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时间:2023-09-12 17:1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整个社会逐渐步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各类服务正在促进整个社会的转型和质变,信息网络已经超越传统的一些通信媒体,成为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信息网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逐渐变广,对维护个人自身权利、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网络信息应用程度的逐步提高,对于保障网络安全的工作也成为网络信息维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都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想要保证生产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能够有相对安全的环境,就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工作[1]。

1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的内涵

1.1信息安全

信息时代的来临,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到对于信息的安全保护。信息安全即是指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下想要保证信息安全,关键是要把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作用发挥好。网络安全体系包含着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和安全机制,对于保障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各类信息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保障信息安全,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人身、社会安全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2]。

1.2网络安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能离开网络技术的参与,而想要更好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就需要保障其安全。网络安全主要是指保护网络系统的各种硬件、软件以及其中系统内部的各种数据,保证这些系统和数据不会因为一些恶意软件的侵害而遭到破坏和泄露,达到确保网络服务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网络系统正常可靠地运行的目标。网络安全是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维护工作的,主要通过采取各种技术和保障措施,保证网络系统中信息数据的完整机密[3]。

1.3网络空间安全

全球的网络信息用户将各种信息设施、信息系统和智能终端设备等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空间,这就是网络信息空间。而想要在这个空间之内良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就需要做好这个网络空间的安全保护工作。网络空间安全已经超越了现有的技术范畴,成为了国家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2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信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行业想要进行发展,都需要有自身的信息,同时需要积极做好保障工作。对于个人来讲,这些信息通常使我们区别于一般其他人,我们需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不被其他人恶意利用;对于企业来讲,企业的信息相当于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通常是这个企业拥有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砝码;对于国家来讲,每个国家都需要将自身内部的各种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信息予以严格保密,严防泄露。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都是以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重要前提的,都是为了保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都是以保障各种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都是聚焦于信息安全的,换句话说,三者都是以保障信息安全为重要内容的,都是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三者保护信息的程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网络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所保障的信息安全的程度更高,尤其是网络空间安全,它将使用网络信息进行交流的各个用户,包括个人、单位、国家,都看做是一个整体,对整个空间内部的信息都进行保护。同时,这三者之间还是可以相互使用、进行相互协同配合的,信息安全使用的范围最广,它包含了各个方面使用的信息数据,能够为网络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的保障工作做好前提准备。

3总结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无疑是极其巨大的,对于个人安全、企业发展、国家兴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信息网络逐渐盛行的今天,保障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就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2):72~84.

[2]马民虎,张敏.信息安全与网络社会法律治理:空间、战略、权利、能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2):92~97.

第2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教学改革;主动学习;任务驱动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信息和重要数据资源存储和传输于网络当中,通过网络获取和交换信息的方式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信息沟通方式之一。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平台涵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银行等。然而,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黑客入侵、拒绝服务攻击(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广泛传播使得网络安全技术成为了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高等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加强大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学习,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

二、《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当中,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了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课程。《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以及保障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培养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全才;另一方面在于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解决一些网络安全问题的实用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基本要求。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原理等理论基础上,对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了解设计和维护安全的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包括密码技术、IDS技术、网络攻击技术、PKI技术、常见的网络病毒与网络黑客的防范技术、实现安全服务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网络安全体系。

三、《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特点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数学、通信、电子、物理、法律、教育等学科的交叉领域,它既可以说是附属于计算机学科,又可以说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关联,其涉及的新技术、新概念、新问题以及新方法日新月异,发展极为迅猛。《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一门课程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知识覆盖面广,知识更新快。《网络信息安全》课程包括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密码学、网络体系结构、防火墙、IDS(入侵检测技术)等,它又涉及到网络安全原理、网络安全标准、黑客入侵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范围非常广。与此同时,网络攻击手段与网络防范技术此消彼长,要想保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必须要保证网络安全技术实时更新,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第二,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一般拥有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的学生和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是未来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主要技术力量,需要深入理解、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面向社会的计算机实用性人才,一般而言只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

第三,实践性强。学生要想掌握《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预备知识,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数据通信等,还需要开展一定程度的实验课程。《网络信息安全》的课程不能离开实践,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让学生兴趣索然。例如防火墙的配置的实验,学生只有实际地动手操作,才能深刻地领会其工作原理,掌握其工作方式。

四、《网络信息安全》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为了达到《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设置的目的,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特点,必须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实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上进行变革。

1.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网络信息安全》的课程当中,教师应该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缺乏主动地进行思考。因此,在《网络信息安全》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积极推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以及“课堂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习质量。

2.教学手段的改革。《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程中涉及的概念较为抽象,十分琐碎而又环环相扣,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应选取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知识,划分不同的学习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利用幻灯片、动画、影片等更直观地呈现出所授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方式,加强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流。在《网络信息安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枯燥的文字解读,应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法等进行实时教学。例如在教授关于黑客进行网络攻击的模块时,教师可以使用仿真黑客模拟工具的方法修改学生的计算机密码,让学生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得课堂更富有实际意义。

3.实验手段的改革。高校首先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改进,《网络信息安全》的许多实践课程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理解。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并且搭建专门的网络安全实验平台。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验课程大都是对一些黑客软件的应用,由于黑客软件具有一定的攻击性,难以监控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所以在安排实验课程时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要达到专人专机,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对于黑客仿真软件的使用,教师要严格管理其使用过程,避免部分学生因为好奇心驱使而攻击一般网络。另外,高校可以在《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验教学中利用虚拟机技术来解决实验中所产生的网络安全问题。最后,高校可以在实验室中建立专用的安全工具资源数据库,以便于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自主学习和自由操作。

4.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师在设置《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考核方式时,首先必须要明确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考试的高分,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及时更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针对《网络信息安全》这门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师应该以实际动手能力测验为主,以书面考试形式为辅进行综合测评考核。考核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团结合作或者分组讨论去完成一些网络安全维护的项目,将考核变成一个实际的操作任务,提高学生在处理网络安全问题时的能力,增加课程的学习乐趣,以此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必然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技术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改革方法,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网络安全技术专才势在必行。《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使用能力,而且要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技能。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高校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来加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形成完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晓峰.浅析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界,2013,(28).

[2] 黄剑华,马婷.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科技信息,2012,(13):226.

[3] 焦燕.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管理学家,2014.

[4] 习军.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学导报,2015.

[5] 尹少平.谈大学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与实训[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0).

