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时间:2023-09-07 17:42: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第1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创新型人才 课程设置

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工程化、规范化的推进,社会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如何培养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近几年,中央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对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07年,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 要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增强[1]。

一、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自1985年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全国已有多所大专院校相继设置了土地管理及其相近专业。教育部于1998年7月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颁布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管管理一级学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60多所【1-3】,开设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有约90所,开办博士研究的高校近20所[4-7]。

在目前开设土地资源管理的60多所院校中,农林院校开设土地规划管理类课程的比重最大,一半左右的农林院校都开设了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和地籍管理课程,文史类院校开设该类课程比例最小。师范院校开设房地产课程的比例最大,全部开设了房地产经营,综合类院校不到三分之一的院校开设该类课程,比例最小。师范类、农林类、理工类均比较重视开设地学基础课程,综合院校和文史类开设比例小。而技术类课程,农林院校最重视,文史类院校最不重视,但文史类院校相对较重视经济学课程,师范类院校几乎都不开设相关经济学课程。

二、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难以满足时展需求

目前全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来源于4 大传统学术体系:(1)以农学为代表的,基于农业经济和土壤农化为基础,这类侧重从微观上研究农业土地管理和农用土地经济等科学问题。(2)以经济和管理学为代表的,包括土地经济学、政策学、法学等,其特点是从政策和法规方面研究土地管理的科学问题,侧重研究土地利用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解决。(3)以地理学为代表的,包括自然资源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其特点是从宏观、总体上研究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解决。(4)以测绘学为代表的,包括地籍测量学、地图制图学、摄影测量和遥感等,其特点是侧重通过对地球表面土地利用覆盖和土地权利空间分布的精确描述和分析,研究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综合体相关问题。由于各院校原始学科基础属类不同,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从近几年市场对人才需求来看,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许多院校不重视技术课程开设,尤其是文史类院校。

(二)实践课程的教学和管理薄弱,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不相匹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也不尽合理,首先,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普遍比较陈旧,和生产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接触较少,难以打开创新的思路。其次,受到课程体系不完善的影响,实践教学内容没有经过统筹安排,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使本来就比较紧张的实践学时更加捉襟见肘。最后,实践教学内容偏重自然科学,忽视社会科学。各个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的背景和基础不同,但即使是以经济管理为专业特色的高校,其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也以测量、遥感、土地等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为主,几乎完全没有土地制度、土地政策等社会调查的内容。而社会调查实践其实是土地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实践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为主,较少运用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对知识进行自我组织、加工和应用的空间和动机,不仅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特别是“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大量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从技术方面拓展了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术空间[8]。但由于专业教师受到本身学科知识的束缚,而且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土地学科的行业特点,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较少,无法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农林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很大部分来自自身培养,也有相当部分的师资在国内外接受了教育或强化培训。但学缘结构仍比较单一,由于学科发展的扩大化,学科内、学科间的激烈竞争,优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再加上专业教师研究方向的分散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新能力和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土地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有生产力方面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所以,把土地作为自然经济复合体来进行研究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性质[9],因而可以在强调学术自由和尊重个体之间差异的原则下,吸取西方高等院校实行的通过不同的课程组合来实现人才培养的专门化的经验。具体而言,就是首先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适当降低或维持必修课( 通识类课和学科基础课) 模块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课程的广泛性和数量规模的原则,极大增加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数量,并使得这些课程结构极富弹性,课程安排留有相当充分的余地,使课程组合灵活顺畅,同时在打破学科壁垒和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化原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判断选修不同的课程组合,从而形成与土地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方向,以便更好地适应外界的迅速变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同时,根据教育部部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指导意见, 紧紧围绕“厚基础, 宽口径, 强能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为主线, 进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工作现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的调查,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 提出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全国许多高校开办了本科、硕士或者博士层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需求增多。而目前全国每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除去一部分人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真正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高层次、高素质教师奇缺,很多高校都难以找到理想的学科带头人。加之目前的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对培养服务型人才比较熟悉,而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甚了解。由于政策导向等因素,部分中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对教学只是应付式教,完成教学工作量就行了,不愿投入更多精力认真地教,更不用谈开展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了。因此要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和提高。

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归根到底是要靠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去培养的,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理应处于核心地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高素质的学科梯队,拥有研究方向稳定、学术造诣深厚、能团结带动整个学术梯队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学科带头人。增强教师队伍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科学素养、科学研究素养,革新教学方法,是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完善课程体系评价机制,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应具有所需要的具备相关专业劳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应当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人才培养原则。为此,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通过对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和必选课)、实践课等增删和学时、学分及开课时序的优化调整为方法,保证专业重要课程和技术课程的开设,推进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实践必修课”的分段组合平台,构建包括“公共基础类课程、土地资源类课程、土地经济类课程、土地管理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土地规划类课程、综合应用类课程”的七大模块式课程体系。另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有计划地开设新课程, 增设土地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土地整理工程专题、房地产策划专题等课程。

(四)强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实验实践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实践观”为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 确立以增强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具有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模块,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开展实验实践教学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的改革, 优化实验实践教学环境, 建立健全实验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切实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从时间、师资、基地和技术服务四个方面建立实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一是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时间, 增强实践教学时间(含集中实践教学时间与各课程分散实践教学时间)占总教学时间的比重,延长生产实习时间。二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土地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聘请一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并落实他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 以形成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 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营造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新跃等.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3-4).

[2]卢新海,张继道.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2).

[3]王永东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4]黄贤金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2)

[5]彭文英等.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3).

[6]曲晨晓,孟庆香.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2)

[7]胡伟艳,蔡银莺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5).

第2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90-1

1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土地资源管理是相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并且控制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乱开发乱利用,对其进行控制及监督,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管理要符合现代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体现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相对完善的经济结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土地管理相关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面对土地资源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城市管理很混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做出规范、规定。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 盲目开发城市用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房子的渴望让城市用地越发紧张,这样就会出现开发商盲目开发导致土地使用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城市,土地的使用也在不断增长,而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交通堵塞、住房困难、绿化面积少,这些均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很多城市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管理,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存在土地资源铺张浪费的现象,一些违规建筑不遵守国家有关土地政策和规定,盲目开发利用,导致很多土地无法有效利用。

2.2 保持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和谐统一

土地开发利用是为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开发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近年来,社会的进步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原有的土地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土地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必须保持统一。

2.3 合理利用土地规划

土地市场化以来,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制定限制的条款。城市发展的加快促使社会不断地进步,土地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利用土地市场化来发展经济建设,同时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4 土地管理要与建设规划管理协调发展

土地管理和建设管理相互制约,如果由于配合不协调,将会出现土地浪费的现象,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建设。因此,完善土地管理和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3 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和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价值,这些将成为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铺垫,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水平的提高,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办法,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

一个城市土地规划是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相辅相成的,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执行。制定城市的土地规划要合理科学,并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定建房用地和绿化用地,确保各项工作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顺利开展。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进行土地的审批规范来执行,杜绝乱征乱批等现象。

3.2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无限使用,因此要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发挥土地的最大功能。在我们进行工作管理的时候,必须做到土地的有效使用,达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保护生态环境。

3.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在土地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中要做到无浪费,综合考虑国土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有关注土地开发的长远心态。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不能过度开发和使用土地,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做好土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好开发后的治理工作。例如保护绿地,严防土地使用过度等情况,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建设和平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万茂.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1,(5).

