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1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标准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英语;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40-01
高中新课程改革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学生是否会学,也就是学习策略的问题。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也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把外语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认知策略等几类。在各类学习策略当中,管理策略除了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是学生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如引导学生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正确树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等。它是其它学习策略成功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高中新课改中,管理策略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否将对英语学习的效果具有决定意义。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相应英语学习管理策略的培养显得尤其必要。
一、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实施预定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蓝图。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管理策略指导中,一定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制定详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因为人在认知过程中需要成功感、成就感和进步感以及从中获得的鼓舞和激励(夏纪梅,2003: 503)。如果计划不切实际、目标遥不可及,学生就不可能产生成就感,就无法坚持执行计划,这无益于毅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中、短期目标,以此制定详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是周学习目标、月学习目标、学期学习目标;目标既可以是每个单元的也可以是每一课的,完成了一个目标,才能升入上一层的目标。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就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奋进,这样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努力方向,才会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朝自己的目标迈进。确定好目标后,老师应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即经过周密安排,策划好在什么时间去做什么,打算怎样做。要搞好学习,有了学习计划,一切工作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时间和精力的安排和
分配才能作到合理。同时教师在指导初期要严格要求学生每两周交一次学习计划,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在完成计划、朝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坚持按计划行事,逐步训练自己的毅力。让学生慢慢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
自我评价,就是学习者采用各种方法考查自己在某方面达到何种水平,同时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所得的结果不仅可以反馈给教师,使其改进教学,学生也可根据这个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或改进或调整,从而促进整个教学活动的进展。自我调整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内容包括自我测评学习的进步、检测方法的成效和监控学习行为。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对学习的成败做出客观、恰当的归因。学生应充分认识自己的进步、成功,哪怕是自己现在与过去相比所取得的微小进步、点滴成功。都要从中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自信心。鼓励学生努力
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让学生知道可能无法一次就直接达到目标,但可以将目标分解为一天之内可以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每达到一天的目标后,就自我肯定一次。使学生相信自己的无穷的潜力,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对暂时的失败,则应进行冷静的分析、反思,找出原因,学会自我心理安抚,自我鼓励,减低焦虑,不灰心泄气。再通过调控学习策略和行为,去争取新的成功。为了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对自己学习进行阶段性的监控和评估,笔者还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表,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纪律、参与合作及创新等方面进行自评,不断强化学生自我激励,形成良性循环。
三、指导学生培养学习信心和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不少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较差,无法学好英语,这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在指导中笔者利用赏识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经常对自己说“我行,我能”(周弘,2004: 35)。因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相信、鼓励他们,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越强,学生通常为自己设置的学习目标就越高,对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强,(庞维国,2003:50)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Little(1990:7)指出,自主学习基本上是一种对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学习态度。告诉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以及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实现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其核心是提高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学习决策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意识到应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一、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多采取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体,是知识的讲解者与传授者,大多采用“概念讲解知识规律应用案例示范学生实践作业”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讲解所占的时间较多,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较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多是被动的。到了实际任职岗位,学生往往对着一堆仪器、设备茫然不知所措,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任职岗位的能力。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
任职岗位教育则要求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需要采用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岗位实操能力和按规范操作能力的培养。知识可以在传授过程中获得,能力却只能是学生自己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训练而获得。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做出改革。
本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航空无线电设备的保障能力,即:熟悉航空无线电设备检测的理论和规定,能够根据检测任务设计检测计划,熟练运用检测仪器、设备完成相关任务,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实施后续维护、维修或保障。因而可将本门课程的能力要求细分为:具备检测理论知识的能力,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制定检测计划的能力,实施航空无线电设备检测的能力,维护航空无线电设备的能力。
明确课程的具体能力目标之后,可按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改革。
(一)“能力本位(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的概念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起源于北美的能力本位运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改革的方向。其概念是:“能力本位教育是建立在对某一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鉴别和操作的基础上……一般是以特定的行为化目标来陈述所鉴别出来的操作技能。随后,就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排列这些目标,以此作为教学顺序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行为目标……”[1]
CBE理论的核心观念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某个职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对“能力”的理解因人而异。在此仅将“能力”理解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即满足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2]。一切以岗位需要为目的,课程配置、教学设施及其配置等完全服从于“能力”培养的需要。
