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险管控的管理

风险管控的管理

时间:2023-09-08 17:1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管控的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风险管控的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风险管控

0 引言

石油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在正常运输过程中,经历复杂的地质、环境、气温、社会条件等多变的外在条件。为了确保石油天然气的管道安全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积极为其做出努力,虽然说管道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有严格的要求和施工标准,不管是在建筑工艺还是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都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管道运行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影响安全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包括运行中的自然损耗,如风雨侵蚀等;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地震等;人为损害,如社会中的不法分子对石油天然气管道进行恶意破坏等;还有就是管道在施工过程中问题,如出现的设计缺陷等问题,这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石油天然气管道一旦出现危险,造成的人员伤亡是不可估量的,事故之后的补救措施都是“马后炮”,只有真真切切的做好事前预防,创新管道管理控制模式,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才更加重要。

1 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的风险分析

石油天然气管道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工艺集合,它将石油天然气的保存、运输和分配集中到一起,由于石油天然气是当今社会的两大能源之一,因此,其管道设计到的区域也越来越广。沿途中一旦出现泄漏,很有可能造成保障,导致工作人员的伤亡,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材料本身的缺陷、焊接过程的缺陷以及管道的自然腐蚀。

1.1 管道腐蚀

石油天然气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难免会因为受到风吹雨打的侵蚀而发生腐蚀,腐蚀之后就会使石油天然气的管道壁变薄,抗压能力变是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也是发生爆破、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

例如,我国四川省从一九六九年到二零零三年期间发生的输气管道事故,下表是将其严格分类之后的总结,由于四川省天然气管道使用时间较长,早已进入或者是超出服役期,再加上早期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滞后,致使管道本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腐蚀导致的管道损失是输气管道事故原因的第一位,百分比高达三十九点五。

根据管道发生侵蚀的部位不同,可以将侵蚀分为外部侵蚀和内部侵蚀,以天然气管道为例,管道事故中,内部腐蚀要比外部腐蚀更加严重,内部腐蚀主要是化学成分对施工材料的侵蚀,其中包括应力腐蚀开裂等,当应力腐蚀开裂和电化学腐蚀同时产生作用时,就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管道的侵蚀程度。

这里提到的腐蚀开裂主要是指,施工管道的金属材料在受到外部拉伸应力的同时,如果也受到外部特定介质的侵蚀,就很容易发生脆性断裂,这种侵蚀的发生往往不会有预兆,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对管道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与电化学腐蚀和线腐蚀相比,应力腐蚀的易控性更差、风险更高。

外部侵蚀是指管道外部的防腐层受到外力的破坏,或者在管道的保护工具失效之后,管道表面直接和空气或地面、土壤接触,甚至是接触到硫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等而产生的化学侵蚀,化学侵蚀是一种强有力的侵蚀类型,危害十分强大,与管道穿孔、局部腐蚀相比危害甚大。所以说,石油天燃气管道埋设附近如果有电气化铁路、平行电力线或者平行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设备等,就要特别注意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会受到电流的影响,而对管道产生侵蚀,发生泄漏甚至是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1.2 管道施工材料的不足和焊接技术问题

材料的整体性能是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管道焊接同样也是防止石油、天然气发生泄漏的重要方法,其中在美国,材料性能差、焊接技术不稳定是造成管道损害的第三大因素。而根据表1可以发现,施工设计的不足和材料的不足在1969年到2003年之间,事故所占比例仅次于侵蚀,高达33.6%,而导致施工材料缺陷或者导致焊接发生问题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材料性能的问题,同时也包括焊接技术的高低、焊接工作人员的焊接技术等,下表是1991年到2010年美国管道材料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总结。

1.3 地质灾害

如果石油天然气管道处于滑坡泥石流地区,这属于斜坡作用下的土壤移动,会使土体下滑,对管道造成冲击,使石油、天然气泄漏,进而导致火灾的产生,其中滑坡的具体方向是影响管道安全的关键。在平原地区,地面下沉导致的管道埋设是影响管道正常运行的关键,而地面下陷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建设中,建设活动的展开使路基下降,导致石油天然气管道失去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极易发生弯曲下沉,甚至是断裂。

2 石油天然气管道的风险管控模式

风险管控阶段主要是对石油天然气管道进行风险预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在此我们将管控模式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风险消除阶段、计划阶段以及反应阶段和风险恢复阶段。

首先,风险消除阶段主要是尽可能的降低事故产生的危害,把人员伤害、资金损失降到最低,并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措施以消除管道运行的潜在风险,与其他阶段相比,风险消除阶段用时长、见效慢,但却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管道进行维护检修,特别是人口密集区,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准备计划过程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工作效率,这个过程不单纯是喊口号,而是需要贯彻落实,贯穿管理全过程,满足安全防范要求。

另外,这一阶段的工作,还可以具体分为管道应急评价、应急计划、应急准备以及工作评估等,并根据管道的运行实况,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形成全面的、最新的应急预案。

再者,应急反应阶段,这是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之后,需要迫切进行的工作,即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组织管理人员井然有序地参与到救援活动中,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人员转移,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害程度。

最后,就是事故恢复阶段,这个过程是事故恢复过程,可能很快就进入,也可能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它和应急反应阶段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需要根据事故类型和事故实况而决定,后期工作主要包括救援人员的安置、人员的伤害以及事故损害评估等工作。

3 结束语

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高效运行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天然气、石油等属于危险物质,一旦管道介质发生泄漏,其影响程度难以估量,为了充分确保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高效运行,就必须对管道系统进行完善的风险管理,本文通过对管道材料、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分析,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风险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制定出风险消除、准备计划以及应急反应和事故恢复这四大方面的管控措施,构成全新的风险管控模式。

参考文献:

[1]梁瑞,张春燕,姜峰,叶芳,王贵仁.天然气管道火灾危害范围定量评价模型分析[J].石油机械,2008(04).

[2]张华兵,冯庆善,郑洪龙,税碧垣.油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3)3.

第2篇

关键词:电信企业 资金管理 风险 管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3G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G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渠道的资金流入也越来越多,各种资金归集的渠道风险和控制措施越来越凸显其地位的重要性。

一、营收资金管理和归集渠道概述

营收资金主要包括业务资金的账户管理、业务资金的收取和缴存管理、业务资金的稽核管理等内容。业务的营收资金管理是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资金财务风险和实现资金统一归集的重要环节。

根据资金归集的渠道的地点和类型不同,可以将资金归集分为自有资金归集渠道、代办资金归集渠道和互联网资金归集渠道等类型,即通过企业自身实现归集和企业借助其他手段归集两种方式:具体包括旗舰营业厅的资金归集;标准营业厅的资金归集;商汇总营业厅的资金归集;电子营业厅(自助终端、手机营业厅、空中充值等)的资金归集;银行代收、托收营业厅的资金归集。

二、营业收款归集渠道的风险分析

(一)旗舰营业厅营业收款归集渠道的风险分析

旗舰营业厅属于电信企业内部规模较大的营业厅,营业人员流动性较强,所承担的话费收取及终端收款的资金金额较大,风险比较高。其风险主要体现在:营业员当日收取的营业款没有按时足额的上缴到公司的收入账户,造成现金的亏空。营业班长每天没有对各个营业员实际上交的营业款和收入集中管理系统的应缴款项进行有效的稽核。由于用户申诉等原因所产生的退费的行为缺乏有效审批机制,存在随意审批的行为。营业资金每日封包送交押运公司后、对尚未缴存的营业尾款未保存在指定金库中,存在安全性风险。每月月末没有对营业款结算的差额进行核对或者核对后未能准确分析差异原因并在资金管理系统进行调整,造成未做到日清日结和月清月结。

