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时间:2023-09-12 17:1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第1篇

一、生产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背景概述

作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劳动资料,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和技术结构决定着企业生产能力的高低,也标志着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技术性能越来越先进,固定资产在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鉴于此,如何改善和提高生产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这对于加速生产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提高其盈利水平,防止资产的闲置、浪费和流失,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就固定资产的界定而言,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此做了以下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同时具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两个特征的实物资产。由此可知,固定资产首先属于有形资产或硬件资产的类别,例如企业所拥有的厂房车间、重要的生产设备等就应归属此类。其次,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期间;按照配比性原则,某项支出应在该项支出的有效服务期内费用化,并与其相关联的收入进行配比,对于短于一个会计期间的任何支出,即使金额再大也会被费用化或作为流动资产;因此,该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上的支出不能一次性的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完全费用化,而只能对其进行逐步、分次的回收,而这也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前提。

再者,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一般都在2000元以上,且增减变化方式繁多;如增加方式就有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货币易换入、接受捐赠等,减少方式则有变卖、投资、报废、损毁、捐赠等。因此,在这种多样化的增减方式下,其所涉及的内部部门、会计科目也较多,核算程序也较复杂。另外,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中,折旧是反映其价值转移的独有方式,其具体影响因素有原值、累计折旧、使用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减值准备,且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购置进项税也不得抵扣(依据新税法,自2009年1月1日起,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可从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

由上可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其需在财务、后勤、基建等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才可完成,而生产企业由于该类资产总体金额以及所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大而更为甚之。目前,各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需解决,其具体如下所述。

二、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

目前,许多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且执行不严格,权责也不够明晰,经常造成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冲突、推诿现象。例如,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协调和一致;首先,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原值等科目在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和经营部门的设备台账中不相符;其次,财务部门与经营部门登记的固定资产在型号、数量和口径上不一致;最后,对于某些在经营部门中已报废设备在财务部门中依然计提折旧,甚至存在前者擅自处置而后者并未做销账等相关账务处理的现象,导致账实严重不相符。

2.固定资产购置较唐突缺乏理性

一般说来,企业出于提高生产效率、更新技术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及减少制造成本的需要,往往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但是,某些生产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决策分析与论证,也不严格地遵守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中相关报批及审批程序,使企业在购置所需的固定资产时常常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例如,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应由设备部门统一采购,在采购前须进行价格问询和比较,并报送相关部门会签后由总经理给予最终批准;然而某些企业在固定资产采购时并不进行事前规划,也不进行价格问询及比较,在采购责任人的确定上也不明确,使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陷入混乱。

3.现存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严谨性

实际上,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是对其现存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对现存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基本上决定了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为此,生产企业要对现存固定资产设置账簿,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卡片,还要定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从而充分保证固定资产的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和账物相符。但是,某些生产企业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中往往疏于盘点,对已购置、已报废或已变卖的固定资产也不及时予以入账反映或进行报废变卖处理,从而常常造成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的现象,给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企业决策层的决策质量,以及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

4.固定资产处置缺乏规范与统一

就包括生产企业在内的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的财务部门通常只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财务核算,管理部门只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生产部门则只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维修和保养,这种权责分散的管理体系制度极易造成固定资产的不良流失。例如,管理部门通常对于生产中所闲置、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置较为随意,其并不向生产部门调查具体缘由或聆听其处理建议,也不向财务部门寻求该资产的价值评估信息,在不严格按制度规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定价、强行报废、低价出售、无偿调拨、无偿出借固定资产,给所在生产企业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造成了资产的不良流失。

5.固定资产管理缺乏预算的支持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生产企业为了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都会编制相应的年度、季度、月度预算,但普遍而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支持则相应较少,并没有充分利用预算、计划采购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控。例如,生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制定年度预算时,对本单位现有的固定资产情况缺乏整体概念,无法形成对所编制的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的有效制约,纵容其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重复购置现象的发生,缺乏从节约、整合资源角度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进行合理安排。一般而言,只要企业财力允许,对各部门所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通常不置可否,而不会从必要性、合理性的角度予以考虑。

6.相关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和全面

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严肃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保证固定资产维持其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在许多生产企业中,针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很全面,其制度自身往往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漏洞;例如,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的权责不够明晰,从而导致问题发生时无人可问、无人可查;另外,在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配备上,许多企业并没有按规定对其配置合格人员,这使得在管理过程中常出现随意性,增加了以固定资产为目标的舞弊现象的发生机率,从而势必会给企业造成其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对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相关改进

1.适时推进固定资产管理新理念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效益,维护其完整性和使用功能,生产企业首先要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从设备管理向过程控制转变;固定资产管理要以运行设备管理为主,向前延伸到固定资产项目开工,向后延伸到固定资产退役报废,实现从项目开工、工程竣工、运行验收、资产入账、竣工决算、资产运行、资产变动、资产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另外,生产企业还要树立全寿命管理理念,以对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费用管理为主;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费用是指固定资产从研究设计开始,到制造、安装、运转、维修、改造直至更新,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还包括固定资产的前期购建费和后期维护费。

2.增加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科学性

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的购置前期,要对拟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以增加其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固定资产购置前,企业的申请购入部门需先填写请购单报由设备管理部门,再由后者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询价和价格比较,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填写好拟采购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质量、估计费用等资料,送交相关部门会签并报总经理批准。在上述环节中,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所需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购买,而对于一些如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类的体积较小、移动灵活、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应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流程,对其使用者和管理者进行统一定位。

3.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与控制

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监督与控制,其具体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的事前监控,各企业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具有针对性及适用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以此为规范来调剂、合理使用、再利用现有的包括闲置资产在内的所有固定资产,从而可使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最终达到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率的目的。其次,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固定资产保管和使用过程的监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及相关账、卡记录,并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盘点方式,及时了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以便对其实施管理。

