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的学习规划

初中的学习规划

时间:2023-09-11 17:41: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的学习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的学习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初中;“人生规划”;教育;实践思考

人生规划是指一个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自己各个时期发展道路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在初中教学中融入“人生规划”教学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建立有效的发展观念,提升学生人生规划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提升实际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对初中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1.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

现阶段,我国实施的九年义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应用的技能,从而为之后高等教学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础。以此,确保“人生规划”教学工作的质量,就需要在初中教学中融入有效的“人生规划”准备工作,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基础的知识,不断建立有效的发展观念

2.为实现“人生规划”教育的统一需求

现阶段,高中时期的“人生规划”教学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因素就是我国在中小学时期的人生规划教学工作并不完善,不但没有明确初中时期“人生规划”发展中的需求,还没有展现初中时期学生对自己的全面认识。虽然目前很多学校非常注重此时的“人生规划”,但都处于初级的探索时期,还没有构成完善统一需求。

二、在初中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模式借鉴

现阶段,“人生规划”教育在初中时期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并不完善,也没有统一的实施模式,但是高中时期应用的模式可以引以借用,从而不断创新初中时期的“人生规划”教育工作。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依据研究课题立项的主导模式。初中学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深入研究“人生规划”问题,并且逐渐构建完善的教学课堂系统,丰富“人生规划”教学内容,促使“人生规划”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创新。第二,依据本校课程开发的推动模式。初中学校在不断拓展“人生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校教师能力,深入创新校本课程,从而更好的研究。例如,某教师进修学院附中,依据学生的“人生规划”教学问题,结合实际发展需求,设定了有效的“人生规划”教育标准。依据实际设定的标准,为实际“人生规划”教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从而对不同时期的人生规划明确目标、内容以及实施载体等。第三,依据多门课程资源整合的促进模式。初中学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整合学校的多样化资源信息,或者与各大高校结合共同开发课程,或者依据“人生规划”教学工作为基础,不断创新学校的教学系统,从而构建完善的课程系统,以此为学生实际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例如,某地的两所中学与当地的五所高中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并且将高中具备的一些基础课程与初中时期的课程实施结合,促使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可以自主选择以后的学习方向。为了提升彼此的结合和研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工作,还可以依据高校的图书馆获取更多的知识,应用高校的实验室更好的实践操作,从而不断深入自己的研究。依据学校科学教学工作与社团活动的结合,实施多样化的专题教学工作,例如地理研究、化学实验、观察以及管理工作等,这样可以满足多样化学生的需求,更好的实施“人生规划”教学工作。

三、在初中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工作的建议

“人生规划”教学工作是学生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有效发展的依据。由此,要想更好的进行初中“人生规划”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是结合国家、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力量不断创新和发展。

对国家而言,特别是实施教学工作的部门,需要不断提升系统构建的人生规划教学系统的重点和方向,完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学生对“人生规划”工作的需求,依据从基础到深入的发展形式,并且不断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深入时期的教学工作需要在基础时期奠定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此,优质的“人生规划”教学工作需要在初中时期进行有效的“人生规划”教学工作。

对学校而言,要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让教师建立了完善的发展理念,并且自身具备优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完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的力量。因为,在实际进行“人生规划”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数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了人生规划教学工作实施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课程设置“人生规划”教学工作的中心,需要学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人生规划”教学工作课程的设置。

对社会而言,要想提升“人生规划”教学工作的实施,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教学工作,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学生“人生规划”教学工作课程系统的构件,例如依据实际发展需求,构建非盈利性的人生规划服务系统,从而为实际“人生规划”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另外,要完善高校人生规划指导中心内部职能系统的服务工作,从而为实际指导工作提供信息资源,以此更好的实施“人生规划”教学工作。

对家庭而言,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需求进行辅助工作,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人生规划”指导教学理念,从而更好的认识“人生规划”教学工作。不断的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人生规划”教学工作中,与学生更好的创新发展理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结语

因此,在实际发展“人生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按时在实际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问题不断的创新。例如更好的分析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人生规划”教学工作,以此完善初中时期的“人生规划”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入研究,从而让理论知识实践化,以此提升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李坡,陈晓利.初中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20.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课堂;数学教学;教学方法;规划思想

在初中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规划思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思想。规划思想指的是在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处理的过程中借助规划变换的方法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转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各种思想及方法都已经有了全面的运用,而规划思想的运用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下面本文就针对在初中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规划思想运用的重要作用以及策略进行分析以及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规划思想应用的重要作用