[2]陆红生,韩桐魁.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2,(4).

[3]孔凡文,李海英,王,常春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三明治”培养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

[4]汤惠君,于正林.试论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主导学科[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第3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07-1

1 舒兰市土地利用现状

1.1 土地利用结构

舒兰市辖区面积455862公顷,其中农用土地414600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90%;建设用地16560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6%;其他用地247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667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5%;林地2470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2%;其他用地9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建设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城市建设用地23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乡(镇)村居民建设用地142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工矿用地12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6%;交通及水利设施用地213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其他用地21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

1.2 土地利用布局

舒兰市土地主要布局: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较平坦的平原区,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中部大部分是丘陵,农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杂粮等。东部山区和半山区除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山地林产品资源较丰富,山野果资源:草莓、山葡萄、野生海棠等;家庭养殖林蛙、栽培木耳、家参等。水利资源丰富,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200余座,有大小河流100余条,为水稻生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2.1 建设用地浪费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各类建设用地急剧增加,主要表现在:修建公路、建桥梁、招商引资建楼房、建设各种园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占用大量的耕地,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致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2.2 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土地资源环境恶化程度日益加深。主要表现在土地侵蚀面积大,城市建设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农用耕地农药用量超标,土地污染严重,部分低产田得不到改造,土质退化,生物多样化锐减。

2.3 房地产开发相对过剩,整体结构单一

近年来,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促使舒兰市房地产开发持续火爆,房地产开发面积猛增,城市住宅面积增加,部分乡(镇)住宅面积也在增加,就目前来看市场容量有限,人口呈持续负增长,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低潮。房地产整体结构单一,发展阻力增加,舒兰市近年来开发的房地产绝大多数是商业网点和住宅两用综合楼,形成了商业楼有住宅,住宅楼有商业,大部分黄金地段更是如此,从而弱化了城市整体功能分区,降低了城市中心地段土地资产的利用效益,提高了城市进一步发展成本。

3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土地管理,把握土地经营主动权

政府既是土地的经营者又是土地的使用者,政府在城市土地经营中应处于支配地位。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地市场建设,关键在政府,政府要管好土地资源和资产最关键的是必须坚持对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和集中统一管理,必须坚持土地利用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供地,统一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科学的年度供地计划,对超标、拍卖和挂牌发证的地块、面积、位置、用途作出统一规划,严格保证计划和实施,切实作到供给引导需求。

3.2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一是确立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一个城市要想快速健康发展,领导决策是关键,如果大决策正确,城市的发展就会越来越顺利;而领导决策的偏差,将会带来城市悲剧;一个城市要走上低风险、高效益的道路,必须研究清楚城市身体的特点,从而对城市有一个科学定位和规划,“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经营理念。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城市土地供给的稀缺,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土地利用结构的竞争。作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能为政府带来最大的收益的土地是房地产用地,但房地产用地也必须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确定适度的土地供给量。

3.3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加强土地资源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信息、网络,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出动宣传车,利用农村大集设咨询处等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保护土地资源的认识。

3.4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第4篇

关键字:农村、土地管理、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中国法制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管理数字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土地管理、开发、保护和资源优化等方面取得积极地意义。现阶段,面临着经济增速下滑及土地缺口日益扩大的双重压力,但在新的国内外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更好的推进土地管理现代化,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子政务基本概论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将管理与服务通过信息化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3]具体来说,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地政管理信息系统、矿政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信息系统、综合事务管理信息系统。

2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2.1必要性

开展国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是国土资源系统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是履行新时期各项土地管理服务工作的必然要求。

2.2重要性

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管理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顺应信息化发展规律,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及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土地资源的价值最优化,解决农村土地纠纷、权属不清、土地污染等诸多问题,提供便民服务,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缓解农村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3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管理的现状

电子政务作为衡量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并在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近年来,我国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逐步开展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部分地区推进农村数字化的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土地信息化管理初步见效。

然而,传统的农村土地管理模式和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管理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理论和数据集成,轻视实用研究,技术平台不成熟,发展滞后于城市,仍面临着不少问题:意识淡薄,使用率低,管理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信息模式单一,服务平台流于形式,信息孤岛,内容更新不规范等。这些都影响了电子政务在农村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解决“三农”难题。

4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管理的应用

4.1 土地权属管理中的应用

农村土地权属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拥有者所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进行权属登记。目前农村土地权属管理基本有土地产权界定不清、主体不明确及集体所有权边缘化等问题,通过土地电子政务管理,建立起土地权属登记体系,有效审核农村土地权属,对土地进行等级及权属的划分,防止土地登记失误的发生,为使用者提供查询、分析以及统计的服务,保证土地权属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2 土地规划及利用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电子政务管理对土地的数值数据、图形数据等进行空间分析,科学评估土地的质量和适宜性,通过相关的评估等级指标,按不同的规划目标对土地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土地使用、居民分布以及地表覆盖率进行分析,预测土地的人口承载量,挖掘土地的潜在生产潜力,将分析的数据统计在信息库中,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规划及利用管理提供科学方案,为农村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4.3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划与管理中的利用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划与管理工作要求,土地电子政务管理通过计算机软件平台,将基本农田的规划信息、现状信息及动态变化信息集成到电子政务系统,全面记录基本农田空间位置、分布、数量、等级、地类等,统一管理权属代码、地块编号、地块面积、保护责任人、四至关系、土地等级、变化类型及时间等信息,为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划与管理提供评价、统计、搜和预测等服务,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管理,提{基本农田的规划与管理水平。

4.4土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

按土地定级规程来管理,对土地信息进行处理,将数据和资源输入到土地电子政务系统,建立土地定级的属性数据库,并对土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估分析,形成系统的点、线、面三个空间管理目标,确定土地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制作出相应的图例、注记、图框及符号等,描述土地的差异性,对土地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处理。这为土地定级与地价评估提供成果,提高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认可度。

4.5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收集农村土地动态的调查数据,按统一的规程与数据格式进行系统处理,对农村土地的利用动态进行数据录入、变更分析及数据输出等,准确地更新农村土地利用动态的信息,勾勒有变化的图版,对比图版勾勒结果与原来数据,制作出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分析土地利用动态的数据,提供图形管理、属性管理与综合分析,为土地利用动态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对农村土地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进行土地违法案件原因、情况及结果等统计管理,能够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土地执法监察水平。

5土地管理电子政务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5.1基层电子政务制度建设滞后

土地电子政务管理是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种新管理职能,现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些重要方面还处于真空状态。当前,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仍处于学习与建设的阶段,信息技术日益更新和电子政务不断推进,但基层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标准化的建设工作却相对滞后。这使得在农村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信息公开不及时、信息孤岛现象、重复建设、信息共享程度低、缺乏协同管理能力、分散单干等,导致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不能有序科学地发展。