4.从会计层面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生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应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并依据相关核算标准进行计量。例如,企业在建立固定资产账簿时,可按其用途或功能等进行相应的分类,而固定资产卡片作为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基础资料,决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细节程度。另外,财务部门还需及时对企业新近购入的固定资产予以入账,对企业新近报废或变卖的固定资产及时予以销账,以使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于已完工但出于各种原因长期未结算的固定资产,应在其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时,按其暂估价入账,待工程办理决算后再根据发票调整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防止资产流失。

5.改革固定资产内外部审计方式

为了充分保证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主动性,生产企业的决策层应从内外部两种审计角度入手,加大对其自身的监督监察力度。对于内部审计,首先要充分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在保证其独立性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工作才会开展得卓有成效;其次要拓展内部审计范围,将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业务处理或账务处理都纳入内部审计范围之内,以使内部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发挥更好的监督监察作用。对于外部审计,生产企业应通过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的职责,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以明确具体的审计程序,努力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内部不法的固定资产管理行为。

6.切实做好固定资产的保全工作

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使用功能是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为此,生产企业需首先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例如制定固定资产目录,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建立固定资产登记账簿以及固定资产卡片等,这些基础资料可及时、准确的反映企业各种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使用转移以及节余情况。其次,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生产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竣工验收、调拨转移、清理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其管理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可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现代化、集约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而且也阻碍了其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鉴于此,生产企业应从各自自身实际出发,如上所述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前的分析论证和审批,严肃采购环节的招标、审批、验收制度,改善日常管理中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从预算、分析、采购和控制等环节强化管理,从而使固定资产能够发挥出最佳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丛丽娟: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弊端及改进 .[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0)

[2]王永海:关于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点环节的探讨 .[J]. 财经界(学术版),2010(05)

[3]胡波: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分析 .[J]. 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4]陈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创建节约型企业 .[J]. 现代商业,2010(03)

第2篇

关键词: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信息失真

在财政部所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减值准备等方面的规定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强调企业要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但恰是此举,为某些企业实际为控制利润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1.2 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严重

因为企业可以自己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所以很多企业可以不完全合理地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使部分本来应该进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资产部再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就像是部分金额较小的辅助经营设备,例如:办公设备、通信工具、生活用具等等),这些资产的管理程序和方式变得粗糙、简单,并使该部分设备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被企业当做废品提前进行处理,使该企业的资产流失现象加剧。

1.3 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不同而造成的偏差

固定资产所计提的折旧总额要在其使用年限内进行系统的,合理的摊销。影响折旧计提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它的重置价值。(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年限。(3)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4)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在某一些企业中,由于生产的特殊性,同一个设备在企业的不同项目部、不同的使用者之间经常变动;而如果是同一设备来说,在购置使用的初期,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高、维修费用低,而在其使用的后期,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低,维修费用就高,所以,如果在同一设备的前后期,使用者仍计提相同的折旧费用,就会在使用者价值体现的时候明显地有失公允、也会形成明显的偏差。

1.4 缺乏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如果固定资产没有定期的清查盘点制度,长期地不对账、不清点、监管力度不够,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的固定资产不符,而是有账无物或者是有物无帐的现象较多。固定资产的调拨、变卖、转让、毁损、报废时,没有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而是自行处理,没有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

1.5 管理人员的交接不顺畅

如果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和复制负责人的变动频繁,而固定资产的清算移交工作不能同时跟上进度,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加以足够多的重视,而只注重了资金的运作而忽视了相关的财产管理,导致了相关的人员离职之后,接任的人对资产管理的不清楚。

2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

2.1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比较落后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方法以及难以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数量增加、种类增多,有关固定资产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落后的信息管理手段也使得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衔接不到位,沟通不及时,不能达到信息共享,导致固定资产记录和核算不准确。固定资产内部和外部信息在企业内部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企业资产管理中现实存在的“信息孤岛”,致使因违反行业政策项目叫停、在建工程不能及时转围、折旧计提不合理。可见,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既不利于固定资产整体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不利于财务部门进行实时的财务监督。在信息化的今天,对于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提出规范化,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面对的是一个日趋复杂的现实,从项目的决策、筹资、施工、核算到日常管理与处置等的控制,其难度及风险越来越大。对固定资产相关业务风险意识不强,对社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没有充分认识,企业风险评估及预测的手段缺乏,未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处理,甚至只凭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决策,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以及固定资产进入企业各风险环节发生错弊。

2.3 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流程不清晰、执行不力

固定资产的程序性执行不力是指,在管理实务操作中没有按照制定的标准业务流程去执行各步骤而导致业务处理不规范、企业价值不能实现最优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不注重流程管理,在固定资产增加、日常使用与处置三个环节中经常出现人工审批流程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实务处理中越过竞价、鉴定等控制程序,或者在上级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任意购置固定资产、任意选择折旧政策及处置固定资产,这些必然会损害公司利益的做法。例如,建设材料的购买未经比值比价及适当审批环节,固定资产处置也未执行合理竞价及审批等。

2.4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检查措施

一些企业的监事会形同虚设,对经营者不当的利润调节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受到企业经理的直接领导,所以财务监督被架空。使得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也难于有效运行,从而易于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部门领导专权、部分管理层面临的现象。同时,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很少涉及,导致员工舞弊案件不能被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

2.5 不相容职务没有相互分离

企业的任何一项业务如果全部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应实行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的制度,合理设置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否则,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牵制,出现同一部门或个人全过程办理业务的情况,造成工程项目施工、固定资产出售等业务过程中相关人员收受回扣、拘私舞弊的现象。

3 加强水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 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3.1.1 固定资产的购建

购建固定资产必须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首先由其使用部门提出预算申请,然后交由预算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的审批、预算,做出购建的步骤和实施过程,然后进行答复。

