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2: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毕业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生涯;学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21-03
一、引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谋划的重要,职业生涯也是如此。不过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其是在“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首要做好的是学业规划,即尽早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打造专业特长,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搭建良好的平台。本文结合我院2011级软件技术专业学业规划教育实践谈谈一些思考和认识。
二、确定专业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1.大学生活与个人发展的“三级跳”。三级跳是一项田径项目,运动员能跳多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一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也有类似的“三级跳”(如图所示),即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大学毕业后前五年。
中学阶段是一个基础阶段,主要是构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框架,掌握学习方法,训练思维方式,养成学习习惯。当然还决定能否读大学、读什么大学、以及是否可以选择专业等。大学阶段是一个提升阶段,在这个阶段将全面塑造自我和发展自我,并以学会“独立自主”作为阶段目标,一方面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习和掌握某一门专业知识。可以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等三个方面培养自己。最后将决定进入社会的第一个角色是什么,即得到怎样的一个发展平台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大学毕业后,首先面临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要在经验、技术、能力、资金等方面不断进取和积累。同时可以重新定位自我,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寻求和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2.确定专业方向,提高专业学习效率。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其内涵可以理解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懂得与人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因此高职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可以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调研,结合个人的兴趣与需求,并参考他人的意见,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专业方向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专业学习效率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学有所长,二是学有所用。所谓学有所长,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打造自己的一技之长,没有特长的高职毕业生就好比是一个钝刀型人才,在人才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的。所谓学有所用,是指在岗实习和就业环节中的专业对口,作为高职生初次进入职场需要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来提高其竞争力。
三、明确学习重点,提升职业素养
根据高职学院“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业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在刚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年,首先适应大学校园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会做好课堂笔记和课外读书笔记,做好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在这一阶段的总体要求是宽而广,即广泛涉猎和拓宽文化基础知识,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深入理解重点课程和拓展课程知识。第二个学年的学体要求是专而深,即主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积极参加有关考证和考级的学习。同时在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应用和行业状况后,确定本专业的某一个方向作为自己的兴趣或特长,并精通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这一阶段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顶岗实习期间学体要求是精而熟,即在实习岗位上通过参加实践项目进一步学习最新技术知识,同时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2.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分两个层次:一是基本能力,即问题分析能力、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组织表达能力,这方面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思考、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二是职业能力,主要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能力可以通过课程实习、项目训练和毕业设计等方式进行培养。
3.素质结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生理素质,即生理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水平、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二是心理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三是社会文化素质,主要由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构成。素质培育是一个过程,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阅读、读书笔记、静思、运动和学会交流等。
四、制订学业方案,打造专业特长
制定《专业学习方案书》,这也是问题的落脚点,大学阶段学习行动方案。第一,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职业范围,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职业方向。第二,根据教学进程安排,结合选定的职业方向,界定每个学期的重点课程。课程学习是专业学习的基础,提高专业学习效率最终还是要从课程学习入手,所以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应该明确重点课程。第三,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选定的职业方向,确定英语、计算机和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类别和应考日期。在此以我院2011级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专业学习方案书》。
根据2011级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规划
以《专业学习方案书》为载体进行学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在习得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岗位和职业方向。同时依据此方案书还可以制定三年长期学习计划、每学年中期学习计划、每学期短期学习计划,并且做好时间管理和行动日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此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宣仲良.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谈潘攀.IT类专业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杨耀稳.大学生学业规划与指导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9).
我去英国的目的是去读MBA,但由于我的英语很差,现在申请英国的MBA只能申请一般学校的CONDITION OFFER(入学许可) 。其实去年我申请过两所排名中间的大学,其中BRITON UNIVERSITY 给我来过信,说可以给我发CONDITION OFFER但我没有接受。原因是我觉得我根本没有想过去这所学校,如果只是利用这所学校的OFFER办理签证,道义上说不过去,而且到了英国办转校也许会有麻烦,所以我决定只拿语言的OFFER去申请签证。
语言的OFFER 是我的一个在英国的朋友帮我要的,一年的学费只是1,600磅。顺便说一下,我发现很多的学生都认为英国的语言学校的学费很贵,这种认识其实是片面的。英国有很多的语言学校,特别是伦敦,价格也千差万别。从几百磅到一万多磅一年。当然学费贵的学校应该在各个方面条件很好,但其实1,000磅以上的学校也不差,只要你好好选择的话。大多数的同学的资金还不是很充足,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给我介绍这个学校的那个朋友是韩国人,她在读的语言学校更便宜,她告诉我很多韩国和日本的学生都在1,000-2,000磅/年 的学校读书。
为了去英国读书我在4月辞职后到珠海的全封闭的英语学校GLV学过3个月的英语,收获不错,毕业的时候一般性的英语交流问题不大。然后,开始准备申请签证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所需材料清单
PART1:1.申请表(现在只用一个新的申请表,网上可能还是旧格式);2.有关的材料;3.个人陈述;4.护照;5.照片3张(现在要求3张)
PART2:1.语言学校的OFFER;2.大学毕业证书;3.大学成绩单;4.GLV(珠海英语学校的)毕业证书(顺便说一下,我在这个学校毕业的时候拿的是CERTIFICATE OF DISTINCTION,学校成立4年来没有几个人能拿到)
PART3:1.8张存单,其中7张是定期大部分是今年的3,4月存的(一张是美元的活期存单,最早的一笔是2001年的。以上的存折中只有1张有利息清单。总共 310,000RMB);2.英国语言学校的INVOICE(学费我在4月已汇过);3.我的工资和工作证明;4.本人的3个月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辞职前3个月我自己单独交的);5.我父亲的资助证明(我的大部分资金是我自己的,一部分是我父亲和哥哥的);6.父亲的退休证明;7.哥哥的工资和工作证明;8.哥哥的资助证明;9.户口簿。
个人陈述
其中个人陈述包括学习计划和针对我自己的情况中有疑问的地方写的,其主要内容是:
1.完成语言学习后要做什么?
虽然我只拿语言学习用的签证,但我的学习计划是继续读MBA。之所以现在没有MBA的OFFER是因为我在中国没有办法收集足够的关于英国大学的信息。所以我想在英国学语言边收集大学的信息,然后再申请。
2.为什么选择英国?
我写了我的四个理由,这里不在陈述。除此之外我还写到,其实我可以选择日本或韩国的大学。因为这两个国家从语言或签证方面我有足够的把握,因为我有好几次的出国的经历。但这两个国家与我的留学目的不符。写这部分的真实的意图就是告诉他们我是真的去留学,不是为了打工或有其他目的。
3.回国后做什么?
