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

时间:2023-09-08 17:1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

第1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己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是目前企业关注的重点。会计信息将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会计信息质量不达标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危害债权人及股东的合法利益,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资本周转和现金流通。因此,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对企业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财务会计流程的缺格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要适应时代变化,明确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弊端、变革传统财务会计流程,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叭第一,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各个核算子系统连贯性不突出。在财务会计发展初期,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缓慢,财务会计流程主要采用手工记账系统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的核算。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财务会计流程引入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许多独立的会计核算子系统纷纷建立,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较强的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和资源难以在各个系统之间实现实时共享,财务会计流程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缺少有效协作。第二,传统财务会计流程过于片面化,难以全面的反映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缓慢,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在运营的过程中很难对企业全部的经营信息进行系统化的采集,使得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缺少详实资料的支撑。第三,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无法对财务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由于信息技术的限制,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只能够在企业经营业务发生之后,才能采集有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也很难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财务数据的支持,甚至由于财务会计流程工作的滞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出现失误。

二、信息化的财化

(一)从宏观层面入手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对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首先要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把握:首先,在对企业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优化之前,要对企业目前正在使用的财务会计流程进行系统性、全面性以及科学性的分析,发现现有财务会计流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同时,要对财务会计流程整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进行科学诊断,对症下药。其次,要在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完整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优化。对现有的财务会计流程进行改造,促进财务会计流程的科学化、有序化、信息化。

(二)从微观层面入手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不仅要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把握,还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细致化的改造,使得财务会计流程符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第一,企业需要加强数据标准的建设。企业应该明确把握信息化在财务会计流程中的应用,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加工处理,将财务会计流程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关联和协调,实现会计资源 和信息的共享。同时,企业日常的会计工作的进行也需要以数据的提供作为支撑,数据标准的建设不仅能够减少各个子系统之间沟通的难度,也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权威性的参考。第二,企业应该将财务会计流程进行简化。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各项工作都应该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根本导向,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也不例外。因此,企业要将业务的发生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同步进行,避免业务发生一段时间后财务会计人员才能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问题。同时,财务部门在对有关数据进行采集后,会计系统将会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第三,企业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技术革新。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的效益直接关乎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益大小。因此,企业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契机,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技术革新,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会计系统进行设计、开发、优化,丰富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第四,企业应该实行实时控制策略。财务会计人员在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之前,应该首先将与会计核算工作有关的各类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一旦企业业务开展,数据库系统将能够及时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实时核算和规划,避免经营者决策的失误。第五,企业应该建立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实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和企业业务工作的一体化运行,保证企业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及时性,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企业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企业以及财务工作人员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企业财务会计流程进行把握,加强数据标准的建设,将企业财务会计流程进行简化,同时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实时控制,加强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中的运用,优化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袁红涛/河南正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第2篇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组织机构;责任制;工作人员水平

引言

近些年来,新财务制度得到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财务会计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提升。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运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在成本核算中,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高,对企业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推动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应该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措施,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努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也为企业运行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注入生机与动力。

一、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企业运行和发展来说,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该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对企业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资金利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成本核算,对资金使用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忽视及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则容易导致资金浪费,不利于企业运行效益提升。而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对资金使用加强跟踪与管理。能有效规范和引导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使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运行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加强成本控制,严格资金支出和管理,这是每个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有利于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在新财务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热情,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进而严格控制企业各项支出,让资金利用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成本预算方案,减少不必要损失,这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运行发展和效益提升紧密相连。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激发成本核算人员的主动性,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对资金使用和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修复和完善措施。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减少不必要支出,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不足

虽然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作用,也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新财务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成本核算组织机构不完善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合理配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这是有效开展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一些企业忽视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没有根据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与配合,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水平提升。

(二)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不健全

为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修复措施,有必要结合具体需要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但一些企业不注重该项工作,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成本核算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没有严格落实,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对成本核算活动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有待提升

例如,一些成本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成本核算流程、工作要点不熟悉,在具体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容易导致数据计算和分析错误。或者忽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新知识和新制度学习不足,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制约成本核算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要想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既能加快成本核算速度,还能减少误差,促进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升。但目前在具体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忽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或者数据资料收集不全面,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提高。

三、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对策

为有效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将成本核算纳入财务会计工作之中,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活动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增进管理、财会、销售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要合理安排成本核算人员的日常工作,密切分工,增进联系,将成本核算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推动成本核算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加强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成本核算人员工作热情,让他们掌握新财务制度,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成本核算各项活动,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二)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

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为提升工作水平,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是必要的。可以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制度与流程,确保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建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组,明确每个工作人员职责,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填写报告,为企业财务会计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实际需要,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改进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确保新财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统计各部门成本核算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时应该及时完善,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

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建立并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是必要的。这样既能有效规范成本核算人员的每项活动,还能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为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奠定基础。作为企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成本核算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明确成本核算部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有效规范和引导各项活动,进而让他们按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要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任务与工作要求,拟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落实。利用新财务制度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更好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提升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循制度和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活动,进而出色完成成本核算任务。

(四)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

为确保成本核算水平,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为此,应该根据成本核算的具体需要,引进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充实成本核算队伍,努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核算应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胜任成本核算各项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机制,采用现场授课、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深化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并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和流程,熟练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加强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成本核算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按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同时,成本核算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熟悉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要具备奉献精神,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每一项活动,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顺利完成成本核算各项任务。

(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合理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不仅顺应时展趋势,还能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此,要根据成本核算具体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收集并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和数据资料,保证数据信息完整,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和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与参考。同时,在完善的数据信息支持下,有利于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查询和分析,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创造便利。要建立成本核算动态跟踪和分析机制,注重成本核算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及时查询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而详细全面掌握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状况。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并遵循工作流程,掌握成本核算技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落实新财务制度,健全完善各项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成本核算。不仅可以弥补成本核算工作的不足,还能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及时发现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减少不必要损失,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7-79.

[2]孟祥霞.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4):120-123.

[3]牛怡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制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1(5):45-48.

[4]高志妨,毛婧.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对中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2(4):79-81.

[5]饶培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造纸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6-59.

[6]季花.新财务制度下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3):95-97.

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7) 14-0114- 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43

[本刊网址]l'ittp://hbxb.net

引 言

近些年来,新财务制度得到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财务会计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提升。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运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在成本核算中,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高,对企业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推动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应该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措施,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努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也为企业运行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注入生机与动力。

一、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企业运行和发展来说,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该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对企业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资金利用是企?I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成本核算,对资金使用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忽视及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则容易导致资金浪费,不利于企业运行效益提升。而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对资金使用加强跟踪与管理。能有效规范和引导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使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运行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加强成本控制,严格资金支出和管理,这是每个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有利于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在新财务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热情,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进而严格控制企业各项支出,让资金利用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成本预算方案,减少不必要损失,这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运行发展和效益提升紧密相连。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激发成本核算人员的主动性,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对资金使用和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修复和完善措施。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减少不必要支出,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不足

虽然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作用,也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新财务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成本核算组织机构不完善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合理配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这是有效开展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一些企业忽视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没有根据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与配合,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水平提升。

(二)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不健全

为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修复措施,有必要结合具体需要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但一些企业不注重该项工作,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成本核算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没有严格落实,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对成本核算活动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有待提升

例如,一些成本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成本核算流程、工作要点不熟悉,在具体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容易导致数据计算和分析错误。或者忽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新知识和新制度学习不足,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制约成本核算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要想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既能加快成本核算速度,还能减少误差,促进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升。但目前在具体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忽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或者数据资料收集不全面,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提高。

三、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对策

为有效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将成本核算纳入财务会计工作之中,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活动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增进管理、财会、销售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要合理安排成本核算人员的日常工作,密切分工,增进联系,将成本核算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推动成本核算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加强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成本核算人员工作热情,让他们掌握新财务制度,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成本核算各项活动,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二)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

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为提升工作水平,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是必要的。可以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制度与流程,确保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建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组,明确每个工作人员职责,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填写报告,为企业财务会计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实际需要,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改进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确保新财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统计各部门成本核算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时应该及时完善,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

?樘岣叱杀竞怂愎ぷ魉?平,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建立并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是必要的。这样既能有效规范成本核算人员的每项活动,还能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为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奠定基础。作为企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成本核算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明确成本核算部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有效规范和引导各项活动,进而让他们按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要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任务与工作要求,拟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落实。利用新财务制度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更好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提升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循制度和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活动,进而出色完成成本核算任务。