1.规划思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规划思想的有效运用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复杂的问题根据规划思想可以进行有效地转化,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而且在一些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对复杂的数学问题不再产生抵触情绪,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数学。

2.规划思想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规划思想的运用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有效地转化,把问题简单化,提高对数学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无形之中就使老师的授课负担减轻了,让老师的授课速度以及质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得到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规划思想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

规划思想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她要求学生可以自如地把一些问题进行理解和综合,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说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规划思想的运用就是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的一个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现实意义。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规划思想的应用方法

1.通过对典型题的讲解来进行规划思想的应用

典型的题都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或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有一定帮助的一些题型,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对这样的题型进行教育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以及解题的方法掌握得更好,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对规划思想进行合理运用。

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求扇形的面积”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这种题型的讲解来进行学生规划思想的培养。例,“已知扇形的弧长以及扇形的半径求扇形的面积”这一类体,在对这一类题进行讲解的时候,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方法,主要就是求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求出这个数据,那么这道题就可以解答了,根据规划思想,让学生对这一类的问题进行转化,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2.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来进行规划思想的应用

俗话说:“兴趣是有效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所以说,在进行规划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对数学进行教学,随规划思想进行运用。

例如,在对对称轴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都知道对称美,那么对于对称轴他们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会有一些兴趣,而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对一些图形尽心应用,如,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那么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啊?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规划的思想去研究这些问题,进而达到规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3.通过题型之间的转换来进行规划思想的应用

进行规划思想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这种思想下对一些问题进行合理地转化,通过一些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解题的方法来对一些没有教过的题型进行解答。而题型之间转化的联系更能对学生的这种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更加了解转化思想的实质,有效地对规划思想进行应用。

在对“圆的关系”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进行一些题型的转换,如:“已知圆1与圆2相切,两圆的圆心相距9 cm,圆1的半径是4 cm,圆2的半径是多少?”老师对这一类问题进行解答后,拿一些类似的关于圆的相交以及相离类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类似的解答,根据规划思想学生可以将问题进行合理的转化,进而达到对规划思想进行应用的目的。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对规划思想的运用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思想,可以在学生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等很多方法看到其带来的成效,对这一思想的运用应该进行推广,让当代初中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有效且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亚峰.注重课堂教学中归纳猜想能力的培养[J].中国数学期刊,2011(4).

第3篇

1.1缺乏整体规划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课本而言,虽然很多单元都是阅读、写作、听说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学习,但是从整体上看,单元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得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缺乏整体观念。另外,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简单地把单元的综合练习当作是课文的附属品,只是简单地把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素材简单的组合起来,缺乏科学的规划方案,不符合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1.2课堂秩序混乱

在进行单元的综合学习过程中,教师会简单地根据单元目标直接确定活动的主题,却不做细致的活动规划,然后把单元综合学习的内容直接交给学生自主去完成,有的教师就直接对学生不管不顾,也不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从而使单元综合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另外,有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而自己却在台下当起了观众,导致整个课堂处于一种散漫的状态,课堂秩序也非常糟糕,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学习,更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1.3课堂形式单一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的综合性学习成果采取的成果展示的形式仅局限于成果交流的方式,有的教师在进行单元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就简单地将综合学习内容做成一个主题课件,然后再将内容做成比赛题目,上课的时候采取课堂抢答的方式来实现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随着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日渐增多,导致学生逐渐厌倦了这种形式,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些教师,对于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综合学习知识干脆让学生自主学习,且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任何的指导,渐渐地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些教师流于教学表面形式,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然后再进行课堂分享,久而久之,大大挫伤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提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2.1转变观念

相关部门要注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育,不断树立综合性学习意识,转变观念,从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而言,学校和教师可以把综合性学习纳入到期末考试的范畴之内,以引起家长的注意。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综合性教学,能够清楚地把握教学的实质,从而使得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另外,通过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还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开展语文综合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把握学习内涵,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2积极拓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渠道

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是存在学习资源缺乏等问题。基于此,我们要不断地拓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渠道,要将社区、家庭、社会、校园的资源整合起来,变为语文教师教育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学问的道理。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课堂的特点,积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丛林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增加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储备,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2.3加强教师的悉心指导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任不管,相反,教师要更加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解答,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结语

第4篇

【摘 要】对于数学我们可以将其规划为: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的概念。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大致可以分为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两类。作为重点学科之一,初中数学更是数学教学中的基础所在,所谓“基础打不好,根基学不牢”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初中数学的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本文将针对如何学习好初中数学展开讨论,通过讲述积累知识、合理规划和主动复习等方式方法,提供给广大学生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规律;总结

