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4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风险控制部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我国互联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规模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其中网络银行业务就是一个方面。从1996年中国银行进行网站信息以来,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获得快发展。2007年上半年的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900万左右,网银交易额约140多万亿。到2015年底,超过90%的网民选择网上支付作为付款方式,网上支付已经成为最为普遍和最受欢迎的网上购物付款方式。在网络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风险,这些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信息风险、系统风险,这些风险制度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在实际的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当中,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涵盖银行业务流程的全部过程,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银行控制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二、网络经济时代银行风险控制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风险防范重视程度不够,制度不健全
网络风险防范重视程度不够,制度不健全,是当前网络经济时代银行风险控制过程当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在当前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当中,很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的拓展上面,没有对网络经济时代银行风险控制提上议程。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没有有一套符合自身的网络风险控制制度,在管理制度上都是将制度当作教条进行悬挂起来,并且这些不能有效的与实际结合起来。没有专门的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机构来统筹管理、协调这些部门之间的工作,极易出现控制的重复和管理的真空地带,或对同一控制点产生不同的控制标准和办法等现象,使操作人员无所适从。
2.技术落后,存在安全漏洞
技术落后,存在安全漏洞。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银行的业务发展过程当中,我国银行起步较晚,很多银行都是采取的传统的管理方式,技术管理落后。并且在网络银行风险控制上,银行的投入较少,并不能满足网络业务发展的需求。目前很多银行在网络银行风险管理上都是引进国外的管理软件和系统,这些软件系统虽然比较先进。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没有配套的操作人员,不能有效的操作软件系统,更有可能无法提系统都是自己只管自己,只能为自己的网上银行客户提供服务,无法满足广大客户对开放式网上金融交易的需求,增加了跨行交易之间的难度和风险,从而制约了整个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3.审计不到位,不能够根据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审计不到位,不能够根据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一问题主要体现我国银行在实际的审计过程当中,主要采取的是针对传统的账目的审计,没有针对网络银行业务流程的审计。在审计的方法相对落后,部分银行在网络银行审计过程上还采取看报表和查台帐的方式。在审计人员上,懂得网络银行业务风险人员相对较少,因此不能及时的发现网络银行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三、网络经济时代加强银行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1.加强网络经济时代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视力度,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加强网络经济时代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视力度,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当前在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当中,很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的拓展上面,没有对网络经济时代银行风险控制提上议程。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没有有一套符合自身的网络风险控制制度,在管理制度上都是将制度当作教条进行悬挂起来,并且这些不能有效的与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首先要高度重视网络银行风险控制。要将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放在业务发展的角度,在业务的拓展的各个环节要加强网络风险控制。另外在风险控制的过程当中要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风险控制制度,不同的银行在网络业务拓展的过程当中风险不同,因此不能全部照抄别人的模式。在实际的管理上要对自身的客户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提高风险控制水平。设立一个独立于业务部门的专门的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管理部门,它是提高风险控制管理水平、协调各方关系的组织保障。
2.加强网络银行技术提升,减少技术风险
加强网络银行技术提升,减少技术风险。我国银行起步较晚,很多银行都是采取的传统的管理方式,技术管理落后。并且在网络银行风险控制上,银行的投入较少,并不能满足网络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在网络银行技术管理上,要根据自身网络银行发展需求,提高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的投入力度,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网络风险投入机制。另外针对银行在网络银行风险管理上都是引进国外的管理软件和系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没有配套的操作人员,不能有效的操作软件系统这一问题。我国网络在实际的发展当中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发软件系统,在实际的管理当中要加强新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保障技术软件的实用性。我国银行业也要大力重视网上银行的技术保证。数据库技术,大型网上银行的数据库,以确保网上银行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故障和数据丢失的情况可以及时恢复发展被侵略,提高计算机系统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
3.加强审计管理,有效的预防各种风险
加强审计管理,有效的预防各种风险,只有审计到位才能提高实际的风险管理水平。目前我国银行在实际的审计过程当中,主要采取的是针对传统的账目的审计,没有针对网络银行业务流程的审计。在审计的方法相对落后,部分银行在网络银行审计过程上还采取看报表和查台帐的方式。因此在实际的审计上要与网络经济发展需求挂钩,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提高审计效率。针对在审计人员上,懂得网络银行业务风险人员相对较少,因此不能及时的发现网络银行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这一问题。在实际的管理当中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知识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知识体系符合银行网络业务发展需求。
关键词: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主体,商业银行会计是则是商业银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础。会计工作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流转起反映、核算和监督作用。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能促进银行的经营,反之则不能将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到位。
一、银行风险的发生一般在会计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会计内部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人士还有认为建章立制、发送红头文件就等于建立了内部控制,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弱化了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刚性。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飞速发展,已经进入数据大集中时代,结合现今的云计算,使传统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而也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会计核算方面的风险
会计核算处理是银行的基础工作,也是银行业的立身之本,银行系统一直就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如果这些铁的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底、不到边,就会给银行带来风险。由日常业务到存贷款发放,从会计科目的正确使用到帐务的处理和报表的编制;从手工记账到电算化云计算处理,每个环都存在着风险。
(三)银行结算风险
主要指银行会计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一是支付风险,如票据的变造、伪造风险;二是章证押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三是虚构合同和重复抵押的风险;四是信用卡诈骗的风险;五是电子汇划业务存在的风险。
(四)会计管理风险
一是商业银行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漏洞风险;二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风险,主要是基层业务部门授权落实不到位,密码管理不到位,查库实地落实不到位,清装钞双人操作不到位,以及上门服务等交接制度落实不到位。此外重要空白凭证随意搁置,电脑管理员泄漏程序保密指令,等等这些都会形成银行风险。
二、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在操作风险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商业银行会计工作是把控银行风险的第一关
商业银行会计实质就是银行货币经营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商业银行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延后、失真和不全面,就会使银行经营者决策失误,而形成银行经营风险。所以银行的经营者和决策者,要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拿到手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
(二)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产生
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各项业务的办理都是人在操作,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严格遵守业务的操作规程,不折不扣地按规定处理各项业务,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
(三)加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才能有效化解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隐藏在经营的各个环节,但我们不能惧怕风险,谈风险色变。我们要正视风险,通过科学管理来预判风险,分析产生的根源,研究风险发生的过程,堵住风险发生的漏洞,化解风险。我们要不断依据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我们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对会计业务和资金流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查、监督、审计,从而把风险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三、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管理,则是摆在银行经营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防范和和化解银行操作风险则是现代银行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一)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商业务的风险管理
化解银行会计风险,要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来做,按新巴塞尔协议等关于银行经营的标准和条件,建立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金融监管部门要完善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手段,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管内容上,严格市场准入;要求各家商业银行要守法经营,不越边界,不踩红线。
(二)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就是要防范会计风险,将风险控制落实到实处。一是转变观念,转换思路,将管理控的制度落实到会计核算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将风险监管的关口前移,完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二是扎实有效开的展会计内部控制活动,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流程进行认真梳理,把好每一个制度的关口,将内部牵制落实到位。提高领导和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最终还是一个员工素质的问题,好的制度如果只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执行不到位,就达不到制度的效果。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完善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制度。四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益更新,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计算机技术在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上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适当修订,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须重新设计,会计劳动组合也要适应新的变化。
(三)建立完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一、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应着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机制迫在眉睫。董事会设下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全行全面风险控制,负责制定、执行内部控制程序,从整体上对全行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构建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全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对全行经营风险实行有序、规范的动态管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风险防范环节的权限控制、整体运作和信息支持。另外,还要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银行治理结构。成立股份公司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治理结构改善建立现代银行管理体制,这是国有银行改革的路线,其重中之重应该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但是,真正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还需要战略投资者的参与和推动。只有真正建立了以“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才有可能防止银行不良贷款复制,结合中国金融业的特点推进股份制改革,真正完善银行治理结构。