(二)标准营业厅资金安全及风险分析

标准营业厅属于电信企业内部规模稍次于旗舰营业厅的一种营业厅,营业人员不多,主要承担的话费收取和部分核心业务,风险相对旗舰营业厅来讲稍低。其风险主要体现在:营业员结账后营业缴款有盈余或者亏空。营业班长每天没有对各个营业员实际上交的营业款和收入集中管理系统的应缴款项进行有效的稽核。营业资金每日封包送交押运公司后、对尚未缴存的营业尾款未保存在指定金库中,存在安全性风险。对月末营业款结算没有进行有效分析,造成营业款结算余额。

(三)银行代收、银行托收资金安全及风险分析

银行代收、银行托收的收费形式是电信企业沿用很久的一种收费方式,主要是利用银行的收费渠道来收取用户的话费。这种收费方式相对其他方式较为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及时和代收银行进行对账,企业收取资金和对方银行收取资金不一致,导致会业差异。银行方和企业方接口不一致,导致银行侧显示已收、企业侧显示未收,或者企业侧显示已收、银行侧显示未收。

(四)渠道资金安全及风险分析

目前各个电信企业对于外部市场的主要扩展渠道是社会商,在大城市中有像苏宁、国美等这样的高端家电零售企业为合作伙伴,就是在小城镇和农村也有报亭、食杂店等销售渠道。社会商人员素质复杂,会存在延迟缴纳营业款的情况,特别是对开通了信用额度的高资质的商的欠缴资金,其资金风险更高。资金安全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未建立商预存款制度,导致商经办的各类业务未能及时将营业款项缴存收入账户且欠缴资金的金额超过其缴纳的商押金数额。商信用额度审批不严,导致部分不具备信用额度开通资质的商不能及时缴纳营业资金,且欠缴资金的数额超过其缴纳的商押金。商预存款缴纳不足,系统没有及时封闭商办理各类业务的权限,导致商欠缴营业资金。

(五)电子渠道资金安全及风险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以及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很多普通用户选择在自助终端支付业务费用或者在营业厅进行卡号、终端的购买以及话费的缴纳。上述资金支付需要通过各个业务平台与公司的计费系统之间进行数据转换,因此数据转换的全过程中就会给公司带来资金安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的计费系统已经成功缴费或者成功退费,但各个业务平台显示缴费或者退费的失败,造成两方数据的差异;电子商务的管理部门对公司的计费系统和各业务平台的资金支付未进行定期核对,未对差异差生的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造成资金安全风险。

三、各种收款渠道应对资金安全风险的方案

(一)旗舰营业厅和标准营业厅应对资金安全风险的方案

市场部门对各营业厅的退费额度进行管理,旗舰营业厅营业日报退费的额度是每日2万元,标准营业厅每日的退费额度是3000元:公司可以根据各个营业厅的地理位置,授权开放退费权限。承担退款的营业厅,应在营业厅单独设立台席受理退款业务,其他台席不能处理现金退款。各营业厅按照预存款、收入、押金等类型进行清退,同时赋予不同的负责人对退费进行审批,并制定专人对审批流程进行管理和检查。同时在OA中设置退费审批的电子流,营业员工应在OA中对退费原因进行详细说明,并按照退费类别对退费凭证进行档案管理。后台支撑部门要对前台的营业退费进行逐笔稽核,应重点稽核超过1000元的大额退费,还应对同一用户不同金额的多笔退费进行重点稽核,重点稽核其合理性,从而减少资金损失。

各旗舰营业厅和标准营业厅应该全面使用资金管理系统,同时完成一级资金稽核任务,当日营业款必须做到日清日结:一级稽核是指各旗舰营业厅和标准营业厅的营业班长按照规定的时间对每日营业日报和营业款进行一级稽核;同时企业要建立三级稽核制度。

各营业厅都应配备存放营业尾款的保险柜,将营业尾款存放于保险柜进行管理:营业款尾款是指营业厅每天收取的营业款未由押运公司封包运送指定银行的款项,即每天营业厅由押运公司上门取款后到营业厅关门前所收取的款项,由于银行结账原因必须留存于营业厅保管的款项。对于营业款尾款必须存放于指定金库进行保管,不得以任何原因挪用营业尾款。

财务部门要进行营业款分析制度,同时各个自有营业厅要加强自身营业款的管理:财务部门通过建立营业款结算台账对营业款的账龄、产生原因以及时间进行分析。

(二)银行托收、银行代收应对资金安全风险的方案

财务部门要及时进行银企对账,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发现的未达账项并查明原因,到底是企业账录入错误,还是银行回单未及时入账。信息化部门要及时与各银行进行接口对账,通过银行的接口对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产生银行有数据,企业无数据的状况,或者产生企业数据进重复的现象。

(三)渠道应对资金安全风险的方案

企业应建立商预存款制度,让商先缴纳预存款在办理业务,避免商欠缴营业款,每个商都应建立单独的预存款账户,财务部门应设置专人对商预存款进行管理,避免产生欠缴营业款的风险。

企业应建立商押金制度,如果出现商欠缴营业款的情况,及时用押金补缴其欠缴的营业款。

对开通信用额度的商要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批,避免因为审批不严格导致的风险。

(四)电子渠道应对资金安全风险的方案

财务部门、稽核部门、电子渠道部门应该建立定期对账制度:对于电子渠道业务按照电子渠道的业务类分自助终端、网上缴费、手机营业厅等进行对账。

电子渠道部门要定期核对系统内的接口数据,避免接口数据的滞留在系统中,及时进行会业对账,及时处理会业对账所产生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王娜.谈如何加强通信行业区县分公司的营业资金管理[J].现代商业,2009

第3篇

关键词:医院内部;内部审计;方法

深入推进的医疗体制改革,加剧了医疗行业的竞争,若医院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对经营管理模式做进一步改进,使损失浪费减少,最大化的节约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医院内部的独立科室,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发挥出医院领导参谋与助手的作用,对发现的各种漏洞、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对各项规章制度予以建立健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让医院的运行达到优质、高效以及低耗的效果,让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在实务中的协调发展

从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是相互融合并且共同发展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会计内容有差错和舞弊行为是当前医院面临的主要风险。而财务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责任,目的是为了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舞弊行为的出现。当医院出现需要衡量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时候,管理效益审计,提高管理水平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责任;当评定医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时候,评价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果又是内部审计的责任。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加剧了医院的竞争,同时带给医院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是决定医院的生存和良好的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医院必须重视风险管理的制定,内部审计人员满足医院风险管理的要求,必须担任起自己的职责。

(二)风险管理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对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医院的风险管理流程需要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来完善。医院要想实现制定目标,就需要设置一个独立的权威性部门来监督医院的风险管理活动,从而导致内部审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所需要的理论基础、程序、技术掌握得非常熟练,对先进的评估风险的评估工具能灵活的运用,对会计、管理和法律方面都有广泛的了解。相较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强,忠诚度也更高一点,而且能够熟练的掌握医院的业务运作和风险管理,更加适合运用到医院的管理中。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把重点放在了患者的医疗服务上,过于重视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忽略了审计的重要性。虽然有些医院设置了审计部门,但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根本没有发挥出审计应有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但是,现在很多医院的审计人员素质都还不是很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对医院的财务工作不是很熟悉,缺乏对现代化内部审计的认识,没有掌握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方法,不能用计算机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导致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得不到提高;再次,很多内部审计员的道德素质偏低,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中不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也不能独立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三)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促使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现阶段,很多医院都还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就算设置了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目的也只是为了监督财会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再次,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容易被医院的管理层影响,造成审计活动缺乏公平公正的判定,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四)工作单一,审计范围受限

