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4:06: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族文化传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个民族如果要发展前进,最关键的就是有目的地保护、继承、弘扬、传播本民族文化。萨迦寺自建寺以来一直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懈努力。在13世纪中期到14世纪中期即萨迦地方掌握政权的一个世纪里,的大五明佛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小五明佛学也逐步创立和发展。尤其佛学世俗谛和民族文学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
藏族先民们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具有民族鲜明特色的传统宗教节日,这些节日极具历史、艺术、文化、科学价值且富于神奇色彩,如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萨迦“堆钦”、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金刚大法会。另外民间文化“苏瓦”等传统节日也有了及时的继承和发展。这些基本上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对宗教生活的需求。
二、十明佛学文化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大五明即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即诗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等。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优良传统文化在佛学院萨迦寺分院、密法修行院、喀乌扎宗等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继承和发扬。这些寺庙培养出来的宗教人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且这些宗教人才都在以萨迦寺为主的各地萨迦派的寺院荣任堪布、经师等职位,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不断作出应有的贡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独具特色的内明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在继承和发扬俱舍论、中观、因明、戒律、经论、三戒等六部大论方面,寺庙根据萨迦派传统特点,在不失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积极的发展。尤其对其中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如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道德和礼仪等各类文化上更加充分地进行了针对性的发展。
四、民族古籍文化的保护和出版方面成效显著
萨迦寺“古榕”文化编辑部为古经书的保护机构。萨迦寺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对古经书进行搜集、编辑目录和审核校对,将这部分古经书逐步录入到计算机。另外萨迦文化研究中心和萨迦古籍整理委员会等先后出版了大量以萨迦派显密文化为重点的珍贵古经书文献。不仅如此。我们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专门抢救一些几近失传的文化,如具有近九百年历史价值的萨迦手工藏香制作技艺和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萨迦“苏瓦”。为重兴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医明扎仓且培养医学人才,我们还专门仔细地研究很多小五明失传方面的问题,通过选配一批勤勉聪慧的僧侣到有条件的寺庙、学校学习等方式,培养了很多具有较高佛学造诣的宗教人才,对这些濒危文化的抢救、继承、发扬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萨迦寺为大小五明等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藏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提高藏民族全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方面,萨迦寺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原生态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51-02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神话或想象性资源,在新时期以来不断浮现于受众的阅读和视听空间”。①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认同,使得它需要其他介质帮助其搭建一个平台去完成传承的使命。影像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首选。冯小宁执导的《红河谷》不仅描绘了青藏高原的秀丽风光,更向观众展示了藏民族的民俗风情。影片通过一场战争来讴歌藏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升华民族情感的同时,以影像传播的方式传达出藏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对遥远而神秘的藏民族有了直观的了解。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核心,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的繁荣与否制约着民族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可谓千姿百态,魅力十足,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②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就好比是砖瓦,共同垒起来便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因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下,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却在逐渐流失,文化的传承成了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时,仍面临二难困境:一方面如果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入经济全球化的链,必然会加剧生态与传统文化不可持续的危机;另一方面,如果放慢发展经济与工业化的速度,又会加大与较发展地区的差距,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③无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正在面临即将失语的困境。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向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积淀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代社会中,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文字的传承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误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或图片记录的载体可能会慢慢老化,甚至可能会存在遗失、损坏等问题。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
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濒临困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生态民歌,消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的甚至是整个品种的灭绝。产生于人们日常劳作的东北森林号子、嘉陵江号子,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现在会唱的也屈指可数了。因此,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真实记录少数民族文化,还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目前值得大力推进的文化传承策略。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等一系列传统的传播方式上,而应该发挥视觉传播优势,拓展民族文化交流途径。“视觉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能够帮助传播图片语言的局限,开阔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途径。”⑤因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既需要利用影视媒介,也需要借助网络推广。在传播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深度挖掘,尽量避免理解上的误区和变相的毁坏,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得以真正实现。
注释:
①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J].民族艺术,2009(1).
②毛泓.论电视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央视春晚”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③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④[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Rabiger).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何苏六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⑤罗兰.现代影像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13(8).
作者简介:
张芸铭,成都理工大学201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关键词:舞台化展演;协同发展;空间布局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0%。1民族文化的资本化与产业化运行是全球化背景之下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兴许是个较好的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2中国则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3文化产业具有环境污染小、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如果运用得当,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庆阳坝村位于鄂西南边陲,东邻鹤峰,西接咸丰,东北是恩施市,西南与来凤相连,东南与湖南桑植、龙山毗邻,被喻为是土家族的超市,村中有庆阳溪,在恩施马河滩汇入清江,交通方面仅有一条椒园公路贯穿全村。宣恩县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民委的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中宣恩县就有4个(庆阳坝村、伍家台村、板寮村、小茅坡营村)。加上入选为第一批特色村寨的沙道沟镇彭家寨,目前宣恩县已有5个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挂牌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庆阳坝村作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传统建筑、服饰、饮食、传说、歌谣、乐舞等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受外界影响小,以庆阳坝探讨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与路径探讨具有借鉴意义。庆阳坝村的民族文化主要传承方式还停留在书籍和影像资料上,甚至很多资料只是停留在老者或者文化精英的印象中,没有转换为民族文化资源。特色村寨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推动自己的旅游发展,首要的前提是通过文化研究和政府带头下的文化挖掘整理,寻找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在转换为资本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换为文化资本,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对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更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二、庆阳坝可利用的文化资源
(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庆阳坝主体是庆阳坝老街,全长951米,建筑面积有9000平方米,街道房间前为商铺,后为吊脚结构。在庆阳坝街上,相对而建的铺面上方有用于挡雨的顶篷檐亭,还有用于疏导雨水的水槽,体现了土家族的建筑智慧。庆阳坝现存的历史文物建筑有古桥一座、驿站一座、古墓葬一座、古商业街三条、古庙遗址两座。传统木质民居有65座。还有一口古井,尚待修缮。
(二)传统民俗资源
宣恩县统计局2007年的数据显示,其中庆阳坝村少数民族成员占比高达81%,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满族等多个民族杂居在此,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相互交融。主要有哭嫁、坐丧、薅草锣鼓、上梁歌、梁粑粑等丰富的的民风民俗资源。此外,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山歌小调。在特色村寨建设中,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族文化。
(三)传统节庆资源
庆阳坝作为传统商贸文化的集散之地,传统节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存路烛节、搬土地、玩花灯等传统节日。路烛节:一般是正月十五这一天,在天刚刚变暗时,老街上的商户将事先买好的蜡烛,从街头一直点亮到街尾;其主要意义就是送年,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祈求风调雨顺。搬土地:过去没有现在的交流方便,就有了将农历送下乡的习俗。玩花灯:庆阳坝村民在正月里的娱乐活动,从正月初三左右开始,到正月十五的晚上12点结束。玩花灯由灯班负责业务联系,通常情况下,就是需要玩花灯的雇主,提前联系灯班;一次玩花灯,一般有一二十人组成,有采莲船、秧歌、三棒鼓、文艺节目还有耍耍;当天玩花灯结束后,要在出发的地方弯灯,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到正月十五结束的时候,要买来香和纸,通过写符,把灯烧掉。
三、庆阳坝可试行推动方式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第二种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第三种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现就庆阳坝的实际情况,来探讨一下庆阳坝可以试行的文化产业。第一种产出注入文化元素的物态产品,在宣恩庆阳坝,茶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煸茶技艺悠久,最早可以上溯至宋代。利用这样的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通过融资等手段,打造品牌效应。通过茶叶的附加产品,制作茶工艺品,进行旅游宣传。第二种是打造文化服务行业,通过舞台实景剧的表演,可以将哭嫁文化、跳花灯、薅草锣鼓等进行舞台化展演。恩施大峡谷的表演模式利用恩施土家族的山民歌、女儿会等民俗文化为主题,汲取本土情歌《龙船调》,打造大型舞台实景剧《龙船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还可以承办一些文化体育商贸活动,例如农贸会、博览会、自行车拉力赛、马拉松比赛等。第三种提升文化附加值产品,通过将庆阳坝土家族的建筑文化打造成特色审美文化。将土家族原始的木质结构与现在钢筋混泥土结构进行融合。建立特色村寨交流式的景点,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娱乐享受,建立休闲度假区。庆阳坝周边有彭家寨、清水塘、伍家台、庆阳坝、洗草坝、水田坝、双龙湖等景点,可将这些景点协同打造,建立特色旅游片区,形成精品旅游路线。
四、文化产业推动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
目前,市场化经济使文化产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就是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转;同样文化产品只是文化适应社会变化的表象,其深层内涵在于传播主流文化的公益性。在打造文化产业时,不应只看经济利益,还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公益性。
(二)正确处理民族文化本真性与舞台化展演的关系
民族文化不是少数人的价值取向,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不能为了迎合当前主流文化,而放弃自身的特色;舞台化展演是需要对原生民族文化进行加工才能实现舞台展演,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所以在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时候,要注意民族文化的本真性与舞台化展演之间的关系。
(三)符合本地区文化空间布局
庆阳坝可归属于土家风情体验文化区,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从大的背景出发,不论是发展自身的特色,还是协同开发旅游精品线。都要从恩施州旅游环境的整体出发,文化产业也是一样。
五、总结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资源丰富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走产业化的道路是多元互动互惠的成果,也是一个多元促进的成果,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其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失去了社会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致使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转移,不乏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韩骏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年第三期.
