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核算流程优化

会计核算流程优化

时间:2023-09-12 17:1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核算流程优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核算流程优化

第1篇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摘 要:企业会计核算流程是实现企业会计凭证的整理、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一系列的过程,随着现代市场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原有的会计核算流程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必须在信息化环境和背景下对企业现有会计核算流程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58-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娄凌云,(1971-)女,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

一、传统会计核算流程所存在的问题

传统会计核算流程主要是以手工核算和信息处理为主要手段和媒介,随着会计核算管理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弊端日益暴漏,总结来看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财务信息来源单一化。传统会计核算流程往往只是单纯负责相关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而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存储则由财务业务人员负责,也就是说,传统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中人为地将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这两大块割裂开来,由于财务信息的复杂性和庞杂性,难免出现相关财务信息的遗失的情况等,同时又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财务核算的效率自然受到影响。

2.财务信息处理的片面性。传统的会计核算主要是围绕各种会计凭证来进行核算工作,会计人员根据一项经营活动发生后留下的业务单据进行记账凭据的编制和登记,然后使用标准的会计报表进行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提交给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这种财务信息的处理方式虽然具有精确度较高、易于操作等优势,但是却造成了财务信息处理的片面性,难以从整体上全面反映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从开始到最终结束的全部过程,财务信息处理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3.财务信息呈现方式的单一性。传统的会计核算完成之后,所得出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方式呈现,可以说这种单一化的财务信息呈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财务信息越来越复杂、范围越来越广的状况,单一化的财务信息呈现方式并不能将企业一定阶段的所有财务信息全部传递给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了。

二、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的必要性和优势

当前,国际上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由信息化来进行企业财务核算工作,打破传统企业会计核算中以部门职能为主要划分的模式,取而代之以企业财务运作流程来统一进行,以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和科学性。因此,新时期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流程应该摒弃传统的以人工为主要手段的核算模式,而应统一以企业财务部门统一负责,通过人工完成财务信息原始凭证的统一汇总,人工向企业财务核算计算机系统输入有关数据,由企业财务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核算,并进行输出形成有关数据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干预,由计算机系统实现对企业所有财务信息统一管理、核算、输出和财务信息的共享,以大幅度提高企业财务核算流程的科学性和效率。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基本可以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有效实现减少传统会计核算过程中对有关原始凭证的重复核对和审核等步骤,有效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对企业决策者的实时共享,避免了传统会计核算后各个信息之间的人为传递,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处理的综合化和信息呈现方式的综合化,客观上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这也成为今后我国企业财务核算流程优化的前进方向。

三、以信息化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的具体措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行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财务工作可以说是企业日常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那么对于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的各个企业来说,就必须紧跟时代脚步,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来努力优化其财务核算流程,才能不断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和资金使用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利用信息化来优化其财务核算流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1.明确企业财务核算目的,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新时期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财务核算流程,首先就必须整合原有的财务核算体系,根据企业财务工作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制定详尽的优化财务核算流程方案和计划,针对传统财务核算流程过分冗长、财务核算分散、程序过分复杂等缺点,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努力优化财务核算流程,利用信息化来简化或者取消某些不必要的核算环节,利用信息化来共享财务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

2.精简原有的财务部门结构,提高财务部门办事效率。利用信息化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后,传统的企业核算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的诸如核算工作、报表的编制等都已经不需要人工进行,基本上所有的财务工作都可以交给计算机系统进行,这就极大地解放了传统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减少了财务部门人为的工作量,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财务部门中原来的某些岗位以及机构就不需要了,企业可以对财务部门的结构进行优化精简,将解放出来的员工分配到企业其他人手紧缺的岗位中去,以进一步提高财务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

3.完善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来对企业现有财务核算流程进行优化,其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企业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考虑到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企业财务核算流程进行优化必然涉及和关系到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活动,因此,要想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来优化企业现有财务核算流程,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系统的符合信息化特征的企业财务核算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化优化财务核算流程的顺利进行,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有效提高企业各个部门协调配合财务部门进行信息化的财务流程优化升级,从制度上实现企业财务核算的统一化集成化管理,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提供资金安全。

4.提高企业财务专业人言专业素质。企业财务人员财务理念和财务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优化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以信息化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就必然对企业财务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作为直接从事企业财务管理、核算等的专业人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顺利实现信息化优化财务核算流程的既定目标,因此作为企业专业财务人员首先要积极主动转变传统的财务观念,树立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不断提高自身财务专业技能,如加强有关计算机系统、财务软件开发、应用努力等知识和技能,从而保证自身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财务工作的最新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企业也应该积极去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等措施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努力帮助财务人员更新会计从业理念,树立财务信息管理理念,从而以更高的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来从事企业财务工作。

四、总结

总之,在当前财务管理和核算快速信息化的今天,考虑到财务工作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企业必须利用信息化来努力优化其财务核算流程,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等,以便提供给企业决策者更多更科学的财务信息,从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滨.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优化[J].商业会计,2011,05:15-16.

[2] 张秀红.财务会计在信息化形势下核算流程的优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214.

第2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核算流程 优化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发展迅速,使得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于企业而言,其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因此,只有在根本上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满足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在能在激励的行业竞争中立足,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会计人员在整个社会中举足轻重,需要结合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保证会计核算环节和流程的优化,发挥对企业的强大推动作用。

一、全面分析会计核算流程的涵义及会计的职能

对于会计核算,其表示的是一种会计核算的模式,主要构成部分如下:会计凭证的综合整理、相关信息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最终形成报表,实现对步骤和程序的管理。对于企业而言,会计工作不可缺少,能够实现对核算的有效监督,达到对资金运行模式的控制,另外,也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加全面的企业发展信息。会计在企业发展中属于基础性的工作类型,借助一定的流程和环节,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信息,能够实现度企业经营效益的有效提升。

二、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的缺陷的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内部自身存在不完善性,使得传统会计模式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企业在管理和经营方面实现不断优化,促使传统的会计核算很难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自身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各个会计人员的工作是分开的,他们各司其职,所以他们需要严格的遵循“填制―登记―编制”这一工作流程,无法进行跳跃工作,进而使每一个核算的步骤是分开的,由此导致对人力以及物力的严重浪费,严重的制约企业进行长久的发展;传统核算模式无法实现核算的实时监控,由此,面临市场千变万化的市场风险时反应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反应速度非常慢,无法和正确的经营决策进行及时的保持一致性。

对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存在不准确性,很难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全面和综合的反映。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知识资本方面更加突出,实现新经济时代的有效连接。对于企业而言,新经济带来机遇和调整,但是,传统会计核算流程很难实现时展的需求,甚至产生了阻碍的作用。

