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

大学生时间管理

时间:2022-04-01 10:0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时间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时间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时间管理状况 大学生 策略指导

一、引言

时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储存、不可挽回、无法替代的特点。在管理学领域,时间管理是个人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如何在时间的流动中,进行自我管理,简而言之,时间管理的根本就是个人管理,是指个体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效利用时间的一种计划行为。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时间管理能力和时间利用效率无疑成了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然而多数大学生对于时间管理这一概念仍不了解。据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时间管理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浪费时间等;而只有10%左右的人认为时间管理是要制订合理有效的时间规划。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时间管理技能掌握与否影响到其人际交往能力、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剖析其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有助于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的一些策略。

二、调查方法与结果

从南京市抽取5所高校,分别为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学生共计370人进行调查,有效问卷为358份。其中男生174人,女生184人;大一110人,大二101人,大三83人,大四64人;文科161人,理科143人,艺体类53人。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第一,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了解程度较低,58.7%的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有模糊认识,15.9%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时间管理,时间管理这一理念的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二,大学生每天作息时间较为规律,50.3%的大学生6∶00~7∶00起床,35.25%的大学生7∶00~8∶00起床;16.2%的大学生10∶00~11∶00睡觉,58.7%的大学生11∶00~12∶00睡觉。第三,大学生时间的利用效率并不高,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觉得时间勉强够用,25.5%的大学生感觉时间不够用,大学生浪费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睡觉、打游戏、上网娱乐方面。第四,大学生时间管理方式单一,35%的大学生仍停留在单凭记忆管理时间的阶段,还有15.5%的大学生没有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时间,经访谈了解,多数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工具(包括相关理论的了解),这是造成其时间管理能力较弱的一大原因。第五,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都有一定的规划,但是有明确规划的不多;在处理事情时,大学生往往优先考虑事情的紧急程度,按事情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的频率并不高。

三、讨论

(一)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1)优先级错误。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会存在这样的体验:自己每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做成什么事,究其原因是在认知事情的优先级上有所偏差。根据艾森豪威尔原则,将事件划分为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以及不重要也不紧急四种,如表1。调查结果显示,在既紧急又重要、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件的优先级上,大学生们的认知都是一致的,但有56.14%的大学生将紧急不重要的事件放在了第二位。具有假象的紧急不重要事件因为它的紧急性往往使人们难以脱身,耗费了人们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打乱原有的计划,但其实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完全可以缩减。利用艾森豪威尔原则可以快速优化人们的时间管理状况,尽可能地把时间花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这样才能降低既重要又紧急的事件发生的频率,从而减轻之后的压力,防患未然;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处理原则是选择性授权;经过判断与选择后,尽可能地少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这样坚持下来,大学生们会产生一种做事前判断轻重缓急的习惯,时间管理不是鼓励人们将日程排的满满当当,而是提倡将时间、精力更多地分配到那些对于个人有重要价值的事情上,养成科学合理分配时间的习惯。

(2)惰性心理与拖延行为普遍。近两年“懒癌”、“拖延症”等词语的出现从侧面映射了大众惰性心理和拖延行为普遍的状况。通过与大学生访谈发现,大学生人群惰性心理和拖延行为同样普遍,对其时间管理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这种情绪主要基于低价值感、低期望和高冲动三点。低价值感是指对所做的事价值认识过低;低期望主要表现为认识不清、自我贬低、缺乏自信;高冲动则是指追求即时的满足与回报,抵御诱惑能力低下。除了自身心理的错误认知和自我暗示,过于追求完美、周围环境的诱惑、他人的影响同样促使了懒惰心理与拖延行为的普遍。大学生通过对自己心理素质、自制力、忍耐力的训练,能够克服惰性心理,减轻由拖延行为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风险。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1)缺乏时间管理思维。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记录分析,58.7%的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有模糊认识,15.9%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时间管理,仅25.4%的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有过详细了解,说明大学生人群对时间管理概念及内涵了解不深,更谈不上时间管理思维。部分大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时间管理工具,但对时间管理的认识仍存在时间管理泯灭个人的自发性和乐趣,完美主义、万能思想过重等误区。缺乏时间管理思维降低了自身的做事效率和效能,破坏生活、工作、家庭之间的平衡,还易造成人们精神压力过大,焦躁消极情绪的产生。

(2)自控力与决断力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纷繁复杂,各种消遣方式层出不穷,加之大学生心智未完全成熟,自我管控能力和决断力不足,往往沉溺于娱乐消遣方面,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同时许多大学生做事相对被动,总是选择消极接受学习、工作任务,而不是自主规划安排,这样就加大了时间管理的难度。

(3)自我满意度低。一天仅有24小时,面对大量的人和事,无疑需要做出选择与决定。选择与取舍,一方面是精简高效;另一方面则会放弃更多其他的可能性。这样的选择对大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使得其自我满意度降低,继而消极对待时间管理,丧失信心与成就感,最终陷入循环怪圈,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三)改善大学生时间管理状况的主要策略

(1)明确目标与计划。明确目标与计划是大学生改善自身时间管理状况的先决条件。大学生刚进入校园时,对未来的迷茫感和困惑较多,应当针对个人的特点及兴趣爱好,自己制定一个3~5年中长期的目标,并将目标细化为几个短期目标和具体实施计划。明确目标、计划并实施的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状况,而且能够帮助其正确认知自我价值,把握生活的重心,提升生活品质,促进其心理的健康与健全。

(2)利用可行性工具。1)“二八定律”。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在任何一个事情或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所占比例很小,约20%,其余的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二八定律”对人们提高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将“二八定律”与时间管理相结合,人们可以将时间的付出与效益的回报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帮助人们从忙碌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能够利用20%的时间创造出80%的成就与价值。在分配自己的时间前,先评估每项任务的价值和重要性,选择对实现目标有利的事情,剔除可有可无的琐事。选择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选择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第二,找到对自身有高价值或是较大吸引力的事情。第三,寻找使自己获得最大满足感的事情。然后明确自己生活的重心,将精力集中于此,能够发挥时间的最大效能。通过精简并明确生活、工作重心,将时间花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断能力有很好的帮助。2)“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创立的,其本质是利用定时器,让人专心致志地做完一件事,直接目标是要确保当前的番茄时间不被打断。利用“番茄工作法”时,要严格遵守以下规则:一个番茄时间由25分钟工作时间+5分钟休息时间组成;一个番茄时间是不可分割的;保护每个番茄时间不被打扰,打断后需重新计时;复杂的任务应拆分为几个番茄时间,将不够一个番茄时间的任务应合并。大学生可以将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分类并划入番茄时间,确保该时段内专注于某项事情,适应后,再逐步增加番茄时间的个数,充分利用时间。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锻炼人的专注力,提高办事效率,大学生容易接受,同样也适用于其他人群。

(3)自我审视与反省。大学生时间管理状况不佳往往是其未清楚地认识与分析自己的时间分配方案的结果。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审视其自身的时间管理状况后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时间分配方案。大学生可以采取记录自己每天各个时间段(1~2小时为宜)的用途类型的方式,为期一周,就可以对自己时间花费的主要方面、无效的方面有直观、较为清晰的认识,逐渐习惯时间管理思维,产生改变现有时间利用模式的想法。利用现有的书籍、软件等掌握基础的时间管理技能,明确自己时间利用的目标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定期审视自己的时间管理效能与结果。通过自我省视与反省的方式,改变与自己实现目标相矛盾的时间管理模式,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并集中精力做自我认知中有价值的事情。最终知行合一,让时间管理成为轻松而自然的事情,为自己的人生助力。

