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1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土地资源;人才培养;改革思考
一、土地资源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将面临着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和利用,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多层次的要求。
(一)厚基础人才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涉及到土地的测量、规划、评估和管理。实际工作中,土地资源管理要牵涉到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以及农林部门,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对我国的地理状况有大致的了解。每一寸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因此对当地城市的经济情况要有一定了解。总体来说,土地资源是一个需要较大知识量、涉及范围广、应对多种角色的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理论与应用型于一体的学科,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土地进行测量,用真实有效的数据作为开发的依据,通过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管理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要拥有土地测量设备、计算机分析技术、CAD制图技术、地籍管理信息化等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三)管理型人才需求
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型人才,所懂得的知识必须是全面的,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导向,对土地资源进行严格管理。目前,国家急需土地资源高级管理型人才,从事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
目前,全国共有50多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本科学位和硕士研究为主。其中,如图1综合高等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占100%;农林院校总数最多,占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42%,其硕士学位授予仅其次于综合院校占67%;理工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占45%,本科学位授予占55%,硕士与本科专业开设比例相对持平,而博士学位授予点为零;文史师范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本科教学为主,专业开设占78%。
由表1得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量有很强的要求,其至少是本科以上学位;农林院校比理科院校更重视土地资源的发展,所开设的专业更具有针对性。
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明确学科的定位
部分高校对学科认识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将土地资源管理设置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下属专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比较狭隘,忽视了它是兼管理学与工学学科于一体的专业;2、部分学生认为土地资源就业方向是地方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或农林部门等,进入门槛高,需要很强的人际关系和专业实力,导致一些学生学术研究积极性不高。
(二)未形成统一课程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虽不同,但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叠的部门,例如在《土地资源学》中学习到的内容可能会重复出现在《土地管理学》或《土地资源学》课本上,甚至在《公共管理》课程上也会提到。很多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核标准不一样,也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整体教学质量都有待提高。
(三)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实验课程有:地籍测量、土地评估及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等,但很多的高等院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数理统计、测量与遥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主要还是与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土地资源管理要求教师需要懂得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很多教师都重理论轻实践技术,这是大多院校教学的通病。
四、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学科就业方向
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考取公务员,到地方国土局、规划局或农林部门去工作,也可以从事土地及房地产价格的评估与管理等工作。实践证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范围广、发展好、待遇高,是一份非常有社会竞争力的专业。
(二)形成学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牵涉的学科非常多,如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每一学科都自成体系,所涵盖的内容都值得深究。但由于师资力量缺乏,一些院校一个教师分担几门课程,每门课程穿插其他学科重复内容,这让很多学生搞不清每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无心做学术研究。因此,形成统一的、完善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保障学生认真做学问的基础。
(三)强化实践性的教学
目前,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置均偏向理论教学,实践的部分少之又少,这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大学生即将毕业时会非常迷茫,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到企业从事开发报建工作,不知道其工作流程;应聘土地及房地产评估师,不知道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论;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不知道如何使用土地测量设备,这些都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的原因。
五、结束语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为一体的学科,牵涉范围广,包含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数字印刷是一门偏应用型、交叉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印刷业务、数据库管理、网络印刷等业务中。作为一名本科院校数字印刷专业的学生,要对印刷和数字印刷的概念非常清晰,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是以满足企业对印刷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光,张悦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11,2(9):18-26
[2]曹林奎,刘世亮.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土地管理与发展,2012,11(4):20-30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学生个人自利意识的觉醒,转专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高校教学管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地方师范高校为例,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学生的转专业动向,总结出“全校转专业人数增长趋势明显、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学生数整体上升、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去向多样”等典型特征,并从专业兴趣、就业导向和从众心理三个维度对学生转专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从教师和学生分化视角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可以为当前高校转专业政策的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关键词:
转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师范院校;大学生
一、引言
随着办学体制、招生制度和教学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变[1]。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由权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转专业情况日渐频繁。从发展历程看,早期的转专业更多的是限于少量特长明显或生理疾病等特殊情况,并未大规模展开。如2002年安徽省颁布的《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转系(专业)与转学暂行办法》中,转专业对象仅限于五种特殊情况。直至2003年1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专业转到新系,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2]。2005年,教育部2005年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大学生转专业提出明确规定,即“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近年来,随着转专业政策的放宽,申请转专业的大学生数量更是呈现出大幅上涨趋势[3]。至此,大学生转专业现象已经成为高校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转专业大规模实践过程中,学术界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转专业”为主题和篇名检索词分别检索后发现,相关文献达到270篇和122篇。总体上看,以“转专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在近几年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尤其是2006年以来增长趋势明显。然而,相比较于传统教学研究主题,“转专业”的相关学术研究明显数量不足,研究内容还不够充实,研究对象(高校和专业类型)还不够多元,亟须从学生视角开展多种类型高校和专业的转专业研究。
二、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动向
1.研究对象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地矛盾的逐渐激化,从而引发强烈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科的综合交叉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多重学科属性。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到98所,研究生学位点已达到89所。从高校性质看,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主要有农林类、财经类、理工类、师范类、综合类等院校。作为教育部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师范高校,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历史较长,已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具备研究典型性。2005年,教育部颁布相关规定正式允许大学生转专业,同年安徽师范大学开始实施转专业工作,并制定了《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转专业细则。本文选取2005—2014年期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转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10年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转专业动向,厘清其关键影响因素。
2.学生转专业动向特征(1)全校转专业人数增长趋势明显。在2005—2014年期间,安徽师范大学全校共完成转专业学生数2091名,其中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35名,平均约占全校转专业人数的1.67%。最近10年间,全校转专业人数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由早期的151人/年增加到2014年的397人/年,翻了一番。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人数却呈现异样动向:2007和2011年转专业人数均为0,其余年份转专业人数占全校转专业人数比例也不高,均在3.00%以下,10年间平均值仅为1.67%。据此可以发现,相较于全校转专业人数,本专业学生申请转专业人数并不多,具有一定的专业忠诚度。(2)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学生数总体上升。2005—2014年期间,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转专业学生数总数为35名,但分布较为不均,2007和2011年转专业人数均为0,呈现一定的随机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近10年期间,虽然最终转专业学生数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升。然而,从班级视角看,最终转专业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比例并不高,10年期间平均值仅为7.29%,反映了一定的专业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人数增势明显,占全班人数比例也突破到15.38%的最高值,反映未来转专业形势严峻。(3)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多样。2005—2014年期间,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多样,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历年统计数据看,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去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主要为英语、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等基础型师范专业;另一类主要为财务管理、经济学、会计学、投资学等热门型财经专业;第三类则为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等新兴型前沿专业。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主要以英语等基础型师范专业为主,后期则以热门型财经专业和新兴型前沿专业为主,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背景。
三、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影响因素
1.专业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的积极性,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3]。如果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必然会导致专业认同感偏低,最终影响学习积极性,产生转专业意愿[5]。具体到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宣传缺乏,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都不熟悉专业培养体系和未来就业方向,无法有效激发专业兴趣,导致大量学生产生冲动型转专业意愿。此外,申请转专业时间是大一上学期,学生大部分仍处于基础课学习之中,仅开设管理学、自然地理学等专业课,尚未接触核心专业课程,无法形成有效专业意识,极易产生专业“无用”乃至“厌倦”情绪[6](在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来源为理科学生,自然地理学的专业课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逃避情绪)。
2.就业导向。在当前普及大众教育的阶段,大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谋求好的职业,这是学生的最基本目标需求[7]。一般说来,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普遍较好,市场需求也相对较高。为此,从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未来就业的期望出发,许多转专业行为表现为从普通专业流向热门专业。然而,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安徽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大好,初次就业率可达到96%以上。可是,由于申请转专业的为大一新生,对未来就业的薪资水平、就业性质、办公条件等还存有过高期望,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了解,造成了大量表层性的转专业意愿。
3.从众心理。由于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特点,在专业填报和申请转专业的时候存在着明显的从众心理现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高中毕业生对高校专业设置并不十分了解,受家长或亲戚朋友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社会热门专业趋同的倾向,最后极易造成专业调剂现象,引发后续转专业申请[8](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主要生源来源于校内调剂)。在大一入学后,新生远离原有熟悉环境,面临着全新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从而形成心理上的适应调整期。此时,媒体、父母以及周围朋友同学的想法、做法将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意愿。看到其他同学、高年级学生选择了转专业,就会产生“盲从效应”,片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随大流地进行转专业申请。
四、分化视角下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转专业应对策略
高校转专业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是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9]。然而,转专业并不是高校管理中百试百灵的“万用药”,有利有弊。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转专业现象,不仅会造成教学管理工作的混乱,更助长学生动辄想要换专业以逃避问题的惰性,频繁地转换专业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起稳定的专业兴趣和建立专业承诺[10]。
1.教师视角下的应对策略。人的适应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层面的、复杂的综合体,心理适应是其核心部分,决定其他层次的适应水平[11]。为此,如何破解大学新生的转专业的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专业意识,将是规范有序推进转专业工作的应对方向。具体来说,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针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特点,教师要及时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忠诚度。通过讲座宣传、课堂讲授、答疑解惑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学生视角下的应对策略。专业兴趣是激发学生专业意识的潜在基础,既是引发转专业的诱发因素,也是控制转专业的保障因素。因此,在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如何激发大量专业调剂学生的专业兴趣,将是应对盲目转专业的重要策略。现有研究表明,有些同学的专业兴趣是表层的、暂时的[6],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大一入学以后,学生应积极自主寻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信息,全面了解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师资队伍、专业就业方向以及专业发展途径等多种信息。同时,也必须全方位了解去向专业的相关信息,尤其是注重和该专业学生的直接交流,不能仅仅依靠宣传或者臆想。在全方位了解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去向专业相关信息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条件等理性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做出科学的转专业决策。
参考文献:
[1]贺建刚,李峰.高校转专业的制度安排效率: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03):88-91.
[2]方蓬.转专业大学生适应性调查分析———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6):69-72.
[3]金俊.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2(01):38-39.
[4]赵凯,夏显力.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5]苏强,张东,周健民,等.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97-102.
[6]唐志荣,冯飞芸,郑今欢,等.高等学校大学生转专业现状的思考———以纺织类学生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03):460-463.
[7]王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转专业的动机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268-269.
