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地资源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01-1
1 有效管理与利用土地资源
1.1强化土地管理制度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建立层级监督体系和落实责任制度,加强对土地的利用率和对农村耕地土地的保护。国土部门要首当其冲,落实和强化责任制,建立严格的奖罚机制,切实做到保护耕地的作用,尤其是基本农田。耕地的保护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切勿顾此失彼,为经济发展来牺牲有限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要有总体规划性,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浪费每一寸有效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执法管理首先要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和问责制。要让相关部门的领导作为巡查责任第一人,领导做出表率作用,其他工作人员才会认真执行巡查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抓全面工作,加强加大执法力度,对乱占乱用耕地的要启动约谈和问责程序。加强民用建设用地管理。要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测地清查,不得马虎。要积极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要最大限度限制违法用地面积。
1.2 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
人具有主观性,只有提高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才能让更多土地资源得到保护和利用,减小浪费指数。法律是土地保护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所以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自觉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利益的趋使也是土地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可以说每一年都存在很多因利益而不惜牺牲土地,让土地成为利益的牺牲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能单纯的利用法律手段来限制,要改变他们的意识,自觉的进行土地保护。
1.3 盘活闲置土地
限制土地不加以利用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要对闲置土地进行彻底排查、登记,加大对这部分土地的处理力度,力争将闲置土地变成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对闲置的土地要增加闲置费和土地使用税,促使土地中标单位以最快速度完成投资,发挥土地的价值。对于土地中标单位没有项目,或者无力投资的要予以收回或者进行土地转让,统一调度使用,保证重点项目用地。对于停用企业用地以及搬迁学校等其他闲置用地,根据权属和规划情况来确定利用方式,保证中小项目用地。鼓励具有多余或者闲置土地的企业或者个人,通过转让、入股或者租赁形式,提供给具有投资能力的企业进行合理利用。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周边农村集聚或向中心城市靠拢,部分居民居住土地闲置出来,因此要对这些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利用,以缓解土地资源紧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1.4 加强对项目的审核
加强对项目的预审,切实做到土地集约利用,这就需要国土资源部门协同市规划、发改等部门加强对项目用地的审核工作,要认真执行、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杜绝一切指标用地,坚决反对以莫须有项目蒙蔽过关。在土地批复之后,要进行有效的跟踪监督管理工作,要及时进行竣工审核,对于项目投资强度没有达到指定要求的,要严格予以取缔。
1.5 加强土地资源整合工作
土地资源整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土地得到合理规划和利用的条件。各个职能部门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土地科学规划、调整,要对现有土地有整体规划意识,工作做足,做到位,切勿模棱两可。如果土地没有得到合理规划,那么土地将被大量浪费,尤其是现在土地资源稀缺,土地对生活、生产的价值不可估量,所以务必对土地进行科学整合。对土地整合过程即是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过程。一是保证城市园林建设用地,保证重点项目顺利进行;二是强化地籍基础业务工作。要认真排查所有城乡可利用土地资源,杜绝漏报或者瞒报现象;三是限制建设用地规模,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1.6 严格管理建设用地置换
对建设用地进行置换,要在严格按照土地资源法律规定以及其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明确的重大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办理相关的建设用地置换手续。
1.7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90-1
1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土地资源管理是相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并且控制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乱开发乱利用,对其进行控制及监督,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管理要符合现代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体现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相对完善的经济结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土地管理相关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面对土地资源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城市管理很混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做出规范、规定。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 盲目开发城市用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房子的渴望让城市用地越发紧张,这样就会出现开发商盲目开发导致土地使用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城市,土地的使用也在不断增长,而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交通堵塞、住房困难、绿化面积少,这些均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很多城市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管理,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存在土地资源铺张浪费的现象,一些违规建筑不遵守国家有关土地政策和规定,盲目开发利用,导致很多土地无法有效利用。
2.2 保持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和谐统一
土地开发利用是为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开发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近年来,社会的进步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原有的土地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土地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必须保持统一。
2.3 合理利用土地规划
土地市场化以来,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制定限制的条款。城市发展的加快促使社会不断地进步,土地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利用土地市场化来发展经济建设,同时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4 土地管理要与建设规划管理协调发展
土地管理和建设管理相互制约,如果由于配合不协调,将会出现土地浪费的现象,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建设。因此,完善土地管理和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3 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和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价值,这些将成为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铺垫,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水平的提高,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办法,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
一个城市土地规划是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相辅相成的,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执行。制定城市的土地规划要合理科学,并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定建房用地和绿化用地,确保各项工作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顺利开展。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进行土地的审批规范来执行,杜绝乱征乱批等现象。
3.2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无限使用,因此要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发挥土地的最大功能。在我们进行工作管理的时候,必须做到土地的有效使用,达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保护生态环境。
3.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在土地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中要做到无浪费,综合考虑国土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有关注土地开发的长远心态。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不能过度开发和使用土地,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做好土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好开发后的治理工作。例如保护绿地,严防土地使用过度等情况,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建设和平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万茂.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1,(5).
[2]陆红生,韩桐魁.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2,(4).