我写道我有5年半的物流行业的经验,而且我可以流利地讲韩国语,日语。如果从英国完成学业回来我还可以掌握英语。中国的物流现在刚刚起步有广阔的前景,而且它会与周边的主要的国家发生密切的联系,如美国,韩国,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而我可以与这些国家用当地语言沟通。所有这些都会帮助我回国后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就。
嘿!这么充足的理由签证官想怀疑我的移民倾向也困难。
4.学习的能力
我如实地写了我只学过3个月的英语,但我在语言学习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学的快。在GLV最后两个星期里,我的CLASS MATE基本都是大学毕业,他们都有将近10年的学习英文的经历,也就是说我的听说方面的水平与他们差不多。(在这个学校每两个星期根据你的水平和进展给你定级别)
5.资金清单
以上的材料没有一件被退回,顺便说一下,交材料时除了护照和申请表以外其他的材料都只交复印件,原件自己拿着。退休证明和户口簿不用翻译,所有的材料不用公正。除了以上材料外我还拿了一些有可能帮助我解释我情况的材料,准备面试时作为补充材料。比如GLV学校的6位老师给我写的推荐信(其中4个老师是老外),还有一些照片等。
从以上的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我的优点是:1.相关的比较长的工作经历;2.有多次的出国记录;3.有不错的职业经历。
缺点是:1.没有语言成绩;2.没有MBA OFFER;3.大学的成绩不好,资金方面也不是特别充
足,时间也比较短,但我有纳税证明。
关于只拿语言学习签证的问题,所有的中介都会说不可能,但实际上你仔细研究英国官方网站的声明没有一条说不行。我想大家有必要好好研究英国大使馆的学生入境条理,里面也没有讲语言学校就不给签证的条文。中介的话你只能作为参考,关键还是根据你的情况自己拿主意。
根据以上的分析显然我的身份和目的应该没有问题,我想我的形象也很容易让签证官相信我符合材料上的情况。关键是学习计划。我申请的是两年的签证。我对我的学习计划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我被要求8:00到的,从排队到交材料都很顺利,那天情况比较好。我是10点左右被叫的,12号。GOOD MORNING,你好!抬头一看是一个金发的40岁左右的女签证官和20几岁的翻译,表情有点疲惫,冷淡,不过翻译的水平比较好。我是用中文回答的中间夹了些英文。
签证官提问
以下是签证官问的重点问题(问题和回答我都只写重点的,有些细节记不清了,我真佩服那些能把所有的问题和自己的回答都记的请清楚楚而且写出来的人)
1.从材料上看你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经理人,为什么要到英国再学习?
答:为了更高的发展和增加多种经历 。
2.你的成绩不好,你认为你能拿到MBA的OFFER吗?
答:我有很好的而且比较长时间的职业经历可以弥补我的不足。实际上英国的BRITON 大学已经答应给我OFFER,但我没有接受,因为在英国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学校不适合我。我可以给你看他们的来信(我把信递进去但签证官没有看)。我在学习语言方面有天赋,我继续说,接着我说明了我在英语学校的情况。
3.你做什么工作?
答:物流
翻译不明白,我用英文说了LOGISTICS,并且跟翻译说这是比较专业的名词,一般人不懂。签证官问什么是物流,我做了一翻解释。
4.为什么选择英国?
我按照我的个人陈述里的回答复述了一翻。
在她低头写东西的时候我还主动地补充了一些情况说明,还有问她要不要看包括老师的推荐信在内的其他的材料,她哼了一声,我递进去但她只瞟了一眼,翻译看了一下,退给我。然后开始给我写白条,并说只能给我签到明年的10月31日,到时候我可以在英国续签。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培养;铁路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17―04
近年来,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铁路快速发展与人才制约的矛盾尤为突出,迫切需要从铁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的源头抓起。加强大学生毕业生早期培养对于提升铁路人才队伍素质,改善铁路人才队伍结构,适应铁路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对具有一定现场工作经验、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实施持续深化培养,进行专业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管理相关学科等教育培训,其目的是要适应铁路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对岗位人才提出的较高要求,为铁路现代化培养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学科具有鲜明轨道交通特色的重点大学,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高度,积极为铁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自2010年以来积极承担铁路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试点培训工作。学校采取研究一培训应用一总结研究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几个关键问题
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是铁路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对于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培养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学校结合这个培训项目,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项目如何开展与落实,如何使培训达到目标与预期效果,如何体现培训的示范作用以及如何使该培训系统化与制度化。
首先,进行目标定位研究,从优秀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素质特点、人才成长规律、个性化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培训对象与学习内容匹配;其次,对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探讨教学如何深入、典型案例选择与教学、学习兴趣如何得到激发,使培训对象与培训方法相协调;再次,进行教学保障研究,研究教学成果如何提升与推广,教学内容如何丰富,学员与培训教师如何交流与互动,自主学习如何体现,等等。
二、培训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优秀大学毕业生是铁路企业的基石,是铁路和谐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同铁路大部分职工相比,他们文化程度较高,眼界比较开阔,思想活跃,开拓进取精神比较强。但由于从业时间不长,知识能力与现场实践的融合明显不足。主要是不同程度地缺少对铁路行业优良传统和我国铁路历史的深刻理解,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炼,工作经验几乎没有,协调能力欠缺,缺少做群众工作的基础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因此,对有发展潜力、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要有计划地选送到高校进修学习,把他们尽快培养成为具有献身铁路事业的精神和水平高、能力强、知识面广、德才兼备的青年业务骨干和干部后备人选。
1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特点
鉴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岗位特点及知识结构特征,对他们的培训必须做到起点高,针对性强,突出实用性,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优秀大学毕业生是带着大量的现场实际问题来参加培训的,他们期望在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疑惑。因此,学员参加培训的目的性强。如果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培训没有针对性,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和目标。
2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优秀大学毕业生在现场经过三到五年的基层锻炼后,工作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增强,其职业发展方向也初见端倪。此时,如果经过适当的培训与引导,其能力结构可以较快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能力型转变,素质结构也会由传统经验型向开拓创新型转变。因此,培训要结合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和发展需要进行。
3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使用与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铁路职工队伍的现状,将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为基层领导干部与业务骨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铁路管理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
铁路业务骨干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一般来讲,人才的成长递进过程包括知识准备期、积累磨炼期、调整融合期、优势展现期、成熟稳定期等,其轨迹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突变的过程。因此,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培训不能一蹴而就。培训是长期的、持续性的,要形成一种人才培养与使用相匹配的机制。
4 培训要适应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
培训要适应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的具体体现。这些优秀大学毕业生来自全国18个铁路局,尽管培训班按专业进行了划分,但由于他们在大学所学专业不尽一致,工作岗位有差别,个性特征也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培训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要根据学员的上述特点和因素,在培训内容和方法上要多下工夫,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方法研究与应用
随着培训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为培训形式和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要把培训中新的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学习与解决铁路现场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学习带研究,以研究促学习,把研究铁路建设、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工作难点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学员研究问题为主,教师讲授知识为辅,使学习和研究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这就需要对培训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找出适应这种培训的方法。对于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时采取哪种教育培训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选用。
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培训、问题研讨、专题讲座、综合培训、英语培训、拓展训练。内容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纵观已有的教育培训方法,鉴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与接受能力,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和类别,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或综合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1 讲授法
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通过教师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它在说明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启发自觉学习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对学员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讲授教学,学员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前沿知识学习,了解本岗位专业领域较为全面的知识,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目标等。我们在一般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2 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员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实施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员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以及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探索过程等),并且特别注意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强调学员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在进行与现场紧密的专业知识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3 研讨法
