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00:5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本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校本教研;语文;新课程;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机制。以校为本的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教研是以行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式的,因此校本教研应充分关注研究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研究的实践性、研究目的的行为指向性、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趋同性。
面对语文新课程,我们的校本教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1. 新课程理念的研究与探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与新课程理念有关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语文三维目标的落实问题,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实践中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机械地设计课堂活动,甚至使活动语文论文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还不够透彻,有时甚至产生了误解,由于理解出现偏差,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就会对教学活动作出庸俗化的处理。
带着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新课程理念的研究和学习方面进行校本教研。
研究专题可以从宏观角度展开,也可以从微观角度进行研讨。宏观角度的研究专题,如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微观角度的研究专题,如怎样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制订、练习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等等。宏观角度的校本教研一定 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否则就会架空。
这方面的校本教研一般可采用专题研讨会、教育论坛、教育沙龙等形式进行。
2.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探讨
如何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广大教师直接面对的问题。这方面的校本教研应该尽量从微观角度展开,重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定位和具体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分年级达成问题、语文课程目标的细化描述问题、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螺旋上升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继承与创新(人文性与工具性)等课题都很有价值,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深入探讨。
这方面的研究可采用研讨会、教育论坛、论文写作等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讨,否则就会失去校本教研的价值。
3. 新教材研究与探讨从事新教材教学必然要对新教材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有时是无意识的,随意的,而我们所说的校本教研则是要求我们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目的的研究与实践 新教材包括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总体研究、局部研究、编排顺序研究、实施策略研究等。如可以研究新教材的结构问题、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关系问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苏教版教材的学习专题问题、教材与读本的关系问题、教学顺序安排问题、弥补教材不足的方法问题等。我们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具体研究,包括课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研究、课文注释的研究、课文不同版本的研究、单元或专题内课文与课文的关系研究等。
新教材研究与探讨可以采用个人研究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集体研讨可以采用备课组交流合作、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活动、论文写作等形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较大范围的教材研究。
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探讨围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极有研究价值 从事语文新教材教学,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制订计划,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进而反思总结,再进行新的实践,一定会有许多成果,关键是我们要做发现问题的有心人。只有在教学实际中发现了问题,我们才能进行研究。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研究的问题很多,宏观层面的如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课型研究,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研究,预习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合作学习的模式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分层教学研究、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等;微观层面的如一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研究、教学方法运用的反思和研究,甚至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细节都可以进行反思和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我们的理论支撑,应该是有意识地主动地开展研究。课堂教学的研究采用较多的是研究性教学、议课评课、个案分析、反思总结、论文写作等方法,围绕一定的内容进行专题研讨、调查学生的教学反应、师生共同座谈交流等也是常用的方法。
5. 课外阅读研究与探讨实施语文新课程,必然会遇到课外阅读问题,这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无法回避 但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教材编写者之间有比较大的距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不能采用自然主义的态度,而是要进行恰当的引导。这方面的课题是很多的,如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引导研究、语文读本运用的策略研究、名著阅读的引导、名著讲座方法的运用、西方现代派与学生的价值观等。
课外阅读研究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个案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进行。要结合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需求、阅读兴趣等进行多层面的研讨,有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到研讨活动中来。
2013年5月27至29日,2013年度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科研协进会在连云港市召开。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连云港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匡中远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王一军主持会议。本次会议着重围绕心育作重点研讨,主题是“教育成就学生美丽的心灵世界”。来自全省各地的近500名一线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者广泛交流了各校实施心育的现状,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桑志芹教授作了题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发展校园”的报告。桑教授从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角度,揭示了尊重生命、关爱心灵的人本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系统阐述了教育者在心育中的角色与对策,强调教育者要以尊重、理解、信任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会议设墟沟小学、东港中学、海滨中学三个分会场,展示了来自全省20节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品课,与会专家及教师分别对所在会场的课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讨论,肯定了非心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健康情绪、自信心态、正向思维方面的积极作用,使课堂成为凝聚正能量的广阔时空。与会者们还积极探讨和分享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及授课经验。
本次会议还展演了《走出心灵的沼泽》等七幕精彩的心理情境剧,举办了《走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沙龙活动。与会者参观了墟沟小学的“心理健康节”活动展示、东港中学“五月红”艺术节活动展示、海滨中学艺术教育成果展等。本次会议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比活动,全省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23篇。
教育科研协进会围绕心育主题,凸显了心育在教育转型形势下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追求,与会者对实施心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达成了新的共识。本次会议激起了进一步实施心育的无穷能量,教育成就学生美丽的心灵世界,正在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行动。(供稿:莫冰洁,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222000)
【关键词】网络教研;专业成长;教育博客;教育论坛
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信息环境,建立开放、互动的网络教研平台,营造“同伴交流”、“资源共享”,的教研氛围,优化学校教学手段。近年来,网络教研越来越得到重视,这是一项可研发的、有效的教研载体和形式。网络教研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成本低、效率高的教研新模式。网络教研的三个重要手段――教育博客、教育论坛、研修平台,兼具多主体、跨时空、即时性等特点,有效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实现,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双翼。
一、依托教育博客,促进自我反思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争当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勤于记录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教育博客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最佳技术支撑平台,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基本上是零技术、零成本、零时间的。教师可利用教育博客的写录、分类、更新、互动等功能,记叙生活感悟、教学心得,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研论文、教育叙事等等,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为工作总结准备材料、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在进行知识梳理与积累的同时,阅读其他教师的博文,使自己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实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教育博客是教师精神的家园,可以寻求认同,心灵沟通,给人归属感,增加成就感。教师因网络走到一起,精神上互相鼓励,成为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在博客上进行反思学习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赋予教师个人持续反思的动力。可以说教育博客是教师反思的活页记录,资源共享的便捷平台,教师自我学习的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支持平台。
二、立足教育论坛,实现同伴互助
