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进步,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规模成倍扩张,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全球医药行业争相追逐的新竞争点,尤以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所制造的生物制品正大量涌入我国医药市场,对我国还处在新兴阶段的生物医药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挑战当前,我国必须根据国际贸易形势和具体国情,制定积极有效的进出口贸易政策,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帮助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站稳脚跟、冲出国门。
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较晚,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到目前,全国已注册的生物技术公司数量达到了900家,这些公司主要以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为核心,其中相当一部分已颇具规模。自2003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增速在10%以上,而我国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高技术产业利润额达3903亿元,远高于其他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
但是,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尽管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从地区分布上来看,我国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的“传统优势地区”,且大型制药企业数量较少,我国掌握专利的原研药也很少。与此同时,世界领先的一些著名药企,如诺和诺德、辉瑞、罗氏、拜耳等,纷纷注资在中国建立药物研发中心。这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
二、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基本要素。由于生物医药产品有其显著的特点一一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大且存在研发失败的高风险,投入资金、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基本要素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敲门砖,其中尤其以人才技术最为关键。
尽管我国已存在多所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协和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等培养高层次生物医药人才的研究机构,我国的人才储备仍远远跟不上生物医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同时,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稀缺,也导致了相关企业难以进一步扩大规模。
2.对生物制品的需求与供给。在大健康产业链中,生物制品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环。这些制品包括酶、疫苗、血液制品、生长因子、体内外诊断制品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等,随着21世纪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药行业的发展,这些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以疫苗为例,2015年,疫苗总批签量超过7亿份,而随着我国人均经济消费能力的提高,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价格特点的二类疫苗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在2010-2015年期g批签量稳步上升。
但是,我国医保中生物医药制品涵盖范围较窄也导致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品需求量一定的限制。
3.政府出台的扶持性政策2015年3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加快推进制造业升级。规划中提出了十大重点领域,其中就包含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规划要求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包括抗体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等。作为未来10年的导向标,《中国制造2025》将会引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战略性转型,推动其进一步繁荣发展。
三、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1.高校:储备高水平生物医药人才.高层次生物医药人才的储备需要“开源”和“回流”,一方面国内医药类专科高校和综合性高校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院系需要集中培养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监管、销售等相关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家可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华裔及出国留学的尖端人才回到祖国,投身我国生物医药产业。
2.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2012年国家出台的《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中曾明确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国家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等平台上,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能够通过独立自主地研发和生产创新药和仿制药、提高药品质量、改善营销策略等提升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国家:完善生物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目前,我国的药品监管审批制度存在审批十分严格,临床实验阶段监管反而宽松的现象,易造成企业责任意识淡薄、药品质量较低的后果。为此,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政策,采用放松审批、加紧监管的方式,有助于缩短原研药的研发周期。
关键词:改造现状分析
考察研究建筑外界面改造方法
20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组建摒弃了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思路,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逐渐受到各国的肯定。对建筑保护也从少量的文物建筑扩展到普通建筑。
生物医药产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在我国日益兴旺,成为建筑设计界的一大热点。南京改造再利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筑主要集中在蒲口区和雨花台区的几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受城市规模与投资环境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筑的再利用模式,主要以投资少、多样化、环境好为特点。环境好主要是为了体现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特色,让其更具有规模化、统一化、生命的延伸感。如:泰州医药城、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园。园区对外界面多为局部改造,严格控制改造成本。这些投资资本多以试探经营为主,希望降低风险,尽早收回成本。
1、南京市西特区生物医药产业园B区的现状分析
1.1 园区环境分析
由于在招商和功能置换上存在一定难度,园区需要不断完善。西特区生物医药产业园B区以引进总部经济(含地区总部)、软件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商贸业、生物科技及新材料等项目为主,目前已成功引进软件和生物科技等类型企业。在区域环境上,东临雨花科技园核心区,北接河西新城CBD,西连雨花经济开发区和板桥新城,南倚岱山眺望浩荡长江,是雨花经济发展的腹地。周边产业发展迅猛,业态类型丰富,产业配套功能完善,发展成本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大。这些生物医药产业园低密度、高绿化率的园区环境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加上其周边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附加价值对招商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2 园区建筑现状分析
西特区生物医药产业园B区位于南京主城西南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是政府围绕建设生态科技型生物医药城区,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而启动实施的生物医药产业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区,规划沿205国道建设近10万肝的楼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B区为古遗井总部楼,占地面积77亩,建筑总面积77300m,建有楼宇4幢,1、2号楼单体建筑总面积约7000m,楼高五层;3号楼为配套生活公寓,楼高十一层,建筑总面积约8000m,可容纳员工1000—1 500人住宿。;4号楼建筑总面积15222m,楼高五层(不含负一楼3000m地下停车场)。
2、相关产业园的考察研究
2.1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三个新药创新孵化基地之一。园区占地面积86700平米,总建设规模约180000平米,该项目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1年8月底正式投入运营。园区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开发区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服务;为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海外归国学人提供发展空间。完善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形成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树立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整体形象。园区以简洁的矩形为主体,主楼用以玻璃幕墙,部分建筑用以玻璃幕墙与橙红色的砖相结合,主要色彩以白色、深灰色、红色为主。园区的重色用的分量很足,但不会丢失生物医药园的生气,现代感十足。
2.2 泰州医药城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称“中国医药城”),座落于长三角重要成员城市江苏省泰州市,核心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由科研开发区、生产制造区、会展交易区、康健医疗区、教育教学区、综合配套区等功能区组成。整个园区有区的主题。园区大部分建筑也采用玻璃幕墙与砖相结合。
3、南京西特区生物医药产业园B区建筑外界面改造方法
西特区生物医药产业园B区中各建筑之间在造型上存在差异,但可以对其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批量化改造。根据建筑所在的位置,对园区外部空间所起到的作用,在外界面的改造中将园区内建筑重新分类为:焦点建筑、典型建筑、可塑建筑。
3.1 外界面改造类型定义
焦点建筑是能在整个园区中起到重点作用,或由于其风格独特、所处位置显著,成为市民的视觉焦点,也代表了建筑群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它反映了整个园区最主要的特色,是园区建筑形象的代言者。改造中多强调其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筑的标志性、特征性。
典型建筑在园区内为最高的、最具鲜明特征的建筑,也是园区除焦点建筑外最容易迎入眼帘的建筑,它的形态特征决定着园区的整体形象。
可塑性建筑,在园区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结构的建筑,它原本的建筑无论在色彩还是在结构设计上都与其他建筑有所区别,但在考虑园区整体感时,改造方案中将采取把可塑性建筑与园区整体建筑相协调。
3.2 改造理念
在改造中首先要以现代化“生物医药园”为设计主旨,突出生物医药特征,注意氛围烘托,通过对亦庄产业园的考察发现,现在大多生物医药集团以白色和绿色为主题,这确实给人以生物医药的氛围,但太过直白,在改造中,应该注意产业园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改造设计才更具意义。
当前,北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成为首都新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而生物医药产业在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北京作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策源地,在人才、技术、资金、环境和组织机构等环节,集中了全国最丰富的创新资源:集中了全国生命科学领域50%的院士、65%以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72家国内外知名的高校院所,汇集了全国40%的国家级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19%的医药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3%的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0%的全国药品安全评价中心和16%的国际临床研究基地。“十一五”期间,国家44%的重大新药创制平台落户北京,每年40%的生物医药成果诞生北京。“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又有43项落户北京,经费总额高达3亿元,占总费用的50%。
其次,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6~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从204.3亿元增加到454.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2.1%,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5%上升到3.4%;生物医药工业增加值从76.9亿元增加到192.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7%,占全市工业比重由4.2%上升到7.1%,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3.2%;医药流通业销售收入从247.9亿元增加到628.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6.2%。同时,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各项效益指标均在全国同行业以及全市工业中名列前茅。
