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司整改报告

公司整改报告

时间:2023-01-17 01:0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整改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司整改报告

第1篇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四)拓展专业化服务新领域,实现企业化管理

具体对策:

1.结合公建物业管理,对公建房屋的供电设备设施及维修维护等业务,实行专业化管理和有偿服务。

2.结合集团公司改革研讨会的设想,在专业公司构思方面,应考虑电力公司专业化服务的作用,将服务延伸到码头前沿的专业化服务。

3.在立足港区的基础上,向社会市场拓展,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真正实现自负盈亏。

(五)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为基层服务的办事效率。

具体对策:

1.公司领导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好“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为基层和员工切实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

2.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管理权限和工作系统,经常深入基层,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工作的沟通、协调,搞好指导和服务,实现“小机关大服务”。

(六)加大绩效考核的管理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具体对策: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重新修订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绩效考核范围由部门延伸到每名员工,并与分配责任制挂钩;适当拉开绩效分配的差距,向责任大、苦、脏、累、险岗位倾斜。

(七)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实现党委工作规范创新。

具体对策:确立“管理规范、活动规范、制度规范、阵地规范、资料规范”五规范措施,不断推进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1.围绕公司党委工作目标,规范党建工作管理。

规范党员管理,建立党员动态管理体系,制订《党员目标管理办法》,年初,每名党员与支部书记签订《党员目标责任书》,将**评议党员制度与党员目标管理有机结合,各支部对党员实施动态管理,规范党员的考核管理。规范党务公开,深化党务公开工作,在各党支部全面推开,制订了《党支部党务公开实施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栏,规范公开内容,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2.围绕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规范支部活动。

制订《党支部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各支部书记与公司党委书记签订《党支部目标责任书》,并严格落实以“五好支部”为内容的党支部责任目标管理。制订《党支部工作规则》,规范党内决策程序。坚持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结合国家、天津市及集团公司发展新形势,适组织党员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廉洁从业和思想道德教育,抓好党纪国法、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新知识的学习。开展党员调查研究活动,开阔党员视野,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做到党建工作有人定期研究,工作典型有人定期培养和发掘、工作经验有人定期总结、工作成效有人定期宣传。

3.围绕党建工作发展战略,规范工作制度。

结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公司党建工作管理制度重新进行完善,修订,并认真落实党群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党支部书记季度例会制度、党建工作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党建工作调查研究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永保先进性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劳务员工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组织发展程序和党内激励机制等。

4.围绕实际情况,规范活动阵地。

规范党员活动室、党务公开栏配置,制作“基层党支部党员示范岗”标识牌,公开党员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等,全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树立党建工作新形象。

5.围绕基础管理,规范工作资料管理。

规范党建工作资料管理,做好资料的保管和利用。

四、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确保第三阶段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目的,特别是第二阶段的调查研究、查找问题工作,取得了实际效果,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的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精神凝聚了,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第三阶段是大讨论活动最为关键的阶段,整个活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是看这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成效。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和员工将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整改提高阶段的重要性,克服整改过程中的困难和阻力,一抓到底,决不放松;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第二阶段查准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明确整改方向,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抓好整改工作,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

根据集团公司确定的工作重点,公司制定了《公司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查摆问题阶段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开展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摆问题阶段继续深入学习的通知》,根据公司员工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不同,分别确定相关人员的落实措施和工作要求,并及时召开了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认真总结大讨论活动第一阶段经验,并组织布署第二阶段活动任务.要求做到“三抓好、三确保”:一是抓好学习培训,确保学习效果;二是抓好调查研究,确保查摆问题不走过场;三是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落实,搞好自查,广泛查摆。

大讨论活动进入查摆问题阶段以来,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把查摆问题的过程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刻自查,使“大讨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1.确立重点,深入开展查摆。

按照公司“大讨论”活动第二阶段工作要求,确立了四个方面的查摆重点:一是思想观念方面,重点查找在树立忧患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工作标准方面,重点查找落实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三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方面,重点查找领导方法、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四是目标考核体系方面,重点查找分析公司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采取有效形式,广泛征求意见。

一是人人进行深刻自查。党员干部和员工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能和工作职责,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结合天津港和公司20*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总体工作部署以及公司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真查找自己在思想观念、领导水平、管理方法、工作作风、实施措施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进行深刻分析,查明原因;同时,针对公司在体制机制、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创新发展等方面对公司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是公司各党支部、各部门召开**生活会和专题会议,通过自己找、领导点、互相帮等形式,进行广泛讨论、查找本部门和个人存在的问题,并认真交流研究存在问题的根源。

3.贯彻三位一体,坚持边学边查边改。

在查摆问题过程中,坚持边学习、边查找问题、边进行整改的“三位一体”模式,对查找出的问题,能立即解决或容易解决的,立即加以解决。如个别变电站(所)工作设施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问题,公司立即加以解决。到目前,边查边改解决问题达20余条;对于一时难以解决或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问题,制定出解决方案并给予答复;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4.认真组织梳理,查出突出问题。

一是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党支部书记密切联系本单位党员干部员工的工作实际,将本部门和本支部的个人查找出的差距和不足进行汇总梳理,整理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深挖根源,形成本部门和本支部的查摆问题分析报告

二是公司主管部门将各党支部、各部门查摆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后,提交公司党委研究确定公司目前存在需要整改的差距和不足。

三、公司查摆出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对策

(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深化企业化管理进程。

具体对策: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加快由生产服务型向生产经营型体制转变,坚持“以港口供电运行为主导,以港口电力工程建设为补充,以拓展专业化经营服务新领域为发展”的经营思路,使公司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之路。

(二)以港口供电运行为主导,实现“统一管理,专业化服务”的新格局。

具体对策:

