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11: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1铁路运输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是铁路运输行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铁路企业从事运输工作中的重要物质基础。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的产品主要是输送旅客和货物运输服务[1]。铁路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含增值税)在5000元及以上,为铁路运输、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除了具有通常固定资产特点外,还拥有占用资金多、期限长、价值高、分类复杂等特点。在管理过程当中,由于铁路固定资产的这些特点,给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所以,在铁路运输企业管理过程中,要科学管理固定资产,全过程掌握每项资产的保管使用、过程状态、报废处置等情况,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的生产潜力,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降低生产成本,使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需要采取多样化
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许多信息技术设备,如电子计算机、电子显示屏等资产,按照《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需要按五年的期限进行折旧摊销,由于这些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许多产品未到折旧期就已经被新产品替代,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简单的直线法计提折旧,那么成本就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实际耗损,对资产实际价值的准确计量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真实度[2]。
2.2固定资产技术管理台账需要进一步细化
固定资产技术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铁路运输企业根据《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相关固定资产技术管理基础台账,但部分基层单位还是存在一些台账建立不完整的问题,若要顺利有效的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需要不断细化和完善全面、系统的技术管理台账。铁路基层单位业务部门若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细化相关技术管理台账,可能会造成部分固定资产技术档案不全,统计资料不完整,从而无法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性能和状态,对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修理修配、更新改造将会造成影响。
2.3固定资产处置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全国铁路规模不断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进,使铁路设备大量更新换代,生产设备也不断更新,导致一些设备出现闲置,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会对闲置的设备按规定进行处理,但在处置环节难免会存在疏漏。若是企业对闲置资产处理不及时或处置不规范,则有可能使闲置资产在固定资产的处置过程中占用了过高的成本。同时,由于铁路运输企业许多设备有很强的行业、专业特点,如机车、集装箱等资产在处置上,不具有公开竞争的市场,在市场上找不到相应市场报价。因此,在处置这类固定资产时,一些固定资产的价值很难取得公平、公正的交易价格,其价值衡量的准确性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2.4固定资产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由于铁路企业自身特点决定,铁路运输企业往往存在重生产、重安全与经营业绩的考核,而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工作效果的考核,导致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中对固定资产过程管理不具体。同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明确,造成各职能部门间工作衔接不紧密,沟通不顺畅,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无法真正落地,造成工作效率降低。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过程中,需要对固定资产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2.5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手段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已经运用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是大部分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仅仅作为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一个辅助系统,它的作用在于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支出、增减变动等变动的动态进行反映。铁路基层站段业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动态跟踪、清查盘点等日常工作基本靠人工操作,由于工作量大导致容易出错、疏漏,从而造成账、卡、物不一致的现象,会对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阻碍。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若未能建立全面的信息共享系统,那么在固定资产变动时,将会出现信息传递滞后,导致统计不准确的现象。
2.6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固定资产大多分布在铁路沿线,随着现代化发展,铁路沿线新设备、新资产也在逐渐增加,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具备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单位仍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和管理手段,使管理方式跟不上信息变化,对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造成阻碍。所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引入新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3铁路运输企业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3.1综合采用多种折旧方法
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铁路运输企业的实际,可以对机车车辆、信息技术设备、运输起重设备等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尽快回收资金,提升设备更新资金的积累速度,使费用尽快转化为资产,让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购置新型设备,促使设备更新换代。同时,针对房屋、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仍采用传统的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通过两种折旧方法相结合,可以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避免无形损耗给企业带来负担。
3.2细化固定资产技术台账管理
铁路基层站段应细化技术管理台账,重点细化固定资产技术档案和统计工作,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和记录,正确记载技术履历簿和设备台账,积累技术资料,掌握固定资产性能和状态,提供正确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数据。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国铁集团制定的技术管理和检修规程,为固定资产的大修、更新改造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固定资产处于日常良好状态,提高完好率。如遇人员调离时,做好技术档案资料交接工作,确保固定资产台账完整性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连续性。同时,物资主管部门要按期与财务部门做好对账工作,保证账、卡、物相符,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3.3规范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为使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处置环节规范合理,应当引入一定竞争机制。例如,在对一些通用的资产处置时,应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定期处置信息,进行网上竞价、公开交易。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资产,除了铁路企业以外的企业很难加以利用的,应在考虑处置成本的基础上,定期批量化在铁路运输企业间有偿调拨使用,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从而提升闲置资产的经济价值,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3.4完善固定资产考核制度
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铁路基层站段应该建立健全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明确规定管理者的责任、权利、义务,不能完成职责时应承担的责任;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在固定资产保管使用、盘点清查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奖惩,从而杜绝资产短缺、数据差异、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资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形成从集团公司、到站段、到车站班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考核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3.5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进步、设备转型等不断加快,导致固定资产动态变动频繁,铁路运输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在现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二维码标识资产相关信息,完善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动态跟踪资产运行情况及使用状态,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所有环节的工作人员能够全过程操作,改变现有的仅仅靠一个辅助系统供财务人员管理的状态,实时掌握固定资产动态,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调配。这样,不仅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发挥固定资产最大效能,而且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准确、翔实。
3.6创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方式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高低,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效果起着直接的影响。首先,管理层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单位人员素质情况,一些学习能力较强、业务能力较高职工,可以作为直接或者间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其次,要创新岗位技能培训方式,上级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政策变化,定期组织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技能,适应业务工作需要。同时,可以采取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措施,共享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台阶。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建议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一般设备标准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标准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的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其是各项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者有的单位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使得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是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制定和执行。二是相关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没有得到落实。三是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
(二)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的经费来源大多数为财政性资金,由于资产占用的无偿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时大数多只考虑部门的需求,很少对固定资产的成本和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估,而财政部门大多数只关注部门的经费预算安排,很少或者没有充分考虑部门所拥有的现实资产状况等,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缺乏计划性或者计划性不强,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的现象时有发生,购置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甚至处于闲置状态。
(三)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核算不完善
