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时间:2023-09-08 17:1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第1篇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是一种运用多方面知识综合管理的活动。工程项目的风险成因、风险发生、风险波及范围、风险破坏力等等交错复杂,因此运用单一的工程管理知识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工程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研究,从而将风险事件加以控制,将风险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一)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必然存在。工程项目风险无论是来自项目内部还是来自项目外部,都是客观存在,不会被人们的主观意识所掌控。然而这些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具有必然性,因为任何项目的实施都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这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我们能做的只有控制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却不可能做到完全排避风险。

(二)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表现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在某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出现许多不同种类的风险,每种类型的风险又是许多不同风险因素所构成的,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复杂而客观的联系。

(三)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出现通常是不确定的。风险具体会发生在何时何地,会在项目进程中的哪个过程中发生,都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唯一能预测的是风险发生的可能。同时风险所导致的后果和产生的损失在事先也无法确定,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事件后果产生前进行合理的推测等。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复杂多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成为工程项目进程中的一个既重要又必然的环节,它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主要作用表现在:

现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都普遍使用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积极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将风险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后果降到最低,同时也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够维持项目运行的稳定。通过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加强项目方案的执行,还可以协调好项目组织内外关系,进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得以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合理进行可以帮助整个项目避免物资和人力的浪费,从而为项目建设节省开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一)把握整体原则

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项目管理者应从项目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综合系统的处理,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事前防范原则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及时地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而不是等待风险的来临再进行风险补救。防患于未然就是我们项目风险管理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风险管理理念。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

目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的认识,归纳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主要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督四个阶段。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识别过程包含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

(二)风险评价

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

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风险识别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即通过某种途径辨别出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存在的可能性,并予以分类。一般来说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生产流程分析法、风险专家调查法、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WBS分解法等等。本文主要采用WBS分解法进行风险识别,因此主要介绍一下WBS分解法的具体步骤: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收集相关资料,为风险识别准备资料;2.召集项目经理、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项目分解讨论会;3.进行分解项目工作,同时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提出风险因素集并在WBS向下分解过程中添加风险因素;4.绘出WBS层次结构图,建立初步风险因素集;5.确定WBS结构中的监控点,明确每个工作单元分配的资源、交付成果、责任人,同时完善风险因素集;6.检查分解过程,验证分解的正确性,更新完善的分解报告,提交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二)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量化的过程。它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决策的基础。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后果主要在于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网络计划技术、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等。经过对这些方法的优劣势分析,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层次分析法显得更系统、灵活、简便。

参考文献:

[1]耿海.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3).

第2篇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二项分布 正态分布

一、引言

风险管理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目前,在发达国家风险管理已普及到大、中、小企业,并设有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负责企业的风险识别、测定和处理等工作。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商场管理中的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亦成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目前各单位一直把保险作为惟一处理风险的方法,即损失分担的方法,并且仅凭直观和经验判断所面临的风险。本文将概率统计应用于风险管理,使风险的分析与处理更具合理性。

二、风险估测中的应用

风险事件是可能导致损失的随机事件。因此可以用概率统计方法估测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件发生后导致多少经济损失。

1.最大似然法

例1 已知某商场的货物在储运过程中,货物的损失金额服从正态分布N(μ,σ2)。今抽取251次货损资料如表1所示

运用最大似然原理,

即货物损失的平均估计值为 49.7012,标准差的估计值为 18.857

2.区间估计

设总体的概率函数f(x,θ)中的θ是未知参数,由样本确定的两个统计量和对于给定的概率1-α有成立,则叫参数θ的对于置信概率1-α的置信区间。据此,可估测一次货物运储过程中的平均损失金额,在不同区间内,其估计的可靠性不同。

在即(30.8442,68.5582)之间的可靠性为68.3%

在即(11.987,87.4153)之间的可靠性为95.5%

三、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决策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科学的决策才能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总目标。

例2 某商场有同类型设备50台,各台工作是独立的,每台发生故障的概率均为0.02。为了保障设备发生故障又不能及时维修的概率小于0.001,那么需要配备多少名维修工人?(假设一台设备的故障可由一人处理)

设需要配备维修工人N人,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设备为x台,由题意x要满足P(x>N)≤0.001。又知 服从二项分布,即x~B(50,.002),由Poisson定理知x近似服从Poisson分布,其中λ=np=1,所以

查Poisson分布表得

因此N+1≥6,即N≥5所以配备5名维修工最合适,既能满足工作的正常要求又最节约劳动开支。

四、结束语

我国商场的风险管理尚处于启蒙时期,即保险管理阶段,如何把握风险规律,并能准确地处理风险事故是每一位商场管理者必须关注的事情。因此加强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赵恒峰:风险间关系的研究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科技管理,1996,17(4)

[2]陈仕亮:风险管理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使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有的物流产业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速物流的发展,物流产业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传统供应链的管理模式,阻碍现在物流产业的发展,供应链的建立有一定的风险,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自然灾害、员工的工作错误、财务与技术、消费者的方式发生改变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家注意到主要是人为因素,供应链之间有时候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严重时候引起员工罢工等。经营成本是供应链中主要考虑目标之一,利润是企业终身追求的目标,良好的利润,是企业能长期发展的源泉,经过一定的发展,供应链存在一定的风险,在风险管理中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供应链风险识别

