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

时间:2023-09-07 17:4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建议

第1篇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部分会计存在失真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并导致财政收入减少。第一,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部分事业单位核算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存在着少填、漏填、不填的现象,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第二,原始凭证存在虚假现象,虽然表面上看符合规定要求,时有发生违规编制虚假的自制原始凭证的情况,实际上存在很大人为因素,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第三,账簿设置书写不规范,有的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个别单位不设置总账,没有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影响了各明细账的核对。

2.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全

很多部门和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各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财务监督机制,存在着不健全的现象,不能真正按规定制度办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赊账过多、过滥,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忽视了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给单位财务核算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3.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对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单位领导的随意性,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高,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财务知识贫乏,也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陷入困境,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效率。

二、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对策

1.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关键部分是会计基础工作。《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九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杜绝原始凭证弄虚作假,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是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关键,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应规范化记账凭证和账簿的书写,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以便于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

2.建立严格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当前的形式及本单位的具体实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绩效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为了让事业单位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要求进行核算,事业单位也要转变治理观念,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制度,明确规定财政资金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相关业务,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核算的经济业务和注意事项,明确规定财产的审批、现金的管理、审批权限的分配、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在财务制度中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进行相关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绩效评价制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加大会计监督检查

对事业单位而言,应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加强内部控制、外部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传统的会计监督手段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现在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这样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完整,以保证会计监督的针对性更强。事业单位要想搞好财会工作,就应该加强和社会、国家监督部门的合作,严格执行编制的预算,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检查形成合力,有效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才能达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定期的监督检查。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包括基础工作是否规范、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得到发挥。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一项综合工程,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事业单位的预算,不断地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强化会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改进和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及时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完善事业单位的收支核算体系,完善预算管理与编制制度,真正将建设业务纳入企事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提出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作者:汪艺君 单位:江西省水文局

参考文献:

[1]李津庆.浅谈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J].学周刊,2011,(35).

第2篇

引言

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经济市场的复杂及瞬息万变,我国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也愈发的多变且难以应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也难以避免的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企业应重视此类问题的解决。

企业会计核算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良好运转,使企业会计得到良好的、严密的监督,从而推进经济的发展。笔者主要通过对电力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提高和完善的建议两方面着手分析,对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剖析及对策这一议题予以研讨。

一、电力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性

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企业在会计人员以及会计部门的设置方面存在非常多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会计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确,层级设置不够科学,且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未切实按照我国会计相关法规的规定进行设置,而是仅仅根据企业自身的大致需求进行设岗,此种做法导致后续工作中极易出现工作内容重合以及冲突现象的发生,且各岗位之间不存在相互监督的关系;其二,很多企业在会计账目建立和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不规范问题,甚至部分企业没有企业账目,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经常出现问题,难以有效的加以解决,无法发挥会计核算应有的作用,甚至出现一系列的违规行为。

2.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健全

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不全面性。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进行自我调整,可以通过核算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顺利展开,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科学制定,以此尽快达到企业的目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当多的企业长期忽略会计内部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并未尽快建立企业的控制监督体系,使得企业会计工作得到不到应有的规范和保护,从而使得企业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导致企业经营能力的下降。企业不仅应在生产经营活动结束后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也应进行及时的监督和监控,以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在企业进行会计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无法独立的进行审计工作,高层领导经常会对审计工作进行干预,有可能导致审计的不准确和不完善,最终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

3.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是企业会计工作的直接操作者,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按规定,会计人员应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才能开始进行会计工作,而考取了会计相关的职业证书才能进行相应的更高级别的会计工作。而在企业中,很多从业人员并没有相应的资格证,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企业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优化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结果会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产生影响,不规范的核算工作则会导致不真实会计信息的传递,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性影响。因此,企业应提高自身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最终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保护。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企业要依据有关会计工作的各种法律法规对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并坚持一定的原则,企业在核算时要坚持及时性和客观性这两大基本原则。同时,企业应对会计资料进行妥善的、严谨的保存,提高保护会计资料的意识,做好此类基础性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2.对企业会计工作加强监督和监管

企业应该按照我国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监管,以防止其出现较大的问题和漏洞,同时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和企业相关的经营信息进行管理和保护。在设置具体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时,企业要对会计部门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并以条例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会计问题和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和处理办法也应进行相应的规定,以保证在问题出现时有章可循,各个岗位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互相牵制作用,这样有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充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此外,外部监督机制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要借助外部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身会计工作进行标准化的作业,以便于会计核算工作有序开展。