(作者单位为南京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季熠婷(1995―),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第2篇

在大学校园内,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规划与控制时间的能力,学习计划一拖再拖,虚度光阴,或者在遇到众多任务时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为了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亟需一款使用方便的时间管理工具。而当前已有的时间管理工具,主要面向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群,针对性不够强,不能满足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调查并掌握大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从时间管理领域出发,运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设计并开发一款满足大学生时间管理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时间管理软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能帮助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大学生群体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研究基础

2.1理论基础

根据StePhenR.Covey的研究,时间管理的方法从基于时钟和手表的提醒工具时代开始,先后经历了基于日历和预约笔记的计划工具时代以及基于优先权的计划与控制工具时代,直到当下,进入强调效率与能动性,将目标与角色也融入到时间管理中的第四代。面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即以当前时间管理工具的主流理论GTD为依据。GTD方法由DavidAllan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该方法主要分为5个步骤,即Collect,收集、记录下所有的任务;Pro-cess,将所有的任务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加以分类整理;Orga-nize,这是GTD方法的核心步骤,组织相应的任务和清单;Review,对GTD系统的回顾与检查,进而更新任务清单;Do,按照GTD清单去执行、完成每一项任务。面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系统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功能模块划分。

2.2技术基础

采用Web应用或者桌面应用方式进行时间管理,有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群体百分之百的手机拥有率,使得安卓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市场和使用前景,因此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以手机终端应用为主。开发安卓软件,需要搭建安卓开发平台,在搭建环境时,必须先安装JDK,也就是JavaDevelopmentKit,这是整个Java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Java运行环境、Java工具和Java基础类库。在集成开发环境IDE的选择上,所选择的是Eclipse,它是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最后在此基础上安装An-droidSDK,即SoftwareDevelopmentKit,便可进行时间管理系统安卓应用的开发。

3大学生群体特征与系统架构

在系统开发前,对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做了相应的调研。根据对大学生的座谈访问,以及参考现有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但是时间管理意识与行动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对应中小学生来讲,大学生有非常富裕的自主时间,除课堂统一学习外,学生个体表现的优劣差异正是源于对课外时间的利用和掌控。因此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在整体设计上,将分为上课模式、课外模式和时间管理模式3种。在上课模式下,软件不进行任何提醒,同时按照手机时钟,已经完成的上课任务,对应在时间管理系统中予以标记;在课外模式下,启动提醒功能,每隔一个时间周期,会提醒用户查看任务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时钟周期可由大学生自行确定;在时间管理模式下,将启动管理功能,这也是时间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大学生需要收集整理自身的任务,如上课、校园社团活动、课外实验作业等,并将相应的任务及时间分配录入时间管理系统中。

4软件主要功能模块与设计

在时间管理器的3种模式中,管理模式包含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根据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需求,在管理模式下,包含了今日任务、任务查询、任务收集、任务整理、任务提醒与执行5大部分。

4.1今日任务

在此模块,可以看到今天的任务列表和任务完成的进度、执行情况,这里包括已经完成任务、待完成的任务,即等待完成的任务,另外还包括尚未完成、正在执行的任务,能够让大学生清晰地了解当天的状况。

4.2任务查询

任务查询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查看在今天以前完成的历史任务,系统记录了每天各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完成的任务,并可以生成一周表,根据产生的报表,提供立体的任务完成图示,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时间的用途,以便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大学生也可以根据时间报表调整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分配。同样,也可以自行制定查询的时间范围,系统会保存最近一年的任务记录。

4.3任务收集

按照GTD方法,收集、记录所有的任务信息,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特定时间段的任务以及预计完成时间和计划记录下来,如是去上课,还是去参加社团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在这里将任务分为两类记录,一类是不可调节时间,指在这一段时间内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每天的上课时间不能更改,其次是课堂外可调控时间。对可调节时间的任务,在记录的同时,还可以设定任务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将任务分为红、橙、黄3色。

4.4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任务执行列表中的所有任务,进行相应的管理,这里主要包括任务的修改、任务的删除以及任务的添加。任务添加的主要作用,是将任务记录中所列的任务加入任务执行列表。

4.5任务提醒与执行

按照时间管理系统中记录的任务和时间,在相应的时间点做出提醒,尽可能地提醒使用者去完成制定的任务,以及完成自己制定任务的时间,衡量自己的实力,方便今后制定计划。当任务呈现红色时,为重要级别,会在手机全屏显示,并且震动,提醒使用者,要做事情的时间即将到达,请使用者做好准备,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设置预先提醒时间,是否连续提醒。如果是橙色级别,则会以发送提醒对话框来提醒使用者在本模块中。如果是黄色级别,只做最基本的信息提示。

4.6其他辅助模块

除上述主要功能模块外,在时间管理系统中,还增加了励志模块和留言模块。励志模块每周都会展示出在分享的时间规划中获得推荐数最多的规划方案。留言模块提供一个同一个地区按距离远近划分的使用者的公共留言板,当然,使用者也可以屏蔽掉该功能。

5软件部署

大学生可以在任意终端、任何时间、地点使用时间管理系统,为了保证数据使用的一致性,在部署时,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端的用户个人空间中,实现Android客户端与云端数据的同步,如此,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共享,也能避免终端设备遗失而丢失个人信息。

6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 学业成绩 焦虑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53-01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表现好的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可以创造辉煌,表现不好的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走上歧途。按理来说,能上大学证明大学生彼此间素质相差不大,那为什么在走出校园后距离相差如此大呢?现在就从时间管理倾向角度对学业成绩进行分析。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态度、计划和利用等认知特点,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组成。时间价值感指个体对时间功能和价值稳定的态度和观念,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被大学生所重视,奖学金的评定,甚至考研、就业、出国留学都与之相关。随着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上的优越地位和较高的待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考研究生,但更多人在考试成绩面前不得不低下头,其中不乏能力很强的学生,如果问其落榜原因,回答最多的是准备不够,没时间复习相关书籍,那为什么中榜的学生能通过,难道他们都看完这些书籍了吗?他们究竟在时间安排方面有何不同?