[3]孔凡文,李海英,王,常春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三明治”培养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
[4]汤惠君,于正林.试论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主导学科[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关键词:城乡一体 土地管理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016-02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趋势,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自然历史过程。城乡一体化体现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乡“空间―― 人口―― 社会―― 经济―― 生态”这个复合系统演化的终极状态。其本质就在于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大部分城市主城区和近郊区的土地利用日益融为一体,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地城市建设发展的共同趋势。但是,各个城市近郊区域土地管理所依据的资料,仍为按八十年代国家土地资源调查规程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需要。因此,加强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1 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又称为逻辑设计,是为系统确定整体框架和结构,它是系统研制工作的核心和系统开发的依据。城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在大型GIS上的开发成果以及多年在土地资源领域各个业务方面的已有成果和IT业界最新的网络技术,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和系统开发限制条件等,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合并,形成系统总体结构。
2 功能设计
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系统功能的多少、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系统的使用价值。各个功能模块相互独立,总体上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9]。本系统共分以下几大模块,如图2。
该模块提供了常用的数据绘制和编辑命令,主要有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功能,包括对空间数据添加,修改,编辑,删除等绘制和编辑功能,以及对属性数据的修改、导入、导出等功能。数据的编辑和维护是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功能。
2.2 土地管理模块
城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统一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和数据结构分类体系下,按土地利用管理、产权产籍管理、规划管理(含矿产规划)、定级估价管理等的业务要求,实现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的无缝一体化多专题的国土管理。该模块提供国土管理的各个业务管理功能,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设计的成败。此模块按功能分为地籍管理子模块、定级估价子模块、土地利用管理子模块、土地利用规划子模块、土地评价子模块等模块。各个子模块提供国土管理的各个业务管理。如地籍管理子模块,主要完成以下任务:完成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数据的录入、编辑工作,包括地籍图的编辑、地籍调查表的录入;实现土地登记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能够输出地籍成果资料;完成日常查询统计工作,可以检索土地权限情况;具有方便的变更,历史查询等功能。土地评价子模块,此模块属于专家系统模块,通过对影响土地质量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农业用地的土地特点、质量等级、数量分布,为编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合理开发及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3 数据服务模块
此模块为系统提供空间数据分析、数据查询、数据转换等功能。数据的查询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查询(分类查询、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空间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图形对象的更新、合并、分割、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数据转换功能,为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方便,可以在***.shp,***.dxf,***.tab,***.e00,***.cov等多种格式的矢量数据间进行转换,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
2.4 数据维护模块
此模块主要是为管理员维护系统数据库提供添加或删除用户,并设置用户或角色的权限。管理员可在此模块中进行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对系统参数设置,数据库设置等关系系统稳定的项目进行管理。
3 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3.1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是指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硬件是GIS的物理外壳,系统的规模、精度、速度、功能、形式、使用方法都与硬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受硬件指标的支持和制约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输入和输出设备、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等。近年来,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无论是在系统的存储方面,还是在系统的运行速度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但在我们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时,不能一味的追求高配置,而不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我们应该在所开发信息系统的资金允许范围内,为系统的开发提供最好的硬件环境。本系统所选用的硬件有:工作站、服务器:双CPU PⅣ2.66 GHz以上,内存2 G以上,显卡256 M以上,硬盘160 G以上;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绘图仪,刻录机,可擦写光盘等。以上硬件环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速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较高的电脑配置。
3.2 软件环境
本次系统建设选用MAPGIS平台及其强大的二次开发的接口,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配合数据库软件Mierosoft的SQL SEVER2000企业版,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e6.0等,以及网络和新技术支持下,进行相关设计和研究。
MAPGIS是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大型基础激励信息系统平台。它是一个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大型智能软件系统,是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是进行现代化管理和决策的先进工具。MAPGIS连续四年在全国GIS测评中名列第一,并成为唯一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向社会推荐的国产GIS软件平台。考虑到实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本系统选用MAPGIS作为开发平台。
4 数据库结构
4.1 数据库服务逻辑结构
本系统数据库是构建在以大型商用数据库为基础的大型GIS上,包括多种专题的土地资源数据,以及按一定标准建立的访问这些数据的规范、规则与方法。数据库依据标准来建设并通过相应的组件提供标准服务,业务系统不再是传统的直接访问数据库,而是通过数据库提供的符合统一标准的服务来发出请求获取服务,充分的实现了系统与数据之间的异构。处在的业务系统模块正是基于这些标准的服务来构建的,通过访问规则,数据库根据需求对外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从而调用数据。数据库服务逻辑结构如图3。
4.2 数据库基本结构
