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1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物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情感评价 即时评价 自我评价
在新课改逐渐落实的今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已经深入教师心中,成为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新课标提倡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入手对学生进行情感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评价
初中生物教学情感评价主要是指学习动机评价、学习兴趣评价、学习态度评价三个方面。
(一)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评价。理论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有直接联系。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很高,就会产生内部驱动力,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以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可以说,学习动机在生物学习中发挥着激发、导向、维持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生物学习动机,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激发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比如,教师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和学生多聊天,话题可以涉及生活、健康、饮食等多个方面,在互相交流过程中逐渐熟悉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的内心,明白他们学习生物的动机。然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对学生的诉说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明白,学好生物对他们的生活、事业是有很大帮助的,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效果自然能够有效增强。
(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学习兴趣属于个人的主观意识倾向,兴趣浓厚,则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学习兴趣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影响,那么,生物教师就要秉持肯定的态度,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肯定、赞扬,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时取得的成功,体验到精神上的愉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对于不愿意学习的学困生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他们提问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容易回答并能够正确回答,然后语气诚恳地提出表扬,在全班学生面前鼓励他、肯定他,让学生感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慢慢的,他就会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点点滴滴地进步,在教师的呵护下成绩不断提高。
(三)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简单地说,学习态度就是指学生用何种心态来面对学习,或是积极或是消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对于良好学习效果的获得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对学习态度的评价是模糊的、没有具体的实施标准的,因此教师要深入观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细致区分,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优秀、良好、一般、较差。优秀层次的学生能够主动预习、做笔记,对生物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理解、思考;良好层次的学生能主动预习、做笔记,但是理解上稍微差一些,学习质量有点差距;一般层次的学生在预习、做笔记上不能坚持、时断时续,对生物知识了解得不多;较差层次的学生不预习、不做笔记,对生物知识了解少。初步划分之后,生物教师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要具有客观性,清晰明确地进行判断,尽量科学地进行评价。
二、初中生物课堂情感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初中生年龄不大,自控能力不强,感性思维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他们的学习受情感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评价,教师要谨慎对待,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学生不是机器,他们的情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变化很快。因此,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情绪干预,帮助学生稳定情绪,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形成较稳固的认知能力。以我教过的一位学生为例,这个学生非常聪明,其他学科学习成绩都不错,但是生物成绩不理想。因为他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以为生物不是主要科目,学了用处也不大,因此不愿意花费精力学习。经过耐心引导,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学习热情高涨、信心百倍。可惜好景不长,在期中考试中他又一次失利了,成绩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心理上受到打击,学习热情很快退散,甚至出现了沮丧情绪。我及时发现了他的情绪变化,耐心进行引导、启发,鼓励他,帮助他制订新的学习计划,引领他走出情感“雷区”,重新建立自信。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心态越来越稳定,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二)注重课堂即时评价。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也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情绪的微小变化,通过课堂即时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表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或是评价优点,或是评价缺点,或是深化学生的自我认识,或是肯定、激励学生,用积极、善意的眼光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树立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想学、乐学,积极参与生物课堂学习,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在学习上展现最大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对一段时间内的生物学习,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从学习过程到学习结果,进行比较深刻的自我判断,多角度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在分析比较中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反思自己,以主人翁的心态审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肯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评价不仅能肯定学生,发挥鼓励和渗透的重要作用,而且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教师要注重情感评价,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快乐的生物课堂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一、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
明确学习目的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和克服学习困难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知道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理、农、林、医的基础,人们的饮食起居、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它。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比如,向学生介绍基因的研究和利用。在医学上,基因疗法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以基因为靶子的药物研究成为新的医药开发焦点。向学生介绍我国粮食短缺、生态环境遭破坏、能源消耗等问题。让学生明白生物科学是国家发展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在生物技术上领先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拥有一席之地,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热情,树立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远大抱负。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了解了它的重要性,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保证了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二、改革教学评价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评价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起一种导向作用,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科学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传统教育采取的期末考试的“终结式”考核评估方式,已经严重滞后于教育理念的变革。现代教育评价以三维教育为目标(知识的学习,技能和能力的掌握,情感)。这就决定了评价要抛开分数这个唯一标尺,建立综合化的评价体制,并以此为杠杆,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培养全面的素质能力。比如,①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了教师唱主角的现象,让学生、家长、社会、学校领导等都参与进来,加强了对教育的监督和督促作用。②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能力等。③评价形式多样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业评价、口语评价等。④学生素质评价:素质评价应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具体包括学习态度、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学术见解等方面。今后,素质测试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自我评价、肯定的方式。学生将在―个随机的非对抗性的环境下,来接受多侧面的心理、能力和现实适应性的评估。我们还应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尤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育人,塑造学生的集体精神、辩证思维、开拓意识和传统美德。⑤考试方式多样化:闭卷和开卷,笔试和口试,理论阐述和实践操作,探索适合学生个性的柔性测试方法。
