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41: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体系建设成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存在问题
课程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基础不均衡。
高职教育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工学结合的社会意识、企业意识相对落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需的配套制度、环境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距离。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我院在示范建设的过程中努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沟通,寻求各方的大力支持。目前,“校政企”合作新平台的构建初显成效,地方政府支持职教发展的政策正在推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逐步提升。但要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尚需一定的时间与资源予以推进。
(二)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实践时间。
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艰辛的颠覆性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等体现改革成效的指标生成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收集信息,通过比较、总结,逐步完善和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
(三)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的能力有待提升。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任教师的参与,但原有的专任教师队伍课程开发经验不足。经过长期持续培训与培养,专任教师队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在教学一线中不断实践新理念,探索新课程开发的成熟思路。
二、未来工作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各项工作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建设中出现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基础不均衡、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时间较短、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升、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评聘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资源欠缺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已有的建设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加以验证和推广,因此,进一步深入推进示范建设,在新的起跑线上争创新佳绩是急切且必然的。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
在已经取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基础上,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专业管理委员会、教职员工和学生等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多角度多形式接触企业,不拘一格寻找校企合作伙伴,取得企业的支持,建立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融汇各种资源,提升内涵,形成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推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典型。
(二)进一步完善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已有的新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课程开发团队教师的专项培训,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思维与教辅人员理念的快速转型,动员全院师生员工积极以创新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实践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并持续收集课程教学信息,通过比较、总结,逐步完善和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向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取经,推进校企共建课程、教学方法、配套教材、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配套研发,在推广实践新课程体系中检验示范建设成果。
(三)加快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实践课程体系、机电类专业、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机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高职教学特色、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差距还较大,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目标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清晰,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教学基本条件,更准确地讲是集中于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通过重点建设若干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来推动“体系建设”。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分析和研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基地建设的经验,构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形式、结构、规模和实施条件的合理结构;通过对案例的现状分析和未来走势研究,提出“体系建设”的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程序及实现手段等问题。高职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又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现场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就业后应能尽快上岗。所以,实践教学是实施高职机电类专业整体教学方案实施中的重要环节,是使毕业生真正做到“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的住”的重要保障,并且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中应占较大比重。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机械工程素质等。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课程体系与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不相适应,课程内容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能培养体系,新技术、新工艺等难以融入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同时教学仪器厂家生产的教学仪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础实验仪器设备短缺问题,但这些仪器设备很少有真正能够与学科和专业特色结合起来的,如果能够结合学院教师和校企合作企业的雄厚技术力量,以自主研发的方式开发专业实训仪器设备是极为可行的。
目前,国内对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门类众多,但是都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因此,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对机电类专业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进行建设,带动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期待在省内外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高职实践教学的教法上,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师和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实践环境施教、因生产单位的发展需要施教,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和模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性意识。同时,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开放与应用,采用电视录像片、机械类电子教案、光盘、CAI课件、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高职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又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现场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所以,实践教学是高职机电类专业整体教学方案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实践课程体系应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机械工程素质等。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对于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在于:
(一)通过企业调研和专家论证,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
(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本项目研究中,通过企业和和社会调研,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岗位群,由企业专家全程参与确定出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衔接和有机整合。
(三)结合企业实际,将企业实际工作项目确定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典型工作任务,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
(四)与公司合作,工学结合自主研制和开发设备共建机电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室。
(五)在进行项目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储备技术人才,学院减少了实训教学成本的投入,增加了双师素质人才,提高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率,达到了校企共同提高合作双赢的目的。
通过构建出特色鲜明的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创建“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构建课程体系为契机,与企业共同搭建机电类专业“模块化”教学平台,同时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一体化,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引领高职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与企业科研团队自主研制和开发设备,共建机电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室,使实训设备真正能够与学科和专业特色结合起来,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开发仪器设备将实训室建设成本由100余万元降低到10余万元,因此该项目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院产、学、研工作开展的同时为学校节约了经费。
参考文献
[1]张梓英,郭耀邦.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07,(16).
【关键词】机电检测;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26-02
引言
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实验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围绕提高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问题,结合“机电检测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以强化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原来较为单一的“理论教学+验证实验”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讲授+综合实验+开放性实验”的新模式,形成了以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1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目标
1.1 依托实验室建设,构建综合性实验平台。 按照学校“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教改思路,依托军队“2110工程”建设,先后投资200多万元,构建了包括“NI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系统”、“Festo模块化气动控制实验系统”、“Festo电液控制实验台”、“紧凑型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等综合性实验平台,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1]。
