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1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智慧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建立管理组织,形成科学化的管理和指导机制。目前,人民检察院建立双重管理体制、三级管理机制,即人民检察院的固定资产接受纵向的上级人民检察院管理,又接受横向的同级人民政府管理,人民检察院内部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将固定资产分配到部门,由各部门明确专人对专门的固定资产负责使用、维护和保养。即形成个人对部门负责,部门对人民检察院整体,人民检察院整体对上级人民检察院和同级县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的三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群众力量,实行群策群力、群管群治、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资产管理体制,为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制度,形成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体制。为了更好地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统筹,就应该结合机构职能对车辆管理、办公设备购置、备品采购和出入库登记等方面制定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理资产,走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之路。同时,应该强化对固定资产损坏和流失的监督和奖惩力度,制定详细的奖惩标准和责任追究措施,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应创建五项工作机制。
一是“目标计划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年初和每个季度都要制定计财装备工作计划,明确落实的时间和具体负责人,并由领导督导检查完成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二是“领导巡查制”。每月都应该由负有管理职责的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对国有资产耗损等进行巡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限期解决。
三是“采购询价制”。一方面对各部门提出的配置申请审慎考虑,综合现有登记在册的资产情况,提出采购意见。另一方面采购前对所购设备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货比三家”进行“询价”,经院领导审批后方可采购。
四是“问题通报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通知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并追踪落实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运行就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提高全院人员爱护固定资产的自觉性。
三、狠抓制度落实,建立科学严密的资产管理体系。根据检察机关的实际情况和固定资产的性质,应在固定资产登记、动态管理、实时跟踪、深化预算、合理采购等环节,实施全面严格、科学严密、智能化的管理。
一是做好资产登记工作。摸清“家底”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应将现有设备和日常备品进行详尽的清查,分门别类汇总造册并输入微机,同时,对设备的性能和各部门使用情况进行备案,做到底数清楚,保管和使用的责任明了。
二是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把好“三关”。即:验收入库关,登记建卡关,出库备案关。采购来的设备验收合格后,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用期,使用性能完好方可支付价款,并登账建卡。采购的设备配置给有关部门要注明领取人姓名、部门。人员调整时,做好固定资产移交手续,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三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跟踪监督。检察机关应利用局域网系统,进行固定资产数据库的管理。将固定资产的性能、使用方式录入微机,在网上可查询服务和实施跟踪监督,堵塞漏洞,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涵义
一般的公立高校都属于国有事业单位,而理解固定资产的涵义,确定固定资产的范围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高校的固定资产就是高校拥有或使用的,且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经济资源。价值体现为1000元以上,在使用期限一年以上,且有实物形态。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来划分,分别是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图书及档案、文物和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动植物,在实际工作如何确认固定资产还需要职业判断,比如图书馆图书的批量购置,其使用价值超过一年,且大量购置可以打折,这样就存在码洋和实洋,支付该款项时需要以实洋支付,固定资产入账以码洋入账。
二、资产清查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2016年财政部组织的资产清查,作为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资产清查也是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是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资产清查不仅可以摸清高校资产的存量,真实反映各类目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还能通过资产清查找出资产在配置、使用、处置环节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最后,通过资产清查可以降低单独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检查的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1]。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许多高校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停留在十分粗浅的层次,大多数管理者都是把精力放在教学管理上,管理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重教学而轻管理,重资金轻资产,重采购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其次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上,通常高校的高层领导都不会是固定资产管理者,这就导致在组织协调、监管控制的活动上受到限制,没有领导的重视,在对固定资产管理时很容易与其他部门产生相互推诿,互相扯皮,职责不清的情况。
(二)管理不规范,账实不符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首先体现在新旧资产的处理上,买了新设备,对旧设备随意处置,导致资产管理混乱,而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落实不到位;其次,资产使用和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动态化台账,对应该报废的资产不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再次存在长期挂账资产,比如:捐赠资产没有原始凭据而不办理验收手续交给财务入账,存在账外资产,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资产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方面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
第一,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影响高校资产管理人员水平,人手少,工作量大,资产管理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管理制度上没有设置各部门专职的管理人员,没有考虑到各部门资产管理员的队伍建设,导致资产记录混乱,管理上也没有延续性和稳定性,一旦出现内部转移、调拨、损坏、丢失等情况,很难找到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第三,固定资产管理只是做简单的录入缺乏动态管理,不会利用网络和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方式水平。
(四)固定资产管理衔接不到位
固定资产的管理衔接不到位也会造成管理混乱,例如:一些高校在搬校前没有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就会造成与交接单位固定资产交接的手续问题;其次,对于资产的重新估值工作没有充分考虑会计制度的要求,只是凭自己主观意见,而不是邀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实行资产评估工作,管理存在随意性,不利于实际价值的体现,最后,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更迭上,虽然开始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由于刚进行使用,各项功能还在试用中,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
四、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高校应设置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在思想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充分抓住资产清查的契机[2],加大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宣传,创建统一的管理氛围,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系、处级部门、科室、保管人员分级使用与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监督的模式;高校除了对教学仪器设备重视外,也需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家具类图书类别上的的认识,了解固定资产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小组,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领导与协商,并研究处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相?P重大问题。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的各个阶段、流程规范化管理,保证资产的合理利用配置,减少资产流失的现象,对大型教学仪器和设备的购买应坚持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做好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首先,通过专家组的评估来论证购置的可行性,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其次,还要建立资产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奖惩体系,把资产管理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进行责任落实;最后,特别是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设一只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资产清查盘点的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时及时整改,建立并不断完善部门之间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账制度,保证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精准化