[3]王元.文化产业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发展——基于海南黎族地区的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
[4]周通.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扬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江苏:扬州大学,2014.
[5]理海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
[6]谢红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6.
[7]张亚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一、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2009年6月,学校专门成立了篆刻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结合罗星中学办学特色,分析学生兴趣、师资特长等状况,研究制定出罗星篆刻课程实施方案,确定课程开展内容、形式及达成目标。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从9月开始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时,篆刻组教师负责执教。
为了加强特色课程管理,我校篆刻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以学校整体工作思路和教导处具体工作要求为指导,以篆刻组为单位,做到每学期教学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教研、有记录、有小结,使篆刻课程管理做到规范化和常态化。为了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校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每周一次活动,及时探讨交流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反映、适时解决。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学规范化的进一步要求,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篆刻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同时,我校建立了学生篆刻学习档案袋制度,把每学期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存入档案袋里,既作为资料的汇集,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跟踪式的形成性评价。在特色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反思,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从教科研层面提升学校的特色教育水平。
二、分层实施,全面推广
为了让篆刻艺术深入到每一位罗中学子心中,我校确立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模式,把实施对象区分为普及层面和提高层面,并制订了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普及层面上,面向全体学生,每学期2~4课时,结合美术课教学,在初中4年的时间里,使学生初步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篆刻艺术,会刻制简单的印章,能认同学校的篆刻特色。提高层面则由我校特色班担当,每周2课时的固定时间、地点的教学,注重阶段性、承接性。我校在3个年级中开设篆刻特色班。预备年级主要是体验篆刻常识,掌握基本篆刻技法,培养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参与学校特色活动。初一年级则较深入学习篆刻刀法、章法,较准确地摹刻经典篆刻作品,能创作陶瓷印章。初二年级熟练掌握篆刻的各种技法,能运用工具书配篆,设计章法,初步具有创作能力,对篆刻艺术有一定的评鉴水平。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计划。
除此,我校还开展了以篆刻为主题的学生探究课,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教师辅助指导学习。如有的班级选定《篆刻风格和印材初探》、《印章欣赏和使用》,课前学生们积极准备材料,撰写小论文,在课堂里踊跃交流,总结学习体会。
三、激发兴趣,丰富活动
篆刻学习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如何战胜畏惧心理,克服挫折感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因此我们不断思考,改进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始终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关键,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如在识篆刻阶段,我们不是简单地给学生解释各种篆字的意思,而是探本溯源,讲述中国汉字的故事,解读汉字构成的秘密,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为什么这么写。让学生在泥板上刻几个甲骨文,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在讲解技术要领时,我们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已有基础的同学担当小教师,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我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篆刻学习活动。定期策划了罗星中学篆刻文化周活动,以“传承篆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通过课堂教学、电视讲座、黑板报宣传、作品展示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进行。通过活动,培养和挖掘了篆刻学习的苗子,营造了篆刻特色氛围,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校西部教学楼的走廊上,展出有以篆刻文化为介绍的系列版面,通过篆刻名家生平简介,结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选取有积极向上意义的作品,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道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借助校外资源,提升专业水准
我校利用社区艺术资源比较丰富和便利的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美术展览和藏品,如金山区博物馆举办的《金山奉贤两区青年书画篆刻展》、《“百年南社”――南社成员书画展》、《新财政杯――朱泾社区书法篆刻作品展》;组织优秀学员参观上海博物馆等。通过欣赏优秀的书画篆刻作品,迅速提高了学生的篆刻认识和创作水平,开拓了眼界,丰富了艺术修养。
学校还聘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知名篆刻家作为课程专业指导,篆刻家们热情地投入到我校的篆刻特色教学建设中,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并深入课堂,开设讲座,对学生面对面地加以指导。
五、传授技艺与育人相结合
在篆刻特色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校始终避免把特色教育课上成简单低效的技能训练,而是注重传授技艺与挖掘育人价值相结合,以“篆刻人生”为项目特色办学的理念。通过学习篆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治学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以及具有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指导学生选定刻印内容时,我们注重强调印文内容的思想性、教育性,引导他们将一些健康向上的诗文警句入印。如“以人为镜知得失”、“处厚”、“尚德”、“程门立雪”、“知不足”、“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等。鼓励学生拟定与祖国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语句或是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尊自信,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71-03
一、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存在的困扰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未添加到学校课程中。“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课程设置对学校教学非常重要,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目前我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0%~12%。[2]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知识构成、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致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反映民族文化的地方知识课程。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尽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甚至将会考科目都压缩到极少的课时,至于民族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更是形同虚设。
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有些学校会开设部分民族文化课程,但是很少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更多的是被考试课程所取代,主要放在选修课中来完成。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特征,但不能完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2.课外活动内容单一,未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文化传承内容,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将文化传承的两种方式(直接方式、间接方式)相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很多民族学校的实践活动中,更多提倡的是和现实生活接轨的课外活动内容,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如很多民族中学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但在活动里面,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体育节时会开展篮球赛、足球赛,但不会开展一些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文化节会组织管乐团表演,但很多学校却从根本上放弃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内容,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根本没有纳入活动内容之中。过多地强调强势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的风险。
3.长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尚未确立。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指文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每个民族在其产生之后都会自发地产生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有的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有的是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这些传承方式都是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属于最初的、原生态的传承机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行,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开始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交到学校教育当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很多民族中学都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或者依托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活动开展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和学生也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发展不容乐观,许多学校现在已放弃使用民族文化的校本教材,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被忽略,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民族传统文化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虽然学校管理者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表示赞同,但观念上的认同不等于实践中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与管理者和教师“热情支持”相反的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所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多“昙花一现”,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活动长期有效地实施。
4.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培训。教师的专业化大概可以划分为职前、实习、职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职前培训而言,目前民族中学的教师主要由民族院校或者综合大学的民族班来完成。从各个学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来看,普遍重视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而体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几乎没有,根本不存在系列课程。同时,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缺乏了解,培训的内容稍显理论性过强,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前培训就无法得到时间上和质量上的保证。
