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时间:2023-09-11 17:41: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第1篇

如何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研究分析

2003年,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提出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和资产总额为核心指标的评定标准,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四部委又对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进行调整,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特征为:一是所有制结构灵活多样,投资主体多元化,船小好调头,发展迅速;二是我国中小企业近几十年的发展都是依赖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获得成功,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工人工资的大幅度增长,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型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提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企业摆脱低附加值、重复性投资生产的重要出路;三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达,内部地区相对落后;四是中小企业涵盖范围广,分布地区分散,主要是各地方的乡镇企业;五是中小企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窘境,一些小企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很难与大企业相抗衡,且短时期内,很难转变这种态势。以上五种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了很多,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洗礼,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各项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然而,各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人员配备不齐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我国大部分企业基础较差,对管理不够重视,造成会计机构设置层次不清晰、分工不具体等问题,有的微小企业为了解决成本,甚至不安排会计人员或者安排自己的亲戚担任会计,有的甚至是一点儿会计知识都不具备,更不用提持证上岗了;还有一部分采用的会计外包的方式,兼职会计问题严重,流动性强,管理性差。同时,还存在着会计人员学历层次低、会计人员老龄化、会计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缺乏一方面与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和重视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规模小,激励方式有限,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不够,造成会计人员招不来,留不住,发展不好,人员不稳定,跳槽现象严重,这些都对企业会计核算水平造成了直接影响。

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同时也有产权不明晰,管理不规范的劣势。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集中,投资方和管理方混为一谈,产权不明晰,都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由于有些企业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不按照规定记账,造成会计核算中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不设立账面,以票代帐,或者账面管理混乱。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些企业用记账的方式操纵利润,或者用收入不计入账面、虚增成本等手段逃税,给国家带来损失。有些中小企业不按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分类,而是根据自己需要尽快处理等等,这些操作都没有认真执行相关规定,而是按照经营者的意图随意更改账面,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另外,还存在着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交易时愿意和合作方执行较低的价格,会计记账时采用不合规的收据入账或者根本不入账,不仅仅违反会计制度,也有悖于法律的要求。

1.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或不完善或根本没有,有的企业虽然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财务制度健全,但在执行中形同虚设,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一些企业经营者虽然看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企业小,觉得时机还不是很好,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有的管理人员素质无法到达建立完善制度的程度,制度不健全对企业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给企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不仅造成内部管理混乱,造成企业资产流失,人员流失,会计失真,无法为经营者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对外部管理和监督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很难独立的处理会计问题,而是受制于老板,按照经营者的意图调整会计,无法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1.4对会计档案重视不够,会计资料保存不善

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按照要求将会计档案保存好,既没有专人负责资料的管理,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存放,造成大量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随意堆放,到账会计资料损毁、丢失的事情经常出现,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比如上市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等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2.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

当前,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会计核算执行不严格,会计信息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因为应加强以下几点工作。

2.1建立相关会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水平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相关会计机构,同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安排和企业规模相匹配的会计人员,招聘会计人员第一需要人数要充足,不能仅仅配备一名人员应付会计工作,第二综合素质要高,一般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规模较大的企业甚至需要中级职称以上的会计。会计人员绝不仅仅是记账这么简单,还有对日常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了招得来、留得住这些会计人员,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对留下来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尤其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他们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账簿设置,照章纳税,加强对日常账面的处理的练习,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

2.2规范会计日常工作,提高工作能力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核算主体的管理,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会计核算范围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提供给管理者、经营者和有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处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到企业和国家间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到工人工资的发放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做好风险防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使会计信息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经营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准确的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预测企业发展前景。

2.3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完善企业各项制度

第2篇

论文摘要: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企业伴随着起灵活性的同时是其自身会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企业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骗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2005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

一、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小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如在提交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综合基金混为一谈,一起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内,提取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结果,将这笔会计业务应分别在“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都在“应交税金”中核算。

1.2乱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固定资产在短期提完折旧后,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就等于了“累计折旧”的余额。对此,有的会计认为,这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同,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固定资产部分的列示己没有意义,即“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为零。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的余额填上去或不填上去,固定资产净值都为零,为了省事,会计人品干脆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部分,什么也不填,既不影响此表的平衡,又能节约编表时间,可谓一举两得。更有甚者,在下年度换新账时,总账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也被取消。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虽已提完,或已提足,但企业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有的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而将总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抹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3费用开支无标准。小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老板们也理直气壮,反正是花的我自己的钱,会计管不了。企业内部如此,企业与企业间也是这样,没有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出差费、业务费和广告费上。