1.2 借助先进技术,培养学员创新能力。 在实验平台建设中,整个教学组通过调研、论证,引入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技术,采用模块化和开放式结构,使学员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自主设计、快速构建系统。通过实验开发,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3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探索了课内演示性实验为先导、课外综合性实验为基础、开放性实验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分别解决理论教学的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升华、动手能力锻炼、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培养等问题。课内与课外实验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设备台套数少与教学班次和学员人数多的矛盾;开放性实验的开展,使得实验教学向后延伸,支持了机电基础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并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益,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
2 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和理念
机电控制技术是武器系统发射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发射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技术。按照学校教改思路,依托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教研组对机电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2.1 吸收国际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引进一流设备,提高教学实验系统水平。 在机电控制教学实验系统的建设中,针对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特点,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德国Festo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结构,使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和快速构建系统进行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本学科开展机电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2.2 构建课程基础实验平台。 围绕教学内容,依托发射系统总体与设备实验室,按照开设原理性实验、结构性实验、开发研究性实验的思路,构建课程基础实验平台。建成的机电设备状态检测实验系统,可以进行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方面的演示性、设计性实验。建成的控制器与接口技术实验系统,可以进行集中式或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演示性、设计性实验。开发的PLC控制系统虚拟实验软件,通过虚拟实验的方法,解决了硬件设备少、难以多组同时进行的问题。
2.3 开展机电类专业实行开放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探索。 为解决传统实验教学内容、方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的矛盾,通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以及管理办法,对机电类专业实行开放性实验进行了探索。在该模式下,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和实验仪器设备都对学员开放,在教员的引导下,学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以自我训练为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大有裨益[2]。
3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成果与应用效果
3.1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成果
3.1.1 对于专业基础性教学实验系统的建设,提出了重视吸收国际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的思想,引进一流设备,提高了教学实验系统水平。
3.1.2 在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教学内容,按照开设原理性实验、结构性实验、开发研究性实验的思路,构建了课程核心实验平台。
3.1.3 在传统实验教学基础上,将开放性实验引入实践教学,提高了学员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了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了学员的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员的自我学习与提高。另外,为了提高设备开放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对设备技术资料进行了整理汇编,新编了“实验室实验设备及可开设实验项目指南”和“Festo机电控制实验系统使用教程”。
3.1.4 在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思想,以最快速度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为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5 所构建实验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机电液一体化特色,涵盖了发射工程专业涉及到的机械、液压、电子等领域,增强了对武器发射系统总体与发射设备性能等进行综合实验研究的能力。
3.2 实验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以演示性实验为先导、以课程综合性实验为基础、以开放性实验为特色的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体系,解决了机电检测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的开设问题。
2009年以来,完成了2006-2008级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本科共532名学员的课程实验任务,为5期工程师逐级晋升培训班学员开设了专题教学与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开展了开放性实验,教员在“实践中教”,学员在“实践中学”,对教、学双方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对我校专业实验室开设开放性实验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由于实验教学开展的成效明显,武器发射系统总体与设备实验室在学校组织的军队“2110工程”二期第一批建设项目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并被推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交流观摩活动。
参考文献
[摘要]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培养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应用越南语专业为例,分析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应用越南语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明确了应用越南语专业特色和课程一体化建设着重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四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和品牌,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外语人才支持。
[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高职 特色专业课程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太生(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东盟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越南语教学与翻译、东盟经济文化。(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应用越南语专业”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TSZY09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78-02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是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处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来说,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提升特色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2011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我院”)应用越南语专业获得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立项。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确立了培养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外向型人才的目标,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和实践,构建了以越南语为载体的涉外旅游和国际商务课程体系,创新国内与国外、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重视提升学生社会发展空间和外语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生在自贸区内跨国就业,外语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区域内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
为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广西新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通过在区内高校中建设一批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急需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同意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桂教高教[2011] 66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是把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特色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全面带动广西高等学校的专业及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项目将遴选一批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及其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我院应用越南语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方面走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取得了一批具有全国领先的科研教改成果。但随着东盟小语种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就业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越南语专业学生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对历届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调研表明,就业压力的存在主要是由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造成的,纯语言东盟小语种专业学生已经不能满足涉外职场的需求,具有语言沟通优势又具备专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成为涉外企业青睐的目标。应用型小语种特色专业课程的缺失,造成特色人才的缺乏。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外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成为专业教学团队面临的重要课题。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对我院应用越南语专业的立项建设,为特色专业建设和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高职应用越南语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建设原则
1.目标定位。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定位要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外语人才需求前景,将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应用越南语专业要建设成为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涉外人才岗位群需求的应用型东盟小语种示范专业,造就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满足涉越职业岗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在全区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作用。
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定位如下:第一,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跨国合作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第二,保持专业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与水平在全国高职高专同类专业中的领先地位和示范效应。第三,专业办学具有一定规模,就业前景好,专业对口率高,实现跨国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将应用越南语专业建设成为区域性东盟小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人才支撑。
2.建设原则。经过三年多来的特色专业建设,笔者认为,特色专业的建设要以服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应用越南语特色专业的建设要体现以下特色:
第一,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广西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越南和东盟地区成为广西外贸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陆海空交通与越南互通互联。因此,越南语专业建设要提高服务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能力,通过对区域内人才需求的充分调研,形成符合本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满足涉外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外语特色人才支持。