就职中培训而言,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来完成。无论在民族聚集区还是散居区,少数民族学校在当地的学校总数中都是少数。教师进修学校在指定教学培训计划时,很少会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放入培训内容之中。在加之各种考试评比的压力,致使民族中学的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后培训是否能搞好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实当中,此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二、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1.立足本校实际,加强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3]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我国的教育政策规定: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政策规定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的学习,以学习民族文字和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民族地区教学实际的不断变化,这种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课程加入课程设置当中,应该在语言课程之外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模式的改变,将课程扩展到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范围之内,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4]通过构建多元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如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活动的承载,调动一切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同时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民族学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优秀的外来文化,同事也有社会主体文化,另一方面还存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前所述,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5]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仅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必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比如一些家传技艺、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学校若是必要也可讲学生家长邀请入课堂之中,是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民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博物馆,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3.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的主动性。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是消极、被动等待的结果,需要文化主体积极主动地加以完善、创新,增强文化本身的现代性和适应性,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愈久弥新,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文化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6],“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7]因此必须提升文化主题对该民族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民族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和信心,热爱本民族文化,只有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内心的潜在需求时,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具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4.加强民族中学的师资培训。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8]因此,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培训机构与民族学校相互脱节。前者不了解民族教育的基层情况,所提出的理论多为意识流的堆积;后者埋头于具体教育教学工作,无暇对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成绩加以梳理和总结,因此迫切需要民族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合作,理论工作者到田野了解情况,民族教师从对方获得理论指导,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6.
[2][4][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4).
[3]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关键词: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
“文化自觉”是老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这一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在中国10万一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就有22个,而作为以多民族著称的云南就有这7个,在社会的大变动中他们如何长期生存下去?特别是跨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文化变得那么快,他们就发生了自身文化如何保存下去的问题。同时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这些人口数较少的民族影响更为直接,特别是对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影响则更为严重。例如,云南玉溪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中的一员“花腰傣”,其人数虽不足10万人,居住在近500平方公里的哀牢山下、红河谷地,长期封闭的区域。却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引人瞩目,让各位专家、学者、游客止足关注,这与民俗旅游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自觉”对其文化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先生长期对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看到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后,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一概念。而很多民族地区的发展则又以旅游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尤为突出,面临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更为严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拓本土文化资源,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旅游业,在中国各地发展势头很快。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由于其投资少、内容多、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经济效益高、创汇收入多等特点,越来越受各级地方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青睐,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99生态环境旅游年”,也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的一年。新平县旅游局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机制,全面进行新平县旅游资源的规划,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旅游业对现代服务流通业的龙头启动作用。利用’99昆明全国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召开之契机,推出了独特的旅游品牌――花腰傣民俗旅游和哀牢山的原始生态景点旅游。“花腰傣”一经推出就以其炫丽的服饰、独特的文化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吸引着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及传播媒体前往探寻、揭秘。一时间关于“花腰傣”的论文、反映“花腰傣”风情的摄影、摄像作品,如落英缤纷,撒在中华大地,乃至飘向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络绎不绝。有的学者为了揭开“花腰傣”文化神秘的面纱,常年居住在“花腰傣”家中,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品味“花腰傣”文化,并写出无数的文章,让这个千百年来深藏于哀牢山下红河谷地的傣民族群体许许多多的文化之迷公诸于世。
“花腰傣”是人们对居住在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的一种称谓。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的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而名之为“花腰傣”。分为傣雅、傣洒、傣卡、傣仲、傣泐、傣章六种自称。傣雅、傣洒、傣卡分别居住于新平的漠沙、腰街、戛洒、水塘四镇,傣仲、傣泐、傣章则居于元江的大水平、甘庄、东峨、等地。“花腰傣”不仅在服饰文化上与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显著不同,而且这里的傣族不信佛教,没有文字,不过泼水节,保留着中国傣族在未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之前原有的文化状况,如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其中又以原始农耕民族祭龙(求雨)和封建领主制时代的春耕礼最为典型。新平花腰傣自称是古代傣族南迁的落伍者,是滇王室的后裔。花腰傣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研究中国傣族起源迁徙及在南亚泰、老、掸、岱等社会传统文化习俗对比研究等问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新平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做了相关工作,新平县旅游局利用’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的时机,推出了“花腰傣”民俗旅游,利用“花腰傣”独特的文化特征打造新平县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游览络绎不绝,打破了这块神秘土地千百年来的沉寂,让淹没在哀牢山下、红河谷中的“花腰傣”民俗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前来探寻、研究,揭开这古老傣族群体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花腰傣”独特的文化。同时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花腰傣”传统文化得到挖掘、得以保护、传承下去。
旅游为民俗资料的收集、传承做出了贡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文人学者的优良传统。他们借助到全国各地的游历,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增广见识,结交学友。大量的游记文献就是他们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采风问俗、旅游考察而写下的旅行记录。其中,就有大量的风俗资料。诸如徐霞客游记等记录了大量其所到之处的山川水色、风土人情。
还有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获得美的享受外,获得新的知识也是其主要目的。民俗文化资源之所以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与传统民俗的融合,旅游借助民俗文化丰富其内容,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愉悦身心的审美需要。民俗文化资源借助旅游不断丰富发展,广播四海,并且民俗文化资源还可通过旅游产业,变资源为资本,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共同实现民俗与旅游的双赢。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地文化为目的,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多方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借助旅游,传遍世界各地。如20世纪80年代,元江县文工团参加全国乌兰牧骑文艺汇演,推出了“花腰傣”舞蹈节目《跳南嘎》,将“花腰傣”的形象以舞台形式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让人们对“花腰傣”有了初步的感知,但由于当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人们还停留在怎样解决温饱问上,还没有旅游这概念,更不用说形成气候,人们对“花腰傣”的认识也仅仅限于舞台、报刊杂志。旅游业的开展同样也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推动的一面,由于旅游业的开展,导致了本体民族即当地居民“花腰傣”自我意识加强,自信心增强,认为正是由于自己和外来人的不同,才是有利于自身民俗旅游的开展,这点在新平县戛洒镇“花腰傣”村寨漩涡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在和当地居民的谈话中就得到印证,原戛洒镇卫生院杨副院长说曾过:“你们现在来看我们,正因为我们和你不同,也有别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所以你们才会来旅游、了解、考察,要是都一样了,你们还会来吗?”这样一席既肯定又担忧的话语。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还有一部分人在为自身民族的文化传承在思索、在担忧。
除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民族文化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外,跨入信息社会、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同样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有识之士深刻地意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特色的消亡和多元文化的同质化。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民族要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是无法避免的时代课题。而通过大量的调查表明,经济全球化并没有造成世界文化的全球化,相反当人们真正意识到我群与他群不同的时候,自我意识也随之加强,同时其文化自觉性也得到增强。值得强调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变化的,其相应的人类文化也同样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耳朵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了解、掌握、研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提高各民族的实力,寻求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应值得关注。没有离开民族依托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文化的民族,民族与文化是相生相伴的。