1.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小企业的会计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小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我们说除了亏损企业,凡是有利润的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后,会计人员都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合理、规范的分配,不但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而且也是会计核算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二、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2.1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2.2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首先,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会计制度》的及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从而使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3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索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索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

2.4积极开展委托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第3篇

关键词:小企业 会计 核算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就业的重要力量。但是,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讲,会计力量相对薄弱,经济业务相对简单。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从而取代财政部2004年4月27日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既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成果,也是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一次变革,为了使小企业顺利从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过渡到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不断提高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笔者就有关问题做如下探讨。

1 正确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任何法律规范都有其适用范围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行为的会计核算规范,有其严格的适用范围。《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但下列小企业除外:①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②金融机构或其他金融性质的小企业。③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因为《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于小型企业有明确的划型标准,所以,凡事符合标准的小型企业应从2013年1月1日起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组织会计核算,提供会计信息。

但是,企业在确定是否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时,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划型标准,企业尽管属于小企业,但是否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有自行决定权,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较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形成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与可靠;二是企业会计基础较好,现在正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而不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应该继续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再改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三是将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如果经批准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四是已经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如果企业情况发生了变化,不再符合小企业标准或者实质上已经转化为金融企业时,应转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但转换的时间是从次年的1月1日起转换。且转换时,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 准确把握小企业有关核算方法

针对小企业经济业务,《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方法。有些方法既有别于《企业会计准则》,又不同于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需要准确把握,正确运用。

2.1 有关会计科目问题

财务会计是以其特有的会计语言通过会计核算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的管理活动,会计核算离不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化,是最基本的会计语言单位。新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不同点之一就是有关会计科目的变化,有些会计科目不再使用,如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产品、待摊费用、存货跌价准备、预提费用、其他应交款、待转资产价值等。有些科目名称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如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被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取代,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科目被应交税费科目取代,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材料科目改为原材料,同时还增设了部分新的会计科目,如预付账款、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累计摊销、周转材料、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应付利息、递延收益、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益。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时,应使用新的会计科目,以确保会计信息的一致性。

2.2 几个会计要素项目的核算问题

2.2.1 资产计价问题。为了简化核算,小企业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企业的存量资产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可能发生减值,但《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简化原则,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采用直接转销的方法,在资产实际发生减值损失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并冲减相应的资产项目。

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指的是规模比较小或正处于创业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了在规定标准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企业,但所谓的中小规模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中小企业有以下几种特征: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劳动密度度高,科技含量整体不高;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的发展先易后难,以点带面;自身基础薄弱。正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特征,因此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会计核算会存在种种问题。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

中小企业由于基础薄弱,在会计机构的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层次清晰、明确分工等问题,甚至出于成本考虑,干脆不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比如,有些企业的会计,既当会计职务,又当出纳,且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会计主管岗位的人员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现象普遍。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老化,许多会计方法与会计技术适应不了当代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且缺乏后续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这就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

(二)会计主体界限不清

中小企业有着其自身独特性,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模糊不清,很多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相互占用现象非常普遍,这些都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有些中小企业处于成本考虑或简化程序考虑,不规范建账、不依法建账,这就使得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多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在具体操作中,中小企业不设账,或设的账目混乱,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记账方式;采用虚增成本,收入不入账方式逃避税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分类等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而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计提及相关的会计处理。上述这些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出现严重失真。此外,一些中小企业为节省费用而通过一些非法手段获取不合规的收据或凭证,这些行为都违反了会计制度和法律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三)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要么是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要么是制度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或不健全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从而损害企业根本利益,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和浪费。作为会计核算岗位工作人员,是负有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责任的,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经常会干预会计工作,在干预和利益驱使下,会计核算人员也只能按照企业管理者的意图办事,所谓的会计监督职能也失去意义。比如有些中小企业的各级人员会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侵吞财产、挪用公款,采用各种非法手段占有企业资产。

(四)不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

由于考虑到成本原因,中小企业一般都不会按会计档案管理要求来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档案资料进行妥善保管。所以,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用于保管会计资料档案的场所,也没有专人进行保管,而是随意找角落堆放,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就难免会导致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丢失、损毁,这种情况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必须引起会计人员和单位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会计机构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为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首先最为重要的是要按照《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立起健全、完善的会计机构,设置层次清晰的会计岗位,根据企业的业务量情况,配备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会计人员。会计机构的设置要符合会计制度规范要求,岗位之间要能起到相互牵制约束作用。对会计人员的任职要求,必须要求任职人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具备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条件的企业要为会计人员提供后续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会计人员也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素质,依法设置账簿,依法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管理经营者要正确认识到会计核算主体、核算范围及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方面的作用。比如,会计信息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管理部门的稽核检查需求,会计工作除了会影响到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也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因此,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要抵制和防范各种市场风险,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确保会计核算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经济效益及企业发展前景。所以,中小企业要依照会计制度、法律等要求,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以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外部监督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堵住漏洞,规避风险,比如岗位的设置要遵循牵制原则,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存在缺陷,就会导致会计核算薄弱、缺乏应有的力度,进而会计信息出现失真,陷入财务困境。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依法加强对会计信息、企业资产及经营活动的控制力度,以保障会计核算的及时、有效、准确。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结构和运营状况来讲,依靠企业自身来约束、规范会计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借助外部监管力量来实现中小企业会计的规范化。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财政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同时要建立健全内部核算制度和控制制度。