再者,北京拥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政策环境。2010~2011年北京市正式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简称“G20工程”)》、《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中医药“十病十药”研发项目工作方案》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生物和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强力支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和措施。总的战略目标是:在“十二五”时期,要以“创新驱动、聚焦高端、融合发展、服务民生”为主线,努力将北京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全国高端制造基地、全国医药流通中心,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由先导产业向主导产业跨越。
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紧跟国际趋势,突出自主创新,克服制约瓶颈,改善发展环境 ,切实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国际化发展,实现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大步跨越发展,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医药外包市场快速崛起
1998~2009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57%,不仅高于全球药品市场8.45%的增长率,更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81%的平均增长率,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9年,全球约有生物医药企~k4700家,产品销售额117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的15%。据市场战略分析机构Business Insights公司预测,在2009~2015年,治疗性蛋白、疫苗类药品和单克隆抗体类药品等三大类生物工程药物的年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4%、8.1%和9.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将保持6.7%的年平均增长率。作为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引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
生物医药研发外包(CRO)可以使国际制药企业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减少产品面市的时间和成本,因此,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生物医药产业链来看,围绕药物靶标发现、药物筛选和验证、临床前开发和临床试验等周期长、风险较大的环节,产业分工日趋明显,更加专业化的合同研究组织(CRO)迅速崛起。一大批中小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平台型技术和专业组织管理提供优质临床或生产服务,与学术研究机构、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共同构成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系统。2007年,生物医药公司的新药研发(R&D)费用合计约为600亿美元,其中25%(约150亿美元)采取外包服务形式。而在1998年这一市场仅仅42亿美元,10年来增长了320%。尤其在近几年增长率高达19%~20%,远高于R&D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0亿美元。可以说,制药工业正在快速减少传统的内部研发,增加外包比例。
驱动外包服务市场急速扩张有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大批“重磅炸弹”药品的专利保护到期,将会使制药企业的利润减少。仅2007年和2008年这两年就有总价值达35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到期,品牌药的利润将被仿制药吞噬。外包服务可为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节省30%~70%的研发经费,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使制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
其次,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线“苍白”,具有“重磅炸弹”潜力的新药候选者凤毛麟角,大型制药公司必须通过外包提高其研发效率。
生物技术公司的内部结构使其必须采取大量的研发外包,才有可能把主要资源集中在其核心技术领域。几乎所有大型国际制药公司在2007年宣布了裁员和增加CRO的比重,包括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裁员10%,其他生物制药巨头强生、葛兰素史克、安进、诺华和施贵宝等也正在实施较大范围裁员和关闭生产设施计划。
抓住机遇,迎接中国时代
由于医药研发成本持续上升,新兴国家巨大的市场吸引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近年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加快了将生物医药研究转移到印度、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速度,以求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开拓新兴国家药品市场。生物医药跨国公司直接将研发业务转移至海外研发中心或当地CR0公司,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如美国礼来公司(EfiLilIy)近年来将其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任务的20%~30%外包到中国市场;惠氏公司(Wyeth)则与印度的GVK公司合作,将4000多万美元的早期药物临床试验进行外包。同时,生物医药CRO企业积极向海外拓展研发外包业务,如美国Quintile、Covance、Kindle、MDS等已经先后在中国开办分支机构或合资CRO企业。
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类似,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最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24.6%。特别是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作为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新兴产业,对吸纳人才、发展区域经济、提升产业机构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已超过400家,超过印度成为亚洲医药研发外包首选之地。
我国在发展生物CRO产业上拥有诸多的有利条件。中国在劳动力和高端研发人才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可以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中国庞大的人口资源,也为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中国人口众多,各种临床试验受试者众多,找到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病人比在欧美国家容易得多,这对许多临床研究很重要;在中国还可以接触到一些其他国家不容易接触到的特殊疾病群体,这为开发某一特定市场提供了机会。随着研发外包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凭借在成本和l临床试验资源上的优势,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国际生物医药外包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通过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能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研发和外包产业,应该是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循环要走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我国药物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生物医药CR0的发展可以使我国更迅速地学会生物医药创新的规律,培养出一大批国际水平的GLP、GCP专业技术人员,为将来实现原创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另外,生物医药CR0还可以吸引国外生物医药研发项目落户中国,弥补我国本土制药工业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为我国制药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我国尽快进入制药工业价值链的上游。
激发活力,实现跳跃式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承接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多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转移,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占领市场,努力成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提高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国际分工地位。
一、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省医药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0.90亿元,同比增长11.39%;完成工业增加值64.32亿元,同比增长12.42%;主营业务收入达226.83亿元,同比增长21.76%;实现利润总额29.25亿元,同比增长27.99%;实现利税总额45.07亿元,同比增长23.64%。目前,全省医药工业已形成以哈药集团为龙头、以哈尔滨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和利民开发区医药科技园为侧翼,葵花、完达山、乌苏里江、珍宝岛、仁皇、多多、友搏、黑宝等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发展优势。一是产品优势。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30多种原料药和18种剂型的产品,具备年产6100吨抗生素原料及中间体、30亿支粉针剂的生产能力。氨苄钠、头孢噻肟钠原粉、头孢唑林钠原粉以及头孢唑林钠粉针的产量和市场份额均居全国第一位。哈药、三精、哈药六厂及世一堂4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总评估价值已超过267亿元。二是产业优势。全省拥有哈尔滨医药工业园、哈尔滨利民医药科技园、牡丹江爱民北药科技园三个省级医药园区。2008年,入区企业已达80家,园区总年收入40.95亿元、利税8.59亿元。三是资源优势。全省中药材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分布的中药材有856种,总蕴藏量27亿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这些药材资源的价值约为65亿元。全省已建立了6个品种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36处,保护面积5.9万亩,被列为全国十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之一。四是研发优势。全省医药行业拥有专利品种57个、国内独家品种51个、中药保护品种39个、中药保密品种2个;国家级新药1445个;实施新药研发项目154个,已获得临床批件66项,在研项目88项。九五以来,医药企业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67项。
二、生物产业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目前,一些关键性产业技术、产品制备工艺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医药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更阻碍了向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绝大部分产品处于底端领域,靠巨额广告投资、大量人力做市场、低价竞销维持生存,缺少发展后劲。药物创制研发平台由于没有专项资金的支撑,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体系,直接导致黑龙江省新药创制进展缓慢。二是科技投入偏低的问题。2008年有35%的医药企业有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但投入的经费总额仅为1.74亿元,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全省R&D投入不足销售额的1%,与国际、国内实力较强的企业投入比例达15-18%相比,反差太大,造成企业缺乏高级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不足。这是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在全国位次逐年下滑的直接原因。三是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企业结构不合理,虽然全面实施GMP、GSP认证,但规模小、集中度低、效益差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销售收入第一位的哈药集团与第二位葵花药业相差100多亿元;在黑龙江省拥有的7713个药品批准文号中,只有149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开发档次不高,多为改剂型范畴,仿制品种占据主流。
三、专利在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影响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包括上游的基础研究和下游的应用研究,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处于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竞争的上游。剑桥大学的泰勒和西尔伯.特逊的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在医药工业中会影响到64%的研究开发支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新药就不会被发明出来。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过程中,知识产权产品和利润呈“U”型,是“微笑曲线”的二端。知识产权保护向产业价值链两端——上游的知识创新和下游消费阶段不断延伸,产生出许多新的增值(下转第74页)(上接第71页)环节。从专利福利角度分析,生物药品专利保护与新药研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过度利用专利保护制度,也会削弱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专利保护体系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又促进知识的积累,合理、有效地利用技术创新的资源,使产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四、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发展的对策
(一)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专项工程。制定《“十二五”黑龙江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发展规划》,明确未来5年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专利群布局、研发方向,形成独具特色的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网;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深化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提高专利维权的社会影响力;将全省主要从事生物技术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项目资助资金由50万元增至150万元,使资助方式由重点资助专利项目向重点建设生物技术专利服务平台转变,提高资金的辐射面和使用率。