教育论坛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一个贴近一线、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学术研讨平台。在论坛上,教师可以阅读版主、网友的文章,汲取他人的思想精髓,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可以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实现同伴互助;还可以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及学术讨论,获取专家的引领。论坛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交流平台,创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越来越多老师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教师也可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贴到论坛上,和同行切磋交流,相互启发借鉴。大家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是询问,或是答复,或是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在论坛上进行探讨,改变了老师的交流方式,倡导了真正的教研民主,教师的思维得到深度训练,从而引领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使论坛研讨真正介入教育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成为教师深度学习的场所,成为专业研究的资料中心,成为课题攻关的集体作业平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三、借助研修平台,获取专业引领
第一,研修平台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教师在网络上参与学习的平台。借助研修平台,学员观看主讲专家的视频讲座、学习课程文本,提交课程作业。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培训计划,直接聆听和观看全国一流名家讲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评价以及其它教育理论。教师们从这样的培训中收获的绝不仅是理论概念和专业技能,贯穿于其中的平等、对话、协商、共享、共进、合作的教研文化必将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建设校本资源库,为教师提供具有适应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大量需要和缺少的就是教学资源,尤其是适应当地实际的教学资源。为此,我校走进一线、走进课堂、走近教师,积极自主地建设了来自本县中小学教学一线的课堂教学资源库。这些本土化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研文章和课堂教学视频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校本培训内容,方便了教师的网上学习、备课,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了资源支持。
第三,进行课例研讨,对教师进行实际指导。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堂实录与点评”,组织开展“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校本教研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观看课堂实况录相或利用教师曾经施教过的课例,围绕某一典型案例,让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组织教师观看特级教师示范课、新课程教学案例以及其它教师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研讨,学习借鉴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从实实在在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和相互的理性研讨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我校强化网络教研,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快速成长,教研氛围浓厚。通过网络教研,我们收到了如下实效:
(一)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研讨积极性
听课的老师不用再面对面地交流,而是可以对授课老师在网上点评,这样不但节省了集中评课过程中所浪费的每个人的时间,而且还避免了听课老师评课逢场作戏,或碍于面子满口恭维,或闭口不言当听众的形势主义。网上教研,老师们感到既轻松又愉快,不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进来。
(二)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通过交流,大家对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得到深入探讨,其相关知识也得到扩充,知识点更加明晰和准确。每位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主页,教师可以随时到网上查找资料,交流经验,开阔了教师视野,拓展了教师交流空间,促进了教师素质提高。
(三)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整合于课堂
整理下载资源,构建远程教育资源平台。这种整理不是简单粗糙的分门别类,而是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对远程教育资源和Internet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查找、选择、组合、加工,然后把它们存放到指定的学科文件夹中,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快捷、高效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从而实现了课题导入资源与课堂的整合,情景体验资源与课堂的整合,教学重难点突破资源与课堂的整合,拓展资源与课堂的整合。
(四)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每位教师都能浏览下载有关信息、在博客上信息参与网上讨论,开展网上交流等。近年来,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如教师自制多媒体软件设计比赛、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比武活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等,并屡获佳绩。
(五)以校本教研为阵营,让“专家引领”成为教师成长的“导航灯”
在课程改革中,专家的专业引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水平,促进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网络教研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它已成为现代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传统教研互补结合,共同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
我校的网络教研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但我们相信,我们会依托最新信息技术的网络教研,让我校校本教研绽放绚丽的花朵、并能结出累累的硕果,为更多的教师提供自由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和资源,促进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 -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办人民满意教育”宗旨,进一步落实“生本教育”主导理念,坚持县域推进生本教育“理念定魂,培训引线,德育奠基,课堂突破,差异行动,文化塑型”实施策略,以深入广泛开展“生本德育、生本教学、生本研修、生本活动、生本管理”实践为重点,让学生成才、教师成长、课堂变化和学校成功。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内涵、创新、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推行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生本德育,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生本德育”方向,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继续开展“五好”教育活动(唱好歌、做好操、走好路、写好字、扫好地),全区组织一次成果评比展示活动。全面推行“自主管理”,初步形成区学校自主管理经验模式。加强市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建设,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鼓励教师报考心理咨询师、社工师证。加大开展多形式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学生法制教育力度。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各学校深入研究和挖掘入学教育、班级事务管理、大小主题班会、小组建设、学校活动学生自主开展、“零教师”课堂、无人监考考试、毕业仪式等方面的“德育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坚持开展年级特色学生活动,实现由“仿”到“创”的转变,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型。
(二)进一步构建以自主课堂为内核的生本教学,探索具有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前期出现的“前置小研究”不够科学合理、小组合作虚假繁荣、课堂效率不高、学科特点把握不准等问题,充分发挥好教研室、教研员、生本基地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在生本改革中引领、攻关、推广作用,教研室分学科召开生本教学专题研讨会进行重点突破,促进我区生本教育向深度、广度进军。
各学校对2013年秋季、2015年春季期末检测成绩做好对比分析,针对问题做好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按照学习——实践——反思——实践的路径做好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生本教学实践研究。根据工作学习、实践反思中的问题与发展思考,适时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用教育科研助推生本教育。
继续探索完善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年段的可操作方式并基本定型。重点研究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组建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规范及评价,展示小组建设成果。
研究并建立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制定好备课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学生发展性评价指南等。召开区小学生本开放性评价现场会。
(三)进一步实行以自我发展为内涵的生本管理,整体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教育局继续实施生本教育联动机制,完善指导小组和督查小组,加强生本教育研究工作指导,开展生本教育专项督导,确保生本教育实施计划在每个阶段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区生本办围绕生本教育的深入推进构建评价机制,改革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以及评价办法。对学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素质变化进行调研抽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通报,强力推进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召开以生本管理为主题的校长论坛。各校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以降低重心、注重实效、低耗高效、跟踪反思等为特征的校本化生本管理机制,通过改革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和后勤管理,把“为教师好管而设计的管理”切实改变为“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管理”,逐步使生本理念内化为本校教职工的自觉追求。
(四)进一步实施以教师提升为重点的生本研修,多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继续深入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做到学习实践化,实践学习化。实施“素质提升”行动。大力度强化生本培训,分学校干部和教研员、核心团队和骨干教师、全体教师三个层面,分批组织到生本教育研究中心培训和全国生本教育基地学校学习考察。本年度,力争培训教师1000人次,促进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榜样引领”行动,建立名师工作室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教师学习研究。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教育信息化助推生本教育实施。
构建校际间学习型研究共同体,推进“教育集团办学、学校联盟发展”,充分依托现有11所生本基地学校、7个教育集团作用带动薄弱学校发展。探索同区域、同类型学校“联盟发展”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联盟发展”模式。鼓励区内名校与全国生本名校结亲,吸纳先进理念,提升发展层次。
由师培中心牵头,在11所生本教育基地学校和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学校,建立学科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整合全区学科骨干和该学校的学科优势推进全区学科教学水平提升与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
各学校要扎实推进校本研训,基于学校实际问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科教学研讨、同课异构、读书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进一步开展以激扬生命为主旨的生本活动,引导学校定位校园文化特色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游戏活动、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竞赛活动、演讲活动、展评活动、社团活动、科创活动等文体艺活动,唤醒学生生命、启迪学生生命、激扬学生生命。