三、重视会计核算的不断优化

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被广泛应用,对传统的商业和管理方式实现了突破,因此,企业需要对会计的功能进行不断的增强,对会计核算的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和突破,强化对会计核算流程的改变,提升会计的基本素养,使得人才发展趋向综合性和全面性,达到创新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化内部控制,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要重视对信息环境下,核算流程的不断优化。

(一)简化会计核算的流程环节

在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中,信息了存在过大的情况,反应不及时,会计核算流程存在信息量过大,反应迟钝的现象,对当前企业的效率起到限制的作用,所以,在信息化时代的环境之下,企业需要对传统的会计核算的流程进行不断简单化,构件新的、适合企业发展的核算制度,例如,及时消除记账等没有价值的信息和环境,利用网络上几乎,实现信息的分享和传递。借助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重复数据出现的几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二)要重视建立完整的数据统一标准

为了实现会计核算的有效优化,需要强化内部经营数据的标准建设,需要形成具有权威的、统一的会计数据和信息标准,目的是实现对原始数据的有效加工和编制,保证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共享。结合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数据的有效连接,形成标准化的报表和结构。

四、系统分析会计流程的概念及传统会计核算流程不足的介绍

对于会计流程,主要是指部门为了实现会计目标,而执行的一系列行为。结合实物,会计流程主要分为三种行为,首先是企业相关业务数据的全面收集,其次,进行数据的有效加工,强化存储。最后,形成相应的报告信息。对于业务数据的收集,需要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制作原始凭证。在进行数据加工的时候,需要结合业务形成,制作记账凭证和账簿。在形成报表的过程中,其根本目的是满足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需要。

(一)传统会计核算流程源于很难跟上的劳动力分工理论

对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其主要建立在帕乔利会计理论基础之上,其在会计核算方面中心思想是对会计科目进行了有效的分类。借助会计科目,能够实现对组织资产、负责及相关所有者权益的有效衡量,形成对结果的有效总结和分类,结合报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汇总,进行有效的提交。会计循环需要经历有效、有序的行为过程。在会计期间,要重视会计期间:设置科目、提供科目期初数、选择会计方法、收集或提供所有交易或事件的数据并记账、汇总会计数据,编制会计报表。在会计核算流程中,始终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

(二)在传统的模式中,只是进行会计事项的反映,缺乏管理信息的有效体现

也就是说,会计师在核算过程中并没有对企业的全部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的展示和收集,只是重视其中一个子集,也就是胡搜,只有满足会计事项的基本定义的数据才能进行采取,形成采集的目标。会计师结合自己的判断能力,实现对经营行为和活动的的有效判定,形成事项信息,成为收集的主要目标。这样做的结果是所有经营行为产生的数据只是会计事项的数据,因此,造成大量会计流程设计忽略了管理信息,此外,降低了部门和其他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四、结论

为适应当前网络化的经济时代,企业只有增强其信息化以及技术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会计是企业经营以及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是企业当前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重视流程建设,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因此,适应时展的需要,提升自身会计方面的技能,对会计核算的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秦嘉龙.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1).

[2]刘铂.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J].财会研究,2009,(4).

[3]刘红.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分析及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9,(2).

第3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委托

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内涵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一种将会计服务与会计监督进行有机结合的会计核算模式,由财务部门设立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处理业务,以强化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以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为前提,把统一核算作为手段,撤消各单位的会计和出纳,统一开户,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派集中处理资金往来、成本费用支出、财产物资管理等会计核算业务,准确、及时地向各单位提供相关会计信息。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特点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实行“三统一、三分离、一公开”。其中“三统一”是指统一采购物料,统一核算、审批职工薪资,统一管理企业资金;“三分离”是指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财务会计凭证管理与核算单位相分离,会计业务的决策与执行相分离; “一公开”是指公开会计核算业务,及时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二、我国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现状分析

(一)我国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应用现状

由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不能适应大型集团企业的发展要求,为了提高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我国石油企业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向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转变。中石油自2001年开始实施地区公司级会计集中核算,制定了“优化会计业务、报告流程,压缩核算层次,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目标,逐级优化业务流程,最后实现公司总部全面并账核算。中石化于2009年初在总部层面组织启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并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项目培训、企业需求对接、完善确定需求等阶段工作,2010年5月在胜利石油管理局组织测试运行,随后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

(二)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人才选拔任用与培养不够重视。石油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领导可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是对于报账会计的任命较为随意,造成单位报账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益;另一方面是在单位会计机构撤销后,单位负责人对报账会计的地位不予肯定,造成报账员工作积极性降低,难以有效发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优势。

2.石油企业业务流程不统一。由于石油企业各分子公司的工作流程存在一定差异,个性化要求较多,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业务处理时,就会存在一些差异,导致流程不统一问题。

3.配套制度不健全,存在监督漏洞。集团企业设置的会计核算中心对超标准支出和不合法的开支缺乏有力的监督。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倾向于将监督寓于服务中,在服务的同时进行监督,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但是现在有关会计集中核算的法律条例并不完备,有些条款甚至几乎不具有可操作性,存在制度漏洞。

4.绩效管理不力,考核措施滞后。石油企业自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以来,现有制度仍有待改进完善,例如日常管理条例中的工作纪律为规范员工工作时间,并不涉及员工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数量及质量,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员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由于业务生疏而降低工作积极性乃至工作松懈;又如工作范围及岗位职责等条例最初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拟定,缺乏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指导手册,也存在一些细节漏洞,这就需要各部门的负责人再对工作范围和岗位职责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再如,作为国有企业,我国石油企业往往存在绩效考核制度滞后的问题,管理层不够重视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影响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优势的发挥,需要改进。

三、国外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经验借鉴

壳牌公司自1998年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一是通过发行公司信用卡,将公务消费及小额采购纳入集中报销范围;二是员工进行公司信用卡报销时需将报销申请单、发票、银行卡签收单一并放到档案中心存档;三是公司集中报销系统与差旅预定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资金系统、会计系统对接等。壳牌公司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将流程统一、不断重复操作的业务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统一为各业务单元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从而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行风险,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壳牌公司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大型集团企业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以前,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诸如信息平台建设、实地考察学习以及相关体制建设等。

(二)会计核算中心依靠标准化流程能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但并不是所有业务都适合标准化处理,特殊业务应该继续由各业务部门处理,保证服务质量。

(三)大型企业集团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时应定位明确,并能随着企业的成长逐渐扩充会计集中核算的内容,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有效应用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和高素质人员的参与,因此,石油企业应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企业顺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我国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对策