3.1.2 固定资产的验收

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时候必须办理验收手续,而验收人员则应当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资产的使用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和相关的部门组成。

3.1.3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指固定资产日常的维修、保养和保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应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明确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的权限和职责。

3.1.4 固定资产的转移

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进行固定资产的转移调拨,应当有资产申请调入部门提出申请,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审核后填制一式四联固定资产转移申请单,相关部门签字后,第一联由管理部门留存,更新固定资产卡片,第二联送交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第三联送交移入部门,更新本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第四联送交移出部门,更新本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

3.1.5 固定资产的盘点

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定期盘点的次数多少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对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该未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予以标识。

3.1.6 固定资产的退出

固定资产退出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报废、出售及捐赠等。固定资产报废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然后由固定资产实物鉴定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再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按相关程序办理报废手续。

3.2 固定资产的凭证管理

固定资产凭证管理涉及到固定资产从预算、购建到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关键环节的关键凭证具体如下:预算环节的关键凭证主要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编制的预算申请和预算管理部门下达的预算批复。

3.3 固定资产的账务核算处理

固定资产的账务核算就是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企业的核算不能脱离《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3.3.1 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3.3.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所取得的固定资产应该按其成本入账,即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3.3.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如有变更,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3.3.4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等,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就应当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否则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3.3.5 固定资产的处置。当固定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并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问题;对策

为满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扩大生产能力的需要.煤炭企业每年都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使得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很大,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管理工作,各单位也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的管理方法。但笔者认为,目前煤炭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以确保固定资产不流失,做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管理资产的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

经了解。原煤炭上级主管部门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各企业也在执行。后期各企业也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管理责任制,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的管理模式。但在企业中各职能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很好的配合,如机器设备存放地点,使用科、队组已变,只有管理部门台账有记载,而财务台账未转移,卡片也没有变更,长期以来,造成管理脱节,账、卡、物登记情况不相符。由于煤炭企业机器设备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井下各生产队组在机器设备使用、移交过程中,移交手续不全,有时只是口头移交,不办理卡片变更手续。机器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队组清楚工作面使用、存放的机器设备,但财务资产管理中没有依据,无法变更台账,久而久之,通过几次转移,台账上登记的使用部门与实际使用部门及存放地点很难一致。再如房屋建筑物,在完工移交时,承建企业、建设管理部门(基建部门)与使用部门三方都办理了验收交接手续.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也参加,但只是将实务进行了交接,而建筑图纸等资料没有全部进行交接,台账信息也就残缺不全了。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部门之间的配台不够默契,以致账、卡、物不相符.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困难。

(二)企业对报废的固定资产监控不严

对已到使用期限或者因技术落后、受环境影响导致腐蚀严重等原因报废的机器设备,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报废,机器设备管理部门与财务台账经过注销登记.账上也就不再反映这部分资产。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对此并不太重视,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形成了空档,监管不严,极易造成资产流失。

(三)财务账务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链接时,两个系统(或软件)记载的明细账、台账间容易产生误差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用固定资产,下分为房屋、建筑物、矿井建筑物、生产设备、综机设备、运输设备、工具仪器;二类是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下分为房屋、建筑物、文化生活用具等。在年底决算时,因决算时间紧张,机器设备入账、在建工程的完工核算又集中在年底,先由财务人员按上述类别划分转增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卡片在决算后补齐,录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这样就造成财务核算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同步,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低、基础工作不扎实、对账不及时等原因,造成两系统(软件)固定资产类别划分有误,给以后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二、形成以上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有制度执行不严,对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形成考核体系

在质量标准化制度中,明确了各项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单个标准管理环节中有奖罚、有考核,但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一项管理链条涉及的相关部门之间的连环考核不完善,各部门只做自身的工作,下一个管理环节中管理部门怎么做与自己无关,这样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而且。固定资产作为企业固定成本部分,对其提取的折旧费一般不纳入成本考核项目,出现使用部门争、占新设备,减少旧设备的维修支出(维修费是考核项目)现象,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二)管理软件不统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

管理部门使用不统一的管理软件,管理人员对管理软件掌握熟练程度不同,甚至手工操作,新机器设备没有可参考的依据,以及认识性误差,加上各部门配合不到位,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这些因素都不能保证各部门数据的一致性。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固定资产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保证信息完整准确,核算真实。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并有效地执行

在现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办法的基础上,完善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从固定资产的增加、使用、减少、再生产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的权限与责任,建立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保管、使用制度,做好对各项固定资产的入库(因集团公司统一采购。采购环节不考虑)保管、领用、移交工作。将这些工作与工资收入挂钩,有奖有罚,进行考核,增强各环节人员的责任心,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二)加强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建立、完善损失赔偿制度,并建立监督鉴定部门,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一同进行清查盘点。对造成资产损失浪费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及负责人的连带责任,并进行经济赔偿。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单设一类进行管理、监控,即便注销也要做备查登记,以便在清查中核对所有资产。

(三)将固定资产纳入成本考核范围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作为成本费用的固定费用,一般不纳入成本费用考核,若将其也按变动成本进行成本费用考核。与工资挂钩,将会促使使用部门(队组)在不用时能够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及时变更台账,方便以后财产清查时资产的核对。并且,避免了生产队组抢占设备、闲置浪费的现象,可以达到降低全矿或公司的生产成本,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目的。

第4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 问题及对策

企业要想做的好、做的大,管理必须抓的好,抓的牢,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因为固定资产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也是确保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前提。但是供电企业主抓安全生产,却忽视了固定资产这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当前我国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供电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与业务量的增加,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再加上供电企业主要管理模式是重视安全生产,轻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这样就有了让财务科室的老同事、业务能手主抓收入、成本、考核等各项经营指标,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或者让其他人监管,或者让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手主抓,或者是让上岗聘干的工人去管理,这是企业特别是县级中小供电企业常见的现象。让这些综合素质比较低无专业指导的人员去管理固定资产工作,那么他们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水平以及工作经验都无的“三无”人员去管理国有资产,从而导致国有资产随意流失、安全生产隐患时时存在,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 的正常生产与运行。

