知发展。综合性的数学课程资源,能够诱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让禀性与爱好不同的学生都能产生愉悦感,从而使学生身心与智力都得到发展与培养。

在显性数学课程的优化与组合中,应该将基础性数学课程、技能性数学课程、活动性数学课程、实践性数学课程、创新性数学课程区别开来,分别加以利用;同时充分考虑它们的逻辑联系,实行资源共享。基础性数学课程重在为学生提供基本知识,以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为目的;技能性数学课程为基础性数学课程与实践性数学课程搭建桥梁;实践性数学课程则在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程式指导下,培养数学操作能力;活动性数学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创新性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

发挥数学“大课程”资源的整体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发展。首先,优化数学教育显性课程,使数学课程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使教学更富有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上,确立学前教育机构的主体文化,使其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融为一体,形成数学教育的“最大合力”;再次是整合显性数学课程与隐性数学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二者的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促使数学教育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构建优化课程资源的科学体系

针对当下数学教育课程意识淡薄,资源配置“单一化”、低水平重复,与基础教育课程资源脱节,优质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不力,缺乏具有前瞻性、试验性、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支持等倾向,必须强化数学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科学体系。

数学教育研究机构应当重视数学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积极为数学教育实践与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强化数学教育和研究者在数学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与决定作用,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数学课程资源;数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最长期和最核心的工作,也是体现数学教育课程资源质量与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第5篇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中国人才“高分低能”的缺陷。

面向全体学生,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爱训老师认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

[二]、新课改的趋势

受训老师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标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应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

9、课程评价如何进行,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

[三]、新型的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新教材没有全新的认识,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对学校的教育持怀疑态度;家长素质低,没法开展适应新课改的家庭教育,致使学校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不得不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从1999年扩招以来,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是非常显著的,从原来不到700万人的规模,现在已经增加到了2979万人,毛入学率也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24.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与此相反的则是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持续走低。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和日益高涨的自我发展需要,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更迫切需要系统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他们尽早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明确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素养,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大学教育主要的任务之一在于其能否为学生的求职择业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生涯。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工作。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成因分析

1.缺乏自主的职业规划

目前,许多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他们往往很少主动出去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在做职业生涯规划选择职业目标时往往随大流地就把自己定位在考研、考公务员、进外企拿高薪等社会认同度比较高的职业上,并没有从自身能力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都是缺乏自主意识的表现。

2.不够全面的自我认知

首先,自我认知的途径单一。90%的学生都是通过职业生涯测评系统来认识自己,实际上除了按部就班地通过测评外,还有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对你的评价,这些了解你的人对你的评价往往比较客观真实。其次,自我认知的内容不够全面。大部分学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已有的套路,只分析了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人生观、价值观、优缺点及个人的身体状况,没有谈到自己的情商,而唯独这个因素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过于理想的职业目标

有些同学在列自己的职业目标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具备的技能,仅凭自己的喜好转而从事别的职业,如学的是化学却想成为经济学家,学的是计算机却想成为心理咨询师,9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上10%的职业(这些职业都属于社会上的精英和上层)。过于理想的职业目标,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4.欠缺调整的生涯规划

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通过职业测评,在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后,就坚决按部就班执行,从来没有考虑过外部情况、自身情况有没有变化,原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已经不适用了。其实,无论何种完善的职业规划,如果缺乏反馈调整的话,也是一个不成功的规划;一份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随着设计者自我发展变化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灵活调整。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对于学生本人来说,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职业选择是人生价值的初步定位,能够选择一个理想的职业,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很多大学生受传统择业观的误导,往往片面追求如公务员、政府机关、外企等高薪热门职业,就业地点也局限在沿海发达地区,殊不知,有些工作并不适合学生本人的职业兴趣,有些单位并不适合学生本人的职业发展方向。自然,一个人在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肯定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潜能;相反,如果一进学校就能合理计划和安排时间学习,选择适合的课程,提高职业技能,将来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三、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树立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是指自我认知全面化、环境分析个性化、职业定位国际化、计划执行渐进化、反馈修订灵活化。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从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开始,就根据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大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以及大学生成长的基本历程,将大学全程职业生涯辅导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2.建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传统的大班化教育一直以来都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面上统一的通识教育。建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从学生一入校开始,职业规划教师可以通过采用相关职业测评工具、心理测试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和能力特征,正确评价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不同职业的性格和能力取向,指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并作出职业抉择,点面结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和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规划辅导。

3.构建与理论教育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

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长期与企业保持联系,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地参观、充分利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机会,尽量在校内外开拓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年就业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训培训,利用学生组织、专业教师、学生家长和校友等资源开展模拟招聘、职场论坛、传授个人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经验的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与理论教育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

4.建设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指导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我们可以参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建设一支愿意长期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同时,高校一方面要提供职业规划教师所需知识系统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如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专业化辅导与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高校可以聘任校外相关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做兼职老师,优秀成功校友来校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指导、咨询和服务。

5.完善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模式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教育在我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家长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才会更容易成功。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编写相关的教材,使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最基本知识非常有必要,它使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有据可依。完善的家庭教育同时还需要家长具有坚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思想素质、丰厚的文化底蕴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等,从而对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达到家庭教育有效促进孩子职业成功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体系概述

英国青少年在校期间需要分阶段地接受国家课程,而英国中小学校特别是国立学校也必须对五到十六岁的学生教授国家课程。英国国家课程是学校用于保证教与学的平衡和有效组合的一种教学规划,旨在明确主要的教育思想及课程所要求教授的知识、技能、理解程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而自由组织教学活动。许多学校倾向于运用QCA(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即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制定的工作计划来组织课程,这有利于学校将国家课程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由于国家课程组织的年限跨度比较大,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又划分出四个关键阶段,即四个基础阶段。在各个关键期后,学生将接受不同的测验和评价以考察其发展情况。具体阶段是:5~6岁即入学第一学年为第一关键期,一年后教师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评价;7~8岁为第二关键期,三年后学校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进行国家考试和教师评价;11~12岁为第三关键期,两年后进行英语、数学和科学国家考试,同时教师对其他基础科目进行评价;14~15岁为第四关键期,一些学生参加GCSEs(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一年后大多数学生参加GCSEs或者其他国家资格认证考试。