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一个暂新的概念,不同专家与学者阐述的略有区别。主要的意思是供应链风险有不确定因素构成,收到牛鞭效应影响,被其不断扩大,产生一定的效应,供应链是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当其中一个企业出现问题,会波及整个供应链中所有的企业,严重导致供应链破裂,其定义中阐述了供应链的脆弱性。

供应链风险有以下种类:

1.需求风险

需求风险主要有依赖于少数大客户、难以预测因促销而引起的需求大幅波动、运输安排不当导致重要客户的交货期受影响、存货不足引起的重要需求满足率低、不可预测的季节性需求波动、客户财务状况的恶化、频繁快速的新产品上市、新产品市场定位的缺陷和很低的客户忠诚度这些因素组成。

2.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工厂水污染、电力供应中断供应、自然灾害风险(风暴、洪涝、海啸、飓风、地震等)、类似于SARS而中断生产风险、罢工风险、产业政策风险、火灾风险、类似“911”恐怖袭击导致的物流配送风险、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冲突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汇率风险等因素组成。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主要有产量低于预期、生产商质量标准低于市场可接受水平、无法严把采购原料的质量关、原料存货不足致使生产中断、生产能力不足或闲置等因素组成。

4.制度风险

制度风险主要有库存控制制度不规范、系统需求预测不可靠、采购过程控制不科学、财税和财务制度有缺陷、是否遵守环境政策法规、就业义务是否履行、所有安全义务是否已履行等因素组成。

5.供应风险

供应风险主要包含依赖少数关键供应商、部分供应商财务不健全、供应商质量问题与刚性供应商等因素组成。

6.信息技术风险

信息技术风险主要有资料备份不完整、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竞争者窃取与信息基础设施故障组成。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所有的供应链不是永恒的,都会有解体的一天,因此企业要作好风险评估,其某个供应链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供应链的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2001年Pater在文章中定义了供应链暴露(supply chain exposure)的概念,即外部脆弱性和供应链敏捷性(Agility)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Prater(2001)的供应链暴露

三、风险管理过程

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是有一定的过程,在应用过程中慢慢产生,本论文主要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3种模型,希望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产生起到一定的桥梁作用。

风险管理过程的研究起始于2001年Lindroth(2001)提出的三维供应链风险初步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供应链单元分析、供应链风险类型和供应链风险控制如图2所示:

图2 Lindroth(2001)的供应链风险初步分析框架

Cranfield在2002年提供应链风险管理4阶段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Cranfield(2002)风险四阶段模型

2004年Hallikasa认为在供应链网络环境下供应链成员只评估自己的风险并以此采取风险管理行动是不够的,应该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将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纳入整个网络的合作风险管理中如图4所示:

图4 Hallikasa(2004)网络环境下的风险管理过程

四、未来的研究展望

1.不同供应链网络模式下SCRM研究

2.风险管理的信息和知识系统的开发

3.风险和报酬的分摊研究

4.风险管理定量研究

总之,目前SCRM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定量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将定量研究成果也单独做了个综述。

参考文献:

[1]Zsidisin G A.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supply risk[J].The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Global Reviewof Purchasing and Supply,2003,(Winter):14~25.

[2]丁伟东,刘凯,贺国先.供应链风险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3(4):64~66.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一种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资产信用风险评价到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全面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

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

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最常见的是信贷的5C方法,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商业周期(cyclecondition)这五项因素。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家用在5C上的权重有可能以借款人的不同而变化,专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品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5类,同时列明每一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1-9或1-10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的大小。

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Altman)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对违约概率进行了预测。此预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借款者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否则,预测误差就会很大。

二、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近年来国外在信贷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技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

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MonitorModel(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债券的估价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看涨期权,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至一定水平以下,公司就会对其债务违约。KMV模型通过计算一个公司的预期违约率(expecteddefaultfrequency,EDF)来判断他的违约情况。

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信用度量术)。在银行业最早使用并对外公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于1997年开发的CreditMetric严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度量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大小进而确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给出了一个测量信用资产价值的大小的具体方法,并由此判定一个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合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方法作为一种测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VaR方法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工具,许多金融机构已采用VaR来度量与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同时,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提出了市场风险模型扩展的建议,建议银行建立基于VaR的风险管理模型。

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ProtfolioView(信贷组合审查系统)。该方法是分析贷款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多因素模型,它运用计量经济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来实现,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当期的宏观经济环境,比如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长期利率、政府支出和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模型认为信用质量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

4.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只考虑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并假定这种违约遵从泊松过程,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