(二)主管领导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上边的相关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差,综合业务能力低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企业的主管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他们认为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管理理念是安全生产,扩大供电量,从而扩大销售收入,最终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硬道理。所以主要领导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对外都去揣摩新老客户的心里,发展新客户,对内严把生产关,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他们认为只要跟得上形式,报表符合要求,账务处理基本合理,人员基本能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大的差错率,也就说的过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再加上上述人员综合业务不高,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不全、明细账混乱、帐实不符、无人反馈、无人监管,这样给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负维度。

(三)缺乏严格的固定资产内控管理

在当今社会,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中小供电企业就更需要有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向现代化靠近。但是当今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供电企业不重视内控的管理,再加上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复杂,并且由于历史缘故,经营性资产与资本性资产很难分清,再有为了扩大再生产,对外部投入资产不进行风险预算以及分析和评估,更没有风险的防范意识,这样就有了供电企业真实固定资产究竟有多少无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闲置设备占有率急剧上升,正常设备使用率持续下降,国有资产随意流失,却为某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温床,为不法之徒提供了作案的机会,给企业乃至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与灾难,这样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

二、针对当前我国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设

首先应该从理念上让相关管理人员懂得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重要性和在此工作岗位的责任性,单位也应该制定一系列措施激励大家去学习理论知识,专研相关业务,并拿出一定的教育经费培养他们,鼓励他们走出去,去学习同行业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经验,加以合理的利用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激励他们在上岗的过程中不断为自己充电,如进行职称考试和各种形式的培训与后续继续教育工作。供电企业也应该将上述员工工资及奖金以及待遇给予一定的提高,以激励相关财务人员学习的氛围,这样可以有力地促进专业人员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主管领导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要想提高企业主管领导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首先让他们懂得固定资产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更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企业承担最终法律责任以及自己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起的作用和义务。其次在主管领导的重视下,企业应该严格要求相关人员,让他们学习专业业务知识,熟练本职工作,对业务能手进行物资奖励,对技术极差的人员给予待岗整顿管理,这也是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强有利手段。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内控管理

从根源上找到原因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解决,上述的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如何应加强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并强化内控的监督与跟踪。首先加强财务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优化,并有助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提高。其次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因为它不但是经济效益提高的有力保证,也为监督考核提供依据。最后监督应从全员做起,突出重点,供电企业应该有专门监督管理的内控部门,其部门又有详细的分工,做到定期与不定期地对企业的各个角落进行监督与跟踪,并做好内控系统的信息平台与反馈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供电企业也逐步加大现代化管理的模式与力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助于供电企业在竞争领域的优势,所以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其为供电企业提供正能量,同时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源泉。管理好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目前,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阐述问题,从而找到恰当的解决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我国企业资产管理能力。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核对动态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及其主要内容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涵义

固定资产管理,即对固定资产进行的管理。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劳动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劳动资料的全部。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固定资产购入管理。其主要是对购买固定资产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进行计划、预算、购买和投资分析、验收、记账过程的管理。

第二、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提请维修和保养、提取维修费的管理。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效率。

第三、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主要是指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估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盈亏与处置等方面的管理。

第四、固定资产处置和转移管理。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内部调拨等管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簿设置不健全

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实物台账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企业的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由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账核对。但部分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不规范、日常管理基础工作薄弱,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最终导致家底不清、账物不符、账账不符,造成固定资产记录混乱,无法彻底清查固定资产数量,为固定资产的流失开了方便之门。另一方面固定资产账簿设置不健全,企业只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管理账,致使一些净值为零,但仍有使用价值仍在继续使用中的资产没有纳入账内管理。

(二)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首先,闲置资产无人管理,未及时调剂使用或进行处置,闲置设备无人管理,也无人维护保养,致使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资产或有处置价值的闲置资产因无人管理而闲置,甚至因无人维护保养而变为报废资产,造成了较大浪费;再者,部分资产损坏维修不及时,人为造成资产闲置。

(三)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对内长期投资和对外长期投资。对内长期投资的目的是扩大再生产,对外长期投资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无论是对内长期投资,还是对外长期投资都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现在有些领导只抓市场营销,只重视经营利润,却忽视了对生产产品所依赖的生产设备的管理,使设备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

另一个原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各部门职能不同、分工不同,又缺乏相互的牵制机制,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再者,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的经办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视而不见、不负其责,也加重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应从根源上杜绝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做到账目、卡、实物相符。为了达到使闲置的固定资产合理流动的目的,要加强闲置备的调剂管理,尽可能提高其利用率,最终实现其使用价值。

(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部门要定期对实物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定期盘点的次数多少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对因非正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该未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予以标示。

(三)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在选择管理软件时,应选择性价高、功能全面、操作简单、透明度高的管理软件,再配合管理台账、设备卡片、固定资产账簿等文字记录,使固定资产管理真正做到透明、有序、有效。同时,管理软件应具备信息传递或公开制度,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将信息彼此传递、分享,同时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化、正规化和合法化,保证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大效益。

(四)加强固定资产及时维修与保养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方面,应首先建立起相关的计划或者规划,定时定期对固定资产及设备进行盘点、总结,对损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维修与保养,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最高使用效益。

(五)完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盘活固定资产

企业对固定资产处置要做到物尽其用,制订设备报废条件: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益低,经济效益差;主要结构和零部件严重磨损,无法修复,无改造价值;因重大事故或意外灾害受到严重损害,且无法修复;严重影响环保、安全,容易引发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修复改造不经济;按国家能源政策规定应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六)充实资产管理人员,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要在生产、财务等相关部门设置专职资产管理岗位,尤其是生产部门应该设立专人管理固定资产,资产发生变化,应及时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联系。生产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购入、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知悉固定资产卡片的主要内容。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认识不到位,各项管理措施就难以落实。企业管理层应把固定资产管理与现金管理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强化全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雷培文.浅谈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财会通讯.2005.