(二)实施专利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情报服务中心”,搭建专业化专利情报服务平台,协助政府和企业预知研发目标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及早采取措施、调整研发策略、避免未来受到他人专利制约;了解相关产业和技术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帮助企业有效借鉴他人技术、及时调整研发方向、提高创新起点,为项目成果真正具备创新性和技术先进性,成功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条件;依托哈药医药工业园区和利民医药园区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专利创造能力;推进专利管理进入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结题、验收全过程,提高科技成果的专利产出率。
(三)实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联盟工程。联合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一起结成知识产权联盟,配合政府做好专利技术信息服务和咨询工作,跟踪收集专利技术信息,并以技术信息服务为手段,间接引导、协调各企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尽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组成专利维权联盟,协调促成行业内的合作研究。从而实现技术共享、信息共享、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共同研发和共享专利。
关键词:海洋生物医药业;国外经验;自主创新;产学结合
一、引言
当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相当缺乏。海洋中拥有许多药用价值很高的具有特殊活性的海洋生物,其中包括海洋药用植物和动物,海洋药用植物指大部分是来自低等海洋生物藻类,海洋药用动物主要指海洋药用腔肠、鱼类、爬行、哺乳等动物。海洋中蕴含的药用生物量是巨大的,若将它们用于海洋生物药业生产和研究,可以说是拥有了无限的生产与研究的原材料。
目前,所存在的陆生天然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很大威胁的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各种流行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药效并不是很好,人类迫切需要开辟新药途径,海洋生物医药业的研究和开发迫在眉睫。各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正在把他们的经济政策焦点转移向了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全球在该领域研究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家主要包括:美国、欧共体国家、日本。
二、国外主要国家生物医药业发展概况
(一)美国
早在1960年,美国就举办了海洋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与药物学研讨会,1967年在联邦卫生研究院设立了国家海洋医学和药理学研究所,指导和支持全国海洋药物研究。美国还组建了一批研发中心,其中以University of Maryland海洋生物技术中心、UCSD海洋生物技术和环境中心、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海洋生物技术中心为代表的研发中心在世界上最为出名。美国在海洋生物技术的基础学科方面,主要以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为重点,从历年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结果来看,博士学位获得者中获生命科学博士学位的人数在所有基础学科中位居前列。
美国制定了《Biotechnology future investment and expansion bill》和《State Biotechnology motion》来提升企业研究和投资生物技术的积极性,刺激联邦和各州生物制药技术产业发展。在联邦和州有关法案别体现对生物医药发展的偏重,对包括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企业在内的生物高技术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在使用资金方面,用于海洋生物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每年至少达到1亿美元,海洋药物在资金使用方面每年的增长幅度已达11%以上,而且政府对其资金投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09年奥巴马政府签署了888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在投资法案》,又一次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医药业的投入。
(二)欧盟
作为最早研究海洋生物医药地区之一的欧盟,以英、法、德、意、西等国为典型,在海洋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上一直处在世界翘楚的地位。欧盟重视国家之间产业资源与产业信息的共享,曾制定了“强强联合”战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较丰硕的成果。欧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制定了海洋科学和技术(MAST)计划,该计划重点资助的项目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新药的寻找与探索。参与并承担该课题的成员包括欧洲8个国家中的19个世界上比较有名的海洋生物科研机构,研究资源与成果为参与的各个机构共享。自20世纪90年代伊始,已连续3次获得了MAST计划的大额度资助。该机构打破了国家界限,由Pharma Mar S.A公司牵头,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规划、协调和实施,课题组成员可以在世界各大海域采集海洋生物材料,并根据各研究机构的特征进行分工合作。自1992年以来,已取得了异常丰硕且重要的科研成果。
基于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欧盟各国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在世界上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1.政策上,欧盟针对生物医药制定了《The legal protection of biotechnological inventions》和《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trategy to European》,并在第六个科研计划中把生物医药的发展放到了首要位置。欧盟各国根据本国实际,对海洋生物产业制定了各种规划与保障措施,为欧盟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以英国为例,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时候,就成立了“生物技术协调指导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各机构加大对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在2009年5月颁布的《Build Britains future》中提出将加大力度发展生物产业、生命科学。
1.资金上,欧盟在海洋生物产业方面的资金投放也是不遗余力,其中每年投资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费用在海洋科学核心技术计划中竟高达1亿多美元。2012年,欧盟提供了巨额的科学研究经费,重点资助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探寻用于工业产品生产的海洋生物研究和如何提高培养海洋微生物效率的研究。在2010年初创立了2亿英镑的创新投资基金,部分用于海洋生物医药业。
(三)日本
日本最初在海洋生物医药业落后于美国及欧盟。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日本积极提供各种保障政策和资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各种形式的产业集群,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其中多是以大学、国立及公立研究机构等为中心,并以相关研究机构、研究开发型企业等为构成单位建立起来的知识密集型基地,强化专利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发展。这一建立有效的促进了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发展,使日本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位居世界前列。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设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并一共投资了10亿日元的资金,建成了两个较为先进的药物实验室。目前,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与日本海洋科学和技术中心平均每年在海洋药物开发研究方面所花费的资金超过了1亿美元,为日本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
三、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代的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起步较晚。我国著名的海洋药物学家关美君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向海洋要药”的提案,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与重视,对此海洋药物的研究也正式被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世纪90年代末,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正式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并相继启动了一大批海洋生物技术的重大项目,推动了中国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海洋药物(功能食品)的生产上市,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诞生了一批海洋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产业规模得到了迅速壮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力量不断增强,沿海省市相继建立了数十家研究机构,形成了以上海、青岛、厦门、广州为中心的4个海洋药物以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国内从事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工程制品研发的科研人员达数千名,研究的范围已经从中国沿海、浅海延伸到深海,最后到达极地,一大批的科研成果申请并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和国际专利。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海洋生物医药增加值始终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2001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增加值约为5.7亿元,而到了2011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99亿元的增加值,10年的时间里,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增加值增长了17倍多,平均产值增长率达到了44%;2001年至2005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约为56%,2006年至2010年产值平均增长率略有下降。
《2013-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告》数据显示:在2011-2020年,由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扶持,我国海洋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将步入一个全面向好的时期,最终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通过与传统海洋产业比较来看,新兴海洋产业所具有的潜力将明显大于传统海洋产业。
(二)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美国、欧盟、日本等在该领域有着旗舰地位的国家,我国还是有着很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海洋开发技术落后、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滞后,我们对很多海洋天然产物的潜在药物价值缺乏足够的开发与了解;另一方面,海洋药物在生产流程方面较陆生药物复杂,研发周期较长,商业模式不成熟,并面临大量的未知问题,如产学研结合的不够密切、知识产权保护落后于海洋医药研究与开发等,都需要逐步去解决。
四、启示
(一)出台国家相关保护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
专门编制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重点领域以及产业区域布局等部署。加强针对海洋生物医药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扶植力度。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业科研项目以及产业园区建设的投入。
(二)鼓励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
必须要加快在海洋生物医药业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医药研发技术、海洋生物勘探技术、培养相关高新技术人才方式等,加大我国海洋医药行业在关键技术上的竞争能力,提升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发展速度。
(三)促进产学结合,保护知识产权
鼓励以高校、研究所为中心,建立由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和研究开发型企业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新型知识密集型基地,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海洋高新技术人才为海洋生物医药业服务。与此同时,要加强专利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海洋生物医药业产业化发展。
(四)深化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在海洋生物医药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际其他国家在海洋生物医药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尽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还可以提高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如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外申请专利。(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顾劲松,于江.借鉴欧洲模式加快辽宁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J].中国科技论坛.2008(2):63.