时间管理倾向与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状态焦虑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倾向总分与状态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时间监控观与状态焦虑的相关不显著。

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倾向总分与状态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越是不善于利用、管理时间的大学生,其焦虑感程度越高。其原因可能是能清醒意识到时间重要性并能自觉有效管理自己时间的大学生能够较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业及生活中的各项事务,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计划,达成目标,从而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并因此受到他人及自身的肯定,增强自信心,焦虑感因此而减少。那些没意识到时间宝贵的人则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来学习、生活,由于完不成计划和任务产生自卑情绪,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因为自身原因不能出色完成任务,因此产生更高的焦虑情绪,与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差距越拉越大。

不善于利用时间的大学生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充分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从各方面完善自我,结果造成大量宝贵时间被白白浪费;(2)计划性较差,目标不够明确,不善于规划课余时间,这类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规划能力,但不能找准具体方向,定的目标模糊不清,不能有效集中时间与精力来完成,完成任务的效果也不够理想;(3)对课余时间管理的执行力和控制力弱,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容易中断。此类学生对时间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知道制定计划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但是在执行任务期间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造成任务中断,由此任务完成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此外,时间管理倾向与责任感间也有一定的关系,量表结果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责任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原因是高责任感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为了高效完成任务必须合理有效安排时间,并能监督自己完成计划,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计划性是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中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做的一系列安排和时间分配,但由于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中学阶段要多很多,所以大学生很容易不知所措,不能及时有效地利用时间,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一些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活动,另外,即使有学生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由于自制力较弱,也很难真正实施到现实活动中。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行为,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科学的时间管理倾向不仅是获得良好知识储备的基本保障,也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然前提,作为大学生应学会善于驾驭时间,出色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要进行自我提高,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促进全面健康的成长,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盛华、杨娜、刘惠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5)

[2]毕瑞.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1)

第4篇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和谐;医学院校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模型认为时间管理倾向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自我和谐是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性。它由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三个维度构成。自我和谐是一种自我体验,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重庆市普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由于医学院校学科本身的独特性,本研究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医学院校1-3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其中男生66人,女生142人,未填2人;一年级69人,二年级86人,三年级55人。

工具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由黄希庭等人编制。该量表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构成,共44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自我和谐量表,由王登峰编制,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以下简称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三个分量表,共35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1~5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的得分越高,自我灵活性得分越低,表示自我和谐程度越高。

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在主试统一指导下一次完成所有问题。采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总体状况。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得分与来自502名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经验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常模,而在自我灵活性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说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较高。

2.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状况的分析。经调查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上均无显著差异,并且是否独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恋爱以及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状况均无显著影响。

3.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相关情况列于表2。

表2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均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无论是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还是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均与自我刻板性无显著相关关系。

三、讨论

1.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分析。本研究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医学院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医学院校要求学生有更加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学生会比其他院校的大学生更加刻苦学习钻研,因此,其获得的成功经验也越多,当其面对应激事件体验造成内心冲突时,往往能依据经验及时、正确地重新评价自我,调整不合理的预期,来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因此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程度低。也因为医学院校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对症下药,因此,其自我灵活性相比较而言更高,自我刻板性更低。

2.关于不同类别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状况差异的讨论。有关资料指出,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不同性别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自我更和谐,本研究与此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选取的被试对象不同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关系的分析。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通过一系列外显活动来体现;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本研究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越低、自我灵活性越高,其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越强,时间效能感越强。这与有关文献的结论相一致。一定数量的成功经验是造成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由于有了成功经验,个体利用时间的观念越强,运筹时间的能力越强,对时间管理就更有信心,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也就越准确。因此,自我和谐程度是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在一些维度上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越善于管理时间。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毕重增,夏崇德.国家青年排球队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6):1296-1299.

[2] Galatzer,Beth-Halachmi N.Intellectual function of girls with preco cious puberty[J].Pediatrics,1984,74(2):246-249.

[3] 陈永进,陈和平,魏昌武.重庆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368-369.

[4]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5] 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第5篇

关键词 西南边疆地区 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

0 引言

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①它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其中,时间价值感体现的是个体对时间价值的态度和信念,对个体的时间运用具有导向作用,是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监控观就是个体统筹管理时间的观念与能力,如计划安排、设置目标、时间分配、结果评估等;时间效能感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管理的信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进行时间统筹利用的预测和信心,以及对自己时间管理能力的估计,它制约着个体的时间监控,包括了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两个方面。

基于黄希庭等开发的ATMQ(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②国内很多研究者以学生为被试进行了大量关于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它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等,已有的研究显示,时间管理倾向是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倦怠的有效预测指标。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动机、学习适应性、学习满意度、学习拖延、考试焦虑、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个人良好的时间管理倾向是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不良的时间管理倾向往往会导致一些负面情绪的产生,如抑郁、焦虑。已有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会显著预测个体的成就动机、自尊、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自我和谐等。可见时间管理倾向对于个体学习、工作以及心理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关注边疆地区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状况,其结果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上的状态,以及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存在的差异。这有助于指导大学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安排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1 方法

1.1 被试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工具采用黄希庭和张志杰(2001)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共44个项目,分为三个分量表,即时间价值感分量表(10项)、时间监控观分量表(24项)、时间效能感分量表(10项)。各分量表均按5点等级计分。各维度的Cronbach’s %Z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

1.3 统计分析

本问卷的数据分析采用了描述统计、相关分析、t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处理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

2 研究结果

本研究按照标准问卷采集、分析数据的程序,以红河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例,对其进行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结果分析如表2、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男、女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总分高于男生(p

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文科生的分量表计分低于理科生的分量表计分(t = 1.972,p0.05)。

3 讨论

已有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它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例如,时间管理倾向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价值评价、学习拖延情况;③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紧密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也是影响网络成瘾的指标之一等。所以本研究以西南边疆地区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关注他们在时间管理倾向方面的情况,为教学实践提供数据支持。

研究结果显示,西南边疆地区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高于男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男、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差异主要体现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两个方面,而且女大学生得分均高于男生。现在大学生学习状况显示,女大学生的成绩普遍较男大学生优异,女大学生时间价值观念更强,更能合理地安排和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并有很好的坚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男、女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方面的差异。但男、女大学生在时间效能感维度上却无明显差异。可见,男、女大学生对于时间的价值评价,以及对时间的合理利用方面存在差异,而对于更深的心理层次的效能感并无明显关注。

由于专业性质不同,文、理科大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生活的安排以及个人能力发展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相对而言,理科生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学习之中,而文科生则更多地参加社会性活动,前者,投入时间与学习结果呈正相关,而后者则不定然。这点也反映在本研究的结果中,在时间价值感方面,理科生的时间价值感明显地高于文科生的时间价值感。在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方面,文科生与理科生并无明显差异。虽然文理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侧重不同,但是对于时间的分配利用方面仍具有一致性。在时间效能感方面,与时间管理倾向性别差异的分析结果一致,文理科大学生对于更深的 心理层次的效能感并无明显关注。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 成就动机

1.问题的提出

黄希庭等人在2001年提出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并制定了我国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简称ATMD)[1],国内一系列基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因此得以展开。

张永红(2003)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存在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越内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好,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上得分也越高;越外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差,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上得分也低,而且时间管理倾向高分者和低分者在心理控制源得分上表现出显著差异[2]。阮昆良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不同学业成就(高、低)的中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差异均显著,高分组学生得分高于低分组学生得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及时间效能感得分上年级效应显著[3]。邓凌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时间管理倾向和主观时间压力对抑郁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毕重增、彭香萍(2005)研究了时间管理倾向与拖延之间的关系,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也检验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5]。

在教育心理研究中,成就动机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艾森克(Eysenk,H.)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假设结构,用于解释个体成就行为的导向、强度及一贯性方面的差异。阿特金森(J.Atkinson,1964)认为[6],当人用较高的社会标准评价自己行为的成败时,表现的就是成就动机,它包括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个部分。我国学者周国韬(1989)在总结前人成就动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下面的看法:第一,成就动机促使人追求某一社会条件下比较高的目标。第二,成就动机促使人以较高的水平达到其目标。第三,由于在追求某一社会目标时既可能成功更可能失败,所以成就动机促使人追求成功而回避失败。他认为,成就动机就是一种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某一卓越的社会目标的需要。