此外还有死亡率分析、基于风险中性的KPMG贷款分析系统、风险敞口等值法等,最新发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2000年4月,穆迪(Moody''''s)提出的Ri.skRalc,该模型结合了基于默顿(Merton)债券估价的结构方法和分析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上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计量经济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运用了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缺乏风险意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在银行业的管理实践中,其风险管理在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银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从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30年时间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风险是由国家统一承担的。银行风险观念淡薄,对信贷风险管理除了反对贪污、挪用等财经纪律外,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分配,坚持“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三性原则来加强贷款管理,控制信贷风险。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1984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并加剧。为此,我国先后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机制。但这时的贷款绝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贷款通常没有担保,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使许多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大量贷款最终成了坏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银行贷给企业的贷款中平均有20%的贷款不能偿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但在具体度量和管理时使用的方法还很陈旧,基本局限于定性分析等一些传统的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大多处于第一阶段—非系统化管理,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可以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第二阶段—系统化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逐步趋向于第三阶段—战略组合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可操作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缺少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给信贷风险的度量增加了难度。

银行度量风险的数据主要来自客户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资本市场的价值或价格,还包括银行贷款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等。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只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才能为高级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由于我国银行客户中非上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对客户现有财务报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客户将来信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1.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这三个构成要素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

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地量化风险,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对信贷风险评价分析,才能科学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其提出控制的措施。这三个构成要素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从而达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2.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科学测度信贷风险。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成败。

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将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其中,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等于组合内个体贷款预期损失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个体贷款占整个组合资产的比重;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则是个体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个体贷款占贷款组合资产的权重以及贷款损失相关系数等变量的函数。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的准备金和保证金水平,而非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风险资本的水平,从而达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组合度量的目的。

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在传统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一个信贷风险度的函数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信贷风险度为:f(X1,X2,X3,X4,X5……)其中,X为影响信贷风险大小的各个因素,包括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等。信贷风险度量采用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值。信贷风险度指标可以用于银行对个体贷款的分析与决策,根据信贷风险的度量结果制定明确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如授信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从而保证每笔贷款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同时,还应考虑银行贷款组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个体分析与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尽可能减少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散和降低贷款组合的总风险,实现对贷款组合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并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平,等.中国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钟俊,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

第5篇

关键词:现代公路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处理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072-02

今天的世界市场风起云涌,商业机会稍纵即逝,现代公路企业面临的风险数量及其影响也与日俱增。中国的经济正在改革中飞速发展。为了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中国现代公路企业将不得不在风险管理领域内加快发展步伐,以争取与世界市场的主要伙伴们保持同步。然而,在全球一体化市场中,中国现代公路企业除了必然面临所有竞争者都要面临的风险外,还要面临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所具有的独特风险。这些风险涉及法律、金融、技术、环境、策略、传统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要求的回报率越高,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要想取得预期的回报,就必须很好地管理风险。因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公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风险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企业的损失甚至倒闭都是由于不良的风险管理所造成。那么如何认识风险,驾驭风险,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公路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一、现代公路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

公路企业风险是指由于公路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现代公路企业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界风险,即环境风险是公路企业不能控制的,如体制变化、政策变化、宏观管理失误、经济滑坡、法律调整、国际市场变化、利率变化、汇率调整、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对手出现等;另一种是内部风险,即在资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自身的风险,这种风险经过努力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也是公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如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组织协调失衡等。而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对于现代公路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公路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对于那些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现代公路企业管理层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做好风险管理的预测。一个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程序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现代公路企业的管理层随时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风险,使公路企业更好地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现代公路企业风险管理的步骤

现代公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现代公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一)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对公路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公路企业正面临的或将要面临的风险。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一是生产建设流程分析法。生产建设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建设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风险列举法是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公路企业的建设流程,列举出各个建设环节的所有风险。流程图法是指公路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公路企业建设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二是财务表格分析法。财务表格分析法是通过对公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生产报告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发现公路企业现有的财产、责任等面临的风险;三是保险调查法。即采用保险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通过保险险种一览表,公路企业可以根据保险公司或者专门保险刊物的保险险种一览表,选择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险种。委托保险人或者保险咨询服务机构对本公路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调查设计,找出各种财产和责任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的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预测的复杂性和困难在于很多情况下要主观判断不同结果发生的多种可能性。比如,诉讼损失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结果,而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也不同。不同背景、经验、职位的人,对同一风险的判断也可能不同,如上级主管可能出于整体考虑,认为某部门经营风险较高,而该部门负责人则认为风险已在控制范围之内。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预测风险的概率,即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百公里养护路段中有十处发生水毁,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二是预测风险的强度,即假设风险发生,导致公路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规模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

(三)风险的处理

风险处理是指为降低已识别出并已衡量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称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以强化公路企业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

一是避免风险,即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水毁可将养护路段外包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又如为避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而停止施工,则公路施工企业的收益目标无法实现。

二是预防风险,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我们分局南二路和北二路的建设工程,由于柴油、汽油、沥青、砂石料等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1)狠抓队伍团结、精心组织,齐心协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2)白黑加班,全力一赴,拌和厂、设备租赁公司、资金保障有力,提高设备利用率;提前一天完工,节约成本近三万元。从而不仅大大减少因上述因素导致的成本增长,而且树立了我们大家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工程和社会效益。