每一家医院都控制着一定的资产,这些资产主要用于医院的行政办公、研究、教学服务,以及疾病积极治疗等,且使用年限都超过一年,就一般的设备而言,其单位价值上都在500元以上。而用于专业的设备,其价值一般都在800元以上。这些资产在使用之后,依旧保持着实物的基本形态。就具体资产而言,包括一般设备和医疗设备,还包括房屋建筑和图书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对于这些资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精准化管理,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医院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剖析
(一)对设备购置过程中的可行性缺乏研究
就当前而言,国家财政用于医院的拨款在逐年减少,这是政策性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医院在收支过程中为了达到收支的平衡目的,所采用的应对方法主要是以仪器检查的收入来达到对收支缺口的弥补。所以,我们的许多医院因此大量地购置新型的检查仪器。但是多数医院在购置大量的新型仪器的过程中,对于仪器投资的可行性的论证,仅仅只是凭借着医院的愿望来购置,最终导致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给资产造成了浪费。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就当前而言,一些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采用多方面的管理模式,没有一个系统而健全的管理系统。一般是财务科对总账进行管理,而总务科负责医院办公用品和房屋建筑等的管理。设备科只负责对医院中的医疗用品和设备的有限管理。就医疗科室来说缺乏责任人,在管理中缺乏具体的收发和维修以及报废的一些记录。对于固定资产还存在着清查上的漏洞,进而造成了账实、账账以及账卡之间不符的情况出现。另外在资产的具体的使用中,对于资产的变卖和报销,常常不按照规定的一些固定的程序进行办理,更严重的还存在着一种随意处置的情况出现。
(三)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
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过程中,主要是严格地遵照《医院会计制度》碇葱泻怂悖这种计价主要采用是一种历史成本法展开计价,该计价方法缺点在于,对折旧缺乏充分地考虑,对资产不做减值处理,从资产表上来看,其资金的金额所反映的是一种资产的原值。也就是说,医院的固定资产表金额并不能够对医院在实际过程中的消耗进行清楚地反映。最终导致医院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符合的情况发生。从资产表上看不出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这必然不利于医院对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全面了解。在这些固定资产中,其医疗设备多数是一些高科技的新型设备,其更新的周期很快,必然造成医院固定资产价值的失真情况出现。
二、医院固定资产精准管理的强化策略
(一)固定资产精准管理观念进行更新,提高精准管理意识
医院在开展各种工作中,其基础就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还是充分体现一家医院的办院实力的一个核心指标。为此应该积极做好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让固定资产充分地发挥出积极作用。为了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精准管理之目的,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固定资产精准管理观念进行更新,积极提高精准管理的意识。为此,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级核算,让每一项管理工作都责任到人。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处。保证资产的外借符合管理规定,并办理正常的管理手续,而在进行内调过程中保证有序化。让医院管理者具有精准管理观念,才能够保证固定资产的精准管理。
(二)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对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化
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精准化的管理目标,有必要对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化。为此可以积极建立起三级管理模式。其中第一级管理模式为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在这一级别中,主要有以下人员所构成:医务科长和总务科长,以及财务科长、院长等。第一管理级别主要负责对采购计划的严格审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拟定,还负责对一些大宗资产报废的审定。第二级别主要是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固定资产的购进以及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报损情况进行记录。与此同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立卡管理。第三级管理则是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在这一级管理层次中,每一个科室有必要积极地对资产卡片进行保护,不论哪一项资产都必须在使用和维护中做好签字,做好交接工作。
(三)规章制度积极完善,加强内部审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各行各业中,各项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就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而言,同样,有必要对规章制度进行积极完善,以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在对大型设备进行购置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树立风险意识。为此,可以先组织医务人员对设备展开调研,以及做好成本上的准确地计算。与此同时做好设备可行性的分析。然后组织专家对此积极展开讨论,进行全方位的设备论证。与此同时做好医院固定资产效益深入地剖析。另外,还须积极加强对医院内部财务进行准确地审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地查看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欠缺的环节,并对这些环节实施有效地积极改进。
(四)做好会计制度的积极完善,对医院规定资产的精准管理
当前,对于资产的管理中,主要是依据《医院会计制度》,而该制度对于固定资产不考虑折旧问题,所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出现统计的资产数额要比实际的资产值大,加之一些医院中的设备老化太多,如果仅仅从账面上来看,其账面上数字并反映出一个医院的综合实力。为此,为了让固定资产有效地反映出一家医院的真实的综合实力,必须做好准确地折旧计算,在制度上做好积极的完善,进而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精准管理。
(五)展开核资清查工作,进行现代化精准管理
作为医院的财务部门,有必要做好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在清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对医院固定资产数量上的清查。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做好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维护情况以及使用情况的检查,再对医院固定资产数目进行认真填写。在核资清查的过程中,对于出现异常的一些资产,必须对其做好备注和合理地处理,有的根据实际情况写出书面上的报告,以便对其固定资产的处理。
(六)积极做好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盘点,做到精准管理
在对医院的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积极开展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保证资产在出现异常之后能够对其及时进行纠正处理。这是因为,医院的固定资产随时存在着新旧资产交替的情况,医院中的一些陈旧的设备等,这些设备一旦失去了积极作用的时候,对其必须做出报废的积极处理。在实际中,一些医院将这些报废的资产放在一旁,常常作为备用资产,这就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呈现虚高的情况。为此,作为医院应该积极地做好对固定资产的彻底地盘点,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移交专门的一些部门进行登记管理,从而做到医院固定资产的精准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固定资产精准化管理中,首先必须明确当前医院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固定资产精准管理观念进行更新、对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化、对规章制度就有积极完善、展开核资清查工作、积极做好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盘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医院固定资产精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史惠军,索智慧.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精准化管理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6(14).
[2]张法英.浅谈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J].现代商业,2009(23).