(四)加强会计档案保管

会计档案资料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历史资料和证据,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对会计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立卷、装订和保管。会计档案资料保管期满后,要依照法定程序填制审批表,建立销毁清册后经审批同意再销毁。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各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会计核算在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着关键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会计机构组织制定设置和管理水平都远远适应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等途径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作者单位:红河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红琴.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08):05

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gradually exposed some serious problems with it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e prominent one is that the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and not enough attention on establishing perfect enterprise financial system,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count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Key words: SMEs;accounting;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126-01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一般规模不是很大,组织结构也简单,管理水平不高,财务制度也不是很健全,以致于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出现一些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1.2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①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②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③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

1.3 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中小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

1.4 制度缺失中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2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之我见

2.1 政府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知,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的看,要知道只有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使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问题。已经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将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2 建立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理论界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问题日趋关注。我认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中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部分中小企业交易类型有限,经营活动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没有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需要,因此应充许一些企业不设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一般以2-3人为宜,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没有能力做会计工作的企业也可由社会中介机构。②重要性原则。这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设计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问题是会计核算如何满足纳税需求、如何满足业主对企业现金流控制和管理的需求,如何适应小型企业的银行融资薄弱的现状。能满足这些需求就足够了。③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耗费的,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是有必要的。一些对信息使用者没有多大用处的信息可以不提供,信息提供的成本大于资产效益的信息也可以不提供。

2.3 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这些监管主要体现在财政、税务和社会中介机构。

2.3.1 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根据有关法规规定,要求中小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帐。

2.3.2 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人制度,以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便全心进行查核工作。

2.3.3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的专业优势,使其协助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让会计师事务所等逐步成为中小企业外部监督的主导力量。当然,外部监督是促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但也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努力,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内外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秦雯,陈玉洁.中小企业会计实务操作技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周荣.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长沙: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第6篇

1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不规范当前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最大问题就是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过于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某些企业在建账过程中存在建账不规范、违规操作等现象。很多企业设立的账目非常混乱,甚至有的企业设立多套账目。除此之外,许多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因素会使会计信息数据严重失真,这是他们为了牟取私利,常常人为操纵利润和预提费用等导致的。二是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完善。某些企业未按《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和任用会计人员,这导致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三是一些企业由于会计人员的流动性大、更换频繁等导致前后账簿交接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使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受到影响,更使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大打折扣。

1.2会计核算的制度不健全当然在会计工作方面国家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然而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观念淡薄,他们往往不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内部制度,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这种情况会导致会计核算缺乏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有的企业管理者甚至只凭个人理念来评价和判断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结果造成个别公司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散乱的现象,这会使得公司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度严重缺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1.3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不灵活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主要为:会计凭证的整理、填制、账簿的登记、编制会计报表等。这个会计核算流程在日常工作中渐渐被当成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尤其在当前竞争压力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它效率低下,不能及时根据需要与顾客沟通等缺点,不但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雪上加霜,在前进中显著地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机会、削弱了企业的经营能力,财务会计人员如果在这样的会计核算流程中专职专守,职务单一,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战略。

1.4应全面加强会计核算的监督体制目前,许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减弱、监督工作不到位,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企业领导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忽视了企业的内在建设,而将重点工作投入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外在方面。二是由于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而不得不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接受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的非正常干预,这使得会计人员的职能丧失,从而导致会计核算无法对企业管理实施监督作用。

2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有效构建

2.1在规范会计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其工作质量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会计职能的重要意义,为了能强化会计核算主体、核算范围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意识,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应在充分明确会计机构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依法设立完善的会计机构,建立健全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体制。二是为了充分贯彻执行会计制度的法律法规、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全面提高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三是加强会计档案保管、档案销毁手续等程序。企业在对会计档案整理立卷、装订和保管等方面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对于保管期已满的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销毁:填制审批表,建立销毁清册,通过审批。

