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

时间:2022-07-10 06:0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对策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3456214D; 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编号:SD132002;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GJJG103;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2GL007。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141-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表现更为突出。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差,社会资源少,就业路径窄,实现就业的难度大。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既关系到贫困生个人发展,又关系到校园的和谐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贫困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己成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新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迅猛增长,2012年突破670万。加上近年来未就业的毕业生,目前待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面对着就业难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双重压力,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才能获取相对公平的就业竞争权利。

(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偏低

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过程中,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困难更多。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用人标准更加苛刻,本来专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他们非本科生不用;本来本科生能够胜任的工作,他们非研究生不用。同时,在性别、特长、爱好、身高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加不公平,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率普遍偏低。

(二)综合能力差,竞争获胜难

贫困大学生大多数生源地在偏远地区农村,家庭收入低,生活条件差。他们上大学前的基础教育环境、条件就落后于非贫困大学生,造成他们知识面窄,见识少、性格内向,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差,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经济条件造成的个人阅历的差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部分贫困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甘拜下风。这样在就业岗位竞聘过程中,缺乏自信,畏手畏脚,缺乏竞争力难以获胜。

(三)就业门路窄,心仪岗位少

多数贫困大学生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经济条件差,社会关系少,他们就业既不能靠父母也不能等关系,只能靠自己真才实学的本领、勤奋好学的干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没有太多依靠、没有捷径可走,在就业岗位竞争中,由于他们社会资源少,就业路径窄,招聘信息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要比非贫困大学生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

(四)就业投入低,找理想工作难

随着就业竞争不断加剧,求职成本也越来越高。贫困大学生为了节省开支,被迫放弃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甚至放弃了升本、放弃了考研。这些本来是就业的一些资格、条件或路径。贫困学生为了节省开支,而失去了这些竞争的筹码。致使他们就业选择范围更窄,实现理想就业更难。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一个大问题,科学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贫困生自己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方面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首先应加大社会媒体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宣传报道,让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需要。从而得到社会多方支持,建立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如:设立贫困大学生就业专项奖学金,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募捐,吸引国外企业、慈善机构、教育基金参与贫困生就业资助活动;吸引有名望、有地位的校友帮助母校贫困学生开展募捐活动。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健康有序发展。其次,高校还要积极动员企业对贫困大学生实行对口支援,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对口工作岗位,与贫困大学生在入学时就签订就业意向书,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实习和就业问题。社会各界还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岗前实习、职业技能培训等

(二)政府方面

贫困大学生属于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条件、专业基础上都无法同普通院校学生相比,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国家在制定政策上,要有所倾斜。首先,政府在经济上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大力资助,使他们不再由于生活贫困而影响学业。其次,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倾斜。如在公务员考试中,为贫困大学生留有定向名额,鼓励他们到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就业。第三,政府建立贫困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鼓励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业。第四,国家积极鼓励企业聘用贫困大学生,对于聘用贫困大学生的企业,按照用人数量给予减免税费。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多种途径和措施,加大了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2007年,国家出台了为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政策。2007年8月国家又颁布了贫困学生学费、住宿费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这些政策不但为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保证了高校资金的良好周转。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贫困大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和教育者,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学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高校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入手,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调整专业结构,开设特色专业,满足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其次,加强就业指导,多渠道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高校要帮助贫困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就业招聘信息,形成一套多渠道、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其三,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常态化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贫困大学生自身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人才供需匹配问题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是未来长期存在的问题。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及偏远农村,他们从小就受农村传统守旧思想影响,希望通过上学这条途径跳出农门,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他们对未来职业期望值都很高,不愿意回农村老家就业,一心期盼留城市就业。这种保守、传统、守旧的就业观念,脱离现实,不能顺应时展要求,只能使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难上加难。贫困大学生应该了解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紧随时代步伐,转变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专业及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敢于到艰苦的地方去,敢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解决。贫困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独特群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必将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朱理哲,邹超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8-210.

[2]孙玉贤,朱廷.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发展,2010,(06):29-30.

第2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10202

1 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更多的学生走进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女大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越发严重,201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27万人,就业形势严峻。此次调查的西南大学荣昌校区300名应届女大学生中,“找到工作并已签约”的占15%,“找到工作但未签约”的占21%,“还没找到工作并继续寻找中”占51%,“暂时不想工作”的占12%。由调查可见,在这一群体中,未就业者和找到工作但未签约者占总体的72%,但不管是已经就业还是未就业,女大学生在寻找工作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2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外在因素

2.1.1 国家劳动保障政策及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的《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都对于女性的就业权有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不能性别歧视,不能擅自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岗位外。但是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规定了男女比例,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女职工结婚和生育时间和薪酬等内容,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性别歧视现象。

2.1.2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多年古老文明的大国,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每一个人。调查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婚姻在她们的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家庭是她们最后要归属的地方。历史遗留的“男耕女织”观念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大学生的就业,使其处于劣势。

2.1.3 用人单位对培养女大学生的认识不到位

女性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是女性的重要性似乎还没有被全社会真正认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致使用人单位盲目的抬高用人标准,对男女平等的国策认识不够,总是认为女生能力不如男生,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女生的优点。调查表明,近年来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岗位的适应性也要强于男性,她们很希望能够得到认可,能够得到一个展示的舞台。

2.2 内在因素

2.2.1 自身定位不准,职业规划模糊

大学期间不曾对自己做过合理的规划,没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导致在校期间盲目的学习,逃避跟社会接触的机会,毕业后自我定位不正确,过于自信和高估自己的能力。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择业方向认识不全面,没有深入了解,其中“非常了解”自己就业的方向占11%,“一般了解”的占32%,“不太了解”的占51%,“根本不了解”的占6%。可见,女大学生对自己方向的认识不够全面,这是个普遍现象,多数人是临时“抱佛脚”,到了关键时候开始才提高警惕,通过各种途径搜索信息。