第3篇

 

1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现状

 

1.1政府和行业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重视程度增加

 

随着近些年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不断发酵,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拓展到国家安全的角度,国家的重视度不断增加。现在,国家网络安全的行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对政治商业和经济等利益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存量和增量大幅增加的阶段。从政府方面来讲,政府正在加大加国产硬件和软件及一些安全软件的采购力度,逐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IT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防御能力;从企事业单位的方面来讲,我们用于信息安全的投资明显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及一些商业机密泄露等事件敲响了企事业单位安全意识的警钟,企事业但是开始强化数据保护和提高安全防御措施。1.2互联网犯罪猖獗

 

现在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愈发猖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各样的违法犯罪活动,如赌博、诈骗、撒播谣言、窃密盗窃等不法活动,还有通过互联网攻击窃取数据和机密等的犯罪活动。这些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不仅危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1.3网络安全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应用,互联网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网络安全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保证国家的网络安全,要不断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现在由于互联网的核心的设施、技术还有比较高端的服务还是主要依赖于国外的进口,在操作系统使用、专用芯片制造和大型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的隐患。因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和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1.4互联网信息安全研究成为热点

 

现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等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信息安全问题是现在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帮助解决互联网在安全方面所遇到的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的高校将互联网信息安全作为专门的课程开设,这也有助于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研究的发展。

 

2加强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对策

 

2.1发挥政府功能,强化法规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安全协助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尽可能提升全民的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和水平,增强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保护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而且要进一步强化网络立法以及执法的能力,深化政府职能,完善法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网络安全协助的机制,这样有助于协调全国网络的安全运行。制定出网络在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的安全级别的定义和安全行为的细则,安全程度的考核评定等标准化文本,分析网络出现的攻击手段,报告系统漏洞并给出“补丁”程序,并且对全国范围内协调网络安全建设,另外,还要大力提高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相关的应用系统与网络安全的能力,用以代替进口产品。

 

2.2加大互联网信息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网络犯罪的立法速度,有一些立法对互联网犯罪的处罚力度非常轻,还有一些互联网犯罪活动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这种情况对于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打击力度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现在要加快对互联网犯罪的立法工作,使得在处理互联网犯罪的时候可以做到有法可依。近些年,国家加大了最互联网的监督和监管力度,使得很多的互联网犯罪活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取证和解决,但是相对而言,公民的互联网安全意思还是比较淡薄,因此,提高公民的互联网安全意识也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2.3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和教育的工作

 

现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计算机黑客等问题,影响着人们对互联网的正常和安全使用,更是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

 

因此,加大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通过不断提高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有效避免一些网络犯罪的发生,并且对提高我国整体网络安全有很大的帮助。要不断的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4建立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保障制度

 

重点加强对全社会信息安全问题的统筹安排,对信息安全工作责任制要不断深化细化;加强重点信息领域的安全保障工作,推动信息安全等工作的开展、要把安全测评、应急管理等信息安全基本制度落到实处;加快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基础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安全综合监管和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信息安全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开展专项研究,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建立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平台、电子政务灾难备份中心等基础设施等,力求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形成更强的基础支撑。

 

2.5技术防护安全策略

 

技术防护是确保网站信息安全的有力措施,在技术防护上,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网络环境安全;二是加强网站平台安全管理;三是加强网站代码安全;四是加强数据安全。

 

3结语

 

网络安全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互联网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制定出合适的策略方法并加以实施,达到提升互联网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凌.网络涉及隐私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定[J].编辑学刊,2015(1).

第4篇

1.1政府和行业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重视程度增加

随着近些年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不断发酵,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拓展到国家安全的角度,国家的重视度不断增加。现在,国家网络安全的行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对政治商业和经济等利益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存量和增量大幅增加的阶段。从政府方面来讲,政府正在加大加国产硬件和软件及一些安全软件的采购力度,逐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IT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防御能力;从企事业单位的方面来讲,我们用于信息安全的投资明显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及一些商业机密泄露等事件敲响了企事业单位安全意识的警钟,企事业但是开始强化数据保护和提高安全防御措施。

1.2互联网犯罪猖獗

现在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愈发猖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各样的违法犯罪活动,如赌博、诈骗、撒播谣言、窃密盗窃等不法活动,还有通过互联网攻击窃取数据和机密等的犯罪活动。这些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不仅危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1.3网络安全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应用,互联网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网络安全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保证国家的网络安全,要不断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现在由于互联网的核心的设施、技术还有比较高端的服务还是主要依赖于国外的进口,在操作系统使用、专用芯片制造和大型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的隐患。因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和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1.4互联网信息安全研究成为热点

现在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等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信息安全问题是现在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帮助解决互联网在安全方面所遇到的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的高校将互联网信息安全作为专门的课程开设,这也有助于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研究的发展。

2加强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对策

2.1发挥政府功能,强化法规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安全协助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尽可能提升全民的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和水平,增强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保护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而且要进一步强化网络立法以及执法的能力,深化政府职能,完善法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网络安全协助的机制,这样有助于协调全国网络的安全运行。制定出网络在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的安全级别的定义和安全行为的细则,安全程度的考核评定等标准化文本,分析网络出现的攻击手段,报告系统漏洞并给出“补丁”程序,并且对全国范围内协调网络安全建设,另外,还要大力提高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相关的应用系统与网络安全的能力,用以代替进口产品。

2.2加大互联网信息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网络犯罪的立法速度,有一些立法对互联网犯罪的处罚力度非常轻,还有一些互联网犯罪活动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这种情况对于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打击力度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现在要加快对互联网犯罪的立法工作,使得在处理互联网犯罪的时候可以做到有法可依。近些年,国家加大了最互联网的监督和监管力度,使得很多的互联网犯罪活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取证和解决,但是相对而言,公民的互联网安全意思还是比较淡薄,因此,提高公民的互联网安全意识也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2.3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和教育的工作

现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计算机黑客等问题,影响着人们对互联网的正常和安全使用,更是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因此,加大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通过不断提高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有效避免一些网络犯罪的发生,并且对提高我国整体网络安全有很大的帮助。要不断的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4建立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保障制度

重点加强对全社会信息安全问题的统筹安排,对信息安全工作责任制要不断深化细化;加强重点信息领域的安全保障工作,推动信息安全等工作的开展、要把安全测评、应急管理等信息安全基本制度落到实处;加快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基础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安全综合监管和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信息安全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开展专项研究,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建立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平台、电子政务灾难备份中心等基础设施等,力求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形成更强的基础支撑。

2.5技术防护安全策略

技术防护是确保网站信息安全的有力措施,在技术防护上,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网络环境安全;二是加强网站平台安全管理;三是加强网站代码安全;四是加强数据安全。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10-02

“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是信息安全及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应用数学等多个学科。“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主要介绍网络安全技术和主流安全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VPN技术等,是学生应用信息安全理论和深化信息安全知识的有效途径,提升学生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了解目前存在安全技术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基础。

