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43: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医药行业;财务分析;通化东宝
1 引言
通化|宝集团自成立以来,企业规模发展之猛,多元化项目经营之广,兼并国营民企数量之多,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之先,科研队伍研究水平之高,都堪称国内企业发展之奇迹,被业内人士誉为“东宝模式”,创造了中国企业快速蓬勃发展的神话。目前,东宝集团已成为世界上具有相当规模、拥有当今先进技术的胰岛素生产基地之一。
本文以通化东宝集团为对象,对其进行杜邦财务分析和行业地位分析,并据此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杜邦财务分析
通化东宝最近五年杜邦分析法指标及其变动趋势如下表和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到,企业权益净利率有较大的增幅,说明通化东宝近几年成长迅速,获利能力较强;企业权益乘数总体保持在1-2之间,变动幅度较小,有升高趋势。总体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年升高,负债总额递增,杠杆收益大。这主要是与企业近年来采取的扩大销售规模和扩建项目的策略有关。
3 行业地位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医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在对通化东宝进行杜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医药行业另外两家发展较好的企业--同仁堂和舒泰神,运用雷达图,进行行业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通化东宝的行业发展地位进行分析。
3.1 财务数据雷达图
从Wind资讯数据库中提取出通化东宝、同仁堂和舒泰神2015年年报的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计三个指标,同时提取医药行业各相应指标的均值,绘制出如下雷达图2: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反映公司经营规模的几大指标上,通化东宝的经营规模水平远高于行业均值,且行业地位领先于舒泰神,但远远落后于同仁堂。
3.2 财务比率雷达图
同样,从Wind资讯数据库中提取出通化东宝、同仁堂和舒泰神2015年年报的财务比率数据,包括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六个指标,同时提取医药行业各相应指标的均值,绘制出如下雷达图3:
为了让图示更直观,在数据处理时,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乘以100,从而得到上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利润率指标方面,通化东宝领先于行业均值水平和同仁堂、舒泰神,较为理想;在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通化东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远高于行业均值水平和同仁堂、舒泰神;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上,通化东宝落后于行业均值水平和同仁堂、舒泰神。
4 总结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对医药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成本提高和售价降低的双面夹击下,医药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寻求发展,进行持续性的技术改造,降低成本。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和医改政策的继续发展,医药市场呈现了回暖态势,为医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
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优化器械审批流程、鼓励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在通化东宝的发展中,也应坚持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利用新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药产业;制药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91-02
医药产业在国际上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同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一样,是国际公认的当今快速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医药工业不同于传统工业,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由于其发展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因而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未来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我国医药工业一方面正在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掌握现代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如何面对医药产业的社会需求,密切关注行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动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1 发展现状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医药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医药行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潜力大,成长性好,处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7000个制药企业,能生产原料药1400余种,每年实际生产近900种,生产制剂药4000多种,植物药8000余种。我国有化学制药企业2000多家,化学原料药品种居世界前列,出口原料药占世界原料市场的20%以上。这表明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日益成为世界制药产业链中的新轴心。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产值年均增长17.7%,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但仍未摆脱以小型为主,以原料药生产为主,以仿制品为主,以内销为主的格局,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作为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高风险的产业,中国的医药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却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确立医药强国的位置。例如,2003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为4060亿美元,其中美、欧、日三大市场占了88%;而当年我国医药销售额为2464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8%,其中出口约46亿美元,只占全球销售份额的1%左右。我国出口的产品中,以中低档原料药为主,制剂产品占出口额的10%,国际医药企业利用这些原料制成药品后,又出口到我国。
此外,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操作理念落后,也长期困扰着医药行业,我国医药行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亟待提高。
1.3 发展趋势 医药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医药行业竞争对手变得空间强大,国内市场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市场竞争变得更为直接和生死攸关。
世界医药的未来发展新趋势是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天然和生物药品将成为医药行业主要经济增长点。天然药品、生物药品和非处方药将形成2l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
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期问的发展重点是着眼于自主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因此,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将主导我国未来医药市场已成为共识,医药行业中,普通药品已进入薄利时代,新药以及具有市场独占性的药品将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支柱,我国医药行业开始进入自主创新时代。
2 医药行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医药行业已进入技术创新新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可以预见,以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为主的既懂制药,又懂工程,还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医药市场的宠儿,尤其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以进行产品和工艺及设备的更新改造、GMP设计和验证、生产管理等。而以往那种只懂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药学类人才和只懂得工程设计的工程类人才,都无法满足现代制药工业的要求。
为适应世界医药产业的发展潮流,改变我国医药产业的落后现状,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综合素质,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满足医药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
3 国内外制药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3.1 国外现状,自1995年美国新泽西州大学开设制药工程高等教育以来,美国已有多所大学设置该学科。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高校也相继设置了该学科,开展制药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或把制药工程学科作为课程纳入其研究生教育中。
3.2 国内现状为满足医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1997年把制药工程研究生教育从药学类调整到工学的生物化工学科内。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原有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专业调整为一个专业,即制药工程专业,并招收首届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制药工程专业是为适应21世纪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一个宽口径专业、是奠定在化学、药学、生物技术和工程学基础上的新型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制药工程知识,能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少高校越来越重视该专业,学科从设立至今,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有142所高校设立了此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8000余人。该专业属新兴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模式和经验,属于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之中。
关键词:河北医药;石家庄综保区;契机
本文为河北经贸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关于‘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的建立给河北省医药行业带来的红利’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指导老师:张希颖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4日
“十二五”之后,河北省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打造为后续支柱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生产制造业基地,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地区的“药都”,从而充分发挥河北省技术和产业优势。“十三五”的时候河北省医药行业虽发展势头良好,但作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发展规模经济、突破技术瓶颈、扩大正外部性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北省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规模。从2000年的111.01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807.98亿元,河北省医药行业生产总值一直持续稳定上升,企业单位数也由2012年的196家上升到2014年的213家,增加了17家。但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却呈现下降趋势。统计表明:河北药企销售收入由2012年的752.43亿元下降到了2014年的548.08亿元,由此销售收入增长率由19.18%下降到3.08%,利润总额也由2012年的4,835,308千元下降到3,760,957千元。
(二)出口情况。河北省医药主要出口至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亚洲主要有日本、香港、韩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欧洲重点为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对亚欧国家的出口额占据总出口额的80%以上,其中对日本、香港地区的出口总额占据对亚洲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出货值由2012年的7,868,969千元下降到了2014年的4,666,311千元,同比增长从5.49%跌至-5.45%。
(三)产品结构。医药行业产品类型主要分为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加工、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兽用药品制造、制药专用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9大类型。在全国看来,河北省主要以生产大宗原料药而著称,特别是在化学原料药、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的生产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中药、生物生化制药比重比“十五”期间提高近3个百分点,化学制药比重降低7个百分点左右。
从以上分析看来,河北省医药行业拥有自身独特的生产优势,出口范围十分广泛,盈利能力稳步增长,整体呈现高速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营业利润巨额下降,说明当今河北药企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新的途径和渠道来解决。
二、河北省医药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优势不明显。河北省医药行业生产总值持续上升,在全国排名中处于中上游水平,与山东、吉林、江苏、四川等医药强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医药行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竞争力的增强,河北省医药行业利润处于下滑阶段。2015年规模以上医药行业9月份增长速度为7%,1~9月份累计增长仅为2.8%,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