2.2.2 就业地区、薪酬期望颇高

在调查中,大多数女生会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城市,最好就是家乡所在地,占了68%,少部分不会在意离家远近,占了32%。但在选择“不在意距离远近”的群体中,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和选择“经济一般发达地区”的所占得比例大致相同,分别占了48%和42%,选择“不在乎地区的发达程度”只占10%。

对于出入社会的女大学生对待薪酬有着不同的选择,有15%的被调查者选择“1500-2000元”,42%的人选择的月薪为“2000-3000元”,只有19%的被调查者选择“3000-5000元”或者“5000元”以上,当然有7%的少部分群体选择“不在乎薪金多少”。针对月薪方面期望值较高的被调查者而言,74%的人会因为月薪较低而放弃工作,而只有26%的被调查者不会放弃工作。

2.2.3 就业观念不正确

调查显示,有41%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大公司企业”单位工作,有35%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事业机关”单位工作,如今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建设,正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去建功立业、开创新天地,而女大学生只盯着眼前的稳定岗位,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基层锻炼。

3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解决对策

3.1 自身方面

3.1.1 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女大学生不应该好高骛远,更不应该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应该正确认识男女是平等的,都会面临苦难。应把眼光更多的放在正确的地方,要从用人单位的得益及用人单位实际情况的角度去分析,调整自我培养的脚步,争取就业竞争的成功。最后,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自己图安逸的功利化的择业价值趋向,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意识。

3.1.2 提高自身素质

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女大学生本身就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首先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要多涉猎专业方面的前沿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其次要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女大学生在校时应当多参加实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女大学生还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就业观,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以热情、端庄、大方的仪态面对用人单位的面试,充分展现自身的才华。

3.2 完善政府职能

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上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女性就业者平等的就业机会,还要不断加大法律、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为女大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扩大劳动力的需求,从总量上缓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女大学生的职业不应该只掌握在别人手里,还应该握在自己的掌里,政府应该大力宣传鼓励学生创新,进行自主创业,对于敢于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政府要做好完善的后备能量,为她们提供资金帮扶政策和技术指导工作,为其扫除不必要的后顾之忧。

3.3 高校应尽的职责

3.3.1 改善教育模式

学校是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桥梁,不应该只教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根据市场跟社会需求为导向,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确保教育机构与就业机构相适应。更应该多开设一些涉及女性就业技巧方面的选修课,例如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技巧等,尤其针对毕业班的女生,应定期进行心理疏导,树立她们强烈的自信心。

3.3.2 调整就业心态,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当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为学生提供最及时的就业信息,帮助女大学生筛选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女生,让她们在实践中找到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自我,认识自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需要企业、社会、政府、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金珠,颜亮,赵梅.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3,(4).

第3篇

为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我国政府从体制上、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进一步疏通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是目前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为青年就业创业立法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必须依赖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西方国家大力推行青年就业保障计划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制定和完善青年就业法案。从立法的角度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

在理工农医等学科门类的毕业生中,农学和医学学生的就业形势最严峻。农科四分之一专业的学生存在就业危机(就业率低于30%),仅有10%的学生就业供需平衡,而农学、医学专业的人才又恰恰是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最急需的。因此,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提前晋职(定级)、给予较高额度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及发展机会、工作期满自由流动等,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农村等最需要的地方工作,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3、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45.5%为灵活就业岗位。灵活就业是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对有意建立经济实体、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和高校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帮助大学生找到启动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如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合作设立了“上海市全国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资金”,总金额达到了1500万元。

二、就业市场方面

我国应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整顿就业市场,将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化工作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建立起高校之间、校企之间、政府之间、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协作,使之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发挥作用,不失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好办法。

为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国家还必须尽快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或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武汉市人事局在武汉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和专业,围绕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能综合反映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系列指数模型,从而提供了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同时,国家还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对以不实之词、虚假信息吸引参展单位和学生的招聘会主办单位和个人予以查处,对各类毕业生招聘会予以引导、规范,改善招聘会的软硬件环境,提高招聘会质量。毕业生们呼唤针对市场细分的、小型的、建立常设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暂未就业的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方便。去年4月,北京市建立了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常设市场,深受毕业生的欢迎,一批暂未就业的大学生就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

高校办学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杠杆检测并带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形成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在专业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在统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分析其就业层次和供需比,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上,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

第4篇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49-01

1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自从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增速很快。2009年毕业生611万,而2010年将达到历史新高,将会突破630万。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2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2.1 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体现在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这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也是必然的。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大众化阶段。但是,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较小;大众化教育使我国全民素质有所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2)对学历和学校的要求:很多用人单位明确注明应聘者学历和学校水平。学历并不完全代表能力,而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使很多应聘者望而却步。企业的招聘,也不能过分注重求职者的学历,只要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达到人事匹配即可。目前企业用人本就趋于高消费。用人单位对毕业院校的要求,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良莠不齐的。所以要以“人事相适”的标准来选拔人才。

2.2 高校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自身教育和政策体系等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大幅度的扩招,造成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学幅度太宽。无法做针对性的教学或课堂讨论。而且,一个教师同时带好几门课,没时间和精力搞研究,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影响到教学质量。而且,学校对有些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对专业前景考虑不全,只注重就业形势比较热的专业,忽视了冷门专业。脱离了实际的需要,最终导致人才供需不平衡。还有学校缺乏就业指导。学校应该给予学生系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给自己适当的定位。

