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年干部培训方案

青年干部培训方案

时间:2023-09-08 17:1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年干部培训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青年干部培训方案

第1篇

在2012年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优秀青年干部培训中,人资部与丰满培训中心着眼于公司发展战略要求,深入研究项目需求分析,精心策划项目设计方案,大胆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有效实施项目运作流程,在青年干部培养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以“十个一”活动贯穿项目始终辅助培训教学,应用4种教学方式、5种管理模式、沉淀出6项学习成果,简称“456项目体系”的青年干部培养特色新模式。

“456项目体系”主要内涵

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即以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课程;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学习与交流相结合;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

开展“十个一”活动: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警示教育,一次拓展训练,一次读书交流会,一次生日party,一次党性材料分析会,一次座谈会,一次参观水电博物馆,一次篮球比赛,一次辩论赛。

四种教学方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参观学习,体验式学习。

五种管理模式:全封闭式培训,团队学习,互动教学,自主管理,积分考核。

六项学习成果:每周周报,PPT成果汇报,学习行动笔记,感悟集,学习论文,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两结合”指学习内容结合工作;“4A”指4项行动计划)。

“456项目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将现代企业培训管理理念渗透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成年人学习的固有规律,使培训学习从单一的学员对知识层面的认知上升为以更新观念、拓展思维、锤炼心态、提升能力为重点的全方位、立体式互动交流,实现从听到、知道、认可、实践,到行为改变的递进关系,使培训价值达到最大化。

“456项目体系”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突出解决公司对青年干部能力要求层级和标准的专项问题,结合科学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通过对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实现“456项目体系”的建立。

基于“456项目体系”的实践

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课程设置及应用

设计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即党性修炼、卓越表达、思维激荡、知识拓展、管理提升。“党性修炼”加深青年干部对新形势的认识,提高对国家及公司政策领悟能力,着眼公司战略总体目标,提高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卓越表达”提升个人公众表达能力,学习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艺术;“思维激荡”突破传统管理思维模式,转变个人思维方式,重新认知自我,不断提升;“知识拓展”中学习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非专业领域的学习,扩宽视野,接触前沿理论知识,了解新领域新信息;“管理提升”中学习管理理论,提升管理效能,提升个人领导力,学会合理制定计划,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贯彻力。

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为加强对培训班的有效管理,培训中心特意安排了具有多年培训管理经验的四位老师分别负责培训班的各项管理及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培训前期,由专人负责培训学习手册的编排印刷,培训学习资料的排版装订,培训实施过程中所需教学物品准备以及会场设备的调试等;培训实施过程中,通过“互动教学、分享交流”等多种管理模式,努力使培训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确保实效”的主旨;培训结束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整理培训相关资料,撰写培训评估报告。对学员工作改善行动计划进行后期跟踪回访,收集经典案例,并对下阶段的培训工作进行合理优化。

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为导向,学习交流相结合。交流是促进团体学习效果的基本方式。在“读书交流会”、“PPT学习成果汇报”以及课后“学习园地”感悟粘贴等过程中,都给学员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一是“每周简报”的交流方式。班级成立编辑小组,针对一周在培训中心学习、生活等情况制作简报。简报内容包括一周动态、学员学习的心得体会、所感所悟、风采展示、分享互动,每位学员都可以在简报上发表文章,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二是“学习园地”的交流方式。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学习园地,学员们可以把自己学习的感受或老师课程中讲到的经典语录写在即时贴上,粘贴在学习园地,课间学员们相互浏览,一周总结一次,评选优质感悟,大家分享。

三是“爱心家园”的交流方式。41位学员,每位学员都通过抽签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神秘伙伴,这位神秘伙伴的到来,使自己有了一次奉献爱心的机会,在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默默关注着他,记录他的成长以及每天的表现,把想对他说的鼓励粘贴在“爱心家园”上。在学习的同时,使学员都能感受到被别人关注的温暖。班级里的爱心大使会不定期的宣读爱心语录,传递每个人的爱心。

四是“总结分享”的交流方式。每周的课程结束后,学员根据一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学习,相互分享学习体会,并选派代表和全班分享三点,同样的知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学员以空杯的心态从别人的收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

五是“辩论赛”的交流方式。聆听智慧交锋,感受语言魅力,举行以“责任·能力”为主题的辩论赛。辩论中双方辩手各执己见,据理力争,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出辩手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的综合能力,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六是“座谈会”的交流方式。培训班党支部召开了“依法治企”学习座谈会,并邀请公司监察部同志参加。座谈会上深入学习了新源公司依法从严治企有关要求,分析了公司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学习期间,每位学员要填写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以一周为节点,总结学习收获,反思工作改善点,将思路转化成方案,再将方案转化成今后的行动计划,应用smart原则(可操作、可实现、可衡量、可评价、有时间限制),制定并描述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根据计划的制定,实施改善行动,使培训有效落地,实现成果转化。

四种教学方式的应用

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课程之外,还设有专题研讨、参观学习、拓展训练。

专题讲座。为了使每位参训学员训后在思想境界上有新的提升,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能力素质有新的增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有新的突破,培训班安排了包含多学科门类的30个专题,涉及历史、社会、管理、科技、法律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当前时政,开设了关于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辅导、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专题讲座中,课程将互动方式的演练、角色替换、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结合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性格测试等穿行,老师们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表达技巧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正确领会上级领导意图,有效完成组织任务》课程中,为加深学员对课程的理解,主讲老师设计了“最佳搭档”的互动游戏。课后,学员们分享了学习的所思所得。学员张会贞就在以“参与、分享、反思、成长”为主题的所思中写到,游戏过程中被指挥者茫然等待命令,指挥者情急之下有亲自操作的冲动。反思工作中,作为上级领导,如追求自己对权力的掌控,习惯于指挥部下,这种“大权在握”、“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自身压力过大,员工过分依赖领导者,个人的才智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难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专题研讨。在专题研讨活动中,分别通过班委、党支部、各小组队长组织,选定研讨主题、设计研讨流程,组织研讨过程,使学员相互学习,畅所欲言,有效沟通,实现思维拓展,观念交流。培训班顺利完成了“读书交流会”、“党性分析会”等专题研讨活动的召开,并对研讨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整个过程,一方面使学员丰富了学习内容、交流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将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学习的同时,放松身心,交流感情,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体验式学习。从团队建设、室内体验式活动、户外拓展、晨练四个角度设计了体验式学习内容。将直接的感官体验和知识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式学习,强化青年干部的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勇担重任的团队精神。体验式学习对个人而言,使学员战胜了自我心理舒适区,克服恐惧,直面困难和压力。对团队而言,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使团队成员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正确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五种管理模式的实践