现阶段,事后监督是医院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所在,审计主要针对财务收支、预算资金使用以及违规违纪案件查办等,未充分重视事中事前审计,进而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与整改医院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在领导制定决策时没有提供有有用参考,让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未得到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赵鹏.对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的探讨.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

第4篇

一、合同风险管控制度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煤炭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企业法制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合同风险管控制度建设初建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同风险管控机构持续完善。自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企业合同风险管控机构几经变革,逐步从合署办公向独立运作转变,职能管理由单一向多项功能发展,合同风险管控重心有事中、向事前防范和事后监督转变,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合同风险管控体制。二是合同风险管控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不仅煤炭企业总部配备合同风险管控人员,而且分支机构或部门也配备了合同风险管控人员;并引进了人才竞争管理机制,由原来的合同风险管控人员的调任制到现在的竞聘制的转变,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三是合同风险管控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合同风险管控程序、权限、内容等要素不断规范,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体系。四是合同风险管控工作作用日益突出。积极向收购兼并、改革重组、重大投融资、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和重大经济活动渗透,全程参与重大项目合同谈判,法律论证审核,为企业重大决策和重大经营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规避了法律风险。

二、风险管控工作存在的风险源

当下,煤炭企业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工作存在的风险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新的经济管理风险问题接踵而至,表现最突出并亟待解决的是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风险问题:

一是煤炭部分企业不按法律法规办事,对合同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存在“经营不问法、需法不懂法、涉险不知险、出险无对策”等问题,导致在项目开发、经营活动等方面存在一定合同风险。

二是部分煤炭企业合同风险管控人员未持证上岗,总法律顾问制度尚未全面推开 。

三是合同管理具体工作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重大经济合同立项未经合同风险管控机构或合同风险管控人员事先参与调查

煤炭企业对外签订重大经济合同是具有一定的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在立项前,承办部门或单位要向煤炭企业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后才能实施;立项后,要经合同风险管控机构或合同风险管控人员事先参与,调查了解合同对方当事人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后,才能做合同风险管控的下一步工作。仅凭一张名片、几个电话或者熟人介绍,就盲目签约,致使合同出现纠纷后找不到对方当事人,或者对方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履约能力,最终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合同风险管控机构或合同风险管控人员事先参与介入十分重要。

(二)重大经济合同立项未尽职调查

承办部门或单位对经合同风险管控机构或合同风险管控人员事先参与的重大经济合同立项,要写出详尽的尽职调查报告,向企业负责人和合同风险管控机构或合同风险管控人员提交报告审查后,才能做合同风险管控的下一步工作。承办部门或单位未尽职调查的情况下,仅靠对方是好朋友、其他重要关系单位等因素,和对方签订人情合同、关系合同,这样的合同往往得不到履行的风险。

(三)重大经济合同未实行招投标制度

部分承办部门或单位不重视经济合同的招投标工作,签合同只不过走形式,思想中更没有招投标这个概念,往往产生经济合同纠纷,为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等方面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和风险。还可能滋生腐败,走上犯罪道路。

(四)经济合同未实行协商会签制度

部分承办部门或单位对经济合同签订不够重视,不协商、不会签、不按法定条件、法定期限和法定形式办理,打个电话或口头打个招呼,简单了事。甚至不签书面合同,为经济合同纠纷埋下了隐患和风险。

(五)事后合同不断出现

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出现了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部分承办部门或单位为了急于销售产品 ,不顾对方提出的苛刻条件,降低价格和同行竞争销售,或为生产紧急需要,不顾对方漫天要价,先销售或购买完再补书面合同,欠款或商品质量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造成经济合同纠纷不断,为煤炭企业带来较大法律风险,和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六)合同风险管控规章制度亟待解决可操作问题

煤炭企业在合同风险管控方面虽然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但有很多制度不能落实至实处。有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缺乏执行保障,实际工作上不容易执行等等。

(七)合同条款审验不严

合同审验环节是开展合同风险管控工作的重点,是关系到合同签订成败的关键。但在煤炭企业现实工作中,合同风险管控人员却存在着条款把关审验不严问题。首先,没有规定明确的质量标准条款,因质量标准不明确易产生纠纷。其次,体现在对合同条款中的易产生歧义和误解文字审核不严格,对违约条款叙述不明确,如果出现单方的违约行为而进行诉讼,合同文字的歧义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在买卖合同中我们常见的定金和订金两个词语虽只一字之差,但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交付定金的协议属从合同,依照约定应交而未付定金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约;而交付订金的协议属主合同中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而未交付订金的,就构成了对主合同的违约,可见对合同条款尤其是文字的逐一审验是十分必要的,要避免这类风险的发生。

(八)缺少对合同的后续监管

合同的后续风险管控工作往往容易被企业所忽视,如:对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管理、对合同签订前期中期的风险评价、对合同签订过程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资料的归案保管及纠纷处理不及时等。这些都是一些需在后续管理工作中具体开展的工作,往往存在潜在法律风险。

上述合同风险管控中产生的风险,有其形成的内外原因,有各自的特性和危害性,探索认清各种法律风险源,目的是好有的放矢,摸清其规律,及时应对和管控,防止煤炭企业经济事故的发生,减少煤炭企业不应有经济损失。

三、加强煤炭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控的对策

(一)提升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经济合同风险管控意识,培育煤炭企业风险文化

首先,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经济合同风险意识对建立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控机制起着重要作用,是培育煤炭企业风险文化的关键。其次,建立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控机制,培育煤炭企业风险文化,要从根本上消除经营管理中的合同管理风险,使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显著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实现煤炭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次,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特别是风险管控机构或人员带头学习风险防控法律法规,树立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合规意识、法律意识,带头遵守上级和本单位的制度流程,像重视安全生产一样重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风险文化系统工程。

(二)建立、健全经济合同风险管控机构、制度体系

一是煤炭企业要进一步推进总部总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机构专业化、专职化改革,建立健全各级合同风险管控机构和专职或兼职合同风险管理员,形成专兼职结合,条块相连的合同风险管理体系,使煤炭企业在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上的合同都有人把关,使各类合同处在有序的风险监控管理范围内。二是煤炭企业要对分支机构或部门专职或兼职合同风险管理人员有条件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并加大总部和分支机构或部门法律顾问人员(兼职合同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煤炭企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煤炭企业与各分支机构或部门单位之间协调运行机制和监督考核力度,提升煤炭企业合同风险管理运行质量,实现重大经济合同审查率、签约率、履约率重大提升,防止事后合同的出现,降低经济合同诉讼纠纷风险的发生。

(三)动态监督与定期监督检查相结合,合同风险管控全面覆盖到企业各分支机构或部门

制定风险管控监督检查考核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对煤炭企业各分支机构或部门进行动态全覆盖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分析,找差距、吸教训,并对经济合同风险管控情况进行了通报。通过检查,全面推动经济合同风险管控的合法、有效、稳定、健康发展,同时提升煤炭企业的经济合同风险管控能力。