5.2基层紧缺专业人才

对于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的建设来说,专业人才是积极有效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力量。虽然很多高校有开设土地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但土地电子政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缺口大,土地管理综合型人才很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体制和用人机制等方面原因,高校毕业生奔向县城或城市就业,造成到基层从事土地电子政务的人才紧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基本采用外包或与高等院校、公司等单位合作来建设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在应用中出现的系统问题,专业人员缺乏,加上人员信息管理及使用能力素质不高,难以凭借基层力量及时解决,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系统就变成“摆设物”。

5.3基层管理设备落后,技术基础薄弱

乡镇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基础薄弱,土地管理设备相对落后,系统跟不上复杂和多元的土地管理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地理空间数据,数据的标准化水平低,难以实现数据集成和资源共享,其应用不到位和更新维护不及时,如数据库不全、数字化信息欠缺、“信息孤岛”及信息有安全隐患等情况,系统不能适应土地管理的变化,常出现系统瘫痪的现象。

5.4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农村土资源管理认识不足,管理工作不到位,日常事务性工作仍依赖于传统的管理方式,电子存档管理滞后,主要以纸图存档,资料缺失严重、利用价值不高,硬件配置过于注重超前轻应用,管理目标不符农村国土资源的实际,电子政务在土地管理上没形成一体化,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此外,在信息安全的管理上也有问题,对病毒、网络连接等监控管理不严,对用户认证、权限设置等管理不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5.5建设资金投资相对不足

各地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发展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求仍有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虽然政府积极鼓励并支持企业以及民间资本的投入,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面临建设资金不足的隐患,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基本上靠地方政府投钱来建设。一旦地方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就会出现后续资金断层,这对于建立完善的土地电子政务系统是雪上加霜,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6解决问题的对策

6.1加强制度建设

推进农村土地电子政务管理建设,制度保障是先行。没有制度的保障作用,土地电子政务建设将难以实施。政府是制度的制定者,在土地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要强化职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农村土地的实情出发,加强制度建设,扭转基层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的局面,形成土地电子政务建设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6.2提高认识水平

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水平,须转变错误观念,提高政府、企业、农民以及社会各界的认识水平。第一,政府的认识对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起领导性的作用,要提高政府部门自身的认识水平。第二,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企业及个人也应该参与其中,要提高企业和农民的认识水平。第三,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并不是只涉及到农村地区,这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和多种业务技术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须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

6.3重视基层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强土地管理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层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土地工作人员的待遇,积极引进人才;对基层队伍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提高土地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实施工作奖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创新,追求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农村国土信息化建设服务;加强与高校合作,推进继续教育,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的建设,补充新生资源力量,为农村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6.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基础设施的保障,其建设也将成为空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广播、电视、电话、电脑、宽带网络等硬件设施,还有基层队伍、信息服务及信息建设等软件设施,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合理增加电子政务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经费,学习并引入新技术,加强系统软硬技术更新换代,针对不同的土地业务需求,完善网上土地信息,鼓励村民通过电子政务在线办理土地业务,推进农村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信息安全防御技术,开发新的应用模块,改进系统衔接,加强系统的数据资源整合,建立集成化的信息数据系统,保障系统的整体性和共享性,减少平台损耗,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发挥土地电子政务技术的应用潜力。

6.4强化工作管理,优化管理模式

按照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规律,尽快建立科学可行的土地管理制度。按土地管理工作的统一要求,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工作管理力度,制订信息存档、硬件管理、平台使用及人员岗位责任等在内的实施细则,解决管理关系,清晰管理流程, 优化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行为,落实土地电子政务的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国土资源信息标准化的贯彻与实施,实现基础信息共享,强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逐步提高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社会化。

6.5加大资金建设力度,拓展多元化渠道

土地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人才专业性强、资金需求大的长期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做保障。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在土地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关政策向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倾斜。二是多渠道融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并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逐步引入社会资金、风险资金参与建设工作,形成多元化资金体系,为土地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三是要把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与地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政府、企业及电信部门相结合途径,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所或网络技术服务单位等机构向农村提供服务,节约电子政务建设投资。

7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的展望

在土地市场发展火热和土地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是实现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土资源管理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农村土地信息化管理的作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有理由相信农村土地电子政务建设会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推动农村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国章.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曲卫东,韩琼.土地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3]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53.

[4]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5] 付开隆,金焱,张敏.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

[6]基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化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专辑.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6).

[7]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

[8]郭淳芳.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工作流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07.

[9]周磊.土地信息系统研究综述[C].土地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6 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10]中国土地学会.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Z].广东: 广东土地科学编辑部,2005.

[11]鹿心社.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国土资源部网站.2004-04-23.

第5篇

一、公共管理学科设置现状

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在我国经历的时间不长,各学派和各高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别。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有一定的分歧,原因之一是,按照我国目前研究生专业目录(1997年),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则是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4个二级学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设置10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等。在10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三级学科的研究方向。[3]这两个专业目录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其差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感到上述专业目录没有能全面、准确地覆盖公共管理领域。有学者在宏观视野中阐述了公共管理应涵盖的学科范围,公共管理领域可以对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管理等,依此来设置二级学科。[4]有的学者站在更高的视野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公共绩效应该成为公共管理的目标导向,成为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架基石。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加凸显管理性色彩,在运作机制方面,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重视管理方法与技术,其二是突出应用性和回应性。学科设置应遵循此方向去设置。[5]作为一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学,其研究对象和范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不同领域的管理(部门公共政策和管制);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如学校和医院的内部管理)。……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四个学科上。这些学科划分的基础是横向的领域分工,相互之间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且原来就分属不同的一级学科。[6]有学者则认为,不应仅从管理学视角去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更应从源头去探讨,因为管理学是从经济学分离出去的,所以,应该双管齐下,从管理学与经济学两维视角去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设置。[7]争论的存在说明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设置和理论支撑需要厘清,这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政府工作绩效的提升。中国行政学及公共管理学在其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于当代国外的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成就跟踪不够,对国外这一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亟待加强;国内现有的行政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特别是教学体系)较为陈旧、单一和狭窄,大部分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及内容基本上停留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水平上,未能充分体现和吸收当代国外公共管理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二是行政学的研究缺乏开阔的视野,学术基础不牢,既未能反映政府管理领域的新变化,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公共管理活动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又未能顺应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交叉、综合和整体化趋势,充分吸收相近学科尤其是当代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政治学和政策分析等学科的新理论和方法成果。它不能突破以往的眼界,在主题上创新,在范围上拓宽和在基础上打牢。三是行政学的理论研究落后于现实的政府管理实践,尤其是缺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重大实践问题以及当代国外公共管理的实践加以深入的研究,行政学的应用性、现实性和生命力不强。[8]受单一行政学的影响,我国公共管理学未能跟踪西方学术前沿,也没有如实反映国内政府运作现状,更没有与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因此,应借助新公共管理思想,探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设置及其相互间的支撑机制。