一、概念

“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的概念”可以称之为数学。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划分为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两大类。我们小学、初中和高中时期所进行的是初等数学学习,步入大学时期以及更高层次的学习时便是高等数学。伴随着高考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越来越得到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初中数学学习是打好数学基础步入更高学府的关键所在。而很多同学都会和家长老师反应在学习数学时,感觉比较吃力,很多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原因就是初中数学相对于浅薄的小学数学来说,难度相对提升幅度较大,知识点和难点也更多一些,所以要想学好初中数学,正确有效的方法是关键。

二、学习方法

1.积累知识,运用规律

其实数学学习并不困难,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很轻松的学好数学。在数学学习中要掌握正确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首先,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有时我们在做题中遇到难题时,我们会去问老师答疑,老师看过题目之后,就会知道这道题应该用某些方法去做,好像并不用经过太长时间思考,便可以立即解答出来。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出题人也是按照规律来进行提出问题的。因此,只要能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好规律所在,在发现问题时也就会迎刃而解。用最少的“东西”去证明最多的事物,那些最少的“东西”就是最精华的基础知识,正如建造大厦混凝土架构一样。而基础知识都在课本之中,因此如何利用好课本,总结吸取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本上的许多知识都是前人研究并且总结出的精华,因此我们要接受消化并且读懂他们,有些时候甚至需要死记硬背。其次,重视课堂笔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养成做学习笔记的习惯。将课本内的一些重要概念、公式、难点等记在笔记上,并且经常温习。每天在做习题之前,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预先预习,养成习惯。尤其是做练习题遇到困难时,作业中往往不会出现课本中的例题类型,因为课本中的例题一般都是最基础的类型题,有时不能完全做到对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进行落实,日子长了就会造成损失和遗漏知识的后果。每做完一个类型的习题之后要加强反思。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做着的题,不一定是考试的题目,而是要运用现在正做着的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来解开更多的习题。知识和规律运用的多了,便灵活了。熟悉并贯穿知识,就能找到规律的基础,总结知识经验。

2.合理规划,调整状态

初中的学习节奏也是很紧张的。每个学生都要投入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要想能够迅速的学好数学,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详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并及时作出合理的微量调整。

在学习中,要善于利用课上的学习时间,认真听讲,做好课上学习记录,对于不懂或者不是很透彻的问题和知识点,要及时通过同学或者老师进行学习并做好课后复习。在回家后和复习的时间中,要合理利用分配好,确保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及时调整状态。

在课余时间,要精心挑选课外学习资料,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初中数学考的是学生解决新题的能力,不论自己老师的水平有多高,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善于使用课外读物,积累更多的知识。从练习册中获取其他的学习和做题方法来充实自己。当然,不能选择知识点太偏的学习资料,倘若可以独立脱离校内教学和自己老师的局限性,定会事半功倍。

3.主动复习,善于总结

在学习中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时老师会给学生做总结,做得很详细、深刻和完整。而初中生,学习的知识会更深入,更丰富,所以步入初中我们更要给自己做好总结,该干些什么,准备做些什么,老师并不会一一具体指明,不会给你做太多的总结,而是讲到哪就考到哪,节奏比较紧迫,学生复习的时间也较为紧张,因此初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要加强。

在学习过程中,要提高主动性,善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并且完成习题之后要加强反思。善于反思自己做过的题,总结经验,举一反三。类型题一般都会为做题者留下一条路,通过规律,可以找到它。把它作为一条基础路,然后去寻找一条更广阔的新路,要懂得随机应变。

要善于做好总结,因为题目会做了,但也不一定完全做得准确,有时会因为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对此我们做出总结,比如一看到求值域,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定义域,就会减少犯错的概率。学习的同时,总结出自己的规律并铭记于心。规律是需要靠自己总结出来的,就算别人给你总结好了,你也应该再总结一次,这样它才会成为你自己的经验。我们的数学就建立在许许多多总结出的规律之上。熟悉它,掌握它,拓展它。通过做题和复习,重点总结出,这道题目内容中蕴含的类型以及使用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构建起一个内容与方法科学联系的网络系统。

三、结论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要有心理压力和顾虑。任何其他的学科也是一样的,是一个慢慢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但要记住一点,这个过程是我们能否学好数学的重点过程。除了本文中所提的学习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自己优质的学习兴趣,掌握和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并很好的应用到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雷俊鞭.浅谈数学学习方法.学园,2009.10