尽管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们对成就动机的理解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大量研究表明,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有着密切关系。如陈本友、邓凌(2006)用中学优生做被试得出的结论是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7]。任泽港等(2006)认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效能感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著的,而时间价值感和监控观对成就动机的影响通过时间效能感间接起作用[8]。李海青、孙志军(2007)对自考生做被试的研究结果表明自考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对追求成功动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时间价值感除外),与避免失败动机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时间效能感除外)[9]。钟慧(2003)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对追求成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时间效能感对避免失败具有显著作用,而时间价值感对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都不具有预测作用。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其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10]。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关于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的研究受到了心理学界广泛的关注,他们不仅提出了理论模型,而且编制出了相应的测量量表,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分别通过实证分析了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这些成果为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不一致的结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是否相关呢?时间管理倾向中的三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究竟如何相关呢?对于大学生而言,时间管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积极地适应大学学习,更好地利用时间,获得成功的应对策略。从长远来看,时间管理可以减少大学生在学校的各种不适应问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被试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过程

2.1施测对象

随机抽取某大学在校大学生200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5份,剔除4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91份,其中男生94人,女生97人,非独生子女90人,独生子女101人。

2.2施测工具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ition Scale,AT.MD)由黄希庭、张志杰等编制。该量表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3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数分别为10、24和10。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作为评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有效工具。

成就动机量表(AMS)采用叶仁敏修订的Gjesme.T和Nrd.R编制的成就动机测量表(Achievement tivationscaIe,AMS),该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追求成功动机(Ms)(1-15题)和避免失败动机(Mf)(16-30题),每个量表包含15个项目,量表采用5点记分,成就总分为Ms-Mf,得分越高,表示动机越强。追求成功动机量表的分半信度是0.77,避免失败动机量表的分半信度0.84,该量表的信度为0.74。符合测量学要求。

2.3施测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以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为主试,采用同一指导语,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2.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分析

对成就动机(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和成就总分AMS)与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ATMD)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相关显著。说明时间管理倾向能影响个人成就动机水平。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追求成功维度相关显著,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与避免失败维度相关显著,而时间效能感与避免失败维度相关不显著。

4.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成就动机水平也相应会越高,这一结果与前人的大量研究结果一致。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对其成就动机具有预测作用,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的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说明时间管理较强的学生更能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更善于监控时间和管理时间,所以会更加珍惜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强的时间观念,也往往会对学习时间有着比较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对于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于相应的学习任务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而相反,低时间管理倾向者缺乏对时间的好的认识,学习没计划,不会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完成特定的任务,这样无效率的做法长时间后成就动机水平必然会下降。所以,大学生要追求成功,必须利用好时间,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这对于获得高成就动机水平是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8-343.

[2]张永红.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567-568.

[3]阮昆良,邓凌.学业成绩高、低分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543-546.

[4]邓凌,陈本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压力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0):659-684.

[5]毕重增,彭香萍.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1(6):10-13.

[6]Atkinson,Birch D.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J].New York:Van Nostrand,1964:456-476.

[7]陈本友,邓凌,等.中学优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632-636.

[8]任泽港,柳春香.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焦虑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入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l:143-147.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300-03

引言

与中学阶段相比,大学阶段不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在学习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可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了。然而,并非每个大学生都能很好的安排处理好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时间矛盾,充分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具有不变性、无存储性、无替代性,但却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1]。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学会管理时间、利用时间资源。大学时期作为人生短暂而关键的时期能否有效合理地对时间进行管理利用,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因此,进行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概述时间管理

认为,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和持续性,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更替和前后联系的表现,“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时间管理就是要使人们对时间的使用从被动的自然经历与随意打发,转而系统地、集中地、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分配使用,进行高效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2]。时间管理是指在日常事务中执著并有目标地应用可靠的工作技巧,引导并安排管理自己个人的生活,合理有效地利用可以支配的时间[3]。总之,时间管理就是指有计划、有目的、高效合理的利用可支配的时间来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研究意义

时间是我们所不能左右的,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有效地管理利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新时代,能否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将不仅关系到我们大学时代的成败,而且将会影响到我们的个人未来的发展。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大学时期是人生最后一次比较系统、集中时间地接受教育的阶段,这段时间对于大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合理管理时间、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期,抓住机遇,为自己走向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大学生的时间观念较其他学生群体相对要好一些,但在客观上时间的浪费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不少大学生似乎不太重视个人的时间管理规划,大部分人听之任之、得过且过,对自身时间管理没有很强的意识,忙的时候就不可开交,不分昼夜,闲着的时候自然舒坦自在,虚度光阴。四年的大学时光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了,等面临着毕业,开始要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浪费了不少的美好大学时光,悔不当初。目前,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时间管理现状仍并不乐观,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时间利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时间安排不合理

许多大学生都是怀揣着美好的理想走进高校,每个人都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充满信心。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其毕业时感觉总是与自己刚步入高校时的设想大相径庭!究其根源在于大学期间该做的没做好,不该做的却花了不少时间,对自己的时间没有管理好、没有全面的规划,结果时光流逝,后悔莫及。

大学生时间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同学会受到周围同学多方面的影响而使时间计划无法实施,同学间交叉影响,特别是舍友之间,朝夕相处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还有很多同学在时间分配上存在问题,经常处于无所事事状态亦或感觉有很多事要做却不知道从何着手而一直在空想状态。也有部分同学生活规律反常,白天睡觉,晚上做作业玩电脑等等。

2.时间浪费现象普遍

经历了紧张学习的中学生活,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没有了老师整天的唠叨要努力学习,也没有人督促你几点要睡觉几点要你起床。所有时间基本都把握在自己手中,很多大学生就会不自觉地陷于网络游戏等而不知不觉地浪费时间。

部分同学甚至有时候把这种浪费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认为大学时期是人生最后能玩的时期。因此,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到处闲逛,从来不把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得过且过。很多同学没有时间意识,平时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时间毫无规划的使用,等到交作业、考试的时候就临时抱佛脚。

3.自我时间的控制力不足

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时间意识,但还是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主要体现在对个人可支配时间的控制。由于个人意志不够坚定,导致不是自己在操控个人可支配时间反而是时间在左右自己的行为,被时间牵着走。自我时间的控制能力不足是大学生时间管理面临的又一问题。大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控制自我的时间,而把时间用于那些不该做且没意义的事情上,在有必要做的事情上又不花时间去做。任由时间一点一点地消失,还总以为总是可以抽出时间来做,可别忘了,时间是不等人的。有些学生或因难抵游戏机的诱惑而在电脑旁坐上一整天,或因贪恋被窝的温暖而纵然自己从白天睡到晚上,或放着该做的作业而跟同学去逛一整天的街……。种种现象,在大学生活里比比皆是。

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时间管理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目标的选择;计划的制定;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了解自己时间的利用情况,找到高效时段和浪费时段加以改进;利用各种系统性的方法或技巧来高效掌控自己的时间。当今以微信、QQ、微博、论坛等为主要形式的通讯快捷、信息发达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通过以问卷形式对天津市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了解,因此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强调时间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将人生观、价值观与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时间管理的深层内涵。