二、再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多采用矩阵式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是将银行的部门分为两类:一类是业务部门,按经营产品的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如信托部、基金部、个人业务部;另一类是职能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市场营销部和财务部。这种矩阵型结构可以促进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与相互制约,同时又能保证银行有效率、低风险地运作。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体系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采用矩阵型结构,将业务与管理按照部门分工的不同,划分为三类,即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分行部门。银行的风险由总行进行统一管理,在总行专门设立综合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行的风险管理政策,确定重大客户的信贷限额、行业限额,监督业务部门风险限额的制定,汇总衡量全行整体风险。综合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受行长领导,对行长负责。在总行相关业务部门,如零售业务处、计划处设立风险管理岗位,负责定期向综合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本部门风险情况。总行下设各分行原则上只设立与销售有关的部门,各分行面向客户的部门可以包括零售业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贷款审批中心和贷款清收中心。其中零售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开拓市场、寻找黄金客户、规定利率和办理经审批后的贷款发放;贷款审批中心主要负责贷款人的调查,贷款的审批,其内部应设立风险管理岗位,负责监测贷款风险度并直接受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垂直领导,贷款清收中心主要负责贷款本息的清收。这样便实现了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检查、贷款催收的四分离。
三、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健全银行内控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中实行的“四级经营、四级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必须彻底改造这种过时的、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架构,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行“扁平化”管理,做到管理和经营的相对集中,提高广大员工对本职工作的敬业程度。同时,对传统的风险识别评价决策与监测方法进行改造和提升,引进更多量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实现全额的风险计量和控制。风险管理需要与银行整体改制联动,要改革风险管理机制,逐步由被动、静态的传统管理模式,向积极、动态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要学习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工具转移和分散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化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防范银行风险的重要基础,这需要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行业经验、管理理念以及银行内部信息科技手段都有一个相应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时间、人才和技术,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四、构建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设施
为了实现综合风险管理,应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构建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设施,包括支持综合风险管理程序的庞大数据库。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结构须依托金融机构自身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架构应当能够将信息技术、定量模型和复杂的金融业务操作和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架构中,人们首先要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度量,这包括一系列各种各样的复杂算法和程序。在综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架构中,还应当包括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其中包括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风险偏好、产品构成、内部组织框架、财务状况等数据以及金融机构本身对客户选择的限制性规定,包括行业、国家、客户竞争力以及风险状况等。
五、优化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实现不同业务风险管理的差别化。银行业务种类不断增多,不同业务种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业务特性和风险差异。如公司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对具体客户或具体项目的审查和分析,在授信审查中重视企业的规模和现金流的分析;但零售业务的风险是分散的,更多的强调整体违约率的把握,在单个授信审查中则强调对借款人未来收入和偿付能力的分析。简单套用公司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零售业务风险管理,不仅不能控制住风险,还会增加管理成本。
其次,差别化管理原则不仅体现在不同业务风险管理中,还要体现在不同的业务品种之间。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应合理划分业务品种,根据不同业务品种的特性和风险大小、形态确定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如消费信贷和投资经营类贷款,相比较,是公认的风险较小的授信品种,对这类业务适宜通过批量化处理从整体上进行违约率控制;而投资经营类贷款一般金额较大,还款来源主要依靠投资所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投资经营类贷款不仅要分析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还要相应进行行业和地区风险分析,采用不同于消费信贷的管理方法。
第三,对不同地区也应实现差别化风险管理。银行业务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与经济水平、信用体系、文化理念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同时,各个地区的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状态也不同,有的地方不良率居高不下,有的地方资产质量非常好,因此,风险管理应该重视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采取差别化的标准和管理方法。
第四,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如果说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先进风险管理理念为银行强大的风险管理功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那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则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业务和风险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的需要也是不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风险管理的整体效果不取决于任何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单独使用,而是所有风险管理技术综合运用的结果。
第五,要前移风险管理关口。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彻底实现风险管理体制的变革,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实现风险管理理念在业务部门的前移、风险管理意识到位。
参考文献:
[1]张炜.银行法律风险控制典型案例探析.法律出版社,2004.11
[2]陈伟.论公共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国际经贸探索,2005.4
[3]唐国储,马崇明.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新金融,2003.9
[4]李社环.企业风险管理的国际新趋势——整体风险管理.当代财经,2003.11
[5]孔松权.基于银行微观信贷管理的全面风险控制探析.中国软科学,2003.2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原则;长效机制
1 建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主要包括银行监管理论、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等一系列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系统发展来设计。
1.2系统性原则
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将各个层次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结构有序的、层次分明的系统,以面对复杂的银行风险。
1.3可比性原则
为了实现整个机制的有效性,长效机制的建立应该实现可比。因此,应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具体做法和制度规范。
1.4可操作性原则
必须考虑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距,尽量在可能的范围内使目的得以实现,以保证长效机制的顺利进行。
1.5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同时注意我国经济的特殊性质,不仅是满足科学性原则,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需要。
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2.1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
2.1.1建立科学的银行监管理论体系。从目前我国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监管理论滞后于监管实践,严重制约着银行监管的开拓进展,制约着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
2.1.2制定完整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银行法律体系。
2.1.3健全完善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1)转变监管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即:通过适当的激励制度安排,发挥银行自身管理和市场约束机制作用,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银行业竞争力和效率的提高,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意义不仅仅是维护存款人信心,防止出现金融恐慌。存款保险机构的利益和存款机构的利益相互依存,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对存款机构监管的积极性就会提高。(3)建立金融监管委员会。我们要未雨绸缪,考虑设立金融监管委员会,下设银行监管局、证券监管局、保险监管局等,分别对各类机构进行主体监管,既有利于监管的协调统一,又有利于削除监管真空。
2.1.4形成有效的银行监管方法体系。建立银行风险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可通过对银行机构的主要业务经营比率和比率“通常界限”加以仔细分析,对接近比率“通常界限”的从事机构及时预警并进行必要的干预。
2.2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2.2.1以权利相互制衡为原则强化董事会机制。(1)董事会依法产生,独立运作为了加强内部分工和权力制衡,全面履行有关职责,银行董事会还可以下设委员会;(2)监事会真正发挥监督职能。监事会成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监事长和非职工监事必须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长和监事会成员不应在银行内担任行政职务。转贴于
2.2.2以绩效考评体系为手段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强调非货币化的行政激励(职位升迁)和精神激励(爱岗敬业),而忽视了货币化物质激励。在薪酬制度方面,按照国际通行的薪酬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管理层和员工分别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将工资报酬与银行的盈利情况、为股东带来的回报以及各自的业绩挂钩。
2.2.3以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建立风险控制机制。银行在资金的运作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防范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信贷风险,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公司内部治理的主要任务应是以加强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构建风险控制机制。
2.3建立良好的商业银行内部技术控制
2.3.1建立严格有效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对内部组织机构的设计,做到职责分工合理,使银行能顺畅运行和有效的执行领导者的意图。为防范各部门和银行员工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产生隐瞒欺诈行为,一般还专门设立了独立于其他部门仅对银行最高权力结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
2.3.2高度的电脑化管理。商业银行应该电脑化管理在内部控制上的应用,目前电脑已被普遍应用在信贷管理和国际结算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因为个人的疏忽而导致业务的失误,并有效的防范道德风险。
2.3.3合理有序的内部检查制度。银行内部检查制度是发现银行内部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银行安全运营的必要措施。
2.3.4逐步完善内部评级制度。一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国际性银行在长期的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评级方法体系。二是要充分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
2.4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市场奖惩并未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切实发挥作用。其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披露的不健全,市场参与者难以及时获得诸如银行财务状况、经营战略、风险管理能力、收益等方面的可靠信息,无法将更多的资本配置到风险低的银行,或者要求风险高的银行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引发的问题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具体改进方向如下:(1)银行会计体系和会计财务信息披露。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靠拢,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国际标准靠拢,最终实现会计报告国际化。尽快出台银行基本业务会计准则,强化会计财务方面的信息披露。(2)加强风险披露。风险披露主要包括资本信息、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信息披露。(3)强化表外信息披露。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检测体系。这样,商业银行办理的表外业务就可以动态地反映出来,同时又能够将中间业务的经营纳入金融宏观调控的范围予以监督。二是完善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方法。要求表外业务项目应以资产负债表附注形式或附表形式反映出来。三是强化信息披露真实性要求。对在银行表外业务披露中的重大虚假披露事件的当事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四是强化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同时,要强调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能在表内核算和表内披露的项目应首先在表内核算和披露。(4)监控制度。信息披露监控机制应包括三方面。一是日常监督机制。信息披露能自愿、真实、及时、准确地按照市场规则披露信息。二是惩罚机制。信息披露后如果不符合要求,必要时可要求增加披露的内容甚至重新披露。三是监管当局的责任。
2.5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
人员素质与操守的高低是由商业银行员工素质的水平决定的,因此商业银行为了确保员工素质,建立一套严格人事管理制度,使其能成为专业化的队伍非常重要:第一,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保证应聘人员符合招聘要求。第二制定员工工作规范,引导和考核员工行为。第三,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四是利用录像培训。第五,对重要岗位员工实行职业信用保险。第六,实行休假和工作轮换制度。第七,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银行凝聚力。
小结:详尽的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具体操作措施,从外部的银行监管,对外的信息披露,到内部的控制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内部控制技术,最后谈到了商业银行文化制度的建立和培养,分层次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慧强,徐雪香,丁惠等.商业银行风险与防范[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12-15.