在国家课程体系下,英国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即“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教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上,而且渗透在各项课程当中,并且在个体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特别是第三关键期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习得了关爱社会、团结协作、履行公民职责、奉献社会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英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渗透性、生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包括宗教教育、公民教育、亲情教育等,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不同年龄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实施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英国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1.重视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下的学校基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学校制定教学大纲时,不仅参照基督教的原则,而且兼顾其他宗教和非宗教的信仰系统。

教会对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2007年9月10日,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学校共同发表了关于21世纪英格兰学校的共同理想与宗教性质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到:“要进一步确认政府、宗教群体和学校之间的承诺,继续携手合作,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机会,建立沟通的桥梁,以更大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建立更加公正和有凝聚力的社会作出贡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很务实的从单纯的传播宗教教义而转向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这也是宗教在英国以及英国学校当中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2004年10月28日,英国推出了首个全国性质的中小学宗教教育法定大纲,以支持在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宗教教育。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和教育技能部结成伙伴关系并共同发展此项大纲。该大纲对宗教教育如何使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的宗教知识并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效指导,并为青少年提供了发展知识、理解力和技能的各种方法。教育和技能培训大臣查尔斯•克拉克说:“宗教教育,能变换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们了解更广泛的外部世界的视野,在扩大包容、理解多样性、提倡宽容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历与课程管理局行政长官肯•波士顿也强调:“宗教教育提供给学生取得一系列广泛而良好的经验的机会,并在使他们能够制定一个务实和积极意义上的信仰和主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英国通过国家课程和法定章程将宗教教育融入到了学校教学当中,不但增强了道德的约束力,也使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公民教育

英国在1998年的《刻瑞克报告》中提出培养公民对世界事务和全球议题的意识和关注。2000年9月颁布的新公民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关注地方、国家、欧洲、世界,让他们在本地、本国、国际担当起有效的角色,并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不仅重视公民的权利,而且还强调公民的责任。同时,为塑造自主的人格,英国在公民教育中还突出品德教育。2000年,政府将公民教育正式引入国家课程体系,2002年8月起公民课在中学正式实施。正是公民课程的开设,使得英国中小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当今世界,以高度的国家公民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应对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公民教育是引导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的关键部分,也使人们感受到他们是社会的一分子,并且主动将自己武装起来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曾说:“公民教育对维持一个充满生机的民主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没有离开它的选择。它是整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课程的关键部分。我们必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机会来发展他们理解民主社会的含义以及政府是如何在实践中工作的,并且鼓励他们在社区里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强调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习惯,从而积极地促进公民意识的发展。”

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部公布的一份关于通过学习英国历史课程来了解公民权在英国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的报告,该报告促进了公民教育与英国课程的良好结合。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当日说道:“我认为这份报告标志着公民权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到来了。”英国政府和学校也期望通过国家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国家公民。

3.强化行为教育

行为教育是通过责任教育、礼仪教育、社会技能教育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行为教育中,家庭的教育不可或缺。英国教育署国务大臣鲍斯说:“好的纪律和强有力的领导力对我们学校的行为标准教育是很重要的。但依靠学校自身的约束力只能使学校陷入孤立的境地。因此家长要负责教导学生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这些措施有助于建立强大的和支持性的伙伴关系,这将创造一个家长和老师的团结阵线以应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不良行为。”鲍斯先生也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这一点在“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 of Learning Programme(SEAL)”即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教育计划中有充分体现。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例如愤怒管理、动机和社交技巧。该计划有助于教师开展规则行为教育、责任教育和礼仪尊重教育,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让他们有更广泛的社会技能,使他们在工作场所和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和处事能力。

当然,系统地实施行为教育还要通过学校的课程教育等形式来完成。要明确教学在发展社会和情感技能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堂教学当中,学校可以通过许多方面进行关于社会和情感发展的特别教育。例如: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公民教育模式及天才教育模式当中;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主流课程当中;抓住“主题周”的机会重点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对在这一领域有额外需求的学生采取特殊干预措施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

4.关注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

有效的性教育及人际关系教育非常重要,它为年轻人步入成年奠定良好基础。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需要放到更加广泛的框架中,结合“Personal,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共同发展。2000年3月16日,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了关于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的指南,以促使学生了解稳定的爱的关系,婚姻,家庭生活和抚育子女的重要性。该指南涉及广泛的议题,包括教育、咨询、性保健、少女怀孕和儿童保护等,同时涉及到的其他目标包括:确保学生学习尊重自己和他人;确保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使他们能够理解差异,并防止或消除偏见;确保学生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教学中得到保护。

2008年2月25日,英国学校部长吉姆•克耐特和青少年部部长贝弗利•休斯共同了审查“Sex and Relationship Education (SRE)”即性教育与人际关系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良好的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在保持年轻人安全和健康以及降低少女怀孕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教育也得到了年轻人和父母的支持――92%的父母支持在学校中开展此类教育。

三、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英国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综合化、实用性、回归传统等趋势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在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对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守信等核心道德观念,处理好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所有人的关系、与自然界和环境的关系、与上帝的关系等。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1.学校德育必须与本国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相适应、相协调

德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一种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英国学校德育的成功就在于其德育更贴近社会现实,更深入社会实践,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也同样使之与现实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联系。我国应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审视、阐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一代中华英杰。同时德育需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建立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德育模式,让德育在参与经济建设和培养个体发展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内在生长点,建立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构建为现实服务同时面向未来的新的德育体系。