[8]刘雄,熊辉.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的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23-24.
[9]刘艳萌,李倩茹,樊云飞,等.透视农业院校转专业现状构建良性转专业机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1):26-28.
[10]党远鸿,钱静,秦虎,等.大学新生总体适应状况及转专业对其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1(06):56-61.
关键词:实验室;功能最大化;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2-136-04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是不断创新且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当代青年。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大学教育在思想上依然囿于书本理论灌输,并且在实践中依然是随身一个多年不变PPT(骗骗他)优盘充斥着现代多功能实验室,价格不菲的开发软件被束之高阁直至在更新换代中无人问津而“寿终正寝”,创新模式的实验实践教学由此成为一句空话,一个幌子。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被窒息在经济社会新常态的真空中,当代青年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被,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为实现学校社会“软着陆”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何破解这一“瓶颈”,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探索的现实问题。
笔者通过海南大学实验室动态中的“破”与“立”的经验及实验实践教学点出:积极拓展新常态下高校实验室功能最大化是解决上述症结的途径所在,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
1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与本性回归
1.1 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 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科任教师甚至是学校主管领导在思想意识上,依然把实验室作为理论课堂的衍生物,把实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可有可无部分。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来,学生在大学校园断了试验实践这条“尾巴”,将来在步入社会中也可以自然而然的长出了。殊不知,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认识的存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实验室等同于理论教学的教室,使当代大学生失去发展的平台与场所,抑制了大学生自我探索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实验室本质的错误解读。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高校实验室在管理模式多样化、功能最大化的探究与发展。大学实验室常常是“铁将军”把门,剥夺了当代大学生实验实践及解决心中疑问的场所与平台,而这一境况是高校管理者与教育工作者对实验室功能的。
1.2 高校实验室本性回归 中科院院士冯端教授曾经讲过:“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实现大学的心脏”。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讲: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资源自我超越能力的场所与平台。当代大学生只有在这一拓展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功能最大化现实的平台上,才能真正实现高校青年从学校到社会的“软着陆”。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各位任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正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认清了这一点,即高校实验室在积极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实现自我功能最大化的起点和基础上,使得实验实践教学中硕果累累:就业率名列前茅;保研人数每年增加且全部为985高校(2/3者为硕博连读)。据用人单位及保研学生就读高校信息反馈: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富有创新思维、勤于积累与动手,在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方面尤为突出。这些成效的取得应该说是与其在大学四年中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实现实验室功能最大化分不开的。
2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在新常态下的探究与实践
2.1 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是专业教育的一大亮点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源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1993年成立的两年制土地资源管理专科专业。其经过几代专业师生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海南省唯一由国家控制布点的特色专业。2010年,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市场需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细分为3个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和土地信息系统方向。多年来,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紧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内涵与外延这一主干,利用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这一平台,把学生融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已成为海南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与社会就业需求有力结合的一大特色。从近5a毕业生走向(随机)调查中发现: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已经成为本专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如图1):
用人单位在海南大学招收专业毕业生人数增加,说明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不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接轨,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很快找到符合自已专业优势的职业。同时在工作岗位上显示出自己踏实肯干与勤奋创新能力,专业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统计数据中的90%从初期的文职工作到器材技术操作再到技术专利研发管理职位或从初期的器材技术操作到技术专利研发管理职位。在对此现象进一步地调查和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本专业毕业生其自主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专业实验室在大学四年内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宽广平台。
2.2 与实验室平台对应的科学合理的设计措施
2.2.1 专业课程教师坚持科学合理地使用实验室理念 搭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平台,专业课程教师是关键。每个学年,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及土地资源管理系不仅按照管理对年轻教师进行实验室综合利用平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评判,更会对专业毕业生工作境况及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使专业课程教师在思想上和现实的教学中坚决摒弃那种把实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和行为。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努力,专业课程教师已经认识到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提升和拓展,是理论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2.2.2 实验室细分实现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倾向二者的统一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获取社会信息,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海南省特色专业亮点:以课程教学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也包括土地管理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为指向,进行实验室精准细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室和房地产项目营销与策划实验室。以此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探索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鼓励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实践,学校提供相关学生创新性学习资金支持。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内部实行双向选择模式:当专业学生进入大二即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精准细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和房地产项目营销与策划3个方向的基础上再一次细分,3个方向有专业科任教师负责,特别是对实验室一些实验实践教学操作性强且产品更新换代快的仪器或软件,如RTK、全站仪等,院校会和相关公司(绝大多数建有专业实验实践校外实践基地)结对,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就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前沿的技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主要通过下表进行精准细化细分:
模块式课程细分教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内部实行双向选择模式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大一大二学年的学习,学生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基础模块、信息技术模块、土地管理模块及资源经济模块的学习与掌握,特别是在专业科任教师指导引领下,学生在结合自己及社会实际情况,开始在专业内部进行兴趣倾向分流,由此也就引出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创新模式。
2.3 积极开创实验室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创新模式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教辅人员+学生助理的日常管理模式。为了给专业学生学习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能真正实现学生自我实验实践的独立性,实验室在开放时间上实行定时、预约及无限时3种开放形式。定时就是以每个学期专业课程教师所授课程实验课时为依托,专业课程师生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相应的课程工作量,以此提高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时效性。预约模式就是要求向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办公室提前提出实验室使用申请,经实验室管理人员协调并通知实验室学生助理备案后,预约学生在学生助理的配合下进入实验室,此实验室预约模式可以分层拓展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问探索推进和自主实验实践能力的提高。无限时实验室管理模式是本专业学生对所学已学等相关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特别是专业器材,如全仗义、RTC等测量器材的练习等,学生可以在提前预约的基础上,经学生助理记录备案后无限时的进入实验室进行仪器操作和相关实验,如节假日等,学生可以全天候的呆在实验室,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实践。
2.3.1 以“2+1”带动模式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操守 模式一:专业课程教师(包括教师科研项目引领)与学生科研助理的勤工+培养训练模式,这里尤其要讲的就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行的双向促进(促进教师申报科研和促进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通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这个现实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和团队内部默契的团结协作感情,以此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见图2)。
模式二:兴趣小组(高年级带动低年级),配以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联合会+专业性强的比赛项目模式,专业实验室这个平台搭建后需要具体的内容来丰满,除了教师科研外,专业性强的校内外比赛赛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冲击点,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在校学生看到自己、看清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有反思,有奋起(见图3)。
2.3.2 多方位规章守则下学生自主管理的行为控制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采用过程量化与结果质化相结合的指标模式。每个学期开始,院校教务部门就会对各个专业实验室进行量化式的常规检查考核。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精准细化考核方式,由学院主管实验室副院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系主任、实验室负责教师及高年级专业学生组成自查小组,制定可细节量化规章守则125条,专人检查、专人登记、专人反馈,以此确保学生自主管理规范性、安全性、科学性、高效性。
2.3.3 分层循环互动模式提高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效率和利用效率 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管理创模式是双向选择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检验双向选择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可总结为:分层循环互动模式就是大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管理创新模式的动力源,这个分层包括2个层次:层次一就是大二大三学年为一个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实验室层次,上述已有论述;这里主要论述的是层次二,即在大四学年(主要是下学期)学生陆陆续续实习返校后,针对他们对实习过程中自己知识技能方面的欠缺,进行再一次(校内最后一次,也是效果最好的一次)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培训。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通过再一次的实验实践教学学习,进一步缩短自己技能和社会需求的差距。与此同时,专业科任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这一平台实现上述2个层次的有效沟通。
3 前进中的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
3.1 在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中推进实验室循环效率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在合理利用学校实验室专项基金的同时,积极多方位的开拓校友优势,获得多项已毕业且在社会上做出成绩的校友人力物力财力的赞助,并聘请其作为校外指导教师,积极利用实验室这个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指导在校生成长,校友的经历是在校学弟学妹憧憬社会的“回音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在校专业学生呆在实验室,静得下心、刻苦地学,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循环使用效率。
3.2 科学理性得面对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推进过程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土管人特别是专业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当前国家加大对中西部高校(海南省也属于中西部地区)实验室资助力度中,改变过去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重购置轻利用效率的做法,突出专业特色,对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提炼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呼吁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验室管理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是积极应对实验室器材时间折旧,提高使用率及使用价值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实验教学中实现实验室功能最大化,才能在实验室实验实践教学中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英俊,孙淑琴,于世钧,等.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3):121-124.
[2]栾乔林,谷秀兰.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23):150-154.
[3]王兴邦.实验室开放的内涵与机制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11-13.
[4]左铁镛.高校实验室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3.
[5].实验改革和实施开放实验模式的创新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7-19.
[6]杨凤珍,谢蓉,高欣,等.开放式研究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23-25.
[7]李鸣华,李欣.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3):8-10.
[8]李艳华.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3):94-96.
[9]徐辉,魏莹,侯海鸽,等.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14(2):148-151.
[10]初汉芳,李锋.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3(6):139-141.
[11]张彩红,虞春生,吴晓晨,等.创新是高校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334-337.