土地信息数据种类繁多,体系复杂,在数据库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数据结构的普遍性和数据的多样性、准确性,还要坚持实用性、先进性、扩充性的设计原则,力求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数据库,保证数据资料现势性和共享性。本系统根据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的特性,设计数据库结构。整个数据库由一体化数据库、业务办公数据库和元数据库三部分构成。一体化数据库是本系统数据库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区划子库、地形子库等基础地理要素数据库,以及权属子库、地类子库、规划子库等各个专题要素数据库。土地管理涉及到许多业务的办公,包括地籍业务、规划业务等。在土地业务办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业务办公数据库主要是对这些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元数据信息是数据库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对数据的描述保证了应用的高效与可靠的数据共享。元数据库是描述数据库、子库和子库中各数字产品的元数据构成的数据库。元数据库包括系统各数据库及数字产品有关的基本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参照系统信息、数据质量信息、要素分层信息等。
5 系统实现与功能演示
某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和数据结构分类管理各类专题数据,系统负责实现对各类专题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为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建设用地审批等业务活动提供支持,具体功能包括空间数据库维护、管理、查询、分析、统计和输出等功能。
5.1 数据管理
(1)数据的存储:以区为单位合理存储和管理各类地籍管理数据,包括空间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等。(2)数据的调阅:用户可以方便通过鼠标点击来调阅每专题的数据。
5.2 基本查询
(1)属性信息查询。
①用户通过鼠标点击图形能够查询各类地籍专数据信息,如宗地的基本信息、界址点信息、界址线信息、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基础地理要素信息等。②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条件查询空间图形信息。
(2)历史信息查询:用户可以查询某一空间图形的历史信息。
5.3 综合查询分析
对所有的专题图层均可以通过综合查询分析功能进行查询统计,在使用该功能时,可以事先指定对哪些专题图层进行查询分析,也可临时指定专题图层进行查询分析。
(1)任意范围综合查询:对任意给定的范围(可以是坐标数据,也可以是空间图形)能查询范围内各种专题数据,并能对查询结果按给定的条件统计、输出图形和表格如图4。
(2)缓冲区查询统计:对选定的线状、点状地物按给定的缓冲区半径(线状、点状地物可以从图上直接选取,也可以是提供的坐标或空间图形数;缓冲区半径可以人为设置)查询该缓冲区内各种专题数据,并能对查询结果按给定的条件统计、输出图形和表格如图5线缓冲区查询。
参考文献
(西安邮电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为了提升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对高校土地相关数据、图件进行数字一体化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强化信息管理手段的作用。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图文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库,并基于GIS平台设计了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实现了地图查询、土地利用评价、成果输出等功能。该系统的建立改变了目前高校土地资源基本以纸质方式管理的现状,为高校土地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高效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高校;土地资源;GIS;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TN9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6?0026?03
收稿日期:2015?02?21
基金项目:西安邮电大学中青年教师基金(ZL2013?49)
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的土地资产作为国有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其监管水平也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高校土地资产的监管工作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是一个短板,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支持,主要还是单一的文字档案管理,更不能为土地资源利用决策提供分析评价依据。本文提出引入GIS技术,建立GIS数据库,将其具有空间属性的特点融入到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连接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属性和图像数据的关联,存储汇总土地资源数据,对数据、表格、图像进行一体化管理,能进行区域分析和模型分析,图数并茂,为空间分析、辅助决策提供便利。
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1]。
2 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高校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很多高校都征地建立了多个校区,土地相关数据资料成几何倍数增长,高校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此项工作的很多数据还处于纸质存档,人工查找浏览的阶段,数字化发展速度严重滞后,导致目前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征地周期长,涉及多个时期,文字资料数据不规范;土地管理工作仅仅是基础数据的汇总存档,并未将更深层次的科学测算评价列入常规工作;土地数据成果、各类报表大都采用手工填报方式,而且大量土地数据特别是图纸数据的查询需到档案室查找,效率低下,成本较大,不利于土地资源日常管理。
3 高校土地资源数据库建库基本流程
土地资源数据库建库首先要进行图件扫描,从地图权威部门获取某高校土地所有地图,包括地形图、地质图等,采用CCD摄影式扫描仪将各种图件数字化;其次进行图形矢量化,对图形中的不同对象进行分层,建立图层对象。本系统采用空间数据采集系统KJDW 2.0可以十分方便的完成此项工作,减少了大量繁琐的手工作业。最后在地图数字化以及图层分层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系统的搭建,系统框架的建立采用LY?zdsc 2.0 进行构筑。建库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2?3]。
4 数据库设计
基于GIS 的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既有大量的空间数据,又有大量的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通过对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的数字化操作获得,主要以点、线、面、体的对象格式来描述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的空间位置和关系并按类型分图层存放,包括高校土地资源基本分布图、已建成建筑物用地图、公共绿地景观图、待开发用地规划图、不可建设土地区域(代征地)图。
非空间数据即为属性数据,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对应,图形中的所有信息都由属性库来存放管理,土地的宗地号、面积、权属、用途存放于土地基本属性表里,土地的质地、地下水位、地表覆盖特征、人员分布数量、地上建筑情况存放于土地专项属性表里。
本系统采用MapInfo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通过使用DataSets.Add方法将属性数据绑定到地图上[4?6],代码举例如下:
5 系统功能实现
为了实现高校土地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及时直观的掌握土地资源的详细数据信息及变动信息,为高校土地资源的利用决策提供支持。系统通过计算分析录入的基础数据,实现地图查询、土地信息统计、土地利用评价、成果输出等功能,同时系统增加了测算区域面积和放大凸显选中区域的功能,进一步强化系统统计功能和点击查看地图的直观性。下面对系统的重点功能进行介绍。
5.1 土地面积测算功能
在高校土地资源的管理决策过程中,对某块土地面积的精确掌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目前高校大都具有整个校区的土地证和宗地图,可以查到校区的整体面积,但是对其中某一块土地的面积缺乏高效的计算手段。本系统增加了计算区域土地面积求统计值的模块,有效地提高了高校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部分代码如下:
5.2 放大凸显区域地块功能
在高校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对土地图形资料的需求主要是查看浏览,本系统提供放大并标红选中地图对象的功能,可以极大地增强查阅地图的可视性。部分程序代码如下:
5.3 土地利用评价功能
土地评价模块将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进行计算,既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又提高了计算效率。主要包括指标权重值的录入、评价指标集约度分值计算、土地开发率测算、土地建成率测算、用地结构状况统计、建筑密度、综合容积率等。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功能界面如图2所示。
土地评价模块的主要功能需分步实现,首先从数据库提取出计算的初始数据,对指标现状值进行计算,然后确定权重值及理想值并录入到数据库中保存,最后按照算法进行自动测算。指标权重值的确定采用特尔斐法,通过对评价目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公式(1)计算权重值:
式中:Wi为第i 个指标权重;Zij为专家j 对于第i 个指标的打分;n 为参与打分专家总数。
参与打分的专家应熟悉高校土地的管理工作,包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高校管理土地的工作人员以及熟悉土地评价工作的评估专家。第一轮为无干预打分,根据第一轮打分结果计算出指标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在进行下一轮打分时将结果发给专家,供专家参考并对打分进行修正。经过两轮打分后,各指标权重标准差均在限差范围,根据第二轮打分结果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并将权重值录入数据库的指标权重表里。
评价指标集约度分值按式(2)计算:
式中:D 为评价指标集约度分值;Si为第i 个指标现状值;Ii为第i 个指标理想值,采用专家咨询法或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政策、规划及有关用地技术标准的目标值法确定;Wi为第i 个指标权重值。
系统将诸如此类的算法集成汇总到算法库中,实现各评价指标值的自动测算[7?10]。
6 结语
在高校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构建了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的数据库,同时结合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数字化的需求,基于GIS平台设计了高校土地资源信息管理评价系统,它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数字可视化管理水平,为高校土地管理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长勤,郭俊杰,孙力.基于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4(6):37?39.
[2] 吴永胜.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8):16?18.
[3] 杜梦丽,邓娟,刘.基于GIS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设计分析[J].科技视界,2014(20):39?40.
[4] 傅为华,刘俊领.基于GIS的土地规划出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10):30?31.
[5] 章欣欣,黄波.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分析与建模框架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2(4):28?29.
[6] 刘一鸣.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沙:中南大学,2012.
[7] 李旭颖,郭忠华,曹泽民.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评价[J].价值工程,2014(33):23?24.
[8] 潘锡辉,雷涯邻.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17(2):76?78.
[9] 李小燕.土地评价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19.
关键词:土地资源;人才培养;改革思考
一、土地资源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将面临着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和利用,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多层次的要求。
(一)厚基础人才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涉及到土地的测量、规划、评估和管理。实际工作中,土地资源管理要牵涉到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以及农林部门,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对我国的地理状况有大致的了解。每一寸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因此对当地城市的经济情况要有一定了解。总体来说,土地资源是一个需要较大知识量、涉及范围广、应对多种角色的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理论与应用型于一体的学科,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土地进行测量,用真实有效的数据作为开发的依据,通过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管理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要拥有土地测量设备、计算机分析技术、CAD制图技术、地籍管理信息化等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三)管理型人才需求
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型人才,所懂得的知识必须是全面的,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导向,对土地资源进行严格管理。目前,国家急需土地资源高级管理型人才,从事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
目前,全国共有50多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本科学位和硕士研究为主。其中,如图1综合高等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占100%;农林院校总数最多,占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42%,其硕士学位授予仅其次于综合院校占67%;理工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占45%,本科学位授予占55%,硕士与本科专业开设比例相对持平,而博士学位授予点为零;文史师范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本科教学为主,专业开设占78%。
由表1得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量有很强的要求,其至少是本科以上学位;农林院校比理科院校更重视土地资源的发展,所开设的专业更具有针对性。
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明确学科的定位
部分高校对学科认识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将土地资源管理设置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下属专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比较狭隘,忽视了它是兼管理学与工学学科于一体的专业;2、部分学生认为土地资源就业方向是地方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或农林部门等,进入门槛高,需要很强的人际关系和专业实力,导致一些学生学术研究积极性不高。
(二)未形成统一课程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虽不同,但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叠的部门,例如在《土地资源学》中学习到的内容可能会重复出现在《土地管理学》或《土地资源学》课本上,甚至在《公共管理》课程上也会提到。很多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核标准不一样,也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整体教学质量都有待提高。
(三)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实验课程有:地籍测量、土地评估及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等,但很多的高等院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数理统计、测量与遥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主要还是与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土地资源管理要求教师需要懂得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很多教师都重理论轻实践技术,这是大多院校教学的通病。
四、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学科就业方向
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考取公务员,到地方国土局、规划局或农林部门去工作,也可以从事土地及房地产价格的评估与管理等工作。实践证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范围广、发展好、待遇高,是一份非常有社会竞争力的专业。
(二)形成学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牵涉的学科非常多,如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每一学科都自成体系,所涵盖的内容都值得深究。但由于师资力量缺乏,一些院校一个教师分担几门课程,每门课程穿插其他学科重复内容,这让很多学生搞不清每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无心做学术研究。因此,形成统一的、完善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保障学生认真做学问的基础。
(三)强化实践性的教学