2.2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制内部管理制度是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其中内部稽核制度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内部牵制制度由于它内容的特殊性,即包括企业款项、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等,为了达到一种相互制约的作用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处理。其次,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的分析制度必须建立和充分完善。其中,成本核算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完整,因为它奠定了财务分析活动的基础。而财务分析在会计核算中更是具有重要地位,不可或缺。中小企业只有建立健全完整的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才能充分掌握和了解各项财务计划和财务指标的达成情况,这对财务预测的整改、财务工作计划的实施、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务会计工作得到不断提高。

2.3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方便管理,所以有着大企业所不具备的灵活性;中小企业可以应用自身的灵活性以及最新内外部信息来建立一个适合自身的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设计会计凭证传递的程序以及财务处理程序等业务流程,必须遵守内部控制、外部监测、高效运作的原则;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监控会计核算流程。现在的会计人员总是忙于繁重的数据录入,而重组会计核算结构,可以使会计人员只是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控制,从而减轻会计人员工作量。并且中小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不仅运用会计数据,而且可以大力应用信息科技来重新规划企业的组织、制度以及作业流程。整合企业的多元资源,利用网络来进行会计实践;为使企业资源利益最大化,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最佳规划与分配。为了实现对企业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以及全面的监督控制,必须综合企业的经营目的、管理模式与风险概念来建立一个健全的规范管理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会计和经营价值最大化。

2.4全面加强会计核算监督工作我国的会计核算监督主要包括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体系。为了全面加强会计核算监督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结合我国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监督体制。比如可以通过设置独立于企业财务机构之外的内部审计机构使有条件的企业创建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监督机制,并安排专门的内审人员履行内部监督职能。二是在内部监督的基础上结合外部监督使企业达到更理想的监督管理。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国家财政部门应通过加强宣传会计法,加大执法力度,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建账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依法查处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等方式为企业监管提供有力条件,除此之外,为了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税务人制度、增加税务申报速度、为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创造良好的条件,税务部门也应整改查核方式,确保扫除和查处逃漏税的不法企业。

3结论

第7篇

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严重危害性。继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具体分析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规范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五条解决途径。

关键词:私营企业会计核算规范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私营企业力量也在迅速壮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诸如现金交易、多头开户、白条入账、内外两套账、资金管理混乱、会计人员随意编制会计科目或混淆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费用分摊混乱、违背会计原则等,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偷漏税的现象也更是频频发生,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而且也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巨大的损失。进一步规范私营企业会计核算已显得非常必要,以上种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宏观方面的影响

1.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相关私营企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备。我国现在的私营企业绝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新产生的,法制建设滞后,有关的法律法规少,基至不规范。如公司法、税法等有关私营企业部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而在执行中能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则更少,这样就不便于依法规范管理。

2.国家行政机关存在执法不到位,执法不严的现象。当前我国确实存在着有些国家机关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对会计舞弊的打击不力的情况;有些地方部门为了达到政绩上的目标,如希望多开办一些企业,盈利企业多一些,对私营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作假则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甚至推行地方保护主义。所有这些更是使私营企业老板不重视加强会计核算规范,进而也助长部分违法行为,这其实也阻碍了私营企业经营的规范化,包括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不利于私营企业的做强做大。

二、私营企业自身会计核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私营企业主不重视会计核算,或受利益驱使有意阻碍会计规范核算。我国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采取带有血缘关系或家族关系的亲友独办或合办的形式,实践证明这类私营企业往往管理滞后,私营企业主大部分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他们会认为企业是其个人的企业,自己可以说了算,自己想怎么做就要怎么做,根本不重视会计核算工作,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于不顾,使企业会计核算流于形式或会计核算混乱。另外有些私营企业老板为达到偷漏税等不法的目的,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任意调整增减账面利润,而且想方设法为这些不法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这种行为对规范会计核算最具有破坏性。

2.私营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操作水准不高,独立性差。私营企业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在一些企业中有些做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员根本不是会计专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更没有系统的会计知识,实务操作能力差,这也决定了他们即使想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很难做到。另外一方面,在私营企业中会计人员独立地位差,会计监督功能很难起到作用,有的会计人员甚至在老板的示意下任意造假账、隐瞒收入、减少利润等,这也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损失。

三、解决措施

1.政府要高度重视私营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私营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执法和宣传教育的力度。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执法和宣传教育的力度。为私营企业规范经营包括会计核算规范化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目前,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及健全针对私营企业整体规范经营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涉及私营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要增加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约束、处理的具体内容,要做到定性准确、标准量化、可操作性强,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宏观上管理、监督和约束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应着力营造一种适合私营企业发展的比较宽松的及有法可依的客观环境。改革对私营企业种种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平等地对待私营企业,使私营业主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搞好此项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规范私营企业的会计核算,而且有利于形成一种让私营企业不得不严格规范本企业会计核算的宏观氛围,进而也有利于我国私营企业的良性发展。