二、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实践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公共管理运动。这种运动的目标是以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各种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创立一个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以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者来自于行政学、经济学、政策分析、组织与管理理论(管理学)等各个学科。公共管理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论,而且也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2]86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渊源来自于政治学、法学和财政学等学科,其思想基础则是由伍德罗•威尔逊和马克斯•韦伯等人所奠定的。[9]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将管理从混乱和狭隘经验主义的现状中解救出来,使之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之上。[10]在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影响之下,学术界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认知经历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8]73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首先,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其次,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最后,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12]新公共管理理念转向的改变,要求公共管理学科设置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共管理学唯“行政学化”需要加以改变。政府不再是官僚机构,政府变成了顾客导向的政府;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预防在先、治疗为辅的有预见与前瞻思维的政府;从官僚层级制到参与及团队合作的分权的政府;通过市场杠杆进行改革的市场导向的政府。[13]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产业型政府”的解释,政府部门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政府部门产生、存在和运转的唯一理由,就在于它要生产或提供通过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得不能令人满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兴起,智识群体已经意识到了公共管理学科设置需要加以改变,需要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局限,借助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拓宽学科视域,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

三、新公共管理思想影响下的公共管理学科设置模式和支撑机制

公共管理学科虽然存在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但由于中国公共管理历史很短,各院校办学的背景差别也很大,在尊重学科规范的前提下,也应当鼓励各种不同模式的选择和竞争。[15]将公共管理列为一级学科,是建立在公共管理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基础上的。虽然对知识进行学科划分是按照科学规律进行的,但这并不能抹煞带有一定主观色彩。公共管理及其二级学科的确立,是对公共管理类知识进行划分的结果,同样带有主观色彩。[16]目前,国内不同类型的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别,难有统一的模式,结合国内现状,公共管理学科设置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模式以政治学(行政学)为主要学科,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在这个模式中,行政学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主要分支学科,其目标指向直接为政府培养行政管理人才,政治倾向明显。第二种模式以经济学为主要学科,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在这种模式中,设置教育经济管理、政府经济管理等专业,将政府视作企业进行运作,其目标指向为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培养精于成本收益管理人才,绩效倾向明显。第三种模式以管理学为主要学科,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在这种模式中,设置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应专业,其目标指向为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的管理人才,政策倾向明显。20世纪,社会学只是社会科学中的剩余学科,未能对公共管理学科产生明显影响。第四种模式结合了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是以新公共管理思想为指引来设置学科和专业。在这种模式中可以设置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政治学和行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其目标指向不仅将政府视为企业,或将政府视为官僚机器,抑或将政府视为被动管理机构。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不仅具有政治倾向,同时具有绩效倾向,还具有政策倾向和社会倾向。目前,国内知名的综合类高校正试行要么在硕士学科专业设置中体现,要么在博士专业方向中体现。当然,这些学科专业间的磨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学科间支撑机制的真正形成和良性运转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理论,返回实践的不断验正和修改才能得以完成。借助四大学科即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形成共同支撑公共管理学科体系设置,并形成支撑机制,这种支撑机制包括学科间融合机制和修正机制。在新公共管理思想影响之下,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的主要目标是成为管理绩效和公正公平兼顾的部门。市场法则(经济学)、对公管理(政治学)、对私管理(管理学)和结构归属(社会学)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相互间融合机制,并且各学科由此相应衍生出来的公平正义、权力干扰、管理过程和合理分层四种特质,进而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科间的修正机制。政治学和管理学分别有效区别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而将这两个学科结合可以更好地将两个学科的公私管理技术融于一体,同时管理学针对私的管理经验能有效弥补政治学对公的管理不足。政治学的对公管理经验可以进一步拓展管理学的管理视野。与此同时,经济学的市场法则能促进两大学科的管理技术朝同一方向迈进即效率,对私管理特别强调服务于市场的管理效率,但并非所有公共管理领域均以效率优先。社会学强调结构归属可以很好地将公共部门服务有效分配于社会群体,有效处理了公共管理部门内部以及公共管理部门与外界沟通中的结构关系。经济学将理性经济人假设带入公共管理学之中,将公共服务中的消费者与提供者类比为一般市场中的消费者,但这里需要注意,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不仅是消费者,而且还是享有社会权利的国民。社会学强调合理分层的关系,如果将消费者分层不当,则会造成管理绩效低下甚至趋负现象,同时权力干扰也会带来效率的低下,市场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可以有效予以修正,合理分层则可以修正公平正义的无度。管理过程强调精细化与操作化,可以有效修正合理分层的方法与技术,而权力干扰可以使管理过程服从于宏观与整体战略。这样便形成了完成修正机制的循环,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完备及与实践的衔接。毋庸置疑,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在中国仍然十分年轻的学科,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应当密切结合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实际研究中应当更多地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并坚持客观性和中立性,力争超越简单的观察评述,揭示问题的本质,从而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第6篇

关键词 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DPSIR模型;改进熵值法

作者简介廖 娟(1988—),女,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江西南昌 33001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耕地非农化已成必然,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在短时期内难以逆转。只有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在耕地利用的过程中走集约化道路,注重内涵挖潜,才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耕地集约利用是基于区域耕地资源科学和优化配置的前提,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相关生产要素投入,以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充分挖掘耕地利用潜力,从而在耕地利用上走内涵挖潜和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1。

二、耕地利用的DPSIR模型

DPSIR?穴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雪模型是由EEA?穴欧洲环境署?雪提出的一种评价模型,它是作为衡量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标体系开发出来的。它涵盖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可以将土地利用及其环境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府政策导向等方面按照因果顺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评估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思路2。DPSIR模型在自然资源的评价过程中能够反映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特征,对造成环境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对此做出的响应等多个因素综合到一个模型中,使事物更具有条理性和整体性3。

三、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上中游,总面积18817平方千米。2011年抚州市耕地总面积为311293.95hm2,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6.54% ,主要分布于临川区、东乡县、乐安县、金溪县和崇仁县。抚州市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研究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抚州市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在综合参考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3-5,考虑到数据等资料的可获取性,结合抚州市实际情况,基于耕地利用的DPSIR模型,遵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综合性与主导性、系统性与层序性等原则,建立了反映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共18个指标因子(表1)。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指标权重更加具有科学性,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信息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6。在熵值法的计算过程中,运用了熵和对数的概念,根据相应的约束规则,负值和极值不能直接参与运算,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变换,即应该对熵值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本文采用标准化变换法对熵值法进行改进7。

步骤如下:

1.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式中,X′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Xij为第j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Si为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

2.为了清除负数,进行坐标平移:X″ij=X′ij+H,式中,X″ij 为平移后的指标值,H为指标平移幅度。

3.计算第j项指标下的i个样本值的比重:

4.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熵值越小,指标间的差异性越大,指标就越重要。ej=-k∑PijlnPij (k=1/lnm),0≤ej≤1。

5.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hj =1-ej。

6.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hj/∑hj (j=1,2,…,n),按照改进熵值法确定抚州市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表1)。