目前,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置均偏向理论教学,实践的部分少之又少,这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大学生即将毕业时会非常迷茫,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到企业从事开发报建工作,不知道其工作流程;应聘土地及房地产评估师,不知道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论;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不知道如何使用土地测量设备,这些都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的原因。
五、结束语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为一体的学科,牵涉范围广,包含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数字印刷是一门偏应用型、交叉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印刷业务、数据库管理、网络印刷等业务中。作为一名本科院校数字印刷专业的学生,要对印刷和数字印刷的概念非常清晰,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是以满足企业对印刷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光,张悦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11,2(9):18-26
[2]曹林奎,刘世亮.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土地管理与发展,2012,11(4):20-30
【关键词】城市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规划
一、建立科学的城市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城市土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应当构建起科学的城市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土地规划应当具备超前性,这样才能使其先行指导城市开发管理土地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才能让使用者事先获悉各个地块在城市规划中能用于何种途径。鉴于此,在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的基本原则之外,还要对用地规模、空间控制标准等进行规范化。同时要保证制定的规划满足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并根据级差地租理论,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安排及利用。其次,合理制定城市土地供应计划。想要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合理制定城市土地供应计划。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城市当前的经济、人口、环保、文化教育等因素。同时,还要确保土地供应计划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并实行“五个统一”的整体思路,即城市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此来保证土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这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再次,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明确土地不同的经济用途,使城市土地在利用过程中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之外,还需要市场的有效调节。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查、统计等基础性工作,并对土地的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总体利用规划。另一方面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如税收、地租、信贷、利率等,对城市的土地市场加以调控。
二、加强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管理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实现集约、节约用地。首先,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为了确保土地利用合理化,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杜绝城市用地盲目扩张,严格控制城市用地供应总量。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要摸清城区内闲置土地数量,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积极开发利用存量土地,鼓励旧城区拆迁改造和土地置换,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其次,改革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城市土地管理要从资源管理向资产经营转变,合理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调控土地市场,将土地资源的利益分配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中,明确各部门职能权限。积极推进有偿使用城市土地发展,在保证土地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土地使用权自主化,以达到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目的。再次,维护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能力,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在保护现有土地的基础上,严格把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如控制用地单位绿化率、容积率、公共用地面积等,以确保土地生态系统具备良好的自我更新能力,避免城市土地资源遭受破坏。
三、完善城市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为确保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对城市土地市场进行逐步完善。首先,国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土地市场严加管控,政府则应当对土地一级市场进行高度垄断,并根据国家现阶段产业的总体布局和结构情况,对土地进行优化配置。同时,政府可借助土地利用计划对一级土地市场的供给进行垄断,借此来控制出让总量,合理运用政策手段影响土地的供给价格。其次,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需要通过城市二级市场来完成,故此,可将城市二级市场的管理重点放在土地规划及对土地使用者的审验环节上,严把产权登记关,并对优先购买权加以充分利用。再次,对三级土地市场、房产交易及消费市场,国家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健全土地管理制度,这样不但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不受侵害,而且还能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最后,为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价格体系,应建立能够可持续利用的核算制度。该制度除了应当包括土地资源在经济上所发挥出的效益,还应包括使用该土地时的生态环境成本。
四、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土地资源管理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土地资源管理的局限,加快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土地信息统计的准确性。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土地登记、土地规划的电子政务服务需求,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国土数据整理工作,而且还能提高土地登记、规划、利用的透明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高度共享。在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土地管理与信息技术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集政务管理、社会服务与土地资源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并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对管理业务进行重组,优化政务流程,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土地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落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实缓解人地矛盾,积极推进城市土地经营管理进程,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产收益的相互促进,从而为城市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明国.对现代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城市地理.2014(10).