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心理教育

初中生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需求,系统、科学的心理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设计人生初步目标、学会人际交往、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健全的人格,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一、实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初中生独有的特点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2-15岁,处在青春期向成年期过度的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社会阅历尚浅,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严重的可能会使他们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控的能力和方法。

(二)实现教育的目标需要加强心理教育。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健康的个体,同时也要培养他们成为健康的社会人。初中生由于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往往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我,其独立性常常与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规范相冲突,很容易与身边的人和环境产生冲突。有的学生无法认清和抵御社会的不良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或深陷险境,有些学生困因难以承受考试和升学压力而放弃生命等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和社会要求积极的引导。

(三)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系统的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情趣和远大的理想,能够解决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维护心理健康,能够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把心理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目前心理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一)部分学校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初中阶段,一方面由于心理教育的成果不能量化,难以考核,一些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把考核当做工作指挥棒;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处于被支配状态,难以凸显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这两方面造成部分学校忽视心理教育,把心理教育当做摆设,导致学生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自己成败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其他素质的提高。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很差,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在大学及以后阶段充分暴露出来,表现为不能够合理的支配学习和生活,缺少计划目标和进取心,浑浑噩噩,空虚无聊。

(二)目前心理教育缺乏系统性。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也开设了部分心理教育课程,但往往流于表面。心理教育是需要长期关注、潜移默化的过程,他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单单通过几节心理讲课或者讲座很难取得效果。

(三)目前心理教育缺乏针对性。在教育方法上,一些学校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不顾对不同年级、不同个体的差异,采取"一刀切"式教育方法,把一切标准生硬的塞给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片面的选择古今中外成功励志故事教育学生,不能从身边的人和事出发,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反作用。

三、加强心理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教师是影响学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念。作为教师,要全面、客观的看待每一名学生,既要看到他们尊重老师、乐于接受教育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的一面,要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要将教师的身份和朋友的身份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教育的培训。心理教育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作用,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价值。

(二)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科学规划人生目标。"三观"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规划是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作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包括个人自身规划、事业规划等等。正确的"三观"和科学的人生规划能够有效的挖掘学生潜力和创造力。初中阶段是"三观"形成和规划人生的开始和关键期,作为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耐心启发诱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指导,制定人生设计计划和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三)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意志教育和情感教育。在意志教育方面,结合身边的事情,教育和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现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矛盾的方法,做到在逆境中不垂头丧气,在顺境中不骄傲自满。如结合某次考试或活动,让学生明白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对成功的要及时总结经验,对失败的要分析原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在情感教育方面,要通过开展谈论、课外实践和电视讲座等活动,如组织讨论"我眼中的责任"、开展帮扶老人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和倾听,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四)要注重加强人际关系交往教育。人际关系的处理对个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人际关系能够导致自卑感、孤独感等问题,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适应社会造成消极影响。加强人际关系教育,可以通过"学习一帮一"、足球比赛、爬山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可以通过"父母的一天"等活动,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和体察人。使每个人都能够乐于与人交往,形成尊重、宽容和谅解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姚先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仁[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第6篇

一、中职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重要意义

所谓人生规划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做出的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人生规划包括:职业规划和学习规划。人生规划使我们在规划人生的同时可以更理性地思考未来,初步尝试性地选择未来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并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人生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人生目标,制定行动措施,增强责任感,增强学习动力。

人生规划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入学校,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通过专业技术等级考试,拿到相关职业证书,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科学的人生规划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进行人生规划,可以极大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科学的人生规划必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学生生活由普通教育转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转向以就业为主,并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成长道路上会产生各种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不同阶段和层次学生也会产生的不同心理。

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成绩较好,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报读重点高中,圆大学梦。然而家庭经济的拮据,使他们不得不放弃理想而报读中等职业学校,并希望通过早日工作来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的局面,他们心中是无奈和不情愿的,极易产生失落感和不平衡感,但他们又不善于宣泄自己的情感,因此容易产生抑郁、悲观、消极等心理情绪。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活得比较累,学习上、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努力刻苦学习,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中考上,以期考取重点高中为父母和老师增光。然而现实的种种原因让他们只能就读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现实与期望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致使他们无法面对和接受现实,从而导致情绪低落。他们感觉自己对不起父母老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内疚又无可奈何十分矛盾。这类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因其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使他们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了距离。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和前途认识不清,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念淡薄,学习自律性较差,学习完全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这类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时,成绩处于下游,受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很大。本以为到中职学校学习会轻松点,但随着理论与技能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才发现职校学习并不轻松。可是由于基础差,又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致使学习较为吃力,从而使畏难的情绪加重,对学习也越来越没兴趣。如果再遭遇学习挫折,就容易自暴自弃、虚度光阴,甚至会荒废学业。