[2]张擎.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区.2011(4):111.
[3]郭跃伟.欧洲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对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启示[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2).
[4]刘亮,岳奇.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及用海管理政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治理.2012(11):14
[5]中国海洋年鉴鉴编委会.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112.
[关键词]医药产业集群;欧美;印度;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087-02
医药产业集群即是为共享专业化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同时共同面对机遇,挑战和危机,从而建立积极的商业交流和对话的渠道,在地理上有界定又集中的一些相似、相关、互为补充的医药企业[1]。欧美地区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时间长、成果丰厚,现已形成一些颇具代表性的明星产业集群。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生技河”、波士顿的“基因城”[2]。成功的医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上有一定共性,因而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产业集群有一定借鉴意义。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人口、经济等方面情况类似,所以其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对近期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3]。本文将以欧美及印度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例,对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原因及该地区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经验的启示作一综述。
1明星医药产业集群的共性
1.1一流的研究机构
虽然实力雄厚的化学工业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化学工业的实力并不是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该集群形成与发展首要因素之一是代表软实力的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因为快速而批量的供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对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4],所以各医药产业集群选址都将人才池的大小作为主要考虑因素[5]。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生技河”,波士顿“基因城”。“生技河”拥有德国最密集的人才技术网络,包括53所大学、11家马克斯―普兰克学院研究所、13家夫琅久费学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6]。波士顿“基因城”中更是包括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所美国顶级高校[2]。可见人才在医药产业集群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一流的研究机构更是知识外溢的基础及医药产业集群利润的保证。所谓知识外溢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包括租金外溢和纯知识外溢两部分。知识外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综上可见一流的研究机构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风险投资的支持
技术若想转换成产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风险投资不仅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也为其规避了风险[4]。许多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曾聘请相关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操作,但由于相关人员无法承担日益增大的风险,因而这种模式不适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他们将部分风险转移至企业外部以便更好工作,就此与日益发展的风险投资机构一拍即合。可以说勇于冒险的风险资本家是生物医药企业起步的关键。所以英国剑桥大学虽然是DNA研究的先驱,但是全球第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却创建于拥有世界上最佳风险投资环境的硅谷,而美国新创生物技术企业也正逐渐从以纽约为代表的传统制药中心向风险资本集聚的旧金山地区转移[5]。上述现象充分说明了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
1.3领军企业与新创企业
领军企业在将一流研究机构周围的新创企业向医药产业集群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其可于所处地区产生强大的规模效应,以吸引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速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稳定发展。作为明星医药产业集群之一的丹麦―瑞典“生物谷”便拥有大量的龙头企业,如,Novo Nordisk、H.Lundbeck及AstraZeneca。上述企业均拥有很长的历史,也为“生物谷”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7]。与领军企业不同,新创生物技术企业的数目代表了一个医药产业集群活力。且与领军企业相比,新创生物技术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兴起时间短,所以拥有更强的创造力和可塑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更为敏感。创造力可以转化为规模,但规模却局限了创造力的提升。因此,近年来许多领军企业不再追求扩大规模,反而于不断削减规模的过程中加强与新创企业的合作,以求在学术领域始终保持着创造力和敏捷性[4]。综上,可见领军企业和新创企业虽各有特点但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借鉴意义
2.1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
欧美等地政府极少干预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其虽然提供相当的优惠政策,但很少再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因此,欧美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场,并受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8]。而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政府,但目前政府在医药领域总投入不足,所以用于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资金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而且生物医药的研发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能支持政府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和长时间资金的投入。所以,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要想迅速崛起就必须加大与市场的联系,以利用其充裕的资金,并接受市场需求的调节。此外,中国财政部门也应注重风险投资机构的建设。从欧美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知,风险投资机构帮助医药产业集群获得大量资金并规避风险以便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专注于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保守有余、冒险不足,因此现阶段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需要政府大力扶植以达到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尽快形成集群的目的。
2.2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
欧美地区成功的医药产业集群比比皆是,但依然存在少数的失败案例。意大利伦巴迪地区医药产业集群的教训值得我们在发展具有本国特色医药产业集群过程中吸取。意大利以米兰为中心的伦巴迪地区是意大利生命科学研发最为集中的地区。1979―1996年该地区获得的欧洲专利办公室的专利授权达到整个意大利的43.9%。但该地区最终并未发展成类似美国波士顿“基因城”的明星医药产业集群。除了其研发水平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外,落后的校企关系是其发展的极大阻力。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各高校并没有做好准备与企业相联合,60%以上的高校甚至没有标准的成果转化合同,造成两者间联系多在个人之间而不是机构之间[7]。知识无法转化成产品成为该地区未发展成医药产业集群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以便将知识现实化、具体化成相应产品投入市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3依据国情量体裁衣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人口、经济等方面情况相似。印度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在技术不如欧美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印度医药产业集群以仿制药品,接受外包和委托加工为主。据其海关统计显示,印度每年出口的药品大部分为非专利药,2000年其非专利药出口额已达16亿美元,而大批即将到期的专利更为印度医药产业集群此种发展方式提供了新契机[3]。接受委托加工可于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制药技术,在仿制的基础上求创新,求突破,有利于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印度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并不盲目,其更注重来自于与自己国家文化联系紧密地区的投资。此举大大减轻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并加强了国家和国家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据国情量体裁衣依然可以找到适合本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
3结论
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给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其益。如,欧美,印度。但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等不利因素,因而要想做成真正明星医药产业集群获得相应经济利益需要的不仅是一流的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及强大的资金支持,更需要依据国情量体裁衣做好相应的规划。现今,如何合理借鉴别国发展经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同时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晋之,徐怀伏.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策略初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6(10):151-152.