2.3 学生自身原因

针对学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有以下原因。

(1)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现在每年六百多万的大学生毕业,而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和选择行业的时候,喜欢选择省会城市,喜欢去机关高校和国企等单位。不喜欢去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而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有更多的就业机遇,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造成人才分布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的问题。

(2)学业不精:有些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这种现象在大学也是很多见的。而这些学生,他们不会安心于学知识,而是一天虚度大学生活。这些在大学混文凭而逍遥的这些学生,他们走入社会,很多工作缺乏专业技能而无法胜任,从而也就丧失了就业机会。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国家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自从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数量增长很快,也就是放低了进入门槛把高中生的就业推迟了四年,变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政府,也应该高度关注就业问题,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严把教学质量关。做为高校,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做长期工作和办学成果来抓。我国政府和高校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到战略层面,就业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2 学校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就业引导和引导

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就业指导和引导培训。要让学生事实求是的估计和定位自己,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同时认真钻研专业知识,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以增加自己求职的机率。鉴于此,学校不光要有一套系统的就业指导课,还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协议,为毕业生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在对学生系统的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学校还应采用多渠道宣传和推广自己学生,达到基本完全就业的水平。

3.3 用人单位要适当的改变用人原则

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要改变观念,应该重能力,而不是追求高学历和重点院校。应该给学生以适当的机会,来验证自己的能力。高学历和重点院校的学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要做到人岗匹配。用人单位以自己实际的需求来招人,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在今后的一个阶段会更为突出,但是,只要党和国家重视这个问题,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做一个社会问题来看待,在加之教育经费的足额投入和合理使用。相信就业问题会得到缓解。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因素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序言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简介

近几年就业率也维持在70.6%左右,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重,虽然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但是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米,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儿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目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第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

(二)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就业困难。第一,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 第二,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 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第一,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第二,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四)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 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此进行理性思考,献计献策,积极应对,对缓解和促进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认为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 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第一,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第二,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

(二) 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第一,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第二, 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三)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奇缺,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用人单位应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用人单位对录用的大学生要进行科学分类,根据就业岗位的性质、特点以及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合理配置所需人才。鼓励大学生将职业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机会,只有满足了他们的职业需求,才可能满足用人单位自身人力资源内部增值的需要。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要从对单位负责的角度考虑,敢于排除各种阻力和关系网,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四) 高校的改革。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第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第二,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第三,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卡玛.谁说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知,2006年,S3期:214-215

[3]朱继光,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5

[4]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

第6篇

摘要:教育部日前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用艺术生就业的诸多问题彰显出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关注综合性大学应用艺术生的就业去向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事实上,在举国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应用艺术生的就业空间正呈现前所未有的拓展之势,造成艺术生就业就业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设艺术院系的有749所、民办高校设艺术院系的有204所、独立学院设艺术院系的有253所,而纯艺术类院校不足50所。可见,非艺术类院校艺术生(以下简称应用艺术生)数量已经占大学生总数相当大比例。特别是教育部日前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这其中不乏提及艺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应用艺术生就业问题更是引起了国家、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目前,在国家大众化教育、市场需求供大于求的大形势下,艺术生的就业问题呈现出就业率明显下降态势与市场要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对应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不容忽视。

一、应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成因

目前艺术类可以大致分为应用艺术类和纯艺术类,前者包括各种设计和制作类专业,后者则指传统意义上的声乐、舞蹈、美术类专业。在国家急速扩招的大前提下,更多的“速成”应用艺术生加入大学生队伍,但是在经过四年寒窗苦读,却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应用艺术生“毕业即失业”。究其原因,艺术类大规模扩招、学生就业观不正确、用人单位过于挑剔、当代社会用人体制造成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造成了应用艺术生就业困难,但是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是造成应用艺术生就业率低下的主要矛盾。

(一)应用艺术类人才的扩招、自我定位不准和就业市场过于挑剔等致使其就业率低下

1.近年来扩招已经保证了大多数高中生升入大学,保障了继续教育需要。但是,这样的扩招对于数理化等主干科目不好的同学来说,考入大学仍是难上加难。因此很多这类学生在临近高三、甚至高考前夕改考艺术专业,成为“速成艺术生”,而在全国扩招情况下,收取高额学费的艺术类专业人才扩招速度更快、数量更大。这就必然造成应用艺术生在其自身素质相对较低、专业基础不雄厚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艺术院校的专业课都从小课变成了大课,师资资源、实践资源匮乏。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2.市场过于挑剔,是近年来应用艺术类人才就业困难的主要瓶颈。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适应,才能胜任那个工作岗位。尤其是应用艺术类人才更需要具有实践经验,能给企业带来创意、效益的人才,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是一张白纸,很难适应市场需求。

3.实用艺术类大学生期望相对过高,就业理念存在很大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就业不如创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对于应用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和高额的学费和实习实训费用等比起来,用人单位提出的工资使学生失落感强烈,很难认同自己的价值。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特别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经常高不成低不就,找工作自然就成了难事。

(二)综合类院校应用艺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从市场需求上来看,应用艺术类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在增长,特别是动漫制作、产品包装这类新兴行业需求很大。目前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览策划、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专业的毕业生均为紧缺人才,其供需比例高达1∶10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生活质量和文化艺术修养的普遍提高,人们逐渐产生了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在商业竞争中,设计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然而从学校培养人才质量上看,专业培养弱势明显,无法满足愈来愈高的市场需求。就专业而言,应用艺术生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模式与质量与纯艺术类人才培养都存在较大差距。

