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3 20:13: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报销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财务报销 失真 缺陷 对策
财务报销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关键环节,而当前财务报销凭证失真又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财务报销凭证失真的根源何在,又与财务报销制度有何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一、财务报销凭证失真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财务报销凭证失真,指的是由于报销凭证不规范、填写不正确或凭证造假(人为地捏造报销事实、篡改报销数据或制造假凭证单据)等导致用于报销的会计信息与经济事实不符,致使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财务报销凭证失真无疑将严重扰乱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深究其根源。
(一)财务报销凭证失真的表现
第一,财务报销凭证不完整。主要表现在报销凭证填写得不完整,填写人未按照相关规定,按顺序、逐栏、全联一次性填写套写报销凭证,漏填、少填、不填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笔者的工作过程中,就经常发现某些员工上交的报销凭证票据填写不符合要求,报销凭证不完整等情况。这对报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带来了消极影响。
第二,财务报销凭证不真实。主要表现在报销凭证上所填写的经济业务项目与实际发生的项目内容不相符合。某些人将按规定的个人自费项目在开具票据时篡改为合法的报销项目(例如,将手机、化妆品等个人开销项目列为单位办公用品、差旅费、招待费等),移花接木,通过欺骗的手段报销列支。这是目前各单位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第三,财务报销凭证不合法。主要是利用过期作废的发票、假发票及收费收据等进行报销。虽然我国对假票据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短时间无法消灭票据制假造假的现象,打击票据制假造假任重而道远。这些不合法票据的流入,扰乱了正常的财务秩序,为不法分子编造各类名目的报销款项提供了便利,助长了报销作假的歪风邪气。不但使单位(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使国家财政与税收遭受严重损失。
(二)财务报销凭证失真的原因分析
导致财务报销凭证失真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某些经办人、法人、主管部门、个人等被经济利益所驱使,钻财务管理漏洞,利用原始报销凭证大做文章,编造虚假凭证以达到偷税漏税、行贿受贿、损公肥私等不可告人的目的。第二,原始凭证的设计、印刷、使用期限并未统一,其管理上存在漏洞,再加上原始报销凭证制假、造假现象严重,给财务人员的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第三,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特别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不规范,且很多制度与措施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这就往往为财务报销凭证失真提供了滋生的条件。第四,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欠佳,怕得罪人,不是根据相关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与处理,而是认条子、买人情。第五,会计监督缺位,特别是对原始凭证的监控不力,给凭证的失真制造了间隙和机会。
二、财务报销凭证失真反映出财务报销制度存在缺陷
透过表象不难看出,财务报销凭证失真的根源与实质事实上是财务报销制度存在缺陷。这是因为:
(一)财务报销管理机制不合理
财务报销管理机制的不合理,首先表现在会计信息责任保证系统没有建立起来。会计信息责任保证系统缺位在客观上为财务报销凭证失真提供了机会。正是由于责任的不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处理票据滞后、凭证收集不全、信息分类混乱等现象出现。其次,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合理。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对财务报销原始凭证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我国赋予了会计工作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是其工资、职称等与个人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要素掌握在单位负责人的手中,这就使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处于两难境地。
(二)财务报销审核机制不完善
在现阶段,负责人或“一支笔”签字是我国现行报销制度的一项主要内控制度,单位的原始支出凭证大都需要由单位领导或分管财务的领导签批,再由财会人员进行审核、付账和记账等。然而,相关负责人或领导签审的原始票据不一定是正确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当他们在票据审批中出现失误时,这种高度集中的签批权限就会给财会工作带来消极影响,让审核人员左右为难。审核程序不科学、审核细节不明确、审核过程不严格等严重问题,直接导致报销凭证失真,造成严重后果。
(三)财务报销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实际工作当中,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这三者之间往往缺乏协调和配合,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其中,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对财务报销工作的影响力最大,目前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监督职责的履行仅仅是满足于“完全遵从领导的决策、执行领导的决定”,从“监督者”的角色变成了“出纳员”的角色。
三、完善财务报错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财务报销制度的缺陷,笔者认为,现阶段进一步完善财务报销制度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
通过财务总监委派制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引导其运用会计手段加强会计监督,增强其抵制、控制不合理开支的能力与信心;以工程财务管理为例,可以由上级单位董事会向下级单位委派财务总监,同时将财务总监的工作调动、职称评定、聘用任免、工资晋升、奖金发放等人事管理集中于上级单位董事会,财务总监直接对上级单位董事会负责,改变财务总监与本单位负责人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从而实现财务监督、管控目标。
(二)建立会计信息责任保证系统,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强化法人代表治理机构的会计责任
应明确单位责任人为该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分清单位责任人与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及会计资料应负起的责任,以责任风险促相关责任人知法守法。
(三)完善财务报销审核机制
实行“先审后报”,由会计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技术型审核,由具有报销审批权的相关负责人或领导决定和签审原始凭证是否能够报销,两者缺一不可。建议先由会计做好技术审核后再将原始凭证递交相关领导或负责人签审。另外,对财务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手续都要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健全财务报销监督机制
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层面,通过制度建设,使单位负责人(领导)、部门负责人、财会人员实现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与全过程控制作用。在国家监督层面,由政府财政部门加大会计管理力度,理顺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金融监督等各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在社会监督层面,则重点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的作用,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五)建立动态的报销管理制度
报销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某时间段内不宜变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成不变的。当外部条件产生变化时,应该针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进行研究,并及时调整那些已经不适应时展和单位实际需要的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使报销管理制度得以与时俱进,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制度
1、借款报销的审批权限
1.1公司员工因工出差借款或报销,由各部门经理审签后,报公司财务部门审核,并送公司总经理批准,方能借款或报销。凡有审签权限的部门经理须在财务部门签留字样备案。
1.2员工出差应填写出差“申请单”(见附表1),并按规定程度报批后,到财务部门预借差旅费。
1.3员工出差返回后,填写“差旅费”报销单,按规定的时间及审批手续到财务部门报销。
2、员工差旅费报销标准。
2.1员工出差分“长途”和“短途”两种,即当天能往返的为“短途”,出差时间在一天以上的为“长途”。
2.2出差地点区分为1类区,2类区,港澳台地区三种,即:
二类区:特区、上海、北京、广州等地;
一类区:除二类区以外的地区。
2.3出差住宿费报销标准:(元/人/天)
职务一类区二类区港澳台地区
一般人员首日10080首日150120总经理批准
主管、工程师级首日150130首日220170400HKD
部门经理级首日250200首日300250500HKD
公司副总经理级250300600HKD
2.4出差补助标准
2.4.1员工短途出差视同出勤,不再享受出差补贴。(深圳市外的
短途出差,可享受15元/人/餐的伙食补贴)。
2.4.2长途出差补助标准:(元/人/天)
职务一类区二类区港澳台地区
一般人员3040100HKD
主管、工程师级4050100HKD
部门经理级6080150HKD
公司副总经理级100150200HKD
2.5员工出差交通报销标准
2.5.1员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公司副总经理及以上领导可乘坐飞机、软卧、轮船二等舱;部门经理级:可乘坐飞机、软卧、硬卧、轮船三等舱,乘坐飞机需报总经理批准、乘坐软卧仅限正职;其余员工乘坐火车硬卧、轮船四等舱、乘坐飞机需报总经理批准。