通常实施CBE教学模式的核心步骤如下:先进行就业市场调查,然后分析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职责能力和专项能力,由此形成职业能力分析表,然后制订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进而设定教学方式、认定教学模式,最终实施教学,并进行能力评估[2]。由此可知,CBE教学模式需要全盘统筹、仔细调研,制定详周到的整体计划,对每一步计划都要严格落实。目前,CBE教育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3]。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航空无线电设备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引入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对本课程进行改革,参照CBE教学模式实施的核心步骤开展施训。
1.学生就业市场调查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各航空地勤无线电保障专业岗位,从事一级或二级航空无线电地勤维护。
2.岗位职责
从事本专业一级维护的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无线电设备的机上安装位置、交联关系、各设备间连线的走向及位置,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通电检查、安装和拆卸,能够制定本专业的维护计划和组织实施维护工作;从事本专业二级维护的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无线电设备的组成及连接关系、机件的性能指标,能够完成本专业设备的检测及故障判定,能够制定本专业设备的检测维护计划和组织实施检测维护及故障判定,具备一定的故障修复能力。
(1)综合职责能力
根据岗位职责,需具备的综合职责能力有:制定一级、二级维护计划的能力,按照计划组织实施一级、二级检测维护的能力。
(2)专项能力
根据岗位职责,需具备的专项能力有:机上设备的外部检查能力、机上设备的拆卸与安装能力、机上设备的通电检查能力、机上设备的故障判定能力、一定的机上设备故障修复能力、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指标解读能力、无线电设备检测相关仪器的使用能力、对无线电设备实施检测的能力、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判定能力、无线电设备故障定位能力、一定的无线电设备故障修复能力。
3.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的制定主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师在课程的施训过程中,主要扮演导师的职责,学生在明确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和今后的岗位职责后,根据个人的情况,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标准,针对性地制定个人的课程计划。
4.教学方式与教学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制定的课程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对学生的能力目标予以检查。在学生完成课程计划期间,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报予以指导。
本课程各项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如下。
(1)综合职责能力
在本课程后期,每名学生选择一个机型,到图书馆查阅对应机型的维护手册,明确本机型的工作计划和流程,结合实验室的实装设备,制定单个检测、维护项目的工作计划,以3名或3名以上学生为小组,每名学生依次按照自己拟定的工作计划,组织本小组的学生按照计划实施相关的检测与维护,完成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每名组员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教师则跟踪整个过程,最后对每名小组成员的计划制定和实施情况予以点评。
(2)专项能力
1)机上设备的外部检查能力
为每名学生颁发一部实装机型的维护手册,要求每名学生通读维护手册后,列出本机型的外部检查顺序和检查要求,制定出个人熟练掌握本项能力的时间和训练计划,教师则对学生列出的外部检查顺序和检查要求予以审查,并按照每名学生的时间节点对本项能力进行检查。
2)机上设备的拆卸与安装能力
教师根据实装机型上的设备,选择有典型特征的设备提供给学生,每名学生通过查阅飞机维护手册,掌握机上设备的拆卸与安装流程、方法及特殊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拆卸与安装方法后,每个学生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全程予以指导,并按照学生制定的实习计划重点对学生的该项能力进行检查。
3)机上设备的通电检查能力
由于该项能力需要在实装飞机上实施,存在损坏装备的可能。因此,本项能力培训的初期,教师必须明确指出培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牢记在心。学生根据飞机的维护手册,制定本项能力的个人计划,教师应当在学生熟练通过模拟训练后,方可允许学生按照个人计划上机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全程跟踪,并予以悉心指导。
4)机上设备的故障判定能力
学生可自行查阅飞机维护手册上的典型故障,教师对此予以抽查。本课程的实施是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故障,要求学生分组,通过以组为单位的竞争模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集体讨论、制定故障定位方案和组织实施故障定位等流程,培养学生的该项能力以及综合职责能力。
5)一定的机上故障修复能力
实际工作中该项能力的获取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该项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也因人而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的要求较高,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要求能掌握以后努力的方向。
6)无线电设备的性能指标解读能力
该项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部分主要是教师讲解,对该项知识的考查也主要以理论考核的形式完成。
7)无线电设备检测相关仪器的使用能力
学生通过课程标准和飞机维护手册,自行查阅本岗位所需的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并根据自己对相关仪器掌握的熟练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上报教师,教师对其予以审查。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展开学习并按时间节点申请检查。
8)对无线电设备实施检测的能力
该项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自学飞行手册和查阅相关资料,明确检测内容、方法、步骤、程序和注意事项,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教师随后针对性地讲授检测的注意事项和方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完成检测任务,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随时予以解答,并按时间节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进行检查。
9)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判定能力
检测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也可能存在误读和误测量。如何防止误测量、测量错误和减少测量误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推荐给学生相关书籍,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完成本模块内容的学习。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完成后,向教师提出考核申请,教师则利用实际实装检测的数据对学生进行考核。
10)无线电设备故障定位能力
该项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对检测完成后的数据进行正确处理、判读的基础上,准确判定航空无线电设备的故障件,在熟知其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和电路图的基础上,利用检测仪器、设备,将故障定位到单元级。鼓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在学生制定计划之前,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分发学习任务,学生领取任务后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完成后向教师申请考核。
11)一定的无线电设备故障修复能力
该项能力要求学生在正确进行无线电设备故障定位的基础上,找到故障部位并予以维修。本项能力可进一步拆分为无线电设备维修基本能力、故障定位能力和无线电设备单元级维修能力。
在实际教学施训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带有单元级故障的航空无线电设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期的能力培养成果,根据自己的无线电设备维修基本能力和单元级维修能力,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指导并按时间节点进行考查。
5.教学评价
考核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否达到,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增强岗位任职的信心。评价应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事实依据。
要想对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就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多方面的评价信息。传统教学评价模式采取考试的单一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难免失之偏颇。本课程的评价力图通过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形成最终评价结论,主要评价项目实践有:无线电专业维修基础、检测数据处理,无线电设备性能指标解读,无线电设备的机上外部检查,无线电设备的机上安装、拆卸,无线电设备的机上通电检查,一定的机上故障修复能力,检测仪器的使用能力,无线电设备检测能力,无线电设备的故障定位能力,一定的无线电设备故障修复能力,拟定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能力。评价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能力评r为主
评价采取教考分离的原则,对能力和理论的考试,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的形式进行,具体的操作过程则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力争使评价客观公正。