研讨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员实际,给出相应的讨论题目,由学员根据所学理论与亲身实践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研讨式教学,学员可以把自己的职业经验和社会经历带入课堂,使得教与学处于研究探讨的氛围中,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开拓学员思路,增加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互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专题讲座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其特点是借助案例创设一种情景,让学员通过参与,获得一种认识或提高某方面能力,是一种“在干中学”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如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实施(提前准备背景、相关知识,包括个人发言、小组讨论、集体辩论等,鼓励多角度的发散思维)等。它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专业应用背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训前应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认真的选聘。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特别适合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培训。由于案例教学法具有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等特点,我们在进行与学员工作关联密切的专业知识培训中使用该方法,深受学员的欢迎。
5 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并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积极倡导让学员学会自觉地思考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够和其他人配合完成某一项任务。它总的原则是根据不同培训目标、内容,按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调适培训过程。这一方法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员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有利于培养学员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综合培训、英语培训、拓展训练培训时,采用了此方法。
四、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保障措施研究
1 积极研发泛在教育平台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的研究,准备在铁路继续教育培训中通过建立泛在教育平台,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运用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手段为学习者提供每时每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的机会。
由于现代网络和通信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在职教育培训的全覆盖。该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教学内容预告。包括培训专家、研讨主题、教学重点等信息,方便学员进行预习。
(2)网络课堂。通过这个平台,网络课程,实现全员共同学习的目的。而学习者也可以以独立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相关课程。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人学习空间。
(3)博客论坛。论坛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实践应用以及情感交流等子模块。
(4)交流学习。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建立学术沙龙和校园茶座两个模块。这两个学习模式下,还设有好书推荐、个人学习历程等子模块。
2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资源库,实施资源共享与传播
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成员之间资源的共享,可以设置动态前沿、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等目录,包括铁路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实践研究、应用案例等。网络资源库保存有各个培训阶段中专家的教学课件、视频材料等,可以十分方便地提供给培训学员使用。
3 培训单位建立铁路信息跟踪与调研机制,开展培训需求研究
培训单位通过建立铁路发展信息的跟踪和调研机制,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及时了解铁路相关专业领域新技术新装备的最新动态,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技术装备的应用,以及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现状。
(1)确立信息收集的重点。信息收集工作对于培训工作而言是首要条件,而且信息收集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培训工作的效率。应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信息收集重点。收集的信息包括铁路行业的发展情况、企业改革、战略目标、岗位需求等。
(2)收集、整理和研究培训需求
培训班开办之前,应根据送培单位的要求和培训对象的需要,对培训需求分析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纳。根据培训目的和培训对象的状况来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授课。
4 建立稳定的培训师资库
行业培训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极强,只聘用一个学校的师资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为提高培训的水平,必须建立一个包括国内外大学教授、企业工程师在内的较为稳定培训师资库。多元化的师资,将给培训增添新气息,带来新理念。既开阔了新视野,又提高了培训效果。而建立专家库,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收集教师信息等基础工作,建立数据库结构,然后才能逐步地完成。
五、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的研究
为了使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并起到示范作用,使之成为一个良性的长效机制,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在行业内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
铁路行业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权宜之事,它关系到铁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应该成为铁路行业内部的一项系统工程。
(1)正确定位。把培训放在铁路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的大系统中来考虑,进行定位。做到高起点、远规划。对待此项培训,必须杜绝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
(2)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对培训机构要精心挑选,优中选优;对培训内容要统筹考虑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对培训经费要合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3)近期与长远结合,培训与使用结合。要考虑当前培训与长远的学习计划相结合,当前的培训与未来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培训主管部门要做到有的放矢,培训机构要认真做好服务,学员要明确培训目标。
2 建立和谐的培训管理机制
(1)实行优秀大学毕业生培训的零距离管理,即信息反馈灵敏、工作运转灵活、调控及时有力、制度严谨规范,充分体现培训主管部门、培训基地、用人单位、参培学员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2)形成良好的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即对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过程、培训效果等环节,要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管理局面。
(3)坚持与完善学员、培训基地、培训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培训质量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培训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3 建立严格的培训评估与选拔任用机制
考核的对象是培训机构和学员。对培训机构的考核通过评估来进行。包括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估以及学员通过培训后所取得成效的评估。评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训结束前),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科学、合适进行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学员离开培训机构前),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第三阶段(学员培训结束,回到工作单位后),评价学员在参加培训后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内容。
要把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培训与使用选拔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先培训后选拔,不培训缓提拔的制度。要把学员学习考评结果作为使用与提拔的重要参考依据。要让学员充分看到培训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从而扩大培训影响,产生马太效应。
六、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既要构建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体系,研究在较短培训时间段内,如何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优化,又要完成培训目标,所以在项目的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学生持续培养培训学员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学习基础差异大,使得教学难度加大;二是时间紧,任务重,培训系统性不足;三是如何实现从培训到培养的转变、由素质高向能力强的转变,这里存在很大的难度。
2 应对措施
(1)成立覆盖本项目所涉及各专业的培训专家团队,使培训力量得到保障。考虑到学员知识背景的不同,部分教学内容可考虑分小组进行差异化教学。
(2)建立健全科学的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培训时间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今后在泛在教育平善后,可考虑充分利用该平台实施大学生持续教育培养。‘
(3)加强与铁路行业培训主管部门和铁路企业的沟通,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强化学员的学习能动性和成才意识培养。
七、结束语
2010年,受铁道部人事司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共举办了13期铁道部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培训班,培训学员800多人。总结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全过程,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认识到了不足。为不断完善该培训项目,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能力建设,重点积极研究开发泛在教育平台;不断开发符合个性特点和职业特点的培训课程和教材、课件,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构建有铁路特色的培训体系,并充分发挥培训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更好地把握培训工作的发展节奏,及时总结培训经验,不断改进培训工作,以满足铁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为己任,为我国铁路的和谐发展和铁路优秀大学毕业生持续培养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重天,等.高速铁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管理[J].中国铁路,20ll,(3):1―5.
[2]李云红.多措并举搞好铁路职工适应性培训[J].成人教育,2010,(1):55―5 6.
.
[3]于子涵,郭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铁路,2009,(8):59―61.
[4]王晓棉.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体系的探讨与实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11):49―51.
[5]刘剑锐.对铁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5):57―58.
[6]金建兴,叶仁荪,徐晨燕.欧洲铁路人才培养使用情况及其启示[J].铁道经济研究,2006,(4):加一43.
[7]宋修德.培养高技能人才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J].中国劳动,2006,(4):57-58.
