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1: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汇风险及其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对我国企业外汇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分类
人们对外汇交易的理解通常都是在外汇市场进行货币之间兑换的行为。外汇实际上就是外国的货币,其表现形式分为两种:外币现钞和外币活期存款。目前,市场交易中的外汇形式主要是外币存款。在进行外币交易时,兑换比率总是不规范的来动,这因此很容易产生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也是外汇风险的一种表现,具体是指在一定时间段进行国际经济交易中,由外国货币计价的资产以及负债或债权债务由于汇率来动造成的价值上升或下降的可能性。所以,外汇风险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就是汇率变动的不规范性造成的,根本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将来汇率发展的状况。
首先,外币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由于汇率波动的情况和其他因素而导致其发生变动;其次,外币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随时都有可能产生且不能彻底消除,所以要保证风险尽量的降到最低,这就需要企业对外汇风险的防御防范做到高度重视,确保风险到来时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最后,外币风险无时无刻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具有强烈的普遍性,通常外汇风险都藏匿在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
二、分析我国企业外汇风险存在的问题
1.外汇政策受限
主要展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项目没有全部开放,导致资金流通受到一定限制。当企业遇到外汇风险时,不能很好地运用金融市场的分散性有效规避风险,不能有效的通过融资分散化以及市场分散化、投资分散化来规避风险;其二,我国企业对外汇持有能力由于受强制性结售汇制度的限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国家根据这一形势对企业外汇掌控和留成额度放松了限制,并严厉打击对非贸易往来进行外汇结算问题。因为对一些企业还有限制,所以企业外汇持有能力必会受到限制,导致企业防御外汇风险的能力较低。
2.金融市场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金融工具不足、金融技术落后,导致金融市场还不完善、不健全。企业外汇市场中常用的外汇套期保值工具主要以外汇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的形式,这说明外汇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结合实际设立针对外汇的保值金融方式,这就造成了国内企业面对外汇风险时不能很好的利用金融工具有效的对冲风险,导致抵抗外汇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防御企业外汇风险的方法
1.贸易融资
贸易融资就是利用金融手段,同时还运用金融工具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量进行增加的融资模式,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采用规范的金融管理机制,对发展企业金融融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我国企业在金融环境和抵抗外汇风险能力方面,贸易融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金融工具套期保值法
运用套期保值法可以有效抵御外汇风险,降低外汇风险发生的次数。金融工具套期保值法包含了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远期外汇合约。应针对预期支出或收入过程,货币汇率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进出口贸易的基础之上成立远期外汇交易,以此有效规避外汇风险;第二,外汇期权。所谓期权就是进行外汇期货实际交易中,通过合同持有人买卖的行为,确保一定数量外汇的权利。外汇期权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有效促进外汇金融的发展。和远期外汇交易相比更具有保值效果;第三,外汇期货合约。在进行期货交易时双方签订的统一规范合同,就是期货交易合同。外汇期货合约是针对合同履行,相互之间进行抵御风险,其主要的投机方式成分较高。
3.价格调整式
价格调整法属于一项相对直接的外汇风险防御形式,预防风险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将价保值法。进口企业在制定合同时规定货币如果出现升值时会给予合同相应的调整;第二,升价保值法。制定合同时出口企业会考虑货币贬值问题,如果货币贬值会对合同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三,提早收款法。如果计价货币出现贬值,出口企业会根据合同规定进行付款交易,但这有一个前提即国内企业要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第四,推迟收款法。进口企业在进行货币升值预测时,需要给购货人提出相应延期收款的申请,同时在价格方面做出相对的优惠。
四、分析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措施
1.如何提升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能力。第一,合理的调配企业内部的资金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并不断开展资金运作活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和财务管理能力占据了关键位置,体现出了企业抵抗外汇风险的真实能力;第二,收纳及培养优秀的外汇管理人才。企业要积极收纳外汇管理人才保证企业顺利发展,培养优秀的外汇管理人才,推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防御外汇风险的能力;第三,和外汇银行要有及时沟通,高度重视专业人员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外汇风险 防范 管理
在1937年布霄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汇率波动频繁。因此,各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会遇到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的不规则变动而引起国家、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遭受损失。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的变化和外国政府采取管制等原因所导致的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的损失。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变化给外汇持有者和外汇交易者所带来的损失。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同时各自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会引起本币和外币的市场供求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汇率的变动。外汇风险根据其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储备风险这四种。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为基础货币的国际贸易中当交易到结算期时,山于汇率波动造成了以本币为标准的价值衡量发生变动;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金项目的金额浮动。它仅仅只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并不是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整体报告成果;经营风险是指企业预测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引起的企业的产品、服务等的成本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无法预测;储备风险是指把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储备起来,同时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引起该资产价值的波动。商业银行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会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因此.在现如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储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尤其值得重视的。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及其管理原理
外汇风险是由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本币和外币存在相互折算的比率。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外汇风险也就越高。
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构成:
(1)积极地消除或避免引起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者时间因素
(2)科学合理地调整货币或时间因素的基本框架;
(3)为了抵消外汇风险可以使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针对存在外汇实行一个与之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上三个原理是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外汇风险的防范,通过外汇风险的防范使得企业的外汇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努力实现企业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外汇风险的防范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范围内,通过防范使得汇率变动给本币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只有这样的防范措施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则在各行业的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的改革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从而使得现如今的汇率制度越来越灵活,外汇交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更加严重。
1 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都在加大
新的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将外币作为基准货币按照外币来计价和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的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将交易账户和银行的外汇风险合起来就构成了商业银行要面临的外汇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所面一临的外汇风险加大,提高了银行受外汇损失的概率
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账户,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银行的客户的外汇资产,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的波动比较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凼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来说其外汇资产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盈利状况难以估计,导致其向商业银行的偿债的能力减弱,进一步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提高。此外还是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的整体运转能力。
3 外汇衍生产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需要银行具备良好的定价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有
效地管理这些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易期限不在受管制,同时银行还可以进行自主报价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相关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
1 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董事会作为最高的管理决策层,它承担着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从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相关政策以及外汇管理的具体程序,到这些战略规章制度的审批实施董事会都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充分的了解外汇风险。只有这样董事会才能够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而现实中很多的银行高管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无法对本行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这种情况下,董事会难以发挥其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职能。
2 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还需规范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专业化水平较低,与国际专业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制定专业化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规范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要积极的将这些规章制度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的外汇风险管理中有效的执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战略战术。
3 外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较弱
外汇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进行衡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跟国际上的同类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衡量外汇风险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外汇风险衡量标准和方法较落后,早在上世纪10-80年代使用的外汇风险敞口这一风险计量工具,如今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使用。同时,外汇风险的监控能力也很弱。这些方面的能力都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只有从源头上改进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以及监控方法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外汇风险管理。
4 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至今未建立专门负责外汇风险管理和监控的独立部门,大多数是由其审计部门同时兼职负责。而内部审汁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没有全面、科学合理的认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一方面影响了审计的准确度,同时也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效果不太显著。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性很强,如果不是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以发现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巾的潜在外汇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因此,在实际巾内部审计部门几乎没有人员同时具备专业的外汇风险审计能力。
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的措施
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儿点建议:
1 商业银行的高层管人员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高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中行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管制较多,在实际中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中没有执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等机制着手,强化高管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还需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
2 逐步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使外汇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尽快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反馈政策与程序,做到权责分明、组织结构清晰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程序有系统的了解,保证各种外汇风险的及时发现和识别以及计量等,进一步的制定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3 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由于汇率的变化时难以预测的,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来确保市场信息的传达,保证相关数据及时、准确、安全的输送到银行,为银行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综上所述,浮动利率的实施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利弊都有,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积极的应对这一变化才能更加有效地立足于市场,也才能够进一步的实施走出国门的战略。
参考文献
[1]何飞平,新汇率制度下的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2006年20期