以深化落实生本活动为主导,以规范教育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争创“省艺术教育实验区”为契机,建立课外活动制度,广泛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校外活动辅导站为平台,丰富学生发展内涵,拓展学生发展外延,积极开展体育艺术、兴趣特长教育等,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艺体特长、德育实践、科技创新活动项目,树立川北地区校外活动教育旗帜。
各学校要创设一些能够点燃学生心中“神圣”的、终身难忘的“学校仪式”,不断创新、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并固化成为学校独有的“形象品牌”。
(六)进一步构建“1+5”生本教育体系,形成“县域实践生本教育样板”
经过一年努力,11所基地学校在生本德育、生本课堂方面初步形成各类模式;在生本研修、生本活动、生本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经验成果。其他学校初步形成生本德育、生本课堂等基本模式和成果。
一、继续开展全国家长学校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
1、召开全区创建工作现场会,通过典型带动全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评选区级示范性家长学校;评选优秀家长学校校长、优秀家长学校教师及优秀学员。
2、召开家长学校教育课题研究研讨会;评选优秀家长学校教育论文;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家长学校教育研究课题;首批立项的家长学校教育课题形成中期研究实验报告。
3、加强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培训班,积极引导各学校研究开发家长学校校本教材,使家长学校教育更贴近家长、取得更大实效。
二、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教育局提出的“内敛工程”建设,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正师表、践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学师德模范事迹、演讲比赛、师德报告会、对照先进找差距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区教职工的师德水平。
1、与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师德建设标兵”活动,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载体,以争当师德建设标兵为主要内容,以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目标,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优秀教育团队和品德高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2、继续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月”,省教育工会已将每年9月份定为全省“师德建设活动月”,按照省市教育工会要求,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师德建设活动。
3、几项具体做法,制定区《教师公约》、《教师承诺书》、《师德评价考核方案》,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促进师德、师风、校风向更好方向转变,切实解决有偿家教、以教谋私、体罚学生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校形象,推进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
4、评选全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
1、建立健全区直各学校、处镇教委办工会组织,完善工会各项制度。
2、加强学校教代会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教代会作用,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努力保障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继续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工作,力争再创5个以上市、区级“工人先锋号”班组。
关键词: 铸就办园品牌 园本培训 园本教研 园本研发
我园是江苏省首批示范性实验幼儿园,10多年来,精心策划品牌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品牌办园的目标,扩大影响力,迅速腾跃为颇具知名度的学前教育品牌。实践证明,铸就办园品牌的关键,是继承和完善人格课程核心思想与教育教学理念,把握课程与幼儿人格培育的核心。
一、注重园本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解读力
《人格摇篮课程》对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对幼儿人格、行为的深刻理解和认可,对幼儿开展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教育。
(一)思想引领――全面理解课程。
一方面,专家引领。我园推出专家引入制,建立专家库,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专家来园作讲座,开展教师论坛,进行具体指导。我们还采用“走出去”专题学习、互动式培训等方式,以保障课题的开展。
另一方面,自主研究。课题领题人曾给教师做《人格摇篮,面向未来》等多次讲座,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真正理解人格的涵义、《人格摇篮课程》的内涵、课程价值取向;懂得“人格摇篮的教师”必须努力修炼自己的人格,不断追求人格的完善。
(二)拜读名著――深入解读课程。
从根本上来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倡导教师乐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亲近名著、感悟生命、灿烂人生。我们聚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创设学习阵地――“侨谊摇篮书屋”,制定长效学习机制,每个月都有读书日、交流分享日、网上阅读日;教师人手一张学习卡,一本《阅读心得册》,随时随地记录下阅读学习的摘记、感悟、反思等。
(三)专业平台――努力践行课程。
《人格摇篮课程》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努力让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提升专业水准,具体做法是健全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教师梯队”培养计划。
我们制定了《教师发展趋向参考意见》,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和八项发展类型:“新手期”、“适应期”、“稳定期”、“高峰期”,“入门教师”、“入行教师”、“合格教师”、“成长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提出每个时期、每个类型教师的发展目标。教师参照《发展趋向参考意见》,寻找自身发展目标,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园领导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支持,让每个人有自主选择发展的空间,确保教师专业发展总体规划得到较好落实。
二、立足园本教研,历练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我们从园本需要、教师需求和课程特点出发,倡导“有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的园本教研模式,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师发展,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采用的园本研训方式有以下三种。
(一)年级部行动研究――让教师成为课程主导者。
我园是一所拥有54个班级的大型幼儿园。为扎实有效地实践课程,我们将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落实在年级部,由市、区教学能手担任年级部长,带领教师开展各类园本研训活动。在“链接式主题帮对”、“金点子会”、“新问题研讨沙龙”等课程研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大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课程实践与改革,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的课程建构意识,成为课程实践的主导者。通过“参与式”和“浸入式”的课程研讨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课程的忠实“传教士”,逐步转变为课程实施的领导者。
(二)学科组课例研究――让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
为充分发挥教师所长,我们首先成立学科组课题研究小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和擅长的学科,开展教学研究。
其次,完善学科组管理机制。其中,课例分析会是我们课题研究又一有效载体,是让所有参与园本教研的教师经历一个融入教学与研讨的实践和反思过程;是与课例的实践者共同实践的过程,更是共同产生问题、困惑,以及在思维碰撞中,共同寻求解决问题与方法的过程。首先,在学科组内开展“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即选择主题,确定内容,共同讨论,然后,由一个老师承担执教活动。通过多次实践、研究和反思,最后向全园展示,让大家得到共同发展与提高。
(三)班主任叙事研究――让教师成为课程反思者。
班级是课程实践的主阵地,班主任是课程实践的一线工作者。我们要求教师具有问题意识和课程意识,自己的研究应紧密联系每天的教学工作。通过对个人教育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进行有意识、系统和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改进教学实践。
三、重视园本研发,提升教师的课程构建力
(一)全体参与课程开发。
我们让全园教师明白幼儿园课程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适当加以调整完善,逐步树立起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均是课程内容的“大课程观”。
我们鼓励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程构建中。年级部长和学科组长带头,组织发动大家,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人格课程讯息,成立“课程资源库构建小组”。各年级部经常组织和发动教师开展“网络教育论坛”、“班级网页制作大碰撞”、“多媒体教学分享会”等活动,多渠道收集适合人格摇篮课程的信息资源。
(二)动态生成课程资源。
在日常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对幼儿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指在师幼互动中,随着教学情境的发展,流动的、瞬间的和短暂出现的教育信息。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就能抓住契机,作出及时反应,即能及时捕捉、激活和利用,使之成为重要的、个性化和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三)整合社会各方资源。
生活即教育,环境即课程。幼儿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是来自于他们生活与环境的活动资源。我们鼓励教师要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与孩子们一起看动画片、一起捉迷藏、一起玩风筝。只有和孩子玩在一起才能了解孩子,上好属于孩子的课程。因此,生活中的花草树木、日常用品、玩具图书、父母长辈、同伴教师等各类元素,都被老师们充分地、有效地、巧妙地、整合地融进《人格摇篮课程》中,构建了一个个生动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库。
四、研究成效显著,实现特色办学新跨越
(一)丰厚了教师素养,铸就了健康人格。
在践行《教师人格标准》、《教师工作守则》中,老师们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热爱工作、富有爱心、诚实正直的人格摇篮教师,学会微笑和赞美,学会坚强和勇敢,学会勤奋和努力。
通过对教师的分层专业培训,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到35%和64%。培养省、市、区级骨干教师28名,新增市学科带头人3名、市教学能手5名、市教学新秀5名。骨干教师比例达22%。培养省、市、区优秀教师27名,占教师总人数的21%。同时,涌现出一批省优秀共青团员、市“十佳女教师”、市“青蓝工程”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市青年岗位能手、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先进个人。
老师们通过思考、总结和整理,撰写出了许多有质量、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三年来,共有22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另有239篇文章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
(二)彰显了特色课程,培养了健康儿童。
我园《人格摇篮》教育资源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已有上万个文本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有49节优秀教育活动课,在全国、省、市进行展示,获得好评。我园多次承办全国科技教育课题、全国幼教研讨培训班、市、区园本教研现场会36次,获得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在省、市、区组织的小铃铛文艺汇演、绘画、围棋、电脑等各种重大比赛中,共有1934人次获得金、银奖、一等奖。近三年来,无锡电视台新闻频道、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日报、江南晚报等新闻媒体,对我园课程实施的相关内容,作了300余篇次的专题报道。
1.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2.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3.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再出发:方向与措施