(一)加强石油企业专业会计人才培养

石油企业要想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并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优势,就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和配置工作。只有选拔合适的人才进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并使他们认可和适应新的工作模式,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能力。石油企业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

1.更加注重人才的有效选拔。因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运行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所以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也要达到一定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远程集中的办公特点也对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企业要秉持按需配置的原则,充分考虑选用人员与岗位的匹配性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选拔。

2.注重培养培训人才。企业培训主要分为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发展培训,短期集中培训通常是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和技术方面的培训,长期发展培训则注重员工自身能力的拓展。企业在选拔出较为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的基础上,要注重其各项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企业加强员工培训。首先企业应当明确员工存在哪些方面的欠缺,然后制定标准和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培养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具备高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加强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员工知识体系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化技能”和“职业化行为”三个维度,而建设知识管理体系是一个对方法和知识进行不断整理、累积、推广以及创新的过程,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二)统一石油企业业务流程

石油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后,相关业务流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以及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保障了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规模运行,但同时也打破了子公司原有的操作流程。这就需要石油企业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使其既能满足各子公司的业务需要,又能有效保障企业管理的高效性:

1.使业务流程的分解、整合标准化。石油企业总部会计核算中心应该在处理日常业务的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在考虑风险的前提下,对比各子流程运行状况并从中选择最高效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总结提炼出各岗位的具体操作细则,确保每个员工的操作规范标准,从而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

2.使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要求标准化。石油企业要想顺利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需要先对各单位自行处理的业务标准化,包括会计科目、核算口径、报表合并口径的统一等,从而为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会计核算中心要对即将上线的企业做好检查工作,保证业务流程标准的有效性。

(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监督

石油企业由于其国有企业的性质,难免存在管理制度滞后的问题,并进一步导致了监督漏洞。为了真正发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作用,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效率,相关管理者应当注重其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细化监督管理体制,使有关规定条例具有真实可操作性,避免监督漏洞。为保障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在石油企业的有效运行,总部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要严肃处理。

(四)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修订

作为大型企业集团,我国的石油企业子公司众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量很大,如何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是顺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以充分激励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整个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运行效益。本文基于平衡积分卡理念,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从而实现会计核算中心全面绩效考核:

1.财务维度。财务指标更多地集中于预算达成度等符合性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提升资金的流动性方面,例如坏账冲销、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等指标,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是企业营运安全的保障,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第二是成本费用控制方面,比如人力成本、每笔交易成本、成本占收入比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考核各单元的成本控制情况,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增大企业的盈利空间。

2.客户维度。客户维度指标着重体现会计核算中心的服务质量以及与客户的关系,加强客户维度指标考核,能有效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的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客户维度指标。客户维度指标可以从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客户关系两方面进行考虑:其中服务质量考核可以采用服务质量协议达成度指标,而服务质量协议是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与客户的约定;对客户关系的考核则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衡量,客户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3.内部流程维度。内部流程维度指标能体现石油企业内部流程的运作效率,企业会计核算中心关注内部流程维度指标有利于促进企业流程不断优化,进而促进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设计内部流程维度指标主要从提升核算中心的响应速度方面考虑,包括业务处理效率和周期改进等指标,不仅能反映核算中心的工作效率也体现了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与成长维度。石油企业顺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高素质的员工,并能够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设计学习与成长维度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等三个方面。在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方面,不仅要关注创新意见的数量,更要关注这些创新观点的有效实施比例;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方面,不仅要考核员工参与培训学时指标,也要进行培训后成果考核;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方面,则主要通过员工流失率、员工投诉率等指标进行考核。(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物资供应处)

参考文献:

[1] 刘黎龙.中石化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建设之优化提升[J].会计之友,2013(6)

[2] 王海兵.对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下旬),2015(3)

第4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和对策

一、建筑企业中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的分析

(一)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

会计核算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求相关的成本信息准确和及时,这样才能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在建筑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中,通过对相关建筑成本信息及时有效的进行反映,是促进建筑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但是在建筑企业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归集是比较复杂的,从而使得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的情况下,常常会发生会计信息滞后或者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导致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有限。并且,建筑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大,现场与管理工作的地点可能会存在差异,从而使得会计信息的传递不够稳定和及时。这样不仅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还会出现资金控制、成本分析等管理措施不能有效地反映出工程项目的资金、成本状况。

(二)会计的核算方法不够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根据在施工程的具体成本状况进行资金的管理和核算,但是会出现会计核算与实际施工不协调,造成脱离实际的核算现象发生。具体来讲,施工现场原材料的验收领用,施工机械、生产设备的保管使用,周转材料、临时设施的摊销核算等,现场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建筑企业成本的管理控制方面还会使用比较灵活的授权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适应建筑施工复杂的环境,但是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方面,往往会出现管理和监督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相关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有限,将大量的心思放在建筑项目的管理和现金的流量方面。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会计核算不能有效的得到实践,流于形式[2]。

(三)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中缺乏完善的核算体系

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依赖于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很多单位不具备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并且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都限制了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进一步发展。有些施工单位对于会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这也降低了会计核算的效率,会计核算的工作也难以落到实处。

(四)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中需要的数据不完善

会计数据是施工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所在,但是很多时候核算中需要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准确,这也阻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很多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分布于全国各个地域,导致集中核算与施工现场脱节的现象,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及时地反映出工程的实际成本及资金状况。而且票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丢失,数据统计过程中出现遗漏都会导致数据不完善。

二、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有效性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优化相关的会计监督机制,促进会计信息准确发展

根据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而言,相关的会计账目和数据的记录不够全面和完善,让会计成本的核算难度进一步提升,不能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会计数据。就建筑企业的本身而言,会计信息复杂的问题是难以避免的。根据这样的现状,决定了建筑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要适应施工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采取分层核算、分层管理的方式将庞大复杂的会计信息有效的分担,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重视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机械设备等的管理,关注施工进度,与甲方、分包、供应商的结算情况,及时反映工程项目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二)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会计核算方法

建筑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注重优化企业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将内部控制的手段嵌入到生产的环节中,对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财务和内控风险的管理,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让内部控制的价值和作用能够有效的发挥,这样就可以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例如,建筑企业可以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付款申请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以及稽查审计制度等等,这样就可以让获得的会计信息及数据更加的真实准确。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形成发起流程、预算控制、授权审批、资金支付、核算记账、成本分析的完整财务流程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数据支持。