(三)耕地利用集约度计算

运用功效函数评价法对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到耕地利用集约度8。假定耕地集约利用各评价指标为uj(j=1,2,3…n),aj,bj 分别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指标值xij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功效Ui(uj )由下式确定:

然后,根据确定的各指标的权重wj,计算出耕地集约利用度Fi,Fi=∑wjUi。

四、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一)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动态分析

按照表1确定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集约度的评价方法,得到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结果(表2)。从总体上看,2002—2011年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指数不断增长,从2002年的0.411上升到2011年的0.737,年均上升3.26%。

由表2可知,驱动力指数从2002年的最高,持续下降,2011年为五个子系统最低;压力指数2002年仅次于驱动力指数,10年间呈缓慢波动下降态势,2011年仅高于驱动力指标;状态、影响和响应指数除个别年份短暂下降外,呈快速上升趋势,状态指数连续几年位居第一;从影响指数看出农户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收益和挖掘耕地生产潜力的能力都在持续提高;响应指数增幅最大、上升速度最快,从2002年的0.035上升到2011年的0.265,说明人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响应增强,通过提高对耕地投入促进耕地的集约利用。

(二)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抚州市各县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不十分明显,从空间分布看,中部各县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最高的是南丰县,主要是南丰县状态、影响和响应指数均位居抚州市各县区首位,南丰县对农业的投入较大,农业产值及农民收入均为各县第一位,反映南丰县耕地利用效果很好;金溪县、临川区、黎川县和崇仁县各项指标都属中上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差不大,高于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宜黄县、乐安县、南城县等其他各县与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比较低,其中,广昌县最低,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四个子系统分值均很低,致使广昌县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最低。

五、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对抚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数量;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规模,规划好村镇建设,控制农村宅基地占用耕地;加强科技投入和农民的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加资金、机械等各项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优化耕地的用地结构,促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卫华,唐国滔,刘微微.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

2于伯华,吕昌河.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

3邓超.武汉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4陈珏.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科技促进发展,2008.

5安玉娟.河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09.

6陶晓燕,章仁俊,徐辉,等.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

第7篇

【关键词】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建议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必需因素,要保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最根本是要节约集约用地。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未来奎屯市发展的经济接替区,将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的贡献。为改变现在开发区用地粗放、过分外延扩张的局面,提高土地资源持续保障能力,就要建立起开发区集约高效的用地模式。本文通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相关建议。

一、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意义

近几年来,伴随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开发建设和工业化发展所产生出用地资源短缺和土地供不应求的矛盾。其中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供应不足,约束了城市土地粗放扩张;二是部分城市还存在用地规划结构不合理、土地闲置浪费等严重现象。所以,对于我们这个土地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解决城市建设和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这将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目标实现的速度和时间,更加关系到我国将来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及如何实践管理对最终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一)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关于同意设立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复》,及《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核定园区实际占地面积为9292.65公顷。截止2011年12月31日,开发区已建成建设用地为1129.88公顷,占园区总面积的11.87%,其中工矿仓储用地面积612.21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6.6 %;商服用地49.89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0.73%;住宅用地面积56.65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0.66%;交通运输用地199.72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2.2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89.26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1.94%。未进行建设及未完成建设的土地面积为8162.77公顷,占总面积的88.13%。

在园区未建成的建设用地中,已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为4256.55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46.09%,未达到供地条件的其他土地3906.22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42.04%。园区无不可建设土地。

(二)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评价,得出其集约利用度综合分值为76.95分。根据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实现度计算结果,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度分值偏高的有工业用地率(A21)、工业用地产出强度(B12)、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C11)、闲置土地处置率(C12)、土地有偿使用率(C21)、土地招拍挂率(C22) ;实现度分值较低的有土地建成率(A12)、综合容积率(A31)、建筑密度(A32)、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A33)、工业用地建筑系数(A34),实现度分值不足60分。这几项指标主要反映出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具体为:(1)土地利用强度: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还未达到理想状态,这主要体现在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低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园区内企业构筑物多而建筑物少,新建的构筑物、露天堆场等占地面积大,因此造成综合容积率较低的结果。 (2)用地结构状况:现状工业用地率高,主要体现在工业用地率(A21)指标实现度高。目前,已建成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工矿仓储用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另有少量的交通运输用地,其他经营性用地如住宅、商业等用地比例占园区总面积的0.66%,0.73%。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及园区发展定位,最终确定本评价周期内工业用地率理想值为55%。 (3) 管理绩效高:由于园区建园多年,园区管理机构已具有很多的管理经验,项目从批准到落地已经过反复的论证及详细的规划,且土地、规划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审核,严格按用地审查的程序办理项目申请用地,这才能够实现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C11)、闲置土地处置率(C12)、土地有偿使用率(C21)、土地招拍挂率(C22)很高的指标值。今后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会依然坚守园区总体规划,严格用地审批,以实现园区土地的集约与节约用地。

(三)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进行测算,得出扩展潜力方面,截止到评价时点,园区范围内尚可供应土地为为6848.89公顷,其中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面积为4852.51公顷,位于吐鲁番街以东,鄯善街以西,阿克路以南,喀什东路以北的区域内。园区可供地年数Ⅰ为12.34年,园区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年数Ⅰ为9.79年;尚可供地年数Ⅱ为5.02年,尚可供应工矿仓储用地年数Ⅱ为3.99年,园区扩展潜力较小,园区扩区势在必行。通过对园区现状工业用地率的调查,工业用地率较高,结构潜力43.50公顷,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工矿仓储用地已有一定规模。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来表示。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为0.20,工业用地建筑系数为26.82%,开发区通过提高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挖潜408.14公顷,这是日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挖潜方向,使开发区获得了一定开发利用空间。根据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的整体容积率最低不应低于0.6的特点,现在离这一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这需要在以后园区的建设中合理提高建筑容积率,来逐步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管理潜力方面由于目前园区没有有偿使用且已到期但未处置土地,无应收回闲置土地,故值为0公顷。

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不断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充分运用环境评估、企业优势、产业发展趋、园区布局和土地用途规划等的调控工具,为制定土地利用的总体规模提供导向作用,加强横向纵向管理。

(二)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出让机制

一是建立起土地储备供应台帐,估算出第二年企业用地的需求量;二是实施最低限价制度;三是提高出让率,严格控制划拨土地,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四是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土地供应的市场机制,建立起公开透明的土地资产市场化供应机制;五是每年定期开展园区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清查。

(三)加强管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用地基础数据库;二是完善土地日常管理登记项目;三是强化单位之间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四是建立园区土地利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四)制定项目用地最低标准

进一步提高用地门槛,进一步明确产业选择标准,严格控制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入区 。

(五)严格审批程序和批后跟踪管理

不断健全完善园区重点项目信息跟踪管理制度,加快对项目的审批和用地服务,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责任与要求,保障重大项目能够及时落地。

(六)严把项目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具体措施如对各项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规划指标控制,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按规定核定项目用地规模,核准产业供地指标,确定合理用地规模;进一步盘活各企业存量闲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

参考文献:

[l] 张统生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J].房地产评估,2009,1:19

[2] 毛蒋兴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5―26

[3] 邓宇鹏等.土地利用理论的演进 [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18(2)25-27.