1 大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时间管理能力在当代这个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发展的时代逐渐受到重视,在社会培训中,其作为一种公认的自我规划能力往往是主要培训项目之一,这体现出时间管理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受重视程度。然而,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在大学阶段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有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涉猎更深、更广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其次,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因为可以合理安排丰富的课余时间用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以便于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展多方面的学识;再次,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合理的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来有效学习,增强自身各方面能力;最后,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对大学生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以及就业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就业目标或方向,控制自己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从而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指导他们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使他们更好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等关于时间重要性的话语广为流传,深刻揭示了时间是一种宝贵资源的道理。而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具有时间管理意识,经常能思考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依然能够按照自己一天的计划进行,不会长时间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荒废自己的宝贵时间,有较强的自律性和自觉性,知道自己在恰当的时间应该做什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6%的学生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自己对时间的管理意识。并且有60%的学生一天内利用新媒体进行娱乐所花费的时间超过90分钟,32%的学生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在课堂上玩手机,其中男生占了25%。另外,我们还发现只有很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学习新的技能来提升自己,或是兼职;其余的大部分学生选择上网,看电影,逛街购物来消遣自己的闲暇时间,而这种时间的浪费对自己几乎毫无价值可言,这种浪费课余时间的生活状况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各种技能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不利于他们走向社会[1]。而有80%的学生认为自己还很年轻,浪费一点时间是无所谓的,能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且有强烈的愿望管理好自己时间的学生与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但觉得管理不重要的学生比例大致相同。总的来说,在当今新媒体环境影响下,有55%的学生存在时间管理观念,并且有80%的学生意识到时间是明显不够用的。

由此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有部分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很薄弱,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导。如何有效地引导这些学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就成了大学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

3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行为

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每天有固定的上课时间,有早晚自习课,有隔天要交的作业,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已由老师给安排好了,找不到太多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进入大学后,开夜车、赶作业、写论文、准备考试,这些事情似乎稀松平常。大学生时间管理计划性弱,时间监控感不够高,在计划安排、目标设置和反馈性的水平较低[3]。因此,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行为很重要,对自己日常的时间有明确的目标,可以制定符合自己的计划,并且高效执行,同时能够有效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做事能够井井有条,灵活的掌控自己的时间都是慢慢养成时间管理能力的前提条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57%的大学生可以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其中男生占21%,女生占36%,学生干部占25%;73%的学生会利用至少两小时来学习,其中男生占21%,女生占52%,学生干部占26%;做事有条理的大学生占了总体75%,女学生则占了其中的49%;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明确规划的为61%,这其中学生干部占了42%;能够制定符合自己计划的学生为77%;80%的学生认为每时每刻有事做就是会管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有良好的管理时间的行为,但是管理时间的能力有待提高。

4 大学校园基础设施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影响

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个体的人格特征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基本上寄读在学校,主要是受学校环境的影响[4],因此大学校园内的基础设施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对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校园基础设施多样齐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那么他们沉迷于网络的时间就会减少很多,不会无时无刻的摆弄自己的手机,从而减少了与他人的交流以及丰富自己大学生活的机会。例如校园的图书馆如果藏书丰富,学习环境舒适,相信有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在闲暇时读一本自己爱的书,来沉淀自己的内心,升华自己的道德修养。如果有室内体育馆、游泳场所,那么会有更多的学生结成小组打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游泳等,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如果可以设计一款管理时间的软件,让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一天的计划,通过软件进行督促和辅助学生完成计划,想必对于大学生管理时间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51%的学生认为校园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闲暇时间的需要。对于管理时间的软件,大部分学生选择希望拥有以下功能:

1)每天生成一张全新的日程表用来填计划;

2)由导入的课程表自动将上课时间段屏蔽;

3)计划冲突时可即时更新并留出缓冲时间;

4)设置热键调取使用频繁的事件等。

由此可见,校园基础设施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时间管理有着重要影响,设施的不完善会导致学生走出寝室的时间减少,而更喜欢“宅”在寝室玩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来消磨自己的闲暇时间,久而久之,与他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减少,社交技能下降,严重的还会引发心理问题,同时自己的身体素质也逐日下降,不利于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黄岚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0):187-188.

[2]周云,张翼,罗永忠.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闲暇安排关系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2):154-156.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80-02

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在心智发展方面与大学生基本类似。但是,由于高职学院的特殊性,使高职学生的任务也有所不同。高职学生是以学习职业技术为主要任务的大专类学生。他们不仅仅要完成课堂理论学习,还要进行相应的职业训练。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和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1 问卷调查方案的设计

1.1 调查对象构成

选取东营职业学院大一大二高职类男女学生,共发放2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2份,回收率是92.1%。其中男生89人,女生123人。

1.2 研究工具: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

本研究采用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张志杰等人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被试进行测查。本量表由三个分量表构成,共44个项目,包括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每个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数为10、24、10。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t)5点自评式量表,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一5分。“完全不符合”一记1分、“大部分不符合”记2分、“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记3分、“大部分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一记5分。计分方法:首先把各分量表所包含的题目得分相加得到各分量表得分;其次,用各分量表的得分除以各分量表所包含的题目数获得各分量表的平均得分;最后再把各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全量表总分。

1.3 调查的要求与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于被试。所有的量表同时发放于每一个被试,由主试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说明作答要求。在学生完全理解作答要求后,统一进行作答。所有的问题一次完成,统一收回问卷,经人工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12份。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被试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三个分量表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列于表1。

表1 时间管理倾向的统计结果

表2 时间管理倾向的统计分析结果

由正态检验发现(表2所示),本院高职类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是正态分布。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能够对时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够对自身时间进行一定合理的安排。

表3 时间价值感的统计分析结果

时间价值感得分(表3 所示)总体看来呈负偏态分布,说明高职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水平尚可,多数高职学生意识到了时间的价值,并能够深刻体会时间的有限性,从而导致他们对时间有一定的危机感,但不能合理时间。

表4 时间监控观的统计分析结果

时间监控观得分(表4所示)呈负偏态、说明高职学生的时间监控观水平较高,很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时间使用,只要他们认为在某段时间内应该做某些事,一般会顺利完成。

表5 时间效能感的统计分析结果

时间效能感得分(表5所示)呈负偏态分布,说明高职学生的时间效能感水平较高,他们能有意识的观察自己在使用时间时的有效性,也可以思考时间的付出与收获是否成正比,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时间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计划性,但是时间操作性差,导致计划往往不能付诸实践。

3 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自己所拥有的时间把握不清。

(2)缺少合理的时间安排。

(3)主次不分,目标不明确。

(4)有计划但计划管理“空”,而且变通管理“少”。

(5)时间利用率低。

3.2 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习、生活没有目标是导致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我调查的这些同学中,绝大部分同学表示在未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和晚上的自习时间不知道要做什么,有时候是总想学习,但又不知道要学什么。

(2)缺乏自制力是导致高职学生时间管理不善的又一主观因素。 高职学生时间监控能力较弱,时间分配不合理现象,主要缘于没有很好地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进入高职院校,学生有了充足的自主时间,面对这些宝贵的时间,他们却不懂得应该如何去分配,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用。