三是自保风险。即企业自己承担风险。有两种途径:(1)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2)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带来的问题是挤占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三、现代公路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现代公路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损失融资和风险控制。风险转移是利用投保支付保费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方式转移至其他企业。风险自留是利用一些企业内部资源为损失进行计划,自己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损失融资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风险进行对冲,如对冲由于利率、价格、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而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风险控制,即通过加强公路企业内部管理来规避、降低各种风险。其具体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现代公路企业风险来自各方面,而且不是孤立存在的,受众多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这就对风险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既要掌握了解公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运作状况,又要关心公路企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市场经济的趋势、行业的特点和技术的发展等等。现代公路企业风险管理也可以描述为公路施工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为了降低风险的危害和损失而采取的一系列决策过程。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是关键,提高决策者个人的综合素质则更为重要。

(二)必须进行风险意识的全员渗透

目前,许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其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的或者是间断性的,意识到了就进行管理,事后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将其抛掷脑后;更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缺乏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所以说在激烈的企业间竞争面前,尤其是在现代公路企业迅猛发展时机,风险意识必须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在全体员工中普遍形成一种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只有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才可能保证现代公路企业决策的科学化。

(三)辩证看待风险。扬长避短

风险,既是冒险也可能是机遇,比如投资、融资,失去机遇就意味着失去发展,切不可在风险问题上因噎废食、止步不前。对风险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

(四)建立风险预警和分析机制

建立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客观分析,对可能导致或引起的风险事故以及所应采取的应变措施做出必要准备,以避免在风险事故出现以后一筹莫展。另外,公路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脑”即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专家的才能智慧,进行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

(五)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

制度到位“立规矩,成方圆”,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设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的承担主体,整合现有的风险管理部门,形成由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的、系统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在现代公路企业风险管理中常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内控制度要覆盖所有风险点,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重点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对新业务、新产品更要事先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准确计算和评估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对现有制度要不断进行评估、修订、补充和整合,确保各项制度在各部门、各层次得到贯彻执行。

(六)正确对待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必然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有些损失甚至是致命的,但发生风险事故以后,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积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并通过总结教训得到经验,避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第6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应该来说, 在新的条件下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还是比较多变的,尤其是微观的影响。尽管近年来,建筑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干预,在出现良好的局面或者向好的趋势同时,一些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预见性因素仍然在威胁着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侵袭财务风险可能性极大。

1.1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在我国,由于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走过来的建筑企业,在很多成本管理理念、成本控制措施方式方法上,都还仍然浓厚,固守观念比较强,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迅速地转换角度,换位思考能力僵化。这严重体现出,对成本管理的内涵及其外延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够从新角度用新思维分析把握。

1.2建筑企业对内部环境改善不够重视

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历程深深被打上旧经济体制的烙印,使得尽管公司或者企业在公司结构治理、公司文化体系与机制建立与运行、企业本身的制度与机制的现代化改革等但很难在短时间扭转这样的守势思维。因此,造成了建筑企业尽管认识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与实施。

1.3建筑企业防范风险的主动积极意识不够强烈

由于深受经济体制的影响, 建筑企业在很长时间内内部不能建立和完善成熟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形成坚强稳固扎实地预防风险的专业人才队伍,没有切实转变风险预防风险管理的观念,没有风险防范的根本上的保证,还只是存在临时性或者短暂性的意识阶段。

1.4建筑企业决策失误 ,设定了不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

很多建筑企业由于本身的素质与能力的低下,更多主要是从经验或者主观意识等方面,不从全局出发,盲目行动。而且即使加强风险的准备,增加了风险控制目标,但也都是极不合理,不科学,不适当,因此给企业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更为可怕的是,遭受严重损失后,很多企业又不及时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是逃避推脱责任,结果建筑企业难以为继。

二、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进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意识薄弱

国内很多建筑企业几乎都改革开放后新生代的产物, 他们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一路跨越过来,不免深受着它的洗礼与沉淀,也即使他们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观念等还处在萌芽状态,而他们更多的是在不断地市场竞争中,尤其是与国外企业,或者现金企业的优胜劣汰地残酷竞争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刻反思,逐渐才树立转变思维。也才认识加强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也才认识到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制度与体系,以及健全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都是极其重要的。 还有就是在当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 还并没有把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纳入到建筑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深刻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很多企业负责人还没完全认识建立健全企业风险体系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的长效轨迹。

2.2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欠健全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必须要从建筑企业的一系列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保障体系构建出发,保证形成全方位的足够效应应对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发展的活的灵魂, 它的合理科学的结构对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而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总体上还存在着公司内部结构及其运行程序不健全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公司的风险管理的底蕴地调动。很多建筑企业严重颠倒了鼓励与约束对象的偏颇,即是重视对企业领导或者管理者的优惠鼓励,而强调对员工的约束,从而形成了畸形单一的认识轨道,和单向的管理机制。也就是没有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效应,还是集中在少数人,少数环节上,而忽视了多数人,更重要更全面的环节上。进而限制其效力的充分发挥。建筑企业中,信用管理制度对企业风险管理风险控制起着重要的协调与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建筑企业中,诚实信用的根基还没树立,信用管理的制度还没全面树立,更多的是临时性,或者眼前性,没有注重从信用这样的角度把握与审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应需要的推动力量。许多建筑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等一系列有效的约束机制,造成了在很多投标、施工等环节监督较少,措施不力。没有形成良循健康有序的监督管理机制,即使有些建筑企业建立了,但仍还处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初中级阶段。