(二)创新能力仍不足。创新是推动河北省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河北省医药行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足。2010年,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5%,我国的医药大省江苏为3%,河北省仅为1%左右。2012年,江苏省作为医药大省申请专利数是河北省的3.5倍,远远超过河北省。“全国最佳研发产品线十佳工业企业”评选中江苏省有五家,河北省却没有企业入选。
(三)产品结构需优化。医药行业产品类型种类繁多,河北省产品结构却相对单一,化学原料药产品结构偏重,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65%。并且河北省产品附加值较低,下游产品开发落后,深加工程度不够,产业链也急需完善。除“华药”、“石药”等少数行业巨头凭借多元的产品结构、强大的竞争优势走向国际外,河北省医药企业中跨国公司少之又少。
(四)发展环境要提升。河北省医药行业的发展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投资环境、企业生存环境和人才环境三方面,河北省医药工业一方面受招标、价格和环保等政策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能源动力供给方面约束趋紧的制约,市场的不规则竞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产品成本的上涨等方面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相比于其他医药强省,河北省的医药行业投资政策优惠力度小、差异化不显著、政策落实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医药产品生产成本也较外省同行高,生产要素供给不足,这使药企面临着供应紧张的窘境。此外,河北省医药行业高端人才资源匮乏,且高端人才引进少,后备人才成长速度慢,医药企业人才的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人才环境存在“青黄不接”的隐患。
面对国内外较大的需求弹性、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各国不同的政策风险,河北省医药企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河北省行业龙头的带动下应对要素供给偏紧、行业竞争加剧、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规模经济?总体功能定位为河北省创新发展新平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新引擎、京津冀地区高标准新兴产业聚集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无疑是河北药企最好的选择。
三、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给河北医药企业带来的机遇
继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成立之后,石家庄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9月获批,经过一年的建设,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工程建设完成了90%,已具备验收资格。石家庄综合保税区位于中国北方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于一体的外向型、多功能国际化省会城市石家庄,必将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巨大的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成为省会高标准的新兴产业聚集区、高效率的国际物流分配中心、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平台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增长极,为医药企业释放巨大的红利。
(一)自由贸易的基地。石家庄综合保税区通过一道虚拟的关境线,使企业在税收方面,“入境不入关”;贸易管制方面,除特殊规定,无进出口配额、许可证件管理;保税监管方面,区内保税存储货物不设存储期限;区内企业之间货物可以自由流转。如此种种优惠政策,必然有助于河北省医药企业自由贸易的开展。并且保税区内保税加工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河北省药企优先利用政策福利提供了机遇,使降低高投入的医药企业生产成本和流动资金的压力成为可能,由此带来的竞争机制更有助于在河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医药行业加强与国内外企业贸易的开展,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同时贸易便利化也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从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减少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成本,给企业带来收益。
(二)规模经济的载体。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是一个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生产企业、贸易公司、物流企业、相关政府机构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分布而形成,将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平台,价值链信息的载体,更是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企业的集结点。生物医药需求弹性大,价值增值高,综合保税区通过价值链的方式把各个环节医药企业集聚到一起,优化企业供应链,形成产业间的前后联系,充分发挥各个医药企业的专长和优势,产生强大的规模优势,在成本利用政策优势本就降低的情况下,提高企业利润。同时,集聚企业与外部市场保持的长期联系也将形成一种动态累积优势,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应变能力,进一步打造品牌优势。
(三)创新发展的平台。为避免保税区货物与区外出口加工区形成同类产品竞争,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的加工贸易并未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短平快加工项目,而是充分利用保税区作为省会贴近国际市场、接轨国际潮流的增长极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项目,吸引其更多的科技专利成果在保税区内孵化、转化,进而产业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竞争已由传统的制造业转为集技术、资金密集型的服务业,河北药企可充分利用石家庄保税区为其提供的了解国内外市场的窗口,抓住学习国内外企业国际管理、商事法律等知识的机遇,把握国内外顶尖企业入驻保税区技术外溢的优势,利用保税区对高素质人才、熟练劳动力的集聚效应,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带动自身传统产业,促进自身产业结构的更新升级,开拓更多产品类型,突破技术瓶颈,发展清洁产业,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提升创新核心竞争力。
(四)物流仓储的中心。石家庄综合保税区以保税仓储、保税加工、保税服务功能为核心,其保税仓库不仅具有传统的保税功能,也期望为医药等敏感货物根据药品特性,提供专用保税仓库,满足药品存储需求。保税区医药企业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分批提取贮存在保税仓库的货物、分批缴纳关税,这样不仅可节约仓库空间,还可避免一次性缴纳大额关税,便于资金流转。同时,保税区也应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当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打造平台经济,帮助企业规避原料涨价,降低经营风险。此外,位于正定国际机场东侧的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拥有集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变既方便又便宜,又可以通过区港联动为医药企业实现一体化运作,为其提供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方便医药产品运往有需求的世界各地。
(五)综合服务的窗口。在全球信息化迅速更新换代的今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变动频繁,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资本交易,通信和信息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石家庄综合保税区不仅发展与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相关的研发、设计、检测、维修、展览展示等功能,还积极拓展医药试剂的检测、供应链的管理以及经济法律咨询等业务。高投入高风险的河北省医药企业可以在保税区内获得各种优质的市场咨询、业务咨询、金融信息咨询等服务。保税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多样的金融产品、便利的外汇政策、跨境电商贸易综合的服务中心,都将有利于入区医药企业优化资金管理、抓住市场机遇、帮助其规避投资风险,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维护自身利益。
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河北省经济发挥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医药商业市场不断的发展变化,国内外大型药企扩大经营的现象层出不穷,使行业内竞争加剧。河北省医药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深入研究企业发展环境、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盈利水平、企业生产结构以及客户需求变化趋势,抓住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机遇,充分利用石家庄综合保税区为其提供的政策优惠、区位优势、综合服务这一系列“福利”,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促进自身快速崛起,成为医药行业的翘楚。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冰.百年鹿特丹港“启示录”.珠江水运,2010.15.
关键词: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事件研究法
一、引言
医药行业不仅承担着经济职能,更承担了关系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社会职能,这一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不论是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别于我国其他行业。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政府资金的逐步投入,尤其是“新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医药行业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但长期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创新能力弱,重复建设,环保问题,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还未根治,而入世后竞争的加剧和金融危机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医药行业迫切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强大力量,通过并购来整合具有优秀产品或资源互补的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来整合研发、生产、流通等价值链环节,加大品牌投入、渠道投入和研发投入,促进份额分割、市场扩容、以及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并购重组作为联系医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桥梁必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数量多,规模小,且普遍具有流通市值小,主要股东持股分散,现金流充沛,财务状况佳等特点,医药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历来十分活跃,且并购类型多样,方式丰富,为并购绩效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对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对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完善我国并购重组理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Patricia M. Danzon (2007)使用SDC数据考察了1988年到2001年间的383起医药行业并购事件,指出大型企业并购后企业价值通常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运营利润增速却较未进行并购的同规模企业有所放缓。Carmine Ornaghi(2008)采用倾向性评分法研究了1988-2004年间医药上市公司的绩效,发现并购活动给企业的研发投入、产出及生产带来统计上显著的负影响,并在事件期内持续不断地损害并购公司股东的财富。雷奕敏(2005)运用EVA法对58个样本公司连续5年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并购绩效呈逐年下降趋势,短期绩效虽然较好,但长期绩效并不显著。胡怡(2006)运用超常收益法和财务分析法对2002年间医药并购样本进行分析,认为收购公司在特定区间里可获得一定的累积超常收益,而目标公司在这个区间里没能获得累积超常收益。
三、医药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
截至2008年底,我国医药行业共有126家上市公司,在03-08年这五年间共发生并购事件约500起。并购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锐思数据库,大智慧行情软件等,在对各个并购事件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如下标准,筛选出其中的342起并购事件组成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1.并购事件在窗口期内的数据连续完整,规定短期窗口期为[-15,15]共31天,长期窗口期为[0,12]共13个月。
2.在并购事件公告日前后15个交易日内没有其他可能影响股价变动的重大事件(如分红、配股、送股、公布年报)发生。
3.在检验区间内同一公司发生两次或以上的并购事件,将并购金额最大的一起事件纳入样本,并规定并购金额必须大于500万元。
(二)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分析
本文拟采用累计超额收益法CAR和买入并持有超额收益法BHAR分别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短期(31天)和长期(13个月)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1.选取样本并购事件,确定各个并购事件的事件日,事件期和估计期。选取2003-2008年间了符合标准的342家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研究对象。然后选取并购公告当日及前后15天作为事件期进行短期绩效考察,再对并购事件当月起和之后12个月的超额收益率进行长期绩效分析。
2.对样本并购事件进行划分。依照公司类型(其中化学制药业发生并购122起,生物制药业56起,中药行业84起,医药流通业56起),并购类型(横向并购124起,纵向并购52起,混合并购142起),以及支付手段(股权支付18起,置换重组64起,现金支付260起)对样本事件进行划分,分别研究对比不同类型的并购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3.估计正常收益率。以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收益率作为考察对象,计算并购事件期内市场指数的短期和长期收益率。
4.估计异常收益。计算并购公司在并购期内的股价收益率,通过与市场指数和行业指数在同期内的正常收益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异常收益率。具体计算公式分别为:
CARt=∑Tt=0Rit
其中Rit表示t日样本公司的股票收益率,E(Rit)表示t日样本公司的股票期望收益率,ARit表示t日样本公司的股票超额收益率,T表示窗口期。
BHARit=∏Ti=n(1+Rit)-∏Ti=n[1+E(Rit)]
其中,Rit表示t月样本公司的股票收益率,E(Rit)表示t月样本公司的股票期望收益率,T表示考察的事件窗口期。