(四)加大合同纠纷案件处理力度及问责制,使企业经济管理风险到达可控范围

第5篇

《**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1月31日起施行。这是新形势下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日前,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对《办法》进行了解读。

据市应急管理负责人介绍,《办法》为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了相应的管控和治理措施。《办法》指出,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将风险管控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全面风险辨识,编制风险管控清单,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实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和备案管理。

《办法》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履行风险隐患监督管理职责,制定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标准规范、开展风险隐患业务培训指导、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管理信息系统、督促指导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依法查处违反《办法》规定行为。

安全风险实行红橙黄蓝四级管理

为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办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确定了评估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对应使用红、橙、黄、蓝四色标注。其中,危险因素多,管控难度大,发生事故将造成特大经济损失或者特大伤亡事故的应评估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对重大风险应当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建立包含风险部位、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评估情况的档案,档案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更新完善。

高危行业企业进行风险辨识评估

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风险辨识和评估的周期不同。《办法》要求,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废弃处置以及使用危险物品的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风险辨识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风险辨识和评估,存在重大风险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于下一年重新对重大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

实行安全风险告知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

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

报告方式等内容。

对存在风险的工作场所、岗位和有关设备设施,应当设置明

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制度

挂牌督办按照属地、分类和分级原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制定治理方案,治理完毕后,应当对治理效果组织验收。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识,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生产储存装置、设备设施;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生产储存装置、设备设施,应当加强管控。

第6篇

一、引言

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更偏重于企业战略、品牌、经营方面的管理,而忽视对风险意识。例如,企业财务造假,加之企业对风险管控的不够重视导致*ST博元被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由此看来,风险管控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密切,风险管控的核心功能不是“管控”,而是企业价值的“增值”。

二、我国风险管控的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尚未成熟。

(一)企业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管理者更加侧重于生产经营活动,因而忽视对风险的重视,不能及时预测和识别风险的到来。由于缺乏对风险管理的意识,管理者很难在风险来临时,能够正确的对待风险、处理风险,极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二)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成熟

目前,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形同虚设、不健全、缺乏整体性,基础管理相对薄弱。由于企业风险管控组织机构的不成熟,造成风险管理机构在正常监管中不能充分发挥其监管的职能。同时,风险管理组织的不成熟导致企业中各个岗位人员对风险的理解不清晰,使风险管理缺乏有效性和约束性。

(三)忽视系统风险的评价

由于所有者缺位,而管理者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而非所有者,通常只顾追求短期利益,而往往忽视企业的战略化发展。管理者做决策时忽略衡量项目的整体系统风险,而做出单一的决策,不仅有损企业的长期良好发展,而且由于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三、加强风险管控对提升企业价值的影响

企业风险管控帮助管理层通过协调风险和机遇,使企业可以自如应对复杂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并将风险管理视为一种竞争优势。企业将风险管理的应用范围拓展到提升企业价值等方面,促进管理层寻求更佳的发展机会,帮助企业抓住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的机遇,使企业的风险管理逐渐提升到战略性的水平。

(一)风险管理可以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风险管理策略目标的基础之上,建立的针对于企业战略、市场运营、财务信息、内部审计等各项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体系。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而言,风险管控的实施不可替代,而内部控制则配合着风险管控的实施。总而言之,基于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风险管理可以逐步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并达到增强企业价值的目标。

(二)风险管控以改善企业投资实现最优决策

企业风险管控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对风险的识别、防范和规避的意识。企业通过风险管理可以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解决的对策,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和损失,还可以避免重大风险事件导致企业走向破产。管理层在做出战略决策时,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系统,风险意识淡薄,没有考虑风险因素为企业带来的损失,在进行投资和融资活动时,没有执行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程序,那么将无法做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看待风险,导致决策失误。

(三)风险管控可以增强企业资金链的管理

从以往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破产的案例来看,大多数原因是由于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企业对待风险的不谨慎态度,使企业在面临风险时,错过风险处置的最佳时机,对风险的处理不当将会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严重后果。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研究分析和应对各种风险,并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避、防范和转嫁风险因素。而且能够帮助企业在进行融资或者投资时,充分协调资金的供需比例,为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四、加强风险管控提升企业价值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风险意识

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应该时刻对风险保持高度重视,意识到风险存在于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并将风险管理贯彻到企业战略管理中,以及企业的经营生产全过程。首先,管理层应不定期的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变化时刻关注,在面对国家政治改革、投资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变化时能够及早预测,及时应对政策的变化做出战略调整的措施。

(二)组织专业人员建立风险预警评价体系

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的最佳风险预警体系。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预警体系,能够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收集相关政策信息和竞争情况,帮助企业在遇到可能危害企业利益的危险因素时,事先发出预警提醒管理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使管理者即使采取措施应对风险,规避风险。此外,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帮助管理者做决策时,筛选方案,帮助管理者规避风险较大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三)加强控制环境的建设

第7篇

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枣庄中联”)是中国建材集团重要的水泥业务板块――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业之一,其前身是山东安厦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枣庄中联现有两条日产2 500 t和一条日产5 000 t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建有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同时全资控股临沂沂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形成了年产优质水泥、熟料600余万t,发电1.2亿kWh的产能规模,是山东省率先通过ISO9001、ISO14001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认证的大型现代化水泥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2016年,枣庄中联围绕《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个指标 一个平台

确立一个指标,即风险管控指标。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明确了风险管控指标,公司各部门(室)根据风险管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员工。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每月对各部门进行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完成情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工作计划。同时,将这一安全管理目标始终贯穿于整个安全生产管理过程。

构建了一个合作平台,即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运作平台。为了落实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辨识与防范工作, 2016年6月,枣庄中联颁布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实施方案》,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以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建成了一个集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文字管理、物资供应于一体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运作平台,平台中心设在安全环保办公室。通过这一机制,明确各责任人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开展全面性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

第一,完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为了确保平台的有效运作,公司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部门完善了部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公司机构调整情况,及时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职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列入各部门年度目标合同,并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以风险抵押金承包安全责任,承担和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及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任务。

第二,统筹协调,确保创建过程中信息畅通。为了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平台,工作小组每旬召开一次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总结会,对发现的问题按照分工逐一落实到部门,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间,并把完成情况汇总存档,加快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进度。

风险管控过程与成效

枣庄中联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出一套简洁、易懂、易推行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模板,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有效管控设备风险。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要求来看,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有效控制设备风险是减少企业安全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枣庄中联针对各设备特点,提出了详细的设备风险管控要求,有效降低了设备风险。

第二,全面、细致辨识危险源,降低作业风险。公司成立了作业过程风险评价小组,根据各部门的作业活动特点,按照不同岗位和不同的管理活动,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事件,全面辨识造成危险事件的危害因素和危险源;针对每项活动中的每个工作步骤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充分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强化现有控制措施,进一步规范辅助控制措施,确保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按照巡检、维护、维修三类管理活动,公司各部门共完成176项作业过程安全风险评价,并组织员工培训学习。同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查找风险评价表存在的不足,并持续改进。

枣庄中联作业过程风险管理流程的制定,实现了由传统的“点源控制”向“线源、面源控制”的转变,构建了一种标准化、全方位的安全风险管控模式,更加强调风险控制的整体性。公司各部门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对作业过程风险评价表进行统一培训学习,并要求所有员工作业时均要以相应的风险评价表为指导。实践证明,严格按照安全风险评价表作业,对于降低作业过程风险非常有效。