1 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的具体特点
1.1 纳税筹划的合法性 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是否合法,这是区分涉税违法和纳税筹划的最明显标志。纳税筹划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没有超越法律这条红线,不然将要面对的是法律的制裁和严惩。
1.2 纳税筹划的专业性 行业以及地区的不同都会影响纳税人适用的法律。经济业务以及税收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处于时刻变化的状态,企业要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解,不然这些变化会让原先合法的行为变成违法行为。
1.3 纳税筹划的风险性 做任何事情都存在风险性,更不要说经营行为了。经营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会存在大大小小的风险,而纳税筹划过程就需要面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纳税筹划过程中也存在着风险,如果筹划失败将会给纳税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1.4 纳税筹划的适度性 纳税人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如何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伴随着利益增加而增加的涉税风险却无暇关注,最后出现触犯法律的结果。所以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将收益风险平衡好。
2 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的具体措施
2.1 固定资产取得
2.1.1 对象的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进行购买货物的时候,要从购买价格、能否抵扣进行税额等方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纳税筹划的全面性。
2.1.2 筹资方式的选择。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建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这时候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向外部融资,外部融资通常有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两种。
2.1.3 租赁方式的选择。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的租赁方式,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方式。
2.2 固定资产使用 企业在进行应纳税额的时候,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扣除费用就是折旧费。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可以分为两方面:年限筹划和折旧方法。
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加速折旧法和直线折旧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选择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进而对企业所得税产生影响,企业在盈利期内应采用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使折旧额尽早抵扣企业所得税,减轻企业税负,充分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
2.3 固定资产处置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出售、捐赠以及抵债等方式,处置方式不同企业需要根据不同政策作出相应的税收筹划。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时候,直接扣除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对受益人的捐赠相关部门不能作税前扣除。
3 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管理的措施
3.1 树立正确纳税意识 首先,包括主管领导在内要正确地理解纳税筹划的含义。只有真正地理解了纳税筹划的含义,才能激励企业做好纳税筹划工作的信心,这是做好纳税筹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其次做好纳税筹划的管理工作,企业要成立纳税筹划部门,它是居于财务、经济、统计、法律等于一体的综合部门,并督促这个部门要做好最基础的纳税筹划管理的目标及内容以及本企业的实际需求。
3.2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企业要想提高纳税筹划管理水平,就必须具有高能复合人才,因此企业应积极为员工提供相关的业务培训并派员工进行进修学习,给员工搭建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良好平台,不失时机地为企业储备纳税筹划管理方面的人才,这样才能使人才得到不断的提升与发展,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源源地注入生命源泉。只有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不会出现人才断层的尴尬情况。
3.3 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的纳税筹划管理工作绝大多数情况应该是团队作业,它不是某个人的闭门造车、孤军作战,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协同效应的具体表现。现在企业“头脑风暴”的管理理念已经为大多人所认同,其积极作用也得到了有效的证明。所以,企业为了提高纳税筹划管理水平,必须采取各种激励办法留住各类人才,更要留住他们的心,让他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这是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人多力量大。
3.4 帮助企业合理避税 所谓的合理避税指的是这个过程中不存在违法性,只要没有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法律漏洞、模糊以及盲区,其实质和法律是相悖的。合理避税通常情况下存在于经济业务发生前,合理避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企业的纳税额,所以其本质和税收筹划相似的。在我国中,广义筹划中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就是合理避税,不过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合理避税的生存空间终会被挤占掉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建筑业作为全社会的服务行业必将受到广泛影响。我们认为,城镇化有望作为先行改革领域被国家大力推进,它将是2014年建筑业最重要的投资主线之一,建筑细分领域各具机会。
建筑业仍将稳步增长
央行为控制通胀、房价等因素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自2013年6月起已持续近半年时间,市场在这一水平上逐渐已形成新的平衡,投资增速保持在约20%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实现较快增长。与2013年相比,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将略有回落(主要是基数效应,总体节奏仍将平稳快速),但工业投资有望加快增长(三中全会后政策预期逐渐明朗);此外,投资有可能超市场预期。
基建投资:铁路公路投资平稳,轨道交通将迎来大年。铁路投资在2011年所面临的政治不利环境已有明显改变,随着铁路改革深化,民营资本有望逐步介入,将为铁路投资注入新的动力,预计2014年铁路基建投资将达到5400亿元(增长2%)。2013年,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8.5%到13800亿元,2014年,投资规模为14200亿元(增长2.9%)。2011-2020年,中国轨道交通新增里程5000公里,如果按照每公里5亿元的平均投资额估计,投资总规模约为2.5万亿元,年均投资额将达到2500亿元。由于2012年发改委批复的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总额较2011年增长50%以上,预计2014年这批项目有望迎来发包高峰。
房地产投资:市场化调控营造良好长期环境。预计未来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直接干预将下降,这将有助于稳定房地产企业和相关建筑企业的政策预期,产业链将迎来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预计,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增长15%。
工业投资:增速已企稳回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宣誓了改革决心,众多细分领域改革方向也逐渐明确,企业家有望开始加快或重新推进项目投资进度,2014年工业投资有望加快。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订单继续快速增长。当前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趋势总体良好,在国内需求疲弱的情况下,预计政府将加大“走出去”政策支持力度,后续海外订单继续看好。
城镇化将带来建筑股广泛机会
基建成长股:城镇化提供广阔空间。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约为53%,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如若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的水平,将新增城镇人口约3.7亿人,将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需求驱动。城镇化是人的市民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然先行。而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亦将伴随制造业、房地产及生活设施的相应投资,专业工程、房建工程、装饰园林工程等领域亦都将受益,这将为基建成长股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装饰行业:消费属性和盈利增长将促估值提升。装饰股在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仍然是大市场、小公司的行业格局下上市龙头公司快速推进的市占率提升,这一特征还将长期持续。根据2013年三季报披露,装饰龙头公司全年业绩预增中枢均值达45%。而2013年订均增幅预计达40%,2014年,盈利增长有望继续较快,部分公司有加速增长可能。2013年装饰股在业绩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估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包括:(1)年初及年中两次关于限制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的新闻;(2)金螳螂实际控制人被调查事件;(3)创业板等热点板块极多,吸引分流了部分资金。2013年年底及2014年,装饰股有望迎来一轮显著的估值修复行情,主要因为:(1)限制政府类楼堂馆所新建已经被市场逐渐认识到对装饰公司业绩增长影响有限;(2)金螳螂实际控制人被调查事件有望“靴子落地”;(3)装饰股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终将获得部分投资者认可;(4)个股增发诉求渐强、对外交流改善;(5)2014年一季度业绩有望高速增长。