第3篇

P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会计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在提供社会服务、增进社会福利、加快科教文卫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按其性质和特点划分,可分为纯社会公共服务性单位和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单位两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按照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原则,记录和反映各类经济业务在会计年度内的实际发生情况,能够为财会工作人员编制预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衡量预算执行效果的标尺之一。其会计核算特点如下:一是由于单位运营资金主要由国家直接拨入,其支出由国家预算支出控制,主要体现公益性,但部分单位也具有一定的盈利性,因此存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及相关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与企业会计核算不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不涉及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等环节,尤其是不包括成本核算,因此,其仅含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及支出五个会计要素。可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侧重于对资金流入、流出的监管。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会计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会计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提炼财务数据、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基础和方式。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已实现电算化,能够客观反映单位日常经营运作情况,这是其开展财务分析等活动的基本条件,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财务分析报告等的实效性和客观性是建立在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完整、及时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确保财务信息量化分析的准确性。可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进行资金运作以及财务分析的前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另一方面,会计核算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全面预算,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管理、项目开发等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验证其是否有效利用国有资源的重要手段。做好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能够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单位实施全面预算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检验财务预算执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此外,通过对会计报表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提高其财务管理效率,更加精准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情况。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存问题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仍不够规范,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管理效率。一是不重视基础会计信息的填写。会计核算人员往往未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填写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漏填、错填,甚至不填等问题的出现。如原始凭证上不填写开票日期,在客户名称填写上字迹潦草不易于辨认等;二是支出款项时对原始凭证把关不严格,审核不认真。如一些原始凭证上只有负责人的签字而缺少经办人的签字,有的原始单据上甚至没有财务专用章。上述不规范事项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管理者决策判断的准确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物资管理与核算不完善

尽管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引入了“折旧”因素,但在物资的台账登记上还不够规范,容易滋生腐败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上,事业单位虽按照新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的耗损,但其未明确折旧计提方法,因而无法客观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由于固定资产种类较多,从采购到报废,使用周期长短各异,耗损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特别是因突发因素或是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贬值,都无法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另外,固定资产报废时,要同时减少固定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基金,使得当前的资产净值与前期相比缺乏可比性,导致固定资产信息失真。

(三)内部控制不到位,影响会计核算

受传统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尽管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但有些却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会计核算管理混乱,也使得会计核算等的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这不利于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不力也会导致诸多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如擅自收费不入账,截留国家资金等问题。此外,由于会计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以及惩罚措施有限,因而无法完全制止会计人员将资金挪作他用等行为,使得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四)会计管理信息化落后,公开信息存隐患

多数事业单位已实现会计电算化,通过财务软件等核算分析工具的应用,可以提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加以分析,但多数分析属于事后结果的分析和研究,难以对会计核算管理事项进行事前分析和事中控制,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尽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解决部分管理难题,但要实现会计管理预估和分析则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事业单位公开信息存隐患,阻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由于事业单位资金多数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在公共事业的投入上需要实现公开和透明。但事业单位在网站中公开的资金使用信息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全面与及时,难免引来质疑,因而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建议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制度 问题 对策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一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他们为了谋取本单位或个人利益,故将部分收入纳入“黑名单”,归己所有。例如,将本来必须作为预算外收入的资金列作“其他应付款项”挂账,而不作为预算外收入,并且他们已经做好被查出后的转移收入上交工作思想,如果未被查出他们就长期讲其放在“其他应付款”这个科目中,供事业单位自主使用或者周转使用。甚至有些事业单位将利用职权代收的相关资金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保留,而不是及时解交,用此手段利用 “其他应付款”这个科目隐留了大量资金,这就严重违反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核算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各种款项。如应付统筹退休金、存入保证金、租人固定资产的租金”相关条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松散,导致跨级核算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首先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一些财务人员缺乏严谨的工作责任心和较强的事业心,工作随意性大。在处理账务时,抱着完成任务或应付的态度。如,①账簿设置不规范,没有依法设账;②部分单位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证书,缺乏较强的专业素质能力,处理账务效率低、缺乏规范性,将原始凭证没有按相关规定填制,甚至有违法使用白条的现象发生。④票据报销不规范,特别是一些单位报销内容填列不完整;⑤一些单位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制定明确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然而在检查时,只是临时拼凑敷衍;⑥一些单位仍沿用传统、老套的、无法适应时展的管理制度;⑦部分单位未办理政府采购手续擅自采购、招待费用过大、未执行收支两线等问题。

三、加强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古话说的好“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人们通过实践鉴定了的真理。会计核算工作亦是如此,只有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用这些科学、合理、严明的规章制度去规范从业人员的言行举止,形成严格管理规章制度。给与那些的违法人员严肃忠告,将他们的违规思想在萌芽时期拔除,防止他们误入歧途。只有设立了严格的规范制度,并严格实行,受管理的人员才会严格遵守。

为了防止一些人“钻空子”,事业单位需不断完善管理,强化管理制度,从各方面对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和掌控,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笔者有两种建议:①事业单位可制定事业单位财产物资登记盘存制度,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在年末、每季、每月时间段来进行实地盘存制,同时,对最终核算的结果进行处理;②是可以制定事业单位内部计划的价格制度,事业单位在对材料、办公用品、设备、存货等进行销售或者购进时,可以采用定额管理制度或采用计划价格管理制度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并在每个月的月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摊。

(二)加强后续的教育培训工作

事业单位需谨慎选拔相关人才,对于一些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或者专业素质不够的会计人员一律不可入用。事业单位要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训,要让会计从业人员熟识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到严格执行和遵守,并对每位会计从业人员严格要求,确保每位会计从业人员对工作能够做到善始善终,有条有序,不断强化和改进,从而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事业单位需加强对报账员及核算中心会计人员队伍的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要从法律意识、思想道德、专业知识,行政事业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使他们明确了解和掌握《会计法》、《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财政会计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执行能力培训、预算、决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警示教育等的培训。从而提高本单位财政预算、决算的标准度,使预算能充分满足单位的经济活动要求,促使会计工作的公正、廉洁、高效等优势力量稳步持前发展。

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质量,事业单位首先需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规范化管理。其次,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定期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训,要让会计从业人员熟识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到严格执行和遵守。对每位成员严格要求,确保每位会计从业人员对工作能够做到善始善终,有条有序,效率不断上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动力和竞争力,使他们不断进行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从而不断创新和健康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康碧琼.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1,01.