职业指导最早起源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最为普及的美国。最初,职业指导只是解决失业和就业社会问题的一项单纯的社会工作,后来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职业指导思想得到升华,开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即既考虑个人才能的施展的机会,也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利益,将个人自我形象和职业角色形象作为目标,重视个人、职业和社会的和谐关系[1]。随着职业指导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职业指导的内涵得到丰富和拓展。从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视角出发,职业指导主要是指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社会企业职业需求,认清自身专业和职业兴趣,分析自身职业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而在树立正确职业观和择业观基础上确定职业方向,实现“人职匹配”的教育实践过程。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内涵主要包括:
(1)职业指导属思想教育范畴,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职业指导目标是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在分析个人能力素质、社会需要和职业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
(3)职业指导内容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从而预备职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并适应改造职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不容乐观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不确定、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困扰着当代大学生。《2013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00万左右,2014年是729万人,比2013年增加29万人左右。加之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的观念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大困难和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难
1.从客观方面来看。当前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就业信息沟通机制不畅;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不足;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等。
2.从主观方面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压力、就业焦虑心态;对就业有过高的期望,甚至会急功近利;职业意识不强,规划不清;就业能力准备不足。
3.从用人单位来看。许多用人单位思想观念陈旧,用人机制落后。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只看重应聘者的学历,没有从用人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一些能担任同样工作但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人才无法获得聘用机会。实际情况是,受聘用的人不一定是最适合此岗位,被拒之门外的也不一定是不合格的;另一方面,用人过程中,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缺乏必要的奖勤罚懒的激励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的进出交流机制,造成有的人长期占着岗位而不发挥作用,有的人空有一身才华却没有施展的机会。
三、新时期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的意义及重要性可以从国家和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加以诠释。首先,职业指导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途径。如上所述,我国高校自扩展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节节攀升,然而就业岗位有限,如何克服就业市场劳动力的这种供需矛盾,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国家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指导正是提供了一种解决压力的方法,通过高校大学四年全程化、系统性的职业指导包括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能够使得大学生平稳地毕业,顺利过渡到社会,过渡到工作环境,真正做到未雨绸缪,这不仅对于缓解大学生自身就业压力有极大帮助,对于整个社会的外部就业压力的缓解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其次,职业指导对高校而言,是高校贯彻“以人为本”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的必要前提[2]。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最终是要实现“人职匹配”,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能力素质和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要平衡,高校开展职业指导正是为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彼此了解、理解和信任的桥梁和平台,职业指导在分析大学生不同的职业期望以及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指导,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能够积极推进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四、新时期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功能
面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严峻形势和凸显的诸多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功能,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
“三年磨一剑”,大学生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理论,如果在毕业之际不能获取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不能了解、掌握和运用好就业相关政策法规,如户口、编制、合同、待遇等,就会大大丧失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而学校的职业指导是其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这是因为高校职业指导相关部门可以主动联系企事业单位,了解各单位的用人需求,获取招聘信息,并通过筛选、整理,从而形成系统的就业需求信息提供给大学生借鉴和利用。职业指导提供的就业信息往往较为全面,对职业性质、特点和岗位要求的归纳和分析,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岗位具体要求,从而更准确地定位职业,选择岗位;此外,高校职业指导还有重要的推荐功能,相关部门在整理优秀毕业生的成绩、兴趣爱好、思想表现等大学生信息后还可以向相关企业或单位推荐,从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如响应国家政策的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的推荐和信息。
(二)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
“心态决定人生,观念决定方向”。职业指导的思想教育内容如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特别是职业指导的宏观就业信息如经济、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宣讲,能够帮助大学生很好地认识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竞争的激烈,从而助其克服“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甚至“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扭曲”心态,不盲目竞争,不错过最佳就业机会。职业指导还能从学生就业心理角度出发,剖析就业典型问题,帮助其正确认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困难和问题,防微杜渐,使大学生就业遭遇不顺时不会毫无防备,手足无措,从而帮助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压力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职业指导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和职业观念,摒弃追求工作安逸、收入高低的错误就业观念,帮助其树立先择业后就业,先去基层接受锻炼后寻求职业发展的普通劳动者工作观念,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医、支农、扶贫)”“苏北计划”“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计划”,从而走出择业误区,少走弯路。培养起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理想,从而确定与实际相符的职业期望,帮助其很好地施展才华,大显身手。
(三)职业指导能帮助大学生明晰职业规划
职业指导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首先,高校职业指导能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如职业规划大赛、生涯人物访谈、职业素质测评等形式指导和培训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我规划职业生涯的自觉性;其次,职业指导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初出茅庐”的各种幻想,正视现实,从而使其能够清晰地认识和剖析自己的专业、特长、职业需求等,通过职业指导能够克服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专业培养的滞后,大学生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能够结合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明确就业定位和未来职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再次,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他们提供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以福建省农林大学陈某为例,陈某来自福建省三明市的一个偏远山村,家庭经济条件较为贫困。在大学期间,为人朴实、踏实肯干,深得老师的喜欢,大学毕业后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很不幸的是在其研究生二年级那年,父母、哥哥相继过世,嫂子改嫁他人,留下一个侄儿使得这个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瞬间失去了经济支柱,他的学习生活无法得到保障,他曾一度想放弃自己的学业,出去工作,抚养侄儿。指导老师黄某得知这件事后,首先对其进行安慰,等其心情平复后,导师黄某为其分析放弃学业以及继续学习的利与弊,鼓励陈某克服困难完成研究生学习,并在日常的生活中尽力为其学习、生活提供帮助,使其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习任务,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陈某感激导师黄某对他的悉心指导与关心帮助,在学习期间也是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地做好导师交代的工作,深得导师黄某的喜欢与赏识。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导师发现了陈某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和钻研精神,便争取创造条件让陈某留校任教,但后来由于学校招聘条件提高,陈某未能如愿留校任教。为此,导师黄某找到陈某谈话,了解陈某的想法,之后导师黄某根据陈某的家庭情况,建议陈某先到一所民办高校任教,建议其工作期间继续考取博士研究生,争取毕业后能回母校工作。陈某在导师黄某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考上了黄某的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帮助和自己努力下,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陈某顺利地发表了10篇论文,其中SCI5篇,国内一级学报5篇,以引进人才方式进入了母校工作,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愿望。正是有了导师黄某对陈某的职业指导,使得陈某能够克服困难,没有放弃学业,并根据黄某对其职业生涯的指导,实现了自己成为母校一名教学科研人员的愿望,并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进。
(四)职业指导能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新学期学生学习计划范文一时光悠悠, 一年半载已经流走。 而此时,已经是大二的第二学期了。即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像一簿画册一般, 翻过旧的一页篇章, 新的一帧是空白的蓝图等着我去描画。而在每个画家下笔之前,脑海中都会简单描掕一份初稿。以便洒笔出一份最完美的作品。
新的学期,我将面临准备三件大事: 3月份的党员考试,4月中旬的韩语能力中级考试以及6月中旬的大学英语6级考试。首先,当务之急,便是眼下即将来到的3月中旬的党员考试。在上个学期期末,我已经参与了入党前的党课,而3月份,我就将参与此次的入党资格检测,党员考试。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我会熟读并牢记《入党教育及指南》,能有效地渗透作为党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并尽全力在三月份的党员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之后,在入党观察期间表现优异以取得党员资格。
其次,第二件大事即是在4月中旬的韩国语能力中级考试。作为专业课的能力测试,可想而知,此次考试的重要性。也是接触熟知韩国语以来第一次正式并且专业地对于自己韩国语能力的客观评价。为了能在韩语中级考试中有满意的优异表现,普通的努力是不够的,一定要将自己的潜能最大化,付出比平时更多的汗水,才有可能在中级考试中出现优异的成绩。若只是一味地懈怠并自满,及时有天赋运气也不会照顾你。 好运只会眷顾努力并勤恳的孩子。所以比起之前的日子,新学期必定会更加忙碌与充实,为了有令人欣喜的成绩,会调整新的学习计划及方法,这样才可提高学习效率,在最短时间内有很大的韩语实力进步。才能以最好状态迎接4月中旬的韩语中级能力测试。
然后,韩语能力中级测试过后,就将在6月份迎来大学英语6级。在上个学期一段时间的用工学习下,顺利地过关了大学英语四级。但6级远没有4级来得轻松。所以,为了能万无一失地顺利度过英语6级,更多的实力及答题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而得到这些的不二法则就是勤加练习与高效记忆。平时的题海战术是逃不了的,苦练苦练再苦练。并在长期积累的经验中找到英语6级的答题技巧,提高考试效率,让高分离我更近。如果说,英语4级有三分之一的运气存在的话,那英语6级就是得百分百的努力取胜。为了能高举胜利的旗帜,我将会更加勤勉,鞭策自己,不放弃,在6月的英语6级中完胜。
最后,一直以来如此,现在也是,以后也将会继续的便是自我素质的提高与专业韩语能力的提高。积少成多,在1年半的时间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韩语知识。但仅此不够,我要更紧密它们的关系,在脑海中编制一张大的韩语知识网,能更自然活用所学韩语,将所学韩语的基本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大三上半学期打算去韩国外国语大学留学,所以在这半年期间,要为了出国准备口语及听力的加强,以更好的状态出国。
相较于前几个学期,新的一学期真是忙碌充实以及有意义的半年,但再忙碌的日子也要学会好好休息 劳逸结合。为了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及效率,要聪明利用休息时间调整劳累的身心,以此能在学习期间更加高效。希望在新的学期也一直能有良好的表现!让梦想能一直高飞!