(三)优化会计核算的相关体系,促进会计核算规范性发展

在实际的建筑企业的管理中,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完善,可以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会计数据,实现建筑企业健康全面的发展。建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让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行为和流程都能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核算制度进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还可以实现核算型的会计工作向管理型模式的发展,优化会计核算的品质。另一方面,在进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中,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对制度和管理的方法进行优化。这就可以让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够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为会计核算管理更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会计工作实施的标准,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收集[3]。

(四)保证会计核算数据的完整性,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核算及分析准确性,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会计核算数据的完整、准确性与核算结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保持施工的各项数据完整的时候,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才能有所保证。为了保证会计核算数据的完整性,企业可以使用各种管理软件,如:物资采购验收系统、劳务管理系统、、工程造价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软件来收集管理数据,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数据是长期积累、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建立企业的数据库,归集企业经营及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和共享,加强数据的标准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提升企业相关数据的核算准确性,提升财务分析信息的准确度,使会计人员从记账算账等繁琐的日常性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等领域。从而加快企业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的拓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通过对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让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优化发展,同时还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和数据。推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生产经营业务的深度融合,实行会计管理与核算对生产经营活动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而不仅仅是传统会计核算的事后算账,实现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实时监督与调控,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晖.现代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2017(19):246.

第5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财务会计流程;弊端;优化

财务会计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核算和监督,同时还需要为相关利益关系人提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财务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其基本工程内容主要以会计凭证二进制、会计账簿登记及会计报表编制等,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水平,会对企业的各项决策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各项活动发生了较大了变化,所以需要加快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更企业的发展相适应,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一、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弊端

(一)记账的各个阶段缺乏有效联系

近年来,各行业加大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会计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财务人员所有记账流程也都可以利用信息化软件来完成。但是会计记账的各个环节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互相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信息资源共享性较差,在信息化技术下,并没有对财务会计流程产生较大的改变。

(二)不能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进行反映

目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由于受技术和制度的制约,在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采集时,无法确保其所采集的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往往存在着财务会计信息缺失的问题,这就导致不能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来,财务会计流程的真正作用和职能没有有效的发挥出来。

(三)获取的会计信息滞后

目前我国财务会计工作中,其在收集到各种财务信息后需要对其分析核算后才能将其在业务活动中进行应用,这就导致会计信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企业对于所搜集到的资金流和物流信息,其在应用时更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及时将企业的经营状况反映出来,这势必会对企业的各项决策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信息之间存在孤立性

在传统会计流程中,财务会计信息在某一个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孤立性,与相关的财务会计活动联系不强。而且固定模式下的会计流程,独立的会计核算方法,更导致会计信息之间缺乏联系,从而对会计信息的利用效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的原因和依据分析

(一)企业流程分析

企业流程分析是流程再造的首要环节,对流程再造能否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流程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企业原来的,或者现有的管理方法,发现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原因进行探讨,随后制定出相应的问题改进对策。

(二)企业流程再设计

企业流程再设计需以上一阶段为基础,在流程分析阶段上对企业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包括企业管理方法改革,管理理念创新等等。企业流程再设计在企业流程再造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不可忽视。

(三)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

企业流程再造由企业流程和企业流程再设计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这为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企业流程再造实施过程中,再造过程的实施阶段是流程再造的核心所在,也是流程再造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该阶段,需要将企业设计出来的流程与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效的结合,将理论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应用,从而完成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人员和职位的变动等,对于这个阶段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有效的预防在实施过程中一些不当行为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危害。

三、会计信息化技术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一)加快财务会计标准的统一

这里所指的财务会计标准实际指财务数据标准,想要确保财务会计流程的顺利开展,财务数据标准需首先得到统一,因为只有统一了财务数据的标准,会计记录的标准化才能得到实现。所以,在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中,第一环节必须先为财务数据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全面,并且可以实现数据共享的源数据,也可称作数据库。这样一来,财务会计凭证、账簿等才会变得更加合理,凭证中所记载的数据结果才会更加可靠。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建立起共享的源数据以后,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直接从源数据中获取需要的财务数据,这一举措促进了无纸化会计的发展,使财务会计数据的搜集、查找和利用变得更加方便。

(二)简化会计核算流程

在财务会计流程优化过程中,一定要对会计核算流程进行改进和简化,顺应时势发展,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会计核算工作中,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及时传递,切实解决信息关联性缺乏问题,使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对于财务会计核算来说,简化后的核算流程不但能节省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还能有效避免数据重复,切实提高财务会计核算效率。

(三)加强会计流程顺序的创新

在当前信息环境下,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需要从传统的会计工作思维中脱离开来,对会计流程顺序进行了了全亲,加强信息之间的联系,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由于传统会计流程顺序是在人工工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企业财务和业务分离,这就导致企业财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接触不到企业的具体业务,而只是记录和统计业务及财务数据,会计工作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从而导致信息孤岛的产生。但在当前信息化一半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通过计算机来对其进管理和控制,会计信息和财务数据都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而且企业建立了共享的信息资源系统,各部门之间有效的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这就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确保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四)实施实时控制策略

一方面,将支持会计控制的各项控制原则输入数据库,进行初始设置,发生经济业务时,事件接受器接受信息,事件控制器根据数据库中输入的各项控制原则对经营活动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财务人员通过管理软件实现实时控制。另一方面,将财会人员直接参与到活动主体的各项活动过程中,并对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当经济业务发生时,财会人员及时判断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理,为决策者提供合理依据,减少经营风险。

四、结束语

目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已全面实现电算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了更好的与现代信息化财务管理需求相符合,则需要加快对财务会计流程的优化,对传统财务会计流程进行改进,从而更好的加快推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的进程,确保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佳铭.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

第6篇

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指针对企业阶段性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准确、全面的账目分析、计算和处理等工作,具体包括账目记录、账目核算和账目报销等。会计核算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进步,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关系到企业最关键的财务问题,能够全方位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具体问题。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有助于管理人员牢牢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和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经营决策,避免出现因为决策失误而导致的财务危机。(2)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风险,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础。进行会计核算时会对企业经营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有利于决策者寻找近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必要的降低风险的策略,实现良好的风险控制。(3)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为地方监管部门提供企业的有效信息,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该作用对于上市公司影响更大,会计核算信息能够使监管单位及时了解企业财务、资金和债务等信息,进而掌握企业准确的资料信息。

二、新形势下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完善,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管理机制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作用显著,一个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能够确保核算工作的可靠性,有利于核算人员行使职权。但目前我国各企业存在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管理机制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施,或者管理机制执行力差、形同虚设,造成核算工作混乱,难以取得有价值的核算结果等现象。在此种管理机制下,会计核算工作往往无法准确反映企业财务实际情况,导致核算工作的监督职能丧失,达不到会计核算的预期效果。