作者简介:

张敬,女,汉族,江苏铜山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在读农业推广硕士,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城东板块 房地产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地产业发展潜力

在我国,房地产业作为对国民经济有支柱意义的第三产业,有其自身特性。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国家政策规划息息相关,具有可交易性,不可移动性,耐久性,为其他产业提供先导性,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相关性等特性,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房地产发展的潜力点分布于多个方面:

土地区位的选择对房地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区位是指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以及该空间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经济联系。区位本身是具有价值的,土地自身的空间结构加之不断开发土地产生的附加值,逐渐形成了土地区位的经济差异。房地产的增值性在很大程度由土地的增值决定,而土地利用程度、增值能力都与区位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增值潜力大的区位是非常重要的。

区位对房地产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距离市中心的等距同心圆上的不同房产有着大致相当的价格,距离市中心越近,房地产价格越高。②对房地产类型、规模的影响。市中心范围内的地产类型多以商业地产为主,住宅以高层建筑为主;而郊区的土地价格较低,土地类型多为工业用地、低层建筑或别墅等。

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对房地产的发展有导向性作用

在城市中,功能区由城市中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而形成的。每种功能区都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由于房地产的产业先导性,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能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潜在需求,以及明确的客户群体和项目定位。

人口因素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人口变动对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乡村人口的城镇化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两台“马力发动机”。人口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表现在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刚性需求指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产生的购买房屋的需求,包括人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身份转换而产生的需求,通常不受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时间上的身份转换指人由未成年人变为成年人,父母眼中的“孩子”变为妻子(丈夫)眼中的丈夫(妻子)。中国传统的“分家”观念和过去一个时代家庭人口的“金字塔”结构,使得这种需求格外强烈。但伴随着家庭人口结构朝“4-2-1”的“倒金字塔”结构发展,该类需求可能会有所减弱。

空间上的身份转换指人由一地迁出而迁往另一地。目前主要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在城市中购房生存。

土地资源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命脉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土地资源不仅是房地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也要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因此,土地资源在人口、环境等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在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土地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息息相关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在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国家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将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规定土地用途,分配建设用地总量。

二者最终都落实在资源的分配上。通过合理配置房地产资源,将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土地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并通过多种手段对房地产发展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城东板块房地产发展潜力

南昌城东板块,一江相临,三湖相间,青山湖、艾溪湖、瑶湖好似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城东板块交通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随着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的建成,被誉为“江西第一路”的紫阳大道改造的完工以及瑶湖生态科技城概念的提出,一个集产业、生态、人居为一体“城市副中心”形象呼之欲出。

区位优势

城东板块的范围包括:青山湖大道以东、解放路以北、艾溪湖以西、赣江以南的区域。交通是城东板块与生俱来的优势,作为南昌东部的门户型板块,城东有着相当便捷的市内交通,在《南昌市城东片区CD5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里列出了本区将拥有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类型的12条道路纵横交错。

随着艾溪湖大桥将城东和城市中心连成一片。北京路和南京路拉近了城东板块与市中心的距离,紫阳大道的改建和在建的地铁一号线进一步凸显了其交通优势。

2、产业优势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东板块既是产业区,也是城区。伴随以艾溪湖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区和以瑶湖为中心的南昌(瑶湖)科技创新城的建成,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交通优势、高水准的服务设施、生态化的优美环境,城东板块汇聚了美国微软、瑞士ABB、中兴通讯等大量企业,带来了大量经营性房地产的需求。

目前,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产业目前是南昌市集中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城东板块高新区的软件及服务外包、通信、光电显示等新兴产业均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3、人口优势

工业企业的聚集,为城东板块带来了大批长驻人口:据统计,目前已有1800多家企业入驻高新区,而跟随企业进驻城东板块的高管人才、科技人才、白领阶层,积聚了较为丰富的财富实力;同时随着城东板块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也会往高端延伸,形成新的置业群体。

基于政府部门有意识的引导、扶持和工业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未来城东板块人口还将有更大的涨幅空间,刺激商、住市场发展。

4、土地资源优势

土地储备是房地产最宝贵的资源,《南昌市城区201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明确规定,2012年度南昌市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1476.30公顷以内,供应新增建设用地475.77公顷以内。从供应结构看,全市商服用地175.57公顷,住宅用地298.74公顷。从供应总量看,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553.52公顷,占供应总量的37.49%。

目前城东板块土地储备及供应量都相对充足,为城东板块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政府规划及政策扶持优势

在南昌市“十二五”规划图中,高新区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区域。规划中提出完成洪都机场建设及航空城的对外联系交通;完成紫阳大道瑶湖东节点的城市建设(游艇俱乐部)和景观建设;完成艾溪湖东西两岸城区的建设和改造。

总结

目前在城东板块已有绿地地产、保利地产、恒大地产以及城泰地产等品牌房地产企业入驻,绿地新都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保利东湾国际的高尚国际社区、恒大地产着力打造的恒大名都、城泰为改善型置业倾力打造的湖韵天城以及南昌唯一的游艇社区的凡尔赛宫。这些项目的入市都掀起了整个城市的置业,整个城市的财富有东涌转移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城东板块发展的桎梏也逐渐凸显,相比发展较为成熟的红谷滩板块,城东板块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商业中心及金融机构发展的落后。

综合而言,城东板块有便捷的区域交通优势、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充足的土地供应及相应的政策扶持,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落实中,城东板块房地产价值的整体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第9篇

关键词 吉林省 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一)完善集约用地

加强对城市土地过快扩张的管控,设立生态红线或生态控制线等一些硬性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城市布局有一个很好的引导和控制。以存量用地改造为核心,推动城市(镇)发展模式向“用地扩张型”转变。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旧城镇、旧村庄和旧厂房等“三旧”改造计划,通过城市(镇)更新,以内涵提升方式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城市(镇)更新要结合产业升级和功能置换,优化产业结构并优先保障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绿地、政策保障性住房等的用地需求。积极开发地下空间,深度挖掘城市(镇)空间利用潜力,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积极推行公交引导(TOD)的土地开发模式,科学构筑城市轨道、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干线等大流量的公共交通通道,对通道沿线及站点周边地区适度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围绕站点紧凑布局居住、办公、商业、公共空间等功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城市(镇)布局紧凑化发展。

(二)优化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

以城乡规划为主要手段,大力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城乡发展形态、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对各级城市中心、城市新区、产业园区、大学园区、生态廊道、交通廊道等基本要素进行空间统筹,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明确不同的规划政策和建设标准,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对于各级城市中心及其增长区、城市新区、村庄,要紧凑式布局和集约式开发,并注重和满足各类民生服务、人居环境建设的用地需求;对各类产业园区要加快更新、置换、提升、改造,控制低端工业用地的比例,不断提高高端服务业以及生态用地比例,防止工业用地的过分扩张导致居住环境恶化;生态开敞空间、生态廊道、交通廊道的用地,要纳入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实施严格的保护和监管。