4.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
5.“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
6.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建议
7.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
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9.论我国后师范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制度重建
10.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
11.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考察:1897-1949
12.免费师范教育硕士培养的困境前瞻与预防——基于综合实验区的探索
13.学前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发展机制、加强宏观调控
14.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15.嬗越与创新:中国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及其现代意蕴——基于江苏百年师范发展史的思考
16.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
17.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18.试论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
19.师范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荷兰的案例
20.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
21.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 构建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
22.师范教育研究30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23.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
24.试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25.俄罗斯师范教育政策调整的动因、策略与措施——基于《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俄罗斯竞争力的基础》报告解读
26.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
27.从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看未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
2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29.新世纪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
30.国外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变革及其启示
31.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
32.毕生探索为师之道——管窥张敷荣先生关于师范教育的思考
33.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目标及制度设计
35.后师范教育时代下我国师范生培养路径的构建
36.师范教育与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与对策
37.部分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述析——兼谈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8.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研究
39.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
40.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
41.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2.师范教育体制的变化与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存废
43.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44.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
45.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
46.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思考——从话语转变到制度转变
47.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教师待遇问题初探
48.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49.师范教育的人文性与专业-教育学双重性
50.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
51.台湾师范教育转型探析——以“师资培育法”的颁定为界点
52.师范教育的市场危机与国家的有限干预
53.教师角色转换及其对师范教育的影响
54.我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省思——20世纪前半叶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研究
55.关于合并后的综合性大学中师范教育模式的思考
56.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57.英国大学与师范教育
58.高等师范教育应突出实践取向——“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启示
59.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回溯与现实观照
60.我国师范教育收费历史与思考
61.西方国家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路径、成效及动因
62.高等师范教育付费主体变更的政策诉求及逻辑
63.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办学特色辨析
64.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65.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66.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
67.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
68.俄罗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69.新世纪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转型
70.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71.公费师范教育:兴邦强国的重要建议和国家设计
72.近现代我国师范教育的学费制度研究
73.从“三个学制”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74.美国重视师范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75.重新审视师范教育 实现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兼论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76.百年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
77.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78.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79.日本教习与清末师范教育的创始
80.试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
8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82.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83.重视职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英国DfEE1998(4)号文件及其对提高我国师范教育质量的启示
84.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85.试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
86.近代我国师范教育学费制度嬗变的内在逻辑及特征探析
87.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源起
88.简论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师范教育
89.论师范教育的特性
90.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
91.民国时期免费师范教育的衍变
92.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研究
93.日本的师范教育与小学教师的培养
94.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95.论我国师范教育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96.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述论
9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及未来挑战
98.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教师信念研究
1.集中培训阶段的培训模式
1.1 学习-讲座-研讨。据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学员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安排了讲座。学员们结合讲座内容,与主讲者进行互动、研讨,以促进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家讲座与研讨交流、学员沙龙和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普遍性与区域性生物多样性特色教学、体验反思与训后提高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分享教学经验与智慧,着眼于提供专家与培训者互动的平台。
1.2 优质基地中学跟岗研修。到有特色的优质中学进行跟岗指导为特征,以参与式培训为主打形式,通过专家专题发言、学员参与式讨论、观摩课堂教学和以学科为载体的校本培训等形式实施,力求在参与互动中建构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研修中既注重方法引领、理念内化,又注重实践指导。
1.3 通过送教下乡活动,展示成果。针对兵团农牧团场中学生物教师对各类培训的需求,做到按需培训、送教下乡,努力解决农牧团场生物学科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员献课、学员教学反思、学员专题讲座、学员组织参与式讨论、专家组评课及评估考核等形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以展示培训研修的成果。
1.4 经验共享。通过“结业考核与学员经验交流有机融合”的形式,使学员之间交流分享经验。从培训内容的板块设计来看,各学科的培训形式基本上都包括以下三大板块:(1)学员交流。学员先分组交流自己近5个月来的培训成果、个人体会、教育故事和教学案例,再把小组交流中表现优秀的学员推荐到全班交流。(2)论文答辩。由高校学科教育专家和省、市、区教科所教研员以及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论文答辩小组主持论文答辩。(3)提交丰厚的结业成果。学员需提交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期间的个人发展规划、培训总结、个人教育教学中的叙事小故事、优秀公开课教案、校本研修方案、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优秀课堂教学实录(或视频案例)等内容。每个学员都将自己提交的培训成果装订成册,相关电子文本刻录成盘,并放在班上展览,以达到经验交流、智慧共享的目的。
2.分散培训阶段的培训模式
分散培训阶段,对返回工作岗位的学习、研究,我们注重发挥这些骨干教师在当地的辐射、引领作用。为了保证分散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采用的培训模式为:
2.1 个人课表学习。通过培训中心引导教师结合课程改革,设计教学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学习者自主制定学习与培训的时间表,为学习者提供读书、讲授与实践活动的“菜单”供他们自主选择,设立开放的培训和信息资料中心,创造丰富的信息环境。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养成专业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兵团农牧团场中学生物教师与本师(市)城镇内市级骨干教师结对子,进行相互听评,个别指导和相互交流,并将结对子情况作为城镇骨干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促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构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等,建立良好的可持续跟踪交流发展态势。
2.2 远程网络学习。培训中心利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通信开展的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起兵团农牧团场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以教研活动为支撑、以信息资源为支持的交流网络,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关注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贴近教师专业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让凝聚在基层教师身上的实战经验与各位专家教授的高度理论指导相碰撞、熔合。