2.核算人员素质低,核算观念存在偏差

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了核算工作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度。高素质的核算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为准确地完成既定核算工作,而素质较低工作人员难以保证核算效率及准确度

。目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核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低下的情况。企业仅仅重视财务工作的效率却忽略了会计人员的培训,导致核算人员无法接触到最新的核算方法和手段,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进度。而且由于专业能力不足,核算人员对于核算工作的认识往往存在偏差,只是简单地进行财务的收入和支出登记核算,未能将会计核算深层次的内容展现出来以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缺乏正确的会计核算观念,片面认为加强核算工作无法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从而减少对核算工作的投入,甚至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造成核算工作失去原有功效,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核算信息依据少,核算工作不够规范

会计核算工作中一般将企业日常经营、物资采购和销售支出的发票作为核算的必要参考依据。但在当前形势下,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税务制度问题,这些单据发票的获取可能存在违规现象,导致用于核算的原始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对企业造成了财务隐患,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而且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例如会计部门未按照法定配比安排财务管理人员,导致会计人员结构混乱,员工所属任务不够明确,核算工作难以顺利实施等。此外,核算工作的不规范现象还表现在账务方面,建账时很多企业为图方便较为随意,格式更是五花八门,甚至存在账目缺失情况,规范性极差。

三、新形势下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策略

1.完善核算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核算监管

完善的核算管理制度是会计核算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了会计部门的岗位设置,应设立会计稽查、总账、明细账管理以及出纳监督等,分工科学合理,避免出现核算上的失误导致财务管理漏洞的产生,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提升自我核算意识,保证会计核算提供决策信息、控制企业风险和监管企业财务等职能的顺利执行。

2.强化核算人员培训,树立正确的核算观念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会计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换代,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就必须跟随上时展的步伐,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注重强化核算人员培训力度,开展核算人员核算理论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的锻炼,与时代接轨教授新型核算技术,以此来培养新型、高素质的核算人才;另外,也要加强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保证核算工作在诚信和谐的氛围下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阶段性地引进高级核算人才,成立核算小组团队,争取培养出一支踏实肯干、积极进取、业务精湛的会计核算队伍。在进行人员培训时,要注重为核算人员树立一个正确的核算观念:核算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核算需要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撑、严谨的工作态度护航和高效的工作效率保障。

3.建立规范的核算流程,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第7篇

一、税收会计核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

按照我国现行对会计体系的分类方法,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类。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计是预算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计并非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税收会计与预算会计是并列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国家有关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中没有明确说明,甚至在1997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出台的一系列预算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也只字未提税收会计,给人的感觉似乎税收会计不属于预算会计。因此,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税收会计总是独立于预算会计之外,其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始终不明确。正是这种模糊定位使对税收会计的研究无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制约了税收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税收会计核算功能趋于统计化

从现行税收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来看。历次税收会计核算改革或会计报表的调整,都是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核算内容越改越复杂。核算指标和核算体系越来越庞大,也使得税收会计核算的信息化举步维艰。目前,全国尚没有一套成熟的税收会计核算软件,其原因就在于对税收会计核算功能的定位不准,从目前的核算功能看,很多是属于统计范畴的,会计与统计不分,所需的统计指标用会计核算的方式反映和获取,势必加大会计核算难度,也不利于税收会计职能的发挥。

(三)现行税收会计制度的设计过于复杂

1、会计核算单位设置层次过多。税收会计设置了上解单位、混合业务单位、双重业务单位和入库单位四种不同的会计核算单位,四种核算单位核算范围不尽相同,除了入库单位完整地反映了税收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之外,其他三种核算单位只是部分反映了税收资金的运动过程。这种多层次的会计核算单位的设置,虽然与税收征管机构的设置比较接近,但从会计核算体系上看并不科学,造成了对同一核算对象多次重复核算问题。

2、会计核算科目设置较多、较繁。由于税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要求税收会计对同一个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映,以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不同管理需要,使得税收会计明细科目的设置非常复杂。主要是明细科目层次多。例如,反映“欠缴税金”的科目,既要按纳税户设置明细,以满足分户管理的需要,又要按税种设置明细,以满足分税种管理的需要,有的还要按征收单位或征收人员设置,以满足考核各单位或各征收人员的工作质量的需要。税收会计明细科目的这种复杂性在其他专业会计中较为少见。

3、会计核算凭证的取得缺乏客观性。税收会计核算的主要凭证――税票,既是完税证明,又是预算收入凭证,还是统计核算凭证;同样一份税票,它的不同联次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是在途税金核算凭证,有的是入库税金核算凭证。几乎所有的税收会计核算凭证均由税务机关统一制定、统一印制,绝大部分凭证由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统一制定并集中印制,少部分由地(市)、县级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规定的格式自行印制,这种主要核算凭证由一个部门制定和印制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会计核算客观性的条件。

二、税收会计核算改革的基本思路

1、在核算内容上,应主要从进行税收收入的核算,逐步过渡到对税收成本收益的核算。应对税收会计进行重新定义,确立新的税收会计核算体系,改革核算内容,明确划分范围。在对税收收入的核算上,立足于宏观税收收入的核算,注重分征收单位和税种来源的核算,取消分户核算,进一步减轻税收会计的核算压力。在支出核算上,确立一个基本核算单位,支出项目分别从人员经费、征收费用两方面进行核算。

第8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常见问题;优化

会计核算作为企业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会计核算将可以有效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精准性,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给企业的今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约制。企业应该注重会计核算中面临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推动企业稳定发展。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常见问题与优化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作用

(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开始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社会生产合作效率逐渐加快,劳作分工以及合作也更具繁琐性,再加上各个生产环节以及国民经济部门受到社会化的影响,会计核算也开始朝着规范化管理的趋势进步,具有及时性、精准性以及完备性等特点。借助各项体现和管理社会生产的信息以及数据对国民经济运营情况进行预测,从而给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经济也朝着外向化的方向发展,这给全部企业存在的风险以及效益的一同存在提供了条件,在此环境的作用下,对优化会计监管基础,提升会计核算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同时还能保证企业资金的顺利运行,进而保证市场经济有序增长,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1]。

(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实现了企业由之前把资金当作核心内容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无形资产转移,并且建立了市场、科技以及人员资源等内容融合一体的全方位成本管理形式,在这种环境下,在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时,主要把市场变化给企业成本管理造成的影响当作基本,让成本管理在应用市场以及适应市场中实现均衡,从而起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