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说:“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这些文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这种多样性,我们这个有着近两百个国家,二千五百多个民族的星球,才如此丰富多彩。不同文明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和交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同时,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新的繁荣。”②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由于地域的不同,同一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地域性显得更为突出。如居住在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就与新平、元江的傣族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信仰小乘佛教,“花腰傣”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正因为如此,民族文化传承中应中分考虑到其地域性的特点,“文化自觉”显得更为重要,因民族文化一旦离开了其自身生存的那块土壤,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鲜活生命力,基于这因素,云南大学在当地建立了南碱“花腰傣”民俗传习所,让其传统文化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文化自觉”意识的加强,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旅游经营过程中,旅游开发者为经济效益用“伪民俗”来满足旅游者“奇异”的眼光,“喜古猎奇”的心理,对民族文化的表述中带有“失真性”,追求“落后”与“原始”,改变原有的民俗风貌。因为民俗资源也和生态环境资源一样,被破坏了也是不可再生的,这些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经济日趋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及民俗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自觉”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显现出尤为突出的重要性。
注释:
①.《论文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1
月第二版 第386~391页
②.《沙特各界知名人士的演讲》,人民日报1999
年11月3日第一版
参考文献:
[1]周光大主编.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何明主编.云南十村.民族出版社,2009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探索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还不太多。笔者认为,要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除进行理论研究之外,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试图寻找到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是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以寻甸县六哨乡为个案”的子课题,该部分重点探讨了各种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这三种教育形式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多次的田野调查,课题组了解到了寻甸县六哨乡是一个典型的高寒、贫困少数民族聚集的山乡,全乡杂居着汉族、彝族、苗族和回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5%。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六哨乡的少数民族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但由于长期的经济、教育发展滞后,信息闭塞,致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不但没有得到弘扬和传承,反而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被扭曲和淡忘了。因此,加强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探寻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对六哨乡民族文化现状和教育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课题组尝试着立足于六哨乡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通过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加强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的合作,从而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介绍课题组以六哨乡学校教育为中心,加强与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促进当地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经验及其收获,以期对其它民族农村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有所启示。
一、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它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校本教材的质量。目前,常见的校本教材开发有两条途径:合作开发和自开发。考虑到六哨乡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水平有限,课题组采取了“以学校教师为中心,课程专家为指导,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合作”的合作开发模式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见图1)。
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避免出现课程专家“包办代替”的现象,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让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以教师为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此外,课题组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与交流。例如,通过田野调查,从家长和社区群众那里收集民族文化资源,把它提炼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或请当地民间艺人和精通民族文化的家长们到学校来传授民族文化,把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
在课题组的鼓励和指导下,六哨乡中心学校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在教材编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第一,编制出优秀的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六哨乡某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结合当地白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编写的《我爱家乡,我爱六哨》的校本教材在该中学试用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们不但了解了六哨乡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而且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本民族的崇敬之情。第二,开发民族文化课程推动了当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力军,教师通过参与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拓展了民族文化知识,增强了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了教学科研精神,从而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六哨乡许多参与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都表示,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的过程。第三,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发展。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除了教师之外,还吸纳了学生、家长和社区群众的参与,使得家庭和社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会通过学生和教师这两根“纽带”带动家庭和社区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这必然会促进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良好互动,为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圈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自豪感就是一种以本民族文化为荣的情感。二者均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既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课题组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六哨乡中心完小开展的“我是一个白彝族”、“我爱我的民族”、“我以我的民族为荣”等主题班会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同学和老师们通过演讲、表演、游戏等方式表达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认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校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就是该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当民族成员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把对本民族文化的爱融入到“血液”中时,民族文化的永世传承才得以实现。
此外,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还促进了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从而形成民族文化传承的和谐氛围。教师和学生不仅是学校成员,也是社区和家庭成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会以一种自然和无意识的方式“悄悄地”影响着所在社区和家庭的其他成员。因此,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但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且也易让学校、社区和家庭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达成共识,使他们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氛围,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课题组充分利用了六哨乡中心学校的空间、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
(一)以开展大型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转贴于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六哨乡许多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些重大的文体活动,如:“六一”文艺汇演、冬季运动会、新年晚会等。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波,深受学生的喜爱,把民族文化贯穿于这些大型活动之中,有利于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课题组的鼓励和帮助下,六哨中心完小、六哨初级中学、六哨五星村小学等学校都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吸纳到大型活动中来。这些学校不但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在文艺汇演中表演他们本民族的歌舞或乐器,还对民族文化节目的比例做了规定。例如,六哨五星小学就规定每班选送的节目必须有一半是白彝族的歌舞表演,这一规定极大地推动了白彝族学生们学习本民族歌舞的积极性。此外,这些学校还利用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来弘扬民族文化,把传统的民族体育或民间游戏纳入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例如,五星村小学的体育教师们就把白彝族传统的“斗鸡”、“打陀螺”等民间活动创编为适合儿童玩耍的体育活动,并把它们列为冬季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以学校开展大型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不但使学生继承了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传播,学校的民族文化活动也会波及社区和家庭,从而推动家庭和社会的民族文化教育。
(二)以开展常规活动为契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民族性的传承更具有延续和不可间断性。因此,课题组在借助学校大型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校常规活动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做了如下尝试:一方面,积极借助学校的广播、校刊、墙报等媒介,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开展连续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例如,六哨乡中心完小开展的“五个带回家”和“三个带回校”[1]的活动就是一个宣传民族优秀文化的好途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区成员,也可以把家庭和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带入到学校中来。这一活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三者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三者的和谐发展。
为避免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课题组还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下转第17页)(上接第13页)规章制度来确保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例如,六哨乡初级中学就把民族文化教育列入日常教学中,并把民族文化课程定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五个一制度”,即“每个班级每个月召开一个民族文化主题班会;所有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每月上一节民族文化课;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民族文化的校级活动;每学期学校召开一个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研讨会;校长每学期做一个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这些规定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总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五个带回家”是指“一把文明礼貌带回家;二把卫生习惯带回家;三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四把歌声、舞蹈、体育带回家;五把在校内听到看到的事情带回家”。“三个带回校”是指“一把家中发生的大事带回校;二把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带回校;三把听到的有关学校的评价带回校”。
[2]冯增俊,万明钢. 《教育人类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29.