1.全面实现供电系统的区域化管理。将港区供电系统分为北疆港区、南疆港区、北大港池港区和东疆保税港区四大供电运行管理区域,全面实现供电系统的区域化管理,发挥区域管理优势,使港区电网管理结构更加清晰,电网变化情况便于及时掌握,处理应急事件更及时快捷,区域管理责任更明确,安全、优质、可靠供电保障程度更高。

2.实现由直接管理向有偿代维管理转变。积极争取集团公司的政策支持,将港区内所有变电站、箱变和电力设备设施实行统一管理、专业化有偿代维服务,实现集约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新模式。

(三)加强电建工程管理,实现“建、管、养、修”新模式

具体对策:

第2篇

【关键词】 审计整改 审计意见 风险 长效工作机制

1 引言

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是能长期保证组织有关审计整改的系列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阳泉供电公司以防范经营风险为导向,研究创建了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审计整改管理体系,解决了公司审计整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升了审计意见下达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推动了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规避了经营风险,推动了公司内部审计的科学发展。

2 创建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的背景

2.1 “审计意见落实难”影响公司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审计意见,是指审计部门按照规定的审计程序实施审计检查而取得的被审计单位某一方面业务或整体经营管理有关合法合规性、安全性、流动性及效益性的信息,主要包括整体评价、存在问题、审计意见及建议三大部分。因多种成因影响,导致公司部分单位及部门对审计意见难以客观、系统、完整地进行落实,审计检查陷入了“屡犯屡查、屡查屡犯”的怪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公司管理层面前的一个课题。

2.2 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影响审计整改的规范进行

影响“审计意见落实难”的因素较多,但公司审计整改管理工作存在缺陷,是导致“审计意见落实难”、“审计成果转化难”、“审计问题屡查屡犯”等问题的重要成因。具体而言,目前公司审计整改管理工作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审计问题整改的标准。以往审计部门在给被审计单位下达的审计意见中,往往只给出了要求整改的事项。但这些事项如何整改,因公司缺乏问题整改的标准,审计部门下达审计意见时,或“随心所欲”下达,或用“只言片语”来敷衍,形成“模糊审计意见”。这导致整改单位也可“随心所欲”地整改;至于整改是否完毕,审计部门也因缺乏标准而难以判定,从而导致许多问题貌似整改完毕,其实是“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缺乏科学的审计意见落实质量衡量标准。以往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完毕后,审计部门对其审计意见落实质量的高低,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衡量标准。久而久之,整改单位逐渐形成了“改好改坏一个样”的惯性思维,原先积极整改的单位逐渐失去了整改积极性,整改不积极的单位更不会有提高整改效果的积极性。

(3)缺乏对审计发现问题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由于公司缺乏对审计发现问题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在以往的审计报告中,虽然罗列出了审计发现的各类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数量是多还是少,这些问题是轻微问题还是突出问题,审计报告中从未提及。至于利用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来判定单位负责人任期规范经营经济责任是否履行,更是无从谈起。这容易造成领导干部“带病提拔”,给公司的依法治企、规范经营带来隐患和蒙上阴影。

(4)缺乏督促审计意见落实的实质性机制。以往对被审计单位未尽力整改、导致审计意见未充分落实的行为,或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清理历史遗留问题等行为,公司缺乏有效的督促机制,尤其是缺乏成文的惩罚和奖励制度,这也导致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视度不高,使审计问题就很难做到充分整改。

3 创建的理念及策略

创建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属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范畴。加上企业的内部审计已成为我国“三位一体”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创建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是以加强内部监督、强化依法治企、防范各类经营风险为理念所开展的活动。公司以审计发现的问题为中心和出发点,提出若干在实际工作中客观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难题,构成了研究主要内容,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计整改管理体系。

4 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的具体内容

公司创建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由以下六大模块组成:(见图1):

上述六大模块既相互联系,又各成一体;既包括了一系列规范、稳定、配套的审计整改制度体系,又包括了促进审计整改制度正常运行的“推动力”;共同运行,共同发生作用,从而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审计整改的长效工作机制。下面对上述模块分别简述。

4.1 标准化审计意见

在公司制定的《审计整改操作指南》中,给出了整改问题,问题的具体表现,给公司带来的潜在风险,该问题违反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系统的管理制度,可采取的风险防范策略,整改采取的具体方法等内容。不仅适用于公司审计部门对所属单位下达审计意见时参考,也适用于所属单位在审计整改时参照或借鉴执行;另外,指南也有助于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增强对所涉及风险的识别及理解。

4.2 整改落实工作规范

为了加强审计整改基础工作,公司制定了《审计整改工作管理办法》,基本涉及了审计整改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整改工作流程为例,制定了环环紧扣的整改流程,从审计部门向整改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开始,到考评组出具审计意见落实考评报告,及报告的审阅、上报。另外给出了审计整改通知书、整改方案、整改中期简报、审计意见反馈报告、审计意见落实考评报告等具体而详实的模板,对规范整改基础工作起到了极大作用。

4.3 整改效果评估

在公司制定的《审计意见落实考评管理办法》中,“审计意见落实质量评价办法”是核心内容。办法中给出了“整改考核计算表”(见表1)。在上表中:(1)实得分值,是指每一项整改问题经考评人员评价后,应得的具体分数,用B表示。该分值分为六个档次:1分、0.7分、0.5、0.3分、0.1分、0分,办法中详细规定了每个档次得分的情况。(2)整改难易系数,是用来表示整改事项进行整改时难易程度的系数,用C表示。该系数分为四个档:1、1.1、1.2、1.3。办法中详细给出了适用于上述系数的具体整改问题。

考评人员通过填写该表得出:整改意见落实质量评价得分= ∑D/∑A×100。然后根据不同的得分区间来确定整改单位的审计意见落实质量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整改单位的审计整改工作,属于单位负责人履行其任期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因此公司将其纳入了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考核范畴,整改考评结果也列入了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之中。