第6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有所提高,在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开展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企业资产管理人员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策。

一、新会计背景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管理体制欠缺,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的权、责、利关系不清晰,企业内部很多固定资产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进而造成资源闲置、毁损以及被盗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缺乏管理,较少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存在着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现象,导致固定资产的不必要的流失。

2.管理意识弱,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

现阶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固定资产购置随意性大,重复购置,导致部分资产闲置不用,资产利用率低,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3.管理人员较少,缺乏高水平管理人员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和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得多数企业很多重要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未设专职的管理岗位,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兼职的。即便是设了专职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只是简单地行使管理职责,不能有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综合管理。加之,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多管理固定资产的人员都没有进行相关资产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很难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高。

二、新会计背景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1.创新管理理念,实行设备过程控制

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将更多的专业判断留给企业,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发挥能动性,新会计准则还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在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中引进公允价值概念,同时调整了后续支出确认原则,并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回转,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应首先转变以往陈旧的管理观念,将企业设备管理转变为过程控制,对固定资产从项目开工到报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注重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期性、全面性,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固定资产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对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想要对其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同时提升其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就必须要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其财务管理系统必须要包含企业固定资产的所有信息,其中包括其财务现状、经营现状及有效管理等。系统还可以有效的确保将固定资产财务相关的信息,均及时的传达到企业内部,还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共享性进行实现。

2.提高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从管理层到基层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置一个统一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在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下再次增设管理部门,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工作事务,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明确落实到某位管理人员手中。制定一套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限,划清各个资产管理部分的工作内容,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保证各个部门工作的有效衔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还应加强对固定资产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应制定明确的考核机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步入正规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同时想要对企业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须要对各部分的职责进一步进行明确。第一、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使用部分的提出申请进行统一规定;第二、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者,不能够对记账工作担任;第三、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核人不能够和其单据编制人为同一人;第四、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必须由采购人员、支付人员以及验收人员协同进行;第五、资产监管人员不能够和其使用保管人员为同一人。以此对各部门人员之间的责任推卸问题进行有效的避免,有效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力。

3.加强培训,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力进行提升

人员素质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在实践工作中,企业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选拔企业内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同时具备一定管理才能的人员担任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采用多种培训形式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工作认真、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工作懈怠、不负责任的员工实行适当的惩罚,实施奖惩制度时应注意以鼓奖励为主。此外,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地将现代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转变,使固定资产管理跟上现代化企业发展脚步。

4.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报废管理制度

为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实效性,企业还应当不断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严格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增强外部审计力度,促使企业固定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登记、报废管理制度,对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要认真登记在册,明确固定资产的购置时间、存放地点、使用情况,然后分类造册,记入账目,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制定并不断地完善固定资产的入账制度,做到依法入账、科学入账,确保账目记录和实物相符;完善清查盘点制度,对闲置或者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地处理,对其资源有效利用率进行提升。在计算机信息化逐渐发展的现今,企业想要发展,必须要对其内部监督加强,找到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方法。同时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也必须要对其资产监督制度进行完善。监督能够把企业管理信息作用进行有效发挥,加强职工舆论监督,有助于企业管理部门对其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和反馈,以能够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会计背景下,企业应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从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呈闽:浅谈新会计总则下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J].中国外资,2009(11):164-165.

[2]白 羽:企业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处置会计比较[J].商情,2012(50):68-69.

第7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规范化管理 奖惩机制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不仅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资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有,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商品生产的关键因素和提供劳务的重要保障,须使用在一年以上。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的份额较大,多数企业的固定资产占资产的比例都超过半数以上。所以说,企业若想顺利进行生产、经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关键。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旨在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正确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才能够发挥出固定资产的劳动工具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

(一)全员参与原则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资料,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应用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全体职工有必要树立起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的责任,这并非单纯一个部门的事情,全体职工一定要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才能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细、做好。

(二)全过程管理原则

由于固定资产被应用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所以说,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要仅仅停留在日常的简单维护上,要全方位的的对其进行管理,例如在固定资产的投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都要采用科学的管理计划。

(三)全方位管理原则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一味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监督与处罚,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对固定资产的购买成本、使用成本、资产流失损失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才有益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在管理学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具备整合内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益的能力。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安全的需要,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关键。目前,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漏洞较多,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其主要问题有:

(一)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还需进一步提高

企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依赖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资产管理部门通过人工清查方式,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对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予以记录,在每月月末向财务部上报资产使用数据及状态表;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不提供的数据进行财务处理,在期末组织企业固定资产盘点;使用部门只负责设备的正常运作。

(二)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不当

随着眼下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一些企业为寻求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这就需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由于一些企业盲目的扩建,或是在固定资产采购方面没有经过慎重的考虑,造成了部分固定资产的闲置,形成资产的浪费。

(三)账实不符的问题严重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到位。主要由于:一是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增加的资产由于入账手续繁杂,审批时限过长,资产增加时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账务处理。减少的资产不做核销,淘汰报废的设备,拆除的房屋,出售的资产不办理相关手续,不做账务处理,导致资产账实严重不符。二是盘盈、接受捐赠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由于各种原因滞留账外不入账,形成资产的账外循环。三是由于部门间缺乏沟通,疏于管理,导致资产在部门之间相互调动使用,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调动申请、转移单,导致资产管理人员不知情,财务账上尚未做任何调整。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对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重要性认识