园林行业:兼具民生和环保属性,关注公司扩张的边际效应。园林绿化兼具环保与民生属性,可以预见行业未来几年将受到政策的持续支持。十报告中首提“美丽中国”,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3年9月16日,国务院发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作为四个重点方向之一被提出,而城镇化建设必将为园林工程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对园林公司的担忧主要在于其市政园林业务的收款较差,导致经营性现金流较差,园林公司业务扩张主要靠资金垫付完成,除非不断再融资,否则增长不可持续。就中短期而言,由于市政园林项目的回款情况仍不容乐观,资金是园林公司业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在手资金越多,扩张能力越大、扩张周期越长。
建筑智能节能行业:智慧城市商机无限,个股成长精彩纷呈。从空间上看,智慧城市将智能化从单体建筑拓展到城市范围,除了单体建筑的智能化外,还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平安城市等城市建设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化,这极大地拓展了相关市场空间。从建筑智能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来看,目前业内公司或多或少涉及一些建筑智能之外的智慧城市业务。
化学工程行业:煤化工订单和海外市场开拓值得期待。近年来国内化学工程公司出海开拓境外市场趋势明显,中国化学计划到2015年海外订单占比达到40%。参考中材国际开拓海外市场历史,从2003年出海到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水泥工程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达到50%以上也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建筑企业具有低成本、技术适用性强、高质量(工期短、节省财务费用)等优势。近十年来中国在设备和工艺技术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使得中国工业工程企业在海外竞争力大幅提升。化学工程企业目前正面临向海外进军迈大步机遇。
一、(略)。
二、智力投资促进社会发展的机理及测定其推动效应的思路
所谓智力投资,是指家庭及社会在培养具有智慧和能力的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不包括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生活消费支出。对整个社会而言,智力投资就是一种教育投资[1]。智力投资促进社会发展的机理,即智力投资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改变其思想观念,使人们认识到,任何一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依赖于物质条件,还依赖于反映精神生活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乃至社会发展的其他众多方面同样要依靠智力的支持。智力投资能够产生社会效应,即能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又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则智力投资不仅成为物质文明的支撑,而且成为精神文明的支撑[2-4]。其中,智力投资带来的物质文明支撑力就是智力投资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效应[5]。测定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思路和方法,主要是以考察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基点,研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从智力投资的角度计算人力投入、物力投入、社会其他公共投入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法”。这是研究分类观察结果(y)与一些影响因素(x)之间的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一种概率型非线性回归的模型。鉴于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取值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笔者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来测定智力投资社会经济推动效应。
三、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衡量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很多指标,但从经济角度看,社会事业单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最具典型性。影响这些总产值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因素类;二是社会进步因素类。
(一)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
1.从生产因素看,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得到世界公认并被大量应用。这个生产函数的公式左边是产量,右边是影响因素,包括劳动投入量、固定资本投入量和常数项。借鉴这一函数公式,我们可以用社会事业单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公式左边产出的被解释变量,用社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收入、社会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资金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作为解释变量,分别代表劳动投入量和固定资本投入量。常数项可考虑智力投资的程度。
2.从社会进步因素看,教育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因素,全社会私家车的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6]。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建立的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略)。
(二)智力投资社会推动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应用
1.社会事业单位的概念、范围和取值。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八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52号文)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公益目的”和“公共财政”是事业组织的两大突出特征。社会事业单位是突出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在《中国统计年鉴》中,笔者将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三产业中的下列行业作为社会事业的范围:(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7]。根据各有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社会事业单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如表1所示。
2.社会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数据的收集。该数据取值限定在“城镇单位”,因为履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单位主要集中在城镇,虽然农村也有,但国家统计局未提供有关数据。根据各有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社会事业单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如表2所示。
3.社会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数据的收集。从社会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资金来源看,由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来源五个渠道形成。就全国城镇单位而言,国家预算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占当年资金来源合计的5.25%(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第176页数据计算)。国家预算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是国家资金的投入,能产生一定的效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度的统计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社会事业单位由国家预算拨款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如表3所示。
4.全国私家车价值数据的收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拥有是一个标志。私家车是居民家庭或个人拥有的汽车,包括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和其他汽车三大类。1985年,全社会私家车拥有量为28.49万辆,2009年为4574.91万辆,平均每年递增23.4%。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全国私家车的拥有量,如表4所示。
5.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数据的收集。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五大内容。1989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153.6亿元,2009年上升到16115.6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6.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们收集整理了2005—2009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如表5所示。
大家好!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不仅是对公开参与竞职勇气的一次考验,更是对我学识水平、工作经验和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今天,我竞聘的是行政助理竞聘演讲稿。
我今年31岁,大专学历。
物业管理公司的行政助理的工作是负责文档的管理工作,进行文档收发、记录、存档工作;负责各类业务合同的管理工作;负责行政费用报销管理工作;负责就餐卡、考勤卡的管理工作;负责行政会议的组织工作,并进行会议记录;负责公司固定资产和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等。所以,这个岗位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但我认为自己已具备担任该岗位的这些素质和才能。
一、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二、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和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多年多岗位的工作磨练了我能吃苦、能忍耐、能奉献的良好品质。
三、有虚心好学、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再灿烂的语言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理智和智慧,拥有卓绝的能力和朴实的工作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当上行政助理,我将积极把本职工作做好。我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二、加强基础管理,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三、加强服务,树立良好风气。