二、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完善的会计核算机制

当前,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在有关法律机制的环境中构建完善的会计核算机制,并且部分企业缺少对会计核算政策的了解,使得报告机制和分析机制之间存在较大的变性。并且一些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没有建立监管制度,各个工作环节约制能力偏低,无法将机制落实到实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由于缺少实时监管,使得工作不具备规范性,工作效率不高,给腐败行为的出现营造了条件,从而给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约制。

(二)会计核算信息缺乏精准性

要想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哟啊获取精准的财务数据,在其真实可靠的环境下,实现财务数据的转化,给企业决策制定提供依据。但是,部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在开展财务数据获取工作时,获得的数据缺少精准性,例如企业在购置一些办公物品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来实现物质转换,使得一些失真信息被应用到会计核算中[2]。因为这些数据不具备精准性,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准确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较大的风险。

(三)会计核算财务界定不清晰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运用的管理形式主要以投资人员运营管理为主,这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约制因素,进而引发会计核算财务界定不明确等问题出现。会计核算财务界定缺少清晰性主要体现在企业投资人员把自身私有财产和企业财产进行了混合,存在随意获取企业财务情况,这就导致挪用企业资金现象出现,引发企业资产问题。并且,在这种状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不能精准的核算出企业资金数量,存在核算不规范行为出现,进而给企业的今后发展带来了阻碍。

(四)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将会给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整体水平带来直接影响,但是,大部分企业一味的注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忽视了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且部分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投放,没有聘请高学历人才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并且还有部分职工为了获得良好发展,纷纷跳槽或者转业,这就造成大量会计人员流失。一些企业没有定期开展会计核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使得会计核算人员不能第一时间掌握新型知识和技能,进而影响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构建专业的企业会计核算机制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关机制的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指,企业根据自身运营特性,同时依照我国有关会计法律机制,构建包含了会计岗位设定、会计工作职责分配、会计数据管理等多项管理机制[3]。构建专业的企业会计核算机制,能够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建立的机制来对核算信息进行规范,更好的落实会计核算工作。并且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政策的方式,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二)提升企业会计核算数据的精准性

会计数据不但可以将企业当前运营管理情况进行展现,同时还反映出企业今后发展趋势。所以,企业应该完善会计核算信息,提升企业核算信息的精准性,从而将企业真实运营情况进行体现。要想提升企业会计核算数据的精准性,就要结合我国有关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行为进行约制,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整合和收集,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档案,在优化会计核算数据管理的同时,只能保障企业会计核算数据的精准性,从而给决策的制定提供真实依据。

(三)优化企业职工法律意识

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不但需要企业有关管理机制的约制,同时还要保证企业职工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有关法律政策的规范性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提升企业职工法律意识,让其可以明确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之间关系,做好二者界线分配工作[4]。提升企业会计职工法律意识,对会计职工工作流程进行约制,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合理性,防止违规行为出现,从而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四)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养

首先,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构建高效的会计岗位职责激励机制,聘请一些高能力、高素养的会计专业人才,借助有关政策,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定期开展会计核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龚总,并且保证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在经历岗前培训之后才能开展相关工作。企业还要对任职会计核算工作职工开展再培训工作,第一时间将现代化的专业知识教授给企业职工,强化其工作能力和水平。最后,构建岗位轮换机制,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和素养。只有在保证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落实,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体系出现了大幅度改革,这给企业今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规范开展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对自身运营状况以及财务管理情况有所掌握的基础上,提升企业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加大对企业会计核算中问题以及优化措施的探究力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熙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新经济,2014,Z2:123.

[2]王晓秀.论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剖析与优化政策[J].中国市场,2015,27:188-189.

[3]林环英.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探究[J].时代金融,2015,33:130+132.

第9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一本账;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当前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充分说明了加强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理财能力,资金运筹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

会计人员应当转变观念,要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般来讲,企业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就越多,会计信息流程就越需要细化。会计信息流程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考核的需要,不同的管理者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此会有不同的要求。

1会计核算“一本账”的内涵和意义

会计核算“一本账”是一种集约式的会计核算模式,将集团企业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活动、财务人员以会计核算流程重组为手段进行集约管理,把集团内部原来按照产权和职能关系设立的多层级多业务的会计核算主体归并为单一的集团会计核算主体,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所有经济业务都由财务人员直接以集团会计主体在同一账套中进行会计核算,集团及各所属单位通过集团账套数据生成相应地财务报告和内部管理报表,实现财务报告编制由表抵法向账抵法的转变。它是实现企业所有交易事项、资源控制情况、项目投资情况等等集中于集团总部财务部的一种集中管理模式,通过压缩核算级次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供给效率,实现财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和传递,进向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实现集团企业价值最大化。

会计核算作为管理工具,通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预算定额和定价指标等,履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责任。企业会计核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财务信息,二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为管理者进行各类考核、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会计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 电网企业“一本账”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

2.1电网企业的会计核算“一本账”目标体系定位

会计核算“一本账”立足于建设核算型、管理型、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满足决策支持型功能需求,进而实现整个集团会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和使用,真正为管理者进行相关的决策,提供决策信息。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目标体系应由以下几个维度构成:

(1)终极目标是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

(2)合规性目标即规范企业的业务活动、会计流程和会计行为,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有用性目标是通过会计系统处理的经济活动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挖掘财务指标的业务动因,加强管理层对企业资源总体情况的了解和控制;

(4)效率性目标即提高企业会计程序运作的效率,加强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为公司业务运作提供高效的财务支持。

2.2 电网企业会计核算“一本账”实施步骤

2.2.1 统一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一本账”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实现集团企业整体的核算一体化,统一各成员企业的核算政策,在此基础上提供的集团各成员企业的会计信息和数据才具有可比性,才能规范集约化式的财务信息,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相关的依据。统一会计核算制度,首要的就是统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内容具体分类的方法,也为会计报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是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其体系设置反映了本单位所关注的财务信息,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会计科目提供详细或总括的核算信息。对于集团企业“一本账”,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性决定了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科目的设计既要区分业务性质,更要区分不同的会计主体,尤其要注意各企业业绩考核等业务管理需求。其次应进行会计核算凭证模板的制定,对于集团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制定相应的会计凭证处理方法,指导所属单位进行会计核算,通过会计凭证模板的方式,可以使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流程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样也实现了会计处理结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且增加了经济业务会计结果的可预见性,为“一本账”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实用基础平台。

2.2.2 统一业务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构建本质属性是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流程重组。因此,在构建“一本账”的整体框架时,首先应对电网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通过制度规范来保证实现会计“一本账’’厂听提供的信息具有决策价值性。与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主要有成本费用核算流程、售电核算流程、工程项目建设流程、资产管理核算流程、税金核算流程、资金结算流程等。通过对这些流程的特点、主要关键控制点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梳理,从中找出与会计核算系统相融合的地方,依据会计核算的路径,整合相关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活动,实现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活动和财务人员的集中统一,实现流程的重新整合。