2.学校德育应建构完善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对德育内容的确定、取舍标准一般受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两大因素制约,成功的德育内容应当是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要求的内容的有机结合。英国的公民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教育形式便是从社会及个人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科研项目及培养方案,并利用各种课程的有效实施,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此外,德育的发展性原理也告诉我们,脱离学生实际,就会造成德育有效性的降低, 造成道德说教与对象接受“两张皮”、德育过于政治化或庸俗化等。因此必须研究德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当前,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功利化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将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从我国的现实情景及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制订出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相适应的德育内容。

3.注重合力,全方位优化德育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受教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美德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德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开展类似于英国SEAL计划的项目,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关注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方面的需求,使其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接受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社会是个大学校,我们要不断净化育人环境,加速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当然,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价值观的取向。因此,我国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通过完善的道德教育课程及各门课程的渗透性教育,促进我国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国民 安全教育 调查研究 意外伤害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02-02

1 问题的提出

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安全意识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的安全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威胁国民安全的因素范围越来越广,来自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生态环境、疾病流行、犯罪行为、恐怖活动等方面。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安全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作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希望,安全教育尤其重要。让国民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通过安全教育的学习,根据自身知识、身心发展的水平,逐步适应各阶段有针对性设置的相关安全教育课程,达到提高在校学生安全意识、生存技能的目的,从而有效地避免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了充分地了解现阶段我国对国民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发现安全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随机抽样调查了河南师范大学的部分学生。共发放问卷976份,收回976份,收回有效问卷100%,完全符合抽样调查的原则,该样本具有代表性。我们认为这次调查,基本可以看出学生在各阶段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基本情况,大体反映了我国有关安全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

2.2 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学校安全教育文件、现状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设制《国民安全教育问卷调查表》,于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南师范大学《野外生存》选修课上进行了25题92个单选题和多选题的调查。

(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教育、公安、交通、消防、医疗卫生、地震等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采访,针对安全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请专家对问卷的可信度进行了检验。

(4)数理统计:运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调查问卷,整理和提取,得到了大量、准确的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1)此次调查为随机抽样调查,学生来自于河南各地以及部分其它省份的学生。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来自农村和城镇人数的比例不平衡。城镇尽占19.77%,城镇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人数比例高于农村。

(2)通过表1得知:受调查者在小学阶段接受过安全教育只有37.57%,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已远远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一半之多;在中学阶段,安全教育情况有所好转,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学生提高到50.28%。也就是说,现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接受过安全教育的仅仅只有接近一半,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安全教育的重大缺失,也是我国青少年安全问题存在的重大隐患。

①中小学接受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有35.07%,宣传板报有31.88%,走廊标语有11.88%,以观看视频有8.70%,以模拟演练形式开展的只有6.90%。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只采用单纯的嘴上说教“要注意安全”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多组织一些演练,才能遇到真正危险的时候临危不乱。[2]

②调查中发现,在个人安全意识伴随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开展情况有所提高,但提高不明显或者说安全意识没有显著提高的达71.17%。曾经有42.09%的人曾出现过人身安全问题,这对于国民的人身安全是一件岌岌可危的事情,国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见表1)

(3)被调查人员在对学校安全教育情况上看出,满意的只有31.48%,我国9年义务教育规定6岁以上人人都上学,而现在只有1/3左右的学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表示认可,这种状况表示,我国的学校安全教育还不够完善,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国家应该加大学校安全教育的力度。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有99%以上的认为,安全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是我们生命安全保障的一部分,只有受过安全教育,我们才能安全成长。在调查中只有3人认为安全教育不重要,可见国民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是非常高的。

(4)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或者家里,从调查学生安全知识主要来源显示只有18.08%的学生是从学校接受到安全知识教育的,25.42%来自于家庭。宣传媒体或其它来源占56.5%。可见,我们没有很好的运用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阵地,学校教育是国民接受知识,形成意识的重要阶段。如今我们并没有在学生教育时期,系统的安排有关安全的教育课程或知识,这不能不说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缺失。

(5)在调查学生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中,交通安全占77.97%,其它意外安全事件的有6.5%,人为暴力事件有7.62%,野外安全事故有3.11%,火灾有3.67%,地震、洪水见交、台风等自然灾难有1.12%。

交通事故是最让人担心的,事实上不懂或者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我们在马路上随时可见,走在快车道上的行人,毫无准备和表示就穿越马路的人,闯红灯的人。造成人身伤害的报道天天可见,据2012年有关部门统计,仅1至10月就有798的行人因违反交通规则死亡。全国每年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交通事故在其中占了相当的比重[3]。

(6)被调查者认为,安全教育的最好形式是专设安全教育课的有64.97%;播放安全教育录像、张贴海报宣传的占29.37%;班主任平时进行教育、开会进行安全教育有5.66%。大部分学生认为,专设安全教育课是最有效的安全教育形式,而我们平时所做的安全教育方式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认可,说明我国现行的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有待改进。安全教育应具有针对性。

(7)由表2可知,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身心发展的水平,有针对性设置的相关安全教育,从而提高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存技能,才能有效避免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3]。就近期教育部提醒“各地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对学生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特别要根据节假日多发易发事故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滑冰安全、用火用电安全、燃放鞭炮安全和乘坐车辆安全教育”。就河南光山县小学砍人事件也能看出小学生勇敢合理的自卫防范是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调查显示,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对女生进行防身自卫训练的有53.67%和42.09%,占调查总人数的95.76%,认为没必要和无所谓的分别仅占2.54%和1.70%。女性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容易遭到人为伤害事故的人群。因此,加强对女生有关自我保护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8)大学生在各方面已经趋于成熟,有能力接受更高层次的安全教育训练,除中小学生开展必要的普通安全教育外,还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适当高层次的安全教育。如野外生存、防恐怖、防欺诈、意外灾难的求生方法等有关的学习与训练。

调查学生最担忧的大学校园治安问题中显示:盗窃事件放在首位,依次是诈骗事件、火灾事故、意外事故、打架斗殴、传销。学校应该对有关校园治安问题进行有效预防,解除和防范这类事情的发生。(如表2)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我国的国民安全教育不够普及、深入和规范,在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小学教育阶段,也只有偶尔在节假日里才会受到老师、家长们的安全教育,很多学生的安全知识不完善。