1.受专业设置所限,很多综合院校艺术专业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无论是在师资配备上,还是在硬件设备上的投入都无法与学校强势专业相比。更有甚者,艺术类专业的设置被定为学科齐全的有益补充,是学校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绿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类人才培养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是艺术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2.在综合院校人才培养大背景下,应用艺术类人才管理模式多介于艺术与非艺术类人才培养之间,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符,很难有所突破与创新。大多数管理模式趋同于非艺术学生管理模式,使学生的专业优势难以发展甚至受到“管理”,对艺术生综合素质提高方向有所偏离。

3.外语学习劣势突出,是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从入学对外语的要求到毕业对学生外语的考核,国家、院校两级对艺术类人才外语考核多是国家外语A级标准。而各大高校、特别是非艺术类院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上,大学国家英语四级乃至六级成绩仍是用人单位考量的标准,这造成艺术类学生就业的直接困难。

二、提升应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率的思考

(一)充分重视市场需求,依托强势专业,培养实用性人才

1.依托强势专业,提升办学层次。对于大多数综合院校的应用艺术类专业而然,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画等专业的设置都是立院之本。随着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研究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应该在提升办学层次上下功夫,既提升办学水平,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提供平台,促进就业。

2.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尽管目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多数应用艺术类人才培养都朝着多元化方向努力,尽量满足社会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但是艺术市场的需求,很多具有转向快、时间短、需求大的特点。就拿动画专业来看,在动漫方兴未艾的年代,家长们趋之若鹜都将孩子送到这个专业来学习,认为就业形势好。但是转眼间,四年学习之后,游戏的兴起使得游戏策划、美工、编程综合类人才紧缺,单单具备动画基本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在专业设置及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方面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招生比例,确保就业。

3.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全国各高校纷纷设置艺术类专业的大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形成自己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确保就业的有效措施。

(二)不断丰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注重实效

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均设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但是,从实效性看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教师不专业、学生不重视外,课程设置流于形式是主要原因,说到底是校方没有给予这门课充分重视。事实上,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对于大学生四年的教育培养、树立正确择业观、对求职的技巧及良好的心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合格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该是优秀的心理师、是实战技能的指导师、是理论素养的规划师,能对学生大学四年规划进行实时跟踪与指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学校应该积极培养或者引进优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充分重视该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实效,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好有准备之仗。

(三)注重市场培养,形成行业人才供给优势

应用艺术类人才就业后具备成长快、独立创业成功几率大等优势,尤其是市场对艺术类人才需求往往具有独特性、唯一性,艺术类专业学生往往能充分应用市场化运作特点,融入社会后很容易带出团队,有同类人才供给需求。基于此,学院应充分重视供给市场培养,重视毕业生就业后回访工作,建立人才发展跟踪数据库,形成人才供给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豫亲.从知识失业现象分析构筑文科专业壁垒的价值

[J].教学研究,2010,(4):17-21.

[2] 董华明.河南省艺术类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成因探析

[J].南昌高专学报,2011,(4):16-17,27.

[3] 孟繁兴,张伟.基于就业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和创业

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7):160-162.

[4] 李胜强,李虹,金蕾莅.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5):72-76.

第7篇

关键词 工科 大学生 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78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society still exist,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is more promin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ntemporary engineering female univers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difficult employment

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较去年增长3%,而其中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仍保持在1%的低水平,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另据北京市妇儿工委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61.5%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过歧视,比男生高出9.9%,可见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而在对性别要求差异化较明显的工科领域,女大学生的求职弱势将更为明显。为何工科女大学生即使在校成绩优异,或身为学生干部,在求职旅途上依然难免处处碰壁,这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

1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认知偏见。“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沿袭千年,女性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往往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偏见,如认为女性的智力能力不如男性,没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等,这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潜在原因。部分用人单位单位的招聘存在“性别歧视”,甚至无端的明确提出不要女大学生, 让不少优秀的女学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2)行业特征。工科行业的岗位一般较其他行业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地点也往往不稳定,有的还要求长时间出差等。因此,工科行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男生,这也是工科行业“性别歧视”相对严重的最直接原因。

(3)性别心理。女性的心思较男生细腻,感情丰富,面对挫折一般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表现出独立性差、意志不坚强的问题。部分用人单位过分放大女性特殊的心理缺陷,进而对她们的工作能力、态度产生怀疑,最终选择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对于现代中国女性,“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依然深入人心,将生活重心偏向于家庭的规划思路让女性对工作时间和地点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出差有着排斥心理,这也限制了工科女大学生的择业空间。

(4)社会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针对女性的生育保障和制度监管还相对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生育是一个社会问题,但由于制度的缺失,令生育期的相关资金补偿全部交由用人单位来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女性生育期和哺乳期的工作效率必然受到影响,将间接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工作安排。因此,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部分岗位在招聘中差异性对待男女性也无从非议。随着法制的健全,明确限制女大学生“几年内不得生育”的签约条款已渐消失,但依然有不少女大学生为获得就业机会选择推迟生育。

2 工科女生求职负面特征分析

2.1 心理素质

女生比较看重学习成绩,往往觉得自己成绩不够理想,当看到男生能较轻松的获得奖学金或专业方面的成绩,会产生工科专业上女生固然不如男生或男生更聪明的悲观想法,未来在就业竞争中面对男生的挑战感到更大压力。由于女生的心理较男生敏感和丰富,更容易因小事烦恼,特别是因为感情纠葛等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由于缺乏自信心,女生做事不够果断,反复权衡往往陷入焦虑。