[2]郭俊平.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3]冷湘.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的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4]马冬梅.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07.

[5]刘华强.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和会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核算 探讨

在我国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因此,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显得日益重要。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不完善及制定的制度不能有效执行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出现会计核算问题的重要原因。①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有些企业负责人为了维护企业或自己的利益,做假账,虚假的财务信息;②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薄弱,并没有制定有效的完善制度,管理条例也不够清楚明确;③中小企业缺少定期的财务会计工作监察,有关部门不能合法履行监督职责。

(二)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比较匮乏,现有的人才队伍参差不齐,会计业务素质较低。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甚至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无证上岗;也有些中小企业没有设置相应的会计部门或设置的会计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企业部门内部存在着职责不分、层次不清等现象,致使会计核算的效率低下。很多中小企业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会计水平较低,同时,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因为考虑企业规模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很少选择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很难招聘到业务突出、能力强的会计人员。除此之外,企业很少对公司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致使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知识比较落后,很难与时俱进,对新时期的会计核算的能力要求适应性较差。

(三)中小企业建账不规范

中小企业中存在着建账不规范,有违反规定操作的现象。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省去规范规定的必要操作,简化建账程序,使企业建账不规范、不合法。有些企业为了达到逃税漏税的目的违规操作,擅自修改账面数据;有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比较随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管理落后,很难向外界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核算主体不清,管理模式较为僵化

中小企业一般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就是投资者,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混乱;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较差,思想观念落后,很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观念,没有将会计核算的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

二、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完善,因此,要建立专门应对中小企业现状的法律法规,要有较强的实用性、操作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性,避免出现法律法规的混乱,使会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应严格处理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人严肃处理。

(二)加强对企业会计人才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针对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素质较低的现状,应加强对企业会计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聘选较为优秀的会计人才,对其进行严格的入职培训;对入职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从业人员要具备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同业会计交流会,保证本企业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能跟上时代要求。总之,要尽可能的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

针对中小企业建账不规范,违规操作比较严重等问题,要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会计凭证的监督和控制。规定合理的凭证流转程序;规范会计会计凭证搁置,并进行连续编号;对会计凭证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填制和复核;对虚假的违法的原始凭证应该及时向单位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不真实、不合理的原始凭证不予以接受;对记载不完整、不准确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办理人员补充和改正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组织机构内部人员应明确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审核人员、总账和明细账记录人员、保管人员应分工明确,使企业内部会计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落实岗位责任制。

三、结语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有序管理,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颖梅.小议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

[2]寇海峰.浅谈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82—84

第6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基建项目;会计核算

一、企业大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存现状及问题

现今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发展,基建会计核算的经济环境也变得更为复杂,基建会计核算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是会计科目的设置不规范,没有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二待摊投资核算不规范,影响了新建固定资产的价值的准确性。三是项目成本核算不周全。许多项目在刚开始筹建时,还没落实资金来源就已产生了可行性评估费用、项目勘察费用以及管控费用等。而项目正式实施时,前期费用支出没被列入项目的投资支出中,严重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加强企业大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一)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煤炭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投入与收入差额为主要经济利润。资金流动循环时,科学的会计核算利于流动过程的有效地控。而相对规范可靠的资金流动方式是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加强企业大型会计核算是保障煤炭企业经济利润的有效措施。

(二)利于健全企业制度

企业经济战略的实施依赖于有效的内部管控制度,而会计核算对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基建作为煤炭企业的源头,搞好会计核算工作才能使工程资金最大限度地创造收益价值,不断壮大企业的综合竞实力。故加强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是现代煤炭企业积极面对市场挑战的必然要求。

(三)利于应对市场竞争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完善,煤炭企业必须承受无形的市场竞争压力。想要扩展生存创效空间,企业必须基于基建项目,搞好财务管理工作,创效会计核算方式,有效掌控大型基建项目的成本,以达到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降低企业成本、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煤炭企业应紧抓基建会计核算,为基建项目施行创造有利的竞争条件。

三、加强企业大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的具体举措

(一)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基建期间的会计核算难度很大,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应用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在建工程科目下“设备投资”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都有辅助核算,且对应不同的单项工程名称,需要唯一的编码。但是单项工程分次结算挂账时项目名称有时书写不规范,导致记实不一致。其次,财务人员没有牢固掌握基建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制度,错把不完全相同工程名当成为不同的单项工程,核算时计入不同的辅助核算项,决算时问题颇多。故而财务部门应和工程管理部门统一协商,根据投资核算对各单项工程统一唯一的编码,挂账时明确对应具体的单项工程,以防止工程决算时多支付工程价款。

(二)合理分配待摊投资

待摊支出包括为筹建工程而产生的用地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管理费、应付税金,还有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等等。要注意正确区分为实施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和企业开办费,正确核算该项程的投资成本和当期损益。尤其强调,在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之前产生的开办费,是归集在“长期待摊费用”中的;而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之后,开办费应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视为当期损益。至于分摊待摊的支出,应等在建工程达到预想的在用状态时,具体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并确定待摊支出的分配率,再计算确定已完工的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