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是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经常存在账面价值与实物资产不相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或者账务处理不规范,少记固定资产价值。二是一些固定资产已经到使用年限并且损耗严重,没有及时按照规定办理报废相关手续,从而导致了账面价值与实物资产不一致。三是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账面上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原值,无法体现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从而导致“虚增”固定资产。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保障。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各方面的有衔接,不仅有金额的核算,还有实物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具体资产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首先,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采购审批手续,建立固定资产验收、使用登记、报废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使得固定资产处于有效的管控之下。其次,进一步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工作内容、职责及权力范围,尤其要明确责任及奖惩机制。再者,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要把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监督的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调拨使用、报废等各个管理环节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同时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加强固定资产采购的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时,各单位要根据现有固定资产现状,科学合理地编制采购计划,避免重复购置,进一步规范各部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避免重复购置,同时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流动机制,促进固定资产的流动,避免资产闲置,实现资产的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会计核算与实物资产管理
(1)行政事业单位在首先全面核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引入“虚提”折旧的方法,(“虚提”折旧,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对固定资产按月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以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实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2)加强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推广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资产数据库,为固定资产建立 “电子卡片”,完整记录单位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有利财务部门、管理部与使用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同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3)建立定期的固定资产盘点与核销制度。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及时摸清家底,掌握固定资产的毁损盈余情况,分析原因并按照相应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准确反时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实现账实相符。
三、结束语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的经济资源,各项工作开展的物质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优化固定资产结构。
(作者单位为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 付培云.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
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企业科学管理和正确核算固定资产,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第一,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较大,在购置时一定不得掉以轻心,把好质量关,慎重选择。在管理时对技术员的要求较高,一定要选择较为专业、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人员进行管理,并且明确其管理人员的责任,并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一定要追究其责任,并适当进行处罚。第二,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全力支持,通力协作。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须涵盖企业生产运营的始终,同时要明确这样一种观念,固定资产管理并非单纯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管理质量的提高。第三,由于固定资产的用途不同,导致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比较具体而又负责,方法较多,针对性强,如固定资产增加可以计入融资租入,也可记为更新改造。由于工作量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较高。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行各业间的竞争显得愈加激烈。外界环境的变化,财务工作的任务也愈显繁重,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它是财务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措施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高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固定资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提高管理意识的需要。长久以来,在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这样的管理观念,这种观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说,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要从改变人员的观念入手,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对相关制度要不断的完善,以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规范管理制度的需要。目前多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社会的进步对制度的要求要不断的创新,由于近年来我国多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更新,还在延用多年前制定的模式。企业不停的发展,制度却停滞不前,没有创新,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制度还需进一步规范化。固定资产在日常管理中要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做到奖惩分明,然而对于那些由于工作疏忽造成差错的,尚未设立相关处罚措施。所以,企业有必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工作有制度的约束更加的规范化。
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多数企业财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登记入帐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漏洞,原因是企业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统计只登记固定资产总账,而对明细分类账上却不予反映,这种情况的出现将造成账账无法核对;另一种情况,由于对日常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不够重视,常常忽略了盘点工作,更有甚者是固定资产已经购置很久了,在账面上还没有反映出来,出现入账不及时的情况,造成固定资产的账物不符的现象。
2、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要求把握全面性、全员性原则,但很多企业现行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是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其他利益相关人员并没有参与管理的责任与意识。另一方面,管理手段较落后,企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依赖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然而对于这种模块下出现的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造成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量较大,财务部门无法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动态变化情况,向管理决策层提供的固定资产信息有失偏差,不利于保证发展决策的科学性。
3、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控制不到位。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还不够完善,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管理控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未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有些环节、有些岗位没有相应责任人负责的情况,造成一些资产无专人保管理的情形。第二,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为政,只局限于部门内的职责与权限,整体优化配置效率低,造成一些资产由于管理不善出现丢失的情形,或是由于无人管理闲置下来,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第三,部门间的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由于部门之间攀比的现象严重,出现了一些部门的固定资产还没有到报废的期限,就提前将其报废了,无形间也成为了企业的损失。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中比较困难的环节。这就需要对领导的管理意识进行提高,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只有领导的意识提升了,员工们才能追随领导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2、借鉴和采用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在计算机广泛运用的今天,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财务数据实现了共享,整个单位的财务人员都可以在一套账套中做账,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得到很大的体现。企业应将计算机运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应借鉴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各个环节统一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统一的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数据的共享,数据的统计汇总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中自动生成。并辅助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并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测,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3、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资产采购制度以及采购前的审批论证、验收、核算和处置制度,完善购人、领用、报废手续及凭证传递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资产采购、保管、使用,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分工合作、相互制约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从而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4、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报废设备物资的处置环节。由于固定资产到了报废的年限就已经到了较为破旧的程度了,价值一般都较低,往往由于这个原因,企业就忽视了这个环节的管理,但是日积月累固定资产报废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不加强管理,长期下去对企业来说将是较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企业收益。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思考
引言
随着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固定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具有积极作用。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价值,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事业单位应当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一、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一)有助于事业单位完善内控制度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有效改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有一定的约束指导作用,同时内部控制与固定资产管理相互成就,事业单位可根据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内部控制度进行改进,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更好地约束控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大多都来自财政部门拨款,固定资产的采购也使用财政资金,所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国有资产,因此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是非常有必要的。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管理环节,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监督、维修等都有专人处理,事业单位可随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用途、使用现状以及资产状态,对资产的使用过程和报废处置环节加强监督,避免出现资产闲置浪费、丢失以及处置不合理的情况,最大限度地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1]。