一、研究背景

互动式教学被誉为哈佛大学的法宝,从1980年引入我国。这种方式是大学教师为研究和探讨某一专题而采用的学习交流方式,教师和学生平等互动,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并开阔视野,真正达到学有所获的教学目的。然而这种激发学生活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一直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我国的部分研究型高校中,仅有部分教师对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研讨式教学进行了尝试。文献[1]探索、实践和总结了信息安全保密教育中变被动教育为自我教育、变被动要求为自觉行动的理念以及集技术教育与政治教育于一体的新模式。文献[2]将学生安全编码能力的培养与程序设计课程群、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相结合。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安全编码能力训练的几种主要途径。文献[3]从信息安全类课程教学与实践两大环节中的共性问题入手,在分析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实际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内容点面结合、教学实践知行合一的内容安排与学生认知评价体系。文献[4]对军校本科学员的信息安全保密素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课程的内容与特点,并从专题授课、动态更新、案例式教学、现场演示这四个方面,对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文献[5]针对信息安全课程具有的计算复杂性大、算法理解难度大、实验内容灵活的特点,基于三年的课程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种多维研讨式教学模式,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交叉三个维度的研讨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安全的概念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90年代以来得到了深化。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信息安全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科所要求的基本修养,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我校于2011年为信息安全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了“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选修课程,“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的推出,是对我校信息安全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二、“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分析

与信息安全专业其他课程相比,网络安全防护致力于解决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等问题,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他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因此此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1.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的研究还面临着许多未知领域,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基础以及公平统一的性能测试与评价体系。

2.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前沿应用学科,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应用数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在整个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数字信号与信息隐藏”、“数据通信原理”、“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等多门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开设“网络攻防实验”等后续课程。

经过3年的教学实施,我们发现存在学生对该领域比较陌生并且课堂教学死板,课程持续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因此“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并加以实践验证,本文针对这门课程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项目引导、团队研究、随堂实验环节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使得该课程能在信息安全专业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

1.课堂教学死板。当前的信息安全类课程教学大多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手段,但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在“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好,主要是因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比较杂,例如:网络协议、网络编程、计算机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VPN)等。这些内容仅仅借助多媒体课件无法深入讲解。

2.课程持续吸引力不足。有些同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自学或者网上查资料已经掌握了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是单纯的课堂讲授所形成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无法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最终觉得课程“索然无味”,渐渐失去了对课程的兴趣。

3.教学内容理论深度不够。“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从理论到应用内容还算全面,但侧重点过于偏向应用,理论基础薄弱,深度不够,更像是一门普及常识的公共任选课。这主要是因为课程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应用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无法在课堂上系统地全部交代清楚。

4.实验教学学时分配不够。课程的实验教学是“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单纯依靠理论授课方式,片面重视理论的重要性,往往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教学的互动效果,使学生只是被动记忆课本内容应付考核,无法借助实验环节验证课堂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导致课程的教学过程缺乏互动。

5.课程考核方法单一。目前信息安全类课程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更加倾向于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点,而忽略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讲授变成了“纸上谈兵”。同时,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无法真正解决企业或单位所面临的实际安全问题。

四、“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其教学内容由多个精心设计的子任务(项目)来组成。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某一任务,学生自己组成项目组,并动手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由权威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了学习的主体。

2.项目引导。教师通过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课程的目标,教师根据研讨的专题为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安全类项目。开课初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会学生查资料和找文献的方法,让学生具备动手查资料的能力,为后续的项目做准备。另外,通过项目引导使学生自己主动查资料,掌握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弥补了学生背景知识不足的问题。

3.团队研究。学生形成的小团队自己带着项目,去检索文献、阅读资料,并定期将工作计划和所完成的工作由学生组长向老师汇报,一方面便于教师对项目的进展和方向把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课程涉及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和主流的安全产品,小组成员的交流和发言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和纠正对网络安全技术理解的偏差。学生在小组内逐个上台试讲,同组同学就对网络安全技术加以讨论。在确保全组成员都熟练掌握的情况下由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集中答辩本组项目内容。

4.师生评议。师生一起评议由各小组推选的学生的答辩,所有学生都可以提问,主讲人所在小组进行回答。教师制订评分标准,对答辩小组的所有成员的表现进行评分,此评议结果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并做阶段综述。

5.随堂实验环节。在课堂教学之间穿插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课后实践,或课堂演示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在学习了重要的知识点后,都能迅速地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激发学生持续的好奇心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结语

“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是信息安全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本身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在培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尤为重要。本文就“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这门课程,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提出了项目引导、团队研究、随堂实验环节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使得该课程能在为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新文,王志英,何鸿君.“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的探索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66-68.

[2]陈渡,于泠,吉根林.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安全编码能力培养的探索[J].信息网络安全,2009,(7):68-70.

[3]张志勇,黄涛,张丽丽.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的知行合一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2):66-69.

第6篇

摘要:本文就信息安全学科实践环节中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首先分析了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面临的问题,说明了编程能力提高在培养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然后提出通过掌握网络安全开发包提高学生编程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信息安全;编程实践;网络安全开发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面临的问题

信息安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目前信息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中,除一些重点院校外,多数院校普遍存在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相关信息安全课程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难以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已建设有信息安全试验室的院校也面临如何更好地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安全实验室的硬件、软件资源,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安排信息安全实验环节等问题。

总地说来,目前信息安全学科的实验环节也正经历从无到有再逐渐完善的过程,在已有的实践环节中,以分析、验证、配置型实验为多,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 密码学实验,如DES和RSA密码算法、MD5和SHA散列算法实验等,该类实验通常主要以经典算法分析与代码实现为主。

(2) 网络攻防实验,如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网络监听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扫描技术、DOS攻击与防范,以及欺骗类攻击与防范实验等。

(3) 系统安全配置实验,如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Web和FTP服务器安全。

(4) 计算机病毒实验,如COM病毒、PE病毒、宏病毒和脚本病毒等实验。

(5) 网络安全设备使用实验,包括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VPN、网络安全隔离网闸等设备的配置与使用实验等。

(6) 除此以外,还有根据各校实际课程需要开设的如信息隐藏、数字水印、智能卡等实验。

通过以上实验环节,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可极大地提高动手能力,但是我们认为以上分析、验证、配置型实验无法完全满足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需要加大综合性实验环节。

要进行综合性实验,就需要加强学生编程能力的综合培养。以密码学为例,学生掌握了密码算法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算法原理之后,在将来的网络安全系统研发中会经常碰到诸如如何对实际系统的消息进行加密、解密,如何对消息实现数字签名,如何建立一个CA系统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这些实际问题,在实际的研发中一些专用的网络安全开发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网络安全开发包是指用于网络安全研究和开发的一些专业的开发函数库和算法库,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网络安全研究和开发的基本功能,为研究者和开发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网络安全服务提供编程接口,使网络开发人员能够忽略一些密码算法的具体过程和网络底层的细节,从而更专注于程序本身具体功能的设计和开发。笔者认为掌握这些专用的网络安全开发包是提高学生编程综合能力的有力的培养途径,也为学生将来实际研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2编程能力的培养途径

2.1前续课程的设置

要着手进行网络安全编程,学生应该对必要的信息安全前序课程进行过系统的学习,首先应对网络安全相关概

念和原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密码学基本知识,具体包括对称密码算法、公钥密码算法、鉴别技术和数字签名的原理与应用,此外还应掌握黑客攻击与防御、网络安全协议、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