(三)严格控制项目的合法性

煤矿项目筹建的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各个项目的合法性,才能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进行正常支出。准备工作必须细致到位,确认可行性,审批的程序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重点防止超前筹资和超前用款。项目申请的过程,按照相关制度,首先进行建议书编制,接着进行可行性论证,书写可行性报告书,报送各级领导审批,之后再送相关部门审批。而后各个部门讨论,综合意见后再由特定人员书写设计任务书,公司领导确认同意后,送交相关部门再次审核,最后才形成最终的设计书。在此过程中,领导设计人员需反复论证,并根据整改各级部门意见,不断优化设计。只有完成规范的项目设计步骤,才能进入项目建设的实施阶段,实施煤矿筹建期笥寸核算和成本管理。此外,财务人员应不断培训学习,熟练掌握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并实时走访调查,增强现场管理,明确工程进度以及资金拨付的实际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以便领导科学决策。

(四)切实行独立核算

独立核算企业应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按期编制并填写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并根据《国有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如实编制基建投资表和资金平衡表,还有待摊投资的明细表等。基建期间依据项目概算,不属于工程支出的费用不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比如买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的费用、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而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等。而在编制资金平衡表时,累计摊销、累计折旧,还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应计入在建工程,这样才能清晰显示项目构成,真实地反映投资完成的额度。

(五)做好筹建期来往账务的管理和控制

基建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投资主体不同,项目管理要求不同,核算要求不同,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也不同。所以,涉及到的来往帐务必须明确签约的具体单位名称,并定期通过相应的“往来款项询证函”彼此签字确认。其次,在完成施工合同签约后,施工的队伍应严格以“项目经理部”的名义做事,详细了解该部门的具体职权,确保合理执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再者,应加快各种管理信息的传递及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管控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光辉.煤炭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相关探讨[J].企业研究.2012(4):89-90

[2]刘少飞.煤炭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初探[J].煤炭经济研究.2011,31(3):71-72

[3]刘新.煤炭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6):228-229

[4]李剑萍.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探究[J].财务会计.2013(3):43-44

第7篇

BOT模式下,垃圾处理企业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难点问题。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以下简称为解释2号)中某些规定较为简单,界限比较模糊,很多方面无明确规定或无操作细则,导致企业对解释2号规定的理解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会计处理,使得会计核算规范较为困难。文章在分析会计核算难点问题的同时,针对规则不严谨方面,提出出台BOT项目会计核算实施细则,规范会计核算方式的对策。

关键词:

BOT模式;垃圾处理企业;会计核算;对策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垃圾激增,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由此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成为较长时间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而BOT(建设——运营——移交)特许权运营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正被我国垃圾处理企业广泛运用。然而由于BOT项目法律关系复杂、特许权期限长,相关规定不够明确,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存在不规范。虽然财政部在2008年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专门针对采用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如何会计核算进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BOT项目的会计核算,但在实务操作中仍遇到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所在单位垃圾处理企业实务操作中常常遇到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BOT模式下垃圾处理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建造期毛利率的确定存在主观判断毛利率作为财务报表分析中一个重要指标,通常能够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经营状况。毛利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由于解释2号对建造期毛利率确认的方法和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公司主要是根据内部专业人员对建设期间的分析、测算来确认毛利率,存在较大主观判断,所以该毛利率的确定是否可以真实反映业务实质存在疑问。

(二)资产确认时点模糊不清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的确认时点应该是试运行期结束且政府批准正式商业运行取得收费权的时点,但该时点在会计实践中以什么为标志难以判断。除此之外,解释2号并未对BOT项目资产确认时点做出明确规定,且政府正式批准文件往往滞后,故此公司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在联动实验结束后试运行3-6个月,就标志着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以此时点确认无形资产。

(三)预计负债难以合理计量解释2号规定,企业将基础设施移交给授予方前,需要对其进行法定义务的改造,使其保持一定的质量或使用状态,在运营期间发生的必要的修理、维护费用,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处理。由于解释2号并没有对此提出明确的计量方法和标准,加上BOT项目年限较长,未来支出不确定性,导致部分企业出于自身利润考虑,利用预计负债的可操作性少确认预计负债来调节利润,甚至部分企业以不能可靠计量为由而不确认预计负债。

(四)特许经营权协议对移交资产范围界定不清大多数特许经营协议仅约定特许期满移交保证垃圾处理企业正常运行的资产,却无约定具体资产范围,如对营运期间增加的办公设备、车辆、食堂建筑等后勤设施以及功能性设备是否移交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直接影响了财务人员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判断。公司现行主要是根据增加的设备是否直接提高生产效率判断,能直接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作为无形资产纳入资产移交范围,不能直接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则作为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

(五)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困难到目前为止,国家税务局对BOT业务尚未出台具体的税收规定,使得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困难;也没有明确规定项目公司如何确定BOT资产的计税基础,造成因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确认缺乏充分的税法依据,导致对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方法不一致。现在项目公司都是将以前按原方法计算的折旧费作为税法认可的扣除额,原折旧费差异与按新会计准则计算的资产摊销费一般形成未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差异转回的时间较长,由此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缺乏充分的税法依据。

二、关于解决会计核算难点的对策探析

针对以上笔者所分析的BOT模式下垃圾处理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难点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探索性建议,希望有助于相关会计核算的规范。