2.5.2员工长途出差交通费,经理级(含)以上人员的陆路交通费可实报实销;经理级以下人员原则上不得随意乘坐出租车,如有特殊情况需乘坐出租车时,需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销。
2.5.3员工在本市内出差,只报销公交车票公交车票除二人及以上同行外均不得连号。无特殊情况,不得报销出租车票。
3、员工差旅费报销规定:
3.1住宿费,交通费按规定标准执行,超标自付(如有特殊情况需总经理批准方可报销),节约归已。
3.2膳食费按规定标准领取,不得报销与此相关的费用。
3.3通讯费以邮局凭证报销。
3.4交际费用由领导核定并填写客餐报销单,经总经理批准方可报销。
3.5短途出差不享受住宿补助。
3.6出差人员无住宿费用时,则可按住宿标准的50%领住宿补助。
3.7员工出差返回后于5个工作日内报销,未按规定时间报销的,财务部门应于当月工资中扣回预借的差旅费,待报销时再行支付。
3.8超过1个月以上的出差单据、假票据或不符合规则的票据,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3.9财务部有权对不实的出差费用向员工出差居住地酒店直接查询,如有虚假行为公司将按情节轻重处罚。
4、员工探亲路费的规定
员工探亲费不予报销,采取补贴包干的办法执行。补贴标准详见《员工春节探亲休假管理规定》。
5、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备用金和预付款项的管理和监督。
5.1公司员工因公借款,必须办理借款申请单。会计根据内容填写
齐全,完整的借款申请单,编制会计凭证,会计、出纳、收款人必须在付款凭证上签字。
5.2公司预付款项,必须根据合同或协议办理付款申请单,经财务审核并报总经理审签后办理付款;付款手续不齐备的,会计不得编制付款凭证,也不得付款。
5.3备用金和预付款的使用,必须依照下列规定:
5.3.1具有规定的用途,期限及限额;
5.3.2在规定的期限内凭费用支出单据到财务部门报销;用现金或支票进行零星采购的七天内报销;通过银行汇款进行预付款的二十天内报销。
5.3.3以上各项支出,原则上前款不清,后款不借。
5.3.4对违反规定用途和不符合开支标准的支出,财务不予报销。
5.3.5对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期限,未能报销而又没还款的备用金,若超期时间在三个月内的收取资金占用费日息的万分之二;三个月以上一年之内的收取资金占用费日息万分之三。在次月工资中扣回本息。
6、原始凭证的审核
各项报销的原始凭证,经各部门经理审签后,报财务审查其合法性并送公司总经理批准。
7、原始凭证应具备的内容:
7.1凭证名称;
7.2填制凭证的日期;
7.3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或填制人的姓名;
7.4经办人的签名或盖单;
7.5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
7.6经济业务的内容;
7.7数量、单价和金额;
7.8各种发票、收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盖单;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其中办理收款业务的要加盖本单位财务专用单。
8、对原始凭证的技术性要求:
8.1凡填有大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与小写必须相符。
8.2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手续完备的验收证明。需入库的物资,必须填写出入库验收单,由实物保管人员按计划或合同验收后,在验收单上填写实收数额并签章。不需入库的物资,除经办人在凭证上签章外,必须交给实物保管人员或使用人员进行验收,并在凭证上签章。
8.3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或个人的收款证明以及签字,有审批人签字,并有付款的依据。 8.4职工因公出差借款的借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上。收回款项时应另开收据,不得退还原借款借据。
8.5预付性汇款,由经办人填制付款申请单,作为原始凭证,不得以汇款回单代替。
8.6属于现金发放性质的原始凭证,原则上应由本人领取签名。有委托他人代领的,由代领人签名;由一人代领多人的,须逐个签章,不得通栏划大括号签一个章。
8.7自制原始凭证应设计科学、格式规范、计算清楚。如计提折旧、职工福利基金等,要列名称、计提基数、提取率、提取额等。分配工资及费用时,要列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额。
8.8凡凭证内容不全、字迹模糊不清、与经济业务本身内容不符者,应予退回或重新补正。
9、记账凭证的内容及填制要求:
9.1凭证日期:一般应按实际受理经济业务的日期填列。
9.2凭证编号:应按月编制自然数列顺序。
9.3凭证摘要:应简明扼要,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得含混不清,过于简略。
9.4会计科目:应按有关规定设置。
9.5凭证金额:必须与原始凭证相符。
9.6所附原始凭证张数,要与原始凭证相符。
9.7有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出纳、会计、交款人必须在相关会计凭证上签名或盖章。
9.8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时,必须附有内容完备的原始凭证。
10、本制度所指的由总经理批准的事项,如因总经理出差期间,均由董事长审批。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公司财务报销行为,倡导一切以业务为重的指导思想,合理控制费用支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根据相关的财务制度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将财务报销分为日常办公费用、工程相关支出及专项支出等,以下分别说明报销相关的借款流程及各项支出具体的财务报销制度和报销流程。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部分
借支管理规定及借支流程
第一条
借款管理规定:
(一)出差借款:出差人员按总经理签字批条办理借款,出差返回一周内办理报销还款手续。
(二)其他临时借款,如零星业务费(如刷单,采购费用等)、周转金等,借款人员应及时报帐,除周转金外其他借款原则上不允许跨月借支。
(三)各项借款金额超过5000元应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备款。
(四)借款销账规定:
(1)借款销帐时应以借款申请单为依据,据实报销,超出申请单范围使用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否则财务人员有权拒绝销帐;
(2)借款者原则上应在一周内办理销帐手续。
(五)借款未还者原则上不得再次借款,逾期未还借支者转为个人借款从工资中扣回。
第二条
借款
(一)借款人按规定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大小写须完全一致,不得涂改)。
(二)审批流程:经办人主管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副总经理财务复核(超过5000人民币以上金额)总经理审批。
(三)财务付款:借款凭审批后的借款单到财务部办理领款手续。
第三部分
日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
第一条
日常费用主要包括差旅费、小车费用、办公费、低值易耗品及备品备件、业务招待费、培训费、资料费等。
第二条
费用报销的一般规定
(一)报销人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法票据(收据、发票),且收据、发票城增长有经办人签字盖章为有效票据。
(二)填写报销单应注意:注明报销原因,报销凭证金额大小写须完全一致(不得涂改)。
(三)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三)报销5000元以上需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以便备款。
第三条
费用报销的一般流程
(一)报销人整理报销单据并填写对应费用报销单须办理申请或出入库手续的应附批准后的申请单或出入库单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副总经理签字财务部门复核报销。
第四条
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等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管理规定:为了合理控制费用支出,此类费用由公司行政部统一管理,集中购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二)报销流程
1.购置申请:公司行政部每季度根据需求及库存情况按预算管理办法编制购置预算,实际购置时填写购置申请单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报批。
2.报销程序:报销人先填写费用报销单,按日常费用审批程序报批。审批后的报销单及原始单据(包括结账小票)交财务部,按日常费用报销流程付款或冲抵借支。
第五条
招待费、培训费、资料费及其他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
费用标准
1.招待费:为了规范招待费的支出,大额招待费应事前征得总经理的同意。
2.培训费:为了便于公司根据需要统筹安排,此费用由公司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各
部门培训需求应及时报送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
3.其他费用:根据实际需要据实支付。
(二)报销流程:
1.招待费由经办人按日常费用报销一般规定及一般流程办理报销手续。
2.培训费由行政部人员根据审批程序及报销程序办理报销手续。
3.其他费用报销参照日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办理。
第四部分
工薪福利及相关费用支出制度及流程
第十四条
工薪福利等支出包括临时工资、社会保险及各项福利等,此类费用按照资金支出制度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工薪福利支付流程
(一)工资支付流程:行政部提供临时工薪资核算清单由副总经理签字审核,转交财务部临时工资由财务进行现金发放;
(二)其他福利费(公司员工活动费用)支出由公司行政部按审批后的支付标准填写报销单经部门经理签字确认财务进行复核报总经理审批,审批后的报销单及支付标准交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
第五部分
专项支出财务报销制度及流程
第十六条
专项支出主要包括软件及固定资产购置、咨询顾问费用、广告宣传活动费、运营费用及其他专项费用等。
第十七条
软件及固定资产购置报销财务制度及流程。
(一) 填写购置申请:按公司相关规定填写《申请单》并报批。
(二) 报销标准:相关的合同协议及批准生效的购置申请。
(三) 结账报销:
(1)资产验收(软件应安装调试)无误后,经办人凭发票等资料办理;
(2)按资金支出规定审批程序审批;
(3)财务部根据审批后的报销单按流程付款;
(4)若需提前借款,应按借款规定办理借支手续,并在相应时间内办理报销手续。
第十八条
其他专项支出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费用范围:其他专项支出包括其他所有专门立项的费用(含咨询顾问、广告及宣传活动费、运营费用、办公室装修及其他专项费用)支出。
(二)费用标准:此类费用一般金额较大,由主管部门经理根据实际需要向总经理提交请示报告(含项目可行性分析、费用预算及相关收益预测表等),经总经理签署审核意见。
(三)财务报销流程
(1).审批后的报告文件或签订好的协议到财务部备案,以便财务备款及查询付款情况。