关键词:RAROC;资本配置;绩效考核;全面风险管理
国内商业银行考核盈利能力的传统指标主要有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这类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很容易通过银行公开报表获得,但是它们不能完全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即这类指标没有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在风险盛行并渐趋复杂的今天,这类指标未能将风险做出评估,因而是不完善的。因此,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考核盈利指标――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
RAROC由美国信孚银行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是一种资金分配和绩效评估的工具,它更深入更明确的考虑了风险对银行业的巨大影响。
一、RAROC的核心原理
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对银行不同经营部门、产品和客户间的收益情况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进行比较,以达到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的衡量。通过RAROC手段可以衡量银行内部各个部门、不同产品以及针对不同客户的收益大小和资本的使用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即非预期损失)
或RAROC=(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其中,收益可以包括利差收益和非利息收益(如业务收费等),经营成本是银行经营管理成本;不同风险类型的预期损失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其要素有四个方面,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值和期限;经济资本是根据银行承担风险的最低需要,用以衡量和抵御非预期损失。
RAROC表明损失一个单位资本所带来的回报的大小,有效地度量了获取收益的风险效率,一般情况下,RAROC值越大越好。预期损失以准备金形式被计入了银行经营成本,而只有非预期损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对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全部内涵就是准确估计出不同业务可能导致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以收益抵补预期损失,以风险成本冲减利润,得出真实的收益水平,并为非预期损失配置一定数额的经济资本,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以避免那些不考虑风险而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盲目扩张行为,从而最终保护股东价值和存款人的利益。
RAROC方法的运作程序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RAROC的核心思想是: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衡量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同时,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
二、RAROC在国内商业银行的应用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经营综合化,传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手段难以适应新阶段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以风险调整收益为核心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技术及理念,逐步建立起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实现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匹配,保证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和统一。
1.RAROC在资本合理配置方面的运用
RAROC方法将风险与收益直接挂钩,倡导“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才是银行的真实收益”的基本理念,这与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忽视风险控制、直接将未经风险调整的账面利润作为业绩衡量标准和经营目标的现象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和长期稳定的风险调整收益标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保证收益增长与风险控制相统一、银行员工对风险与收益标准认识上的统一以及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真正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银行总体层面,计算银行总体需要的经济资本并与监管资本和账面资本进行比较,评价自身资本充足状况,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层面和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其次,在单个业务层面,以RAROC为业务决策依据,衡量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决定该笔业务做与不做,同时据以做出业务定价。
基于RAROC的风险资本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申请和RAROC的计算结果得到初步方案,将风险资本分配到各业务部门,每过一段时间重新进行RAROC测算,对于RAROC低于平均水平的业务部门减少其风险资本,对于RAROC高于平均水平的业务部门,增加其风险资本,这样可以使风险资本由绩效较差的部门向绩效较好的部门转移,从而整合资源配置,最终达到提高整个机构风险资本的效益。
2.RAROC在绩效考核方面的运用
从绩效考核角度来看,RAROC风险管理技术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目标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的相对错位问题,实现了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是基于风险理念下的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将风险因素纳入到银行整体绩效评价体系当中,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各级分支机构与业务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一般都侧重于短期的时点数据,而不是用风险调整后的反映长期稳定的收益指标来衡量业绩,使得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很大差距,而以RAROC作为风险与收益应保持匹配的驱动机制,强调的是资本回报对经营管理的约束,为不同产品、客户和部门的风险建立共同的衡量基础,引导财务资源配置。
RAROC考核体现长期激励效果,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各级分支机构、业务管理部门和各级员工的正确行为,激励他们自觉追求风险可接受情况下盈利最大化的目标。每笔业务在进入审批程序时,首先必须满足资产组合的限额管理要求和RAROC指标要求,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审批决策,单笔业务一旦经过批准即进入动态的、积极的组合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组合资产进行盯住市场式的动态监控,一旦发现某些业务或组合的RAROC值有所弱化或有明显的不利趋势,就立即采取措施(如资产出售、信用衍生工具或证券化等)进行处置,目的是将有限的资源从资产负债表上释放出来,为新的效益更好的业务腾出空间,实现银行总体在可接受风险下收益的最大化。
3.RAROC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RAROC是银行内部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全面风险管理是对商业银行内各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它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组合,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的需求,也是当今监管机构对各银行提出的一种新要求。
以RAROC指标为核心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把风险控制工作融入银行各项业务工作中。RAROC建立在风险评估的资产组合框架基础上,其结果可以被管理者和各业务部门用来分辨、评估和度量资产组合的风险,有助于形成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政策的整体认识。经风险因素调整后,将风险调整后收益目标细化分解到所有的地区、行业、产品、客户等各级各类风险敞口,使所有承担经营风险的分支机构、部门和个人都用尽可能少的资本去创造收益,在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股东和银行价值最大化。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用RAROC存在的制约因素
1.运用RAROC方法进行绩效考核对固有的信贷文化提出了挑战。风险管理实施联系着银行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的重塑,涉及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我国银行业中,企业文化的变化以及内部报告和披露是很敏感的,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文化的欠缺,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较低,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基层信贷人员对评级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使得评级体系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导致信用评级结果与企业实际风险等级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2.运用RAROC方法需要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来确定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大小。我国目前尚无被国际上认可的评级机构,计算违约率只能依靠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数据,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在评级方法、数据采集与加工,以及对评级结果的检验、评级工作的组织以及评级体系的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极大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也制约了RAROC方法的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与国际评级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评级方法,与国际接轨。
3.运用RAROC方法的内外部环境还不够成熟。如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未实现,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相对严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各行、各分支行不良资产极度不均衡,导致各分支行的考核起点不同,很难真实反映各分支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及RAROC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诸多困难,解决这些困难并在银行中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及其核心方法RAROC还需要在银行内部外部多方努力,特别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建立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一是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要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构架如下图所示,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2.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RAROC基础结构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RAROC业绩报告平台必须综合考虑风险资本和贷款损失并确保总体上的各个层面的其它金融信息的准确性。银行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来开发和使用RAROC方法。通常银行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很复杂,它需要复杂和详细的数据收集,强大的数据计算机器,大量的存储能力和信息分配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RAROC就可以成为银行信息基础的核心,能够促进风险控制过程的一体化并加强银行内众多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要求所开发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能进行风险的识别,即通过所建立的数据库与知识库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专业模型库对其后果做出定性分析;其次,要能对风险进行估算和评价,就是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库与方法库的协同运算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做出定量估计,并确定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范围;再次,能对风险进行控制与决策,也就是说,根据知识库中存储的专家知识提出应采取的相应的控制的措施和对策。下图描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3.强化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根据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资产风险测量统计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要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不仅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对于一些风险模型如KMV和Credit Metrics,Credit Portfolio View缺乏数据支持,应用较难。但风险管理的量化和用数学模型来来模拟和预测市场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无论从市场风险计量到信用风险计量,乃至操作风险计量,以及从早期的零售业务信用评分到公司客户违约率的测算,风险计量己经成为大型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收集整理各部门各机构的历史数据,建立综合的数据库,打好应用模型的基础条件。把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使用进程,将风险管理模型分析得出的定量分析和非模型分析的定性分析相结合作为建立健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袁桂秋.RAROC原理下的信用风险度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2).