[2]连桂玉,杨莉,陈玉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8).
[3]王少礼.印度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可资借鉴[J].中国药业,2006,15(5):40-41.
[4]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132-135.
[5]王芳,曹阳,张文杰.美国加州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及借鉴意义[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10):53-59.
[6]马超,王金辉.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医药产业集群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7(2):117-120.
产业竞争力代表某区域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而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力形成的源泉和动力。本文通过建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经统计测试软件计算,得出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31各省区市的排序及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并针对提升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的定义(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指人们在新产品开发或老产品改进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工艺、工具或装备的过程,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或具有潜在的长远的经济效益,通常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工艺)创新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创造性地运用其在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过程,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具有潜在的长远的经济效益,通常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国内外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斯切尔(Scherer,1992)认为,技术创新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加拿大的Depress二教授用8个指标来比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创新资本投入/销售收入、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销售人数、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企业的创新倾向;清华大学傅家骥等人从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不同侧面以R&D投入量、专利统计量、新产品有关指标量等作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中国人民大学赵彦云等人提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OO R&D总支出,R&D支出增长率,R&D支出/销售额。②直接R&D总人员,直接R&D总人员/员工总数,员工受教育程度构成。③专利数,产业申请专利数年均增长速度。④新产品销售所占比重,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数,劳动生产率。
结合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规范及统计指标分布,本文以国内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生物医药产业(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生产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为1级指标,以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机构数量、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R&D人员全时当量等12个统计数据为2级指标,建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 31个省区市技术创新能力数据分析与结果
定量指标数据来自2013年全国31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的相关统计数据,见表3,检测工具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19.0。首先对各1级指标项下的四个2级指标进行IMO样品测度和巴莱特球形检验,以判断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检测结果显示3个1级指标的IMO均在0.70.8之间,球形检验均小于0.05,适合作因子分析。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因子检测
3 分析与讨论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湖北。辽宁排在19位,与排名第一的山东相比差距巨大,科研机构数量相差5倍,科研投入相差10余倍。技术创新生产能力方面,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河南。辽宁排在第13位,与山东相比生物医药产业资产总额及关键设备仪器投入相差近10倍。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天津。辽宁排在第18位,在东北三省中排位第2,与山东相比新产品收入、数量相差甚大。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12个2级指标综合分析,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天津、吉林、河南、河北、湖南,辽宁排在全国的18位,在东北三省的最后。
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持续上涨,人工成本逐年上升,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药品价格下降和抗生素等部分药品使用受限等因素,压缩了企业的利润;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GMP)的实施,快速拉高行业门槛,行业洗牌不可避免。我国生物医药领域风险投资状况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领先,研发是创新的基础,增强自主创新的新药研发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新药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而同时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所带来的创新产品的高额利润也可给予风险投资丰厚的回报,这就为生物医药产业与风险投资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近几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众多风险机构投资布局的重要领域。
20l0年上中国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获得的PEzve投资额为13.0365亿美元;20H年上半年获得的PE/vC投资额为33.01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下半年投资额为8.3496亿美元;2012上半年获得的投资额为9.5854亿美元。中关村发展集团以PE、vC等方式不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n年的项目投资额达l亿;九鼎投资以3400万元投资奇力制药,继而对山西普德药业完成总额达1.1亿元的投资,至2012年上半年在生物医药行业已完成40多家企业投资;20l2年5月,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注资投入牙科医疗器械企业一一时代天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华平在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包括哈药集团和乐普医疗等;全球制药企业美国礼来公司2007年成立的专注于亚洲特别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2012年6月对南通联亚药业有限公司进行第二轮增资2000万美元,目前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投资规模已逾60(川万美元,投资项目涉及医药生产、流通等多个领域;20l2年8月,启明创投投资700万美元的cRO公司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创业板,募资总额5.08亿元,市盈率44.05倍;2012年9月,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联合江苏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及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首支科技领域的生物医药专业性风险投资资金一一江苏科泉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牵手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共同发展。
生物医药行业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如此青睐,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低迷期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抗危机产业出现的相对溢价。目前中国A股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在40倍左右,高于A股整体市盈率。创业板是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渠道,2011年18家生物企业成功登陆创业板,当年占比达到64%。但生物医药行业的最大变数来自政策,几乎每隔两三年就有变动,应注意估值调整的风险,对于以15倍以上甚至接近20倍市盈率投资生物医药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应认真考虑将来的退出风险和效益。
生物医药领城风险投资热点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各子行业中,其中以下几大热点尤为引人注目,将成为风险投资未来重点追逐领域:
一是生物制药领域。随着化学制药研发遇到瓶颈和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生物制药已成为医药产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全球生物制药年复合增速高达21.6%,约为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近10倍。我国生物制药与国外差距不大,目前发展迅速,工业产值每四年翻一番,销售利润率高于医药产业其他子行业。随着“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的启动,生物研发加速和医药内需扩大,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将保持快速的发展和良好的盈利能力。在生物制药领域,疫苗、抗体以及基因工程药物,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风险投资关注的三大热点。针对传染病带来的安全问题,疫苗是国家支持的重点品种,新型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是未来发展方向;单克隆抗体是具有高度靶向性的“生物导弹”,在肿瘤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突出优势,具有最高的成长性、市场潜力;以EPO、重组胰岛素、重组干扰素、重组生长激素和凝血因子等品种为主的基因工程药物具有其他药物无法取代的疗效,并且加速向长效蛋白进发,市场空间巨大。
二是医疗器械领域。由于医疗器械领域相对于制药领域的运作周期较短、资金需求量较少、市场利润较高,更符合风险投资运作特点,因而得到风险投资的更多关注。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步向高端化、信息化、多功能化等方面转化,家用医疗产品、基层社区医疗产品和进口医疗器械替代产品有很大的潜力,成为资本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理想切入点,尤其是与IT行业关系密切的医疗设备、医院信息化技术以及保健器械、微创医械、器官移植和辅助医械等行业。
三是医药服务外包领域。中国是新兴医药市场中外包服务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在某些领域雄厚的科技基“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进入整体提升和集群发展阶段,生物医药市场需求将强劲增长.为风险投资带来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和发展机遇,而风险投资的介入,必将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雄厚的资本支撑。但由于生物医药的科技含量高、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需要我们的风险投资家具有敏锐的眼光、专业的素质和严格的管理,促进创新链条和资本链条的对接,协助企业提升创新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提供上市支持,培育企业快速壮大,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推进动力。
作者:张澄洪吴磊吕雅娜单位: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关键词 医药 产业集群 产业链 企业合作 合作形态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7-0037-04