(2)签订合同:由直接负责部门与合作方签订正式合作合同,(合同签订时必须注明付款方式等)。
(3).付款流程
(1)由经办人整理发票等资料并填写费用报销单(填写规范参照日常费用报销一般规定);
(2)按审批程序审批:经办人主管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副总经理财务复核总经理审批;
(3)财务部根据审批后的报销单金额付款;
(4)若需提前借款,应按借款规定办理借支手续,并在一周内办理报销手续。
第六部分
报销时间的具体规定
第十九条
为了协调公司对内、对外的业务工作安排,方便员工费用报销,财务部将报销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财务报销(零星费用报销):公司财务部每周二、周五为财务报销日。若当月的最后一个报销日在该月的28日以后,为了便于财务部集中时间月末结账,该报销日停止财务报销。
2.借支及其他业务的不受以上的时间限制,可随时办理。
第七部分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财务部,本制度未尽事项后补充。
—
[关键词] 血费;报销;制度;异地;无偿;献血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人员跨地区性流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景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数甚至已超过了常住人口数。无偿献血工作如何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提高我国无偿献血水平,是我们必须抓紧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完善血费报销制度,维护无偿献血者权益,促进异地无偿献血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当前血费报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血费报销程序不完善
用血者报销血费的程序全国并无统一规定,各地血费报销程序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尽完善。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报销血费的人员会逐步增多,血费报销程序不完善不但影响献血者的积极性,也容易引发纠纷和诉讼。
(二)血液价格和血费报销标准全国不统一
当前的血液价格和血费报销标准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联合物价管理部门规定的,各地的标准不完全一致。这样做确能使血液价格与各地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由此却造成在不同地区献血的,在报销血费时适用的标准不同,在不同地区献同样多的血,报销时的金额可能会有较大差距。在价格低的地区献血,而在价格高的地区输血,最后在价格低的地区的血站报销血费时,价格低的地区如果按价格高的地区的标准报销,对价格低的地区的血站会增加负担。由于大多数流动人口的固定住所一般在价格水平较低的经济较落后地区,而工作地点在价格水平较高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工作地点献血会担心将来一旦远离工作地点,血费报销困难;在固定住所地献血则担心将来在外地用血时价格较高而在本地报销的标准较低,因此流动人口的献血积极性受到抑制。
二、血费报销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完善血费报销程序
报销血费所需的证明文件一般应包括:无偿献血证、医院出具的输血单据和发票、献血者身份证明,亲属输血报销的还应出具亲属关系证明文件。报销时献血者可经亲自到血站办理,也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办理,但不宜委托他人办理。这是因为血费报销涉及献血者重大经济利益,献血证件丢失的现象很多,为了防止假委托,保护献血者利益,防止纠纷,在报销者不方便亲自到血站办理手续时,可以由报(下接200页)
销者把所需证明文件邮寄到血站,血站再把报销的费用直接邮寄给献血者本人或其配偶或直系亲属。至于财务上领钱时“签名”的要求,可以以留存邮寄回执的方式解决,不必拘泥于“亲自到血站来签名”。当然,如果献血者本人行动不便,委托其亲属办理报销手续是可以的,但必须是其亲属,而不能是其他人,并且要出具亲属关系证明文件和委托书。如果报销者本人无能力出具委托书,则应由医院或相关部门出具报销者无能力出具委托书的证明文件。如果献血者已死亡,则应出具死亡证明。
(二)修订《献血法》或相关法规,细化献血者及其亲属权利
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献血证上的权利能否被继承?由于献血证是献血者奉献爱心后获得的证书,具有强烈的人身性质和荣誉性质,作为证件本身,是可以由继承人继续持有的,但证件中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专有的免费用血的权利不能被继承。献血者死亡后,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因献血者献血而获得的免费用血的权利,是否继续有效?如不允许该权利继续有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献血者的积极性,如果允许其继续有效,那么,可以报销血费的“直系亲属”是指几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一般来说,三代以内比较合情合理,代数过少,可能会抑制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代数过多又会使献血者的权利期间过度延长,也会抑制后来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如果允许其继续有效,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对该权利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法理上说,如果献血者亲属的这种权利允许继续有效,因其具有不可分割性,应由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共同共有。其中的某个人报销血费时应经其他共有人同意,并出具其他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报销声明。
(三)明确报销血费的期间限制
献血后多长时间用血的可以报销血费?用血后再献血的是否可以充抵用血费用?医保和商业医疗保险都有延期的规定,是不允许先报销再参保的,参保或投保一定时间以后才能报销。血站报销血费是否也应有这样的规定?如果不这样规定,是否变相的鼓励了“投机”行为?这个问题涉及献血者的重要实体权利,应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笔者倾向于设定一个报销血费的期间限制,有利于鼓励大家积极献血。
关键词:高校;报销制度;网络报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网络报销是指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财务报销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将互联网或高校内部局域网与财务电算化系统联系起来,解决传统报销方式的弊端,实现高校报销效率、安全、稳健水平的大提升。有些高校以互联网平台直接与财务电算化系统相接来构建网络报销平台,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这样做无疑是将黑客、病毒、木马程序直接与高校财务电算化系统相联,无法避免地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高校已经普遍构建了局域网,办公也大都实现了OA系统的无纸化,相对于互联网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安全性和排他性优势。所以本文所指的网络报销中的网络专指局域网网络。
网络报销现在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研究的前沿领域,是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率先开展了网络报销的实践。诸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经表明网络报销是克服传统报销方式弊端,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校园和谐团结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传统报销方式的弊端
传统报销方式的流程为借款或经办人员收集整理发票、粘贴好后交由系或学院领导签字,由主管校级领导依次签字,然后到财务部门依次排队等侯财务人员进行报销处理。这种次序看似合理,实则有极大弊端,具体表现在:
(一)等候时间不确定,无法提前预知某个工作日财务部门等候报销的人员数量,往往造成排长队的现象。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浪费经办人员一天或几天的时间,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经办人员众多,财务人员可能不能完全熟知每一位经办人员,可能造成无关人员办理报销手续,冒领资金的风险。
(三)财务人员工作量大且工作强度变化剧烈。因为不能提前控制报销人员和报销业务的数量,容易造成某些工作日前来报销的人多,财务工作人员过份劳累,而某些工作日报销人员和报销业务量少,财务工作人员富余的现象,是对财务工作人员体力、精力的浪费。
(四)备用金提取数量不定,造成财务部门资金持有量偏大,形成潜在风险。因为无法确定某一工作日的报销数量,导致财务部门只能依照经验提取现金备用金,如果当日报销数量少,必然导致在营业终了时,富余大量现金。进而在现金存取中形成潜在风险。提得多了,现金富余不安全;提得少了,无法满足报销需要。在现有报销体制下,这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以上问题,特别是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无法控制的问题长期积累而得不到解决,再加上财务处负责报销的工作人员之间无法有效划分工作范围,无法有效确定工作效率,继而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奖惩机制,必然会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压力大,积极性不高、难以提高效率,甚至对工作抱有抵触和怨恨情绪。如果在报销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争议问题,极容易引发财务工作人员与教师或报销人员的冲突,这种情况持续且激化,就会造成对财务部门的积怨,影响学校安定团结的局面。这种情况在众多高校普遍存在。
在传统报销方式下,以上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单独的增加财务部门人员数量,提升报销人员的素质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要根治传统报销方式的弊端,一定要独辟蹊径,采用网络报销方式。
二、网络报销系统的基本流程
首先高校要建立局域网,如有可能,最好是建立OA无纸化办公系统,为每位教职员工或报账员分配账号。这样可以防止无关人员擅自报销,防范风险。然后建立局域网或OA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联系。具体的网络报销流程如下:
(一)网络填单
在网络报销方式下,报账人员需事先了解自己报经费的使用范围,按照规定将各类原始凭证进 初步的归整分类并加总金额,并在网上填写好报销内容,包括原始凭证所记载的业务类型、附件数、金额等,完成后打印进行报销。