“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指严把各项考核制度,实施军事化管理。学员按照考勤要求,按时上课,并且克服严寒及自身生活习惯,每天坚持晨练,他们用整齐的步伐迎接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用响亮的口号传递着青年干部的热情和活力。

“团队学习”的管理模式。即将学员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设有队长、队长助理、纪律委员、5S委员(5S源于日本精益生产,此处特指维护小组环境,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员可自愿竞争上岗。队长带领小组进行团队建设,组织大家制定本小组的队名、队徽、学习目标、学习公约,并依此进行风采展示。团队学习中,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队长负责组织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小组案例分析、总结研讨等环节各小组成员的发言;队长助理负责收集学员的学习感悟,课间粘贴在团队的“学习园地”上;纪律委员负责维持本小组及班级的课程纪律;5S委员负责带领团队成员维护小组的5S环境。

“互动教学”的管理模式。即由主讲老师负责课程内容的完整讲授,助学师进行课前气氛的调动和培训现场管理,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享受知识的盛宴”。“课间操、小游戏”等多种互动方式,能充分缓解学习疲劳,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程度来吸收课程内容。

“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班中成立党支部及班委,实施管理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班委成员由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组成,党支部成员由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成,他们承担着沟通师生、引导班风、服务学员的重要任务。学习过程中组织策划实施贯穿项目始终的“十个一”活动,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通过QQ群、飞信的建立,搭建学员相互交流平台,辅助培训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分考核”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团队累计积分制,分别针对团队建设速度、风采展示、课堂互动、5S环境、精彩感悟、研讨总结、竞赛活动、好人好事、课堂纪律等环节,应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将得分情况真实有效地反映到班级评分规则表中,运用透明机制,评选优胜团队,激发团队学习热情。

学员展示的六项成果

每周周报。由班委会成员组成编辑部,针对每周的培训学习情况编写周报。周报内容包括:本周要闻、本周动态、组织活动、心得体会、学有所思、培训分享等模块。学员积极投稿,针对课程、活动等自拟主题,分享心得体会。周报提供了学员交流的平台,全方位展示了学员学习期间各项收获以及丰富的培训学习生活。

学习成果汇报(PPT述学)。学员间的交流在整个培训班的培训管理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其搭建起了多样性的沟通平台,实现了学员间学习成果交流。如每位学员五分钟的PPT述学,就是由学员梳理、提炼、总结其学习期间的所感、所悟、所得而进行交流。

学习笔记。为学员设计了专门的学习笔记本,学员每天都将学习收获整理成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知识点,学习期间经常回顾翻阅。培训结束时,每位学员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各自的收获。

感悟集。学习园地是培训班的一个亮点,课间总能聚集许多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大家相互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期间共收集到300余条学员的感悟,且把这些感悟装订成集,作为学员学习生活的一个美好纪念。

学习论文。学习的真谛是能力而非信息的获得,学习期间每位学员将学习所得结合自身工作撰写学习论文,41份论文分别从多个角度设定主题,涵盖了公司系统生产、管理、建设、安全、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

工作改善4A计划。培训设计始终遵循“学以致用”的培训理念,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分别制定了个人的“工作改善4A计划”,计划中详细描述如何按步骤将学习所得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各项工作业务能力,最终实现行为的转变。

制定行动计划作为学习成果的重中之重,密切联系了学员实际工作,优化了学员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增强了全局意识,提升了系统思考能力。由于行动计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持续性,这样就促使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

利用信息反馈进行培训评价和改进

为保证培训课程的顺利开展,达成培训的最终效果,在培训中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师全面收集学员对培训过程的建议,以及对活动安排、课程设置等信息,以此进行培训效果的整体评估。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培训内容、师资水平、培训管理、后勤服务四个方面展开,在对评估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复查的基础上,对培训效果再次进行跟踪调查,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及提出的有效建议。

“456项目体系”的鲜明特色兼具推广性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按照县委提出的“保增长、促发展”的培养目标,大力实施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通过深化培训理念,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健全培训机制,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党政干部的理论素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驾驭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培训班次安排

1、认真落实好省、市、县下达的干部培训任务,做好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班人员的选送工作。

2、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按照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主要办好以下培训班:

(1)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2)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研讨班;

(3)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4)旅游人才培训班;

四、有关要求

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和县干教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分类培训的原则;

2、20xx年干训经费继续纳入年初预算,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列入年度工作的重点内容,认真部署,周密安排;

3、主办部室要切实抓好师资选配、教案准备、教学管理、动态考核等各项工作,强化管理,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全年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4、凡参加培训的同志都要以普通学员身份参加学习,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第3篇

市委组织部:

全市组织系统“能力建设年”活动动员会议召开以来,我们深入学习会议精神,迅速作出安排部署,结合部机关年轻同志较多、能力素质亟待提高的实际,围绕“能力建设年”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大力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使组织部门的表率作用更突出、组工干部的模范作用更明显。现将我县“能力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版权所有

一、周密制定方案,深入动员部署。2006年1月6日召开了全县组工干部参加的“学习提高年”动员会议,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进行部署安排。组织组工干部制定学习方案,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学习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加深对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重要意义的理解。通过深入动员,重点引导组工干部树立三种全新理念:一是破除“要我学习”的旧观念,树立“我要学习”的理念。组工干部肩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历史重任,学习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是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必须牢固确立自主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二是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能力素质要靠学习来支撑,开展工作要靠学习来指导,工作亮点要靠学习来培育。组工干部必须牢固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理论创新中推动组织工作创新,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三是破除“工学矛盾”的旧观念,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干好工作需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工作的过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注重学习,工作就会有新思路、新举措,就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反之,势必造成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就会贻误工作,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自觉摒弃把学习当作负担的片面认识,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在学习中推动工作,在工作中强化学习。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围绕“抓学习、强素质、促创新、提能力、比贡献”这一主线,通过系统、认真地学习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提升组工干部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全面推进组织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以基础工作求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为载体促创新。坚持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能力建设的重点,把创新成果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尺度。一是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每名组工干部要总结和介绍2个以上创新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找出几个因循规蹈矩影响工作的典型事例,认真剖析,提高对组织工作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深入开展组织工作“亮点”工程。各室、中心围绕岗位职责,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宣传新典型,使工作更有特色,亮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显。