(2)国民的自我防御和预防危险发生的意识较为薄弱。

(3)我国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比较分散,而学生认为最好的安全教育形式是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

(4)大多数人认为现在的学校安全教育,虽然采取某些措施,但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实位。

(5)有85%的人认为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有必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性别,分别在小学、中学开展普通的安全教育课;超过1/2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在大学开设适合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安全教育课程。

4.2 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在安全教育途径主要来自于国家教育、家庭教育和少量的学校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标语等形式;家庭主要以口头告知等;学校教育基本上都是以大会形式展开,个别学校也组织过演习。如今科技不断的进步,交通逐渐发达,以往的安全教育形式,显然效果不够明显,现在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所以这种安全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再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提倡“和谐社会”,就应该做到时时刻刻都有安全意识[4]。我们应该在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加强对安全意识的培养,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并通过演习、演练,形成系统的认识,使安全防范意识根深蒂固的存在在国民的头脑中。

(1)安全教育制度化。

把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课程体系中去,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编写教材,使安全教育正规化,让其在占有教育内容的一定比重;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构建安全教育分级模式,明确每一级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建立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体系,将安全教育始终贯彻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去[5]。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使国民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全面系统的接受安全教育,以彻底扭转现存的安全教育缺失。

(2)安全教育实际化。

学校可以在开展安全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与有关部门联合,请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多进行模拟灾难的演练,抛弃现行的板报、标语、广告等形式的口号式教育方式。把安全教育知识化,行为化,切切实实的把安全教育落在实处。

(3)安全教育素质化。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安全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面对危险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让自己安全脱身。正如罗斯福所说:“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

参考文献

[1]二00七年二月七日国务院办公厅〔2007〕9号转发《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Z].

[2]姚云.扎实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有感于桑枣中学师生在汶川地震中无一伤亡的奇迹[J].教育科学,2008(4):64-67.

[3]全国学校安全教育网[EB/OL].http:///.

第9篇

关键词:创新发展;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目前,创业教育受到了我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通道渐明的扶植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对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际教育竞争能力,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破解创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成为我国高校整合新的社会教育资源的契机和责任。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业教育”的概念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的:“主要是指青年的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的培养与激发”。创业教育的首倡者柯林.博尔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可见,把创业教育、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并重点强调了创业教育的核心内驱力。突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业能力。国外早把创业教育作为独立应用型学科纳入了教学体系中。我国创业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给高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借鉴吸取世界先进的创业教育新理念,并与中国实际特色相结合,推动拓宽我国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顺应国际创业教育发展新趋势是一件刻不容缓的社会责任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滞后,不给力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符合中国特色的成功经验积累,部分高校管理者用功利思想片面理解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缺乏长远的智慧的顶层设计,突出表现为对社会教育资源缺乏实质性的整合,创业教育理念落后于时展。二是一些专业课教师在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把创业文化素养教育与技能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创业教育。缺乏创业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创业课程内容与现实的实践环节脱沟,没有针对性的把专业课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理念培养计划衔接融合,对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对象、层次和功能定位等缺乏全面性、创新性和互动性等元素。四是作为创业课教师也没有创业实践经历,对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实践知识的更新落后社会发展需求。五是创业教材混乱和教学方法陈旧,只限于理论和政策方面的教育,缺乏严肃的商业创新实践平台。

(二)学校与企业互动性深度不够,企业接纳不给力

首先大多数企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力度敷衍淡漠,具体表现在既不热情也不受欢迎;更缺乏对大学生提供物理空间和资本支持,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够给企业带来实惠的经济效益,但会消耗企业的财务、物质和人力资源。给企业造成了看不见的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碍于社会敏感度被迫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方法,但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整个生产流程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及实践也不会传授给学生。担心泄露商业机密造成直接经济损害,因此,学校如何与企业实行资源共享与互补,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关心大学生创业。营造社会良好的生态和谐智慧环境。

三、推动“六方联动”汇聚培养合力,破解创业教育的难题

(一)政府推动,完善法规政策

实践创新发展战略新常态背景下,政府部门需要对社会需求下大学生创业观的研究、完善创业的政策导向和创业的渠道和策略,健全政策和激励机制,结合现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第一,及时调整完善符合实践创新发展战略的制度和政策,比如,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学位制度、大学生投融资绿色通道制度、创业实用宝典宣传手册,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第二,构建高校大学生智慧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比如,创办市场主体所需的基本流程、创业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交易、社会市场信息等指导帮扶信息对接到创业智慧平台。

(二)学校带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应转变创业教育落后观念,摆脱对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旧阻碍。建立一个新的多层次、立体化和开放性共享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一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为分层次或分类递进式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比如,研究型大学在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分两个层次,本科阶段创业教育覆盖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综合文化素养。研究生阶段对有意创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帮扶培养。一般性大学创业教育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进行创业教育,并突出区域化的特点。二是学校也可以根据各个年级分层进行创业教育。第一层次,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必修课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新业态的实效性教育。让学生初步学习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创业的发展趋势、创业基础知识、创业的相关的法规策略、职业目标发展方向、心理准备等。第二层次,面向有创业激情和意向的学生,把创业课程行业发展研发成果与专业课程进行动态融合对接,打破院系间的束缚,进行跨院系、跨学科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实现高校学分共享认证制度,把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电商、互联网+、物联网+等知识体系渗透到专业课程体系。

四、企业互动,学校与企业、校友深度合作机会

高校职能部门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统筹各方面与创新企业完善衔接,建立良好的创业资源对接机制,目前,校企合作有四种方式:一是趋避就利从企业吸收创新技术精华和社会资本,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共同协商双方共赢的合作形式。二是共同研发高新技术创新项目,学校应利用人才资源和实验实训条件,为企业提高技术推广、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等服务,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创业合作研发中心,加快成果的转化利益的链条,搭建学校和企业智慧交流创业基地,为创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企业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企业在学校选拔优秀创业人才,通过定向培养方式,把企业的文化素养和创业技能和技巧传授学生。四是有效挖掘整合校友企业家资源,建立“校友企业家创业智慧研究会”与其进行广泛深度的合作,从中寻求创业所需的技术指导和资本助力。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共同营造校企合作创业教育新途径。