固定资产涉及面广,在管理上不可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首先,单位领导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领导起带头作用重视,员工才能积极响应领导的号召。其次,要将责任明确化。要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的身上,对出现问题的部门或个人要予以相应的处罚,加强管理,保证资产使用效益。

(二)借鉴和采用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

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规模大、种类繁多,但随着科学的进步、企业规模的扩大,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较快。所以说,企业必需选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代替以往的手工管理、核算。将电算化引入固定资产管理中是一种较好的措施,同时要借鉴其它先进企业的管理方式,组建功能齐备的数据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分配、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纳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处理。

(三)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维护,提高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占企业的资产的比例较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持。做好固定资产的维护不但可以延长固定资产的寿命,同时可以提升生产的效率,减少维护成本。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和保养,防止故障的发生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四)建立奖惩机制,强化报废设备物资处置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报废设备物资的处置环节。固定资产到了报废的程度价值肯定不会太高,导致人们忽视这个环节管理,但是由于报废的数量偏大,必需要对这个环节加强管理,如果忽视管理,将会造成资产的流失,影响企业收益。

四、结语

总之,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业务及其他业务的基础条件,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企业主要生产资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性问题。在日常生产营活动中,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等方面的管理,为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 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科学管理企业的固定资产即是一项基础、日常的工作,同时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及途径,以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提升

企业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活动运作的物质基础,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且是其他的生产资料都不能替代的,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的必要保证。企业拥有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固定资产也是企业经营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通过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加快企业资产周转速率,防止资产闲置,杜绝浪费和不合理损耗,提高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分析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中不改变其原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具有单位价值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特点,它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资产,其价值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质磨损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中通过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资产损失,最终使固定资产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的一种活动。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使用和占有状况复杂,增减变化方式多种多样,涉及部门众多,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与艰巨性的特点。随着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只有充分对所占有的有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开展运营的重要资产组成部分,其管理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有些企业存在固定资产管理不提折旧或者少提折旧的现象,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问题,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难以真实客观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处置方式,导致废弃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使企业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缺乏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重复购置的现象,并且严重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很强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致使大量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甚至还有工作人员为了一己私利,私自挪用公家固定资产,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另外,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防范意识严重缺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时,没有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机制就盲目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失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所需占用的资金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限较长,一旦出现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固定资产的清查不够彻底

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意义重大,而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统计时不彻底,清查力度也不够大,导致资产的使用情况、数量、维修状况等信息都很难被深入了解,降低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而且,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验收也疏于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方面的工作往往是以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进行搪塞,不能把验收的工作落到实处,也不能就固定资产购置方面的工作如实反应和处理,这也是我们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

我国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般采用直线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速度较慢,导致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较慢,企业的生产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转的速度对企业整体资本的周转效率有重要影响。再者,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折旧速度较慢影响了固定资产损耗的增大,导致企业资产的损耗。

三、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想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 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责任主体以及所承担的职责予以明确,这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 确保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从源头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 比如,企业应当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盘查制度,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将固定资产的记录、核查等相关工作交由不同的部门或者员工来完成,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充分发挥。 认真开展定期的固定资产盘查工作,对于盘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查明原因, 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断增强管理意识。

(二)提高对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其管理也不单纯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和配合,也就是说一定要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企业应该在资产管理方面实行单位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强调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在宏观上提高认识。然后通过政策、文件的下达与宣讲,在基层推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资产使用效益。企业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一定要对固定资产有着很强的管理意识,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加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使得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学习,增强他们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强烈意识,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流失、账实不符等情况,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点和盘查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要定期对其进行清点和盘查,以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情况。固定资产的盘查,要进行账实的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要分清盘查人员的职责,明确固定资产的盘亏或盘盈的真实原因,明确相关负责人,防止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符的问题。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应与固定资产记录分开,不能将固定资产的录入、检查、核对等工作交给资产管理的同一个部门完成,而应在统一领导下,按照不同的类别,将固定资产交由特定的职能部门实行归口管理,再跟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或个人,实行岗位责任制。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管理机制,保证固定资产盘查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定期的盘查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和加强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使管理人员提高警惕,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四)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

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的因素有很多,而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自身的经营情况不同,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中,应从企业的经营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加速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同时从另一层面上说,也相对加大了整个社会的消费总量,促进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折旧方法的选择上,如果对实物损耗和科技进步造成的无形损耗比较大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早期可能会多提折旧,增加了经营当期的成本,减少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益,从而减轻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五)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有重要影响,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应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明确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同时,应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9篇

>> 二维码与移动互联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二维码在企业固定资产盘点中的应用 基于二维码及RFID物联网技术的IT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和应用 二维码技术在安全工器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扫描技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中的途径分析 浅谈二维码在检验检疫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二维码在医院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二维码在移动商务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在IC卡标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电子凭证在移动商务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技术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在超市中的应用 手机二维码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基于二维码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二维码技术在初中生物校本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与二维码技术在移动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Data Matrix二维码在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在O2O零售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技术在移动地铁购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码在卷烟产品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二维条码技术应用及标准化状况介绍.中国标准化,2006(5):25-26.

[5]张铁良,章家骥,俞斯海.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探讨.中国卫生经济,2000,19(1):54.

[6]毕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07.

[7]王文炯.浅谈医院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2012.

[8]张雪青.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9]刘福利.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盘活与管理[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2):38-39.

[10].二维条码技术应用及标准化状况介绍.中国标准化,2006(5):25-26.

[11]吉晓娟。邬家炜.手机二维码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95-97.

[12]JUELS A,WEIS S A.Authenticating pervasive devices withhuman

Protocols[c]∥CRYPTO 2005:Proceedings of 25th AnnualInternational Cryptology Conference,LNCS 3621.Berlin:springer-Verlag,2005:293-308.

[13]陈荆花,王洁.浅析手机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发展.电信科学,20L0(4):39-43.