(四)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

为确保成本核算水平,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为此,应该根据成本核算的具体需要,引进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充实成本核算队伍,努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核算应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胜任成本核算各项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机制,采用现场授课、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深化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并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和流程,熟练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加强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成本核算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按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同时,成本核算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熟悉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要具备奉献精神,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每一项活动,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顺利完成成本核算各项任务。

(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合理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不仅顺应时展趋势,还能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此,要根据成本核算具体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收集并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和数据资料,保证数据信息完整,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和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与参考。同时,在完善的数据信息支持下,有利于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查询和分析,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创造便利。要建立成本核算动态跟踪和分析机制,注重成本核算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及时查询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而详细全面掌握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状况。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并遵循工作流程,掌握成本核算技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原理”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干专业课之一。学生在初步认识会计工作的工具即会计科目,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即借贷记账法之后,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但从教学效果来看,老师普遍感觉难教,学生普通感觉难学。即使一些“会计学原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也普遍认为财务会计课内容多,难度大。笔者认为要想改变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的状况,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状

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现有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具体项目展开,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终结,详细阐述了企业的供、产、销及利润分配环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导致教材编写基本上是内容面面俱到,条条框框的规定较多,重点不突出。加之我国的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准则的频繁修订、出台,造成了“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改和补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系统性,增加了教学难度。许多教师习惯于按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偏重于核算细节。由于许多学校的财务会计课时安排为72课时,导致老师讲完核算之后已经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每节课都忙于单调枯燥的业务核算,看不到会计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较沉闷压抑。

从教学方法上看,在财务会计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讲述法,黑板上的一段文字或是老师口里的一段描述就是一笔业务,学生在这段文字中或教师的描述中去想象这是一笔什么样的业务,然后照葫芦画瓢地编制会计分录。有时,学生不理解业务,老师要费很多口舌去讲解这个业务,很多时间浪费在这些解释和描述上,而学生仍然会对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有许多上会计课的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将一些原始凭证和业务流程以较为生动的方式播放出来给学生看,让学生观摩,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实战性;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没有真正的进行原始凭证填制,没有真正的业务流程体验,虽然在课堂上、考试时会写分录,但一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仍然是满脸茫然,捉襟见肘。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既不能完全跟着准则走,也不能完全离开现行的准则。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具体准则中常规的、经常性的、与会计六要素有关的业务,如固定资产准则、存货准则、收入准则等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于具体准则中的特殊的、非经常性的业务,如会计政策变更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债务重组及非货币交易准则等,教学中可以不涉及这方面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涉及到具体准则时,教师要了解具体会计准则修改和制订的背景,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此外教师可以将这些准则以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的方式通过邮件、学习网站提供、推荐给学生,以方便学生的专业拓展学习。

(二)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重新组织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教学内容固然有其学科的严谨性和知识的连贯性,但却缺乏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性,如传统教材中资产要素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与后面的“收入”要素,资产要素中的“存货”与负债要素中的“应付及预收款项”,在核算内容上是有较强的业务关联性的。按要素分开去讲每一部分内容,学生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按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将这些有较强业务关联性的内容安排在一起去讲,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既懂业务流程又懂核算要点,还能在真实的业务流程体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将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拟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见表1:新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比较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保持原有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新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从形式上更为灵活,在章节安排上更加紧凑,前后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课程教学内容从认识报表为起点,以编制报表为终点;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为基础,以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为分析的起点,强调会计要素的涵义及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具体经济业务核算过程形成会计报表的结果,反过来,通过报表结果的具体项目增减变化来推断经济业务的过程。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既反映了基本业务的核算内容,又突出了专业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在会计学原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法和账户进行较复杂业务核算的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而专业分析能力的培养单靠嘴上说说、纸上写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较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此要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而不仅仅是课程结束后的集中训练。新的教学内容要求每一章节均应合理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或布置一些工作任务。

如在第一章“公司的组建与经营”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参观一个生产型企业;2.模拟创办一个生产型公司,完成资本投入的核算;3.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4.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公司财务规章制度;5. 认知公司的资产、负债;6.认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 认知公司的收入费用利润;8. 认知公司账簿;9. 建账。

在第二章“供应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认知料的供应流程;2.观摩料的供应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3. 填写收料单;4.讨论料的供应的计价方法;5. 分析应付及预付款项;6.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供应的核算;7. 登记有关明细账;8. 认知国家和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9.认知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10. 认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程序和管理制度;11. 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12. 无形资产取得、使用与处置的核算。

在第三章“生产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 认知企业料的发出的流程和管理制度;2.讨论料的耗费的计价方法;3. 观摩料的耗费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4. 填写发料单;5. 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的耗费的核算;6.登记有关明细账;7. 解读工资单;8.编制记账凭证,完成工的耗费的核算;9. 登记有关明细账;10.认知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耗费和管理制度;11. 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耗费的计量方法;12.编制折旧计提表;13. 编制记账凭证,完成费的核算;14. 登记有关明细账;15.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问题和处置;16.认知产品完工入库的流程和管理制度;17.观摩产品入库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18. 填写入库单;19. 登记有关明细账。

通过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下,接受和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中做,做中学,既能核算,又懂管理。

三、有关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上述教学内容,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宜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摩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一)观摩法

将一些业务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是收集、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及有关会计事项的办理指南,制成票样或打印出来,放入文件夹供学生查阅观摩,让学生获取较直观的认知。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由于学生已学过会计学原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发给学生一个模拟实训企业的会计资料,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老师掌握实训进度,以下达实训任务书的方式告知学生应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内容,具体实训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但工作成果要按期交给老师检查以评定成绩。

(三)角色体验法

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到很多的具体核算业务,由于学生并没有接触实际工作,对于工作的分工和业务流程缺乏感性认识,而会计核算和管理往往是站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业务流程上进行,学生缺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为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采用“角色体验法”,即老师设计一项或几项业务,让学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会计、出纳、销售人员、经理、客户等,模拟各种角色体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临、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将烦琐、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在讲到应收票据的有关业务时,老师设计第一项业务即客户甲来公司商洽业务,拟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购入我公司商品一批。则扮演销售人员的学生在得知对方的意图之后就要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总经理,按公司规章制度进行事项审批;审批之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收到对方开来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开出提货单交运输部门发货,开销售发票给客户;会计人员根据销售合同及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记账。如在讲到存货购入核算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出纳、会计、采购员和仓管员,各司其职,完成材料的购买、款项的支付及材料的入库等业务的流程及会计单据的传递。

(四)案例教学法

在公司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学习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给出一个公司的存货资料,让学生比较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或者让学生分析在既定的经营目标下,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在讲到企业投融资业务活动时,运用案例资料,让学生完成从投资取得到持有到最终出售的全过程的核算,并就投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四、结束语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一课。教师应认真组织好本课程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应克服各种困难,化就业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学校应做好教学保障工作,保证各项教学内容能按量保质完成。

【参考文献】

[1] 姜雪梅.关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与考核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3).

第5篇

【摘要】通过医院会计流程再造,建立规范化、一体化、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制定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并轨作业流程;完善财会工作组织体系,规范财务机构的职能和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通过数据接口全面整合信息孤岛,从业务源头采集数据,确保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数据基础与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全面启用新型平台,将会计工作纳入先进的流程化管理,实现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系统的并轨运行。

【关键词】医院会计 流程再造 成本核算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53

作为医院财会工作的基本法,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在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社会广泛关注卫生的形势下,在新医改取向由市场化转向公益性、并经历三年探索后颁布的,2012年起在全国全面实施[1]。新制度的实施,要求医院财务有扎实的基础工作先进的会计作业流程。

1形势与要求——医院会计工作面临全新挑战

1.1大医改对医院会计工作的迫切期待

从宏观看,政府取消药品加成的工作已陆续铺开。在政府补偿难以到位的情况下,积极可行的方案是调高部分长期背离成本的医疗服务价格,下调部分检查价格,取消(或部分取消)医用收费材料的加价,在有升有降的策略下启动医疗价格的改革,进行诊次、床日、单病种、出院人次等收费定额的核算,为新医保支付方式-病种分值结算法提供可信的数据基础。