(一)对建造期毛利率确认的方法进行明确规定或给与方向性指导毛利率(Profitmargin)是衡量盈利能力的一个指标,建造期毛利率有一个清晰统一的确认方法对改善会计核算困难方面有重大意义。所以急需对BOT模式下建造期毛利率确认的方法进行统一明确规定,并给与方向性指导,防止企业因控制项目的毛利率而达到自己的财务目的。笔者建议可以统一规定根据近年来行业毛利率水平的中间值结合建造期间的工作量占比来确认BOT模式下垃圾处理企业建造期间的毛利率,增强经济上相似的项目之间的财务可比性。

(二)尽快出台BOT项目会计核算实施细则,明确资产的确认时点目前解释2号不够具体详细,导致会计处理意见不一。这里笔者建议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明确规定资产的确认时点。在签订合同之日确认资产情况,会有高估资产的风险,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由于BOT项目通常有一个比较长的建设期,分期确认资产,同样存在在项目完工之前提前确认资产的情况,也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笔者认为资产应在基础设施建成并验收合格后,可以无条件获得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的权利时确认,但不以取得的法律形式如政府下达的商业运营通知书为依据,而应注重权利取得的实质。

(三)以支出的现值计入“预计负债”,使设备修理费用明朗预计负债的确认和可靠计量是确保垃圾处理项目会计核算规范的重要内容。应尽量准确可靠的计量预计负债,这里笔者建议:首先,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规范预计负债确认的事项。移交前更新改造的具体范围是什么,日常维修的程度和具体费用为多少,定期大修理的费用定位是多少等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其次,对预计发生的支出计量进行规范。因为BOT项目一般年限较长,所以企业对未来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费用不能准确的做出估计。但是获得未来支出的现价还是比较容易的,于是这里可以将支出的现价值当做未来可能的支出进行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未来支出的最佳估计数以该日时点的现价反复复核,使设备修理费用明朗,“预计负债”的计量更简单准确,防范人为操作性。

(四)出台BOT协议外的指导意见,具体规定移交资产范围由于特许经营权协议对经营期满无偿移交资产范围界定不清,导致财务核算不规范。所以笔者认为应尽快出台对特许经营权协议外增加资产的指导意见,对现有政策的漏洞进行修正,具体规定未来无偿移交资产的范围,明确规定对不影响未来运营的资产是否属于移交范围。文章认为可以参考初始价格,计算所使用的总投资概算中包括的资产与特许权协议中规定大修和更新后的资产。对于项目公司因管理需求购置的办公用资产则不包括在内。规范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同时也规范财务对增加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与资产报废等会计处理问题。

(五)细化税法与会计存在的差异问题,使计税基础更为详细面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困难的现象,国家税务机关应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税务规定,细化税法与会计的差异,即细化特许经营资产的计税基础和税前扣除等规定。根据解释2号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指南、配套的税收政策和特许经营权协议的法律政策,为规范会计核算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笔者认为税务机关可以在出台税务规定细则前留一个缓冲期(比如五年),在缓冲期内按原方法计算的折旧费作为税法认可的扣除额,同时其他应纳税金额(如资产摊销费)均按原方法计算,缓冲期后的所有税务事宜按新规定执行。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我国市场的全面发展,垃圾处理企业的BOT模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因此有必要迅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进一步明确BOT项目的具体会计核算,统一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虽然BOT模式下的项目基本都是大型项目,制定准则可能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但是随着业务本身的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进步,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出台专门的准则对此类业务的会计问题加以规范,推进BOT的进一步全面发展。财

参考文献:

[1]许秀枝.市政污水处理BOT项目会计核算主要问题探讨[J].企业研究,2014(07):87.

第8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作用问题措施

会计核算作为管理工具,通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预算定额和定价指标等,履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责任。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从长远来说,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如何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经济管理服务,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就如何发挥会计核算作用有关问题作以探讨,以此希望能对企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作用分析

会计核算往往渗透到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等特点。会计核算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当前不能很好的杜绝员工舞弊行为,会计核算能有效的防止造假行为,能防止虚假信息对经企业济工作带来的危害。进行会计核算,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提高职业素养,认真执行财政法规制度,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杜绝企业造假行为。

2、有利于企业的廉政建设。对单位财物行为进行会计核算,有效地杜绝了滥收乱支,使资金运行更加公开、透明,防止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会计核算,对会计账簿记录,对会计凭证提供的大量、分散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化繁为简、归类整理,以全面地、系统地、连续地反映和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这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4、有利于发现企业经营中发生的问题。通过会计核算,可以总括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明细地了解和掌握各项经济活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情况,收入、费用的发生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等,借以考核企业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成果的好坏,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此外,通过会计核算,可以为股东、投资人及财政、税务、审计机关等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了解、分析、掌握、监督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单位的经营情况提供依据。

二、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我国《会计法》的实施,我国会计人员在发挥会计核算作用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不可否认,我国一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会计核算作用的发挥。