2.2 专业兴趣

大学期间女生比男生学习成绩往往是因为投入了较多的时间,而非专业兴趣使然。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业动力也显不足,在求职道路上一旦遇到挫折即会对自己的专业道路产生怀疑,更易陷入迷茫。由于对专业兴趣的缺乏,女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持随遇而安的妥协态度,大学生活或者受外界诱惑沉迷于课外琐事,或者既定公务员、教师、文员等“适合女性工作”的行业为目标努力。工科类岗位不仅要求扎实的理论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缺乏专业兴趣,女生在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较男生显弱,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女生在工科行业竞争力的一大瓶颈。

2.3 人文素养

通过刻苦学习,工科女大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技术岗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更加凸显,其中对女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但是,由于工科女生多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缺乏对社会人文的思考,又不像文科类女生天然受着教科书的文化熏陶,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颇显匮乏,也使得她们在挫折应对和抗压心理调节方面偏弱。

2.4 择业观念

严谨务实是许多工科女大学生的标签,择业前往往早已做好生活的规划:希望事业不至于过多影响家庭生活,让自己有充足的精力经营好家庭。这种对家庭角色的预设对女大学生择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学的好不如嫁的好”,这种相对传统的夫贵妻荣观念令女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和就业持消极态度,会以逃避的心态来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二是预设条件压缩职业选择空间,陷入既想工作稳定、工资高、前景好,又不希望条件艰苦、加班多的矛盾中。对于工科类女大学生尤是如此,因为工科类岗位对实践水平要求高,基层工作是大学生事业起步的基础,而这些基层工作往往与女大学生的职业预设相悖。同时,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此类心理也有所顾忌,会因担心她们事业心和进取心不足而不愿意招聘女大学生。

3 女生就业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3.1 好胜心

现代女性有着更强的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特别是进入大学后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自主意识大大加强,传统的依赖父母、依附丈夫的观念已趋淡薄,她们往往更关注于个人的发展与前途问题,不甘社会上“重男轻女”的观念,希望表现得更加出色来证明自己,所以通常女生较男生有着更强的好胜心。当然,受女性内敛性格的影响,这种争强好胜的进取心并不明显外露。女大学生的好胜心有助于其在竞争激烈的技术性行业取得成绩,对于强调在专一行业纵向发展、深度进军的工科,竞争意识更利于形成成就动力。

3.2 自觉性

学业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第一要务,女生较男生对此表现出更强的自觉性,故而女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比男生好。在学习上,女生多表现出更强的毅力和自制力,踏实勤恳,安静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书本知识,女性的亲和力也易于带动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女大学生的自觉性奠定了她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扎实基础,利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3.3 个性魅力

女性有其特殊的个性魅力,这在男性为主导的工科领域是无法取代且独具优势的。首先,女生头脑冷静,办事细心,方案设计更显周详;其次,女生较男生更富同情心,能更敏锐的洞察他人的态度,待人接物更显练达成熟,人情味重,有利于工作中的沟通;再则,女生往往表现得谦和,特别是工科女生的朴实更易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4 工科女生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有待长期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要求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同步跟进,而学校作为问题链的首个环节,在此间的作用尤显突出,其一是人才培养阶段因才施教,二则是就业指导阶段因势利导。

4.1 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培养

注重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鼓励工科学生选修相关课程,积极参与社会类课外活动,提升人文类知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不同时期培养不同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如在大学一、二年轻,学业负担较轻,可多参与社团、团总支、学生会的活动,积极成为社团骨干,培养人际交流和处事能力。至三、四年级,将重心放在社会实践上,特别是与专业、行业相关的技能实践和竞赛,为将来的求职和更好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跳出传统以男生为主导、单纯从男生角度出发的工科类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和实践方案,以更好的调动女学生对工科类专业的兴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2 针对女学生的特色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女学生的性别特点,结合当前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从女学生心理、就业方向、求职技巧等方面,引导女大学生自我挖掘性别优势,及时发现自身的长处并重点培养,进而提升求职自信心。

对于女大学生求职期的心理也应重点关注。由于女性心理相对脆弱,面对求职的多次失败,挫折心理会愈发严重,沮丧、焦虑和抑郁等多种情绪交织,对求职将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需要及时的疏导排解。这也就要求就业指导需及早打的好“就业难”预防针,求职高峰期将工作做细,开展一对一的谈话,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4.3 就业型和升学型学生分类引导

不少女生入校即有较明确的发展目标:或是毕业求职,或是继续深造,或是出国留学。对此,学校可在每学年主动展开毕业后发展意向调查,主动掌握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动态,必要时建立个人档案,以便分类跟踪指导。

对于考研和出国类学生,应督促和鼓励她们勤奋学习,打好基础,及时跟进相关报考信息,给予建议与指导。对于考试落榜的考生,应重点关注,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她们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根据学生意愿给予就业指导。

对于有就业意向的女生,需结合其的性格特点引导选择合适的工作,同时为提升女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应鼓励女生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考取各类实用证书,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为将来的就业增加更多的闪光点。

4.4 校园求职中的其它关注

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对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给予充分的支撑,引导女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抓住机遇,自谋职业;在校园招聘中,设立专门的监督窗口,对于女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给予必要帮助。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影响 对策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近几年,我国率一直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快速升级带动了对大学毕业生这一庞大的人力资本存量的需求。目前的问题在于,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统计,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495万,2008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20%,大学毕业生达到559万,2009年又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了近10%,达到6ll万(其中还不包括往届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数据)。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就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处于“毕业未就业”状态的人数增多,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元钱月薪就业”甚至“零工资就业”等现象,这些都凸显了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矛盾,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2.生活压力加大