产业集群作为介于纯市场与科层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模式,有其自身的竞争优势,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研究的热点和各级政府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的新思维。近年来,随着国家将生物医药产业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出现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热潮,全国有80多个地区提出建设医药科技园(生物谷、药谷),同时各地也纷纷出现医药企业的自发集聚。医药产业集群内,基于产业链层面的各要素通过互动降低成本并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从而提升集群可持续的发展优势,这是医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原因,而集群内企业产业链上的合作是集群内部要素互动的重要一环,是提升集群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 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方式
1.1 医药产业集群的内涵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互相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参考现有学者对于医药产业集群的研究,医药产业集群可以理解为:医药产业集群是一批既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医药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为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一种联盟体[1]。医药产业集群的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强政府监管的特征(表1),促使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从而可以很好地利用集群效应以取得竞争力。
1.2 医药产业集群中产业链视角的企业合作方式
从整个医药产业出发,集群内企业互动主要体现在研发合作、生产合作、流通合作和资金合作等环节。除了这4类主要的合作方式,集群的合作还包括医药企业进行厂房等基础性建设合作;企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合作等其他合作形式。这些合作与一般集群内的企业合作共性较大,故不做深入分析,本文主要对前述4种主要合作方式进行阐述。
1)研发合作。医药产业集群中研发合作形式主要有医药企业之间、医药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医药企业与科研院所等组织,进行联合研发和技术创新。研发合作能够集聚各种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主体的资源优势,可以快速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美国9大生物医药集群都以高水平研发机构的集聚为其集群基础。
2)生产合作。医药企业之间的生产合作是在进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通过委托生产,借助被委托生产企业的规模优势,从而降低了原料和药品的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的医药产业集群布局中,污染较大的原料药企业往往并不被集群纳入,集群内的生产企业通过抱团向原料药企业谈判,降低原料成本,同时也通过摒弃高污染的原料药企业完成了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3)流通合作。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流通合作模式主要有建立区域品牌模式和渠道共享模式。建立区域品牌是指多个具有关联性的品牌组成品牌联盟,相互配合从而促进各自品牌价值的提高。渠道共享模式对集群内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通过建立深层次和多方位的合作网络,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资源销售效率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集群的竞争优势[2]。如泰州中国医药城内的10多家药品流通企业,共用园区建立的华为药品流通平台,流通企业的药品委托华为平台储存、配送,大大节省了流通企业的储运及基础设施成本。
4)资金合作。由于医药产业集群内中小型医药企业数量多,而且医药行业的门槛高、风险大,所以近年来资金合作在目前的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活动中显得很活跃,有数据表明,2009年在我国医药行业的风险投资方面,共发生投融资事件45起,其中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产业[3]。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因为风险资金的注入,也产生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吴晓隽等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研究也指出,旧金山能成为和波士顿齐名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领导者,关键就是依赖集聚于该地区的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4]。
2 产业集群中基于产业链层面的企业合作特点
2.1 研发合作的特点
第一,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研发合作行为对于集群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研发合作可以增强集群内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使研发企业或科研院所和高校突破技术领域的瓶颈,从而增强集群和医药企业的竞争力。第二,在研发合作活动中,个体的效用函数取决于个体行动和他人行动选择的共同结果,这导致合作体中的成员会存在“搭便车”的动机[5]。
2.2 生产合作的特点
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可以依赖自身生产灵活和转产容易的优势,随着专业化分工的进程在不断深化,可以与大型的医药企业开展生产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中小型医药企业可以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可以成为推动集群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目前我国医药产业集群中专业化分工不合理,存在产业链同化现象,不能很好地利用协同合作效应,产生恶性的价格竞争,降低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3 流通合作的特点
集群中医药企业之间进行流通合作,第一,共享渠道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同时管理成本也得到降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第二,共享渠道模式中,医药企业之间可以共用仓储设施,共用仓储带来的对仓储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会促进仓储技术的发展。集群中的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区域品牌模式,在集群内部形成网络效应,可以分摊品牌推销的费用,节省成本,企业还可以联合推出各自的品牌,避免了单兵作战的资金壁垒。而依托于企业集聚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以及仓储设施共用等方面的合作还需要集群规划者和管理者的协调与干预,以及药监等政府部门的支持。
2.4 资金合作的特点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集群内的资金合作活动很活跃,而且形式多样。集群内的企业为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风险投资的特性又决定了生物医药产业是其投资的宠儿,双方通过资金合作,可以取得各自的利益。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所以目前集群内的资金合作活动非常活跃。资金合作的形式多样表现在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等股权或不等股权合资成立新实体;企业之间也可以不成立新实体,而是通过参股的形式进行资金合作。医药制造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产权交替频繁的出现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的风险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方式及特点总结于表2。
3 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各类形态的企业合作互动对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我国医药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阶段,集群中企业合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3.1 产学研结合松散,研发中介组织缺乏
我国医药产业集群中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对创新的认识不够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集群内的产学研结合松散,停留于表面,形式化、短期化和层次低的问题比较严重。再者,集群中的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存在“搭便车”的行为,国内学者呼吁要在集群内建立共性技术的服务组织,但是在集群内虽然有像CRO等研发中介组织的存在,但却数量缺乏,所影响到的企业也很少。
3.2 集群内企业分工不合理,存在产业链同化现象
我国的医药企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大企业偏少,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大、中、小企业之间基本没有建立起经济学家所说的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没有形成。集群内生产仿制药企业的数量众多,这会导致医药企业的产品同化,失去市场竞争力。
3.3 流通的集群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在药品流通环节,我国现阶段的医药产业集群尚没有充分发挥集聚的优势,集群内集中生产的药品仍然通过集群内外较为松散的流通企业配送出去,依托于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案例并不多见,集群优势在流通环节上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3.4 集群内医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处在起步阶段,资金需求量非常大,医药企业的短期资金缺口大,流动资金相对缺乏;我国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资料显示,在我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成果转化的资金主要靠自筹的约占60.9%,国家科技计划贷款占33.3%,风险投资仅占5.58%[6]。
4 对促进医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的建议
4.1 加强产学研结合,注重公共创新平台建设
集群应积极鼓励科研组织和高校入驻园区,将医药科研组织和医药类院校中的研发中心与公司相对剥离出来,吸引政府、高校以及风险投资等,成立有独立产权的高新医药企业,从而带动集群的创新能力,带动集群发展[7]。目前,我国医药集群内中小型企业偏多,不热衷于研发活动,往往采取“搭便车”的行为,这对于有自主创新的医药企业和进行研发合作的企业会带来威胁,所以集群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建设公共创新平台,以推动产学研的顺利进行。此外,政府在制定研发政策时,要能够积极引导中小型医药企业进行研发,还要保证研发成果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
4.2 加强宏观统筹,促进已有的医药产业集群升级
国家应制定中长期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医药产业集群的布局进行宏观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恶性竞争;地方进行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时,要突出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建设合理的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在集群内部,要考虑医药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选择合适的企业入驻,整合结构完整的产业链,促进集群发展。发展医药产业集群,要优先引导和扶持那些已有的医药产业集群,让其实现创新升级,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4.3 加强渠道管理,发挥集中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中心
集群的规划和管理者(或专门的第三方组织流通企业协会等)应当利用集群生产集中的优势,积极依托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代药品物流配送中心,集群药品的规模配送出集群外也有利于集群品牌效应的提升。而正如前文所述,大型的现代药品物流中心不仅能够带动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与销售覆盖,也能促进集群内小型药品流通企业的快速成长,这也符合国家医药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集群内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政府部门及监管部分的通力合作。
4.4 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风险投资
我国医药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在科研、流通、生产等领域与国外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平台,不断引入外资。国内还可以发展债券市场,对集群内实力较强的医药企业进行扶持,让其可以进行负债经营。现在风险投资公司倾向于给医药融资企业提供资金,还可以给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企业管理咨询和市场策划等方面的支持,给企业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并且风险投资可以促进医药企业研发成功实现产业化的转化。集群要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支持集群内医药企业进入国内外金融机构和股票市场进行融资。
参考文献
[1] 褚淑贞, 沈念伍. 我国医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J]. 健康中国, 2011, (6): 16-18.