2.3 课题研究形式。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培训方式。指导教师选择适当的教育科研课题,并担任申报人,然后分设若干个子课题,组织学员分工承担研究或实验任务。其目的是使课题研究或实验的全过程成为培训学习的过程,从中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兵团农牧团场骨干教师基础较薄弱的情况,选择了贴近学员实际的小课题(具有近、小、真、准、高、深的特点)。
2.4 教学实践反思。这种做法是指学员运用所学理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梳理,重新审视,作出理性思考。要求学员分散培训时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培训模式。具体流程为:(1)实践:组内备课、上课,完成课堂实录;(2)反思:与所在学校教师一道对课堂教学细节共同进行研讨,结合案例研讨方式,赏析课堂的愉悦与困惑。借鉴他人创意,突显自我风格,完成新的实施方案;(3)再实践:组内教师对同年段不同班级学生,进行二度实践,完成第二轮课堂实录;(4)再反思,再调整,完成第二次修改方案。
2.5 特色式校本在研引领。通过与受训学员及单位的“手拉手”长效性培训机制,探索结对申报、资源共享、合作论坛、互访交流、对口支援、“捆绑式”评价、彼此促进的均衡发展模式,为学员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提供方向性与策略性的引领。推出一批新时期优秀初中生物教师的典型及初中生物教师工作的示范区。
【关键词】大学数学 师本教育 生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3-0069-02
一 改变现实状况的必要性
目前大学数学的教学基本上是沿袭师本的教育体系,许多教学活动都是为教师教而设计的,教学设计时重点放在知识体系这块,认为体系完整,知识就能传授完整。但现状表明,有时课堂上,教师讲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而学生听得漫不经心,看起来一副索然无味的感觉,甚至在课堂上做着与教学无关的事。
为此,我们先来看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大一的新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期盼与憧憬,从中学校园跨进了大学校门。当然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学生怀着人生的目标、人生的规划,充满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但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与特点。不知应把学习放在什么地位,应该参加那些社团活动,如何合理地分配用于课外与课内的时间。导致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动力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课前预习松懈,课堂上积极性不高,总是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学习过程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学习效率不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慢慢下降。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态度消极,有时作业是一抄了事,再加上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导致数学学习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我们再来看看教师的感觉以及他们对学生的评价。一部分教师把学生学习热情低下的原因归结为生源质量下降。其实,原因不仅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跟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组织活动有关。目前绝大部分教育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学心展开的,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为教材和教师自身讲课方便服务的,造成学生对上课内容缺乏兴趣,特别地,当教师在课堂上自我提问,自我论证时,学生会觉得自己是旁观者,当然,被动的学习状态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关于生本教育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纽曼在“理智的训练”的演讲中指出“若要掌握知识,思维就绝不能仅仅被动地汲取知识,而应该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它……你不是仅仅来听讲座或读书的,你是为了回答问题而来的,这种问题存在于你与教师的对话中。”大学生是活跃的学习群体,大学校园应是理想的学习天堂。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在心理、生理上相对成熟,知识上相对丰富,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大学数学更具有抽象性、高度概括性,相对于中小学教材,大学教材具有前沿性、探索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教和学的存在现状,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而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究知识。他的思想与大学生的活跃性、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是相一致的。
二 实施生本教育的注意点
生本教育的理念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有所长,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本教育的教学观中,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可采用个人、小组、班级和团体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在实施生本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本人的实际教育体会,觉得应注意处理好以下的几个关系。
1.相互尊重的关系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其实,尊重是互相的。大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更多的是出于人格与知识涵养的尊重。学生尊重老师,才能信任老师,才能对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高超的课堂艺术与技巧,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是冗长严谨的逻辑推理,更有该问题的原始思想,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除此以外,还要有热爱学生,关心社会的热情。老师对学生要尊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尊重学生的观点,要尊重学生的质疑,要尊重、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作为一个老师,当学生有意、无意地犯了错误,千万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而要循循善诱、耐心地帮助他们,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双赢,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集体,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2.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关系
生本课堂不再是教师的全盘讲授,不单单是对知识的讲解与分析、技能的训练,课堂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更应考虑所学的内容、方式、途径否能吸引学生学习,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是否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要谨慎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关系,每次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控制好教学的节奏,将预设的想法转变为现实的行动。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点拨与适当引导,让学生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实现学生自身的感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跃跃欲试、欲罢不能地动手去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和创造性的活动,使知识内化,在不知不觉中,已完成一章节的学习。在实际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在以引导为主的前提下,控制好进度,做到由慢到快,由小步走向大步跨。从而解决大学数学课时紧,教育任务重的矛盾。
3.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的关系
数学所解决的问题是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如在赌博的过程中,为了争取自己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产生了概率学,“田忌赛马”的策略,产生了博弈论。因而大学数学从实践中来,还要努力回到实践中去,生动、有趣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利用导数的知识确定极值点、最值点,找出生活中的一些最值问题。利用概率的知识了解彩票获奖的可能性,从而端正买彩票与中大奖的心态。还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解决专业中的问题。
4.博与专的关系
大学生的学习是定向的和专业化的。而大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学习后继学科垫石,是许多学科的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尤为重要。如物理、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傅里叶级数在专业知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我们在讲授这些专业的大数课时,可让学生充分地结合本专业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但对偏向文科专业的学生,这方面的内容可做些了解性的介绍。大学数学可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把广博和专深有机统一起来,恰当安排,做到专而有用,让它充分发挥作用,能拓宽视野。当然专不能太狭窄,博不能漫无边际、毫无目的。努力做到专而不窄,博而不滥,一切利用于学生的发展。对于那些有数学天赋和潜能的学生,给他们脱颖而出留有空间。
5.分数与能力的关系
检查学生学业的优良,分数作为主要的评价形式。因此有些同学会把分数看得过重,当老师说明某些章节不作为考试内容时,根本不愿意多看一眼,而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应付考试内容、争取获得高分上面。争取获得高分,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我们不仅要高分,更要高能。为此,应该建立更为合理的考核机制,以分数作评价形式,我们将卷面成绩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结合平时的综合表现,比如书面作业、小论文、专题小结、讨论问题的积极程度、参加社团的工作与组织情况等。通过考核机制的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观念,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与证明,更重要的是思维严密性、逻辑性、严谨性的培养,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6.及时小结反思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及时反思,通过反思,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分析症状,寻找良策。通过个别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近期学习的感受,感觉难在哪儿,抽象在何处。有时,还可以与他们算一笔账,如学生很容易忘记不定积分中的任意常数C,我们知道不定积分的结果应该有无数个,而漏掉C,就成了无穷大分之一,即极限为零,即判分的话,就该评为零分喽,通过这样的一笔反思账,让他们尽量不要漏掉常数C。除此以外,还要引导他们自己时时小结,不断反思。
生本教育不是放任自由,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找到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通过大学数学的学习,使学生从需学到会学,最终是想学。并且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直面人生,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失望;而是努力拼搏进取,去创造美好生活,按科学规律办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学任务;矛盾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尽快地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农村初中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薄弱,学生素质又相对落后,但具体的教学任务不变,如果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势必会影响教学进程。因此,摆在农村初中科学教师面前的是,如何让规定的教学任务按期完成,又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本教育——即如何在有形的教学任务与无形的学生活动中保持平衡,如何做到有形与无形的教学活动收放自如。这是农村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如何解决呢?