1.2新制度下医院会计工作量剧增、难度加大

从微观看,新制度要求对医院运营的各种要素进行精细化的核算与管理。

医院人力成本要求按成本核算单元和工作岗位进行归集与分摊;固定资产折旧要求参照企业的折旧方式,按经费来源、成本核算单元核算到卡片,严格按“一卡三账”模式进行精细化核算与管理;药品成本要求由售价核算改为进价核算;收费性医用材料由以领代耗的粗放型管理转向按医嘱核销的精细化核算;消耗性的医用材料(不收费)根据消耗定额核算到各核算单元;其他物料和材料建立先进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核算各核算单元成本;水、电、汽等公用支出按相关计量信息核算各单元的成本;建立相关的医院内部服务成本台账制度,为间接成本的分摊提供基础数据;对科室(诊次及床日)、项目、病种等不同对象的成本,按规定的路径和方法进行全面核算。

从宏观上看,新制度为医疗机构完善了财务管理体制,从原来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财务管理体制转为三级医院设立总会计师制度;完善了财务报告体系,新增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报表附注,改进了各报表格的项目及其排列方式,提供了成本报表的格式;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明确了医院的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2]。

1.3传统会计作业流程无法满足新制度要求

旧的会计制度对医院的科室核算(初级的成本会计)没有具体规范,医院一般将会计核算和科室核算分开进行双轨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

这一作业流程可以产生内部考核的科室损益报表,为科室绩效考核及时提供损益等方面的信息。但这一流程存在如下缺点:①同样的数据要分别进入两个系统,难以保证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数据完全一致,产生大量的重复劳动和数据二次加工[3];②科室收入与支出项目的划分与会计科目不匹配,不能建立会计报表与科室报表之间的平衡稽核关系;③不能从全成本角度反映科室真实损益,难以引导科室进行经营分析;④不能为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出院病人成本等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分摊基础;⑤不能为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2实践与探索

2.1健全财会工作组织体系

我院于2009年10月开始着手进行财务管理系统的改革,健全医院财会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细化财务机构的职能和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进行门诊收费、住院收费、出纳、制证会计、资产会计及其他会计的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

2.2建立规范化、一体化、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科室全成本体系,精细划分成本核算单元。将科室分为148个核算单元,为一体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规范员工工作岗位,确定员工角色。按照医院全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要求,对医院员工进行全面盘点。2013年末,确定医院职工总角色数为1 155个(含多重角色669个),为归集人员经费、分摊人力成本提供依据。

根据新医保结算方式,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和疾病病种。按物价局规定梳理医疗收费项目,按新制度会计科目建立医疗收费项目和收入明细科目的对照关系,对现有的3 026个收费项目(包括医疗服务项目、计价药品、计价卫生材料)进行重新分类,使其与会计科目、成本项目形成规范的对照关系,实行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

根据全成本核算内容,细分费用项目。追溯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支出记账凭证,定义支出明细项目,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并轨作业,共定义费用明细项目213个,费用采集表格124个。

确认核算单元,全面清查医院固定资产。根据新的核算单元和分类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整理、迁移,满足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要求,提供精细、可信、适时的资产折旧数据。

2.3建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并轨作业流程

为解决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双轨作业的弊端,我们建立了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并轨作业流程,分析了普遍采用的并轨作业模式——以科目(或报表)汇总数为基础的并轨作业流程,即所有业务收入和支出数据按会计科目和核算单元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再由会计核算系统转入成本核算系统进行分摊处理。

该流程解决了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数据一致性问题,规范了不同对象的成本分摊政策,但存在如下问题:①以会计软件为科室支出数据采集工具,增加会计记账凭证的记录量,造成会计档案的打印输出量增加。②制证岗位在录入科室支出数据时,容易造成错误和遗漏,科室成本核算系统以汇总方式采集后无法追溯,无法建立审核机制。③这一模式只采集科室的支出汇总数据,无法核算变动的人力成本,不能给后续其他对象的成本核算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④这一作业流程在核算区间、核算内容、责任对象方面都采取了抽象汇总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过分简化核算流程,不能为医院基础工作的提升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提供更精确的基础数据。

新的并轨作业流程见图3。这一流程有如下优点:①成本核算系统从数据发生源头采集医院的收入和支出信息,然后按会计核算原则归纳汇总生成院级会计核算的记账凭证传递给会计核算系统。②医院的收入和支出区分为出纳类和非出纳类,出纳类收支由出纳岗位按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双重要求,详细录入成本台账,再由系统提供的接口功能同步转入出纳日记账,由会计软件根据日记账生成相应的记账凭证。③所有的收支项目采集到最小单元,如工资类支出采集到工资表应付部分各表头栏目,支出明细科目中的“差旅费”细分至科室差旅费、个人差旅费、交通补贴三项,为内部考核和预算管理提供更详细的信息。④所有人员支出都核算到角色,多重角色人员,其差旅费根据其出差性质归属到对应的专业组和科室。⑤采集数据按发生日期执行,期间数据按会计分期统计,凡能归集到会计日的按会计日统计;门诊医疗收入、住院医疗收入、计价药品销售成本、计价医用材料成本等数据按自然日统计。⑥按会计分工和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成本核算数据归集、审核、制证。

这一流程的实施,解决了以科目(或报表)汇总数据为基础的并轨作业模式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对医院的相关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将会计基础工作前移,优化会计作业流程

为提高源头数据的质量和精细度,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要求前移至业务部门,其中工作量最为集中的是资产物料的管理。改造药品管理流程、改造医用器材管理流程、改造后勤保障物资管理流程、改造制剂室及中药炮制室出入库流程分别见图4~7。

2.5通过数据接口全面整合信息孤岛

贯彻实际成本核算原则,从业务发生源头采集数据,确保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数据与会计报告的真实性。

2.5.1设计数据采集表

实行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流程整合,合理地应用医院的信息化数据,通过网络对医院业务系统数据进行自动采集[4],根据数据的类型和发生规律,以数据工作表形式,通过接口采集、表格导入(EXCEL)、台账录入三种方式实现原始数据的采集。

2.5.2选择数据采集方式

2.5.2.1接口方式采集HIS数据以接口方式采集的HIS数据。每天晚上零点后,由接口程序根据事先设定的采集时间自动向HIS中间库采集数据,也可由人工在客户端采集。通过接口产生的门诊日报表及住院日报表数据的汇总数和入库量-出库量-库存量。②西药库、中成药库、中草药库:按制剂出库单填制升益表,计算成品入仓价后入库,按制度加零售差价后调出到各药房。

分项数,与收费处的数据进行核对,完全一致后,成为收入记账凭证的原始依据。提取的收入信息包括医疗项目名称、开单科室、执行科室、金额、工作量等信息[5]。

2.5.2.2表格方式导入数据 由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子系统导出的支出表格,职能部门及财务部整理的支出表格,可以用EXCEL表格导入系统。

2.5.2.3台账方式采集收入台账录入,反映HIS系统以外的直接由财务处理的业务收入数据,涉及协同作业(开单与执行)的数据,系统提供录入执行科室的功能。属于出纳类收入业务,在录入台账的同时,即时生成出纳日记账所需要的数据。支出台账录入,支出台账集中处理零散开支和HIS系统以外非表格方式采集的支出数据,有现金出纳录入,有银行出纳录入,还有制证会计录入。属于出纳类的零散支出,可以一边录入台账,一边由系统生成出纳日记账所需要的数据。

2.5.3成本台账-出纳日记账-会计分类账融为一体

出纳岗位在录入科室(个人)业务收支台账时,可直接点击生成日记账,后续的制证岗位可以从系统中调用日记账生成记账凭证,同时向出纳系统返还凭证号,达到“一证四用”目的(一证:原始凭证,四用:科室全成本、科室准成本、分类账、日记账)。

2.5.4会计内部控制与数据稽核

贯彻会计分工、内部控制及会计信息披露原则,根据会计制度要求,所有核算工作表,按会计分工、采集、审核、制证、分摊流程依次处理。未经审核的数据,不能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凡已经生成记账凭证的数据,不能随意删除,保证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数据的一致性。

3成效与体会

3.1成效

财务会计与管成本会计并轨作业,实现了“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系统三合一的并轨作业,促进了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3.1.1新平台助力医院建立新的运营体系

合理划分医院成本核算单元,是落实新制度的要求,是建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的奠基工作,我们按照“以医疗业务为主体、以高层决策为龙头、以行政管理为驱动、以后勤服务为保障”的思路,构建新的运营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为资产清查、人员分布盘点、物料领用与核销、费用归集与分摊、科室全成本核算、门诊与住院、项目与病种成本等方向的成本核算提供顶层设计,为科室经营理财和绩效考核提供了更清晰的框架。