第二,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要紧密结合本专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应用越南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体现国际合作、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同培养的特色,课程设置服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越南语为载体,以涉外旅游及其服务、国际商务和国际财会岗位群为专业方向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第三,体现教学特色。探索适合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训和实践教学水平,科学合理安排实训教学课时。突出专业教学特色,体现教师教学的独特风格。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情境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课堂、实训和涉外职业服务实践活动。构建由校内和校外、国内和国外共建的实训和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教学一实训一涉外实践的教学体系。
第四,教学团队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是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应用越南语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成员的构成和素质要求方面要有本团队的特色,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涉外社会服务能力,由中越教师和企业或行业专家构成的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培养具备在本领域和本专业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学术造诣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三、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外向型企业及越南中资企业对越南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应具备熟练的越南语交际能力,而且要求具备相应的涉外旅游、国际商务和涉外管理等职业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新的人才形势需求变化。着重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岗能力和发展空间。主要培养路径包括与越南合作大学开展“2+1”“2+2”学习模式,提升越南语的沟通和翻译能力;与广西民族大学开展专本课程衔接自考项目,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学历发展空间;与南宁铁路局、凭祥东盟物流园及部分跨国企业合作建立实训与就业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具有国际与国内、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近两年来,广西涉外企业及自贸区跨国企业对越南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同时具备外语和专业技能两种能力和出色的职业素养。2010年,通过对50多名越南语专业毕业生和10多家跨国企业调研,发现学生学习的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对称,难以满足就业单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重点抓好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标准的衔接、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的衔接等问题。完善“一轴两翼”的课程体系建设,突出职业技能的课程建设作为建设重点,即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轴心,以越南语、英语语言能力为左翼,以旅游、商务职业技能为右翼的课程体系,重点放在按照“外语(越南语+英语)+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课程模块,立足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构建完整的涉越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之适应相对应的区域专业岗位群需求。
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训、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学时比例不低于50%。提高具有职业岗位特点的学做一体的课程比例,毕业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
3.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和实践作为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越南语作为东盟非通用语,它的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不同于英语专业,构建应用越南语专业实训教学体系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国内与国外、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双主体共建模式。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围绕加强外语(越南语和英语)能力、专业技能和拓展能力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不但能够胜任相关的涉外职业岗位,还可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需要。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基地的功能,建设了四个具有实践教学与实训、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国际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培养特色人才和跨国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建设集实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越南语商务翻译中心。四是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建立以证代考和以赛代考制度,引入企业职业人才标准体系,将获取涉外导游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涉外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证等资格证书融人实践教学考核,形成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实践证明,拥有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4.建设具有国际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是培养外语特色人才的重要保障。针对高职越南语专业教学团队缺乏一线实践工作经历和背景的情况,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派教师到跨国企业学习和挂职,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此外,以学院东盟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广泛开展科研、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以提高实践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
参考文献]
针对我省建筑业发展的需求,凸显我院“行业依托”的办学特色,以校企联合打造精品专业为指导思想。以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着重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特色教材、实训环境及师资队伍建设,对接建筑行业,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被社会认同的重点专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本专业尽快成为省内同类专业的领头羊。
2专业发展规划内容
2.1推进校企对接
2.1.1建立校企合作体系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形成一套内容完整、制度明确、双方互惠的管理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确定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专业定位的准确性,使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施等更适合企业的需求。
2.1.2校企共建
与企业合作,聘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每年开展一定数量的岗位和职业资格培训,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提升专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利用专业和师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技术难题。开展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需求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学生,为校企合作企业优先推荐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2探索系统培养
2.2.1中高职联合办学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延续与衔接,准确定位、明确重点,建立递进式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形成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改革评价办法,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每年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生座谈,考评方式改革等方式进行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2.2.2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事的工作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组织性和逻辑性,各个施工过程和工作程序都有着密切联系,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按照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建设主体,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研究,对课程重新编排、整合,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建立共享的教学资源,以此带动其他专业课程改革。
2.3强化实践育人
2.3.1实践课程设置
合理设置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健立实践环节考评体系,强化课堂教学与工程现场充分融合,满足专业实践能力要求。
2.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保证基地的实训内容与专业教学要求对接,保证学生实训学时要求,确保实训期间学生安全。
2.3.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成满足专业群需要,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管理规范、资源共享,有真实岗位训练和现场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实训场地的开放度,使专业师生能够更大程度的使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最大程度的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
2.4转变培养方式
2.4.1转变教学模式
探索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继续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校企间合作,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按照建筑施工过程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采用分时分段、集中教学模式,建设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增大实践教学比例,建设校内外建筑施工性实训基地,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实践性教学时空障碍。
2.4.2转变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信息化一期的成果,将项目教学法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推进。信息化项目是辽宁省教育厅信息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结题。本专业在建筑施工技术信息资源库项目中是牵头部门,通过信息化一期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经验,同时项目中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已经在学生中试用。
2.5建设教学团队
2.5.1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促进教师实践技能提升,深化校企合作,保证兼职教师水平,并建立专兼职教师考评制度,紧抓青年教师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建立有效机制推进校企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2.5.2“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会利用培训、选派和实践等手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考取全国注册资格和行业上岗证,力争在短期内使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水平达到精品专业“双师”标准。
2.5.3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从社会上和企业中选聘既有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第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联系与技术合作,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客座教授,建立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并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2.6实施第三方评价