2.2.3 集中管理企业财务要素资源

集团企业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企业财务要素资源,会计核算中心是实行会计“一本账”核算后设立的一个中间部门,来负责整个集团业务的会计核算,使得核算业务更加专业化,将事务性的核算工作和管理性的财务工作进行适当地分离,其关键是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统一管理,保持独立性,并实现集中核算资料电子化、档案实物资料属地化管理。集团企业内部结算中心是具体办理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其通常设立于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有:

(1)核定成员企业日常备用的现金余额;

(2)统一对外筹资资源,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求;

(3)集中管理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收入,并负责将成员企业

的现金收入转账至集团结算中心在银行开设的账户;

(4)统一拨付各成员企业因为业务需要而必备的货币资金,

并监控资金使用方向;

(5)办理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往来核算,并计算各企业在集团结算中心的现金流入净额,及相关的利息或利息收入。建立“一本账”会计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的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会骤然增加,这客观上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当然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并且对财务人员的集中培训与分配也有利于控制相关的稽核和监控风险。实施会计“一本账”核算后,国家电网公司需要对通过母公司财务部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2.2.4 建设“一本账”会计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从以实现基本会计核算功能为主要目标转变到生成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为主要目标,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业务子系统集成,以全面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为中心,实时、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管理状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并提供完善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系统实施的关键是优化管理模式和重组业务流程。

3 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日趋重要。财务管理担负着为企业稳健理财,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任。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将原来守财、保值、记账型的财务管理转变为生财、增值、决策型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真正肩负起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责任。

参考文献:

第10篇

1.会计集中核算体系概述事业单位中的财务部门是掌管单位一切财务活动的部门,所以,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繁重的工作,这也是造成工作人员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就应从构建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出发,建立财务核算中心,将事业单位中的所有经济活动与财务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紧跟市场情况,进一步改善财务工作分散、复杂的管理现状,确保财务工作效率的提高。

2.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构建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体系非常适用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改善,首先,站在事业单位自身的角度来讲,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能对事业单位中的一切财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于其他企业,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性组织,在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是满足社会需要,集中资金,进一步优化国库支付的重要措施。此外,体系的构建不仅能有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是为我国发展财政经济能力打下扎实基础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我国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现状

1.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流程繁琐就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来看,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必须要经过审批,再由会计人员进行详细的核算,最后才能落实到支出部门,如此繁琐的流程也是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只需要会计核算中心自动对账务进行核算,直接向单位报告核算结果。这样简单的核算流程,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2.报销管理环节混乱原始凭证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元素,是证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发生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原始凭证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与审核,确保其真实性与有效性。而很多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往往会忽略掉原始凭证的价值,报销程序仅仅依靠发票,再加上事业单位缺少严谨的报销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存在的这些缺陷,也是严重影响事业单位资金流失,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影响的因素。

3.会计集中核算落后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一项工程量大、涉及部门多的工作,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资金支出部门的时间限制,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财务管理不便,会计核算严重实效的现象。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比较滞后,核算并没有发挥出财务管理的职能,这样一来,也给会计核算监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极容易导致财务工作上的漏洞,从而影响企业发展。

4.固定资产管理不足伴随着事业单位会计模式的不断改革,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就越来越明显,财政部门中不仅有资金上的流动,还有更多其他工作的投入,这也是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事业单位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而如果针对这些问题,管理人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势必会引起单位的资金收入、支出严重失衡的现象,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

三、加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建立

1.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想要改善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就要从单位自身的内部管理方式上进行改变,为建立完整有序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着重投入单位的内部管理。一方面,加强对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提升员工自身的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自身效率。另一方面,区分会计管理体制与稽核工作,使得两者在工作中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作用,不仅有利于会计核算的工作,更是保证核算工作合理性、科学性与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2.转变财务部门的内部监管方式在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求每一个财务工作人员都应该恪守本分,尽职尽责,以集中单位资金为目标积极地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作出详细的预算与评估,员工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除此之外,对于会计集中核算的监督部门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监督人员定期对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进行了解,也是保证财务清晰化,财务活动明亮性的重要措施。

3.优化单位报销流程为简化会计核算报销流程,防止单位资金流失,就必须严格单位的报销流程。一方面,核算人员应认真负责的对报销的发票、原始凭证等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核实,确保凭证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报销环节的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建立长远可行的远程报账平台,全面利用先进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简化报销流程。

四、结语

第11篇

一、会计核算体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会计核算体系的概念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题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运动情况。会计核算是对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预算工作和经济活动等进行准确、系统、连续地记录和计算,利用编制财务报表的形式对会计核算系统进行总结以达到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而会计核算体系是指各种彼此独立但是又互相联系的会计方法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会计核算体系又叫会计方法体系,主要有会计分析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决策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等。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会计目标,归纳计算相关的会计信息并向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提供相应信息,以便为政府提供经济政策进行各项宏观调控的重要的参考信息和政府对企业进行经济上的合法监督的重要依据。通过会计核算得出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控制产品质量等工作的开展都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企业以此会计信息为基础制定企业发展计划、统筹融资方案、生产目标确定、销售技术创新规划等企业发展远景策划。同时,通过会计核算得出的会计信息还对债权人、投资者和商业客户的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信息,有利于在投资人进行各项商业运营决策之前对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降低投资人在商业投资方面因为信息不明确而产生的风险。

(二)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

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能给决策者提供有用的重要信息,全面的会计核算信息对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会计信息不全面的话,反而会给决策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大量的损失。

系统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决策,配合企业高层管理能对企业进行良好的控制,随着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规范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建立规范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也成为企业走上正轨的迫切要求。

二、中小企业中会计核算体系出现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根据统计,中小企业数量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广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大部分的人口就业压力都是由中小企业承担,中小企业在我国税收建设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建设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旧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财务、生产、创新等方面总会有各种不足,资金、政策等方面也捉襟见肘,中小企业若是想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就要以先完善自身的建设为重要发展方向,而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目前会计核算体系出现的各种问题