三、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
常规教学管理不可忽视,这些细节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生物教师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每个教学环节的效率,向教学过程要质量。从教师方面来说。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思想,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课前预先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制定教学计划;课上语言讲解清楚、规范,形象生动、不死板;启发学生探究学习,参与教学互动;了解学生学习的弱点,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对学困生要辅导,耐心教育;批改作业及时,做批注;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等等。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要明确质量要求。从学校方面来说。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1.坚持检查制度。学校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工作坚持集中检查和抽查制度。坚持月检查制度,教导处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质量及批改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坚持一学期两次(期中、期末)的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制度。坚持学生作业抽查制度,对作业质量及批改进行监控。坚持值日领导查堂制度,对执行课时计划和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规范进行检查。
2.坚持公示制度。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教学质量分析会上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检查结果和教师的工作成效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各班、各科考试的人均分、合格率、优秀率比较,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的调查结果,教案、作业检查结果等。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学习效率,要从几个方面让学习更有效。①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比无意记忆的效果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有效听课、有效思考、有效分析问题的必要条件。②制定学习计划。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学习计划可分长期、中期和短期。一天的学习计划属于短期计划,要和中期和长期计划一致。对具体的学习计划要做科学安排,比如,今天做哪些练习,要记忆哪些知识等。③认真观察和思考。进入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力。尤其在生物学习中,每种生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要准确区分它们就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所以要想使学生学好生物学,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不仅要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它的本质特征,边观察边思考,光看不想是达不到知识的内化的。
2.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从几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①培养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会被吸引,有好奇心。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利用周围的环境,所见所闻,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要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利用电视、录像、电化教学等使学生开阔视野,谈谈生物与生活,参加实践、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土壤的酸碱度的实地调查、测试,以及对学校的绿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田间、校园等实验调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语言要丰富、幽默;课堂气氛要活跃有趣;教学活动不必拘泥于常规,多尝试开放式教学。布置作业要精选、适量。题目要新颖,多训练不定项选择、图表题、分析说明题。善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解答,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动机,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生物课 教学方法
一、生物比较法教学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将蜥蜴的肺结构图同青蛙的肺结构图比较,能使学生具体深刻地看到蜥蜴肺泡数目增多,深切地认识到蜥蜴肺的呼吸作用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适于陆地上的生活。而青蛙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仍然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二、伙伴教学
早在17世纪,约翰.夸美纽斯(Comenius.,J.A)就曾提出:“意欲在某一学科中有长进的学生,应定期安排给其他学生上课。”近几年来在Internet上国外有关伙伴教学最新研究报道较多,而我国有关生物学科的伙伴教学研究尤为少见。当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结构高速改革的阶段,中等教育中小班教学及个性教学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此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现状,探索生物课堂中实施伙伴教学的训练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伙伴教学的目的与组织形式伙伴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相互合作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并使其学业成绩逐渐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等特征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然后根据课程目标将知识点分解,确定必要的精讲内容和伙伴教学内容,设计伙伴教学的操作步骤、引导方法、目标检测及偶发事件处理等实施计划。教师可以引导各组内伙伴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内容,让伙伴之间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由于伙伴教学建立在学生以性格、爱好和兴趣自愿组合的基础上,使伙伴之间处于耐心、宽容及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这种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合作精神。
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不仅可以解释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或盲目记忆,而是要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如,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补充了世界及我国的人口状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内容。特别增加了人们认识较晚的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污染的认识更为全面。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尚未引起人们足够认识的错误作法,如讲述森林的作用后,引导学生认识烧树叶的危害,以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辅助工具教学