[2]刘杰,浅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期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同时各自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会引起本币和外币的市场供求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汇率的变动。外汇风险根据其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以及储备风险这四种。
交易风险是指在以外币为基础货币的国际贸易中当交易到结算期时,山于汇率波动造成了以本币为标准的价值衡量发生变动;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金项目的金额浮动。它仅仅只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并不是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整体报告成果;经营风险是指企业预测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引起的企业的产品、服务等的成本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无法预测;储备风险是指把外汇作为一种资产储备起来,同时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而引起该资产价值的波动。商业银行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会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因此.在现如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储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尤其值得重视的。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及其管理原理
外汇风险是由本币、外币和时间三个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内,本币和外币存在相互折算的比率。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外汇风险也就越高。
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三个方面构成:
(1)积极地消除或避免引起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者时间因素
(2)科学合理地调整货币或时间因素的基本框架;
(3)为了抵消外汇风险可以使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针对存在外汇实行一个与之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上三个原理是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外汇风险的防范,通过外汇风险的防范使得企业的外汇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努力实现企业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外汇风险的防范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范围内,通过防范使得汇率变动给本币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只有这样的防范措施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则在各行业的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市场和汇率机制的改革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从而使得现如今的汇率制度越来越灵活,外汇交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更加严重。
1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都在加大
新的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以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将外币作为基准货币按照外币来计价和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的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将交易账户和银行的外汇风险合起来就构成了商业银行要面临的外汇风险。
2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所面一临的外汇风险加大,提高了银行受外汇损失的概率
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不仅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等账户,同时还可能通过影响银行的客户的外汇资产,从而进一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的波动比较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较大,凼此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来说其外汇资产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盈利状况难以估计,导致其向商业银行的偿债的能力减弱,进一步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提高。此外还是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的整体运转能力。
3外汇衍生产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在不断加大
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需要银行具备良好的定价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些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易期限不在受管制,同时银行还可以进行自主报价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发展,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相关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现状
1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董事会作为最高的管理决策层,它承担着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从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相关政策以及外汇管理的具体程序,到这些战略规章制度的审批实施董事会都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充分的了解外汇风险。只有这样董事会才能够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而现实中很多的银行高管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足,无法对本行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这种情况下,董事会难以发挥其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决策职能。
2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还需规范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专业化水平较低,与国际专业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制定专业化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规范外汇风险管理的程序,要积极的将这些规章制度付诸于实践。在实际的外汇风险管理中有效的执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战略战术。
3外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较弱
外汇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进行衡量,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跟国际上的同类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衡量外汇风险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外汇风险衡量标准和方法较落后,早在上世纪10-80年代使用的外汇风险敞口这一风险计量工具,如今在我国才刚刚开始使用。同时,外汇风险的监控能力也很弱。这些方面的能力都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只有从源头上改进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以及监控方法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外汇风险管理。
4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至今未建立专门负责外汇风险管理和监控的独立部门,大多数是由其审计部门同时兼职负责。而内部审汁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没有全面、科学合理的认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一方面影响了审计的准确度,同时也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效果不太显著。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技术性很强,如果不是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以发现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巾的潜在外汇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计量的。因此,在实际巾内部审计部门几乎没有人员同时具备专业的外汇风险审计能力。
四、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管理的措施
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很大的挑战。我们只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儿点建议:
1商业银行的高层管人员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高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除了中行以外,其他的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较短。由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管制较多,在实际中对于外汇风险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中没有执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等机制着手,强化高管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还需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相关程序。
2逐步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使外汇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尽快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反馈政策与程序,做到权责分明、组织结构清晰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能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程序有系统的了解,保证各种外汇风险的及时发现和识别以及计量等,进一步的制定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3完善外汇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
一、外汇风险的相关概念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及种类
1.外汇风险的概念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货币汇率频繁变动,并且经常进行大幅变动。例如,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对西方十余种主要货币的实际汇率平均上升了60%,而在随后的两年里几乎又跌回到原值;日元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对美元汇率产生大幅度的涨跌,使西方经济险象环生。正因如此,各国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会产生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为外汇市场风险,是市场风险中一种重要的风险。它是由引发市场风险的因子――汇率出现不利的变动而使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等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外汇风险的种类
根据其主要表现可以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储备风险。
(1)交易风险
即以外币计价的经济交易在到期结算时,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该交易以本币衡量的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
(2)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也称会计风险、转换风险、评价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它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和收益,并不是实际交割时的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结果。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价格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例如,我国某集团公司在美国有一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组织生产,产品以美元计价销售。突然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这就会给子公司的经济绩效带来潜在的风险。
(4)储备风险
储备风险是指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可能性。每个国家或企业为平衡国际收支或国际支付都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构成尤为重要。对于由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外汇储备损失称为储备风险。在一般情况下,外汇储备中的货币品种应适当分散,保持多元化,根据汇率变动和支付需要随时调整结构,将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外汇风险的构成和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外汇风险的基本构成因素
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有三个――本币、外币和时间,这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在确定的时间内,本币和外币存在折算比率,因此会有风险。从一般意义上说,一笔应收外汇或应付外汇账款的时间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具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汇率风险也就相对较大。
2.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1)消除构成外汇风险的货币因素或时间因素。
(2)合理调整货币因素或时间因素的结构。
(3)套期保值操作:针对存在的外汇敞口,实行反向交易,构成一项方向相反的货币流动,可以全部或部分抵销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3.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主要目标
(1)短期收益最大化
力求短期收益最大而忽视长期的经营结果。
(2)外汇损失最小化
其着眼点在于尽量减少外汇损失。一般来说,这类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小,宁愿维持较低的收益率,也不愿冒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
4.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
在一定管理成本情况下,使汇率变动对本币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化。只有从减少外汇风险损失中得到的收益大于为减少风险所采取措施的成本费用时,防范风险的措施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可行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管理现状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差距归结为: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外汇风险的内控有待加强。
(一)我国外汇风险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2005年,我国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交易市场和汇率形成机制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5月,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启动;7月,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8月,远期结售汇范围扩大,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向灵活汇率制度的转变,外汇交易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必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将更加日常化和显性化。
1.商业银行的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同时加大
新汇率机制下,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即因交易目的而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币)市值,会随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动。同时,银行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例如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同业外币拆借、投资性外币债券等,也会随着汇率的升值和贬值而产生盈亏。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外汇风险加起来,便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