以上三类学生的情况很容易在入校后形成这样的心理特征:

1.自卑的心理

初中时学习刻苦,但只能就读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类学生在心理上会感觉比以前的初中同学矮一头,低人一等。平时的表现则是循规蹈矩、沉默寡言,认真完成作业,但正确率不高,不懂但从不问老师,也不积极回答问题,很少向同学请教。对学习好的同学既羡慕又嫉妒,但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强大的动力使他们奋起直追。

2.松懈的心理

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后摆脱了初中紧张的学习压力,不少学生认为升学的压力没有了,而新的奋斗目标尚未定下来,就在思想上行动上产生松懈,进而导致学习上的被动,上课迟到、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这类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上进心,有的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学习,最终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实际操作技能差、政治思想水平低的不良结果,严重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前景。

3.焦躁的心理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中学习不太理想,基础较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轻视,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致使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这类学生缺乏自信心,对文化基础知识几乎是“谈之色变”,存在着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一方面要面对家长的唠叨说教,另一方面又学不进知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但为了就业只得强迫自己读书,最终容易造成强迫、焦虑等心理问题。

以上这些心理现象,使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发展观。反之,缺乏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生规划,更进一步引发了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中职学生往往容易陷入“缺乏人生目标――情绪不好――学习效果不好――失去学习兴趣――更加缺乏人生目标”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的教师付出更多的关爱,进一步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中职学生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从而走上成才之路。

三、如何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人生规划

1.必须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人才”

人才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理解。实践表明,有学历或职称的人不一定都是人才,有些作出一定贡献的人才未必有特定的学历或职称。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赋予了人才概念全新的时代内涵。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表述,是在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既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又是对这一工作的更高要求。我们既要承认科学家、工程师等“专家型”人员是人才,也要承认高级技工、技师等“技术型”人员也是人才。任何人只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造的伟大实践中,他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有可能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用的人才。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技术工人的后备军,更是技术人才的后备军。

对单位来说,能力比学历更为实用,眼高手低的高价员工越来越受冷落。中职学校毕业生抢本科生“饭碗”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各大城市的大中专、中职学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科班出身的中职生甚至比一般本科生更抢手。用人单位向学校下订单,学生没毕业就被预订一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个曾经少人问津的教育形式,如今因为其极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环境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同学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我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生困惑,每个人都有过。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告诉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并给予实际行动,这样在毕业那一天才有资格找到属于自己的“饭碗”。

2.要让高技能人才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

现代社会是大众明星偶像层出不穷的时代,技术工人同样也可以成为被追捧的明星偶像。从 2007年开始,中国所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室里都挂上了十位技术工人的画像,他们的名字和传奇般的职业经历也被同学们所熟悉。这当中有被称为“神技天焊”的火箭高级技师高凤林,有六破世界港口装卸纪录的码头工人许振超,有绝技在身的汽车工人李楷军,有自学成才的工人数控专家李斌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资委等七部委在历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联合评选出的十个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全部来自生产第一线,以非凡的胆识和才智成功解决了大量复杂的技术问题,在生产高精度、高难度的先进产品和创造国际领先技术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很多人都从中职学校毕业,是值得中职生学习的榜样。

在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中,有被杭州市总工会聘为市职业技能人才带头人的刘国铭,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职工技能状元“金锤奖”、浙江省职工“百行百星”的丁宏卫,有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杭州市“职业技术带头人”、 二级技师的蒋玲霞……这些人是学校的骄傲 ,更是每一个职校在校生的榜样。

3.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阶段确立科学的人生目标

首先,人生规划要切合实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太高的、难以实现的目标不能称为目标,太不现实。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获得者托马斯 •亨特 •摩尔根说过:“不要把志向立得太高,太高近乎妄想。没有人耻笑你,而是你自己磨灭目标。目标不妨设得近点,近了就有百发百中的把握。”

其次,要在人生总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可以具体到每一年甚至每一学期要达成的目标,指导学生将目标细化到每天应该完成的任务。之后就要开始行动,在行动中不断对自己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更新和修正自己的目标。

第7篇

关键词:初中 生物 教学 有效性 规划 课堂 总结 经验

生物是一门基础科学,同时也是初中时期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科目,对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培养他们的科学理念、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做好生物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就需要我们能够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总结等几方面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 首先教师要做好教学规划工作