1、变被动为主动。
2、在工作计划中,每月都突出1-2个“重点”工作。
3、在创新与工作作风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经营 城市总资产价值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同时也是中国改革从政府推动改革向改革推动政府的世纪。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建立公共行政为目标的“改革政府”的改革,一方面,使政府逐渐从市场领域退出的同时,在中国走向城市化过程中,中国城市政府又面临着从经营城市、营销城市的高度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挑战。
一、什么是城市经营
西方学者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城市经济学提出了“城市企业”的概念,认为应当用企业的方法来管理和经营城市。国内著名城市学家朱铁臻认为,所谓经营城市,就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让市长进市场。其中,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土地、山水、空间等;基础设施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电力、道路、桥梁、通信网络,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人文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政府资源等。由以上几类资源派生出来的资源还有信息资源、品牌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等,这些,都是可供经营的城市资源。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城市经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丰富和扩大。经营城市的理论依据,在于城市是有价值的实体。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一切构成城市空间和功能的载体,无一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劳动。因此,城市是有价值的客观存在,是城市社会漫长发展中集聚的巨大财富,通过经营城市可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营的目标定位:城市增殖经营
计划式的城市经营与市场导向的城市经营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计划式城市经营没有将城市看成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开放系统,而是将城市看成了一个受政府控制的封闭系统,将所管辖的城市看成“诸侯封地”来经营。在这种观念下,城市经营的目标定位,只能是“守城经营”。守城经营只能是城市存量资源的经营;恰恰相反,市场导向的城市经营观是将城市看成市场体系中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开放系统。在现代统一市场体系中,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除了城市的土地资源之外,其他资源处于高度的流动中,城市虽然具有使生产要素集聚的功能,但城市不能固化这些要素。正如马克思所讲的资本的本性是在不断地循环中增殖一样,现代经济的增长也是生产要素在不断地高速流动和不断地快速密集中完成增殖。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规律决定了现代城市经营的目标定位,只能是适应城市间要素的高度流动和高度密集的要求,在参与市场的竞争中实现城市的增殖经营。
从城市增殖经营的观念认识现代城市系统,现代城市由四个系统构成。
1.城市接纳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和增殖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一是城市物质环境系统(硬环境系统)。该系统由三大要素构成:城市的土地要素;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城市基础实施要素,也叫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公共生态环境要素。二是以人为载体的城市社会环境系统(软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由三大要素构成:文化形态、知识存量、服务效率。文化形态是由城市特定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的综合。知识存量是指存在城市中人力资源和教育系统中知识的总和。服务效率包括市场供给私人服务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效率。
2.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产业系统。城市产业系统是指在城市提供的环境系统平台之上存在的企业群落。支撑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产业,并不局限在工业领域,可以是旅游业,也可以是商贸业,但不论是什么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终都表现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从统计学角度看,城市化的程度与企业的数量和企业的发展程度成正比(周天勇2001)。
3.由城市环境、城市产业和城市生活综合形成的城市形象系统。城市形象由四部分构成:(1)表现城市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CMI);城市理念是特定的城市历史、城市精神、城市发展目标的浓缩;(2)以城市市民和城市各种组织为载体的城市行为识别系统(CBI),城市行为是城市理念和文化在城市的社会表现,又具体表现为城市的市民的素质、品位,以及城市的民风、诚信、私人和公共服务的效率;(3)城市产业结构识别系统(CIS),是旅游城市,还是商贸城市、或是制造业、资源型城市等;(4)以城市建筑风格、街道等构成的城市景观是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CVIS)。
4.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的制度变迁来自两种力量:一种是自下而上来自市场推动的民间力量,称为市场推动的制度变迁;另一种是自上而下来自政府推动的官方力量,称为政府推动的制度变迁。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有多种途径和手段,如审批、监管、政策等手段,但能够带来城市增殖的城市管理是具有制度创新内涵的创新。
如果从价值形态来看上述四大系统时,城市环境属于城市固定资产价值。分为有形的固定资产(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固定资产(社会环境)。城市固定资产具有像固定资本的特征,一次性投入,在多次性使用中,其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物质环境的价值是这样,社会环境价值也是如此。如通过教育形成的一个城市知识储备和培育的城市信用体系等都是在长期中形成,渐渐地转移。此外,城市的固定资产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很大一部分属于公共产品,所以城市固定资产形成主要通过渐进地积累过程形成。
三、城市经营的实质:提高城市总资产价值
城市产业经济系统属于城市流动资产价值。无论构成企业生产要素以何种物质形态存在,在一个现代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中,构成企业的物质要素都可以最终以资本价值形态进行流动。由于城市产业资产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所以城市产业资产可以通过集聚的途径形成。
城市的形象或城市品牌价值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来自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大系统内在价值外在化的结果,另一部分来自城市形象设计和城市营销投资形成的价值,由于这两部分价值并不是对存在物质直接标价,它们都依赖于某种物质实体而存在溢出的无形资产。所以将这部分资产称为城市溢出资产。
要维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管理系统运行,需要有形资产的投入,但城市管理系统的存在价值并不简单是有形资产投入的直接转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的价值渗透在这个城市的经济系统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将管理价值的存在形态称为附加资产价值。由此可得出这样一个公式:一个城市的总资产或总价值 = 固定资产价值+流动资产价值+溢出资产价值+附加资产价值
上述对城市总资产价值构成的分析是静态分析,一个城市总资产增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动态的角度看,构成城市总资产各部分的增殖具有以下特点:
1.土地租金的涨落是一个城市环境资产增殖快慢的综合标志。一个城市的环境资产是否增殖,取决于城市环境资产的质量高低,城市环境资产质量的高低,表现为在一定的环境资产总量下,对城市流动资产的吸引力。环境资产质量越高,接纳的流动资产越多,就意味着环境资产的利用率越高,环境资产的增殖速度也就越快。受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性约束,环境资产增殖最终表现为土地租金的上升。
决定一个城市土地租金的高低有多种因素,如土地基础设施的投入,土地位置不同形成的级差地租。但推动城市地价上升的主要因素来自产业的推动。如果没有产业推动,无论怎样往土地上进行投入,地价也很难向上升。当然,要形成产业推动,就需要有高质量的环境资产。由于环境资产有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构成,所以,在产业推动下导致的土地价格上升,并不仅仅是土地价格提高的结果,实际上是整个城市环境资产增殖的结果。
如果推动土地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完全是产业推动,而是过度房地产投机的结果,那么土地价格的飚升及其导致的泡沫经济,不仅不是环境增殖的标志,而是环境资产贬值的先兆。
2.城市流动资产增殖的标志是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衡量整个城市总资产增殖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经营活动推动的城市环境资产质量提高,溢出价值和附加价值的提高,在城市经济发展上最终表现为城市GDP增长。
3.城市溢出资产是否增殖,表现为城市的品牌价值。由于城市溢出资产的构成,来自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溢出和城市形象设计和营销形成的附加价值,所以一个城市品牌价值的增殖,一方面是一个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增殖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的反映。所以,我们不能不重视城市营销,也不能过分夸大城市营销的作用。城市形象营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溢出价值凝结为城市品牌价值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在城市营销中创造新的附加价值。
4、城市管理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存量管理和增量管理。存量管理是没有制度创新的按部就班的管理,这样的管理不可能产生增殖。使城市管理产生增殖的只能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增量管理。管理创新形成的附加价值,对整个城市系统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失败的城市管理,不仅会出现减量,严重时也会形成“差之丝毫,缪之千里”的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涂文涛方行明:《城市经营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让中国城市共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郭克莎:《市场营销》.商务印书馆,2003