2.商业银行的客户面临的外汇风险加大,增大了商业银行受损的可能性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资金头寸,还会通过影响其客户的外汇财务状况,间接地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汇率波动的频度和幅度提高后,从事国际贸易的客户经营账户的外汇风险增加,其财务状况将随着汇率波动而盈亏不定,从而影响客户的偿债能力,进而使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加大。
3.外汇衍生产品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增加
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要求银行有很好的定价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管理衍生产品的风险,这对商业银行是非常大的挑战。随着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扩大,交易期限限制放开,同时允许银行自主报价,并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些措施在促进银行外汇衍生品交易发展的同时,也使银行面临的相关风险增加。在提供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时,银行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其盈利能力,体现着银行的竞争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和差距
1.银行高层监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董事会承担着外汇风险的最终管理责任。负责审批外汇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负责确定本行的外汇风险容忍度。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职责,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必须对外汇风险有充分了解。然而,目前不少商业银行的董事乃至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缺乏对外汇风险的基本了解。有些银行明明外币敞口为多头,竟然误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本行有利。更普遍的问题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不掌握(也没有意识去掌握)本行的外汇风险敞口头寸,说不清本行的外汇风险水平和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设定风险限额只能是一种奢谈。这样的董事会恐怕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很难发挥出定调子的职能。
2.外汇风险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部分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离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例如,从政策和程序覆盖的分支机构和产品条线看,我国很多银行的政策和程序并没有完全覆盖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产品条线以及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很多制度只是印在纸上,在实际中实施不力,甚至根本无人执行。
3.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外汇风险无法计量,就无法管理,更做不到有效管理。与国外同类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计量上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外汇风险敞口在国外是20世纪70-80年代所普遍使用的风险计量工具,而我国银行才刚刚开始尝试计算风险敞口,有些银行甚至至今都不能准确算出本行所承担的单一货币的敞口头寸和所有外币的总敞口头寸。很多银行尽管从国际上引入了Kendor+Panaroma等标准化的风险计量系统,能够计算VaR值,但致命的缺陷是VaR值并没有被整合到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如设置交易员限额和产品限额等。而且,风险的监测、控制能力比风险计量还要弱得多。
4.外汇风险的内控有待加强
有些银行尚未建立与外汇业务经营部门相互独立的外汇风险(或市场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内部审计对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审计内容不够全面,没有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关键问题是,国内银行缺乏真正熟悉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内审人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薪酬不具备竞争力,很多银行即使在交易前台也缺乏合格的外汇交易员,这些人很难被配置到内控部门;另一方面是由于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有较强的技术性,没有专业的内审人员,很难发现银行外汇业务中的潜在风险点。因此在现实中,内审部门几乎无人具备开展针对外汇风险审计的能力,而且,大多数银行都没有进行过针对外汇风险(市场风险)的外部审计。
三、加强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建议
外汇体制特别是汇率制度的改革,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外汇风险管理要求。笔者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的外汇管理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银行高管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除了作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的中行以外,其他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时间最长不过20年左右,而且由于人民币长期以来盯住美元,中央银行吸收了全部汇率波动的风险,商业银行只是在理论上存在着外汇风险管理的需求,在现实中一直把信用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还为国家或政府所有或控制,尚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为一些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控制提供了机会。他们会在利益和业绩的驱动下,不顾风险、超越制度从事外汇产品交易。因此,商业银行应从产权制度、监管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入手,强化高级管理人员和外汇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外汇风险意识。
(二)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应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授权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政策与程序,做到组织合理、权限清晰、责任明确;新产品、新业务的内部审批程序应当包括由相关部门,如业务经营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结算部门等对其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审核和认可;要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对包括外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进行审计的队伍,加强内部审计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及时防范和化解外汇风险。
(三)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各种原因,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程度不高,即便涌现一些优秀人才,也会因激励不够或是工作环境不理想而大量流失。而人才资源是服务业的核心资源,商业银行要建立系统的培训制度、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升迁制度,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放在战略的高度。
(四)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同时由于汇率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使商业银行也必须要承担一定的外汇市场风险,可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主要对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提高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指导商业银行外汇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面临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国内商业银行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开展外汇资金业务,并具备较高的外汇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全面落实外汇风险的管理工作。所以研究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并总结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降低商业银行外汇市场风险,减少外汇资金业务的经济损失,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二、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一)外汇风险计量、控制及监测水平较低
计量、监测外汇风险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前提,由于我国的外汇市场发展起步晚,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应用的风险监测和计量手段不够先进,无法有效的预测风险,不利于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1]。虽然逐渐形成了较为先进的计量系统,但真实的效用却得不到发挥,与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相脱离,实际作用并不大。
(二)缺乏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当前部分商业银行并没有意识到开展外汇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银行领导层还是基层工作人员均缺乏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没有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机制可能会对外汇资金业务造成的影响。这就为商业银行的运营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外汇风险失控的状况,无法有序的进行外汇业务,阻碍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外汇交易存在信用风险
因为国内外汇市场中推行的询价交易不具备较高的制约能力,违约几率极大,如果商业银行只凭借原有的场外交易市场方式来开展外汇资金业务,就必然会降低整体风险管理能力。在商业银行开展外汇交易时,如果没有对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也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2]。
(四)银行客户承担较大的外汇风险
市场化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一大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外汇资金业务时,客户外汇财务及资金头寸都会受到干扰和影响,银行的整体净利润和资产都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客户账户会承担更大的外汇风险,财务状况的稳定程度大大下降,这就使一部分客户无法有效的偿还银行的债款,使银行风险进一步增大。
(五)外汇交易操作及外汇衍生交易风险较大
开展外汇交易过程中,因为商业银行没有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的管控,未将具体的制度落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增大风险的隐患。除此之外,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外汇衍生产品的定价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制定的定价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整体外汇市场效益不理想,会增大银行风险。
三、提高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银行外汇风险的内部管控
要想做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工作,应从根本上强化银行外汇风险的内部管控力度,针对外汇资金业务,设置专项的外汇风险管控机构,更新和转变外汇风险审计手段,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内部风险审计团队[3]。商业银行要针对内部风险审计人员定期开展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结合外汇资金业务的特点和要求,逐步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满足外汇风险审计岗位的标准要求,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树立外汇风险管理观念
商业银行应将外汇风险管理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带头作用,制定一套健全的产权制度,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和规定来开展外汇资金业务。同时还要求商业银行工作者树立良好的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并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措施来提高工作者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三)设置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还需要针对外汇资金业务设置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高效的完成外汇市场风险的计量、监测等工作,及时的掌握和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全面增强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水平,迎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四)制定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
要围绕商业银行的业务产品、机构,对外汇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并确保制度可以落实到实处。在外汇风险管理制度中要构建相应的风险模型,明确外汇产品的定价和估值体系,提高总体授信额度的准确程度,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4]。
(五)提升外汇风险审计及外汇交易限额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在实际开展外汇资金业务时,需要将内部和外部审计工作整合起来,丰富风险审计工作的内容及手段,实时性的监督和查看审计工作的开展状况。实现风险审计工作的系统化发展[5]。还应注重对外汇交易限额的控制,将其纳入到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内容中,从币种、日限额、止损限额、地区限额及总限额等多个角度开展针对性的限额管理工作,将交易金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四、结语
在对经济金融调控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这就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应对外汇产品进行大力的开发,另一方面也要加快金融创新力度,拓展业务的规模,使商业银行能够灵活、高效的应对外汇风险。就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普遍不高,存在多种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外汇资金业务的发展。所在必须要做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工作,站在整体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入手,实施多样化的措施来完善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增强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
作者:沈玉琦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行国际业务部
参考文献
[1]李惠,丁峰,鲍珊.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0(35).
[2]陈焕焕,金艳芳.??人民币升值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8).
[3]陈超.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关键词:汇率风险管理VaR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又相继出台了扩大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引入询价交易方式、扩大远期结售汇范围、允许掉期交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金融监管方面,以《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为核心,以《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为补充,以《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监管手册》为检查工具,一套相对完整的市场风险管理和监管法规体系已基本建立。这样,无论是从市场环境看还是从监管要求看,提高与完善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水平都迫在眉睫。
汇率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本质是将原先完全由中央银行承担的汇率变动风险,通过汇率弹性的扩大,将部分汇率风险转移至企业和个人等经济活动主体承担,从而减少中央银行调节汇率的成本。对于我国的银行业而言,这是一个福音。由于人民币长期以来盯住美元,中央银行吸收了全部汇率变动的风险,以美元计值从事国际经济交易的企业在客观上并无汇率风险。只是以非美元计值从事国际经济交易的企业有管理汇率风险的需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为企业提供金融工具进行汇率管理的积极性。而在新的汇率制度下,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将会面临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银行业就可以不失时机地提供诸如远期合约、外汇期权、货币互换、保理、福弗廷等可以避免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和产品,以满足各经济主体的避险要求。个人外汇理财和人民币理财业务也会因汇率变动剧烈性与经常性而获得新的拓展空间。从国外汇率风险管理的经验看,汇率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工具来实现的。