[14]麦炳.医疗医药行业需要RFID码.中国计算机报,2005(04).

[15]朗为民.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16]韦元华,舟子.条形码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17]郭庆.二维码未来的发展趋势[J].现代制造,2006(27).

[18]王波,沈朝阳,朱裕江.手机二维码技术及业务发展[J].通信世界,2007(30).

[19]李亮.二维码票务系统在电影院线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1(07).

[20].二维条码技术应用及标准化状况介绍.中国标准化,2006(5):25-26.

[21]郭庆.二维码未来的发展趋势[J].现代制造,2006(27).

[22]程光明.浅谈二维码在检验检疫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12,(17):23-23.

[23]唐自力.二维码与移动互联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14):281-282.

[24]贾茹.基于二维码的信息资产管理方法研究.大观周刊,2012(6):129-131.

[25]李晋,吴雯瑾.二维码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药品评价,201 3(6):9-1 2.

第10篇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问题 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交通事业加大资金的投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水平也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交通事业的复杂,交通管理工作的内容繁杂,导致交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综合性强、专业化水准高,需要交通单位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完成管理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对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形成时的支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前固定资产是由单位的修购基金购置,但一些单位的基金已经没有余额了,购置时就会挤占日常经费或一些专项资金,很多交通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账面管理的时候,就会出现少计固定资产增加的情况,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为了提升施工资质或业绩而虚增固定资产规模,以上种种造成个别单位存在做假账的可能。账面支出与实际支出不符,而管理人员只能通过账面信息向上报账,这就会造成账实不符,根本原因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工作没有做到位,专业化水平不够,职业道德低下等,这些都会造成对资产的管理不当。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中,各个部门直接联系不够,实物部门、财务部门、价值部门三者之间没有建立关联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分散不集中,管理效率低下,没有实现很好的监督和管理,财务部门做账时没有对实物部门进行核查,仅凭账面记载进行入账,导致账面和实际支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账面记载与实际支出不符,最终会导致固定资产账实脱节的情况。

(三)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交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各机构之间设置不尽合理,该分散的不分散、该集中的不集中。而各机构间出现调整造成固定资产转移时又不能及时和财务部门沟通,财务人员不能及时跟上机构变化,不能及时做好账面记载,经常出现漏报、多报等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的区分越来越不明确。

二、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对交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管理工作水平,是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所以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要深入基层,从基层抓起才能使整体提高,让财务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积极主动的参与工作并且发挥聪明才智,为交通事业固定资产管理贡献力量。工作人员还要清楚了解交通事业的发展与自己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也要求交通事业单位加紧建立和完善业绩考核制度,促使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二)交通事业单位要实现固定资产有效管理,还需从制度上着手。目前交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做假账、乱账。这些都是由于管理工作没做到位,所以交通事业单位要加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施严格的财务查处制度,使交通经费得到合理的支配。

(三)交通事业单位面对财务账面问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收入、支出、报废以及定期盘点等方面的管理。交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财务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的联系,实行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监督的机制,使交通固定资产账目明细化、透明化、规范化、标准化,定期进行盘点核实,发现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通过财务账目与采购实物的对比审核,坚持交通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以及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固定资产支出落到实处。

(四)交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还要抓好固定资产外租、外借,对固定资产外租外借产生的收入进行管理。将外借外租获得的企业利润也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

(五)交通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还必须设置合理的管理机制以及分配管理机制有效的职能,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科学有效的职能分配。机构的合并和分离都会给财务工作带来麻烦,机构分离使财务人员对自己的责任不够明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会分散。所以只有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并且建立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六)要实现交通单位固定资产有效管理水平,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专业计算机程序管理,建立专门的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客观的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规范,更能有效实现固定资产的高效、合理管理。

三、结语

当前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交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也有一定提高,但交通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还不够到位,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交通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交通事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也会得到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柯.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1,(18):136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强,企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比例与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大,因此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管理好企业的固定资产使之从购入到其“寿终正寝”都能在企业有一个清晰的运行轨迹,从而使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从而最大范围内提高其经济效益?本人想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浅析下这方面的感想,希望对今后的企业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仅此而已。

一、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们既然知道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前提,那么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使之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必然。但是我从多年的工作中观察到目前许多企业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与模式,导致固定资产从配置到处置都存在诸多不足,我想这些都影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具体如下:

1.对固定资产的配置考虑欠佳

现在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普遍存在着对资产的配置考虑欠佳现象。某台设备运转欠佳或者不适应此岗位工作时,马上“下岗”,重新购入高配置的新设备,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们说购置新设备,提高产能这个应该可以理解。但是许多企业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雄厚,急急匆匆购入先进设备,并将替换下的设备打入“冷宫”,没有考虑购入设备的实用性与替换设备的“转岗上岗”工作,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它不但没有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浪费了企业的资源。

2.购入环节程序倒置

原理上说购入固定资产首先验货入库,然后支领使用,同时这个过程都要有账务处理和信息登记与之呼应。可是有许多企业设备购入后,先直接进入使用状态,后补入库手续,这样卡片的建立与账务处理以及固定资产的原始登记相脱离,这为后续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隐患。

3.使用环节缺乏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我们知道固定资产一旦进入使用状态,那么也是管理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但是许多企业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却不少。如没有定期对使用部门进行培训,导致使用过程操作不当以及人员能力过低问题,导致空车运转,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后勤维护部门未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也不对使用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导致影响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不定期进行账务核实与处理,也不深入现场对设备进行了解,总是按照原理进行计提与入账;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定期地组织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与联查等等,以上问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不利。

4.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简单

我们大家知道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国家对其处理也有严格的规定。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不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重置、询价,而是随意处置,并且在账务处理上,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设备啥时想处置就处置,这种缺乏严格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因为虽然固定资产归企业所有,但是不是归某个人所有,所以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二、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优化资源配置