以开展教育培训和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提能力。一是强化干部培训。分批次抽调组工干部参加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有针对性地提高组工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行政执法与经济发展环境、当代科技前沿动态、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热点问题等知识为培训内容,进一步拓宽组工干部的知识面。二是开展组工干部基本功竞赛。在全县组工干部中进行基本业务技能比武,开展写作、演讲、微机操作等单项竞赛,进一步提高组工干部的基本办公技能和一些实用技能,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公水平。三是实行“业务论坛主讲人”活动。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各室、中心负责人根据室(中心)的工作实际,预先选定讲课内容,认真准备讲课材料,以主讲者的身份为其他干部讲解学习内容,回答疑难问题。通过讲课的形式,提高组工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让每名组工干部都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四是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围绕“公道正派”这一主题,开展“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和比觉悟、比干劲、比修养”活动。组织广大组工干部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公务员法》、《》等实用知识和一些先模人物的事迹,通过考试、演讲、辩论和征文比赛等形式,提高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

以开展求真务实教育活动为载体比贡献。结合学习,组织广大组工干部进一步深入查找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在组工干部中开展“七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即:到红色革命圣地开展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组织一次外出考察学习;开展一次访贫问苦活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一次义诊活动和一次送科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研究活动;召开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使广大组工干部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激发大家奋发有为干事业的决心和热情。

三、完善制度保障,健全长效机制。着眼于把能力建设引向长效,我们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的通知》、《关于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以制度抓管理、促学习。一是建立集中学习制度。在鼓励组工干部自学同时,建立了集中学习制度:每周三组织一次改稿会,部机关干部对调研信息稿件进行集中“会诊”,推敲分析;开设周末课堂,每周六上午邀请市、县党校理论教师、县直单位负责人、优秀村支部书记作专题报告、政治理论辅导版权所有、传授工作经验;每月底举行组工论坛,组工干部轮流主持,确定组织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论坛主题,大家各抒己见、平等交流。二是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学习积分登记制度,明确参与党课、改稿会等集中学习的刚性指标和参加自学考试等柔性指标,并分别赋予一定分值,定期向全体干部通报积分,并把每名干部的积分情况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评先树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为把学习成效及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制定了《调研信息宣传工作奖惩办法》,把调研信息指标量化分解到个人,每月按进度汇总通报,营造了自主学习、勤于调研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帮带责任制度。针对近年来进部的年轻同志较多、乡镇组织委员调整幅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全县组织系统建立了“三级帮带”责任制,即部领导帮带室负责人、室负责人帮带其他成员、部内优秀组工干部帮带乡镇组织委员。通过帮带制度,一大批年轻组工干部迅速进入了角色。

第4篇

按照团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从今年9月份开始,团市委选派于____等4名机关干部分别派驻到__区、__区、__区、__区团委指导工作。三个月来,团市委在认真总结前两批驻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措施,强化培训管理,积极为驻点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努力把驻点工作更深入、更持久、更广泛、更有效地推动下去。现将团市委第三批驻点工作近一阶段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团市委落实第三批驻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1、高度重视,认真遴选驻点干部和驻点区(县)团委。按照团中央《关于报送第二批派驻干部工作总结和第三批派驻方案的通知》(团组字10号)要求,团市委专门召开党组会,对第三批驻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党组书记刘道刚明确提出,要切实贯彻团中央的工作部署,以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选拔人选,让熟悉团的工作、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驻点指导工作,为团的基层组织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在此基础上,团市委制定了《关于抽调第三批团市委机关干部驻区(县)团委指导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派驻区(县)团委数量、派驻干部的数量与结构、派驻干部的工作任务及具体工作安排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下发了《关于抽调第三批团市委机关干部驻区(县)团委指导工作的通知》(津团发98号),要求第三批接受派驻的区县团委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主动向分管党政领导和区(县)委组织部门汇报,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妥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强化培训,专门编写驻点工作学习资料。在第三批驻点工作开始前,团市委对4名驻点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邀请第二批驻点干部介绍工作经验和工作体会。党组书记刘道刚亲自为驻点干部培训,向大家讲明了驻点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要求、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驻点工作以及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等。他特别强调,驻点干部一定要清醒认识驻点工作的重要性,认真领会和贯彻团中央提出的了解情况、介绍经验、探索创新、锻炼本领、推动工作的总要求,勇于创新,善于借鉴经验,敢碰难题,在应对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成长。团市委编印了《以来共青团组织工作文件材料选编》、《团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文件材料选编》、《团市委选派机关干部驻区(县)团委指导工作学习手册》和《驻点工作手册》等学习资料,发放驻点干部和区(县)团委书记学习,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驻点工作和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深刻理解。

3、明确职责,加强对驻点干部的日常管理。按照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驻点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的通知》(中青办发18号)要求,团市委切实履行督导检查职能,加强对驻点干部的日常管理。为保持与驻点干部的经常性联系,团市委建立了跟踪考察制度,驻点干部月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驻点工作情况。建立并完善驻点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驻点干部座谈会,团市委组织部专门听取驻点干部工作汇报、对驻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驻点干部在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上给予及时指导,促进驻点干部之间的交流,推动驻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注重引导,宣传驻点工作动态和阶段性成效。团市委在__共青团网站设立“团市委驻点工作专栏”,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报道团市委驻点工作的进展情况,传达团中央和团市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关于驻点工作的文件精神,公布团市委驻点工作的有关通知,交流推广全市基层团建工作的经验做法。

5、率先垂范,书记深系点推动工作开展。在驻点工作中,团市委书记、副书记在派驻的区(县)均建立了2个基层联系点,并主动深入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分类指导,靠前指导,积极推动各项驻点工作的落实,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就基层组织建设进行调研,对企业团建、“两新组织”团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探讨实现推进团的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履行了团中央要求的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优化环境、督导检查的任务。