(2)多种评价方式为辅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追踪,其评价较为全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成员之间对彼此的能力有着较深的理解,评价小组成员之间互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最为深刻,但具有主观性,自我评价对形成最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小结
能力本位的思想回归了教学的本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教改以来,本课程的学生连续三年100%通过了国家组织的岗位职业技能鉴定,这进一步证明了本项改革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策略的培养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通过培养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管理策略可以使学生对英语更加感兴趣。 学习管理策略包括认知活动管理策略和情感活动管理策略。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学习管理策略的培养研究与探析,旨在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管理策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使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学生是否会学,也就是学习策略的问题。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也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把外语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认知策略等几类。在各类学习策略当中,管理策略除了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是学生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如引导学生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正确树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等。它是其它学习策略成功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高中新课改中,管理策略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否将对英语学习的效果具有决定意义。
一、学习管理策略的内涵
学习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学习活动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分为认知活动管理策略和情感活动管理策略。(文秋芳,1996: 55)管理策略是英语学习策略的子系统之一,它影响和控制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管理策略的使用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管理策略是学习者为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步骤,是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的调整和自我管理,管理策略指导包括制定计划、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反思以及情绪的自我调整等方面。认知活动管理策略包括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效、调整学习行为。情感活动管理策略包括调动积极情感因素,如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毅力;克服消极情感因素,如焦虑、怕丢面子、怕失败等。在语言学习的三个阶段——处理输入、储存输入和产生输出中,每个阶段都有管理策略、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参与。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作用,处于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之上。
二、学习管理策略的培养
文秋芳(1996: 55)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不再单纯是科技的较量,管理的优劣常常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同理,学习成绩的差异并不纯粹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是否善于管理学习已成为众多因素中的关键因素。” 管理策略是学习者为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步骤,是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的调整和自我管理,管理策略指导包括制定计划、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反思以及情绪的自我调整等方面。为此,笔者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有关管理策略的目标描述制定的调查问卷,对笔者所任教过的高一年级好、中、学困生三类学生英语学习管理策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不能自觉的有效的运用管理策略。这些情况也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学习策略的运用,更多只是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相应英语学习管理策略的培养显得尤其必要。
(一)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实施预定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蓝图。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管理策略指导中,一定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制定详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因为人在认知过程中需要成功感、成就感和进步感以及从中获得的鼓舞和激励(夏纪梅,2003: 503)。如果计划不切实际、目标遥不可及,学生就不可能产生成就感,就无法坚持执行计划,这无益于毅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中、短期目标,以此制定详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是周学习目标、月学习目标、学期学习目标;目标既可以是每个单元的也可以是每一课的,完成了一个目标,才能升入上一层的目标。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就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奋进,这样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努力方向,才会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朝自己的目标迈进。确定好目标后,老师应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即经过周密安排,策划好在什么时间去做什么,打算怎样做。要搞好学习,有了学习计划,一切工作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时间和精力的安排和分配才能作到合理。同时教师在指导初期要严格要求学生每两周交一次学习计划,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在完成计划、朝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坚持按计划行事,逐步训练自己的毅力。让学生慢慢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
自我评价,就是学习者采用各种方法考查自己在某方面达到何种水平,同时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所得的结果不仅可以反馈给教师,使其改进教学,学生也可根据这个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或改进或调整,从而促进整个教学活动的进展。自我调整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内容包括自我测评学习的进步、检测方法的成效和监控学习行为。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对学习的成败做出客观、恰当的归因。学生应充分认识自己的进步、成功,哪怕是自己现在与过去相比所取得的微小进步、点滴成功。都要从中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自信心。鼓励学生努力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让学生知道可能无法一次就直接达到目标,但可以将目标分解为一天之内可以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每达到一天的目标后,就自我肯定一次。使学生相信自己的无穷的潜力,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对暂时的失败,则应进行冷静的分析、反思,找出原因,学会自我心理安抚,自我鼓励,减低焦虑,不灰心泄气。再通过调控学习策略和行为,去争取新的成功。为了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对自己学习进行阶段性的监控和评估,笔者还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表,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纪律、参与合作及创新等方面进行自评,不断强化学生自我激励,形成良性循环。
(三) 指导学生培养学习信心和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不少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较差,无法学好英语,这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在指导中笔者利用赏识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经常对自己说“我行,我能” (周弘,2004:35)。因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相信、鼓励他们,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越强,学生通常为自己设置的学习目标就越高,对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强。(庞维国,2003: 50)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little(1990:7)指出,自主学习基本上是一种对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学习态度。告诉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以及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实现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其核心是提高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学习决策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意识到应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四)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自我反思