[2] 赵浩兴, 刘俊涛.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合作营销模式探讨——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为例[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8, 19(4): 41-45.
[3] Baker M, Jeffrey W. Market timing and capital structure[J]. J Fin, 2002, 57(1): 1-32.
[4] 吴晓隽, 高汝熹, 杨舟.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1):132-135.
[5] 王星, 王雷. 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研发的引导机制研究[J]. 经济论坛, 2008(4): 8-10.
[6] Branstetter LG, Sakakibara M. When do research consortia work well and why? Evidence from Japanese panel data[J]. Am Econ Rev, 2002, 92(1):143–159.
(一)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西部科技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2.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顺利推进。筛选确定了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等30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各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强化规划引导,突出企业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深化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着眼建成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编制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方案》,明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及区域定位,确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培育企业。
2.重点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筛选确定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及系统产业化、超微型基站等47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时跟踪和督促检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各项目按计划加快推进。
3.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编制实施《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加强了川产道地药材研究与开发等8个重点项目建设,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建设,总投资达7.39亿元的康弘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式启动。
4.企业科技服务工作效果显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工作深入开展,494家企业已被省上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公示;会同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局认定52个市自主创新产品,推动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
(三)深化科技富民推进行动,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增强
比尔・盖茨的预言不无道理。2010年5月6日,中国首富易主为一家生物医药公司――海普瑞(002399SZ)实际控制人李锂。
据资料显示,全球生物技术药品市场1996年为127亿美元,1997年约为146亿美元,且每年以超过lO%的速度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MF)负责人预测,到2012年全球抗癌药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15%,仅抗肿瘤药物市场销售总额就将达到80GT,美元左右。
就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而言,截至目前,虽然生物制药板块指数从年初至今已累计下跌16.09%,PE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已从最高位溢价率的237%(2010年11月)跌落,但目前溢价率仍在190%左右。
中投顾问最近预测显示,预计“十二五”期间,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项目将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而“十二五”规划对于重大创新药开发的资金扶持规模预计将从“十一五”时期的66亿元扩大到105亿元。
种种迹象都表明,生物医药发展迅速且前景广阔。
2011年6月26日,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在“2011年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透露:2010年中国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抗生素、疫苗、有机酸、氨基酸等多种生物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十二五”时期,科技部将发挥“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3个重大专项的引领作用,加速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并且《生物医药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在中秋过后出台,此次规划将会在产业发展方向和财政支持上给予更明确的扶持,产业将迎来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
如此可见,作为“十二五”振兴中“七剑下天山”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已从幕后走向台前。但对于中国生物医药来说,机遇与挑战同在,落后与先进并存是目前行业现状。但制约其行业发展的瓶颈都有哪些?行业战略如何制定?中国生物医药路在何方?“年轻”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面临抉择。
抢螃蟹时代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70年代初才开始将DN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而且最初理论层面较多,进入产业还未成形。”军事医科院五所病毒研究室主任秦鄂德教授向《环球财经》记者分析说,生物医药行业的特性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起步晚是中国生物医药的短板。但未来随着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药的需求合力未来生物制药行业产值会保持每年至少20%的增长。
“从大环境上讲,生物医药产业同汽车、通讯、电子产业相比相对落后,占GDP的比重和国民医疗消费水平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但从另一方面说发展的空间大,国外看重的就是我国人均医药消费。”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楼小强向记者表述了几乎相同的观点。
由此可见,由于医疗消费的刚需和市场的广阔,中国将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据了解,目前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和相关产品的公司、大学和科研院所有600余家,其中注册的生物医药公司有200余家,具备生产能力的有60余家,其中40多家已取得生产基因工程药物试产或生产批文,并形成了上海张江、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南北双雄”基地。
截至目前,以国农科技(000004SZ)、一致药业(000028szl、海王生物(000078SZ)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就有上百家。
除了国内企业的集中发力,随着我国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公司纷纷通过直接出口药品、独资办厂、合资控股等多种方式,“进军”我国医药市场。
继在中国开展“生产转移”后,又开始“研发试水”,国外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转移其研发业务。CRO(药品研发外包服务)的“东进大潮”则是入主中国市场最为激烈和最为鲜明的例证。
研发外包业务典型的代表企业有瑞士罗氏制药公司(VTXROG)、德国拜耳公司(XEBAE)、美国强生(NYSE:JNJ)、瑞典阿斯利康(LSE:AEN)、丹麦诺和诺德(NYSE:NVO)和英国葛兰素史克(LSE:GSK)等。
在生物医药临床领域,进入中国的国际制药企业基本上都会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一些国际制药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就会承担相应的临床研究工作,如美国辉瑞公司(NYSE:PFE)和美国惠氏(NYSE:WYE)等。
2004年,诺华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合作研发模式是技术、资源共享模式。上海药物研究所从药用植物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天然成分,经诺华公司筛选,发现十几种活性物质可进一步研究开发。同年底双方又共同签署了第二轮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
无独有偶。2007年8月美国礼来与和黄医药签署合作协议,开发癌症及炎症性疾病中多靶点药物,金额高达1亿美元,创国内之最。2008年11月,双方在新药研发方面再一次签署了高规格共同开发与合作计划。根据协议,礼来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与和黄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新型的癌症药物靶点新药。美国礼来、辉瑞等与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建立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新型药物研发合作模式进入中国。
2011年9月22日,美国施瑞科技公司与炎黄光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3亿元,就组建“生物医药研发及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
至此,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掺杂了国内企业、外资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并举的局面业已形成,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生机凸显。
仿制乱象
可一边是“攻城略地”的红红火火,一边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考量中国生物医药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仿制还是原创。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普遍偏低,最明显的劣势就是我国的药企缺乏长期研发高投入的实力。中国目前每年审批的药品数量中90%是改剂型和仿制药,创新药比例偏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所研究员杭长寿告诉《环球财经》记者,中国生物医药目前的现状是仿制占据市场主要地位。截至目前国内未研发出一个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化学新药。同样,拥有天然优势的被誉为“国粹”的中药,至今也没有一个产品畅销欧美。