二、第三批驻点干部在派驻期间的工作情况和阶段性成效

团市委4名驻点干部在工作中,牢记自身职责,自觉遵守纪律,保证工作时间,结合派驻区县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开展和基层重点工作项目的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1、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团的基层工作情况。4名驻点干部派驻到各区县后,均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深入到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业进行调研,通过与党政领导见面、与团委书沟通、与机关干部交流、与团干部和青年座谈等方式,准确掌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团的组织和工作情况。目前,驻点干部共调研基层单位40余个,召开座谈会12次,走访团干部和团员青年150余位。通过调研走访,驻点干部全面了解各区县青年及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情况,发现(来源: 免费文秘网 )了一些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农村基层团支部建设薄弱,区县内流动团员多,管理难度大;基层团组织经费匮乏,开展活动困难;乡镇团干部兼职过多,团的工作的精力不集中;非公企业中团员青年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团组织对青年吸引和凝聚力不强;青年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等。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各驻点干部积极思考,初步确定了驻点工作的基本思路。

2、加强建设,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发展后劲。驻点干部坚持把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扩大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驻点干部于欣宜配合东丽区团委规范基层团组织建设,统一印制下发《共青团工作一册通》,督促基层团组织及时上报工作计划安排、基层团组织调查表等;参与乡镇团委年终考核,从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品牌创建等多方面综合考评乡镇团委工作。驻点干部余升高指导武清区团委选聘70余名村官及“三支一扶”人员任兼职乡镇、村级团干部,在充实团干部队伍的同时,也为党政部门锻炼培养了青年人才;促成建立30万元的武清华帝团建基金,规范了基层团建活动项目经费申报机制,解决基层团建经费匮乏问题。驻点干部董玉倩协助河东团区委开展共青团系统科级干部公开竞岗的面试和考察工作,选拔出10名基层需要、群众认可、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基层团组织中;协助团区委举办团干部培训班,积极联系师资、设计培训内容,围绕共青团的中心工作和基层团组织实际需要,为40余名基层团干部开展了团务知识、重点工作项目等方面的培训。

3、开拓思路,积极推进青年就业创业等重点工作项目的落实。驻点干部采取务实的举措,服务团员青年的根本需求,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开展。驻点干部于欣宜指导东丽团区委,在世博会参观点华明镇筹备建立“青年家园”试点,从失地青年的就业创业理念培训入手,探索吸引、服务、培养青年的有效方式;开展了第五届青年就业招聘会暨青年创业项目推介会,100多家招聘单位及50多家创业公司为3000多名有就业创业需要的青年提供帮助。针对青年创业资金问题,驻点干部余升高在宣传团市委已搭建的“一体两翼”青年创业融资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滨海天地风险基金投资公司、__山水商贸有限公司与武清开发区合作,预计投资万启动资金建立青年创业园区。驻点干部董玉倩配合河东团区委重点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把开展思想教育、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与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本领相结合,带领服务行业青年听取了《职业生涯中的发展与定位》、《用时间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等5场讲座报告,指导青年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驻点干部方伟指导汉沽区长芦盐场团委举办了青年职工素质培训班,联系师资、设计培训内容,帮助企业青年从创新能力、安全意识、职业技能等三个方面提高能力。

第5篇

1.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完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中层干部大会、每季度一次的警示教育、“双学日”、专家授课、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强化党风廉政有关文件、知识的学习。积极创建廉政文化示范点,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继续开展书记约谈、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活动,用身边的反面典型教育警醒干部职工,把廉政教育融入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物资采购、工程变更、增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全过程。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按“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把反腐倡廉纳入整体工作部署,融入部门业务。践行廉政承诺,把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分解,确保责任措施到位。深入开展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加大工程监管巡查力度。狠抓工程建设程序的管理,严格控制随意变更工程,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重点环节会商和标后管理制度,加强对公有资金建设项目的监管。完善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配套制度,切实抓好责任追究的落实,全面建立干部个人廉政台账,确保队伍少出或不出问题。

3.显化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坚决落实作风建设各项规定,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新规定,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切实提升“三重一大”决策、“四不直接分管”、公务招待、公车使用、物资采购等制度的执行力。今年将重点将把监督改进作风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重点加大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问题的专项检查。全面推进权力阳光运行系统,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突出权力运行的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案件,形成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压态势。完善《住建局能力作风建设考核细则》以及《能力作风提升考核奖惩办法》,强化责任追究制度。把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纳入本单位(部门)工作目标,与主要责任人的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结合起来。

4.优化效能服务的软环境。按照《市住建局舆情信息办理工作实施办法》有关文件要求,高标准落实政府“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数字化城管、110联动、市长信箱等舆情信息的办理。完善“星级服务科室”实施方案,以企业、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改进工作、提能增效为重点,争创星级服务科室,切实解决科室及工作人员中存在的工作不实、执行不力、效率不高等问题。强化日常监管和明察暗访,重点对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监督,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违反行政纪律的案件,坚决治理腐懒散奢等不良风气,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二、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拓展党的先进性建设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三解三促”、“一进三促”相结合,大力弘扬真抓实干、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按分工要求主动联系镇(区)、联系企业、联系社区。继续实施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部门回访工作机制,引导党政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诚心诚意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有序展开。

2.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继续深入开展高素质干部队伍调研,统筹抓好十精神学习培训,突出抓好重点岗位培训、新提拔干部任职培训和优秀中青年干部示范培训,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城建规划、金融资本等专题研修班。严格按《住建局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规定》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今年将对局系统中层干部全面进行考察、考核,并加大轮岗交流的力度,切实让想干事、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不出事的有地位,不干事乱折腾的被冷落,并探索中层干部“能上也能下”的管理机制。

3.引进、培养、使用各类人才。继续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高标准实施“住建行业万人教育培训计划”和“金沙英才计划”,办好住建行业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程硕士班。对人才实施团委工作岗位培养、助理制培养、外派挂职培养、“三点一线(重点热点难点工作一线)”岗位培养,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强化人才的自我培养。按《住建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坛建党委发〔2012〕26号)精神,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局系统内培训资源,通过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培养系统内各类应用型人才。按要求局系统各部门(单位)每年至少自主举办一期岗位业务方面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知识、业务技能。

三、唱响时代主旋律,加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

1.突出主题宣传。重点宣传好党的十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我局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通过组织中心组学习、举办专题学习班、组织专题辅导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学习研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确定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上来。结合中心工作和实际,深入研究贯彻落实十精神的思路和重点,以十精神为指导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

2.加大对外宣传。围绕民生工程、重点工程等开展宣传,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大篇幅、大版面地组织专版宣传,让新闻稿件上档次、高质量,做到“报刊有专版、电视有专题、网络有专页”。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区域供水、物业管理、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中,把握舆论导向,营造和谐环境。加强与主流媒体联系,建立优化宣传平台。继续在电视台开设《住建与你同行》栏目,在《山水网》建立住建连线,在《金沙周刊》定期设专版,加大在《今日》的宣传力度,用好住建局网站、《住建动态》和《住建研究》平台。加强对社会舆情、网上舆情和宣传工作动态的收集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对策,及时上报,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稳妥处理。