关键词:北京高等教育 教学成果奖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在教育领域设立的两项最高奖之一,每4年评审1次,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12年底,北京市开展了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恰逢各高校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部署,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正取得新突破、凝聚新力量的关键时期,一大批优秀成果脱颖而出、备受瞩目。作为评审的组织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出台了《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办法》《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并邀请了近100名高等教育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履行评审组评议、专家委员会审议、特等奖答辩、评审委员会审定等程序,最终从1,187项北京地区高校自主申报的项目中,评选出663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等奖8项、一等奖274项、二等奖381项。
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北京高等教育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方面的突出成绩,凝聚着千万北京高教人的智慧和汗水,传递着北京高等教育稳重扎实、锐意进取的理念和精神。纵览全貌,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体现出以下特点:
全面覆盖 厚积薄发
663项获奖成果实现了对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全覆盖。从教育类型来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均有代表性改革项目获奖,获奖比例分别占84.2%、7.5%、8.3%。从学科专业分布来看,获奖成果涵盖了几乎全部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其中工学类占比最高,达到24.1%,文学、艺术、管理、教育等类别专业占比均超过了5%。从人才培养类型上看,获奖项目既包括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型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项目,也涉及以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项目,同时兼顾了以培养具有较好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建设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项目。作为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导向的成果评审,本届成果奖包括7大类改革项目:突出大规模、多样化、分类指导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改革;实现跨学科、多专业、大平台的集群式教学创新;贯通“招生——培养——就业升学”整个育人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践行探究式、实践性、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跨机构联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探索集约化、网络化、高科技、广资源的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建设;着眼于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探索。从成果项目发展建设周期上看,本届教学成果奖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情况,成果成长期平均年限达到6年,73%的成果成长起始于2005年~2009年,同时一批可持续发展长达三五十年的经典教学成果也历久弥新,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实习实践教育”项目已历时53年。这些成果的建设遵循教育教学发展基本规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凝练,可谓水到渠成、厚积薄发。
以人为本 关注师生
学生和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本届成果奖获奖项目深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更好服务学生、发挥教师作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合力。相当多的获奖项目在改革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积极寻求和应对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北方工业大学秉承因材施教的宗旨,通过“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教”与“学”的互动效果明显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执行者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凸显,很多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是教龄长、科研能力强、正在或曾经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授,他们既是教学执行人,也是科研带头人,更是聚集了一批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率领优秀团队开展改革创新的领路人,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经过多年发展建设,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在国际学科评估中被誉为拥有“一流的本科生和一流的本科教育”,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老师及其优秀教师团队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
突出教学 彰显特色
本届成果奖的评审进一步强调了教学在高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一大批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要素的建设成果涌现出来。专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在专业建设方面,北京高校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形成尖端优势,如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科教一体、产业对接”的思路,大力加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则针对新时期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北京高校精益求精,于精品中求经典,有121项相关项目获奖,占总获奖项目数的18.3%。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砺剑十年,创建了精品激光课程体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依托自身优势建起了矿物岩石课程群,实现了对多专业发展建设的支撑。同时,15项被广泛应用的优秀教材获得了成果奖,涉及理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个专业门类。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北京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要素固本培元,以此为前提开展的综合性改革创新便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整合资源 协同创新
本届成果奖的评审结果透视出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一项关键举措。第一,校内资源的整合是基础。多个院系、专业联合开展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实践证明,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国际通用工程师学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虽然是以该校中法工程师学院为牵头单位,但实际上是举全校之力,涉及理学、工学多个专业,联合开展的一项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工程教育的新探索。第二,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紧密。北京地区高校之间自主开展合作,寻求共性、优势互补,有利于优势集中、避免资源浪费,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开展的“北京高校联合构建平台全面提升数学教师教学能力”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京高校与京外高校的联系也日趋频繁,高校间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如北京理工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紧密合作,开展了理工科大学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三,高校与社会在资源共享上也更加全面深入。高校积极向校外扩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人才培养基地,共享实践资源,为不同专业、年级和培养类型的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实习、实训,加强就业与创业相关的教学改革,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沟通、合作、自治的水平,实现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例如,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开展了本科人才培养北京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长期开展合作,在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果很有借鉴意义。
完善管理 加强监控
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完善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届成果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很多在教务弹性管理、网络化办公、信息开放共享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项目获得认可。例如,清华大学明确提出创建“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务运行机制,努力提升教学管理效率,通过建立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增强教学管理的精确化,将服务细化到学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同时,各高校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也不遗余力,在相关体系建设中进行了大量探索。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央财经大学进行了财经类高校“一体三全五维”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推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共同开展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需求导向 服务社会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格,需要社会来检验。北京高等教育长期坚持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以社会服务为宗旨,在本届成果奖评审中也有集中的体现。第一,积极为国家行业产业服务,培养符合现代化产业需求的领军人物。例如,北京交通大学依托自身优势,紧密追踪产业发展趋势,在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首都医科大学强力整合临床学科,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夯实了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基础;北京科技大学在材料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狠下功夫,为材料科学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提供助力。第二,紧密围绕北京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培养能够为首都经济建设作贡献的优秀人才。例如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分别开展了“面向首都,凸显创意——跨学科背景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立足京城,服务首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共管理人才”项目建设,努力接好地气,服务北京;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更是以服务首都经济转型为目标,实现融合发展,促进产学协同,努力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第三,服务北京的社会建设,力争将高等教育的建设成果送到千家万户。例如,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西城区经济科学大学、石景山区业余大学等共同开展了“立足首都、服务社区,办百姓身边大学——北京地区性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办学模式创新”项目,力争使高等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能够造福万家。