2.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特别要对会计作假舞弊的私营企业老板严厉处罚。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按会计法的规定进行,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已成为单位会计执法的第一责任人,而在私营企业中老板就是企业的负责人,也就是会计责任第一人,因此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是私营企业老板的责任。在这里笔者想首先强调执法部门必须冲破种种阻力,从会计舞弊作假的这种引起会计核算不规范的主要根源处抓起,特别严肃追究私营企业老板的造假法律责任,只要单位出现违法会计行为,不论是何人所为,即使是会计人员的问题,也要首先追究企业老板的法律责任。对严重违法的行为,特别是针对私营业主违法乱纪,授意会计人员篡改数据、编造假账、披露假信息,给国家以及社会其他方面造成损害的,要坚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督促私营企业老板建立起规范本企业会计核算的法律意识。

3.认真贯彻企业会计制度特别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我国的私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我国财政部正式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5年1月1日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这个制度较简便易行,通用易懂,是专门为小企业量身打造的,便于行业监督,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很有助于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在这一方面特别是我国财政部门一定做好制度实施的监督工作,力争使会计制度的执行落实到位。

4.切实推行会计持证上岗,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按我国会计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单位会计岗位的会计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私营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这样有利于提高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把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排除在私营企业会计岗位之外。还要针对我国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加大现行会计制度特别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全面推进私营会计核算规范的重要环节。培训可以多种形式,如各级地方会计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等等。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和教育,以达到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切实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确保私营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顺利进行。

5.政府的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加强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社会监督作用。国家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会计法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监督各企业单位对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严格追究企业主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使其重视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国家税务机关则必须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指导,引导企业合法经营,按国家税法及相关法规建账,履行纳税义务,对企业偷漏税的行为严惩不贷,从国家税收管理的角度为私营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进行引导和管理。同时,要进一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咨询中介机构的行为,充分发挥其监督检查功能和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社会监督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审计机关的作用其实有很多的局限性,一方面监督范围有限,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也易受政府其他部门的干扰。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备受重视,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市场经济正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必将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全面推行私营企业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签制度,使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及时得到发现和纠正。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将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

四、结语

历史的发展总是向前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会计规范制度,重视私营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严厉打击会计作假行为,切实推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其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意识教育,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为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创造条件,那么私营企业会计核算就一定能真正做到“有效地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和物质资源”(葛家澍,1988),使私营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 税收差异 小企业会计制度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小企业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我国对小企业会计政策方面的重视程度在不但加强。财政部门也一直对适合我国小企业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或准则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2004年4月,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小企业制定的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填补了我国小企业会计领域的空白,使得会计核算不规范,不易管理的小企业可以有章可循,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2010年,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下,我国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人士和会计人员征求意见,以制定并完善适合我国小企业特点的会计准则。最终于2011年10月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从2013年起执行。使得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更加规范,更加完善。更贴近于我国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二、对小企业的利税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内容上与《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很大的不同,它同时也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中一些已经比较合理和完善的内容,但其充分考虑了小企业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在税收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采取和税法更为趋同,为小企业的纳税工作提供了便利。在利税影响因素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有更多的优势。

(一)取消了减值准备类的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小企业的资产应当遵循按照成本计量的原则,不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损失实际发生的时候,计入营业外支出,冲减相关的科目。如果确认的减值准备又收回了,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对《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相应规定的改变。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短期投资等资产当发生减值时是可以计提减值准备的。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特定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而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目前只有金融保险企业按比例计提的准备金可以扣除,其他企业计提的各项准备金不能在税前扣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这项规定很好的符合了小企业的自身特点,简化了核算方式。同时,与税法的规定相趋同,有利于小企业的纳税核算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税务机关的征税和监管。

(二)按照成本对资产进行计量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计量。 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按其占有的份额直接确认为投资收益,而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金额。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计进行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计量,不运用公允价值和现值作为计量基础,而只是简单的按成本计量。这一规定大大简化了小企业资产的会计处理,就不存在对计量基础的选择和调整的问题,不采用公允价值、现值也有利于降低核算的难度。在《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的核算是规定有权益法、公允价值、现值等多种核算方法的。在《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中,资产一般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这项规定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要求相一致,减少了纳税调整事项,方便了小企业对所得税的核算和管理,同时也简化了税收征收机构的工作。

(三)对于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方法与税法相协调

对于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性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方法,《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般规定是按年限平均法对其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例外事项是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对其进行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年数总和法或者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与税法中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的要求相一致。另外。对于资产的使用寿命以及净残值的确定,准则也做出说明要考虑税法的规定。对于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并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进行摊销,或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不超过10年的规定,而是与税法的要求相一致,规定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这同时也减轻了小企业对于折旧或摊销年限进行职业判断的难度。