3.开展文明创建。继续实施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依据《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操作手册》的要求,认真排查薄弱环节,加大整改力度,推动创建工作各项任务逐一落实。深入开展新一轮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依照巩固原有荣誉、冲刺更高目标的原则,使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按照市文明委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让行业更文明、让群众更满意”创建活动,通过道德讲堂、服务竞赛、品牌展示、结对共建等形式,继续深化优质服务品牌的创建,挖掘内涵,拓展外延,增强服务品质,让住建服务品牌社会更知名,群众更欢迎。

4.重视统战老干部工作。坚持对党外人士以诚相待,经常交流,交心,加强联系,增进感情。以市“同心实践活动深化年”为主题,加大《党政领导与党外重点人士、知识分子联系制度》的贯彻实施,真正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开展“同心”实践活动,组织统战对象进社区、到乡镇、到重点工程(工作)一线,进行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加大帮扶力度,采取技术支持、资金帮扶等方式关心和帮助结对的布衣族贫困户,引导走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道路。继续深入开展与海拉尔市蒙族贫困学生的结对帮扶,在已结对50余名蒙族贫困学生的基础上,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活动中来。重视老干部工作,支持老干部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健身、娱乐等活动,充分利用局属资源为老干部活动提供方便,坚持每2个月组织一次老干部活动,通过倾听老干部的呼声,进一步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丰富经验和聪明才智,为我市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四、以“党建带三建”为途径,建设活力群团

1.工会工作。履行好工会职责,提高工会各项工作质量,进一步增强在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广泛开展以“建功十二五,创新促发展”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全面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五一巾帼标兵岗”、争当“五一巾帼标兵”活动。用劳动竞赛来推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技能比赛,激发职工科技创新和创造发明的动力,引导女职工在建功立业中展现风采。不断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广泛开展安全监督培训,为职工大力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关爱外来建筑务工人员,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开展爱心帮扶。树立先进模范代表,深入开展“抓典型、树正气”活动,加强职工文化生活建设,办好外出施工职工“流动课堂”,免费为外出农民工送培训、送技能、送安全,提升职工素质,促进队伍全面发展。推动落实“两个普遍”,扩大建筑企业的工会组建率,提高职工入会率。

第6篇

一、合力会战,大交通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20*年,我们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项目推进落实年”活动伟大号召,着力在以构建大交通网络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力会战,攻难克坚,完成本级投资超过10亿元。

1、有效落实区重点线型工程指挥部工作。全体工程建设人员统一政策、加强协调、强化服务,积极配合有关镇、街道加快政策处理工作。重大线型工程政策处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走在全市前列,共完成重大线性工程土地征用4837.7亩,拆迁农户1001户,企业41家。保证了绕城高速镇海段、*大陆连岛工程宁波连接线、东外环路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全线开工顺利实施。世纪大道北延一期、东外环北延、北外环东延一期等四条绕城高速连接线已完成土地农转用、标准农田易位等上报,基本完成土地征用、青苗补偿和92.6%农户拆迁。开展了规划选址、工可研究、初步设计及部分道路招投标工作,为2009年全线开工做好了准备。

2、积极完成续建项目的竣工和交付使用工作。完成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配套总管及排海管工程、329国道镇海段路面专项整治、濠桥泵站排江管工程等10个项目的竣工验收。完成并交付使用了宏远路北延、威海路北延一期、定海路改造及新建定海河工程、贵镇线改造一期、沿海北线镇海段四合同段(威海路-镇海港区)等项目。按期做好城镇截污排污系统改造一期工程,新建三级以上城镇截污排污管网近15公里。全面完成镇海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期工程。

3、合力攻坚,老城区拆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拆迁事务所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有为,会同招宝山街道工作组同志,创新工作方法,紧盯目标不放松,全面完成稍弓弄、中医院、公路段等5个地块拆迁任务,全年共拆迁332户。为老城区重点区块的改造提升扫除了障碍。

二、实事实做,关注民生计划扎实落实。

20*年,全局上下扎实实施解难创优、关注民生行动计划,不断适应人们群众对民生工作的新要求,完善长效机制,落实完成了以下工作。

1、深入实施新一轮住房保障体系。全年落实骆驼片经济适用房房源102套,有73户住房困难家庭购买了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廉租住房政策惠及476户家庭,其中对22户给予了实物承租,454户给予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积极推进外来务工人员集居房建设,完成12个项目,计3万平方米。

2、大力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会同城管部门推出宁波至镇海541路快捷专线公交(大站车)营运模式。开工建设九龙湖旅游区公交站,基本建成新城北区公交中心站。新建新农村联网公路11条,计7.7公里。新建公交候车亭165座,全区城乡具备条件的公交站点,基本建成了港湾式候车亭,改善了群众候车条件。

3、继续开展老小区改造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实行了住宅小区属地镇、街道管理的物业管理体制。完成了茗园一区、西门小区、鼓西小区等六个小区的物业改造整治任务,改造面积17.2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200多户。

4、基本完成房改房维修和城镇解危工作。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20*年又投入近1100万元,完成了73幢18万平方米房改房维修任务。累计完成275幢52万平方米房改房维修。积极向区政府做好参谋,发动有关镇、街道,认真排查,对涉嫌的86处、9000多平方米城镇危旧房屋进行了加固改造。同时,完成农村危旧房现状调查,为全区实施固房工程提供了依据。

三、加快发展,行业安全监管不断加强。

20*年尽管受到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有关部门和全体人员依然认定目标,加大引导服务力度,保持了行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70.7亿元,征收城建四项规费1.017亿元。征收各类水陆交通规费1.439亿元。航运业快速发展,净增船舶13艘,辖区总运力达到60万吨,同比增长51%,位居全省前三位。水运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船队平均规模为3.75万吨,船舶平均吨位达到8000吨。货运市场经营机制不断升级完善,全年实现营业额7亿元,同比增长100%,进场企业达100家。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发展,全年开工商品房66.6万平方米,交付商品房34.2万平方米。