5. 显著性检验。分别构造统计量tCAR=CARtS(CARt)/n,tBHAR=BHARtS(BHARt)/n,对异常收益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
1.按公司类型分类的绩效实证分析
下图是不同公司类型分类的并购样本对大盘指数的短期CAR和长期BHAR走势变化图:
图1不同公司类型CAR走势图
图2 不同公司类型BHAR走势图
从图中可知在公告日前3日至公告后首日不同公司类型样本的CAR值都有明显上扬。医药流通业的CAR值在短暂上升后,又回落到0轴以下。其中医药行业中的中药子行业的短期并购绩效最佳,在短期内取得了最大的CAR值。样本的中药和化学制药行业的CAR值也都通过了同一t检验。从长期BHAR走势来看,医药流通业和生物制药业除了各有一个月取得了正的超额收益率外,其余12个月的BHAR值大部分在0轴以下,甚至取得显著的负超额收益率。综合来看,中药行业及化学制药行业的超额收益率较高,且大部分月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生物制药业和医药流通业的超额收益率较低,甚至显著为负。
2.按并购类型分类的绩效实证分析
下图分别是按并购类型分类的样本相对大盘指数的短期CAR和长期BHAR走势变化图:
图3 不同并购类型CAR走势图
图4 不同并购类型BHAR走势图
横向并购的CAR值虽在公告日后基本取得了显著的正CAR值,但是在三种并购类型中回报最差。从长期看,其BHAR的值从并购公告后第2个月开始就跌破0轴,在其后的11个月内一直扩大负值,并且都取得了显著的负收益率,表现最差。
纵向并购在短期内取得了最高的CAR值和显著的正累计超额收益率;而长期来看,纵向并购的BHAR表现一般,介于混合并购和横向并购之间。纵向并购的BHAR值脉冲式地取得了大半时期的显著正收益率。
混合并购的CAR值在并购公告日前几个交易日都迅速由负转正,且经过短时间的下滑后,又震荡上升,取得了最高的回报。CAR值始终保持在0轴上方,并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长期来看,混合并购的BHAR都远高于纵向和横向并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正回报,绩效表现大大优于其余两种并购类型。究其原因,是因为近几年来众多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和金融行业,随着通货膨胀和证券市场的长期走牛,这些公司的投资回报非常客观。市场也十分认可这些混合并购。
3.按支付手段分类的绩效实证分析
下图是分别按支付手段分类的并购样本相对大盘指数的短期CAR和长期BHAR走势变化图:
图5 不同支付手段的CAR走势图
图6 不同支付手段的BHAR走势图
公司采取股权支付的方式,不必负担债务,不会影响公司的日常运作,财务风险极低。市场也给出了合理的回应,从公告日起样本的CAR值大幅上扬,大部分取得了显著的正超额累计收益率。但是从长期来看,买入并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值都是先扬后抑的趋势,尽管如此,所取得的正超额收益率还是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一趋势变化的原因可能在于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产的行为普遍,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增发股份高溢价购买一些对本公司发展无实质帮助的资产甚至是问题资产,在市场炒作后回归理性,因此这一方式只能在短期内产生显著正回报,长期并不能给股东带来稳定的正回报。
现金流是公司运营的血液,上市公司以现金支付手段收购资产,需要拿出真金白银,这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治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短期来看,相对大盘指数的CAR值只有少部分取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三种支付手段中的短期绩效表现是最差的。从长远看来,样本的BHAR值在公告日后还是获得了显著的正超额回报的,但是表现依旧是最落后的。毕竟公司肯花血本收购的资产,一定是对公司的发展有较大推动的。从长期来看,对公司的发展还是产生了比较积极的影响的。
置换重组方式是市场最追捧的一种支付手段。从短期来看,CAR值在公告日前几个交易日开始迅速上扬,并且在之后的交易日中稳步上升,取得了显著的正回报。从长期来看,BHAR值始终运行在0轴上方,都取得了正回报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BHAR在经历2个月左右的下滑期之后,开始正当回升,并不断创出新高。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置换重组这一手段在三种支付手段中绩效表现最为突出。这一支付手段为公司注入新鲜活力,极大的改善了上市公司质量,也给予投资者满意的投资回报。
四、提高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措施
1.鼓励技术引进,加强渠道整合,合理开发资源
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并购还处于原始阶段,仅仅停留在资产的积累层面上,为技术的积累还刚刚开始。政府应该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相关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并购手段,抓住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到海外积极寻求新技术、新产品的整合机会,迅速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实现新药研制从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仿创结合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为充分的迎接国内外的竞争。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在扩张时只看重营销渠道的整合,忽略了无形资产的整合,尤其是并购后的品牌建设和商誉的树立方面显得更为迫切。相关上市公司应该尝试以商业品牌为核心的医药连锁经营,鼓励营销团队取长补短,为连锁药店设立的统购配送中心将彻底整合网络资源,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有利于产生规模效应和组合效益,降低费用,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提高品牌忠诚度,促进药品销售。
2.努力实现横向并购规模效应,谨慎选择多元化并购
企业在施行横向并购时应有步骤有计划的实现规模化的目标,通过实质性的产业化,集约化来实现规模效应。我国医药行业本身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的特点为并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以及入世后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又为国内医药行业的整合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医疗改革的实施为有实力的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兼并收购同行业企业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医药行业应该充分发挥横向并购的作用,提高资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整体盈利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市场优势。企业实施多元化并购前应该仔细、客观分析市场、本行业的特点及自身条件,再考虑扩大。在实施多元化并购前要审慎决策,不能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一味进军所谓的新兴行业。从单一产品经营到实施多元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先规模化,再考虑多元化,循序渐进地发展,并购后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源,加强企业管理,重视整合,才能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多种支付手段综合运用
在我国医药行业并购的支付手段比较
单一,现金收购仍然是最主要的收购方式,这说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国内的并购活动绝大部分是依赖于借贷资金和自由资金,市场的融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前为数百万千万的并购活动用现金支付来完成没有什么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购金额动辄数亿乃至数十亿,现金支付已远不能满足并购的要求。为促进相关行业公司的并购活动,充分调动被并购方的积极性,加快行业资源的整合,政府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逐步强化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拓宽融资渠道,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事前调查和事后监管,降低并购交易成本,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综合竞争力,优化行业资源配置,促进行业发展。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引入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期权等创新型支付手段和方案,为并购方提供更为科学和灵活多样的支付选择,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Patricia M. Danzon,Andrew Epstein, Sean Nichols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 industrie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07(8):307~328.
[2]Carmine Ornaghi. Mergers and Innovation in Big Pharma.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United Kingdom, 2008(4).
[3]雷奕敏.经济增加值与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湖南长沙:湖南大学,2005.
关键词:W医药公司 经营现状 对策分析
一、C医药公司现状介绍
W医药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前身系某卫生服务开发公司,由2002年改制为W医药公司。2010年公司引入新的经营团队,使企业经营机制得以全面改观。公司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奋斗的目标,努力打造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医药物流企业。
公司主要经营生物制品、抗生素、化学药制剂、生化药品、中成药及部分Ⅱ、Ⅲ类医疗器械产品。公司于2014年3月通过了新版GsP认证,拥有符合GsP要求的仓储条件。公司的经营宗旨即,质量方针:质量为先,规范经营;质量目标:品质安全,优化管理。公司销售网络覆盖舟山市各区县,已建立健全了全市所有小岛卫生院的配送网。
公司现有零售药店3家:舟山新城W售药店(舟山医院门口);舟山北门W零售药店(舟山妇幼保健院门口);舟山东门W零售药店(舟山市中医院门口)。
公司自2010年进入规模化经营后,经过几年的发展,2015年销售额达到3.47|元,超越舟山市存德医药公司,在舟山市五家医药公司中位居第二(普陀医药药材有限公司3.72亿)。
2015年公司的重点工作是积极应对浙江省新一轮药品招标工作,其中的招商勾标工作尤为出色:新增外资企业12家,新增大型国企5家,新增首营企业85家,新增首营品种550个,实际新增品种280个;新开发医疗机构:普陀区分布于各小岛的乡镇卫生院6家,嵊泗县乡镇卫生院5家。
医用耗材的配送平台已经开始正常运转,主要产品强生医用缝合线已覆盖全市所有大医院。
北门药店通过了GSP换证检查;三家零售药店的药品结构正在调整中,三月份起主动降低零售价2%,受到了市社保的肯定,社保资金全额到位。
目前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有,药品断货缺货现象多见;岗位技能培训不到位,各部门协调衔接不够流畅;政策变化快,相关信息不够通畅;人员少、工作量大,致有些工作不够细致;大病保险药品目录少于预期等。
二、中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医药行业也进入了高端技术时代,药品行业不断创新,出现了高端药品行业竞争激烈的状况。目前由于高端药物市场基本被外资企业占据,在生物制药上中国目前只能走仿制的道路,但无法在技术上和欧美一些国家抗衡,现在我国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于中药的创新。但由于中药基础研究投入长期不足,致其创新能力匮乏,结构发展失衡,且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中药材基地布局不合理,监管主体缺乏,资源保护责权不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明确了打造创新型经济的大方向,不管是医药还是其他产业,都要做科技创新和全球品牌化的产品。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力度,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加强,创新成果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在质量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自2015年6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虽取消了除品和第一类的政府定价,但各省(区市)卫计委组织的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尤其是“带量采购,价格联动”方案,使药品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随着公立医院医改的不断推进,基层医疗市场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已成为继医院终端和零售终端之后的第三大药品销售“终端”。
中国医药行业近几年也有非常好的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一些行业特点:1.新药品种研发逐步提高。2.新修订的GMP稳步实施,药物质量标准不断提高。3.兼并重组比较活跃。4.制剂国际化呈现良好趋势。
从药品品种研发逐步提高方面来看,研发数量不断增多,各类仿制药品相类似药效药品不断开发生产出来,为重大疾病治疗和较低医疗成本提供支持,并且开发出质量可控度较高的品种,而从医疗器械方面来看,国产大型医疗设备的获批上市,可降低医疗机构采购成本,使医药业不断良好地发展。
近几年来,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发展,新修订的药品GMP稳定地实施,使我国无菌药品质量保障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不断加强,促进药品质量水平提升。
此外,许多优势企业开始占兼并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来并购实现快速良好地发展。
最后一点,我国药品制剂国际化正呈现着良好的趋势,制剂出口从承接国际市场代工为主向发展自主产品转变,国内企业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路径,使我国生物制品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与国际接轨等。
综上所述,由于医药行业有着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这就促使了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必须要实现的三大集聚:向园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未来医药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非常明确,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不断扩大促使医药需求持续增长;生物科技的发展使得供给从技术上能够保证医药创新研发,满足医药需求;而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不断加大提供了满足需求的资金。那么现阶段将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将是行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而站在W医药公司的角度来看,卫W医药公司作为一家医药流通公司,并无自主研发生产药品的能力,故W医药公司想要取得更好地发展则需要拓宽业务渠道,提升业务能力,开拓更多的业务,即不断加宽,加深已有业务的发展,并展望创造新的业务。
故由此可看出W医药公司在如今良好的发展大环境下应仍能有所作为,把握住优势领先的层面,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不断进行发展壮大。
三、W医药公司产品市场分析
(一)各个产品市场情况