(二)预约报销
网络报销提供预约现场和网络投单两种报销方式。报账人员根据 自己的情况,在网上预约报销时间和窗口,在预约好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窗口办理。
(三)现场办理
报账人员在预约时间内到达预约的窗口办理报销业务,不需要排队拿号,也不用在现场长时间等侯。在递交附有相关审批人签名的原始凭证后,由财务人员进行原始凭证审核,同时核对其在网络填单时填写的报销内容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在审核无误后,由财务人员录入财务系统进行账务处理。
(四)银行卡转账
在账务处理结束后,资金通过“报账易”系统转入报销人员的公务卡或指定银行卡,完成报销业务。
三、网络报销系统的优点
(一)解决了报销等待时间长、排长队的难题
在局域网内,网络报销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不夸张的说,只要网络通顺,网络预约时间和窗口可以随时进行。在网上可以实时看到某个时间段和某个窗口的预约情况,从而可以根据预约纪录和其他因素安排合理时间前去财务部门报销。从而彻底地缓解了原来报销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为全校师生办理报销业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实现了报销业务的动态管理。
(二)可以合理划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为奖优罚劣提供统计基础
虽然报销业务种类繁多,处理每笔业务的难易程度和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有所差别。但网络报销方式可以由电脑自动平衡报销窗口每日报销的业务数量,从而实现财务人员工作量的大致平衡。这就杜绝了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以各种方式开小差逃避工作的现象。因为预约数量已经确定,也就意味着每天的工作量已经确定,暂时的逃避无助于工作量的减少。
网络预约方式施行后,可以以学期或学年为时间段统计每位财务人员处理报销凭证的数量。在取得统计数量的基础上,可以在财务部门内部成立考评小组奖优罚劣。
(三)可以杜绝无关人员冒充经办人员办理业务,冒领资金的情况
网络报销方式下高校为每位教职员工或报账员分配一个配有密码的身份识别号。只有用身份识别号才可以网络预约。这就可以防止无关人员冒充领导签名,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业务套取资金的风险。
(四)通过银校互联系统进行资金支付,规避了现金风险,确保 了现金安全
银校互联(网银)系统是学校财务系统和银行网银支付系统通过专线实现无缝对接,以银行转账完成现金支付的新型付款系统。网络报销系统中,报销业务完成后,资金将直接通过银校互联系统转入报账人员提供的银行账户中,而不再直接进行现金支付,财务人员当日业务结束后,将银行账和财务资金日报表金额进行核对即可。这样,一方面极大减少了库存现金,降低了现金运输及保管环节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省去了以前排队等候现金清点支付的步骤,避免了出纳人员现金的盘盈盘亏,同时也解决了报账人员携带大量现金的问题,确保了现金安全。
(五)提前预约确定报销数量及较多地使用银行卡转账可以减少现金使用量,维护资金安全
网络报销可以提前一天或几天确定某一工作日的报销数量,从而可以确定某日的预计现金使用总额。再加上较多地使用银行卡转账的方式,可以减少现金使用量,继而每个工作日高校从银行提取的现金量可以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既减少了现金运送过程中的危险,也减少了现金在保存环节中的风险。可以改变高校财务部门每早、每晚大量提取或存款、工作过程中时刻担心现金安全的现有模式。同时银行卡转账方式可以即时通过对账单或网上银行等方式,完成对账,也减少了现金出纳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六)有利于科学设置财务岗位,有效地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缓解高校财务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
在学校教育事业费日益增长及多校区办学的情况下 ,财务人员编制数与需求数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设置岗位,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成为财务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网络报账系统下,财务岗位设置可在不违背内控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减少岗位间的流转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如可以适当地减少现金出纳人员数量,银行出纳岗位、外汇岗位、课题立项结项岗位都可以兼做审核人员,从而有效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全处的整体工作效率。
网络报销是近几年才施行的重大高校财务制度改革。吸引了大批学者关注、研究,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奠定了网络报销的理论基础。在一些财务制度完备,校园数字化建设较为完善的高等院校中,网络报销也已取代了传统的报销方式,成为这些高校提高工作效率、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就是实施网络报销方式的先行者,取得了良好效果。既有众从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有高等院校的成功实践,网络报销是克服传统报销方式弊端,解决传统报销方式诸多矛盾,提高报销工作效率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志成.网络报销——高校财务报销的新途径[J].教育财会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报销;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报销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是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原始凭证到财务部门进行报销费用的过程。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报销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失真、违规支出频发。规范财务报销可确保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合规性及真实性,增单位经济管理水平,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
一、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存在的问题
(一)发票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
事业单位财务报销普遍存在发票信息失真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销与经济业务无关的虚假发票,报销在市场上购买的非税务部门监制的,税务系统不能查询的发票,扰乱了票据管理秩序,掩盖了支出事实,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二是利用阴阳发票虚列开支套取资金,跟虚假发票相反,阴阳发票所提供的发票票据是真实的,但反映的是虚假经济活动,导致很多单位的小金库现象频发。三是变形发票的现象层出不穷,从账面上看,虽然公务接待费等三公经费支出明显减少,但实际的支出并未减少,这是由于有的单位通过隐瞒支出事实、更换发票类型造成的。近些年来通过审计、巡视发现不少违纪违规问题,大部分都存在违规报销发票行为。
(二)财务报销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财务报销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报销的前提,大多数事业单位对财务报销制度建设不够重视。一方面部分单位没有制订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报销制度,或虽有制度,但制度制订的过时,设计不合理、不完善,不能有效的指导财务管理核算工作,在执行和落实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另一方面是财务报销制度学习、执行的不到位,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财务报销制度,但上到领导、下到工作人员对学习执行制度不重视,有的人员甚至钻制度空子,使得制度执行不到位,也为违规违纪现象埋下隐患。
(三)财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
事业单位工作环境较好,收入较为稳定,资金压力小,财务人员普遍存在法律观念淡薄、专业技术不过硬的问题。在法律观念上,部分财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对财务报销制度的理解不够透彻,对违反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不够重视;财务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所报销的支出内容没有按要求审核把关,听之任之,导致出现财务报销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在专业技术上,事业单位部分财务人员由其他岗位改行从事财务工作,没有经过专业系统财务知识的学习,未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业务素质较低,平时又缺乏专业的培训,在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差错。
(四)财务报销审核形同虚设
目前事业单位的报销流程如下:经办人凭发票、合同协议等原始单据填写报销封面,处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呈分管财务领导或者单位领导签字审批,交财务部门审核并付款。然而由于大部分领导非财务专业出身,对票据的真实合规性辨别不够,这种不合理的报销流程极大的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大量违规违纪支出的发生。目前事业单位很多财务人员可能都遭遇过下列情况:不符合财务制度或违法财经纪律的支出由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后交由财务人员审核,被财务人员认定支出存在违规隐患,此时若将单据退回给经办人,经办人会出现不理解和不配合的情况,认为领导都审批通过了,财务人员凭什么审核不通过,容易造成与经办人之间的矛盾。可见事业单位报销审核流程存在很大的弊端,即造成单位人员之间的矛盾,又容易造成违规违纪支出的发生。
二、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报销行为的对策
(一)加强资金使用真实情况的监管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强财经纪律教育的同时,提高财务人员鉴别发票的能力,对于涉及办公用品、电脑耗材、会议培训、印刷、委托业务等事项,特别是发票来源于同一个单位的,要同工商税务核实发票的真伪,根据发票数量核对实物是否存在,根据实际业务的需求分析辨别经济业务的真伪。