[12]刘冬英.实验室工作之我见[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4:122-123.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实验室 开放模式 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75-02
目前全国有70余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硕士点的院校有44所,17所院校拥有博士点。总的来说,院校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分为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安排,由于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各有侧重[1],但大多数实践教学的方式、内容和设备仍然比较陈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多数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口的一些单位,如国土资源局、城市规划部门等,需要的是兼具理论、创新和实践于一体的人才。因此,要想保证本校该专业的优势,在确保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非常重要。
开放式实验突破实验教材上固定的内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通过组成实验团队,确定实验目的,制订实验日程,独立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培养其科学思维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的意义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土地资源管理科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科学,是在传统的地学、生态学、经济学、法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传统的实验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已预知,这种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有限。因此,实验教学的改革大势所趋。除了基本的实验教学外,应增加相应的设计性、综合性项目,并给予一定学分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开放实验室是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致力于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需要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知识领域覆盖面广、理论性强,单纯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开放实验室这个广阔包容的空间里,学生通过设计、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激发思想的火花,将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出来,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一个“我能发明,我能创造”的学习氛围。[2]
(三)是培养创新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
(一)参与科研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科研项目涉及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处理,该类型开放模式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要求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操作能力。实验室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经过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从事一些科研项目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工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完整的熟悉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类科研项目的程序,相关软件的应用、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活动型
学生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现有条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实验室免费提供实验仪器,并提供专业教师指导。作为课外活动的深化和拓展,科技活动课题一方面加深了对理论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参与者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方法,使创新思维应“用”而生。国外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实用的科技成果大量产出就是个最好的例子。通过该类型实验的锻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形成用科学的思维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综合训练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年级的学生通过二到三年的专业和基础的课程学习,已经系统的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具备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构架,在进行综合性训练课题时,可以将相对分散的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设计实验,进一步深入地掌握和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专题训练型
对于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而言,及时的掌握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非常重要,针对其所学专业课程,开设相关的开放实验课程,例如地籍测量与管理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等,有计划,及时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知识巩固,为全方位的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一)管理人员的配备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是在时间上全方位的开放,因此必须设立专职的管理人员。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拥有扎实的土地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以保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二)指导教师的管理
开放实验仍然需要实验指导教师,由于学生的知识和动手能力有限,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指导教师来指导学生解决。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选择项目,这种指导是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开放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能力和实验技能[4],在指导教师的选择过程中,学院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审核;在实验结束后同时应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安全和开放情况的记录,确保活动的规范性。
(三)学生的管理
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须填写《开放实验预约表》,设计好实验实施方案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后报实验室审批。获得批准的学生,应及时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及准备工作,按照预约的时间参与实验,实验结束后,应就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取得的成果以及发现的问题形成报告或论文,提交指导教师。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成果和实验态度等内容及时进行考核,确定开放实验成绩,以此激励和肯定学生。
(四)开放流程
(五)鼓励与奖励机制
为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活动,保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放实验的持续性与常态性,可将开放实验归入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成绩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样,指导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对于在开放实验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学院可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开放性实验项目,形成系列实验活动,及时推进成果转化,组织参加各种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
四、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以规划、测绘、遥感、信息技术为手段,融自然、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管理科学范围内的边缘科学,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业实验教学也必须不断开拓创新。良好的实验室开放模式和管理方式,可保证该专业开放实验的持续性,使其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实验室开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总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业实验室是一项重要的资源,要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 注 释 ]
[1] 刘建华,高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5(1):61-63.
[2] 杨玉海等.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促进实验室开放持续健康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4.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285.2+39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现在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期,与此同时,城市化规模和工业化也是发展的最高峰,那么土地资源又有限,人口相比过去没有大幅减少,所以人和土地的矛盾就更加的激化。目前我国面临多种矛盾,人与地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矛盾、土地管理政策和实施的矛盾,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现实需要。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如何,发展方向如何都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为这些矛盾找到一个平衡点,关乎我们今后的发展和生活。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可再生的资源,现在我国虽然看似地大物博,但是人口数量也是非常庞大,因此人均土地占有率仍然是排在世界的尾端,地大、人多、人均占地少是我们的目前状况。土地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土地管理是关乎所有百姓的事情,在对现有的可利用土地和可再利用土地进行规划和开发上,应该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让土地管理工作能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是我们目前的一大难题。
一、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意义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地资源,人类就不能生存,更不能发展。在古代就有:“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寇也”,“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在,水与土也。”从大的历史进程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彰显其基础性地位。当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推到了风口浪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滞后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如:拆迁补偿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耕地保护问题等等。显而易见,对国土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创新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措施,应提到战略地位。
二、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已建立起较为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健全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队伍,保住了 18 亿亩的耕地红线,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进一步凸显,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确、土地利用粗放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影响了政府的土地管理水平,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1、部门之间欠协调。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如:建设局、规划局、环保局、税务局等。在具体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只有地方政府部门协调好、合作好,才能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及时、高效、圆满的完成。然而,事实中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并不是如此高效、顺畅。有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手续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有些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部门实现省以下垂直管理之后,监管呈放松趋势。
2、利用方式粗放。很多较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甚至是浪费的情况。土地规划缺乏长远、科学的论证。土地使用随意性强,规划流于形式,丧失了法定约束力,导致土地资源使用的短期严重。对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产业特点,进行科学评估,项目建设多占地现象突出,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整治挖潜在操作中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基层政府动力不足,造成建设用地无法可持续供给。
3、“占补平衡”的机制不完善。国家实行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制度,建设用地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有利于在保障建设用地供给的同时,实现耕地总量不减少,在当前城市化持续期发挥了积极意义。但由于适合开垦的荒地不多,加之环境体系脆弱,因此土地挖潜的空间仍十分有限。近年国家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对于整合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增加建设用地供给和增加耕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地方政府大多未出台比较规范的实施细则,拆迁补偿机制不健全造成推进缓慢。
三、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厘清政府部门的权责关系。为了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应该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土地资源管理权限划分明确,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相关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最大限度的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相应的,表现在具体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为相应职权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中央政府应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根据宏观经济需要,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地方政府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建设、规划、环保等领域密切配合,形成综合性的管理体系。
2、促进国土资源的集约利用。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较少微观层面的行政干预,在商业领域建立土地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在宏观政策方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要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贯彻到底,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改变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们需要对原有旧的招商政策进行改进,提升整体的产业结构,争取实现优质产业集群发展。也就是说,需要整体提高招商引资企业的标准,对用地企业进行严格考核。不管是产业政策方面,还是投资规模方面、容积率方面、环保情况等都需要进行严格考核才能批准相应项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产业结构,形成优质的产业集群。
3、完善“占补平衡”机制。为了优化国土资源配置,提高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制度。一方面对非农业建设用地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批和开垦监督,对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征收开垦费,在符合我国国有土地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在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占补问题。另一方面,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快完善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土地增值收益的项目区全额返还机制,为土地及时复垦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工作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过去的计划经济和如今的市场经济,所以既有机遇又有危险。这需要我们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机遇,化解危机,让土地管理工作良性开展。虽然目前土地管理中的各项矛盾以及过去形成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让土地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但是国家对土地管理的重视是我们的有力条件。对耕地的保护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因为我们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来制定策略,对资源的利用和节约作为研究的重点,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地平衡以及和谐发展当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的知道,解决土地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完成的,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我们走,其中是多个部门的联合工作才能解决的,在纠正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得以健康发展。
总之,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已提升到战略地位。我们在发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进而找到最优化的解决办法,使国土资源管理在具体的工作当中不断提高效率,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从而保障国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土地复垦学双语教学实践教学
一、“土地复垦学”课程的开设现状
1.课程的产生及特点
人类对土地及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土地的破坏、占用与浪费、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退化、土地污染,以此由此带来的空气水体污染、滑坡、泥石流等其他次生环境问题。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化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由此带来的土地与环境问题形势也愈加严峻,土地复垦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孕育而生。我国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自发的复垦工作,随着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我国土地复垦也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2007~2013年《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定规程的颁布,意味着复垦工作开始得到全面的重视,并已纳入采矿权、建设项目审批的必须环节,土地复垦迎来了新的阶段,土地复垦工作日益常态化,人才需求量大。
土地复垦学由于是属于新兴的综合叉应用型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多学科融合交叉,内容涉及面广。该课程是由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其课程内容涉及土地、测绘、生态、地质、采矿等多方面内容。
(2)课程实践性强。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应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复垦一般的理论方法、规划技术,能胜任土地复垦的日常工作。
(3)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和涌现。由于土地复垦学在我国开展教学的时间较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大量的仪器、方法、装备被应用于该学科中,因此,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
(4)外语要求高。我国自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才开始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而国外相对而言复垦工作的重视较早,无论是从法律法规颁布还是复垦技术、复垦方法、复垦理念,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阅读国外资料,学习国外先进的复垦理念和方法是必须的手段和环节。
2.课程的开设现状
土地复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在各大专院校陆续开设,如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成为面向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开设的一门特色专业课程,为学生就业开辟途径。土地复垦学自1994年首次在中国矿业大学开课,已有16年的历史。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土地复垦学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土地复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土地复垦学的概念、土地复垦的政策与各种实用技术如土地复垦的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技术、露天矿复垦技术、煤矸石山复垦技术,目的是使学生能胜任土地复垦的日常工作。
1.教材的选取
土地复垦学开课之初没有教材,没有平台,教学内容以国外和教师实践经验介绍为主,辅以现场需求,不成体系。随着课程的讲授,采用了张国良教授的专著《矿区环境与土地复垦》(ISBN:9787810405867,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做为教材,初步形成了课程教学体系。自2006年,胡振琪教授组织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个高校撰写了矿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8月正式出版。据出版社统计,该书已售出4200册,反映效果良好。该书介绍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阐述了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详细讨论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十大技术:工矿环境破坏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土地复垦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塌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煤矸石山绿化技术、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信息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评价与验收技术和微生物复垦技术。最后,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测量工作也给予了介绍。
2.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由于学时限制,目前土地复垦学的授课内容体系主要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
(1)绪论。介绍土地复垦的产生、土地复垦的定义与内涵、土地复垦的作用与意义、土地复垦的历史与现状,煤炭开采对土地及环境的影响等。
(2)土地复垦学的概念与体系。介绍相关概念、学科体系和主要专业术语。
(3)土地复垦的管理技术与模式。国外土地复垦立法与管理的经验,我国土地复垦管理的基本政策与任务,我国土地复垦的行政管理,土地复垦管理的主要技术与模式,土地复垦评价与验收。
(4)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类型,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原则、深度与程序,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方法,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实例。
(5)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技术。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概述,平整与梯田复垦技术,疏排复垦技术,挖深垫浅复垦技术,充填复垦技术,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新进展。
(6)露天矿土地复垦。 露天矿土地复垦的一般要求,露天矿土地复垦的主要机械设备,露天矿土地复垦的技术工艺,我国露天矿土地复垦实践。
(7)煤矸石山复垦技术。煤矸石山复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煤矸石山复垦的原则,煤矸石山复垦技术,煤矸石山复垦效果评价。
3.教学手段与方法
土地复垦学属于交叉应用性学科,具有涉及内容广、学科多等特点,在教学中要体现“少而精”与“宽而新”的原则,即在基本原理上注重体现“少而精”,而在介绍土地复垦学发展和实际应用方面体现“宽而新”。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比较法,实例分析法等,对土地复垦学进行教学。
(1)比较法
土地复垦工作在国外发展较早,通过比较国内与国外在政策制定、复垦方向选择、复垦技术方面的差距,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土地复垦,并进行自主的思考。比如,通过分析比较“reclamation”“Restoration”“Rehabilitation”的区别,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土地复垦概念的理解。而通过对比美国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Surface Mining Control and Reclamation Act,SMCRA)的颁布过程与中国近20年《土地复垦规定》与《土地复垦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可以找出国内国外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差距,引导学生对未来土地复垦研究方向进行思考。而通过对比国内外土地复垦方向与复垦技术的选择,将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明白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复垦方向耕地优先的原则,国外由于人少地多更注重复垦方向多样性的原则,而不是死板硬套的使用国外的技术与理念,因地制宜的采用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垦理念、技术、体系。
(2)实例分析法
土地复垦是应用工程型的学科,复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合理的利用由于生产建设损毁的土地,也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实际工程的实施。通过实例分析,能够更形象的对复垦的相关概念、技术进行剖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授知识。例如,通过介绍山西王庄煤矸石山复垦失败的案例,可以很好地揭示酸性自燃煤矸石山的危害性及治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从失败中发现问题,从成功经验中对技术进一步优化与提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探讨
1.课程实习与实验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及软件,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动手实践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内容:
(1)土壤测试分析实验
在授课过程中,安排了4学时的复垦土壤测试分析实验,主要了解土壤测试分析的一般要求,学习土壤测试分析的样品准备以及pH和电导率等土壤特性的测试分析。
(2)复垦规划设计实践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安排了4学时的运用计算机绘制复垦规划图的有关技术。使用CAD、MapGis、Arcgis等软件的使用,
此外,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由美国露天采矿与复垦执法办公室摄制的“美国露天开采立法、管理、复垦技术”(Introduce the reclamation law and management and surface mining recla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US)和由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土地复垦”等影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2.实践基地的建立
结合暑假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开展土地复垦的实践教学。2003年9月1日与山东省兖州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长达15年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在这里,学生可以参观到井工开采煤矿导致的多种土地破坏形式,如坡地、裂缝、积水等,而且,该地有3个国家投资的土地复垦项目可供参观,复垦工程全面,学生可以获得非常直观的认识。由本教学组教师指导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学生均到矿山企业实习,也可以参观矿山破坏土地及复垦工程。此外,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绿色北京”建设,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面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立全面的合作,重点是建立实习基地和参与其“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四、结束语
《土地复垦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也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本文对土地复垦学的产生与特点、课程的开设现状、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力争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推动土地复垦学科的发展,为培养更多有用的土地复垦方面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艳玲,胡振琪,李晶.《土地复垦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7):113-114.