第三,严格过程监管与考核。通过日常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及综合性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检查的同时,公司抽调安全h保办公室及各部门安全员成立两个现场检查组,每天对各自负责的生产区域进行联合巡查,重点纠正员工“三违”行为,同时对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抽调设备部及各生产部门设备、电气、工艺专业人员成立设备设施检查组,严格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要求,对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加强排查,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标准。

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的需要,公司各部门组织多次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框架以及作业过程风险评价等内容进行培训。同时,行政人事部根据培训重点分层次、分专业编制了考试题目,并分别组织各部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各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人员进行考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模拟应急演练、提高预防能力。公司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指挥网络,重新完善制订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并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实际操作人员反复论证和修订,确保了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了“指挥有力、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施救有效”的应急管理队伍,做好了各种应急物资的储备。

公司与山东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中心签订了应急救援协议,加强了应急救援管理力度。同时,以工段为单位,定期开展模拟应急演练工作,举行1~2次模拟工伤事故、自然灾害、火灾等有针对性的突发事故应急演练,以演练来对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作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修订,既增强了员工的危机防范意识,又提高了员工避险救助的实战能力,从而构建了群策群防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安全防御能力。

第五,注重视觉警示效果,规范内外人员工作行为。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之前,枣庄中联现场的安全标识牌、管道标识、道路标识、设备防护等安全设施种类多,尺寸和颜色也不统一,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为进一步规范现场安全设施管理,公司对各类安全设施统一尺寸,统一颜色,统一标准,提高了安全警示视觉效果,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第六,对外包商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严格对外来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没有安全资质证书的坚决不准进入。公司制定并向外包商发放《外包商安全手册》,用来指导外包商厂内作业,加强外包商的安全管理和管控。同时,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会根据施工项目不同,安排专人负责外包商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对违章行为严格纠正,确保公司内施工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七,加大培训,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意识。枣庄中联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之初,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认知有限,整体概念也不清晰,仅仅依靠周边兄弟单位的管理经验及有限的资料才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有所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培训成为摆在管理层面前又一道必须跨越的屏障。

自公司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工作以来,多次组织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兄弟公司交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经验,集思广益。通过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确定了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了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安全教育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达1 100人次,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意识。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首先,安全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由于企业是从老的市中^直属企业改制而来,员工头脑中还存在着传统的管理理念,需要尽快扭转,需要在企业中间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文化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以此来影响和扭转员工的认识和观念。

其次,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企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加上年龄普遍偏大,对于好多新的安全风险辨识知识、技能消化掌握不好,在日常安全工作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尤其是面对技改后的新设备、新工艺,不知道如何下手,甚至干出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下一步计划加大员工安全培训,狠抓岗位达标,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

第8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思考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阐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本质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大体上是根据企业目前的专业管理机制以及策略,同时主要是以风险管控、风险预防、风险监督、风险评估等这几个方面为主的工作,再借由多维度多层次的管控方式进行生产以及经营中各种类型业务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从管理视角出发,企业内部控制在定义上来说有点像是风险管理的下属子系统;但是从管理范围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完全可以作为企业在进行风险管控时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是从内部环境为视角出发的,内部控制管理的机构设置有诸如企业内部审计、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内部奖惩制度等等;而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管控时,就更需要企业内部控制的管控方式进行更为科学与合理化的目标确定,严格根据企业风险评估体系,争取做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最优化结果。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任何目标在达到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更是不必说的。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各级管理层在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以及企业当下管理模式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只要是背离或是阻碍企业共同目标的因素与风险,在企业实施风险管控的时候都应该给予治理与规避,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风险管理中风险是最主要的工作范围,而这其中信息化程度也是影响着整个风险评估与判别的重要影响环节,这也是现代企业注重信息化的原因;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与检测时,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控方面还是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布置相应的内部检测,同时也要针对企业的日常内部监控,一旦在某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出现问题,企业就可以针对该环节进行分析,分析出是政策、机制还是相关实施措施的问题并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在进行风险管控时不仅避免了风险还不断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缺陷

(一)我国企业风险控制体系不成熟

(1)我国企业对风险全面评估不够重视。企业经营风险的诞生以及企业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的风险界定以及成熟的风险评估体系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国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对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这就自然形成了不成熟的风险控制体系。(2)我国企业未设置单独的风险管控部门。当下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大大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波及程度也逐渐加深,从中可以看出设置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我国企业在风险管控这方面的意识薄弱,并没有设置单独的风险管控部门,甚至有些企业连最基本的风险识别与风险预警系统都没有。

(二)企业风险管控意识不够强烈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到国际这个大舞台之上,在国际市场中进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有诸多企业涌向国内。在上述背景下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尤其是在国内许多企业仍是缺乏风险意识,许多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的风险也仅仅是在财务风险单方面,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风险管控意识薄弱的程度;我国企业普遍在乎的是公司盈利,在风险管控方面实在是无法关心,这样就极易造成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无法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相反,国外因为经济的发达,许多企业早已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三)企业公司管理结构不够完善

企业的内部管控要想有效的运行就必须保证企业拥有着完善的治理结构,这是给企业内部管控造就最基本的实施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当然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但是如果企业的权利设置以及制衡体系之中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则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无法有效的实施,企业治理结构中作为企业风险与内部管控的核心――董事会,该核心是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担负主要责任的,而在我国中董事会存在着职权交错的问题,在实质上是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利的,容易造成职权混乱的局面,自然企业就无法有效的运行内部控制机制以及风险管控。

三、企业基于内部控制下的风险管控策略

(一)逐步强化企业风险管控体系以及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

(1)对企业风险类别进行明确的区分,这是为了企业能采取相对应的科学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管控。企业在分类风险时可以从业务活动方面与企业整个方面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通常来看,企业的整体风险主要是由内部与外部构成的,内部因素有组织、经营、财务、战略等等风险;而外部就是宏观与不可抗力因素,诸如法律政策、自然天灾、市场技术等等风险。而从业务活动层面来看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来进行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不同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自身的风险种类。(2)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自然包裹各个风险指标的检测等等,尤其是要建立风险导向的审计机制。企业的审计机制可以处于相对客观且独立的审查机构,能更加从公正的角度来对企业内部与风险管控作出评估与监督活动;充分引进相关的审计人才,这样他们才能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企业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水平。

(二)增强企业内部风险与内部管控的理念

优秀的企业管理理念才能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是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管控的基本环境条件,同时也是企业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基础条件。增强该理念的方式是通过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不断将该理念融入到业务活动层面,这样既能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将企业的整体价值观更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对该方面的学习,企业也可以加强之间风险管理的理念,这样才能碰撞出更精彩的理念;企业定期请相关的学者教授主持讲座,召集职工进行风险与内部管控的理念学习,这样能提升整个企业的风险与内部管控的氛围。这样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风险与内部管控时能将对策更有效的实施。

(三)加强健全企业治理结构

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应当涵盖内部监督与反馈系统、谨慎的业务执行流程等等,只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不会产生混落,才能为管理措施提供稳定的环境。企业要充分重视独立董事的功能,要发挥出独立董事在内部控制中心的核心监督位置;企业要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中的所占比例,要将独立董事的收入与承担的风险进行挂钩,这样才能让独立董事明白自身应该作出应该做的贡献。另外,企业经营中的特别事项应该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不能总是常规问题,总有部门非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这个特别的委员会对该类事件进行有效快速针对性的处理,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预防与处理各种风险的出现。

四、结束语

本文先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本质,着重针对企业在企业内部控制下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希望我国企业能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王洪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联分析[J].财会通讯,2014(17).