[2]杨晓丽.RAROC模型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海南金融,2006(4).
[3]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风险管理的体制性差异较大。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以及市场调控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反观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国外银行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运作规范,具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体制优势使得国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第二,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比较明显。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其中包括:一、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二、风险报险系统。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三、风险决策系统。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职能;四、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五、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理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当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第三,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四,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大部分的产值都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这就导致了银行业竞争不充分。由于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企业融资需求主要还是通过间接融资来进行,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运作空间十分狭窄。而资产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困难。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第一,强化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内部机制不健全、风险测量工作落后、资产损失率高、抗风险能力弱化,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根据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资产风险测量统计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要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不仅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把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提高风险计量水平是当前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虽然风险评级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风险计量则是最近20年以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金融理论、统计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风险计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风险计量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市场风险计量到信用风险计量,乃至操作风险计量;从早期的零售业务信用评分到公司客户违约率的测算,风险计量已经成为大型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新协议内部评级法的思想正是来自于这些风险管理技术。新协议三大支柱的核心是鼓励更多的银行投资和改善风险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正规化、系统化地进行风险管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将是银行主导型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在技术选择上应该以建立内部评级法为目标。
第二,强化金融监管
通过金融当局的监督管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安全是新资本协议的重要要求。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强化对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及资本金的要求;其次,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第三,要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问题制定综合配套政策,使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尽快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最后,要强化监管当局对银行安全性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自主决定对风险管理不合格银行的处罚,提高监管水平,确保金融安全。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析及管理现状
尽管目前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了信用评级系统,在评级对象、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将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由于至今没有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和分析方法,商业银行的风险衡量、风险评级、技术手段、分析方法和监测预警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一)定量分析少,难以准确地反映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目前贷款客户信用分析以信用等级分析为主,这种信用等级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对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却明显滞后,同时,对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的依据,对影响信用的定量和定性的各种因素很难客观地确定每一个因素合理的权重,而且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的运作过程。
(二)指标设置不尽科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分析指标衡量体系中,主要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而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还不够广泛,难以反映评级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难以从整体上做出准确判断,影响了评级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基础数据归集难,还没有形成长期的评级数据库。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为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征信制度,或者信息数据元素标准不统一,数据库标准不一致,在充分利用交易数据融合风险控制的度量、数学建模的现代统计方法时,还显得相当困难。
(四)风险分析体系不健全,市场风险分析明显滞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相当大。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基础利率,银行内部的评级体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分析又很缺乏,难以准确揭示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五)操作风险分析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制度建设上。操作风险的防范制度散落于各个专业,并未真正形成操作风险分析系统。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间断,监督检查环节不到位,缺乏对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的驱动力等。
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特点
近20年来,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对各类风险量化日益受到重视,并通常使用指标衡量和数学模型来分析评估风险。尤其是在信用风险分析方面,目前有影响力的就有信用度量术模型、KMV模型、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和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并具有如下特点。
(一)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在对信用风险分析的定量研究方面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对信用风险的等级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为基调。西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规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选取最适合的定量分析工具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对各种交易、投资等业务组合及其限额进行量化控制,运用经济资本金分配法控制非预期风险。
(三)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密切。如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将违约以及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与利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它假设在经济衰退时期,违约和降级概率要高于相应的历史平均水平,而在繁荣期的结果正好相反。该模型基于经济状况和风险期的组合损失分布来生成违约(转移)概率分布。而信用度量术模型则严格依赖于由评级公司提供的信用评级、国家和特殊行业指数以及股票交易数据。
(四)风险预测敏感性较强。如KMV模型将违约与公司特征而不是公司的初始信用等级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债务人质量的变化更加敏感。它还通过股票价格来测算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概率,因而市场信息也能被反映在模型当中,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并且,由于该模型使用的变量都是市场驱动的,表现出更大的时变性。
(五)实施定期监测。银行最高层规定市场风险的承受度,并定期检测它与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及市场条件的匹配情况,使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决策成为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决策行为。
三、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我国20多年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要达到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之目的,就需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先进经验,借助风险量化模型结合定量分析对所面临的风险在量上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度量和判断,当风险指标发生较大变动时,能够自行报警并予以提示。
(一)风险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虽然研究风险的角度不相同,也具有各自衡量、监测、分析的方法,但总体而言,其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以笔者之浅见,三类风险均可按以下五个基本步骤进行建模。
1、设定风险分析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的设立根据不同的风险而确定,总体原则是选择一组或多组具有关键性、稳定性、敏感性和可测性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区间和临界值,通过观察指标的变动情况判断即时风
险程度和未来风险的变动趋势,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应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分别考虑。在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相关数据和基本信息,经不断检验其有效性,筛选出若干个预测能力最强的变量信息来建立最终的评价模型。
2、分配指标体系各指标值的权重。风险评价指标确定后,对指标应在全面细致分析每一个指标性质、类型基础上,确认风险评估的重点方向和指标评分权重。然后根据相关模型对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展示模型的适用对象、获得数据的难易程度、工作步骤的繁简程度,并对某类风险进行风险度分析,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3、划分风险等级。在各项指标设立和划分权重后,对各类型风险分别进行评分,按总分的高低设立不同的等级标准和区间,一般设定7到10个等级。
4、导入计算机系统。为保证风险评价广泛地得到应用,使风险评价做到全面、精确、便捷、客观,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详细的、机械化、程式化来进行评价和描述,并连续跟踪风险变化趋势。对载入“系统”的客户信息做到认真核实、客观使用,把“系统”信息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参考。