[2]李丹.符海峰.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1).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三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50-03
自1956年东北农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1],到197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土地规划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恢复或新建土地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有94所,分布在农林、理工、综合、财经以及师范院校,以农林和理工院校为主[3]。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不同,客观上也形成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类、经济管理类、资源环境类和工程技术类等各具特色的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农业大学强调土地利用与工程课程的开设,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强调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等课程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强调不动产资源学科类课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侧重开设地理课程,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强调土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的教学。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背景复杂、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不同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特色专才。
1 专业发展历程
按照大学生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变化,可以把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成3个发展阶段。
1.1 农学专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1994-2000年)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设置的农学专科专业,当时的农学专业下分为六大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土地规划与管理、农学、农学师范、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和植物保护方向,此时习惯把农学专业称之为“大农学”。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为湛江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学专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土地规划与利用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农学概论、生态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监察、测量学、土地法规、环境土壤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农业环境保护学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从事各级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的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工作的人才。
1.2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2001-2006年) 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农学专科专业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尚不符合申报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申报条件,同时原农学专科专业下的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分别升格为本科专业,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升格为广东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和管理的高级和实用型管理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基础、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土地投资项目分析评价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各级农业部门、城建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从事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方面的人才;授予农学学士。
1.3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至今) 经过13a的专业发展,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由原来授予农学学士,变更到授予管理学学士;人才培养计划也作了相应调整,与教育部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规划、土地资源信息、地籍管理及房地产估价、投资分析与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分析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国土规划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土地管理;管理战略
中图分类号:F311 文献标识码:A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资源,尽管我国地域辽阔,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较少,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在当前土地工作中,土地管理战略作为土地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于扩大土地管理工作范围及提升土地管理工作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土地可持续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有效的提升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水平,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资源环境也处于稳定的形势下,各方面都开始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但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枯竭及生态环境恶化还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性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中,土地资源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而且还维系着国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陆地上自然资源需要依附于土地进行生存,一旦土地利用缺乏合理性,不仅会对土地资源自身带来较大的破坏,还会影响到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会对部分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威胁。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时,土地会出现严重退化现象,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的生态灾难,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土地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资产,不仅其自身具有巨大的价值,而且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会产生更高的经济附加值。因此,通过可持续土地管理,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有效的发挥土地资源的多功能性,加快推进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实施,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措施
(一)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
在当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中,需要采取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及行业等多种综合性手段来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同时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有效保证,确保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真正实现。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工作中,主要采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用途管理及土地市场调节等三种基本手段。其中首先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提前土地资源管理配置和科学配置的节点,通过全面评估和科学对土地资源进行预测,并利用动态管理、常态监测及有效预警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设计,确保土地规划设计的多角度、多目标及动态性。在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耕地及农业用地的配置和用途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有效的保证耕地的数量,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还需要充分的借助于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土地资源优化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土地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在当前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数据和信息给予有效的支持,从而为土地利用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需要做好土地调查、评价、监测和统计工作,通过土地调查来更好的实现对土地基础数据的准确掌握,特别是要做好了土地覆盖和土地变更的调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工作的开展,确保更好的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还需要在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土地评价工作,特别是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服务中的土地适宜性进行开展评价,这不仅能够为集约利用土地提供重要的支撑,而且还能够为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需要强化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监测工作,做好土地日常统计工作,实时对土地数据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为土地各项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推进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开始将信息化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这不仅有效的推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而且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土地信息的利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为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加快创新的力度,特别是需要在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实施过程中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土地基础建设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对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可持续土地利用指标体系、土地调查评价的技术集成等方面的课题要进行重点研究,加快各种新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有效应用,这不仅有利于土地管理可持续战略实施的效率的提升,而且能够将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结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在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土地资源呈现出更为紧张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在当前土地工作中,土地管理的可持续性是土地管理工作开展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扎实的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手段及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强化土地管理的可持续性,有效的解决当前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我国土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伟丽.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53.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测绘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中。通过测绘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应用,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来说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眼下我国的土地资源测绘技术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和高效化,同时正在向信息化迈进,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运用测绘技术现已成为了重心工作。