[2]王世东,刘昌华,陈秋计,张合兵,常玉光.“土地复垦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9):102-104.
[关键词]:房地产,高等教育,工程管理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andtrendsglobalization,thereisanincreasingneedsforthehighlyeducatedpersonnelinChina''''srealestateindustry.Basedonahistoricalreviewofrealestateeducationinchina,thispaperprovidesyouwithageneralpictureofrealestateeducationwithintheframeofconstructionmanagementprograms.Inconjunctionwiththeexperiencesinofferingrealestatecouseinconstructionmanagementprograms.attsinghuauniversity,theauthorindicatesthatrealestateandconstructionmanagementarethetwospecializationwithverydifferentfoundations,andthenationalcodesofsubjectinstallmentcontrolpolicyarethekeyissuesrestrictingtheproperdevelopmentofrealestateeducationinchina.Inviewofthefuturedevelopmentofrealestateeducationinchina,weshouldpayagreatattentionforthedifferentsofrealestateandconstructionmanagement.Forthemutualrecognitionofaccreditedprogramswithoverseasprofessionalbodiesinrealestateandconstruction,theauthorbelievesthatitwouldberelativelyeasytosigntheagreement,buthowtoeducatechinesestudentswithinternationalknowledgeandexperienceswouldbethekeyofthismutualrecognition.
Keywords:RealestateHighEducation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一、房地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房地产业是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行业。具体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各类房地产开发、土地开发、房地产投资经营等活动)、房地产管理业(住宅物业管理、土地批租经营管理和其它房屋的管理活动)、房地产经纪与业(房地产与经纪人服务、居间买卖、租赁服务、房地产交易保证服务、房地产估价等)。日益发展壮大的房地产金融保险业虽然不包括在房地产业中,但其在人才需求上也与房地产人才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00年末已经达到20,5平方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64平方米),农村达到27平方米。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城镇人口达到6.3亿人,比2000年净增1.7亿人。如果到201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按25平方米计算,将需要新建城镇住宅建筑面积56.1亿平方米,平均每年约5.6亿平方米。如果再计入非居住建筑的建筑面积,未来10年中国胸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00年,城镇住宅与房地产业增加值约5400亿元,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左右,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到2001年末,中国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7万个,从业人员100多万人,房地产估价和土地估价机构8000余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其中取得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执业资格的人数30000人),房地产经纪机构约2.7万个,从业人员30多万人:物业管理企业2.5万个,从业人员260多万人。此外,如果加上在政府从事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房地产教育研究机构、房地产信息服务与咨询机构、房地产投资顾问与策划机构的就业人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就业总人数预计超过550万人。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投资与金融等相关专业,真正受过系统的房地产专业教育的人才只占很小的比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消息表明,目前上海包括信息产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在内的一类专业,最受考生青睐;《深圳晚报》在未来人才市场上最走俏的将是金融、保险,高级管理、物业管理等13类经济专业人才。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对北京市有关高校房地产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30.77%的同学认为就业前景非常乐观、毕业生供不应求,69.23%的同学认为就业前景一般、但是可以找到合理的工作,没有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不好。
二、中国高校房地产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变革
1989年,经过国家教委批准,中国高等学校开始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到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专业目录为止,全国设置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高等学校达到了114所。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原有专业讲行了调整,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调整到工商管理类的工商管理专业。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1999年开始对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归属进行了调整,部分高校将该专业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也有部分高校并人了工商管理专业。
建设部作为中国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于1994年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房地产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98年过渡到“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过程中,继承了原对房地产专业教育指导的职责,并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延续至今。将“房地产经营管理”并人工商管理专业的院校,目前尚没有纳入“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的范围。另外,目前中国专科教育的专业目录中,目前仍然保留有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
2、中国高校与房地产相关的本科教育
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77所高校开设有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工程管理专业。此外,还有一些本科生专业与房地产教育相关。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共有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在内的32所高校开设了地理学学科门类下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
城市规划:共有以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为代表的43所高校开设了属于建筑学门类的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与城市规划管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遏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以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为行表的34所高校(以农业类院校为主)开设了公共管理学科门类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
1、课程设置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与工程项目管理等其他专业方向一起,共同使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平台。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市场营销。在培养目标上,要求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房地产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
2、各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内容
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概述、房地产经济学基本理论、房地产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市场特性与功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素、市场运行规律)、房地产市场的依存基础(区域和社区分析、城市发展模式、土地利用分区、土地价值)、分类房地产市场(住宅市场、商业房地产市场、工业房地产市场、其他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中的空置问题、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干预(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房地产税收)。
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估价概述(概念、作用、估价制度、估价标准、房地产估价与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基本理论(市场价值与价格、影响房地产价值的因素、房地产估价原则)、房地产估价程序(程序、估价目的与价值类型、房地产类型及其特点、房地产价值时点)、市场区域和邻里分析(市场区域与邻里的含义、市场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估价对象的确认与描述(估价对象的范围、政府法例限制与权益性质、场地描述、场地使用经济性分析、建筑物及其它地上改良投资描述)、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土地估价、房地产部分权益估价、估价结果与估价报告、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应用。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及房地产开发程序、政府对房地产开发过程的管理(投资计划管理,项目规划与设计管理、土地管理、项目开工及建设期间的管理、项目销售与产权管理、项目竣工及入住管理、市政及配套设施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与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形式、价值链,发展战略)、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宏观因素分析、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场地选择、产品功能定位)、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房地产开发中的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资金融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营销、房地产开发经营税费、物业与资产管理(房地产开发与房地产资产管理、物业管理、设施与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组合投资管理)。
房地产市场销售:市场概述、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营销战略、房地产项目前期策划、房地产定价策略、房地产分销与促销策略、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四、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课程教学的实践
1、与学校、学院教学平台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为了体现通才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总体要求,在培养计划要求的总共140个学分中,有70个学分为校级教学平台提供(包括数理基础、外语、计算机等,本专业要求的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法律基础等课程也由该平台提供),有35个学分由院级教学平台提供(包括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土木工程技术课程,也包括本专业要求的工程经济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等),与工程管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占35个学分。为了体现贯通教育的宗旨,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没有再进一步细分专业方向。
2、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中房地产课程设置
由于历史的原因,横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挂靠在土木工程学院,该研究所的教师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教师一起,组成了目前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的建设管理系。因此,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虽然没有细分专业方向,但也纳入了一定数量的房地产相关课程。目前面向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设置的房地产相关的课程包括: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经济类专业基础课,2学分)、房地产概论(专业主干课,2学分)、房地产评估理论与实务(专业选修课,3学分)、物业管理(专业选修课,2学分)。
近10年的实践表明,面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开设房地产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保证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的同时,强化了其经济、管理类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性。
3、房地产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分析;区域增长;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经济学分析(讨论课题目: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变化及比较);土地市场与土地价格;住宅市场(讨论课题目:住宅市场需求预测);商业房地产市场(讨论课题目:写字楼市场的租金与空置);工业房地产市场;国际房地产市场;(讨论课题目:中外房地产市场发展特征的比较分析);住房政策(讨论课题目:政府住房补贴与住房支付能力);城市增长与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干预。
房地产概论: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住房制度与住宅产业、房地产及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市场及市场研究、房地产开发及项目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开发项目融资、抵押贷款、证券化)、中国房地产主要税制、中国房地产法律制度(法规体系及其分类、土地管理制度、开发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使用管理制度、金融管理制度)。
房地产评估理论与实务
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概述、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房屋修缮管理、房屋设各管理、物业管理综合服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益性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收益性物业管理中的财各与成本管理、写宇楼物业管理、零售商业物业管理、工业物业管理。
五、发展中国房地产专业教育的建议
房地产专业是重要的专业科目之一,这是由社会经济生活中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和学生的良好就业前景所决定的。政府和半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含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债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等)、房地产投资和开发企业、物业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房地产咨询机构(含房地产评估机构、机构、投资咨询公司、信息公司、产权保险公司、建筑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均对房地产专门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