2.2现有主要网络安全开发工具介绍

网络安全本身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掌握了网络安全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后可以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我们针对实际应用环境开发一些特定应用程序以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而这时掌握一些实用的网络安全编程工具就显得犹为重要。

网络安全开发工具是指用于网络安全研究和开发的一些专业编程接口或开发包。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用于网络安全研究和开发的基本功能的实现,为研究者和开发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网络安全提供编程接口,为网络安全服务的实现提供方便。

某些网络安全开发工具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某个特定网络安全服务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功能,然后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已经构造好的基本框架下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这样就为开发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为进一步开发功能更强大的系统提供方便。

我们认为对一种或几种网络安全开发工具的学习是提高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编程能力的有利途径,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当前有代表性的几种网络安全开发工具进行讲授,如表1所示,下面逐一说明:

(1) CryptoAPI:CryptoAPI是提供开发者在Windows下使用PKI的编程接口。CryptoAPI提供了很多函数,包括编码、解码、加密、解密、哈希、数字证书、证书管理和证书存储等功能。CryptoAPI在安全通信中应用十分广泛。CryptoAPI体系架构共由五大主要部分组成:基本加密函数(Base Cryptographic Functions)、证书编/解码函数(Certificate Encode/Decode Functions)、证书库管理函数(Certificate Store Functions),简单消息函数(Simplified Message Functions)、底层消息函数(Low-level Message Functions)。其架构如图1所示。(2) OpenSSL:OpenSSL是用于安全通信的著名的开放库,也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SSL协议的产品实现,它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OpenSSL提供了建立在普通的通信层基础上的加密传输层,这些功能为许多网络应用和服务程序所广泛使用。OpenSSL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密码算法库,SSL协议库和OpenSSL应用程序。

① OpenSSL密码算法库――这是一个强大完整的密码算法库,是OpenSSL的基础部分,也是很值得一般密码安全技术人员研究的部分,它实现了目前大部分主流的密码算法和标准。主要包括公开密钥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散列函数算法、X.509数字证书标准、PKCS12、PKCS7等标准。OpenSSL具备的应用程序,既能直接使用,也可以方便进行二次开发。Openssl密码算法库提供了8种对称加密算法、4种非对称的加密算法和5种信息摘要算法,虽然每种算法都定义了自己的接口函数,但是OpenSSL还使用EVP封装了以上算法,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能。

② SSL协议库――包含了OpenSSL实现的SSL协议和TLS协议的大部分API使用说明。OpenSSL实现的SSL是开放源代码的,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研究SSL协议实现的细节,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③ OpenSSL应用程序――命令行工具,可用于加密、证书生成和签署等。OpenSSL应用程序提供包含了大部分OpenSSL应用程序的使用和参数说明,并有部分例子。Openssl的应用程序提供了相对全面的功能,这些应用程序可通过OpenSSL的指令进行调用实现。OpenSSl的指令主要包括密钥生成、证书管理、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签名,SSL测试以及其他辅助配置功能。

以上这两种网络安全开发包主要用于提供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散列函数、证书等,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以及身份鉴别的功能。

网络安全开发包的种类很多,其实现的功能也千差万别,以上两种网络安全开发工具是笔者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除了上面介绍的,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网络安全开发包进行教学:

(3) 网络数据包捕获开发包Libpcap和WinPCap

网络数据包捕获开发包Libpcap是一个专门用来捕获网络数据的编程接口,它提供了以下的各项功能:捕获原始数据包,包括在共享网络上各主机发送/接收的以及相互之间交换的数据包;在数据包发往应用程序之前,按照自定义的规则将某些特殊的数据包过滤掉;在网络上发送原始的数据包;收集网络通信过程中的统计信息。由于网络数据包捕获功能是很多安全系统都要实现的功能,所以Libpcap可应用到网络嗅探器、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入侵检测、安全扫描等网络安全系统中。

WinPCap (windows packet capture)是Libpcap在Windows平台下的版本。

(4) 网络入侵检测开发包Libnids

Libnids(Library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是一个用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的专业开发包,提供了一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功能,可以快速实现网络入侵检测的基本功能。

(5)Crypto++

Crypto++是采用标准C++编写而成,也是一个自由软件,Crypto++实现了多种公开密钥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算法、信息摘要算法以及其相关的其它算法等等。Crypto++于1995年6月了1.0版本,目前最新的版本是Crypto++™ Library 5.5,可以适应各种常用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平台。

(6) Cryptix

如果从事Java开发程序,还可以选择Cryptix,它是Sun公司的采用Java语言的关于Java Cryptography Extension(JCE)的开放源码的API实现。

2.3教学步骤和重点

网络安全开发工具归根结底是一些函数库,它们采用了一些特定的数据结构,提供了编程接口。使用网络安全开发工具就是要掌握怎样使用这些数据结构和函数。总的说来,教学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开发工具的数据结构

每种网络安全开发工具都使用了很多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在编程中都要使用到,它们是信息的载体。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数据结构,他们基本上描述了开发工具的一些核心内容,掌握它们对于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开发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2) 掌握网络安全开发工具的输出函数

网络安全开发工具的输出函数是一个提供给用户的编程接口,它是开发者直接打交道的对象,也是开发者最终要掌握的对象。使用网络安全开发工具归根结底是调用网络安全开发工具提供的输出函数,所以掌握输出函数是最重要的,也是了解网络安全开发工具的目的所在。要掌握网络开发工具的输出函数,必须从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参数描述和函数的功能这三方面了解。

(3) 网络安全开发工具的主要功能的逐步实现

以CryptoAPI为例,在掌握了其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输出函数后,教学中可逐步介绍其在密钥管理、数据编码、解码、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验证、证书和证书库管理几个方面编程实现方法。

3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针对信息安全实验教学过程中编程能力的培养,提出利用网络安全开发包编程知识的系统讲授,提高学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研发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本文的教学经验在本校两届学生中得到教学实践,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昌祥. 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7,(10).