过去的课堂,听到的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这种演示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控制和个人的表现。于是,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课堂教学成了忽视学生存在的教师单方面活动。这种课堂教学已不符合如今的教学发展的要求。
郭思乐先生在长期的特别是近几年的从加强知识发生过程到生本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对教育中“人的完满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反复实验,逐步形成了民族传统教育特色和中外现代教育特色相结合的科学的教育思想——生本教育体系。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在新课程的实践层面上,也许新老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与课堂教学任务之间往往很难协调起来。新课程理念中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即是鼓励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这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在当前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思想,当然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显得迫切而有必要了。
在当前的农村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与课堂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基础知识贫乏,致使在课堂探讨过程中出现“瓶颈”效应,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就目前现状来看,为实现中考升学的愿望,小学升初中时,许多学生家长把成绩较好的子女转移到城市中学学习,加上小学科学课程也不是很正常地开设,留下来的学生科学基础知识严重缺失,造成在初中科学学习中,知识衔接不上。
第二,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
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使学生的课堂讨论能顺利地开展,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把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布置下去,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任务完成的不甚理想,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预习,直接造成课堂讨论延长了时间,影响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探究问题设计得过多过难。
由于学生基础较弱,在设计问题上,如果不循序渐进,就会出现课堂“冷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这样教师就不得不进行阐释,学生接受起来也有困难,学生的参与性大大减弱。
第四,教师对教材资源不敢大胆取舍,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编排,以模块为划分单元的依据,知识概括性强,时间跨度大,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对教材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面面俱到,单教师一个人就可以主宰一节课,更谈不上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了。
对于农村初一的学生来说,进行合作探究的习惯还未养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培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意识地引导,而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学生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偏离主题,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逐渐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这是课改取得的可喜成绩,但是毕竟新课程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忽视,随着新教材大刀阔斧的改革,知识容量的增大,课堂实践中出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与课堂容量之间的矛盾,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而要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那么,如何尽量克服这一矛盾呢?
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要备学生。鉴于农村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要正视事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想学生在课堂上可能遇到的情况,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清一个道理,有效地控制课堂的45分钟。
其次,在学生探究式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调控,避免学生就一些与主题相去甚远的内容钻“牛角尖”,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达不到预想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任其发挥,自然完不成当节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地引导学生。此外,在问题的筛选上,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要经过认真筛选;如果设计的问题偏难,就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课堂探讨不流畅,长此下去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在问题的选择上要区分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讨论中去。例如:在学习“感觉世界”的内容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发挥想象,谈谈个人对体外环境或体内环境的各种感觉,学生就有话可说,同学们就能从不同角度感觉不同的内容,在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感觉之后,老师可顺势引导:各种感觉都是通过感受器获取信息,最后在大脑中形成。这样,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遵循了新课标的课堂理念。
再次,教师要对现有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现有教材容量大,一节课45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全部涉及,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标重、难点的要求进行有效整合,突出重、难点,对于一些补充性的内容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作为课堂拓展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可以通过上交小论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和老师课后交流讨论的形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又有效地解决了课堂容量和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改革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生本教育是教改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摸索,积极寻找有效的途径解决问题,才能尽快的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科学课程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看待这些问题,怎样想办法去解决,只有以新的矛盾为动力,不断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由易到难、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思乐.现代教育论丛.
[2]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科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4-01.