关键词:
测绘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应用
目前测绘技术已经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和设备对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全方位调查,并且所得到的信息非常准确也很及时。将测绘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不但促进了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善测绘技术,提高测绘技术的精准度使之更加迎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所谓测绘技术
测量工作和地图制图是测绘技术主要包含的两大类,获取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人工形态、社会要素分布情况、变化规律以及空间位置等信息,就是测量的工作内容;而地图制图,则是将这些测量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使之成为另一种表达的方式。测量工作主要运用到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地位系统这三种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来反映地球的地理情况,提供资料数据帮助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另外,测绘技术的领域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外层空间,所研究的对象也从静态对象变成了动态对象,测绘技术整体已经向数字化、自动化以及遥控化趋势发展。
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在不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远距离的遥感操作,对其发射的或者是反射的信息进行收集和记录,传到地面之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实验,从而形成可以服务用户的数据。遥感技术的信息具有丰富性、持续性以及周期短的优势,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防止自然灾害方面、自然环境方面以及气象观测方面。
2.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采用硬件与软件的相互配合,将数据进行管理、处理以及分析和建模,对于规划中比较复杂、困难的问题可以有效的解决。地理信息系统一般是处理地位、图形、遥感图像或者是属性等数据,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对区域地理分布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处理。
3.全球地位系统。全球地位系统是24小时工作,具有非常强的实时性,属于一种三维导航定位的导航系统。主要包括地面的天线、主控站、监测站以及通讯设备等,空间的卫星和备用卫星,包括接收机以及卫星天线。全球地位系统精度高,覆盖面广,而且全天候,同时具备多种功能并且高效快速。在地形测绘、国家测定以及山体测高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测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提供可靠依据。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时,对环境、资源、公共设施以及经济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数据对于管理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在使用测绘技术过程中,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测绘技术,这样才可以更多的收取数据,提高有用信息利用率。一般情况下测绘结果都会包含很多数据,因此在进行测绘之前要先建立一个数据库,这样才可以加强数据分类,提高准确性。
2.节约投资。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资金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做好资金分配,尽可能的从节约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要做好预算工作,有一定的资金预算才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还要制定出精准的实施方案,力求获取精准、精密的数据结果,可以真实反应实际问题,将土地状况呈现出来。
3.规范工程行为。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施工验收标准是一个比较重要也是比较繁琐的环节。确保施工标准就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条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获得合理的测绘数据,在测绘技术使用过程中要保障数据的全面性。另外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流程来。
三、土地资源管理中测绘技术应用
1.测绘技术调查更新应用。测绘技术调查更新应用方面,主要指的是土地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利用测绘技术,将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高效管理和仔细分析。在测绘技术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建立一个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准则。所建立的管理准则一定要符合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目的,力求对我国土地资源可以有效管理。只有确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准则,才能确保测绘收集到的数据真实有效,制作的图案汇表可以真实的反应土地情况,充分发挥测绘技术的作用。
2.测绘技术规划设计应用。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土地资源的管理,这项工作直接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情况。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土地资源的地理位置、成分含量以及价值等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利用测绘技术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以便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果。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利用遥感技术来对土地资源性质做出评价,管理人员对这些资源数据进行分析,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再利用GIS技术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将所有的土地资源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的处理功能,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评估与预测,加强土地管理。
3.测绘技术勘测定界应用。利用测绘技术,可以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界定,可以合理分析和管理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和实际使用的效果。测绘技术勘测定界应用方面主要是指定界土地资源的开发和转让,以便可以确定土地的使用范围,从而有效实施土地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实际操作时测绘技术会对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分析,将其具体应用进行定界,对土地资源进行勘测,然后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
4.测绘技术动态监控应用。测绘技术真正的实现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动态监控,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利用GPS、GIS、RS等集成技术,检测和分析我国的土地资源变化趋势,精确把握我国的土地资源情况,在动态监控过程中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提高测绘技术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通过有效处理土地资源数据对土地资源进行可视化图像分析以及透视管理。
四、结语
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测绘技术提高了土地规划水平,而且还最大化的实现了我国的土地利用效率,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服务,同时增加了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大量运用测绘技术,实现了进行土地资源全方位的调查、开发、管理以及监督。
参考文献:
[1]夏勇.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探讨.2014,(30):311.
对占用土地的布局规划缺乏执行力
城市建设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项目建设前期的审批中,相关建设单位所提交的项目方案是较多的考虑了对土地资源的大副利用,但在后期的建设执行过程中,通常又有着更多的变数,伴随较长的建设工期,直至建设竣工,则会出现与建设规划的项目方案相差甚远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对总体建设规范的认识不到位,不能真正意识到其严肃性与权威性等,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缺乏约束,建设布局较为随意、分散,不能充分考虑对土地的综合有效利用,通常会出现项目规划考虑全面,项目建设处处遗漏的现象,当然,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少数的违法占地及用地现象。
土地资源的供需出现严重的失衡
在国家总体土地资源的供应与占用过程中,通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衡问题,尤其是对于国家耕地面积的控制上,也采取的很多的政策与措施。在国家资源规划管理的计划中,目前国家的土地耕种占用资源已基本持平,并出现了较为难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压力,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各项对土地资源的大量需求,不断将土地资源供需失衡的问题推上社会经济的舞台。
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改善
1.加强土地管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在土地资源分配利用的过程中,对于建设使用者要深化自身的集约、节俭用地的观念,在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执行,以充分利用所占用的土地。在土地资源利用中要落实各项基本原则,如布局的合理性与经济的可行性,对于各项的控制顺序也要严格要求。在土地资源分配过程中要做到统筹控制、协调管理,要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盲目投资现象,以及常出现的建设超前及重复建设的土地资源浪费。对于闲置土地的处治,国家也颁布了较为全面的处理政策。政策规定土地闲置满两年的,必须要依法进行相关部门的收回,且是无偿性的收回。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闲置土地,则要根据其政策用途等进行一系列的等价置换或作为政府储备等,通常要按照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的比例来征收该类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降低社会总体的投资成本。
2.完善管理体制,惩治违法用地行为
对于健全的管理体制则要在相应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逐步实现土地资源分配及使用的规范化与程序化,要严格执行征地听证及公告制度,真正依法维护人们对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将土地征用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彻底的交到人们手中,大力实现土地征用的透明化工作运行。对于土地资源的社会保障方面,要适当的提高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尽量妥善处理好在征地的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尽量减少由于土地资源的占用而但来的社会不良影响等,且要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惩处,让不法的招商单位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从全面来带动经济的告诉发展。