汇率改革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挑战。汇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外汇敞口头寸。,新的汇率制度下,商业银行以外币计价的各种资产与负债,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动,从而产生盈亏;银行客户的外汇风险上升会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汇率波动的频率提高后,银行客户面临的外汇风险会增加,直接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会因汇率波动而导致盈亏起伏,进而影响企业的偿贷能力,使银行贷款的风险增加。最后,外汇衍生产品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增加。从2005年8月2日开始,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扩大,交易期限限制放开,同时允许银行自主报价,并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些措施的出台在促进银行外汇衍生交易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银行面临的各种相关风险增加。在提供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时,银行能否准确进行定价,能否有效对冲和管理风险,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竞争力。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致使国内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
对外汇风险的认识与管理理念有待加强
一方面,从知识水平来看,目前不少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对外汇风险缺乏起码的了解;另一方面,银行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在新的汇率制度下银行的外汇风险重视不够,主观上没有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动力。这样,无论是从客观上的能力来看还是从主观上的意愿来看,管理层均不能对外汇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实施与监控,致使银行外汇风险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外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还有待完善
很多银行根本没有制订正式的书面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即便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与程序,从政策和程序覆盖的分支机构和产品条线看,仍然没有完全覆盖商业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产品条线以及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另一方面,在制度的实施与执行这一环上,一些制度没有有效地贯彻落实,甚至根本无人执行。
外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发达国家的同类银行早已能娴熟地运用各种市场风险的计量方式,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以及VaR方法等。而国内的银行才刚刚开始尝试计算风险敞口,有些银行甚至至今都不能准确算出本行所承担的单一货币的敞口头寸和所有外币的总敞口头寸。一些银行尽管能够计算VaR值,但并没有把它运用到银行日常风险管理中,如设置交易员限额和产品限额等。而对风险的监测、控制能力则更弱。一方面是由于对风险管理的监测与控制是以对风险的准确识别与计量为基础的,在对风险的识别与计量都无法完成时,对风险的监测与控制就无从谈起了;另一方面,对风险的监测与控制还有赖于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
外汇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有待加强
很多银行还没能建立与外汇业务经营部门相互独立的外汇风险管理、控制和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对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审计内容不够全面,没有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并且,审计部门重事后稽核,轻事前防范,也没有日常的稽核监督。同时,由于稽核部门没有垂直管理,在行内与一般的部室平行设置,所以也缺乏权威性、独立性,对同级银行管理层没有约束,更谈不上监督。另外,由于外汇交易、外汇风险有较强的技术性,没有专业的内审人员,很难发现银行外汇业务中的潜在风险点。实际上,当前银行的内审部门几乎无人具备开展针对外汇风险审计的能力。另外,大多数银行都没有进行过针对外汇风险(市场风险)的外部审计。
加强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建议
银行高管层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意识
对现有银行高管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以增强其风险管理意识与相关的知识;让真正精通风险管理的优秀人才进入高级经理层甚至董事会,这样才能真正为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保证。
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制定自上而下的外汇风险管理的授权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报告政策与程序,做到组织合理、权限清晰、责任明确。新产品、新业务的内部审批程序应当包括由相关部门,如业务经营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部门、法律部门、财务会计部门和结算部门等对其操作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审核和认可。要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对包括外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进行审计的队伍,加强内部审计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程度不高,即便涌现一些优秀人才,也会因激励不够或是工作环境不理想而大量流失。人才资源是服务业的核心资源。要建立系统的培训制度、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升迁制度。要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放在战略的高度。
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 中小外贸企业 外汇交易风险 风险管理
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改革中,中小外贸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也是推动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个亮点。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外贸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汇率波动所带来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中小外贸企业的资金管理者加强和提升应对外汇交易风险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保证自身的平稳发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外汇交易风险分析
企业的外汇业务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货币折算或兑换。不同货币间的比价就是汇率,汇率的波动就产生了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给外汇交易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收益。狭义的外汇风险是指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应收应付款项、资产与负债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获得意外收益,又称汇率风险。本文分析的外汇风险是狭义的外汇风险,其主要有三种类型: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因进行跨国交易而取得外币债权或承担外币业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样,可能使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交易风险主要表现在:(1)以外币表示的借款或贷款;(2)以外币表示的商品及劳务的赊账业务;(3)尚未履行的期货外汇合约;(4)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外币债权或者应承担的外币债务。外汇交易风险是常见的外汇风险,凡是涉及到以外币计量的任何合同、协议、购买或销售,且涉及到未来结算的,都会构成交易风险。
2.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加大,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深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虽然已注意到外汇交易风险问题,但大多采取的是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中间消耗、增加产品内销比例和结汇等被动办法来应付可能发生的外汇交易风险,普遍缺乏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意识,不能够从公司整体出发建立外汇交易风险防范体系,不重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2.1缺乏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意识
近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日渐感受到外汇交易风险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但是普遍对于外汇交易风险进行管理问题较为陌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对于国际经济交往中所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暴露要么干脆置之不理,要么抱着侥幸的心理消极应对。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借助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成本并不高。如货币掉期的手续费一般为外汇风险头寸的1%-2%。而政策性银行开展同类保值业务的主要出发点是提高银行转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帮助服务对象锁定外汇交易成本,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因此,收取的手续费也就相应更低一些。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观念较为淡薄,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往往将汇率风险归咎于政策性因素,缺乏主动避险意识。
2.2未建立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工具认知不足等原因,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构,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相关外汇业务通常都由财务部门兼管,没有在组织机构上设置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或人员,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外汇交易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测量和评估,也没有建立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报告外汇交易风险的机制和制度,这就使企业对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很难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2.3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途径有限
通常来讲,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或者非金融手段来进行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和管理,而金融市场的操作则应当是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主要外部途径。但目前,由于资本市场不够成熟以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向外汇市场提供的避险工具匮乏,对于具有保值性质的期货等国际外汇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衍生产品交易要么尚未开展,要么市场规模过小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可供这些企业选择的避险工具更加有限。特别是在汇改后,企业外汇风险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金融和外管局等相关机构对企业的宣传不够,联系不多,业务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突出,造成外汇风险管理服务配套机制建设没有跟上,企业规避外汇交易风险的途径有限。
3.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
中国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固然并不健全,但时刻暴露在外汇交易风险之中的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同样也令人担忧。如何利用外部已有的有利条件,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合理规避外汇交易风险,是企业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具体来说,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3.1树立全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环境,企业只有全面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一方面,企业要树立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理念,在理解和关注各国基本经济、金融因素,政治和传媒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因素基础上,谋划自己的经营战略;其次,要树立资本多元化理念。特别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入驻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3.2强化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中小外贸企业进行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把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同时要建立和健全专职的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外汇风险的识别、风险限额的设定、不同类型外汇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手段的选择以及事后风险管理的评估系统。
3.3健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层次
中小外贸企业在具备了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意识的基础上,还应健全金融衍生业务的管理层次,实行专业化操作。通过编制和完善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手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金融衍生业务的操作程序,明确规定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责、规范的风险报告途径、应急预案等内容。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前、中、后台职责和人员分离的原则。在人事安排方面,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不断充实外汇风险管理方面人员,安排专职人员从事汇率的预测和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工作,以适应企业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还要经常与外汇指定银行沟通、交流、注意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4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法
科学的内部控制策略是降低外汇交易风险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外汇风险不确定或者套期保值成本太高的情况下,中小外贸企业可以考虑使用以下几种主要的内部控制的方法来降低外汇交易风险。首先,中小外贸企业要加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及时更新海外客户的信息,建立公正的信用档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信用政策,降低坏账发生概率。其次,适当采用财务折扣等多种方式,加快账款催讨力度。特别是在买方市场和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加大销售预收款比例,能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需求,降低企业汇兑损失。第三,适当增加交易附加条款,将外部环境所引发的风险进行转移。第四,可积极运用金融衍生业务,做好风险效益分析,尽量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国内券商储备了大量的衍生品投资人才,完全可以利用在衍生品研究上的优势帮助企业做好套期保值,再加上监管严格、纠纷处理风险小等因素,中小外贸企业可聘请国内券商做投资顾问,制定套期保值方案、优化建立风险控制流程。
参考文献:
[1] 李生杰等.我国中小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
[2] 周秀珍.我国企业外汇交易风险防范探析.时代经贸,2008.6.
[3] 于博文.关于外汇交易风险防范的几个建议.消费导刊,2009.8.
[4] 王英姿.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探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5.
[5] 刘淑萍.我国涉外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对策.商业会计,2011.3.