三、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3.1加强企业决策者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也是人才经济,人才在企业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建筑企业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和要求, 企业决策者或管理者通过努力学习掌握资产负债变、损益表和现金流量变,将财务决策者的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转化为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同时大力吸收优秀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进来,具备对职务财务风险敏感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和估计潜在风险,可以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其某些条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估计,从而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3.2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急需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加强科学良好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树立与运行,尤其是改进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只有它们内部结构的成熟与完善,才是抵御财务风险的最坚硬的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多种资源,认清形势,深刻分析,从自身的制度上,机制上入手,向现代化企业迈进,向创造性创新性企业迈进。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创造型创新型管理与控制。审时度势,全面评估,及时反馈,力争把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纳入制度化轨道,比如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鼓励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监督检测制度等。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制度的整体建立,进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起到良好的配合与协调作用。

3.3强化现金流管控,加强项目管理,做好过程控制

提高建筑企业资金运行效益,保证建筑企业资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强建筑企业抵御财务风险能力的必要措施。 因地制宜,从各个环节,从各个阶段都要注重对现金的关注与控制, 尤其是保证其科学客观的进出。 以最少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大效益,最高质量。 做好现金管理,做好过程控制,就是应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的有力举措。把项目管理等所包含的各个具体管理内涵都要逐渐地应用与贯彻到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与行动中去。 以扎实有效的功底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底蕴与实力。

第7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医院;风险管理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各个医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才能实现医院的持续性发展。然而,由于内外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的作用使得在一定时期内,医院所获取的财务收益未达到预定目标而发生经济损失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控制财务风险,及时修正经营策略,提高医院运行质量,变得非常重要。

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防范财务风险

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医院本身所不可控制的因素。外部环境包含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国家医疗政策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给医院的经营管理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医院财务部门应时主动了解医疗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及时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方法,积极主动提高医院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能力。重点应放在加强医院自身建设上,以便在出现风险时可将其转化为医院可承受或可控制的风险。

二、加强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一)设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应符合医院的财务目标,而医院的财务目标又要依据医院目标。由于医院的运营目标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不断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扩大医疗服务,以较低的医疗成本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是通过财务风险成本的最小化来实现医院价值的。

(二)实行全程序的财务风险管理

从每个理财环节入手,建立健全财务计划和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处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一,预测和计划环节。收集和整理预测风险的资料,建立预测模型,选择预测风险的方法;对各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测试,对测试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方范措施;对提出的各种预测风险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风险较低的和收益较高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

第二,决策程序。对重大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活动实行严格决策程序和监管制度,减少盲目性;将反映理财成果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相比较,发现差异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制定风险防范的对策。

第三,处理环节。对预料中的风险,应分析是否在预料的范围内,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同时,要检验计划和预测的制定是否合理。对预料之外的风险,应查明原因,并预算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医院应查清造成风险的责任部门,并确定弥补损失的对策。

(三)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医院应根据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分别从预算、收入、支出、药品及库存物资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结合医院实际境况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具体实施程序。同时,加强对医院经营和决策的管理与分析,在财务部门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原始记录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财务收支审批、成本核算、财务会计分析等制度,足额提取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坏账准备金,及时清理应收账款,并切实贯彻执行,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医院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这样可以使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五)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内部审计可以预防医院投资决策的失误。投资决策是医院重大的经济活动,医院规模的扩大需要投资,基建维修需要投资。在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创造最佳效益,规范基建行为,避免盲目投资,减少决策失误等方面,内部审计监督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需要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虽然不直接参与经济管理,但可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现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三、增强风险意识

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四、提高医院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

医院财务工作专业性极强,工作量大,因此,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才,但医院普遍注重对医疗人员的培养,并不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这就使部分医院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以致于不能发现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医院竞争水平的提高。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深入持久地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活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作用,使医院的经济工作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五、不可规避风险的应对

财务风险的处理主要是在衡量和分析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地阻止或抑制风险事态的发展,减少损失程度。

第一,转移风险。医院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将面临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通过购买医疗保险的形式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若出现医疗事故,通过保险公司支付赔偿减少医院风险;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当然风险的转移符合合法、平等、公正的原则。

第二,接受风险。就是将医院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以及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医院方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雒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

2、张英杰.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2009(6).

3、王静,于忠军.医院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2009(5).

4、黄曼丽,王宏.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6).

5、谭洪玲.浅谈医院财务监管重点[J].医药世界,2007(1).