3.1.2新平台提升了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平台的建设,通过若干数据接口的开发,打通了各应用系统与财务管理的汇集通道,消灭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信息孤岛。通过信息整合,彻底解决了同一指标在不同系统报告中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通过信息整合,建立了财务系统与各应用系统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各种科室、跨专业组的问题,在统一的平台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3.1.3医院会计队伍素质迅速提升

启用新平台,我们的会计要熟悉全新的核算单元、新的收支项目、新的成本对象、新的数据要求、新的分摊方法、新的财务报表、新的分析手段。财务部门要做好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为高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运营信息;经过实践,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

3.1.4新平台助力医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经济管理走上良性轨道,综合绩效指标持续提高,职工收入与福利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2013年止,医院固定资产比五年前增加了188%;病床使用率达到130%,负债率41.92%,负债结构得到了调整。业务收入达2.3亿元,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为 28.10%,职工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3.2体会

实现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并轨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项目管理的要求展开实施。

3.2.1领导重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院长不重视,财务不力,工作无法深入;只有院长重视,财务得力,这项工作才能优质高效的完成。分管财务的院长作为院长的助手,必须有很强的执行力、统揽全局的思维、攻疑克难的决心、高效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3.2.2财务部门与信息部门的合作

财务重视,信息不配合,没有数据基础;财务力量薄弱,工作会失去方向。只有财务牵头,信息配合,才能确保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的质量。

3.2.3财务机构和职能部门的配合

人员经费的归集、人力成本的核算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深入细致的开展,离不开资产管理部门的配合;药品成本由售价核算改为进价核算需要药事服务部门的支持;病种成本核算需要规范、精细、及时的病案信息,一方面从执行国家政策的角度对从收入角度对单病种限价收费进行核算和管理监控,另一面根据成本核算的技术和方法对主要病种进行收入、成本和结余进行核算,为医院参与医疗市场竞争提供精细数据。

落实新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再造医院会计作业流程,剖析医院的运作,分析医院问题及医院整体性的发展,制定医院未来的策略,合理利用人、财、物等资源以取得最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确保医院平稳、健康的经济运行,提高医院发展的整体优化程度,提高竞争实力,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现代医院管理,2012,8(4):1-3.

[2]冯欣.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11(12):140-142.

[3]李姣,樊俊芝.新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实践与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 2013,32(4):84-85.

第6篇

关键词 工作过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5-0025-04

收稿日期:2013-01-17

作者简介:李志河(1974- ),男,甘肃环县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蔺婷(1988- ),女,山

西闻喜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赵瑞婷(1974- ),女,山西临汾人,山西管理职业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及培养研究》(编号:CJA11015

9),主持人:李志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会计制度日趋完善,会计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会计专业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方法与市场人才需求相脱节,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的现象,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对会计类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财务会计》课程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财务会计》课程的定位

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包括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础,将教学由理论推向实践,在工作中学习,目的是通过岗位场景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财务会计》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内容包括出纳、财务成果核算、会计主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是培养会计职业能力的切入点和重点,也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参加国家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基础课程。《财务会计》的前导课程有基础会计等,后续课程有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会计综合实训等。本课程一般开设两个学期,14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86个学时,实训课54个课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了解高职学生的特性、认知、学习形态等。高职学生主要来源于中专、普通高中、各类技工学校等,他们的升学成绩比较低,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学生心中已深深埋下对理论课程的厌倦感、自卑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自我期望值一般较低,只有少数人有再升本的目标[2];很多人对高职的概念不清楚,社会对高职偏见较为严重。虽然高职学生的学习比较情绪化,但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如对实践性环节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动手能力较强,而且在进校之前就已清楚今后大致从事的职业,围绕职业定向进行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自主性。

三、《财务会计》教学目标

结合会计岗位能力要求以及会计从业资格标准,从能力、知识、情感三方面来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处理各项业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力。针对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原始凭证编制相关会计凭证财簿登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将教学能力目标分解为四个模块并加以实施。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会计循环实践的流程;会编制资产负债表等财务会计报表;熟悉会计环境;使学生具备运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能力,选择会计政策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的能力。

知识目标。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包括四个:熟悉财务会计概念及其基本理论体系,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概念以及理论框架(会计要素、原则、前提、职能)等;掌握会计要素变化的核算,主要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与反映;理解特殊会计业务如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记录与反映;了解财务报告的组成,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贯穿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会计工作主要环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加深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财会专业、热爱会计工作的思想感情,充分认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程设计从职业岗位需求开始,分析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将其转化为“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分解出每个学习情境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一些基本素质要求。《财务会计》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会计核算,而会计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反映,其教学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筹备资金业务、投资业务、采购与付款业务、生产业务、存货与仓储业务、销售与收款业务、利润分配业务)紧密联系。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隐含在工作过程中的,不仅包括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也包括手艺、诀窍、技能等宝贵的工作过程知识。

(二)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流为主线,按照企业运行流程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即把《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筹备资金模块、投资模块、采购与付款模块、生产和存货与仓储模块、销售与收款模块、利润分配模块、财务报表编制模块等7个模块,前4个模块对应企业财务状况核算岗位,销售与收款、利润分配模块对应财务成果核算岗位,报表编制模块对应会计主管岗位。

筹备资金模块。筹备资金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目标是:掌握长短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流程和核算方法;能根据票据登记明细账和总账。达到筹备资金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短期借款业务核算、长期借款业务核算、实收资本业务核算、资本公积业务核算、留存收益业务核算、费用业务核算等。

投资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了解投资业务的划分依据和类别;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核算方法;准确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投资模块职业能力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业务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核算。

采购与付款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依据记账凭证登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掌握预付款、应付款、应付债券等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和核算方法;能根据票据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采购与付款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预付账款业务核算、应付款项业务核算、应付债券业务核算、在建工程业务核算、固定资产业务核算、无形资产业务核算、其他资产业务核算。

生产和存货与仓储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准确地填制或审核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业务的记账凭证;能根据票据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生产和存货与仓储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原材料业务核算、周转材料业务核算、库存商品业务核算。

销售与收款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准确地填制应收票据、应收款项、其他款项、应收款项减值的原始凭证;能根据职工薪酬、各种缴纳税业务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销售与收款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应收票据业务核算、应收账款业务核算、其他应收款业务核算、应收款项减值业务核算、应付职工酬薪业务核算、应缴税费业务核算、收入业务核算。

利润分配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对企业利润进行分配;编制本年利润、企业营业利润、利润分配等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达到利润分配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利润形成业务核算、利润分配业务核算、库存现在业务核算、银行存款业务核算、其他货币资金业务核算。

财务报表编制模块。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是: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达到财务报表编制模块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编制。

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设计

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除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强调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体验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如在《财务会计》课程“短期借款业务”这一章节中,采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几乎在每个单元中都有设置。如在“短期借款业务”学习中,教师首先给学生一张企业借款借据,创设一个企业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短期借款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如短期借款的特点是什么、怎样编制短期借款的记账凭证等去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修正。

案例分析法。在学习“短期借款特点”这一小节时,教师举一个关于短期借款的例子,例如,A没有通过正常渠道而私自把单位的10万元短期周转借款借给B炒股,结果全部被套住。然后提出“怎样管理短期借款的借入和使用”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短期借款的特点。在稍后阶段,每个学生就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陈述。通过这种讨论交流,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技巧,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角色体验法。角色体验法是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3]。例如:在学习“短期借款的核算”这一小节时,教师将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扮演业务经办人员、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各小组讨论,模拟企业向银行借款业务、企业偿还短期借款业务的工作流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本组任务完成情况,并总结经验;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评分。

情景教学法。模拟真实的业务场景,采用完全仿真的票据和应用教练策略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网上真账实操,提高业务技能,积累实践工作经验。《财务会计》理论课配套的《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课完全利用计算机模拟手工操作的方式,模拟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而学生被定义为公司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分析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完成编写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登记总账、期末结转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实务操作;了解出纳、会计、财务经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其工作环节在整个会计循环过程中的顺序和位置。

该课程除了为学生提供一个最佳的网上实验学习环境之外,还设置了学习跟踪功能,通过学习日志记录实验的全过程,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该课程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和语音讲解,界面美观友好,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验财会工作的全过程。

六、课程考核

《财务会计》课程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训操作能力、学习态度、课后作业等情况。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10%)、课后作业(10%)、实训作业(30%)、课堂表现(10%),其中实训作业主要包括转账支票结算方式的凭证填制和传递、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等的凭证填制和传递、报表编制等,如实务操作、案例分析、实训报告的填写等,在实训作业评价中采用网上在线、实验室操作的形式进行。不设置平时作业。每次考试设置三个实验,学生可以任选其一进行实验,如果对现有实验取得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剩余实验重新参加考试,三个实验也可以同时进行操作,取最高成绩作为本课程实训作业的考试成绩。期末成绩包括:综合评价(15%)和闭卷笔试(25%)。综合评价主要指在实习中企业和学生的评价,期末考试主要是指手动大型实训作业,题型比较灵活,基本没有对知识进行纯粹记忆的考核。

参考文献:

[1]杨汉东.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调查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92-93.