5、制订规避风险措施。风险控制既要考察、识别、度量这种个别项目的风险,同时也最好有一体化的整体风险的考察、识别与度量。如当信用风险出现风险征兆或迹象后,应当积极采取包括调整偿还进度、签订追加抵押品的协议等措施加以纠正。
(二)风险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而信用风险分析也主要是对引起信贷风险的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计算,目的在于说明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从而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信用风险分析应建立适应不同客户特点的评级体系,包括公司客户、个人客户等类型。如对公司客户可按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来设置评分指标,现实竞争力指标可包括:客户经营及财务等基本状况、贷款信用情况、客户关联关系等。
(2)信用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加大信贷监测分析的范围和深度。充分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建立全面监测与重点监测、具体监测与系统分析、事中事后监测与事前控制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全面监测信贷投向、资产质量以及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二是建立贷款大户信贷分析制度,强化对贷款大户的风险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大户风险状况和变化态势,发现风险疑点及时跟踪检查。三是高度关注客户诚实守信情况、遵纪守法等其它信息的搜集。四是实施分层次管理。根据资产风险的分布情况,指定专人对重点分支机构实施重点监控,并实施预警、整改、停牌、责令组织力量集中清收等风险处罚。
2、市场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市场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通过选定一组影响交易组合价值的市场因素变量,从而得到交易组合市场价值的风险值。
(2)市场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二是采取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三是深入研究利率风险。按照造成利率风险来源的不同,进行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的分析和监测。四是强化汇率风险监测。充分了解并在业务决策中充分考虑所从事业务中包含的汇率风险,以实现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最大化。
3、操作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操作风险指标体系。目标是将现行操作风险管理从零散的、静态的、被动的内部控制规章向建立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量化的内部控制体系转变,使内部控制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和有序。
(2)操作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风险大部分是可以从技术上控制的。一是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制度和程序,保证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进一步提高技术保障,将技术手段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技术手段相对薄弱的地方加大突击检查力度。三是通过“打分法”评价风险程度后,结合实际建立规章制度的后评价制度,并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切实防范操作风险。本文出自:
(三)确保风险分析评价监测控制的保障性措施
1、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一是实现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建立相互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框架。二是逐步建立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和监督系统,确保控制机制涵盖包括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等所有的风险。三是以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测量、监控、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风险能得到实时监控。
2、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既表现在风险控制既要独立于市场开拓,又要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从程序控制上看,应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等;从内部审计上看,应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等;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警告违约风险等。
3、动态设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般应以年度为周期,调整测评指标,降低和提高不同指标权重。并建立和实施
引进新模型、调整现有模型以及检验模型准确性的内部政策和程序。
4、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
信贷风险是债务人因无力清偿债务出现的风险,它是信贷资产经营上的一种主要风险。为了避免和减少贷款风险,提高银行经济效益,银行不仅要掌握贷款风险管理的方法,同时要加强贷款过程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和健全银行内部贷款管理制度,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
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的合同条款履约而对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债务人的信用观念和企业的财产真实情况缺乏掌握,导致风险的发生。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本身财务状况不好,加上企业经营不善,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贷款本息。二是企业负责人信用观念不强,将还贷资金移作他用造成的风险。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
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依据风险成因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操作失败或失误风险,包括人员风险、流程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另一类是操作策略风险,指在应对外部事件或外部环境时,如政治、税收、监管、政府、社会、市场竞争等。由于采取了不适当的策略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直接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有关,一旦发生,引起的损失可能非常巨大。
3.担保风险。信贷担保只是发放信
贷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发放信贷的充分条件。目前,商业银行对信贷担保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过于看重信贷担保的作用,认为只要有信贷担保就可以发放信贷。信贷担保只是分散了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补偿功能,但它不能改变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也不能保证足额偿还信贷,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贷风险。
4.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指金融资产
价格的变化而导致金融资产收益的损失。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大量传统形式的资产如银行贷款可以进入二级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贷款的证券化是传统的不可交易和流通的贷款转化为可交易、可流通的贷款。银行信贷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的可转让性,在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也使银行面临着价格风险。信贷价格的变化会及时反映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并波及信贷资产的收益。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从广义上应该包括: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建立和健全内部授权授信制度,制定、贯彻和执行信贷操作程序,以及建立信贷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等诸多相互协调、制约的制度系统及其对制度执行效果的监督系统。狭义上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仅指贷款发放前的调查工作、贷款存续期间的管理工作以及贷款出现风险后的监督、控制和处理工作。
1.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薄弱。
表现为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款通知书等资料的漏缺。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
2.贷款和审贷分离执行不严格。
主要表现为:审贷分离机构设置迟缓,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如信贷人员常常在贷款审批前已填好贷款合同、借据等法律文件和放款凭证,出现合同签订日期和贷款借据日期早于贷款审批日期,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审批金额和期限不同等现象。
3.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
主要表现为:一是贷前调查流于形式;二是贷中审查报送不严;三是贷后检查对贷款人贷款使用情况跟踪表面化,忽视对借款人贷后资信情况、抵押物、质押物的变化情况以及保证人经营情况和或有负债的变化进行跟踪调查。
4.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薄弱。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证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二是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三是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造成抵押行为无效;四是变更主合同主要条款、延长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债务人债务数额,未征得保证人书面同意,致使保证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五是不能充分运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规定,维护银行的依法收贷权。
5.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信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忽视对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基层行长权力过大,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层行长乱批贷款、乱投资、乱担保等;二是贷款责任无法落实,最终导致无人负责,不了了之;三是行长经营目标考核办法不科学,助长了行长经营上的短期行为,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采取违规的做法。
三、防范风险的对策措施
1.商业银行须增强全面风险控制意识。
商业银行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商业银行须增强全面风险控制意识,时刻拉紧风险控制这根弦。要掌握银行风险点的分布状态、特征及走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点,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要知道,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点的控制失灵是导致银行损失和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这不能不引起银行业的警醒和深思。
2.商业银行须构建完善风险点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只有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系统、高效、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确保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确保资源效率的提高和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建立和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增强制约机制的认真执行和进一步完善业务规章制度,是强化风险点控制,构建完善风险点管理体系的根本保证。
3.商业银行须落实全员工作责任制。
商业银行要在完善内控制度措施基础上落实全面工作责任制。根据会计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结合工作实际,把操作程序、业务管理、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工作质量、安全考核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健全规章制作,用制度指导日常工作。同时制定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成立工作质量考核、案件防范、计算机安全管理等领导小组,逐级签订岗位责任书,建立一个层层负责、相互制约、奖惩分明的全面工作责任制度。