[2] 张焕国,王丽娜等.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教程[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 崔宝江. 信息安全实验指导[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4] 高敏芬. 信息安全实验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

[关键词]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信息保障

计算机网络的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使联入网络的计算机系统很容易受到黑客、恶意软件和非法授权的入侵和攻击,信息系统中的存储数据暴露无遗,从而使用户信息资源的安全和保密受到严重威胁。目前互联网使用TCP/IP协议的设计原则,只实现简单的互联功能,所有复杂的数据处理都留给终端承担,这是互联网成功的因素,但它也暴露出数据在网上传输的机密性受到威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监听的方法去获得经过自己网络传输的数据。在目前不断发生互联网安全事故的时候,对互联网的安全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已迫在眉睫。

一、 国外企业信息安全现状

调查显示,欧美等国在网络安全建设投入的资金占网络建设资金总额的10%左右,而日韩两国则是8%。从国际范围来看,美国等西方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比中国完善,网络安全建设的起步时间也比中国早,因此发生的网络攻击、盗窃和犯罪问题也比国内严重,这也致使这些国家的企业对网络安全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但纵观全世界范围,企业的网络安全建设步伐仍然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和安全危害的升级速度。

国外信息安全现状具有两个特点:

(1)各行业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IT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安全的必要性,并且把它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2)企业对于网络安全的资金投入与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按比例增长,而且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国内水平。

二、 国内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2005年全国各行业受众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状况数据显示,在各类网络安全技术使用中,“防火墙”的使用率最高(占76.5%),其次为“防病毒软件”的应用(占53.1%)。2005年较2004年相比加大了其他网络安全技术的投入,“物理隔离”、“路由器ACL”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防火墙的使用比例较高主要是因为它价格比较便宜、易安装,并可在线升级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企事业单位对“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业务网和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等措施非常重视。其他防范措施的使用也比2004年都提高了一定的比例,对网络安全和信息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生物识别技术、虚拟专用网络及数字签名证书的使用率较低,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清楚这些技术,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在网络安全建设投入的资金还不到网络建设资金总额的1%,大幅低于欧美和日韩等国。我国目前以中小型企业占多数,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预算有限,基本上只注重有直接利益回报的投资项目,对于网络安全这种看不到实在回馈的资金投入方式普遍表现出不积极态度。另外,企业经营者对于安全问题经常会抱有侥幸的心理,加上缺少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专业指导,致使国内企业目前的网络安全建设情况参差不齐,普遍处于不容乐观的状况。

三、 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对策分析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技术与管理策略在整个信息安全保障策略中各自重要性的体现,没有完善的管理,技术就是再先进,也是无济于事的。以往传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某一种信息安全产品的某一方面的应用方案,只能应对网络中存在的某一方面的信息安全问题。中国企业网络的信息安全建设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企业的整体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信息安全措施单一,无法抵御综合的安全攻击。随着上述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显,国内网络的安全需求也日益提高,这种单一的解决方案就成为了信息安全建设发展的瓶颈。因此应对企业网络做到全方位的立体防护,立体化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解决企业网络的安全问题,立体化是未来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趋势,而信息保障这一思想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信息保障是最近几年西方一些计算机科学及信息安全专家提出的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新概念,也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最新的发展方向。

信息保障是信息安全发展的新阶段,用保障(Assurance)来取代平时我们用的安全一词,不仅仅是体现了信息安全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更是信息安全理念的一种提升与转变。人们开始认识到安全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信息的保护,人们需要的是对整个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保护和防御,包括了对信息的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能力。为了保障信息安全,除了要进行信息的安全保护,还应该重视提高安全预警能力、系统的入侵检测能力,系统的事件反应能力和系统遭到入侵引起破坏的快速恢复能力。区别于传统的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安全路由等技术,信息保障强调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防御和恢复,同时安全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方案也超越了纯技术范畴。由此形成了包括预警、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五个环节的信息保障概念。

所以一个全方位的企业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含网络的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黑客跟踪技术,在攻击者和受保护的资源间建立多道严密的安全防线,增加了恶意攻击的难度,并增加审核信息的数量,同时利用这些审核信息还可以跟踪入侵者。

参考文献:

[1]付正: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J].计算机世界,2006,(19)

[2]李理:解剖您身边的安全[N].中国计算机报,2006-4-13

第8篇

 

本文主要阐述了检察网络安全需求、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以及如何提升检察机关网络安全应用防护保障能力,确保网络安全。

 

伴随着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的逐步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日趋普及极大的提高了检察事务的工作效率,但其安全性和互联性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如何在检察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防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可控性、完整性、可用性,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因此,在检察机关设计建设涉密网络时,必须严格按照信息安全保密技术规范执行,建立起安全可靠实用的防护网络,从而从技术层面防止检察机关信息泄露,让网络技术在检察机关中发挥更大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 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网络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其产生的数据信息不受到偶然或者恶意的一些原因造成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的破坏、泄露、更改、删除,保障系统可靠正常运行。

 

计算机信息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说是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用性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网络通信、密码学、信息安全、应用数学、信息论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2 检察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

 

检察院网络信息系统在检察业务中所要处理的信息都涉及到保密和限制信息,因此需要一个统一的安全策略和实施方案。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网络保密管理: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实体,一般采用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对信息划分访问权限设置层级,网络系统根据身份权限控制对不同信息密级的访问。此外建立网络保密安全体系,切实加强信息化保密建设,提高全体干警的保密意识,广泛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水平,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泄密也很重要。在检察机关统一的应用平台上集中处理所有涉及的数据处理问题。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建立长期有效便捷的安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建立长期制度防范安全隐患。

 

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手册,明确检察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范。有效划分已有网络,严格隔离外网内网,划分安全域和子网,建设可信化程度高的网络环境。集成网络各环节,整合防火墙、入侵检验防护、审计审查、杀毒软件等技术环节,构造起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保障物理安全管理:对于传输介质及网络设备进行保护和管理,制定机房和网络硬件相关标准和制度。保障物理安全就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服务器、传输介质、交换机等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认为损坏、自然破坏,因此制定对设备的安全性指标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环境尤为重要。

 

3 检察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检察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病毒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繁多的网络病毒威胁着计算机系统。它们导致网络效率低下,数据和程序被破坏。检察机关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事务多,应用复杂,用户权限安全性高,对访问机密信息,篡改数据等病毒程序防范问题要求高。

 

网络系统漏洞问题:网络系统大多注重对来自外面侵入的防护而对于内部针对网络设施和系统应用服务的攻击关注较少,这样很可能造成网络服务不可用、数据篡改泄密。网络软件自身的缺陷也造成一些恶意人员通过“后门”窃取涉密信息,造成后果不堪设想。

 

设备安全问题:设备安全是指存储介质或者通信、系统介质层面上对信息安全的防护,如通信线路、光纤、局域网造成破坏造成的网络故障和泄密问题。

 

4 检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解决途径

 

最高人民检察院曾多次发文要求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明确内外网物理隔离,如需信息交互必须采用涉密设备等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检察网络信息保护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并严格落实。制定检察网络操作安全制度、设备安全制度、机房巡查制度、安全操作制度、密钥安全制度等。

 

加强网络访问控制和安全防护:网络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也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

 

(1)网络权限控制:网络权限控制是指用户被赋予一定权限,从而能在网络中执行某些操作的过程。它不仅限制了访问系统资源的用户,也能随时对非法侵入进行拦截。针对检察局域网进行合理的安全边界划分,对不同的网络安全域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

 

针对用户口令的识别和账号的检查也能提高网络安全。

 