(1)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在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上,对会计的重视并不够,一般表现为对会计机构的设置分工不明确、层次不清楚或者根本没有专门的会计体系设置,还有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没有达到,有的职称标准不够。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是裙带关系带来的务工人员,并且基于传统观念,会计和出纳更喜欢让中小企业主信任的人来担任,导致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都不高。而且会计人员在中小企业的正常工作开展会受到很多工作意外的因素限制,如企业主的个人因素等,这不仅是会计信息不完善的原因,也是优秀会计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2)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在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很多时候为了程序的简化或者是其他因素,会计核算中会有很多的违规操作和不规范的会计程序,无法做到依法建账,自然也就无法得出准确的会计信息,做假账以偷税漏税等现象也是中小企业常见的会计乱象。

(3)会计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大。在中小企业中会计往往不会在企业管理决策中起重要作用,会计地位的削弱也直接导致了会计的功能削弱,如会计除了必备的报表之外编制的其他报表少,这也导致中小企业的数据没有数据可检索性和数据连续性,有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不精确或者失真。

会计也仅限于工作任务而开展工作,导致对企业的其他数据没有大致掌控,且中小企业会计在久而久之的会计工作当中因为低标准养成了恶劣的工作习惯,效率低下等问题市场出现,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这也是会计在中小企业中被边缘化的恶性循环。这是对会计人才的浪费,对企业资源利用不佳,从长久来看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

三、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一)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

中小企业要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从业素质,规范化会计机构,提高会计的从业标准,对已入职的会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测试。同时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待遇和公司内地位,支持会计人员展开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要让会计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新的数据计算方式和数据计算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保障企业的财务数据准确性。

(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的政策与规范

在国家加强会计法规体系建设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该对会计制度的完善做出自己的规范,以科学性、严谨性、操作性、实用性为原则,建立科学的会计规范与制度,可以保障会计工作的效率与会计工作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有效开展,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的重视,对会计数据核算带来的可能风险和公司走向进行相应策划与规整。另外,中小企业还要完善自身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要求,保障会计核算体系中流程的正常顺利进行,便于企业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

(三)优化会计核算体系的流程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有着体积小、灵活的重要优势,所以和大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遵守的严格规划程序不同,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程序可以按照科学性、效率性的原则设计,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会计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通过一些对繁琐程序的优化使会计人员更专注与数据的会计核算,整合企业资源通过资源优化达到企业资源的最有效应用,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流程,使会计核算体系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从而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四、结语

中小企业中的会计核算体系还不够完善,本文中的一些问题只是它们中的一些典型现象,在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我们能探索的应该还有更多。中小企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势必是未来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

第12篇

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主要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来实现,按照集中程度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全国大集中管理”,即单独设置隶属于总公司的会计核算中心,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机构核算”原则,集中全系统所有的资金收付和会计核算作业。各级分支机构在严格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把原始凭证扫描件通过集中统一的会计作业平台发送到总公司的会计核算中心,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相关资金拨付、账务处理;第二种是“省级集中管理”,即在各省级分公司设置会计核算中心,比照“全国大集中管理”的管理原则,集中全省所有的资金收付和会计核算作业,总公司会计管理部门仅负责业务指导与监督。两种方式集中度有所不同,效果不尽相同,但目标一致,都较好地解决了独立性、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效性等问题。

二、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

截至目前,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了会计核算与监督的独立性,为规范会计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与经营机构适度分离,解决了会计人员“顶得住站不住,站得住顶不住”的问题,有助于会计人员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二是进一步健全了财务监督制约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管理链条长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如,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适度分离,财务审批权仍由各机构行使,但会计监督职能由核算中心行使。会计核算中心有权对各分支机构的收支项目进行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构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能有效控制业务和管理成本;再如,会计资料的存放管理与所核算的机构分离,便于形成会计数据的防火墙;三是规范了会计操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时效。会计核算中心集中专业化的会计人员,建立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本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严格按照准则和制度规定组织会计核算,操作流程规范顺畅,经办复核机制健全,实现了“简单重复性工作,专业标准化操作”;四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资金的分散管理状态,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大量各级分支机构自设的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设必要的银行账户,统一资金调度和管理;五是有效节约了运营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初步实现了集约化、集成化、远程化管理。

三、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虽然保险公司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但仍存在需要关注和完善的问题:

(一)服务效率与服务对象需求之间的矛盾保险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营销服务范畴,且保险业属于资金、人力密集型产业。保险公司的营销团队、业务管理团队都植根于基层,紧盯市场和消费者。业务的开展往往依赖大量财务资源的投入,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大量、频繁的业务收支和费用支出,对会计服务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而会计核算中心都集中在省级或总公司层面作业,如果岗位流程设计不当,会计处理标准不统一,会计人员配置不足或编制待遇不合理,会极大地影响服务效率,进而影响保险业务的开展。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在财会合一模式下,各级机构的财务部门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等职能于一身,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模式密切了财务与会计的联系,便于沟通协调工作,会计记录及时、直接,减少了信息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后,会计核算及资金结算工作全部转移到会计核算中心;机构财务部门则保留相应的财务管理权限。二者虽然在业务上存在指导与协作关系,但编制、运作一般是独立的,如果职责清分不科学、不合理,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中心与机构财务部门之间的矛盾,乃至形成管理盲区,预算监控及时性、有效性难以保证,最终导致整体财务管理效率降低。

(三)会计集中核算难以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完整一是核算的原始单据来源于远程的业务前端,会计核算中心无法直接审核经济事项与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只能从形式上判定凭证的合理合法与否;二是核算人员脱离实际业务,不了解各机构的业务细节,且一个核算人员同时要负责多家机构的账务处理,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的难度过大,容易导致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会计信息失真,并带来新的财务风险隐患。

四、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管理体制,规范优化作业流程首先要做好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保险公司应建立统一的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科目体系以及会计政策与处理方法,这是保证会计核算中心专业化高效运作的前提。其次要科学界定会计核算中心与各级机构财务部门的职能与工作范围,并完善相关沟通协调机制。会计核算中心应充分履行一般会计职责,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财经制度,真实、完整地记录公司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和财务状况,为各级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财务部门应充分履行管理会计职责,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与财务监督职能作用。应保持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及资产管理的有机协调运作。最后要建立标准的业务流程。保险公司实施集中会计核算之后,会计核算将变成一个“工厂化、流水线”的作业过程。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把原有的会计核算业务建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持续优化,以保证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顺利运行,切实提高会计服务效率。

(二)加强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会计工作专业性很强,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近年来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而国际会计准则还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与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处理各种会计事项,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比。二是加大会计人员队伍的梯队建设,注重培养各类型、各层次会计人员,使之与岗位匹配,并不断提高其实操能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由初级会计人员处理;审核和监督工作必须由具备一定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会计人员完成。这样既能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性要求,又避免资源浪费。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结合核算中心工作易量化的特点,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各岗位员工的绩效考核,同时注重提高会计人员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