[3]门秀萍.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58.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随着时代变迁被同化,很多民族文化特征正在消失。少数民族自治县的中职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保护即将消失的文化。学校把当地民族文化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起到了推动当地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职学校
1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
2014年学校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路,把保护和传承彭水县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让一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进入校园,把彭水县非物质文化根植于课堂,让我们从未经历少数民族文化熏陶的学生在校园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召,同时把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职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围。彭水县定位于重庆市生态保护区,发展地方经济重心落在生态旅游这个产业上,如何做好生态旅游,其核心就是把我县少数民族文化做成亮点,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职业学校正好成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2保护与传承的规划
为了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对我县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同时展开了周边相关民族文化的考察与学习。根据调研制定出了我们要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同时做好未来发展规划。根据调研报告,我们发现首先要传承与保护是语言,彭水县是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苗语是一门古老语言,唯一遗憾的是这个民族没有文字,语言主要是口口相传,随着汉语不断深入人心,这门古老语言正在失去其阵地,全县会苗语的人数约占这个民族人数不到1%,这1%的比例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意味着再过20年,苗语将在我县绝迹。因此我们将苗语列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对象,并对其进行了规划。我们将在全校所有班级把苗语作为必修课,在旅游服装类专业,我们对这门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对整个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民族元素将合理的出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不仅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主题雕塑,还有少数民族文化长廊、民族文化展览馆,同时将一些符号化的民族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中。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将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育人环境。蜡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将蜡染的原始技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开发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将这些产品通过不同的平台推向市场,让这门原始的技艺焕发新的生机。苗族刺绣是苗族的另类文字,它记录了苗族变迁历史,这为我们了解这个民族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将苗绣带入课堂,让同学们在一针一线之中接受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剪纸文化在苗族文化中有其特殊意义,剪纸不仅记录了苗族历史,还是苗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规划将剪纸作为非遗文化和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的主打产品。苗族歌舞也是苗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规划让浅谈少数民族文化在中职学校的传承与保护黄胜利(重庆市彭水职业教育中心)苗歌进入课堂,同时把汉化的苗歌翻译成苗语,变成真正的苗歌,将舞蹈通过精品历史舞台剧形式展现在民众面前。少数民族体育也纳入了我们规划,一是把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结合,开展大课间礼仪操;二是结合我县是少数民族射弩基地县,把射弩作为一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深入打造,为我市少数民族体育发挥示范作用;三是开展土家族竹铃球活动,让课余活动丰富多彩。结合我县的民族特色,把少数民族菜系引入烹饪专业,发扬我县特有的饮食文化。
3保护与传承的实施
做好规划,重在实施,学校通过把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纳入重庆市示范校建设,其目的就是不遗余力推进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学校聘任了一名苗语教师,开始在全校进行苗语教学,不同班级要求层次不一样,未来会进入窗口行业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苗语,还要学会将汉语翻译成苗语,会用苗语进行歌唱等技能。其他班级要求日常用语和日常交流。同时鼓励其他专业教师学习苗语,培养自己的苗语教师,为苗语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成的展览馆收集了大量少数民族作品和日常用品,为同学们了解自己民族文化提供了基地,了解到自己民族的历史,这对同学们学习民族文化提供了兴趣的起点。学校根据规划将在未来五年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示范校。通过将刺绣、蜡染、剪纸、民歌、民舞、体育、菜系等引进课堂,将这些文化纳入必修课程,不仅起到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校将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景区等方式将学生和产品进行市场化推销,将学习与产业进行对接,学生得到一部分收入,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单纯的学习相比,对保护与传承将起到更好的推进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学校通过各种资金渠道来保证各个项目推进与实施。当然这个项目继续推进还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市场化运作,这样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才具有生命力。
4保护与传承的未来
一是地方政府重视。除了在政策上扶持之外,还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具不完会统计,我县民族资金每年投入太少,只占全县GDP的0.1%左右,资金缺口还很大。二是注重民族品牌的培养。虽然彭水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当今社会,没有品牌就没有地位,就没有竞争力。因此,在重点项目上要不断地加强宣传,用好新媒体是当务之急。三是深度挖掘彭水苗族土家族文化亮点,我们有蚩尤文化、盐丹文化、流放文化,应对这些文化整合,形成亮点,形成自己独有无法复制的文化亮点。四是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未来竞争的法宝,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彭水这些文化需要传承,只靠现有少数年长老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每一代都有传承人,彭水少数民族文化才有希望。
作者:黄胜利 单位:重庆市彭水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传承
中图分类号:TB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65-01
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也是不同民族进行区别的标志之一。本文所提到的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它是我国经历几千年沧桑变化所沉积下来的,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及影响力,因此,将民族文化应用到包装设计中不仅是商业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一、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传承的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是指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或方式对产品进行美化或者造型的设计,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目前产品的包装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现在产品的包装设计只是对已存在的事物或产品稍作修改而成,诸如将青岛改成青鸟、康师傅改成康帅富、蒙牛改为豪牛等等,这种不经意间就会疏忽的细节,就是当下包装设计中非常普遍的问题。其次,现在很多包装设计外表过于奢华、内容却极其肤浅。市场中有很多商品的外部包装高端奢华,而产品却非常普通,这种喧宾夺主式的包装设计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也非常的肤浅,缺乏必要的文化气息。因此,将民族文化融入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不仅考虑到经济效益也考虑到了社会效益,既能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整治社会风气、宣扬民族文化,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民族文化作为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历经几千年不断沉淀下来的,其自身内容极其丰富,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杨柳青年画、京剧、甲骨文、武术、玉器、旗袍等等都是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产物,这也为产品的包装设计提供了创作源泉。归结起来,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色彩、文字、图形及材料①。
(一)民族文化中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
当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被一些色彩艳丽、有特色的包装所吸引,色彩能直接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并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随着科技的不进步和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色彩也越来越丰富起来,但是人们依然对传统的几种色彩情有独钟,这就是传统民族文化对人们根深蒂固的影响②。如,红色、蓝色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比较喜欢的颜色,寓意着红红火火,青蓝色代表着典雅与尊贵,黄色在古代一直为帝王所用,象征着权势等等,这些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代表性色彩也为产品的包装设计提供了依据。如,西凤酒的包装设计运用了红、黄、白、蓝等几种典型的民族色彩,迎合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提升了自身的包装设计水平。
(二)民族文化中文字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
商品的包装设计若没有一定的文字说明,人们是很难分辨出产品的属性与特征的,因此,包装设计中少不了文字的说明。汉字作为我国使用最广的文字,也是经历几千年的变化演变而来的,其中书法是极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将书法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下缺乏创意的包装设计的一种尝试和创新,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例如,汾酒就将书法与现代包装设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汾酒二字用草书表现出来,很有历史厚重感,也达到了非常醒目的效果。
(三)民族文化中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
包装设计中图形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对图形的合理利用能提升整个产品包装设计的美感,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③。如,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很注重龙、风、麒麟等神话元素的使用,龙凤呈祥、凤毛麟角、人中龙凤等等都寄托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将这些元素应用到包装设计中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也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对产品的认同。
(四)民族文化中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
材料是产品包装的载体,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包装材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装材料越来越奢华、浪费,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也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丢弃。好在随着国家政策的颁布和人们思想的改变,现在很多包装材料又恢复了民族文化所推崇的绿色、无污染、简单的潮流中。现在,很多产品的包装所使用的材料是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如,玻璃与木材料的结合、瓷与玻璃、竹与金属的组合等等,都体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技术创新之间的完美结合。
三、结束语
随着产品包装设计的不断成熟,包装设计中奢华、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产品包装设计正在不断的“转型”,依托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包装设计,将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书法、色彩、图形及材料与现代包装技术相结合,不仅创意新颖,还能迎合消费者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需求,提升了包装设计的品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只有将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断的进行传承与创新,才能真正的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走向世界。
注释:
①肖本建.浅议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融合[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02):17-19.