(三)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质量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利用固定资产管理,不断优化单位内部的各项资源配置,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能顺利进行,避免运营风险,为事业单位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夯实基础。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人员以及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不熟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有效建议。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人员较为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忽视资产配置,比如某事业单位根据年度预算计划购置固定资产,但是并未注重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实用性,使得固定资产浪费,占用较多的财政资金。事业单位在分配固定资产时缺少完整的分配机制,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受到影响[2]。另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少独立的管理组织,而且现阶段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岗位职责不清晰,缺少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不到位,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严格约束。少数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视不足,固定资产制度的落实不到位,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比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清查,对损坏资产进行追责,但是事业单位并未贯彻落实。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固定资产的采购缺乏有效约束,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资产的价值和技术作为采购标准,忽略了固定资产是否适用于事业单位工作,采购较为随意,导致部分固定资产被浪费;第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账外资产,导致账实不符;第三,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缺乏合理性,少数事业单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按要求使用和处置固定资产,导致因报废处置不合理使得资产浪费。
(三)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合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包括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维修、处置等,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未发挥其真正作用。首先,在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事业单位每年都会因采购固定资产申请财政预算,但是在制定购置计划之前,事业单位并未对自身所拥有但还没有投入使用的资产进行清查,导致资产重复购置,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其次,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环节,固定资产仅仅完成了验收工作,还未入库登记就已经投入使用,导致后期在清查盘点资产时,无法准确定位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影响后期固定资产的维修养护及其使用年限;最后,在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事业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前需要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得到批复后方可进行处置,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随意出售或转让固定资产,甚至还有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结余过多,为了减少资金结余,私自将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置,重新购置资产,使得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流失,既影响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但是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少数事业单位虽然引进了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但是并未充分应用管理软件,软件中部分功能没有发挥作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幅度较小[3]。而且事业单位也没有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使得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
三、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事业单位应当强化管理层人员以及其他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使其充分理解学习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运营发展的重要性,以便于单位管理者能基于战略角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同时事业单位应当组建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为固定资产管理培养高质量人才,以便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根据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管理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基于政府政策以及单位改革需求,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补充,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日常管理以及资产处置等环节要进行严格要求。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应当完善资产采购内容,要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调查单位内部的资产情况,制定准确预算计划,明确采购内容,严格要求资产采购人员根据预算计划进行资产采购,不得随意增加资产购置数量和种类,避免出现资产浪费的情况;固定资产购置完成后需要进行登记,同时固定资产的购置要透明公开,避免采购人员出现不合理行为。其次,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进行严格约束,固定资产需要信息登记无误之后,方可使用,而且使用部门也需要对使用的资产进行登记,以便于后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追踪管理,使用部门要对资产承担一定的责任,若是资产由于人为失误损坏,资产管理部门则需要追究相关人员或是部门的责任,不能出现不了了之的情况;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还应当对资产清查和盘点进行规范约束,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最后,事业单位根据当前固定资产处置环节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严格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行为。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事业单位应当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避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问题。首先,事业单位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规范固定资产采购工作。采购工作需要由专人负责,采购金额超过一定额度的固定资产需要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尽可能地降低事业单位的采购成本,同时还要加强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和采购工作由不同部门负责。其次,事业单位管理层要对固定资产如何分配进行研究讨论,保证物尽其用,同时监督部门要对固定资产在各部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及时发现使用部门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而且还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抽检;及时盘点资产库存,排查仓库中还未使用的资产,避免资产闲置浪费,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最后是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健全固定资产处置体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时必须要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复,不得出现私自处置资产和报废资产的情况。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展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开发信息管理软件中的功能,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传递。事业单位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需求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功能进行开发,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适用于事业单位。同时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严格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员工的系统管理权限,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影响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也可根据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时了解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以便于对固定资产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运用新技术对系统中功能进行补充完善,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以便于提升事业单位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另外,事业单位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内部环境的变化,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进,保证信息系统中的功能完善,能够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需求,事业单位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关键词:医院 竞争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对维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医院资产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管理惯性,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资产使用效益的发挥。下面将阐述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资产管理,发挥使用效益的对策。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部分医院的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对医院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养、维修的过程缺乏动态的监管。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流于形式,相关的管理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的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形式重于实质,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的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影响了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使用效益的发挥。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部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不够明确,从而影响了资产管理的质量:在一些大型的固定资产购置前缺乏科学有效的可行性论证,没有进行测试,容易导致所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发挥预期的使用,造成浪费;固定资产在购入时没有进行相应的验收,资产的准入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固定资产在使用时缺乏相应的保养和维护机制,从而影响了其性能的发挥;固定资产违规处置现象比较普遍,处置过程不公开、不透明,甚至出现暗箱操作,低价出售固定资产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处置的合法合规,造成集体利益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疏于管理,基本建设资金不到位,不能及时入账
医院的固定资产有一部分是上级主管部门调拨或其他单位无偿赠送的。由于没有发生资金往来关系,所以财务部门缺乏相应的原始凭证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从而导致这部分资产在账外运行。医院有一部分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如房屋建筑物等,因为基本建设作为医院的一项大型固定资产,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缺口需要通过财政拨款弥补,按照国家现有的财政政策无法满足医院基本建设的资金需求,从而导致医院与施工单位存在经济纠纷,基本建设工程无法及时进行竣工决算,有的房屋建筑物已使用多年却无法及时入账,造成固定资产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
(三)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不落实,科室成本反映不真实
部分医院未能认真执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科室之间的固定资产转移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从而在成本核算中不能得到体现,这样会影响科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严格遵守财经法规,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总责。”因此各医院的负责人应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切实保障单位资产的真实、完整性。同时应加强政府和社会审计的监督力度,将资产管理与对单位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紧密挂钩。一方面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促使医院财务人员积极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另一方面医院必须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不断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这是解决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的关键点。