第7篇

论文摘要: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财务会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应该以企业流程再造(BPR)的理念为指导,借助会计信息化的有利时机,对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使会计业务新流程能更好地提供决策及有用的会计信息。

网络时代下,信息技术正广泛而深入地在企业中得以应用,它彻底颠覆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思维,使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时代的CFO应该在掌握先进的IT理论并深刻理解IT环境的基础上,掌握流程再造的方法和工具,思考优化或者重组会计流程,制定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制定实时控制策略,最大限度地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正确和有效。

一、财务会计流程的定位

根据达文波特关于流程的定义,其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面向顾客,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顾客;二是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单位的既有界限。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业务流程,产生了大量的业务信息;财务会计流程获取这些信息,经过加工后,将信息提供给管理流程;管理流程利用会计流程提供的信息进行管理活动,对经营过程进行计划、控制和评价。财务会计流程的设计思想、数据采集效率、加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二、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分析

第一,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理论基础落后。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必须严格按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顺序、按照从金塔底端-层层向上的顺序进行,不可跳跃,使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各核算模块成为彼此独立的“孤岛”。

第二,传统财务会计流程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当某项经营业务发生时,传统财务会计系统只将反映该经营活动的一小部分信息作为会计信息进行反映,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了财务会计信息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有用性。

第三,传统财务会计流程不支持实时控制。传统财务会计核算流程所反映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流信息,财务与业务相分离。会计数据通常在业务发生后而不是实时采集,信息的加工是将滞后采集的数据进行排序、过账、汇总和对账,财务报告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而非直接可用。

三、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企业流程再造(BPR)

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从传统管理到信息化管理变革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流程分析与诊断。在进行流程重组之前,需要对原有的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和诊断,以确定重组的范围、深度和方式。流程分析与诊断是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做出诊断。

第二,流程的再设计。在流程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需要重新设计或改进现有的流程,使其趋于合理化。流程再设计不是照搬手工流程,而是应该将信息技术、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融入流程设计,尽可能体现信息集成,支持实时控制和快速响应。

第三,流程重组的实施。这一阶段是将重新设计的流程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过程,涉及组织的调整、人员权力和地位的改变、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方面面。流程重组的成功实施会带来业绩的巨大进步,但若实施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危害。

四、基于会计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第一,加强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完整统一的标准。新的财务会计流程应能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模块正确地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逐步实现了会计记录的电子化、无纸化和标准化。

第二,简化会计核算流程,消除不增值环节,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应用流程再造,消除编制记账凭证等非增值环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财务和业务部门的信息实时传递和共享,减少数据的重复处理。在优化了的财务会计流程下,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业务部门将经过确认的单据保存在业务单据数据库中,通过财务会计一体化IT模型将业务信息自动转化为记账凭证,并保存在记账凭证数据文件中;但企业需要生成相应报表时,通过报表生成系统从共享数据库文件中实时获取数据,自动生成报表。

第三,打破顺序化业务流程,实施“事件驱动”。“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人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第四,应用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策略。构建财务一体化流程,需要借助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自动将业务单据转化为记账凭证,保证财务和业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的基本要素包括事件接受器、凭证模板、生成器和实时凭证。

第五,将控制机制嵌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实时控制策略。一方面,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控制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系统)。在初始设置时,财会人员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准则和标准嵌入数据库,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事件接受器接受事件信息,控制器根据数据库中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准则,自动对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格性进行判断,从而支持实时控制。另一方面,将财会人员嵌入经营活动过程,使其发挥实时控制作用。当经济业务发生时,财会人员利用管理软件提供的信息判断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规,并对经济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以抵御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流程;内涵;缺陷;流程再造;优化

近些年,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并被应用到我国的各个领域中,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与此同时,医院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无形中使医院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收到冲击并迫使其发生改变。在这种大背景下,原有的财务会计流程已经无法满足单位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为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对传统的会计财务流程必须进行改革,使医院单位在做出决策之前可以参考到完整可靠的数据,促进医院单位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一、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流程体系的不先进。原有的工作体系是根据劳动分工思想,事先设定出一套工作流程,然后实际工作中就严格按照这个步骤执行,不能够有忽略或者跳跃性的活动产生,每个核算系统被划分开来,所有的会计信息板块都各自处在一块独立的局面中,使得相互之间无法实现及时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等。其次,过去流程综合的不精准。单位的运作模式不能够被过去的流程精准的综合展现出来。当单位出现一项新业务时,原有的财务会计体系只能把这项业务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分析出来,而不是把单位整个运作模式精准无误的综合体现出来,影响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关联性。第三,原有流程掌控的不及时。原有的会计流程显示的资金流等信息不能实现与物流等相关内容的同步,使单位的财务和业务之间的信息联系变成一前一后,会计信息的获得往往都是在业务之后,与业务获得的时间步调不一致,然后财务把相关落后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排列,再经过多层筛选处理之后要相关人员使用,这些信息却不能在第一时间被需要的人使用,财务对信息掌控在时间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例如,广州某轴承品牌的经销商,其业务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该经销商不但面临其他品牌经销商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该品牌其他经销商的竞争,由于传统会计财务流程的信息掌握的不及时,使得应收账款差异大、重复处理的现象比较多,造成在最终账面上的显示赊销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3%,且有上升的趋势,需要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再造。

二、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理念—医院单位流程再造

医院单位流程再造指的是业务流程重组,意思是通过对医院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建立起一套高效便捷的管理流程,以满足医院单位与供应链体系的高速发展。最早由医院单位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汉默提出,在20世界90年代得到发展,在90年代末陷入低谷,进入21世纪,尤其到近几年,该理论得到了极大应用。通过实践证明,该理论可以很好的重塑医院单位的流程,促进医院单位的发展壮大,即实用又先进。并且该理论是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核心指导理念和原则,医院单位再造流程在实际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对传统流程问题的分析和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在对相关流程进行再造之前,我们先对原有的流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找出其中的不足,想办法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从而确定如何再造、再造的范围包括什么、再造的结果要达到什么效果。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清楚的了解到原有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做出警示。第二,新流程的再设计。根据以上在再造过程中对原流程分析和诊断出来的问题,对新的流程进行再设计。再设计这项活动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我们需要将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工作方式融入到这项新设计中,使信息的综合和监控变的及时和有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禁止有手工操作的工作方式出现。第三,流程再造后的实施。经过对原流程分析诊断和新流程再设计之后,我们就需要将新的设计应用到医院单位的实际工作中,这是医院单位再造流程的最终环节,当然也是关键环节。不过这个环节即艰难又负责,涉及到医院整个组织架构的调整,也关系到员工的变动,也牵涉到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建立。这个环节如果实施不当,就会使医院单位严重受挫;如果实施恰到好处,则会给医院带来很大的变化,促进医院发展的更加快速和平稳。例如,广西某发动机下属公司以生产和销售小功率的柴油发动机和发动机组为主,客户主要集中在国内和东南亚,除了整机外,该公司还销售零部件,由于客户的种类比较多,使得结算方式也多种多样,在公司中变形成了财务部二级核算和销售内部财务三级核算的差异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经过流程再造实现了财务以记账凭证为准的应收账款的核算,销售部实现了以原始凭证为准的应收账款的核算,然后利用凭证模板技术,实现了以财务确认的原始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入财务系统,作为最终财务记录。