(3)对课余时间的价值认识不够清晰和深入。虽然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课余时间有价值,但没有确切认识到课余生活在愉悦身心、文明精神、强健体魄、提高综合素质和发展个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不少学生思想上存在模糊的认识

(4)周围环境影响,尤其是同辈群体的影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同辈群体中他们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价值认同,并且他们与群体的相处,代表着他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合作与竞争更多地要发生在他们中间,所以很多情况下,在同辈群体与成人之间,高职学生往往更多地看重同辈群体的评价。我们发现当一个班级中有半数以上的人不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时,其班级的学习风气很差。同辈群体的影响也使本来做好计划的高职学生临时调整自身计划而完不成相应的任务。

4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时间管理的建议

4.1 教给学生制定时间计划的技巧

时间缺乏计划则会使学生学习、工作效率低。但是,尽管计划的拟定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好处,但有的学生从来不做或是不重视做计划,而由于我们的工作缺乏计划,将导致如下恶果:目标不明确;没有进行工作归类的习惯;缺乏做事轻重缓急的顺序;没有时间分配的原则。只有一个好的计划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好的计划执行能力和时间安排能力。

4.2 帮助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时律

高职学生通常在时间规律上陷入下面的陷阱:习惯拖延时间;不擅处理不速之客的打扰;不擅处理无端电话的打扰;泛滥的社会交往的困扰。导致生活失去节律。高职学生在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生活时,应根据人体生理节奏选配适宜的学习和娱乐时间。

4.3 帮助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用时习惯

时间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习惯方面的管理。一个人要有效地管理时间,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用时习惯,要排除来自本身的时间浪费因素,就必须改变习惯。时间管理实质上是自我管理,而所有的自我管理都包括习惯方面的管理。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多时间的浪费和低效率往往是习惯造成的,不改变其利用时间做事的习惯,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应该养成按时、守时、准时、尊时的良好习惯。

4.4 掌握科学的用时方法

提高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能力,除了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注意把握个人的生物时律,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以外,还应该注意用时方法的掌握:遵守“巴特莱法则”。高职学生应当对要自己做的事情,应分清轻重缓急,具体可进行如下的排序: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必须立刻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只有在优先考虑重要的事情后再做;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善于作时间记录和用时分析。

4.5 学会适时拒绝

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在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不会拒绝,这特别容易发生在高职学生身上。高职学生喜欢表现而自己又缺乏时间管理意识和必要的交际技巧,往往把来自于各方的请托都不假思索地接受下来,但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量力而行地说“不”,是做到有效时间管理的必要条件。所以应该向学生提供技巧以学会适时地拒绝,接到别人的委托,不要急于说“是”,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不能,那要具体与朋友协调在必要的时刻,要敢于说“不”。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

[2] 钟慧.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1:26.

[3] 古玉,谭小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4).

[4] 狄敏,黄希庭,张永红.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A型人格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理学杂志,200l,12(2).

[5] 秦启文,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4).

[6] 房安荣,王和平等.学优生与学困生学习时间管理的对比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2003(4).

[7] 邓凌,陈本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2005,19(10).

[8] 毕重增,彭香萍.拖延:时间管理倾向的区分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学版),2005,31(6).

第10篇

摘要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在职研究生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在职研究生往往需要工作与学习兼顾,所以其时间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管理问题进行阐述,并指出提高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1概念界定

1.1时间管理内涵

时间管理这一概念,来源于学术领域,而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一个通俗化的概念。这可能是因为时间管理的确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缘故。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个人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巧妙地安排时间,提高时间效能,充当时间主人,这些都属于“时间管理”的表层内涵。从更深一层次来看,时间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自我管理,人们研究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一个人能否有效地管理时间,不单单是方法和技巧是否掌握的问题,还与这个人对时间价值的认识、自身素质以及对工作和休闲这些相互联系的事情的看法有关。

综上所述,时间管理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一个概念。在本论文中,笔者将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在职研究生对个人的生活、时间及工作主动地进行计划、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达到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发展自我的效果。它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宏旨,以个人的自我管理为核心,以具体的时间运用上的管理活动为主要内容,既包括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节约时间、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也包括克服和消除浪费时间的内外因素。

1.2在职研究生内涵

张立,胡新喜在《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中指出,“在职研究生是指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其人事、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不脱离原工作单位、以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攻读并取得学历、学位的普通全日制研究生中的部分学生(如所有单考生),或仅取得学位的所有非全日制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包括各种专业学位研究生,“两课教师”、“中职教师”与“高校教师”硕士生等)。”笔者认为这个界定较为准备和全而,因此本文采用这一概念。

2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在职研究生教育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说明其具有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蓬勃发展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存在着问题,必须加以规范,以使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发展。

在职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

(1)课堂出勤率低,课程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在职研究生都是以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其入学后本单位的工作几乎没有减轻,学习时间相对分散,课程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

(2)学位论文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难以保证论文质量。有的在职研究生因工作需要,只得回原单位完成学位论文,而非省级以上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很难有条件提供给研究生完成高起点、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的。在职研究生为了保证论文的完成,又要兼顾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只得单位、学校两头跑,间歇性地进行论文研究工作,难免顾此失彼。

由此也可以看出探究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问题的重要性。我国古有“寸金难买寸光阴”,欧洲从17世纪开始流行“时间就是金钱”。可见,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据此,强调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让每分每秒都发挥最大的效益,对在职研究生意义非凡。

3培养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时间管理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国内外有很多关于企业管理者时间管理培训的课程。有研究发现,即便是简短的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或训练对时间应用都有积极的效果。提高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当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时,应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完成相对重要的事情。著名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做正确的事要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因此,可以把有意义的目标在清单上列出来,根据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再根据全部任务的清单,分别列出每一个步骤,当每一个步骤完成后就将它划去。

(2)掌握时间管理的帕瑞托原则。帕瑞托原则是以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威夫莱多·帕瑞托命名的,他的理论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总的来说,这一理论认为20%的目标具有80%的价值,而剩余的80%的目标只有20%的价值。为了有效地管理时间,应该根据价值来投入时间。即,将时间投入到有较大意义的目标中去。

(3)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最后期限。如果一个任务没有期限,人们往往会无限期地拖延。因此,在管理时间时,最好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略微紧迫的、可以刺激自己不断努力的时间期限。

(4)了解时间偏好,利用高效时间。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较为固定的生物节律,支配着个体从事各种活动,同样学习者也有自己的生物节律,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时间偏好,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永丰,孙泽洋,曲晓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4(03):47-50. 

[2] 刘永生.浅析新形势下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J].统计与管理,2014(09):174-175. 

[3] 宋倩.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袁湄.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5] 高丽娜,李丽娜,闫亚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7):838-840. 

[6] 刘建平,熊月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9(03):69-73. 