《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可见规划、计划对于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只有我们做好了教学规划、计划,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顺序的进行授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备课工作。在传统的备课中,教师往往是以教辅为本进行备课工作,单一的备课形式由于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况造成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当前阶段,就需要我们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的做好教学规划工作。在笔者看来,我们首先是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新时期课堂的主体,备课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学生这一元素,就会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所以就需要我们从学生入手,多去了解一些他们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点,同时结合他们的知识储备状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的做好教学备课工作;另外也需要我们“备好目标”,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忽略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不牢固、缺乏实践支持,在新时期就需要我们能够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目标,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加强他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安排相关的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来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 其次教师要做好教学实施工作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基本都由课堂教学效果决定。所以在做好教学规划之余,就需要我们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施工作,以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能力提升。笔者认为,想要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应该为“学”服务。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课堂中的问题成为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正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任何知识、解决的任何问题,是他们自己获得的,所以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自己。比如在教学这个就需要我们能够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分组教学、合作达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另外也要注重学生的思维的参与,课堂中学生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二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只有引导学生将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上,才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观察中验证生物学知识与规律领悟生物学观点,并从已知中不断地引出未知,让他们能够更深刻的去进行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另外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好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因此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法指导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 再次教师要做好教学总结工作

初中时期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课时安排也较为紧张,学生在进行完一个科目的学习之后马上会迎来另外的一门科目的学习,刚刚学习的知识有可能会忘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总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当然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回顾,可以通过知识点树状图、知识点脉络图等形式进行总结,使知识点显得更加清晰、明了。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感知,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实现生物教学的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一节的时候,笔者就带领学生进行动物的分类,让他们根据生物的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划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初中学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科目,生物教学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指导,进行科学的教学规划、实施以及总结,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6―0078―01

实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与目标,需在语文教学中采取综合性学习方式。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作用

1. 综合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采取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与教学方式是相互融合的,通过多渠道的形式进行展现,并非似传统教学方式那般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诗词歌赋、文学经典,而是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与社会、文学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语言与社会的融合,语言与艺术的融合。在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应用下,能够创造出多元化、多方位、多领域的教学情境,在积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出重要的贡献。

2. 综合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自我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纷纷推行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一般而言,在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下,教师一改传统的地位与角色,从之前的主体人员转变为指引者与领路者,在课堂中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语文知识。众所周知,初中语文知识与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与其它学科有着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的关系。将综合性学习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初中语文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 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是实现良好学习的关键,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具备合作意识,则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真正对语文知识感兴趣。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广下,“竞争”已经不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语文课堂则更加倾向于合作协助。当遇到某一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发挥集体、团队的智慧。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提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二、初中语文中采取综合性学习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整体规划。从某种角度分析,当前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 内容与综合性学习有着密切关联,它们不依赖教材,具备独立性,但是却以教材作为载体。从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分析,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对初中语文进行整体规划,仅仅将教材与课文内容作为“附属品”,很多解决问题的素材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只是简单搜集,没有从实际角度出发,从根本上背离了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1. 积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而言,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便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时候需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综合性学习的作用进行充分展现。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接收能力,比如在学习阅读理解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课文,在学习古诗词的理解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分析,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9篇

关键词:游戏法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设计应用

游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的课堂游戏,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R,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地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生地理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游戏法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很多学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数英等“主科”的学习上,把地理当做一门“副科”,对地理科目学习不重视。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师通常采用板书的形式,将准备好的教案写在黑板上。这种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到厌烦,愈发没有学习兴趣。将游戏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

(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地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很多学生对地理学生感到头大。游戏法教学独具的趣味性,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地理的畏惧心理,降低学习地理的难度和压力。在地理课堂上开展游戏法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地理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融入游戏法教学,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情景学习环境,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情景课堂中学习地理知识,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二、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应用策略

(一)开展拼图游戏比赛,强化学生地理空间位置认知能力

拼图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小游戏,它比较容易上手,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地理课程内容,准备一些拼图道具,在课堂中开展拼图游戏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地理空间位置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各个省份、行政区时,很多学生对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和省份特点记忆不牢固。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中国各个省份的地图形状道具,然后让学生随机抽取,抽到之后说出这个省的名字、简称、省会名字、省份大致特点等,然后拼接到中国地图的大模块中,加深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记忆。