从中国房地产业对人才需求前发展趋势及中国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逐步建立起满足市场需要的、与国外高校基本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的学科设置
工程管理(建设管理,下同)与房地产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在国外,建设管理专业通常设置在工学院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学系内(如得克萨斯奥斯订大学土木工程系、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也有些学校在工学院中独立设系(如佛罗里达大学建设管理学院、英国里丁大学建设管理与工程系)。房地产专业通常设在商学院,有时独立设系(如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房地产系、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商学院房地产与土地经济系),有时与金融、保险等为同一个系(如纽约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金融保险与房地产系)。
从学科领域覆盖的内容看,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在建筑技术与管理技术方面有所交叉,只是前者强调技术与管理,后者强调金融与投资。因此,英国多数大学及受英国学科设置影响较大的大学,通常将房地产和建设管理设在同一个学院或同一个学系中。例如,但英国里丁大学城市与区域学院(Faculty)分别设立有建设管理与工程学院(shool),由建设管理与工程系与工程系合并)和土地管理与开发系,香港大学在建筑学院设立有房地产与建设系,新加坡人学在设计与环境学院分设建筑管理系和房地产系。
目前中国与房地产专业学科设置的模式,英国模式相似,但随着中国房地产业从开发建设阶段逐渐过渡到资产运营与管理阶段,对开发、建设方面人才的需求会减少,而对投资、金融方面的人才会逐步增加。因此各高校从房地产专业学科设置上,应该关注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2、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是房地产专业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房地产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广泛涉及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很难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也很难使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当前房地产业最紧缺的,是那些在某一领域有较坚实的基础,又在更多的领域有广泛知识和素养的人才。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为例,在其所管理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需要市场分析、投资分析、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物业与资产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如果企业的工作人员对各专业领域的内容都是一知半解,则这个团队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所需要的员工肯定是对某一两个专业领域比较精通,对其他相关领域有基本的解,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共同工作,这样组成的开发队伍,才有竟争力。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高等学校应该面向房地产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房地产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含MBA)课程。为其提供“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创业学”、“房地产资产管理”、“房地产案例分析”、“城市公共政策”、“房地产法”等比较深入的房地产专业课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虽然没有设立房地产专业,但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完全可以借助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平台来完成。当然,由于专业方向所在的学科分散,也为房地产学科建设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
3、妥善处理好与工程管理专业的关系
虽然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内包含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但并不表明工程管理学科就是房地产的上级学科,也不表明我们的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就等同于国外的房地产专业。从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的培养方案看,与建造技术、土木工程相关的课程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的学生得到的实际上也是一个营造师应该获得的专业基础,不是房地产专业所需要的社会、经济、金融、投资和工商管理专业基础。
从国外房地产学科发展经验来看,房地产学科更多地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例如,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房地产系房地产专业,是美国排名第一的房地产专业,其本科生课程计划中的37门课程中,有33门课程与沃顿商学院其他18个专业的要求一致(含9门工商管理基础课程),房地产专业的4门专业课中(“房地产法律、金财与开发”、“房地产金融:投资与分析”为必修,在“城市房地产经济学”、“住房金融与住房政策”、“高级房地产投资与分析”、“国际住房比较”、“房地产开发”、“国际房地产比较”等课程中选修2门),没有涉及任何工程技术类课程。英国里丁大学土地管理与开发系的土地管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也是以社会、经济、管理、法律和房地产类课程为主,对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相关课程只是少量涉及。
国内财经、师范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多是由原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转化而来,在遇参照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方案时,就到了很大的矛盾:遵循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意见,这些学校不具备开设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条件;不遵循这个指导性意见,又找不到一个有效的专业出口。在未来的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过程中,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例如,天津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将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测量、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列为主干课程,但实际上该校并无土木工程专业,任课教师要从天津理工大学聘请。
4、关于房地产专业执业资格与国际互认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事管理制度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国家对专业人员的管理逐渐从专业技术职称、职各的管理,转向对专业技术资格的管理。这就为社会评价学校、制约学校专业设置的方向和规模成为可能。房地产专业本来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专业,如果以改革和向前看的姿态对诗这个专业,让市场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来制约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在评估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将对房地产专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房地产专业的执业资格,目前有房地产估价师,正在筹备中的资格包括房地产经纪人和物业管理经理。目前美国的CCIM(CetifiedCommercialInvestmentMember)在中国与有关单位合作,颁发“商业房地产投资分析师”资格。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也有一个庞大的中国会员发展计划。当然,CIOB也将在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结果方面,中国NBCMA的评估结果互认。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在国际建筑与房地产市场上工作的能力(主要是语言问题),互认的结果很可能是国外的“洋资格”,伴随着中国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逐渐占领国内的市场。但中国的相关专业资格,几乎不可能凭借互认的机会走向世界,而且还有可能失去国内的市场份额(因为中国的客户大多具有“求洋”心态)。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是专业资格互认过程中,能否从“名”到“实”的关键。
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到神奇的东非大裂谷,从南极洲的冰雪世界到非洲的热带雨林,从富士山下的湖光山色到撒哈拉的沙漠奇景,从繁星点点的苍茫穹庐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地理之美跨越时空,无处不在,无所不有。
近现代以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而是逐步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征。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纷纷涌现,如环境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高。可以说,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这门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学科正日益受到关注。下面小编就像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地理科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专业吧!
地理科学的“古老”与“现代”
地理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古希腊开始便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先后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地理科学又是一门跨界学科,是连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而是通过各分支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地貌学是地理学与地质学之间的桥梁;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桥梁等。
地理科学主要对地表形态、地质等地理特征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其本科方向主要包括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等专业。按性质和侧重点不同,可将它们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种。前者侧重理论,如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后者则更注重实用性,需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理学因其与人类生存繁衍间密切的关联度,使得它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地理学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如高速铁路的修建需要沿途的详细地形、地质资料;西气东输,途经十多个省份,每个省如何合理地修建输气管道,还有西电东送、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等,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参与。
仙逝不久的钱学森院士把地理科学列为世界现代十个科学技术大部门之一。他特别强调:地理学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就一定要在中国发展地理科学。因此一直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地理科学类专业,无论是从科研还是就业的角度来看,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被广泛看好的专业之一。
专业概览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找到一把“尚方宝剑”作为攻下它的利器。学习地理科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地理学各专业都需要比较多地用到数理统计和计算机知识,因此至少得具备这两方面的扎实基础;由于学习中需要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尤其对于应用型方向的学生,一定的挑战意识、冒险精神和动手能力必不可少;获得数据以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以建模、分析、得出结论,所以肯于钻研、勤于思考的精神亦很必要。
地理科学专业:不只是地理教育的后备军
以理论功底见长的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地表资源环境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领域。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能较熟练运用遥感、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因此,该专业毕业生不仅是地理、环境教育的后备力量,还可到国家各级科研单位、生产机构中进行生产与科研工作。其薪资1 000~3 000元不等。
可能有同学会疑惑:地理科学到底属于文科还是理科呢?不同于中学地理课程,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归属理科,但不少学校招生时文理兼收。学习地理不仅是地理位置、地理名词的机械记忆,更需要定量与定性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现代地理科学,它突破了知识理论的学习,如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开拓了地理科学的应用技术领域。
【特别提醒】:1. 鉴于地理科学的文理交叉性,且偏重于理科,欲报考此专业的同学注意哦,首先要注重打好数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2. 地理科学专业建立在大量研究性工作基础之上,因此不仅要有扎实的数理统计功底,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学领域的管理者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地理、资源、环境、规划、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综合交叉应用的专业,本科阶段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作为新兴专业,它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联系起来,预示着其很好的发展和就业前景。以培养高级复合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此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相关科研机构、学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环保等行业从事相关规划、管理工作。其薪资从1 000~2 500元不等。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同的院校,此专业可能属于不同的院系:有的归属地理科学学院,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有的则归属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不等同于城市规划专业,切勿将二者混为一谈。它与建筑学背景的城市设计相差甚远,属于应用地理科学范畴,为城市规划局、城市建委、环保等部门培养管理型人才。其研究重点也不在于城市的规划布局,而是以更大区域内的资源为主,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树木资源等。
【特别提醒】:1. 考虑事情细致周全,统筹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注意啦,可以考虑报考该专业;2. 该专业是各个院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中的热门,录取分数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考分并不占优势的同学还需谨慎选择。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空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是地理科学、空间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的交叉边缘学科。它建立在地理学基础之上,集计算机、遥感、测绘、地图学等技术于一体,研究空间信息的定位、定量和分布,并进行可视化表达、空间和动态的分析处理等。当前该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国土整治与规划,水利、电力、电信网络监控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市政工程以及数字城市、数字区域的建设等方面,是目前计算机应用领域与信息产业中最具有活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