连锁反应下的市场表情
眼下全球性的经济波动,也并非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尤其要看到的是,近几年随着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的不断走高,带动了其他商品价格的大幅抬升,特别是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和去年下半年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元不断贬值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
在不可避免的震荡浪潮中,中国不仅不能幸免,而且由于我们的经济还在爬坡和正在转型,尤其作为资源及能源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因此所受的冲击似乎更强,波及面也更广。
这就难怪中国百姓,为什么从开始只是重点关注“菜篮子”,到现如今关注起整个的生产与生活,毕竟那些以往并不在意的经济数字,如居高不下的汇价、物价、房价、油价、股价等,现如今正真真切切影响到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
因为稍加留意,随处都可听得到诸如“几棵葱就得10几元”、“省省吧,这车开不起了”、“出口的生意不能做了”、“什么拐点呀,别指望房价下来”、“揪心的股市,谁究竟在赚钱”等抱怨之声。
升升升、降降降、赔赔赔的数字分别在显示:
汇价――随着国际汇市美元持续走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几乎是以一天一个台阶的速度前进。以3月14日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破7.09,以7.0882创出汇改以来新高。至此,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幅已超过3%。而据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汇改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两个数据相比,格外凸显出美元持续贬值现象。而种种迹象显示,人民币上行还有一定空间。
物价――在去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8%,创下10年来新高基础上,2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8.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3%,非食品价格上涨1.6%。而1-2月累计,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9%。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加快上涨,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基本走势。
房价――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9%。而2007年统计显示,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比2006年上涨7.6%,其中居住价格上涨4.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如果政府不对房价进行调整和干预,假如房价还是持续上升,CPI就不会减。
油价――在2007年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基础上,今年1月3日,100美元大关终于失守,目前还在奋力冲高。在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预计可能达到50%的现状下,连锁反应决不容小视。而从生产的角度上看,高油价将会大大提高以炼油为主的上下游企业成本,还将导致中国外汇支出的大幅增加。
股价――与去年大势相反,自上证综指去年10月16日创出本轮牛市最高点后,沪深两市双双掉头向下,两市在再融资压力、解禁股压力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重重困扰下,主流资金加快了出逃的步伐,基金重仓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抛售压力。
出口――海关总署公布的信息显示,2月份贸易顺差为85.55亿美元,进出口总值为1661.81亿美元。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5%,低于1月份创纪录的26.7%的增幅;进口同比增长35.1%,高于1月份27.6%的增幅。而从去年4季度以来的情况看,进口增速始终高于出口增速,人民币升值效应开始明显体现。
投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8121亿元,同比增长24.3%。尽管低于市场预期,但仍处同期高位,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74亿元,增长32.9%。该数据再次确认了经济趋热的风险。
关键是自己的阵脚不能乱
惊心动魄的数字,无疑让人担忧。但要看到的是,这种现状不仅表现在中国,从波及面和深度上看,这次“蝴蝶效应”不比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轻,关键是如何冷静看待问题的实质,并拿出智慧巧妙应对和最终化解这些摆在前进路上的矛盾与障碍。
一位长期关注美国经济、关注全球化进程的新闻同仁这样判断: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大波动,表面上看更像是受美国经济拖累,就像早有人所说的,美国经济好,世界经济就好,但美国经济一旦不好了,世界经济就真的不好了。其实问题实质并不这样简单。但不管怎样,国际经济的大变局,正在引发中国经济的深刻变局。
笔者以为,这样的视角和判断显然是理性的,不然全世界都来帮忙调整美国经济好了。这样的大变局,恰恰在考验我们的大智慧,包括以怎样心态看世界,以怎样的战略作调整。
从心态的角度说,我们不妨学学新加坡。在全球性物价上涨的情形下,新加坡作为一个市场开放度很高、多数消费品都要依赖进口的国家,新加坡也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但尽管如此,他们却显得处惊不乱。
在他们看来,这轮物价上涨是世界市场产品价格发生连锁反应的结果,并非是新加坡本身的市场政策所造成。邻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指数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对外部市场依赖程度如此之大的新加坡,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挡住这股冲击波。所以,还是要用客观和现实的态度去面对和应变。
尽管也有一些人会习惯性地把眼光投向政府,指望当局能够出面干预一下,但舆论和政府认为,只是在这个问题上,高调干预市场,控制价格,恰恰是政府所要尽量避免的。因为在开放和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物品价格,也许能够收到短期效果,但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引发很多问题,不符合国家和民众的长期利益。
从战略角度上说,当前的形势尽管严峻,但也恰恰显示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实现经济根本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所谓的大智慧,则更在于能够沉下心来坚持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循环发展、和谐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不动摇,而不是随波逐流,自己先乱了阵脚。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风险;策略;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等等。高职院校属于非营利性机构,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拨款与项目资金,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就是合理运用国有资产,依法按照国家的规定运用到教学、办公、学校建设等领域中。
一、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各大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都希望在投入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情况下,创造出较多的利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提供更多的科研成果。因此,学院的财务部门就需要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
(2)适应社会问责制度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规模日益扩大,想当然也受到了许多社会大众的关注,但是大部分院校仍然缺少相关的社会问责和评价制度。加之,政府部门也十分看重高职院校的“责任说明”和效益效果评估,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3)化解和规避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机制,绩优没有奖励,绩差没有惩罚。财务部门忙于搞平衡,没有严格的财务分析和绩效考核,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开支的比例不合理,投资效益缺少考评的尺度,影响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想要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就需要提高院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来源途径单一,财务管理观念滞后。长期以来,受传统财政经费分配格局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包揽,没有从多方面来筹集资金,有的学校把目标锁定在学生身上,部分学校甚至还存在着违规和不规范收费的现象。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会计核算方式不恰当。首先,许多高职学校都设有财务会计工作机构,财务人员只能简单处理学校一些费用报销业务。其次,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收付实现制,无法计算和统计事业成本,也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高职院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容易导致资产信息的失真,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3)管理人员素质低,预算工作不到位。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人员长期忙于记账、算账、报账等统计工作,无法从事财务管理。并且,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中,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资金资金使用混乱,流向与控制脱节。
(4)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混乱、经济案件增多,且数额较大。首先,部分高职学校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财务制度松散,收支管理不到位。其次,缺乏对资金的统筹安排,经费开支无计划,少分析。再次,许多学校对资产的管理缺乏有力措施,花费大量经费购置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
(5)国有资产浪费严重,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松懈,财务部门没有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长期不进行资产盘查,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加上财务人员素质能力偏低,使院校无法从整体上对财务风险予以有效把握,财务监控效果不够明显。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理论依据