毕业生延缓就业.甚至出现就业重心下移受阻现象。在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多的情况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工作岗位相对减少.并且薪酬水平降低.这就出现了两个结果,一是毕业生延缓就业,即很多原本打算找工作的大学生通过考研和出国等方式进行继续深造.从而暂缓就业;二是毕业生就业薪金和就业岗位要求下移,即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降低预期的岗位目标和降低原有的薪金标准要求,通过选择中低端企业来实现就业。这两个结果都导致大学生毕业后面临较重的财务负担,生活压力因此变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来说,也会在今后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3.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增加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源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二是政府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向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相应的自主创业政策,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通过选择自主创业来解决毕业后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可由此在社会上衍生出很多新的工作岗位。

资料表明,对于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而言,尽管同样面临就业压力大和就业岗位少等问题,但是金融危机这两类人群的就业影响程度却不尽相同,例如从数量上看,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在数量上远大于大学毕业生人数,但基于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前提,农村可以成为城镇就业农民工的缓冲区域,也就是说,城镇的失业农民工可以在短期内返乡务农或从事农村地区的其他工作,但大学毕业生则不同,因为他们不具备农民工这样的缓冲条件,尤其是对于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窘迫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后就必须要找到工作来维持生活。并且,随着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回升,很多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会使他们的就业状况较快扭转,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困难得多,因为他们普遍并不具备农民工的“快速适应、快速反应”优势,因此,即使经济形势好转.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矛盾也同样严峻。

二、从金融危机中寻找就业契机

1.密切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趋势

尽管在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最大,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尤其如此,但是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金融危机能够通过加快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使这些企业由原来的资源型、粗放型向环保型、节约型和技术型转变,从而提高了它们实现产业加速升级的内在冲动。要完成上述升级和转变,企业会大大提升对技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例如,温州科技局在调研中就发现,对于那些强化科研、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它们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对人才的需求量依然保持增长,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生要转“危”为“机”,准确把握产业转移以及企业发展的方向,并从中寻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2.客观面对现实,冷静就业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尽管金融危机会为就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更可怕的是学生们自己打垮自己。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外在的客观困难被放大之后,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定势:即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客观原因,从而忽略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事实上,近期有些企业的经营失败并非真的来源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更多地来源于企业主在恐慌心态下做出的错误决策。这一调查结果对于大学毕业生同样如此,一味盲目的恐慌除了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提供一个借口之外毫无用处,长期下去,只会让学生们更加迷茫。

3.利用缓冲期,增强自身就业能力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会因此放慢发展的速度,这一暂时的时滞正好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包括职场竞争能力)的缓冲期。对一些基础性行业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些行业还能因此“发热”,例如,国家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后,我国银行业就非常缺乏有经验的金融投资人才,因此,那些能够向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理财指导的理财师们会变得非常抢手。此外,一些目光长远的企业往往会借行业低迷之际进行人才储备,为今后的反弹暗中积蓄力量,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对自身就业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应该顺应企业用人需求的节奏,并在缓冲期内不断积蓄自己的各种能力。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对策

1.响应国家促进就业政策

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尤其对于《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更多鼓励大学生踊跃下基层就业等指导性文件的出台,这些文件在就业方面给予大学生一定的政策倾斜,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认真阅读和理解这些文件的精神,从而通过这些文件找出新的岗位机遇。

2.树立动态全面的就业观

在择业过程中过于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增加了难度,这说明很多大学毕业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比较缺乏,责任感还不够强烈、因此,大学生需要转变原有的就业观,树立起“弹性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大学毕业生层面的内在而言,要求大学生从自身发展的愿望和所处的客观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建立良好的心态;从客观环境的外在层面而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会出现相应变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将打破人们原来持有的“铁饭碗”观念,人才流动、竞争上岗以及再就业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结合这一背景,大学生需要形成动态化的就业观,即克服原有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就业方式上不再追求追求“一次选择订终身”的传统观念,而是要形成“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并且,还应该从循规蹈矩转变为勇于开拓创新。除了自主择业之外,更可以通过自我创业的形式实现自我就业,并能动地创造出新的职业,从而为自己开拓出新的天地。

3.提供就业激励措施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严重的“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对于此,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政策刺激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渐达到均衡状态。例如,我国目前启动的“招收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大学生就业政策都很值得进一步推广,政府可以在今后进一步出台倾斜性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我国中西部或广大农村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工作,并对响应号召的大学生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

4.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每年的的创业率一般保持在20%-30%之间,而我国仅为l%-2%。勇于创业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我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而且还能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同时也是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随着我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经济领域都孕育着巨大的创新空间,这就为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结合国外的经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在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创业教育固化为一门大学课程。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新就业观念的培养,例如,可鼓励学牛多参加社会实践,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特长和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将创业作为自己谋职的一条选择途径。

5.大学生就业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是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联合行动;二是要推进“无障碍就业”。要遵循就业市场的内在规律,通过逐渐淡化和打破大学生户籍制度、干部身份以及用人指标的限制来推进大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在学生档案管理、户口以及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支持,目的在于通过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主流动来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完全市场化;三是要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例如,要加强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总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相关指标的数据库,并对这些信息实行定期制度;再如,还应该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以及信息预警机制;又如,政府可专门设置大学毕业生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并开设专门窗口,对于那些没有及时就业的大学生进行失业登记后,再为其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并建立起相应的信息追踪和信息反馈机制,把搜集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录入数据库中加以整理,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固化为行之有效的制度,从而能够在今后更好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刚.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王传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

【摘要】要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就业能力,为充分就业打好基础。就业能力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能力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基础能力是前提,专业能力是关键,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充分重视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满意度不高,是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中华英才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不满意,其中12%的大学生非常不满意。国内很多媒体都相继报道,在大学生就业率尚可的年份,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也很低。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各方重视严峻的现实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在高校多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政府的角度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指导,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政府要想方设法推动社会用人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消除人为市场分割,疏通大学毕业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就业的渠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确保社会内在的人才需求尽可能地转化为有效的人才需求;政府要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设置一个专门从事信息收集与的机构,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反应敏锐,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了解充分,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掌握得全面。要积极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创造有利条件,使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加强联系和合作,开创双赢的局面。要通过各种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缴费,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促使中小企业愿意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而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渠道,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多种便利条件,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经过更加充分的选择与比较以提高就业满意度。