(二)建立和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建立设备购置制度。资产购置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设备购置前,必须进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对大型设备应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和测试,从源头上控制设备的准入制,购置方式要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采用统一的设备招标采购。
2、建立设备验收,保管及维护制度。对购入的固定资产首先由设备科人员进行验收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帐,然后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单,验收无误后,由设备科人员填写固定资产出库单,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与设备科人员共同确认签字后交财务科进行固定资产账目处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指派专人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固定资产二级明细帐和制作固定资产卡片,定期核对。对固定资产应定期维护,特别是对大型设备和特种设备要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的正常发挥。
3、规范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对上级部门调拨和外单位捐赠的固定资产以及本单位科室之间的固定资产转移必须由设备科和资产挖井部门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向财务科提供相应的原始凭证,由财务科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对符以及各科室固定资产折旧的准确性。对临时租入和租出的固定资产必须建立备查账簿。对需要等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房屋建筑物,财务科必须会同设备科先估价入账,以便及时进行固定资产折旧。
4、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医院内部必须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每年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的重点抽查。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对盘盈和盘亏的固定资产要分析原因,按规定程序上报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以保证账实相符,对盘亏的,要要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闲置、不适用、毁坏的固定资产必须及时进行处置,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5、建立固定资产核销和处置制度。医院对毁损、转让、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应的审批权限和报批程序,以防止有关人员擅自处置固定资产,造成资产的流失,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
6、建立固定资产责任追究制度。对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人必须明确责任,按规定使用和妥善保管固定资产。对恶意毁坏、侵占固定资产的行为应视情节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处理。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必须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一直以来医院财务管理的中心是强化财务收支管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新的医疗形势下,为了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我们应根据财政部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对固定资产各环节的管理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四)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机制
随着业务项目的不断拓宽,医院的固定资产日益增多,各科室的固定资产种类也逐步增加,根据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医院必须建立办公自动化的机制,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分类、入库、维护、处置以及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流水操作,实现与事件同步,发展同步,正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通过资源共享,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能及时核对账目,做到账实相符,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便于在内部进行有效调配,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资产的效能。
(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培训机制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医院应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新时期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医院财务部门应不断规范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程序,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按规定进行分类。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的变更、调拨、报废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进行处理。
(六)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成效与个人年度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I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国有资产定义、管理、购买、处置等都有很详尽的说明。并在2012年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有了很明确的定义,对固定资产要计提累计折旧有了要求。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
1.在梳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存货的过程中,出现家底不清,账实严重不符的现象
造成有些固定资产买重、买多,存在严重浪费,有些固定资产没有入账,有的入账但找不到实物,没有固定资产卡片;有些固定资产已经报废但是找不到报废审批流程和报废处置相关手续,也没有进行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固定资产,到底有多少新购置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多少报废,损坏的固定资产未进行报废流程,造成账实严重不符,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2.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相关单位一再强调要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但仍然有很多管理人员不重视,没有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度的基础上制度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未及时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和存货进行梳理,对于固定资产清理盘点过程存在问题置之不理,未看到固定资产调拨单,却按领导授意把资产调拨事后也未补齐手续,有些固定资产已购入使用,因管理人员懒散迟迟不入资产帐,甚至有单位存在固定资产多人管理,随意调拨资产互不通气,还经常更换管理人员等情况,说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十分不健全,有些单位虽建立了制度但都是流于形式,完全不按照制度办事,人员责任心不强。
根据财政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财办[2013])52号等有关规定,有些单位已经在当地财政局的要求下进行了部分固定资产卡片登记,但是工作比较滞后,录入工作不及时,对管理系统操作不熟练,以及对管理系统操作内容理解有偏差,都有可能造成资产信息错误,不能真实反应资产情况。有些资产随意编号,有些资产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去归类、管理等。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只是简单的进行固定资产信息登记。在给固定资产贴标签时也是不认真,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不符。与财政部提出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相脱节。
3.监督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固定资产的管理看,主要是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财务部门很被动,往往是财务部门推着资产管理人员工作,造成工作不及时,账物分离或者账实不符。而且没有专人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固定资产工作不能更好的开展,所以固定资产也往往不能充分有效利用。
二、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新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做更全面的诠释。对于有些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使用年限也可能长也可能短的产品,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也很难把握和认定是固定资产还是存货,因此财政部门应该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重新界定固定资产的范围,对于固定资产目录也应该细化。这样才能使资产得到充分管理。
1.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将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纳入资产监督管理的工作范围
以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为基础,依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评价内容、指标和方法,对本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以及收入上缴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和客观评价,首先由相关部门进行自评,然后由单位组织相关的评审团进行考评,对评价结果进行公布,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造成资产损失、流失或者资产管理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并督促其改正。这样才能促进国有资产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使用效益。
2.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机制,根据单位实际制定年初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并编制预算,审批部门严格审核计划的合规性并控制购置标准;二是在执行预算时,通过政府采购进行控制,对于政府采购目录类的资产应做到应采尽采,并通过政采监督资产的购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职能的需求,做到资产不重复不盲目的购置。
3.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根据财政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财办[2013])52号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输入电脑的固定资产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得固定资产的信息数据共享,加快信息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使得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生命周期信息能够在电脑中很直观的反应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4.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首先得加强会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不断的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和方法。增加固定资产的盘点次数,原来的定期盘点,一年一次是远远不够的,对盘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只流于形式,需要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同时参加,互相监督。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标签管理,一物一签,盘点的同时及时核对标签,对固定资产做好定期核查工作,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形成预案。完善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的自我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毕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07(2).
[2]谭琼.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内容及影响分析[J].财政监督,2014(29).
【关键词】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
一、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概念和种类
1、航道系统固定资产概念和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内容
航道系统固定资产是指用事业经费购置及改扩建增加的资产,国家无偿划拨的资产,国家投资基本建设形成资产的交付使用资产,单位依法运用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含经营创收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国有资产配置(包括购建或调剂等)、使用(包括自用、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处置(包括无偿调拨或划转、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及流动资产损失核销等产权转移或灭失)、产权登记和纠纷处理等。
2、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种类