关键词:企业外汇风险避险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金融宏观条件的改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小幅升值就一直在持续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首次突破“8”,进入“7”时代; 2007年10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达到 7. 4867 : 1, 与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的 8.11 : 1 相比 ,累计升值已达7.68%。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面对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下,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的逐渐走高和进口产品价格的逐渐走低无疑会对企业的经营和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认为,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下,做好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工作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现实和长远角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外汇风险的种类及影响
(一)企业外汇风险的种类。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通常会在国际范围内收付大量外币,或持有外币债权债务。因此,企业在国际收付结算的时候就会产生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可以划分为四类,即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和国家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会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汇率变化而引起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项目金额减少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发生波动而引起涉外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国家风险也称作政治风险,它是指企业的外汇交易因国家强制力而中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一是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外汇风险给企业的产供销活动带来成本核算的不确定性,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预期收益因汇率波动而面临预料之外的损益,同时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化,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二是影响企业的业务安排。汇率波动对企业业务活动的正常运行有较大影响。对进出口企业来讲,汇率波动剧烈时,由于难以确定成本核算,企业或者观望,或者争取有利于自己的计价货币,造成谈判时间拖延,签约成交额下降。甚至在签约后,如果汇率变动超出预计的成本而导致企业可能亏损时,进出口企业往往寻找各种借口毁约,使外贸业务遭受损失。三是影响企业的信用 。企业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经理形象等因素。如果汇率波动影响到企业的对外支付,无疑对企业的信用是一种损失。
二、企业外汇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新汇率体制的实施,外汇风险的防范已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保障正常的经营成果。例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不少企业日元外债较多,在当时日元升值时,由于没有采取有效对冲,一些企业的利润被上涨的日元汇率吞噬了。
(一)外汇风险防范是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也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币种的转换。因此,我国企业加强对外汇风险的防范就显得越发重要。
(二)人民币汇率实现市场化的需要。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虽然升值对于经济增长势头很强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市场化,我国企业也将会遇到不容忽视的外汇风险。
(三)企业应对外汇风险的准备和承受力不足。由于人民币多年来一直与美元挂钩,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又多以美元结算与计价,因此,企业对汇率风险的意识仍然是十分薄弱。一些企业甚至于对汇率风险熟视无睹,将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视为“不可抗拒力量”。面对日益严重的外汇风险,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很明确的应对思路和做法。
此外,中国企业应对汇率变化风险的能力较弱。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小幅升值已使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逐渐缩小。我国企业应想办法提高效率、增加科技含量、加快升级换代,从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但很多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的价格优势和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来争夺市场。在应对汇率波动方面,大部分企业没有准备,更不用说去运作外汇资产。
三、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的战略选择
(一)经营不同业务企业的防范策略。偶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基本策略是购买远期外汇合同。企业从事远期外汇交易可能会有经济效益。但企业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国际商品交易而不是外汇交易,自己的主要收人应来自于商品的销售收人而不应依赖于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意外收人。如果远期外汇交易成本过高,企业则可以选择消极的套期保值策略,不对外汇风险头寸采取任何措施。如果汇率波动会造成严重的经济风险,企业则需要考虑经营重构,减少或暂停进出口业务。
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在管理外汇风险时,首先考虑的策略是变动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或调整进出口商品的数量,例如,当人民币汇率上升时,企业可以相应地提高商品售价或增加外销商品的数量。如果这种调整不为市场接受,或者不能有效地转嫁风险,则应考虑运用远期外汇合同来套期保值。
对国际性企业或跨国公司,这类企业的特点是至少在一个以上的国家里设有分支企业,它们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根据国际经验来看,这类企业规避风险的最佳策略是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企业首先需要估计汇率变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然后设法建立起一个使外汇风险尽可能小的资产负债结构。例如,一家美国跨国公司在日本设立一家独资企业,其营业收人可能受日元汇价波动的不利影响,该公司应该尽力争取使用日元或借人日元。这样,当日元汇价下降时,虽然公司的收人将减少,但其支出也会同幅度下降,资产和负债方面的外汇风险可以相互抵消,从而将外汇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较小范围内。
(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防范策略。发展初期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企业在资产规模较小、对外业务扩张的初期,应该制定简便易行的风险管理战略,使用一些简单技术和容易管理的套期保值方法。
发展成熟时期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企业进人成熟期,表现为国际业务规模较大,国别分布广,企业的现金流量大并且比较稳定。在这一阶段,企业可设置自己的财务公司或金融公司,运用复杂的外汇风险管理技术,制定目标更高的管理战略。
四、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的案例分析
每种防范外汇风险的避险工具都存在利弊,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慎重选择避险工具。具体使用哪种工具或工具组合,则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企业来说,没有绝对好的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企业只有在正确地选择了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目的。
案例:一家国内企业准备向美国出口一批货物。双方在某年3月1日签订合同,约定以美元支付总额为500万美元的货款,结算日期为同年6月1日。为避免美元贬值而使其结汇人民币减少,企业可执行三种避险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企业用远期结汇交易锁定结汇汇率,即在6月1日以约定的价格(1美元兑人民币7.9620元)结汇。这样就规避了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到时候企业可以用7.9620的汇率换回3981万元人民币。
第二种方案是企业同时买入一笔看跌期权、卖出一笔看涨期权。买入和卖出期权的标的都是美元兑人民币,执行价都为7.98,期限也都是3个月,名义本金都为500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报价,看跌期权的期权费是3.193万美元,而看涨期权的期权费则是3.4275万美元。通过买卖期权,企业就有2345美元收入,并用即期汇率8.0330换回18837.39元人民币。期权到期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如果低于7.98就执行看跌期权,如果高于则执行看涨期权,无论哪种方式,企业用500万美元换回来的都是3990万元人民币。
第三种方案则是企业卖出一个标的为美元兑人民币的看涨期权,名义本金500万美元,执行价8.01,期限3个月,期权费1.1335万美元;同时买入一个以美元兑人民币为标的、名义本金、期限都与前者一样的看涨期权,但执行价格为8.0850(1美元兑人民币,下同),期权费是1.0955万美元,买卖期权的收入是380美元,按照当时8.0330的汇率可换入3052.54元人民币。
到期日,如果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小于8.01,则企业用即期汇率兑换500万美元;如果价格在8.0100到8.0850之间,则执行价格为8.01的看涨期权,另一个不执行。也就是说500万美元可以换回4005万元人民币;如果价格高于8.0850,两个期权都被执行,同时以即期汇率结汇,假设以8.0850结汇,意味着企业可以收入4005.3053万元人民币。美元兑人民币价格越高,则企业的收入也会越多。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企业的避险目标就是避免美元贬值所带来的风险。那么采取锁定远期结汇汇率即可。如果企业厌恶风险,只想把未来收益锁定在一定区间内,那么方案一和方案二都可行。如果财务人员不能理解期权,简单锁定远期结汇汇率的方案一就成了最佳选择,其代价就是企业要支付相应的贴水点差。
选择方案三,则企业首先必须有承受风险的心理准备。因为如果汇率水平低于8.01时,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同时,企业先期对汇率走向要有一定的判断,即美元可能兑人民币升值,如果判断准确,那么方案三就保留了企业在这个趋势中的盈利可能。
五、对我国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的建议
(一)正确对待外汇风险,全面提高预防能力。无论承认与否,外汇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了解外汇风险及其管理方法,盲目闯入国际市场,其危险性也是可想而知的。反之,害怕外汇风险,不敢加入到国际经济中去,企业最终也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要和业务发展计划开拓海外业务,不必害怕外汇风险业务,而应提高这些风险业务的预防能力,提高外汇风险业务的安全性,从而降低风险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具体地讲,就是要提高企业外汇风险防范与管理的能力,提高汇率预测的准确度及风险管理办法的有效性。