关键词:生命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一、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1.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生命教育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之后。在生命教育的发展历史当中,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开始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1]。在美国兴起之外,世界各地也开始注重生命教育。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EC),主要针对艾滋病、吸毒等问题,而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1989年日本还为了解决国内逐年上升的自杀、杀人等社会问题,把传统文化结合到生命教育当中去,以人的精神和尊重自然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国内发展较早的生命教育当属台湾和香港。台湾非常关注生命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末晓明女子高级中学对生命教育的探讨至今,生命教育已被列为中小学课程。香港在20世纪末开展了生命教育。笔者认为香港的生命教育更加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社会问题。最近几年,大陆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现实的角度,主要从当今的社会问题出发,着力解决社会的热点问题。二,理论的角度,从哲学领域、教育学领域出发。2.生命教育的现状。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此生命教育主要面向学校的学生。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有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压力;学生除了面对各式各样的压力之外,还要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例如、烟酒等侵袭。那么,怎么进行生命教育?在内容的组织上:采用学科渗透和独立设置;在生命教育课程中:以知识逻辑组织为主和以活动组织为主。有人主张渗透式教学,就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1)渗透式教学存在着几种难点。一,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有适合生命教育的内容。二,渗透式教学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科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不一样,讲授水平也不一样,而且也可能存在为了完成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而忽略生命教育。当然渗透式教学也有它的优点,就是不用另外开设课程,节约了学校的课程资源。相比于渗透式教学,我个人更加推崇课堂式教学,就是将生命教学设置为一门课程。(2)渗透式教学的优点在于以下二点。一,目的性。将生命教育设置为一门课程之后,就会有相关的课程研究,这样促进了生命教育这门课程发展。二,系统性。成为一门课程之后,就需要教师,教材。这些都保证了生命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当然课程式教学也有它的缺点,就是投入较大,占用学校的课时资源,而且需要配备任课教师。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以知识逻辑组织,还是以活动组织为主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以知识逻辑为主,活动组织为辅。生命教育应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包含多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应该达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害生命安全的事件和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学生们应该通过实践来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这就是活动组织的作用。活动组织应该有所侧重,例如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可能要面对的是火灾、、还有地震等突发事件。而在乡下的孩子,可能要面对的就是较多的自然灾害和来自动物的威胁。活动组织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让理论知识学有所用。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紧密增强。给人们带来的除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外,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化入侵就是负面影响之一。当今的文化同政治、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政治大国,经济强国更利于将自己的文化推广到其他国家。回到我们身边的生活,国外的品牌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文化包含许多方面,饮食,服装,节日,语言,文字,风俗礼仪等,就笔者对于生活的观察来讲,民族文化在语言,节日和饮食方面受到的冲击较大。1.语言的冲击。现代生活中,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新生词汇,词汇的更新率大大超越了以往的更新率。这些新兴的词语,有的是来源于时下热门的新闻事件;有的是来源于社交媒体;有的来自于影视媒体。以蒙语为例,蒙语也有许多词汇是直接用英语或者新生的词汇代替了本民族创造新的词汇,例如computer,很多人在使用蒙语的时候直接将其带入到原有的语言体系当中,这无疑是对原有语言体系的一种冲击。在以往的历史当中,地域之间较为封闭,一种民族语言往往是一个区域内使用的交流工具,具有实用性和实效性。而交通发达,网络发达的今天,已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电话、网络使人们在千里之外可以进行交流,这就需要一种共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在中国便是汉语。那么在少数民族家庭中,也存在着用汉语代替本民族语言交流。目前在中国,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也以汉语交流为主,这也造成了对民族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2.节日的冲击。近来年,外来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冲淡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反倒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一些历史悠久的节日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和推广。依照地缘远近来讲,我们离西方国家的距离远远超过离我们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距离,那么为什么西方的节日漂洋过海得到了我们的认可,而我们自己民族的节日却没有推广呢?这值得我们深思。一些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没有得到大家认可,大家没有去发扬和继承。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我们接受西方节日文化的时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持自己原有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文化,丰富我国民族文化。3.饮食的冲击。走在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餐厅伫立在街道两旁。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这些国家的文化被我们了解,被我们接受。这就看出了优秀文化对于他国的影响。综上所述,是文化冲击所表现的几个方面。民族文化不应该是封闭的文化,狭隘的文化,我们应该敞开怀抱,和世界优秀的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生命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生命教育提高民族文化传承质量。人是创造民族文化的主体,没有人这一因素,民族文化便无从谈起。人既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2]。尽管关于教育价值的论争如此烦杂,人们仍然可以发现两条线索贯穿其中:一是对教育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讨论,二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教育的个体价值的讨论[3]。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生命教育也不例外。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生命的全面发展、生命的自由发展、生命的终身发展。只有健全的人,完整的人才能更好的去理解民族文化,才能在原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创造。2.生命教育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主要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至3岁的孩子主要是通过家庭受教育,还没有接触到学校。一个人的早期童年经验奠定人一生发展的基础。而民族文化传承,通过父母在生活中的引导,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亲子教育的作用也是无法替代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儿童传递民族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则更为广阔,民族文化涵盖了方方面面,老师讲授民族文化,主要还是依靠渗透式,其中社科类课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课堂。社会向大家传递的民族文化,主要依靠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3.民族文化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如果只是用突发事件,用冷冰冰的数据讲授,那生命教育不免显得死板。生命教育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民族文化素材,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传统故事是我们生命教育可以借鉴的素材。通过故事来进行生命教育,学生们的代入感很强,随着故事的发展,进行移情思考,这样更利于接受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吴蓁蓁.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命教育缺位与构建[J].未来与发展,2008,(11).