车辆管理;船舶类资产(含船舶配套的附属资产)、工业设备管理;航标器材设备设施、助航设施(如塔标、标杆、航行水尺等)、测量设备、充电设备(船 用充电设备除外)管理;跳船 、跳板等接岸设施管理;复印机、照像机、摄像机、视频编辑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设备等电子、信息类资产管理;房屋、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冰箱、文艺体充娱乐设备、其它办公机械及家具等生活类设施资产管理。
二、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航道系统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大(单位历史悠久)、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航道辖区长)等特点,管理难度大;二是很多单位由于管理单据众多、盘点工作繁重,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固定资产的历史操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使单位成本大幅增加;三是存在账、卡、物不相符合,难于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由于缺乏有效的资产实物的日常管理手段,即使单位花大力气进行了资产清查,没多久,账实不符的情况又会重新出现,因此,必须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实物进行管理;四是固定资产缺乏中间跟踪管理,没有固定资产的历史记录,如安装、移动、调拨、报废、维修等。五是资产的报废无法及时处理,财务上无法及时销账,无法形成报废清单,实物拆下来后,无法与资产上的实物卡片进行核对。
三、如何加强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
1、配置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航道系统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固定资产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主任由行政主要领导兼任,副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办公室主任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兼任。
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预算编制、会计核算及报废的申报,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由航道系统单位各部门资产管理分口管理。
2、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工作
组织建立本系统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固定资产自建移交、购置、领用、转移、增减等各个环节信息的管理,确保实物资产价值与帐面价值相符;组织开展产权登记、产权界定工作,加强资产评估、资产处置的监管,协调本系统产权纠纷、审查本系统单位资产清查及相关统计报告,对本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交党政联席会研究,根据党政会决定,狠抓落实;按规定权限审查系统需报备、审批或报批的固定资产配置、处置、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等事项的资料;加强系统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推动固定资产整合、共享和共用机制建设;对系统单位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监管,严格按规定核实资产处置程序和资料,并督促按规定缴纳处置收益;实施对系统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处置情况的绩效考核 。
3、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使资产配置通过部门预算逐渐趋于合理。航道系统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审批部门预算时严格控制购置标准;航道系统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均纳入到预算管理。二是通过政府采购的资产实行监控审核。监督资产购置需求是否按照车谊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是否履行职能的需要,是否按合法的程序进行,通过政府采购控制,将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结合起来,事前加强对固有资产配置计划的管理,从而避免重复和盲目购置固定资产,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奠定基础。
4、强化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航道系统各单位和部门对所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必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台帐,建立资产收、发登记,对申请更新的固定资产需回收入库,通过技术部门鉴定后,进行重新分配或由申请人填写技术鉴定表申请报废。固定资产要落实责任到具体的部门和人,资产使用唯一标签粘贴,统一管理,标签上含单位、资产类别、编号、购置时间、交接发时间、名称、型号、责任人九项内容。建立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11月份,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并要求固定资产管理形成书面的盘点资料,有特殊要求的资产由固定资产管理另行安排时间盘点,报财务部门备案,将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事前、事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就是不断完善航道系统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5、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财务的电算化核算推进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卡片由固定资产的电子卡片代替,也就是固定资产的“电子身份证”来取代。把固定资产的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也实现单位的信息共享。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不仅加快了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还可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增减变化信息直接可以在电脑中反映出来,信息化的快速传递,减少了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解决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账务账目不符的情况,减少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盲区,使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解企业所有资产的全面情况。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航道建设的发展,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负责数据统计的整理和资料传递工作外,还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分析,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为此,航道系统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控制制度,对管理人员的选调、培训、考核、奖惩形成制度,管理人员上岗必须接受岗前培训, 必须学会使用操作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不断更新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以提高业务技能,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
总之,加强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才能更好地提升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关键词】固定资产;信息化;全寿命管理
保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担负着保定市3区22县(市)的供电和22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规划、建设、维护等任务。多年来,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三抓一创”工作思路,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多项业绩指标名列河北省电力公司系统前茅。
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提出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管理目标,资产优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改进资产管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多年来,我公司在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公司固定资产的特点
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源泉,固定资产的结构、状况和管理水平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性资产,随着使用和磨损,通过计提折旧方式逐渐减少账面价值。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计量的重要内容。
作为典型的电网企业,我公司固定资产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固定资产价值量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特别大比重
供电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存货较少,因而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比重较高,一般大于70%。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资产优良”目标能否实现。
(二)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年限表,固定资产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等十六大类。其中每大类中又区分为若干小类,每一类资产都有多种设备,庞大的资产种类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固定资产分布特别分散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分布广泛,从地域上看,从繁华市区到边远山村,从现代化工厂到农家大院,电力设备遍及每一角落。从管理权限上看,涉及多个资产管理部门,包括总部资产、农电资产及托管资产等。由此造成管理难度很大,不易掌握和管理。
(四)固定资产更新比较快
电网企业要超前发展,就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电网企业必然要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我公司为例,固定资产的年均增长速度在18%左右,接近本地GDP增长速度的2倍。
(五)固定资产核算受政策变更影响大
电网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例很大,固定资产目录调整、折旧政策的变化与调整都会对企业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鉴于以上特点,传统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伴随着固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亟待转换思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尚待理顺
目前实行的仍是固定资产分级归口管理体制,各个部门分工负责:财务部门负责价值管理,生技部门负责技术管理,保管使用单位负责实物管理。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各部门之间难以理清分工合作的责任、权利,不利于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如有的保管使用单位不清楚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尚可使用年限,盲目报废固定资产等。此外有些单位在实物管理中,不能保持完成统一的固定资产卡片数据,管理混乱。
(二)价值、技术与实物管理结合不够密切,管理缺位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立项建设到完工,再到实物管理牵涉到多个部门,只有密切配合和经常沟通才能做好此项工作。以我公司为例,固定资产卡片有48000多张,如果要求财务人员每一张卡片都一一核对到实物的话,明显不切合实际,这就要求价值管理、技术管理与实物管理加强配合,需要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密切配合。
(三)农电资产管理不到位
到2006年底,我公司农网改造已形成固定资产占公司固定资产总额的44%,这部分资产散布于各县级供电企业,我公司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基本上限于账务核算部分,账面核算准确性也较差,价值管理、技术管理与实物管理长期脱节,并且对这部分资产的维护和保养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做到对这部分固定资产实际意义上的管理,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实践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人们已越来越借助电脑和网络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多年来,我公司致力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创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收入、调出、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等情况,采集、建立和维护相关资料,主要体现为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客观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实有数额和增减变动历史数据。
2.根据有关规定,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以便正确计算成本,保证固定资产再生产资金的需要。
(二)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作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建成后的固定资产信息子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数据量大,数据在计算机内保存时间长。由于固定资产卡片较多,而且反映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信息项目也比较多,为了便于企业各部门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系统内需要保留每一固定资产的详细资料。为了加强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保留必要的审计线索,即使是已淘汰的固定资产的资料也必须保留。
2.数据处理的频率比较低,数据处理方式比较单一。除了系统初始设置时需要输入大量的固定资产详细数据外,在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中一般只需要输入少量的固定资产变动数据、每月计提折旧以及必要时输出报表和统计分析数据,数据处理的频率明显小于其他会计信息子系统。虽然计提折旧的工作量较大,但计提折旧的算法比较简单,数据处理比较容易。
3.数据综合查询要求较强,数据输出主要以报表形式提供。为了满足企业对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多方面需要,建成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查询和分类统计功能。