面向世界 交流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而北京作为全国的对外交流中心,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一特点在本届成果奖评审中也非常明显。大多数获奖成果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各高校正在稳步建立起系统化、规范化的国际化办学体系。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国际小学期”,集中建设了中国研究系列、学科前沿及学科通识系列、语言培训系列三大系列课程群,每年有3,000名左右本校本、硕、博学生与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左右国际学生同堂上课,授课教师中80%以上为海外教师。这样的举措不但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而且对提高北京高等教育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大有裨益。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开展海外研修、交换学习、参与国际会议与竞赛等交流合作项目推动学生和教师“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流动,锻炼师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构建起“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引入国际化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短期学习和文化交流、语言环境和校园活动,推动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已经落下帷幕,但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永不会驻足停歇。本次评审是对以往工作成效的肯定,同时也是各高校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加速发展建设的新起点。第一,各校在成果奖评审过程中,对本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今后如何统筹协调,将优势成果保持住、发扬好,同时弥补不足,实现全面发展,是各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二,获奖成果具有较好的示范性,如何发挥这些成果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优秀经验的推广、优质资源的共享,是摆在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第三,通过成果奖的评审,各校的优势特色更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从北京高等教育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如何通过合理的调整,实现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更好地推动北京高校个体和北京高等教育整体的联动发展,是北京市面临的紧迫任务。另外,成果奖评审中涌现出了很多区域性合作和国际交流合作优势项目,但北京高等教育作为全国领头羊,作为首都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窗口,在服务全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建设,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中,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实训基地 实施“引产入教”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我校加速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以达到零距离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构建教学包项目课程体系。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动力,构建“引产入教”新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深层次进行校企合作,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引产入教”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
引产入教:在教学中引进企业的典型产品,以典型产品为项目载体,实施项目教学。结合实训教学进行“引产入教”,以达到产学相长,既使相关专业师生的技能水平和素养得到提高,又能把以往的实训教学作品转化为企业市场需求的商品,既能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又能投入到新产品开发工作中。并使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方面与企业岗位、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零对接。
一、构建引产入教课程体系
为把学生培养成基础知识牢、实践技能强、岗位适应快、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精操作、能编程、知工艺、会维修”为目标,构建基于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的教学包项目课程体系。
图基于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的教学包项目课程体系示意图
素质课程: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科目课程形式开设,由基本素质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通用能力。基本素质课程由德育课、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学基础、应用英语、语文、体育与健康课组成,拓展素质课程由礼仪修养、心理健康、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组成。
项目课程:与企业共同设计与开发,根据专业面向的四大主要岗位能力要求和参照数控中级操作员职业资格标准,以“精操作、能编程、知工艺、会维修”为目标,设置四个渐进式的专业能力目标。围绕专业能力目标确定专业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三个教学包和一个专业拓展能力教学包。
专业基础能力教学包:专业基础能力教学包由零件的手动工具加工、普通车削加工技术、普通铣削加工技术课程组成。通过选取由简单到较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机械零件的加工项目,从图纸分析到普通刀具、夹具的选用、普通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以及普通机床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刀具、机械设计、公差与测量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机械加工工艺实施能力,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学习打下基础。
专业能力教学包:专业能力教学包由数控车削加工技术、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和加工中心加工技术课程组成,是在学生具备普通机械加工工艺实施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零件的数控加工项目,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纸的分析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刀具夹具选用、数控机床手工编程及操作的能力,使学生达到数控机床中级工操作水平,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奠定基础。
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包: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包由产品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课程和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组成。专业核心能力是在前两个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综合项目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较复杂零件图及装配图的分析能力,能完成典型综合件的加工、CAD/CAM软件应用、模拟加工等相关知识,提升数控工艺的实施能力,使知识、技能、素质综合化,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专业拓展能力教学包:专业拓展能力教学包由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和车间管理课程组成,学生任选其一。拓展课程为拓展学生相关岗位能力而开设,主要内容为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PLC、数控机床维修与检测、车间管理等,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强。
二、构建引产入教的师资队伍
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科研或教改项目、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开发等多种形式进行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通过引进高水准的兼职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构建引产入教的实训基地
按“引产入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建数控系统实训室、数控加工仿真实训室(含数控车仿真实训室、数控铣仿真实训室)、数控铣床实训室、加工中心实训室、普车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室。以真实岗位、真实任务、真实场景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融教学、培训、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和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经营性、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基地自我“造血”功能,满足教学包项目课程和职业技能培养教学需要。实训基地企业保证提供充足的学生实习岗位,让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使生产性实训占校内实训的50%以上,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可靠保障。
四、构建引产入教的教学模式
专业能力教学包、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包、专业拓展能力教学包以项目为切入点,结合典型产品进行项目教学。
教学中,教师按项目组成小组,共同完成项目教学任务。每个项目教学前,教师将项目指导书和任务书交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实施加工,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融“教、学、做”为一体。这种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主动学习变为主动创新,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五、构建引产入教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工作过程的核心要素包括:人力、工作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方法和工作产品。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完成要求的工作成果,随之工作过程结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成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如下图:
行动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基础(开发平台),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采用工作过程描述的方式,体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课程名称),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
学习情境: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
一、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调研情况,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以操作人员为主的“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以数控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为主的“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以数控系统、产品设计开发人员为主的“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三个层次的人才有不同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架构比较完善,对数控人才安排和需求上按研发、工艺编程、操作、维修等方面进行明确分工。而大量个体、私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各技术岗位人员数量不太多,更加需要既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数控人才。
在此基础上,分析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如下: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数控操作加工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职业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从事数控工艺与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生产第一线高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2)服务面向。主要工作岗位:数控加工工艺制订、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次要工作岗位: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与管理、产品检验与管理、数控设备销售、引进及相关的技术开发等工作。
二、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并确定专业行动领域
在明确了工作岗位后,走访区域内有影响的企业,与深度合作的企业实践专家进行共同探讨,在对数控技术岗位工作过程与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制定出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所从事的43项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归并整合形成数控技术专业的行动领域,如下表:
关键词:精品课程;数值分析;教材建设;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41-02
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普通高校陆续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为了使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稳定高校的教学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启动至今,已累计产生国家级精品课程近4000门,省级精品课程10000余门,对稳定、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精品课程离“高质、共享”的初衷尚有很大的距离。
本文分析了公共数学精品课程应具有的特性,探讨了公共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研究生精品课程“数值分析”在课程研究和教材体系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果,提出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行发展性评价”的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路。