[7] 陈以洁.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8] 刘妮香.研究生A型人格、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9] 肖丹.硕士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0] 施慧.硕士生时间管理倾向、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11] 韩宗银.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时间;调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90

1前言

课余时间的利用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课余时间的利用是对课上时间老师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实践,学生可以通过联系老师的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拓展视野,培养多方面的技能,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由于我国大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上与中学阶段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说对大学生学习生活观念的转变来说十分困难,许多大学生还未有时间管理的意识,面对老师、家长方面外力的突然撤除,外部环境中的诱惑因素增多,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而且自制力差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严重浪费了课余时间。大学生课余时间不能合理的运用与安排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引起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审视我国的教育体制,在我国的小学,中学教育阶段都没有设置对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课程,学生们也没有接受过这个方面的指导,在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依靠来自由老师和家长方面的督促来完成学习。为了更好的了解、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在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大学生时间利用情况的分析,找出影响其时间利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2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现状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根据在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在3-5个小时的人数最多,能占到总人数的64.5%,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的课余时间是充裕的,那么同学们利用充裕的课余时间用来做什么呢?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我们得到如图1的信息。

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主要分布:上网的人占总人数的82.25%,学习的人占总人数的61.30%,睡懒觉的人占53.24%,参与社团活动的人占27.41%,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占24.19%。和同学沟通联系感情的占20.97%,其他的为1129%。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是把课余时间用于学习,但是对于多数同学来说,他们的课余时间用于上网,睡懒觉等其他休闲娱乐的事情,缺乏时间管理意识没有对课余时间好好的利用。

所以我们了解一下大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通过图2可以看出学生们上网查资料的占17.7%,网购的占7.8%,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的占58.4%,浏览新闻的占65%,其他的占9.6%。由上面所得数据结果中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消遣娱乐,很少同学利用便利的网络工具来进行学习。(2)大学生睡懒觉的居多,说明由于缺少了老师父母的监督,自身缺乏自制力,从而变得懒散。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普遍偏少,会造成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达标,更容易生病,影响学习。

3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影响因素

素从图3可以看出课余时间的利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受社团活动的影响,占45.2%;受学校硬件设备的影响,占30.6%;自身的原因,占67.7%,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占57.7%;其他原因占10.3%。从以上数据可知,影响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原因,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在以前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课程,同时自身的意志力薄弱,就很容易浪费课余时间;另外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主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近年来出现多种多样的娱乐休闲方式,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就很容易受到诱惑。而且周围同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4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建议

4.1指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要端正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态度的问题至关重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意识,但有37%的学生认为应该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地放松自己,要进行一些休闲娱乐。可以看出一部分同学还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意识。为了解决大学生缺乏关于科学的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有效利用的引导,使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发展其他方面,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学校应设置相关的时间管理的课程,聘请有关专业的老师来教授课程,此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课余时间的利用,学会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充分利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与熏陶

基于个体的行为会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而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他们接触的人也几乎局限于周围的朋友和同学,因此,周遭学生群体所形成的小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大学生的朋友和同学的课余时间管理行为和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个体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可通过群体积极合理的利用时间来带动个别人由于自制力差的原因导致时间利用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效率。

4.3完善学校的设施建设

学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的课余时间能够很好地利用提供便利。例如完善图书馆的建设,及时补充新的书籍,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的开放,这样学生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学习,或者查阅相关资料,阅读课外书籍,在提升自己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李慧.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7275.

[2]张惠平.时间管理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1415.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 课余时间 时间管理能力 培养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含义

大学生课余时间指除去学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上课、实验、实习等在内的课业时间和除开睡眠、饮食、重复生活等必须生理活动后所剩余的时间,主要包括完成作业、复习、自学和可以为学生自由支配的闲暇娱乐时间。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方法,以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为目的,对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利用的管理活动。独立学院因办学方式、招生范围等特殊因素,学生群体在学习氛围、心理素质、活动能力等方面自有其特点。结合本文研究的对象,可以把独立学院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定义为独立学院中的教育者通过管理、辅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行为进行指导,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课余时间的能力,做时间的主人。

(二)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拥有多于别人的时间资源。如果一个人想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比别人更多更重要的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大学四年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足,那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做到既能休息好娱乐好、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又能将课堂中获得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获得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研究显示,当代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年的授课时间约为190天,闲暇时间约为170 天――闲暇时间几乎占到了全年天数的48%。大量的自由时间对于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部分学生能够自觉的安排时间合理、合适的学习生活;而另一部分学生面对压力的突然撤除可能不知如何自主安排时间、规划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不好的习惯。缺乏时间观念的学生相比起重视时间管理的学生,他的课余时间就会在不经意间流逝,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也会一点点减少。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能够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在毕业后面对社会的挑选时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如何引导其正确管理课余时间,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实践证明,时间管理能力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而得到提高的。Weinstein等(1994)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开设了一套旨在帮助学生成功地驾驭时间的训练课程,时间管理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进行讲授,主要内容是讲解与时间管理有关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等,并且将时间管理与其他有关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检验自己制定的时间管理策略的应用效果,同时也接受教师给予的反馈建议。另外,“团体辅导”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首先将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挑选出来组成小团体,在咨询老师的带领下,讨论各自在时间管理上的经验和体会。由于面对的问题具有相似性,讨论就有助于减轻团队成员独自面对问题时的孤独感,增强自信;此外,成员间的讨论互动有利于发现各种有价值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独立学院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现状

本研究选取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全日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到东方科技学院作为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院校”等称号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有在籍学生近万人,面向全国招生本科专业33个,涵盖了人文类、经管类、理工类和生科类学科,比较全面,发展均衡,能够基本代表独立学院学生状态。

本研究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现状,以及学院在课余时间管理方面所进行的教育干预情况。由于大四学生忙于准备毕业,没有时间接受调查,所选取的对象主要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26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率为98.1%。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以描述统计为主,样本基本情况如下表(表1)。

同时,本研究还对部分教师和辅导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现状以及培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属性 分类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126 48.5

女 124 515

大一 86 33.1

年级 大二 90 34.6

大三 84 32.3

学科 文科 127 48.8

理科 133 51.2

家庭背景 城镇 140 53.8

农村 120 46.2

(一)课余时间占有和支配的总体情况

1. 课余时间占有现状

表2 课余时间占有状况分布

课余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末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9小时以上 85 18.7 223 48.9

7-9小时 79 17.3 112 24.6

5-7小时 158 34.6 79 17.3

5小时以下 134 29.4 42 9.2

表2中可见,周一至周五,学生总体课余时间在5-7小时的占38.1%,7小时以上的占到了36%;而周末课余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占到了46.2%,7小时以上的占到了73.9%。总体来看独立学院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

2. 自评时间是否充足现状

调查中有27.7%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较多,有43.8%的学生认为课余时间适中,认为课余时间较少的学生有28.5%。这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在主观上也认识到了自己具有较充分可支配的课余时间。

表3 自评课余时间是否充足状况分布

时间充足 人数 百分比

非常少 13 5

比较少 61 23.5

适中 114 43.8

比较多 60 23.1

非常多 12 4.6

3. 课余时间支配现状

由表4可知,独立学院学生对对课余时间管理很大程度上就是将课余时间用于与学习有关的事务。由此可见,帮助学生管理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表4 课余时间支配状况分布(平均值)

内容 频次 内容 频次

专业学习(自习) 22 睡懒觉 9

课外阅读 10 谈恋爱 6

社团活动、学生工作 15 上网 13

社会工作实践(家教、勤工俭学等) 6 娱乐休闲及其他(逛街、打牌等) 9

体育锻炼 10

(二)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1. 时间管理意识

时间管理意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余时间的敏感性及其主动管理时间、安排课余生活的自觉性。共包括3个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表5