二、学校的角度

1.调整课程设置。高校应该适当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准确判断和预测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就业趋势,从强调对口性转向强调适应性,据此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改革教学观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实践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在增加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刻地领会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2.加强就业指导。近些年来,大学生择业日趋复杂,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日渐增多,迫切需要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帮助,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是以职业发展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指导,它包括对学生兴趣、性格、能力的素质测试,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并帮助学生选择相关专业与课程,安排与职业发展方向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笔者认为,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给予大学生充分的就业指导,减少大学生就业时的茫然,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重点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法律法规和大学生就业必要的择业技巧及方法两方面的指导。同时,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实用而且完善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体系,将各方关于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职业中介等相关的服务引入校园,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拉近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之间的距离,尽量为大学生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3.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就业渠道。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借鉴成功经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拓就业渠道。一是要重视实习制度,高校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供需伙伴关系,以形成稳定的就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二是要积极开展各种招聘会,向社会广泛推广毕业生;三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用人单位的角度

用人单位的各种软、硬件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还是为了大学生考虑,用人单位都应该完善自己,改善工作环境,开拓发展空间,提升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让每一个来本单位工作的大学生都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满意度。用人单位应该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四、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第10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就业总量大以及结构性的矛盾,急需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全球化不断加强,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也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来适应全球化的竞争。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我国经济长久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拓展更多的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很难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不平衡。大量的新岗位出现,而人们的能力却达不到新岗位的要求,导致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大量的岗位空缺。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教育结构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造成了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提供不了,而学校培养的大量人才社会需求很少,或已经饱和。[1]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式严峻。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大学扩招政策,招生人数逐年攀升,导致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网易教育估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671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4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也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挑战。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不匹配。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结构性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协调性,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快速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岗位,造成就业困难。

3、劳动力市场欠完善,就业机制不成熟。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的问题在现今这个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得非常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不规范,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毕业生需求信息不畅通,人才市场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缺乏及时的、稳定的信息交流等都是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

4、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与社会现实不协调。在经济转型期,我国大学生在就业中仍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预期高于社会能为其提供的实际工作条件,并且在观念中仍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信任,大学生必须接受基层工作的考验。这两方面的矛盾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阻力之一。[2]

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高校专业设置

要想有效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关键是从国家、地区和高校层面建立专业预警机制,调控失业率高和失业量大的专业招生数量,逐步优化高等教育招生的专业结构,使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相符。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对专业设置进行引导,并及时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着眼于自身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尝试面向普通和基层岗位就业,而不要过于强调待遇、地域等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思维敏捷、市场适应能力强、最具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等优势,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基层、农村就业的好典型,形成基层就业大有可为、基层就业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经济处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急需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对承担这项使命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训大学生的专职业务水平,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无论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还是从大学生就业实际看,都有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于2011年5月22日。报告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风险排前三位的是资金 (本科30%,高职高专 33%)、企业管理(本科 30%,高职高专 28%)、营销 (本科 16%,高职高专15%),这显示了刚毕业的大学生最缺乏的三大创业能力---融资能力、管理能力、销售能力。因此,应该在受教育阶段就注重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政策方面应给予应届大学毕业生尽可能多的融资和贷款方面的优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毕业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创业成功率。

(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拓展就业空间

第一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第一产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产业间的关联性是双向的,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由于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就业时首选东部沿海地区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西部地区去的较少,这就造成东部地区人才过剩,而西部地区人才不足的现象,造成区域人才流动的严重不平衡。西部受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制约,无法提供较多的岗位给大学毕业生,国家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六﹚完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

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缺陷,需要政府加强保障体系的建设。在设立保障体系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避免大学生产生心理负担。托宾宣称,要解决失业问题单靠宏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运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3]因此,要健全劳动力市场的机制。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缺少信息化平台,就业信息不畅通,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沈斌.经济转型对我国就业的制肘[J].现代企业,2007(12).

第11篇

1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1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所谓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的变动而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所导致的就业矛盾[4]。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它表现为劳动力的素质、技能与岗位要求之间的不匹配。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相应地带动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剧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原先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的外延型增长,转变为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的内涵型增长,在这过程中更加强调科技和技术进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劳动者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相应数值不断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而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就业结构也会出现从“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第三产业在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程度提高,无论是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都需要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增加对大学生,尤其是对中职、中专、高职、高专类学生技能的要求,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滞后的特点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使其培养的人才不能够胜任岗位需求进而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2企业规避风险行为,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国内许多企业尚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沉重打击,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也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谨慎。在其经营过程中,企业会不断计算现有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之间的收益成本关系,不会轻易招聘新员工。同时,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交流过程中可能会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在这过程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出现,大学生就业面临诚信危机,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交易成本,这些都将使企业无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薪酬、高福利的工作岗位。即使是以实习的形式,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其中63%的企业认为实习生不方便管理;81%的企业不会为实习生提供任何补贴,只有34.9%的民营企业愿意推行实习[5]。而大学生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不愿意屈就于一般行业,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普遍偏高,存在求稳、求富的心理,向往大城市、大企业、高薪水、高福利的工作岗位,两者之间的不匹配,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