(四)收入确认的时点与税法趋同

在《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中,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在商品发出时就要确认收入。认为在发出商品时货物的风险与报酬已经发生转移,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采用这种方法,而是与税法中分期收款方式确认收入的时点一致,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确认收入的时点。这种趋同有利于简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税法核算工作。

(五)企业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企业所得税做出的规定,要求企业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出发点而言的,由于纳税差异需要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来说计算复杂,难度较大。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计算所得税时是以利润表为出发点的应付税款法。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的应交所得税。这种核算方法与税法的规定相吻合,不影响以后年度所得税费用的计算。该方法不产生纳税调整事项,简化了小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工作。同时也便于征收管理机构的征收工作和查账处理。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进一步协调和分离空间

《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化了部分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对《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新准则体现出与税法的规定相协调的特点。税法中的有些规定可以适用于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例如,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计量,简化了其收益的确认,也没有对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的本质产生实质影响,同时也使其与税务处理相一致。这就实现了会计和税法很好的契合。又如,销售收入确认基本采用了与税法相同的规定,减少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使得其提供的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与此相反,《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有些与税法的协调并不是十分合适。例如:准则中取消了减值准备类的会计科目,包括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这样的规定简化了会计核算,也减少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但是这仅比较适用于以报税为目的的小企业,使得会计仅成为了纳税的计算工具,并没有反映出会计核算的实质,没有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可靠和真实的财务信息,有悖于会计的基本目标。

虽然准则和税法的趋同显示出很多有利的方面,但是会计和税收终究是分属于经济的不同领域,规定的目的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的根本目的是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与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相匹配。按照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最终是为了规范小企业的财务行为,使财务数据为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效使用。而企业所得税是为了调节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这种分配关系是我国经济分配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处理其他分配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所得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虽然与税法的协调一致简化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工作,但是会计与税法毕竟服务的主体不同,其信息使用目的不同,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并不应该也不可能实现会计与税法的完全趋同,应该在简化核算程序的同时也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这一基本质量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S].财会〔2011〕17号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4]孙乐.做好小企业由《小企业会计制度》向《小企业会计准则》转换的衔接[J].中国证券期货,2013

[5]邓巧飞.《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趋同与差异[J].会计之友,2012

第9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提高,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规范、决策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得会计核算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但对我国而言,由于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依然采取家族式、合伙式的管理方式,导致在企业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面临的新特点

1.会计核算的复杂化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企业中物资采购、产品生产、物流运输、市场营销等等阶段的分工更为具体,会计核算工作的对象更为多样,其核算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核算人员的素质、核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

2.会计核算的全程化

现代会计核算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事后核算的模式,将核算对象、核算时间进一步提前,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核算。前期核算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企业活动进行有效的预测,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中期核算就是要对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后期核算就是通过对相关账目、报表的核查,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3.会计核算的信息化

会计核算工作的日益复杂,使得核算工作信息化成为发展的必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在新的时期,面对着海量的信息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波动,只有建立科学配套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才能高效、准确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为企业提供准确、详实的财务数据,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有效的规避风险。

二、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财务制度不严格

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还没有完全树立会计核算的意识,在会计核算机构建立、人员选拔等方面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往往将会计核算与财务人员合并,造成会计核算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有的企业对相关会计制度执行不严格,不按照规定建立账目,违规操作,导致会计账目的混乱,影响核算工作质量,甚至出现一个企业多套账目问题的出现,成本虚高,便于其偷税漏税。

2.企业管理方式不规范

一些企业由于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其所有者。而这管理模式往往造成企业将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相混淆,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人为的影响。而企业管理者则可以越权进行管理,而其权力则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其他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畏之如虎,配合观念不强,甚至出现故意设置障碍影响其工作的问题。

3.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首先,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不高,面对浩繁的财务数据,工作人员只能通过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将其制成电子账目,而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究,无法进行定量的分析。其次,核算工作多以事后核算为主,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程的核算观念,不能有效发挥会计核算的功能。

4.工作人员素质不全面

从整体上看,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很多为兼职的性质,而全职的会计人员学历、素质也普遍较低。加之,会计核算土作涉及到敏感的经济问题,许多企业则会任人唯亲,而这些亲属往往没有具备专业的会计业务素质。缺乏培训教育也使会计从业人员固步自封,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对策分析

1.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一是提高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认识。深刻理解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企业管理者开始,切实为会计核算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企业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其工作,为其提供准确详实的数据;二是建立相应的核算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与必要的支持,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便利;三是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通过制定落实相关的制度,实现会计核算的全程管理,用核算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提升会计核算信息水平