(1)委托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人。 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就存在着两组相互联系的委托关系:一是上级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高校作为上级的人与上级利益不相一致;二是高校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学校是委托人,二级单位是人。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核心被容就是在保证国家的利益、对高校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的前提下,使高校管理者以最大的自管理好高校。
(2)权变理论。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要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在环境条件、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等发生变化时,施加影响和作用的程度也应有所变化,即管理手段和方式也应发生变化。权变理论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无条件适用一切组织的最好的管理,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针对不同情况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办法。作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者,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的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全体成员以及组织结构等变量因素,必须对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将权变理论合理运用于高校的财务管理之中,使高校财务管理永远充满着朝气和活力。
四、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
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多渠道筹集资金
首先,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只有财务人员树立效益理财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要求。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不应该只局限于资金的收支管理,而应以进行成本效益管理。要了解培养一名学生实际所耗费的资金量,寻求降低教育成本的最佳途径,提高院校教育投资的效益,力求以最少的资金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其次,学校要多渠道地筹资来缓解经费紧张的压力。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渠道:①扩大生源,增加收入;②积极争取财政拨款,稳定经费来源;③借鉴企业商业信用方式进行筹资;④利用BOT项目方式进行筹资;⑤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开拓海外融资渠道;⑥鼓励教职工创收,增加院校收入;⑦适度银行贷款,加快学院发展;⑧充分利用助学贷款政策,缓解经费紧张矛盾等等。
2.改革财务机构设置,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首先,要明确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能,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分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会计工作为学校财务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支持;财务管理工作系统筹集运用和管理控制学校资金。
其次,要逐步改进会计核算方法。一方面,可以参照企业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核算。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强大起来,就很有必要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参照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制定适合自身的内部成本核算办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计成本项目,加强内部成本核算,减少各种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高职院校成本核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将经营活动和事业活动的成本核算分开进行,正确反映学院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高职院校可以有计划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工作,比如说参照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计提固定值产折旧,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情况,防止资产信息的失真,这样才能为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提供资金保障。
3.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强化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新时期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务理论水平、较高的实际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要提高财务人的素质,就需要:①树立以人为本观念。高校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由人发起、操作或控制,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及人的努力程度;②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包括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③加强思想建设。要加强财会人员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修养,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④健全用人机制。要善于发现和引进具有现代管理能力的财会人才,充实财会队伍,提高学校的财会管理水平。
其次,要做好预算工作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学校的各项财务制度,健全内部审计制度。②加强财务的预测、计划功能,准确地预计现金的收入、支出和余额。③要加强对内部预算管理控制,成立由学校主管和各职能部门、财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预算委员会。④实行综合预算,要把学校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到预算的编制范围。
4.健全财务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应认真执行财政部颁布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记录控制、资产控制、预算控制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能力。另外,还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和机制,一要重视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效益;二要强化财务监管机制,发挥监督检查机制的功能。
5.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科学配置单位资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次,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的防范工作。比如加强学校与银行的合作力度;建立现金余额预警制度;贷款要适度,确定适当的资金到账时间,要统筹安排好贷款的借、用、还计划,对贷款的投放时间、投放顺序、投放数量进行科学设计等等。
总之,要想保障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得认清学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虽然目前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转变财务管理观念,积极改革和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就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根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7(7).
2014年,东莞东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东莞市 “优秀镇街”以及年度考核“单打冠军”3顶,各级各类荣誉共100多项。东城还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
立足新常态,谋求新发展,2015年东城提出紧紧围绕“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以法治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打造高水平发展的智慧商贸新城。
跨境电商:“一点四仓一平台”
新常态下,东城立足地理区位优势、先行发展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城市基础优势、法治环境优势,在“城市化”、 “国际化”、 “市场化”、 “信息化”、 “法治化”等方面力争走在前列。
作为“十大工程”之一的东莞市跨境电商中心园区,位于东城区同沙工业区,占地面积达87.06亩,建筑面积约70776平方米。园区内各分区形成一定专业及功能分工,紧密联系、互为依托,形成“一点四仓一平台”的支撑体系,努力打造“园区仓储+公共平台+智能核放”的跨境电子商务“东莞模式”。
“一点”即设置关检监管点。该监管点将由已建成的东城跨境电商公共仓改建,公共仓业主单位东诚公司正在组织实施综合楼改造、查验卡口设置等建设事项。
“一平台”即东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将贯通海关、检验检疫、外管、国税等部门数据,为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和服务提供支持,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上线运营。
“四仓”即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公共仓、企业自用仓。公共服务仓的库管系统及云关码系统能够与海关数据形成交互,实现跨境电商杂散数据的合理快速修正,使得货物在到达出口监管仓前即整理完成,真正实现跨境电商碎片化订单包裹的高效通关。
支撑体系构筑成功之后,将推动东城成为国内跨境电商监管通关、综合服务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实现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阳关化、规模化、持续化通关,带动大型跨电企业、国际物流、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等要素在东城的集聚,形成转型升级的强有力引擎。
发展蓝图:“一城三创五争先”