4.商业银行须严肃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据通报显示,仅2005年全国银行机构就发生各类案件1272件,涉案金额54.1亿元;除案件事故外,如再加上差错事故或涉讼事件,银行业柜面操作风险带来损失远大于此。大量的差错事故、法律纠纷和经济案件不仅给相关银行带来极大压力,也给银行全行业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并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市场信誉,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之重大威胁。于是,探讨并有效进行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客观但可控
柜面业务风险是指银行网点柜台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探讨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问题,首先需要全面理解其客观存在性与可控性。
柜面业务风险具有存在的客观性,不可能彻底消除,这是由三方面决定的。
首先,是由银行的金融中介本质所决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核心职能是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服务。从银行柜面业务看,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理财等各类业务的资金所有权属于客户,业务指令源于客户,银行仅作为机构履行相关义务,银行和客户之间构成明确的委托关系。
其次,是由银行内部治理机制所决定。从银行内部看,股东拥有银行的所有权,管理层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管理层又通过内部授权机制,将经营管理的权力责任逐级分解,并最终落实到员工个人,进而形成银行内部明确的委托关系。由于委托双方作为独立的关系主体存在,导致利益主体不一致和信息主体的分离,又由于时空、成本限制等原因,普遍存在双方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失真和行为差错扭曲难以避免,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也就成为必然。
第三,是由柜面业务处理对“人”主观判断的依赖性所决定。在柜面业务中,无论对客户身份的鉴别,还是业务单据、印章和相关资料的审查确认,都依靠业务人员根据银行的政策规定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具有较强的技能性、政策性和主观性。由于“人”个体存在差异,主观判断差错在所难免。
总之,利益主体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业务处理的主观依赖性是柜面业务风险的产生根源,只要这些因素不能消除,柜面业务风险就必然存在。
不过,柜面业务风险是可识别的,具有可控制性。
尽管柜面业务风险无法消除,但并非完全无法预知和控制。从银行柜面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无论是主体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还是柜面业务的主观依赖性,都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机制建设进行有效管理,使之限定在可接受的幅度内。
例如,主体利益的差异可以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信息不对称可借助有效的沟通机制,柜面业务的主观依赖性则诉求于业务处理的标准化、自动化等。一些优秀的商业银行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已经建立了对柜面业务风险的一整套识别、评估、监测、报告、控制/缓释体系;同时对最终出现的可接受风险,也制定了提取拨备、利润冲销等承担制度,从而对柜面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出,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路、原则、方法和要求得到了进一步确立,为现代商业银行进一步认知和控制柜面业务风险提供了可靠指导。
中国式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银行业通过建章建制、明确管理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完善业务系统、加大违规查处和责任追究等,在加强柜面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柜面业务案件事故依然不断,违规操作、有章不循较为严重,管理缺位现象依然突出,案件损失触目惊心。此些情况,既彰显了当前柜面业务风险形势的严峻,也暴露了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缺陷,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从风险控制组织体系看,监控的整合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银行业在柜面业务后续监管中,有事后稽核、会计检查和审计监督三大体系的多重把关,虽然起到了积极的风险防范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三。
一是各体系间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造成不应有的检叠和监督空白,既带来监督人力、时间、成本的巨大浪费,也加大了被检查机构的负担。
二是各体系监控信息沟通不充分,监控结果运用不足,整体协防作用尚不突出。
三是传统的监督检查方式不科学,难以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在传统的监督检查模式下,除现场的实物检查外,对柜面业务检查通常还是以历史业务交易为重点,以审查凭证资料等为主要手段。这样,由于依据同样的规章制度、同样的信息、同样的流程、同样的凭据资料对同笔业务进行审查,即使经过多次反复,通常只能发现凭证用错、书写不规范、记账串户等操作差错问题,很难发现欺诈、盗窃、贪污等深层问题,监控的效果尚不理想。
其次,从风险控制的对象看,缺乏对客户风险的必要关注和有效防范。
由于客户是银行柜面业务的委托人,因此客户风险不仅是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也是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重要根源。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银监会将“了解您的客户”作为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银行业仅对贷款户、重大存款户进行了专门管理,确定了客户经理,建立了客户调查和信息沟通制度;但数量庞大的“非贷户”和一般性存款户并未纳入管理体系,既没有专管人员,也没有客户事前的实地调查和事后的定期访问,对客户的了解基本限于客户开户资料,客户信息的确认主要是开户过程中由柜面人员对客户提交的纸面材料进行的审查,企业是否存在,企业地址、联系方式、法人代表、经营范围、生产规模、财务状况、存续期间等重要信息,银行并无调查核实,从而对其真实性无法判断。
多年来,皮包公司诈骗、企业内部员工欺诈、第三者欺诈等案件事故的发生,大多由于犯罪分子利用了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沟通的缺陷。某银行对近三年发生的柜面业务案件分析发现,在全部54起案件中,约有45件属于客户资金被诈骗、挪用、侵吞的案件;若当初建立良好的银企信息沟通,如及时进行电话核实或账户核对,则这些案件几乎都可以避免或及时发现,而不至于出现案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情况。
第三,从风险控制流程看,事前事后控制不足,过度依赖事中控制,难以平衡效率和风险。
在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流程中,客户调查了解、柜员分工组织、业务系统设计属事前控制,业务办理中的复核、授权、审批等属事中控制,业务监测、风险分析、检查监督等属事后控制。三者前后衔接、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业务调查、控制、监测、评价的完险控制链。
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践中,业务调查、监测、评价等事前事后控制较为薄弱,风险控制过度依赖于业务办理的事中过程控制,从而造成柜面处理流程多、环节多、手续多、授权复核多等现象。由于不能从流程控制全过程出发,未能真正增强事前、事后的控制作用,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的要求常依靠事中控制的调节实现,经常在柜员授权大小、业务复核量的增减、审批层次收放上做文章,因此出现“一人感冒、全家吃药”的现象,难以走出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
第四,从风险控制依据看,对规章制度缺陷和影响认识不足。
业务规章和管理制度是防范柜面业务风险的重要保障,也是柜面业务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
一般而言,案件事故的发生,常伴随着违规操作和有章不循。然而,一些银行在分析有章不循的原因时,即通常归疚于基层管理人员及柜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上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较少关注规章制度本身的合理性。
纵观我国银行业有关柜面业务的规章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出多门,规章制度互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造成基层执行混乱;二是统一性和灵活性处理不当,制度规定过于笼统空洞和部分条款过于僵化,不能很好指导业务实践;三是制度与实际操作脱节,不符合业务办理的客观规律,甚至基层根本不具备部分规定的实施条件;四是规章制度过于庞杂,修改频繁,缺乏稳定性,造成基层理解和掌握的困难。
第五,从风险控制主体看,柜员控制风险的动力、能力、精力、条件等未被充分关注,柜员“知”与“行”的矛盾没能有效解决。
柜面业务办理的主体是银行柜员,柜面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也必须依赖直接面对和处理风险的柜员们,因此,柜员对控制风险的态度、能力、经验、手段和条件就直接关系到最终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并未得到全面认识和充分重视,基层风险控制中存在“四无”现象,即由产品规章和管理制度繁多和柜员流动过快导致对内控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无知”现象;由关心不足、奖少罚多或只罚不奖等导致内控动力不足的“无心”现象;由业务繁重、身心疲劳、工作超时、负荷超量等导致的“无时”现象;由手段落后、工具欠缺、系统缺陷等导致的“无力”现象。这些因素构成柜员的实际工作环境,也是导致员工操作失误、控制疏忽和管理失效的重要成因。
最后,从风险控制的手段看,风险控制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例如,在银行的开户资料审核、客户身份识别、印鉴审核、账户核对乃至业务监测、监督检查等方面还较多依赖手工,相关业务系统尚不完备、现代管理工具和先进技术没有充分运用,严重制约了业务处理的效率和风险控制效果的提高。
全方位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应及时探讨解决之道,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事前事后控制,按照能力均衡、衔接流畅、运作高效的要求重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流程,真正实现效率与安全的统一。
要根据好坏客户、员工、交易的大小数分布原理,在保证对极少数“消极因素”严密跟踪和及时发现的前提下,尽可能疏通业务处理流程,满足柜面服务效率要求。因此,要跳出始终眼盯“事中控制”的习惯思维,从“前、中、后”全程统筹规划和重新布局,按照“重了解、强监测、简控制”的思路,重建业务处理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既要抓好业务处理流程疏通提效工作,更应建立和完善事前事后监测。在建立事前监控防范方面,要从增进客户调查、优化客户结构、规范岗位设置、优化业务系统着手全面改进,作到事前“心明”;在建立事后检测监督方面,要切实改进账户核对、业务检查和审计监控效果,尤其要建立完备的业务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使柜面业务的所有交易、客户、柜员受到严密监测和风险评估,做到事后的“眼亮”。只有如此,变单段重点控制为全程均衡管理,才能全面增进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提高服务效率。
其次,健全柜面客户管理体制,建立银企沟通机制,努力化解信息不对称。
这方面工作的具体要求有三,一是应消除客户管理“真空”,将“非贷户”和“存款柜面自动增长户”纳入银行客户管理体系,确立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责,明确客户经理;二是建立存款客户开户调查、跟踪分析、定期回访、产品营销、关系维护等客户管理制度,有效沟通银企双方信息,切实贯彻“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真正建立银企风险联防机制;三是要加强客户规划和有效监控,制定存款客户规划,建立“瑕疵客户”和“危险客户”管理制度,努力改善客户结构,实现客户风险的主动管理。
第三,完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流程制度是规范银行的业务操作和管理活动的具体指南,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流程制度不仅要关注理论先进性,要与执行的客观环境相适应,与基层的风险控制实践想吻合。从规章制度的制定看,要强调对基层员工意见的听取和采纳,对部分操作性强的规章应探索“自下而上”的制定过程,体现员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规章制度要“精”,要“管用”,要对现有规章制度大幅度清理整合,使之更为科学合理,并保持必要的稳定。
第四,彻底转变监控方式,整合增强事后监控体系功能。
从监控体系规划上,进一步明确事后监督、业务检查和审计监督的职责分工,避免职能重合和管理真空。事后监督应重点负责柜面业务的全业务持续性监测,旨在监测动态、发现疑点和提供线索。业务检点是调查核实和现场检查,从而摸清情况、评价风险和排除风险。审计监督重点是履行再监督职责,进行制度有效性和遵循性评估监督。从监控方式上,事后监控体系应摒弃“交易审查和凭证审核”为中心的方法,以数据分析、模型监测、风险定位、风险评估、调查询证、监控录像等现代监控工具为手段,以核实交易“真实性”为主要目的,建立“交易、账户、客户、柜员”全方位监测体系,全面提高柜面业务监控能力。
第五,强化“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银行员工风险控制的主体作用。
柜员和柜员主管是柜面业务风险认识和控制主体,是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控制的主力军。要从 “责任主体”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柜员们履行风险控制的目标、责任、环境、能力和条件,切实解决“四无”问题。同时,要关心尊重员工,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平衡激励与约束,加大对违规处罚的同时,也要建立柜员风险补偿制度,加大对合规操作和优秀管理的奖励;通过发展自动化处理平台,加大柜面业务分流,分解柜面业务压力;加快柜面业务流程改造,促进前台处理的标准化;积极推进前后台分离改革,降低柜面处理复杂度。
最后,引进先进技术工具,改造提升风险管理的技术环境。