五、教师主动,强化教师业务提高

建立一支切实可行符合本校创业教育实际,专业化和正规化的教师梯队。一是创业教师教学方法应从数字化教学过渡带智慧创业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抗压能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通过到优秀企业对接交流学习等路径,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元素,强化提高实践能力,深化理解创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加快“双师”教育的角色的转换和考评机制的更新,鼓励创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激发他们理论和创新实践教学水准的全面升华。四是对接创司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到高校担任创业导师,充实师资力量。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领悟创业成功的真谛,满足不同阶段创业者的社会需求。

六、街道社区协助提供创业渠道

挖掘学生创业的内在驱动精神:一是街道社区应主动参与,以居民会议的形式,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大学生有力支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社区应主动拓宽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接生态共享渠道。营造一个和谐、宽松、融洽、创新的社区智慧创业平台。比如,北京某个街道率先建立了街道级服务站,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对接服务。使创业更贴近基层,满足创业者的需要。三是利用微信等网络科技手段与创业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大学生解读宣传地方政府制定的创业教育的红利政策。尤其是对税收、融资等红利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与街道社区附近的企业进行动态对接,对接风投机构,拓宽融资环境和渠道,培育出街道社区智慧创业文化氛围,提供全方位的合作开放生态支持系统。

七、家庭支持,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创业教育环境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和多元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学生创业持保守思想和固有的偏见,因此,扭转家庭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主流。政府通过媒体进行创业创新宣传,帮助他们树立大教育观,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时代需求。家长的主动支持和潜移默化的对孩子的创业教育进行熏陶,有效地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对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创业,把挑战转化为动机,把动机转化为机会,不断的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卢志兴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15(4).

第10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问题 原因分析 建议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模式。高校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当代高校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

尽管各高校思想素质教育课程的门类和课时设置越来越多,政治学习也常抓不懈,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当代高校学生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2.政治取向中夹杂功利色彩

不少高校学生集体观念淡薄,把参加政治学习、入党、当学生干部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过多地把个人利益隐藏在思想政治中,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心理问题突出

伴随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社会问题积累产生的思想困惑,部分青年学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大,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出现了上课“梦游化”、 KISS“公开化”等不正常现象,使得部分高校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高校学生素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1)受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消极影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还未完全建立,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高校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另外,一些行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使高校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

(2)受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网络在大学校园的大量使用,在便捷沟通交流的同时,也有大量不健康的精神垃圾通过网络侵蚀着高校学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提出了挑战,也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

2.高校素质教育的不足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学校和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放在次要地位,而把智育放在了第一位。对学生的评价,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当成了最重要的标准,这样就抹煞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及道德意识等的养成。

3.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代家庭的父母有时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使其培养教育内容有较严重的偏差,呈现出重物质追求的教育轻传统道德的灌输,重技能培训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倾向。同时,某些家长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

三、建议

1.社会应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包括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防止腐败现象、侵犯知识产权、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建立政府部门清政廉洁、社会各界遵纪守法、公民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减少社会不良现象对高校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为素质教育做好正确导向。

2.高校应改革教育模式,做好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高校历来是培养高校学生的重要基地,应针对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相应改革。第一,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把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修养、法律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水平都纳入其中,并且比例要适当,改变以往主要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标准。第二,建立大课程体系。在整体优化、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原则下,对原有课程体系去粗取精、精简优化,再有机融入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第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增强高校学生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提升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充分发挥心理辅导机构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第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在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生活能力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家庭要成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坚强后盾

如果说学校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那么家庭则是促进和巩固学校教育成果的后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素质、习惯,家庭教育的方式对高校学生的人生态度、学习态度、心理素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应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当好学生跟家长的桥梁,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3-0057-07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信息支撑和技术平台。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参与到大众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高校知识创新和科研转化、促进大学生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主导力量,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现代工程技术革新的原动力[1]。同时,工科院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基地,担负着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西部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从整体来看,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发达地区依然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还不完善,尤其缺少足够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撑,这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所在。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所限,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创业教育与中东部相比起步较晚,西部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思维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西部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在促进西部科技振兴和创新创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是科技创业的急先锋[2]。提升西部地方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血液,对推动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课题组对我国西部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开展了实地调查研究,并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深入分析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云南、广西、四川和贵州4省12所省属工科院校全日制大三、大四本科生为样本。其中,四川选择5所,分别为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广西选择4所,分别为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学院;云南选择2所,分别为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工商学院;贵州1所,为贵州理工学院。

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调研形式,按照随机抽样发放纸质问卷482份、电子问卷526份,共计1008份,实际收回925份,经过筛选有效问卷812份,问卷有效率为87.78%。

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创业认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执行力、创业准备以及创业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调查;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认知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参与度、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业教育方式、创业教育师资等相关情况的调查;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对政府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的认知调查。

三、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分析

1.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动机、创业动力和创业执行力

创业兴趣是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的关键[3]。通过对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动机、创业准备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状况。从创业的兴趣情况来看,通过调查发现,受访的大学生中有563位对创业感兴趣,占比高达69.33%;21.45%的大学生表示创业兴趣一般;仅有近10%的大学生对创业表示没兴趣。可见创业问题对在读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工科院校大学生普遍表达了对创业的兴趣,与工科类院校强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谋而合。

从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认知看,61.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理想,开辟一份事业;27.42%的受访者认为创业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将创业喻为开发一份创新的项目;也有10.78%的受访者以赚取更多的金钱作为创业的主要目的,认为创业仅仅是一份能赚钱的工作。由此可见,当前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动机和出发点各异,但整体来看大学生对创业的考虑较为长远,并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金钱利益,创业动机的价值取向相对较好。