(三)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领导重视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有企业领导的参与、支持。我公司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向市公司、省公司财务部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有关领导都做出专门指示,以保证系统应用的顺利进行。如果说,“科教兴国”是本世纪我国的发展战略,那么“科技兴企”就是保定供电公司的企业管理精髓。现在将信息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企业管理中来,已经在保定供电公司形成风气。
我公司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末,从1999年开始,我们为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基础资料基本备齐。在省公司财务部的高度重视下,公司财务部设立了专职电算化岗位、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制定了《保定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定供电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系统的实施进行了必要的组织准备和制度建设。从2000年起,我们将所有资料数据录入,做成完整的数据库,并运用远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同时与远光账务核算系统建立链接,使得固定资产卡片变动与账务变动同步,有效地保证了固定资产账卡一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于2002年正式投入运行。(四)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1.规范了固定资产卡片等基础资料,使得固定资产数据查询快捷方便。我公司原来的固定资产卡片为纸质卡片,且资料不全,账卡不符。经过信息化建设规范,固定资产账卡相符,卡片数据从开始的8000多张增加到现在的48000多张。根据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建立固定资产统计查询方案,在数据库里可以从保管使用单位、固定资产构成分类及资产性质等方面查询到各种信息,使得固定资产的数据查询成为举手之劳。固定资产的任何变动包括新增、调入调出、报废及出售等都与账务管理系统及时核对,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卡同步变化。
2.信息化建设保证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准确性。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来说,信息化建设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按单张卡片提取折旧,从而保证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准备性。我公司原来按固定资产类别分类提取折旧(可能现在还有很多单位分类提取折旧),由于卡片量大,无法区分某一类别中是否有超期服役的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化建设以后,对于超过计提折旧年限的卡片,系统会自动过滤掉,不再参与折旧计算。
3.信息化建设节约了大量活劳动,使得财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其他重要方面。电网企业每年的电网建设都会很大,都会形成大量的固定资产,一个基建项目少则几百张卡片,多则上千张卡片,仅手工制作卡片就是一项十分耗费时间的工作,信息化建设后仅需数据转换就会完成卡片形成过程。通过固定资产卡片计算所取得的数据能够很快完成,既省略了手工状态下的复杂计算,也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
四、后续工作设想
我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上,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但由于自身的限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和提高,在适应现代企业要求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继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
我公司目前采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是远光会计软件,由于该软件的固定资产系统应用不是很广泛,软件本身的功能不太完善,我们将与软件公司长期合作,持续完善和提升软件功能,优化软件程序,在固定资产卡片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提高运算效率。拓展软件管理功能,使得软件在给定条件下,能够自动预警和提醒财务人员做好管理工作。完善数据接口,使得软件在卡片数据导入导出方面更加便捷。加强数据库安全,避免数据库遭受意外破坏。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数据网,实现数据共享,使各部门、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都能根据授权使用同一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与管理。
(二)进一步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由于目前的分级归口管理体制缺乏统一组织,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协调一致。建议统一研究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体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固定资产的更改、更新方案,使价值管理、技术管理和保管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由于电网企业大规模的农网造成,形成的大量农网资产,我公司44%的固定资产属于农网资产,分散于各县电网企业,实际上只能进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背离。在当前农电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应当尽快出台管理办法,如委托代管、有偿使用等方式,以明确责、权、利,既高效率地发挥这部分资产作用,又方便管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0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2014年上半年我台对固定资产开展了摸底清查工作。通过清查,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有账实不符、资产管理专职人员配置不全、资产交接不及时甚至推诿扯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现状,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1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有的还相当庞大。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定期盘查制度,管理意识淡薄,重购置,轻管理,购买时一味追求“小而全”、“要超前”、“高标准”,没有充分论证设备的使用效益或脱离了单位的实际,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在资产使用、报废处理等手续办理上不严,疏于管理,致使有账无物。该减少的不减,该增加的不加,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卡形同呆账。这些情况严重阻挠和抑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并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1.2 保管和使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考评机制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或多或少地构建了一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却没有构建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考评体系,其导致的后果是制度制定得不合理、存在差异以及差异原因不明等。对人的行为也存在负面影响,导致人们对制度不够重视。因此对固定资产保管和使用制度进行考评,能够提高制度执行力,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管理。
1.3 缺乏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特有的核算规定,使经费一但成为实物后就脱离了监管视线,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上的弱项,资产购置后,直接在“经费支出”项中列支,成为账面上一个数字,2006年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固定资产购置经各级财政局下的国库支付中心付款,国库支付中心付款后没有对固定资产再进一步核算,各行政事业单位仅对购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以数字的方式记录在各单位的账面上,这种核算方式不能反映各级政府固定资产方面的完整信息,意味着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一旦支付就退出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为行政事业单位重资金,轻财产的现象埋下了隐患。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而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规定不健全,只在会计账面上做出反映,缺少实物登记账;资产领用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不能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2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制度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应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制定和完善资产核算和管理办法、增减审批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暂行办法》,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并按照国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各单位应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切实管好各项资产管理工作。使每个单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正常的监督制约机制;要通过检查工作,不断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单位资产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相结合,从而促使单位自觉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监督工作,有效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状况,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保全和合理、节约、有效的使用。
2.2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原则,实行固定资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为此,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资产问责制,做到在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严格履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和日常管理职责。既要做到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与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核对,期末会同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又要做到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使用人要承担相当责任。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要将每一件固定资产确认到具体使用人,并明确各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的职责范围。
2.3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要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各种资产的采购管理制度、审批论证制度、验收制度、核算制度、处置制度、效益分析评价制度和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坚持先入库后领用、先鉴定后报废、先报废后购买的原则,规范资产采购部门、保管部门、使用部门、记录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严格购入、领用、报废手续及凭证传递制度,建立各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制约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4 采用过程化、作业化方法管理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关键是将固定资产划分到各个作业中心,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的业务操作和管理流程,完善档案保管体系,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各个管理过程记录下来,形成固定资产电子档案,对固定资产实行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管理。财务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要在固定资产账下,按照资产分类账户进行金额核算,固定资产专管员要按照资产的类别、品种、规格、型号、存放地点或使用人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和实物卡片,进行价值形态管理的同时,做好实物形态管理,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维护保养、大修、报废、处置、内部转移等,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理,在固定资产金额账、实物账、固定资产卡片上做及时、准确、系统、全面的反映。
3 结语
为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意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做好固定资产全程管理。固定资产清查是定期梳理资产管理工作,查找、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财务部门应会同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至少每年全面清查一次。在清查结束后,清查人员需要编制清查报告,管理部门需对清查(下转第354页)(上接第359页)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真实可靠性。在清查过程中发现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报告审核通过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账实相符,并上报备案。
【参考文献】