(二)减少外汇风险业务。企业可选择经营多样化、提高国产化程度、签短单等手段降低外汇风险。例如,企业可减少持有的外汇净头寸,通过控制风险行为的数目来降低外汇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对外签约时采用多种计价货币。由于人民币脱离了与美元汇率挂钩的关系,开始走上相对独立的浮动机制。故企业在对外签约时,可多采用非美元币种或美元与其他币种的组合,如欧元、日元等,因为未来如果美元汇率发生波动,而欧元等其他币种的汇率则不一定与美元同幅度变动。
(四)协商使用固定汇率锁定成本。企业在对外签订商务合同时,可在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上规定使用固定汇率,即在签订合同时约定一个汇率,如果未来汇率发生超过一定范围的波动,则价格条款按波动的汇率进行调节。如某企业向美国出口商品,签订合同时单价为USD100.00/件,合同约定按1美元兑人民币8.27计算成本,为827元人民币,如当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为8.11时,则此时商品单价变为USD101.97/件,如当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为8.43时,则此时单价变为USD98.l/件,每件产品成本总是固定在 827元人民币。
(五)灵活运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有预付货款、跟单信用证、跟单托收和赊销等,每种结算方式在规避汇率风险方面作用不同,企业需灵活掌握。
(六)向银行申请办理国际贸易融资或其他授信业务,如出口押汇、票据贴现、出口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和开立信用证等。
(七)向银行申请办理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业务是确定汇率在前而实际外汇收支发生在后的结售汇业务。客户与银行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未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当天,客户按照远期结售汇合同所确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向银行办理结汇或售汇。
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以帮助有外汇收付的企业事先锁定交易成本,从而起到规避外汇风险的作用。企业在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时可选择固定期限交易,也可选择择期交易。
(八)向银行申请办理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目前,我国已经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币的掉期业务。在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中,境内机构与银行可进行一前一后不同日期、两次方向相反的本外币交易。在前一次交易中,境内机构用外汇按照约定汇率从银行换入人民币,在后一次交易中,该机构再用人民币按照约定汇率从银行换回外汇。上述交易也可以反向办理。例如,某出口企业收到国外进口商支付的出口货款500万美元,该企业需将货款结汇成人民币用于国内支出,但同时该企业需进口原料并将于3个月后支付500万美元的货款。此时,该企业就可以与银行办理一笔即期对3个月远期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即期卖出500万美元,取得相应的人民币,3个月远期以人民币买入500万美元。通过上述交易,该企业可以轧平其中的资金缺口,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外汇风险;汇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境外企业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经营事务中,外汇风险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外汇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世界经济、政治等宏观经济环境的错综复杂,外币汇率变化预测难度加大,境外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压力越发地突出。近7年来,美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汇率的变化幅度很大,增大了外汇风险。2008年至2016年,美元对人民币总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08年-2010年的稳定阶段、2010年-2014年的贬值阶段、2014年-2016年的增值阶段,但都保持持续波动。提高境外经营利润,减少外汇风险的影响,需要境外企业结合汇率风险的种类及综合各种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有针对地采取措施。
境外企业要结合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灵活引入先进的金融工程技术,特别是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来管理外汇,合理降低外汇风险对生产经营工作的影响。本文将介绍境外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外汇风险防控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一、外汇风险的种类
外汇风险是指在投资、贸易和金融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中,因预测外汇汇率变动,导致以外币计价的负债价值的增加或资产价值的减少的可能性,主要是指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及利率风险等。汇率风险是目前境外企业遇见的最常见的外汇风险,对经营活动及效益预期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外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外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和主要目标是降低风险与因此而带来的汇兑损失,使其不因汇率的变动而减少预期利润,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合理的保障。企业要对存在的外汇业务开展分析,尽最可能识别风险、计量风险损失。选择和应用衍生金融工具时,企业要对该工具的利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金融工具内生的市场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再生风险。境外企业要牢记衍生金融工具是用来降低与规避外汇风险的,并非用以盈利为目的,要防止扩大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生风险。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用来管理和规避外汇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分为外汇期货金融工具、外汇期权金融工具、远期结售汇金融工具以及外汇掉期等金融工具。正确运用好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不仅能为企业规避风险、锁定相关成本,而且还能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一)选择衍生金融工具的注意事项
选择时,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金融管理水平与外汇业务的风险特点,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掌握外汇衍生工具交易的制约条件
外汇衍生品交易必须以真实的交易背景为依托,开展衍生品交易必须具备贸易或投资等真实的交易业务;注意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的门槛较高,关注金融机构非常严格的保证金制度及授信准入制度;除以上制约条件外,办理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所需要审批的文件资料很多,手续繁杂。
2.应用衍生金融工具要坚持谨慎原则
众多避险工具及手段都是利弊同存,企业要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谨慎地应用避险工具。首先,要注意筹划,减少相应的管理成本。境外企业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时,不仅仅要考虑其存在的再生风险,同时还要提前预测筹划风险收益及风险损失,制订应急措施;其次,还要全面考虑,尽可能通过抵消来降低或消除外汇交易风险。
3.倾向流动性强和易于操作的衍生金融工具
境外金融市场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金融市场所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多样,管理规范,流动性好,另一种是当地所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管理不规范,流动性差,政府监控不力,再生风险非常大。因此,企业要充分掌握当地金融市场的状况,尽量选择流动性好和简单易操作的衍生金融工具。
4.要控制套期保值品交易规模
由于具备杠杆和投机等方面的功能,衍生金融工具不仅有高盈利的能力,还不可避免地存在高风险性。因此,企业要对外汇业务与金融衍生金融工具的规模和特性上进行匹配,确定衍生金融工具的持仓规模、持仓时间,避免滥用。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应用
在境外国际金融市场中,衍生金融工具比较成熟,形式多样,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保值操作是降低国际贸易中汇率风险比较常用的手段。境外企业不应惧怕使用外汇避险工具,要主动培养外汇管理人才,不断积累自己的外汇风险管理经验,主动采取适当的金融工程技术工具降低金融资产的汇兑损失。
1.外汇期货工具的应用
外汇期货是交易的双方通过合约商定在未来确定的时期内,按照已约定的比例,以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的交易。以汇率为标的物的外汇期货合约,主要用来降低外汇业务的汇率风险。外汇期货交易的选择,同样取决于汇率预期和信用风险大小,要权衡利得与损失。随着贸易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汇率期货交易的套期保值功能已成为境外企业规避外汇汇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2.外汇期权工具的应用
外汇期权是国际外汇市场上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另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汇率风险,还为金融投资者创造了盈利机会。从降低外汇风险的角度来看,外汇期权是外汇期货和外汇远期合同的补充,但它具有选择权,期权买方可随市场行情变化,选择行权或放弃履约。考虑到银行等金融机构高额交易费及产生其他资金成本的风险,在进行期权交易时,要尽可能地缩短交易时间,以确保更有利的远期汇率。
3.远期结售汇工具的应用
远期结售汇是确定汇价在交易前而实际外汇交易发生在后的结售汇业务。境外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未来办理结售汇的币种、金额、汇率以及等待的期限。在到期日,按照该合同办理结汇或售汇业务。通过远期结售汇工具,未到的结算汇率被固定,降低了汇率浮动而超出预期的汇率风险。
远期结售汇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后应用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一种衍生金融工具,能够有效降低外汇浮动风险。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控制汇率风险的工具,得到越来越多从事境外业务的企业选择。
4.货币掉期工具的应用
货币掉期,指两个经济主体签订一份协议,约定了交易期限,将债务(或资产)以不同的货币计价。本金在期初和期末以约定的汇率交换,避免了外汇波动的不确定性。货币互换交易是最常见的货币掉期工具应用形式,通过协议事前确定的汇率,交易的一方降低了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货币互换交易不仅降低了资金筹措成本,还减少了利率和汇率风险。
除此外,公司可以根据外汇业务特点、交易时间及交汇范围,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组合使用。
四、总结
境外企业在实施外汇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结算币种、控制外汇收支进度及采用软硬货币搭配等常规的经营性防范措施,还要研究确定适合自己的衍生金融工具。合理选择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外汇的资金成本,减少外汇的管理损失,而且还能够控制和锁定外汇风险。境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生风险,必须建立健全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可行性分析、审批和跟踪,坚决杜绝滥用。
参考文献:
[1]吕一村.汇率风险下境外施工企业的困境及出路[J].企业管理,2015.08(上).
[2]梁少泽.出口企业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外汇风险的防范[J].经贸论坛, 2015:173.