从创业动力来源看,56.18%的大学生认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创业的主要动力,而将就读高校和专业支持作为创业动力的比例为20.35%,也有将近18%的受访者表示创业动力源于社会媒体的宣传。数据表明,家庭、朋友的支持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至为关键;同时,高校专业教育、创业文化氛围以及社会媒体宣传对大学生创业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和配合。

从大学生创业执行层面来看,受访大学生中超过68.97%曾经考虑过创业或者有创业意向,但真正在着手准备创业的受访者占比不足5%。当问及“如果自己有创业的想法,你会如何对待”的问题时,有59.72%的受访者表示会犹豫不决,担心自己的创业想法不成熟或存在缺陷;23.84%的大学生表示不敢去实施,认为现实和想法存在很大的差距;仅有不足10%的受访者表示会立即执行,变想法为现实。可见,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未来创业还停留在较为感性的层面,创业执行力不足是其显著特征,真正着手创业的大学生比例并不高。

2.大学生对自身创业能力、创业风险以及创业准备的认知

创业能力是发现或创造一个新领域、新事物的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所具备的各类知识、技能的综合素质表现[4],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从受访大学生对“你现有的创业方面知识和技能满足创业要求吗?”的回答结果来看,认为个人现有的知识、技能满足或基本满足创业需要的比例分别为3.03%、14.12%,25.3%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而认为个人现有能力不满足创业需要的比例高达56.47%。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现实状况,对自身创业能力缺乏清晰的了解,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同时,将受访者按照重要性由大到小对创业相关的能力进行排序,调查结果表明近70%的大学生将沟通交际能力、市场洞察能力、人际关系等能力排在前三位,然后依次为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专业知识,尤为需要重视的是大部分受访者将专业知识作为创业能力最低端,对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可能会致使大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轻视现象。

此外,从创业能力获得的主渠道来看,26.32%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是提升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将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创业设计大赛、参与社团活动、创业案例自己学习以及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作为提升个人创业能力主渠道的比例分别为20.65%、16.60%、14.57%、13.77%、8.10%。可见,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需要提高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有风险,对于大学生这类初创者而言,只有对创业风险做出科学评估、认知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从大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态度调查来看,“对未来创业风险是否做好心理准备”的回答中,8.41%的学生表示已经有充分的心理准备;30.45%的学生表示有一定的准备;35.62%表示没过多考虑,走一步算一步;25.52%的学生表示完全没做好心理准备。同时,针对“如果第一次创业失败你会如何抉择”的问题,76.84%的大学生表示会暂时放弃创业打算,会另谋职业为以后积累经验;15.26%的受访者选择放弃创业,寻求一份安稳的工作;仅有7.89%的大学生选择继续筹集资金,进行第二次创业。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当代大学生面对创业失败或创业挫折的心理准备还不够充分,缺乏对创业风险的有效评估和认知,并且在创业选择的坚持度还有待提升,在创业教育中需要对大学生加以合理引导,使其在对创业风险做出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认知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活动。

从大学生创业前会做哪些准备的调查来看,创业前选择去企业实习或向企业家求助经验的占54.37%,选择看创业类书籍进行自主学习的占28.16%,16.02%的大学生选择参加创业大赛为以后的创业做准备。同时,针对“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创业”的问题上,15.84%选择在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专利或良好项目的情况下会选择创业,23.56%的受访者表示,在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下会选择创业,60.59%的受访者认为,在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才会进行创业。这突显出资金积累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也显示出大学生对于创业准备未能做出科学的规划,资金固然重要,但对于工科类院校来讲,如果在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下盲目地选择创业,即使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难以保证获得创业成功,尤其对于工科类大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项目或专利支撑对于其创业至关重要。

在创业时点选择的调查中,选择在校期间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9.19%;选择毕业1-3年内进行创业的比例为26.5%;而选择毕业三年以后的人数最多,比例高达64.31%。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对待创业的态度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比较注重原始资本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是简单的一时冲动或完全凭借自己的想法做事,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大学生创业成熟的一面。从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区域意向上来看,43.85%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创业,37.34%的学生表示会以西部地区作为创业的起点,而18.81%的学生选择到中部地区创业。可见,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是学生就业创业的热点区域,但是随着西部地区创业环境的日益改善,对大学生的创业吸引力逐渐增强,对于位于西部的工科院校大学生而言,西部地区在地域上自然占有本位优势。作为学生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留住人才,切实为西部发展服务。

(二)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分析

1.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态度、参与度以及需求偏好

大学生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直接受众,其对创业教育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到个人参与,同时还关系到高校创业教育能否有序有效开展。为了深入了解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看法,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查,针对“是否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分别占28.87%、62.89%,认为“无所谓”的占6.19%,而觉得没必要的仅为2.06%;关于“是否希望接受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或培训”的问题,其中,84.32%的受访者表示希望,11.54%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仅有4.14%给出了不希望的回答。从以上两组数据可知,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给出积极的回应,对参与创业教育课程或创业培训表达出内心的渴望。从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查来看,85.76%的大学生表示未曾参加过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或创业培训,14.24%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创业教育课程或培训。从这点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的参与度和普及率还处于低位水平,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不足,宣传工作不到位,未能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以至于很多高校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偏好,特设定“你更倾向于何种创业教育形式”问题,调查结果表明,52.54%的学生更需要学校提供专业的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参与创业实践活动;18.87%的学生更希望学校能与社会专业组织合作共同设立大学生创业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全过程的职业规划和创业就业的指导,以增加创业的成功率;15.42%的大学生认为应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必修课或创业讲座,邀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教育学者定期开办讲座;6.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定期举办创业设计大赛;4.47%的学生认为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氛围。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学生最期望的创业教育活动是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咨询服务机构。从当前西部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部分专业设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或实践平台,但开设独立的创业咨询服务机构仍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中的短板,大多高校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难免会与大学生的真实偏好相脱节。