一、数学精品课程的科学特征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具体来说,精品课程应具有下列特征。
(一)精品课程应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示范性
精品课程的实用性和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教学手段与形式的科学组合。
(二)精品课程应具有好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公共数学精品课程通常包括几个完整的系统,即数学理论基本体系、数学方法体系和实例应用体系。精品课程除了要考虑各学科对数学需求的共性问题,还应兼顾不同学科对数学的个性需求。
(三)精品课程应具有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公共数学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精品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数学实验系统为学生提供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开放性问题。
(四)精品课程应具有良好的知识拓展性
公共数学的教学绝对不只是简单地传播数学知识,而应该从历史发展规律出发,使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精品课程应该提供了解学科发展和数学应用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会贯通。
(五)精品课程应具有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性和共享性
教授主讲课程、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免费开放是精品课程评审的三个原则。强调教授主讲课程,就是希望教授主讲的课程都是精品课程;强调使用信息技术,就是希望将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引向课程建设;强调教学资源上网免费开放,是因为精品课程都拥有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六)精品课程应形成教学研究的理论和具体成果
精品课程应该从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理论总结,形成新形式下的教育理念。同时,作为精品课程的具体实践,必须使用和形成一套科学的系统教学媒介,如教材、网络资源等。
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已历经十几年,陆续产生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累计已达1.5万余门。诚然,这1万多门课程中不乏真正的精品,但其中也有不少课程与“高质、共享”的精品课程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根据作者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公共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包括。
(一)重申报轻建设
这是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最普遍、最严重的问题。几乎所有高校对精品课程的申报从学校、职能部门到申报教师都极为重视,但当申报成功之后,学校和职能部门对课程的建设普遍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对课程的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
(二)远未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不少精品课程网站无法自由访问;有些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之后,立即删除掉某些原创性或高质量的电子资料,使得进入名义上的精品课程网站之后,不能访问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三)精品课程网站功能较弱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所限,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的功能还较弱,无法提供教学中最迫切、最急需的在线辅导答疑、作业及批阅和单元测试功能。
(四)经费支持不足
尽管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有好几万元,但若真正对课程进行全面建设,这些经费还是稍显不足。
三、精品课程“数值分析”建设的实践
2015年底,数值分析被评为校第一批研究生核心课程。目前,课程组已在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及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
(一)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
考虑到几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为基础数学,对各种计算方法的背景和应用不是特别了解,也不熟悉数学软件和编程,动手能力不强,课程组通过集体研讨和专题讲座形式,将数值分析的师资培训与数学建模研讨相结合,学习数学软件和编程,了解计算方法的各种应用,提高任课教师的动手能力。
(二)网络教学资源及教材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及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
课程组不仅编写、制作了极为丰富的网络才学资源,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签订数值分析教材出版合同,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2017年8月正式出版。
(三)课程建设成果的应用
课程组将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数学建模和工程实践,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2015年安徽理工大学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6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安徽赛区一等奖10项,其中5项被报送全国一等奖。课程组还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正式签订一项技术服务合同,课程组负责其中的矩阵算法的研究与编程。
四、笛Ь品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一)建立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
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信息化和网络化,建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精品课程网站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现在的大多数精品课程网站无法提供教学中最迫切、最急需的在线辅导答疑、作业批阅和单元测试功能,原因在于存在两个技术难题:(1)如何在网页中便捷地录入公式和绘制图表;(2)如何实现辅导答疑时的即时通讯。这两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式和图形的网页在线处理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就为在线辅导答疑和讨论在技术上彻底扫清了障碍。
(二)在精品数学课中实行发展性评价机制
发展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发展性评价,即“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问题、态度与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所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显然,实行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前提是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安徽理工大学正在筹建公共数学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并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和考核中试行发展性评价机制。这些探索性的工作将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高思礼.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J].中国大学教学,2003,(6):4-5.
[2]贡福海,王莉.试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26-128.
[3]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9):72-76
[4]李辉.网络精品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7):69-71.
[5]李天昕.以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的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4):92-94.
[6]温少芳,刘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方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9):62-63.
[7]高田钦.大学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2008,(2):32-36.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建设
一、专业建设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基础建设领域也得到飞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建设市场急需大批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中工程一线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就是十分紧缺的一类技术人才。
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仅重庆市2011~2013年工程测量专业需求预测人数就将达到每年约2000-3000人,2014~2020年仍然会不低于这一需求。就重庆直辖市而言,开办工程测量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3所,在校学生规模不足1000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11年启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名列其中,通过三年建设,使其服务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测绘行业及水利建筑行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专业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结合点,是人才培养和服务产业的载体 [1]。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一是开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载体、能力核心”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开发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二是开展“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教学 [2],在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重视营造职场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三是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技能大赛,丰富人才培养方式,学院通过企业赞助、企业冠名、校企联办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技能大赛平台;四是探索中高职人才系统化培养方式,针对在校的高中起点与中职起点的学生采用分班、分层次教学方式,针对毕业工作几年后的学生,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职业技能拓展课程和素质提高训练项目,实现职后持续学习,以至终身学习。
(二)课程体系系统化建设
1、坚持校企合作,推进中高职衔接,强调终身教育,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和设计多种教学方法,针对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多数课程实践性强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3、实施“毕业证+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评价、考核制度,即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同时考取测量员证、施工员证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考核制度。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工程测量与监理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以工程测量服务为核心,将职业岗位标准、技能要求融入教学改革之中,整合岗位技能项目课程内容,重点建设《CASS软件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测量数据的平差处理》、《GPS原理与应用》共4门核心课程,最终将《控制测量》、《工程测量》2门课程建设成为院级及以上的精品课程,并编写2门特色教材。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和现代化图书馆,为学生自主学习、技术查询和信息获取提供服务和帮助。选取典型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录播,作为网络资源共享共用。
(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在现有的地形测量实训室、地籍测量实训室、数字测量实训室、数字化成图实训室、变形监测实训室等实训室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重组,加大投入,计划经过两年的建设,新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房屋施工放样实训场和水工建筑放样实训场;改扩建3个实训室,形成“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新增3个集教学、培训、职业素质培养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与合作企业开发4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学生顶岗实习远程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教研室与校外顶岗实习单位的融合度,强化顶岗实习教学,采取学校评价和实习单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引聘与培养相结合,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借助与多家企业的合作关系,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采用进修、考察学习、企业锻炼、技术服务和科研等方式 [3],培养现有的专业教师,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3名专业骨干教师,培养5名双师素质教师,在原有兼职教师6人的基础上,再聘请4人,把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实力更强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提高测绘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训规模和面向区域内企业的培训工作,拓展教育培训服务功能。积极承担测量及工程类行业培训、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实用人才培训;结合学院现有专业加强测量及工程类行业和社会通用职业技能鉴定站建设,进一步拓宽鉴定站工种范围;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服务,提升技术服务;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基地建设方面的成果,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七)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