提起资源优化,我们大家一定知道是人力、物力、资金的有机整合。其实资源优化配置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譬如完全不具有使用价值的设备在这里失去使用价值,但是在那里还可以继续使用,不必对其进行全盘否定,不必将其丢弃在一边;的确不能使用的话,可以通过资产处置对其进行变现,这样既节约了资金,也可以合理地利用了资源。

2.采购环节要严肃

采购环节从合同的签订到设备的购入是有严格程序的。购入后设备一定要验货入库,验货与入库一定要按照手续办理,入库后要马上进行卡片的填写、固定资产信息的登记,这些完成后方能支领,支领后进入使用阶段,这个阶段一定做好账务处理与卡片登记相统一工作,使后续工作得到顺利进行。同时还不能忘记在使用期间“三包返修”问题以及账务处理和有关信息的记录。这样为日后固定资产的管理打下结实的基础。

3.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事情。大家要齐心合力,发挥协同效应,齐抓共管,最后达到个人经济利益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所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其购入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维护部门统一有机地进行整合,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确保帐、卡、物相一致。并在跟踪过程中做到调查有序、处理有据、责任到人、一视同仁。

4.处置要合法合理

虽说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但是国家对其处置也有明确规定,特别是对限额以上的固定资产处置有特殊说明,其目的是确保资产的安全稳定。所以企业一定在定期清查与盘点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重置,对无价值或者低价值的固定资产按照原则要进行及时地处置。这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处置要有程序,不能随意,这也是保证固定资产安全有效的最佳手段。

三、结语

总之,固定资产从资金的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运行状态。所以上到企业的管理者,下到固定资产的使用者,都应该关注企业的固定资产运行状况,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其有着清晰可见的运行轨迹。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企业全员的齐抓共管、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社会的监督,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一定会形成完整的体系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徐玉英.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2013(14).

第1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162-02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主要生产资料,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其安全性及完整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大,其余额的真实与否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也很大,并且其相关费用也是决定净利润的重要因素,所以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当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造成企业家底不清。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账,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企业的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由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账核对。但是,有些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一是只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卡片账,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最终导致账物不符、账账不符,造成固定资产记录不清;二是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违规购建的固定资产,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账有实无。

2.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造成企业利润反映不真实。有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的资金渠道列支,而故意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冲减当期利润;有的长期挂往来账;任意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折旧成了某些企业调节利润的调节器。

3.固定资产产权不明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中涉及产权问题的项目主要表现是房屋和土地。由于历史上国有企业用地多采用财政划拨形式,企业的一些房地产项目存在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证照不全,产权不清的现象,这些房地产长期归企业使用,虽然不存在第三方对其产权进行要求,但为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这些房地产应该补办相关证照,补办证照往往需要一笔不小的税费支出,加重企业负担。因此企业不愿意主动补办相关证照。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造,按新会计制度规定,无产权的固定资产不得入账,随之就产生了由于证照不全而未纳入账内管理的房屋和土地,它们的出租收入及变卖收入也游离于账外,形成企业的账外账,最终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4.固定资产维护得不到及时保证。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维护不及时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尤其是当生产任务紧张时,企业就会尽最大努力生产,延长设备的连续作业时间,甚至不按操作规程操作,致使机器设备超负荷工作,又不能及时保养维护,从而导致企业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缩短,不能达到其财务的折旧年限,形成了账实不符。

5.闲置固定资产大量存在。中国国有企业在不断的改建扩建或者工艺调整过程中,导致众多固定资产的闲置,降低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没有及时对损坏无法修复资产或闲置资产进行规划再利用或者清理以回收资金,形成长期闲置现象。

二、国有企业加强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对策

1.完善固定资产确认入账。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范对每一笔固定资产予以确认,避免想当然、随意性。新增固定资产必须经资产管理员签字确认后,财务部门方可办理报销手续,否则一律不予受理。这就要求采购人员提供该项固定资产符合规范的手续资料。固定资产管理员应按账卡要求记录各项有关数据;资料不全、不清、不懂之处,应主动咨询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固定资产管理员不可能行行通、门门精,需要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记账进行检查纠错。该项程序应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下转210页)

(上接162页)

2.加强账外固定资产控制管理。严格实行职务分离制度,固定资产及原材料、燃料使用单位只能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提出购买请求,不得自行采购;物资供应部门根据已核准的申购计划具体承办采购业务。企业对某些擅自截留收入,违规处置公有资产的人员,及时地进行查处。企业会计人员要严格执行费用报销制度,认真履行国家和企业赋予的会计监督职责。

3.改善固定资产清查方法。若想提高固定资产清查的效果,应该将现行的清查方法改为互查为主的方法。即由上一级的管理部门从各企业抽调专门的资产清查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在企业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进驻企业进行清查,真正做到见物清点。同时,责成企业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共同参与资产清查,对于资产拆分、打包资产等情况,随时了解,以便准确核查资产。对最后的资产清查结果再填表上报,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盘点的数量真实可靠。

4.加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完工审计。作为资产购建审批的对应环节,完工审计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成立专门小组召集有丰富经验的审计、财务等专业人员来担任审计人员。采取追索调查方法,调查这些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可能,可能形成哪一类,多大价值的固定资产,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疑问。然后根据这些线索或者可疑票据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工程项目工地的职工、课题组人员及销售商等,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查出账外资产。

5.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为防止资产清查的前清后乱和切实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应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监管。通过资产清查,获取资产管理的原始数据,这是建立资产动态监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对打包资产进行设备明细拆分,在资产信息系统中予以完善,不仅有利于下次的资产清查,对以后的资产维修时设备更换、价值更新都可以提供有力依据。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还可以提高资产利用率,通过调用系统信息,实现内部调拨、修旧利废等。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资产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