4.4 单位负责人规范经营考核

为了客观考评所属单位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评价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规范经营方面)的履行情况,公司制定了《单位负责人任期规范经营考评办法》。考评方法如下:

(1)制定“审计发现问题类别及分值确定表”,将审计问题划分为轻微问题、一般问题和突出问题三个类别,并将轻微问题、一般问题和突出问题分别赋值为1分、2分、3分。

(2)考评人员依据“审计发现问题类别及分值确定表”,对所有汇总的审计问题进行分类,并将统计、分类结果纳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之中,进行如下描述:XXX同志在担任XX公司经理(负责人)期间,公司经各类检查,被发现问题X项,其中:轻微问题X项,一般问题X项,突出问题X项。

(3)考评人员依据“审计发现问题类别及分值确定表”,对所有审计问题的分值进行加总,得出审计问题的汇总分值,依据确定的标准来确定该单位负责人在规范经营方面的履职情况:很好地履行、较好地履行、基本履行、未履行,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之中。

4.5 审计案例

为加强和规范审计案例的管理,发挥审计案例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公司制定了《审计案例管理办法》,包括案例的组织与分工、案例的开发、案例库的建设与管理、案例的应用与推广等内容。按照该办法规定,每次审计整改项目结束后,各个审计组应及时收集素材,编写案例,经审核后纳入公司案例库。审计案例可应用于公司及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培训、审计人员业务学习、监察审计部与其他部门经验交流等方面。

4.6 审计成果教育培训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司审计成果教育培训工作,公司制定了《审计成果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按照该办法,每次审计整改项目结束后,监察审计部应结合审计项目的具体内容,开展审计整改成果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召开审计案例培训会、审计发现问题剖析会、编写审计问题相关资料并分发等方式,就审计整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及讲解,以达到规范生产经营、完善内部控制、降低经营风险等目的。

5 结语

第3篇

一、资产负债表基本含义

1.资产负债表日后相关项在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2月31日为我国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无论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怎样确认会计年度,其在国内提供的会计报表都应按照我国对会计年度的制度,提出对应期间的会计报表,而不可以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确认的年度会计当作凭据;财务会计报告准许报出日指的是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相同于机构准许财务会计报告报道的日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全部有利和不利的事项,即在会计核算中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有利或不利事项采用相同原则实行处理。

2.资产负债表日后相关项涵盖时间资产负债表日后相关项涵括的日期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准许报出日之间。在这个期间内对上市公司而言涉及了几个时间,包含注册会计师完成拿出审计报告日、财务会计报告制造日、董事会准许财务会计报告能够对外具体公布日、公布日对外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整改相关项的会计处理

1.整改相关项

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出于得到全新或更一步的凭据,依据资产负债表日以阐明存有编制状况的会计报表不拥有实用性,对资产负债表日要依据新出现的情况所表现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甚至所有者权益实行整改。

2.税务处理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新准则全都执行会计所得税处理,对于原本核算所得税的方法,对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得税整改相关项,此法采取会计处理时只需思虑两个层面。同时,资产负债表法可拿出更加实用、周到的会计所得税信息,对所得税费用其核算更是精准和简练。在进行资产负债表13后企业所得税整改时只需思虑两点因素:企业可否汇算已清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件,企业应按此规定执行;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是否纳税已整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纳时,在年终依据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企业能够算出应交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所得税费用,在下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也能够选择计算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和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作为日后整改相关项。因为只要思虑以上两个层面,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得税整改降低了会计处理的难度。在会计处理中出于上述两个因素,可能出现下面三个状况。企业未执行年终所得税清缴汇算,未纳税整改。在此种情况下,如涉及计税基础的账面金额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变化等所得税清缴汇算日计算确定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和暂时性差异。企业年终已整改纳税,未执行所得税清缴汇算。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日后体现的整改相关项如涉及要交所得税的,能够直接整改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科目,不过因年终已确定了暂时性差别,如资产负债表日后整改相关项涉及计税基础的账面金额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变动,应整改原有早已确立的所得税资产顺延或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顺延。企业年终已整改纳税,已执行所得税清缴汇算。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日后表现的整改相关项如涉及所得税应交的,不可以直接整改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科目,而应通过所得税资产顺延或资产负债科目顺延体现,和第二种情况类似,因已确定了年终暂时性差别,如资产负债表日后整改相关项涉及计税基础的账面金额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变化,应整改原本已经确立的所得税资产顺延或所得税负债及其所得税费用顺延。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整改相关项的会计处理

所谓非整改相关项,指的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这情况根本不存在,然而过后才发生的相关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产生的相关项,不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但对外提供为了更有用的会计信息,需要以恰当的方法披露这些事项,作为这些事项非调整相关项。非调整相关项的特征是:资产负债表日并没产生或存有,根本是期后产生的相关项;对分析和理解财务会计报告有极大影响的相关项。出于非调整事项在会计处理上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所以,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发生的非整改相关项,资产负债表日不可以整改的财务报表,但出于事项重大,需要会计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产生的非整改相关项,通常涵盖下面各项: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很大损失;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资产负债表日后债券发行和股票乃至其余巨额债务;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处理子公司或企业合并。

作者:王竞雄 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第4篇

为了规范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要求和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包括对相关方在企业工作的场所、作业活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

三.责任分工

1.公司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各部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各级专业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对本专业隐患排查工作负责;

5.岗位员工(包括:实习、劳务派遣人员)对本岗位区域内的隐含排查工作负责。

四.定义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公司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隐患等级:本公司将隐患分为一般和重大事故两个隐患等级: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不需要停产由部门负责人或班组长等有关人员组织立即整改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由企业负责任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五.工作要求

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部和有关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核实并按照职责分工通知责任部门组织落实整改并记录备查。

2.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等发包、出租的,协议签订部门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协议签订部门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3.在发生可能危及职工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4.公司及各部门按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各层级在安全隐患排查后于24小时内将排查结果上传信息系统。