依据测绘、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同时引入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乃至社会来评价。设计质量监控和质量管理流程,进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建立符合专业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信息的渠道、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信息整理、分析、处理方法和程序,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平台,引入行业典型企业共同参与,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内容设计时效评审机制。
三、结语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重庆市水利局直属的行业高职院校,也是重庆及西部地区较早开办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本专业瞄准行业基层单位需求,着力培养学生测绘工作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近几年来为西南地区测绘、水利和建筑行业培养了大批一线技术人才,特别为重庆的测绘、水利、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力争通过专业建设,使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实现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龙艳,楼晓春,邱英杰.提升高职汽车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8;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2304重庆大学1956年开始招收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本科生,是中国最早开办该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1978年增设城市燃气工程本科专业,1995年增设设备工程与设备管理专业。1999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设备工程与设备管理专业整合扩充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拥有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培养体制,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依托“985”研究平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成为了国内领先的品牌专业。经过56年的办学历程,累计为国家培养了约1.3万名本科毕业生,1 000名余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内的各大设计院总工10余人。特别注重适应西部大开发的人才需求,并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毕业生在行业的影响较大。
该专业教育始终秉承重庆大学“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在全国率先进行专业教育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专业教育体系,教学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结合,建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型本科教育,并在高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2002年,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4所高校一起,在由建设部组织的首次本科专业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视察小组评价为“西部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领先学科”。英国建筑工程服务注册协会(CIBSE)评估委员会主席M.Farrell先生也给了充分肯定,认为该专业与欧洲的高水平专业教育水平相当。2007年国家公用设备注册工程师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对学校进行复评,再次对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该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建筑环境。随着人类对建筑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保障建筑环境质量的设备工程系统也变得越来越综合化、复杂化。当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环境形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发挥上述价值的同时,消耗的能源占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因此,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对特色专业建设内涵的理解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因此,本科特色专业是指能培养出有特色人才的专业,其最终体现是人才的特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1]故而特色人才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人才的“能力”特色,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培养特色人才的能力。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特色及其特征分析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具有哪些能力特色?经过对学校毕业生调研分析,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师资特点、科研与工程实践优势与积累,以及学校所在的地理区位特点,笔者认为:工程实践能力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能力,主要包含以下4个层次。
第一,处理常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二,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肖益民,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第三,应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第四,适应职业拓展与转型的通识能力。
学校培养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应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2]。
第一,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为主体,沟通土木建筑、热能动力、环境、机械、经济和管理相关学科。
第二,具有良好的工程师素质,融合贯通暖通、燃气、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和建筑消防等专业的核心技术,满足建筑与交通工具内的环控工程、工农业生产环境控制工程、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和城市与工厂热能动力供应等领域的要求,经过国家规定年限的工程实践锻炼,取得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
第三,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能够自我学习提高、改造重构知识和能力,变换自己的角色,从事其他社会活动。
三、目标定位、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
(一)目标定位
总体建设目标为依托学科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资源配置,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基础雄厚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建成符合中国及国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有国际影响的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与推广基地。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互不关联的教师群体,不益于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理论体系和完整的专业能力。特色教学团队是特色人才培养的灵魂,是特色专业建设最关键的内容。特色教学团队的教师应了解专业全局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及各门课程、各实践环节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认识清楚,掌握所承担的课程与其他课程或教学环节的衔接关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理解工程实践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具有新思想,新观念,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工程新技术研发经历和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修改与调整
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是特色人才培养的纲要。
3专业理论与实践环节课程体系改革
专业理论与实践环节课程体系是特色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
(三)建设方案
1特色教学团队建设
一是,团队负责人的选拔。负责人要具有把握专业全局的能力,对特色专业内涵有深刻理解、组织能力,是特色教学团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是,一个了解专业全局,能相互沟通、理解和配合的教师群体。按照特色教学团队教师能力要求,通过学术学历培养,督促和帮助教师取得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创造机会到国内外一流高校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与调整
探讨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型本科教育的内涵与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全面推进基于学生参与研究的教与学,对本科生进行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素质教育,将能力训练作为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开展适应特色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是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核心系列课程建设,形成新型特色专业的理论与技术核心体系,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导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燃气输配、建筑节能等核心课程,重点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二是建设新生研讨课与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项目。三是建设适应特色专业发展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建设工程技术研发和应用实习基地,基地的类型、开放时间、方式应符合认知规律和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到毕业实习,逐步实现“教师带着学”到“学生独立学”的转变。通过实习,了解专业有关设备开发、系统设计安装方法和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实况,强调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特别是社会交际能力。
四、建设成效
(一)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师41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8名,博士导师7名。实验室专职实验教学人员1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90%以上取得博士学位,11人取得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资格。团队教师都具有承担建环工程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工程方案优化与评价、工程设计、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与实施的等实践经历。
教学团队督促和帮助教师取得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派出交流等方式,中青年教师都有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和国外访学的经历,使其了解学科前沿和专业发展动态。绝大多数教师以长期参加工程实践取得的丰富科研与工程实践经验为支撑,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学团队每周开展半天教学研讨,每学期举行学期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与新培养方案的编制和新的课程体系建设研讨。目前,团队正探索将以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经历、科研能力与学科视野为主的培养方式转移到基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人才培养新需求、教育规律与教学方法新变化的培养模式上,实现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并付诸教学实践。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不断完善