(三)提高农村征地补偿

在吉林省内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大幅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改变严守耕地红线的思路,从保证实物耕地总量红线向保证以产量加权的土地当量红线转变,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土地占补平衡,农村集体土地与城镇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提高农村征地补偿,增加退出宅基地农民的土地收益,保障进城农民市民化待遇,并加大对进城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生活在城市之中。

(四)提高农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通过耕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经营主体得到较快发展。加大对农业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发展农业科技和农业金融产品,加大水利工程等,整治农田,更加集约利用农业土地,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地产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模式推进农村城镇化,使农村居民享受城市生活。

二、节约、保护水资源,改善城市水域环境质量

结合中部城市引水工程、白山水库引水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老龙头水利枢纽工程,促进东部水资源向中部调配、西部过境水资源利用,着重解决吉林省存在的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水资源利用方面:城镇,在松花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饮马河、伊通河等建设集降水收集与调蓄为一体的河流库湖体系,增强城市库湖的调蓄能力;城镇内部,科学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循环再生系统,确保接纳的雨水和再生水成为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污水经必要的深度处理后优先用于市政和农业用水,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一是争取最大的水资源调配权。国家东北地区水资源配置方案和省内许多大型水源地有节余水资源,基于省内需求的限制,未能取得这部分节余水源的使用权。为支撑千万级大都市区的建设,可战略上争取节余水资源的调配权,为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二是加大水利工程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吉林省中部地区通过实施引松工程、白山水库跨区调水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从根本上保障长吉区域未来发展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吉林西部地区通过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大安灌区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施3大灌区建设和退化草原湿地恢复,促进过境水资源为西部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支撑。三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吉林省范围内建设集降水收集与调蓄为一体的河流库湖体系,增强城市库湖的调蓄能力;在城市内部加强雨水收集能力,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吉林省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耗水量。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一)促进生产节能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广节能措施,促进建筑、交通和生活节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促进节能和新能源开发。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制定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强制性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的产业发展。要根据区域生态特色,有条件地发展山地、流域、海域、水体等生态产业。[1]积极引进清洁能源,增加清洁能源供给量;加快电源结构调整,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和以电代柴、以电代煤、以电带油,广泛应用清洁燃料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加大煤矿瓦斯气的回收利用。综合环保、资源、产业布局等因素,指定差别用能政策,鼓励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降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加强高新技术在能源供应和消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为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承载能力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支撑。引入高新技术,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能源体系;在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他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引导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的材料,在生产领域实现生态化;根据吉林省的地域特点,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支持和引导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可再生资源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立体养殖、营养物质循环利用、草畜结合及绿色养殖等现代生产模式,结合农村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有机农业,建设牧场、小区和村屯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使零排放、无公害、资源化利用比率逐年提高。

(三)加强境外能源合作

针对吉林省一次能源供应不足、二次能源过剩,供需缺口逐年增大的问题,在蒙古国边界地带、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开发建立境外能源供应基地,引进国内陕京线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参与中蒙边界“两山”铁路能源配套工程建设,拓宽与蒙古、朝鲜、俄罗斯等国的煤炭运输线路等一系列能源供应保障和安全建设工程,调入外部能源,减轻对煤炭的依赖。

(四)加强能源保障

依托长吉图“一廊三区”建设,在蒙古国边界地带、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开发建立境外能源供应基地,引进国内陕京线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参与中蒙边界“两山”铁路能源配套工程建设,拓宽与蒙古、朝鲜、俄罗斯等国的煤炭运输线路等一系列能源供应保障和安全建设工程,调入外部能源,加强能源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源结构方面:吉林省作为北方地区省份,尤其要重视能源利用问题,鼓励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在合适节点使用,解决吉林省西部地区风力发电并网问题,改变现有以煤炭为主的城镇能源结构,同时强化节能管理,推行节能技术,推进城镇低碳化发展。

四、发展新型业态,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作为发展方向,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着力点,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构筑产业链的循环。进一步明确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吉林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吉林省节能目标、行业能耗指标和吉林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等约束性指标促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独特气候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优美的原始森林、淳朴的自然湿地风光和洁净的山林气候条件为最大吸引力,以完善的政策和基础设施配套为支撑,迎合从事智力密集型行业的高端人才,发展生物研发产业、科技研发等智力型产业;通过打造最美的环境、最洁净的水和空气、最健康的生活模式,成为最具魅力的优质生活区,发展最高端的消费产业,吸引最高端的消费群体着力打造东北亚区域高端消费中心。

(作者单位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简介:姚震寰(1982―),女,吉林梅河口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吴玉萍,等.环境经济与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比较[J].生态经济,2001(9).

第10篇

关键词:农用地整治;农用地整治潜力;研究

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是农用地整治的核心内容。在对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之前首先应该分析农用地增加的途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用地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来达到增加有效耕地的目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能够进行农用地整治的前提。而后对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并对根据测算的新增耕地系数进行潜力分级。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将村级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汇总为乡级。

1 宜川县农用地现状

2010年,宜川县农用地总面积为279666.9公顷,其中耕地14874.0公顷;园地15321.2公顷;牧草地70097.0公顷;林地177472.3公顷;其他农用地1902.4公顷。农用地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农用地用地面积结构图

2 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文章主要是针对宜川县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研究,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黄河中游壶口瀑布之滨。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乡宁县相邻,南与韩城为邻,西与富县、洛川接壤,北接延长、宝塔区,造成县域内林地面积较大,政府政策中要求封山造林,退耕还林等来保护生态,故文章中农用地是除去林地以外。

宜川县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4874.0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32%,园地面积15321.2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48%,同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以园地产值为主,因此对园地的整治亦很重要。经外业实际调查结果分析,县域园地整治新增园地面积潜力很小,可不做分析,仅分析其质量提高潜力,因此本次宜川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增加耕地数量潜力;一部分为质量提高潜力,包括耕地质量提高潜力和园地质量提高潜力。

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通过待整理区辅助生产设施用地面积和待整理区总面积来确定耕地标准系数,通过某村待整理区内的辅生产设施用地面积和某村待整理耕地总面积来确定非耕地系数,用耕地标准系数和非耕地系数来计算净增耕地系数,从而确定净增耕地数量。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耕地标准系数

耕地标准系数指单位耕地面积中净耕地(除去田坎、渠道等农业服务设施用地后的耕地面积)面积的比例。

(4)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

根据自然裂点法对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分级,分为三级更能够使数据分布趋于正态分布,所以选择对整治潜力分为3级,采用自然裂点法进行分析并得到结果。分级结果最大为英旺乡,最小为上壶口乡。根据增加耕地系数指β,将全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划分为3级:I级潜力区:β≥6%,II级潜力区:4%≤β

3 土地整治结果

通过增加耕地系数法测算农用地整治潜力,按照新增耕地系数对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分级(如表1)。