[2]陈冬梅.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以贵州茅台酒公司为例[D].河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

[3]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企业经济,2012(03).

第9篇

中国保监局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2014年12月16日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保险机构“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的通知》,布置保险行业深入开展“加强内部管控、加强外部监管、遏制违规经营、遏制违法犯罪”的专项检查工作。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我在专项检查工作中学习和实践中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一、明确检查的目的、重点和方法,使工作进一步有序和有效

中国保监会在专项检查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此次专项检查工作的目的一是摸清保险机构内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分类处置;二是建立长效机制,防范化解风险;三是确保保险业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主要对2014年全年各机构业务经营合规性及违法犯罪情况进行检查,检点为六大类:

(一)公司治理及内控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重点检查股东虚假出资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二)业务经营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重点检查虚假承保、虚假退保、虚假保费、虚列费用、虚假理赔等“五假“问题。

(三)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重点检大投资决策的合规性,特别是违规将保费转为资本金、存款的真实性、大额存款是否存在质押,以及另类投资风险,特别是投资信托、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

(四)财务管理及偿付能力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重点检查偿付能力充足率真实性,特别是通过不合理的房地产评估和虚假交易虚增偿付能力等问题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重点检查损害消费者重点检查权益的问题。

(六)其它的问题与风险。重点检查信息系统安全性、案件风险管控有效性等问题。

根据文件要求2014年12月初至2015年3月中旬是各保险机构自查整改阶段,由各公司自行组织开展自查、抽查、处理整改和报告撰写。

二、根据专项自查出的问题分析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几个成因

(一)制度执行力不够强

部分公司或人员忽视规章制度的学习,政策制度传导缓慢,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的意识差,执行力不强,管控能力弱。例如:业务管理方面存在电话回访成功率低,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保存工作不到位等现象;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资金管理风险、账务处理风险。这些经营风险管控不好,均会给公司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二)防范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

部分公司或人员对风险工作重视不够,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不能按照公司的要求狠抓风险工作的落实,重发展、轻风险,重结果、轻过程,存在单证核销随意性强、单证遗失严重等违规事项,近年公司发生的重大案件,或多或少与单证和印章管理薄弱有关,此类风险为不法之徒违规作案提供了便利,会使公司遭受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三)公司内部监控系统不够完善

一个成熟的公司应当有着完善的经营监督系统。这个系统可镶嵌于或独立于公司各类系统,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根据公司内部的基本情况,建立出较为完善的一套有力的内部监控系统,以监控公司各类业务系统的高效运行。这样就可以治理擅自改变费率以及承保责任,监控手续费等业务处理。

(四)关键岗位人员责任心不强

因为关键岗位人员(特别是柜面人员)频繁更换,新人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够,对系统、险种还不完全熟悉就直接面临客户,处理相关业务。在处理过程中没有认真研究险种条款和核实相关信息,在业务处理后后督人员也没有尽到认真审核义务,直接可以导致风险的产生。

三、加强保险公司风险管控具体措施

鉴于上文对保险公司规范化管理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风险管控基础,强化风险管控职能

保险行业风险管控相对银行、证券风控基础来说,其相对较弱,截至目前行业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基础统计数据和风控模型,相关风险控制无经验数据支持。建议未来风险管控夯实管理基础,加强基础数据统计分析,抓主要风险数据,分类控制,确定风险合理区间,确定必要风险控制手段和可选择控制手段,防止草木皆兵,减少广撒网的管理手段,风险控制走向以后台监测为主,风险管控由复杂前台走向隐形后台,做到风险管控无处不在而又无处都在。

(二)加强信息技术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从目前信息技术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水平来说,信息技术与其要应承担的使命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系统还存在很多漏洞,信息研发与管理水平跟不上应用需求。制度中规定风管控措施本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控制,但由于系统的不完善,这类风险再由人工去核查效率不高且不全面,如系统权限问题,迟迟无法实现像银行一样指纹登录核心业务系统,工号密码窜用屡见不鲜,个别审批流程形同虚设,引发了一系列如占用挪用保费等风险的发生,屡查屡犯,无法实现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风险的法伤,使部分风险处于不可控状态。应加强信息系统的研发与管理,提高信息技术对风险管控的支持水平,实现制度规定的风险必须由信息系统牢牢管控。

(三)走风险管控人员专业化道路

基于风险管控工作的特性,其要求风险管控人员精通公司各项管理活动,能及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才能对相关风险做出精准判断,风险管控人员专业化要求高,但目前风控渠道人员的配备现状与这个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走专业化道路并不容易。

(四)制度化管理要回归管理本质,并且要坚持循序渐进

作为竞争异常激烈的保险企业,管理层尤其要坚持“一切的管理都是为业务服务”的理念。管理的提升过程必须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而不能只追求制度本身的完美和完善。

四、风险管理对公司发展的价值

从具体工作来说,非风险管控部门接触到最多的是内控测试及审计,管理层这一两年新的关注点还有风险预警,对于这些与非风险管控管理部门考核不挂钩的工作,风控管理部门多少抱着请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的心态,具体经办部门也认为这是他们额外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风控管理部门扮演着公司内部监督者的角色,具体职能部门也许从内心来讲其实并不愿意让风控管理部门介入太多,造成风险管控管理部门发现风险时已较为滞后。近年来由于公司改革节奏的加快,职能部门更新实务频率也加快,然而风险管控措施跟进更新速度却不能保证及时跟上,造成风控职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从风控队伍的配备来说,无论从人数及整体素质上来说,都不及其他渠道。其实我们都要充分风险管理对公司发展的价值

(一)有利于认清公司的经营特点

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正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大的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优化了我国的社会生产消费结构关系,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经济环境变得愈发复杂。在新的环境下,认清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和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在销售、承保、财务等环节上的失误都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这些环节分布于公司经营的各个角落,造成了风险的分散。只有更加科学、清晰的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公司经营发展。

(二)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目前公司业务发展迅速,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为了适应新的局面,必须要有更新管理的方法和严密的制度,必须要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风险管理,合理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增大防范销售风险的力度。防止保险业务员违规经营的行为,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保护公司的形象不被损坏,提高公司风险管理的市场竞争力。

(三)风险管理有利于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盈利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风险管控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受环境、施工人员、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效果,我们应有效的分析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而言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应当认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并在风险防控上达到预期目标。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1.环境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首先存在的就是环境风险。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是地下施工,在地下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地质因素以及诸多施工难点,同时还要防范地下施工对地上建筑造成不利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有效性,还要在具体的施工中保证不对周边环境进行污染。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累积,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环境风险并预防环境风险,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当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施工问题,对后续施工和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来看,环境风险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评价,等环境评价达标之后才能够开工。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因素、地上建筑施工、周边的整个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从这一点来看,环境风险是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出现问题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环境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才能够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2.施工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都处于地下施工,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并且在地下施工中采用的盾构结构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产生的施工风险也相对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能做好设备的衔接和人员的合理安排,那么地下挖掘施工和地下贯通施工等施工工序容易出现较大的施工风险。因此,我们应当对施工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在施工之前对施工风险的类别、施工风险的内容和施工风险所造成的后果都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防止施工风险发生,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在实际的施工中,通过施工风险的防范以及施工风险的合理管控,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有效的管控之下,保证施工风险能够得到降低。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来看,因为对施工风险的认识比较到位,在整个的施工风险管控过程当中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了施工风险有所降低,做到了施工风险的有效的管控,避免对整个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3.资金风险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地下挖掘过程当中遇到特殊的土层地段,或者在地下开挖过程当中与其他的施工管线发生干扰,需要对施工管线进行改造或者在开发过程当中对地上建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地上建筑进行加固。所有这些临时增加的施工内容都会给整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旦工程量发生了增加,相对而言整个工程的投资就会不足,只有增加资金预算才能够保证工程有序进行。那么这些临时增加的工程内容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整个工程的施工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由于整个资金用量较大,并且在资金需求的每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存在,那么在资金拨付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资金拨付不到位,或者临时资金不足的情况,导致现场停工。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推进过程当中,就应当提前做好预算,保证预算充足,同时根据施工的情况确保每个阶段的资金都能够准时准确拨付到位。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侧重点