(二)设计旅游路线游戏,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很多学生往往会把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记混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旅游路线的游戏,帮助学生回顾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把前后桌同学分为一组,设计一条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出行的过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线路参考,比如北京三日游、珠三角深度游等,启发各个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喜欢的景点设计旅游路线,鼓励学生站到讲台上,把自己设计的旅游路线展示给同学们,比一比谁设计的路线合理、有趣,学习同学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灵感。

(三)引导设计校园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掌握运用地图解释地理问题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等习惯,形成空间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校园地图,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用图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地图知识时,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地图“三要素”:地图比例尺、方向坐标及图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为画校园地图做准备。然后让学生回到教室绘制地图,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按照什么比例绘制、学校大门的位置如何确定、学校的建筑形状怎么画等问题,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了解比例尺、方向坐标和图例的使用方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开展拼图游戏比赛,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位置认知能力,设计旅游路线游戏,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设计校园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多种举措,将游戏法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英.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康健,王晓惠.构建初中地理“游戏课堂”的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6).

第10篇

1. 初中阶段音标教学

音标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一个必需工具,初中阶段开展音标教学可以为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阶段音标教学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音标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1.1初中音标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初中阶段开展音标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2012年最新修订的《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的了语音的五级目标:“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这就明确了学习音标的必要性。通过音标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英语单词,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会更加容易。另外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初中生比小学生具有更强的发音模仿能力,学生学习音标的效果会更好。同时初中阶段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系统教授音标,初中阶段是学习音标的最佳时机。初中阶段学生掌握了音标知识后,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自学能力也会显著增强,后期英语学习会变得更加容易。

1.2音标教学

初中阶段开展音标教学首先应该制定出合理的音标教学规划,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教学。初中一年级让学生数量掌握48个国际音标的读音,解决清辅音的浊化和重音的读法;初中二年级重点讲授[n]、[l]的一些组合,同时对一些辅音的组合进行巩固和提高。初中三年级对音标知识进行深化和拓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发音技巧,尝试运用音标知识解决更多英语学习中的问题。

此外,开展音标教学需要认真编写教学资料。初中英语课本中音标内容有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音标教学的要求。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教师额外寻找更多的音标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为了使音标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规划,设计出合适的校本音标教材,辅助音标教学。

音标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音标不同,教学难以程度也不相同。某些音标比较相似,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比如[au]和[?u],这两个音标不仅外形相似,发音差异也不大,这两个音标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认真区别。这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音标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多媒体运用较为广泛,教师开展音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综合运用音频、视频、图片等,丰富课堂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音标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初中阶段单词记忆

掌握一定量的单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学生有了单词基础,初中英语教学才能顺利开展。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把单词教学作为一个重点,同时向学生传授科学、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掌握必需的单词。

2.1学生记忆单词的现状

由于从初中开始,学生开始系统学习英语,学生并没有掌握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记忆单词时靠的完全是死记硬背。另外很多学生还会用到谐音记单词,这种记忆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音。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产生不利影响。学生记忆单词采取死记硬背和谐音记忆的方式,会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一定的阻碍。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单词量较少,运用死记硬背和谐音的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以后单词记忆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些记忆方法就不具备有效性。还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都是要尽量避免的。

2.2单词记忆方法

初中阶段已开始系统学习音标,学生对音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音标来帮助记忆单词,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需要教会学生划分简单的音节,这样背单词的好处是不会漏掉字母,学生可以根据发音准确地写出单词。划分音节,需要学生先能够熟读这个单词,根据单词拼读中的停顿情况,划分出音节。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单词。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改革 教学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了,事实证明,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整体教学当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当前初中教学改革还不是很彻底,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这一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一下当前我国思想品德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完善。

一、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虽然各个初中学校都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阻碍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上的重视程度永远是第一位的。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不重视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那么就不会有很多的时间来考虑进行具体的教学规划和设计,也就不可能提供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可见教师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重视度不够是远远不行的。另外,学校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重视度也会影响到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质量。目前,学校大都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类似于辅修课程,给予的关注度不够,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度也就下降了,更别谈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质量提高了。

2.教师教学质量问题。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重点就在于它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规划,而这一点对于老教师来说是有难度的,毕竟很多教师都已经习惯了以前固有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对于目前新流行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很不适应,有的教师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把一节课分为几个环节进行,这样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导致原有的教学计划完成不了。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并非思想品德改革教学所需要的。另外,有些教师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的利用程度不够。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出现在了课堂上,但是在如何合理科学地使用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熟练,或者是方法不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众所周知,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相对比较枯燥,我们也都了解现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内容无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那么势必会降低教学质量。虽然目前许多教师也在使用一些其他的辅助教材,但是这些辅的教材和课本内容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根本不可能给学生带来新意。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把课程内容变得有趣,但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和形式不会存在很大的突破。另外,我们初中教学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都是按照考试来进行的,这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是不利的。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效率