1、会计核算不规范情况普遍。当前我国一些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表现形式很多,主要有:(1)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如设置“提成”科目核算所属企业上交的利润,核算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一些会计人员仍然一些诸如“总收入”、“总支出”科目核算,这些均不符合新会计制度。(2)记账方法不规范。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的记账方法统一于借贷记账法。而在一些会计人员那里,仍然采用“增减记账法”或者“现金收付记账法”,甚至出现采取流水式记账方法,一旦出现差错,很难查找。另外,记账、报表编制不及时,财务信息缺乏时效性。(3)不按规范核算支取现金有些企业会计连最基本的现金出纳制度都不健全,甚至人人都可以收钱,人人都可以花钱,不受任何约束,白条现象严重。另外,还存在错账更正方法不规范、更正不及时的情况。

2、在会计制度建设存在问题。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虽然适应了当时我国经济体制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1993年对《会计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但是很多地方还是罗利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方面,没能进一步研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就会计核算方面来说,《会计法》也没有能很好的引进世界成熟先进的核算方法。国内的具体会计准则在出台和实施方面落后于经济发展,也导致会计核算落后于会计实践发展。因此,现行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管理需要存在很大差距。

3、在会计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一些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严重的制约了会计核算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是:(1)服务意识薄弱。一些会计核算人员机械地为做账而做账,为核算而核算,缺乏为企业服务意识,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2)业务素质不高。一些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处理时,记账错误、计算错误、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等现象时有发生;(3)法律意识不高。一些会计人员对相关财经法规了解甚少,客观上造成单位偷税漏税等违纪问题发生;(4)管理意识淡薄,由于会计人员乏相应的管理知识,不能为所管理的单位在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提出积极的建议等等。这说明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深入,而上述问题的存在,则导致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显薄弱。因此,必须尽快解决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三、进一步发挥企业会计核算作用的措施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会计核算作用的进一步的发挥,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会计实践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发挥企业会计核算作用:

1、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我国会计制度设置已经落后于实践,这是不争的实事,这需要进一步做好制度的建设工作。同时企业应根据本身的特点,依据国家具体会计准则,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流程,确保会计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变动频繁和减少主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同时,要建立健全与会计核算相配套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定额制度、计量制度、内部价格制度、预算制度、经济考核制度等,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有效性。为此,企业要加快信息化进程,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及系统工程建立一个能以最佳方式处理数据资料和达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经济核算体系,为实现管理目标提供有效的保证。

2、进一步做好监督工作。强化监督实现从单纯核算服务型向监督管理型转变。会计既要向核算单位负责,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更要向政府财政和《会计法》负责。核算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掌握企业正常经济活动情况,参与单位的经济决策和预算编制,最大程度地避免核算业务判断上的误区。

3、进一步整合管理技术。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现金流和物流的全过程监控者,应该成为也有条件成为各种管理技术的核心,与其他技术组成一个有机的信息处理体。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已发展为以规划所有资源的信息为基础,保证企业在市场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提出的改善内部和联系外部的新型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的各种技术,其共性就是用记录、收集、整理、计算、分析、总结和控制等办法处理企业运行中各种内外部数据,以达到管理的目的。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规划好这些技术,使管理者在这些管理技术平行活动中完整便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为各种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经营区域的扩大化,企业内外部交易频繁且业务量大,管理活动日趋复杂。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还要成为懂专业、会管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发挥会计核算作用。

当然,进一步发挥会计核算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其他的条件的相互配合,因此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但我们相信,只要实际行动起来,企业会计人员一定能进一步发挥会计核算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 问题 改进措施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好运转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改善社会失业情况以及抑制通货膨胀等都有重要意义。在新世纪中,企业面临来自同行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各种挑战与机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企业应积极面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内涵与意义

1.企业会计核算内涵。企业会计核算又叫会计反映,它是指企业相关会计从业人员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资金活动进行的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所谓的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它的核算方式主要有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会计核算还应履行对即将举行的活动进行合理的预算,并参与重大决策的职能,以此确保活动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

2.企业会计核算意义。企业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中最最基础的工作,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真实与准确性对企业意义非凡,它可以正确反映企业日常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以及企业固定资产的变动趋势等,以便形成更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财务系统。与此同时,企业会计核算的结果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和企业投资者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自身收益情况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企业会计核算界限不明确。确认会计主体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之一,但当前我国许多企业中都出现了企业财产与私人财产界限不明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企业中投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权界限模糊不明所引起的。举例来说,在一些企业中,由于关系使然,一些管理人员的家属会掌管财务方面的工作,这就为家庭财产与企业财产无法分清埋下了重大隐患,导致相关人员在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时将家庭和企业的财产融合一体,使得企业财产发生不必要的流失。长此以往,这种不规范的会计核算方式不仅会使企业资金核算形成很大的问题,并且将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2.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中型企业及大型企业在进行会计从业人员的选定时对素质的重视度较轻,要求不够严格,导致招聘到的很多人员没有达到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他们不仅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并且在工作中态度松懈。即使是录取到素质较高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也因为企业相关部门对人才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并及时组织培训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和完善,使得这些人员的专业水平无法跟上时展的要求。同时也导致了很多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流失,出现跳槽的现象,使得企业失去了职业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

3.企业会计核算监督管理的缺失。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为了对程序进行简化,可能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账户的建立,或者是企业流动资金的核算,这些行为最终将导致账目虚假、混乱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对不同的部门报送不同的会计核算结果,以此利用各种违法、违规的手段进行逃税。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不具备完善的核算制度,部分核算制度在制定的时候就具有片面性,加上企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有限,因此在日后的制度执行工作中便会漏洞百出。而企业管理者对工作的不认真,以及监督体系的漏洞,不便于形成良好工作氛围,也就导致对会计核算人员的违规操作和核算职能的监督减弱。