3.强化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保证耕地面积
要真正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建立高标准的农田耕地及相应的管理体系,且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水平,真正有效的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在有关耕地占用的过程中,通常以占补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占用耕地的同时,要实现其他位置对农用耕地的弥补。在建设用地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好控制好占地与还耕的互补力度,要严谨乱占、严谨滥用耕地,土地管理的过程中,要真正加大管理力度,尤其是针对未发占用耕地的行为要予以严惩,意识到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4.加强土地规划的调控职能
在建设用地中通常会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非法占用及不合规划的利用,必须要在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中确定相应的建设用地范围。只有不断的强化管理以及对执行力的大幅深化才能真正将土地与其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提升上去,也彻底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对项目总体计划的无视与盲目性,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将规划落实到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初期以规划制图,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图纸来规范施工,严格把关,层层落实。彻底加强在规划的过程中的职能调控,实现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推动。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2
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资源,它不仅提供了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质,并且对于人类的发展还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各种资源都出现了短缺的情况,尤其是土地资源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所以,加大对现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已经成为了唯一的出路。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含义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我国结合具体国情提出的,绝非简单的口号,而是与实际相结合,具有长远意义的行动指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就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使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不能对子孙后代的利用造成影响。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其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方面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效率,保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使用管理必须科学,也就是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实现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构建出良性循环的体系。这两点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在空间上高效利用土地,在时间上科学管理土地。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它自身的特点有着较大关系。首先,土地资源属于有限性的资源,它的使用空间具有特定性,所以如何在限定的空间内利用土地资源就成为了关键。在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基本是固定的,要想在现有的土地资源下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就必须走可持续管理的道路。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之路都是不会动摇的。其次,可生产性是土地资源的一大特点。可生产性的程度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科技因素。不同地域的土地资源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所以土地的可生产性能表现也不同,比如其中的自然因素水、地质、地形等属于自然性质。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有段,所以土地资源的可生产性也与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关,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对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力。再者,土地资源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在我国,土地有着明显的自然分布规律,这种分布是天然形成的。比如不同地区的地域分界、自然环境等,这种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区域性。由于这种分布特征是自然而为,所以土地资源的质量、功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土地资源是不可替代的。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离不开土地,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土地上生存和繁殖下一代,土地资源还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在当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资源能够取代土地资源。所以,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走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道路,才能够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
三、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所谓土地资源管理,就是国家为了保证土地的有效利用,对调整土地关系、维护土地制度的各种法律、经济、行政措施的综合。国家在管理土地时,一般将管理权下放到各个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行政部门根据现行的法律和要求对社会各种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管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工业用地、城镇用地以及农村用地三个方面。首先,工业项目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盲目批地、盲目上项目的现象在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非常常见,这直接导致了产业结构失调,而且很多城镇在土地的管理中经常发生土地利用和投资强度不对应的问题,而且无法进行双向调控,因此导致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产值非常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其次,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张。然而,城市扩张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土地面积的扩大来实现的,并没有长远的合理计划,过度追求视觉效果,有些道路通车量较少,但是道路建设的十分宽阔,道路绿化带非常宽敞,这种不讲究实际,过分看重外表的做法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造成了浪费。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土地资源闲置率达到了5%以上。很多城镇的城市容积率不大于0.3,有将近40%以上的土地使用效率非常低。总体上看,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过于粗放,降低了利用效率。再者,随着我国城镇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到城市当中。再加之农业种植收益较少,所以很多人也因此选择到城市中务工,造成了农村大量土地闲置。而且由于农村土地比较散乱的分布,很难进行高效整合,所以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均土地拥有面积远远超过了国家有关标准,其中仅住房土地占用就达到了255hm2,所以,从整体上看,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浪费严重。
四、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建立科学、严格的土地资源用途管理机制。由于当前我国大量农地荒废,导致农用地用途变更现象增多,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所以,在农业用地用途变更时,必须严格审查。可以采取耕地占用补偿措施,如果占用农业用地,则必须开垦出等同土地质量和面积的耕地,提高占用农用地的成本。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将现有的农业土地中优质农田的80%划入到基本保护范围中。其中,要将城市周边以及道路两边的农田划入到保护范围中,避免城市扩展对农业用地的占有。在满足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对农业用地进行通途变更,但是应当禁止修建永久性建筑,不能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用于房地产开发,一旦发现应当从严处理,并且恢复土地用途。要不断加强对征地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征地政策,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制定出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热情的政策,让农民自觉保护农业耕地。其次,构建出合理的建设用地供应制度。一方面,要从总数量上对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在有限的土地资源范围内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有序合理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将建设用地资源优先提供给国家鼓励的建设项目,将土地的界限明确划分,对用地范围实施控制。再者,构建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政策,制定出建设用地的年供应量,并且实施严格控制。利用市场机制,激励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要深化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国有土地的使用要采取拍卖和招标的方式。实施土地租赁制度,保证国家对土地资源的调控能力。另外,要进行土地资源的复垦开发。只要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划要求,就应当对农村的荒地、废弃地进行开发,并且将农村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业产量。
五、结语
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行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也日趋紧张。所以,在现有的土地资源情况下,必须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管理土地资源。不仅要保障农业用地,整合农业用地资源,开垦复耕。要限制建设用地总量,实施集约利用的政策,对于农业用地的用途变更要严格控制。只有不断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实现土地可持续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夏奎昌.土地资源利用探讨[J].华章,2012(05):59.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就业方向有哪些?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干什么的 有哪些就业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的基本训练,突出特点是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又具有土地科学与管理领域专业技术才能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具有突出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技术专长,同时具备遥感和GIS技术等现代专业技术特长。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
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