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 学生的学习反思与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是相统一的,都是新课程的精神。反思能力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核心特征。笔者要求学生写阶段学习反思,告诉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反思的具体内容,比如,某阶段是否能够按计划学习,采取何种学习方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学习效果如何,有否达到目标。如果没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问题出在何处并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如果目标已达到,应考虑重新设定自己的目标,让目标不断与自己的需求一致等。笔者在每篇反思上,肯定其成绩,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适当的建议。并要求学生写一份学年总结,以此进一步了解学生自主意识是否有所提高,是否已开始懂得管理、调控自己的学习和情感。
三、结语
学习策略是一种心理加工过程,不是一种可观察的解释,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过程中要使策略变得尽可能的详细。根据中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师的指导可以通过直接介绍,解释并举例说明,通过真实的学习任务有机联系策略,给学生提供机会,评价他们自己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等实际操作来实施。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策略的培养指导,他们的成绩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学生已开始有意识地根据任务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而且尝试着去评估自己的学习策略、思考学习过程,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效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
总之,管理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教师把学习管理策略浸透到教学中来,真正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养与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一定会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
在班教学中,由于学生家庭环境、遗传因素、智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在思考问题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老师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一、差异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制定
老师要根据班级内部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次。然后,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设定好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比如,在学习“运算律”这节课的时候,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灵活的应用运算规律。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的目标就是能使用运算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样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制订,学生们在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适当的努力学习,就可以完成这个目标。
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由于小学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老师在教学方式的选用上一定要灵活多变。结合教学内容和现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积极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比如说,在学习《圆锥和圆柱》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围圆锥和圆柱的形式,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的形式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
三、评价的差异性
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作业布置和考试,然后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切忌等级制的分数测评。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评价。比如说,对调皮的学生可以说: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更漂亮地完成作业;对内向的学生可以说:你的作业写得真仔细,老师希望你的更好表现;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说:你是老师的骄傲等。通过这样的差异性评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的学科规律,从三个方面:差异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评价的差异性,提出了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佳.面向数学教育改革的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培养的试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问题提出的实施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8(12).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继红小学 梅红
我再一次参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的数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法,备学生的学习方法。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事情发生,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教师同时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把握就是这种动态的生成。
评价有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发展,激励学生的发展 。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并继续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总的来说,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
作者:杨燕妮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综合及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福林德斯大学的课程设置综合性非常强并且完全模块化。带来的好处一是课程总量很少;二是与灵活的入学途径呼应,便于课程组合,使获取学位的方式非常灵活;三是节约教学资源。以三年制护理本科为例,必修课共计22门,选修课共计13门(每名学生只需选修1门),平均每学期只有3~4门课,一般每门课的上课频次为1~3次/周,单门课程一学期的开课时间为10~13周。大多数学生一周只需安排2~3个半天来校上课,其他全部为自学时间。自学地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多在图书馆或家中。课程设置方面,专门设置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少,而只是将其内容整合到其他专业课程之中。国内护理本科所开设的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课程及诊断、健康评估等基础课程[1]在该校被整合为“护理1~6”共计6门课,每学期修1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在澳大利亚护理学院很常见[2-3],但与美国护理学院比较有较大差异[4]。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的开展。同时,该校还将课程设置完全模块化,18个学分为1个模块,大致相当于一个学期的课程,非常便于学生自主组合。比如,三年制本科学生可以通过标准的共计108学分的学习获得护理本科学位,也可先学18个学分的课程获得一个毕业证书(graduatecertifi-cate),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学18个学分的课程获得一个学历证书(graduatediploma),相当于大专文凭,没有学位,但这些学分及证书在其以后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时均能得到认可,单科成绩的有效时间为成绩获得后的5年内。课程设置的模块化使得一门课程的课堂内可同时有三年制、两年制或一年制的学生,因此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设计