新学期学生学习计划范文二转眼间,一个学期便过去了。虽然新学期的生活,还有一个月。但是还是得提前做好新学期的计划。回想上个学期自己在校的种种表现,我真觉得有些落寞与失败。
然而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在新的学期里,我应该有新的计划,有美好的打算,面对未来,挑战自己,争取各方面都有所提高。首先,我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去,我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根本没重视学习,才导致成绩下滑,现在我明白了: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学业看成第一,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才能充实自己的生活。
我发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导致我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前我总以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功课,但我错了,有些东西固然需要死记硬背,但在死记硬背的前提下是感悟与理解,只有理解课文讲的是什么,才会更轻松的掌握,才能节省许多的时间,做到事半功倍,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我决心做到让新学期有个新气象!
寒假就要结束了,我将以新的精神面貌跨进新的学期。在这个学期里,我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学期之计在于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年、新春、新学期。回想上个学期自己在校的种种表现,我真觉得有些落寞与失败。
然而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在新的学期里,我应该有新的计划,有美好的打算,面对未来,挑战自己,争取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我的这半年生活是这样度过,回忆起来真是很乏味,自己完全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浪费青春啊。众所周之,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况且我还只是个大专文凭。在当今这个就业压力十分严峻的社会大背景下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努力掌握一门技术如何生存?如何养家糊口?纵然你临时抱佛脚,没门功课都及格了勉强三年后拿到大学毕业证书你也只是空有一副皮囊,其实什么都不懂,试问那家公司、哪个企业会用这样的人才?
虽然对自己过去哦的行为深感悔恨,但有句话叫做“如果你错过了太阳,那么请别悲伤,不然只顾一味的懊悔,你就会连星星和月亮也一起错过”所以既然认识到了错误亡羊补牢还为时未晚。
我会充分利用大学剩余的时间刻苦学习扎实的掌握一门技术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而奋斗。以下是我大三的计划:
首先,我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去,我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根本没重视学习,才导致成绩下滑,现在我明白了: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学业看成第一,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才能充实自己的生活。
其二,我发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导致我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前总是死记硬背不理解书本意思只有理解课文讲的是什么,才会更轻松的掌握,才能节省许多的时间,做到事半功倍,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做到让新学期有个新气象!
其三,1、上课不能再像往常一样玩手机,一定要改正,把握现在,认真听讲。
2、利用自习时间认真做完当天的作业。遇到难题,先思考,然后要虚心向老师或同学求教。在完成作业时,应认真复习。
3、在课余时间内,问一些自己不懂的间题,预习下节课的课文。
4、上课多积极发言,多动脑。虽然这些我不一定会做到优秀,但我一定会努力做到。
5、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善于总结与反思。
新学期学生学习计划范文三作为一名顺利度过大一上半学期的学生,我受益颇丰。回顾加入某某职业技术来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我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对这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思想、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学习方面,我克服了从中专到大专转变的种种不适。经过一学期的锻炼,我认识到了大专与中专在学习动机、学习动力以及学习习惯方面的重大区别,并有了一点心得。
1.中专的学习动机十分简单,努力学习和复习,能顺利的上大专。
而大学,由于奋斗目标突然变得模糊,学习动机也变得模糊起来。学习的目的性偏弱,不知为何而学习,一门心思追求考试的通过。同时,由于中专的知识内容相对简单,知识点相对少,社会联系相对薄弱,知识理解要求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我们在中专阶段可以抛开一切只谋书本;相反,由于大学课程紧密,知识难度高,要求理解独力强,并且学习的效率与效果直接与未来个人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的思想负担也相对较重。加之奋斗目标的模糊,使得学习动机不很明显。
这一点,是在大学学习中需要的别注意的。
2.学习动力方面,由于中专的终极目标是大专,学生所面对的是多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因此或多或少对未来都是乐观的。而大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社会竞争所产生的种种现象随着大学的逐步开放渐渐渗透到大学生活中,其中消极的一面尤其容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中专阶段由于学习目标以及前景的清晰,使得学生、家长和三方面都敢于投入资本进行运作,学生的学习动力也由三方面共同得来。如学生自己的大学憧憬,家长对学生鼓励以及奖励制度, 对于优等生的种种特殊待遇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大学,则变得截然不同:首先,方面的动力消失。不得不提到的是,由于的前途、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都已列入大学生的考虑范围,学生对失去了中专阶段的绝对信赖,因此,方面的支持效果普遍下降。虽然有奖学金等制度的刺激,但追根到底,学生更关心的未来的发展前途,而不是完成的所谓各种“指标”。
其次,是家长方面动力的削弱。由于大学生大多远离家乡,失去了来自父母方面的直接关心,心理上属于薄弱阶段。一方面,来自家庭的生活方面的支持突然消失,让许多习惯的中专衣食无忧的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学生不由自主将注意力分散到生活中,造成学习动力下降。另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支配感空前加强,使之对中专增经(部分)适用的学习方法产生盲目的怀疑,而急于找到一种独立于从前的大学学习方法。
这个因素因人而异,如果在寻找过程中产生焦躁情绪,则也会造成学习动力的下降。最后,由于部分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暂时迷失方向,奋斗目标也不清晰,造成学习动力下降。
[关键词] 大学生;培养计划;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73-1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无法招聘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技术工人。面对这一人力资源困境,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大学生培养计划是否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是否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培养计划的作用与制定原则
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是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知识背景、智商情商和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找出适合于大学生个体成才的培养计划,这样的培养计划有利于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一个丰富多样、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主张个性化成长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教育也要强调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要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的教育意识,在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让大学生具备应用理论知识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让每个大学生都拥有自主创新能力。
二、制订大学生培养计划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在制定大学生个人学习计划时,不能仅仅将目光注意在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高品质的大学生教育首先要做好德育工作,让大学生在思想上具有坚强的意念、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培养具有为国为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优秀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要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创业和献身事业的精神。
其次,在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时,不能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而单纯地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学校教育学生,只单纯的满足学生考执业证或者写作学位论文的需要。对一些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锻炼。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参加社会实践,按时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科研课题及实践任务外,还必须充分掌握本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将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才能,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三、对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的完善建议
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正确实施,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这也需要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要依赖许多外部的教育环境。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因此,学校要从大学生培养单位的管理层面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核心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且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成长环境,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创新性思维所必须执行的培养计划。
(一)强化大学生课程教学功能,建立柔性化、国际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要加快对大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尽早建立大学生课程自主学习体系,鼓励教师以启发式、讨论式、讲座式的课堂教学为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感。特别要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集体讨论,进而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尝试建立更加柔性化的课程指标体系,减少刚性课程的修读限制,开放一些基础性的跨学科、门类的课程,多开展一些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获得较好的科研成果。第三,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建立与国外接轨的大学生课程与教学体系,扩大在各学科双语或者纯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范围。聘请外籍名校名师进行授课,使大学的学习成为大学生求学问道、交流探讨、自由争鸣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大学生创新思想及知识含量提供帮助。
(二)完善科研实践活动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
大学课程学习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础条件,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则是大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阶段。因此,大学生培养单位应逐步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科研实践基地和创新活动平台,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此外,大学要设立专项的资金,为大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提供经费帮助;建立和企业的多方联系和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机制,鼓励大学生参与企业的科研或技改项目。特别是要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计划,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平台,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充分挖掘个人的创新潜能。
综上,在思考对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时,要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养条件,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的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才是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振忠.着力提高大学生导师队伍的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3,(2).