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继续扩大,作为国内主要的外汇持有者和经营者的商业银行,许多业务活动蕴含的风险增加,原来集中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也逐步向银行分散,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呈现新的特点,也使其外汇风险管理备受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种类及特征
按照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一)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客户外汇买卖业务或在以外币进行贷款、投资以及随之进行的外汇汇兑业务中,由于汇率变动可能会使商业银行在进行外汇资金交易时面对汇价波动的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1.汇价风险。所谓汇价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在从事对客户结售汇业务、自身结售汇业务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所形成的开放性头寸,这些开放性头寸可能体现在数量上,也可能体现在到期日不一致的风险。只要汇率发生变动,就会使商业银行为此受损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银行的净外汇敞口头寸为零时,才没有汇率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在从事外汇的做市商业务时,有义务向外汇市场的其他参与者进行连续的买卖报价,后者通过向外汇做市商询价。可选择交易或放弃。由于外汇做市商的做市所面对的买、卖方的订单流的随机性,因此商业银行在充当做市商时由于汇率的波动也会使其在报价过程中面临巨大的风险。
虽然我国自汇改以来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从2007年5月21日起才将交易价波动范围由3%0扩大至5%0,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由汇改时的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到2008年2月底已达到1美元兑7.11人民币,累积美元相对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达到12.3%,因此商业银行的净外汇敞口头寸面临的风险巨大。中国银行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外汇指定银行,人民币升值也使中国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外汇风险,根据有关资料,2005年年底,中国银行共持有净外汇敞口头寸为390亿美元,2006年6月其持有的净外汇敞口头寸达到470亿美元,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态势下,迫使银行采取期权、掉期等交易使净外汇敞口头寸较少到2006年底的157亿美元,2007年6月底的40亿美元。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在到期日无法履约的风险。假定某银行与交易的对手签订的是外汇远期或掉期交易,若在到期日交易对方违约,则该银行在市场上就必须续做平仓交易以轧平头寸。由于汇率波动可能使续做交易的汇率与原先汇率不一致。从而使该银行面临风险。自2006年1月4日起,我国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由于询价交易实行双边清算,所以也会存在着信用风险。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当市场流动性不足致使顺利轧平现金缺口的风险。本次汇改后我国的外汇储备累计的规模由2004年底的6099亿美元,达到2005年的8188亿美元,2006年底的10663亿美元。根据最新数据,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5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反映在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和在岸远期市场的远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上。同时我国自2007年5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日间波动幅度的进一步放开,也可能吸引更多的投机资本流入。加重对汇率的压力。而市场的一致性预期导致提供做市商服务的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过多的贬值中的外汇,加大了相应的外汇风险。
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的是当人为的操作有疏忽时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银行管理层无法了解银行的外汇风险暴露程度,从而使银行的外汇风险无法有效地管理。目前,我国某些银行的基层指定银行只能按照总行的挂牌价格与客户进行买卖交易。所形成的头寸通过内部系统进行平仓,最后各银行总行在国际外汇市场或国内银行间进行即时平仓。这些基层银行前台工作人员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则只能通过银行总行的反向操作进行修补,由于两者交易时间不一致,可能使银行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
(二)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指的是由于汇率变动,引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些外汇项目在会计处理时用本币折算时产生会计核算损益的可能性。例如国内银行业在近几年的股份制改革中以外币表示的资本金在不断增加,其以外币形态存在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境外IPO募集、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外币认购部分股权和国家通过外汇储备注资形成的(如汇金公司2003年12月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入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于2005年4月向中国工商银行注入150亿美元)。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外币资本金转换为人民币的数量会减少,从而会影响到银行总的资本金的变化。以至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银行的利润。
(三)经济风险
由于汇率非预期变动,引起商业银行未来现金流量变化并直接影响银行整体价值变动的可能性。例如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12.33%,截至2008年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在2008年的两个月内累计升值幅度达到2.65%,升值幅度是上年同期增幅的3倍有余。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速度加快。使国内的出口企业压力倍增。如根据有关部门对纺织业的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0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业利润将下降20个百分点。因此这些企业的经营风险反过来又会转化为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违约风险,进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带来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虽然外汇风险的表现各有不同,但外汇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外汇风险敞口的大小及市场汇率的非预期变动率等因素。然而,由于汇率波动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汇率的波动难以预测。所以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上的首要目标是严格控制外汇风险敞口头寸。据此,我们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可以采取如下几方面对策:
(一)从政策配套的角度,政府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市场的外部环境和丰富金融衍生工具:完善银行综合头寸管理政策。控制银行外汇风险;完善外汇市场发展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一是引进更多的交易品种,引入更多的交易参与者,提高外汇市场的流动性,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的避险需
求。政策上应尽快发展外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对冲与人民币有关的外汇风险。同时,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市场参与者单一,虽然目前即期外汇市场的主体已经扩展到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前者的交易要以实需为原则,但整体来讲,非银行的市场参与程度有限。所以要活跃外汇市场,政策上应放宽进入外汇市场的门槛,使不同需求的客户都能进入市场。二是完善银行综合头寸管理政策,进一步扩大权责发生制的双向正负头寸区间管理试点范围,并提高区间的幅度,便于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对市场判断灵活管理其外汇头寸。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要进一步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动的限制,使人民币尽快达到真正双向变动的趋势;减少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改变市场内广泛存在的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单向预期,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逐步走向市场化。
(二)从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匹配的角度,商业银行应严格控制外汇敞口头寸,同时要大力发展外汇做市商功能
从国外研究和市场经验来看,银行通过主动控制外汇及衍生产品头寸的大小对银行的利润影响是不显著的,相反,银行外汇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于银行作为外汇及其衍生产品的做市商而获得。为此,银行要做到的是尽量使其资产、负债的币种、时间动态、连续地达到匹配。具体来说,银行应尽量通过限定交易员各种货币的日间额度、隔夜额度和止损点的设定减少风险的暴露头寸:通过识别交易对手的信用程度并控制与同一交易对手的最大累计交易额、最大清算额。减少外汇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通过设定银行各种货币的营业当天、一周、一月和总和的现金流量限额,来减少流动性风险;通过控制资产、负债的外汇净额,减少汇率波动可能造成的折算风险。同时,银行应加强外汇及衍生市场的做市功能,在报价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货币库存的风险大小、银行做市的成本与收益的匹配,以达到在风险有效的控制下稳定地获取银行所报外汇买卖价差的利润。
(三)从技术支持角度。银行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实现外汇资金交易的动态实时风险监控
为了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银行首先要对外汇业务进行分类,然后对每项业务进行风险敞口、敏感性、情景等方面的识别和计量分析,做到提前了解和预测银行所面临的相关不确定性的来源以及可能的后果,达到防范汇率风险的目的。
(四)从工具使用的角度,银行要引导相关企业使用多种手段规避外汇风险
姚德权和王帅(2010)认为产融型控股集团的风险容易在内部进行传导,子公司的风险往往会传递到其他子公司或公司总部。[4]文柯(2012)认为一方面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产业资本寻求更高收益的结果,另一方面,产融结合也容易引发现金流断裂,风险传染等一系列风险。[5]王帅(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产融型企业集团在运营期间面临的风险为利率上升以及利率波动率上升的风险。[6]总的来说,目前,对产融型企业集团的权益市场风险以及利率市场的风险关注相对较多,而对于其外汇市场风险,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以往关于外汇风险的研究文献中,一些学者运用了技术方法,例如Probit、Logit、PanelData、NNs支持向量机等来对汇率波动的行为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外汇风险的预测(Taylor,1995;[7]Rizzo,1998;[8]Wieland和Westerhott,2005;[9]Ruiz,2009;[10]谢赤,等,2008[11])。此外,一些学者,如Pai等(2009)针对单一模型的技术缺陷,尝试运用Hybrid模型,综合利用各类模型的优点来提高对外汇风险的预测准度。[12]以往的研究为汇率波动行为的描述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方法和实证结论,但这些研究并没有较好地针对特定经营主体来分析外汇市场风险。本文从产融型企业这一经济主体出发,运用中国产融型企业的相关数据来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产融型企业集团外汇风险的相关规律和特征。