W医药公司主营化学药制剂与中成药类,稍微涉及医药器械及生物制品。而在舟山市本地,W医药公司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在主营的药品批发方面,在各大医院及医疗机构占据着27%的市场份额,产品的市场地位相对较高。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竞争对手,如舟山市普陀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基层乡镇市场份额大占32%),舟山存德医药公司(药品零售市场份额大占23%),浙江大生医药有限公司,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后4家外地企业在舟山市的市场份额则以高端药品为主。
另外,众所周知的是在行业中,销售成本相对较高,库存成本比较低,而W医药公司作为医药流通企业,所获取的利润就是中间转手差价,并A.W医药公司主要成本在于销售成本,故现在销售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发展可以着重于此。
(二)产品竞争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销售的重点是在大医院,占59.7%多(20774万元/34774万元),乡镇卫生院仅占6.3%的份额(2208万元/34774万元):而药品零售占比13.7%,但增幅大。并且,W医药公司在舟山普陀两家大医院中已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而分析W医药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具备一些优势的原因,W医药公司是舟山市本地企业,公司经营团队在各医疗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都具有良好的人脉基础,故在同样的条件下合作机会大,次数多,相应的市场份额就较多。而如浙江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公司,公司地址并不在舟山市,故其直接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但这些大公司进货渠道多,货源足,W医药公司或是其他公司也需从这些公司进货,其实际的市场份额当高于报表。但W医药公司等公司亦能从中获取相对比这些大公司小些的利润,故从此中可以看出W医药公司产品在舟山市本地占据市场一定份额,但并不是很大一部分:即W医药公司需保持在本地医药公司中的领先地位,也需思索另外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三)主要竞争对手市场情况,分析优势劣势
W医药公司有许多竞争对手,如舟山市普陀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其市场分布较为合理,大医院市场仅占40%多,明显少于W医药公司的近60%,特别是其基层乡镇市场份额较大,2015年占有32%的乡镇市场;舟山存德医药公司主营业务在大医院的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在药品零售市场上仍占有近23%的份额;浙江大生医药有限公司,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外地企业在舟山市的市场份额则以高端药品为主。
普陀医药药材有限公司是W医药公司目前在舟山的主要竞争对手,2015年实现了销售总额3.72亿(含零售)的好业绩。其经营团队业务熟,人脉好,其基药的销售网络延续着原普陀区医药公司的团队,特别是在普陀区的乡镇各小岛上尤为实出,经过近20年的经营已经相当成熟。但近期其控股公司海事集团资金链出现问题,给公司日常业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舟山市存德医药公司是舟山市级医药公司,原是舟山市的龙头企业,但自改制以来,经营团队变化频繁,近来的主要负责人又非医药行业出身,加上控股公司万事达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业,集团上层对利润相对较低的医药业较为轻视,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
国药控股舟山公司虽是国企下属企业,拥有国企的很多优势,但其经营团队原是从普陀医药公司分化出来的一批中层,近来与集团公司下派的负责日常业务的经理问的矛盾多发,已有多人离开了该公司,其业务除舟山医院和普陀医院两家大医院外,一直未能与别家公司竞争。
而域外企业如浙江英特,华东医药,宁波医药股份及浙江大生等公司受地域的影响,因其配送成本高,配送时限长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除享有大部分的高端药品配送权而在几家大医院占有一些市场份额外,在基层医院尚无明显优势。
四、卫W医药公司SWOT分析
优势:W医药公司是舟山市本地企业,公司经营团队在各医疗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具有良好的人脉基础;大医院的市场份额已相当大;公司资金运转较为正常,流动资金相对比较充足;医药企业形象良好;具备能够较好完成招标药品的配送能力;医用耗材的配送工作也已步入正轨;在全市主要的大医院周围都设有自己的经医保部门认可的零售药店;销售网络遍及全市各区县。总的来说,企业内部有利因素多,具有良好有利的竞争态势;且有充足的财政来源;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产品质量优;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具有成本优势等。
劣势:因公司地处海岛,目前市场主要局限于舟山本地,而舟山虽为副省级城市,常住人口仅100多万,市场规模小;公司本届经营团队起步稍晚,基层市场占有率明显低于普陀医药药材公司,零售市场则逊于舟山存德医药公司;普陀区和嵊泗县的多数乡镇村级卫生机构,都分布在远离舟山本岛的偏僻小岛上,配送和售后服务成本都高于平常;受行业发展的局限,且大多数高端产品都为二次转手经营,相对于大公司,w医药公司所获取的利润较少。总的来说,存在一些企业内部劣势因素,起步较晚,取货渠道较少,获取利润相对较少等。
机会:行业发展大环境尚属良好,有意向与W医药公司合作的大型企业已抛出橄榄枝: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机会是基层乡镇市场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非禁即入”必将促进社会办医,私营医院也将是一新市场;大病医保全面实施,给零售药品带来一块“大蛋糕。总的来说,企业外部有利因素多,大环境良好,有许多拥有合作意向的合作伙伴,扩大开拓进货渠道等。
威胁:药品招标政策变化快,应对稍不及时就会影响销售;市外多家大型医药企业正加大对舟山市场的关注度;中标药品二次议价;“史上最严限抗令”舟山6月1日实施,必将影响在大医院的销售。总的来说,存在一些威胁方面的企业外部因素,行业政策变化,竞争对手因素等。
五、提升W医药公司竞争力对策
改变原先的经营理念,积极寻找与大型医药企业的合作,以保持公司在舟山市场的既有竞争力,同时也可扩大高端药品的经营品种,尤其是公司所欠缺的外企原研产品,这些原研产品都是各大医院的当家药品,在其业务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大型医药企业的合作,当以增加注册资金为必需条件,为公司扩大经营提供资金上的保证。同时也可尝试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尤其是资金得到财政支撑的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随着医改的推进,基层医院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如利用现阶段地方财政并不宽裕的现状,以为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增加冷藏药品设备提供资金担保的方式,扩大公司在基层的市场份额。
采购部门应加大与外企和国内大型制药企业商务部门的联系,尽可能多的争取高端药品和高毛利产品在舟山的配送权。
销售部门可建立激励机制,以扩大高毛利品种的市场份额为重点;同时也应积极的走出去,尤其是分散在小岛上的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服务网点,趁其他公司尚未重点投入的时候,尽早的扩大基层的市场份额。
储运部T适当增加与公司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人员配备,以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继续提升公司在药品配送方面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医药产业;研发能力;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R-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140-02
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持续高速成长,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产值持续攀升,品种日益丰富,质量逐步提高,基本满足了老百姓的用药需求,药品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良好。然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跟我们落后的医药生产能力和急需改革的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医药产业正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危机与转机并存的关键发展期。
1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医药企业改革滞后,机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
(1)一些民营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水平低。医药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机制不活,难以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和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制药企业现有主打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单一,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发展后劲不足。
(3)产品集中度低,战线长,优势产品没有规模优势。
1.2 医药行业研发能力亟待提高,科技支撑力不足,缺少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
大部分企业投入新药研发的资金不足销售额的1%,难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部分科研机构装备落后,高级人才明显缺乏,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能力较差。医药产业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而我们目前所处的大背景是新老体制的交替与过渡、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药品降价趋势不可逆转、市场低水平竞争激烈,这就注定我们医药行业的自主创新充满了艰辛与曲折。从国际医药产业分工的格局来看,发达国家以新药为主,而我国则以仿制药为主。
1.3 对外开放层次不高,招商引资乏力
医药行业普遍开放意识不强,步子不大。外资、合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缺少与国外医药大企业合作的项目和企业,影响了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医药企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产业化进程缓慢,如我国动植物及矿物中药材极具开发价值,但开发利用进程进展缓慢,有特色的医药经济没有形成。在中药企业中,大企业没有做大,小企业没有做精。现有中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产品趋同现象严重。
1.4 医药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等问题严重,形势严峻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制药是国内6个重污染行业之一。对此从资源能源转换角度看制药企业必须达到“三个高效”:资源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转化,代谢物高效再生;实现这些目标要完成“三种治理”:资源化治理,分布式治理,系统化治理。这些新的要求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个严重的挑战。
2 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坚持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化学原料药的节水、节能、节约资源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可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尽可能回收利用再生资源。
2.1 提高医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
制定积极的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扶持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并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建设技术交易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实现新药研制从仿制为主向以创新为主,仿创结合发展。加快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为原始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打破部门、地区封闭,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共建体制,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的研究开发基地,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药安全评价、药物制剂技术研究等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水准的信息科技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药品评价体系。
2.2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促进各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发展战略的契机,根据各地区生态资源环境状况,按照“突出特点、特色发展”的方针,优化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总体布局,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三个综合性生产基地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若干个专业性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促进各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2.3 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
在国内GMP认证基础上,积极推进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认证,满足国内市场对更高水平医药产品的需求,同时以质优物美、合理价格开拓国际原料药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出口产品的档次水平。加强创新药物的研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加强作用机制新、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物的研制。重点开发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病毒感染药物、神经精神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物、老年病药物等。加大药物制剂开发力度,提高制剂产品的技术水平,积极参与美国和欧盟的药品注册。针对一些专利准备到期的产品,抢先开发、提前申报,抢夺上市先机,争取在国际药物制剂产品上实现新的突破。
2.3.1 加快创新药物和非专利药的研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细化,应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国际医药市场一批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到期的大好机遇,提早准备,加快产品、产业化技术研发,促进化学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国际市场开拓,提升在国际医药产业中的分工地位。
2.3.2 发挥传统化学原料药和普药生产的优势
促进优势化学原料药基地和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重点攻关酶法、生物转化、膜技术、结晶技术、手性技术等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关键性、共性产业化技术和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原料药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产生效益。推动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3 开发特色原料药
认真分析和把握国际市场和产品专利状况,对市场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专利即将到期的产品有针对性地提前进行研究开发,仿创结合,在工艺技术上对产品进行二次创新。重点选择抗忧郁类、抗心脑血管病、抗肿瘤、抗病毒、抗艾滋病药物等老年性、慢性、传染性疾病等的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专利研究;文献综述;行业分类;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56-03
一、引 言
各行业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专利领域研究内容不断充实的来源之一,当今技术创新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驱动力,专利作为发明创造活动的重要产出指标,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十分紧密。而专利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行业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与参考,研究研发产业热点领域并把握发展趋势,对于确定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研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专利制度与行业发展的这样一种互动关系正是笔者选择从行业分类的角度出发,探索专利领域研究状况的缘由。
二、文献检索
(一)一级检索
数据库选择:中国知网总站,高级检索;
检索范围: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技Ⅰ辑的一部分(包括法理、法史、宪法、行政法及地方法制、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与司法制度、国际法)、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检索年份:2009~2013;
检索主题:(专利and行业)or(专利and产业);
根据以上条件得到检索结果,手动筛选至347篇,找出细化行业和关键词,如表1所示。
(二)二级检索
数据库选择、检索范围、期刊级别、检索年份均同一级检索;检索主题:专利and表1中细分行业中对应关键词。
根据以上条件得到检索结果后,进行手动筛选,进而与一级检索的手动筛选结果进行合并,得出各行业文献主要研究主题,如表2所示。
表1 一级检索结果:行业分类及相应关键词
行业/产业 文献数 关键词
1 医药 55 医药、制药、药品、仿制药、中药、医疗
2 能源 50 钢铁、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氢能、低碳技术
3 信息产业 43 信息技术、IT、ICT、电子、通信、光存储、互联网
4 机电 41 机电、机械、电气、电器、家电、农机
5 汽车 29 汽车
6 LED 28 LED
7 高技术 22 高技术
8 材料 17 材料、半导体、纳米
9 金融 15 金融、银行、保险
10 生物 13 生物技术、基因、转基因
11 音视频 11 光盘、音频、语音、视频、电视
12 食品相关 8 食品、制糖业、酒
13 计算机 6 计算机、软件、云计算
14 农业 5 农业
15 日化&服装 4 日化、化妆品、服装、服饰
表2 二级检索结果:各行业主要研究主题
行业/产业 文献数 主要研究主题
1 医药 236 药品专利制度、中药专利保护
2 信息产业 111 电子信息行业、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
3 能源 92 钢铁行业、清洁能源、低碳技术
4 计算机 87 软件专利、开源软件、实务问题
5 生物 84 生物技术、基因、转基因、遗传资源
6 金融 64 商业方法专利、金融专利、银行业、保险业
7 机电 62 地方行业发展、企业专利情报、农机、工业设备、电器
8 汽车 59 新能源汽车、外观设计、组件或配件、区域发展
9 LED 58 国内发展、国际发展、具体技术
10 材料 47 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
11 高技术 25 专利保护与产业发展、专利制度与专利行为、专利管理
12 音视频 22 光盘、音频&语音、视频、电视
13 农业 22 区域发展、专利申请、农业技术
14 食品相关 18 食品、制糖业、酒业
15 日化&服装 12 日化、化妆品、服装
三、各行业研究情况
根据二级检索结果中各行业对应研究文献的篇数,本文将选择文献篇数在100以上的两个行业,对医药行业和信息产业的专利情况作具体综述。
(一)医药行业
1.研究现状
医药行业是学者研究专利的重点,如图1所示,1992~2012年的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自2004年开始,每年的文献数量均超过100篇,2011年甚至超过200篇。
图1 医药行业1992~2012年文献数量变化图
图2 医药行业2009~2012年文献数量变化图
本文所搜集的文献数量年度变化如图2所示,为2009~2012年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除2011年以外,每年的研究文献篇数在50篇上下浮动,而2011年的文献篇数高达85篇,这一趋势与图1也是相吻合的。这主要是因为2011年医药行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5月5日,中国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首部有关药品流通行业的规划纲要;在此之前,2011年2月12日,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简称新版药品GMP)对外,并且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此外,医药商业巨头们的并购整合大戏也在这一年迭起,2011年4月,国药控股以配股方式集资34亿元,用于扩大分销及零售网络;2011年6月,北药并购普仁鸿25%股权,并在基层领域积极收购北京区域市场的二级商;2011年8月,上海医药斥资3.44亿元收购了无锡医药商业龙头山禾医药80%的股份,巩固江苏市场。国内医药巨头跑马圈地的同时,外资医药企业也开始发力进军中国药品流通领域,2011年7月,南京医药与全球医药商业巨头联合博姿携手成立合资公司;美国第二大流通巨头康德乐斥资4.7亿元收购永裕医药。这一系列政策上和商业上的大事件,都使2011年成为医药行业专利研究的大热之年。
2.研究内容
(1)药品专利制度。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的冲突一直是学者们热衷于研究药品专利问题的缘由之一。王秀卿(2009)认为药品专利和公共健康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专利权所固有的垄断性和公共健康的天然合理性;而贾高峰(2011)提出药品专利是引发公共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这一观点的逻辑性似乎有待考察,笔者不敢苟同。更多学者着眼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探求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的博弈与平衡之道,赵玉港(2010),张丽(2011),张可(2012)都试图在TRIPS协议的框架下探寻缓解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间矛盾的方法,如建立专利制度外的药物研发激励机制。与之如影随形的是有关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探讨。部分学者认为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是必要的,童苏琴(2009)力图从公共健康的角度论述专利制度中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杨剑(2009)指出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一项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救济途径。很多学者更偏向于利益平衡理论,何俊杰(2009),胡(2010),张甜、邵蓉(2012)认为应灵活运用强制许可制度,平衡药品专利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冲突。另外一部分学者则更侧重于研究国外的有关药品专利制度。刘洁(2009),胡潇潇(2010)[1],楼杜鹃(2011)[2]介绍了美国药品试验例外制度;肖建玉、沈爱玲(2010)分析了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分析以及与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倪娜等(2011)研究了美国、日本和印度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药品专利政策;姚颉靖、彭辉(2012)对1986~2009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药品专利保护强度进行了测算。
(2)中药专利保护。大多数学者着眼于研究中药专利保护现状,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建议。米岚、田侃(2009),张亮(2010),徐丹(2011)认为目前中药专利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应进一步完善中药专利保护制度,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可行方案。另外一部分学者则提出相对具体的方案,杨异、张铁男(2010)提出利用TRIPS协议的弹性空间,完善以适当放宽专利审查标准为主的中药专利法律保护体系;李帆、孟锐(2011)基于中医药理论原理,提出应建立我国特有的中药专利保护体系。一部分学者则更关注国外中药专利保护的经验。郭德海等(2009)分析了印度在我国中药领域的专利活动;胡琴、汤军(2011)介绍了日本汉方药产业的发展。还有一些学者则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专利信息,张艳艳、罗爱静(2009),吴晶、李欣(2010),海广范等(2011)分别比较分析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的专利信息。在上述学者执着于对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的研究时,另一部分学者则更倾向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探寻中药专利保护的实务问题。杨显滨、苏(2010)[3],颜艳(2011),陆永强、李慧(2012),岳雪莲(2012)从中药专利的审查标准、侵权认定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医药行业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公共健康与强制许可的冲突,抑或中药专利保护等主要问题的研究,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大方向上的调整,学者们似乎遇到了研究的瓶颈,只能徘徊于不断呼吁立法的地步,却鲜少提出具体的相应立法建议或方案。笔者认为,学者们在期待立法改革或变化之时,不如更多地依托实证研究,深入企业或社会群体,了解医药企业和其他个人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从而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
(二)信息产业
1.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学者研究信息产业的专利状况,如图3所示,1992~2002年的研究文献数量整体比较平缓,自2003年开始,研究开始呈上升趋势,而2009年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低谷。经济危机让2009年的所有行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尽管信息产业表现不错,但远远无力遏制经济的整体下滑,从图3中也可以看到信息产业专利研究在2007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之后,可能缘于经济危机的关系,2008年和2009年的研究文献数量连续下滑至谷底。但行业内大企业这一年内的一系列举动也许是专利研究文献从2010年开始迅速调整至滑坡前增长速率的原因之一。2009年4月,Oracle出价74亿美元欲收购Sun Microsystems;2009年10月22日,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在纽约市中心登台宣布了Windows 7的正式;2009年11月,仅仅在微软的Windows 7一个月后, Google就向开源社区了Chrome操作系统。此外,政策上的导向或许也是专利研究恢复增长趋势的一份助力。2009年2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高达72亿美元的宽带部署、17亿美元奖励采用电子健康记录和涉及电力网与互联网的110亿美元;2009年4月15日,《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提出,此后三年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计算机、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等9个重点领域发展。
图3 信息产业1992-2012年专利研究文献数量变化图
2.研究内容
(1)电子信息行业。学者们对于电子信息行业的专利研究主要偏向于对某一区域的行业专利信息或战略进行研究。何静、马虎兆(2009)剖析了目前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特点及主要问题。赵富红(2009)对湖北省电子信息行业的专利战略进行了研究。吴慧英(2010)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武汉光电子产业的标准与专利现状进行了分析。
(2)通信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以国家为界,很多学者因而热衷于利用国内外专利信息进行比较研究。姜慧敏(2010)[4]对比分析了我国和美国的移动通信产业专利年成长率等五个方面。杨威(2012)则专注于通信领域中韩两国的专利比较研究。邱洪华、刘晓丽(2013)[5]在概括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4G移动通信技术专利布局进行比较研究。相比于上述学者进行的行业整体研究,部分学者更偏向于对通信领域内某一具体技术进行专利研究。王雷、戴妮(2009),李春秀(2010)[6],李俊、王雷(2011),张妍、张倩(2011)分别对TD-SDMA、LTE、WiMAX等技术的专利申请、专利布局等活动进行了研究。也有一部分学者直接以通信领域类典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专利信息进行分析。郑云凤(2009),宋天华等(2010)[7],于光等(2011)通过对华为、中兴或思科等通信行业典型企业的专利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技术发展或专利布局等。
行业内大企业之间的诉讼和竞争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苹果、三星、谷歌、摩托罗拉、诺基亚、HTC这一些普通百姓非常熟悉的手机品牌,在诉讼领域内同样不会让人感到陌生。无论是纯粹的专利战,亦或是借收购合作之名,行专利买卖之实的商业活动,这些行业内大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学界的关注。
(3)互联网行业。随着Google、百度等以搜索引擎发迹的企业越来越扩张其业务范围,以及腾讯、阿里巴巴等大企业业务的多元化,学界也将目光投向于互联网行业。在现今社会,这类企业业务范围的扩张或变化,必然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对此的专利研究也就显出其重要性。易敏(2011)从企业专利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试对互联网企业的专利管理体系构建提出建议。凌媛、张钰(2011)在统计调查近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诉讼事件的基础上,对互联网企业的诉讼总体情况等进行了分析。陈晨、徐灿(2012)采用专利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趋势,搜索引擎行业中专利技术的发展重点,以及搜索引擎行业中参与技术竞争的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分析。
信息产业的专利研究似乎总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尽管这好像是一个自然而合理的现象,因为技术特征等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应专利研究内容的变化。然而笔者却在思索,尽管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专利研究热点问题很容易火一把之后就一晃而过,但学界能否再提出一些适用于信息产业的经典理论,为真正充实这个行业的专利研究做出一些贡献呢?
四、结 语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行业的发展,现今社会都要求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来保护其知识产权。在深入挖掘专利理论的同时,学术研究能否跟上行业专利技术发展的脚步也不可忽视。本文从行业分类的角度综述了目前专利文献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学者们选择研究专利领域主题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潇潇.药品专利“Bolar例外”制度的利益平衡――兼评“Bolar例外”在美国的创立、发展及其启示[J].求索,2010(1).
[2] 楼杜鹃.药品专利Bolar例外条款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7).
[3] 杨显滨,苏.论中药单方专利的侵权认定[J].法学杂志,2010(8).
[4] 姜慧敏.基于对比分析法的中美移动通信产业专利情报分析[J].情报科学,2010(12).
[5] 邱洪华,刘晓丽.中美4G移动通信技术专利信息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3(8) .
关键词:医药企业 原料药 出口市场
原料药作为我国唯一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制品,在我国的医药产业结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我国从2008年开始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原料药生产大国,但是仍然处于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原料药有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理论体系和管理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原料药企业和市场有面临着新的一轮挑战和调整,原料药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和市场梳理。
一、原料药市场现状
(一)原料药国际市场现状
原料药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全面发展和进一步分工细化的过程,国际医药市场为了满足不断增大的市场需求量,规模不断扩大和完善,逐步成长并逐渐形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原料药产地主要为西欧、日本、中国、印度和北美五大主要生产基地,修为最大生产基地,且为净出口,日本基本自给自足,小部分进口,北美为主要进口国,中国和印度为主要出口国。因此,在与西欧市场竞争和抢占份额的过程中,中国和印度主要以生产低端通用名的原料药为主要市场,西欧则以生产高端原料药为主要形态。预计未来原料药的市场空间广大,其中仿制原料药的市场份额将可能持续扩张,而创新原料药的市场份额则会下降。
(二)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现状
我国原料药出口占据世界原料药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产地,原料药出口所占我国总体医药市场份额的比重也是十分重要的。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努力和发展,我国原料药企业经过优胜劣汰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出口额也呈现长期稳定增长状态,在医药监管部门的规范管理下,我国原料药生产和出口能力进一步加强,面对经融危机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力度仍然呈现增长的良好发展趋势。我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并向偏远地区倾斜发展,有明显的区域产业集群化现象存在。我国原料的出口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市场,并且新的市场正在逐渐成长起来,我国原料药出口在国际原料要比重持续增长,在国际医药市场中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
二、我国原料药出口的市场优势和面临挑战
(一)我国原料药出口的市场优势
由于原料药的生产产业链发生国际市场的转移,其中大宗原料药的生产转向我们制造业发达,劳动力及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成本和规模优势是中国原料药的主要出口优势。
我国政府对于原料药的生产和进出口给予了非常多的优惠和支持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国原料药进出口的发展,为医药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了医药行业的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再加上出口商品退税率增加等政治扶持政策的办法,更是推动力医药行业的兴盛。
国际原料药市场还处于持续升温和增长的状态,这也给中国原料药生产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我国也在不断促进市场产品升级,高效原料药良正慢慢兴起。好的市场前景、产品转型以及先进的市场竞争力都是我国原料药出口的重要优势。
(二)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原料药的各项成本均产生增长,导致原料药的综合成本增加,国际市场中的价格竞争优势下降。其次,我国原料药的生产主要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仿制型原料药,并且我国原料药的研发能力和研发规模也都有限,导致原料药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同时,由于我国原料药仍然存在明显的数量取胜的境地,对于原料药的质量,中国的药典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都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要求,原料药长期因为杂质和残留溶剂等超标物质导致出口受阻,影响了我国原料药的出口。还有,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原料药的各生产工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环保治理成本高,节能减排,寻求新的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除了产品自身升级压力之外,我国原料药的出口还面临着重要的管理和体系完善问题。原料药生产过程的监管和质量保证都没有标准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我国原料药生产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质量保证和流程监控上都存在不足,会影响到我国原料药生产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阻碍原料药行业出口市场的发展。同时,我国原料行业相关专业人才缺失,缺少了解各目标出口国药物政策、技术标准和市场营销体系的专业人才,给我国原料药出口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原料药出口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出口频频受阻,给我过原料药出口带来了较大冲击和挑战,面对我国持续增长的原料药出口数额,过过采取不同程度的反倾销、反垄断和贸易壁垒政策等,打压我国的原料药出口市场,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受到打压和下降。
三、 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的战略对策
(一)行业方面
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整体医药行业实力的加强是必须的。首先,我国医药行业要采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告别旧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大规模的企业生产才能够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和深入发展。并且企业生产要形成行业的集群,要强大我国原料药市场的竞争力,市场集群形成强大活跃的市场结构,是提升我国原料药行业整体机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地位的重要保证。并且我国的原料药生产行业应当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生产方向更多的向特色原料药、高端原料药迈进,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脱离“金字塔”地层的位置,实现行业新的转型。
(二)企业方面
我国原料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光靠低端资源型的生产模式是不行的,企业要加大自身研发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要加强自身人才素质的培养,培养专业型精通国家市场的营销管理人才。并加强企业生产的质量管理能力,达到质量管理和标准是顺利出口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要积极面对和处理国际应诉,针对国际上的反倾销和贸易壁垒等,应当采取积极的太对不断完善自身存在问题,并加强自身国际会计和法律能力,增强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增强国际应诉能力。还有就是原料药企业可以开拓新的市场,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之外,可以更多的培养东欧、非洲、以及俄罗斯等低的市场。并加强外包事业,寻找重要合作伙伴,慢慢剥离出其中的低利润产品,将市场转移到更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企业效益。
(三)政府方面
要稳固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面对严重的反倾销现象,政府方面的扶持和保护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可以为我国医药行业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帮助我国医药行业稳定持续的发展。面对国外的歧视反倾销,我国政府应对加强国际交涉力度,建立良好多变合作关系,树立中国市场经济形象。政府还应当出台更多的有利于出口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企业更好的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和发展。同时建立机敏的检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原材料国际市场信息的搜集,帮助企业合理规避反倾销,更好的拓展国际市场。
四、结束语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在原料药出口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金融危机的威胁,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对此,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应当扩大行业规模,进行行业转型,不断增强原料药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并加大政府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和力度,帮助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和市场成功应对挑战,实现我国原料药行业新的转型和综合实力的增强,稳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1]谢满义.瑞阳头孢曲松钠原料药欧洲市场分析及进入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裘真.从第三方服务角度分析中国原料药出口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8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以及入世带来了多种机遇,医药行业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根据相关数据,2014年1至9月中国医药制造业增速继续放缓,但利润增速环比有所改善。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盈利下滑,化学制剂增速放缓,中成药和生物制品表现较好。2014年1至9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50%。2014年1至9月,化学原料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77%;化学制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29%;中成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06%;生物制品营业收入13.0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77%。
二、入世对中国医药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对加入WTO在医药行业所做的几点主要承诺
1.保护药品知识产权。WTO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十分严格,加入WTO后,我国将落实对100多个成员国都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药品同样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例如,按照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条款,在专利期内仿制某种新药,开发方有权索取4至10亿美元的赔款等,这将使以仿制新药为发展手段的我国制药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知识产权协议生效后,就会因仿制构成侵犯专利权行为;同时,还会带来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人才和信息不足,以及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体制不适应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对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主要是为我国医药行业努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鼓励创新,有利于调动新药生产、研制、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产权问题可能是加入WTO对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影响因素。
2.降低药品进口关税,承诺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999年的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同时我国将逐步取消限制药品进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全面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开放流通。因此,加入WTO后,进口药品可能会因关税下降、性能价格比提高而冲击国产药品。例如一些注射器等常规性质的品种,随着关税的下降,与国外产品抗衡的竞争力也会逐渐降低,而不利于国内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本身价格差距就很大,进口关税下降空间也并不大,即降低关税之后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价格差距仍然很大,故降低部分关税并不能造成很大的改变。因此,总体来说,进口药品因关税下降而剧烈冲击国产药品的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3.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开放医疗服务的市场。中国承诺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的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同时,承诺开放医疗服务,外商可开办合资、合作医院,并可控股。这一点将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医疗卫生、保健、保险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将为我国医药服务业竞争力提高和医药服务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对推动我国医药服务业发展无疑是积极的。
4.2001年取消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的行政管制,这一点对于我国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的企业影响将是较大的。
(二)WTO在医药行业方面赋予中国的主要权利
1.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中国可在120多个成员国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将使中国医药产品在最大范围内享受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普惠制是一种关税制度,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其具体含义是所有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都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同时,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做出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给予同等待遇。入世将使中国从更多的会员国、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享受到这些优惠。例如中国的中药,过去,由于不能享受WTO成员国之间的普惠制,我国中药出口不是受到各国法律上的限制、认证标准上的苛求,就是被高关税挡了回来。因此加入WTO是我国中成药企业走出国门的一个好机会。
3.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目前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入世后中国就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特设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和程序,比较公平地解决此类贸易争端,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上述条款都将为我国医药产品迈向世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应对入世的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各种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因此市场营销策略也被称为4Ps。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医药行业完全是依照计划经济在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医药市场是按照区域划分,实行“三级批发,一级零售”,药品经营企业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省以下统一管理,一级站调拨给二级站,二级站调拨给三级站,逐级调拨,至终端消费者。所以计划经济年代的药品销售根本谈不上营销,更谈不上营销策略,而仅仅是一种“购销”。
改革开放之后,医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药行业逐渐脱离了三级批发、统一调拨的经营模式,而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激烈残酷的竞争局面,医药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企业为了在困境中生存,营销理念也在不断的转变和创新。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找出对公司利润有巨大贡献的重点顾客,为其提供更多更好服务,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使之成为公司的忠诚顾客,这便是所谓的“关系营销”。但是这种过度的“关系营销”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造成了药品营销当中的“回扣”、“红包”现象泛滥,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前文所述,加入WTO继续改变着中国医药行业所处的环境,中国医药企业必须要考虑现行的营销理念是否能够继续适合自身的发展要求。
1.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策略是4Ps营销策略的核心,其自身又包括很多内容。制定产品策略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问题,因为我国医药企业大多数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不可能为了不同的消费者而生产不同的产品,所以一般不适合采用差异化策略。同时,加入WTO后,随着医药产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更是加大了外资医药企业对国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因为国内企业很难通过标准化达到经济规模而降低成本,所以采用标准化策略既发挥不了其自身优势,也使其竞争不过大型外资企业,因此国内企业应采取密集性市场策略,针对某一部分消费者或少数几种产品,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资源进行生产。这就要求国内企业经营者能看准市场行情,多方面了解相关信息,灵活应变。
2.价格策略分析
我国大多数国有医药企业采用的是低价渗透策略,即以低价位来快速和深入地进入市场,从而快速吸引大量的购买者并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较高的销售额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能够进一步获利。现在的相关价格政策是,大多数的进口药品可以自主定价,而国有企业的药品价格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同时不能随意调整,导致了国有企业生产的药品与进口同类药品的价格相差甚远,国有企业很难与外资企业竞争。再加上国内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匮乏,低水平重复生产等因素,众多国有医药企业也只能采用低价渗透定价方法。当然,在打入市场之后,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提高调整价格,实现盈利的目标。
3.渠道策略分析
这是中国国内医药企业使用最多的一种渠道。所谓多家制,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上或较大的区域内选设两家以上的商,由他们分别去“布点”,形成销售网络。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帮助生产厂家迅速铺货,占领市场的速度较快,加强了营销的针对性,鼓励了商之间的竞争,提高了效率。但产生的问题是商之间可能因供应范围的界定不清而产生“过度竞争”,导致低效率。另外,这种渠道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医药企业应注意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与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区域市场医药品牌的打造,实现销量的提升。另外,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内医药企业正在也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试点医药电子商务这种渠道。医药电子商务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一部分,应通过实践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4.促销策略分析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竞争态势战略选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较大幅度上升。据统计,制造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84.6%下降为2001年的78.6%,降低了6个百分点,而医药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由2.1%上升为3.2%,提高了1.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医药制造业在我国整个制造业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制药企业总体创新能力有限。创新是医药行业的命脉。医药行业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健康不断面临着各种新疾病的威胁,医药行业必须不断拓展自身开发的领域;二是细菌和病毒的变异使传统药物的疗效降低,这就促使人类加快药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医药行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由于医药行业一直面临着不断创新的巨大压力,因此医药企业就必须得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发达国家医药业将销售额的10%~20%用于新药研究与开发,其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化学合成药耗资2-3亿美元以上。而我国2003年的医药产业的总产值是1200亿人民币,不如国际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一年的产值,而我国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几年来都只能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徘徊。
医药产品以普药为主且技术含量低。普药,是指较为普通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普遍、疗效确切、用量较大、价格较低的特点,并且大都为国家基本药物,普药的生产厂家大多为缺乏资金实力、研发力量、营销网络等基础的中小企业,所以,与新药、特药相比,其技术含量低,由此导致附加值也很低。从总体上看,我国制药水平还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制剂附加值与原料药的比值是3:1,仅是美国同类比值的十几分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普药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我国制剂生产落后,以仿制国外新药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着的国产药品基本都不是原创新药,生产非专利药(仿制药)一直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支点。事实上,除中药之外,我国目前的药品中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
医药制造业的竞争态势
由于我国医药事业起步较晚,相比国外同业来说,其较低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使得我国制药行业现阶段呈现出特有的竞争态势:
(一)行政性进入壁垒较高,垄断势力较强
众所周知,医药行业的生产要受到国家行业部门的严格控制,其行业内企业均要进行资格审核和获取许可证。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已宣布,在2004年6月30日以前,我国所有药品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符合GMP要求,并取得证书。自2004年7月1日起,凡未取得相应类别GMP证书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特别是新药的生产,由于存在一定的行政保护,其垄断势力凸显。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对“新药”的界定有两种标准:一是从未在我国批准生产的药品,二是未被批准在我国上市的药品。由此可见,我国的“新药”概念既包括专利药,也包括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超过专利保护期的非专利药。正因为如此,我国对新药主要实行特殊的行政保护,即“对通过审批的新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给新药证书。”这种行政性进入壁垒使在位制药企业拥有较强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较高的价格获取垄断利润。
(二)企业经济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经济规模是工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基础,医药制造业总体上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规模经济要求不是很高,但企业的经济规模对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国际竞争力和长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我国过去由于实行地方审批,受地方利益的趋使,各行政区分别审批建立医药生产企业,造成全国的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对都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为明显。虽然近几年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大幅度上升,但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仅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平均规模的5.6%~28.2%。较低的生产规模和众多的企业数目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医药制造企业CR4为6.85%,CR8为8%,20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也仅为42%,而世界医药市场上20强却占据了世界市场66%的市场份额。可以推断,随着我国今后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医药制造业面临的国外同业的竞争压力会日益加大。
(三)竞争方式主要依靠价格手段,技术创新和服务等非价格手段使用较少
因为受到国内用药水平低、难以进入国外市场、国内医药基础研发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药研究的预期回报率较低,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美国医药制造业的R&D强度是我国的7倍。2001年,我国投入的医药研发经费仅为14.1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为8亿美元。另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导致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国外普遍实行的专利保护制度相比,我国对新药的保护程度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国外医药生产企业之所以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是与其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带来的垄断地位分不开的。
(四)子行业间竞争不均衡,优势部门的优势不突出
制药行业如果按照制药的方法和原料分,主要可以分为化学制药行业、生物制药行业和中成药制药行业三个子行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和相互渗透的新兴产业,其所需的高投入、高技术及其所具有的高风险特性使该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从一开始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年销售额223亿元,占医药制造业8%。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物制药在资金投入、新药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都远远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生物制药的产业化水平很低。化学制药行业在我国是相对成熟的,是我国制药行业中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我国化学制药主要以普药为主,技术含量低,其优势尚未张显。中成药作为我国的瑰宝,目前我国中成药年销售额578亿元,占医药制造业的21%。三个子行业中,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的利润率达11%,超出行业利润率2个百分点,化学药利润率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化学制药行业的重复建设较为严重,导致行业内竞争激烈,药厂之间竞相压价导致企业利润率降低;相对而言,生物制药由于其资本投入要求高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中成药往往由于其配方多为专有技术,也形成了一定的进入壁垒,所以生物制药和中成药具有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医药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一)加大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
化学制药行业目前是我国制药业中的主力军,由于我国新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所以仿制药和原料药成为主导产品,特别是原料药,在我国药品出口中占到了90%以上。尽管当前我国医药业亟待提升创新能力,但研制新药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及较高的风险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无法承担的,这一点与国外著名的医药企业是无法比拟的。但是我国可以集中发挥在原料药生产中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原料药的制造,等到我国原料药的输出在全球制药产业链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时,就可以反过来影响国际医药产业,而国内产业规模的升级也会给研发带来更多资金。
(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立法
从国外医药企业的发展来看,一个国家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促使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上所述,一种新药从研制到上市常常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周期,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而且要面对研制失败的风险,因此医药行业较高的利润回报与该行业所承担的高风险是相联的,而为确保医药企业在创新成功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给予医药企业必要的垄断特权是必要的,所以许多国家对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非常大,这一方面表现在药品具有较长的专利保护期,西方发达国家大公司开发新药的产品专利保护期一般为18年,工艺技术类专利保护期限另外新增15年;另一方面表现在专利期内的新药价格不予限制,完全听凭市场决定。这样就保证了专利新药可以获得应有的高利润,在利润的刺激下,企业具有了进一步创新的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市场上新药不断涌现,整体医药水平不断提高,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已是世贸组织的成员,要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就应与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接轨,为专利新药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以鼓励和支持制药企业不断研制专利新药,增强国内医药行业的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确保我国医药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国外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
(三)推进企业重组和兼并
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证明,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后,这种趋势日益明显。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主要是基于市场的并购和重组,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金融业和汽车业的大合并中得到说明。但从我国实际状况来看,在规模达100亿美元的我国医药市场上分散着3000多家本地企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占据领先地位。分散的格局和重复的建设带给企业的只能是无序的竞争和低廉的价格。因此在国际医药巨头的竞争压力下,我国医药企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生产
目前国际上中成药销售市场中,日本企业占据了90%的份额,我国中药业之所以未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中药缺乏制作的标准化规则,与西药的制作相比,缺乏完善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导致传统的中药没有专利,无法在国外市场上获得认可。国家医药产业“十五”计划鼓励中药现代化,我国医药企业应积极利用政策的支持,不断改良中药的生产方法,推进中药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申报药品专利,甚至可以采取“以医带药”的做法,通过在境外开办中医诊所将中药带出国门。
总之,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制药业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积极应对国际挑战,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3
3.窦尔翔,吴航.构建我国新的医疗价格运行机制[J].中国物价,2003(6)
[关键词]电子商务 流通 信息平台
一、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供应体系中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药品流通中已经被广为使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成为医药贸易的趋势所在。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既是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医药企业应对国内外竞争的必然选择。医药电子商务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通过网络应用平台, 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开放并易于维护的医药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医药电子商务主要包括B2B、B2C 和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等形式。
从首届“互联网药品信息与交易服务高峰论坛”透露的信息:截止2007 年6 月18 日,全国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总共1178 家,占申请企业数的50.09 % ,其中经营性385 家,非经营性793 家;截止2007 年6 月26 日,全国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有9 家,其中第三方平台5 家,B2C 经营模式4 家(只能经营OTC),而B2B 经营模式目前还没有企业获得证书。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很多文献在谈医药B2B 模式,实际上当前我国所谓的B2B 是通过医药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B2B 模式。我国医药网站还停留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医药信息的与获取、药品价格信息的和交易的撮合这两个较低层次上,鲜有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 (一般认为完整的电子商务,也即通过互联网完成从药品信息和获取到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的全过程。达到覆盖医药行业的招标、信息咨询、招商、批发流通等一系列环节),也没有成熟的基于第三方的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和服务平台。
二、医药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供应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安全问题、支付问题、配送问题等。结合医药卫生的行业特点, 目前医药电子商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基础条件差, 投资不足
国内因特网用户仅有多1000多万,普及率仅为0.21%,商用计算机联网普及率低, 不足10%。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当前投人到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及医药电子商务方面的资金还不充足。
2.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意义和内涵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网络信息化技术普及率不高,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不了解甚至误解也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在发展医药电子商务时, 网络运营商必须要考虑如何让用户成为真正的赢家, 只有这样医药电子商务才能生存。
3.我国医药行业信息化水平低,电子商务应用层次低。虽然我国医药企业已经开始应用电子商务进行药品的流通贸易如B2B 模式,但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我国医药网站还停留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医药信息的与获取、药品价格信息的和交易的撮合这两个较低层次上,鲜有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一般认为完整的电子商务,也即通过互联网完成从药品信息和获取到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的全过程。达到覆盖医药行业的招标、信息咨询、招商、批发流通等一系列环节,我国的电子商务系统由于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等因素导致交易双方“网上谈判,网下付款”,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割裂,在流通领域,表现为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分散、效益低下,由于具有全国性覆盖网络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没有形成,导致资金流与物流割裂。
三、对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保障体系中作用的探讨
从医药流通体制的角度出发,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地途径之一是,截断医药之间内在的利益链条,实行医药分家。即在医院信息系统和制药企业信息系统之间搭建一个开放性的、信息共享的医药流通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市场化的导向,将药品流通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提高监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寻租机会、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达到流程信息化、程序透明化、监管公开化。当然,为了防止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结成利益同盟,我们可以引入第三方机制,即在已有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监督平台,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医疗保障部门或其他部门组成。两个信息平台依托的是一个大型的公共数据库。其数据架构如图示 :
第三方医药信息平台构建的基本设想是:在吸收当前各种模式和推进“两个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流程再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同行政机关和药品交易各方不存在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虚拟的电子商务市场) 的建设,使医药电子商务平台与交易关联各方相连,成为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构建新型医药流通体制,从而改善药品供应链的现状,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其基本流程图如下:
平台可以将市场交易主体(原料企业、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分销企业、医院、制剂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 、监督主体(卫生、药监、物价、保险、专家组和公众) 和服务主体(银行、运输、药检)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相统一,涵盖了电子商务大部分模式。鉴于目前我国众多医药企业处于电子商务初级层面,平台能满足医药电子商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相关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关键词:生物制药;竞争力;探析
生物制药不仅把生物医药新技术运用到制药的整体过程中,而且这些技术使得生物制药产业具有独特的性质。在流程中,主要包括对于药品的研制方面、药品的生产和流通上,以及对于生物技术的运用方面。
1 世界生物制药产业现状
最近几年,随着世界上遭遇到经济危机,在刚过去的几年,世界经济逐步回暖,有不少的药品已经到了专利期限的末尾,对于生物医药市场,其增长值发展得也比较慢,不过,基于当前社会的逐渐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改变,使得他们对于市场的需要发展有新的变化[1]。
世界药品市场的销售额一直稳步向前,在今后的几年,生物制药很有可能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基于每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对于一些有疑难杂症的患者非常适用。有着很广泛的销售前途,因此,有不少的医药企业,开始将自己的工作目标放到生物医药这个方面。现在,在世界上的生物制药品种已经有数百种了,有的药物正在临床试验当中,不久便会在市场上进行销售[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政府对于医疗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是很大的。这将对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在2006年的时候,我国的医药行业的总的生产数值已经超越了5000亿元了,到2011年之后,增长了两倍的数额。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物医药的制药产值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了。到了现在,我国的华北制药厂、上海制药等行业,都对于生物制药有了重视,与此同时,也与国外的一些大集团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医药产业的发展。作为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开始对于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战略性的改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工程药物的研发力度。还加快了一些新型疫苗的研制,增强了生物医药在市场中的存在力度,由此看来,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进入一个快速的增长阶段。
2 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对于国家产业的竞争力,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方面的支持。我国在生物制药产业方面,所遭遇到的机会是非常好的。最近这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生物学方面技术的进步,给生物制药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说,对于一些有较大传染能力的疾病,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我国已经有比较大治疗进步。基于当前我国的一些重大项目计划,如“863”计划、“973”计划,这些计划都获取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补充,为生物制药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为研发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必要的条件。国家也相继了一些措施,对于生物制药产业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和优化,逐步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3]。
3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对于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都是由其根本的生产要素方面、需求量和支持方面的产业所影响的,对于生产企业所作出的每一项决策,都与企业的内部生产结构有着极大的关系。
3.1 生物制药的生产要素 我国的一些生物制药厂家,在生产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投入和产出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现象,消耗的产品很多,导致了生产效益的低下,与此同时,技术含量也不过关,出现了污染严重的情况,排放出的废气很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相对于我国的传统医药行业的发展,其危害是相当大的。与此同时,对于制药技术也有着较大的要求,研发人才的需要则是更加紧缺,虽然我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真正有着科学技术含量的,干实事的人才还不是很多,对于一家制药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则是更是苛刻,因此,人才的缺乏是导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发展较为缓慢的一大因素,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生物制药必须吸收拥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投入大量资金,不断研发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在世界中与其他国家企业进行竞争。
3.2 生物制药的需求 我们的国家,在医药市场方面的需要量是非常大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尤其现在人口出现老龄化的现象极为严重,这将会使得医药行业的需求量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口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人们对于药品的购买力度也增加了。
药品的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所以,在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对于药物的监督管理方面进行完善,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不断将这些法律法规运用到生产当中,对于不合格的药品执行强有力的查处力度,以确保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安全顺利的进行,增强在国际上的产业竞争能力。
3.3 支持性产业与相关产业 所谓的支持性产业,就是指为生物制药提供一定的原料的企业,这些企业必须和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之间合作,共享一些生产技术,或者是对于营销渠道进行互相补充。对于生物医药产业往往紧密和支持性的产业,及有关产业一起合作发展,最终构成全面的产业群,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在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了准确的结构和体系,另外,还与很多高校的研究院联合起来,作为积极进行研究的平台和不断提高技术的平台,并且最终构建生物产业基地。随着这样的发展,引起生物制药方面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不断扩大内需,以及国家实施的政策的下,在全国范围内,生物基地已经具备50家,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以及东北三省,这些地区均很快构形一定的生物制药产业的格局。
4 结语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了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的竞争力,与世界的领先水平相当,但是,在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方面仍然具有诸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人们积极对其进行对应的策略进行调整。为了提高生产技术,需要严格进行监管,进而稳定市场。我们在当今必须重视解决问题,最终提高我国在生物制药方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镭镭,冯国忠.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