[2]王得忠,胡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大学生教育,2007,(6).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61-02
大学生素质教育规划总体上是为职业目标和未来发展服务的,在规划的每一步都可能会对未来的就职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在规划中最大的标准就是看此规划是否对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有促进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俗话说就是要适时发展素质教育,为迎合现实社会的就业要求而发展。现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质有客观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的要求表现出明显的阶层现象。现在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以知识为经济核心要素的知识经济社会。
1.从理论的角度来讲
理论的角度即是“人文素质”,遵循字面上的含义,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对大学生树立先进的价值观,内容是指先进的规范制度和法律制度,对于社会而言就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
各高校就是要促进在校大学生认真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业,例如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系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就是经济学、政治学、人文等学科,老师课堂讲授除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一种自主的学习风格,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大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现代化建设,使其具有多种多样的技长。同时学院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在授之以书的同时,还要高度培养道德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院作为专职教育单位,要与社会达成共识。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正确的价值观、规范制度是评判大学生的标准。
2.从实际的角度来讲
现代社会和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职业素质,所以职业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者一定是拥有一支职业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而大学生个人职业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是否能被用人单位所认可,从而影响着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社会的发展,各院校不得不更严肃地要求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调查显示,员工要具备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其次是丰富的阅历和责任心。一个人怀抱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或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它可能会带来创新从而为公司创造效益。所以,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必不可少。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1.涉猎不广泛,与社会需求脱节
从目前的教育模式来看,大部分院校采取的还是应试教育。院校所设置的课程大部分都是理论性课程,实践性的课程比较少,为了通过考试,大部分学生们都会选择死记硬背,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并运用到实践当中。长此以往,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根本不会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掌握的基本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实践的理论,学生们根本记不牢。这就导致学生连自己的专业知识都没有学扎实,就更不用提涉猎一些课外的相关书籍了。
从学生本身的角度来看,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完全和高中、初中的不同。在大学以前的学习生涯中,有着各科老师时时地提醒,并且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考上好大学的目标,学生们不得不学,不得不扩展着自己的知识;而上了大学后,没有人时时督促你学习,实行的都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从以上两点来说,涉猎的短浅导致学生们实现短期目标的机动性高于长期目标,所以学校的责任重大,在修整教学模式的同时在课堂上也要渲染一种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有待于提高
职业道德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职业标准。以条文为规章制度的标准是基本标准,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大学生不能只以明文规定为标准,不仅在职场上,在任何地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社会道德。所以要多看、多听、多学。
职业精神最终要的两点是:一是要对自己学的知识、职位上的工作任务抱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如果一个对自己学习、工作都不认真的人,企业是不会聘用的。二是要诚信。频繁跳槽是现在社会的一大现象。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公司不负责任。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教育。
三、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求职、工作中屡屡体现出素质的缺失,这就要求各高校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职业技能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这是大学生求职时的硬件条件。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入手。
1.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
健康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大学体育担负着培养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大学体育是培养、提高在校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当今大学生处于学业、就业等压力较大,就业时可能由于身体素质跟不上等焦虑、抑郁的心理。大学体育教育可以适度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通过体育运动将内心的到释怀,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依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发展的潜能,高校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属于身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传授体育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各种锻炼方式、科学的安排运动量与体育强度,使潜能被激发出来并实现内化,锻炼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与机能,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学校可以通过早操、晨跑等方式,督促学生们早睡早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网球、篮球、足球、健美操等)来促进大学生体质的提高。
2.科学制定学习计划
课堂是教育大学生的主战地,老师在授课的同时要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性格,根据大众的想法趋势为学生制定切合自身的学习计划,拓宽知识面。老师制定计划的主旨是,以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为依托,从本专业的体系中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目标作为学习方向。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个大学生自己的特点和爱好,那么就需要大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知识,并慢慢地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知识也不能仅仅限制在课堂之上,必须要深入发展。除了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外,还要学习主动利用图书馆、网络、实验室、社会实践等环节开阔视野,从中不断摄取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使自己适应新社会和未来职场激烈的竞争,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3.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讲座
刚入学,大学生就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兴趣,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主要是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等,使大学生保持着这种热爱态度,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老师的渲染,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性质的科技讲座、科技理论研讨会等活动。从书本上看到的知识如何运用,学生们无从下手,毫无头绪,只有参加科技讲座、科技研讨会、学习小组讨论,我们才能稍微理清思路,有个好的开端,明白如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再使大家慢慢地过度到一种对学习的热爱态度,从而达到目标。
4.实践积累经验
走向社会,面向社会,大学生才会知道职业技能的重要性。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大学的一个半月假期中,各高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到农村、城市、专业相关的单位调研、实习,充分利用假期,积累经验。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提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学校应该加大实习学生的管理与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实习不仅是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与锻炼,更是工作态度与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在毕业之前,应该使大学生有着足够的经验来迎接社会。
5.提高交际能力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学生都希望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他们又常常感到有时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展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部分大学生经常为自己的不善言谈和交际、性格内向而苦恼。有的是多年养成的性格。两个方面来说,一是自己要努力,性格内向,就要鼓励自己积极参加学校所组织的活动;参加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因为人际交往的核心,一是合作,二是沟通。性格内向不愿意说话,可以先从与人合作做起,在合作中必然要有磋商和交换彼此的想法。这就为自己开了一个好的先例。二是老师和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条件。从不同的方面规划活动,交给学生组织处理,例如辩论赛等;同时还要多开展交流活动,例如:篮球、足球等交流赛。大学校园已经是一个小型社会,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必须要学会交流,要想发挥自己的渊博学识,交流是前提,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助你一臂之力。
现在高等教育正从应试教育中走向更为宽广的大道。应试教育早就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而现在各高校正在努力的改革中,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新世纪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取决于人才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更贴近于现实社会。求职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赢得用人单位青睐所必需的各种相关能力的总和,是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载体要素。大学生毕业离校后都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各院校更要重视和加强培养素质教育,使大学生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参考文献:
[1]王永吉.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培养[J].现代交际2010,(10).
[2]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3]朱慧.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谈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3(4).