一、加强统一认识,落实“教书育人”的思想
每学期初,全体英语教师在一起畅所欲言,谈谈从事外语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想法,有个别教师认为教英语班级多、人数多,至少三个班,比较吃苦。作为教研组长,要认真、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要善于洞察每位教师的心态,统一思想认识,把“关爱学生,奉献小学外语教学”作为本组的座右铭,任何时候都要为学生着想,一心一意扑在小学外语教学上,把“教书育人”的思想摆在自己的心坎上。
二、加强理论学习,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如不及时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因而本教研组加强了理论学习的力度。为适应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要穿新鞋走新路,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避免教学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三、加强集体备课,落实“最优化”的教学设计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是我校一贯的做法,我校规定每周四下午备课活动。为使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能养成自觉的行为,我们从学校的客观实际出发,着手加强了备课组的改革,要求同年级应加强集体备课。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力,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对教材进行恰当的调整和重组;要做到“五备三鼓”,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备课中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腾出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运用交际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尽可能避免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气氛;备课时,同年级组成员对组内规定的课题分散备课,写出祥案,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集体讨论,并且要求同年级的每一位英语教师做到“四个同一”,即备同一堂课、备同一个教案、上同一堂课、保持同一个进度,切实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落实在课堂上。
四、落实是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圆满完成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我校外语课堂教学常规,其宗旨是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要发挥好教学目标的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要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手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
五、严格执行计划,使教研活动开展到位
教研组要严格按照期初制订的教研计划,安排好每位教师的教研活动课。经常性地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形成一种充满民主和生机又讲究实效的教研风气;教研组要给每一位英语教师施加压力,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堂公开课、汇报课或观摩课;要求新教师要上好一堂公开课,老教师要为新教师上好一堂示范课,以老促新,以老帮新。通过民主讨论、深刻分析、相互比较、相互探讨,使所上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翔实,教学要求更加浅显,教学方法更加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教研组的这种利用集体力量进行教学研讨的方法,使得组内每一位英语教师更加自觉学习,相互探讨、钻研业务的风气更加浓厚,由此带来的是每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扎实做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写规范文的工作
虽然我们组的老师都是英语教师,上课都使用英语,很少使用普通话,但是,一学期以来,我们英语组的每一位英语教师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各项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写规范文的工作的活动,包括青年教师演讲比赛、读书沙龙活动等等。
七、课题组成员保持高度的研究状态,使课题研究开展到位
由我校独立承担的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个案研究》已进入正式试验阶段,本教研组确定了子课题《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切实搞好该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统一了思想认识,哪怕工作再忙,课题研究不能丢,哪怕困难再大,也要持之以恒,努力克服,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每学期初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期末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围绕主题,注重过程的研究,研究应不离学生,不离课堂,但也可以向课外拓展要动员非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处于研究状态,积极撰写教育论文,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八、教研组配合教导处,使教学业务检查到位
教研组要配合教导处定期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备课、作业批改等进行检查,要指出其不足,共同商讨好的办法,如课堂教学用语的规范性、备课中教学札记的真实性、作业批改中等第的统一性与激励性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九、注重资料积累,资料管理要到位
教研组平时要注重活动资料的积累,期末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上交给教科室和教导处。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 具备良好的教研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和教研能力现状并不如人意。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欠缺,能力较差,并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高师教育阶段为师范生打下教研基础、培养他们的教研能力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承担起培养(准)教师教研能力的重任。正确把握教研能力的内涵,探求培养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学教学技能实训”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高师教育中的必然环节与师范生教研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在师范生入职初期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最终优化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教研能力培养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教研能力的教师。
[
关键词] 师范生;高师教育;教研能力;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81?04
一、教研能力是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则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不断地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这与最新推出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要求相符:教师除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日常所需的专业能力外,特别增加了反思与发展方面的能力要求,即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2]。可见,具备良好的教研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二、高师院校必须肩负培养(准)教师教研能力的责任
新时代要求教师成为具有教研能力的专业化教师,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和教研能力现状并不如人意。朱新卓研究发现,现代化就对教师的专业化存在制约,使教师陷入知识、权力和伦理三重困境[3]。樊洁认为“我国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教育科研认识水平不高、教育科研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教育科研能力欠缺[4]。姚婧也看到了一线教师令人堪忧的教研能力情况: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欠缺,能力较差,并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5]。徐大生通过对师范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分析发现“高师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现状也相当不容乐观”[6]。朱沛雨对某所高校师范生的调研也发现了师范生教研意识、教研知识、教研能力、教研成果等方面的缺陷[7]。
教师和师范生教研能力的缺乏与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对教研能力的忽视不无关联。现行教师在职培训和高师教育所设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氛围都不利于(准)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机构和高师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改革,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教研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高师院校是教师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师教育更是教师教育最为基础的一步。高师教育阶段为师范生打下教研基础、培养他们的教研能力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承担起培养(准)教师教研能力的重任。
三、教研能力的内涵
要有效地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研能力,首先必须明确教研能力的内涵。
教研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探讨。宁虹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整体、根本、开放、创造的态度理解教育、教学和研究,把教育、教学、研究视为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它们原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8]高双桂概括了教师教研能力的五个部分:敏锐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立体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9]。肖钰士则将教师的科研素养细化为八个方面,强调了教师的知识面、资料收集和信息开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严谨的作风、实验设计和计算能力、发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运用能力[10]。结合已有文献和我们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认为,教研能力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即:在教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教研能力应该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教研意识:能够意识到教研能力对现代教师的重要性;第二,教研知识:能够识别教研,了解教研的特点、掌握常见的教研方法;第三,实际教研水平较高;第四,教研实践参与:熟谙教研的选题、设计、调研、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步骤,经常阅读教研文献,经常参与教研实践;第五,教研意愿:愿意阅读教研文献、从事教研实践和获得教研指导;第六,教研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培养自己的教研能力;第七,反思能力:养成反思教与学的习惯,多角度、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与学。
四、师范生教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许多研究者就如何培养职前和在职教师的教研能力进行了思考和探索。顾群提出从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感”出发,激发他们的教研意识,并最终培养其教研能力[11];她还与杨平共同构建了涵盖高校办学与基础教育对接、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识向能力转化、学习研究相结合等四个主要问题的教研能力培养模式[12]。其他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培养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教研能力的路径与方法[13-16]。
这些研究者的思考与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教研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些研究也有着共同的致命弱点:这些研究都是研究者基于日常观察的思考,较少进行实证检验。因此,相对而言,这些成果的实践价值存在着局限。
为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我们结合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在省教改项目研究中积累的成果,构建了初步的师范生教研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 所示)。
这一模式将教研能力的培养与师范生必须学习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教学技能实训”“学术论文写作”三门课程,以及他们必须实践的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并在他们毕业后的入职第一年继续进行跟踪指导。希望通过这一一体化的模式,达到培养师范生教研能力的目的。
五、教研能力培养模式阐释