5.各层级排查出重大隐患必须立即采取临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同时通知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主要负责人。

6.各层级按照规定对相关隐患进行响应,相关责任人根据具体情况发出明确的指令,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按时整改闭合验证。

7.各层级每季度对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进行总结。

8.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考核。

六.管理内容和工作程序

1.隐患排查范围

(1)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场所、设备设施;

(2)各岗位的作业活动,包括被派遣人员;

(3)相关方在企业现场的作业场所、作业活动等。

2.隐患排查

(1)岗位员工每天对工作区域内进行隐患排查。

(2)各级专业人员和班组长每周对责任区域开展一次隐患排查。

(3)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对本部门负责的管理范围开展一次全面隐患排查。

(4)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每月开展一次公司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工作。

(5)现场排查时应留有当时有关隐患的影像资料,针对高风险工序应加大排查频次。排查工作按照“谁排查、谁上传”的原则及时上传至信息系统。

3.隐患登记。

公司及各部门应按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各层级在安全隐患排查后于24小时内将排查结果上传信息系统。

4.隐患评估。

(1)事故隐患评估由安全隐患责任部门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队伍人员应参加。应对安全隐患的类别等级、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技术原因、管理原因等)、安全隐患是否采取了临时性控制措施、是否能采取根治措施等作出分析。

(2)重大隐患在事故隐患分析时,应进行现状评估并形成安全隐患分析和现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安全隐患的现状(包括时间、地点、现象或检测数据、现场是否已经采取临时措施等内容),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安全隐患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安全隐患治理的措施建议,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安全隐患治理的具体措施方案建议。

5.隐患报告。

(1)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车间)领导或公司安全员。特殊情况或一般情况下能即时排除的安全生产隐患可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报告。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要采取书面报告的形式,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式二份,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

(2)企业发现下列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1)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应当立即将事故隐患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等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与事故隐患所在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应急预案,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2)外部因素可能造成本单位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采取制止措施,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生产经营单位未立即采取制止措施和报告的,应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

3)确需政府协调解决的,应当立即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

6.隐患监控。

建立重大隐患治理监控制度,对正在治理中的重大隐患,要根据职责分工明确监控职责,采取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在无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相关人员,设置警示标识,停止使用。

7.隐患治理。

(1)一般隐患由隐患责任部门落实整改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隐患未消除前,各责任人员应当制定临时的安全措施,保证在隐患消除前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可以暂停使用相应的设施、设备和场所,直至消除隐患。

(2)重大隐患由总经理签发隐患整改意见。按照整改意见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资金。

(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安全生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组织完成整改工作并将整改结果及时报政府相关部门。

8.隐患验收。

按照“谁提出、谁验收”的原则组织隐患验收工作。一般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应由部门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进行验证,确认整改合格后应在信息系统上予以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应由总经理或分管的副总经理组织验收,确认整改合格后,有安全管理部门在信息系统上予以消除。

七.其他要求

1.隐患整改档案管理

(1)公司对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安全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要求进行统计,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隐患检查及整改工作。

(2)隐患整改档案应当符合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要求。应以纸质文件为主,电子版为辅。

第5篇

分公司标准化检查监理部制度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项目监理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促进分公司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推动各分公司的管理的提高,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落实《项目监理部规范化、标准化检查实施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分公司成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活动小组并报生产技术部备案,落实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活动活动。

第三条、检查内容包含监理部工程质量情况、安全生产情况,现场文明施工情况、资金回收情况、廉政情况等。

第四条、分公司对每个项目监理部按计划每年进行两次考核,检查定期在每年四月份及九月份在公司年度五月及十月大检查前完成,由分公司提前制定检查计划,明确完成时间提前报生产技术部审核备案,按监理业务考核表(附表)打分。

第五条、每次检查结果作为分公司对总监或负责人的评价依据。

第六条、检查的评分标准按各类单项或专项检查表进行打分;所有项目监理部考核检查表资料,由分公司汇总存档并报生产技术部留档,作为公司考核分公司及项目监理部的评分依据之一。

第七条、检查必须按照规范及制度对监理部进行真实有效的考核,如在公司的各项检查中发现分公司在对监理部检查中造假,则对分公司经理进行全公司范围的通报并进行经济处罚500元,取消相应监理部年度评优资格。

第八条、评分的标准: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综合得分75分以上为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项目。

第九条、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以碰头会的形式由检查组作针对性讲解,并为项目监理部留下书面记录,且有项目总监签字确认,并逐项整改落实。

第十条、问题的验证及预防。对于存在的问题及缺项内容,项目监理部应在检查后及时整改、补充、纠正,并在整改完毕后,将整改报告报分公司备案。整改报告应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整改结果和今后预防同类问题准备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说明。因特殊原因无法落实的,宜有业主或项目部的书面材料,并报经检查组批准。检查组收到整改报告后,不定时地到项目监理部进行问题验证,确保整改情况真实、可靠,保证问题能够闭合,切实维护业主的利益。

第6篇

一、主要任务

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为主题,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国企改制、集中破产、招商引资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干部作风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扎实整改,力求取得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二、具体安排

整改落实阶段工作从6月22开始,到8月20日左右结束。

(一)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方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司领导班子报告为依据,把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思路和措施、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工作具体化,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满意度测评工作有据可依。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整改方案要做到“五定一建一公开”,即定整改落实的事项、目标、措施、责任人和时限要求,建整改台帐,向群众公开。一要明确整改的重点。要把征求意见和分析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梳理,一项一项列出来。特别是要把加快国企改制(破产)工作进程,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措施,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纳入整改落实重点。二要明确整改责任。结合需要整改落实的重点问题,要从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完善监督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工作步骤和方法,增强整改落实的实效性。三要确保整改落实。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实督促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公示,要列出解决问题大体的时间表,并跟踪问效,逐步予以解决;对于那些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职工群众做好解释工作。整改方案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重要事项要作出公开承诺。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重点解决突出问题。要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机关作风上的三大问题:一是政治纪律问题。要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二是劳动纪律问题。解决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的问题;三是组织纪律问题。重点强化机关干部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在前段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基础上,根据整改落实方案,集中力量解决好企业的遗留问题,特别是从关注民生出发,扎扎实实解决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如协调解决集体企业退休职工的医保、水改、电改和拆迁安置等突出问题。