福林德斯大学的课程教学设计处处反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循证实践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门课程的教学都由单个的教学组负责完成,教学组长主持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计划、主题明细、必读的教程活动3个部分。学习计划和主题明细的对象包括国内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和教案等,内容非常清晰明确。学习计划以周为单元,详细罗列了本周的学习目标以及达到学习目标需要听哪些课、看哪几本书中哪些章节、阅读哪些文章和网站、在线学习引导、预习内容与课堂活动的关系等。主题明细对学习计划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了详细描述,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如何做学习前的准备,包括总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具体实践的安排,告知学生课程需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目、学习资源、在哪里以及怎样获取相关学习帮助和支持、怎样获取学校图书馆资源及怎样查阅电子数据库等;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作业任务,包括作业的具体内容、完成要求、提交方式、提交时间、评价方式及其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重等。课程教学形式主要有4种:(1)讲座(lecture),即大班理论课,所占比例较少,均有录像资料保存,学生可以不去听课,需要时可以随时观看授课录像。(2)小班讨论课(tutorial),在教学设计中所占课时比例最多,每节课可同时有多名老师授课,每班不超过30名学生;学生必须听课,有考勤制度约束,且课堂表现是此门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3)实训课(workshop),内容及仪器设备丰富,但对学生程序性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重点关注学生思维的启发。(4)在线学习(flinderslearningon-line,FLO),每个学生有登录帐号及密码,在线提供教学资料、互动答疑、作业等,其课程考核主要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三部分构成。值得注意的是,该设计的实施必须有强大的网络支持和图书文献资源支持,因为大量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必须以图书馆专业图书及文献阅读为基础;同时,必须有庞大的教师资源,因为每节讨论课不能超过30个学生。该校的教师大部分为临床非全日制教师,研究生也参与临床教学,该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要求之一就是要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教学目标实现的强制管理模式
福林德斯大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其充足的教学资源及严格的管理模式。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其如何更好完成学习任务,而学生要完成课堂讨论汇报和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需要课前、课后阅读大量的文献,一旦完不成,将不能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某些课程如果条件具备,会有1次补考的机会(补考的机会只给第一次作业分数为45~49分的学生,其余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没有补考或者重写机会)。若补考的学生补考没有通过,就只能重修该门课程,重修后仍不能通过就只能转学或退学。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该校的学费标准为三年制20900澳元/年,共8门课;1年制是23100澳元/年,共7门课,平均每门课的学费高于2500澳元/年。重修课程是需要重新缴费注册的,而且重修课程的费用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按照课程的学分缴费,3学分重修课程的费用是2500澳元,4.5学分或6学分的费用则高于4000澳元。但是有些课程是连续的,如“护理(nursing)”这门课,只有过了“护理1”才能够修“护理2”(以此类推);最后一学期学习“护理6”要求之前“护理1~5”的所有课程必须全部通过。所以,有些学生重修该类课程相当于留级1年。如果一门课程有太多学生没有通过考核,学校会开设暑期学校。暑期学校就是在暑假连续上课2周左右,然后进行考试或交作业,当然也要交重修费用。这种严格但不失科学的管理模式,促使每个学生都非常努力学习,希望所有课程能够一次通过。
体会
笔者认为,澳大利亚高校的主要教育优势体现在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支持环境及严格的管理体制,因此能够更好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学生的学习费用也会因此昂贵,这对于经济不是太发达的国家而言,是非常现实和具体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在该校学习的中国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笔者发现,许多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并不喜欢参与课堂交流及讨论,故而某些教学理念是否适合中国的现状、如何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与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借鉴学习,尚值得我们深思。#p#分页标题#e#
【关键词】初中学生;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Develop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practice and thinking
Chen Xue-qiang
【Abstract】With lifelong learning thinking of increasingly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promoting students' self-learn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self-learning and to develop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meaning and focus to stimulate and maintain interest in learning, develop independent learning aspirations; using a variety of ways and means, the formation of independent study habits; changing role of teachers, build students to show themselves, to promote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 development discusse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teach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1. 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在把情感、策略、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作为英语教学重要内容的同时,特别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监控、学会自我评价。”
2. 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源自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使教学研究重点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庞维国认为:“自主”是指“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质上是对学习的各方面或者学习的整个过程主动作出调节和控制,是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具有能动性、有效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征。这种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培养。具体到英语学习领域,笔者认为目前适合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实际的英语学习自主性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能有目的地学习。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二)学生能有选择地学习。根据学习要求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大量信息面前,具有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三)学生能独创性地学习。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
(四)学生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具有自我认识和调控的能力,能主动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和已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五)学生具有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能力。能和集体成员相互协作、互相尊重,根据集体的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能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主动学习,并能发挥个人独特的作用。
3.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时代要求初中学生必须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还具有其迫切性与必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要求初中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者必须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真实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感知语言使用的某些规则及规律。英语学习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开展。这正如英国语言学家Mr West明确地断言:“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教学
现行初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面对新课程,我们怎样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怎样有效设计教学模式以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的本质含义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方法的传授和探究技能的培养,使学习者掌握自主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自主学习方法及指导的内涵有哪些呢?