GIS专业侧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地理信息问题的能力,而非仅是地理科学本身。身兼扎实的计算机基础、GIS开发与设计技能及初步的研究和管理能力,GIS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为广泛的就业范围,可以在城市建设、国土规划、市政建设、土地勘测、测绘等单位找到发挥自己专业技能的空间,当然也包括各类高新技术公司。其薪资从1 200~5 000元不等。
【特别提醒】:1. 该专业对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那些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又同时热爱地理的考生,GIS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2. GIS的交叉性和复杂性,使得本科阶段的学习一般只实现了“广”却未达到“精”,毕业生80%以上选择继续读研。所以,倘若想对GIS有更深入的研究,要做好读研的准备哦。
地质学专业:探索地球的前世今生
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晶莹剔透的水晶、光彩夺目的宝石,以及生物的起源,你能把它们联系到一块吗?地质学,这门研究地球及其演变规律的自然学科,会告诉你它们的内在联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等重大经济及社会问题都是其重要应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该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除了掌握系统的地质学基本知识及技能之外,还具备从事环境地质和环境保护实际工作、研究工作的能力。毕业去向主要有地质勘探员、工程技术人员、公务员、高校教师、珠宝鉴定员等。该专业从业的薪资从1 000~5 000元不等。
同属地学分支的地质学和地理学,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二者研究的内容却大有不同。前者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而后者则侧重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研究。在招生上,地质学只招收理科学生,而地理学多为文理兼收。
【特别提示】:1. 野外工作是进行地质研究的基础,因此欲报考此专业的同学注意咯,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必不可少;2. 由于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有志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可将重点集中在环境方向。
院校推荐
随着地理学科的发展,开设地理科学类专业的高校队伍也逐渐壮大,现全国已发展至百余所。综合来看,地理科学类专业主要集中在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前者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实力最强;后者以培养中等学校地理师资为主,同时培养科研人员与生产人员,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为代表。下面针对地理科学类的不同专业,来个高校“地理实力”大较量:
地理科学专业
设置该专业的综合院校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为代表,其中南京大学擅长海洋地理,中山大学擅长人文地理中的旅游管理方面,兰州大学则在自然地理中的冰川、冻土、沙漠地理方面实力较强。师范类院校则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它由地理系发展而来,下设地理教育、土地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以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类院校和农林类院校为主,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实力最强。针对南京高校而言,南京大学着重于房地产的开发经营和城市规划设计,南京农业大学设有“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全国唯一博士授予点。
【推荐院校】: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在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百余所大学中,其学科背景不尽相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以地理学为背景;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以测绘专业为背景。其中拥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有武汉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其中又以武汉大学实力最为雄厚。
【推荐院校】: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的教育部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一共有四家,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其中中国地质大学见长于地球化学及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北京大学擅长于构造地质学;南京大学侧重于矿物学、岩石学及矿床学;西北大学则注重于古生物学和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城中村;西安市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初期,被征地农民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然而,被征地农民数量大,征地补偿费偏低、被征地农民再就业能力较差、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一些被征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成为边缘群体。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权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西安市基于“基本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明确提出打造一城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和“13560”四级城镇体系的城市建设思路(1个主城区、3个副中心城市、5个城市组团、60个重点镇),而完成这一过程必然涉及大量的土地征用和城中村改造问题。被征地农民和地方政府冲突不断,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数据来源及农户调查统计描述
1、数据来源
本文所研究的被征用土地主要指城中村拆迁改造和棚户区改造。这里土地征用即包括农民承包经营的农用地,又包括农村集体所有的、按户分配的宅基地。因此,本文研究对象界定为西安市城中村拆迁改造和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意愿及补偿安置情况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选取了西安市雁塔区、未央区的7个村组(小烟庄、漳浒寨、英发寨、北石桥、贾村、尤家庄、郭家村)为调查区域,并针对补偿、安置等情况对村民进行了随机走访调查。本次问卷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下面将针对所获得问卷资料及个案访谈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2、调研数据统计性描述
(1)被调查者基本特征。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征地的意愿及补偿安置的满意程度等问题的回答会有影响。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多为女性,占到60.8%;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占58.3%;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累计76.7%;家庭人口数4-6人的占到了55.8%,超过一半,家庭负担比较重。
(2)征地补偿安置情况。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土地征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一个村一个标准,并且村村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如雁塔区小烟庄村超出置换面积的统一按400元/m2左右补偿,而距离很近的英发寨村则按1400多元/m2进行补偿,并且每户分到一个车位。所调查中农地补偿款北石桥最高每亩22万,而最低的漳浒寨只有5万元。如表1所示。
表1 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注:房屋面积置换“占一补一”是指二层以内,超出二层的按成本价补偿
同时,按照西安市管理办法规定,被拆迁人在外自行过渡的应支付相应的过渡费。从过度费支付标准来看,不同的区域、不同时间其过渡费差异很大,如英发寨过渡费支付最高,3口之家一般能达到2500元/月,甚至是更高;而有些1000元左右不够房租。
可见,不同的区域甚至同一区域相同情况补偿标准也会有差异,在补偿过程中掺入了很多人为因素(比如某个村子的村领导谈判能力强,则这个村子的补偿高;谁和村领导的关系好一些就能多补偿一些等等),补偿标准的不一致引起了村民的不满。
3、被征地意愿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农民中有25%愿意放弃土地;有18%的农民表示无所谓,这部分农民基本上很早就脱离了本村本土,做生意或有固定工作;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放弃土地的调查问卷有69份,占到57%。虽然,被征地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了城市化好处,但半数以上的农户仍然不愿放弃土地。如图1所示。
图1 土地被征用意愿调查统计图
二、被征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征地补偿数额及安置方式是被征地农民关注的核心问题,即影响农民放弃土地的意愿,也影响到被征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就业保障,甚至影响到一个区域的稳定发展。
本次调查发放120问卷,其中不满意的有75份,非常不满意的有4份,累计不满意问卷占到66%;对征地补偿满意的占到14%,一般满意的占到20%。可见,被征地农民大部分对补偿安置不满意,是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主要因素。具体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收入来源影响被征地农民意愿
本次调查中,家庭第一收入来源选择工资收入的占到58%,选择出租房屋为第一收入来源的占到19%,选择农业收入作为第一收入来源的为0;作为第二收入来源房屋出租占到了54%;作为第三收入来源的有33%选择了农业收入。可见,城中村的农户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绝大部分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做生意、房屋出租等。城中村的土地尤其是宅基地给农民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能够世代相传。因此,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
2、征地后家庭支出增加
调查表明,征地后农民的生活消费普遍提高一档。征地前每月消费1500元及以下的占到23.3%,2000―3000元为41.7%。而征地后月消费3000―4000元占到40%,4000―5000元占到了46.7%,也就是说征地以后绝大部分家庭月消费都在3000元以上。如图2所示。
图2
经调查了解,生活消费支出增加的原因有四点:一是原来自产自食,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买;住楼房使水、暖、有线电视、物业费用等大幅度提高。
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增加以外,被征地农民在收到补偿房后进行房屋装修,这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同时取得征地补偿款后买车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一项较大开支。可见,如果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以现金补偿的部分很快被农民消费了。这是被征地农民的最大后顾之忧。
3、社会保障不完善
目前,西安市征地补偿主要是进行置换房屋和一次性货币支付,被征地农民拿到的补偿款除了进行日常开支、子女教育、买车等消费支出外,拿到置换房屋(3―4套房)后的装修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少则二十几万,多则三四十万,因此,农民的征地补偿款已所剩无几。为此,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被征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
第一,分配商铺作为农民以后的收入来源之一,但对落实收益分配担忧。就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被征地农民的主要安置方式除了货币补偿外,有75%的区域都预留部分土地,开发为商铺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村民平均每人分到20平方米左右,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保障措施。但这种经营模式很多农民表示出了担忧,今后经营分红分利自己没有掌控权,收益分多少怎么分都是未知数。
第二,参加了社会保险,但保障效果很弱。调查中有92.5%的农民参加了医疗保险,这是实施农村合作医疗的贡献;其中有78.3%的农民在本次征地拆迁中参加了养老保险,其参保资金主要由村集体支付或者是开发商支付一次性支付的,这对农民来说是有了保障,是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成果。但通过调查了解,养老保险金额很低,每人大约200元/月,对被征地农民以后的养老保障效果很弱。
第三,就业指导、就业安置措施不健全。通过本次调查了解,目前安置方式主要是一次性货币补偿,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政府并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指导和安置。在面临目前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被征地农民大部分休闲在家。闲而生事,在一些拆迁改造区域出现了赌博村、吸毒村等,对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征地补偿安置情况分析,西安市城中村拆迁征地补偿方案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性。从补偿标准来看,能够根据土地的不同区段制定房屋补偿标准,根据村民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补偿,如针对大部分村民都有车的情况,在补偿中给每户村民一个车库。另一方面从保障情况来看,被征地村民统一纳入城镇户籍管理,解决村民的户籍问题;为村民缴纳养老保险等。
但是大部分农民不愿意自己的土地被征用,其主要影响因素或者说主要原因:一是被征地农民征地后生活成本大幅增加,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减少(失去以前房屋、土地上的收益);二是被征地农民就业形势严峻,但政府在补偿安置中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就业安置措施;三是社会保险,实际调查中有92.5%的农民参加了医疗保险,有78.3%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但问题在于养老保险保额很低,农民到领取年龄每人能领到200元/月左右,所缴纳的养老保险无法保障被征地农民老年阶段的基本生活需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农户被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众多, 涉及家庭特征、当地经济状况以及以后的生活发展等等, 单纯提高经济补偿并非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仍需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以弥补被征地后农民增加的生活成本支出。另外,根据不同区域细化补偿安置方案,并且按照细化的补偿方案严格执行,减少人为的不公平现象。
第二,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供就业培训(尤其是对失地的中青年),比如现在市场上紧缺的电焊工、修理工等,特别要注意将政策落到实处;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政府、农村集体、开发商及农民个人共同承担保费,增加保险额度,以保障被征地农民老年阶段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三,宣传和引导被征地农民合理使用征地补偿款,适当进行理财。被征地农民在拆迁补偿中取得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引用漳浒寨村王某的一句话“这是我一辈子见过的钱最多的一次”。这也引出一个问题,这些钱怎么用?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将补偿款都存进银行,以获取稳定的利息收益。当被征地农民被问及补偿款是否有意愿进行家庭理财,有67.5%的人认为有必要理财,但当问及是否了解家庭理财有57.5%的人回答只是听说过,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对被征地农民进行理财知识的讲解、宣传、培训,引导被征地农民进行合理理财是非常必要的,是增强征地后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马文博,李世平,陈昱.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38-43.
[2] 田富强.西安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70-16571.
[3] 孔祥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受偿意愿”(WTA)和补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 刘祥琪,陈钊,赵阳.程序公正先于货币补偿:农民征地满意度的决定[J].管理世界,2012(2)44-51.