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加强对建筑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相继开展了建筑业综合执法检查、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及打“三非”反“三违”等专项行动。强化了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垂直起重机械设备、承重支模架的专项整治和重要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继续加强工程质量监控,制订了《镇海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推行招标项目季报制度,加强标后管理。严格外地进区建筑企业的备案管理。加快了数字房产工程建设进程。全面试行商品房买卖阅图告知制度,加大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力度,房地产市场诚信行为得到加强。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按照市定要求,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开展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无证客运经营、车辆超限超载等专项检查行动,共检查车辆19113车次,查扣违章车辆1200余辆,查处各类违法车辆1056辆次,卸载366辆,卸载重量为755.588吨,卸载率达到了100%,罚款276万元。对道路危化品运输的重要源头和主要地点加强监控管理,促进了危化品运输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为全区运输市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做好公路养护工作,辖区主要干线好路率为100%,公路综合好路率平均达到87.8%,为客货运输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条件。

全局上下积极做好重要时期的安全保障工作。除认真开展春运、清运和节假日安全生产保障工作外,圆满完成了奥运期间安保工作及货的、出租车维稳工作。

人防工作全面加强。启动了应急疏散地域指挥保障中心项目,完成了工可和初步设计。策划启动了中国防空博览园项目。开始实施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完成了镇海区人防专项规划,加快编制人防控制性详规和地下空间规划工作。人防基层工作得到了新的加强,全区各个镇、街道建立了人防工作机构,在6个社区建立了人防工作站。完成人防专业队伍整组和骨干队伍培训,人防“五进”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展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演练。

四、规范服务,系统队伍建设展现新的形象。

20*年,我们认真开展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服务创牌、廉政规范两个方面工作重点,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展示了新的形象。

以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和示范单位活动为载体,在全系统服务单位广泛开展了“关爱、便民、创新”的优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各单位制定创建方案,结合实际,主动延伸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平台、创新便民惠民措施,努力形成服务作业标准化,形象品牌化的优质服务标兵,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一批单位获得了省、市、区级文明单位和群众满意先进单位、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加强。出色完成了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的任务。广大干部职工表现了巨大的爱国热情和关爱精神,以满腔热情积极参加抗冰雪灾害、抗震救灾工作,全系统累计捐款20余万元。踊跃报名参加对口*援建工作,先后有4名同志赴川支援灾区重建。

规范创新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举办“微型党课”征文演讲比赛和廉政大讲堂活动。建立了基层单位纪检监督小组,进一步健全了纪检监督组织。对重点单位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预警制度。认真严肃地实施了规范财政、财务工作,对各单位财务管理和津补贴发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下发廉情预警告知书,严肃查处违规责任人和事,逐条落实整改措施。实施了公务用车改革,推进了节约型机关建设。

加强后备干部的锻炼培养。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了干部挂职锻炼,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被提拔使用。迎难而上、牵头负责,平稳、顺利地实施了三家国有房地产公司改制、整合工作,增强了国有房地产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第7篇

今天召开的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动员会议非常重要。主要是集中研究改进作风、进步效能、狠抓落实的题目。按照纪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步熟悉,查找不足,切实进步作风效能建设的自觉性

按照*总书记“为民、务实、清廉”和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强化“三种意识”的总要求,要大力发扬好的工作作风。从前一段的实践看,效果总体上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效能进一步进步。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相比,应当看到在作风和效能建设还有较大差距。无论在精神风采、业务素质、服务水平上,还是在工作环境上,都还存在一些题目,有的题目还相当突出和严重。具体而言,一是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有的同志对工作不认真,有时不负责任;有的同志对自己要求不严,对工作要求标准不高。二是业务技能不够精。有的同志不留意学习,不善于思考,不研究政策,不钻研业务,对本职工作一知半解、马马虎虎。一些应该完成的事情没有完成,一些应该解决的题目没有解决,一些应该办好的事情没有办好,有的甚至好心办坏事。

由此,耽误了工作,贻误了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专业、不懂行、瞎折腾比不干事、不作为危害性更大。三是行政效能不够高。有的工作职员服务意识淡薄,办事程序人为繁琐化,只说“不能办”,不说“怎么办”,让群众花冤枉钱、跑冤枉腿。四是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说了不办,定了不干,合意的就执行,分歧意的就不执行,造成政策“中阻塞”;有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抽象代替具体,使工作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有的心态浮躁,争名逐利,习惯做表面文章,以致误事坏事、劳民伤财。我们之所以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干到位,固然有各种客观原因,但主要是落实不得力造成的。五是工作纪律松弛。有的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打扑克、玩游戏、炒股票等题目。假如连最少的工作纪律都做不到,进步效能、改进服务更是无从谈起。以上题目固然只是发生在个别科室、个别人身上,但危害极大。这种不良风气一旦蔓延成势,将干扰破坏大好的发展环境,必须果断予以消除。

要充分熟悉作风和效能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下大决心,花大气力,进步思想熟悉,解决突出题目,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进一步进步行政效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二、捉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实进步作风效能建设水平

开展作风和效能建设活动,要牢牢捉住优化作风、提升效能这一主题,以此为总抓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重点在学习、责任、服务、实干、清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学习,努力进步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学习是基础性要求。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我们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题目,不潜心学习理论政策,不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是很难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大量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凡是工作上搞得好、搞得快的单位,没有不重视学习的;凡是事业上有建树的人,必定是好学善思的典范。有的干部不学习,凭感觉、凭经验、凭义气、凭权力干事。这种现象,在干部队伍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甚至在个别干部身上还相当地严重。那种以为不学习照样干工作的想法,那种借口工作忙而不往学习的做法,那种把学习当作一种门面的现象,是十分错误的。为此,我们要大兴学习之风。

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要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学习*总书记在中心党校的重要讲话,学习省、市党代会精神,不断进步理论素养。要加强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加强学习与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多学善思、学以致用、学用相长。要大力倡导“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每一个机关干部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大力提倡思考题目、研究工作,让每一个同志都做工作上的有心人、明白人;要坚持把学习贯串于工作的全过程,使学习成为机关工作的常态。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习制度。继续抓好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把学习教育转进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更多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培训学习。对于党员干部培训教育,要舍得投进必要的人财物力。

(二)要负责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要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为官不负责任,遇事绕道而行,只知道搞平衡圆滑,那是耻辱。

负责任首先要敬业。我们必须以诚惶诚恐的心情、大恭大敬的姿态往领受群众的重托。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干不好工作,心难安,食无味,寝不宁。要尽职尽责,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干出一番事业来。