“国外研制一个新药需要5~8年的时问,平均花费3亿美元,而我国仿制
一个新药只需几百万元人民币,S年左右时间;再加上生物药品的附加值相当高,如PCP,诊断试剂成本仅十几元,但市场上却卖到100多元,因此许多企业(包括非制药类企业)纷纷上马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同一种产品多家生产的重复现象。比如干扰素,生产企业20多家,EPO有10多家,白介素10家左右,盲目的重复生产将有可能导致恶性竞争。”行业人士马良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基因工程药物大多数是仿制而来,成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
记者通过查询资料验证了马良的说法。据资料查证,目前中国生物技术制药公司虽然已有200多家,但真正取得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文号的不足30家。1998年只有2家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销售过千万的厂商仅有10多家,其余各公司的销售额在几百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各种干扰素加起来的销售额不过5亿元左右。全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公司总销售额不及美国或日本1家中等公司的年产值。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炸弹式’的创新药物,一直是困扰着中国生物医药的弊病。没有形成自己的专利,利润很大一部分空间被国外企业拿走了。”杭长寿研究员说,创新能力缺乏制约了国内医药工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下游深加工领域的延伸。很多药物品种是低水平重复,一个仿制药物或制剂有几十家、上百家企业竟相申报,无序竞争造成了仿制药厂利润低下,缺乏竞争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已批准上市的13类2S种380多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只有6类9种20多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高新区生物医药产值最高的前15家企业,2010年生物医药产值合计仅为3561亿元。
可缘何仿制药成为市场主力呢?“控制正在上升的医疗保健支出是管理者和立法机构促进生物仿制药使用最根本的动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都普遍认同的观点。
生物仿制药被政府和医患双方接受将是对小分子仿制药的一种映射控,生物仿制药在诸如德国、英国和美国之类的成熟的仿制药市场的接受程度将很大。尽管人们对生物仿制药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争议,但是由于生物仿制药具有降低医疗保健费用的潜力,因此诸如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正在积极推动生物仿制药的立法。
可仿制给行业带来的伤害却远远大于其“合理”的存在,这点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国内生产的大部分基因工程药物都是模仿而来,这将潜伏着巨大的危机。一方面产品不可能出口,只能内销。另一方面,仿制生产国外专利产品的做法将受到限制,一些产品的生产甚至可能会遇到产权纠纷的问题。”马良向《环球财经》表述了他的担忧。国外大型制药企业早已虎视眈眈,瞄准国内最大的企业下手,如果败诉,则损失最大的是生产企业。如某药业投资约1亿元,发展分泌型人生长激素,产品还没有上市就被美国列入为起讼的黑名单。
“其实仿制之所以兴起和行业性质有关,除了研发成本,国内药企缺乏长期研发高投入的实力,对新药研发的意识还没有到战略高度,毕竟这个行业投入和回报不是短期行为。”楼小强强调说,对药品研发的意义认识不足和缺乏创新意识是造成研发无力的根源。
“生物仿制药公司必须与专利药企业,还有医疗保健提供者、甚至患者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杀出一条血路。对于生物仿制药公司来说,策略必须是直接针对与专利药公司有关的。但是传统的仿制药公司并不擅长新兴市场的销售和促销,因此,仿制药公司将面临实实在在的挑战。”杭长寿也如此向《环球财经》记者坦言。
“桥头堡”的瓶颈
“从全球看,生物制药业竞争的焦点主要是新药的开发能力和药品营销,市场是生物医药的‘桥头堡’。抢注新药证书、抢占市场占有率是开发技术转化为产品时的关键,也是不同开发商激烈竞争的目标,若被别人优先拿到药证或抢占市场,也会前功尽弃。”楼小强一语蔽之。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5%,到2000年总产值达到54~72亿元人民币,利润达16~26亿元人民币。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潜力诱人,市场扩容速度较快,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也是看好中国生物医药的广阔市场。“默克选择与先声药业建立合资公司,一方面是因为双方的业务有契合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先声药业积累了不少市场渠道与政府关系,而且先声药业也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是外资企业最青睐的地方,有了这些关系和渠道,外资药企进入国内市场也会更加顺畅,这也是外资药企进入中国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告诉《环球财经》记者。
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市场大是利好,但制约中国生物医药的瓶颈又是什么呢?
“药企和研发的脱节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根本的话语权在于平台和市场,目前研发的落后使得国内医药无法同进口药相抗衡。问题是我们很多的医药消费都是被国外医药公司控制的,新药都是国外研发的。”楼小强告诉记者,就生物医药研发领域而言,专业的研发配合药企对市场、营销、渠道的优势,产业链才是完整的。但研发外包给国外企业做代工是目前的主要形式,国内没有形成研发企业和药企的对接。
“由于我国生物医药科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1998年整个行业投资才40多亿元,仅相当于美国生物医药公司开发一种新药的投入),实验室装备落后,直接制约了科研机构开发新药的能力。同时生产厂家只想坐享其成,不重视研究开发的投入,不重视培养新药的自主开发能力。”行业人士张斌证实了这一说法。
“其实药企也有难处,生物医药的高成本特性是企业顾虑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研发水平除了化学合成具有优势外,在研发的其他领域相对薄弱,企业为风险考虑也无可厚非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张姓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向《环球财经》记者坦言道。
其实说来,他的担心不无道理,理由很简单。中国CRO企业的订单主要来自欧美药企,化学合成是中国大多数CRO的优势,而国外大牌CRO则把控着后期临床。决定权不在一切都是空谈。
除了企业间的错位,资金的短缺和资本的滞后成为阻碍生物医药的又一难题。
“我国生物医药科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中试环节薄弱,生物和现代医药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所用的发酵、细胞培养及各种介质、仪器依靠进口,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史晋海向记者坦言。
“其实创新药怎么做?以前政府部门出钱,但资金都流到科研院校,这种方式就值得思考,因为学术界和
工业界是有距离的。学术界关注研发理论,但工业界考量的是市场。”楼小强直言到,生物医药行业需要政府、资本、企业的合力,只有产业链打通了行业才能有序发展。
不过可喜的是,2010年2月8日,在北京银行与北京市科委“全面推动‘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北京银行表示向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提供50亿元人民币专项授信额度。并现场向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及康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发放共计9600万元贷款。
变革立身
瓶颈存在,但行业必须发展。随着主要医药市场国家不断推进的医疗卫生改革、医学模式由晚期治疗向早期预防的转变、生命科学领域技术的新突破,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变革势在必行。
原国家医药管理总局计划司司长韩立新指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医药工业设计参照的是原苏联的模式,而原苏联并没有施行GMP;改革开放后医药界引进外资,自然就引入了GMP。而除GMP之外,国外制药业有关环保、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的标准也是由合资企业引入中国的。外资的进入实际上推动了我国医药工程设计与国际接轨,这也是合资企业在引入资金、引入产品与技术之外所做的不容忽视的贡献。
由此可见,引入外资和中外合作模式显然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首选。
“合资企业和品牌合作是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日本的制药企业也是这样的模式,开始也做仿制药,然后合资,最后是自己的品牌。还有一个模式是同归国的制药企业合作。”楼小强告诉《环球财经》记者。
不过目前随着生物医药的发展,从政策层面对行业的振兴和规划也已提上日程。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向记者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出现四大变化。首先,创新能力将有突破性进展,25个创新药有望投产;其次,国际化进程将加快,制剂实现向欧、美、日市场大量销售;第三,质量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第四,一批企业实现转型。
同时,科技部也围绕改善民生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需求,结合现有的基础,制定生物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统筹今后5年生物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发展,推动中国生物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发展。
一是着力增强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培育生物技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生物技术领域研究资源的开发和共享。通过政产学研用联盟等多种途径,促进具有优势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企业,加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是充分发挥国家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加速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加强技术集成示范,加速培育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等产业。 三是以落实国家人才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强生物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国家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加强生物技术人力资源的开发,注重人才培养,吸引和凝聚一大批国际一流生物科技领域研究和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