一、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
初中学生学法指导的目标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技能。具体内容是:
(1)学习条件的最优化:①在学校、家庭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包括光线、噪音、卫生标准等,人际环境指环境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②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要求齐全、省时、方便。③学生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④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2)学习过程的最优化中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①自我规划。②课前预习。③认真上课。④课后复习。⑤课外作业。⑥课外学习。⑦系统总结。要求各环节不可忽视遗漏,要形成周期性的良性循环。
(3)逐步形成自学技能。学生毕业后仍要自学,其自学的效率取决于学生时代自学技能的培养。因此培养自主学
习的技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学法指导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指导。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学生一般知识面狭窄,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对初中生的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针对类型差异。针对全优型学生重点帮助其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针对全劣型学生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③针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操作性原则。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操作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使其达
到技巧化、自动化的程度。
三、自主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当帮助学生养成下列能力和习惯:
1.指导学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2.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自觉完成之。
3.指导学生运用辞书。
4.指导学生运用教材的索引、目次、附录、SOGO百度等方法搜集参考资料。
5.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6.指导学生做笔记,写报告等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7.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
8.指导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的基本过程
学法指导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了解学生的学法。通过调查问卷、考试、平时观察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及原因。
2.制订计划,做好准备。
3.实施指导。
关键词:学生工作页 应然功能 结构
工作页,也称作业单或任务单,是现代企业培训中常用的教学媒体,现在已成为了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中推崇的重要的教学媒体。那么,工作页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工作页中应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以何种结构组成工作页?这些问题在理论领域尚缺乏深入的、系统的思考。本文拟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以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学设计、系统论等为理论依据,在充分占有了当前国内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主流学生工作页后,分析了工作页在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然功能和结构设计。
一、工作页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然功能及衍生功能
1.学生工作页的应然功能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那么,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工作。
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或工作在历史长河中是永恒的。那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为让学生能适应不断变换的工作状况,甚至是新的职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学生具备某一专业对应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还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成年人的自主学习,通常经历如下过程: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制订出学习计划,并为了完成学习计划,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对所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选择学习方法、管理学习时间等等)进行自我监视、自我调节和控制。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例如,上课前准备不好本节课必备的书籍与学习用品)、学习方法不当(例如,即便明确了学习任务,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因而,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须从“零”抓起。学生工作页应满足这方面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学习准备、学习引导过程、检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帮助。
学生工作页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学生学习的引导材料,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材料,学生自我评价的依据。这些即学生工作页的应然功能。
2.学生工作页的衍生功能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教师评价具有监督作用。由于学生工作页可提供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据其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工作页此时承担起了教师赋予学生考核成绩的依据、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强制手段的作用。
一体化课程开发过程是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配套于一体化课程规范的课程实施资源,特别是学习资源包的开发可能会显著滞后于课程标准。所以,学生工作页可作为课程实施时学习资源包的缓存区,担负起扩充教学辅助资源的信息载体的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斯浩的遗忘规律: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复习,这些记住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能在大脑中保存很长时间。学生工作页可以充当对学生终结性评价前的复习资料。
综上所述,学生工作页的衍生功能如下:是强迫学生参与课堂的强制手段,是赋予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依据,是扩充教学辅助资源的信息载体,是终结评价时候的复习资料。
二、工作页设计的思想基础
要实现工作页功能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在设计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要树立系统观,认真策划工作页中包含的要素和结构
系统是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独立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功能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其组成元素的元功能实现,也可以通过优化其结构提高结构功能来实现。因而,工作页的设计既要包含对组成要素的设计,也要包含结构的设计。
2.要符合“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思想
关于一体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上的优势,在很多论文中均有论述,这里不再阐述。
另外,还要考虑当前中职学生智力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学习特征。
三、工作页要素及结构设计
学生工作页中应包含的要素及编制要求如下。
1.工作情境描述
对于单个学生工作页来说,工作情境描述应该是根据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编写一个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知道该学习任务在企业中确实存在,建立起学习与工作的联系。对于一册学习工作页来说,前后工作页中对工作情境的描述,应该注意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动态的认知基础,串接前后职业情境。对于同一专业不同册中的学生工作页,要注意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串接。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制订的学习计划里目标部分的依据,也是判断是否学会的依据。因而,在学生工作页中学习目标部分不可获取。在编制时,应把握可观察、可测量的原则。建议编制学习目标时,按照“最终目标”、“促成目标”的结构编写;每项目标陈述时,采用“BCD”的表述格式,即写明完成本学习任务后,学生应当能够完成的行为(Bavior)、行为的条件(condition)和行为达到的最低标准(Degree)技术标准,如使用亚伟速录机能以不低于140字/分钟的速度对口述、询问、讨论等语音信息进行采集,准确率不低于98%。
3.学习准备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不仅需要纸质媒介的学习资料、笔等学习工具,更需要实训设备。学习自主能力强的学生,如果老师未告知,也未必能准备全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因而,在学生工作页中必须列出学生在学习前应该准备好的硬件。
4.学习时限
用于规定单个学习主体单位完成学习内容的时间。
5.引导问题