(三)深化城乡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积极开展深化城乡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要按照要求,制定完善公司与段店陶胡村三年“结对共建”规划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同时,要在公司机关积极开展五型(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节约型、和谐型)创建活动。

(四)认真组织测评,做好总结工作

1、搞好情况通报。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公司学习实践办要将整个活动的过程,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进行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2、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职工群众对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对学习实践活动参加群众满意度测评。整个测评活动应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企业代表、离退干部职工代表以及直接服务对象代表参加。测评结束后,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测评结果,要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3、抓好总结。公司学习实践办要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做法、效果、经验、典型以及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专题总结报告,并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具体要求

整改落实阶段,既是对前两个阶段工作效果的检验,又是研究问题与对策,巩固成果、见实效的关键性阶段。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工作指导,掌握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保证整改落实阶段工作健康开展。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整改落实工作进行的情况如何、成效如何,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全体干部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一思想,继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紧密联系当前国企改制、集中破产、招商引资和企业稳定工作实际,把搞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把整改落实与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与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努力在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保发展上有新突破,使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更好地体现在解决问题、促进发展、造福百姓上。

(二)进一步明确、细化整改措施,推动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扎实开展。一是要找准问题。对已征求的意见,要进行归纳、疏理,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要找准制约科学发展、维护稳定和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在查问题、剖根源上狠下功夫。二是细化整改方案。要按照**学组发[2009]15号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明确、细化整改措施。制定方案时,既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也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三是认真进行整改。对通过征求意见归纳的问题,要逐个进行整改,深刻反思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落实责任人。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同时要向职工群众说明情况。

第7篇

AQ-801-R1

1、目的

1.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事故隐患的检查与整改,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有效保证公司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安全与健康,保证公司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事故隐患是指在某个处所,基本设备、设施、工序,甚至系统在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不加以解决或消除,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1.3隐患检查与整改工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主要预防性的措施,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隐患的检查、登记与确认

2.1隐患的检查

2.1.1公司每月,部门每周、班组每日至少对本部门各种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危险源及其作业环境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2.1.2公司工艺、设备、安全等主管要定期组织专业患检查,每月一次。

2.2隐患的登记

2.2.1各部门均要建立隐患检查登记台账,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登记。登记内容为:检查人员、时间、隐患部位及危险状态,责成的整改责任人、整改标准和完成期限等。

2.2.2凡检查出的隐患经确认为本部门无力整改的,应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在登记台账上注明上报时间、部门及接受人等。

2.3隐患的确认与反馈:

各归口管理部门在收到下一级隐患报告后,要及时进行确认,班组级隐患由车间领导通知班组长,进行确认反馈;公司级隐患由归口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反馈。

3、隐患的分级、分类与归口管理

公司实行四级隐患、十大分类、四级管理制度

3.1隐患的分级:隐患划分为四级,即公司上报级、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凡公司内无力整改的隐患属公司上报级;部门无力整改的属公司级;班组无力整改的属部门级;班组内能够整改的属班组级。

3.2隐患四级管理:实行四级管理制度,同级隐患在同级管理为主的前提下,接受上一级监管;上一级管理部门可以越级检查督促下级的隐患管理工作。班组级隐患由班组管理,班组长是隐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自己管理为主的基础上,部门对班组隐患负有管理义务,同时具有监管责任(下同):部门级隐患除自己管理外,接受公司职能部室管理;公司级隐患坚持自己管理为主,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协助管理。

3.3隐患实行分类:隐患划分十大类,按照公司现行管理分工,班组、部门在上报隐患时,按照设备、电气仪表、工艺、产品质量、环保、火灾爆炸、建(构)筑物、厂内交通、盗窃等分类,以便归口上报。

3.4隐患的归口管理:依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归口管理。凡属设备、电气仪表、环保隐患由公司工务部管理;产品质量事故隐患由质管部管理,工艺事故隐患由制造部管理,火灾爆炸、盗窃等隐患由人事部管理,厂内交通事故隐患由物流部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必须协助归口管理部门的工作。

4、隐患的整改

4.1隐患的检查与整改工作要坚持“三明确、三不交”原则。三不交即:班组能整改的不交部门,部门能整改的不交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交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三明确即:明确隐患整改的责任人、明确整改标准、明确完成时间。

4.2各归口管理部门在收到下一级隐患报告后,要及时进行确认,及时安排整改计划,均不得借故推委和拖延。凡属公司级整改的隐患项目,在未整改前由公司主管部门及隐患所在部门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3公司定期组织安全综合大检查,凡公司检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安委会下达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书,令责任部门限期整改。

4.4隐患整改具体要求

4.4.1建设项目(新、改、扩建、大修改造、挖潜、革新)隐患的整改:建设项目必须在建成投产后,使安全卫生、环保设施能够达到国家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不留隐患。如确因某一环节疏漏而留下的隐患,由有关部门整改。

4.4.2生产过程中隐患的整改

各部门发现隐患后,应根据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及时确定整改级别和整改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部门,并制定出整改前切实可靠的防范措施,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

4.4.3其它隐患整改也应遵循以上程序。

4.5隐患项目的整改须经管理部门验收确认后才算整改完毕,同时记录确认人员及时间。

4.6公司财务部门必须优先安排隐患整改的有关费用并监督其正确使用。

5、考核

5.1隐患的检查与整改工作要一级考核一级,各部门要纳入安全生产责任书考核,并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5.2对下列隐患检查和整改情况进行奖惩:

5.2.1各部门未按规定进行隐患检查工作;对已立项整改的隐患项目未按“三明确”要求按期整改;对已整改的隐患因维护和使用不当又重新造成不安全状态;扣责任部门安全生产奖金200—500元,安全第一责任人免除奖金。

5.2.2对非设计、基建、设备制造、现场工艺等原因造成的隐患,要认真分析,对造成隐患的责任者;免除安全生产奖金,安全第一责任人免除奖金。

5.2.3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各部门要及时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落实具体人员负责监控,要有应急预案,设置明显标志,否则每项扣责任部门安全生产奖金100-200元,安全第一责任人免除奖金。

5.2.4生产装置有重大异常未找出原因的情况下,为保证安全,暂停开车,安全科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查明原因,安全科全程监督,对强行开车者,部门安全生产奖励时间重新计算,扣除安全第一责任人200元现金。

5.3因隐患整改不及时或失控,或因人为原因造成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严肃处理。情节十分严重,性质十分恶劣的,构成违法犯罪的,提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8篇

关键词:发电机组 并网 安全性评价 方案 流程

为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确保电网和并网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国务院《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等规定均要求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涉网设备、装置、系统及其运行、管理应当满足并网安全条件,并通过电力监管机构组织的并网安全性评价。新(改、扩)建发电机组的并网安全性评价应当在机组整套启动试运行满负荷试验合格后、商业化运行前完成。已经并网运行的发电厂,应当定期进行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评价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鹿华热电有限公司一期2×330MW亚临界空冷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分别于2011年10月25日和12月24日完成168小时试运,根据华北区域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要求,分别于2012年1月和3月通过了并网安评并取得批复,其并网安评工作开展的方式及查评流程安排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组织开展并网安评自查评工作,首先要成立组织机构,即安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应由生产厂长或者总工担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组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并网安全性评价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工作,贯彻落实电监局安评要求,指定专人编制查评计划,明确责任人、部门、时间和要求,推进查评和整改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一般设在安全监察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并网安评领导小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联络各部门及自查评小组开展工作;汇总编写、提交并网安评自查评报告,向电力监管机构提出并网安全性评价申请,委托资质合格的中介机构开展安全性评价,并配合做好评价报告的评审工作。

并网安评可分并网必备条件、电气一次、电气二次、调度自动化和通信、安全管理和运行管理六个专业,分别进行自查评。查评小组组长由各部门技术负责人担任,由生产部门各专业工程师组成专业小组,按照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标准分解各专业查评项目,并逐项认真落实检查、评分。

查评小组应选出各专业联络员,联络员必须是本专业的骨干,以参加过安评培训学习的专业人员为主。自查评时,以联络员为主进行本专业的查评和编写查评报告、整改意见。评价机构专家入厂查评时,联络员作为企业与专家的联系人,负责解释、提供专业材料,不参加具体查评工作;不参加查评报告的编写。

新建机组并网安评自查评工作应在机组进入整套启动调试时就着手安排,各相关部门及自查评小组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区域并网安评实施细则、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标准,提高查评小组成员技术水平,掌握评价原则及方法,并按照查评标准进行自查整改并打分,逐一落实迎检材料。

各相关部门应按照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标准编制自查记录表,要求明确检查项目责任人,自查结果对照安评要求详述公司情况及存在问题。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须整改问题应落实闭环管理,要做到边查评边整改。按照企业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落实需整改的项目、时间、责任人,确实无法立即整改的,需制定出整改计划报公司审批。

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要有过程性的支持材料,应明确支持资料的存放地点。责任部门整改完成后填写安全性评价问题整改验收单,按检查专业逐级履行验收签字手续。专业查评小组应及时将发现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报并网安评办公室,实现闭环管理。

自查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必须是生产厂长或总工亲自领导;二是查评前要认真学习查评标准,掌握标准的内容及依据;三是避免走过场,等同于安全大检查,要切实查出问题,并落实问题的整改闭环。四是尽早与资质合格的安评中介机构签订服务合同,确定评价具体相关事宜,并将服务合同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同时要求查评专家提前进现场进行辅导。使自查评小组明确查评的重点,关键支撑材料的准备,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等,有针对性的准备资料,进行问题整改,为现场查评创造条件。

为便于问题整改,首先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必须透彻,然后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计划。其次要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切实落实整改项目的资金、工期和责任人,并设专人监督、检查整改情况。负责监督的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实现整改工作的闭环管理。

机组通过168试运后,并网安评办公室应汇总各查评小组的查评报告,编写自查评总报告,《并网安评申请表》,经企业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向电力监管机构提出并网安评申请。电力监管机构接到有关申请材料后,应当了解申请并网安全性评价发电厂(机组)的情况,对申请表所填报的内容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发电厂,及时通知开展现场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发电厂,及时告知并指导其按要求达到评价条件。

同并网安评申请表一起提交的申请资料还包括:申请并网安全性评价的机组核准文件复印件;机组主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的型号、主要技术参数;机组整体调试、试运和工程验收情况;签订并网调度协议、购售电合同的情况等材料。这就需要新建机组在调试期间随时汇总、整理记录重要调试节点工期、调试参数、结果,以免最后时间、参数不清无法完成调试情况汇报。工程验收、并网调度协议、购售电合同等需要提供有效文件的复印件,所以应及早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分头开展工作,要求在提出并网安评申请前落实完成。

各相关部门、专业备齐迎检材料、整改项目的验收材料,做好准备工作,就可以联系并网安评中介机构专家组入厂检查。

专家查评时的资料准备:①一般管理文件和制度、办法等收集打印;②一般检修文件如设备台帐、检修记录、验收报告、措施、外包工管理合同,检修项目、计划等应收集齐全,不须打印;③一般安全文件如事故统计、安全学习、事故分析、安全培训等应收集,无须打印;④有些文件可以预先存入电脑内,查评时每个专业配备电脑,需要时从电脑中查阅;⑤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自查评报告,专家组入厂后交专家组;⑥一般运行文件如:日志、记录簿、运行分析等收集就行,不用打印;⑦必需的办公用品如电脑、打印机应备好,联络员确定、到位。

