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训课程体系方案

培训课程体系方案

时间:2023-09-08 17:1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训课程体系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训课程体系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体系;软件开发与应用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继续教育部分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浙江开放大学”。为加快推进浙江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借鉴上海电大筹建“上海开放大学”的经验以及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成功模式,在全面总结浙江电大30多年办学实践尤其是开放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浙江开放大学的构想。

浙江开放大学将坚持多元化发展理念,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整合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系统行业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社会、面向各个层面的学习对象建设多样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高等教育“超市”;面向全社会成员尤其是从业人员,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服务,致力于扩大教育机会,消除学习障碍,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满足“人人、时时、处处”的终身学习需求Ⅲ。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全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多样化需求,努力建设既针对学历继续教育,也针对非学历继续教育;既针对工作人口,也针对非工作人口的种类多、品种全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各类不同需求群体,有区别地来制定专业和课程体系标准,增加专业课程覆盖面,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1 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系统建设思路

开放大学所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体现“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服务观”原则。人才观是指开放大学所建设的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项目经验,给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质量观是指开放大学所建设的专业要严把质量观,对于教师的工作要有机制保证高质量,对于学生要从考核和毕业上严格要求,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只有良好的教学质量才能建设好开放大学。

学习观是指开放大学所建设的专业要为各种类型的学习者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让每一个来开放大学的学习者都能学有所获,让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服务观是指开放大学所建设的专业要提供一流的学习服务体系,通过先进的教学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每个来到开放大学的学习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基于以上设计原则,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如下。

1)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于一体的模块化课程设置。

开放大学应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能够同时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建设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学历课程和培训课程两大模块。这种分类能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针对不同的生源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灵活性。

学历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培训课程模块关注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一个专业可建设多个方向。已有相应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只选择培训课程模块,学习感兴趣的新技术,获得相关培训毕业证书;学生也可以两个模块都学习,以获得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培训课程模块适应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非学历教育的人口;而且在计算机领域,由于技术日新月异,培训市场很大,如果能做好培训课程模块,将为开放大学带来较大的收益。

2)多人口、多出口、多方向的灵活学习体系。

开放大学面对的生源情况是丰富多样的,可能是中专、中职、高中、高职,甚至大学毕业生,因此在专业建设时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技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并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学习入口和出口。多人口、多出口的学习体系如图1所示。

多人口,一方面是指既能与中职、高中毕业人员接轨,又能与IT在职人员(或称继续教育人员)接轨;另一方面是指有相关知识的学生可以从培训模块进入学习,其他学生可以从基础学历模块进入学习。多入口教学的前提是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多出口是指学生的学习以获得相关证书或相关专业毕业证、学位证为目的,甚至可以只学习一门感兴趣的课程。多出口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多方向是指培训课程分为若干个方向,每个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每个方向可以对应相应的行业证书,完成学习后自动获得相应证书。

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与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合作办学。

高等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鸿沟.而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企业很看重员工的实际技术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将满足企业岗位工作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提高计算机相关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

为达到上述目标,只凭开放大学建设的教学资源是不够的,需要与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学校相比,社会培训机构更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握技术的最新发展形势。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可适应行业技术发展形势,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够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合作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直接引进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作为培训课程模块的一部分。

课程的开发将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和社会培训机构有效整合。实现建设一部分,共享一部分,共赢发展。引入市场化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4)打造品牌课程,树立新形象。

课程学习资源是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外的网络公开课已成为互联网上热门的开放学习资源,深受大众好评。如果开放大学能够建设几门这样的课程,对于树立开放大学的新形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而言,如果能够建设几门高水平的课程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则不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更能吸引潜在的学习者来开放大学学习。

5)构建一流的学习服务体系。

平台、资源和服务是远程教育的三大要素。对于某个具体的专业而言,在建设一流教学资源的同时,要构建一流的学习服务体系。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门课程要组建一个教学团队,通过团队的力量使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标准化的教学辅导;二是用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服务水平,例如通过教学平台与移动设备的衔接使学生能够移动学习、通过信息的推送服务使教师能够及时答疑、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其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建议等。

2 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能否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维护国家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对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累计培训1000万名左右。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

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外资软件企业纷纷扩张,而中国本土软件企业也在加紧研发步伐。根据工信部的预计,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存在30万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其中高端程序员和初级程序员尤其缺少。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计算机类人才每月的招聘人数都有上万人。人才需求量大,缺口也大,这就决定了计算机类专业不乏生源。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行业培训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软件信息产业在未来10年中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应抓住机遇,建设好软件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合适的人才。

根据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提出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招生对象。

本专业的招生对象,既面向高中学历(含同等学力)及以上学历者,也面向社会在职人员。高中学历(含同等学力)的学生可以从学历课程模块开始学习,而社会在职人员可以直接从培训课程模块学习。

2)毕业条件。

该专业具有多个出口,毕业的形式可以为:学习所有课程并考核合格,本科毕业;学习某门课程并考核合格,单科毕业;学习几门课程并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习经历证书。

3)职业能力。

为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调研,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各就业岗位可以分为两大类:程序设计与开发岗,技术支持与服务岗。其中,第一大类程序设计与开发岗按照使用的技术可以分为:C语言程序员、Java程序员和.Net程序员等;按照所开发软件的内容可以分为:游戏开发人员、手机应用开发人员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等。第二大类技术支持与服务岗可以分为:软件测试员、软件售后服务人员、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等。

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其基本要求是相同的。与计算机相关的基本要求包括:①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②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能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③熟练掌握一种主流计算机语言,能够阅读软件代码,并用其编写程序;④较熟练使用数据库技术。

上述4项是对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或称为共同要求),而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可总结为表1(以4个岗位为例)所示。岗位要求的分析证实了课程体系模块化的必要性:岗位的共同要求所对应的课程放在学历模块;岗位的不同要求所对应的课程放在培训模块,针对某一个方向进行深入培训。欲获取本专业本科毕业证、学位证,需要修完这两个模块的课程;培训人员只需选择培训模块,修完培训模块课程即可获得相应的证书。

4)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必备的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分为学历课程模块和培训课程模块。其中,学历课程模块包括基础课程和毕业设计;培训课程模块有多个方向,可以直接引进社会培训机构的课程。如图2所示,以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的3个方向(JaVa编程方向、Net编程方向、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方向)为例给出课程体系示意图。图中的每个培训课程模块都包含项目实战,以项目来进行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有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分别是高中学历(含同等学力)人员人口、培训人员入口;本科毕业出口、培训人员出口。其中高中学历(含同等学力)人员先学习基础课程,再学习培训课程,最后作毕业设计,完成整个学历教育环节;而培训人员只修培训课程,进行非学历教育。另外,还有单科学习人员的人口和出口,即只学习某门或某几门课程,未在图上标出,但对这类学生的学习也是支持的。

5)教学计划。

开放大学新建设的专业有不同的培训方向,其学历课程模块的课程设置是相同的,学历课程模块的作用在于传授此专业的基础知识。培训课程模块的作用在于针对某一个具体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培训课程模块应当反映当前技术热点,关注企业最新需求,并定期调整课程设置。培训课程模块应与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合作办学。下面以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的“手机应用开发”方向(高起本)为例说明教学计划的制定,其他方向的教学计划中学历课程模块相同,培训课程模块不同,如表2—3所示。

第2篇

在“惟一的不变是变化”的今天,企业无时不刻地面临着变化和竞争。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创新;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只有通过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掌握日新月异的技术和日益更新的知识才可能实现创新。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提升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已成为新经济企业达成的共识。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一个企业只有成为学习型组织,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

员工培训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学习型组织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本文在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员工培训体系SWOT分析基础上,提出培训体系优化方案。

1培训理念体系优化

员工培训理念的实质是对培训工作意义的认识并进而引导企业领导者、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和员工等培训主体、客体参与员工培训的方法和过程。员工培训不仅是企业的一项福利,还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行为,是对企业战略资源的投资,它需要通过提升能力改善业绩来回报。同时培训也是一种激励手段,通过培训规范员工的行为准则,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归属。[1]

(1)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培训是一种智力投资,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从投资与收益的角度来看,培训投入对企业而言收益可高达100%。据美国教育机构统计,企业每投入1美元用于培训,便可有3美元的产出。在欧美发达国家,员工培训被认为是企业最有价值的可增值投资。[2]

(2)从企业绩效来看,培训是企业实施的有计划、连续的系统学习行为或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乃至行为的定向改进,确保员工按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实现高水平的业绩,达到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2培训课程和内容体系优化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后,就要确定培训课程和内容。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有很多,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因此培训课程体系包括:观念培训课程体系、知识培训课程体系和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同时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为:符合现代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系统原则、最优化原则。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包括:教师、学习者、培训教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课程评价、时间以及空间等。企业究竟应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3]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等人提出的冰山素质模型,一个人的素质由水面以上可见、外显的知识、技能和水面以下深藏、内隐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和需要等内容构成。胜任力这座冰山由“知识、技能”等水面以上应知、应会部分和水面以下的“价值观、自我形象、个性、内驱力”等情感智力部分构成。因此对培训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既要巩固水面以上的、可见的和外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更应该注意发掘水面以下的潜能,因为它们对企业的发展意义更大。

3培训模式体系优化

企业为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外包化、合作化和信息化,将原本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培训职能部分或全部交由外部专业服务机构承担,即虚拟培训。作为一种新型培训模式,虚拟培训组织与传统培训部门不论在培训理念上还是在具体构建上都有很大不同,如表2所示。

虚拟现实技术在培训中的广泛应用为实现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的结合及工作与学习的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持。虚拟培训组织坚持员工对学习负主要责任,在工作中进行最有效的学习,承认学员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人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虚拟现实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为学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学员在其中真正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由被动学习者转化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企业培训的“因材施教”。

4培训评估体系优化

培训效果的反馈与评估阶段是对培训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可以采用菲利普斯五级评估模型,即反应、学习、行为、结果、投资回报率五个方面的评估,重点放在行为和投资回报率的评估上。

第3篇

关键词:班组长 特色培养机制 学习地图 场景化案例

A公司的快速发展对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剧,目前,公司人才结构化矛盾突出,高级人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才梯队建设滞后,部分业务领域人才匮乏。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运行模式对于基层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应对新时期的挑战,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创建“两个一流”,A公司在2015年省公司级班组长轮训大纲中明确表示,对各省公司级班组长的培训应在开展网大自学基础上,分期参加公司统一要求、省公司(直属单位)统一组织、省公司(直属单位)培训中心具体承办的集中培训,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优秀班组长。

一线班组是企业的最基本单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也是改革创新和各项生产活动的落脚点。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下,作为公司基层组织的班组被赋予了更大的工作职责,承担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客观上对肩负基层班组一线管理职责的班组长提出了更高的能力素质要求。

一、班组长培训课程体系分类

(一)“三级四类”体系框架说明

“三级四类”班组长培训课程体系是以班组长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班组长培训课程开发思路。

A公司系统内部班组长主要有三种角色状态,分别是:

新晋班组长:指公司考察和着力培养的潜在班组长岗位人才,主要的特征是责任心强、积极上进,在专业技能方面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力量;

合格班组长:是在公司班组长岗位已经从业多年,且熟悉班组长的角色与职责,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

优秀班组长:是在公司班组长岗位兢兢业业多年,同时能够带领班组团队出色地、超出企业预期地完成各项任务.

生产类型班组:主要包含变电检修、变电运维、输电运检、配电运检、带电作业以及电缆运检等车间的班组;

营销类型班组:主要包含营业与电费、大客户、营业厅、计量等部室的班组;

集体企业类班组:主要包含服务于主业,班组内有多种用工形式的班组;

县级供电所:包含县级公司供电所。

(二)“三级”维度适用于指导通用类培训课程开发

在“三级四类”班组长课程体系模型中,虽然根据“三级”和“四类”两个维度,将班组长区分为12个不同的群体,但在具体的课程开发中,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找出具有相同属性的课程开发需求,以简化或减轻相关课程开发工作。

(三)“四类”维度适合于指导专业类培训课程开发

所定义的“四类”班组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性质、用工身份、和沟通方式三个角度进行区分:

生产类型班组:工作内容主要以电网设备维护与检修等为主,班组内部用工身份基本为企业正式人员,沟通方式基本以内部沟通为主;

营销类型班组:工作内容主要以能源产品的营业销售与客户关系维护等为主,班组用工身份基本为企业正式人员,沟通方式基本以外部沟通为主;

集体企业类班组:工作内容主要以辅助主业的工程作业为主,班组用工身份基本为集体类员工,沟通方式基本以内部沟通为主;

县级供电所:工作内容主要以满足乡镇用电需求所包含的所有设备远检、客户服务的工作为主,班组用工身份基本以农电工为主,沟通方式基本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为主。

上述四类不同性质的班组,对班组长的工作要求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设计不同培训对象的培养课程时,应综合考虑其所在班组的具体工作要求。

二、班组长特色培养方式

(一)主要培养方式

德国职业教育学家通过对某一专业领域新手与专家的职业能力的比较,找到二者之间的差距,以及从新手发展到专家需要经历的过程和条件,区分了新手、进步的初学者、内行的行动者、熟练的专业人员和专家五个发展阶段。

根据“三级四类”班组长培训课程体系分类,基于角色任务、知识、技能和素质匹配适当的学习方式,依据成人学习的7-2-1理论,选择自学、课堂学习、在岗训练等为主要的培养形式,并对各类形式进行合理化的组合与设计,使不同时期的培养形式有所侧重,同时将不同时期所采用的培养考核方式进行界定,保证培训前中后期的质量,最大化提升培训的效果和转化率,最终形成各岗位的整合学习方案.

(二)弹性学习时间

以成人学习的7-2-1原则为基础,从角色模型的任务、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出发,分析各项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匹配的培养方式,将集中授课、在岗学习、自学三类学习方式有机融合,提升培训体系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度。

在线自学:掌握完成专业管理核心任务相关的行业知识、制度规范等概览知识,以及所在专业的专业知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利用工作或业余时间学习皆可。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校长职责而设计的课程系统。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教材、课程模式、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本文就此提出一个初步设想。 

 

一、融合多种价值取向的校长培训课程观念 

 

课程观作为一种理念、价值取向,是课程体系定位的根本指导思想。从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离不开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这三个课程的基点,而对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则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三种课程价值观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和设计。 

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以满足社会(主要是以国家、民族、社区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价值的基本取向,围绕社会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设计,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学校应帮助学习者了解社会现实,帮助学习者适应社会并找到改善社会的途径。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与我国曾经长期将教育定位于上层建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密切相关,认为校长是为了使学校满足社会需要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校长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国家教育发展形势等相关知识。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并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和逻辑来组织课程。这种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等学问传递给学习者。这种应用最普遍的课程理论,按照学科门类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各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影响最大,他们多为教育学科和管理学科专家,主张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教学,帮助校长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校管理的理论水平,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观是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经验,强调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是市场机制下的一种“消费者导向”的课程思想,主张校长培训课程应建立在校长选择的基础上,校长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课程设计要打破传统课程模式的束缚,把校长需要的教学内容纳入课程。“菜单式”培训课程模式就是按需施训的体现。 

三种课程观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并由此形成了三种基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根据一种或两种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来源,以形成课程组织内部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因此,在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时要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吸收各种不同课程观念的优点和长处,根据具体的环境、目标、对象等,统筹兼顾并加以整合。 

 

二、确定多层次的校长培训课程目标 

 

课程是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核心与关键,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是校长培训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由于校长培训本身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得校长培训的课程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培训的目的划分,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任职资格培训,实现从“教

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取得校长任职资格,成为一名合格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 

校长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培训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培训实现从“区域性骨干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专题培训是指各种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动态,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及成果,国家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关的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普及型、拓展性培训。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模块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型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五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获取。实务性内容是为了达成提升校长管理能力的课程。研究性内容是基于基础教育深刻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宏观、微观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根据校长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四、选择多样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方式就是课程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具体实施,即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形式比较单一,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方向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课程的小型化、专题化、系列化,以及向综合式、菜单式、自由选择式方向发展。 

在工商企业界,现代培训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尤其是经理人培训,有很多方法是值得校长培训学习和借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应大胆引进工商企业培训的一些课程形式,努力使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跟上现代培训课程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实施方式主要有系统讲授、专题讲授、小组研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自学读书、案例分析、总结反思、问题探究、经验共享、代岗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有利于某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中小学校长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提高的愿望,但现实中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间紧张,难以脱产到培训机构接受现场课堂教学。加之集中现场课堂教学会耗费校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教学成本非常高。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大量的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来实施网络教学,为中小学校长提供在线接受培训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管理校长的学习,举办主题式“网上论坛”,为校长提供学习资料、案例、学习参考书目等,校长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或作业,教师在网上批改论文和作业,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就为中小学校长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五、实施专业化的校长培训课程管理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作为培训者如何科学、民主地组织实施课程,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课程的态度。所以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应由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培训管理者负责培训的课程计划、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实施方案等,从而保证培训课程质量的提高。 

不断探索科学的校长培训课程制度,是保证校长培训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培训机构应开出更多的开出模块,建立起必修与选修的课程系列,并将选修课以菜单的形式提供给参加培训的校长,供他们自由、自主选择,以充分满足校长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参加培训的校长自身也是重要的培训课程资源,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师资、设备等支持,由自己组织论坛、沙龙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课程。 

 

六、探索有效的校长培训课程评估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评估的基本出发点是对课程目标与实施效果进行评判,用来确定校长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掌握了培训内容,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课程目标,判断课程在促进校长发展方面所蕴涵的价值。 

第5篇

【关键词】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课程;问题;开发策略

【Abstract】Althoug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eachers’ INSET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t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goal neglects training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lacks internal logic,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content is too theoretic,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unitary. The countermeasures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cognition to INSET, strengthening the correlation of curriculum goal and curriculum content’s development, adopting vary kind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ethod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Curriculum of INSET; Problem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当前教师教育的重心已经从教师的职前教育转向了教师的在职教育与培训,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和“终身化”教育。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在职教育与培训,其核心离不开课程开发。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不完善,尤其是没有开发出既符合会计行业特点,又适合中职会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即“教育特征+行业特征”的科学课程体系。因此,开发适用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现有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开发却存在诸多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开发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1 课程目标的开发忽视培训需求,表述模糊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1],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它既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也对课程编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中,课程目标是以培训目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以某某培训基地会计专业教师国培课程方案为例。其培训目标为:“拓展视野,活跃思维,熟悉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现状,进一步增强其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教育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流派;拓展本学科知识领域,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本目标针对的对象是会计专业骨干教师,使其能独立承担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成为专业带头人与教育教学专家,进而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专家。但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国培项目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这些定位过高,理性太强的培训目标一般难以实现。

参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的对象从层次上看,有新入职的教师,也有能力提升教师和骨干教师,不同层次的教师在需求上是不同的。而当前的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确立目标过份依据社会需求,忽视了中职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教学对象;二是目标的确立主观性太强,培训需求分析缺乏梯度和层次;三是培训需求分析有许多属于无效的需求、同质的需求,造成培训目标中存在不必要的培训与重复交叉的培训。

1.2 课程结构的开发单一,缺乏内部的逻辑性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课程结构有形式结构与实质结构之分。课程的实质结构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形式结构影响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2]”

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训课程;教师发展途径;创新实践

一.培训课程的概念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依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训课程内容,并实施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定制化培训的方案,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全面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其“课程”包涵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识[1]。课程体系有理论传授、实践操作、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企业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其教学内容应反映本课程领域内行业、企业最新应用技术或管理成果及反映行业特征。

二.企业培训课程的特点与类型

(一)特点:

1.课程创新要以企业、岗位、学员的需求为主导。包括岗位实践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充分考虑学员的个性发展,保留学员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其职业发展。

2.课程目标以强调学员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教学与咨询的合一,与企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3.课程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校老师与行业专家、企业人员要一起精心筛选出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培训课程。使讲课的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物的,实践教学也不再是单调的技能训练,而是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活动,是学员生产过程中典型工作项目或任务。

4.在跨岗位、多工种的混合制班级授课中,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实施与教学一体化,课程结构模块多样化。在课程表编制时就应要考虑学员的生理适宜原则与迁移性原则;课程评价的过程与模式也应灵活多样;课程结构也需随教学过程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当然,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的基本程序都应随课程内容的变化而改变,教学中注重培养互动交流的课堂生态环境。

5.教课书及教材的选编具有多样性。现有的教课书大多数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教学需要,需通过大专院校咨询、出版社查找、网上搜寻进行教材的订购。甚至需要学校与企业组织人员进行编制。

6.培训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敬业精神及生产实践经验,直接影响着培训课程的效果。既要开展传统的课堂讲课,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尤其是互连网上的各种数据库资源。及时协调学校和企业之间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以一定的接近实践的方式把各个项目要素联系起来,使它们更适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而突现培训效果。

(二)类型:

1.按照企业培训对象不同,课程设置可分为:一是企业招工前、后的培训课程。主要是围绕企业新招员工开始发展自己职业生涯为起点,教给员工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容。二是基层岗位的在职培训课程。是针对已经在岗位工作的职工进行的,是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三是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课程。主要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装备及新生产工艺等的前沿技术与企业管理问题。

2.按照是否脱产,培训课程可分为:一是完全脱产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停产培训两种方式的内容。二是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培训,固定时间参加培训、其余时间上班。

3.按照企业培训地点不同,课程类型分为:一是在企业内部培训课程。二是在职业学校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的课程。

4.按照企业培训时间长短及是否取得学历证书不同,课程可分为:一是长期的学历培训。学历培训往往需要完成必须的课程和教学课时,取得一定的学分,所以培训时间比较长,知识学习比较系统。二是短期的强化培训课程。短期培训侧重于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等级培训的课程应属此类。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属于在职基层岗位的短期强化培训课程。

三.课程创新与教师发展途径

课程创新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2]。课程创新在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上要有新途径。

(一)教师教育的新途径。科学配置专业的学科课程结构,培养能够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按照服务对象的要求,教师既要承担继续教育,又要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以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教师发展的新途径。1.集体备课、听说评课的合作方式;2.传帮带式的合作;3.校本教研式的合作;4.“合作的自传”方式;5.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等为单位的合作。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流程:发现问题-形成课题-交流探讨-解决问题-课堂实践检验-总结成果-推广成果[3]。达到课程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课程创新实践过程

(一)准备工作

首先,课程设置是按照岗位职业所需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展开的。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只要岗位或职业技术需要何种应知应会,就开设相应课程,就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这样,对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具体操作技能、具体工艺流程、技能操作规范的准确理解、正确掌握显得特别有效。

1、建立“双师型”教学模式。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教师。

2、从课程设计角度:建立动态课程教学模式。培训课程设置决定了教与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设置和组合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注意动态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要体现多媒体化和情景化。(2)教师要注重角色转换。动态课堂中实行交互式教学、师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区、BBS等交流。(3)教学过程要加强系统规则。实施动态课程模式要考虑社会、学者、企业、学校各方面的因素,是否有利。(4)从教学组织形式角度:建立虚拟工厂教学模式。(5)从教学评价角度:建立有企业人员的参加的校企课程认证教学模式。

3、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体系。成立校企合作课程创新指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与职责。制定项目申报、实施、评价、验收等工作的流程及监督。

(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程创新

1、课程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技术创新、课程体系创新等。

2、课程创新的应有理论基础。依据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进行探索性实践,不断完善和丰富现有教育理论。课程创新是一种概念重建和理论创新的动态过程;有助于对课程教材的内容选取、结构组织以及呈现方面等进行的创新设计。

3、企业培训课程创新的三个层次。一是学科设置。专业、科目、教材的取向问题。二是理论知识的选择。分厂、工序、岗位的培训应选择不同深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与运作等。三是操作技能的选定。结合工种、工序、工厂的安全、质量、生产、设备、技术管理及产品开发、企业文化和班组管理中存在的典型操作问题,进行选定。通过现场案例示范、讲授、分析、判断,达到培训的目的。提出有色金属企业培训课程的模块化方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调查,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经济发展和合作活动的动态过程,随时对课程进行调整与改革,适应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针对性与有效性。通过“需求导向模式”编制课程设置实施计划[4]。

五.建立培训课程的模块化方案

通过对内多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调研,了解到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及发展动态,开展了“校企合作”课程创新的实践活动。

(一)培训的调研

1、调研时间:2014年4月。

2、调研对象:公司副总、总工及车间技术人员、生产骨干等。

3、座谈记录择要:

(1)铝加工新兴产业,人年青,学历高,职工有培训要求,能对工作有所突破。

(2)培训单位师资要好,实际生产经验好,校企已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3)铝加工企业的技术特点是细节决定成败,产品技术标准逐步提高,要求员工素质整体要高。目前员工的理论知识较浅,分析、解决较深的技术问题能力不足。技术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需加强。

(4)板带材生产培训增加金属塑性加工及材料工艺学、板型控制技术、现场生产6S管理、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先进经验等内容。

(5)现场实际重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应包括加热炉、熔炼炉、热处理炉的设备知识、净化技术、炉子火焰燃烧及节能新技术,铸轧、冷轧、精整的新技术、新工艺,金属检测的光谱分析、产成品缺陷组织分析等内容。

(二)培训项目计划书及课程安排

1、培训概述: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贴近企业生产现状,结合行业案例内容,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员工对铝加工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掌握生产、工艺、安全知识与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技术等内容。以推进职工的专业化和技能化,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培训目标:

(1)掌握工作中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

(2)使员工基本掌握和运用生产技术工艺要求,提高生产效益。

(3)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知识,使其正确理解和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

3、培训对象:铝加工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及岗位作业人员。

4、培训时间:

(1)共 7 天,每天按8学时,共 56学时

(2)培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课程 课程内容 学时 培训

方式 培训对象 培训日期

1 铝及铝合金分类及其加工

概述 2 讲授 班长以上 5月9日

2 铝加工生产中有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铝的特性,力的概念,工程力学等) 4 讲授 班长以上 5月10、11日

3 合金元素、微量元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4 讲授 车间主任 5月15、16日

4 熔炼与铸造生产技术与工艺 6 讲授、案例

交流 铸锭工序 5月17、18、19日

5 轧制原理与工艺操作规程 6 讲授、案例

交流 轧机工序 5月24、25、26日

6 板形与厚度控制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轧机工序 6月8、

9日

7 热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热轧工序 6月10、11日

8 冷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冷轧工序 6月15、16日

9 箔轧生产技术工艺 4 讲授、案例

交流 箔轧工序 6月17、18日

10 板带材热处理及精整生产

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精整、退火 6月22、23日

11 板坯的连续铸轧生产技术 4 讲授、案例

交流 铸轧工序 6月24、25日

12 企业班组长

管理 2 讲授、互动 班长以上 6月26日

13 测试 4 问卷、答题 6月28日

备注 1、共计48个学时;2、培训时间为下午16:00―17:30;每天2个学时;

3、各分厂、部门按照培训安排统计每天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

5、培训师资情况(略)

6、培训教材(略)

六.课程创新的反思

1、关于课程创新基础的反思。应进一步完善课程创新的相应程序和规范,落实课程创新的工作机制和动力机制的建设。

2、关于课程创新内涵的反思。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经历了一个引进国外经验―试点―反思―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确立模式―深入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研究力量一直处于薄弱状态,滞后于实践探索,致使校企合作的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撑和指导[3]。

3、关于课程创新实践的反思。帮助教师掌握足够的课程知识,具备较强的课程实施力的教师发展机制落实需加强。课程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校长培训;课程体系;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67-03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正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领导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组织的核心人物,在目前的机制下,校长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和建设速度,从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到师资培训、教育应用等方面。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如果没有校长的有力支持是难以有效开展下去的,一个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也是要看校长自身对信息化的理解和执行力情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速度,如何提高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也成了现在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校长培训机构要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教育的理念和培训方向,并通过课程实施来达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标。我们尝试通过分析温州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课程体系来研究如何提升校长信息素养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校长培训是由有关组织机构提供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训练和教育的活动,旨在改进学校管理者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结构,改变其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质量、效能的活动。

我国自“八五”至如今的“十二五”期间,一直重视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培训效果,培训目标逐渐从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转移到以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为主,并且培训课程也有了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趋势。但现在绝大多数的校长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还着眼予校长的管理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上,还没有把“教育信息化”内容真正纳入到现代校长的培训工作中,还没有很好地把信息时代校长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理念体现在培训课程设置中,还没有将信息素养的知识很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更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来使用。

我们收集统计了近几年来温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其所开办的温州市校长提高培训班就是针对温州地区的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的,其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统计见表1。

根据表1统计,在约300课时的培训课程中,没有体现提升校长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内容,大部分课程是围绕校长的教育管理与现代教育理论、理念而设置。其中,涉及教育管理内容的有107课时,涉及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为70课时,而且不包括选修专题里的内容。

我们又对正在培训的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有关校长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随机选取了温州地区56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分别进行了试测和访谈,根据反馈结果,对部分调查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校长问卷发放60份,收回问卷56份,回收率为93.3%,有效率为100%。本次研究调查涉及整个温州地区的中小学(小学、初中、高中、完中),包括主要市县乡镇以及农村的学校。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知,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校长信息素养现状都不容乐观,具体数据见表2。

统计以上数据可知,从校长视角来看,校长的信息素养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平均分都在3分左右,由于每题最高分值为5分,所以,校长掌握的信息素养的内容仅仅只有60%左右。其中,第11、12题的内容是让校长对自身信息素养做评估、评价,结果表明,校长也深知自身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不足;第5、6和15、16题的内容分别属于信息素养中的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信息思维模块的内容,结果表明,这些内容是校长信息素养最薄弱的环节,亟待提高,其中,第5、6、15题的内容更是校长信息素养的弱中之弱,值得关注。因此,各种培训机构在开展校长培训时。要重视在课程设置时是否有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内容,要注意针对中小学校长薄弱环节进行培训,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8号《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第六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以提高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培训具体内容要视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所侧重。”作为校长培训机构,要认真分析所在地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规划,根据当地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选择和开发出既体现国家的统一要求,又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校长培训课程体系,使校长在实际培训学习中学有所得,通过培训能真正解决校长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注重培训课程的时代性原则。信息社会里教育的现代化不断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这一切无不冲击或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要使中小学校长紧跟时代步伐,必须以教育的新理论、管理的新知识、教学的新方式超前地武装他们的头脑,使其具有崭新的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培训学习,提升校长们的管理思路,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从理念上真正提高他们自身的信息素养。

2.注重培训课程的务实性原则。中小学校长是教育系统最基层的管理者,身处基础教育的实践活动之中,他们面对实际,研究实际,处理实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有许多的困惑和问题,来参加校长培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培训真正提高他们的管理学校能力,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开设的培训课程除了应有一定的理论要求,还应该注意实用性和操作性,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把校长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落到实处。

3.注重培训课程的灵活性原则。由于校长个体的差异,对关心和感兴趣的领域也会有较大的不同,培训内容既不能任由差异存在搞“一刀切”,又必须正视校长队伍的客观现实,着眼点要放在校长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一方面,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安排一些必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以菜单形式灵活安排一些专题讲座,校长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工作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

4.注重培训课程的网络化原则。由于校长的工作繁忙,集中培训学习的时间有限,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而且很多培训课程知识需要反复加强学习才能掌握,不是几个课时面授时间就能完成的。所以培训课程应该逐渐网络化,打造“网络+面授”的学习形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校长培训课程,也是在培养校长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信息素养能力,达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三、有关信息素养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为校长培训机构,在设置校长培训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校长实际工作需要和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针对校长信息素养的薄弱环节,如信息知识技能掌握不够、信息思维和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以及具体的图像处理、视音频处理以及网页制作方面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校长的信息素养、校长的个人成长角度来开发构建相应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体系。

1.适当调整有关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内容。对教育理论学科的教学,由于校长多数是由一线教师选拔而来,有过丰富教学经验,且基本毕业于师范院校,在大学里已经系统上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压缩,甚至以选修的形式进行。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政策法规的部分,可加强教育管理实践课程的比例,结合中小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案例教学,可安排经验交流、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以更加符合校长工作实际。

2.增设和完善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内容。校长的信息化素养会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故作为校长培训机构在设计开发有关培训课程中要考虑融入有关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提升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可重点放在适应现代教育管理和教学创新的信息素养,掌握学校教育技术规划和网络管理规划能力,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技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方面。根据侧重不同,可以按必修和选修形式来安排培训课程内容(见表3)。

在“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专题中,可以适当安排学习些比较流行的应用软件,如WinRAR、ACD See、MediaPlay、RealOne、Premiere等的基本操作,目的是了解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音频、视频播放及编辑工具对音频、视频进行播放、处理;在“网页制作与校园网的规划管理”专题中,要求初步操作Dreamweaver,制作一些简单的网页内容,重点学习校园网的规划与管理;在“教学系统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制作”专题中,要求理解教学系统设计,能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如Authorware等软件),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基本设计理念,基本掌握一些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在“教育技术学前沿课题”专题中,主要是了解教育技术学前沿课题,了解国内外有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增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意识,能基本掌握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因素;在“教育信息化方法研究”专题中,要学习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能提高信息素养模型所包括的几个主要方面,如信息意识、信息思维,还要改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方法等。

3.构建继续教育学习平台,信息素养的培训课程逐步网络化。例如,“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网页制作与校园网的规划管理”、“教学系统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多门课程制作成三分屏网络教学课件、习题资源库,面授结束后,校长可以自学上述课程。建立在线答疑交流平台,每位校长都是这个平台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问题探讨与交流。

四、结语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在校长培训过程中,其信息化素养内容应有别于一般的教师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素养,特别是在纯粹技术层面上要求可以很简单,甚至可以不懂操作技术,更多是需要建立在信息技术宏观层面上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和主观意识,既要有信息管理的主动性和执行力,又要有自己的工作思路,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学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改革方面做出贡献。

校长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小学校长时要通过设置课程培训方案和合理运用培训平台,抓住“整合”的关键点,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升为突破口,提高校长们的自信心,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学校管理能力。

第8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我国中高职衔接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实践探索,对中高职衔接的认识和研究也不断深化和发展,初步的理论基础开始形成。有关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形成了诸多认识和观点,其中一项重要共识就是认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核心内容,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突破口。

二、国内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

国内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存在以下问题:

1.中高职学校缺乏沟通和交流

高职课程开发与中职学校缺乏沟通,缺乏对中职课程开发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没有兼顾中职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而中职课程开发缺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导致高职入学考试与中职课程严重脱节。

2. 中高职各自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各自制定培养目标时,都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进行。彼此缺乏依赖性和连续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大部分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之后难以适应。这就不能保证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3.中高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存在偏差

中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目录,这也是导致专业无法对接的主要原因。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偏低、文化素质偏低,中职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存在短期行为和功利倾向。由于市场压力,办学条件限制,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变化快,随意性较大。高职生源大部分来源于普通中学,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比中职院校要少,专业设置不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在进行课程开发时,中高职院校在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计划等方面都存在有较大的差别,给中职院校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形成了障碍。

4.存在注重技能教育衔接,素质衔接缺乏的问题

现代职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学生素质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中职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所以中高职衔接中对于技能衔接的研究比较多。如果只注重技能教育,那培养的只是某项技能的熟练工,从而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素质教育应该是中高职职业教育中的重点,所以中高职衔接要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衔接。

5. 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意识里,教育应当重视理论,轻视技术。重视研究,轻视技能; 这样的思想意识由造成的影响就是在职业院校招收新生的时候缺乏生源,职业教育成为了差生聚集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职业教育所能赢得的社会支持力是有限的。尤其中职教育所面临的窘迫境地是显而易见。在目前生源数量减少,招生处于倒挂状态下,本科院校又逐渐增加招生的数量的情况下,使得职业教育更难以获取高质量的生源,因此在推行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有较大的难度。

三、国外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

1.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反映出美国中高职教育中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根据专业能力形成的需要开设理论,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较高。美国在中高职课程改革中,开发了学术与职业内容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将技术课程建立在职业群的基础上,把较先进技术引入职业课程,以适应现代社会职业发展的要求。

2.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规定只有取得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AFE)的培训证书,才能到第一线就业。TAFE 学院课程设置以社会产业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本位,由企业、专业团体和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课程内容。高职教学计划中只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没有基础课(衔接中等教育)。课程多、学时少、必修与选修共存,教学内容突出了行业标准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与职业资格紧密联系的专业教学无须学生经过岗前职业资格培训,毕业后就可直接就业。

3.英国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采用分层式教学模式,分成6个层次。前三个层次属中职教育,后三个层次属高职教育。相邻层次的单元间可以衔接,学校依据学生所学单元总数的最低值和高层次单元所占百分比的最低值分别颁发中、高职毕业证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能较好地实现中高职的衔接。

启示一:行业参与课程开发

为了保证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的职业导向性,行业参与了英国职业培训课程开发,形成了一种制度。第一阶段为职业标准开发。由英国行业技能委员会负责,主要了解行业和职业需求,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岗位的角色和功能。由此开发出能够反映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职业标准,在开发资格课程和学习单元两个阶段中,行业专家和相关参与其中,加强了培训课程与职业标准衔接的可能性和实际应用性。

启示二:课程安排来源于职业分析

英国的职业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通过职业分析制定职业标准,二是从通过职业标准制定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的要求安排资格课程,所以课程安排来源于职业分析。通过上面的过程保证了课程安排的职业导向性,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进行组织和安排,从而实现课程衔接。普遍这样做,使得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得到了保证。

启示三:学习能力与课程教学相衔接

在英国职业教育培训课程的衔接中,还建立了通过学分制以及对"先前学习认可"的制度,使学习者能够在已有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学习课程,体现了学习能力与课程教学的相衔接。

上述的国外课程体系衔接制度中,有较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中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国内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以及国外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制度、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培养目标方面

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确定的做法,一方面,要以统一的专业目录来确保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序衔接,统筹修订中、高职专业目录,统一中、高职专业目录的类别;另一方面,确保职业标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将职业标准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严格监控国家职业标准的质量;提升国家职业标准的有效性;推进国家职业标准广泛应用性,扩大国家职业标准的覆盖率。

(二)课程衔接方面

1.依据职业教育标准建设中高职课程体系

构建由官方认定的通过一体化设计的、能够覆盖全专业的、涉及中高职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通过建设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可以改善中高职课程体系各自为阵的状况。探索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开发理念、模式与技术;创新中高职衔接的实训与就业对接模式,制定实训基地功能衔接方案;创新中高职衔接专业系列教材内容、结构和形式;探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模式。逐步形成中高职衔接的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教材、实训与质量评价体系。

2.建立课程标准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序衔接

在建立课程标准时不但要确认中高职各自的工作岗位和中高职所共有的工作岗位,还要确认工作岗位所涉及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有哪些,通过比较中高职在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以及所需职业能力的差异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相关课程标准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序衔接。

3.体现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评价的层次性

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学校自身条件的层次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层次性,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均具有层次性,那么由于课程评价要素的层次性,课程评价的标准也应具有层次性。尤其是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评价的层次性体现于对相同课程内容,应确保评价标准是客观的、可观察和测量的;评价标准的语言应确切、有梯度,以便明确不同级别课程内容的学习程度上的差别。

(三)制度建设方面

1.建立有助于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

建立有助于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是推进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之所在,要通过开展中高职衔接项目,加快推进中高职管理系统的深度协调。随着国家越来越注重职业教育,并在职业教育行政体制上打通了中高职教育的通道,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方式有了明确规定,从而使中高职的衔接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激发了中高职院校开展相关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衔接更加连贯,协调更加合理、方便。

2.完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政策,扩大单独招生规模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加单招高职院校(不限于是目前的国家示范、骨干和省示范院校),扩大单招规模,进一步完善单独招生考试模式,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开展专业对口招生,探索"知识+技能"并以技能为主的单招考核方式。通过单独招生考试招收的中职毕业生达到单独招生总数的50%以上。在严格招生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中职学校推荐免试入学制度。对于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给予一定比例的推荐免试名额;对于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学校管理规范,连续多年推荐的保送生质量高的学校,可逐年增加推荐免试名额。对在优质中职学校(国家示范、国家重点)开展高职、企业、中职"三位一体"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学习且学业合格的中职生,试行注册入学接受高职教育。

3.设立一系列中高职衔接的审核制度

建立国家职业标准定期更新制度以及质量审核制度执行国家职业标准制度;建立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质量审核制度;建立中高职衔接专项经费投入审核制度;完善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审核制度;建立统筹中高职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利益主体参与中高职衔接的制度。使审核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的主体多元化;使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的审核内容全面化;使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的审核结果效用化。

第9篇

供电企业在“人才强企”战略的指导下,投入大量时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由于生产班组直接关系电网的安全稳定,供电企业为生产班组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各供电企业感觉到一线员工培训收效甚微,如何通过培训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呢?本文将结合供电企业生产班组员工的培训现状,为如何提高培训效果提供建议。

一、供电企业生产班组员工培训现状

目前生产班组员工的培训方式较为丰富,在职培训有“师带徒”、专项培训等方式,脱产培训以“单元制”培训为主,并充分利用网络大学为员工提供自我开发的平台。供电企业的培训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班组员工知识技能的更新、补充,提高了技能操作水平。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各供电企业的培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

1.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供电企业的培训没有考虑到各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有时员工接受的培训是已经掌握的,有时培训的内容超出了其目前掌握的能力范围,造成了培训和员工的需求不匹配。

2.重视技能培训,忽视态度培训。供电企业对于生产班组员工的“单元制”培训,将技能人员的培训模块化,过于强调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等态度方面的培训。只有技能和态度两方面的提升,员工才能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于工作实践中。

3.培训评估力度不够。供电企业对于生产班组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通常以调查问卷、考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开展。但是,对于生产班组员工能否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工作绩效,能否在工作中进行创新带来业务流程的改善,以及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方面的评估有所欠缺。

二、提高供电企业生产班组培训效果的方式

1. 建立基于胜任力评估为标准的课程体系

企业培训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岗位需要员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二是怎样开展培训才能使职工具有企业发展需要的能力素质。因此,对于生产班组员工培训,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胜任力模型,针对该岗位不同的胜任力级别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其次,每年组织班组长对班组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估、汇总。再次,由班组长申请该班组各员工需要的培训课程,同时班组成员根据职业生涯申请想要的培训课程。最后,由人力资源部培训管理人员对于培训需求进行汇总,建立结合岗位需要、班组长评估和个人需要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

2. 开发基于问题学习的培训方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PBL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建构”四大要素,突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者知识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构建基于问题的学习应当模拟各岗位的实际工作情景,由学员自主建立协作团队,自行分配角色,利用学习到的知识、经验匹配现有的问题,通过知识的重新构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 开发培训评估系统

企业培训运用最为广泛的评估模型是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模型。柯式四级评估将培训效果评估分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级。目前,生产班组员工的培训评估仅仅停留在反应层和学习层。因此,对于生产班组员工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应当结合绩效考核,在培训后的行为得到显著改善的可以由班组长进行适当加分。另外,应逐渐建立独立的培训评估体系,由班组长进行行为层的评估,由公司组织专人对结果层进行评估。

4. 构建能力付薪的薪酬机制

能力付薪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所掌握的与工作相关的技术、技能以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支付报酬的一种薪酬制度。供电企业应当将胜任能力评估和培训评估相结合,对那些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并在工作中将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实际应用的生产班组员工在薪酬福利上给予倾斜。此外,还应当将生产班组员工的培训与职业生涯、晋升通道、绩效管理等方面相联系。

三、总结

供电企业为生产班组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生产班组员工认为他们所接受的培训课程并不是他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各供电企业认为生产班组员工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并没有给企业的生产活动带来显著的提升。本文从课程体系建设、培训方式、培训评估和效果激励等方面给出了建议,期望在供电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培训氛围,提升生产班组员工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雁枫. 培训效果评估及其在企业的运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4 (41): 88-93.

[2]杨学军, 王政. 提高电力企业培训效果的方法探讨[J]. 价值工程 2011, 22: 42-43.

[3]于鉴夫, 赵晶, 时勘. 针对管理人员开发的PBL培训模式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 3: 45-47.

作者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培训基地;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48-03

学院依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批复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期内实行分级管理、统一协调,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始终坚持校企融合、专家伴随,构建体系、规模培养的建设原则。重在培训体系的构建,采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推行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构建了一套培训课程体系,实施了一套培训评价方案,整体提升了培训能力,高质量完成了培训任务。

一、“工学一体、学做合一”构建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的构建,通过调研明确培训人员的具体职业或岗位需求,确定培训的总体目标。学院各专业组织召开了多场次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和食品加工与检验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对应的各类职业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职业的代表性工作任务,归纳出各自的工作领域,然后将代表性工作任务总结归纳出典型性工作任务,再转化为教学任务,设计完成培训课程体系,编写课程标准。培训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两层分解、梯次转化的特点。

1.课程开发,企业参与。为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方共建”的原则,由学院各专业的带头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企业技术人员了解行业一线工作特点,专业带头人明确课程开发的原则和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双方合作编制课程标准、编写培训教材、设计学习工作页、完成教学任务。

2.课标编写,两层分解。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先要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应涵盖的代表性工作任务有哪些。再将代表性工作任务分解为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确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对象、要求、所需工具、工作组织方式等方面,然后为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目标等提供依据从而编写课标。

3.学习内容,工学一体。“工学一体”就是在教学过程分析和职业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开发课程。课程开发不能按照传统的开发流程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来安排。而是要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先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对代表性工作任务进行总结归类,再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再进行教学过程的分析与加工,从而设计学习内容。

4.学习过程,梯次转化。梯次转化就是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处理,将之转化为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校企双方根据培养目标、师资状况、企业需求、设备条件等因素共同协商,选择合适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转化。学习性工作任务就是为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而将职业工作中的真实任务――代表性工作任务转化成用于教学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由浅入深地将职业工作中的代表性工作任务依次转化为学习性任务后,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活动并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所以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要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让学员在完成若干个完整的情境中反复训练、熟悉不同的工作过程、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

二、“点、线、面结合,德、能、研并举”开发培训课程

在项目建设期间,学院先后与北京玻璃集团、北京元六鸿远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车辆有限公司、北京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北京市一轻研究院、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义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通过“教师进企业、员工入学校”的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创新了一套“点、线、面结合”,“德、能、研并举”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实现了加强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的培训目标。

1.“点、线、面”结合的培训体系。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需求的知识点、技能点为突破口,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来构建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培训能力。

2.“德、能、研”并举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确定依据企业实际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于中级工和高级工的培训,主要侧重于职业道德素养和基本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对于技师及高级技师则采取技师研修的形式,除了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和基本技能提升外重在创新研究能力的培训。

3.企业员工进学校的培训途径。培训采取企业员工进学校,企业提出培训需求,双方共同制订培训方案,确定培训课程,再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项目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按照工作流程,再根据培训人员的数量、知识层次等因素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培训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和仿真模拟操作主要由学校专职教师担任,技能提升主要由企业兼职人员担任,双方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都将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研究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4.学院教师下企业的培训形式。学院根据企业需求,在参加培训人数较多、时间不好协调的情况下通常由专职教师去企业完成培训任务。这种培训一方面是根据企业要求对参训人员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通过培训进行提升。另一方面是培养员工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理论水平和修养。鼓励技术技能人才学会总结提炼具有创新性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加工方法、操作技巧等工作成果,形成对其他企业员工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经验性论文。激励员工参与成果研发和论文撰写的积极性,增强技术研发的能力。

三、评价“多元、多样、多级”,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培训教师培训能力的提升和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满意度,保证培训质量,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学院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用人标准,建立了“多元、多样、多级”的评价标准。遵循“以评促建,重在建设;以评促改,改利于评;以评促管,优化管理”的指导思想,采取诊断性、过程性与终结性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教师评价、学员评价、企业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评价过程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认定,立足于对高技能人才培训行为产生很好的规范、导向与激励作用,从而促进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提高,促使校企双方深入分析、认真反思和改进以往的评价模式,保证培训质量的提升。

1.评价形式多元化。以食品检验专业为例:培训学员的课程分别采取诊断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盲样考核四合一方式。诊断性考核是对学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摸底诊断,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成绩不计入结业成绩的总分。过程性考核占课程结业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结业成绩的40%,盲样考核占课程培训结业成绩的20%。单门课程合格者发给课程培训结业证书,全部课程综合成绩合格者发给专业培训结业证书。培训课程修完合格后,可参加相应部门组织的职业鉴定和综合评审,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2.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和具体指标,由培训学员、培训教师、企业共同参与培训过程的综合评价。通过评价,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评价效果。

学校每期培训后均向学员发放培训反馈表,及时征求培训意见,了解培训效果。学员的反应层评价为平均93%,企业满意度评价为100%。

3.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内容涉及培训学员出勤情况、培训课堂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检验学员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及培训能力提升等多重指标,根据评价主体不同,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和具体操作标准,引导学员技术技能的全面提高。

4.四级评估效果显著。以提高培训效果为目标,建立四级培训评估制度。第一是反映层评估,是指培训结束后向每位培训学员统一发放各专业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的目的是调查培训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此外还包括对培训教师的评价;第二是学习层评估,是指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检查学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第三是行为层评估,是指培训结束后在1~3个月之内,对学员进行跟踪,进行追踪性评估,目的是检查参加培训学员是否在工作中有行为的改变或者是否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过程中,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第四是结果层评估,是指通过培训后对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培训是否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种基于校企合作的四级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培训的质量,同时,通过这种“多元、多样、多级”的评价方式,有效提高了受训人员的培训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保证了高技能人才基地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四、校企“共建、共享、共赢”,培训能力提升

为确保培训质量让企业和学员满意,学校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打造国内领先的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目标,坚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以基地的共同管理和资源的共享为基础,多方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扩建实训场地,改善实训装备条件,优化整合实训资源,增加实训工位,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室功能,建成兼教学、培训、鉴定和科研需要为一体的现代化一流的多功能综合实训中心,目前通过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专业的实训工位明显增加,同时可以承担从中级工到技师不同级别和机械维修、食品检验、电气自动化等不同专业的职业资格的培训及鉴定工作,培训能力明显提升,达到和完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标准和任务。

1.培训体系构建,促进队伍成长。高素质的师资培训队伍是提升培训能力的关键,是促进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在培训体系构建过程中,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以本专业带头人、校级名师、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工作小组,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指导下,校企双方分工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学能力、技能水平、项目管理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了专任教师为主体,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为补充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2.专业能力提升,服务社会需求。服务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培训基地的三个重点专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紧缺型、实用型技能人才。特别是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选准在首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为社会、企业提供多形式、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培训服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拓宽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共享共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构建培训体系,各专业分别成立了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协商培训计划,评估培训质量,反馈培训信息。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人才需求、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培训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起了工学结合、校企互动、多方参与,实现了校企共享共赢的运行机制。

4.开展模式创新,提高培训质量。近年来,学校以“立足轻都市工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为宗旨,立足专业发展,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为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创新培训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及时进行培训分析,改进培训方法,使学员满意度达98%以上。

学校通过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在培训体系的构建上遵循职业规律做到了“工学一体、学做合一”、“点、线、面”结合,“德、能、研”并举;采用多元培训评价体系,评估制度有效,培训能力明显提升,为首都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美荣.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研究[C].中国职协2015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2015,(12).

[2]张美荣.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有效培训模式[C].中国职协2014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2014,(12).

[3]张美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有效培训模式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4,(10).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路建彩,褚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09,(2).

[6]白慧霞.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的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

第11篇

[关键词]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27-02

随着“卷烟上水平”战略的推进和行业改革进程的深化,专卖管理面临的形势越发严峻,专卖管理任务日趋繁重,这些都对专卖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规划。专卖技能培训体系是对专卖管理人员实施培训的一个平台,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卖管理人员的持续有力的保障。进行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可以改善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可以避免专卖技能培训的盲目性和临时性,提高培训效果。为了确保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现对当前专卖技能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当前专卖技能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培训是提高专卖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回顾多年来专卖技能培训工作,我们的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培训的效果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的培训工作由于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模式,即相同的老师、相同的学员、相同的内容、相同的集体授课等,并且大部分的培训都是市局统一组织,基层专卖队伍也只能被动的参加,这样的培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培训内容设置欠均衡。偏重一线专卖人员的业务培训,忽视了对中层专卖管理人员的培训。

二是培训形式单一。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培训方式难以激发专卖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和研讨气氛,加上专卖部门普遍存在的市场管理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等客观因素,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培训需求分析机制不完善。省、市局在考虑年度培训课程安排时,易忽略基层单位实际和专卖管理人员个人培训需求,员工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对课程知识被动接受或敷衍以对,培训效果不理想。

四是培训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都是以常规的岗位培训和理论培训占主体,缺少具前瞻性的研讨型学习交流,单行灌输的培训方式难以为专卖管理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资源交流和潜能开发平台,不利于员工开拓思维和创新工作。

五是培训对象宽泛,缺乏重点。全员培训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各类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但是全员培训不等于没有重点,在实行全员培训的同时,应重点地培训一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技术骨干,使这些重点培训对象发挥“火车头”式的带动作用并在各自单位承担起“小老师”的角色。

2 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1 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有机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专卖技能培训体系的建设不能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中孤立出来,而应该与其他各个模块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培训、绩效、人才梯队建设等相关管理制度,需要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

(1)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帮助员工分析绩效优劣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措施,提出培训解决方案。因此,将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与专卖技能培训管理制度适当对接,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效果和培训的针对性。

(2)培训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岗位锻炼对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效果更为明显,也就是说,专卖部门对专卖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专卖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中,就予以明确专卖管理人才培养的责任,这就是岗位说明书与培训管理制度的联系。

(3)专卖技能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需求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要参考任职资格、人才梯队建设等;反之,课程体系的设计,也能反应任职资格及人才梯队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

2.2 如何使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与专卖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

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因此,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要与专卖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相融合,让专卖管理人员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

(1)针对烟草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专卖部门每个岗位设定一个具体任职资格要求,再以专卖部门各岗位的具体任职要求为切入点,设置专卖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有案件查处、许可证管理、市场监管、内部监管和综合信息管理等内容,还要结合各岗位的业务实际,培训专卖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运用、办公自动化、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等正常的业务知识外,还要培训掌握与专卖执法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公文写作、汽车驾驶等知识。

(2)建议引进人才素质测评工具,通过测评工具对专卖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的分析,让组织了解专卖管理人员现有能力与任职资格要求的差距,从组织的层面对专卖管理人员提出培训建议;也可以通过对专卖管理人员的考核,提出培训建议。

(3)培训需要全员参与,为了提高专卖管理人员参与的热情,将专卖管理人员的自身职业规划工作,逐步推广到所有在岗人员。

2.3 专卖内训师队伍的建设,是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关键和难点

培养自己的内训师,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将培训工作逐渐内化,既可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建全员学习的氛围,也可以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的经济效益。内训师来自专卖管理部门各岗位的优秀员工,他们更了解各自单位专卖管理人员需要什么知识、需要什么技能,哪些是薄弱环节、哪些是培训的重点对象,比较了解情况,能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开出“药方”并能“对症下药”。因此重点培养自己的内训师队伍,并激励内训师的教学热情,是培训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

(1)在某些专卖岗位的任职资格中,明确该岗位必须担任内训师。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肩负内训师“编、导、演”的三个主要工作,因此,内训师的工作可以表现为课堂授课、工作经验的交流、专业论文的分享等多种形式,但需要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专卖内训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与烟草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相结合。

(2)给予专卖技能内训师足够的支持与帮扶,帮助内训师成长。主要表现在内训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内训师的授课技巧,除了通过“企业内训师的培训”,更多的是需要给予锻炼的机会和平台,使内训师成为专卖某项技能的专家能手。同时在内训师队伍建立之初,建议成立一个内训师评选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给予内训师“编、导、演”方面的指导,并考核内训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内训师评选委员会考核合格的人,才能正式聘任为企业的内训师。

(3)在制度上激励内训师。激励主要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上,可以表现为有吸引力的培训课酬、给予针对性的培训等;在精神激励上,则可以通过内训师等级的评聘、竞赛等,来增强内训师的成就感。

(4)要制定专卖内训师管理的相关制度,来指导和规范专卖技能内训师队伍建设。

2.4 培训整体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

要提高专卖培训的效果,对专卖技能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是不可忽略的一项工作。我们对专卖技能的培训情况调查仅停留在培训阶段,培训后的效果跟踪工作不足,出现培训与不培训一个样,学的好与学的坏一个样,挫伤专卖管理人员主动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学员参加培训只是应付了事,走走过场,没有真正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感觉不到压力,甚至没有压力,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培训的效果得不到保证,使培训流于形式。

(1)深入开展岗位“学、练、赛”等双能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开展评选优秀稽查中队、优秀稽查员、办案能手等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规范工作措施,增强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专卖队伍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专卖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2)建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奖罚分明,与工资效益挂钩。每次集中培训后都必须经过考试,对成绩好的给予奖励,成绩差的予以惩罚。

2.5 授课式的培训模式与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相结合

专卖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大多采用主讲式、授课式的单一模式进行,这种单行灌输的培训模式单一、枯燥,往往不能激发学员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应当结合专卖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对专卖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1)以“辩论模式”、“虚拟诉讼模式”、案例解析、执法情景演绎等培训模式开展对专卖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

(2)实现完全自助式内部培训,在和谐气氛中,由经验丰富的优秀员工担任讲师进行授课,同级员工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技术传授更易引起共鸣。将专卖内训师成为日常工作中专卖管理人员的老师,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教随时学,甚至还能边工作边培训、手把手的教、面对面的学。

总之,专卖技能培训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紧密结合,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发展,并做到培训体系的动态建设和管理,培训体系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得以有效推广和运行,并充分发挥培训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淑辉.以人为本 抓好国企人才的培养与开发[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5(1).

第12篇

【关键词】五年制 学前教育专业 “二维”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055-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增加,各级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作为承担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岗位和整体性的工作任务,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好课程体系,开展好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幼儿教师。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确保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不统一,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各自为营,课程建构和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为此,这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可借鉴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改革成功的“二维”课程体系。即围绕“合格+特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构建专业能力培养和基本素质教育“两个体系”,通过“两类课程”和“四大教学活动”的教育合力,形成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化的“二维”课程体系。

一、“二维”课程体系简介

“二维”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经过专门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的素质能力和主要工作任务进行整体分析后,按照“合格+特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进行排列组合,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并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基本素质教育体系,融合成“二维体系”(见图1)。

(一)内容维度

从专业的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方法论,将课程教学的内容分成两个子系统,即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二者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基本素质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主要内容以学生思想品德、职业素养、身心健康、应用和文化基础等方面基本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指专业岗位之外取得成功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有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就业创业等能力)的培养为主,渗透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重点解决学生“如何做一个社会人”的问题。“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深化与专门化,主要内容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系统化培养为主,渗透基本素质教育体系中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解决学生“如何做一个职业人”的问题。

(二)形式维度

形式维度,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二者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一课堂侧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主,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第二课堂侧重实践锻炼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为主。

“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相互交错,构成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四大教学活动”。四大教学活动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在“二维”体系架构中,形成合力,强化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目标。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二维”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

围绕培养“合格+特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采用“2+2+1”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构建新型的“二维”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系统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幼儿教师资格的合格幼师。同时加强“艺术”、“双语”和“管理”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培养有艺术、双语教学和幼儿管理等特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依据此办学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依托行业,结合学院的办学优势,经专业教学委员会讨论,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建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两个系统(见表1)。

(一)基本素质教育体系

1.基本素质教育课第一课堂。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按照“服务社会、服务专业、服务学生;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原则,主要开设思想道德、职业素质、身心健康、应用和文化基础五大类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培养健全的社会人和职业人。由于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修,具有灵活性和不可计划性,因此在此具体介绍公共必修基础课的构成。基本素质教育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如表2所示。

2.基本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由校团委、学生管理处、各系(部)和班主任根据幼儿教育行业的要求,有目的地系统设计具有素质教育性质的各个活动模块(学科课程以外的所有课外活动)。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项目,如入学教育、党团社团活动、公益劳动、运动会、毕业教育、班级主题活动以及教学计划中未安排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此外,可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检验第一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特长”。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结构设计如表3所示。

(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分析幼儿园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典型工作任务的系统化课程,理清课程之间、单门课程与整体课程之间、工作任务课程群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凸显专业核心能力和核心能力课程的地位。依据学前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成长、认知的规律及中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围绕“合格+特长”的培养思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上,系统地、分层次地构建整体性课程体系。

1.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第一课堂。根据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岗位职责要求以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围绕“合格”高素质技能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开设专业技能课程群、保教课程群、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课程群、考证培训课程群、见实习课程群。专业技能课程群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学生传统的8项专业技能和一项现代教育技术。传统8项技能指:唱(音乐)、弹(琴法)、舞(舞蹈)、操(广播操、韵律操)、画(绘画)、做(手工)、字(书法: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说(说故事)。保教知识技能课程群主要开设卫生保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五大类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培养学生安全卫生保健、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见习、实习课程群的分层次见习、实习教育活动,将专业技能、保教知识技能、学科基础知识等进行综合应用,最后形成学前教育教师岗位的职业能力。为了确保各项专业技能和专业教学技能人人合格,个个达标,开设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课程群,进行集训和达标考核。为了提高幼儿教师资格考试考证通过率,开设考前培训课程,强化训练考证知识和技能。围绕技能“特长”培养目标,开设特长课程群,培养学生文艺创作表演、双语教学课和幼儿园行政管理的特长,强化专项技能,拓展就业范围。

围绕“合格+特长”培养目标,依据职业能力成长和认知规律,将课程内容按照“2+2+1”的培养模式,进行序化,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工作知识、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2+2+1”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划分成三个阶段的学习。第一阶段(第一、二年),开设文化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保育、心理和教育学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保教基本知识、各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以及班级管理的能力。第二阶段(第三、四年),在继续强化专业技能和保教知识技能基础上,重视特长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主要开设文艺创作与表演课程群、双语教学课程群、管理课程群。围绕技能“合格”目标,逐步推进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与考核。第二阶段的后期,开设考证培训课程,提高考证通过率,确保持证上岗。最后一阶段(第五年),进行顶岗实习和论文写作,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第一阶段,进行保育与教育见习,第二阶段,各门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校内模拟实践)和幼儿园教育实习(4周);最后一阶段,顶岗实习和论文写作。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第一课堂设计如图2所示。

2.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第二课堂。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第二课堂主要包括课后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竞赛、学校与幼儿园结对子活动、专业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项目。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课余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完善其心理结构,发展其个性,形成其专长,训练其技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课后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日常早读和晚读时段安排的普通话、写字、唱歌、钢琴、舞蹈、绘画与手工、计算机等的训练活动。可以以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将校内外各项技能竞赛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目的:一是促使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有效衔接,使教学更贴近用人单位需求,贴紧职业岗位要求,并促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勤于钻研、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二是通过技能竞赛,检验教学成果,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三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安排他们参加省市级和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选才”目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第二课堂各类竞赛活动设计如表4所示。

【参考文献】

[1]廖波光.高职“二维”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