古人云:“学如出土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的过程,绝不是靠一时的冲动和狂热就能学好英语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苦尽甘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到大学毕业,在校学习英语的时间长达十四年,十多年每天记住一个单词,时间长了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那么在英语学习中怎样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喜欢做的事就容易坚持下去,不喜欢做的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有一句名言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推动学生不断前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能自觉的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把学习看成是任务负担,就会感到学习是迫不得已而学的,就会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要想持之以恒,就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生活的需要,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而不会半途而废。
2.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克服惰性心理。
古人云:“惰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发得并不完善,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强能力也不很强,不能持久的保持学习兴趣和自觉克服困难,惰性心理无处不在,稍不注意,惰性便会发作,使学生无法坚持学习。所以我们要提醒学生要时刻提防惰性的侵入,勇于抵抗随处存在的惰性,尤其是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否则,学生就会越来越懒散,以致最终放弃学习。
3.督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计划的好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把执行学习计划当做一项强制任务来完成,尤其是计划执行的初期,要强迫自己每天完成计划的学习内容,确有原因不能完成时,要抽时间补上缺掉的学习内容。有科学家研究证明,养成一种习惯至少需要60天时间,所以在计划执行的初期更是千万不能中断,只要能坚持过60天以上,好的一种学习习惯就基本养成了。其次,提醒学生要经常检查自己执行计划的情况。检查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十天一次。总之检查的周期不太长也不能太短,一般以自己所学内容的章节或是篇目为检查周期比较合理。检查时,可以检查自己这个周期内的态度和坚持的效果,也可以检查自己对这个周期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自己检查,也可以是同学互相帮助检查,教师也可不定期抽查,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计划。
4.帮助学生营造或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它不仅仅会为学生成长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而且会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融入到学习中来,体验良好环境对自己成长的促进作用,在温馨、愉悦、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体验成长的快乐。生活中我让学生将黑板,课桌,文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都用英文标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逐步不用母语、全部用英语进行教学,同学们模仿英语对话,在表演对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感觉自己就生活在国外。我的坚持不懈也带动了学生,我的学生也持之以恒的说英语,学英语,在不知不觉中英语成绩都要得到提高。再者学生自己温习时要保持学习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各种外界干扰,对于各种影响计划顺利进行的诱惑,要勇于克制自己的欲望,以免影响到学习的注意力。
5.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表扬是教师对学生过去和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做出的肯定的评价。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表扬技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增强自尊心,树立自信心,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学生坚持不懈的动力。但是鼓励也要讲究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时,不要笼统地说“你很棒”或“你真行”之类的话,而应该对他的行为有明确的激励作用,强调过程,不强调结果,要肯定学生的能力,他们会因此受到莫大的鼓舞而坚持下去。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43-01
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关键而迫切的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每年的就业率却仅保持在70%左右。
受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成僵硬局势,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下滑。09年610万新增大学生加上历年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共有700万以上大学生要求就业。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前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还有来自社会指导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与不足。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就业能力已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然而就业能力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根据De Grip et al.的研究,早在1909年Beveridge就已经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但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Beveridge提出就业能力在于判别人们是否具有劳动能力,用以分辨失业人士是否具有就业能力。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在国外,Hillage和Pollard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C.Overtoon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
在国内,就业能力又被一些学者称为可雇佣性。国内学者郑晓明比较早地倡导就业能力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我国学者陈薇静认为,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与基本就业能力。国内学者谢志远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3]。
二、就业能力的结构
国内外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英国教育和就业部认为可转化技能是就业的核心,包括:关键技能、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荷兰心理学家Hejide认为就业能力是通过胜任力不断实现、获得或创造工作,包括五个维度:职业专门知识、期望和最优化、个人的灵活性、联合的意义、平衡。Fuguate的研究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这种心理社会建构包括四个维度:职业生涯识别、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4]。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元素可分为:个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汪怿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分为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等三个部分。研究者邹齐清、乔向东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实际调查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
三、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就目前来讲,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企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例如经济状况、行业因素、经济环境的不透明性、对可利用资源的错误管理和认识、对经济形势的错误判断等等。企业因素例如企业内部职业分类体系和报酬体系与劳动力市场关联性、流动性政策、个体职业生涯管理、战略性培训、企业可就业能力开发模式等等。个人因素例如年龄、性别、职业发展阶段、是否愿意采取预防措施、对外部信息的开放心态、职业层次等等。个人因素属于主观因素,对影响大学生就业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择业心理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减轻就业难度。不良的择业心理,如过高评价自我的自大心理、过低评价自己的自卑心理、盲目的从众心理、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等等,都会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政府应当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实施积极的机制干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地借鉴国外成熟的、成功的经验和策略,积极介入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不能只靠市场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只有这样,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稀缺的大学生资源才不会浪费。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竞争环境和奖励措施,减少和消除对大学生个体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通过积极的干预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政府还应当出资,通过公共培训机构培训失业的大学生,转变大学生的技能结构,提升就业能力,使失业的大学生有能力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
其次,高校要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综合型人才,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提高教材和教学的适时性和适用性,努力做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市场,贴近社会,使学生学有所用,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大学生自身应当转变就业观念,这是我国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同时,大学生还应当根据社会和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综合考虑自己的性格、特长、禀赋,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储备广博的知识,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适应市场、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生还应当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确立自己发展的坐标,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从而保证大学生就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柔性;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作者简介:陈继斌(1961-),男,河南潢川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主任,副教授;曹祥红(1972-),女,河南南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19-02
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水平的高要求使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各高校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一些高校得以实施,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检验证明,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遇到了难以实施这一难题。[1]
一、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导师制”就是给学生配备导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其基本内容为沟通与交流、指导学生选课、参与科研等。[2,3]
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造成了导师制有效性不高,制约了导师制的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导师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导师的职责范围规定过多;导师指导时间不能保证;师生之间不能有效的互动;缺乏考核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等。[4,5]
二、柔性导师制的基本内容
导师制实施起来太难的原因是普遍存在着把现有的导师制赋予太多内涵造成的,以致实施起来太难,遇到的问题太多。
为了提高导师制的有效性、可操作性,笔者提出了柔性导师制这一新理念。它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1.自主选择
学生第一年执行辅导员(导师)制,由专业教师对本科生进行专业介绍或通过各类相关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现状等。自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至大学毕业实行导师负责制,所有专业课教师都是导师,都有指导本科生的义务。专业课教师在上课时结合所授内容介绍相关专业及自己的研究方向,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导师。学生可选多个教师作为自已的导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一位最适合自己的导师。这一过程一直贯穿到学生毕业。导师首先指导学生针对自身的特点确定一个专业方向,辅导学生学好该专业方向所应具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然后再让他们接触专业进行实际训练。
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避免出现一些学生被强制服从安排的现象。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综合考虑出发,不指定或按学生学籍号段分导师,由学生有目的地自主选定导师。这样避免了学生盲目选择导师,少走弯路,有利于学生成长。
2.指导学生选课
在现行学分制条件下,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以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培养计划,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和学习方法,制订学习计划等。
3.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考研及就业创业
学生进入了高年级,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此时正迫切需要导师的帮助。此外,部分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对于未来常感到迷茫,对于是工作还是考研拿不定主意,此时导师的建议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导师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个人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生与导师间定期和不定期的联系:导师对其专业学习、考研及就业等进行指导和引导。同一名导师下的多名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学,有问题时由小组长与导师联系,定点定时见面指导。通过思想交流和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培养本科生,全面促进本科生培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4.指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
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理论知识学的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知识了解的少,动手能力差,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大学生在求学时积累实践经验。导师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研修一些专业课目,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研究技能,最终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在柔性导师制中,导师的根本职责是“导学”,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转变;从单向知识传授为主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
三、柔性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轻工业学院于2005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名教师指导20名学生,按学生学号段分配给教师。导师制实施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再继续实行。笔者自2002年就开始按照柔性导师制的基本内容在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两本科专业中进行实践。笔者利用在对本科生授课的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及所能给学生提供的帮助,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对选择笔者当导师的学生,指定一名学生任小组长,负责协助学生与导师的联系。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定时或不定时地指导学生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方向上学习,进行就业创业教育与实践。2009年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全面实施本科生柔性导师制。
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五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术论坛,邀请省内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知名专家学者给学生作学术报告,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导师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建筑智能化技术研讨会、建筑电气和建筑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使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发展状况,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与设计院及企业领导、设计技术人员的交流。
针对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缺少工程实践、理论不能与实际相结合这一状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实际工程实践和参加全国大学生相关竞赛积累经验,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参与了工程实践;指导学生参加了第四届“西蒙杯”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布线竞赛、四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和2010“跨域杯”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大赛,取得了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的好成绩。学生在实际工程实践和竞赛中得到了锻练,实际经验和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四、柔性导师制实践效果
柔性导师制经过十年来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理论知识扎实,积累了实际经验,动手能力强
通过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工程识图、设计及预决算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实现了高就业率和较高的就业质量
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两专业部分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方向的指导,学习及就业效果明显。所指导的学生中有3名学生分别成为2001级自动化专业、2002级自动化专业和200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年级成绩最好的,有25名学生考取重庆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指导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建筑设计院、建筑安装公司等企业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方面的工作,实现了100%的就业率。
2012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共有57名毕业生,学生就业率为100%,其中到建筑设计院就业的占60%,且全部为甲级建筑设计院,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该届同学在校期间90%以上参与了实际项目的设计及施工管理,参与项目达到55项之多。
五、结语
实践表明,柔性导师制解决了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的特点,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柔性本科生导师制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王伟,等.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困境与发展思路 [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4):524-526.