关键词: 《土地管理学》 公共选修课 教学改革
上世纪90年代末,为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开始成为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推行文化素质教育,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高校课程建设改革不断深入,选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大学选修课课程建设逐步发展完善,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土地管理学》课程于2009年列为我校大学公共选修课,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该门课程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改进,本文谈谈在公共选修课《土地管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以期为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一、《土地管理学》列为公共选修课的目的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管理事业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由稀缺的土地资源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经济关系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管理职能与方式也需要转变,这些均是新时期的土地管理所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在社会经济中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作用越发凸显。
《土地管理学》作为选修课,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用性、知识性、可操作性,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主要涉及土地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依据我国土地管理实践的要求重点介绍了土地产权制度、地籍管理、建设用地管理、耕地保护管理、征地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及农村土地管理等基本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在其身边到处都有关土地方面的问题,诸如农村土地承包或流转、土地征收、城市里的拆迁等,最为直接的就是大学生的承包地的权益及其衍生权益问题等都有可能亲身经历。“切实保护耕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早已写入我国宪法,可见国家对土地管理非常重视,合理利用土地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基本准则,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土地管理学》被列为大学公共选修课的重要因素。
从开课以来共五期的教学实践来看,该门课程安排24学时,选课学生均超过百人,涉及学校几十个专业,由于教师资源有限,为便于对学生的管理,将选课人数减为120人,同时为满足学生选课要求课程安排也由一年一期改为一年春秋两期。目前,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多元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我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土地管理学》的教学调查,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广大学生受益,增强了公选课的教学效果。
二、《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教学安排方面
由于《土地管理学》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和专业以及不同校区,而课程安排又是集中上课,尤其是秋冬季节的课程,这样上课极为不便,也会相应地增加了不安全的因素,这样的问题有待学校的重视。
2.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课堂上教师讲授过程中不给学生以独立思考与独立活动的机会,学生就会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就很难培养出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也就违背了选修课设置的初衷。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辅助以案例教学和图片音频等设施。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知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教学效果不是很好,选用的案例有些年代较久,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有些案例较为复杂不利于学生理解。
同时讲课对课件的依赖性较大,多采用多媒体的教学设施,板书较少,幻灯片的制作不是很讲究技巧,如对某个问题的讲解时,整个幻灯页全显示出来,学生听课时就会将后面要讲的全部浏览了,使学生对后面的内容没有学习欲望,可以一条一条显示,讲到哪里显示哪里;有些可以制作表格或图片显示的,却用文字,其直观效果不是很好,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考核方式方面
作为公共选修课《土地管理学》安排了24学时,由于课时安排较少,考核以课程论文与平时成绩结合,课程论文占80%,平时作业占10%,考勤占10%。这种考核方式有些缺陷,布置的作业大多有抄袭行为,甚至好些学生就是为拿学分,只要及格就行,就不会重视平时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就会使其钻空子,达不到预期目的。
4.学生管理方面
选修课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人数较多,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集体没有一套班委也没有班主任等,对其约束性较小,管理起来较为困难,尤其是课堂纪律方面。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选修课认识不足,学生为学分而选修的思想还没端正。部分学生对公共选修课不够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选课时不是考虑是否与自己的专业或兴趣爱好有关,而是抱着“及格万岁”或者盲从的态度,无计划选课,结果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常常与必修课程上课时间冲突,因此认为上课可来可不来,大不了不要成绩下次重新再选,导致选修课的出勤率不高或出勤率虽有了保证但听课质量没保证,人在教室心不在。而且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和周末,这与学生的部分必修课程以及一些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可能会有冲突,有些学生一开始听课,等老师点名后就离开了,上课较为随意。从以往选课的学生情况看,大都是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平时的课程相对高年级来说较重,但为了学分,这势必会造成本身课程繁重的学期任务更加繁重,学生也根本没有精力去顾及选修课,必然导致选修课成为学生休息的课堂,而高年级的学生有些专业需要外出实习,例如美术专业外出写生,体育专业要集训,还有一些自然学科要做专业实验等,只能是选修课让必修课,这样无法保证有时间完整地上课,学生上课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现象不仅挫伤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也会影响其他选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对《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完善教学安排
针对大学公共选修课开设时间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的现状,加上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和专业以及不同校区,需要大学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等多方协调,尽量避免时间冲突和保证学生的安全稳定性。可以根据学生选课情况适时安排授课地点,或者根据学生所在的校区将一个大班分成两个小班授课等。
2.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加强选课指导
针对学生对公选课的消极态度,要提高公选课质量,必须通过宣传和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设立公选课的目的,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及责任,更重要的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展知识面,增强自信,勇于探索和创新。这样学生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到公选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正确对待所选课程。
另外要加强对学生选课及学习方向的引导工作,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结构及专业等方面的局限,学生不可能对所学的学科全面了解,选课时根据课程名称来选或者仅凭一时兴趣,甚至有的仅为拿学分而学,盲目性很大。为了防止这种随意选课现象发生,应加强教务处的选课引导工作。建议每学期末都必须做好下学期学生选课预备工作,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需要与个人爱好来进行合理选择。一旦选择了适当的选修课,确定了学习目标,就要自始至终地进行学习,不准随意退选,最大程度杜绝“选而不修、混学分”的现象出现。
3.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公选课的学分较少,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材与宏观上教师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取舍,还取决于微观上在每堂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置。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进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三种教学方法的改革:
(1)精选案例,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分析为核心,由学生充当课堂主角而教师只作为主持者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公选课《土地管理学》中会涉及众多的案例分析,教学实践中也引用了不少的案例,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这就涉及如何选择合适案例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认为案例教学是一个“框”,只要是相关的案例就往里装,而且有些案例时间久远或案例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讲不易理解,最终也就失去听课兴趣,因此案例选择应该精选,有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编案例,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2)设问式开讲,启发式教学。公选课学生较多,为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适当采取师生互动环节,以设问式开讲,启发式教学便可起到这样的效果,好的开讲具有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唤起求知欲、启发思考的作用。在每次开讲前先提出几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课过程中再由学生逐一解答,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3)参与式或讨论式教学。在公选课《土地管理学》中,为了授课需要有时会给学生播放视频,但一般是观看后写观后感,并没有参加讨论,建议观看前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将学生分组,观看后将问题以讨论的形式解答,由各小组讨论甚至开展辩论,之后老师进行分析讲解,这样便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有时也可引用案例设疑方式进行课堂讨论,如涉及土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土地流转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引用案例并提出疑问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出将要讲解的内容。
4.健全考核方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在现有的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方式下,加大平时成绩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如把学生的课堂提问、出勤、平时作业等记入平时成绩并加大比例。也可以要求学生记笔记,这样在平时上课期间可以灵活出题当堂考试,既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既全面考核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变了一些学生认为写篇论文就能拿到学分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刘庆,张坤,何长元.关于高校土地管理学课程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与探讨.科技创新导刊,2010(28):153.
[2]何峻,黄丽仪,黄树林.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初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9):903-905.
一、公共管理专业开展城市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融汇交流不足
公共管理专业试办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主要集中在工学和理学中的建筑工程、工程测绘、经济地理等专业。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138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本科城市规划专业,5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了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自1998年起,公共管理专业异军突起,城市规划逐渐步入社科领域,目前已经有成百所高校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但公共管理在引入城市规划教育方面明显滞后,既没有重视城市规划在该领域的建设,也没有充分吸取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专业优势做出适宜自己的专业布局。培育出来的公共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规划技术、规划理念和设计思维,缺乏城市意识,不能按其规律建设管理好城市,对于其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构成了短板。
(二)专业建设重视不够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截止2009年,公共管理相关本科专业已经发展到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等17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成为高校最为普及的专业,各大院校成立专门的公共管理系及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方兴未艾[1]。在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学术型与专业型相结合的形式,开设的研究方向也涉及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科经过30年的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相对于城市规划教育而言,课程设置的涵盖面却不够广,开设的课程也主要局限在城市管理、土地管理等契合度较高的专业,而在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中非常匮乏,甚至不开,就连MPA的专业学位教学中城市规划内容也少之又少,即使开了也放入选修课中。
(三)课程设置规划滞后
由于普遍对城市规划教育重视不够,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课程设置大都滞后,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局限性大,开设的课程涵盖面不够广,开的课主要是市政学、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等课程;课程设置往往视师资情况而定,有这方面的老师就开,没有就不开,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课程所占比例不当,城市规划的内容大多设为选修课,未列入核心课程。二是专业内容滞后于社会需要。很长一段时期,公共管理专业被看成培养公务员的基地,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课程安排上也是政治大于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和新公共管理的要求缺乏敏感性,城市规划作为非“从政”专业,其课程就更难排上,有的学校甚至以为开设了市政学就能取代城市规划的相关课程。与此同时,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非常迅速,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日益增强,这对于非“规划”专业的公共管理而言,更新更慢。三是学科基础不明确。公共管理专业对城市规划的教育是基于管理学科还是工学学科,是重技术还是重人文,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至今,还有相对一部分人坚持城市规划是工学、理学领域的思维定势,不敢越雷池半步,也就不可能实现公共管理知识与城市规划知识的联动,构建出相应的结合模块,关于城市规划的课程特色更是模糊不清。四是师资力量短缺。城市规划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规划专业从本科到博士毕业,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3],因此每年培养出的城市规划专业博士数量有限。这种稀缺性,对公共管理专业城市规划教师的引进造成了很大冲击,很多学校只能从相近的专业选人,造成教师来源背景杂乱。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还在于,正统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教师往往缺乏公共管理的知识,对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教育缺乏认知,侧重技术分析,不重视人文思考,操刀的教师又缺乏足够的技术功底,教不明白,理论知识更是缺乏。
二、公共管理专业开展城市规划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厘清思想误区
高校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教育,改变在城市规划教育上的认识误区,剔除城市规划只是其他学科任务的偏见,形成公共管理专业重视城市规划教育的共识。公共管理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没有哪一门学科(经济学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像公共管理学一样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结合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门学科像公共管理学一样获得了如此快速的成长。……其每一步的前行都记录了这个国家进步的轨迹。”[4]时下,我们正处在城市化、现代化和社会化迅速转变的过程,需要公共管理解决的各种公共问题越来越多,公共管理的职能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公共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将城市规划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直接与社会公共事务相关的学科更应重视城市规划的教育。2011年5月,教育部重新修订了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17个专业缩减为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8个专业,布局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与城市规划相关的专业继续保留更加凸显了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
(二)构建课程体系