2.大学生对创业师资和创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认知

高校创业教育离不开师资保障,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好坏直接关系着创业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5]。与对于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科类院校而言,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从当前西部地区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配备调查来看,师资不足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第一大障碍。通过对“本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发现,近45%的学生选择了创业师资队伍缺乏这一选项,其次是缺乏创业实践基地,占比为34.25%,还有19.7%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创业教育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指导。此外,针对“各学院是否为大学生配备创业指导教师”的问题,44.52%的受访者给出了否定答案,37.75%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仅有17.73%的学生给出肯定答案,尽管一些学院配备了相应的创业指导教师,但由于宣传和动员不足导致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当前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陷入了专业化师资队伍不足,而现有创业教育教师却又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双重困境。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高校创业教育也必须分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针对高校创业教育形式和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84.12%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创业教育仅仅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并未形成独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见,当前西部工科高校在创业教育定位上过于偏向理论教育,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忽视甚至完全撇开实践教育,背离了工科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通过对西部12所工科院校的调查发现,仅有2所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学分教育体系,大部分学校并未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而是将创业教育穿插于就业指导课程当中,表明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完善。

3.大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28%的受访者对其所在高校的创业教育效果表示非常满意,7.45%的受访者表示满意,18.42%的学生认为一般,而高达64.8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还有6.0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根据调查数据,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目前高校创业教育表示出不满态度,值得深思,尤其在各个工科院校竭力推进创业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给出的满意度评价却如此之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各个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此外,关于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个人创业能力的提升情况,课题组也开展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4.21%的学生认为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对其创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28.54%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提升,但提升力度不大;48.65%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提升;19.6%表示不清楚。可见,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作用有限,也进一步突显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现实困境,需要多方面强化创业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作用。

(三)大学生对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的认知

针对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文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国家创业政策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创业成本、创业方向以及创业效果,而大学生对于政府创业政策的知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创业积极性,对“国家有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相关政策”知晓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5.28%的学生表示经常关注国家创业政策,比较了解;32.53%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关注,知道一些;59.48%的大学生表示很少关注,几乎不了解;2.71%表示一点都不知道。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的知晓程度还比较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关于国家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对此,各院校应加大开展创业政策宣传教育工作,以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国家最新的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社会外部环境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宏观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针对当前社会外部环境是否适应大学生创业的问题调查中,62.85%的大学生认为适合,22.05%的大学生认为不适合,15.1%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外部环境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对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政府应继续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文化氛围,改善外部创业环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平台。

四、结论及建议

(一)调查结论

1.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兴趣高昂,但创业能力和创业执行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受访大学生普遍对创业表示感兴趣,并且很大一部分考虑过创业,但真正投身于创业的大学生比例较小,执行力不足已成为大学生创业中的第一大障碍。除此之外,创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根据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调查表明,当今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不断提高其创业能力。

2.西部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渴求强烈,但实际参与度较低

受访大学生中有高达92%的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对创业教育都表达了正向需求,肯定了创业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但从高校创业教育的学生参与比例来看,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不足15%。针对这一状况,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者要从多方面找寻原因,采取相关举措以提升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度。

3.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供给与大学生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创业供给与学生的创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供给不足,现有的创业师资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需要;二是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需求与高校创业教育的一元化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主要贯穿于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理论课程当中,教育形式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形式单一,而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同时也需要创业实践指导、企业家和学者专家讲座、创业大赛活动以及创业模拟项目运营等多元化形式。

(二)对策建议

相对于文科院校而言,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工科院校比较强调对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技术扎实,比较容易掌握本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这也是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自身优势所在;另一方面,工科院校大学的创业主要以科技创业为主,有一部分甚至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也更容易把新技术、新知识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根据对西部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创业教育对策,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带动西部大学生整体创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双导师制”为指导,推进创业教育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兼顾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因此,必须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当前,西部地方工科院校的创业师资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素质层次不一,很多创业教育教师是由辅导员兼任,身份出现双重叠加,导致现有创业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为扭转这一状况,必须加快专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导师制”为指导,打造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在校内挖掘有较强创业理论知识素养的教师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校内创业导师,在校外聘请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或具有优秀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工作者作为学生创业的校外创业导师,逐步形成校内优质师资与企业兼职导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提升西部工科院校创业教育队伍的教育水平,更好更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加快推进多元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创业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6],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西部地方工科院校要切实改变当前以单一创业理论课程为主导的倾向,积极加快多元化的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满足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加快完善理论型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现理论教学模块化。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细分为各个模块,并作为一个系列课程进行推广,而不再仅仅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一个部分,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经营管理能力、组织策划领导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创业素养。

其次,构建活动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创业活动体验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活动型创业课程的核心就在于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理论教育形式,如定期开展一些参观企业的市场调查、访问消费者、企业家创业专题讲座以及创业计划大赛等,使大学生通过商业模拟游戏、创业角色扮演、团体项目磨练、案例讨论等多样形式的活动体验,以达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效果,从而在创业活动体验过程中使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得到真正提高。

最后,加快促进实践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适当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突破当前理论教育的辖制,提高西部工科院校实践教育在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将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7]。按照课程性质可以将创业实践课程分为两类,分别是模拟实验型课程和社会实践型课程。同时,根据课程内容可以将创业实践课程划分为生产操作实践课程、社会交往实践课程、经营管理实践课程三类。通过将创业实践课程精细化,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效果。

3.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阶段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为此,必须构建阶段化的创业教育体系,以规范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随意和混乱局面,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向流程化、系统化发展,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基础。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要实现不同的创业教育目标,但最终目的都是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服务。大学生创业教育包含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且各个阶段所应开展的创业教育内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具体如图1所示。

创业教育的第一阶段,即“创业感性发动”,作为创业教育的初始层次,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信念,通过校园广播站宣讲、创业教育政策宣传、创业信息交流、创业演讲等形式,创设情感与舆论的氛围,激发大学生创业愿望和热情。