专家查评分资料查评和现场查评两部分,各专业集中在一起(被查单位有关人员和专家组人员)按照标准及程序一项项地进行,先查阅资料后查评现场。

资料查评:①用查阅资料的方式来证明该项目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工作,存在问题和危险程度;②专家组按照标准中查评项目的扣分条款要求,按序进行检查;③该项所需资料被查单位应在10分钟内提供给专家组查阅;④一切以提供的资料为准,作为评分的依据;⑤专家依据资料的齐全、正确、及时、规范四个方面进行评分。

现场查评:①凡需现场查评的项目,可以集中在一起进行;②现场考问人员记录人数、内容、时间;③工器具按要求进行现场抽查和试验,记录证书、抽查试验数、结果、实验方法;④运行参数记录时间、班、内容、数值;⑤设备检查记录班、名称、内容、检查结果;⑥现场违章记录班、时间、地点、人、内容;⑦实验记录时间、内容、要求、结果;⑧安全用具、电动工具、防护用具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抽查试验,100个以下10%,10-100查10个,10个以下全查;⑨绝缘工具、消防设备现场试验、测试,消防设备刻意抽查试验;⑩设备标志、涂色、名称、介质流向要清楚;■班组检查安全活动、工器具管理记录班组、内容及存在问题。

安评中介机构专家组对被评价机组进行全面现场查评后,出具评价报告报电力监管机构。电力监管机构收到评价报告后,在20个工作日内组织评审专家组,对中介机构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根据专家组评审结果,电力监管机构出具相应的评价结论。

第9篇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期:2018年1月10日

1、1-2月,根据集团节能工作要点,完成2016年、2017年碳排放核查工作;明确分公司2018年度节能目标,分公司及各车间能源基准、能源目标及能源指标,制定分公司能源管理项目计划及实施方案。

2、3-4月进行分公司2017年度能源管理评审工作,对上一年度的能源使用情,主要用能设备的运行情况、能源目标完成情况、体系运行的欠缺之处进行总结分析,识别出节能机会并确定节能技改项目,最终形成能源评审报告。

3、5-6月根据2017年能源体系的运行及内审、外审的实际情况,进行炼化分公司能源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的换页、学习培训工作,保证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6-7月做好节能宣传周工作及上半年节能工作总结。

5、8月中旬,为验证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分公司组织能源管理体系内审人员进行体系运行的内审工作,对内审时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的有效性。

6、9月份对分公司现行的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集团管理规定的遵守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形成合规性评价记录及报告。并对体系运行进行管理评审,形成报告。

7、10月做好能源管理外审准备工作,迎接认证公司再次认证审核。

第10篇

环节

内        容

时间

主责人

备注

会前准备

(一)

会议通知

传达集团公司

文件精神

学习传达集团公司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指挥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相关工作

2019年

11月初

明确主题

下发指挥部会议通知,明确专题民主生活会主题

(二)

征求意见

征求对指挥部专题生活会意见

征求领导班子成员意见

2019年11月14日—2019年

11月20日

梳理汇总意见,经指挥部领导审核后,及时上报集团公司党委

征求对指挥部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意见

下发征求意见通知

2019年7月16日—2019年8月中旬

通过网络、即时通等广泛征求意见

原汁原味汇总并反馈意见建议

归纳梳理,撰写《征求意见情况报告》

(三)

组织学习

购买学习书籍

结合主题教育要求,购买相关学习书籍,分发班子成员

2019年

个人自学

领导班子成员根据主题教育及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个人自学,并思考对照检查材料

2019年9月-2019年11月

集中学习

按照主题教育安排部署,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环节

内        容

时间

会前准备

(四)

谈心谈话

主要领导带头谈

主要领导找班子成员谈心

2019年11月中旬

班子成员相互谈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深入谈心

与分管部门、所在支部党员代表谈

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与分管部门负责同志和所在支部党员代表谈心谈话

(五)

检视问题

撰写材料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要求,结合职工群众意见建议,主持起草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准确查找问题,明确整改要求

2019年

11月14日-22日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要求,结合学习、谈心活动和职工群众意见建议,撰写个人发言提纲,准确查找问题,明确整改要求

撰写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撰写会前筹备情况报告

撰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撰写组织学习情况报告

审阅检查

党委书记对班子成员发言提纲进行审阅把关

2019年

11月22日前

领导班子及成员对照检查材料报送巡回指导组审阅把关

2019年

11月24日前

(六)

会议资料

会务手册

通知

2019年

11月20日前

通报材料收集

会议准备情况报告

2019年

11月22日

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环节

内        容

时间

会前准备

(六)

会议资料

报告材料收集

征求意见情况报告

2019年

11月22日

组织学习情况报告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

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2019年

11月22日

班子成员个人发言提纲

(七)会议请示

上报召开民主生活会的请示和相关材料

2019年

11月中旬

与集团公司巡回指导组沟通汇报,确定会议时间,确定指导领导行程

(八)召开筹委会

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研讨部署相关筹备工作

2019年

11月中旬

会议召开

(九)汇报情况

汇报会议准备、整改落实、征求意见、组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2019年

11月25日

汇报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班子成员逐一发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会后工作

(十一)上报和通报

上报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以及领导班子、主要领导检视剖析材料

第11篇

根据工作方案,公司对本次专项活动作出如下组织部署:成立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会室,由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实施,x月31日以前,由财务部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向各区域财务部和各子公司财务部传达深证局发[20xx]109号文《关于在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全面深入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中的文件精神,以及公司的工作要求,范文之整改报告:财务基础工作自查报告。