(2)网络服务器安全:网络服务器可以允许一系列网络交换、数据通信服务,用户通过服务器可以共享网络资源。通过检察网络服务器可以实现对涉密软件客户端的安装和卸载,也可以监控整个网络的安全运行。网络服务器的安全设置包括用户口令设置,防止非法用户对重要数据的修改、删除等操作,限制非授权访问。

 

(3)网络防火墙保护:网络防火墙是要隔在网络内部、外部之间的一个安全控制软件,它可以实现对访问的监控和服务的审计控制。通过防火墙可以实现网络监控防止外部入侵,从而保护网络不受攻击。目前防火墙主要有包过滤防火墙、双穴主机防火墙、防火墙等。

 

(4)外部入侵检测监控:虽然防火墙可以抵挡绝大部分网络威胁但是对于内部的攻击却无能为力。因此动态监控网络数据,遇到入侵时及时作出相应响应显得十分重要。检察网络入侵检测可以对非法网络访问起到预警和拒绝作用,从而保护信息网络的安全。

 

(5)网络信息加密保护:对数据加密可以保护检察内网的信息安全。

 

(6)网络病毒软件防护:使用网络防病毒软件,统一对病毒库升级,实现对检察内网的保护。

 

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是检察机关信息化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适应检察机关信息化发展对网络安全的需求,必须从各方面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以网络安全为课题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9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状况缺陷威胁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网络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服务安全,即保证服务的连续性、高效率;信息安全则是指对信息的精确性、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效用性的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是网络赖以生存的根基,只有安全得到保障,网络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它作为进行信息交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工具,已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当中。人类在尽情享受网络信息带来的巨大财富和便捷的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目前计算机网络主要存在的缺陷:

1.1操作系统的漏洞――操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件包,即使研究人员考虑的比较周密,但几年来,发现在许多操作系统中存在着漏洞,漏洞逐渐被填补。操作系统最大的漏洞是I/O处理,I/O命令通常驻留在用户内存空间,任何用户在I/O操作开始之后都可以改变命令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由于系统已进行过一次存取检查,因此在每次每块数据传输时并不再检查,仅只改变传输地址。这种漏洞为黑客打开了方便之门。此外,操作系统还存在着其它漏洞。

1.2 TCP/IP协议的漏洞――TCP/IP协议应用的目的是为了在INTERNET上的应用,虽然TCP/IP是标准的通信协议。但设计时对网络的安全性考虑的不够完全,仍存在着漏洞。由于采用明文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攻击者可以截取电子邮件进行攻击,通过网页中输入口令或填写个人资料也很容易劫持。另外TCP/IP协议以IP地址作为网络节点的唯一标识,并没有对节点上的用户身份进行认证。这是导致网络不安全的又一个原因。

1.3应用系统安全漏洞――WEB服务器和浏览器难以保障安全,最初人们引入CGI程序目的是让主页活起来,然而很多人在编CGI程序时对软件包并不十分了解,多数人不是新编程序,而是对程序加以适当的修改,这样一来,很多CGI程序就难免具有相同安全漏洞。

1.4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协调。一是文件服务器。它是网络的中枢,其运行稳定性、功能完善性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网络的需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和选型考虑欠周密,从而使网络功能发挥受阻,影响网络的可靠性、扩充性和升级换代。二是网卡用工作站选配不当导致网络不稳定。

1.5安全管理的漏洞――由于缺少网络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不规范,不能定期进行安全测试、检查,缺少网络安全监控等对网络安全都产生威胁。

2、网络信息安全主要面对的威胁:

2.1软件漏洞: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2.2配置不当: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2.3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4病毒: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 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 特点。因此,提高对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2.5黑客:对于计算机数据安全构成威胁的另一个方面是来自电脑黑客(backer)。电脑黑客利用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对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严重。

3、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3.1加快完善我国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建设

3.1.1、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适应新形势变化,制定新的信息安全法律,规范网络空间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尤其在打击网络犯罪、信息资源保护、信息资源和数据的跨国流动等方面加强立法,明确相关主体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逐步构建起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3.1.2、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对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电力系统等重要领域中应用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3.1.3、参考WTO规则制定我国信息安全行业管理规范。坚持政府引导,行业自律的原则,针对信息安全行业中个人隐私、恶意竞争等公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和行业自律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信息安全企业的行为。

3.2加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建设

3.2.1、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对我国网络安全的统一领导和协调职责,提高保障网络安全、应对网络犯罪、推动网络应用和宣传推广等工作的协调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建立运转顺畅、协调有力、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3.2.2、逐步对各部委信息安全职能单位进行调整,打破现在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条块方式,依据十“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的指导精神,实现对信息安全部门的整合,成立“大信息安全机构”。

3.2.3、成立国家级的信息安全支撑机构――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整合各方信息安全支撑机构,打造集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标准、技术、产业研究为一体的支撑团队,形成对信息安全领域重大问题、关键技术的持续研究能力,提高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3全面提升新兴技术安全风险防护能力

一是加大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我国对新兴技术的掌控能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产业链条。二是加快网络防护、入侵检测、身份管理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并与新兴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新兴技术在应用过程的安全防护能力,如在基于PKI体系的电子认证技术基础上,研发应用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上的身份管理等安全防护技术。三是建立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预警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为公众提供相关技术的使用指南或标准,对于关键领域或部门则应出台强制性标准或规定,限制新兴技术的使用方式和范围,如国家应如何对掌控大量经济、地理等关键领域数据的企业进行管控,限制其对相关数据的使用权限和范围等。 结语

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一项动态工程,它的安全程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随着时间和网络环境的变化或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安全策略。关于如何解决好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技术与工具是网络安全的基础,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技术队伍是网络安全的保证,严格的管理则是网络安全的关键。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任何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防范措施都是有一定的限度,一劳永逸的网络安全体系是不存在的。网络安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

参考文献:

【1】中国网.2009年中国电脑病毒疫情及互联网安全报告.2009年1月.

第10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时同时,也出现了网络病毒、黑客等对网络系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不安全因素。网络系统的漏洞经常被病毒和黑客所利用,进而造成信息安全事故,甚至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出现瘫痪,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不便,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就需要建立日常网络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对网络安全进行检验,以确保网络系统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一般而言,网络信息安全的特点是具有动态性。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系统也在不断更新,网络信息安全应相应进行更新。通过延伸网络功能,强化系统性能,使得黑客秘病毒难以侵入网络系统,确保网络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被泄露,用户利益得到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是建立起安全系统,建立安全系统要求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做到相互配合。例如在网络安全体系中,涉及到网络安全产品和网络安全技术的选型与测试、进行网络需求分析、安全体系分析、安全策略分析、加强网络安全的日常监测。总之,网络安全事关各个环节,需要每个环节都能够安全有序运行。