第8篇

1.建筑工程公司投资风险控制环节比较薄弱

投资环节是建筑工程公司开始一个建筑工程开始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公司一般都比较重视。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公司的投资风险控制环节还是有一定的薄弱环节。首先,我们要说的问题就是合同风险问题。在建筑工程公司在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所签订的合同漏洞较大,合同形式不是十分的规范,例如,签字、盖章都十分随意,这就导致投资风险的存在。一旦合作双方发生歧义或是矛盾时,由于签订合同的不规范,这就会导致合同的法律效力失效。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公司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2.建筑工程公司的市场风险较大

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会受到国家的大的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等,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一个建筑项目是否盈利一般都会受到我国社会形式的影响。虽然我国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通货膨胀情况比较严重,这都使建筑工程公司的成本大大增加,对建筑企业实现项目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有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3.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由于一部分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建筑工程公司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同时又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在财务支出与收入的数目较大,所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一些细节不是很重视,所以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账目并没有认真的处理以至于建筑工程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大大增加。

二、我国建筑工程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1.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建筑工程公司在对日常财务活动要谨慎的对待,首先就要建筑工程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这样在日常工作中处处具有财务风险意识,为公司其他的基础员工做好示范,从而不断提高公司内部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例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对一个大的建筑项目进行分析时,要对项目的主要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公司的财务风险这一块。同时,我们还有注意的对财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公司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从而不断的减少公司的风险。

2.不断规范公司的风险评估机制

为了不断减少建筑工程公司的风险,建筑工程公司应该不断规范公司的风险评估机制。在建筑工程公司取得招标后,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正确的理解,同时随这一工程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预测这一工程所需要的资金、所需的人员与工期等等,认真制定合同,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的风险意识,从而不断减小建筑工程公司的财务风险。

3.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风险

一个建筑工程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的成本的大小,因此,我们要严格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从而不断减小建筑工程公司的成本风险。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应用进行严格的管理。首先,我们要对建筑材料的来源进行严格的把关,要有准确的采购信息;其次,我们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找到适合本工程的建筑材料;最后,要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不恰当的使用。对于成本购买的详细的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做好建筑工程的成本风险。

4.建立合理的工程预算机制

为了公司更好的对资金进行应用,减小公司的财务风险。相关建筑工程企业可以建立合理的工程预算机制。在预算中,要积极考虑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要考虑工程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

三、总结

第9篇

关键词:风险;风险;内部控制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曾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之前的最后一击。”对于在现在社会上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生存和求发展的的企业来说,内部控制是确保其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相关概念及基本内涵

对于风险的含义,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们均给出自己的见解,尚无统一的看法。概括起来说,企业风险即是因为单一或是多重事件引起的,可能带来损失,这种损失具有不确定性,而一旦损失发生就可能对企业的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正是基于对风险不确定性的认识,内部控制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管理。通过内部控制对风险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具体分解和落实,在组织保障的前提下,保证风险管理业务的实施。为了企业的长远和持续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建立控制体系显得额外重要。

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内涵即是以公司发展战略为目标,以风险为导向,以责任为主线,以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控制为方法,以监督和评价为手段,注重管理改进的循环管理系统。这就是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理念和方法嵌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自下而上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自上而下促进公司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的闭环控制体系。

二、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大多数企业都十分重视对风险的管理,但是对于风险的管理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对风险的关注无预见性,只是事后关注;只关注短期风险、漠视长期风险;无风险预警系统等等。究其原因,大多数企业没有根本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的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一)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企业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确定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组织专门的人员和力量,可以采用培训和教育等方式,学习研究国内外最新和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此处的学习可以采用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所说的“团队学习”中深度汇谈,员工间互相交换对内部控制的看法和建议,这样更有利于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在公司内部初步构建起风险知识库,并建立一套相应的风险语言和风险评估制度,使得员工了解情况,有共同语言,进而理解和支持内部控制,由此形成一种利于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环境。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从企业现状评估入手,审阅现有所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风险识别一般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如:现场调查法、风险清单分析法、财务状况分析法、流程图法、可行性研究法等。深入企业调研,在获得相关资料后,组织部门开会研讨分析,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对照监管要求和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与国际国内的领先企业对比,找出差距,确定公司薄弱环节和重要的改进环节。建立关键风险指标,运用确定的风险识别工具与方法,对各种可能出现风险,分等级,确定重大风险的种类及来源,以及风险分布。

(三)流程管理

企业要改进管理与业务流程,形成内部控制与管理互动机制。以责任为主线,明确内部控制职责,按照“目标、职责与权限、工作流程”的结构,确定各体系要素应达到的目标。按照重要性和示范性原则,确定重要管理与业务流程,包括流程主要风险、风险控制点、管理控制方法和活动、自我评估方法和责任单位。首先,可以建立风险控制的管理办法,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责分工、控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关键控制的确认等;其次,建立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随时监控风险的出现。再次,确认关键的控制点,编制控制程序;最后,要随时保持更新控制程序,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针对新增或变动的风险进行评估,相应调整控制活动。

(四)信息与沟通

企业内部成员观念和资讯传达与了解的过程,就包括企业内部向下、向上和横向沟通,还有外部沟通包括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沟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中介机构的沟通。通过这些沟通,更加明确内部控制体系的成效和问题。