比如,指纹认证技术能大大提高身份识别的可靠性、唯一性,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柜员卡使用保管的普遍问题;以短信通知加综合对账系统能大幅提高银企对账效果,彻底改善银企信息沟通;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全面增强数据分析和业务监测能力,改进监控质量。此外,电脑验印技术、电子密码系统等先进技术工具的推出,为银行改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现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应大力研究应用,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柜面业务技术防范水平。
某银行对近三年发生的柜面业务案件分析发现,在全部54起案件中,约有45件属于客户资金被诈骗、挪用、侵吞的案件;若当初建立良好的银企信息沟通,如及时进行电话核实或账户核对,则这些案件几乎都可以避免或及时发现,而不至于出现案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情况。
论文摘要: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市场、流动性和操作性等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国内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寻求对策,从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入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随着世界金融的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国银行的放开,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将参与到世界金融的竞争之中。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的差距,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改制的不规范影响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依靠对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商业银行贷款成了国有企业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增加。同时,我国正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给其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一些企业钻政策空子,拖欠甚至逃废银行贷款,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帐、呆帐。此风险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最突出的金融风险。
(二)缺乏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导致市场风险
目前,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广泛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与之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比较重视定性分析,而风险分类及量化技术落后。其中,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的落后增加了我国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由于挤兑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信用一般表现为银行向公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债券和流通银行票据等形式。银行的自有资本有限,若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过高,就会出现过挤兑风波和支付危机。目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信用的保证,其流动性风险没有显现,但潜在支付困难日益增多,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60%,低于80%和国际最低标准。如果银行的呆帐增加,准备金不足以应付存款的提取,银行信用就会受到严重破坏,严重时导致银行的破产,造成社会的动荡。
(四)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银行的业务风险扩大
首先,由于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在融资方式上也带来的竞争及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和利润下降,许多商业银行放弃稳健经营原则,以期通过发展高风险业务取得较高的收益,加大了经营风险。其次,由于传统体制下银行的经营风险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使一些银行误认为没有资本金一样可以扩张,从而重规模轻效益,经营效益不能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同步提高,从而使一些危害银行长远发展的业务大规模存在。再加之有些银行员工素质不良,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以及银行内部的监督防范措施不力,也导致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增加,使银行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就现阶段来说,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纠正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偏差,强化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树立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创造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商业银行必然承受巨大的风险。而风险管理的目的也就是确保银行产生最大的利润。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两种极端:一些银行只顾发展,过分注重规模,忽视由业务带来的巨大的风险,牺牲掉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银行则是不顾发展的零风险,回避一切有风险的业务,这样白白葬送了发展的好机会,其实没有收益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因此要树立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通过及时发现风险,谨慎处理风险,积极开发处理风险的方法,从风险中获利。理解风险管理与业务收益的辩证关系不仅要领导从中把握,还需要全体员工的深刻理解与实施。因此银行应从以下几点把握:一是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的风气和制度。二是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的职业培训并考核,使其从中系统学习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三是通过发放奖金等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这样,就自下而上把风险管理渗入到银行的每笔经营业务中,形成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企业文化。
(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改进风险管理的体系
1.设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人员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体系保证了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使风险管理部门可以确定风险限额在各条业务线上的分配方法及分配标准,实现对业务对象的评级,授信与银行业务的有机结合。
2.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纵向式审贷体制。以产品和客户为导向,对各部门实行风险管理,形成矩阵式管理,从整体上把握,对整个银行进行监控,实现风险管理效率与价值的最大化。 3.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要渗透到银行的各个部门和领域,各级部门都要严格遵守并执行,防止玩忽职守的操作风险,杜绝“反程序操作”,坚持公正透明的原则。
4.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内部评价体系。1988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风险管理时代的确立。1999年和2001年先后公布的新巴塞尔协议则着重强调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三大核心要素。新协议仍然坚持资本充足率这一核心,但扩展了计算信用风险的处理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法。巴塞尔委员会认为,使用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将比使用标准法减少2o%—30%的监管成本,因此推荐内部法。但由于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不够完善,国外知名评级机构又缺乏对我国市场的了解,实施内部法有一定困难。随着国外大型银行的抢滩,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完善客户评级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三)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并依据国内具体情况开发新模型和工具
1.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之下,各国放松或取消了利率或汇率管制,这就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更要重视资产负债管理,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一是用资金缺口管理技术管理利率风险。通过资金缺口和利率敏感比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利率风险:
资金缺口(GAP)=利率敏感资产(RSA)一利率敏感负债(RSL)利率敏感比率(SR)=利率敏感资产(RSA)/利率敏感负债(RSL)利率敏感比率提供了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的变化趋势,而资金缺口则准确反映了银行资金利率敞口部分的大小。两项指标的结合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当预期利率将要上升时,银行应尽量保持正缺口;当预期利率将要下降时,银行则应增加资金的负缺口。因此,银行要准确把握影响利率波动的因素,精确预测利率的未来走势,合理调控资产负债结构,从而规避风险。
二是依照资产负债期限对称理论,有效地实现资产负债业务的期限匹配,动性负债的不同稳定性程度安排资金运用。优化和处理总量中的结构比例关系,以保持资金运营结构优化,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经营效益,减少经营风险。使资产和负债在数量和结构上都趋于平衡。
2.RAROC风险控制技术。RAROC(RiskAdjustedRetunronCapita1)是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的缩写,也是当今国际上一些大银行普遍采用的技术。
RAROC的定义以风险资本CAR为基础:RAROC=(净收益一预期损失)/CARCAR是一定置信水平下,预防未来损失所需要的资本。这一置信水平也是银行违约的概率。在银行实务当中,涉及到信用风险管理,这个公式可以普遍适用。现在一些知名的西方银行更进一步把RAROC作为一种营销的标准公式加以模型化,设定一个希望回报率,业务经理把所有参数输进去,计算机接受的业务就做,不接受就不做,通过先进的技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RAROC公式给人的启示是: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必须非常警惕,从上到下必须树立一种正确的稳健经营理念。
(四)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从风险的源头各个击破
1对信用风险的处置。为了防止出现不良贷款,银行可以组建专门的信贷资产保全机构。统一客户信用评定标准,规范信贷评估行为,将信贷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评估水平。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证券化来清理不良资产。
2对市场风险的处置。即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处置。借鉴欧美等国家的实践,采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根据利率曲线的波动,把所有的资金进行风险加价,这样就把市场风险从中抽离出来。对外汇交易实行限额交易,在止蚀点进行控制,防止汇率风险。
论文摘要: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其核心是风险管理水平的竞争。随着我国人世协议的逐期履行,我国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金融界的强劲挑战。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金融风险、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己经形成的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银行业巫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世协议的逐期履行,中国银行业将进一步融人国际金融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金融界的强劲挑战。同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将与日俱增。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其核心是风险管理水平的竞争。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金融风险,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并在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与发展来看,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风险即借款人由于经营不善或主观恶意等发生债务危机,无力全部或部分偿还商业银行债务,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按五级分类法计算的不良贷款合计为2.54万亿元(约合3100亿美元),不良贷款率为19.6%。在全部不良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0070亿元,占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80%,不良贷款率为22.2%。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存在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加大,各行通过自身努力增加资本的成效甚微,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最大羁绊。