1.对存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过程当中,首先就应当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我们不但要认识到存在哪些风险?还要认识到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及后果。只有认真分析了风险的种类,并对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识别,才能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合理到位。在风险管控过程当中风险的识别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首先,要分析风险的具体类别,根据风险的类别进行风险程度的划分,同时还要对风险的存在位置和环节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还要对风险的等级进行有效的划分,在风险等级划分当中要根据风险造成的不同危害以及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进行有效的划分,保证风险的等级划分能够合理准确有效,提高风险识别的有效性;最后,在风险识别过程当中,要根据每一种风险进行分类,不同风险类别所划分的风险等级是不同的,具体应当按照风险的种类进行风险识别,使整个风险识别能够准确有效。在风险识别过程当中要配套有效的措施,使风险识别之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保证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措施能够一一对应。

2.做好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

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是风险管控的重要一环,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类别和风险的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而灾害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有效的预估。通过灾害评估能够对风险的种类以及风险的程度进行更科学的评价,使整个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之所以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主要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复杂性。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也比较多,整个施工的资金管控、环境评价、灾害预防和经营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认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灾害评估的重要性,才能够根据风险的类别进行有效的灾害评估。那么在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过程当中,首先就应当参照其他城市的经验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损失情况进行风险预估,使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能够贴近工程实际,避免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与实际的工程不符造成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脱离实际;其次根据灾害评估制定相应的措施满足施工需要。

3.找准主要风险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过程当中,主要风险点的识别至关重要。因为风险管控不可能对所有的施工环节以及经营管理环节进行细致的管控,虽然在整体的层面上能够进行覆盖,但是在管理重点上还是有所区分。那么,主要风险点就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在实际的管控过程当中就应当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存在风险的环节和部位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按照风险点的类别以及风险点所造成的灾害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使整个的风险评估能够更加科学有效,整个的风险预估达到预期目标,从整个风险评估过程来看,主要的风险集中在环境风险、施工风险和资金风险这几个方面。只有保证这几个方面的风险评估不存在问题,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才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在管理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1.结合工程实际,对风险种类进行归类

在实际的风险管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根据工程实际对空间种类进行归类,例如环境风险存在地上风险和地下风险。在地下风险中存在盾构施工风险和支撑施工风险以及贯通施工风险多个种类。通过对这些风险种类的划分和归类,我们才能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并且达到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在施工风险当中,我们还应当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控,保证施工细节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解决施工工序与风险种类划分的问题,使整个风险划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使风险种类划分与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的结合,解决施工工序的风险,使整个工程的施工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程度来看,风险种类的归类至关重要,在风险种类的划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第一,可识别的风险,第二,隐藏的风险,第三,可控的风险。只有做好这些风险种类的划分,才能保证风险管控过程准确到位,最终在风险管控过程当中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风险种类的归类是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措施。

2.根据风险类别,做好风险辨识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类之后,我们就应当对每一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风险辨识不但要认清楚风险存在的部位,也是对风险所造成危害的一种有效的认定,通过风险辨识,能够保证风险管控到位,同时也能够提高风险管控的整体效果。那么在风险辨识过程当中,我们要按照风险的类别、风险存在的部位以及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进行有效的评估。风险辨识过程当中,我们要根据成熟的风险辨识经验,在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主要包含几种因素:风险辨识应当对风险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辨识,风险辨识应当对风险可能出现和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应当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以及风险出现的概率有效的辨识,使辨识能够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际,保证辨识能够准确有效。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措施,才能够保证风险辨识达到预期目标,提高风险辨识的有效性,保证风险辨识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的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风险问题。

3.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项目的了解,风险防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当根据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的类别制定风险防控应急预案,使整个应急预案能够与风险的类别和种类进行优化衔接,使风险的识别能够与风险防控相对应。其次,在风险防控过程当中,应当按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制定对应措施,使整个风险防控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干预能力,例如环境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提前做好环境评价。在确保环境评价通过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除此之外在施工风险防控当中,应当按照施工的工序以及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问题制定施工过程应急预案,使施工风险能够通过应急预案的方式得到有效的处置和解决;一旦出现事故或出现风险问题能够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处置,保证防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应当按照风险类别以及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的预估和预算的制定,保证资金预算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解决资金不足或者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整个资金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同时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避免资金浪费,使整个资金的使用能够做到与工程实际相对应,保证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能够划拨到位。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过程当中,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至关重要。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对风险防控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根据经营管理实际和风险种类的特点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类以及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整个风险管控能够科学有效保证风险管控达到预期目标,使有效的风险管控能够更好的为项目服务,解决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存在问题;使城市轨道建设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并且在开展过程当中满足实际需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进行,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开展不受风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锡松.城市轨道交通与宁波市江北区域发展互动研究[D].宁波大学,2013.

[2]陈红.成都轨道交通建设与经济带发展互动研究[D].西华大学,2014.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经营;风险;管控措施

风险管控一般包括评估机制和处理机制两大部分,分别对应企业经营风险的前期预警和后期控制。风险管控体现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未雨绸缪”,及时做好风险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企业风险管控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提升经营风险管控水平,保障企业在相对安全的形势下创造价值,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一)财务管理风险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管理风险。融资渠道不通畅、资本衔接紧张、资本运营困难等都导致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涌现出许多热门产业和新兴行业,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自身发展能力和企业定位,盲目追求“发展潮流”,风险意识薄弱,存在跟风与盲目乐观的倾向,对项目投资具有片面性。以至在后期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资金链断裂、对市场预估不准确等问题。另外,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较高的管理素质,财务管理理念薄弱、实践能力不强、缺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常常以一种思维模式对待时刻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导致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出现错位现象,这也极易为企业发展埋下了风险。

(二)相关政策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正面临着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针对经济发展制定的政策法规和金融监管方针也在不断调整。由此,宏观调控下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有一部分来自于政策的变动与调整。企业现行经营模式、产业结构等有可能与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调整不符合,因此不得不打破原有的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规范,这可能会打乱企业一个长期性的发展步伐。企业若没有及时了解这种变动,或对变动理解有偏差,则很有可能面临着信誉风险和投资风险。

(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

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变动而导致发生潜在损失的风险。因此,市场风险包括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市场风险是企业经营中比较常见的风险,也是企业需要时刻考虑与分析的风险因素,市场变动的负面变化会给企业收益带来影响。巨大的竞争压力导致市场份额的变动以及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动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一方面由于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合同一方拒绝履行双方共同条款,或者在结算过程中一方出现违约情况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市场价格的起伏变动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风险和投资风险,出现资本难以回收的问题。另外,市场的流动性可能使企业对市场预估不准确而带来操作失误。