(二)完善财务报销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领导应重视完善财务报销制度,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及时修改完善单位财务报销管理制度。一是根据现行的公务接待费、会议培训费、差旅费、津贴补贴等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规范要求,细化详细的操作办法,便于核算、操作和检查。二是完善相关的财务审批管理制度,规范报销要求、报销流程、报销规定等,包括财务票据的管理和使用、票据附件的规范、审核审批的要求流程、监管措施等,便于财务报销和管理。财务部门应当坚决抵制不按规定进行报销的行为,确保财务报销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每项开支都必须附有合法真实的原始单据由财务主管人员审核签字后报领导审批,才能予以报销。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能力
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财经法规、财务制度和财务专业知识的集中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法规制度和财务业务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质。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财经法规和制度,特别是各种票据的使用和管理规定、财务报销相关要求、“三重一大”制度等相关政策,以及内控制度建设等。加大对财务违规审核报销案例学习,剖析违规审核的事实和根源,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起到震慑作用,促使他们切实规范各项财务报销审核行为,从主观上减少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健全财务报销审核责任机制
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的监管,一方面需要规范财务报销审核流程:经办人凭发票、合同协议等原始单据填写报销封面,由处室负责人签字同意,财务主管人员对票据的真实性和经济事项的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核后,呈分管财务领导或单位领导签批,交财务出纳付款。另一方面需要健全财务报销审核责任机制,让各处室负责人要明确自身责任,承担本处室报销的所有经济事项,若存在违规违纪现象财务主管人员可拒绝审核。财务主管人员则对审核通过的所有原始凭证承担责任,分管财务领导与单位领导不得在财务主管人员未审核前事先审批通过。
(五)严格监督检查和处理
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报销规范还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和处理。一是要完善内部监管制度,对本单位的财务报销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落实。二是完善外部监督制度,通过联合审计部门对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检查,把存在的问题实行清单式整改落实,举一反三,规范财务行为。三是对查出的违规违纪资金一律予以退还,对查出的违规违纪行为限期整改到位,对查出的违规违纪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四是加强严重违纪的惩处力度,对违规违纪事项性质严重、行为恶劣、涉及资金数额巨大等问题和人员,直接移交有关部门予以党纪政纪处理或追究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财务报销是财务人员开展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影响着单位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财务报销工作,完善报销制度并强化报销监管,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规范财务报销工作,杜绝违规违纪的发生,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萍.浅议单位财务报销中的票据审核[J].山西农经,2015(06).
[2]姚海霞.财务报销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06).
[3]李舒梅.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2015(08).
[4]徐丽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
[5]罗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报销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5(15).
摘要:“新农合”是针对农民而制定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县试点,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的全覆盖。随着“新农合”制度的落实,改善了农村就医环境之余,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医疗保障水平偏低、报销程序繁琐、筹资体制不合理、监管机制弱化等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就“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完善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农合”;问题;完善;医保报销
1“新农合”制度概述
“新农合”制度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新农合”制度实施后,农村建立起了医疗保障体系,大大改善了农村就医环境,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同时,“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素质越来越高,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府要看到“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制度,促进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新农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2.1参与意愿与支付能力不一致
在一些医疗环境恶劣、人们健康状况差的偏远山区的农村里,农民参与“新农合”的意愿很强,他们都希望通过参与“新农合”来达到有效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但是,偏远山区的人们收入低,近年来的医药费用却越来越高,甚至有的地方的农民每年需要支出收入的四分之一到医疗保健上。于是,尽管人们的参与意愿比较强,但是受到收入低下的限制,因而表现出参与意愿与支付能力不一致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充分说明了我国“新农合”制度的保障度低,没能真正解决农民的就医贵问题。
2.2被动参与的很多
曾有调查显示:农民对“新农合”发展最担心的四个问题依次是:报销比例低(22%)、无法彻底解决看病贵的问题(21%)、医生服务态度差(16%)、新农合制度无法继续发展下去(15%)。许多农民对“新农合”制度采取观望态度,认为其并不能真正改善农村医疗环境,建立起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但是,“新农合”制度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定程度上带有强制性,于是农民不得不参与其中。一旦农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感觉无法取得预期收益时,农民就会放弃参与。
2.3医疗机构给予的医疗保障不足
农村医疗环境恶劣,医疗资源少,在医护人员上呈现出“两低一高”(低学历、低职称、高年龄)的特点,医疗服务水平差。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医疗环境非常恶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2.4报销程序繁琐
农民在就医时只需要支付自己需要支付的部分,医疗机构会垫付需要报销的部分。但是,在参合报销时,农民需要经过乡卫生站、乡镇三级医保机构等部门的层层审核,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从申请到报销少则十天,多则一个月,报销程序复杂,农民需要跑很多部门,大部分农民认为报销程序过于繁琐。
2.5监管制度弱化
“新农合”制度实施中的监管力度较弱,监管部门没有发挥监管的作用。比如说:就监管医疗机构而言,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因而在治疗时医生多开药、随意乱开一些昂贵的药,农民也没办法,这样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因此,需要对医疗机构进行有力监管,一切基于农民利益出发。在医保基金上,没有完善的监管机制,因而医保基金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不利于“新农合”制度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
3.如何完善“新农合”制度
3.1提高对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每个地方的保障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为了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那么就需要根据农民的需求来增强医疗保障水平,让农民享受到更多医保的好处。而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首先就需要扩大“新农合”覆盖面,比如说:数额大的门诊费适当提高报销比例;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采用累积报销的方式,累积到一定限额后实现一次性报销。对基金进行风险管理,保障医保基金落实到农民身上。对各个地区的医保报销比例进行分析,适当对报销比例进行微调。
3.2简化报销程序
目前,在医保报销中已实现了在医疗机构直接报销,也就是说在结账时农民只需支付自己需要支付的部分,其他部分由医疗机构垫付,这种报销模式大大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在医保报销中农民需要准备很多材料以供审查,需要跑很多部门,因此政府要适当在证明材料和报销程序上简化,为农民带来更多的便利,也使得农民真正在“新农合”制度中获得收益。
3.3做好医疗机构监管工作
政府要不断做好监管工作,健全监管机制。在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上,首先,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的使用。其次,建立完善的医疗机构审查制度,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同时还要将农民置入监管工作中,让农民对医疗机构的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一旦发现不合理现象要及时举报。
3.4构建科学合理的筹资体制