三、财务会计流程在会计信息化下的优化措施

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出现的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化社会对医院单位的财务信息管理的必然要求,可以促使医院单位的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史了,它对医院单位发展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医院单位的领导通过会计信息机化获取相关信息,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关决策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同时它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日俱增。因此,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化去实现医院单位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是每一个医院单位都必须要认真考虑的内容,结合实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优化财务会计流程:第一,财务数据的标准化。在实际工作应用中,为了使财务数据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应该在新的财务会计历程中建立一套利用标准编码的数据源。也就是说我们要按照核算软件中数据接口的标准来设置相关数据的结构,这些数据包括账簿、报表、凭证等,同时会计记录的电子化和标准化也要依据核算软件配备的基本功能模块来实现。第二,核算流程的简便化。在实现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过程中,有些环节对于医院单位各方面没有实际的意义,根据医院单位流程再造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把这些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删减,使财务流程的一体化可以顺利的构建完成,最终达到简化会计核算流程的目的。第三,业务流程的灵活化。我们发现业务流程如果按照一贯的顺序来执行,不仅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也会使相关的业务信息等滞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打破原来的顺序化,使业务流程更加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我们实施事件驱动。事件驱动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你在电脑上点什么按钮,电脑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事件驱动中的发生的事件就是你点的按钮。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将既有的信息划分为多种按钮,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点击不同的按钮,从而驱动其需要的相应的模型,得到最终想要的信息。第四,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要想实施业务财务的一体化策略构建一体化新流程,我们必须将业务单据通过动态会计平台的IT模型转换为记账凭证,最终使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变成的统一的信息平台。因此,为了在会计信息化的潮流下,实现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我们必须提前做很多的准备。首先,要清晰的认识新财务会计流程的内涵及传统流程的缺陷;其次,要对医院单位流程再造的内容和要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和掌握;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其流程的优化。真正做到如此,才会使医院单位更加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洪.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J].中国城市经济,2011.

第9篇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实施对策;影响

成本核算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日常经营与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自新财务会计制度施行以来,原有的分析与核算方法已不再适用,亟需研究出新的方法来提高成本核算质量,客观分析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质量与效率,为其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旧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不足

(1)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医院经营者与领导多为医学领域的权威人士,所学的多为医学专业,擅长的是治疗与会诊,而成本控制意识较为薄弱,对财务与成本核算相关知识涉猎较少,在管理上难免力不从心。现阶段,医院领导者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不但会削弱医院的成本控制效果,对成本核算亦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医院管理者应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应不断增强自身对财务控制、核算与管理意识。(2)并未实施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基于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医院并未充分意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核算的目的也单纯为了统计账目,对成本核算全过程控制工作并未落到实处,核算的质量与效率无法达到要求。同时大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科目运用尚不规范,无法实施有效的核算与控制;医院财务成本的分摊方式也不尽合理,核算信息缺乏真实性,对财务工作的开展以及医院的长远发展均有着不利影响。(3)费用分摊方式不合理。过去我国医院费用分摊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间接性分摊,另一种是直接性分摊。有些医院并未区分应在何时采用何种方法,费用分摊工作时常出现混乱。如:有些医院对费用实施间接性管理,但实际上并未结合实际财务状况来对费用进行分摊,导致成本支出不受财务部门控制;还有一些医院因管理者不重视费用管理工作,时常出现结余、收支不准确等现象,不利于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作用与影响

(1)改革医院成本核算方式,将成本核算现状真实地反映出来。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摒除了旧制度中很多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与核算程序。如:在确定财务成本后,对其进行专业核算,不但能够将医院成本核算现状真实地反映出来,还能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管理者正视了之前管理上的不足,对原有的成本核算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取消了专用基金、固定基金等项目,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成本核算方式,在反映医院真实财产状况的同时,还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2)对药品收支核算模式进行了调整。在旧财务会计制度下,因社会环境、国家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药品的核算、收支以及成本问题存在诸多不足,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利影响。新财务会计制度,取消了原有药品总账目制度,并以药品库存物资方法为依据,对药物成本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核算与管理。新财务会计制度调整了原有的药品收支核算模式,合并了相关科目,形成了全新的模式,提升了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以及质量与效率。(3)促进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技术的更新。医院经营者逐渐意识到管理工作与技术手段的不足。新财务会计制度的编制与实施,对原有的管理方式与技术手段进行了完善,促进了相关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发展,并针对实际情况,健全、规范了权责发生制,细化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从根本上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效率。新财务会计制度,细化了医院成本核算科目及其内容,为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顺利开展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促进医院成本核算的科学化、合理化与规范化。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但对提升医院成本核算水平与质量有着积极影响,对医院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新制度细化并完善了成本核算对象,并增加了与成本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内容,结合医院财务的实际状况,对成本分摊方法及核算内容进行了分类与完善,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靠性。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改善策略

(1)制定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如前所述,在医院的日常运行与经营过程中,成本核算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是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医院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鉴于此,为了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与效果,笔者建议,应和其他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参与医院成本管理与核算。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同时,还能保证其他管理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经营者与财务人员还应定期总结,分析日常的成本核算流程,并做好详细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有:采购设备或药材的性能、使用记录、采买来源以及价格;折旧设备的使用情况、折旧年限等。并将其及时呈报给上级部门,保证信息与数据的准确性。财务人员还应定期分析医院的财务情况,为领导制定其他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的作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2)加强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并陆续被各大行业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各大医院也引进了很多现代化设备与信息技术手段,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鉴于此,为了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效率与质量,笔者认为,应加强医院财务核算信息化的建设力度。经营者与财务人员定期参加成本核算技能、信息技术的培训活动。通过二次教育,熟练地运用现代化设备,掌握信息化技术,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做好本职工作。(3)培养财务人员正确的成本核算意识。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对医院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应加强成本核算意识与成本管理意识的培养,提高其技能水平、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为了增强成本核算效果,医院可设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其与财务人员的绩效挂钩。对于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且表现较为突出的,医院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若财务人员过于懒怠,效率低下,可对其进行处罚;若情节严重的,可移交司法机关。医院经营者应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学习与成本核算相关的知识,定期与财务人员分析成本控制,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4)完善医院成本分析法。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对医院成本核算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完善医院成本分析与管理方法,加强经营者与财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对医院资产进行高效管理等。基于医院的财务现状,完善核算手段中的缺陷与不足,并给出有效的、最适合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分析法,确保成本核算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同时也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5)健全合理的医院成本责任制度。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使医院可结合其财务现状建立完善的成本责任制度,将具体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等工作落实到不同的科室、部门与个人,强化员工责任意识,令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医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成本责任制度的建立,还有助于形成具有凝聚力、独特性的企业文化,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也愈渐完善,有效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新财务会计制度摒除了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对医院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不但完善了医院成本体系中的不足,还增强了经营者与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提升医院成本核算质量和效率、增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江柠.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6).

2.韦健,王晓飞,蔡晓峰.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中国医院管理,2012(4).

3.金晓文.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医院成本核算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3(10).

4.田红.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与体会.商业会计,2013(17).

第10篇

关键词:新形势;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

近些年,经济新常态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改革的总方向,通过调整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双收缩”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会继续下滑,现代企业如何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洪流中求生存、谋发展,是其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准确定位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挑战并找到企业财务会计中的落后因素,能够有效推进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创新进程,从财务角度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改善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参与度,淘汰会计只用于核算的落后观念,积极发挥财务会计在信息披露、管理监督、控制风险等方面的作用。

1新经济形势给企业财务会计带来的挑战

1.1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增加了企业的系统风险

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探底,通胀压力加大,物价水平增速上升,总供给扩张能力下降,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行不可避免,整体经济形势的不乐观增加了企业的系统风险。企业处于商品或服务供应链的连接处,系统风险具体反映在财务会计层面上,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资产价格、人力成本上升增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板块的复杂性。第二,客户经营状况不佳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核算和跟踪的难度,账款回收不力影响企业整体资金流转和安排。第三,经济环境的波动增加了企业预防性动机的资金保留额度,减缓企业资金增值的速度,降低财务运营能力。

1.2需求缩水、产能过剩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得以销售,才能形成完整的实物流转全过程,需求缩水、产能增加给当前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从财务会计模块上看,经营风险的增加会从影响营业收入和费用变动方面造成企业税前利润的不稳定。经营风险通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结构从而影响融资规模和水平,从而也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水平。