[1]黄潇雪.刍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2]段慧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11(1).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履行行政职能的物质基础,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设计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采用B/S多层结构模型设计,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实现资产从采购到入库的一体化管理。该系统的应用逐步改善了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资产管理; 审批流程; B/S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7-62-03
Desig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for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Chen Xuezhen
(Zhejiang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 Hangzhou, Zhejiang 310006, China)
Abstract: The fixed assets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r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performing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of the state organs and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fixed assets, th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system relying on the computer network platform, using B/S multi-layer structure model design, by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the approval process optimizing, th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of assets from procurement to warehousing is realiz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has gradually 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fixed asset management ideas and work mode, and improved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business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fixed assets; asset management; approval process; B/S structure
0 引言
固定资产是单位为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其履行行政职能的物质基础[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比重越来越高,其资产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5]。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和报废,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手工管理固定资产的方式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工作管理需求。近几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2006年,浙江财政厅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浙财政字〔2006〕74号)文件,要求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法规制度建设,实行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全过程监控,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电子化的管控,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1]。2015年,财政部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号)文件,要求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国库管理相结合,建立既相互衔接,又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充分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的动态管理优势,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同时,还要求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与预算系统、决算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和非税收收入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具备条件的资产管理事项逐步实现网上办理[2]。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存在着形式简单、效率低下、保密性差等很多缺点和不足,不能达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标准化、 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本要求[4]。因此,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作支撑,建立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解决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办法。
1 建设目标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审批、调拨、查询的实时性,报表生成的便捷性;实现固定资产审批、调拨、查询、对账、盘点的实时性、方便性;实现资产从采购到入库一体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改善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信息化水平。
2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采用B/S多层结构模型设计。
B/S主要应用在浏览器用户与Web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模式。如果要访问的数据比较复杂,需要专门的应用服务器进行交互处理,或者由于网络带宽的因素,为了减少网络之间的通信量,均可以采用此种方式。B/S结构将是我们在此次应用的主要模式,最终用户将采用统一的浏览器界面。
多层结构模型是因为RDBMS(即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需要针对应用系统实时进行响应,而在本系统中,需要处理的核心事务是根据用户的权限响应用户的各种查询、检索和数据上载,以及管理等请求,这时需要采用多层模型,由中间一层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进行应用逻辑的封装和处理,采用JSP、Servlet通过JDBC来访问数据库,并生成HTML页面,供用户进行查询。
2.2 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包括信息管理、资产审批、资产查询、资产报表、数据接口和系统管理(如图1所示)。
2.2.1 信息管理
基本数据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登记、修改、删除,包括资产编号、人员信息、使用状态、资产类别、处室信息、房间信息等指标,指标项满足财政部门对资产数据不同口径的统计分析要求。
资产日常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包括所有常规的资产管理环节和操作过程:资产增加、资产基本信息的维护、资产转拨、资产报废、资产删除、资产状态调整。
⑴ 资产增加:实现固定资产新增的功能。新增资产自动生成条形码,并通过条码打印机输出条码。
⑵ 资产信息维护: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对资产基本信息进行修改维护。
⑶ 资产转拨:资产转拨实现资产保管部门转拨、保管人转拨以及存放地点的转拨变动,可以实现单条或多条批量转拨。
⑷ 资产报废:主要是实现对已报废资产批量设为报废的功能。
⑸ 资产删除:清查资产后,如有重复资产登记,可删除多余的资产。
⑹ 资产状态调整:主要是针对一些资产日常使用中、盘点后,发现资产已经损坏、停用、遗失等状态,从而对资产的状态进行调整。
资产盘点:主要实现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管理,辅以数据采集器、二维码标签进行智能资产盘点。
资产对账:主要实现对账资产的导入,同名使用人数据的整理,财务软件的数据与资产软件的数据核对,并最终形成汇总表。实现资产导入、资产整理、资产对账、对账明细和信息同步等功能。
2.2.2 资产审批
购置审批:主要实现对资产购置的审批。按金额大小区分审批路径。
转拨审批:主要实现对资产转拨的审批。由资产责任人提出资产转拨申请,经过审批流程后,完成资产的转拨。
报废审批:主要实现对资产报废的审批。
盘点结果处理审批:主要实现对资产盘点结果的审批。资产管理人盘点资产后,生成资产盘点结果,经过审批流程后,产生最终的结果。
2.2.3 资产查询
多条件、组合条件:如按购买日期,金额范围,资产信息关键字,自定义字段等查询。
按使用状态快捷查询:提供在用中、维修中、报废等状态的快捷查询。
预警提示:自动提醒哪些设备需定期保养或维修,需要设置购买日期或维修日期,以及维修或保养周期,系统根据这些条件自动运算下次需要维修或保养日期。
2.2.4 资产报表
资产分类汇总表:主要是按资产的分类进行统计。除了资产的分类进行统计,可以组合按部门、按时点等进行统计分类资产的报表,形成资产分类汇总表。
部门资产报表:主要是对部门的资产的情况进行统计,形成报表。
年度资产报表:主要是按会计年度对资产的期初、期末、当年资产增减发生额进行统计,形成报表。
资产历史明细台帐:主要是指对资产从资产卡片建立开始,对资产的建立、调拨、出租、出借、减少等变动情况按时间先后进行一个历史明细的记录。
资产配备情况表:主要是对部门的资产配备情况进行统计的报表。提供该部门的人员配备、资产配备、资产使用情况,为以后的采购、审核、决策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增减变动表:对一个时段范围内的资产增加、减少变动情况的统计。
役龄逾龄统计表:对资产的已使用期限、剩余役龄情况进行统计。按一定标准和指定期间统计有多少资产役龄,正在服役,有多少资产已经逾龄,已经超期服役。
资产自定义报表:对资产情况除了上述的统计报表外,根据自身的另外需求进行统计的报表。如对固定资产评估情况按一定期间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报表。
2.2.5 数据接口
按省级财政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格式要求,将需要报财政的资产生成标准Excel数据表,使这些资产可通过省级财政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模块自动导入。
2.2.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的注册和管理,系统界面菜单的配置,各功能模块的配置,群组的建立,权限的设定等。
用户权限在本系统中分为系统管理员、资产审批人、资产管理员、操作员、查询员。
⑴ 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资产管理软件的系统日常管理,基本参数的维护等。
⑵ 资产审批人:主要是指实物管理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等有权审批资产管理事项的人员。与机构级别组合、与流程组合后,有权对不同机构级别的资产管理事项进行审批。
⑶ 资产管理员:实物资产管理部门人员,主要负责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事项。
⑷ 操作员:主要负责资产管理软件的日常事务的操作。
⑸ 查询员:对资产管理软件只有查询权限、无日常事务操作权限的人员。
3 结束语
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作了详细的设计,实现了固定资产申购、转移、报废等全过程管理,实现了与省级财政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改善了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业务信息化水平。通过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可正确核算资产的数量及价值,明确经济责任,促进固定资产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不断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本系统实现了与财政系统的对接,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并实现与预算系统、决算系统的对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浙财政字〔2006〕74号)
[2]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
指导意见(财资〔2015〕90号)
[3] 王新芝,黄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
国管理信息化,2008.12:23-32
[4] 王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
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改革
一、前言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于实现国有财产保值增值、安全完整和有效地发挥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效能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直沿用1998年制定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虽然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财政体制的改革相应地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已经无法充分、完整、客观、有效地披露和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会计信息,也不能很好地监控和管理固定资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征
通常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经费主要来源是通过社会捐赠、政府财政拨款等方式来获得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面比较广,范围比较宽。这是因为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即使对于那些尽管单位价值较低,没有达到相关的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且基本保持原有形态的有形资产,都应该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来进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不包括基本建设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以财政补助收入或者国家基本建设拨款以外的自筹资金来进行固定资产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时,会计核算应该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规程来进行。其发生的实际成本支出, 只在项目工程完工之后才增加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其不作单位支出核算;二是在使用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同时也不计提折旧,它是按照经营收入和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来将修购基金计提出来,将这些基金专门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维护和更新;三是应该将购建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实际成本在当期支出中直接列入,实际成本价值必须同时在两个账户中,也就是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中得以反映,一般而言这两者的金额应该保持一致;四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不反映毁损、报废、出售、盘亏的固定资产净值。五是与无形资产和投资转出存货的处理方法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不反映合同协议确认价值与国定资产原始评估确认价值二者之间的差额。