[2]汪继红.从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看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反思行动;实验戏剧;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5-0040-05
随着村寨观光旅游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日益迫切。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的核心,只有保存了文化的核心价值,民族村寨旅游才有永续发展的可能。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笔者认为应尊重村民意愿,以其为主体进行传承。而要实现村民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提升文化所有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尤为重要,反思行动即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试通过对反思行动的系统介绍,结合苗族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的实践,讨论反思行动在实现以村民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能的参照。
一、问题的提出:村寨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危机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村落,村落里保存着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散落在村寨中,在贵州社会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走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村落文化面临挑战。乡村旅游盲目模仿观光旅游发展模式,处于一种单向的、趋同旅游工业发展的格局。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和传承成为当下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观光旅游市场的深入开发,工业旅游引导的巨大诱惑已经让游客到达许多偏远的角落。贵州已成为观光旅游的一块圣地,越来越多的人们随着导游的小旗子走进乡村去体验另一种生活。贵州乡村旅游的目的地无疑是那些充满原生态自然山水和民族人文的村寨。然而,有学者认为,观光旅游对文化的原生态破坏最大,贵州完全可以跳过观光旅游阶段,直接过渡到价值旅游和情感旅游等高端旅游阶段。
在这些充斥着眼球享受的表面感官情景中,观光旅游与现代商业契合的简单物质买卖成为主导,以吃、喝、行、购为主体的观光者无暇顾及真实的生活场景,毫无感情地走过村寨。村寨好比充斥着旅游产品的城市大卖场,庞大的旅游工业已经从各个方面塑造其商品化的形象,观光者只是来赶时髦,走马观花游一回,对其而言不过是换一个地点吃东西、购物、睡觉。此时,村寨的排他性、唯一性价值内涵变得毫无意义。然而,观光游客主导的消费市场强势地引导着一种变化的意愿:旅游目的地人群开始有改变他们自身和他们所处的世界的意愿,因为游客想把这里变成他们的样子、他们的世界,村寨的日常生活以游客的需求为需求,于是村民的日常生活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艾里克・科恩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东南亚地区民族旅游发展的模式,他认为真实文化在村寨的生产活动转型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开发以前的日常生产活动转变为旅游文化,在这种旅游文化里,日常生活和与旅游有关的活动实际上没有了区别。于是,之前的文化形态在慢慢消逝,渐渐趋同于许多文化旅游地的生活形态,“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世界很快形成,于是,文化的价值反思及传承问题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来自外界的保护民族文化的观念似乎让村民在走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形成了障碍。政府主导包装的寨子不容许有水泥砖房、铝合金窗户等现代物品,于是,政府出资、村民出力的集体包装木房行动在村寨里屡见不鲜。许多村民甚至抱怨不能建更大的旅游商品店或大型宾馆来获取更大的旅游效益,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凸显。
生活在村寨里的人群也面临着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需要,把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正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村民的愿望是什么?迎合外界需求把房子的样式包装得古旧,是不是只简单迎合了外界的需求?村民在想什么?高端旅游不仅仅是一个乌托邦的概念,走高端旅游路线,村寨的主人做好准备没有?村民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将决定他们如何选择未来的生活。针对这些疑问,一些学者已经提出村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的首要力量,要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他们的发展诉求和发展途径的多元性。
而以村民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应重在对文化认同和自身生活空间掌控意识的提升,这种意识的提升也是一种能力,反思行动正是培养和建构这种能力的开始。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将提供一个巨大的空间,让村寨的主人提升文化意识,敏锐地意识到旅游带来的商业化的强大的去真实的力量,主导并有能力控制旅游行为,在旅游行为中建构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回归日常生活世界。
二、它山之石:反思行动
何谓反思行动?反思行动是一种学习推动社会变迁的方法,协助者积极创造一种空间以使人们乐于见面,讨论生活及其他相关议题,通过强化人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人们更有意义地参与到可能影响日常生活的各种决策中。它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所倡导的政治哲学与参与式农村评估(PRA)使用方法论的一种融合。
通过1993年和1995年在乌干达、孟加拉和萨尔瓦多进行的创新试点项目,反思行动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了该方法。2000年的“全球反思项目调查”显示,共计60个国家的350多个组织使用了反思行动方法,比如印度的村级规划、马里的学校管理能力的建设、尼泊尔社区林业综合资源的动员和秘鲁的双语和跨文化教育都使用了反思行动方法,取得显著成效。
戏剧是沟通中最有力的一种形式,在反思行动中,许多方面可以运用戏剧。为什么要使用戏剧?反思行动起源于人们对自己知识、文化的认同,戏剧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提供广泛的空间,加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意识,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戏剧不仅能有效地使人们参与反思行动的学习,而且能让更广泛的村民及其他社区甚至决策者分享、交流重要的学习体会。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南部非洲,戏剧实践者们通过研究公众问题并举办地方性培训班来创作戏剧,从而展现各种社会问题,随后将讨论的内容和问题呈现在戏剧中。此举逐渐打破了一些有权人物控制表演过程,其他人消极旁观的传统西方戏剧的权利结构,而公开讨论戏剧,使听众转变为演员和戏剧的创作者,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整个过程,鼓励他们对戏剧进行反思和批判,挑战新思路,用于尝试不同的方法。
用于发展领域的戏剧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依赖本土娱乐的方式,始于帮助社区对以社区名义开展活动的发展机构的相关工作进行分析和批判。一些实例证明不同的反思行动戏剧项目,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显得非常不同,但是效果明显。如乌干达阿鲁阿地区的反思行动学习小组,参与者通过一个家庭各个成员的故事,排练了一部主题为忽视家庭的戏剧,演出后由观众的讨论来挖掘问题的根源。危地马拉的
田园组织使用木偶戏来提出贩卖儿童和战争影响等问题,使得人们被许可讲述和表演一些被视为禁忌的主题。可见,戏剧是践行反思行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我们的实践: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
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由“中国妇女能力建设与农村妇女发展”行动项目之一的“提高农村社区及公众社会性别行动”小组设计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是以戏剧的方式对反思行动的一次践行。项目既推动了农村社区及公众社会性别意识,又提升了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觉醒意识,增强了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并开始自觉地将戏剧带动的觉醒意识用于村寨旅游发展中。
该项目由温洛克国际农业开发中心资助,由贵州日报社、贵州电视台和贵州师范大学的四名志愿者策划、实施,在凯里三棵树镇排乐村季刀苗寨完成。项目试图通过一台农村生活剧延伸一个话语空间,让村民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找到文化的自信。同时,以村民参与到戏剧的表演和讲述的方式,展示发生在寨子里的生活故事,通过进入城市的舞台展演和媒体倡导让外界了解村寨的生活现状,扩展这种话语和表达空间,提升其文化在强势文化中的认同,从而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这里的关键点是通过表演让他们表述生活的愿望,让人们控制这一过程,使得参与者能从新的渠道中获得新的信息与观念,使他们充满信心,获得足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来掌控自己的生活。志愿者搜集、整理村民的故事,请专家整理成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剧本。经过四个月的驻村排演,2004年5月,《季刀苗寨的女人》在凯里首演。7月,在贵阳北京路影剧院公演,近5000名观众观看,数十家传统媒体和网站对项目全程进行追踪报道,省、州、县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主办和协作演出中,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对于宣传贵州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文化传承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从策划、组织、实施到社会影响,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项目实现以下契合反思行动的关注点:
其一,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体化时代,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语境导致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或者处于边缘弱势的状态。许多处于弱势发展状态下的人群知道自己的民族文化很有价值,但是当面对主流强势文化的进入时,往往对自己文化的价值信心不足。此时,社区有必要梳理其文化的核心价值,并借助外界的干预使内部能力得以增强,从而重拾文化的自豪感。《季刀苗寨的女人》明确地将项目放在苗族寨子,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引导村民大胆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在舞台上自信地表达,这与反思行动关注本土文化和地方知识等关注点相符。《季刀苗寨的女人》积极地坚持使用地方文化,在剧情里穿插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歌舞,这些穿插在戏剧中的文化形式,不仅有助于激发人们学习的兴趣,激起参与的热情,唤起民众意识,同时还可以作为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向地方决策者传递一些重要信息。