针对以上提到的几点不足,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

1.提高整体重视程度。思想重视程度的重要性也就决定了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要在整体上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重视度。一方面,学校方面应该首先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其中最为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措施莫过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量和提高思想品德考试在总体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这样学生和教师自然而然地就会逐渐重视思想品德的学习和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断重复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程度,使学生逐渐意识到思想品德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提高整体水平。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一点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师要学会完全接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学会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整体课堂的安排,规划好整个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计划,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就要求教师学会运用一些新兴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

3.丰富教学内容。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当前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来进行的。教师可以多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直接让学生走进社会,使学生直接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学习,脱离出枯燥的课本内容,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

我以《珍惜新起点》这一课为例探讨下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的规划,必须先确保完成教学计划。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师就可以完全采取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把自身的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当然中间可以穿插一些新的教学技术。

综上所述,当前在我国的思想品德改革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也有待提高,但在实践中具体如何操作还有待我们一线的教师继续探讨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骆瑞环,刘培培.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3]李金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职业素养[M].威县教育系统内部学习资料,2008.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成果;学讲计划

学讲计划是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普遍低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用心体会和深刻理解学讲计划的核心,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高效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学习效率的提升。由此,教师也能够获得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一、积极做好备课环节的准备工作

为了贯彻学讲计划的理念,教师需要在备课上花费更多的心思,以帮助学生体验学讲计划的全部流程。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注意的点: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题,合理规划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以及最终的反思小结。每一个点的规划中,教师都需要切身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提升。例如,我在讲述《春秋大变革》的有关内容时,在进行准备工作环节中首先明确了本节课中的重点在于“大变革”,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此次课堂上有一半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成果展示以及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总结反思。在准备工作做好的情况下,整节课都能够按照学讲计划合理地开展,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在备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学讲计划的流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配合学讲计划进行学习,就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有代入感地进行学习。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自主学习环节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除去备课环节,学讲计划的第一个环节在于明确学习的主题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此环节中,为了能够发挥此环节的功效,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最多的问题,此时教师需要做到不打扰学生的思考,只需在学生思考中断的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帮助,即使学生的思考天马行空也不要加以阻止,这是学生的思考产物,对于学生今后的历史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例如,我在讲述《秦始皇的功过辩论》的相关内容时,在自主学习环节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你觉得秦始皇的功过谁大,为什么?学生就这个主题进行自己的思考,并为了自己的论点开始寻求足够多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对秦始皇的生平有一个了解,从而为学讲计划的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二)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做好协调者的角色

当自主学习的工作做好以后,学讲计划就进入到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务必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务必要合理依据自己班级的学生特征进行小组规划,让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能够有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只有如此,才不会出现部分学生偷懒的情况,从而保证学讲计划顺利实施。

(三)在学生交流辩论的过程中做好主持人的角色

当小组成员都阐述自己的看法,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统一意见之后,教师就需要鼓励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合理辩论,从而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鼓励辩论,不鼓励恶意抨击,适时总结,进而完美谢幕。例如,我在讲述《秦始皇的功过辩论》的相关内容时,在进行到小组辩论环节时,首先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按照学号的顺序进行发言,在一轮发言结束以后,我加以总结,接着再选出有代表性的理由,让小组长进行二次辩论,最后让所有同学进行投票。在此环节结束以后,我总结发言:秦始皇的功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功不抵过,所以需要客观地看待一个人,看待一个问题。学史以明志,我们需要学习先人的优点,摒弃先人的缺点,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才是学历史的意义所在。由此升华了主题,让学生获得了境界上的提升,这就是学讲计划的优势所在。

(四)在反思总结过程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

每一节课的最后,都应当存在总结反思的环节。只有总结反思,才能够保证学生的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这也是升华学讲计划教学模式的必备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讲计划的功效,教师务必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反思。只有自己的思考才是属于自己的,教师强加的只能是外部作用,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之中有所收获,此点教师切记。由此,就能够实现学讲计划的完美循环,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地进行历史学习,并能够收获学习方法,在自身今后的历史学习之中获益。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实行学讲计划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获益。但需注意,教师在实施学讲计划时需要有效依托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帮助学生能够在已有的条件下获得提升,真正地帮助到学生。

作者:蒋晓丹 单位: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