“新农合”制度的筹资是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为了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筹资体制要创新,实现多元化的筹资,增加筹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群体来资助,并不断加大媒体宣传,建立完善的捐助制度,鼓励多种形式的捐助,不断促进医保基金的增加。
结束语
在当前情况下,“新农合”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简化医保报销程序、提高医保报销水平,真正做到为农民谋福利,促进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第二人民医院财务科)
参考文献:
[1]周同藩,柳建平.新农合制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与完善策略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28):89——91.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凭证;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财政部于1997年下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涉及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是维护财经纪律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在此,着重从会计凭证方面分析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事业单位会计凭证不规范的主要表现
(一)报销单据审核不严
有些会计人员在审核报销单据时,往往流于形式,没有仔细审查附件是否齐全、规范。如经费支出无预算审批,报销单据后仅附有发票;把外部收据作为报销凭据;发票没有单位名称或发票没有加盖填制单位发票专用章;购物发票写购物一批,只有总金额没有数量、单价;购买实物的报销凭证,后面没有附上实物入库验收单等。
(二)记帐凭证不规范
会计人员在填制记帐凭证时,摘要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如发放某某项目人员补贴,只笼统地记载一句“发放某某项目补贴”;差旅费记账凭证摘要只写“某人报销差旅费”;款项支付业务记账凭证摘要只写“付某某项目工程款”,无转账支票号码;如附件张数空缺;记账凭证附件不齐全;纸质记账凭证无复核人签字盖章等。记账凭证中统计科目使用不当,如将应记入委托业务或物业管理费的外包工程款或物业管理费计入“劳务费”核算;因公出国(境)发生的费用有意或无意地记入“差旅费”核算;公务接待费记入“伙食补助”。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一)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或职业责任心不强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参差不齐,有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对财经法规政策、制度不熟,对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没有明确认识,不能发现报销单据、记账凭证中的不规范。还有些财务人员由于职业责任心不强,对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导致了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经济活动有效进行,有效防止错误和减少舞弊的发生,同时,也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和操作规程。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凭证工作规范化的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单位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确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审批程序、职责权限,支出报销流程,从制度上保障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运行。
(二)对报销单据规范性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和指导
会计凭证是否规范,最根本的取决于报销单据填写是否规范,归根结底是原始凭证的规范。为此,事业单位应该在单位内部对报销单据规范性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和指导,从源头上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运行。具体要求如下:1.各项经费。发票所载付款单位名称必须是单位全称。收款方必须与发票开具单位一致。2.票据时间要求。原则上当月的票据,当月必须报销,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月。逾期或跨年度的票据不予报销;确因特殊情形需延长期限或跨年度的,须说明情况,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才予以报销。3.会议费用。报销单据应注明会议名称、时间、参与人数、金额等内容;报销附件应有经分管领导签字确认的会议纪要、会议预算审批表、会议方案含参会人员名单,通知文件、签到表、发票、刷卡凭据等。4.接待费用。报销单据摘要填写接待事由、接待对象人数,参与接待人数、时间、报销金额等内容;报销附件应有:《公务接待审批表》(接待前填写,即接待审批表的时间必须早于发票时间)、公函(无公函必须写相关说明)、发票、刷卡凭据等。礼品、娱乐、景点门票等与公务无关的费用不得报销,无接待公函的不得报销。5.因公出国(境)费用。报销单据应注明出国(境)事由等,报销附件应包括出国(境)任务批件、出国(境)审批表、发票等。与出国(境)公务无关的费用和超预算支出不得报销。6.办公用品等零星物资采购费用。报销附件应有物品清单、发票(但凡发票填写为购物一批的,必须有销售方开具并加盖印章的销货清单)、刷卡凭据,办公用品入库验收,除零星采购外,还应有采购合同等。7.大宗物资采购费用。报销附件应有发票、采购合同,涉及政府采购的手续(中标通知书),物资使用部门的对合同清单上的物资进行点验后的验收手续(注意:不是财务处出具的按规定办理了采购程序的手续)8.工程和服务等各类政府采购费用。报销单据应注明费用名称、付款进度,已经付款金额,本次付款金额,除正式发票、合同外,支付进度款,应出具相关人员对工程进度或服务结果的确认手续,付尾款时必须出具具备资格的人员签署的完工验收手续。9.车辆费用。报销单据应注明车辆号牌,费用类别,费用金额;报销燃油费,须注明累计里程;报销公车维修费,须在发票后附上维修清单以及已经过相关权限人批准的《公务车维修申请单》。10.公务出差费用报销,报销单据应注明出差时间、出差事由,出差人员;费用报销应填写《差旅费报销单》。附件有发票,住宿刷卡POS单,《因公出差审批表》,邀请函、会议通知等相关材料;同一事项多人出差,但出发或返回时间不完全一致或多人出差到多地,或多人出差到多地,应附上详细的行程单。
(三)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财务人员应当加强对《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及各项财经管理制度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加强工作责任心,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四)加强监督检查,促使财务人员加强会计凭证管理。事业单位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进行检查,从而促使单位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加强管理。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各级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源为各级财政拨款,通过系列措施规范会计凭证,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从而保障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
参考文献
没有复杂的层层领导签字流程,没有短则一星期长则数月的漫长等待,更没有各种财务票据的仔细核对。你直接对接财务,也避免了领导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不停的签字确认中。
直接而简单,快速而高效。这种报销方式在现实中恰恰真实存在。
和预想的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在报销前,这家公司的财务人员除了认真核对报销事项和金额外,还会对着你宣读一段声明,宣读完毕后,你要么依然确认,迅速把钱领走;要么会出现其他情况,在财务人员宣读的时候,因为神情严肃,莫名会凭空而来一种紧张感,你不得不把单据拿回去再次审核后才来报销。
而无论是谁,报销了多少次,每次都必须听财务人员宣读一段声明。
这份声明叫《严肃提示——报销前的声明》,具体内容是这样的:“您现在所报销的凭据必须真实及符合《财务报销规则》。否则都将成为您欺诈、违规甚至违法的证据,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并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污点将伴随您一生。如果因记忆模糊而自己不能确认报销的真实性,请再一次认真回忆并确认凭据无误,然后开始报销,这是极其严肃的问题。”
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寄希望于“宣读声明”来杜绝发票作假不是太过天真么?领导为什么可以从接连不断的签字困境中抽身?
实现这种管理方式的是位于苏州工业同区的德胜洋楼,一家从事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施工资质的建筑企业。德胜洋楼的管理确实是成功的,它建造的美式木结构住宅超过了美国标准,它把农民工改造成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绅士,它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已经南其员工手册的英文版发行,向海外输出。
当然,在“宣读声明”之类心理监管之外,德胜洋楼的报销不签字依然要靠十分复杂和细致的管理。
“个人信用分析系统”就是其专门针对报销问题建立的,分析员工的报销行为,为每个员工归纳报销习惯。这套系统可以从员工的报销单据中分析出真实性以及费用发生的必要性,并通过一些方法总结分析员工长期形成的报销习惯,进而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同时,员工的信用情况都会记录在系统中。信用记录十分重要,德胜公司可以根据一个员工的信用度,确定他在公司的借款额度,信用度高的员工甚至可以借款十几万元。
德胜的高层深信:“制度只能对君子有效,对于小人,任何优良制度的威力都将大打折扣,或者是无效的。”值得注意的是,德胜员工的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并不高,但是在这样一家非高学历员工构成的公司里,员工上班可以不用打卡,随心所欲地调休。
费用报销更是事关个人信用,既然是个人信用问题就应当让员工个人承担!主管领导有什么权力给员工签宁?如果主管签了字,报销的责任就等于转嫁到了主管身上,主管必然要为员工的行为担责,这是很不合理的制度。报销不需要领导签字,就是让员工对自己负责,让员工自己选择做一个君子,而不是小人。
为什么?为什么连一些知识型企业也无法做到的人性化管理,德胜公司却敢于尝试?