高校要在城市规划课程体系上进行科学建构,对哪些专业需要开设城市规划课程,哪些课程需要设置成主干课程,哪些需要设置成选修课程,有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计划。与工学、理学的城市规划课程设置相比,公共管理专业的城市规划要突出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除了现有的市政学、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与控制、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等课程之外,公共管理专业的城市规划课程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模块设置:(1)城市经济功能与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范围: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城市产业规划、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商业中心规划等。(2)行政管理与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范围: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城市规划实施和监督检查、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行政管理等。(3)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范围: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等。(4)公共管理与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范围:公共管理与城市规划职能定位、公共管理手段与城市规划干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与管理等。具体设置什么样的模块,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运用什么样的教材,依据各自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而定。此外,要注意与既有城市规划学科的交融互补,在教材、教法上做好借鉴、引进工作。
(三)拓展专业领域
从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来看,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多层次培养城市规划人才,满足数量和质量要求,实现规划人才结构的多元化。笔者认为,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而言,除了增加相应的课程之外,还可在公共管理一级科目下,试办“城市规划专业”二级学科,形成地理学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公共管理城市规划专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格局,专门化培养城市规划人才。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城市规划人才可以直接充实到公共管理第一线,这会对提升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产生很大的作用。事实证明,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城市规划教育课程必须由多学科内容组成,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很多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规划有深远的影响,公共管理对城市问题更是有着直接的研究和体会,在公共管理领域开设城市规划专业,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而对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城市规划教育的成效如何首先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稳定、有水平、结构合理的教研队伍。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加大城市规划教师的引进力度,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对从城市规划专业引进博士的公共管理知识培训,注重学科的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使他们适合并胜任公共管理领域的城市规划教育。针对公共管理专业城市规划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可以通过聘请一线专职人员或负责人做兼职教师解决,也可根据需要选送部分教师到政府和实际规划部门挂职锻炼。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增大实验、实地教学的比重,尽可能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与理学、工学中的城市规划教育重技术相比,公共管理学科的城市规划教育应该侧重人文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宏观规划视野、民主规划情怀和科学决策能力。
(五)推进自身改革
关键词 中美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教育 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中美MPA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比较
1.1中美MPA教育发展历程比较
美国MPA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
美国MPA专业性教育始于1924年,最早在锡拉丘兹大学展开。至今,美国MPA教育已经有了近90年的历史,MPA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并走向规范化。首先,美国MPA教育主要朝MPA(Master of Public Management)和MPP(Master of Public Policy )两个方向发展,二者各有侧重。前者更多地做公共管理的执行性工作,侧重操作层面;后者侧重研究层面,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其次,随着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日趋规范,公共管理更多的指一个领域,而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且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交叉逐渐增多。
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MPA教育体现了公共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学科的交叉性。其设置的研究生专业包括如下5个:MPP(公共政策硕士)、MPA/ID(公共管理硕士/国际发展)、MPA(公共管理学硕士)、MC/MPA(职业生涯中期公共管理硕士)、联合培养硕士。
我国MPA教育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到现在刚刚经历了11年,其发展历程如下表所示:
我国MPA教育起步于国外MPA教育发展成熟阶段,在借鉴国外MPA教育朝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两个方面发展的经验后,结合我国实际MPA教育的实际情况,朝着MPA研究领域专业化方向发展。
以北京大学MPA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例,主要包括:(1)公共政策(包括一般政策和部门政策);(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4)公共经济管理;(5)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6)审计管理与绩效管理;(7)外事管理;(8)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9)电子政务方向;(10)公益事业管理方向。
1.2美国MPA教育的现状
彼德森大学指南(Peterson’s Guide)指出,美国312所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院系中,重公共管理方向的高校有244所,另外有81所高校重视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2003年对250所院校进行调查,在校学生数量为26000名(包括2500名在校博士生)。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美国公共管理学院设置的相关学科与传统政治系下设的相关学科的关系,类似于物理学系和工程学系的关系。首先,它不能完全被传统的政治系等学科接受,但从其发展速度上看却要快于传统学科且其毕业生工资比传统政治系毕业生的更高。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每4年会对涉及公共事务的院校的9个专业进行一次排名,且该排名对学校声誉影响较大,因此高校提供的数据较为真实,这又使得这一排名更有参考价值。如表3为美国新闻和世界评论的2012美国MPA、MPP专业大学排名情况:
1.3 我国MPA教育的现状
我国MPA教育始于2001年,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4所高校首开我国MPA教育先河。截止到2012年,共有近190000人报考MPA,在籍和已获学位的学生共881109人。教育部的2010年度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MPA招生人数为6900人,全年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17793人,比例约为5.86%;招收在职研究生人数为115692,约占在职攻读专业学科研究生总数的5.96%。
我国MPA学位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具有三年或三年以上政府、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招生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关系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企业与服务业管理等。
2中美MPA教育培养目标及入学选拔的比较
2.1 中美MPA培养目标比较
我国MPA兴起主要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行政改革、公务员队伍建设以及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需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引入并推广MPA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
由于我国MPA专业学位招收条件要求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因此在获得MPA学位之后,很多人又继续在原先的岗位工作,另外一些人则进入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
全国公共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中国MPA》一书中介绍:“美国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的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
美国MPA专业学位获得者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联邦或地方政府、非营利性机构、私营机构。据调查,目前美国联邦政府部门中拥有MPA或相关学位的工作人员约为10%~20%,然而在公共政策领域,这一比重可以达到50%~60%。另外,企业界、文化产业领域、新闻和媒体机构、甚至连金融领域都不乏MPA毕业生的身影。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美两国在MPA的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即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此外,MPA专业学位获得者的就业渠道也都比较广泛,既包括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也包括营利和非营利部门。
2.2中美MPA入学选拔比较
我国采取严格的研究生考试入学制度,招生过程为:核对报考条件报名初试复试资格审查录取。我国对MPA学员入学具有一定资格限制,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等,为MPA教育设立了一定门槛。初试形式为全国联考,科目包括英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初试合格的学生能够进入复试,复试由各个高校自行进行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复试合格的学生只有通过资格审查最后通过的才能确定录取。
美国各州各校的硕士入学选拔互不相同,各高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大的灵活性。一般各校一般都会规定入学最低标准,考生根据这一标准准备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书、推荐信、GRE成绩以及大学学习成绩单)提交材料学校审阅材料面试最终录取。
通过列举美国和我国MPA入学选拔的流程我们发现:第一,美国MPA研究生入学准则中基本没有年龄限制,但有学历限制,我国则是二者兼有。第二,我国MPA录取更侧重学生初试成绩,致使一部分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报考者,因为没有时间进行初试复习而不能参加学习,而美国MPA更侧重学生的经历和发展目标。第三,对报考者未来规划都有考察,但美国在初审中进行,我国则是在复试中进行。第四,中美两国MPA招生中对报考者本科期间的科研能力比较看重。但二者略有区别,我国侧重报考者的研究能力、研究成果,而美国侧重报考者的实际经历。
3中美MPA教育的教学方式及师资比较
3.1中美MPA教学方式比较
MPA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学习、现场观摩、安排见习、小组教学、组织赴外地学习等。
目前,我国MPA教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我国MPA教育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老师在讲台讲授,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互动也仅限于课程内容,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单位自身条件限制等方面因素导致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很少,教学大纲规定的观摩、实习常常被搁置。
在对国内最早的24所MPA院校的招生简章进行比对,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学习形式”为“采用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很少有高校将实践教学、政策模拟等教学方法明确提出。
美国MPA学员的教学方式呈多样化的特点,非常重视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研讨在美国MPA教育过程中尤为显著,而这种交流方式除了在课堂出现,现在也越来越多的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实现。例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流,网络讨论组的研讨交流,以及在实践环节中的教学交流等等。
以Maxwell学院为例,该校教学除了采用导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式外,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经常组织实践活动。随着新技术的引进,Maxwell学院还通过影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另外,该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小组研讨法、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政策设计、校外实习等方式。
3.2 中美MPA师资力量比较
在我国,MPA教育师资队伍总数大但具有公共管理经验和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水平师资短缺。我国将参与MPA培养的全职教师数量的信息公开的院校有96所,平均每所学校的全职教师为42人。其中,47.6%的院校的MPA项目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有42所MPA培养院校的博士教师比重超过50%,有的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MPA教师比例达到88%。
以北京大学为例,政府管理学院目前共有80多位教授、副教授参与MPA学员培养。其中,有50余位来自政府管理学院,另外30位则来自北京大学其他社会科学专业和国家行政学院。
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要求全每各个高校的MPA项目至少应有5名全职教师。而目前,美国每个MPA项目的平均全职教师数量已经超出了这一标准,达到6.8人。如Maxwell学院就有包含25名全职学术型教师和2名专职实践教师的27名专职教师和6―8名兼职教师,其学历一般为博士。学校对专职教师除了要求高学历,另外还需要有较多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我国MPA师资力量相对于美国从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从教师的质量上如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拥有实际公共管理经验、公共管理“科班”出身的教师相对较少,直接对MPA培养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4启示与借鉴
通过和美国MPA教育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中美都将MPA教育定性为通才教育,且具有相似的培养目标,即为政府或从事公共事务的非政府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此外,中美MPA教育在学生就业、入学选拔、课程设置上具有一些共性。但是,中美两国MPA教育也存在一些差异,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第一,MPA主办院校应该依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学校性质、办学优势等方面优势确定符合本校的MPA培养目标。通过中美MPA培养目标比较,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有很多共性,但是我国MPA培养目标同质性较为严重,缺乏个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开设与本校优势学科相融合的MPA培养方向或具有优势学科侧重的培养方向,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学科资源,培养特色突出的MPA专业人才。
第二,加大招生和录取的改革力度,可以将选拔性考试转变成资格性考试,注重审查学生在攻读MPA阶段的目标和计划,由于MPA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应采用淘汰制。既可以避免真正需要接受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考生因为初试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又能防止小部分人利用MPA培养中的漏洞“混文凭”。
第三,MPA培养单位既要适时增加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又要增加伦理、价值观的“软性”内容,还要革新原有的教学方法。MPA培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内容的与时俱进,更要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将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政策分析等教学手段交叉运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最后,高校要通过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引进留学人才、培训青年教师和聘用兼职教师的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MPA教学的整体水平。高校间可以尝试联合培养或开放选修课等形式促进本地区高校MPA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学水平提高。
我国MPA教育的发展相比美国MPA的发展,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公共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和政府积极推动公共管理事业和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中美MPA教育的比较,寻找两国MPA培养的不同之处,取长补短,提升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光业.中美公共管理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3).
[2] 娄成武,杜宝贵.中美MPA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3] 蓝志勇.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J].中国行政管理,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