(五)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与监督控制

按照对各流程管理控制点和管理控制活动的要求,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自我评估,当公司整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部门的职责、流程、人员等发生重大变动时,适当增加公司范围内或部门范围内自我评估的次数。上下结合评估,形成自我评估报告,注意考察报告的真实性,对自我评估进行总结和汇报。

成立专门的单位或是指派专门的小组负责监督控制,包括持续性监控和专项监控等。专门的单位或是小组就可以定期组织专项调查和调研,首先是选定评估主体、其次是确定监控的范围及频率、再次是选择监控的方法,最后就是开展监控过程,形成书面的反馈监督控制意见,及时进行汇报。

(六)开展管理改进

构建持续改进机制,以主要风险和相应的管理控制流程为重点,以各部门为责任主体,明确管理控制的流程的控制活动和评价方法,把内部控制贯彻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之中,增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公司的各单位针对自我评估工作中发现的管理控制缺陷,制定改进的方案,对管理控制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逐渐形成内部控制促进管理,管理推动内部控制的互动机制。

总之对于所有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风险意识和对风险进行管理的理念,进而对于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最具有威胁和最具帮助的风险信号的识别和认知,要敏感而反应迅速,在基于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措施,因地制宜,进行弹性管理,不断总结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颖,郑洪涛.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龚杰,方时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方法与案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第10篇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了解了风险管理的内涵,但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在各类企业风险管理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商业银行这种高风险行业,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并没有发挥其防范风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系统性、强制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不足。

3、内部稽核制度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内部稽核的全面性不足,没有渗透到各项业务和具体的操作环节,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内部稽核部门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其直接向董事会或监事会报告的渠道不畅通;同时,内部稽核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无法完全胜任稽核任务。

4、风险管理架构不独立风险管理架构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在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也已经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结构,但尚未建立起独立的、高效的、系统的风险管理架构,尤其是这些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使其不能发挥风险管理的职能。

5、风险管理流程不健全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几个环节,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虽已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整个风险管理的流程还不健全,尤其是其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不强,使得风险到了爆发时才能被发现,无法达到风险管理降低企业风险的目标。

6、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我国适应现代风险管理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还相当缺乏,人才不足是制约国内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瓶颈。如何引进、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是目前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诸多原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上述一系列问题,下面重点从风险管理意识、信息科技、内部审计、操作风险等几方面分析:

1、风险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不能正确看待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关系的问题,在其绩效评价过程中,重视的是短期利润目标,以及为了扩张业务规模盲目扩张新业务,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较少考虑到风险管理,使得利润和业务规模上升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2、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不完备完善的信息科技有助于商业银行防范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产生的风险。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使得内部控制无法防范日益电子化的金融交易系统产生的风险。

3、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欠缺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是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且缺乏专业审计人员,使得其不能有效发挥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4、忽视操作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一直广受关注,但是操作风险受到关注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巴塞尔委员会在2002年进行了一次针对操作风险的全球性调查,这次调查是前两次调查的延伸和扩展。调查对象是全球19个国家的89家商业银行,这些银行被要求提供2001年发生的所有金额在1万欧元(含1万欧元)以上的操作风险事件。

5、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方法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衡量和评估还停留在定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用于风险衡量与评价基础的数据,没有完整的数据库的支持,没法做到定量分析;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缺乏相关的风险衡量和评价模型,以及专业人才有关。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1、正确看待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正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味强调业务规模扩张,而忽视了风险管理,致使业务规模上升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目前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价和激励制度,在考核和激励制度中适当加入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因素,把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有机衔接起来。

2、增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使风险管理文化深入人心根据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银行要想谋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不断强化对风险认识的文化,使其成为全体员工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和价值标准,并渗透到所有部门、人员以及操作环节中。我国的民生银行在这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根据COSO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1)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性基础。(2)明确各个业务部门风险控制的岗位分工以及相互制衡关系。(3)建立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尤其是在信贷系统,比如说首先就要建立将贷款的审查和批准职能分开的制度,使其相互制衡,形成贷款质量的保证系统。(4)建立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保证稽核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对企业中的各项业务提供监督,并及时把相关信息报告给决策层。

4、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美国花旗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架构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这些成功企业的经验,完善风险管理架构。(1)在总行层面上设置针对全行范围风险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其实我国的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已经这么做了,只是其独立性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鉴于独立性对其充分发挥作用十分关键,其成员一般可由银行内外的风险管理专家和金融方面的专家组成,直接对董事会负责。(2)可考虑在总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置不同的风险管理部门,并在各个部门设置一个风险经理。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别强调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可在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分设针对这三大风险的风险管理部门。(3)在各分行设置风险管理处,其职责就是负责管理各个分行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在人事上受上一级风险管理部门的垂直领导以保证其客观性和独立性。