2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措施研究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国家、高校、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2.1国家应采取可行性措施,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从宏观上,国家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对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第三产业,同时加强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联,加深各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率,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宽松环境,从总量上保证大学毕业生就业。从微观上,国家要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完善全国人才信息网,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出台更多促进就业的政策。例如,制定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利益调节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力扶植和完善教育市场中介组织,共同为大学生职前培训、职务发展服务。

2.2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就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增强其不可替代性。在培养模式上应注重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学生技能的锻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课的开展,建立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带领到一线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应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教育,让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实践,为就业作好准备。

2.3大学生应进行自身的调整,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就业链中的主体,大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就业观念对其就业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对自身正确的认识和反思,以及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将有助于促进其就业。首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学有所长,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如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不要将择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企业的高薪、高福利的工作岗位,而较少考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一些具有较强人才吸纳能力的工作单位。要转变就业思路,从基层工作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再寻求更好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就业。最后,要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深刻剖析自己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不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己。同时,认清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此认清个人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会有差距,改变妄自优越感或不切实际的幻想,选择先就业后择业。

3结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已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失业不仅会对个人、家庭造成巨大压力,也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但我们有信心在国家、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下较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者:张琼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第12篇

黄晓娟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阶段成果(项目编号:JYB2013322)。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本文简要

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相关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农村户籍;农村大学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 75%左右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大学生

就业率低,就业难,使得很多农村大学生千辛万苦读完大学却不

能顺利就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农村教育没有

城市教师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所以农村的孩子要考上

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大学,更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从这个角度上

说,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这一块更优秀。然而,当前农村大学

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引发新一轮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某程度上

也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影响社会和谐进程。

1.农村大学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大学生怀揣梦想走进大学课堂,憧憬着美丽的前程和出

彩的人生,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倍受打击。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

城乡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农村家庭出生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

比率为 69.5%,城市出生的普通大学生就业比率达到 87.7%。农

村大学生在谋求一份工作时,难度异常大,很多有人单位一看是

农村户籍的直接在面试迁就淘汰掉了。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

让农村大学生毕业生很无奈,也很无助。这种就业局面严重影响

了大学生的家庭幸福,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农村家庭对孩子教育

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导致很多家长认为上学没用。

城乡普通大学生就业单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家庭的普

通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更好地企业

单位,很多城市家庭的大学生在一入学时,家长或者亲属都已经

为他们预留好了职业岗位,在一毕业的时候就直接进入单位。农

村家庭的普通大学生由于没有这种“资源”,也没有人脉关系,

只能靠自己去闯,去选择一些相对偏远艰苦的工作岗位。

2.农村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农村教育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不重视综合素质培养,长期的

义务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素质教育缺失,导致农村大学生更重视学

业成绩,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予重视,而城市教育比较注重学

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城市家庭出生

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会比农村出生的大学生有优势,这些优

势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方面,比如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在

求职过程中,城市大学生在知识的能活运用和综合能力方面比较

有优势。

另外,综合素质还体现在心理压力承受程度和就业观念方

面。城市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合理,心理承受性更高一些,能够灵

活的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就业观。

2.2 就业成本过高

很多农村大学生顺利读完大学已经是千辛万苦,让家庭承受

了诺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农村大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就兼职打工,

勤工俭学,毕业后求职费用过高,在很大程度上让很多农村大学

生错过了求职机会。求职过程中,高额的路费和住宿费,让农村

大学生在求职中很受限制,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求职机会仅仅局

限于自己的经济范围之内,在也是导师农村大学生就业率低、就

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社会关系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最让农村大学生感到无奈的就是没有关系

网,很多招聘内定和一些隐形的歧视让农村大学生很受伤。大部

分农村来的大学生在城市里都是举目无亲,家里可能世世代代都

是农民,根本就没有社会关系,然而,当前这种严峻的就业局面

迫使很多人在求职时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求职位,求职找关

系使得在学校里苦读,拼杀出来的农村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因

为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人情的国家,所以强大的社会关系在求职

中要比优异的成绩更能发挥作用。

2.4 农村大学生缺乏职业指导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跟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所接

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农村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缺

乏相应的职业指导和人生规划。学校把教育目标锁定在提高学业

成绩和重点学校上,对广大学生并没有经行系统的生涯规划指

导。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一般不高,在人生规划和职业指导方面处

于空白,农村家庭教育更多是在教育孩子做人和学习的监督上,

大部分学生家长也都生活在农村,没有城市工作的经验,不能再

孩子求职时提供有力的帮助和客观的分析。

3.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3.1 加快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从总体上看,农村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处于相对弱势地为

你,这也是中国城乡二元制体制下,农村教育长期系统处于相对

弱势地位的一个必然结果。农村生源学生所处的系统从他们童

年、义务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一直到就业支持体系,农村生

源的学生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

村大量闲置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其结果是农村青壮劳动力进

城,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童年是

不完整的,不愉快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基础教

育存在结构性失衡,使得农村家庭的学生没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

会。

3.2 提高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力

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在大学期间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着重提高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切实提高农

村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和角色转换能力。

强化农村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让缺乏家庭背景,自

身找不到知名企业实习的农村学生通过学校的统一安排,获得较

好的实习机会,为未来就业做出更好选择。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除

了要有家庭背景以外,更主要的还是个人能力,因此,大学生要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积极根据市场的需要,掌握一些知

识、技能,并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技能。招聘单位除了看重毕业

生的毕业学校以及学业表现以外,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极为重要,

外语水平、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兼职和实习经历以及上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都有助于找

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蒋乐琪.大学生新农村创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分析[J].中国

大学生就业,2008年22期.

[2]苗丽芹,刘华.浅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10年04期.

[3]《教育调查:城乡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教

育报,2013年8月26日第3版.

[4]杨敏.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建议[J].新校园(理

论版),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