当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它自身的特殊功能和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正在教学领域中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应用。不仅极大地扩展了教学中传递信息的途径,同时也迅猛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现代化教学常用的手段有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以及多媒体电脑这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科技产物等。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中实物、标本、模型可以展示事物的现象或外表,具有立体感、真实感。学生通过视觉可以感知实物的形状、大小、颜色、位置,通过触觉而感知实物的软硬、冷暖、轻重。而通过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鲜明、再现迅速、表现力丰富、感染力强,能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使教学内容所需要演示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事实证明,如果教师结合观察、实验使用幻灯、录像、摄像、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分解演示,突出重点、难点,通过放大、放慢,或定格、重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操作,使他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资源、教学反思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检测、教学反思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 注重非认知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可行的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与方法”中。在罗湖区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基本上会遵循新课标这一要求。但在真正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以认知目标为教学的主旋律,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演绎活动,追求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基本技能的演练,忽视了探究、创新等能力培养的非认知知教学目标。作为基础科学的初中生物学,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资讯已非常发达的当今社会,要获取知识并不太难,而难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转化知识视角,力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真正做到把教学重心从认知目标向非认知目标的转变。
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客观上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性,教师要制定出层次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通过努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要制订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订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2 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选择高效的教学策略
建构高效课堂教学,应从教与学的关系着手,突出以学生为本,结合具体的学情来设计教学策略。
2.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指挥者为引导者
在罗湖区高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一直倡导新课标教学理念,但或许是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或者教学中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教师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太尽人意。要变教师指挥者为引导者,教学设计就得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诸如如何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程序;如何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如何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并自我反思与评价;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困难,获得学习成功等。例如,文德学校蔡晶晶老师在“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中,就采用了问题式教学,在复习红细胞这一知识点时,她设计了5个问题:① 红细胞为什么呈现红色?② 红细胞形状有什么特点?③ 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④ 红细胞有什么功能?⑤ 如果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将会怎样?教师通过把知识点设计成问题串,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种问题式教学就正是变教师指挥者为引导者的具体体现。
2.2 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结构最优化,课堂效果最佳化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个性特征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做到课堂结构最优化,课堂效果最佳化。在罗湖区高效课堂教学在大比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如翠园东晓分校张多仲老师在“消化和吸收”一课中,课前,她就将学生分成了若干实验小组,在学习小肠内壁结构特点时,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名成员将培养皿中的两段小肠剪开,翻开内表面,另一成员将强光手电筒照射小肠内表面,小组成员间轮流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壁,通过各自观察、小组成员间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学会、会学、乐学的情境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2.3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创设情境是教学设计中一项教学技术,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例如,东湖中学肖名胜老师在“消化与吸收”一课中,就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我是一颗西瓜子,主人在吃西瓜时,一不小心,连我也吃了下去。在主人肚子里,我经历了一天危险的历程。首先我遇到像轧钢机似的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我压得粉碎;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我钻进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在这里我走了很久很久,身边的许多“朋友”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我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么地,我与一些臭臭混在一起;直到主人上厕所时,我才脱离险境。请你帮西瓜种子分析:① 它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② 它在哪里遇到“酸雨”?③ 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④ 为什么许多“朋友”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⑤ “死胡同”是什么部位?⑥ 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肖老师针对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中。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不自觉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 精心设计试题,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设计开放的课堂检测
罗湖区高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有一个规定动作,也是创新之举,就是每节课后必须有5 min当堂检测,并把检测成绩纳入到评比成绩中。课堂检测是教学效果的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状况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检测的结果直接反应了教学是否高效的程度。做好课堂检测,试题设计是关键,初中生物试题的设计既要体现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性知识,还要体现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方法性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题量、时间和效率的统一等。例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邓林老师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课中,就设计了如下检测题。
(1) 心脏瓣膜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心室心房动脉 B. 心室心房静脉
C. 心房心室静脉 D. 心房心室动脉
(2) 血液在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分别为( )
A. 1、1 B. 1、2 C. 2、1 D. 2、2
(3) 某人因腿部受伤并发炎症,在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来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达发生炎症的部位,需经过( )
A. 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B. 体循环炎症部位
C. 肺循环炎症部位
D. 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4) 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及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① 图中标号③的结构名称是 ,血管F的名称是 。
② 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上血液循环途径的名称。
③ 图中①是指 ,请在图中,血管E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
④ 由于在组织处发生气体交换,使BA处的血液由 血变成 血。
这份检测题既检测了学生是否掌握了心脏和血管的结构特点等有关基础知识,又能检测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通过检测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建构起血液循环的知识网络。当然,一份高效的课堂检测题,最好还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索的开放题,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设计好课堂检测,可有效地反馈与矫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4 理性思考,善于总结,撰写有益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