创业教育的第二阶段,即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传授”,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学分体系中,通过系统的创业课程学习,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从创业“自在的冲动”迁移到“自为的认知”,最终达到“自发的行动”。

创业教育的第三个阶段,即“创业实践操作”,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创业项目运营或者创业实践大赛等形式,以达到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并且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在自为”的创业项目运营,让其切身实地感受创业过程,并从创业项目运营中检验其愿望、能力与效果的一致性,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创业对自身和社会的价值意义,从而培养具有豁达心态、远大理想、高尚情操以及较强实操能力的创业者。

4.构建“多元”联动的高校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涉及到多方利益群体,不只是高校自身的事情,需要各方主体的配合和支持。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家庭等多方主体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多元”联动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应作为主导者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从多方面为大学创业提供支持。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政府要起到促进作用[8]。政府应逐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以减轻大学生创业负担,适时降低大学生创业准入门槛,设立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让人人都能够享有自主创业的机会。

其次,高校应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大学生创业前的教育培训与咨询辅导。

再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上,应广泛吸纳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尤其是行业企业的参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由企业家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交流咨询。

最后,提升家庭教育的感染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家长要合理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创业期待和职业价值观,充分尊重和支持子女的职业选择,成为其创业发展道路上的坚强后盾。

参 考 文 献

[1]李伟,林佩云,陈雄锋,刘运春.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调查与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4(2):30-33.

[2]蒋研川,朱莹,卢培煜.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创业调查及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重庆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6):80-83.

[3]王小军.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6):44-46.

[4]万智萍,陶强,王凤,任志健.应用型高校工科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发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03-207.

[5]李菁,邵刚,雷玲.工科大学生“创业链式教育”实践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0-113.

[6]魏银霞,黄可,郭庆.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14-17.

[7]郭礼智,彭光良.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4):152-155.

[8]吴家曦,应云进,劳俊华.全面实施创业教育着力推进创新型创业[J].浙江经济,2009(11):46-48.

Abstract As the main force of entrepreneurship in West, training to adapt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quired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o suppor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t be separated. Our group through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ther forms of status qu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2 West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field research,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entrepreneurship, but faced with the entrepreneurial capacity and entrepreneurial shortage of double execution problem; Stud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needs strong, but lower participation of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support, a shortage of full-time facul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s too theoretical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single issues such prominent . In this regard, the western regional polytechnic colleges must accelera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ull-time teachers, the formation of a rational structure, part-time teaching team match, while also actively promoting diversifi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formation stage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the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 "multiple" linkage.

第12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永恒;人文精神;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有关人文精神的内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归纳起来就是人本、人道、人和。人本即以人为本,人道即人道主义,人和即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可见人文精神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1.人文精神能够产生深刻的道德力量、博大的精神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

        汶川大地震后,中华民族被发扬光大的人文精神,产生了无往而不胜的巨大力量。记得《中国,挺住!》这遍文章连声赞叹道:我们知道,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助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篇文章被人们广为传诵,人们看到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和任何困难也压不垮的人文精神。可是现在社会仍然存在着不重视人文教育的现象。

        2.人文教育的紧迫性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可是这些年来,人文精神的教育在我国一些地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多少存在着明显的功利色彩。

        从家庭教育角度来说,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家长形成了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和陈旧的人才观,从而助长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家长把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认为分数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高中——大学——社会精英”成了家长心目中唯一的成才模式。所以,许多家长根本不重视人文教育,只要求孩子读书,孩子变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实足是读书考试的机器。许多孩子成绩不错,可是情商低下,对亲情冷莫、不与父母沟通、自私、不懂得尊重他人、存在着人际交往的障碍。作为家长首先要教育自已的孩子有爱心,也就是首先要爱自已的父母,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他将来还会爱人、爱大众?世界上的成功人士,最疼爱的往往就是自已的父母。记者采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时问:“人的一生当中最不能等待的是什么?”大家以为他会说是商机什么的。你猜他怎么说?他说:“我一生当中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一个世界首富,时刻把自已的父母摆在第一位!我们作为普通的人更应该教育孩子爱自已的父母。只有这样孩子好的情商才逐渐形成。 

        从学校的教育角度来看,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一些学校人文教育形同虛设,人文精神的丧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些学校认为学生只有学好数理化,考上名牌大学,才能走遍天下,才是好学生。平时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网开一面,不要求他们参加劳动,而且迟到,旷课也不被记名字,这些“好学生”居功自傲看不起同学,人情味淡薄,自私,不愿为别人,为班级做贡献,对教师不尊敬等。这样的“好学生”的表现,不正是暗示我们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吗?

       家庭教育、学样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三精三荒”现象,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究其原因,折射出我们的教育存在的“三重三轻”的弊端:重科技,轻人文;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力,轻素质。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

        3.不重视人文教育的后果

        不重视人文教育可以预见其后果:学生厌恶学习;不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窄;精神空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没有意志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等等。有调查表明对于“学习目的”,有相当多中学生回答是为“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只有不到半数的学生回答是“将来为祖国的强大做贡献”。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也表现出功利性,没有表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国度特别是社会道德感的约束力量在丧失,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对人类和社会终极价值极端漠视的一个国度。如果地震等灾害再次来临时,我们就可能再也找不着英勇救出两个同学的9岁小英雄林浩,救出7个孩子的14岁小英雄童世强……灾难来临时自顾逃命的“范跑跑”就可能多了起来,“怕死有理,逃跑无罪”的谬论将会甚嚣日上。长此以往,我们的国家将会“不打自垮”。

        4.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

        首先,学校教育要构建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扩大学生在道德、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环保、交际等方面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吸收“做人”的养份,实现“五育”和谐、文理综合、中外交叉、课堂教学与学习社会相结合、书本知识与动手操作的统一。其次,学生每年在学校以外的时间几乎占全年时间的一半左右,家庭环境、新闻传媒、网络信息、电影电视、出版物等等,都对青少年学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营造人文教育的大环境,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八年级课本。

[2] 2008年5月17日俄新社发表的《中国,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