这是工作页的核心内容。编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这部分内容的编制要符合“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工作暨自主学习的逻辑。工作与工作的不同,体现在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不同。工作与工作的相同,体现在“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步骤始终显性或隐性地存在于一切人的一切工作过程之中。它代表着人的思维过程的完整性,始终指挥着每一个人去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人的具体行动的完整性,也以这六个步骤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多个工作页这样长期的训练,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思维能力训练,习得指导行动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这部分可采用填空、选择、判断、读图、思考等多种表现形式。
(3)在“咨询”阶段,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的环节,要体现出信息来源多渠道、信息实时更新,逐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例如,公路工程试验中的试验规程有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随时代而更新的。如果在学生工作页中不告知学生这些内容信息来源渠道而全盘引入,教给学生的就只是静态的知识,不能教会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
6.学习评价
编制建议:与学习目标对应,将学习习惯和社会能力养成纳入评价点。
一个完整的小课题开题报告应当包括八个方面,即: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完成读书笔记与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学校意见;县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意见;个人课题信息与结题意见。其中的前四项内容需要课题研究者详细的、有条理的、真实的填写,后四项为教育主管部门填写。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研究的背景意义、核心概念、所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的背景意义
在这一板块研究者应当交代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研究者本人或者他人有什么样的帮助,研究者进行这项研究的范围。如《spark应用研究》的背景意义: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0个年头,在教师的参与意识、教学实践创新以及教学研究氛围、学生体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之间的落差,部分教师消极应对,导致学生喜欢球类运动,但不喜欢上球类体育课等问题(研究原因)。为此,通过全面了解我校体育课球类单元教学现状以及分析spark课程理念,发现目前我们的球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spark课程中球类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从实际的角度提出运用spark课程理念,创设本土化的spark球类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更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研究价值)。本研究将以何桥中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2.课题的核心概念
每个小课题表述中所用的词或词组,有一部分是常量即一个不变值的概念,如地名、人名、学校名等,对于这些研究者不需要再做具体的解释,它们已经确切地表达了所指的对象。研究者只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准确的阐明所要研究问题中包含的一些比较生僻的、容易混淆的关键词,如《spark应用研究》需要向大家阐明什么是spark课程:spark课程(sport,play,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spark课程最初是为“防止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体能发展水平降低”这一社会需求而设计的课程(mckenzie,XX) ,是以追求“健康第一”为理念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在美国一线体育教师和广大学生中深受追捧和热爱。spark课程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完善、创新的过程中,历经20多年在7所学校反复试验。在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能力、心肺耐力、运动技能的发展、学习成绩、肥胖症的减少、课程内容和教师行为的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课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些甚至还含糊不清,需要进行分解。研究者需要阐明在本课题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通过对本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为一些小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各个击破,达到解决本课题所研究问题的目的。
如《spark应用研究》这一小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构建新课改背景下具有本土特色的spark体育球类教学模式。那究竟如何分解呢?研究者首先应当清晰的了解本校球类单元教学的现状以及spark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即这一问题的背景;其次研究者根据这一现状探索本土化spark体育球类教学设计;最后研究者根据学校现状及新的教学设计探索有效组织和实施本土化spark球类教学的策略,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逐个解决,本课题研究目标也将迎刃而解。比如,《spark应用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我校体育球类单元教学的现状。(2)了解spark课程的理念与课程实施要求。(3)探索基于spark理念的中学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4)探索基于spark理念的中学球类单元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还没有研究,我如何知道研究的内容呢?其实这里有个窍门,在第一部分第三板块我们已经阐明了课题研究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不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吗?具体怎么撰写?大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个动宾短语:了解某某、探索某某,将它们转化为研究内容,即去掉前面的动词,后面加上“研究”二字。如《spark应用研究》的研究内容为:(1)我校球类单元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2)美国spark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要求的研究。(3)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研究。(4)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研究。
2.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律。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会提高研究的效率,提高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如果选取的研究方法不正确或不恰当,往往会导致研究结束还不能说明研究的问题,一切要从头再来。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文献资料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的时候,需要详细阐述针对本研究使用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做法。如《spark应用研究》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认真学习阅读关于spark课程理论的书籍杂志,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通过对学生关于球类体育课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当前我校球类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spark体育课程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校本化spark体育课堂的评价,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
(4)课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收集和积累典型的spark球类体育课课例,写出课例研究报告。通过对特定课例的分析,改进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探索spark课程理念在我国农村中学体育球类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5)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全校体育教师交流和分析,反思校本化spark球类课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完成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读书学习计划
研究者需要阐明伴随整个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阅读的书目、保障条件及具体时间。可以在百度上搜索所研究的小课题中的关键词,那么相关的书目就会呈现出来,读什么书一目了然。如《spark应用研究》,大家可以通过将“spark”和“球类教学”输入到百度上搜索,撰写出本研究读书学习计划:
(1)读《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天半小时(XX、2—XX、4)。
(2)读学校体育类杂志相关球类教学设计及spark课程的系列文章,每天半小时(XX、5—XX、9)
(3)读《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每天半小时(XX、9—XX、11)。
(4)上网查阅spark的相关文献资料及他人最新研究成果,学习时间伴随整个研究过程。