表1 宜川县农用地整治增加耕地数量潜力汇总表 单位:公顷、%

宜川县农用地整治

I级潜力区包含寿峰乡、英旺乡,共2个乡(镇),新增耕地面积为139.7公顷,占新增耕地总量的32.29%。I级潜力区包含的村庄耕地面积大,地域平坦开阔,灌溉条件优越,土壤肥沃,耕性好,保水保肥,耕作便利,所以整治潜力较大,更适宜整治成为优质耕地。

II级潜力区包括集义镇、交里乡、丹州镇,共3个乡(镇)。新增耕地面积为160.6公顷,占新增耕地总量的37.11%,兼有一部分菜地和旱地,主要为水田。该潜力等级的村庄个数占宜川县村庄总数的比例较大,是宜川县农用地整治范围较大地区,也导致整体宜川县整治潜力等级为II级。该等级地多集中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光热条件较好,土层厚、肥力高,有灌溉条件,但灌溉保证率不高。

III级潜力区包括高柏乡、云岩镇、秋林镇、新市河乡、壶口乡、阁楼镇、牛家佃乡,共7个乡(镇),新增耕地面积为166公顷,占新增耕地总量的38.36%,耕地主要类型为水田和旱地。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不动产估价;德育;估价机构;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24-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动产估价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也日渐显现。估价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无不把不动产估价设置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由于估价人员的经验对估价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不动产估价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的典型,如何做好高校不动产估价课程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卢新海、付梅臣、钟少瑜、田晓红、周为吉以及程琳琳等人,对如何提高不动产估价课程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分别提出了将不动产估价课程建设与估价师培养相结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课程设计、三阶段案例教学法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动产估价方法的能力。无疑,这些探索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本人认为,不动产估价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满足赋予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当前我国不动产估价行业存在的问题看,要提高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质量,仍有几个问题急待解决。

二、当前我国不动产估价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存在大量的不正当竞争现象,估价业务回扣严重、违规收费与虚假评估。为了招揽业务一味迎合委托人高估或者低估。不是向委托人提供专业的顾问服务,而是直接问委托人“你要估多少”。这种无序竞争,一味迎合委托方的高额回扣与低廉收费,直接导致的恶果,一是不动产估价报告质量的下降;二是扰乱了整个不动产估价市场秩序,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声誉;三是成为滋生商业贿赂的温床。

2.不动产估价人员整体素质及诚信度不高。不动产估价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中除了执业素质,更应具备如下伦理素质:一是责任心强,二是诚实守信,三是廉洁自律,四是公正公开。在国外,估价机构从业人员的信誉及诚信度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估价从事人员的最核心价值。由于我国目前在法律和法规的健全方面尚不完善,缺乏对从业人员严格的约束和考核,导致许多从业人员职业观念淡薄。不动产估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客观上制约了不动产估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不动产估价师的综合技术能力有待提高。不动产抵押评估与课税评估具有业务量大、估价结果精度要求比买卖价格精度要求低的特点。因此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计算机批量评估。2004年,我国的房地产估价企业也开始将估价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GIS)相结合,研发出计算机批量评估的自动估价信息系统。近年来的基准地价评估同样广泛采用GIS技术。伴随着物业税的逐步开征,计算机批量评估不动产价格更是大势所趋。从我国目前估价师的技能看,多数不具备熟练操作GIS技术的能力,开展新业务的能力受限。

三、提高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质量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

1.德育——提高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不动产估价行业所存在的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虽然与高校无直接的联系,高校也无权干预估价企业的经营,但高校绝不能因此对社会的不正之风视而不见。《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了可申请参加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条件,对于参加估价师考试人员要求的最低学历是取得房地产估价相关学科大专学历。可见,高校是不动产估价师的培养基地。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伦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在今后社会工作的道德伦理表现。良好的大学精神的灌输,将在学生与不正之风之间树立一堵防火墙。因此,德育当是高校的一个基本任务。正如原浙大校长竺可桢所言:“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犹海上之灯塔”。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是提高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讲授不动产估价的基本原则与估价制度时,任课老师应当结合当前不动产估价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不动产估价师与估价机构的违法个案、违法估价机构与估价师受到的惩处,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强力灌输给学生,建立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与诚信观。

2.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不动产估价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出于建设城市不动产信息数据库及不断更新数据库的要求,一些不动产估价机构常常需要大量的踩盘人员与估价系统建库、维护人员,高校应积极寻求与这些优秀不动产估价机构的合作,一方面能让学生实地了解不动产市场状况、具体楼盘信息,另一方面,估价机构会给学生做具体的培训,在培训后,学生就能参与实际的估价工作,进入真实的不动产估价,了解估价的具体要求,掌握相应的估价技巧。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能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除了与国内的不动产估价机构合作,任课教师还应加强与国外估价机构的联系。欧美国家市场经济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不动产估价历史悠久,不仅建立了完善的估价理论体系,估价业务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加强与国外估价机构的联系,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还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拓展业务内容,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与扩大服务内容赢得市场竞争。

3.加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市场把握能力。对于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不动产,通常可以采取市场比较法及收益法来评估不动产的价格。在实践中人们常常会发现,对同一不动产,同一估价目的与同一时点,用市场比较法与收益法求取的价格相差很大,远远超过了误差允许的范围。通过对这类典型案例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分析不动产市场,判断市场发展状况,较全面地认识不动产市场,并引导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如何加强并延伸服务,对委托人进行善意建议,提高顾问质量。

4.增加不动产估价课程学时与实践学时。不动产估价除了基本的理论、一般物业价值评估外,还涉及征地拆迁评估、企业改制上市评估等等。不同类型的项目评估,往往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大于60学时,实践的学时也应安排在2周或以上,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新海,黄善林,冯广京.不动产估价师培养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06,(6):55-60.

[2]付梅臣,付薇.“土地估价”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5,(3):84-86.

[3]钟少瑜.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房地产估价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31):642.

[4]田晓红.提高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86-387.

[5]周为吉.不动产估价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8-90.

[6]程琳琳.不动产估价课程三阶段案例教学法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61-63.

[7]李卉欣,刘雄心.加强房地产估价行业管理之我见[J].今日南国,2008,(11):1-2.

[8]艾建国,吴群.不动产估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5.

第12篇

作者:杜培军 张海荣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1(略)

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9]、35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t‘’,‘“1、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见图l,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由图1可见,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其结构(图略)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技术方法(图略)。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综合研究与应用体系框架(图略)。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

3结语

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从不同学科视角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相对而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也有很快的发展,但研究的主要出发点仍是地理科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景观生态学等学科,针对环境信息科学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集成研究比较少。本文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环境信息科学研究方向进展的基础上,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按照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的特点探讨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采矿环境损害监测治理与环境管理中环境信息科学的系统研究与集成应用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体现了环境信息科学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针对环境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学科特点,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目前国内学科设置缺乏环境信息科学二级学科,因此建议部分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院校自主设置“环境信息科学”二级学科,也可以考虑在“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类似二级学科。此外,在本科教育中也应注意深人全面的学科交叉渗透,如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在环境类专业中开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类课程。随着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重视和加强,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研究必然会得到快速发展,研究成果也必将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工程项目实施、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