1.3金融结构失衡、融资难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我国现存金融结构失衡,金融创新乏力,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制约了金融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企业来说,主要是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融资难度提升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会计板块上,一方面会增加对借款资金调度和分配的难度;另一方面长短期借款、不同债权资金的分类和核算也会增加会计人员核算的难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对利息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精准,影响企业利润的真实性,易误导信息使用者的使用。

2目前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落后因素

2.1企业财务人员道德理念水平低下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企业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平、道德理念密切相关,在当前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企业经营风险增加的情况下,企业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准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密切相关。实务中,财务人员串谋舞弊、转移公司财产、更改财务报表等现象屡见不鲜,增加了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同时财务人员财务思维落后,将财务会计仅仅作为核算工具,未能与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相融合,滞后财务信息的传递,无法发挥财务会计从信息流和资金流层面上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跟踪监督,甚至忽视会计法律法规要求,对规范的财务报表报告模式和内容进行不恰当的调整,影响与同行业公司的对比,增加财务信息使用者对关键信息的提取和使用。

2.2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更新滞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已经与内部信息化水平密不可分。ERP系统在各企业的推行,更是将采购、生产、销售的业务流程和投融资决策等管理活动融为一体,通过各个板块的划分和融合,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但实际中,不少企业会计核算板块与采购管理、物流板块、库存控制等模块脱节,整体信息系统更新慢,落后于大企业的管理,造成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财务信息核算远远落后于资金流转和供应链活动,影响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也无法将财务会计内控执行到位,潜藏财务会计风险和舞弊威胁。

2.3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落后

企业会计核算要坚持与时俱进,外部宏观环境、技术水平和法律环境等因素变化都会影响企业财务会计环境,会计系统从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始终没有停歇,企业财务会计需要与宏观和微观环境变化实现趋同。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在管理中从被动走向主动;会计核算对象从由“资金”、“资产”拓展到“资金运动”和“资源运动”,强调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应从静态变为动态。但在实物中财务会计制度落后造成企业财务会计水平严重低下,第一,从整体财务目标的设计上将财务会计定位在记录,未能将财务会计反映的信息流与实物流相结合。第二,从核算对象上,局限在资金形态反映的业务活动,未进一步探讨资金流转背后的合理性,缺乏动态管理思维,尤其是在金融创新工具增加、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情况下,六大会计要素内容变化纷繁,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科目的增加,要求企业转变单一历史成本计量标准,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3企业财务会计的创新方向

3.1改善财务会计制度顶层设计,促进会计思维的转变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管理要求,改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顶层设计,积极转变会计思维,从高层开始重视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首先,转变会计职能,摒弃“账房先生”的落后思维,改变单纯处理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赋予财务会计核算的管理职能,将财务会计与内部控制、物流管理、资金流管理等密切融合,促进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的同步性并形成密切对应关系。其次,融合管理思维,结合近些年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进,积极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企业内部职能与业务的相互交叉促进内部结构的调整,也为两者融合创造条件,尤其是企业间从传统竞争转向合作与竞争共存状态,而且竞争领域从产品转向知识和信息,这一点传统财务会计无法通过自身会计语言来进行表达,需要在现有财务会计体系基础上探索与管理会计的融合。通过改善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结合时代需要和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促进会计核算对象的丰富、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思维的融合。

3.2强化新形势下财会人员培训,密切关注行业准则变化

新经济形势带来的压力和风险要求财务会计人员适时更新和强化对财会行业法律和准则的认知,提高专业素养,企业方面,一是要定期组织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平遵守情况的测评和考核,形成日常监督,强化遵纪守法、遵照准则的良好执业习惯。二是强化信息公开,建立财务人员对其他业务部门的监督渠道,并通过内部信息反馈通道,及时将财务人员通过财务语言洞悉的舞弊违法行为和管理低效行为进行处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参与积极性。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提高专业能力,对新兴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制度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明确自身岗位职责,规范财务会计操作行为,避免在上级施压和自身私利驱使下做出有违职业道德和触犯法律法规的错误行为。

3.3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及时更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新形势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企业财务会计带来创新动力和渠道,企业要大力推进先进信息工具在财务会计领域的使用,并结合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模块应用阶段,适时更新并形成与集成化信息系统中其他模块的配合和使用。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首先,培养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化繁为简,革新财务流程,强化对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将记账员转变成财务信息分析员和管理员。其次,企业要从整体树立信息化管理思维,解放思想,从长远眼光看待信息化建设在财务会计上的运用,建设专门的财务信息化机构,明确其信息处理、管理控制的职能。最后要促进内部信息流转和共享,通过建立各个环节的有效连接,延伸企业产业布局、改善生产结构和推进管理创新,尤其是发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因为财务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业务活动,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更新和维护,能够持续优化,有序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4结语

我国经济结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与此密不可分的是处在市场经济中心的企业,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推进经济结构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降低杠杆水平与企业控制财务风险、降低产能与企业调整投资决策都密不可分,新经济形势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改革的外部动力,在企业财务会计与经营管理的联合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结合时展和科技创新,改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目标,拓宽核算对象,转变财务会计职能和管理思维,积极从制度、人员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财务会计创新,顺应时展趋势和会计行业规律提高财务会计在信息核算和管理监督上的多重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璐郡.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

[2]陈悦.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及其优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

[3]朱海龙.企业财务会计现状分析和优化途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

第11篇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具有会计信息的公开性、会计核算的实时性、信息处理的综合性等特征。网络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会计目标的转变、核算重心的转变、会计信息的转变等方面。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产生的影响表现在财务会计环境、财务会计处理、财务会计报表等方面。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应采取如下对策:提升财务安全防范意识,完善财务会计核算流程,加强数据档案信息管理,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

关键词:

网络经济;财务会计;影响;对策

一、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特征

(一)会计信息的公开性

通过网络在社会中的推广,企事业单位信息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及债务人等都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而且能够在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企事业单位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信息,还能够对网络上公开提供的企事业单位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其作为自己企事业单位所要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在网络上获得的企事业单位人事及营销等方面信息,分析、预测和评估企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规划企事业单位未来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中的发展空间。

(二)会计核算的实时性

在网络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会计核算从以往的静态的事前核算转变成了动态的事中核算。网络财务会计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快速地产生反映企事业单位资金状况及经济动态的财务报告,随着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产成的实时动态财务报告将替代以往的月、季、年度财务报告。通过计算机网络,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但可以了解企事业单位的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信息,还能够随时查阅企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了解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动态。

(三)信息处理的综合性

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建立,不仅解除了以往会计信息的局限化,还使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高。通过网络对各种经济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往使用的单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将被企事业单位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所替代,将信息整体串连,使得会计信息与其他经济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整体,通过整体处理反映出企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内容。

二、网络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目标的转变

会计目标是企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在传统的会计信息当中起到了过滤无关信息的角色,其主要目标是如何让会计工作融入到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当中。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随着资本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事业单位的投资者结构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企事业单位不仅要考虑到投资者的相关主要信息,还要能够将具有潜在投资企事业单位能力的投资者吸引过来,着重吸引投资者们的注意,以此来增加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潜力。

(二)核算重心的转变

在网络经济时代环境下,对人力资产和物力资产的拥有都为企事业单位拥有或控制,并且为企事业单位的未来经济利益提供了保障。企事业单位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企事业单位资源逐步趋向于多元化,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都成为了企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资产在企事业单位总资产中地位越来越高,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企事业单位向不完全依赖物力资源和资金等有形资产的方面发展,转而向主要依赖人力资产、专有技术、商誉、知识产权等企事业单位无形资产转变,企事业单位资产从有形化向无形化发展。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事业单位的地位明显提高,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环境下,财务会计核算的重心从对有形资产的核算转移到了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上,增加了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评估和计量,详细反映和记录了无形资产的主要构成组织,取得、使用和摊销等情况。

(三)会计信息的转变

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中,信息的提供缺乏安全性,在技术上受到限制,提供会计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网络经济环境条件下,对财务会计数据的收集、处理都进行了改善,能够做到迅速快捷,更好的建立双方沟通的桥梁。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登陆企事业单位网站进行信息查询,或根据自身的需要在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基础上进行加工,获取更加具体的信息。

三、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产生的影响

网络经济环境的发展对财务会计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以下几点影响较了明显:

(一)财务会计环境方面的影响

1.网络经济环境给财务会计环境产生了影响。

它改变了企事业单位以往的管理结构,企事业单位通过利用网络淘汰了传统管理上采取的金字塔式结构,改为实施逐层逐步的,不同层次管理结构。由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较多又较为频繁的原因,企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动、信息的交流和物流之间的流动都很大程度上的加速了企事业单位的负荷。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不能适应企事业单位发展,抑制了企事业单位前进的步伐,所以,网络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2.网络经济环境实现了企事业单位内部之间与企事业单位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更有助于企事业单位的优化配置。

企事业单位把内部信息放在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服务器上,进而方便了信息使用者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伙伴的查询,使得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共享企事业单位最新动态信息和最新数据,实现了企事业单位信息对外公开、透明化的策略。

(二)财务会计处理方面的影响

通过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处理系统,实现了会计业务的高效自动化处理。财务会计处理系统能够自动对电子原始凭证和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自动生成电子记账凭证,比以往的手工记账,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精力。还可以根据企事业单位实现情况的要求,制定符合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会计处理流程和账务处理方法,能够自动进行账务处理,然后自动登账,依据客户需要随时可以生成会计报表,并且准确、及时。

(三)财务会计报表方面的影响

以往的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表格式缺乏灵活多样性,在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多变、善变的当今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传统的年度对外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且数据都为人工手工填报存在漏洞和虚假情况。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提供者之间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沟通,会计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数据都在网络的监管下进行,而且根据网络系统还可以向提供使用者不同类型的报表方案,信息数据在很大程度保证了真实、可靠性。

四、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采取的对策

(一)网络环境下提升财务安全防范意识

影响网络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两类。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要防止这两方面因素造成系统安全,发生影响网络系统安全的事件,如果发生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使网络系统能够尽快的恢复到正常状态。提高财务会计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主要是针对会计人员而言,完善对财务科内部人员的控制,防范因内部人员道德、计算机病毒等有可能带来的风险。积极采取保护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的措施,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管理制度,对会计人、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病毒等具有针对性的,保证财务会计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运行,避免因网络安全防范过失而造成的不必要经济损失。

(二)网络环境下完善财务会计核算流程

在网络环境下完善以往的财务会计核算流程,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企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为动力,以企事业单位的核算流程为对象,运用网络技术、组织管理,更大程度的提高企事业单位整体战略目标。财务会计核算利用网络发展技术,生成快速、有效的财务会计报表,这表明了发展的行之有效,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和财务运作方式。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数据档案信息管理

网络经济环境下加强对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管理,电算化系统下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在计算机操作中形成的,由于计算机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造成会计数据信息的丢失或损坏的危险。所以,要加强对数据档案信息的管理,采取对数据备份等有效的防范措施,严格管理,加强防范。

(四)网络环境下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素质

在网络经济时代,对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全新的企事业单位管理理念,还要有能够操作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倡导财务会计处理方面的创新。网络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工作是相辅相成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财务会计工作,相反的,财务会计工作也推进了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

(五)网络环境下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

当今经济社会中,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各项法规制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相互借鉴,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进行改革,这是会计实现网络化的大前提。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建立健全一套在网络环境下,符合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让我国的财务会计网络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行业健康的发展。

结语

近几年来,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事业单位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企事业单位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成了表现企事业单位竞争实力的标准,更证明了企事业单位是否能在社会中立足,发展的能力。总之,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具有可发展性、智能性、持续性、创新性等特点,为传统的财务会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理念及实务处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只依靠以往的那些财务会计处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财务会计理论及会计处理将会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发生质的飞越,要用全新的知识来武装企事业单位自身,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带领企事业单位立足于网络经济环境市场当中,让财务会计领域在网络环境中更有助于企事业单位发展,研究出适合企事业单位并能够解决企事业单位问题的新方法。

作者:刘莎 单位: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妇女联合会

参考资料

1.赵金萍.浅析新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会学习,2015,(11).

2.张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5,(11).

3.李艳.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几点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5,(4).

第12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财务集中核算 问题和对策

财务集中核算属于财务会计核算模式的一种,采用财务集中核算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对于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会计管理来说,财务集中核算的应用可以较好的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以下本文就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现状和对策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基层医疗机构推行财务集中核算的作用和意义

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推行财务集中核算能够有效促进财政会计工作的健康运行,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财务集中核算会对医疗机构的财务会计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医院人员需要对所有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仅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因此,在财务集中核算下,医疗机构的会计工作质量会更加有保证,会计管理流程更加清晰、规范,会计信息也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财务集中核算的实行可以帮助加强对财务会计的监督,保证财务会计的质量,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发展。核算工作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监督和检验的作用,集中核算需要机构有关部门对所有的财务信息进行统一核算,可以更好的加强对人员和财务信息的比对,及时发现财务会计信息中的问题,防止出现信息造假、信息不够全面等问题,有利于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保证医疗机构的正常发展。

二、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现状及问题

(一)人员编制问题突出,工作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设置的财务核算中心均不是完善的部门,而是简单的卫生局临时机构。由于是临时设置的,部分工作人员的编制仍然停留在原单位,所有的福利待遇和薪资等问题也均受原单位影响。这种编制情况严重制约了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发展,不少工作人员在核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晋升和考核问题,因此在会计监督管理力度上有所放松,使财务集中核算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财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二)核算工作量较大,信息反馈矛盾增多

首先,就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工作量来看。集中核算虽然可以加强对财务会计的统一监督和管理,有助于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是这同时也决定了核算机构的工作量较以往要大很多。所有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核算信息均需要教导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手中,这就表现每个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均需要负责多个医疗机构的财务信息,工作量过多导致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其次,由于财务集中核算工作量较大,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受到了影响,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反馈速度减缓,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后续工作规划,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三)监管力度不足,核算和管理责任不够清晰

就财务监管而言,虽然在理论上来说,财务集中核算可以有助于加强对财务会计的监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财务集中核算工作人员与各基层医疗机构并不在同一处办事处,对各基层医疗机构单位的具体工作情况和财务情况了解得不够清楚,因此导致财务集中核算所能够发挥的监管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基层医疗机构在进行了财务集中核算之后,将所有的票据均报给财务核算中心处理,单位内部对于票据的处理和检查工作十分随意。而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只是发挥自己核算和监督的职能,因此导致财务集中核算和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相互推卸直人,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管理均不够严密,最终导致各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更加突出,管理效果较差。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一)解决好人员编制问题

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对于保证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员编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求解决好核算中心人员编制问题。解决人员编制问题主要指的是将人员的编制进行转移,这样较好的减少各单位对工作人员的束缚,保持人员工作的绝对独立性,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首先,人员编制归位后,原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约束力度减少,打击报复的可能性降低,核算人员可以放心的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状况进行分析和管理,有助于加强对各单位财务会计状况的监督继而控制;其次,人员编制问题解决,核算人员和各单位就不存在经济利益问题,可以较好的提高核算人员的“廉洁性”,保证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核算的有效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环节反馈信息矛盾

工作量大是财务集中核算推行过程中的重要难题,容易引发更多的信息反馈矛盾,不利于提高财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财务集中核算工作不仅可以简化工作流程,而且可以明显减少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对于提高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均有明显的作用。我国医疗信息化呈现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在20%以上。2014年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市场达到275.1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22.5%,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核算人员不需要对所有的票据信息进行输入,只需要让个单位进行网络报账,就可以大大减少财务集中核算的工作量,节省数据审核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如某基层医疗机构在财务信息管理过程中,构建一体化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一个机构、一个账簿、一个账户”的核算体制和运营机制,统一财务职能,明确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范围,通过全方位的凭证管理、全过程的财务监督、全要素的集中核算运行模式,实现了财务管理集团化管控目标。而各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获取需要的财务核算数据信息,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缓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三)加大监管力度,明确监管和服务分工

加强对各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并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保证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财务核算中心还需要加强对各单位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确定各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审批制度、财产管理制度以及责任制度等,以加大监管力度。在监管和服务分工方面,要明确各单位的核算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的情况,给工作人员和部门以“可乘之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现状及问题主要有:人员编制问题突出,工作积极性不高;核算工作量较大,信息反馈矛盾增多;监管力度不足,核算和管理责任不够清晰。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集中核算必须要解决好人员编制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环节反馈信息矛盾,并加大监管力度,明确监管和服务分工。

参考文献:

[1]靳梦超.试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的相关问题[J].新经济,2014,Z2:125

[2]王淑华.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效果及问题思考[J].时代金融,2015,11:225+229

[3]钱平.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效果及问题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6:116-117

[4]徐娟.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的措施及经验启示[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