新常态下东城确立新思路。结合现有基础,立足新的发展常态,东城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新定位和新使命,提出“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新思路。
“一城”是指依托产业结构和城市环境的基础优势,以跨境电子商务为龙头、以现代生产业为主导、以创建智慧城市为抓手,将东城打造成为高水平发展的“智慧商贸新城”。
“三创”是指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东城综合实力。
“五争先”是指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争先、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突破上争先、在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上争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争先、在幸福社会建设上争先,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动力。
“一城”是总体目标,“三创”是实现基础,“五争先”是战略举措。围绕这个总体思路,东城表示要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主动作为,务实创业,全面加快东城各项事业的高水平发展。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启动的衔接之年,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依法治区的关键之年,也是东城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开局之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东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区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3%,各项税收收入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8%。
根据今年发展要求和工作目标,东城将重点抓好6个坚持:坚持转型升级,坚持新型城镇化,坚持先行先试,坚持依法治区,坚持惠民导向,坚持从严治党。
智慧驱动:“宜居美丽新东城”
2013年,东城区成功入选国家智慧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后,东城就正式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具体化。2014年7月3日,东城举行智慧城市推进暨东城中韩智慧城市产业园启动仪式。2014年底,东城区智慧城市创建办公室正式成立,开始了东城区打造“智慧城市”的调研与实践之路。
自2013年成功抢占先机,入选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东城就立马紧锣密鼓地着手规划、布置、落实一系列“智慧”项目,争取早日提升区域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构建生活、生产、社会管理新模式,实现“智慧美丽新东城”。
[关键词]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40.138
1 引 言
为规范边防部队财务管理的行为,提高边防部队资金使用效益,我国公安边防部队实行了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它既表现出有利的一面,也表现出不利的一面,但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当前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实际,研究与探讨了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对策问题,以期望研究的结果对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改进有所裨益。
2 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利弊分析
(1)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优越性。目前,边防部队所采用的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所具有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有利于财务核算资料的统一性与准确性。边防部队基层单位不具有财务核算的权力,基层单位将所有的财务收支信息上报给边防支队的财务结算中心,这样就保证了财务核算的统一性与准确性。其次,有利于预算的执行与监控。边防支队下设了很多基层单位,如果没有对财务预算方案进行统一的控制,就会导致财务预算流于形式。通过边防支队的财务核算中心对财务预算进行统一控制,就可以保证财务预算方案顺利执行与控制。再次,有利于资金的使用效率。边防部队的财务具有国家财政拨款的特殊性,这就必须保证有限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也能有效防止有限的资金被挪用,防止腐败的发生。最后,有利于提高边防部队后勤及装备财务的保障力度。边防部队的财务资源是有限的,边防部队的后勤及装备财务的保障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通过边防支队的财务核算中心对财务的调配,可以将资金调配到最需要的领域,从而提高边防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2)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缺欠与不足。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是一种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它是指企业或单位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凭借财务管理系统对财务数据集中处理、决策、反馈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与应用。从模式本身的角度来看,是众多财务管理模式中比较优越的一种。但是,边防部队在运用该模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不足与缺欠。其一,财务管理制度内容更新速度缓慢。财务管理制度中的许多条款与目前的工作实际已经不符,应该调整。其二,边防部队的财务“两条线”运行体系导致财务权力分散,不利于统一地监督与控制。其三,边防部队缺少完善的财务监控体系,很难保证边防部队资金的有效使用:①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不够。目前,边防部队对财务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现金的收与支,而对已经有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是不够的;②边防部队的财务业务流程过于繁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③财务管理的全面性不够,集中体现在对财务预算管理、核算管理比较重视,而对报表管理、财务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重视的程度不够。
3 增强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实效性的对策
(1)建立与完善边防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针对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不足与缺欠的问题,建议边防部队的有关部门要对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目前所运行的“后勤财务”与“装备财务”两条线模式,建议有关部门应将“两条线”运行模式合并起来,以解决财务权力分散,不利于监督与控制的问题;建立边防部队相对独立财务监督体系,加强对边防部队财务的监控,确保边防资金的合理使用。
(2)加强边防部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资金管理只是边防部队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能将边防部队的资金管理看作财务管理的全部。除了资金管理以外,比较重要的财务管理还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也是边防部队多年来逐步积累起来的资产,也是由资金转化而来。如果管理得法,不仅可以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为边防部队节约资金;同时,它也可以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率。因此,边防部队在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对边防部队的资产进行登记管理,以提高边防部队资产的利用率。
(3)边防部队财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不仅是一种财务管理的手段,更重要的它是一种财务管理的理念。在财务管理中,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涉及资产、核算、预算、报表、人员以及信息等方面。因此,边防部队若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必须把边防部队的财务管理看作一个整体,即将财务管理的各方面都纳入财务管理之中。
一般来说,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资金集中管理、固定资产集中管理、核算集中管理、预算集中管理、报表集中管理、财务人员集中管理、财务信息集中管理等方面。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边防部队财务管理构成
边防部队应根据上图的财务管理构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固定资产集中管理、报表集中管理、财务人员集中管理以及财务信息集中管理等内容抓好,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4)简化边防部队财务管理业务流程。针对边防部队的财务业务流程过于繁琐,浪费了大量时间的问题,建议边防部队要简化财务管理业务流程,以缩短办理财务业务的时间。
首先,明确业务办理时间。边防部队可以对报销业务或其他业务的受理时间做出明确的规定,比如,对于基层人员的报销,应该规定每周报销的时间。在报销的时间段内,主管领导尽可能地不外出办公,以便能够为前来报销的基层人员办理签字手续。
其次,根据报销数额的大小明确报销签字人,以简化报销手续,缩短报销时间。比如,500元以下的报销,由主管会计签字审核即可报销;500元以上1000元以内的报销,由财务核算中心主任签字报销;1000元以上的报销则由边防支队领导签字报销。当然,不同档次报销额度的具体数值,需要专门的研究来确定。边防部队可以依据本单位资金总量的大小来确定,而不是“认为”来确定。当然,边防部队可以借鉴地方企业的经验来进行。
(5)实行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就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标准与考核方法对单位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对员工奖励和惩罚的依据。目前,地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都普遍采用了绩效考核机制,收到了良好应用效果。鉴于绩效考核良好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建议边防部队也可以将绩效考核引入财务管理领域,以提高边防部队财务管理的实效性。
常用的绩效考核的方法是比较多的,比如KPI、360度考核等方法。当然,究竟运用哪一种绩效考核的方法要结合边防部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另外,绩效考核方案的制订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它还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总之,边防部队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运用是一件系统的工程,需要财务管理人员运用智慧大胆创新,需要在不断财务管理实践中逐步去完善。
参考文献: