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7:1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98-0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性质[1]。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中广东省内有5所,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
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学者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讨[2-8]。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实际,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优化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专业历史沿革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端于1994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的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湛江海洋大学,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予以保留。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布,将原来的“土地管理”专业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尚不符合申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条件,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5年6月,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本专业仍旧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的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2016年9月,为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对相关学院及其学科专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本次调整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
2 现行课程体系概况
自2005年以来,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每隔4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目前正在执行的是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这一方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构成,总学分176.5(见表1)。
3 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总学分偏高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达176.5。根据笔者对国内15所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的调查,总学分超过我校的只有4所,分别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9]。由于总学分偏高,学生修读压力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2 学科基础较薄弱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农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在成立初期学科基础课主要以数学类和农学类课程为主。经过三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农学类课程已被调整出培养方案,并增加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但经济管理类课程数量仍偏少,特别是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在大类培养背景下,必然要增加更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
3.3 专业选修课较少,且设置混乱 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只有9门课程,远低于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42门、28门,学生的选择面十分有限。且专业选修课设置较随意,只是简单地将9门课程拼凑在一起,未按方向(模块)进行归纳,导致学生选课较盲目,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3.4 部分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10]。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虽已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技能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有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既没有设置实验,也没有设置实习,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等;有些n程虽然设置了实验或实习,却由于实验室建设滞后,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导致部分实验或实习难以开出,即使勉强开出,实验、实习效果也难以保证。
4 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4.1 压缩总学分 将总学分压缩至160左右,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一是删掉部分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普通地质学、地图编绘、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学等课程;二是在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学时,如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估价从64学时减少至56学时,将土地管理学从56学时减少到40学时,将土地资源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从48学时减少到40学时。
4.2 夯实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增加公共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海洋综合管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将经济学原理拆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并适当增加学时数。
4.3 增加专业选修课,并按方向设置 根据近几年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将专业选修课归纳为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房地产开发3个方向,每个方向设置7~8门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按方向设置后,引导学生按照方向进行选课,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4.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一是对已开设实验的课程,重新调整实验学时,如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验学时由16学时增加至24学时,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实验学时由24学时减少至16学时。二是增设房地产投资分析实验、CAD制图实验、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农田水利学实验、土地整理学实验、农用地分等定级实验。三是增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实习、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实习、房地产估价课程实习。四是整合土地利用图件处理技能训练与土地利用数据处理技能训练,设立土地管理综合实习。
4.5 调整部分课程性质 将景观生态学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将房地产市场营销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优化后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
参考文献
[1]赵凯,夏显力.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2]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w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20-25.
[3]刘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180.
[4]何灵.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4-86.
[5]王辉,汪应宏,陈龙乾,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编制[J].高教学刊,2016(4):143-144.
[6]鲁春阳,文枫,张宏敏.管理学科工科化视阈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7):164-165.
[7]李雪梅.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大学教育,2013(8):38-40.
[8]谭雪兰,朱红梅,张坤,等.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17-319.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71-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社会转型进程也在加快,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类型院校培养方案的差异也凸显了出来。本文结合前人关于该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4]及实地调研和网络查询资料,通过典型学校该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规格、主干课程、课程体系等对比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对比
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等十所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比较,发现不同大学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首先,所有大学基本上都倾向于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十所大学都有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管理学等主干课程的设置,但地矿类院校侧重于工科,如武汉大学侧重点在土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侧重于土地整理与复垦等工程技术。农业类和综合类院校侧重管理,如中国农业大学侧重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方面。总而言之,各高校在培养目标与规格设置时都主要结合的是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南方高校侧重于土地经济管理,北方高校侧重于土地资源管理。
二、课程设置的对比
1.课程模块及学分比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几乎成为所有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原则,只是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学时、学分的增删和开课时序的调整和课程模块的组合不同。相比之下,中国地质大学和浙江大学课程模块学分设计比较均衡,注意全方位培养人才,各个模块所占比例都比较均匀(见图1)。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各大高校设置内容差别不大,都是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课程,只是所占学时、学分比例有差别,如内蒙古农业大学通识教育模块占29%,比中国地质大学高7%。在学科基础课模块,各大高校差异较大,有的高校只注重数学课程的学习,有的高校既加数学课程,又加化学课程。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类课程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9%,数学类课程占56%,化学类课程占20%,其他占5%。在专业基础课和特色课模块上,除了传统的课程外,很多高校都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不动产估价、房地产经营类课程等现代类课程。总而言之,各大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通识教育课模块上差别不大,在学科基础课模块上凸显本校的学科背景,在专业基础课模块上基本相同,在专业特色课模块中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集中实践课模块差别较大。
2.主干课程的比较。该专业所依托院校的学科背景和基础条件不同,在主干课程选择上差异很大。在主干课程数量上设置门数不一,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大学主干课程也就设置了7~8门,南京农业大学设置了15门。主干课程反应的主干学科性质不一,武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主干学科为公共管理学和工程技术;华中农业大学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为公共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总结主干课程的设置,一般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等,但工科类院校侧重于整理、复垦、测绘、规划等,管理类院校侧重于房地产开发、不动产估价等应用方面。
3.实践环节的参比。各大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实践重点也不尽相同。内蒙古农业大学偏重于植物学、土壤学等方面的专业实验和实习;中国农业大学实习内容包含测量、地质、土地调查评价、不动产估价、规划等有特色的系列实习,尤其加大了地籍管理方面的实习;武汉大学偏重于测量及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实习,强调课程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突出土地软件综合应用方面的实习;浙江大学侧重于城市管理和规划方面的实习。从实践环节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各大高校设置实践环节时都侧重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立前的学科背景基础并结合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思路和实践中的启示
1.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体现的启示。名校在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时非常注重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而且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以办出特色。如中国人民大学借助于非常强的经济和管理学科优势,培养目标中突出管理能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借助地学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管理的工程技术特色;浙江大学凭借综合实力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城市用地等级划分、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突出城市管理、规划方面的应用能力。石河子大学在借鉴名校培养方案时,在下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更加注重分析学校的综合实力、大学资源、重点学科优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培养方案目标和规格中办出有地域特色的专业,而不是只停留在地学的狭小圈子里。
2.课程设置和安排上的启示。名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与培养目标的衔接,在环节上又总是从学生认知规律角度考虑灵活安排。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专业课设置上“三分双需”,即在大学三年级在同一专业课程设置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和个人志向自主选择。学习能力非常强又致力于钻研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生可以选择“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模块,加大专业课理论和实践学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仍然按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的必修课程修读。石河子大学在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考研和就业不同需求进行专业课程模块分流,满足学生考研和就业的不同需求。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核心课程理论要和实践紧密结合。
3.实践教学设计的启示。石河子大学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应该借鉴名校经验,从教务综合管理、实习内容整合和实践环节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为控制教学成本在教学实习上对各课程教学实习进行整合,根据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综合应用实习,同时满足多门课程、多个专业对于实践的要求,解决实习经费分散花费高的难题。同时,把课程内实习与学期实地综合实习联系起来,增加综合实习内容;另一方面将专业实践与当地国土部门的业务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深入综合实践基地,经历从调查到数据整理分析再到综合应用的环节,进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真正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邵战林,赵俊,肖锋.梯次推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44-146.
[2]王考,郝润梅,张惜伟.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1):90-92.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实验室 开放模式 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75-02
目前全国有70余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硕士点的院校有44所,17所院校拥有博士点。总的来说,院校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分为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安排,由于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各有侧重[1],但大多数实践教学的方式、内容和设备仍然比较陈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多数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口的一些单位,如国土资源局、城市规划部门等,需要的是兼具理论、创新和实践于一体的人才。因此,要想保证本校该专业的优势,在确保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非常重要。
开放式实验突破实验教材上固定的内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通过组成实验团队,确定实验目的,制订实验日程,独立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培养其科学思维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的意义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土地资源管理科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科学,是在传统的地学、生态学、经济学、法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传统的实验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已预知,这种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有限。因此,实验教学的改革大势所趋。除了基本的实验教学外,应增加相应的设计性、综合性项目,并给予一定学分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开放实验室是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致力于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需要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知识领域覆盖面广、理论性强,单纯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开放实验室这个广阔包容的空间里,学生通过设计、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激发思想的火花,将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出来,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一个“我能发明,我能创造”的学习氛围。[2]
(三)是培养创新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
(一)参与科研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科研项目涉及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处理,该类型开放模式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要求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操作能力。实验室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经过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从事一些科研项目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工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完整的熟悉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类科研项目的程序,相关软件的应用、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活动型
学生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现有条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实验室免费提供实验仪器,并提供专业教师指导。作为课外活动的深化和拓展,科技活动课题一方面加深了对理论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参与者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方法,使创新思维应“用”而生。国外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实用的科技成果大量产出就是个最好的例子。通过该类型实验的锻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形成用科学的思维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综合训练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年级的学生通过二到三年的专业和基础的课程学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具备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构架,在进行综合性训练课题时,可以将相对分散的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设计实验,进一步深入地掌握和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专题训练型
对于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而言,及时的掌握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非常重要,针对其所学专业课程,开设相关的开放实验课程,例如地籍测量与管理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等,有计划,及时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知识巩固,为全方位的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一)管理人员的配备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是在时间上全方位的开放,因此必须设立专职的管理人员。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拥有扎实的土地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以保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二)指导教师的管理
开放实验仍然需要实验指导教师,由于学生的知识和动手能力有限,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指导教师来指导学生解决。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选择项目,这种指导是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开放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能力和实验技能[4],在指导教师的选择过程中,学院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审核;在实验结束后同时应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安全和开放情况的记录,确保活动的规范性。
(三)学生的管理
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须填写《开放实验预约表》,设计好实验实施方案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后报实验室审批。获得批准的学生,应及时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及准备工作,按照预约的时间参与实验,实验结束后,应就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取得的成果以及发现的问题形成报告或论文,提交指导教师。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成果和实验态度等内容及时进行考核,确定开放实验成绩,以此激励和肯定学生。
(四)开放流程
(五)鼓励与奖励机制
为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活动,保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放实验的持续性与常态性,可将开放实验归入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成绩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样,指导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对于在开放实验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学院可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开放性实验项目,形成系列实验活动,及时推进成果转化,组织参加各种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
四、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以规划、测绘、遥感、信息技术为手段,融自然、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管理科学范围内的边缘科学,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业实验教学也必须不断开拓创新。良好的实验室开放模式和管理方式,可保证该专业开放实验的持续性,使其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实验室开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总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业实验室是一项重要的资源,要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 注 释 ]
[1] 刘建华,高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5(1):61-63.
[2] 杨玉海等.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促进实验室开放持续健康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4.
【关键词】GIS;教学;实验课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养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社会对土地规划、资源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掌握GIS技能已经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GIS技能也已经成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好理论教学工作,还要关注实践领域,提高学生的GIS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这门现代化技术,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业务中。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引入GIS课程的必要性
1.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众多学科的集成体,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要想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掌握测量、制图等专业技能。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该专业也呈现出“信息化”的特点,在土地资源规划和建设方面,越来越重视GIS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说GIS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基于信息大环境的影响,教学育人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时代的变迁,重视GIS课程的引进和发展。
1.2GIS课程的应用性特点
GIS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也是技术性课程,它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此之外,GIS还应用于其他行业领域,可见GIS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现代化技术。总之,人类社会上一切与处理、分析空间数据相关的学科,都在试图找到一种能够收集、加工、整理、存储、检索和显示输出多种多样数据的工具,这些数据都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而这种工具的归结点就是GIS。尽管GIS应用前景较好,但是当前我国的人才输送还满足不了GIS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GIS技能,不仅可以促进该专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满足GIS对社会人才的需求。
1.3GIS实验教材的不适用性
当前GIS实验教材的设计和编写都是针对GIS专业的,对于其它专业则没有通用的教材。专门的GIS实验教材无论在教材内容还是实验设计,都无法较好地适应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因此采用当前的GIS教材会有一些弊端,也会影响到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了增强GIS实验教材与所用专业的契合度,我们要从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专业内容编写实验项目,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完善教材的设计体系,从而使GIS实验教材更好地满足专业的发展要求,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进展。
2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2.1GI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土地调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进行管理的首要工作,通过土地调查我们可以得到相关土地资源信息,从而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所需的资料。这项工作是离不开GIS的,需要GIS技术的极大支撑,主要表现在:GIS可以采集和输入相关数据,建立地籍库,并且还可以对数据及时进行更新。但是在地籍库的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例如:如何使地籍库的录取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等。我们应当对其加强管理,以便给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2.2GIS技术在调查土地利用情况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实时性工作,为了明确土地利用情况,我们需要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情况、应用情况及其变化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此阶段,GI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GIS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转换,测定田坎系数,调绘成果转绘以及绘制相关图表,最后对图表信息和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输出关键情报,从而了解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实现调查的目的,为土地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出可靠地决策。
2.3GIS技术在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资源规划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要想做好规划工作,达到规划后的利用目的,必须对土地的所有情况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了解土地管理的所有信息,只有做到全面详细,才有可能不出任何规划错误。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土地管理的客观规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科学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GIS在土地资源规划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用GIS综合分析土地情况后,进一步对土地资源制定大体的规划方案,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研究,建立空间预测模型,从而满足规划管理工作的需求,提供规划方案所需要的数据,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不仅如此,还可以进一步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来输入和分析数据,对规划对象进行GIS专题图叠加分析,进而提供多种规划方案,以便做出科学的规划决策。
2.4GIS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GIS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GIS来构建土地整理专门使用的电子图件,明确并建立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便对这些空间数据进行更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GIS来对原始数据单元进行分析统计,进而绘制相关图表和地图,例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图以及利用潜力分析图等,以便精确地了解土地整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定义地图关键要素,顺利进行图形变换。
2.5GIS技术在土地地价评估中的应用
空间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是土地地价评估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要做好此项工作,离不开GIS技术的辅助和支撑。LPS系统是地价评估中的应用系统,GIS能够把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了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再加上评估模型作用的发挥,最终使得土地地价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把LPS系统和GIS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关系着地价评估工作的成败,是土地地价评估工作的关键要素。通过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对土地地价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而且还能够大大节省用户的评估时间,加快其工作效率。
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GIS技能培养的措施
3.1加大设备投入,满足教学要求
GIS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当前有些院校为了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已经购置了相关设备,并建立了实验室,以供科学研究。但是仍有部分院校仪器缺乏,实验条件不达标,影响了GIS的实验教学,而教学工作直接与学生的GIS技能培养相联系,因此GIS实验教学不到位,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也自然达不到要求。为此,各院校应当加大对GIS软件相关设备的投入,使用科研经费购入实验设备器材,如扫描仪、正版的GIS软件、中地公司国土系列软件等。以前的学生可能只在教室里通过PPT来认识相关的GIS实验设备,从来没有亲自利用仪器进行实验,对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标识也没有切身体会过,通过增置实验设备,建立实验室,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各种GIS设备标识,掌握设备标准参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GIS技能,对知识有更好地运用能力。
3.2完善GIS教学体系,使其系统化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GIS技能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教学任务和重点教学工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掌握GIS技能是学生就业的重大优势,是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而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做好教学工作能够为培养学生的GIS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教学工作,不断完善GIS教学体系,实现GIS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和专业化,为此,我们需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角度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一方面,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并设置合理的理论课时数,夯实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注重基础,例如开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VisualC++程序设计课程、CAD软件课程、制图课程等。同时,实践教学内容也不容忽视,通常来说,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各为24小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后外加一周的实习课程,尽可能早地联系相关企业和机构,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方位地掌握GIS基础知识和技能。
3.3合理设计实验项目,优化其内容
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关系着GIS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结合本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科学设计实验项目,不断调整实验内容,使其符合当前实际领域的要求,避免教学工作与实际现状相脱节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保证。首先,明确GIS实验课程内容。在内容构建时,要着重突出数据收集、整理、加工、图形变换、输出等项目的设计,培养学生这些基础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例如影像地图制作能力等,熟练掌握GIS的各个操作环节。其次,构建以GIS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实践内容。土地资源管理教学一般使用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了培养学生的GIS技能,我们应当结合课程大纲,找到与GIS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尽可能地以GIS技术的运用为核心来设计实验项目,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和GIS技术课程的无缝结合,在项目中充分运用GIS软件和GIS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4提高教师GIS技能,增强师资力量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工作,注重产学研一体化,这就要求无论是在理论教学领域还是在实践教学领域,教师们都要重视对学生GIS知识的巩固和GIS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GIS应用的各个操作环节。对于没有GIS专业背景的教师而言,学校应当鼓励教师进修,不断学习,增强自身GIS专业知识与技能。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大技术培训投入,定期举办讲座,或者借助网上资源平台,使教师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并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因此,教师也应当拥有一定的GIS技能,确保自身就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应用GIS技术。
4结语
为了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GIS技能,我们要首先要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GIS技术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明确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最后还要加大设备投入,不断完善GIS教学体系,合理设计实验项目,调整优化实验内容,注重教师GIS技能的提高,增强师资力量,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GIS技术解决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提高学生的GIS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承武,马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5:66~69.
[2]鲍文东.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07.
[3]王淑晴.“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5,03:99~101.
【关键词】资源环境;城市规划管理;美丽中国;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为了解决矛盾冲突,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教委于1988年特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并以此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引起社会重视。但高校学科体系的开设与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地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这也是我国高校中开设的专业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人才战略、创新意识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教育教学的专门性进行研究探索,找到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精神的最佳方法,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规划专业设置存在问题及不足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如当前有很多高校是将该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在研究院、高校或是企事业单位进行深造或是从事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而对于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集中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检测与保护以及城乡区域规划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相对应的工作领域主要是环保、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交通等关系社会发展的政府机构。
1.专业设置不合理,实践性不明晰
当前,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人才主要是为环境部门培养,房地产开发或是项目管理专业主要是为房地产部门培养人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土部门培养人才,城市规划和建筑专业则主要是为城建部门培养人才。这些专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专门部门培养人才,没有进行交叉人才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有对口的就业方向。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则是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进行了交叉,对学生进行的是多方面的培养而不是专门的培养,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就业方向没有针对性。
2.课程设计不严谨,特色性不明显
尽管有不少学习开始了这一专业,但从所开始改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计来看,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该专业的主要课程是由地理、环境与规划等专业领域的主要课程构成的,课程设计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全而不是专业性,因此课程设计没有突出点;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针对该专业选择合适的实践课程或是创新。此外,专业选修课杂而乱,且比重过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安排不合理,选修课主要集中于5、6两个学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二、优化环境专业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该专业针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低等问题进行了课程优化改革,使得该专业课程设计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涉及面广的优势着重社会民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不仅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的复合人才,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而且关注社会问题,将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
1.优化设计课程体系,提高科学性
根据该学科的特点,对选修课划分了三大类: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乡镇规划、乡土地理学、景观设计、社区规划与管理和居住区规划等课程各2个学分,30学时,这是第一大类城乡规划与管理课程;环境规划管理、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人居环境评价、土地评价与管理和环境生态学构成了第二大类,即环境规划管理,每门课程都是30学时,相应的也是2个学分;最后第三大类则是由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项目评估、生态经济等经济学领域相关课程构成的经济管理科学,每门课程30学时,共2个学分。另外,对选修课的选课,学生在6、7、8三个学期根据已有的专业的知识和自己的特长与未来的就业选择进行课程选择,自主性更大。除了这些课程可供选择外,学生也可以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建立完善专业实践机制,提高实操性
该专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一般有学校实验和社会实习两个方面,任课教师课根据实际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中或是让学生到社会单位中实习。如齐齐哈尔大学于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了调整,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实验课时增加10学时;而对房地产测量学和地籍管理学也增加了实验课时,前者增加12个学时,后者增加了16个学时,但这两门课总的学时保持不变。从课程学时调整中可以看出,该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调整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特别是对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了解和研究剖析,进一步弄清了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了结合国家倡导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重视和完善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重构和优化,进而为培养具有资源环境和城乡管理专业性知识和实战型人才的培养做些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参考文献
[1]郭文炯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 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就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土调查与管理专业的一些特有属性寻求一种更适合该行业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一些传统的培养模式来看,更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针对性。同时,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必要性分析
1.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特点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国土资源需求将持续上升,供需矛盾呈现日益加大的趋势,然国土资源事业的形势依然严峻,这种社会的现实态势必然要求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朝着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校该专业原来开设的是地质、房地产、钻探等几个方向,这几个方向先后都单独开设专业后,于2008年确定“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的培养方向,并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一个新建专业,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
本专业既注重学生对专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IS、AutoCAD、CASS等软件的应用;掌握工程测量技术和数字测图技术;既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之有较宽的就业前景,又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使之有较强的专业就业竞争力。注重理实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已成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2.专业岗位需求分析
本专业是涉及学科较多的边缘交叉专业,就业面非常广。目前已有六届共计592名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约98%的毕业生就业于国土、勘测、测绘、土地规划与咨询、施工等对口单位;2014级43名正在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全部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主要从事土地确权、农村经营权确权、土地整理等工作。数据表明: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国土、测绘、土地咨询、工程建设等部门有较大需求,从事岗位有地籍测绘员、地籍调查员、国土资源数据入库员、国土管理员、用地审批员、土地交易者等。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农村居民宅基地{查、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都需要大量的从事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的外业和内业工作者。这些工作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并要求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现代学徒制”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对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它是情景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课堂上由教师或者企业专家指导示范,并引入一些真实的或者仿真的项目案例,让学生有项目带动、学习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3.目前国土调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最近几年国土行业业务广,人才需求多,涉及的国土规划、整理、确权等项目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专业的知识理论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实训室建设投资大,各类GIS软件价格昂贵,学校专业化的实训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在教学理论中,理论教学量较多,实践操作教学量相对较少,所以存在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现象;其次,青年教师相对一线工作经验欠缺,没有真实或者仿真项目作为上课素材,部分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现代学徒制”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现代学徒制”结合企业专家,企业能手的一些相关经验,并引入这些专家能手来到我们课堂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可行性分析
1.校企合作力度加大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办学思路,依托地勘行业办学背景,引企入校;以学校积聚的资源为优势,以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通过校企相互任职凸显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另一主体地位,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目前系部在国土、测绘及相关企业建立的18校外实训基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我们将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一改以前企业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的管理,加大合作力度,学院还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和权益,制定校企合作双方的管理和运行合作制度,建立工作预防和实时监控的监控制度,保证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校企双方人员互聘、共育人才、共建平台、共同管理、共同担当,以破解“校中厂”如何管的难题,真正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优化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学内容。
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体系和国土资源文化体系作为两条主链。职业能力体系从基本素质能力递进到专项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进一步形成综合拓展能力;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能力的体系从土地的构成基本要素初步认识(如野外性、艰苦性),土地规划行业基本认识(团队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客观求是的工作作风等),形成“敬业、爱业、创业、乐业”的职业文化素养。横向上,职业能力和国土资源文化相互交融;纵向上,彼此连贯,螺旋递进。每一阶段的过程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理论到实践,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不断发展。
(2)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业课教学由企业专家与能手,还有学校老师共同完成。推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以项目引领教学进程,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新建并完善了教学条件,重视实践教学。
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我们必须新建并完善教学条件,重视实践教学。与多家单位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学生可以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在校外参与项目,让他们在真实项目中完成课程综合实训和第六学期的顶岗实训。同时我们可以共享企业的实训条件,如K9,ARCGIS等新的GIS软件。
(4)完善了课程评价与考核要求。
课程评价与考核采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包括:企业评价和学校考核评价两部分。
企业评价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评价、市场调研、毕业生自我评价。
学校考核主体有:教师、学、学生自我;考核标准有:平时成绩、课内实践成绩、理论考试成绩。
3.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积极引进企业的各类专业高级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多专业综合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学生传授企业的工作经验,丰富和补充学校师资力量,促进教学效果与企业所需技能的“零距离”。而实现引进企业的各类专业高级人才的最直接做法就是校企合作。同r利用假期多安排教师下企业,参加实践项目,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岗位需求,及时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更新教学内容,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周伟,袁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78-80.
[2]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科教文汇,2013(10):37-38.
[3]袁春,钱铭杰,周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23-125.
[4]王瑞军.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5(20):172-213.
[5]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双导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77-79.
[6]周雯雯.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3):275-276.
>> 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的探索 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问题研究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探索 基于企业需求的信息管理人才实践能力进阶式培养模式 医院数字化对医学信息管理人才的影响及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 电子商务中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索式教学模式研究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打造无国界管理人才 顶尖企业怎样管理人才 打造跨文化管理人才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初探 浅谈建设专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实现途径 浅析设计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与需求 浅谈零售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思路 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培养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基本模式 对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 信息时代提高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
[5]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 i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BSIS Overview[EB/OL].[2012-08-03]..
[6]School of Information in Syracus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Programs[EB/OL].[2012-08-03].http://ischool.syr.edu/academics/undergraduate/index.aspx.
[7]Informati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Degree Requirements[EB/OL]. [2012-08-03].http://ischool.washington.edu/informatics/courses.aspx.
[8]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Course descriptions[EB/OL].[2012-08-03]. http://ischool.pitt.edu/bsis/course-of-study/course-descriptions.php.
[9]College of Information i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BS Degre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EB/OL]. [2012-08-03].http://ci.fsu.edu/undergraduate/it.asp.
[10]符绍宏.北美图书情报教育发展新动向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0,(19): 69-73.
[11]初景利.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发展与新特点[J].图书馆论坛,2007,(12): 211-215.
【关键词】土地经济学;多媒体;能力培养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涉及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掌握土地经济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土地经济学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土地利用、土地财产和土地资产流转等问题。目前《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一些弊端:因“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研究”间存在脱节,致使学生对新理论理解困难、对新技术掌握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毕业后难以直接从事相关工作。为了改变现有状况,使《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笔者尝试在课堂中让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大大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一、广州大学学生对课堂上学生演示多媒体的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态度,笔者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收集数据,对广州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选修土地经济学课程的160名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大四的学生是上一年度《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没有要求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教学,大三的学生是本年度要求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教学。学生对自己演示多媒体的教学做出的选择是:大四的学生愿意和非常愿意的达到75%,大三的学生则达到95%,他们认为演示多媒体可以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协同合作“畅”起来;大四其余的25%的学生不太认可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演示多媒体需要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当时的课程作业较多,疲于应付,效果不好;大三其余的5%的学生不太认可的原因除了占用较多的时间外,还认为占用课堂的时间较多,要求课间或课余时间开展。学生对自己演示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做出的选择是:大四的学生有80%的学生认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锻炼,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目标,大三的学生则达到90%;大四其余的20%的学生认为演示多媒体对自己的帮助有限,大三的学生则为10%。综上,在《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学生演示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多想、多练、多说得到了学生的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二、学生演示多媒体的前提条件
(一)大胆创新的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演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换角色,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双向交流关系。通过学生演示多媒体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取,更在于参与实践和理解知识获取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分工协作的意识。通过教学双方信息交流、双向互动,大脑充分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让演示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教师如果加以鼓励支持,则更加可以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多元发展,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有较好的帮助。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合理
土地经济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本着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念,设置课程内容。首先,在掌握土地的概念、特性、功能、分类以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技术的基础上,可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分区利用、集约利用、规模利用、可持续利用和规划利用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将课程体系从土地利用和土地分配问题扩展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根据各课程内容明确学生演示多媒体的主题。其次,按照土地财产制度理论研究进展,增加土地财产制度、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国内外土地管理体制等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通过范例教学等鲜明活泼的教学形式进行多媒体演示。第三,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发展,注重对土地资产流转理论的应用,增加土地市场、土地供给与需求、地租地价理论、土地金融、土地税收等课程内容,将传统的马克思土地制度理论与西方制度经济理论加以融合发展。最后,土地经济学课程还是一门政策性强的课程,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设置课程内容,引领学生及时关注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问题。
(三)协同合作的学生组合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以一节课45分钟为例,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时间一般控制在8-15分钟以内,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要把一个指定的课程内容讲完,需要一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精心设计和协同合作。一般可以要求学生自由组合3-8人一小组,推荐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召集大家和分工协调;小组成员可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偏好,承担课程主题内容的构思、资料素材收集与数据处理、powerpoint的制作、演示环节的演讲发言及回答提问等多个工作内容,定期开展组员的交流和讨论,获得正确的共识。
三、学生演示多媒体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前提条件。在《土地经济学》课程相关的理论或案例教学时,只有调动学生愿意思考、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理解整个研究的过程,而不是仅传递研究结果,才能形成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主题思想,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时政热点引入”、“趣味性引入”等,激发学生对土地经济学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 如可通过展示专题地图,引领学生使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图,激发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多媒体的制作能力
首先,需要掌握大量收集多媒体制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可从课本、相关书籍、报刊、Internet网和相关科研成果中获取大量的制作素材,使该课件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如在讲解土地分区利用时,可对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后,将国内相关的科研成果图进行扫描和矢量化,在课件中展示不同分区的组合、功能、结构、联系,使学生感觉到学到的抽象理论也有实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其次,需要掌握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如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时,我们通常需要从网站或统计年鉴获取到统计数据,通过计算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地均二三产业产值等指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和发展趋势,以文字、表格和柱状图、折线图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学生不仅能掌握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而且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第三,熟练掌握powerpoint制作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在编辑文字性内容时,一般一个页面控制在9行字以内,字体大小控制在24号左右,注意加粗,不要重影;在排版文字时,注意设置多级标题的出现,便于定位讲解内容的具置;掌握书签和链接功能,将课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适当使用色彩、动画和特显效果,合理区分内容的重要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制作多媒体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搜集资料、统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口头表达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个人观点的欲望,都愿意被表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鼓励表扬的策略来激发学生大胆发言,学会看图说话,学会演讲和展示powerpoint,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学生通过案例或制定学习知识点,模拟体会实际场景,引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学生演讲展示多媒体时,教师是信息的接受者、通过对学生演示多媒体的观察和对比分析,鼓励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积极发言。整个学生演示多媒体的教学环节是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来体验教学活动,在教学情景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共同协作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把即将要讲的课程内容和选取的案例布置给学生小组,让小组长组织组员预习理论并分工协作:一部分学生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组织案例的分析讨论,形成一定的分析结论;一部分学生对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一部分学生开始制作powerpoint;一部分学生准备演讲稿和设想可能的问题及其答复;最后大家组织一定的时间进行演练和磨合,最终走上讲台进行演示。整个过程,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某些环节,并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完成演示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之间的共同协作能力不断提高。
(五)自我学习的能力
《土地经济学》课程应以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科学构建和优化实践教育体系。通过学生演示多媒体这个教学环节,建立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自我学习能力,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余学习中,通过实践多媒体的制作和练习,学生能自由发挥、创造性的学习。教师通过布置任务及时掌握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掌握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点与重点,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
四、结语
将学生演示多媒体应用到《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增加学生课余实践练习等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锻炼多媒体制作、学会口头表达、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和加强自我学习的能力;师生互动交流轻松灵活,教学效果生动形象,便于知识点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
[2] 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8(1):110-113.
[3] 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 韩申山,赵敏宁.讨论式教学法在《土地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咸阳师范学院,2011,24:56-58.
[5] 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0(2): 77-80.
[6] 何玲,贾启建.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3(2): 197-199.
[7] 刘洪彬,董秀茹,王秋兵.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2(10):52-54.
[8] 汪应宏,连达军.“土地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煤炭高等教育,2002(3):114-116.
[关键词]不动产估价课程 全过程 案例教学 实践
不动产估价课程是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它以不动产估价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不动产价格形成和运动的客观规律,并将不动产商品的客观价格或价值通过科学的评估活动表现出来。目前,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动产估价经济活动的评估对象已由单一变得复杂,实际运用的估价方法更趋成熟,具体操作技术和手段将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鉴于此,适应实践发展需求这一基本目标,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不动产估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进行改革与创新,改革与创新的行之有效措施就是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不动产估价课程全过程案例教学,是将不动产估价案例教学的思想、观点、方法、手段,综合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使之联结为一个有机而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系。
一、明确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基本目标和原则
(一) 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基本目标
在确定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基本目标时,我们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学生业务培养的基本方向,兼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中的主干作用。并且立足于学以致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根本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理论基础扎实且实际操作技术熟练的专业不动产评估人才。
(二)不动产估价课程建设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目前传统的不动产估价课程结构安排和内容体系已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如在讲解有关不动产价值与价格的基本理论时,偏重于对价值价格概念和特征的一般
描述,而忽视了对不动产价值价格本质及其客观形成规律的分析、研究,对于一些具体的估价方法的学习不能与实践案例分析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互相脱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理论联系实践,随时根据实际发展变化进行课程内容的充实和调整,突出课程内容改革的科学性、合理性。
2.综合性。不动产估价课程涉及不动产基础知识,不动产投资项目评估理论知识,不动产法律与法规知识,与不动产估价相关的税务、会计、金融、规划、建筑、建材、装饰等专业知识。涵盖管理、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领域, 它以这些相关学科的内容为基础, 要求学生必须有宽厚的基础知识, 并认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才能掌握这门课程。
3.实用性。只要存在不动产市场经济活动及其商品价格,就离不开不动产估价业务,因此,不动产估价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我国城乡不动产经济活动的实际,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防止夸夸其谈且脱离现实需要的纯理性化和抽象化改革思路。及时采用先进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方法,提高教学整体水平,课程考核评价要真正反映出学生实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动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的真正实施,实现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
4.专业化教育
目前全国有土地估价师21万多人,执业土地估价机构1700 余家,其中具备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土地估价业务能力的估价机构约200家。土地估价及相关的中介机构已经成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平均占毕业生的10%~15%。中介机构对毕业生的要求是看是否具备估价知识和评估技术操作能力,作为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技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专业化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目前国家已实施不动产估价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并且颁布了《城镇土地估价规范》(GB/T18508—200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01)、《房地产估价规范》(GB/T50291—1999) 等行业规范,成立了相应行业协会,同时开展了行业继续教育。所以,在不动产估价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的要求下,结合社会需求,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专业化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层次。
二、不动产估价课程全过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课前案例准备
课前不动产估价案例准备是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的基础工作和首要环节。不动产估价案例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多方面的,通过教师日常认真搜集和精心积累,从查阅政府有关部门的资料、查阅报刊、从不动产开发商和商那里获取、参加各类不动产交易展示会、向交易当事人及机构调查、估价师同行之间互供等各种信息渠道而获得,尤其是教师本人所承担或参加的不动产估价项目和研究课题,可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将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加以归纳分析、整理而成,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二)课堂案例分析
不动产估价课堂案例分析绝不等于课堂举例教学,课堂举例教学仅是引用实例对教学中某一观点、某一概念的引证,而不动产估价课堂案例分析则是根据不动产估价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有关估价对象不动产的基本条件,引导学生分析影响该不动产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程度分别有多大,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并选择适用的估价方法进行操作计算,接着教师再将学生的价格评估结果加以对比,通过开展相互辩论,共同寻找导致估价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得出合理的处理意见,最后由教师对该不动产估价案例作一科学总结。一个好的案例分析应具有如下特点:(1)典型性。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思想、理论、原理、方法、观点,将搜集编写而成的典型案例按章节内容“对号入座”,加以“储备”,在教学中需要时可提取使用。(2)真实性。案例资料要真实可靠,情节合理、内容充实、引用数据也要科学准确,案例分析的依据要符合于一般情理和规律要求。(3)启发性。案例分析既要作出肯定的结论,也要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4)趣味性。课堂案例教学,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导、启迪,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独立思考,阐述其独特见解,引发学生对某些问题深入探讨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
(三)课外案例作业
一般在一个单元结束后,可根据单元的重点和要求,及时布置案例作业。案例作业中,一般包含以下内容:(1)案例作业目的。说明本次案例作业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使学生明确作业标准。(2)案情描述。详尽交待估价对象的整体全貌,将教学程序设计为“问题理论方法应用”的过程,列出相关的数据资料,按实际状况原原本本、具体地描述出来,供学生分析参考。(3)作业要求。提出有关问题说明案例作业的完成形式及具体要求。
(四)组织案例研讨
教师在评阅学生所写书面案例作业后,确定研讨的主题,提出若干思考问题,在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后,召开研讨会。研讨会可以完全放开,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组织,发言者围绕主题可评可议、各抒己见,到会者根据发言可问可辩、展开讨论。教师在研讨中不宜过多干预,但在必要时可作启发性的诱导和提示,使讨论更集中、更热烈。研讨会结束时由会议主持者作小结,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讲评,指出成功和不足之处,以利于提高研讨效果。
(五)进行案例考核
案例考核是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在卷面中,并占有较大比重。这种“活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消化程度,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程度。实际上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考查,更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
(六)布置案例编写
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之前,向学生布置自编案例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假期生产实习,深入到不动产评估机构、参加不动产估价实务操作,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独立完成估价报告,撰写案例材料,并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完成不动产估价报告和自编案例,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捕捉、加工、分析、整理信息的基本功,不断提高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归纳、分析、整理、撰写资料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又为今后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的效果评价
(一)转变了固有的教学格局
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格局。无论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课内研讨、考试考核等各个环节,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得到综合锻炼提高的机会,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
(二)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摆脱不了“课堂黑板笔记试卷”这一循环模式。使学生陷入了“课堂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场忆笔记、考后丢笔记”的漩涡,所学知识和技能仅限于书本和笔记,一旦走上工作岗位,离开了这根“拐杖”,便感到寸步难行。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客观的内在动力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必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把能力培养始终放在教学过程的核心地位。
(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无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坦途。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辅导与自学结合,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更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真实本领,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思路,让每个学生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施展的空间。
(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当了“编导”的角色,实施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努力程度。教师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使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不断完善创新,平时必须认真搜集和积累案例素材,编写案例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循善诱、灵活组织,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注重课程的配套性建设,研究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可见,推行全过程案例教学对教师则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深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四、完善全过程案例教学的措施
1.编撰比较系统、成熟的不动产估价案例库,供教师使用,学生参考,这也是开展全过程案例教学的一本基础性辅助教材,使案例教学活动更加规范。
2.选定试验班级率先推行全过程案例教学,待取得一定经验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完善。使全过程案例教学逐步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模式。
3.鼓励和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结合科研课题,深入评估机构调查,了解和掌握估价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动态,及时编写新的案例材料。也可发动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自编案例,将评选出的优秀案例汇编入《案例库》,使《案例库》的内容更加全面、丰富、生动。
4.制作与《案例库》相匹配的光盘,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案例教学,使案例分析更为直观、形象。
5.主动与评估机构挂钩,协助评估机构做好各项评估工作,建立相对固定的观察试验点,进行跟踪调查,掌握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张笑寒.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2,(7):76-78
[2]张大良,吕浩雪.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3,(9):62-71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改革;环境评价;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42-04
一、引言
在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倡导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不仅是农业科学的基础组成,还与环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本专业培养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受到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肥力、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整治与效益分析、农产品品质检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与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可获得基本的数理化理论知识,掌握农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土壤改良、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现代仪器分析、植物营养的研究方法、科学施肥、农业再生资源利用、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等。当今新兴农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污染物的排放,都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背景下,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跨领域综合性技术人才,应对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的问题,解决生产实践遇到的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评价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选修课程。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主要介绍评价标准、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掌握各类环境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了解环境评价的性质、目的和方法,初步掌握和开展各类环境评价的基本技能。因此,本文结合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现有的本科培养模式,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环境评价》课程为例,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二、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内容单一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管理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土壤改良、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但现有的培养内容及课程设置主要还是注重对植物营养和土壤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其相关课程占专业核心课总学分的100%,对于资源管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课程的知识涉及较少,资源管理利用相关课程只开设了土壤调查与制图一门,占专业选修课总学分的7%,环境类相关课程占专业选修课总学分的32%。学生缺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关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对专业相关的农业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等课程的开设更是较少,然而管理的思想又是本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
2.缺少专业认识相关介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主要是由任课老师和相关教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进行设置,学生对于课程及专业认识较为浅薄,不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及各门课程的相关性,只是机械化被动地接收老师所介绍的内容,对在同一学年特别是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致使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互相之间没有很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实践动手能力弱。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不仅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而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也有27.5学分,但由于受到实践场所、实践经费和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却不尽人意,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只知道“为什么”,而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也因缺少实践而不巩固。
4.忽视学生个性培养。核心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保证,而选修课的开设,是学生个性和情趣培养的重要手段。目前的选修课实际是必修选修课,学生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开设的选修课程。一方面,所开设的课程有限,学生必须全部选修,失去“选修”含义;另一方面,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不能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课程。
另外,高考录取学生,只是通过单一的分数进行录取,进入大学后对于学生个人在智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别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对应用工作感兴趣,愿意服务社会,有的学生更喜欢进行学术研究。喜欢学术研究,有进一步深造打算的学生会更努力地学习,而喜欢社会工作的学生却没有实践能力评定机制,成绩也不理想。在现有的培养机制下,缺乏适应“学术型”学生和“实践应用型”学生差异性的培养。学校是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场所,应该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究推行“学术型”和“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改革,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分配,开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能独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完善自己,发展自我。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部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隶属于环境生态类[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多学科结合的学科,涉及到土壤、水分、气候、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2]。对于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改革应该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革[2]。首先我们不应该只是仅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通过课程的教育让学生获得基本社会适应能力和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其次,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一门实用型和技术型相结合的具有综合性和基本性的专业学科,作为农林类高校,我们不仅要为农林发展提供专业型人才,还要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环境评价为例的教学改革措施
本文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以环境评价课程为案例,该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了本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强调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培养了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污染源调查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能力,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编写技能,及环境背景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对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63位学生进行了改革效果问卷调查(问卷发放63份,有效问卷60份),表1显示,16.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4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专业学习重要,只有15%和0.3%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在对环境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中,其不满意率仅为1.7%,超过90.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或比较满意。因此,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效果的探析,可以为探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教学。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要养成基本的学科素养,提高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明确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老师不再作为课堂的主角,满堂灌输知识,而是积极配合学生去探索知识,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客观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在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课堂互动性的总体满意度较高,18.3%的学生对课程互动性非常满意,43.3%的学生感到满意,而有6.7%和3.4%的学生对其互动性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与此同时,在对学生关于课堂内容理解的调查,只有8.3%的学生能够完全的理解,大部分理解的比例为38.3%,基本能理解的43.3%,少部分理解和不理解的占到10.1%。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特别是那些对课堂互动性不满意以及对课堂知识没有全部或大部分理解的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帮助他们融入教学课堂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对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了解,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在被访的学生中,13.3%的同学能经常地从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75.0%的学生能在偶尔或个别时候在课堂上受到启发,11.7%的学生基本没有从教学过程中受到启发。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将相关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经验,特别是中西方在该学科有价值的理论,让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清晰辨别,思考问题,为今后继续研究或社会实践提供多元思想保证和机会。同时,练习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提高理论知识实践运用能力,针对环境评价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学生们普遍认为做习题练习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如图1所示,只有5%的学生认为通过做习题是较合理的;实物模拟(25.0%)、案例分析(33.3%)以及调研(24.2%)等综合实践能力强的练习类型更是受到学生的偏爱。因此,要针对不同学科的背景和特点,综合考虑分析适宜的作业类型,选择更能锻炼学生能力的作业。
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3]。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内、外在联系,以学生为基本点,以自我需求为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平台的实习机会,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现有相关资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受访学生的了解,95.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的课程实习(区域环境主要污染物调查)持肯定态度,其中,10%的同学非常满意,58.3%的同学满意,26.7%同学感觉还可以,仅有5.0%的学生对实习效果不满意。如图3,然而在对学生关于环境评价课程哪方面还需要改进的调查中,有52.0%的学生认为,其实习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很大一方面需要加强实习实践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会。
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相结合,不断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集中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和朴质肯干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实验操作与资源调查规划是其基本的专业技能,进行课程的改革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为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的课堂讲解首先是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逻辑结构,其次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对这个逻辑结构进行不断地知识和概念的补充,从易到难,渐进地教学,并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调查中,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进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图3示),43.0%的学生认为其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除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教授占20.0%,学生还希望通过学生讨论(22.0%)、网络教学(15.0%)、学生专题报告(16.0%)、案例教学(25.0%)、其他的方式(2.0%)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从多角度获取知识。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探究多种方式联合教学,可以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学生依据自己学习习惯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因此,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和程度差异。
4.考核机制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应以是否记得为考核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对课堂上学习过程的考核不太重视,期末考试考核占有较大比例,这样的考核会让学生只注重期末临时的复习,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失去学习的意义。如图4,学生对于环境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各持不同意见:闭卷考试(14.3%),开卷考试(23.3%),提交论文(10.0%),案例分析(11.0%),平时成绩结合考勤(17.0%),综合考核(21.4%)等都是学生普遍接受的考核方式。因此,在立足于学生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期末考试可作为其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将考核形式由书面考核转变为书面文字表达与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为标准,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考察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总结所学知识,达到综合考察学生的目的。
四、结言
2l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的高层次教育,受到的影响更明显、更突出,呈现出国际化、现代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征,这就是知识经济推动下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4]。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如何能在普及大众化教学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具有农林类高校特色,适合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生多学科意识的教育模式。因此,以上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不仅从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进行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作为指导者,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改革,可以在现有环境评价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在个性培养上的差异,推进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改革的习进程。如何多方面地考虑学生因素,使得改革更具难度和主观性。我们无法探索符合所有学生的培养模式,只有符合绝大多数学生需要,保证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同时也要创造让优秀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推进“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不仅对所有学生要加强基础教育,拓宽其知识,还要依据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弹性计划,因人施教,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5]。只有有了体制的保障,师资的支持,才能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慢慢地进行熏陶和转变,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0-191.
[2]李旭霖,崔德杰,史衍玺,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农业教育,2008,卷(10):56-58.
[3]伍钧,吴晓斌,邓仕槐,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增刊):35-38.
[4]张文修.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6-7.
[5]王救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40-41,44.
附件1:
《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改革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
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评价》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间和睦融洽的关系,提高同学们实际学习应用能力,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术氛围,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您的意见对我们十分重要,希望您认真填写,忠心感谢您对教学工作的配合!
您的性别:
男?摇女
1.您认为《环境评价》课程在整个专业学习中:
A 重要?摇?摇B 比较重要 C一般 D 不太重要 E 没有用处
2.您对《环境评价》教学的质量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不满意
3.您对《环境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不满意
4.您是否能够理解《环境评价》课堂教学的内容:
A 完全理解 B 大部分理解?摇?摇 C 基本理解 D 少部分理解 E 都不理解
5.您在《环境评价》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受到启发:
A 经常 B 有时 C 偶尔 D 很少 E 没有
6.您认为《环境评价》课的作业布置是否合理:
A 合理 B 比较合理 C 一般 D 不太合理 E 不合理
7.您喜欢的《环境评价》课的作业类型应当是:(多选)
A 实务模拟 B 案例分析 C 做习题 D 写论文 E 调研 F 其他
8.您对《环境评价》课的考试方式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不满意
9.您认为《环境评价》课的考试方式应该是:
A 闭卷考试 B 开卷考试 C 提交论文 D 案例分析 E 平时成绩结合考勤情况 F 综合考核 G 其他
10.您认为《环境评价》课教学的实习的效果如何:
A 很好 B 比较好 C 一般 D 比较差 E 很差
11.您认为《环境评价》课教学的方式包括:(多选)
A 教师讲授 B 学生讨论 C 网络教学 D 学生专题报告 E 案例教学 F 其他
12.您觉得本课程在哪方面还需要提高或改进
A 教师水平 B 教学态度 C 教学方法 D 实习条件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分层分类方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近几年高等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起点显著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已从最初的扫盲阶段发展到培养学生信息运用能力阶段。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已成为现阶段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1],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 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路均是先注重知识的讲授,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培养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层次上,从而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运用能力[2]。
2) 学生水平存在差异性。
由于不同地域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新生入学时,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3],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
3) 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性。
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其差异确定具体的教学资源开发策略,使课程选择有针对性,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4]。
4) 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知识的考核只注重理论,而不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即理论和实践不能统一,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农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深入,农科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切实了解非计算机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课题组于2008、2009两年针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调研[5],调研结果表明了各专业师生对各类计算机知识的大体需求情况。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从各专业的调查结果来看,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院各专业有86%以上的师生关注农林数字化相关知识,管理类学科90%以上师生认为数据库及相关知识很重要,动物科(医)学类专业有80%以上师生表示有必要学习多媒体相关知识,生命科学类各专业75%以上的师生认为生物数据统计分析很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课题组可以根据专业按需分类,针对专业的需求开设相应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促进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3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分类培养方案
以专业需求为导向,计算机系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单位,必须充分把握各专业的课程需求。在充分考虑农科院校专业设置特点的基础上,课题组进行了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依据我校具体情况,专业划分如下:大农学类、生命科学类、农林经济管理类、动物科(医)学类、土地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类、农业工程类。各类专业按照3个层次展开教学工作。
第1层次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授课,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基本认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第2层次教学是在第1层次基础上对专业进行一次划分,以程序设计基础为主,如理科类专业为VB,文科类专业为VF,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3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依据各专业需求开设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领域知识紧密结合。
如对大农业类开设农业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基础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计算机基础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结构图
同时,在明确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1+X+Y”方案配置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课程。其中“1”为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全校公共基础课,为第1层次服务;“X”为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VF等),各专业根据自身领域需求进行选择,完成第2层次教学内容;“Y”是根据不同专业设置面向专业应用特点的选修课程,如农业信息技术、“3S”技术等,选修课程涵盖范围广泛,配合完成第3层次教学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农科院校各分类学科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课程培养计划,如表2所示。
依据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农林分委员会的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该计划由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负责实施,全校实施学管理,以学科类为单位,制定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学资源。第1层次在第1学期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第2层次在第2学期依据文理专业分类授课;第3层次在第3学期依据专业需要开设相应课程。表2列举了大农学类专业第3层次开设课程情况。
该计划已在我校实施两轮,并在师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师生们普遍认为,该计划针对性强,与专业结合紧密,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
4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提高农科院校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无论在理念还是方法上均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本文在对我校各专业所需计算机
基础知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给出了分层分类教学的培养方案,实现了与专业领域相契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为提高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搭建了平台,为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柴水英,黄小莹.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改革探索[J]. 福建电脑,2008(3):203-204.