2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的策略

2.1加强相关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在网络安全中得到有效应用,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是不可缺少的。相关人员要从观念上树立不良风险因素防范意识,高度重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但是,应该意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进行应用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事关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社会利益的重大问题,,所以,又具有紧迫性。必须从深层次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上的应用研究,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发现网络安全问题,从而使得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能够有针对性地得到应用,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水平,推动我国的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2.2开展计算信息管理技术控制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一个重要方面是实施信息管理技术控制。技术控制是网络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实施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控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并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注意它的可实施性。同时,不要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开发力度,做到面对意外风险时能够有效应对,及时解决,妥善处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要做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的分工,明确其所担负的责任,保证网络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2.3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管理水平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首要问题是安全,网络安全管理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化管理的加强也有利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力度,也是管理理论内涵的延伸,将管理理论扩展到网络安全预防体系之中。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日益信息化和现代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本身就包括了大量信息化因素,体现在其中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与各个环节,如软件和硬件的应用等。网络用户在应用时必须对其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管理力度,重点是防范不良因素的侵入与破坏。

2.4构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安全模型

构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安全模型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管理与风险防范都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模型体系的建立的依据网络环境做好具体规划,也就是规划要做到安全性、周全性。如今,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建立起许多安全模型,专业厂商和各级政府都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只有在做大量的研讨、实验和引进工作基础上,才有可能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做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划,并建立起有效的管理管理模型。

2.5实施加密传输

所谓加密指的是为解决信息传输中的安全问题而对信息进行的编码与解码。编码就是将明文形式(可读信息)编译成密文(或者密码)形式,其逆过程就是解密。利用加密传输技术可避免保密信息在网络传输中遭受拦截与被窃取,可在两台计算机间的公共网络上构建起一条逻辑安全通道。加密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运用链路加密技术,即对网络链路之上的两个节点间的中继群路信号进行加密,两节点之间的各类控制协议和管理信息也具有了保密性,有效防止其被攻击和利用,入侵者无法做出流量分析,实现了对网络内部信息的有效保护。进行安全控制协议的设计时,端到端的加密技术可显示出强大的控制力,这种技术可应用在保密信息的网络传输上。而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技术的混合模式可有效提升密码破解难度。

3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466-03

1 概述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网络社会,信息网络系统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操作不当和网络黑客的猖獗,大家对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安全越来越担心了。怎样才能使计算机与网络中的信息更安全,必须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概念,了解经常遇到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和应对策略。

以为企事业单位第一线输送实用型人才[1]为办学宗旨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需求,培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比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针对工作在各行各业最前沿的高职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日常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相关技术已迫在眉睫。

为使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并认识各类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攻击的危害性,熟悉并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侦查与信息安全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实际操作及处理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应用处理能力,能胜任各级企事业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及基本的安全维护,具备规划企业安全方案的初步能力,该文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2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为核心目标,理论知识的掌握应服务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建构。所谓实际工作能力,应当是一种对职业世界的理解和认同,对职业任务的认识和把握,对职业活动的控制与操作能力[2]。高职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开设信息安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解决第一线的具体信息安全问题的实用性人才,而不是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全才,也不是培养战略人才。即培养满足企事业单位社会需求,具备一定的安全道德意识,了解并熟练掌握信息网络安全维护及安全防范技能,基本能够胜任信息安全系统环境构建的技能型的人才。

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术,学会如何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保护自己的信息和数据,防止黑客和病毒的侵害;重点学习目前在信息网络安全领域应用较多的技术,主要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IDS)技术和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等信息安全技术,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独立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和工作;在学习并掌握信息网络安全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 精心组织、设计教学内容

信息网络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普及性意义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高职学生的网络基础知识及所授教学课程学时所限,全面介绍信息网络安全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是不可能的,也毫无必要,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故信息网络安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基本的思想与方法,为今后工作、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高职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在掌握信息网络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前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以增强实际分析与解决信息安全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

1)网络安全概述: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目前主要的网络安全问题和安全威胁,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模型及功能,了解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各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2)网络操作系统命令及协议分析:需要掌握常用网络协议及协议分析工具,各种网络服务及常用网络命令,系统漏洞及后门等内容,尤其是系统的安全配置,这是信息网络安全的根基所在;

3)防火墙技术与VPN技术: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隔离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的安全技术,对两个通信网络执行访问控制,而VPN则是一种跨越Internet进行安全的、点对点通信的安全虚拟通道技术;

4)密码技术及应用:密码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防止伪造、篡改信息的认证技术基础;课程中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要求准确理解并反复强化,以形成对密码学整体的初步印象;而对密码学中的数学概念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不必深入掌握,留待以后加强;

5)病毒及其防范:了解各种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传播方式及其危害,从而更好地杀毒、防毒;

6)网络攻防和入侵检测:了解黑客与网络攻击、入侵检测的基本知识,掌握口令攻击、端口扫描、网络监听、IP欺骗、拒绝服务、特洛伊木马等攻击方式的原理、方法及危害,能够识别和防范各类攻击并利用入侵检测工具检测入侵行为;

7)网络安全管理:理解网络管理的概念、目标、功能及标准,熟悉一些管理软件的功能和应用。

在选择具体授课内容时,应根据社会企事业及各方面需求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适当调整,尤其不能流于表面而局限于一些泛泛的、缺乏全面的安全知识,同时也不要过于追求一些深奥的、研究方面的理论知识。要根据所设定的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目标,围绕着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信息安全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的授课内容,布置学习任务,以便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同现实安全问题相联系,能够根据出现的安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的将信息安全知识固化到自身,最终达到开设本信息安全课程的目的。

4 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

明确教学目标,规划好教学内容后,还应配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是才能真正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一方面按照现代教育思想[3]组织教学,一方面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4.1完善信息安全理念,认识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尤其一部分学生更是对黑客技术有着耳闻,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一些黑客攻击技术的迫切感。其实,在Internent网上有很多的黑客攻击工具,只要下载下来简单安装配置后就可能产生严重的攻击行为。例如,漏洞扫描、网络监听等工具就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管理人员使用这些工具可以了解网络运行情况及现有网络存在的一些安全漏洞,从而作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而一些怀有好奇心的人及黑客则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扫描、监听甚至攻击相关网络,从而造成有意或无意的网络攻击。因此,我们在讲授信息安全课程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攻击的危害性和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学生做一个信息安全卫士而不是一个安全文盲及黑客,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信息网络安全的第一节课,首先给出一些CERT(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计算机紧急应变小组)统计出的一些信息安全事件数据,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信息安全攻击事件的防不胜防和信息安全事件所带来的惨重损失;然后通过讲述一些国内外网络犯罪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哪些网络行为是违法的,进一步认识到维护信息安全和遵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明确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着木桶效应:只有保证每个环节的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才能有保障,从而让学生一开始就养成严谨的信息安全理念。

4.2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图片、动画、录像等元素都集成到教学活动中,以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避免了单纯的理论说教,让学生能够从抽象难懂的信息网络安全知识上升到形象上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寻求学生的反馈,打断讲课来提问,一次中断十秒钟,注视学生;有时老师可以和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允许他们提问,发表评论,并在对话中保持主动。这种教学无异于邀请学生围着饭桌相互交流[4]。