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比较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汇总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我认为课余时间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82 31.5 135 52 39 15 4 1.6 260 100

利用好课余时间对我来说有重要意义 126 48.4 99 38.1 35 13.5 0 0 260 100

我从没想过主动去安排我的课余生活 12 4.6 59 22.8 114 43.8 75 28.8 260 100

有83.5%的同学意识到课余时间的重要性;有86.5%的同学认为利用好课余时间对自己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有72.6%的同学想过主动去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这说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自觉地认识到课余时间的重要性,对自身课余时间的管理安排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从主观方面看具有较好的时间管理意识。

2. 时间管理规划维度

时间管理规划维度体现了时间管理能力的核心方面,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的策略及方法,主要内容有设置目标、计划-优先次序等。从独立学院学生目标设置的情况(表6)来看,有58.4%的同学对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有明确的目标;有38.4%的同学每天给自己的课余时间指定学习目标;而61.6%的同学不太为自己制定每天的学习目标,其中大一的学生占到了49%。

表6

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比较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汇总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我对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总是有明确的目标 50 19.2 102 39.2 73 28.1 35 13.5 260 100

我每天都给自己的课余时间指定一个学习目标 14 5.3 86 33.1 132 50.8 28 10.8 260 100

从数据统计的情况(表7)来看,有96.2%的同学懂得要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计划,但同时有34.7%的同学忙于做紧急的事情,使自己陷于被动状态。所以,当事务繁多的时候,55.8%的同学有一种不知如何入手的感觉。

表7

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比较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汇总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如果有几件事要同时做,我经常要衡量它们的重要性来安排时间 120 46.2 130 50 7 2.7 3 1.1 260 100

事情繁多时,我有一种不知如何入手的感觉 20 7.7 125 48.1 97 37.3 18 6.9 260 100

我只做最紧急的事情 23 8.9 67 25.8 140 53.8 30 11.5 260 100

3. 时间管理控制维度

时间管理控制维度指的是在时间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包括对习惯性拖延的控制,对坚持性的控制,对内外干扰的控制以及对条理性的控制。

表8

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比较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汇总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只要是目前不紧急的事情,我就习惯于把它先放在一边 35 13.4 136 52.3 74 28.5 15 5.8 260 100

即使未完成的事情让我产生压力感,我也不想立刻就做 15 5.8 91 35 110 42.3 44 16.9 260 100

我总是先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把不太愿意做的事情一拖再拖 38 14.6 110 42.3 94 36.2 18 6.9 260 100

从对习惯性拖延的控制情况(表8)来看,有65.7%的同学习惯于把不紧急的事情放在一边;面对压力感,有40.8%的同学仍然选择拖延。有56.9%的同学凭喜好做事,不喜欢的事情容易拖延。

从对自身的控制情况(表9)来看,有59.6%的同学无法坚持执行制定的计划,有55%的同学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50.8%的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担心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两头不讨好。

从对内外干扰的控制情况(表10)来看,有53.9%的同学容易因其他事情的干扰而无法完成原定计划。有71.1%的同学执行计划的过程容易中断。40.8%的同学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从对条理性的控制情况(表11)来看,39.6%的同学宿舍大多数时候比较凌乱;56.1%的同学喜欢凭记忆力去做事情;45%的同学常常要花较多的时间去找出急需的东西。

表9

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比较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汇总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我确定的需要在课余时间实现的目标通常都难以实现 30 11.5 113 43.5 102 39.2 15 5.8 260 100

一旦制定了计划,我能够坚持执行它 23 8.8 82 31.5 125 48.1 30 11.5 260 100

课余时间里我经常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担心没有完成学习任务 32 12.3 100 38.5 108 41.5 20 7.7 260 100

表10

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比较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汇总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我很容易因为其他事情的干扰而使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始无终 20 7.7 120 46.2 102 39.2 18 6.9 260 100

即使别人的请求会打破我原来的计划,我也很难说出拒绝的话 38 14.6 147 56.5 69 26.5 6 2.3 260 100

一般来说,只要我静下心来做事,外界的噪音干扰不到我 35 13.4 119 45.8 100 38.5 6 2.3 260 100

表11

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比较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汇总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我的私人空间(书桌、书架等)大多数时候比较凌乱 23 8.8 80 30.8 97 37.3 60 23.1 260 100

我经常会对将要做的事情做些必要的记录,而不是主要依靠记忆力 20 7.7 94 36.2 128 49.2 18 6.9 260 100

我常常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找出急需的东西 26 10 91 35 118 45.4 25 9.6 260 100

综合意识、规划和控制三个维度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意识维度的情况明显好于规划和控制维度,规划维度稍微好于控制维度。这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对课余时间管理在主观上具有较好的意识,但在给自己设定具体目标、执行计划和监控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策略与方法,大多数同学显得不太从容,无法顺利完成对课余时间的管理。

(三)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目标不明确,不善于规划课余时间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往往对课余时间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也就是在制定明确的目标上做得不够好。虽然超过五成的同学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较明确的目标,但绝大部分同学在制定目标时都游离于“较明确”与“较不明确”之间。其中一部分学生认为由于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将会发生什么事是不可能预料的,因此没有制定计划的必要,只需做好每天的事即可;而另一部分学生尽管制定了目标,但由于忙碌等种种原因,既定目标往往无法达到。

由于缺乏清晰目标,后续的时间管理就会如同多米诺效应般出现问题。表7的数据显示,当事情繁多的时候,55.8%的同学不知该从哪下手。这种无法排好处理事情的先后顺序正是由于目标设置的不合理造成的。如果有突发的紧急状况挤占了原本安排好的重要事情的时间,后果就是“一天到晚都非常的忙,却不知道在忙什么”。

尽管部分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善。有些人借助便签来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缺乏长远性和连贯性,只能处理一天或短期内的事物,但这些事物的处理能否最终实现人生目标却很难说。所以采取这种办法的学生每天所做的仅仅是必要而非重要之事。由于目标设置的不合理性,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觉到迷茫、不知所措就往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毕业面临工作之际,很多人会感到自己的大学四年一无所获。这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设置人生目标或目标设置和最终的人生职业规划不一致而造成的。

2. 课余时间管理的控制力弱,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容易中断

由问卷和访谈得知,相当多的大学生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中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突发事件或团体活动常常与已经安排好的计划发生冲突,很多人不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只能消极被动的应对,导致自己原本的计划中断。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学生问“到底该如何克制自己,抵制诱惑,使自己成为更好的时间管理者?”“本来已经计划早上要去图书馆学习,可总忍不住要跑去上网,结果事后自己又很后悔,该如何改掉这个坏毛病呢?”……这些问题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自控力与对时间的控制力。尽管他们清楚地明白自身在这些方面的缺陷,也经常为此而感到懊恼,却找不到真正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任其发展。控制力不足的原因正是在于他们对时间管理方法和策略的认识水平不高,尚未能够完全认清时间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总之,时间管理能力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管理个人事务过程中理应必备的。具备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大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能够顺利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独立学院学生在调查中反映出来在时间管理能力上还存在大量提高的空间,这就对独立学院对此方面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通过多方共同的努力才能提高学生时间管理的能力。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独立学院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将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