[2] 熊聪聪,宁爱军,王燕,等. 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9(13):60-62.
[3] 张晶. 高校计算机技术分级教学探讨[J]. 现代计算机,2007(11):50-51.
[4] 朱嘉贤,李坚. 分层分类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8(9):129-130.
[5] 苏中滨,孙红敏,赵洁. 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9-61.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l of Computer Basi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LI Xiao-ming, SUN Hong-min, ZHAO Jie
(Engineering Institut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1 课程指导思想正确,定位准确,为课程建设指明方向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的核心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考研课程。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始终把系统学习管理理论作为重点,同时注重对当代最新管理理论以及工程、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的学习与研究,体现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本课程目前主要为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7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每年约500名学生开设,是指定考研课程;兼顾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和专科生培养;也可以为其它学院工科类专业学生培养服务。课程受众面广,知识体系既分层次,又保证完整适用。
本课程应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管理学院学生大体有三个层次:一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二是本科生,三是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专科生。我们根据新时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明确不同的培养对象、不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别制定适应上述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教学中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我们力争在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突破:
①形成“1+1、2+2”的立体教学体系。“1+1”是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辅导、交流相结合,“2+2”是指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法、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②充分利用我校精品课程网络的强大功能,设置《管理学原理》课程知识讲解、网上论坛、教材参考、案例分析与讨论等多项功能,向学生提供本课程教学大纲、讲义、课件、教学案例资料、复习思考题、参考资料等。
2 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是关键
课程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学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在课程队伍建设中,注重知识、年龄、职称、学缘、科研能力等结构科学合理。
2.1 教学队伍结构科学合理,整体素质较高。
课程组成员结构合理。其中,职称结构:教授2人,占20%,副教授3人,占30%,讲师3人,占30%,助教1人,占10%,实验员1人,占10%;年龄结构:40岁以上的有4人,占40%,30~40岁的有3人,占30%,20~30岁的有3人,占30%;学历结构,博士2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7人,学士1人;另外,课程组成员中有青年骨干教师2人;在学生历次评教中,课程主讲教师均为优秀。
2.2 课程组成员教学与科研能力强。
课程组成员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3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4项;6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励;课程组中有2名主讲教师获得青年骨干教师称号;3名教师指导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论文比赛中获省级奖励;1名教师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励。
3 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是重点
3.1 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全面、合理,适合理工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管理学原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工程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每次经济形态的飞跃都为管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管理学原理》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包括各流派管理理论的起源、理论要点,详细阐述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等职能外,在管理思想上、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结合企业管理、工程管理的具体实践经验,不断总结与提高,这门课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二级学科的核心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练运用的企业管理与工程管理实践当中,得到管理能力的系统训练。结合当代管理学的发展和创新,注意与后续管理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承包、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衔接,为其他管理平台课程及方向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管理的基本理论,对管理学原理要点及历史演化做总体描述,围绕管理各理论和管理的基本职能进行讲解,介绍管理的基本方法;二是结合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讲述管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三是讲述当代管理学的发展和创新,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相结合,重点介绍其实践运用。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安排,突出该门课程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这些均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3.2 完善教学条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①继续进行教材建设。近几年,我们精心进行教材组织,教材组织上注意参考过内外著名的管理学教材,如国内复旦大学周三多等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山东大学徐向艺主编的《管理学》(2005.6),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斯蒂芬?罗宾斯的《管理学》英文原版教材(国工专业使用)和中译版,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架构,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管理运作过程及理论方法,为更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过程的系统性,对管理活动的一般操作过程及相应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作了详细的讲解,从而让学习者在树立系统管理观念的基础上对管理操作过程及理论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另外,课程组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为进行案例教学,我们组织编写了《企业管理实务》(化工出版社,2004.9 ),作为本课程教学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们和计划进行《管理学原理案例精选》教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主要突出面向工程应用的特点。
②注重模拟学习。学院计算中心配有正版SUNTOM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模拟学习中提高学生实际管理能力
③加强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社会实践、企业工地实习等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方法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管理学院已与青岛海尔工业园、中建八局、青岛海信工业园、北船重工、中储物流、宝井物流、青岛建设集团、南通三建、莱西建筑总公司、澳柯玛工业园等企业联合建成固定实际基地,既能满足学生专业实习需要,也为学生观察学习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④充分发挥课程设计的作用(主要是对本科生层次)。本课程安排有一周的管理学论文的时间,主讲教师精心设计论文题目,引导学生就社会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管理创新、工程管理等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加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二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保证
4.1 教学方法。
教学以建立“1+1、2+2”的立体教学体系为教学指导原则,“1+1”是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辅导交流相结合,“2+2”是指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法、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逐步改变了过去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管理软件模拟教学和实习教学等方法,注意启发式、互动式。
①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经常提问,让同学在管理背景下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
②案例教学与分组讨论,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③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管理学案例、著作、代表人物浩若繁星,通过“我为人人读书,人人读书为我”的读书交流活动,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充知识面。
4.2 教学手段。
目前,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课程精品网站自由下载课件,便于课外学习。相关课程文件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内容、案例资料、管理学论文题目等内容已全部上网。试题库已初步建成。
5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核
传统考试考核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考查的缺陷,并且不易克服。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课程考核的改革应从以下环节入手:
①提倡过程考核,变理论考核为理论和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提倡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注意记录积累学生平时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评成绩之中;
②在考核内容上注意知识的涵盖面,考试内容既有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有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③精心设计题型,加大客观题的比重,精心设计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综合案例分析题等题型,这些题型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内容,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管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④建设试题库,提倡教考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