答案在于制度与文化的双管齐下。
【关键词】财务报销;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
一、前言
所谓财务报销,指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支出费用,并依据原始凭证到财务部门进行核销的手段。一般来说财务报销会通过经手、验收及审批签字等程序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财务报销的透明性,但报销凭证失真、财务支出预算效率低、财务报销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同样长期并广泛的存在于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当中,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正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目的。
二、财务报销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较好的总结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财务报销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较为明显的比较共性的问题,希望这一问题能够为我国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带来一定帮助。
1.报销凭证失真
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财务报销问题中,报销凭证失真是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将导致单位财务报销报表不符合实际财务支出,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将造成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报销凭证失真这一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报销问题,主要源于相关员工为谋取个人私利,取得原始报销凭证时夸大金额,甚至造假,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也会造成报销凭证失真问题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待报销原始凭证的审核并不是很严格、仔细,这也是报销凭证失真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2.财务支出预算效率低
除了报销凭证失真外,财务支出预算效率低也是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财务报销问题。在我国近些年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我国当下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对自身的财务支出预算工作进行了优化与完善,这就使得我国很多企事业的财务支出预算水平已经得到了不小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现状,财务支出预算仍属于其经济管理的薄弱环节,在笔者的调查中就能发现,该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手段亟待更新且编制粗糙、预算执行与落实情况较差等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在预算编制手段亟待更新且编制粗糙这一方面的问题上,主要是由于企事业单位单纯采用基于上年收支基础与财政状况,简单的加减法就完成财务支出预算工作所引起的,从本质看该问题源自于企事业单位没有严格遵循国家推行的零基预算方法,或是零基预算方法运用的水平较低,这自然就使得其自身的财务支出预算效率较低,不能够较好的为企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而在预算执行与落实情况较差的问题上,主要是由于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没有认识到财务支出预算的重要性所致,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企事业各部门的员工自然会在申请与报销经费时存在较为随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就将导致企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工作经常出现报销数额巨大且去向不明的问题,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企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
3.财务报销制度的缺陷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外,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在财务报销方面还存在着报销制度方面的缺陷,这一缺陷主要表现在完善的财务报销审核机制与严格的财务报销监督机制的缺乏。具体来说,在完善的财务报销审核机制的缺乏中,主要是由于财务报销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致,据笔者调查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报销模式一般通过单位领导与财务部门领导在原始票据上签字审批后就能够实现报销,这一模式乍一看较为合理,但签字后的原始票据没有办法保证其正确性、真实性及合法性,这也正是其漏洞所在,而这种漏洞就很容易造成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此外,领导签字审批后的原始票据如果被会计人员审验不合理后打回,还很容易引起单位内部的矛盾,这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在财务报销监督机制的缺乏问题上,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忽略了健全并且严格执行财务报销监督机制,以及它所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哪怕是设有该职位的企事业单位,这一职位的工作人员也大多对领导言听计从,这自然不能够有效的保证该职位职能的较好发挥,当然也谈不上有效避免企事业单位财务报销问题的出现。
三、解决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财务报销问题的策略
我们对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财务报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资料,提出了以下几方面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法及对策,希望这些方法及对策能够为我国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
1.完善经费报销制度
为了能够较好的解决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财务报销问题,企事业单位就必须对自身的经费报销制度进行完善,这一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计费报销凭证复审制度的实行。所谓计费报销凭证复审制度,指的是在报销各类经费之前财务报销助理先进行严格把关,这一把关需要对经费的使用去向与合法性进行验证,并以此通过各级领导、财务报销助理、财务主管人员的审核,这样才能够完成财务的具体报销。通过这种完善的报销流程,企事业单位就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以往较易出现的财务报销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保证计费报销凭证复审制度的较好应用,企事业单位就必须设法提高自身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通过制度的约束实现会计人员的互相监督,这样对于企事业单位财务报销问题的解决与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较好的辅助效用。
2.对假发票进行综合治理
我们提到了企事业单位较为常见的报销凭证失真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假发票。在笔者的实际工作中发现,企事业单位财务报销中经常能够见到假发票的身影,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单纯依靠企事业单位并没有完全解决假发票问题的能力,这一问题需要我国整个社会及相关部门的配合才能够实现较好的治理。为此企事业单位需要对员工进行诚信意识教育,并加强单位财务报销方面的法律执行力度,以此提高使用假发票的成本,从而遏制假发票的出现,能够有效降低假发票财务报销问题的发生,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假发票带给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
3.健全财务报销审核责任机制
为了保证企事业单位能够较好的完成自身的财务报销工作,企事业单位还需要健全财务报销审核责任机制,这样就能够通过责任落实的方式使每一名财务报销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能够较好的提高企事业单位财务报销质量。具体来说,企事业财务报销相关人员需要承担本部门全部经济事项的审核,并需要将财务报销出现的相关问题直接上报给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所以在健全财务报销审核责任机制下,企事业单位审核负责人则承担本部门审核通过的所有原始凭证的责任,在这种责任机制的约束性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财务审核工作自然能够取得较为优秀的成果。
4.对财务报销监督机制予以健全
除了上述几方面内容外,为了能够彻底解决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财务报销问题,企事业单位还需要对财务报销监督机制予以健全,以保证财务报销监督人员自身职能的较好发挥,从而通过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减少财务报销问题的发生。除了企事业单位层面,国家也需要对财政、税务以及金融等相关部门的经济监督工作予以有效处理并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财务监督工作功能的较好发挥,通过这种将企事业单位监督、国家监督有机结合的方式,就能够较好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财务报销的水平。
四、结论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开始认识到自身经济管理中财务报销所能够发挥的巨大效用,这就使得针对财务报销相关的改革在我国当下的企事业单位中屡见不鲜,但我国当下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财务报销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对于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财务报销工作,并强化预算管理、报销审核与监督管理,创新报销管理机制,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丽惠.财务报销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152.
[2]杜英,贾兴恒.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高校财务管理为例[J].中国商论,2016,15:54-55.
[3]宋烁,李颖.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8:166-167.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 福利分配效应 福利经济学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重建,目前已形成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了全国94.6%的人口。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医保制度的效用更多的体现于其分配效应上:一方面,缩小城乡保障水平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价格补贴力度,干预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决策,改善其有病不医和医疗需求不足的状况,实现医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公平分配;另一方面,改善医保基金仅在农村内部调剂和分配的局限,将互助共济范围由城市和农村不同险种的内部扩大到城乡之间,实现城乡之间的风险分担和收入分配,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1]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给定适当的初始禀赋,任何帕累托有效的结果, 理论上都可以通过竞争性市场来实现,即禀赋再分配与竞争性市场结合能产生既公平又有效的结果。卫生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按照帕累托效率方式分配进行医疗资源的分配时,社会上很多人对这种分配结果感到不满意,因此在对医疗资源进行分配时还要考虑效率以外的因素,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公平。对健康公平的关注经常集中在人们是否得到了他们需要的卫生服务上。