针对信息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安全事件,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网络支付中的身份识别和信息保密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表达、倾听并能够主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应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分析比较的习惯,让他们每时每刻都带着问题去学,并及时总结已学过的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3理论联系实际,尽快掌握所学知识

密码技术及应用理论性强,是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为使学生能够掌握密码学的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首先讲述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对称和非对称密码的区别、古典密码学的基本方法及DES算法、RSA算法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密码学的基础知识,简单了解加密算法的原理、设计思路及使用场所,对加密算法产生初步印象;然后介绍密码学应用方面的知识,包括密钥管理、消息认证、数字证书、以及Windows系统中的证书服务等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从而加深对密码学概念及各种应用的理解。

PGP,全称Pretty Good Privacy,一种在信息安全传输领域首选的加密软件,其技术特性是采用了非对称的“公钥”和“私钥”加密体系。学习完非对称密钥理论知识后,试着让学生各自动手安装PGP软件,生成一对的“公钥”和“私钥”,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公钥”给同班的同学,让学生之间相互发送加密和签名的文件,从而实现安全文件传输,如此,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快速了解并掌握了非对称密钥体制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使用方法。

4.4遵循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第一的原则,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应变能力

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隐蔽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人很难发现[5]。开设信息网络安全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网络环境之后发现信息安全问题,针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并能够及时解决所出现信息安全,以便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眼光、清晰的思路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从发现信息安全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直至消除安全隐患,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信息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同时针对信息安全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主动出击、防范,不能等到问题爆发了,造成严重损失了再解决。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病毒与黑客攻击技术日新月异,高职学生应用“与时俱进”的思想面对信息安全问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时刻了解信息安全动向,关注各种新病毒:网络挂马、网络钓鱼、超级病毒工厂等,不断学习,接收最新信息安全技术及各种安全防范方法。

信息网络安全课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理论的片面推导过程,应加强培养学生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在努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善于总结、应对各种最新安全问题的能力。可以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自己上网查找最新安全技术资料,了解并掌握一些最新信息安全技术,以小论文方式提交并进行适当考核,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应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信息安全权基础。

4.5 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

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一般工作在计算机应用的最前沿,网上办公、网上事务处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这改变了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给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信息安全挑战。信息网络安全问题面比较广,参与讨论的人越多,解决问题的速度就越快、越完美,相应的安全漏洞也会越少,共同探讨、争辩过程中,甚至还会激发更多人的奇思妙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高职信息网络安全课程应积极培养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读、读懂信息安全方面的文章,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并在同学间实现共享;另外,信息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往往不是某个学生单独能够解决的,需要同学们共同参与解决,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集众人智慧,共同探讨所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

当然,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探讨各种信息安全问题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来学习充实自己,例如可以经常上一些杀毒软件网站了解最新病毒信息,从一些病毒案例分析解决中学习一些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可以注册清华大学(水木清华)、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BBS论坛,学习探讨一些信息安全问题。

5 结束语

高职信息网络安全课程是一门内容更新很快的课程,更是一门具有较高挑战性的课程,这势必给我们的信息安全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该文在明确信息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目标、精心安排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合理设计、组织好信息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完善学生信息安全理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贾少华. 面向市场 面向学生、面向实践——试论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 江铁.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2).

[3] 姬兴华.《现代教育思想》课程“导学”思路问题探析[M].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互联网联到一起,世界的信息资源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网络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计算机上的数据在接入网络后就非常容易被盗窃或者是受到攻击。而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必将受到阻碍。

2 计算机网络安全含义

所谓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系统可以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不会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信息不会受到更改和泄露,网络服务不会中断,从其本质上来讲,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就是网络安全。从广义来讲,涉及到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保密性以及真实性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均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3 网络信息安全的特征

网络信息是一个信息共享、服务开放的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网络要受到不同应用需求的用户从内、外网以不同的身份访问使用,因此网络安全就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网络安全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2)网络信息安全涉及到外部环境、内部的管理以及用户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要每个环节必须统筹考虑,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网络安全具有综合性。

(3)网络信息安全与通常的用户至上是相互矛盾的。因此,网络信息安全需要通过不同的管理和技术的控制手段相互结合,达到与用户之间需要一个平衡,从而实现最佳效果,因此网络安全具有不易管理性。

4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1)计算机病毒危害突出

计算机病毒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中自身拷贝,或者是有修改地拷贝到其他程序中,使得计算机系统完全瘫痪,或者是带来某种故障,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和复制性。随着网络的发展,其种类也在急剧增加,受感染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据粗略统计,全世界计算机病毒正以平均每月300至500的速度在疯狂增长,它不仅能够通过软盘和硬盘传播,同时还经下载文件、电子邮件、浏览网页等方式传播,对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许多服务器瘫痪,网络系统遭感染,甚至于丢失了许多数据,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计算机犯罪逐年递增

计算机犯罪对世界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胁,对于未来的信息化社会,犯罪学家预言犯罪的形式将以计算机网络犯罪为主。自1986年我国深圳发生第一起计算机犯罪以来,目前呈直线上升趋势,犯罪领域在不断扩展,犯罪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并且技术化,已远远超过传统犯罪的危害性。而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大多是掌握了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一些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甚至也铤而走险,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运用丰富的网络技术,对各种电子数据发动进攻破坏,使得犯罪手段更趋专业化。

(3)黑客攻击手段多样化

目前,世界上的黑客网站有20多万个,他们的攻击方法有几千种之多,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无疆界的领域,因此每当一种新的黑客攻击手段产生时,它便能在一周内传遍世界,既可以在任何时间,在跨部门、地区和国界的网络中进行攻击。黑客在国内的经济和金融领域,他们通过窃取网络系统的密码,可以非法进入网络金融系统,盗用资金,篡改数据,使得正常的金融秩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5 相关防护措施

对于网络安全的防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1)网络访问控制

它是网络安全防范保护的一个主要策略,首要任务是保证网络中的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使用。同时它也是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核心策略,而访问控制涉及到的技术则比较广,通常包含网络权限控制、入网访问控制以及目录级控制等多种手段。

(2)应用密码技术

它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应用密码手段可以为信息安全提供可靠保证。当前,基于密码的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则是保证信息安全完整性的一个最为主要的方法。

(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它是数据库的管理员维护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操作。二备份是最能防止意外,并且是最为容易的恢复数据库的保证方法。

(4)提高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监测和频繁扫描,对计算机进行实时过滤保护。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则可以加强网络文件的访问权限设置。

(5)加强网络人员的管理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则最为主要的就是加强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的人们的管理,这就要不断的对计算机用户进行包括计算机安全法、犯罪法以及保密法等法制教育,对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和用户,要明确他们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还应教育全体工作人员和计算机用户自觉遵守为维护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规章制度。

6 结束语

现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今的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安全管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在世界中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技术也必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