二、自查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公司全体财务人员先通过学习了解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认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有了认识之后,根据《关于填报〈深圳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调查问卷〉的通知》以及《关于深圳辖区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常见问题的通报》中的内容逐条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并确定整改计划。

三、整改提高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整改措施,提升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自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逐项对照《调查问卷》和《常见问题通报》进行了认真、全面地自查。自查情况:

1、财务人员和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1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情况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决议聘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未在其它单位兼职,不存在人事关系在其他单位情况,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1.2会计人员岗位设置情况

会计岗位设置合理,符合内部牵制要求。制定了岗位轮换制度,并按要求执行。尽管公司有回避制度,但未制定专门的财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

整改措施:在财务人员管理制度中,增加关健岗位财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

责任人:财务部

整改期限:10月15号以前

1.3会计人员专业制度培训情况

公司有安排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企业内外部各种专题培训,包括参加新会计准则、税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内部和外部的相关培训和讲座。公司制定了《员工外出培训管理规范》,财务部会计人员遵照执行,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情况

2.1会计凭证编制及管理情况

第1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分类;认定;披露

一、研究背景

2006年,沪深两市相继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均要求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对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予以披露。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要披露相应的自我评价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确立了以五大目标、五大要素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基本框架,但是其中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缺陷做出具体的定义。为了保证基本规范的顺利实施,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了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路线图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配套指引包含《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三部分,这种“应用”、“评价”与“审计”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模式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形成。

虽然我国在内控缺陷的分类与认定上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目前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与披露方面仍然存在着概念模糊及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例如,《评价指引》按照内控缺陷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重大缺陷,但是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定义、如何区分及怎样披露等问题并没有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方面的空白也导致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难及披露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分类、认定、披露三方面着手,对内部控缺陷进行系统研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解决思路。

二、中国现阶段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规制要求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和认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十六条指出“内部控制缺陷按成因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第十七条中提出“内部控制缺陷按照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指引的要求自行确定”。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二十一条提到:“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分别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设计,对内控评价过程、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内控有效性的结论等相关内容做出披露。”

三、中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现状研究

(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1年深市主板A股47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巨潮资讯网所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相关公告信息汇总和进一步处理,对企业内部控制披露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月1日,477家上市公司中有418家公司出具了自我评价报告,在出具自评报告的公司中有258家没有对内部控制缺陷相关的信息进行披露,其余的160家公司分别从分类情况、认定标准、具体表现及整改措施等方面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披露。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情况研究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提到:“内部控制缺陷按成因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照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我们发现,各公司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大都是在现有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

1.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简单地说,设计缺陷主要是指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如企业的机构设置存在缺失或重复的现象、各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没有进行明确划分等。运行缺陷主要是指现有制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按照设计意图运行,如企业审计委员会无法有效发挥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三重一大”的决策程序不符合规定等。

2.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重大缺陷是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的组合,如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或制度系统失效等。重要缺陷是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的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的组合,其影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如民主决策程序存在但不完善、关键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等。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如决策程序效率不高、内部控制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等。

3.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出现的,会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的控制缺陷,如存货盘查后未按要求签名确认、企业固定资产台账变更记录更新不及时等。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但是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如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企业技术人员的大量流失等。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确定

由于我国对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所以如何确立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成为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上市公司公开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各公司结合自身的行业特征、公司规模、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分别确定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认定标准。在160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中,51家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进行了披露,109家公司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在披露认定标准的51家公司中,有42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立标准,5家采用定性标准,4家采用定量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由表1的统计可以看出,多数公司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予以披露,而披露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则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标准。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标准比较容易确定,通常以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计量标准,如合并税前利润总额潜在错报≥合并税前利润的5%、资产总额潜在错报金额≥资产总额的1%、销售收入潜在错报≥销售收入总额的0.5%等。

对于内控缺陷认定中定性标准的确立,不同公司有着不同的要求。关于重大缺陷的认定,除了在审计指引中提到的三项之外,还包括缺乏民主决策程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受到处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未得到及时整改、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严重流失等。关于重要缺陷的认定,主要体现在民主决策程序存在但不够完善、内部控制重要或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重要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审核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监督存在缺陷等。对于一般缺陷的确认主要包括决策程序效率不高、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一般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业务流程的一般控制缺失等。

(四)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研究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企业自评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客观披露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可以使相关投资者对企业整体运行情况及内部控制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督促企业对现有缺陷的整改,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不断优化,为企业未来的良性运作提供重要保障。

在160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中,在自评报告中未披露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有130家;披露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有30家,这些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仅提及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但未对缺陷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说明;(2)仅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3)对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具体披露情况如下。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现阶段多数公司并没有对内部控制重大、重要及一般缺陷进行详细的说明,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整改措施进行了完整的描述。

四、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随着内部控制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也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现阶段很多企业的自评报告内容比较空洞,只是停留在表层描述,并没有提供太多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信息。在自评报告中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显得比较随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特别是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确立比较混乱,不同公司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阶段,多数上市公司对于自身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并没有在自评报告中详细说明自身存在的各类内控缺陷。除此之外,很多公司忽略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后续整改问题,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鉴于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企业层面。企业是内部控制的建设者和实施者,企业的态度也决定着内部控制建设的效果和质量,所以企业要首先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内控评价体系进行适当修整,使其更加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此外,企业也要发挥审计的作用,对于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及时、客观的披露,对于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其次是相关监管部门层面。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使内部控制建设过程能够有法可依。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及披露的具体格式,这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认定和披露内控缺陷的难度,所以监管部门要统一标准,对现有规范中表述模糊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细化,降低企业的执行难度,也使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披露更加规范化。此外,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检查力度,推进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建设。

此外,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也要发挥其外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重视,同时要注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在审计报告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情况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更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04).

[2]王惠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构建[J].审计研究,2011(02).

[3]杨有红,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J].会计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