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是今后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各企业也要改变目前存在的手工或半手工的状态,加大对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力度,针对本单位自身的特点,积极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体系,建立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网络,实现相关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的共享,充分将会计信息应用到企业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特别是发挥信息技术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及时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整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只局限于过去的核算和计量,给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有必要转变观念,将自己由一个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一个具有创新管理意识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控制能力、会计创新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应该转变以往的“唯亲是用”的观念。在人员的使用上,要运用自己灵活易变通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4.加强会计核算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内部要尊重会计核算的独立性,不干涉其履行监督职能,对外,要积极引进国家监督、社会监督的外部监督方式,从而构建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永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J].现代商业,2008(23).

第10篇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 亮点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为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10月,财政部正式颁布《小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建设的重大工程。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

(一)统一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

小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广、业务相对简单,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多种标准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优劣不一、信息可比性差,不能有效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正是针对小企业的特点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较为单一的实际情况,对小企业会计核算标准进行统一,有利于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可比性。

(二)简化了会计核算要求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从六个方面简化了会计核算的要求。

1.历史成本计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增强会计核算的可操作性。

2.直线法摊销债券的折价或溢价。《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在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在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3.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小企业统一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4.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即对会计与税法形成的暂时性差异计入当期损益,取消了“递延税款”科目,会计处理更为简洁。

5.简化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四个组成部分,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6.未来适用法。《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均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

(三)与企业所得税法协调

为减少小企业纳税调整成本,满足税务部门税收决策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制定理念、框架结构、计量方法、核算原则等方面充分考虑税务机关的需求,部分会计核算与计价方法完全采用税法规定,与税法高度协调,大大减少纳税调整差异。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历史成本计量等与税法保持一致,缩小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后,小企业除会计与税法之间永久性差异以外,只存在极少数的暂时性差异,如小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确认为递延收益,而税法要求在收到政府补助时一次性计入当期收入或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作为不征税收入。

(四)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序衔接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总体框架,《企业会计准则》是纲,适用于国内设立的所有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只对小企业经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规范,对于不经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未作规范,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小企业日后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或者金融企业,应当自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一)会计科目变化

《小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66个会计科目,新增、调整了部分会计科目。主要有:

1.取消减值准备类会计科目。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已确认的减值损失日后收回时,确认为当期营业外收入。

2.增加生物资产等会计科目。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牲畜等。

3.扩大部分会计科目核算范围。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营业外收入”除原来核算的范围外,新增加政府补助、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等;“营业税金及附加”除核算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以外,新增了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教育附加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

(二)会计核算变化

1.资产方面。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实际损失的确定执行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认定标准;资产盘盈、盘亏均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无论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盘盈收益均计入营业外收入;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所得税法高度一致。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按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2.负债方面。小企业的负债以实际发生额入账,利息计算统一采用票面利率或合同利率。小企业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计入营业外收入。小企业应交税费科目新增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以及小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核算内容。

3.所有者权益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下,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仅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部分,不包括其他资本公积。

4.收入方面。采用发出货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收入实现确定标准,减少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就托收承付、分期收款等七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收入确认的时点。

5.财务报表方面。考虑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现金流量表进行适当简化,无需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信息。在附注中增加纳税调整的说明。Z

参考文献:

1.章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与执行对策[J].交通财会,2012,(5).

第11篇

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1.中小企业在会计制度设计时需要充分的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进行,同时还要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以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作为重要依据。

2.因地制宜原则。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不仅要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持一致,同时还要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充分的考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3.责权对等原则。中小企业需要对财务指标具体落实到个人,同时还要对财务管理责任人赋予相庆的管理权限,与此同时,对其所履行的财务责任还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利益,遵循责权对等的原则。

4.成本效益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会计行为的规范性,确保实现企业目标利益。所以在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运行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目标利益的实现。同时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还需要对制度成本和产生的收益进行权衡,确保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科学化,确保制度效益的最大化。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1.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不仅需要选择核算形式、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同时不宁对财务会计报告和成本核算制度进行设计,从而更好的完成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工作。在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往往采用的于工操作和电算化相结合的方式,所以在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的具体情况及使用的不同核算工具来进行充分的考虑。

2.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规模普遍不高,企业的财务和人力也十分有限。部分企业南于业务数量较少,而且交易也十分简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不设置会计机构,企业会计工作南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对于单独进行会计机构设置的中小企业,可以尽量确保会计机构设置的集中化,即企业所设计的会计机构内部成员允许一人多岗。在具体会计机构设备和人员配备工作中,需要依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及管理组织形式的不同来进行决定,确保会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的设计