三、关于改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现状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对于企业会计核算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法律作为国家行使其宏观调控职能的一种强制而有效的工具,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与控制同样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力度和执行强度,这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解决企业资金核算不规范问题以及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能够很大程度上从资金、政策、管理等方面为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并且从技术的创新上、市场的开拓上、社会服务的完善上都能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2.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除了外部法律的强制性监督,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对解决企业会计核算混乱的问题也至关重要。企业应参照国家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自身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有针对性的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会计核算监督体系,以此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自身的不断进步。比如确立会计岗位划分和岗位责任制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及资产、权益、负债的管理办法等。通过这些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确保会计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让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得到更好的反映。同时,企业还要建立与会计核算制度相配套的监管制度,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全程地监督,约束和规范会计核算人员的行为。

3.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对这项工作的把握度至关重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企业应加强对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的重视力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金流动检测环境。具体来说,企业应定期对会计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还可以请高级的会计人才在企业内部开展专业讲座,宣传会计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法规,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理念和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核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受一些原因的影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阻碍了会计职能的有效运行,因此,有必要重新研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工作。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是采用收付实现制,企业基本是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的构成不同。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主要由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构成,企业会计要素主要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构成。即使两种会计核算的会计要素名称相同,其实质内容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会计核算内容不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不计提折旧额,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不分配利润等;会计报表构成不同。一般地,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会计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构成,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会计报表附注以及收支状况说明书。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

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的很多原始凭证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写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如:开票日期时常不填写;开票人、收款人,只填写姓不填写名,有的干脆不填写;购买单位的客户名称要么不填、要么填写不明确;项目内 容、数量以及单位不填或少填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金额数字填写模糊,常出现漏填小写金额或大小写金额不符;有的原始凭证的填写表面上看符合要求,但实际上存在填写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很大。有些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忽视对支出的审核和控制,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有关制度规定,有的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而且有的领导签字不规范,白条入账情况较普遍,这样就给对方单位偷漏税金 等违纪违规行为提供了方便。这些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断被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会计核算中内控制度不健全

有些部门、单位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赊账过多、过滥,不能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有些部门、单位为了地方利益,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不仅擅立收费项目,而且隐瞒截留国家专项资金或单位应交财政的收入,有些部门、单位在法定账册之外另设账册,使资金体外循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也为一些人违法乱纪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部门、单位有章不循,利用虚列支出、“坐收坐支”等方式转移预算外资金,致使“收支两条线”管理不能落到实处。有些部门、单位借管理财政专项资金之便,侵占、挪用专项资金,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审计部门的作用

不断加强政府审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支付的合理性、法律性、高效性进行审查,规范财经制度在事业单位的执行落实情况,以对开支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纠正。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核算的认识,将会计核算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大力宣传《会计法》,使单位领导明确其职责和法律责任,用法律的约束力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不法票据、虚假经济业务的发生,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国家立法机关要不断对法律进行完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有法可以依据,避免出现法律的盲区,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法律法规与时展相脱离,缺乏与时俱进,特别是当前网络化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政府采购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对现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当前急需我国立法部门应该依据现在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真正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法律化和现代化。

3.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

无论是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还是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都需要专业会计人员来进行操作,并且会计人员的核算水平会对两种会计基础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会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道德水平的任一方面有问题,即使会计制度非常完善,也会因为会计人员的问题,使会计核算出现差错,严重的会违反法律法规。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要从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入手,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增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开展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的力度,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增强法制意识、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必须要进行改革,全面真实的反映财务情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瓮小晶.浅议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点[J].网络财富,2009(12).

第11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创新模式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行使国家赋予的一定权力,具备一定的政府职能,因此,其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和一般会计活动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行为不规范等更具危害性,一旦放任自流,缺乏规范管理与有效监管、监督,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从行政职能划分角度而言,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模式分为三部分:其一是村级与乡镇级;其二是市县级;其三是省级。总结其会计核算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规范

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是制度层面的缺失。有效、统一制度的缺乏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时候,通常都是各行其是,没有相应的分级制度进行约束。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进行预算管理,但是预算管理的方法较为简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行政事业单位所进行预算的项目较少,一般都是对项目审批资金或者预算金额进行管理;其次是缺乏专业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从事数种不同属性的会计工作,专业人员的缺失对预算管理极为不利;最后是账务处理混乱,没有进行预算建账或者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原始凭证。这些原因综合造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规范,其结果是对后期的会计核算产生不利影响。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不是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其财务管理部门通常由直属领导单线管理。直属管理者往往不是财务管理专业出身,不了解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在行使财务管理决策权时,出现偏差与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外行领导内行,且行事只凭主观判断,这种现状下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是必然现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无法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与制约,也会使许多财务制度形同虚设,使财务清查、审批等职能同时弱化,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三)会计监督不到位