负责任就要敢抓敢管。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题目是绕不过往的。一些困难不解决,就没有办法继续发展下往。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长远发展,我们要敢于碰困难、啃硬骨头。现在,有的同志怕事、避事、躲责任,这是尽对不答应的。要夸大:干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份内的事情,要不等不靠、全力以赴地干到位,干出水平。要鼓励保护那些默默无闻、真抓真干的同志,批评调整那些巧言令色、敷衍塞责的人,真正形成敢抓敢管的工作导向。

负责任就要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现在之所以有的人不负责任,这与我们的责任考核体系不完善有关。出了题目无人“埋单”,不履行职责受不到惩罚。这种状况,必须立即着手改变。要将岗位责任具体化,将责任体系层级化,将责任追究明晰化。今后,实行任何形式的目标责任制,都要有相应的失职、渎职处罚规定。要循事究责,按绩*,失职必罚,渎职必办。

(三)进步行政效能,为企业和群众服好务。从根本上说,政务就是服务。纳税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薪金,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企业和群众服好务。现在,仍有不少企业和群众反映,办事还有这难那难。我们切不可对此熟视无睹。要采取果断措施,以企业和群众满足为最高标准,狠抓效能进步,狠抓服务规范。要简化办事程序,进步办事效率。当前,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多、程序繁杂的题目仍然比较突出。我们有必要对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一次大梳理,只要不是法令禁止的,该放的权利主动放,该降的门槛果断降。必须的行政许可内容,也要下决心进步审批效率。凡是能够纳进服务大厅的项目,都要应进必进,进必授权;决不答应窗口虚设,繁琐故我。要大力推行电子政务,逐步完善网上申报、查询、受理、缴费、办证、投诉,进步办事效率。

(四)要真抓实干,推动工作落实。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终极要落脚到真抓实干上来。有些工作没有干上往,固然有多种客观原因,但主要是干的决心不大、干的水平不高、干的能力不强。假如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永远都是纸上谈兵。

真抓实干要体现在工作高标准上。“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标准不高,就缺乏前进方向,缺乏工作动力。各科室、中心应当对自身工作进行重新审阅,破除平庸,力求上进。

真抓实干要体现在集中精力抓落实上。一是狠抓机关执行力进步。凡是县委、县政府定了的事,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哪个环节、哪个地方出现了“中阻塞”,就要果断追究相关职员的责任。二是要抓具体、抓细节、抓末端。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具体细致地分解责任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而且,要一环扣一环,抓到最后一个环节。有关的任务分解、完成时间、具体责任人等,要清清楚楚、透明公然。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和督查。对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题目,要跟踪调度督导。在日常督查中,要重点抓不落实的事,抓不落实的人。对那些误事坏事的干部,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组织措施,“不扫地就扫人”。

真抓实干要体现在深进实际、多办实事上。改进机关作风,最根本的是密切联系群众。各级党员干部要到群众中往,贴近群众,发动群众,调动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题目,对群众的每一件诉求、每一封来信,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当前,要特别留意解决公务冗长题目。要删繁就简:一是工作程序要简化;二是会议要简短;三是文字材料要简练;四是汇报工作要简洁;五是方法措施要简便;六是接待应酬要简省;七是深进基层要简从。

(五)要清正廉洁,干干净净做事做人。清正廉洁是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干净干事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行为准则。从、的*案件中,我们可以从中悟出很多道理,领导干部违法犯罪,从大处讲,颠覆了一个地区、一个部分改革发展的好局面;从小处讲,害人害己害家庭。所以说,搞*的人是愚蠢而可悲的。在清正廉洁的题目上,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警钟长叫。千万不能为所欲为,忘乎所以,把组织的告诫置若罔闻,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这里,我再夸大重小节、慎交友、守工作纪律三件事。

重小节,就是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把持住自己。小节之中有政治、有方向、有人格、有形象。有的干部以为只要不犯大错误,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体谅。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让这些同志慢慢放松了自我约束,在“温水”中越陷越深。我们要亲商爱商,但要留意分寸。事关原则的事情,该拒尽时就要拒尽,不要被人情和面子所累。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防微杜渐,克己慎行,永葆高风亮节。

慎交友,就是要慎重对待社会交往。交什么样的朋友,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题目,而是关系到能否公道正派地行使权力,因此交友要有数。要择善而交,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守工作纪律,就是要严厉机关工作纪律。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题目之一。要把相关规定向同志们讲清楚,加强内部治理,别让有的干部由于这些题目受处分、丢饭碗。

三、领导带头,精心组织,确保认真专业务实作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加强作风和效能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做出表率。要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纲”来抓。

第8篇

关键词:教育质量;地方特色;内涵发展;服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8-0030-05

2012年10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8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赴云南、广西、重庆等西部地区进行了为期9天的学习考察活动。从考察的总体情况来看,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在考察中,我们也看到了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在教育质量提升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办学的区域特色不明显

西部地区相对闭塞,对外交流有限,教育理念的转变相对滞后,教育创新相对缓慢。一是地方高校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大多还未完全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重规模轻质量、重眼前效益轻内涵发展等问题依然存在。强调新校区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图书资料等硬件建设,忽视特色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等内涵建设。在考察中,我们发现一些财经类高校、师范院校在保留传统办学专业的过程中,都走上了综合化道路,倾向于建设综合性的高校,在办学历史积淀已久、师资有限的情况下,办学质量还有待大幅提高。二是缺乏体现西部民族特色的学科与专业。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域区,地方高校基础学科多,应用型学科少,与民族地区需求密切结合的特色专业较少。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够。

2.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够

一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等职能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重教学轻科研、轻服务社会的职能。职能的分离也导致了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低,就业难;科研的社会贡献能力低,成果难以转化为地方生产力。二是服务地方的短期行为较多。社会服务过多地。注重短期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重视长远规划和社会效益,学校和社会之间还远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三是覆盖面不广。偏重于城市发展中的服务项目,对偏远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开拓不足。四是民族文化传承力度不够,对部分民族文化的特色研究尚未深入,传承不够。