2.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所谓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就是研究者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一般小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研究者需要在这一板块阐述清楚每一阶段的任务、方法、措施和具体活动安排,即每一阶段研究者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和研究方法的撰写一样,时间安排切忌太泛。如《spark应用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XX年2月—XX年3月。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找有关资料,召开本校教师座谈会,编制球类体育课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观摩spark球类课录像,全面地调查和了解目前我校球类单元教学的模式,并对利弊进行整理分析,确立此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实验阶段:XX年3月—XX年12月
结合前期座谈记录、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所呈现出来的教师在球类单元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运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通过校级理论讲座、教学观摩、案例剖析、反思交流等方式,梳理出如何灵活运用spark课程理念,让教师认识到运用spark课程理念进行球类单元教学的价值,研写本土化spark球类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通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探索出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XX年1月—XX年2月
在实验的总结阶段,主要是总结本土化spark球类课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形成文字。撰写结题报告,整理实验的相关资料及实验成果,为实验的全面验收做好准备。
摘 要:按照我国对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思路,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多元评价主要从情感评价、课堂观察、档案袋评价、家长观察、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六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
1.情感评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奖励小星星或卡通贴纸,从年龄层面上讲,这些小奖励都是小学生所喜欢的。这样一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就会提高,且更积极主动些。同时,每一个学生之间也会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为期终评价提供更为真实与可靠的参考依据。
2.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直接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例如,观察开展课堂分组活动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表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等。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的任务是利用这四十分钟的时间了解学生学会了多少、哪些教学策略可促进学习效率,也可利用记录表格的形式来调查与分析。
3.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收集学生完成质量较好的作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不定时从学生完成的作业中收集质量较好的展示给其他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航者也可通过档案袋评价来思考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学习,激励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4.家长观察。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在教育评价中也是重要主体。家长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人,同时也作为对孩子完成教育成果的关键责任人。家长可以对孩子、学校或整个教育过程做出主观的价值评判,也可为孩子对小学英语学习做出经常性的评价。
5.阶段性评价。每个学期中期可对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成效进行一次总结与检验,总结成绩和寻找问题,从而为下半学期中教师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学习计划提供参考。因此,阶段性评价也是关键的。其中总结与检验可根据学生的情感态度选择,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形式,多方面综合评价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终结性评价。合理的终结性评价可引起学生适度的焦虑,对于提升学习效率是有益处的。作为检验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水平的重要办法,基于真实的评价结果可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终结性评价实际运作中,比较常见的形式有口语测试、听写考试等。
参考文献:
马婷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李家山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4701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作为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大多数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更为重视视觉输入(阅读)而忽略听觉输入(听力),从而导致其听力理解能力相对落后于阅读理解能力,这会严重影响其交际能力,不利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为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方面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 理论依据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听力学习中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规范。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估测试这三大类,每类又分为四个分项,共计十二分项。
二、实施方法
元认知策略中的三大类、十二分项对于学生的听力理解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为一个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否运用得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效果。但是如何在高中英语听力理解中运用元认知策略呢?依据Underwood对听力理解教学模式的划分,笔者将从听前阶段、听中阶段、听后阶段分别加以论述。
1.听前阶段: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尝试用已有认知激活将听内容
确立学习目标是一种元认知策略,它指的是完成一门课要达到的目的或所能掌握的本领。(Nunan,1997)英语课程标准对听力有明确的要求,如六级要求能听懂故事或记叙文,而九级则要求能在听的过程中克服一般性的口音干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可作为学生中期和长期的目恕C扛鲅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短期目标,如语音差的学生可先从听音、辨音、弄懂单词发音开始。此外,学生可以尝试用已有认知来激活将要听到的内容,使新旧知识之间融会贯通,可以根据听力理解中的题干和选项,预测听力任务。如题干和选项中出现了withdraw,deposit,account,可以激活“银行”的心理图式,学生就可以预测下面的对话可能是与银行相关的,这样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有关的信息上。
2.听中阶段:学生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
在听的过程中,听者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接受信息符号,而应该有选择地集中注意力。例如,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于关键词、段首句和过渡性词语,这将为理解整条新闻或整个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说在学生脑子里出现了有关的心理图式,为他们理解语篇定了方向。如听到有关水灾、地震等这一类新闻报道时,重点往往是what,where,how many people died or were injured等。抓住了这些重点,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到相关词汇的信息上,从而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可以注意听语篇中的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掌握语篇的衔接(cohesion)与连贯(coherence),从而了解语篇展开的进程。如密切注意表示衔接或连贯意义的词:furthermore,first of all,however,therefore等。而诸如just,also,only等词,则传递着说话者的感彩,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和说话者的态度。
3.听后阶段:学生评估听力策略
在听后阶段,学生用“自我评估策略”回顾自己的学习,如某项语言任务完成得怎样。自我评估策略是听者在听完一段录音后,一方面评估自己是否听懂了听力材料、听懂了多少,另一方面评估自己的听力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是否有所进步。
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它不仅对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极有裨益,也是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策略。当然,元认知策略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根据相关策略进行备课,不仅要备语音、语调和词汇,而且要备关键词、段首句和过渡词,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语言输入。总之,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听力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自如地运用听力理解策略,提高听力水平,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Nunan D. Strategy Trai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RELC Journal,19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