[2]高丽丽,等.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19-21.
[3]刘汶,等.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46-149.
在安静的课堂上,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不停的转,眼看,耳听,手写,心记,全神贯注,不得松懈。
为了一道没解出的题,急的抓耳挠腮,下了课还在思考着难点、疑点,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上不去,各方面的压力便随之而来……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题磨得人憔悴”,苦不胜言!
学习中的苦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中的乐却更多。
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权大的乐趣。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
俗话说:“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我还想说说学习的方法问题。
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
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不懂装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本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切不可奉行“拿来主义”,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很难有所提高。
学习必须善于总结。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尽相同。常做总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因此,最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常常自我监督,严格要求,每天或分阶段自己或让父母检查,是否完成了学习计划,为什么没有完成,怎样补救等等。总之,学习不能只凭一时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
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正如医生用药,不能千人一方。同学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特长,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除了学习方法,我觉得还要善于激发自身的潜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是目标激励。每一个人在一生中,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奋斗目标,目标往往可以激励自己去拼搏,去进取,去追求。我们同学正处于人生中打基础阶段,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珍惜青春,挥洒汗水,为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关键词】就业 高校 大学生 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就业已从“统包统分”的计划分配体制逐步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复杂化对高等院校就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及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浅淡拙见,以为探讨。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自1999年的扩招开始,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扩大,进入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2010年创历史最高峰达到63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导致大学生毕业就业紧张,应届毕业生待业人数也逐年增多。尤其受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好多企业岗位削减、破产倒闭,导致很多毕业生未就业就先失业的现状,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现状来看,在短时间内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和成绩是不容质疑的,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供给是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发展和需要的。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就业引导力度不够,学生择业观念仍不能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考的录取几率逐年上升,增加了城镇居民、乡村孩子进一步受教育的程度,人口素质正大幅度提升,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大事,也是国家高等教育提倡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理念所在。然而思想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虽然学校也在做一定的宣传,但是力度仍然不够,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认清形势,在毕业后择业问题上,就业的观点依然停留在以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大学毕业生就意味着是“社会精英”,需要有一个与大学身份相符合体面工作。因此,家长与孩子就出现过分注重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地理位置及待遇等现象。这样势必造成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很多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为了寻求一份所谓的稳定的工作而导致就业问题一拖再拖,有的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以考研、读博等升学的方式来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造成许多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2、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内容仍然以讲解就业政策法规、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求职择业技巧等方面为主,而对于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与测试、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内容还相对比较缺乏。而且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不力,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学生对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不感兴趣,认为课程内容旧、信息少,甚至严重脱离实际。在一些学校,就业指导讲座主要由院系一级安排,各系的内容都是根据自己的人力和能力来开设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较为实用的课程体系,更没有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同时学校的就业工作也没有形成较为专业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一些学校除了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外,学校缺少系统的、有目的地向社会毕业生生源信息,不能主动地与人才市场合作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而是任由学生毫无目的地在各种招聘会上来回奔波。
3、高校专业就业指导人员不足,普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教育部已多次强调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足量的专职人员,但是由于近年高校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目前全国各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仍然不足,就业指导人员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由“包分配”制度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从事这项工作的部门也从“毕分办”换成了“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性质变了,而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却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学习,加之有些学校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很少,每天疲于应付上级检查、用人单位和学生咨询,根本无暇顾及深入研究、全面指导,也很难主动联络、不断开拓,更难开展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同时也顾不上进修提高,更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三、做好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深化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转变毕业生择业就业观念
(1)加强对大学生毕业就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广播、讲座、就业指导课程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引导,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明白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绝对稳定的职业或“铁饭碗”是不可能的,学生应该转变传统的岗位终身制、职业终生制的观念,树立职业流动观念。职业变动、先就业再择业已成为现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职业目标与规划,在入学之初就建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与社会实践计划,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不断的职业教育,引导学生及早形成就业意识,制定职业规划,明确就业目标,即自己希望将来能在什么样的单位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希望能取得什么样的事业高度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方向、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在大学学习阶段进行就业准备。
(2)开设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
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在进行就业规划指导的同时,也应对学生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先,要使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不仅包括创业成功所要的知识还有继续管理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以及社会交往的知识。其次,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要求高校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新的创业教育理念,真正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总之,学校应该不断地加大就业形势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改变择业的观念,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让学生及早制定职业规划,进而有方向、有目的地去学习,从思想上软化学生的就业理念。
2、完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毋庸质疑,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与政府的投入下,高校的学生就业管理工作越来越专业化、正规化。然而,在如此紧张的就业形势下,现在的就业服务体系并不能使我们满意。因此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提高网络服务功能
首先,学校网站要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网页,内容包括国家就业政策、专业介绍、招聘单位信息、签约指导、职业规划指导、职业测评、专家网上课堂等。其次,学校要成立就业服务小组,并在网上公布服务小组的工作分工和工作职责。要在网上公布相关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及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责任,奖罚分明。再次,学校还要在网上设立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在线答疑”、QQ、邮箱等,使得就业指导老师、学生工作人员与毕业生不定期进行网上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求职意向,及时给予指导,有相关就业信息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与毕业生联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2)丰富就业指导内涵
学校应根据学生在每一学年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内容。例如:学生刚入学时要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工作,在了解专业基础知识框架结构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大二时要指导学生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同时进一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和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毕业时,辅导员和导师就要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招聘活动,通过组织模拟招聘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预演或模拟面试,强化求职技巧。
(3)完善就业保障环节
首先,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第一,利用各级领导和专业教师的社会资源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第二,通过校企联合,选择专业对口、有潜力、发展空间大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第三,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力量不断扩充新的就业基地。
其次,校外就业实习与校内毕业论文相结合。学院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要求毕业生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实习单位和学校可以单独也可以共同完成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的关系,又为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次,“订单式办学”,提高就业的针对性。发挥本地教学资源优势,培养本地技能型人才,既可解决当地就业,又能减少教育成本。因此学校要积极和企业联合,根据企业所需要开办专业、进行课程设置,专门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
3、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人员自身的发展将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观念,不仅要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从学生的客观条件出发,从学生的主观兴趣、愿望入手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实际的就业选择。因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
(1)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就业指导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就业指导工作的好坏。政府、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机会。对于现有的就业指导老师,要充分发挥政府培训部门及各省教育厅对高校统筹管理的作用,立足本省,加大培训的力度。根据就业指导教师的个人知识情况,组织各种培训、进修、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活动,强化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鼓励、协助教师更新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技能。就业指导队伍必须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学习层次、拓宽学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才能得到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专业化进程。
(2)引进新的师资,调整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
针对就业工作指导人员不足的问题,高校应该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在补充新鲜血液时,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不能用考核行政工作人员的标准来选拔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而是要把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补充到就业工作队伍中来。目前,我国就业工作制度改革正日益深化,出现的各类新问题使就业工作纷繁复杂,就业指导人员要透过种种复杂的现象,对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提出适合学生特点的职业发展方向。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性格、年龄特征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合理地搭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结构,才能增强高校培养人才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规划未来,顺利地求职择业。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考核是检验就业指导人员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要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制。定期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评议,对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考核先进或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制定就业指导人员学习研究制度,保证学习质量,定期检查学习研究成果。同时,要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真正为学生服务,把就业指导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总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一所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提高社会声誉的支柱,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不断探索新的就业管理方法已是一个系统工程,就业工作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的原则,需要政府、学校和学生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天责.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职业技术研究.2004(3).
[2]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十七大报告全文.南方周末.2007.3.25.
[4]袁畅.论高校开设职业指导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职教论坛,2004年11月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