(四)其他自然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面临着由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等自然风险因素。某些企业在生产、运营等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有可能潜在着某些安全隐患。监管人员对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员工未按照安全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等也是放大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企业经营风险的管控措施

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抓住主要矛盾,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做好风险评估,实现科学有效的规避。

(一)完善融资体制、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应科学规划、稳健投资,根据融资情况和资本规模选择投资模式;企业要结合自身优势和核心能力,将投资目标转向熟悉或适合的领域,提升市场占有份额,增加资本回收率。企业也要学会“自救”,自身要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核心环节提升实力与创造力,不断增强社会信用等级,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加大整顿力度,从源头上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考核,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企业要审时度势,努力冲破僵化的财务管理体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和目标定位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在经济发展大趋势下站稳脚步,赢得发展。最后,还要解决财务管理中职责不明、易混淆的问题,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明晰,各司其职。企业只有通过上下联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竞争力。

(二)规范市场操作行为,全面、科学地分析市场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更新换代的频率也不断加快,市场风险也具有极大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管控市场风险时企业一方面要做到用规范合理的运营规则进行市场进行操作,增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合作伙伴建立长远、双赢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要对合作方有清晰的认知,明确双方职责与担保措施,密切关注双方合同的签订、履行中的法律问题,有效规避合同风险。企业也要审时度势,全面、科学地对市场环境进行预测和分析,做到定时、定性、定量地掌握市场变动,在企业的合理掌控之下缩小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创造优秀的、高质量的、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也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在实时变动的市场环境下站稳脚跟。

(三)改革现有经营模式,扬长避短,完善治理结构

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企业制度下若经营管理跟不上内外环境变化,势必会放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企业管理观念是企业实施具体措施的指导思想。面对现今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实事求是地分析现有管理模式的优缺点,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制度,细化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奖惩措施以规范管理行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制度先行、行动跟上、协调共进。其次,企业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管理盲区,全面系统地掌控风险。最后,企业要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将风险防范体系纳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使之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与职能部门中,为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四)增强风险管控意识,使风险管控形成企业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风险管控不能快速带来收益,企业很容易忽视对风险管控意识的建设。这就造成现有风险管控体系职责不明确、掌控和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企业文化中风险掌控这一模块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因此,从工作人员来说,要时刻将风险意识铭记心中。在日常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态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执行工作流程。从企业管理上层来说,要充分重视经营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一方面要优化公司内外环境、避免投机心理、实事求是地着手建设风险管控体系,培育企业风险管控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员工的风险管控意识,通过管理培训、模拟训练等形式提升自身对风险因素的敏感度,提高管控水平。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风险,企业都要足够重视,从上到下、由点到面地形成风险管控体系,以做到合理规避、有效防范。

三、结语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政策、市场、财务管理等诸多风险因素,为保障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企业要重视对风险管控的建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风险危及到企业发展之前做到有效规避;在风险侵袭企业运营过程中及时采取科学的对策与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深入认识以及有效管控措施的提出与实施,成为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企业在和谐稳健中前进。

参考文献

[1]廖家生.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王茹.企业跨国经营的国家风险管控——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No.7803:79-83.

第12篇

关键词:连锁零售业 内部管控 财务风险

一、当前连锁零售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工、管理等综合成本逐年上升,店面租金成本也逐年见长,再加上近年来网络销售的出现与发展,传统零售业遭遇打击,多家连锁零售企业出现利润亏损,形势较为严峻,零售企业的发展矛盾日益凸显,矛头直指企业财务状况及风险防范。连锁零售企业如何优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规避财务风险,已经成为各零售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商品管理和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缺乏强有力的管控

商品零售企业在存货和供货的管理信息上不对称,在商品销售上表现过于乐观,忽视了产品同质化与市场竞争的选择性,导致商品销路不畅,大量积压,而有些商品因销路太好却库存时常短缺,供不应求。主要表现在:因积压库存占用资源导致营运资金吃紧和畅销商品因供不应求断货导致丧失消费者及潜在收入。有些企业对库存商品管理不积极,鼠目寸光,追求当下的蝇头小利,不计企业长远发展,把积压已久的商品重新上架销售,使企业的信誉受损,形象大打折扣。连锁零售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于对商品的信息判断失误,信息系统不健全,对相关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不到位。

(二)企业内部机构冗杂,缺乏集中的、完善的治理机制

财务风险管控的关键在于完善企业的治理机制,一个成功的零售连锁企业应该有良好的法人治理体系,完善的管控机制和相应的制约机制,只有把这些机制有机结合,统一管控,才能更好的降低财务风险。连锁零售企业内部运作较为冗杂,在工作开展中容易被其他因素干扰,在财务执行上效率较低。

(三)财务管理不集中,财务管控体系不健全

企业财务管控体系不完善,实际管控起来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导致连锁零售企业对财务管控过于松弛,在财务决策上易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增高了决策失误风险。在资金的使用和流转上安排不合理,导致资金的收支比例不协调,负债率高,偿债能力弱。企业财务的统一管控意识薄弱,再加上产权不明晰,企业集团对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管控没有针对性,连锁零售企业垂直管控的秩序容易被扰乱,增加其财务风险。

(四)连锁零售企业内部文化氛围不浓厚,企业内部环境有待改善

每个公司不可或缺的是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目前有些企业的文化建设沿袭陈旧落后的理念,空洞没有内涵且过于粗糙;另外,企业奖惩制度、人才激励机制度落实不到位,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晋升要求漠不关心,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离职率增高。

二、通过学习连锁零售企业内部控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企业信息管控、治理管控、财务管控和环境管控总的来说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目的都是通过优化内部管控,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财务风险。企业运营状况的优劣与否,最关键的是能否形成具有优势的管理控制理念,是否采取了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模式。

(一)健全信息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完整度,加强信息管控

连锁零售企业门店分布广,如果具体到每一个店面的存货、供需、消费者消费情况等,全面统计工作量大,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也会给企业财务带来不可预见的经济负担,故连锁零售企业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及时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沟通与传递,强化信息管控,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避免大量存货积压和供不应求局面的出现;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能打破连锁零售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实现一线销售和存货的信息资源整合及共享。其次,严格把关商品质量安全,关注存货的配置和回收,拓宽连锁零售企业供货渠道,任何一个销售门店的商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影响的将是整个连锁零售企业的声誉。所以要加强质量监管,加大违规惩罚力度,杜绝质量安全问题,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

(二)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控

连锁零售企业需要优化组织架构,完善部门设置,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及权限,使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既利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又利于企业的统一管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更好的识别风险并防范风险。

(三)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完善财务风险御警机制

建立专门的财务管控机制,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正确的参考依据;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从预算到决算要科学规划,明确财务风险管控的目标;把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控,对企业的财务工作做到及时跟进,实时监督,提高财务风险防御能力。明确每个门店的产权归属,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保证财务管理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企业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立有内涵的企业文化,有素质的管理团队,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建设有内涵有素养的文化体系,把企业的文化精神、做事态度渗透到工作中,优化员工工作环境,增强员工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减少人才流失,维护企业秩序和形象。

21世纪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人才,最难得的也是人才,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发挥带头垂范作用,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涯,为员工谋求更多福利,挖掘员工最大潜能,才能发挥人才优势。其次,加大企业奖惩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创造性,为企业的健康运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