以培养通识型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师为基本目标。目标定位在培养建筑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公用设施等领域从事设计、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与科学技术人才,部分毕业生进入高一层次学位教育。
将基础素质教育与国家注册工程师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理论发展为指导,行业技术发展为背景;以工程理论为基础,工程设计为主线,科学基础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并重。重视基础教育,重视计算机、外语、制图等通识能力训练,重视工程师素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培养。
实行优异生培养制度、学业导师制度、主辅修制、弹性学制和第二学位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本科生在第三学期按照年级1~2%的比例选拔优异生,各学院教学院长聘任责任心强,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有科研课题,并具有指导研究生资格的教师作为优异生的导师,负责优异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优异生和导师实行双向选择。学校为优异生组织各种专题讲座和集体活动,鼓励优异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科研工作。学校不定期举办“优异生学术交流报告会”,对优异生的科研成果或论文根据其水平给予适当奖励。专业教学团队在新生入学后,为每5位学生安排1位学业导师,对学生选课、学业规划、参加创新科研项目给予指导。
(三)课程体系改革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特色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构成见表1。其中,学科大类基础课包括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课程。专业主干课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燃料与燃烧、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燃气输配、冷热源工程、建筑电工学等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培养方案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课内36周,课外4周,共计40周,计27.5学分。其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共集中安排31周,计21学分。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等共5周,计2.5学分,在相应学期分组集中进行。
表1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学时分配课程类别12学时/周数12学分12学时比例/%必修12通识教育基础128881255.51237.科大类基础121601210.012 6.8专业主干125761236.01224.6集中实践环节12 401227.512-选修12文化素质1219212 6.012 8.2通识教育基础12 8812 5.512 3.8学科大类基础1213612 8.512 5.8专业选修123041219.01213.0最低毕业学分12168根据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特色定位,特别重视工程设计环节的教学。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基本工程实践能力,综合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综合工程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创新”工程实践能力,毕业论文主要针对研究型人才培养。
(1)课程设计,主要专业课安排必修规定题目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工程设计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
(2)综合课程设计,4周。通过规定题目的综合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知识,进行工程方案分析和设计,解决不同工种与设计在协调、配合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或论文,自选题目,18周。指导教师从实际科研、工程设计项目中提炼选题,由学生结合实际自行选择。毕业设计是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性环节,在毕业设计注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工程师素养的培养。
(四)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宽口径”的专业教学要求,教学团队对主要专业基础课程、部分专业课程教材进行了重点建设,组织编写出版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列教材”16种,并全部完成了修订工作,其中6部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另主编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土建类学科指导委员会推荐、部级优秀教材1部,参编“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流体输配管网、流体力学课程已建设成重庆市精品课程,流体输配管网课程被全国高校土建学科指导委员会、重庆市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燃气输配、传热学等课程被评为重庆大学精品课程。2001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建设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识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精品课程;专题网站;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5.07.017
0 引言
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校园和智能化校园建设,我校精品课程专题网站建设也提到一个战略性高度。《SQLserver数据库应用》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和物联网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学校和课题组成员一直以来均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建设。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改革、教材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近两年,课题组成员投入很大精力进行了《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精品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基本满足了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的需求,形成了一套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学习、交流架构。
1 建设《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精品课程专题网站的意义
1.1 有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及创新能力
江苏省高校智能化校园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依靠教育信息化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精品课程专题网站建设也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为止,课题组成员中全部取得硕士学位,两人取得软件分析师资格证书,一人取得数据库工程师资格证书。两年来,共有12人次取得教学质量优秀。精品课程专题网站建设为提高教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质的平台。
1.2 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我国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且要求教师尽可能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开放的教学模式,公开共享的网络资源,推动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快速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精品课程专题网站建设思路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就是展现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一个窗口,故两者的建设思路是一致的。本精品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建设过程中牢牢把握住“精”与“建”两条主线,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辅助;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1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职业性。参照人事部“数据库工程师”资格认证、市职业鉴定中心组织的“数据库管理人员”认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将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变为教学任务,分散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学习紧扣任务要求,以项目化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教、学、做的有机统一。
2)实践性。本科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真正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全部安排在实训室进行,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采用MCLA、ISAS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题组开发了仿真教学系统,让学生在专题网站上也能仿真练习。
3)开放性。开放的教学资源。引入企业实际项目进行教学,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开放的实训基地、开放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每年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组建由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并且学生能与专兼职教师在网上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
2.2 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辅
在课程设计中除了培养职业能力之外,还包含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是指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力。主要包括规范安全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具备社会能力,能够保证学生较快融人社会团体,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方法能力主要包括较强的资源检索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新技术跟踪能力。具备方法能力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新技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能有独到的见解,设计出新颖有创意的项目。
2.3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否则就是无本之木。也可以根据行业企业要求在精品课程专题网站上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仿真环境。
3 精品课程专题网站建设的不足与建议
在建设我校《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精品课程专题网站过程中,我们浏览学习了大量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站,有的质量很好,但是大多数网站都存在一些不足,结合我们的实践,简单归纳一下三点:
3.1 为精品而精品,重量不重质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到国家教育部门对精品课程内涵的界定和要求。但是,在我们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却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却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为了各级评估,为了上国家级、省级示范高职校,投人大量人力财力,但一旦申报成功则不再重视,内容更新缓慢甚至无人问津。只注重申报,只求量多面广,不注重内涵建设,实用性不强。
建议:精品课程建设要能引领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精品课程中注重内涵建设,要切实体现出精品课程专题网站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强大作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项目要定期组织检查评估,不能立项拨款后不闻不问。确保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实效性、实用性。
3.2 教学资源没有真正实现共享
大多数精品课程网站登录时需要用户名和密码,即使不设限制,但看到的内容也是受限制的。稍微有点特色的东西不准下载、不准复制,更过分的个别项目竟然在评估验收后将认为有点特色的东西删除掉。甚至教育部批复立项并投入上千万的某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访问也是受限制的,课题组甚至还要计划“有偿”提供资源。他们虽然申请到了上千万的项目,但是没有搞清楚国家教育部门投入巨额资金建立的精品课程的资源是应该共享的,这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建议:无条件开放教学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不仅要像国外的墨客等一样免费向全国开放,还应该不断完善、更新网站内容,充实网络资源,且要有一定的示范性,从而发挥精品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3.3 精品课程专题网站不能满足学生移动终端访问需求
目前,绝大多数精品课程专题网站还是web访问,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网站费流量,浏览不方便。由此造成很多专题网站就是摆设,教师教学不用,学生学习不用,评估的时候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