其二,《季刀苗寨的女人》以真实的生活形态为原型,本真地反映了村寨的生活故事。它一开始就尊重并珍视人们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从外部引入信息或者转移知识。剧情以文金花一家的故事为主线,讲述在现代生活变迁中,金花的男人到深圳打工,多年没有音讯,村里人议论纷纷,都说男人死了。女儿潘芳见妈妈忙里忙外太累,打算辍学回家帮妈妈干活,但遭到金花反对,“只要你和哥哥一样,好好读书,妈妈做好多事情都不累”。这时,婆婆悄悄找人算命,金花急忙拉着女儿去阻拦婆婆,“这个命我们不算,不信命,不信!”后来,收到丈夫来信的金花悲喜交加,她到深圳看他,并在那里找到一份做清洁工的工作,但是她怀念家乡跳芦笙、唱飞歌的日子。几年后,她又回到村寨,种地、守着儿子读书,回到自己安静、安逸的生活世界。整个故事情节与反思行动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相符。
其三,《季刀苗寨的女人》通过故事的讲述、排练、公演,到媒体的倡导及各级政府的协作参与,使得村寨的文化话语和表述空间得到极大延伸。在戏剧和她们日常生活的两重空间里,她们展示本色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生活激情,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季刀苗寨的女人》戏剧排演后,从凯里演出回到村子里,五位地道的苗族农村女子在给志愿者来的一封信里,开始大胆地谈她们的想法。潘芳说:“我努力表达自己,我觉得这是我人生旅程新的开始。”潘仁珍从来没有那么大胆地表达,她说:“农村生活不仅只是做农活,演戏中我感到很多快乐,想演更好的戏反映自己的生活。”杨志芬则禁不住笑哈哈地表述:“我喜欢。今后的生活,我会自己努力去改变,去创造新生活,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地度过一生。”害羞的潘丽大声说道:“我突然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她们中多数人不识字,这些文绉绉的表达都是通过读过初中的潘芳记录下来的。沟通与对话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先知们称颂为首要的人类价值。反思行动理论认为,说话在人们获取权利过程中拥有必不可少的作用,人们对于公共或私人领域的表述能力将对社会权利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保罗・弗雷里把说话放在学习的中心,但这需要一系列策略来创造空间和氛围,大家才能畅所欲言,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聆听他人。
四、初见成效:重拾的文化自信
反思行动项目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扩展了村民对话和表述的空间,提升了村民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增进了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升了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项目初步的成效,可以从人物与村寨的发展诉求转变中略见一斑。
其一,潘芳开始反思村寨和自己的发展,并把这种思考带入自我的发展实践中,这让我们看到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能力。潘芳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戏剧生活的表述空间让她自信地回到她的现实生活世界,找到生活诉求的更多可能。参与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的演出,让潘芳对戏剧产生极大的兴趣,她发现村子里的人想把自己的故事更多地展现在舞台上。潘芳尝试着写了两出戏:一出反映村民为什么不喜欢上识字班;一出则表达自己不能上学时的心情以及走出学堂后的自立自强。潘芳曾经以为打猪草、外出打工、回家嫁人,是自己宿命的生活状态;《季刀苗寨的女人》给她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她开始看书,了解自己寨子的古老文化和故事,并在心里酝酿着在寨子里开一个青年旅馆,憧憬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坐在木屋前方,看季刀人在踩鼓场中央表演《季刀苗寨的女人》。在她企图找到的这个人生出口上,自己的文化是被放在中央来扩展话语和表述的,她想在这里实现一种交流,寻找季刀苗族文化在更大空间里的认同和表达。
其二,实验戏剧《季刀苗寨的女人》为村民发展村寨旅游的诉求转变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发展诉求转变中,他们更尊重内心的真实,认为居于自己文化的发展才具生命力。季刀苗寨紧邻南花苗寨和郎德苗寨,南花和郎德通过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富了起来。以往大家总是想:季刀人也有灵巧的双手,能绣出美丽的花朵;有清脆的歌喉,能唱出动人的山歌,为什么旅游就是发展不起来?他们也急于想把寨子变成南花和郎德。后来,他们看到一些寨子为了发展经济,亲戚不往来了,传统节日也不那么热闹了,
每天围着游客的脚步生活,他们意识到这样的发展不那么尽如人意。如今,季刀成为黔东南州巴拉河沿岸村寨旅游规划的一个重点村,处于贵州省重点乡村旅游示范带。季刀人很高兴,妇女在屋檐下充满耐心地做绣花鞋、绣花包;老人们开始教小姑娘们做绣花鞋;男人们找媳妇做起了新的土布长衫、土布鞋;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开始参与到排练新版《季刀苗寨的女人》的队伍中,这将改变他们的生活,使村寨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成为民族村寨发展的一抹亮色。
其三,以戏剧提升的文化觉醒意识已经让季刀人从附近社区旅游的发展中敏锐地意识到旅游带来的商业化强大的去真实力量,以及为了短视的经济发展,刻意迎合、模仿和嫁接外来文化的种种弊端,这种观照让村寨的主人有意识主导并有能力控制旅游行为,以自然流淌的文化为主旨,势必增强村民应对外界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为了理解《季刀苗寨的女人》全过程,需要纳入更广泛的全球视角,这个视角的动机来源于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渴望;来源于寻找到一个村寨民族文化传承的可能。很多发达国家的社区已经在有意识地主导着依托民族文化发展的旅游产业,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卖商品,而是在表述,是为了他们所构想的认同能够被世界所承认,这是反思行动的开始。居于村民文化为主体的发展具有生命力,居于村民文化自觉的发展空间将更大,而在以村民为主导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下,村民将拥有自信,更有能力控制村寨的旅游发展。在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势下,这种视角下的反思有益于我们理性地观察未来的方向。
这种对文化的认同和自身生活空间掌控的意识,是一种能力,反思是建构这种能力的开始,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将提供一个巨大的空间,在旅游行为中建构以自己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模式。这种以自己文化为中心的旅游发展模式体现了民族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美国一些印第安部落发展旅游的同时建构起以自己文化为中心的模式,他们会告诉游客传统节日将在哪天,请游客那时候光顾,他们不会为了吸引游客盲目把节日提前或推后,甚至凭空创造节日并把民族文化舞台化和表演化。在游客进入社区之前,他们会告诉游客“请尊重我们的习俗”、“我们不喜欢照相”等。文化认同是必须被重建的,夏威夷的认同处于中心,夏威夷人的特殊之处在于:夏威夷人关注自己文化的自我观,并没有把外面的世界看成是力量或者是认同的源泉。
季刀人的旅游发展愿景和体验开始寻找一种表述,这种表述以其文化的建构而非毁坏为基础,这是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为前提的,这将引导他们在热闹的村寨旅游中闹中取静,重新拾起文化的坐标。
五、结束语
在很多蒙古族的学校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设置有民俗课程,但是民俗课基本上被主课所占用。因为很多老师认为民俗课程对幼儿来说作用不大,大量时间用在上面“不值得”,因此这些民俗课程常常被主要的课程所占用。
二、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如何更有效地渗透幼儿教学
1.彰显民族特色
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至今也是蒙古族引以为豪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积累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策略,并形成了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然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蒙古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受到主流文化的同化而开始改变和不被重视。面对严峻的情况,教育者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幼儿教育开始,开设更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以各种有趣的方式,比如各种表演、游戏、实地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各处都能体现民族特色,例如他们的衣食住行,随处可见的装饰艺术、雕刻艺术、刺绣、建筑等等。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彰显传承蒙古族独特文化为主旨,彰显本土文化。
2.文化多元共生
当今的蒙古族地区在长期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生活的情况之下,已经形成了多样性文化的局面。但是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本民族文化的消逝和同化。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幼儿教学中必须以蒙古族本民族文化为主要传承的内容,与此同时兼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形成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局面。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既不能要求民族文化完全融入主流文化,也不能只要求民族文化而忽略主流文化,必须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做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3.蒙古族幼儿的教育当然要符合蒙古族幼儿自身的发展,这与蒙古族幼儿自身环境和主观条件息息相关
幼儿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喜欢用形象的思维看待身边的事物。然而在幼儿文化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缺乏对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常常以成人的文化方式和角度去约束幼儿的各种行为和思考,这严重影响幼儿对传统的蒙古文化的正确认识,容易对民族文化失去应有的兴趣。
4.塑造幼儿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