三、如何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
(一)引入权责发生制
目前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已经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已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它不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和核算出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项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的费用、成本,也不能够完整、充分地反映和核算出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负债和资产情况。诸如按照现行会计核算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不计提折旧,只对原值进行核算,用原值来反映出价值。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与时俱进,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
只有引入权责发生制,才能够较好地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核算,分期分摊和确认固定资产成本,同时,计提折旧予以资本化。仅仅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项目上来看,权责发生制能够记录固定资产价值的折旧,也可以记录资金的支出。我们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权责发生制实际上就是建立了一种联系,有效地将成本和效率二者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二)分别核算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和经营性固定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和经营性固定资产。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不直接参与到流通和生产的过程中,主要是承担较多社会功能。而经营性固定资产主要是以增值为目的、保值为基础,它主要是承担资本积累的功能,直接参与到流通和生产的过程中。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固定资产,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对其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进行经营性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改革,其次再进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改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信息更加准确、更加真实,有利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三)加强预算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和部门职能范围
加强预算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很重要,预算不仅是对固定资产具体数额的预计,更重要的是对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预期效用进行预算,不仅要考虑它的财务负担,更重要的是考虑固定资产的投资是否为行政事业单位必需,是不是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同时,所付出的合理成本。大投入、高配置,不一定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有利,反而会造成浪费和资金占用等到不利因素。预算也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向,建设规模,合理配置的有效控制手段,可以从源头上切实加强管理,防止浪费或突破配置标准,也可以通过预算控制检查了解资产维护及保管使用情况。
(四)健全、理顺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安全完整,本着“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原则,要进—步健全、完善和理顺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职能管理机构,归口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要分工管理,职责明确,权责结合。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资产管理员队伍,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落实。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指导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网络化、现代化
要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在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三相符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将实盘资产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固定资产存量及其流动变化情况,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盘活行政事业单位资源,发挥其效益,更好地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例如我省某市就已经于近日正式启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它将实现对该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借助于市政府专网,通过运用软件的技术手段,将行政事业单位、市财政局资产管理办公室、核算中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谁使用谁管理,确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主体地位。能够及时、有效监控和掌握单位资产的价值变动,通过流程控制,在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形成了有效的权力制约关系。此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建立,突破了传统管理的单向、零散、个性化传递信息的模式,使每个资产经办人员办理的业务事项都能客观、及时地反映出来,从而为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日常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在提高财政监督效率和水平的同时,也对权力的运行形成了“流程严密、责任清晰、公开透明”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的促进了机关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惠琼. 从财务管理视角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1):134-137
[2]郭元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08,(01):145-148
[3]王占群.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J].中国城市经济,2011,(20):156-159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获得固定资产资金的来源渠道比较多,出资主体不断地增加,投资方式灵活多变。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还有贷款、学费、国债、社会引资、捐赠等投资。最近几年高等学校除用于校园、校舍、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以外,还有相当部分用于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后勤社会化的建设主要依靠贷款资金,这与以前形成的固定资产在产权性质上相比较是有差异的,不同投资形成的资产差异构成了高校资产的多元结构。当前,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头建账及账物不符。许多学校资产管理不归口,一部分在后勤,一部分在教务,也有的学校在财务。账物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和账物不匹配。造成账物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入账不规范,不入固定资产便可报销,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利用其它资金购建固定资产,但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脱节,对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账实不符问题来源于多年的积累,并未得到根除。
2.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不规范。高校闲置和淘汰的固定资产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高校内部整合闲置造成的房屋土地资产闲置;二是设备的更新换代造成固定资产淘汰而产生的闲置,主要是指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三是房屋拆迁、设备报废的随意性,拆旧建新手续不及时办理,修旧利废不能合理的下账。在处置的过程中要确保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严防资产流失。
3.房屋、土地产确权不完整。高校合并资源整合,实现互惠双赢目标,就必须保证其资产的产权清晰,固定资产中涉及产权问题的项目主要是房地产。由于历史上高校使用的土地大多是划拨形式、管理制度的松散造成房地产购建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及办证意识淡薄等原因,存在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证照不全的现象,这些房地产长期归高校使用,虽然不存在第三方对其产权进行要求,但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这些房地产须补办相关证照,但这些土地房屋的历史资料补充困难。另外,社会化引资建设的项目,利息、利润等如何计入成本,没有明确的政策。
4.基建新建项目和修缮项目竣工决算造价不完整。基建项目的竣工决算是基建项目成本的准确反映,是入账原值的确定依据,因此,高校内部都有一套完整的竣工决算审批操作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已经办理竣工决算的基建项目仍需要追加投资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报告的不完整性,经常出现追加项目;二是修缮工程不入固定资产账,按维修费列支。近年来,国家逐步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一些基建项目靠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面临着支付土地出让金的局面,从而需要追加投资。
5.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违规处罚不到位。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高校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这种处罚往往只是一种文件,是一种形式,这也是高校监管不力的通病。此外,近几年,由于人才不辞而别,资产一并流失,又难以追回,造成了资产管理者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更多的违规现象。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切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分管校领导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要广泛宣传,认真贯彻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大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把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到关系学校教学、科研和产业等工作顺利开展、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只有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高效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既要有完善的宏观管理法规制度,又要有适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内部规章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资金管理部门和外部债权单位均要求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存在良好的管理机制,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强调信息披露的相关可比性、管理的科学有效性,进而可以对各高校的固定资产状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合理评价固定资产使用效果与管理效率。同时,各高校又存在个体差异,固定资产的类别差异很大,在遵循统一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单位操作性较强的管理规章。
3.加强固定资产审计,发挥审计监督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由于固定资产在高校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影响极大,因而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学校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对于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在审计过程中要着重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检查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促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要改变固定资产部门所有、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积压浪费等现象,要做到:(1)学校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院系、部门、学科、专业的界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把相近的实验室进行分类、合并、重新组合,建成跨学科、专业的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2)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在现有的条件下,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既可节约资金,又可减少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问题,从而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