3.人才引进困难

西部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劣势以及教育资源有限,难以为优秀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导致优秀人才不断外流,影响了西部高校教学科研质量。再加上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优秀的教师一旦有了高级职称或高学历,就谋求一定级别的行政职务,教学科研投入的精力大大减少。人才流失是西部地方高校的共性,由于地方高校办学层次低、教师待遇差、科研条件不能满足需求、学术氛围不浓厚等因素,尽管部分高校出台优惠政策但仍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留住人才。例如:西部某一高校,教师一评上教授就要求调离,学校以种种政策不放人,教授们甚至不要户口、档案直接走人。最典型的是三年之内,身为教务处长、科研处长、人事处长的几位教授都相继离开了学校,给学校的办学带来重大影响。

4.教育经费短缺

经费是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发展的障碍。一是西部地区本身就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来源有限,省级统筹教育经费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对地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二是社会企事业组织缺乏捐赠意识,对高校的资助少之又少。一直以来,我国坚持公立大学是国家的责任,依赖财政拨款发展高等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社会、企业的捐赠意识较弱,针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捐赠更为有限。三是高校自身造血功能低下。大多数高校除了政府拨款外,就靠学生的学费收入运转。加之大多数地方高校都贷款修建了新校区,负债额度高,还款压力大,规避财务风险能力弱,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二、影响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原因

1.教育理念滞后

西部地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地方高校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上,为了生存,仍然把规模和效益放在首位,无视自身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盲目扩招,办学的功利倾向明显。同时,作为地方高校大多办学定位不准,没有形成本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存在盲目模仿和照搬其他老牌本科高校的做法,办学特色不明显。

2.生源质量较差

西部地区是教育欠发达地区。虽然两基攻坚任务基本完成,但基础教育的薄弱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严峻。成绩较好的学生大都考到中东部高校和西部大城市的高校,落到地方高校的考生质量相对较差,这也影响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3.地理位置、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

西部地区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已经十年有余,但整体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仍低于中东部地区。政府对地方高校投入有限,教育资源不足。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难于稳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严重,师资的流失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也较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科研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较弱直接影响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4.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从政府层面来看,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所在的政府还没完全建立起对地方高校的质量监控机制,除了国家规定的硬性指标外,就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软指标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从地方高校自身来看: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相对薄弱,提高教学质量缺乏坚实的基础。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力度不大,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较软弱,缺乏第三方质量监控。

三、提升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建议

1.立足西部实际。培育自身特色

高校的特色就是高校的优势,特色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在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经验的同时,要立足西部实际,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校办学历史,培育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一是科学定位,做好顶层设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西部地方高校要深刻理解教育部关于高校合理定位的要求,为自身的科学发展做好顶层设计。要立足西部实际、准确定位、超前谋划,找准和培育特色,避免盲目的随波逐流、简单模仿、千校一面。好的规划还必须付诸实践,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效果,高校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尤为重要。洪堡之于柏林洪堡大学、埃利奥特之于哈佛大学、之于北京大学是毋庸置疑的典范。西部地方高校的领导要有长远的眼光、深邃的教育思想、清醒的头脑,有足够的定力在浮躁的现实中按照学院的顶层设计坚持做下去,长期坚持设定的目标去做就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如: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高校,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送学生到当地最偏远、最缺老师的基层农村去定岗支教,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受国务院表彰荣获全国高校唯一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其在全国的影响超过很多部属师范大学。

二是强化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一所学校的特色,应体现在学科专业的特色上,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特色上,体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替代性上。因此,西部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要着眼于本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方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要跟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生就业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育和强化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应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发展重点学科专业;培育、扶持适宜地方需要的特色学科专业;对于基础学科,选择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开拓新的生长点;整合淘汰社会需求少、人才就业面窄的学科专业。对于近年来新建的地方高校,应发展技能型、应用型的专业更有竞争优势。国家关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的相关要求,为一些新建的地方高校指明了办学方向。

三是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和核心。西部地方高校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新要求,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时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社会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校企、校政合作为基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育人特色。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多数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大学,具有很强的地方性、行业性和区域性特点,其服务社会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为地方发展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因此,学校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同时,要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形成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第三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立足地方需求,开放办学服务地方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要立足当地需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开放办学,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提升质量,获得认可。

一是要立足需求,找准服务地方的结合点。伯顿·克拉克的“铁三角”理论指出:高等教育与市场、政府是可以互动的,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政府与市场,才能谋求长远发展。如何与市场良性互动,需要找准服务社会的立足点,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研究特色。西部地区本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少数民族聚集,以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在选择服务面向的时候,要立足西部地方的实际需要,拓展服务领域。服务要向基层延伸、向特殊行业倾斜。在服务城市的同时,要为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加快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升服务质量。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应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合作与交流,在适应地方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服务特色,增强知识贡献能力,提升服务地方的质量。在服务中得到社会认可,在服务中提升高校的竞争力。首先要增进西部地区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合,高校可以自有的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产学研结合等形式与企业联合,创建科技型企业,提升西部企业的竞争力。整合高校的人才、科技优势和企业的资金、市场、设备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进程。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组建研究联合体,高校负责知识型研究,企业负责应用型研究,共同推动西部地区的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其次把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推向纵深,实现共赢。高校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应从机制体制上理顺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依托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创建科技园区,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技术产业,既有利于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又有利于知识的创新,而且还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各方合作共赢。

三是以民族文化为重点,推进西部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也就是文化传递、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功能。大学是多元文化汇聚之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科学与人文、高雅与通俗等在此冲突与融合。大学在文化选择中推进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西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浓郁。优秀的民族文化若没有很好的传承与创造,民族特色将逐渐被埋没。文化传承是高校四大功能之一,西部地方高校负有传承与创造民族文化的责任,政府应给予足够扶持,通过设置民族特色专业,开展民族文化相关学术研究,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在传承与创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优势,为民族产业的延续提供智力支撑,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3.立足自身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好一所大学,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西部地方高校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左右着人力资源分配的现实状况下,要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西部地方高校应立足自身在校内培养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立足本校培养,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办学的第一要务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坚持集体备课、深化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实行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完善助教制度,加强助教、助研、助管工作。探索科学评价教学能力的办法。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教师评高级职称搭建平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增强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留住人才。高校要深化内部改革,将教师置于主人翁地位;在住房、津贴、职称、科研经费等方面,向教师实行政策倾斜,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4.立足资源整合,增强办学保障能力

西部地方高校教育资源有限,要用有限的资源办好地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就不能依赖“等、靠、要”,必须开源节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增强高校办学的保障能力,降低财务风险。

一是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高校要发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配置在人才培养上,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通过利益协调机制,对办学要素进行优化调整,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减员增效,提高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利用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