监督的存在是会计行为规范的基本保障,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从内到外可分为内部监督、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三部分。监督体系的完善是避免会计信息违规、失真的最有效手段。但是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却是职权划分不明晰,会计监督名存实亡,不能起到对会计行为督导与矫正的效果。首先,内部监督不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主管的专业性缺失是导致内部监督不力的最大内因。其次,政府监督失效,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遵循会计法行事,由于其特殊性,法律监督与制约往往忽略了行政事业单位,使其成为政府监督的盲点。换言之,职权部门在行使政府权利进行会计监督的同时,没有对自身的会计核算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导致账实不符,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问题。最后,社会监督缺失,社会监督是建立在会计报表透明度高的前提下,通过内部监督与政府监督公示出准确、翔实的会计报表,才能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监督。而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形同虚设,政府监督不到位,使其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透明度不高,从而使社会监督不能有效进行。

(四)会计电算化程度低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会计信息化的最大优势是便捷、高效、出错率低。但是这几个优势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却不甚明显。当前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电算化推行的时间不长,普及率有待提高。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制度,但是管理系统尚未健全,致使使用效率不高,会计电算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尚不能完全发挥其便捷高效的优势。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创新模式

求变求新,进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因其特殊性,一度未曾纳入整体的会计规范管理范畴,会计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约束力较小,其要摆脱这种传统管理模式,就必须从观念求变与管理制度求新两方面入手。

(一)观念求变

改变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理念,从高层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理念变革,重视会计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对会计活动不重视的观念,首先从内部控制着手。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决定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的财务部门由直属领导直接管辖,其中的关键因素是领导层的选拔与任命问题。财务管理因其重要地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极高,而实际的管理者通常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或者其知识更新较慢,无法适应多变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这种情况下的内部控制往往失却其初衷,不能对会计核算做到正确决策与有效监督。重视管理干部的选拔与任命,同时需注重专业技能的再学习,使其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同等节奏,最终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其直接关乎着国家资产的安全,会计信息的失误、失灵、失真会给国家资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在大力反腐的现阶段,与资金管理直接关联的会计核算更是杜绝腐败滋生的重中之重。律己方能律人,政府监督方面,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职权部门作为会计监督的主体,对自身的要求应该更为严格。制定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能够更好地为本单位乃至社会服务。

(二)管理求新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职责是对财政拨款的管理与国有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首先,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结合。建立集中核算模式,在主管部门内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再由核算中心对有隶属关系的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集中管理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使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特别是对会计预算等对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的工作,能够更加专业、有效地进行。另外对于条件制约而不便建立核算中心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经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集中学习、培训后委派到行政事业单位,使之管理更加便捷,工作效率也会更高。委派会计核算人员的时候,要注意协调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对被委派人员的从属关系、福利薪酬等具体问题要有清晰的界定,避免从属关系混乱,否则一方面会降低被委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其次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效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必须辅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其日常工作的保证。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并依据有关法律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而保证所制定规章制度的规范化执行,此时,合理的奖惩制度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会计核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改革开发的深化与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改善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需要由内而外,自上而下进行。从内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从外加强管理模式变革,从上跳出传统思想束缚,从下严格律己,使财务核算规范化,避免财务造假,造成国家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不仅要靠制度的保障,还要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以全面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核算体系的健全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冬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分析[J].中国外资,2012(07).

[2]方萍.试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现状及处理措施[J].中国外资,2012(21).

[3]孙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内部控制现状及化解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

[4]于露露.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之我见[J].知识经济,2015(24).

[5]周敏.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和启示[J].时代金融,2016(05).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意义;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2301

1会计核算的意义

首先,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的保障。通过会计核算提供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使企业财务人员能够依据核算数据合理开展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利润分配活动。

其次,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经营者需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产品销售状况、成本费用水平等各项财务指标做出经营决策以及发展战略。

再次,会计核算有利于内部监督体系的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起到良好的制约和监督作用,有效遏制造假和舞弊行为,从而促进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最终起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效果。

2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但从目前来看,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会计核算人员不符合要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时就充分体现出财会人员的重要性,许多工作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可以说,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工作的质量。合格的会计人员应接受过正规的培训,获得相应的从业与专业等级证书,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才能胜任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但是,当前某些会计人员知识储备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另外,还存在着企业所配备的会计人员人数不够,导致一个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极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

2.2会计核算的界限不清晰

当前很多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没有完全分离,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给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还有一些机构特别轻视会计工作,没有坚持不相容职位相分离,比如出纳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工作,这是不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对会计核算工作十分不利。这种状态很有可能滋生贪污受贿现象,滋生不良风气,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和壮大。

2.3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体系

事实上,很多企业不存在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监督力度不足,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很不规范,出现很多违法乱纪的现象。有一些企业不存在合理的基础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财务收支没有统筹性的规划,这样就无法制定合理的预算,导致企业资源浪费,也影响企业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3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措施

3.1完善会计机构

明确各岗位的权利和义务,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实行钱财分管,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的负责人要做好监督工作,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的会计机构才能防止错弊及营私行为的发生。

3.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企业良好会计核算的必要保证。为了更好地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会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及时更新财务理念。

3.3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电算化水平

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人员熟练使用专业化的财务软件,充分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最终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监督工作

我国企业的财务监督包括由企业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三方,其中,企业监督属于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属于外部监督。借助监管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对于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相应的惩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不规范操作的调整,可以促进会计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整体利益服务。

4结语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资金的利用效率,而且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引擎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从大处着眼,扎实工作,从小处落笔,不忽视每个细节,使企业正常运作,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延梅.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

[2]王文华.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