本文基于对多所市级重点医院重症患者家属的调研,得到以下调研结果。
在生活成本方面可以分为两类,医疗费用和生活费,在医疗费用上ICU病房的病人一天的医疗费大约在6000元左右,这6000元主要是病人一天中的药物费用,医疗器械使用费用,病人的照看费用等费用,不包括病人的手术费用,如果有手术的必要的话,一天的医疗费大约会在上万元左右,而生活费主要出自病人和病患家属的吃,住上,病人家属一天的餐费在10―20元,而由于病人家属夜间是自己在病房外撑起简易床铺,因此在住的方面花销不是太明显,总体来说,病患家属在医疗费的花销上比较固定,而在生活费的花销上有所差异,主要因家庭情况决定。
此外,患病亲属的心理状态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较大,一些有较好的医疗保障的家庭,例如拥有职工医疗保险的家庭或者能够二次报销的家庭,由于报销比例较高达到百分之九十甚至更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高额的医疗费有了保障,精神压力就会小很多,心态也更加的积极乐观。反之,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参加社保新农合,也没有职工医疗保险的病患,由于所有医疗费用自理,因此高额的医疗费用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压力,相应的精神负担会重很多,心态也偏向低沉消极。此外,即使参加了医保,但是多数病患家属反应报销比例事实上达不到国家标准,只是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很多价格昂贵但又是硬性需要的自费药不给报销,加上病人的病情日渐严重,这类病患家属的心情亦是低落而又复杂的,精神负担也相对较重。
经过更深层次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我国的医保制度还不甚合理,体现在:
一、越贵的药越不能报销
医保一直说是能够报销百分之九十,但是在ICU里不完全适用,药物按等级划分,甲类药物则大多不在报销范围内,也就是说,越是重的病,越无法报销,而ICU里用的基本都是无法报销的药,报销比例极低,还有限额,所以对病患家属家庭负担的减轻作用很小。
二、医保缴费期限、职工医疗续保期限规定缺乏弹性,较为僵硬、死板。
住院的花费对普通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住院费用得不到报销,对普通家庭来说最后都只有放弃治疗的无奈选择。而固定的医保缴费期限是这类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制度上,应该更加规范化,人性化。职工医疗保险,整个医药费大概可以报销50%,但是错过了续保期,不让报销。每年都要规定一定的期限去继续交费续保,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交费续保,就不能参加今年的医疗保险。但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没有办法及时续保,导致一大笔费用不能及时报销,给病患家属带来沉重负担。
三、不同地区之间报销门槛存在。
外地医保起止线比较高,报销的比例低,很多检查费不能报,能报销的有的仅仅是药费。
根据调研结果,本文给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一、改善基层医疗条件
国家应该对基层的医疗条件建设给予大力帮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城市医院已基本能满足病患的需求,但是偏远乡村里的医疗水平仍较落后,部分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甚至病情被误诊,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病情恶化,使病人与家庭承受了更多痛苦。国家应对基层医疗倾注更多的关注,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使更多疾病被扼杀在萌芽,减少病患痛苦。
二、扩大医保报销力度
我国的医疗保险基金已基本覆盖城乡,可以说医保制度已经较为完善,但是力度欠缺,很多患者家属反映医保只能报销医药费中较小的一部分,病人还是要承担其余很大的部分,而这对于一些困难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一场大病就可以耗光一个家庭几十年积攒下来的积蓄。政府应该对医疗保障投入更多的资金,将更多的药品划入医保报销范围,最大程度上减轻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使病患家庭尽快摆脱大病后的阴影。
三、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的报销门槛
国家可以立足全国,制定统一的医保报销制度,形成更加统一有效的报销机制,取消不同地区的报销门槛,减轻病患家属异地求医的负担,避免“看病更难、更贵”的问题进一步严重。
站在福利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本文认为医疗保障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 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公共开支, 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共医疗保障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决定医疗保障必须选择建立适合国情的制度体系,而我国也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从短期来看,随着政府在医疗方面公共开支的增长,已经给民众带来了价格上的优惠。从长期来看,一个垄断的医疗市场必然带来服务质量的下降和价格的上升。 对政府提供的部分医疗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医疗价格,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全依靠市场会存在着市场失灵,而完全依靠政府也会存在政府失效,要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市场与政府的结合,明确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在不同卫生领域的职能和作用,政府在保障公平的基础上利用市场解决效率问题才有可能使卫生资源的运行效率达到或接近帕累托效率。这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市 场失灵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弱势人群,促进社会公平。[2]
参考文献:
[1]李佳佳.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福利分配效应研究.[D],2012年6月.
[2]候剑平.李宏伟.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J]北方经济,2006,(8)
关键词:新农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70-0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对象是所有户口在农村的农村户口人,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一、新农合报销的现状
1.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在中国实施的较晚,自2003年开施试点,到2008年全面铺开,目前,全国各省、市、县(区)都是在国家大的框架制度范围内依据各自的实际制定了一些不尽相同的报销政策,新农合的政策方向以大病为主,主要补助大额的医疗费用或住院费用,但它不像城镇职工那样有个人账户,每年筹集一次,并未要求自缴费年度开始以后各年须连续缴费才能有效,中间有间隔时,在缴费年度内发生的住院费用方可补偿。其余费用自理。
2.异地参合农民不能在就诊医院按相关的农合政策即时结报,而是要以现金结算方式结算后回到参保地乡镇卫生院的农合管理机构履行报销手续。
3.参合农民在就诊医院办理即时结报须提供手续齐全的多种材料。以沂水县为例,分为定额报销和非定额报销两大类:(1)定额报销就是无论住院医疗费用多少均按既定数额进行补偿。例如,“剖宫产手术”补偿600元;“胫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补偿2 000元。(2)非定额报销即按比例报销,其中又分为重大疾病和非重大疾病,按照各自不同的既定比例计算补偿。无论哪种类型,均须提供如下材料: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及农合本复印件、出院记录单、住院病人身份核查记录单。另,外伤病人(此指自伤病人他伤及交通事故等有第三者责任的外伤住院病人不予补报)还须提供病历复印件、外伤原因及责任证明(经过县乡两级农合管理机构审核盖章方可有效);当年度内出生的婴儿随其母亲报销者须提供母亲的准生证及婴儿出生医学证明。
4.出院病人提供了上述有关的完备材料后,由农合报销人员依据现有材料和电脑里事先录入的基本信息比对核查,确认无误后,录入出院诊断,选择不同的报销比例公式计算出报销金额。
二、新农合报销中存在的问题
1.农合报销制度不完善导致骗保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思想认识不足,有的认为自己身体健壮,一般不会生病住院,甚至认为缴了也是白缴,还不知能报销几个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宣传力度不够,有的因外出打工等原因筹资时暂不在家,错过参合机会,事后有关部门一般不予中途办理补缴手续,这部分人在未参合年度内一旦有生病住院情况发生时,自然会想到找他人冒名顶替,以骗取资金。一旦骗取成功,又会以惯有的思路有意不去参合,这种渐趋增强的侥幸心理会循环往复。
2.农合报销制度存在区域限制。依据农合报销原则是:参合农民就诊是在当地的医疗保障部门指定的医疗保险机构就诊的,可以按相关的农合政策报销,其余的则一律以现金结算方式结算后回当地的参合机构按相关的农合政策办理报销手续。现在区域门槛有所放宽,临沂市的参合农民可以在本市范围内医疗保障部门指定的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可得到即时结报。但市外参合者依然受限。
3.参合农民的个人信息一片混乱。身份证、农合本以及出院记录单上的姓名、年龄、住址、农合号等基本信息与事先录入电脑的不相吻合,男女不分,张冠李戴,错乱不堪。为此,有些患者不得不回到几十里乃至上百里地的基本信息初始录入地的乡镇卫生院的农合管理机构予以更正,来回折腾,费时耗力。
4.农合报销人员的知识不兼容。办理报销业务的传统上都由会计人员来担任,他们只懂会计理论,对医疗知识知之甚少,实际工作中,对医疗知识的依赖很强,比喻有的需要对住院病历进行分析,有些专业术语、入出院诊断等都采用英文缩写字母,不明其意,难以作出判断,影响工作效率,引起患者不满。
三、问题的对策及探讨
1.完善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实施以来,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大农民的赞同与认可,也着实给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必将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但任何事物的成功与发展,都离不开完善制度的支撑与保障,各地应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合报销制度。从目前来看,一个农民每年拿出30元~50元的参合费,不会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在每年的筹资期间有关部门要提前动员,大力宣传,形成制度,必要时印成小册子,每户一份,做到人尽皆知,让其明白参合对自身利益的好处,这样,就会提高参合率,辅之以制度约束,不能让其中断,凡是因病得到好处者,会不请自来,自觉参合,另外,尽快出台一部有关的农村合作医疗法,来规范、调整医疗报销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当务之急。
2.破解区域限制。医疗区域限制一直是很多参合患者倍感烦恼的事,笔者所在是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条件比较好,引来很多前来就诊的周边县区患者,就因区域限制,不能在就诊医院即时结报。区域限制乃人之所为,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从目前的科技、经济情况来看,完全可以实现省内联网报销,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有效作为及医疗部门的通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