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所包括的内容较多,即便中小企业在会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上较为简单,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仍然要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实行会计监督,并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确保中小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现状

1.曰前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合伙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合作制企业,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部分小企业由于不具有法人资格,属于无限责任制公司。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企业经营者自身的情况与企业混合在一起,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制定完善的会计制度。

2.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机构设备和人员配备上,不仅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职来范围划分不清,机构设置较不简陋,同时缺乏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设置会计机构和人员,企业财务工作由非专业人员进行兼任,从而导致企业财务较为混乱,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3.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会计制度,往往是照搬一些大企业的会计制度,这就导致会计制度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无法有效的落实。同时企业会计人员对自身的行为缺乏规范性,在工作中往往听命于企业业主及老板,再加之企业业主和老板并没有意识到会计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会计制度形同虚设。

4.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会计科日和会计报表都较为简单,而且缺乏合理性,会计报表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制作,数据的真实性很难保障。

四、提高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水平的建议

1.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中小企业在会计制度设计时,需要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从而确保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性,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监督,确保会计事项的合法性。首先,中小企业需要明确经济业务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及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实施岗位分离原则,同时各岗位之间要做相互制约;其次,需要对重大经济业务项进行决策和执行时在做好监督工作,从而确保形成相互监督及制约的机制;最后,需要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和组织程序。

2.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零售商制度统一进行会计科日设置,确保所设置的会计科日能够有效的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情况,确保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工作。

其次,在中小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同时还要进一步对企业会计报表编制制度进行完善,按企业性质的不同来编制不同的财务报告,确保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五、结束语

通过提高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水平,可以有效的完善我国企业的会制度体系,加快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对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雪梅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探究[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02)

第12篇

关键词 企业 会计核算 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企业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强调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而会计核算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是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监督不到位、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企业会计工作质量。所以,切实强化企业会计核算,从规范管理建设、推进电算化等方面出发,全面有效的强化企业会计核算质量,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不到位,核算工作不规范。

企业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会计监督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当前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1)企业会计方法不科学,存在诸多漏洞;(2)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特别是财务管理者法制意识淡薄,财务信息频发失真、造假等问题;(3)监督部门私设小金库,工作态度不端正,流于形式、碍于情面的开展监督工作;(4)监督部门缺乏监管力度,监督机制不完善,为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创造了条件。

(二)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核算工作随意性大。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该问题比较常见,主要是企业经营权与其所有权界限模糊,造成会计工作存在空白区;在资金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随意性管理的形式下,恶化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质;会计核算人员在职业素养、道德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如把企业资金挪用于家庭生活的行为。且职业素养的缺失,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随意性,以至于缺乏实质性的会计核算。

(三)会计账目不规范,会计核算工作量大。

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账目不规范问题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在账目的建立上,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导致了会计账目混乱,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量。同时,一些会计人员违规操作,工作杂乱无章,于是往往出现会计核算工作“草草结束”,核算工作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强化财务核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在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财务人员管理的规范化、企业领导决策的规范化。对于人员管理规范化,主要面向于财务人员规范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信息管理,为企业的发展规避风险。而领导决策是企业发展的根源,领导决策上的失误对于企业发展是致命的。一些企业领导不依据科学有效的信息分析,而草率的进行决策。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财务信息是财务核算的可靠参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会计工作。所以,企业要强化核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完善会计算法,强化企业决策实施。

(1)具体会计准则,在特定情况下资产计价可以允许采用公允价或重置价。这样不仅缩减了财务管理价值与会计核算价值间的偏差,而且企业的决策实施更加的便利;(2)基于现金流量表,不仅可以弥补权责发生制的不足,而且可以强化企业的现金流意识,进而为企业的规划,特别是资金规划,提高资金流的流转速度,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1)企业要落实《会计法》的学习工作,这是整顿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企业发展需求的细则,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管理;(2)企业会计核算要严格遵循相关的程序规定,避免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过大,影响会计核算质量;(3)制定并完善与企业相适应的电算化会计准则,保持正常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而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四)推动会计核算电算化,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基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应该着力推进会计核算电算化发展,并进行相关的工作培训,切实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软实力;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对相关的财务技能、业务进行熟悉,而且要善于通过会计核算信息,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决策中;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是杜绝会计失真的重要途径,并为会计核算规范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五)强化监督力度,夯实监督管理效力。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基于实际需求,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而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价值。同时,强化会计核算工作的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会计人员不文明或违法行为的发生,为净化会计核算环境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强调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企业会计核算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升会计效率的重要途径,需要企业特别的重视。并从规范化管理建设、电算化推进等方面,全面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本科在校生,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陈铭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8).

[2]宋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