二、产融型企业集团外汇市场风险传导的路径分析
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外汇市场风险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其金融资产价值会随汇率变化而变化;二是如果其汇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不合理,汇率的变化也会产生风险。由此可见,产融型企业集团的资产价值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针对第二种情况,将产融型企业集团的资产划分为汇率敏感性资产和非敏感资产,分别用A1和A2表示,同样地,负债也可以分为汇率敏感型负债L1和非敏感负债L2,令资产和负债的报酬率分别为R1a与R2a,以及R1l与R2l。由此可知,产融型企业集团的资产和负债受到汇率的影响,如果敏感型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不合理,产融型企业集团极易由于资产负债价值不匹配而产生流动性风险,而这种流动性风险也很容易传导至集团公司的各个部门。
三、产融型企业集团外汇市场风险传导模型构建
分别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构建两类不同的实证模型来分析外汇市场风险对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影响。对于金融资产价值渠道的外汇市场风险传导,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进行风险传导的度量。在进行产融型企业集团金融资产价值对其他变量(包括自身的过去值)的回归时,如果把汇率变化的滞后值包括在内能显著地改进对产融型企业集团金融资产价值的预测,我们就说X是Y的(格兰杰)原因。对于第二种类型的风险传导,本文设计汇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模型如下:对式(14)和(15)进行联立求解,可以得到联立方程的回归系数,通过回归系数可以推导一定时期内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外汇风险状态。参数及其经济含义如表1所示。
四、产融型企业集团外汇市场风险传导的实证研究
(一)实证研究样本
考虑到数据收集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已参股金融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具体包括雅戈尔、东方集团、泛海建设、新希望、广船国际、洪都航空、金融街、中粮地产、中孚实业、中集集团、两面针、皖能电力、皖维高新、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东方创业、兰生股份、申能股份、厦门国贸、东方创业、首钢股份、湖北金环、锦江股份、武钢股份、华茂股份、宝钢股份、长江电力、南京高科、杉杉股份、闽福发A、中金岭南、航空动力、华新水泥、美菱电器、新华制药、友利控股、亚泰集团、葛洲坝、海欣股份及其参股的金融企业。样本数据的期限为2000~2012年。数据来源于金融统计年鉴以及国泰安数据库(CSMAR)。
(二)外汇风险度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定义汇率收益率(Rer)为:Rer=lnERt=-lnERt-1(16)其中,ERt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值。在样本期内,汇率收益率序列有一定的波动集聚性,其汇率风险在某一段时间可能会集中释放。从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来看,宏源证券和东北证券等少数金融企业的资产价值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对应地,其参股企业如华茂股份、亚泰集团等企业的股权资产价值也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因此,这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汇率的变化,对金融资产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同时,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也要关注汇率变化,防范因汇率变化而带来的投资损失。
(三)汇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模型参数估计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由于自变量中包括有因变量的滞后项,所以先对模型进行D-W检验来判定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情况。分别对各个模型进行D-W检验,发现D-W值在2附近,因此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式(14)和(15)进行参数估计是合适的,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从以上模型可知,汇率风险缺口管理模型系数并不显著,这反映出汇率的变化和波动率的变化对产融型企业集团在金融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尚无显著的影响。
五、结论
关键字:远期结售汇 企业外汇风险 管理
目前,很多企业开始运用一些金融工具,例如:远期的外汇结售汇、押解等手段,对企业进出口货物包括大批原料的进口贸易以及成套设备的进口、零备件的进口,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外汇风险的管理,使得企业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外汇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经济风险
它是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导致企业涉外经济活动主体未来收益存在一种潜在的不确定性。潜在的经济风险使得涉外企业在国外投资的效益和经营效果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这种潜在经济风险的大小与涉外企业预测经济风险能力的高低和准确度是成反比的。
(二)会计风险
又被称作转换风险或者财务风险。涉及外汇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资产负债表里一些外汇项目金额变动与外汇汇率变化之间产生的风险。随着一些外币汇率的上升,企业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外币资产将随之减少,对于企业来讲,这种变化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三)交易风险
涉及外汇经济活动主体应该收取外币资金和应该支付外币价值之间变得很不确定,这种不确定的可能性也是由于外币汇率波动引起的。对于这些涉外企业来说,交易风险表现为和国外的商业银行接触时的债务风险以及劳务和商品进出口时的贸易风险。
二、国内企业现在的外汇风险管理状况
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与资本项目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双顺差” 。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影响下的供求关系不会发生变化,在国际上收入和支出仍然有盈余的情况下,外汇市场将在一段时间里呈现出供大于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之间有升值的空间并且不会贬值。
欧元的启动导致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迹象,而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实行固定的汇率,这就使欧元与人民币发生了剧烈的震荡。从2005年7月21日起,中央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上调2%,并且表示在未来会实行不定期的浮动汇率。可以说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固定的汇率将逐渐消失,人民币汇率会加剧风险。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形成的稳定的汇率政策,使中国银行和企业管理外汇风险的意识变得很薄弱。一种任由外汇波动的最常用的管理方法是即期外汇买卖,这种方法等于将外汇敞口管理。这种方法相当于把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暴露出来,随着欧元全面启动以及世界其他货币的波动,使用这种方法买卖有很大的风险,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经营成本、利润分析造成及其严重的影响。于是国内的一些主要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就采取了远期结售汇的方法来与欧盟国家签订贸易合同,这样就可以在我国银行目前的能力下,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企业可以固定成本。
(一)宣化钢铁集团公司进出口业务目前的发展状况
宣化钢铁集团公司进出口业务真正发展起来是从1995年开始的。在此之前宣化钢铁公司并没有进出口的权力,导致其公司所有使用进口设备的业务都是通过中间的贸易商进行的,宣钢成立进出口的公司是在1995年,并且在这一年申请并成功取得了进出口贸易的经营权。近年来宣化钢铁集团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的轨迹经历了以下的几个阶段。
1、在1995-1997年两年的时间里,宣化钢铁集团公司的进出口贸易业务都是通过进料加工的方式进行运作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免进出口的关税,在当时,宣化钢铁集团公司每年进口的铁矿石和出口的生铁大约分别在500kl和300kl。
2、由于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1998年-1999年之间,宣化钢铁集团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冲击,宣钢原来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韩国等地区,这些客户有的被兼并、有的已经破产,即使能维持生存空间的一些企业也很大程度上的减少了订货量,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宣化钢铁集团公司进口规模变得越来越小,出口生铁量也急剧减少。
3、东南亚金融危机在2000年-2004年之间减弱并且市场形势变得越来越乐观。宣化钢铁集团公司利用这个机遇,从2000年开始集资方式发生了转变,采用职工认购的方式。宣钢不断在技术上进行改造,包括:热带、炼钢、连铸等工艺;筹建了制氧厂、高速线材厂、750kt棒材厂、大型炼钢工程,宣化钢铁集团公司在2004年底已经形成了3Mt的钢、铁、材配套生产的能力。
宣钢这些年的建设从一开始整个企业使用国产设备到成套设备的引进、关键设备的引进,在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上不断上升水平,宣钢在进口原料和备件的数量上也逐年增加。其出口产品形成了铁、钢材的协调搭配销售。进出口额在2004年底达到了2.07亿美元。
(二)宣钢外汇风险管理如何运用远期结售汇
宣化钢铁集团公司进出口业务的增长使得企业得到发展,进而企业也要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宣钢逐渐意识到必须进行外汇管理并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这就使得企业需要更多外汇金融工具。
1、即期外汇买卖
在1995年-2000年之间宣钢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都以美元计价,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所以公司所有业务都是即期外汇买卖。
2、宣钢开始操作远期结售汇
宣钢从2002年大量进口成套设备开始操作远期结售汇。宣钢进口的设备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欧盟,国外公司投标时用欧元报价,执行时换算成美元,换算价格按签合同时汇率的中间价格决定。到2003年底,宣钢进口的铁矿石都采用了这种汇率结算方式。经过计算,远期结算汇比即期外汇买卖少了312.12万人民币的支出。
(三)宣钢目前外汇风险管理程序
宣钢代表了很多国内企业外汇管理发展的历程。目前国内进出口企业大致分为三类:
1、与合同币种为美元的贸易国家签订合同的企业。该类企业采用即期外汇。
2、与按欧元核算的贸易国家签订合同的企业。企业规模和贸易合同均较小,企业把合同按当天汇率核算成美元,固定了成本。
3、进出口贸易频繁并且合同较大的与欧盟国家签订合同的企业。这些企业考虑到汇率的风险会选择远期结售汇。
宣化钢铁集团公司属于上述中的第三类企业,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仍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宣化钢铁集团公司进口和出口的产品报价为美元,合同签的也是美元。其根据美元贴水与升水情况选择汇率方式。
远期结售汇一般适用于控制企业成本方面,假如汇率法杖的趋势对于一个企业有利,远期合约就会起到制约的作用。所以说,远期结售汇作用是有一定局限的,作用一般在采购和成本上比较明显,企业不会从汇率波动中得到收益。所以企业可以采取远期、即期、押汇等金融工具,有选择的规避汇率风险,进而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宏玲.远期结售汇在生产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机化,2007,(3):16-19.
[2] 张宏玲.远期结售汇在生产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冶金财会,2006,(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