第11篇

作者:梁茵 林丹妹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胰科

风险管理教育措施实施与方法由护士长主导负责定时组织并集中讨论,科室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分析在我科实施风险管理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和目的性,明确制定实施风险管理方法,由护士长带领下组织实施并监督落实。增强法制教育提高护理意识组织护士定时学习《护士管理办法》,《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使护士明确遵守工作职责和严格遵守息息相关医疗和护理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护士长每月定时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及讨论如何学习和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利和如何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等,避免医疗和护理差错或事故的第一道防线。为了让护士学法,知法,识法,守法,严格认真履行义务,明确护士身份和工作的责任,时刻注意和保持自己言行举止,有效地减少或回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因自己疏忽给自己、患者和医院造成的不良后果。处理好各护理环节①做到三基三严: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②做到十知道:1知道患者病情,2知道患者家庭,3知道患者治疗,4知道患者心理,5知道患者护理,6知道患者饮食,7知道患者姓名,8知道患者社会关系,9知道患者年龄,10知道患者诊断。③做到三交三接三清:三交: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三接:患者病情交接班,治疗护理情况交接班,抢救药品,器械使用交接班;三清:口头清,书面清,床头看清[4]。④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⑤一查二勤三洁净:一查:每日检查患者护理及治疗效果;二勤:勤巡视,翻身;勤换污湿被服;三洁净:患者身上,口腔洁净,床铺洁净,用具洁净。加强护患沟通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沟通,是护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沟通。

护士的表情体态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情,加强护患沟通达到患者需求满意,必须规范护理行为,完善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自律是护士必备的职业道德。加强护患沟通,不仅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病痛折磨还包括患者的心理创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要善于发现患者病情和心情变化,如发现问题立即与患者或家属交流,及时解决困难及疑惑,提高服务质量,尽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5]。为了跟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提出的各种护理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除掌握专业护理知识外,鼓励护士学习掌握人际交往学、护理人际沟通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中去,以专业的基础理论为深度,以相关学科为广度,使知识系统化、现代化。加强肿瘤专业业务培训 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护理工作琐碎复杂,点多面广,护理管理重在务实,发现差错苗头、存在隐患,及时反馈和纠正,防患于未然。对全科护士进行肿瘤专业业务学习,巩固和强化肿瘤专业护理操作技术。强化化疗药物知识学习,了解各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用药原则和护理方法,掌握化疗专业知识及技术。护士长把新的临床用药说明书贴于治疗室和加药室内显眼位置,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定时考核全科护士肿瘤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技术是否合格及是否到位等。由护士长组织各种学习提出护理要点,总结工作上的不足,以改进,提高护士活动中的效率。鼓励护士进行自考或夜大学习[6]。通过学习和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增强了护士的法律和安全服务意识,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改善了服务态度。深得患者和家属的好评,投诉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

我科学习和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后,增强了护士的法律和安全服务意识,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随着各项护理考核的落实,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护士们举止文雅,动作轻柔,护理操作专业,主动加强与患者感情沟通,安慰体贴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风险管理教育学习,护士们主动组织护理小组讨论或学习来提高自身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有效地减少或回避我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投诉,提高了我科护理质量。

第12篇

文章摘要:在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就是基于此探讨新经济发展的时对务管理的挑战,提出在财务管理领域应该进行的创新方向,为在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提供方向性建议。

引言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经济将极大地影响各国综合国力,对各国的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对企业而言,新经济也将对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新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管理的要求,对于企业适应环境、迎接挑战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经济对传统财务管理的挑战

新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经济的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

1、理财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即理财环境,是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它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更多地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的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主要是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在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这些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2、新经济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假设的动摇

新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传统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完全竞争假设的适应性和存在基础发生了动摇,因而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然要进行变革和创新。现行的财务管理,是建立在以下基本的基础上的: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完全竞争假设、技术不变假设、资源稀缺性假设、边际收益率递减假设。在新经济时代,以上假设与社会实际相去甚远,失去其存在的合理基础。

3、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加大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叭例如,我们在预计一个投资项目的报酬时,不可能十分精确,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有些事情的未来发展我们事先不得而知,例如价格、销量、成本等都可能发生我们预想不到并且无法控制的变化,从公司本身来看,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它使企业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指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在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加大。

新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经济越发展,簿记越重要”。在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新经济时代的特点,进行适应新经济特点的财务管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新时代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方向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要适应形势,主动迎接新经济带来的挑战,必须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改善财务管理系统的薄弱环节,在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价值系统和信息系统进行创新,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的飞跃。

1、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新经济是高风险的经济。企业要生存下去,必须有效地控制和化解风险,把风险管理放到突出位置。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要从多方面人手:一是要明确目标,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二是要从制度上进行治理,消除制度缺陷带来的财务风险;三是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技术上防范财务风险;第四是要建立有效的风险实时处理系统,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就可以按程序进行处理,使风险带来的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2、加强和改善无形资产管理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物质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人、收回和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在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因而它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己经不容忽视,它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以及市场价值的主要资产。所以,在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对象,这就要求企业调整旧的投资决策指标,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投人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3、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的建设

新经济是信息经济,要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及其基础建设的进程。信息化不仅仅是实现电算化和网络化,还必须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财务文件的信息含量等,使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有一个质的提匡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