目前,我们正在逐步检验上述模式在实践中的效果。在此,我们对这一模式进行详细的阐述。(一)“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与教研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步,我们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进行改革。内容方面,除基本的学科内容与教学内容外,以专题的方式融入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理念与方法(初步拟定校本教研、教育叙事和行动研究)的介绍:向师范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并呈现优秀的研究范例。教学方法方面,采用教师教学与师范生课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除教师课堂讲授这三方面的知识之外,给师范生印发相应的经过精心挑选的资料手册(资料中理论、优秀案例、专家点评相结合)。考核方式方面,采用形成性评价,要求师范生在学习每一个专题时撰写学习日志和课后读书报告(引导师范生在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中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历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教师对全部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进行书面点评,并在课堂上呈现和点评优秀的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学期末,师范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梳理,撰写学期学习报告。师范生课程成绩为课堂表现+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完成情况。教师则将一学期中优秀的学习日志和读书报告、精彩的点评、典型的研究案例制作成海报供学生欣赏。
这样,在这一门课程上,师范生可以积累教研知识,阅读教研文献、进行多次反思,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树立教研意识。
(二)“中学教学技能实训”与教研能力的培养
很多师范院校的这一门课程由授课教师自主安排教学,其结果是教学方式五花八门,随意性大,教学效果不佳。有些高师院校已在着手对这一课程进行改革。笔者所在学校已有相关改革。在改革方式下,该课程开始以小组的方式实施,课程内容包含中小学教案设计与点评、上课/说课优质课观摩与评价、说课实践与点评、上课实践与点评、板书设计与评价、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多项内容。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助于师范生全面锻炼教学技能。但是这样的设计忽视了该门课程在培养师范生教研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可以结合中小学的教研实际,对这一新授课模式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优化,以培养师范生的教研能力。
我们拟做如下补充。首先,教案设计部分要求师范生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其次,优质课评价、说课点评、上课点评、板书评价、多媒体课件评价时,点评者不仅仅是教师,而且要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点评的过程。此外,上课实践过程中,引导师范生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要求师范生进行反思,以记录师范生的心得体会和个人思考。最后,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有必要在课外通过邮箱、博客或课程网站等现代化教学平台为师范生提供各种形式的优质课外资源,并加强课外对师范生的指导。事实上,这样的平台可以一贯地运用于本文师范生教研能力培养的所有环节。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同课异构是现在中小学最为常见的教研活动。在“中学教学技能实训”课程中融入这些活动,有助于师范生提早接触和体会中小学教研活动,为他们实习和以后从教尽快适应这些活动打下基础。而学习过程中的反思环节也可以继续锻炼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并引发他们对各种教学与研究活动的思考。
(三)“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本身的目的就是培养师范生的研究能力。但是许多师范院校该门课程设置时间短、只有八周,通常授课教师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些资料查找途径和目录制作等技术方面的内容,对真实的研究及其过程则无暇顾及。这样,该门课程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带领师范生真正经历研究的每一个步骤。
我们在收集相关资料时发现,顾佩娅等在苏州大学英语专业开展的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模式中带领学生经历选题、文献综述和设计研究的过程,借助计算机与网络,构建以问题/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环境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7],这种做法值得借鉴。而熊淑慧和邹为诚将学术研究能力分为学术论文的语篇结构、科学思维和学术语言[18]的做法也提醒我们“学术论文”课程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三个方面。
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将“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具体划分为几个环节,分别引导师范生关注学术论文的结构、语言和思维,引导他们进行选题,撰写文献综述和进行研究设计(含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等的介绍)。每一阶段要求师范生分别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分析论文结构、语言、思维,选择一个研究话题,阅读相关文献并写综述,设计具体的研究。
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可以借鉴顾佩娅等的做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将资料查找、目录制作等技术方面的内容在网络中呈现出来;还可以为师范生提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引导师范生将每一阶段完成的任务上传到该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师范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师范生也要就每一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学期结束时再总体回顾与反思。
这样的设计引导着师范生实实在在地经历研究过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学术论文。
(四)教育实习与教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实践机会。师范生初次真正地以教师的身份走进学校、感受教育教学实践,他们会有很多的感慨、感想和感动。这些感触是他们以后从教的宝贵财富,因此有必要引导师范生以一定的方式记录下来。师范生实习中会碰到很多疑惑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平台供师范生与教师和其他师范生交流。此外,实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各种现象也需要师范生以研究的眼光进行审视,获得对这些问题和现象的深度认识。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认为教育实习中可以引导师范生做如下事情:第一,以教育叙事的形式记录他们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思考。将教育叙事放到博客或课程网络的公共平台中,供大家阅读和评论。最好能够邀请相关专业的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在读博士、教研员等对师范生的教育叙事进行评论。第二,通过QQ、课程网络等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师范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共同讨论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困难。参与交流讨论的人员应该包括师范生、实习基地原任课教师、大学指导教师等。第三,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研究知识和经验,结合实习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境,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具体可包括教育实习叙事、行动研究、教学实验、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为使师范生参与研究更加充分有效,可以参考顾佩娅等的做法,邀请研究生担任助教,通过集体合作、个别指导、互相商讨等方式参与到师范生的研究过程之中。
这样,师范生集中锻炼了叙事和反思能力,也初步地参与到了实践研究之中。这既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又能丰富他们的实习生活,并较为完整地记录他们实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五)毕业论文写作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有了前面四步的积淀,师范生的教研能力应该有了大幅提高。可以开始独立地进行一定的研究。毕业论文写作刚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到了这一步,教师应该尽量少地参与师范生的研究过程,只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即可。这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学术论文的规范,引导师范生掌握学术规范,科学规范地完成自己的研究。
与教育实习相比,这一步骤中师范生开始独立自主地经历研究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强化他们的研究能力。而教师在学术规范方面的引导有助于师范生养成规范做研究的习惯。
(六)入职初期与教研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写作的完成意味着师范生在高师院校的教研能力培养过程顺利结束。师范生可以走上教育教学岗位,参与到日常教学和研究过程当中。此时,新入职的教师处于站稳讲台的职业发展阶段,对中小学教材还不熟悉,还只能边缘参与学校的各种组织(教研组)。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时,大学教师仍有必要以专家的身份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引导,指导他们不断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组织中并争取同伴的帮助,从而对他们正式的教育教学进行感悟和研究,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此外,步入正式岗位的教师面临着各种现实的压力,研究成果的公开已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大学教师要在研究成果公开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
上述六个步骤结合高师教育的各个必然环节,环环相扣,辐射了教研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必将在师范生教研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当然,实际的教学总是错综复杂,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步骤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有待我们接下来在实践中检验。
六、结语
本文以新时代对教师教研能力的诉求为基础,倡导师范院校肩负起培养教师教研能力的历史重任,正确把握教研能力的内涵,探求培养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学教学技能实训”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高师教育中的必然环节与师范生教研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在师范生入职初期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最终优化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教研能力培养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教研能力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010-07-29/2014-12-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信息公开[EB/OL].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0.html,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6.html.2011-12-12/2014-12-24.
[3] 朱新卓.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49-51.
[4] 樊洁.科研素质——中学教师亟待提高的教育素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3(4):98-99.
[5] 姚婧.研究性学习与高师科研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3(5):17.
[6] 徐大生.高师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116.
[7] 朱沛雨.师范生教科研素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宿迁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9.
[8] 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1):52.
[9] 高双桂.浅谈高师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95-96.
[10] 肖钰士.论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4):40.
[11] 顾群.教研能力的培养要从激发“问题感”开始——谈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研意识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4):152.
[12] 顾群,杨平.高师学生教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1(3):87.
[13] 李海涛.论转型期高师生教改意识和教研能力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97-102.
[14] 肖全民.基于专业化发展的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58-59.
[15] 苑广滨.立足专业发展,树立教研意识——谈小教专业(本科)师范生教研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6):151-152.
[16] 周淑红.高师学生教研意识培养与教学能力培养整合的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4):113-114.
[17] 顾佩娅、张烨、古海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4):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