2流动性风险即银行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产不足,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目前这方面的风险虽然暂时被居民的高储蓄率所掩盖,但仍然存在潜在的支付困难。曾有专家学者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从“技术上讲已经破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目前并未出现居民挤提存款、商业银行倒闭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其背后有强大的国家信用的支撑。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必将成为真正按市场化运作、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优胜劣汰将成为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些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不顺应市场发展的商业银行必将被淘汰出局。到那个时候,缺少了国家信用支持的我国商业银行必将有一些会陷人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
3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个方面。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目前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自1993年财务体制改革以来,将大量的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收人反映,夸大了银行的盈利,而实际上多数银行虚盈实亏。
4市场风险这主要由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起。一方面部分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人股市,加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断加大,其中大部分债券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或发行的,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到期无力兑付,往往需要银行垫付,企业风险随之转化成金融风险。
5.内部管理风险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四法一则”的颁布,金融业已步人了依法管理和经营的良性轨道。同时,商业银行为增强素质,也制定了很多内部规章制度,其完善程度和极强的针对性是前所未有的,但银行内部经常发案,大要案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给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此外,还存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高负债风险、信用卡风险、金融欺诈风险等。如不能及时正确处理,也很容易转化成现实的风险。
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很多。如何将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实践证明:风险控制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密不可分。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正是为了商业银行自身更好的发展。只有稳健合规经营、资产质量优良的银行才能真正留住并不断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群,才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而资产质量差的银行,包袱日益沉重,不良资产大量侵蚀利润,不仅不能吸引优质客户,还会丢失原有较好的客户。
二、构建我国商业
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设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一个健康、稳健的风险控制体系已是迫在眉睫。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西方发达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说明,大凡风险控制得比较好的商业银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仅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而且建立了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具体说来我们应在总行一级设一个风险控制委员会,全行的首席风险控制官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与此同时,各业务部门和每一个分行都设有风险控制官,但他们都是对上一级风险控制官负责,而不是对同一级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
2.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从程序控制上看,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确定合适的呆账准备金比例、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从内部审计上看,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确认银行内部的操作办法符合外部监管的要求;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合同文本、警告违约风险等。
3.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各项指标体系,建立一套专门的信贷资产法律。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来实现的,包括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一系列指标,并根据这些风险指标及时提供的预警信号严格控制风险、消除风险。鉴于目前逃废银行债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非常有必要依靠法律的力量予以保护。因此,在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的同时,要建立一部专门维护信贷资产安全的法律来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对于借款不还,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严格绳之以法。
4.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在贷款增量和存量考核方面,首先要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即谁发放谁负责收回。存量方面除密切注意监测贷款的流动性比率外,还要对那些即将形成的风险或已经形成的风险贷款划分责任,把贷款增量和存量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风险额与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建立贷款风险抵押承包制和责任人比例赔偿制度,定期考评,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奖罚。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业务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既要给予业务部门应有的权力,又要防止将权力过于集中在某个部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会计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也处于重大变化时期。纵观国内外金融市场,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兼并、倒闭现象日益增加。从风险的表现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与会计行为违规紧密相关。面对如此风险压力,加强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已是当务之急。会计如何通过其自身的职能去防范与抵御风险,是商业银行会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的意义
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就是在商业银行内部会计工作组织领导管理机构和基层行会计部门所进行的各项会计业务中,由于受到来自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会计信息存在重大的失误或偏差,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规范商业银行会计工作;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责任感。
二、商业银行会计存在的风险
银行会计自始至终贯穿于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会计风险。可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分为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出纳业务存在的风险,支付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会计手段落后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措施
1.建立严密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1)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要尽快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系统、环环相扣的会计业务内控制度。②针对业务等外挂系统的薄弱环节尽快完善其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并落实业务核算的管理部门,做到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与会计核算规定和操作流程同步进行。③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对岗位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制定出内控严密、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业务操作规程。④做好内控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责任档案备查制度。
(2)建立对会计行为的再监督机制。在内部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会计行为再监督机制,围绕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等内容,引导会计行为规范化,使会计工作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3)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风险最重要的防范是责任防范,只要责任到位,制度到位,漏洞隐患就会无处可存。对发现的违规违章行为要进行责任追究,对有关负责人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或者纪律处分。
(4)建立集中统一的稽核系统。目前,商业银行会计事后稽核是由在相应会计柜台设一名事后稽核员完成,事后稽核缺乏独立性,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很好发挥。应建立集中统一的稽核系统。
2.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革命传统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针对会计人员业务层次的不同,应进行分层次定位和培养。同时,要大力倡导风险防范文化,使其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真正树立“内控先行”、“风险控制优先”的思想,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中。加强教育培训,使每位员工熟悉自身岗位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业务的风险点,使风险意识渗透到每位员工思想深处,使风险控制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加快塑造和培育健康的风险防范文化。
3.全面有效的会计风险监督系统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监督系统主要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个部分。(1)事前监督,主要是制定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2)事中监督,主要是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进行风险评价,动态地监控风险状况,及时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3)事后监督,是指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分析,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结果进行全面复审检查,考核各单位有关控制金融风险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与措施,以进一步防范风险。
4.完善商业银行客户身份证明制度
在商业银行业务处理中为了确认客户的身份,规定了相关的身份确认依据,比如:单位证明、单位财务公章、个人身份证件、支付密码等。在个人业务中使用最多的是身份证,但近年来,伪造身份证骗取银行资金的案件频频上升,造成银行风险的发生。随着网络银行和虚拟银行的逐渐普及,个人业务量会逐渐增多,客户身份确认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点,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会计处理手段和会计处理环节,适时开发和不断完善银行客户身份证明制度。
5.先进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